社区安全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4 15:24:03

社区安全论文

社区安全论文篇1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65岁以上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均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2014年10月,在浙江嘉兴烟雨社区菱香坊小区,一对空巢老夫妇在家离世,几天之后才被人发现,人们对此唏嘘不已,随着社区老人占社区居民的比例与日俱增,如果只靠家庭成员力量解决老人安全健康问题,会加大单个家庭的负担,加剧社会矛盾。

2、缺乏群众基础,群众参与程度不高

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公众性的活动,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社区居民的踊跃参与,通过不断挖掘社区本身所具有的预防伤害的潜力,引导公众树立安全观,目前,社区中大部分居民忙于工作,很少能参与到安全社区建设中,我们组织本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对学院附近的社区居民走访发现,有两成的居民认为安全社区建设就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有三成的居民认为安全社区建设就是安全用水、安全用电,这些也只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的,大约有近一半的居民认为安全社区建设,是物业上的事情,许多社区居民认为自己已经缴纳了物业费,安全社区建设与个人无关,这些都应该由社区物业公司来完成。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调查情况及存在问题

我们对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12社区两个班,13社区和14社区学生进行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状况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由调查者独自完成问卷,当场收回有效问卷137份,同时对已毕业的10社区和11社区的50名学生进行网络调查。本次调查主要包括:安全社区建设的认识,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的经费来源,以及相关计划、制度和规定等,资料搜集后对之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1、学生对安全社区建设理解不到位,工作方式单一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安全社区建设所包括的工作内容,在安全社区建设的9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中提到最多的是交通安全,占59.36%,其次是家居安全占31.02%,再次是公共场所安全和工作场所安全各占4.28%,老年人安全是零星提到,占1.07%,用水安全、学校安全、儿童安全、体育安全等几乎没有提到,由此看出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安全社区建设的内涵。2、管理欠规范,参与安全社区建设随意性强据了解,已经毕业的本院10社区学生和11社区学生,曾经走进学校附近的滨文社区组织相关活动,在校的12社区和13社区也都去过周边社区组织相关活动,学生以往参与社区建设,没有制定过明确的实施计划,学生大部分是以集体活动形式,参加的学生都是自愿的,想做就做,缺乏纪律约束和制度规定,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得不到保证。

3、没有经费来源,缺乏资金保障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活动中,都没有专项经费支持,以往的活动多是学生自发筹集一些微薄的班费,杯水车薪。需要通过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活动使社区居民逐渐了解并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然而,经费短缺使各项活动无法开展,阻碍了安全社区建设。

4、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通过走访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相关任课教师和部分学生,大部分教师认为该专业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非常必要,然而缺乏长期性。该专业学生走进社区能学习到许多理论教学之外的东西,使该专业学生零距离连接相关职业岗位,然而这个过程中可能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此,许多学生不愿意参加这种实践活动,而是把时间和精力主要用在课堂学习上。

三、推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随着人们对安全社区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我们认为让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参与到安全社区建设中,不仅可以使安全社区建设得到一定的理论指导,而且使社区建设获得一批年轻的志愿者,同时还可以培养该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1、将安全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渗透于教学中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课的理论教学,掌握了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管理理论知识,具备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是社区建设活动的有生力量,在日常的教学中将安全社区建设所涉及的内容和国内外有关安全社区建设比较前言的研究渗透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于安全社区的认识,同时开阔学生们的视野。

2、广泛宣传和加强教育

随着人们对健康、安全的追求,安全社区建设的宣传教育势在必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义不容辞。在此,它包括二个层面宣传教育:第一个层面是对于社区工作人员宣传教育,据了解,目前社区工作人员文化知识水平总体偏低,很多都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具备安全管理知识的工作人员更是匮乏。第二个层面是对于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生动具体的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层次的宣传“健康、安全”的理念。

3、将参加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学生的实践课

现代职业教育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学生如何将研究理论学活了,很好地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要做到这些,就要让学生走进社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该专业学生参加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实践课,在教学计划中作为必须完成的教学实践环节,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保证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

4、学校与社区联合,大力开发双赢教育基地

(1)通过该专业学生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建社区,有利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参与到社区的建设,加强了该专业学生与社区的联系,可以逐步将学生联系的社区创建成为该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这就突出了“工学结合”的理念,更加符合“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2)通过该专业学生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建社区,还可以把具有该专业的学校作为理论教育的基地,让社区工作人员走进学校,开展理论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理论水平。对于在安全社区建设中碰到的棘手实际问题,可以委托学校相关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项目进行开发调研,这不仅能提高相关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可为社区解决实际困难。

5、拓宽资金渠道,争取资金支持

如何筹集资金,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个是:既然作为教学计划必须完成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争取由学院相关系部设立实践课课程经费,学校根据每年的预算拨付使用。另一个是:该专业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区建设,可以同服务的社区商榷服务费用,争取一些资金支持。当然,还可以充分挖掘身边资源潜力,例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每一年级毕业时都要有作品展,如果收集起来组织学生义卖,既倡导了环保理念,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

社区安全论文篇2

1.2以预防为主,利用资源整合正如治病不如防病的道理一样,地震造成的危害结果远远大于灾后重建的成本,同时其带来的人精神伤害更是无以弥补的,因此,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将防与补救结合是防震减灾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在整个地震预防过程中,即:灾前、灾中、灾后期间,利用科学知识,进行系统的规划、决策以及管理,将资源充分整合,采取科学的减灾行动,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减灾实效。

1.3加大宣传力度随着人们对震灾带来的危害的日益关注,我们应将“地震安全社区建设”一起推广,加强社区群众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采取简单易懂、具备吸引力的宣传方式,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从而提高社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救助能力。

2根据福建省尤溪县的实际情况

制定“地震住房安全社区”建设方法福建省尤溪县本着提高社区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需求的目的,在政府的领导下,防震减灾部门通过广泛宣传,统一筹划、全面推广“地震住房安全社区”的建设思路。本县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如下:

2.1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制度“地震安全社区”的建设关乎到整个尤溪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如果要将地震安全工作做好,就要在所建设的社区内制订相应的工作制度,并安排相关人员落实工作。本县组织机构拟以建设社区的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为主体,划分出地震安全保障小组,社区内部广泛吸纳地震安全助理人员;社区组织机构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地震安全社区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地震安全助理人员主要负责地震安全的具体工作的实施。制订的工作制度要概括多个领域的地震安全措施制度,明确组织内部岗位的分工,落实到个人,同时设置相关的监督机制对地震安全工作加以考核,使组织内部人人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从建立组织机构上加以落实,保障基层工作的高效开展。

2.2开展试建设地点、推广全县地震安全社区的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综合客观因素,确定了尤溪县东城社区锦鸿佳园为地震安全社区的试点区。在该区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模式,如:社区内人群聚集地张贴墙报并每月初更换新鲜元素(更换前留影备案),社区设置阅览室和活动中心,开展培训活动等,将“积小安为大安”的意识真正的走进社区群众的心里,得到大家的认可。开展宣传活动进行的同时,本试点也建立了组织机构的领导班子,明确主体成员,共同商讨出地震安全社区建设规划。

2.3建设紧急避难场所社区试点区选择我县人口较为密集处,地震发生时,人员疏散和救助问题最为重要。防震减灾部门工作人员绘制社区地形图,同时设置若干块紧急避难标志牌和疏散避险路线指示牌,以及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点、应急棚宿区、紧急供电供水处和紧急物资放置区域。同时,编写紧急避险方案下发到社区群众手中,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2.5制定地震预案体系从整个社区到各个家庭个体以及学校三个方面,重点制定了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避险通道网,张贴在各个单位内显而易见的地方。每年组织至少1~2次地震演练,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尽量在真正面临危险的时候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预案体系的建设在紧急避险中尤为重要。

2.6配备较完备的应急设施建设“地震安全社区”,除了设计紧急避险预案外,也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即防震应急设施和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物质装备,我县试点社区购置了必要的信息传输设备、简易医疗救护设备、供电设备、抢险救灾工具等应急设备,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投入资金,采购大量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物质装备,用于紧急避险演习和实际紧急状况出现时使用。应急设备的购置为试点社区的地震安全工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2.7要有资源共享措施目前,我县已经计划开展建设下一“地震安全”试点社区。未来,各个社区开展后,要衡量各自的优缺点,进行相互比较,全面深入开展地震安全社区资源共享、建立联动防震机制,为有效、及时防震奠定基础。

3地震安全社区考核评估

各个社区的组织机构是我县的地震安全建设的主要负责人,要担当起该有的责任,将社区安全建设费用列入我县的财政预算内,机构内部要定期对社区地震住房安全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并加以汇报;健全安全社区制度、信息上报制度、学校安全制度、企业安全制度、安全工作负责人员制度等;我县定期开展各个社区实施工作的调查、采集、巡查工作,监督各社区安全管理的力度;每半年对各个社区的震灾住房安全教育以及结合社区具体情况进行实地演习考察;定期检查各个社区的紧急救援体系,认真核实建设的震灾安全体系是否完善。

社区安全论文篇3

 

一、平安社区建设概述

社区是指“由一定的数量的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成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1]。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绝大多数取决于维系整个社区这个小社会的安全水准。因此,要求安全社区不仅要有软件上的安全描述功能、安全解释功能、安全评估功能、安全监测功能、安全预测功能,还必须具有社区硬件的安全空间上的考虑,处理好社区内与外、备灾与适灾的关系。平安社区建设的目标就是就是要通过大力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整合社区内的各种资源,消除社区内的各种自然的、人为的安全隐患;通过加强各种社会服务,缓解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使社区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生活更为和谐;通过完善各项安全预警机制,可以在第一时间告知居民各种安全事故的信息,使居民可以采取应对措施。

二、犯罪控制与平安社区建设

(一)“破窗理论”与零容忍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的“破窗理论”指出,如果有人打破了社区内建筑物的一扇窗户的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那么,肇事者就会误认为整栋建筑都无人管理,从而得到了自己可以任意进行破坏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这些破碎的窗户就会给人一种这个社区是毫无秩序的感觉,各种违反秩序的行为和犯罪行为就会在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慢慢滋生和蔓延,整个社会的治安状况随之恶化。

美国纽约的“零容忍”政策就是“破窗理论”的体现。“零容忍”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主张采取主动进攻的警务策略,要求一线的警察严格执法,打击所有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重视打击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任何轻微犯罪和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都绝不放纵。20世纪90年代初期之前的纽约是一个肮脏而混乱的城市,社会环境极度恶劣,犯罪率很高。在1994年1月,新当选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任命布拉顿掌管纽约警察局。布拉顿对“破窗理论”作出了精彩的解释,他指出,平时在街上混的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引爆点。5000名新增警察精神抖擞地走上街头,几十年来,他们第一次被告知要认真推进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法规。那些酒徒、街痞全都被雷霆万钧的“生活质量”行动涤荡得一干二净。针对这些看起来微小却很有象征意义的犯罪行为大力整顿,结果给纽约带来了很大的效果。

“‘破窗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它非常有力地使人们相信在轻微的违法行为与严重的犯罪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免费论文参考网。而‘零容忍’打击犯罪政策,正是一种有效合理的修补‘破窗’的策略。”[2]“零容忍”政策清楚地阐释了防微杜渐、打击轻微犯罪在预防犯罪中的重要性。在我国平安社区建设中必须树立“零容忍”理念。要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专门的管理队伍,全面打击、整治一些诸如吸毒、等轻微的违规、违法行为,从而达到防范犯罪的目的。

(二)犯罪防范控制与平安社区建设

从“破窗理论”中得到的启示:其一,“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大堤,毁于蚁穴”。应该重视并思考细节对整体的影响。免费论文参考网。其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正所谓防微杜渐,及时修复被打碎的第一块玻璃,将改变周围所有人的心理。其三,“旁敲侧击”。用破窗理论来解决问题,通过改善细节来改善整体。

对于我国的犯罪防范控制而言,我们应该抓住现在的平安社区建设这一个有利的契机。犯罪防范控制不仅属于平安社区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一个评价社区是否平安的重要的可见指标。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一原则具体落实到各个社区、各条街道。

犯罪防范控制需依赖于平安社区建设。“不良的邻里环境是犯罪行为发生的物质场和心理场”。[3]社区环境不和谐,就容易诱发和纵容犯罪行为,或者给犯罪者以可乘之机,甚至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而良好的社区环境,则不仅可以化解个人、家庭之间的矛盾,而且居民间是守望相助的关系,可以维护正常、安定的生活秩序,减少犯罪的机会。

三、建设平安社区的几点建议

(一)必须处理好社区警务与平安社区建设的关系

社区警务的推广是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当中的关键一环,是平安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人们没有真正理解社区警务与平安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对社区警务如何在观念上、机制上、力量上、资源上和措施上真正的融入社区建设之中,纳入社区发展大轨道的研究不是很到位,使得社区警务与平安社区建设相分离的现象没有得到解决,某些地方的社区警务只是流于形式,工作难以开展和深化。要加强对民间组织,群众组织的领导和监督,协调好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与社区警务室之间的关系,积极发挥社区警察的作用。

(二)加强社区服务工作

做好社区服务工作,有助于引导和鼓励人们参与广泛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服务活动,有利于居民形成主人意识和家园归属感;使社区内的人们互相帮肋、互相支援,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我们要改变以往那种狭隘的社会服务的观念。要形成“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开展双向服务”的三大服务体系。其次,要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的各项工作的进行。一是要推进就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二是要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服务方便百姓。三要推进社区救助服务。四要增强社区的法律调解服务。

(三)强化社区文化建设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犯罪防范控制的综合素质;可以增加居民间的交流、沟通,以减少、消除某些犯罪因素;可以增强对社区内居民的社会控制。优秀的文化会产生人们守法意识和文明行为的规范力量,有助于形成人们内在的自我控制机制;而不良的文化腐蚀人们的心灵,会诱使人们放弃正确的人生观和目标,诱导犯罪倾向的产生,推动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社区内的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净化社区文化环境,提高社区文化活动质量。免费论文参考网。就是要加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各种文化娱乐场所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防止色情文化和暴力文化的蔓延和泛滥。其次,积极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相互交流、学习、休闲、娱乐的空间。从而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加大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力度

1、整合各种社会治安资源和力量,建立群防群治网络。搞好社会治安,单靠公安机关的力量是绝对不够的,必须建立以派出所和社区民警为主体,社区治保会为依托,社区治安队为骨干,物业保安和场所保安为主力,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

2、加强社区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高技术防范水平。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公安机关应加强对一些重点地区、场所及各种娱乐场所实施隐蔽式或公开式的远程图像监控管理,变被动式接警处理为主动式监管,不仅可以大大缓解警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远程监看、控制、录像、回放、图片抓拍、管理等,并及时地发现治安问题、制止犯罪行为、打击犯罪行为。

3、加强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居住地的管理和控制。尤其要对房屋出租者进行法制教育,规范房屋出租行为,要求房屋出租者对暂住人口的入住和离开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及时向治安机关汇报。其次,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应该建立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网络信息化管理就可以很方便的对流动人口在城市间的流动进行必需的跟踪管理。同时,必须要提高人口档案管理水平,为其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

4、切实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对平安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组织,尤其是街道办、居委会的作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这一工作落实到位。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1]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3-34.

[2] 崔海英.纽约警察“零容忍”打击犯罪[J].现代世界警察,2006,8.

社区安全论文篇4

 

一、平安社区建设概述

社区是指“由一定的数量的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成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1]。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绝大多数取决于维系整个社区这个小社会的安全水准。因此,要求安全社区不仅要有软件上的安全描述功能、安全解释功能、安全评估功能、安全监测功能、安全预测功能,还必须具有社区硬件的安全空间上的考虑,处理好社区内与外、备灾与适灾的关系。平安社区建设的目标就是就是要通过大力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整合社区内的各种资源,消除社区内的各种自然的、人为的安全隐患;通过加强各种社会服务,缓解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使社区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生活更为和谐;通过完善各项安全预警机制,可以在第一时间告知居民各种安全事故的信息,使居民可以采取应对措施。

二、犯罪控制与平安社区建设

(一)“破窗理论”与零容忍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的“破窗理论”指出,如果有人打破了社区内建筑物的一扇窗户的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那么,肇事者就会误认为整栋建筑都无人管理,从而得到了自己可以任意进行破坏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这些破碎的窗户就会给人一种这个社区是毫无秩序的感觉,各种违反秩序的行为和犯罪行为就会在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慢慢滋生和蔓延,整个社会的治安状况随之恶化。

美国纽约的“零容忍”政策就是“破窗理论”的体现。“零容忍”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主张采取主动进攻的警务策略,要求一线的警察严格执法,打击所有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重视打击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任何轻微犯罪和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都绝不放纵。20世纪90年代初期之前的纽约是一个肮脏而混乱的城市,社会环境极度恶劣,犯罪率很高。在1994年1月,新当选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任命布拉顿掌管纽约警察局。布拉顿对“破窗理论”作出了精彩的解释,他指出,平时在街上混的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引爆点。5000名新增警察精神抖擞地走上街头,几十年来,他们第一次被告知要认真推进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法规。那些酒徒、街痞全都被雷霆万钧的“生活质量”行动涤荡得一干二净。针对这些看起来微小却很有象征意义的犯罪行为大力整顿,结果给纽约带来了很大的效果。

“‘破窗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它非常有力地使人们相信在轻微的违法行为与严重的犯罪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免费论文参考网。而‘零容忍’打击犯罪政策,正是一种有效合理的修补‘破窗’的策略。”[2]“零容忍”政策清楚地阐释了防微杜渐、打击轻微犯罪在预防犯罪中的重要性。在我国平安社区建设中必须树立“零容忍”理念。要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专门的管理队伍,全面打击、整治一些诸如吸毒、等轻微的违规、违法行为,从而达到防范犯罪的目的。

(二)犯罪防范控制与平安社区建设

从“破窗理论”中得到的启示:其一,“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大堤,毁于蚁穴”。应该重视并思考细节对整体的影响。免费论文参考网。其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正所谓防微杜渐,及时修复被打碎的第一块玻璃,将改变周围所有人的心理。其三,“旁敲侧击”。用破窗理论来解决问题,通过改善细节来改善整体。

对于我国的犯罪防范控制而言,我们应该抓住现在的平安社区建设这一个有利的契机。犯罪防范控制不仅属于平安社区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一个评价社区是否平安的重要的可见指标。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一原则具体落实到各个社区、各条街道。

犯罪防范控制需依赖于平安社区建设。“不良的邻里环境是犯罪行为发生的物质场和心理场”。[3]社区环境不和谐,就容易诱发和纵容犯罪行为,或者给犯罪者以可乘之机,甚至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而良好的社区环境,则不仅可以化解个人、家庭之间的矛盾,而且居民间是守望相助的关系,可以维护正常、安定的生活秩序,减少犯罪的机会。

三、建设平安社区的几点建议

(一)必须处理好社区警务与平安社区建设的关系

社区警务的推广是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当中的关键一环,是平安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人们没有真正理解社区警务与平安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对社区警务如何在观念上、机制上、力量上、资源上和措施上真正的融入社区建设之中,纳入社区发展大轨道的研究不是很到位,使得社区警务与平安社区建设相分离的现象没有得到解决,某些地方的社区警务只是流于形式,工作难以开展和深化。要加强对民间组织,群众组织的领导和监督,协调好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与社区警务室之间的关系,积极发挥社区警察的作用。

(二)加强社区服务工作

做好社区服务工作,有助于引导和鼓励人们参与广泛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服务活动,有利于居民形成主人意识和家园归属感;使社区内的人们互相帮肋、互相支援,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我们要改变以往那种狭隘的社会服务的观念。要形成“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开展双向服务”的三大服务体系。其次,要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的各项工作的进行。一是要推进就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二是要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服务方便百姓。三要推进社区救助服务。四要增强社区的法律调解服务。

(三)强化社区文化建设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犯罪防范控制的综合素质;可以增加居民间的交流、沟通,以减少、消除某些犯罪因素;可以增强对社区内居民的社会控制。优秀的文化会产生人们守法意识和文明行为的规范力量,有助于形成人们内在的自我控制机制;而不良的文化腐蚀人们的心灵,会诱使人们放弃正确的人生观和目标,诱导犯罪倾向的产生,推动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社区内的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净化社区文化环境,提高社区文化活动质量。免费论文参考网。就是要加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各种文化娱乐场所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防止色情文化和暴力文化的蔓延和泛滥。其次,积极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相互交流、学习、休闲、娱乐的空间。从而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加大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力度

1、整合各种社会治安资源和力量,建立群防群治网络。搞好社会治安,单靠公安机关的力量是绝对不够的,必须建立以派出所和社区民警为主体,社区治保会为依托,社区治安队为骨干,物业保安和场所保安为主力,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

2、加强社区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高技术防范水平。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公安机关应加强对一些重点地区、场所及各种娱乐场所实施隐蔽式或公开式的远程图像监控管理,变被动式接警处理为主动式监管,不仅可以大大缓解警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远程监看、控制、录像、回放、图片抓拍、管理等,并及时地发现治安问题、制止犯罪行为、打击犯罪行为。

3、加强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居住地的管理和控制。尤其要对房屋出租者进行法制教育,规范房屋出租行为,要求房屋出租者对暂住人口的入住和离开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及时向治安机关汇报。其次,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应该建立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网络信息化管理就可以很方便的对流动人口在城市间的流动进行必需的跟踪管理。同时,必须要提高人口档案管理水平,为其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

4、切实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对平安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组织,尤其是街道办、居委会的作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这一工作落实到位。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1]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3-34.

[2] 崔海英.纽约警察“零容忍”打击犯罪[J].现代世界警察,2006,8.

社区安全论文篇5

一、简析安全社区

“安全社区”的概念在1989年9月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第一届“世界意外事故与预防”大会上正式提出,同时提出了安全社区的构建条件:一是安全社区以普通社区为基础,保持普通社区的服务功能;二是安全社区在普通社区的基础上增加了安全预防计划和安全服务机构,利用社区内部的志愿者组织,充分为社区安全服务。“安全社区”的本质是安全运动,其构建对象和服务对象均可来源于社区内部,核心目的是建设安全社区,降低社区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营造安全社区建设氛围。安全社区的建设具有时间长、进程慢、耗费大的特点,其建设需要社区居民和社会其他组织团体的共同努力。安全社区的评审需要通过其它社区安全中心,在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建设有两个世界意义上的安全社区(屯门区和葵青区)。

二、分析我国安全社区构建中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设施配备问题

目前,我国在新建社区中配备了防盗监控系统、楼宇对讲门禁系统和各类消防器材设施等比较齐全的安全设施,但是在老社区,因为前期资金投入较低、维护保养不当、设施损坏严重等问题,还不能在硬件设施上保证安全社区的建设。另外,不论是新建社区还是老社区,在社区交通安全设施方面均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校区停泊车位少,居民出行困难;二是社区内部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少,交通秩序混乱;三是小区内部交通状况混乱,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安全组织机构和机制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社区缺少专门负责社区安全的组织机构,大部分社区的安全组织机构由物业公司委派的保安组成,但是其担负着社区治安、交通、防火、防盗等多重责任,加之社区居民素质良莠不齐,安全宣传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再者是自愿服务于社区安全组织的志愿者少,大多数是被动接受社区安全建设的任务,其不能积极、主动、热情的投入到社区安全的建设中,因此,社区安全组织机构设置和机制制定是阻碍安全社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居民系统安全记录问题

社区安全组织对于居民伤害调查及统计分析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只是简单的记录了社区的交通事故、抢劫案件、盗窃案件等,并不能及时建立社区内部居民的伤害记录,例如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记录和家庭饮食中毒问题记录等,而且不能投资建立专门的记录机构,不能预防和抵御安全隐患。

三、探析我国安全社区构建重点

(一)营造社区安全文化氛围

社区安全文化氛围是社区精神状态的实体表现和重要标志。社区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能够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引导、感召、凝聚、约束安全社区的建设。社区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需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社区内部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素质指居民的风险意识、安全技能、文化修养、道德素质等。安全活动的开展,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防火、防触电、避免食物中毒、减少突发意外事故等。然后是在社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面对危险伤害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急救能力;二是加强社区安全文化的推行和执行力度。社区的管理部门应重视社区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加大投资力度和普及程度,让社区的每个居民都能投入到安全社区的建设中,因为社区安全建设需要全体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责任感,只有全民参与,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三是加强管理,促进社区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即社区安全管理部门与社区居民之间实现安全交流和安全信息共享,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能力,增强社区整体的安全文化建设,让社区的安全管理有强制性的规定和规范,促进安全社区的建设和居民安全意识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完善安全社区管理体系

完善安全社区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建立安全社区和社区管理的一体化系统。即在原本社区的标准上推广安全社区的建设,例如某社区原本有文明社区的称号,则可以在其基础上建设安全社区,推动二者的共同完善发展,让二者在管理过程中相辅相成,共同进步;二是建立安全社区的管理模式,即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核心,通过对危害隐患的辨识、分析、控制,最终达到合理规避的目的;三是健全社区安全运行机制,即在保证居民参与程度的基础上,协调社区内部不同小团体和组织的作用,共同努力提高安全社区的建设效率,推广社区安全文化的宣传;四是建立社区应急管理机制,即通过危害预警、应急指挥等机制的建立,提高社区居民对危机的预防能力,强化居民的隐患意识,控制危害的发生发展趋势,提高居民的突发事故处理能力。

(三)居民安全记录的调查研究

居民安全记录的调查研究,不能仅仅针对已发生的事故的分析记录,还要对社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调查研究。在社区建设之前,条件允许的可以先进行以往伤害事故的统计分析;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健全居民伤害记录机制,分析造成安全伤害的原因并解决;再者可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调查等主动收集、记录、解决伤害隐患;最后是根据安全记录的统计结果,针对性的解决社区安全伤害问题,保证安全社区的构建效率。

四、结语

安全社区的构建,不仅要重视社区硬件措施的建设,还要兼顾社区安全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安全社区的建设可以提升社区整体的抵御伤害能力,是保证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社区安全论文篇6

1 研究对象概况

堂安侗寨位于黎平县肇兴乡政府驻地以东3.5公里处,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5-1820)。全村共有民居200余户,约900人,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为侗族村寨。村内有赢、陆、潘、蓝、吴、杨、石等七姓,其中以以赢、陆两姓为主,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南部方言土语区。堂安侗寨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侗家民居、丰富多样的文物本体是构成其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2 堂安侗寨建筑文化遗产概况

2.1 村落格局

堂安侗寨传统民居散居于“抱博”、“几定”两岭之间,利用半山的地势较缓处而建,沿山体等高线平行布置,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形成丰富的天际轮廓线。寨子以鼓楼为中心向外辐射,构成蛛网式的道路网络格局,寨形呈凸显的五个组团,包括围绕鼓楼东西南北四个组团和村寨北面的新建组团,各组团间由自然绿化分隔。

2.2 历史文化要素构成

堂安的历史文化要素丰富多样,包括寨门2座、鼓楼1座、花桥1座、戏楼1座、“萨堂”1座、石板路13条、古墓葬12座、土地庙1座、猪牛数处、自流石瓢井1个、石条桥3块、禾晾6处、谷仓多座、水碾2座、石碓、榨油房1座、鱼塘多个、井亭3座、梯田1500块等。其中鼓楼为木质密檐攒尖顶建筑,民居为穿斗式歇山顶小青瓦干阑建筑,寨门、戏楼、风雨桥、萨堂、土地庙等均为穿斗式小青瓦建筑。

2.3 文物价值评述

寨门、鼓楼、传统民居、戏台、花桥等建筑,以造型幽美、色调和谐,就地势而建于山脊上,寨子布局自然合理、各建筑间相互衬托,犹如一幅青绿山水画卷,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它们记载着堂安侗寨发展^程中历史信息[1],见证堂安从始建以来兴衰历程,是研究堂安侗族建筑历史、侗族寨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实物资料,具较高历史价值;各类文物本体建造技艺构思巧妙、结构严谨,特别是侗寨鼓楼独特的木结构榫卯建造技术,代表着侗族建筑的最高成就,是研究侗族建筑、民族建筑乃至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建造技艺的实体,具有较高科学价值。

3 传统村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堂安村侗寨及其建筑被陆续公布为各级文物保单位与民族保护村寨,与此同时,随着村落各项事业的发展,各文物本体及历史文化要素受多因素影响,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当地先后制定了相关本体保护措施和消防安全措施,但因受地区经济发展因素限制,难以形成完善的保护系统,寨内建筑及环境始终难以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与改善。如步道环境脏乱,文物本体缺乏维护,病害,特别是鼓楼、花桥、戏台、步道等。

随着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村寨人口数量的增加,传统民居翻新改造现象普遍,以钢筋水泥等现代材料取代木质材料,部分在建或改建的民居对堂安侗寨村落整体风貌造成破坏,严重影响侗族村寨古朴、传统的建筑风格,对侗寨原真性构成威胁。

4 社区参与机制在文物本体保护中的探索

1998年,六枝梭戛长角苗生态博物馆信息资料中心建成,标志着亚洲首座生态博物馆正式开馆。2000年8月,中挪生态博物馆国际研讨班在六枝举行,中挪两国生态博物馆专家与博物馆村民共同制定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六枝原则》。该原则提出:“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进行管理”。根据该理念,贵州省文物局、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联手贵州师范大学组建堂安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组,以堂安侗寨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为共同目标,以村境内文物本体(鼓楼、戏台、萨坛、寨门、典型传统民居等)保护为路径,通过社区动员、社区讨论、社区组织建设来共同探索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功能在传统民居及文物本体保护经验。

4.1 社区参与机制的形成

4.1.1沟通机制

社区中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造成各个利益主体的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导致在利益主体间形成了一道屏障,在社区参与中各自为战,不能发挥出社区的整体力量[2]。堂安生态博物馆的沟通机制分为外部沟通机制和内部沟通机制。外部沟通机制主要是社区居民与行政部门和社区居民与专家之间的沟通机制[3]。内部沟通机制是社区居民之间、居民与村支两委间的沟通机制。结合侗族的传统管理方式,寨老和村支两委在社区内部沟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堂安村民对堂安内部事宜有疑问可在寨老或监督小组监督下向村支两委询问,必要时可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会等形式获得解释。

4.1.2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是通过对社区参与中各个利益主体的行为、生态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影响进行观察与监督,及时反馈各种有悖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此外,监督机制有利于社区事务的公平、公正、公开,为社区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积极性,提升对村支两委、项目组的信任度。

4.1.3决策机制

在堂安侗寨,寨老是传统力量的代言人,社区传统组织形式中纠纷解决和重大事项均由寨老决策,在社区居民心中具有很大权威性。然而随着堂安鼓楼、萨坛修缮工程的不断推进,堂安逐渐形成了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决策机制,社区居民也开始了解并正确行使自身权力。以堂安鼓楼、萨坛修缮工程的决策机制为例,在村委会组织下,村民进行讨论,选举产生监督小组,参与制定实施项目的预算、申请和管理;按村务公开制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村委会向寨老、监督小组和全体村民公示实施文物本体修缮的方法、计划和财务;社区居民有权向村支两委、寨老、监督小组反映情况,提出疑问,村支两委有责任向社区居民解释与项目有关的任何疑问;村民委员会和寨老及时协调修缮工程实施过程村寨的内部矛盾。

当地居民从一开始仅有部分男性居民参与的社区动员,到全村一起参与的学习交流分享会;从默默无闻的投票者,到为生态博物馆建设建言献策的讨论者;从鼓楼、萨岁坛修缮工程的观众,到各个环节的监督者。堂安居民权力意识的觉醒,为堂安侗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4.2 社区参与机制运行

社区参与机制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其中决策机制是社区参与机制的核心,所有机制的运行都围绕着决策机制展开[4];沟通机制是社区参与机制的动力和基础,以推动社区参与的开展和不断深化,以确保生态博物馆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可以在社区内部形成自适应调节能力,不再完全依赖政府、专家的引导,生态博物馆的社区参与会形成一种稳定的解决处理事务的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4.3 社区动员

社区动员,也称社区资源动员,是指充分调动和合理配置社区内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权力资源等各种资源,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活动的过程。理想的社区参与层次是动员社区居民成为核心领袖,承担更多责任。通过在堂安开展社区动员,以期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扭转村民对生态博物馆的误解,引导村民意识到堂安生态博物馆的主人即是社区成员,堂安生态博物馆的发展与他们息息相关,每一个村民都有保护堂安文化遗产的责任,只有每个村民都积极参与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堂安侗寨各项事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在堂安侗寨开展社区动员期间,将动员对象分为个人精英与社区群众,通过向社区较具影响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社区成员传输、解释生态博物馆建设理念,再由个人精英将其所理解的思想向社区群众转述,以此通过对个人精英社区意识的培养,使其成为组织者与当地群众良好沟通的桥梁。

社区群众对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态度较为支持,继续建设生态博物馆符合社区群众的意愿,大部分社区群众确信生态博物馆对当地的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011年底,堂安侗寨村支两委、寨老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讨,初步筛选出堂安需修缮的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重要性排序),其后,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村民自主投票等民主议事方式,最终确定需修缮的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排队:1鼓楼和萨岁坛,2戏台,3消防设施,4寨门,5步道硬化,6风雨桥,7碾房,8梯田,9水渠,10古墓群,11堡坎。

由此也f明,社区成员意愿修缮损坏的寨门,整治垮塌的梯田,采取科学措施保护寨内的古墓群,充分体现了堂安村民对家乡文化具强烈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豪感。

4.4 社区讨论

社区动员形成社区参与意识,通过讨论的形式对社区公共生活进行介入,内容涉及社区建设、生活方式、文化传承和节庆活动等多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使得村民可以共同商议社区事务,集体参与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中来[5]。通过在堂安开展了一系列社区讨论活动,从而形成了堂安生态博物馆社区参与机制。

村民大会上,村民把鼓楼、萨坛作为村寨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表达了强烈修缮意愿。村支两委、寨老、鼓楼师傅和村民代表商讨修缮事宜,由寨老提出萨坛、鼓楼同时修缮的想法,得到参会者的支持。在村支两委的协助下,鼓楼师傅做出了鼓楼、萨岁坛的预算,确定由鼓楼修缮师傅负责施工、选购材料。村民在会议上推选村民组成监督小组,负责本社区所有公共事务的监督工作。自修缮工程启动以来,村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使得社区村民对社区参与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社区村民通过大会为鼓楼、萨坛修缮工程出谋划策,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了当地社区建设中来,形成了良好的社区参与模式[6]。村支两委在项目组的协助、监督小组的监督下,定期将鼓楼、萨岁坛各阶段修缮工程的材料采购清单进行公示,并由村支两委成员向社区居民口传公示内容,充分体现村务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培养了村务公开、共同监督、共同参与的社区意识。

4.5 社区组织建设

为保证鼓楼、萨坛修缮工程材料采购与管理监督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在采购材料质量品质达标的前提下,合理降低采购成本,促进材料采购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明确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责任,维护公共利益和工程建设各方的合法权益,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堂安村监督小组由堂安村民自主组织选举,由五个村民小组推选代表,在鼓楼、萨岁坛修缮工程实施期间,监督和参与材料采购,监督和协助材料管理,监督和审核鼓楼、萨岁坛修缮项目费用明细账的公布环节,协调社区居民与村支两委、施工队伍的关系。

5 生态博物馆社区参与机制在文物本体保护中的发展

社区参与机制为堂安侗寨其他文物本体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树立了生态博物馆社区参与机制在文物本体保护工作的典型范式。运用所获经验,充分发挥堂安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的功能,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堂安侗寨传统民居、戏台、寨门等文物本体的修缮保护,取得丰硕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提升了堂安生态博物馆在社区中的价值,全面体现了其在村寨中的功能,是全省积极推广生态博物馆理念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柳庆英,赵航,李慧璇,贺席燕,黄红良.黔东南堂安侗寨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6).

[2]汪安佑,柴铎.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激励机制失效[J].经济问题探索,2008,4.

[3]蔡子仪,肖明艳,但文红.贵州生态博物馆文化影响研究[A].201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

[4]夏提古丽・夏克尔,李程伟.台湾灾后社区发展的运行机制探析[J].社会工作.2014 (01)

[5]谢菲.生态博物馆社区发展实践及其困境――基于意大利和日本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4(5).

社区安全论文篇7

一、认真实行民主自治,着力提升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社区坚持从建组织、定规章、强监督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高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社区民主管理组织体系。社区建立和完善了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业主大会、社区四方联席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事务顾问团为主体的社区民主管理组织体系。每月召开一次社区四方联席会,讨论议定社区内的阶段性重大问题,针对居民在生活、居住、社区需求方面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研究解决措施办法;每季召开一次社区事务顾问团会议,发挥社区事务顾问团的协商、议事、监督的工作职能;每半年召开一次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审议社区居委会工作报告和年度计划,对社委会各项工作以及社区工作者进行评议,研究决定社区重大事务。二是制订和完善社区民主管理制度。社区制订了《社区事务工作站工作职责》、《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四方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四方”分工负责制度》、《社区联席会议工作通报制度》、《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等各项规章制度,有效保证社区各个组织、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健全社区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社区完善了“事务顾问团”、“四方联席会议”活动机制,将社区知名人士、民主党派、居民代表、驻区单位代表等人员纳入到社区事务顾问团,增强社区居民和成员单位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通过“社区事务意见征询表”收集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设,以及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排查时间表及时处理,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反馈。社区事务顾问团先后就“社区雨污分流”“社区停车位改造”、“文明养狗”、“社区绿地的分片包干管理”、“社区汽车智能化管理”、“社区文体场所改建”等议题展开讨论,并将协商、讨论结果公布在社区中。

二、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居民群众的法律素质

社区安全论文篇8

关键词:三农问题;社会治安公共服务;新公共服务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23902

1三农问题的本质及影响

1.1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内容

1996年以来,农业步入一个困难时期,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该年正式提出。2000年3月,时任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在给上总理书中列举了农村中触目惊心的危机: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谎言”、假话如“真理”。李昌平的上书通过媒体震动了全国,“三农问题”的危机暴露在公众面前。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此时,三农问题正式成为中央关注国计民生的头条大事。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三农”,这是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

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稳定,农村稳定就包括了在农村地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农村社区警务建设和农民治安意识,全面提升面向三农问题的社会治安公共服务。

1.2三农问题及其衍生问题对社会治安的影响

三农问题的最主要表现就在于尽管农民收入增加,但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创收越来越难。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在恶性循环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在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丁稀少,农村和城镇逐步产生新的社会治安问题。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刘金国在2006年11月6日召开的中央综治委2006年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农村治安问题呈现出暴力犯罪突出、侵财犯罪多发、部分地区社会丑恶现象蔓延、制贩危险物品严重四大特点。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农民治安意识薄弱,使得农村治安环境复杂化,也反映出在农场地区社会治安公共服务能力不高、不强,也侧面反映出农村地区的社区警务落实不到位,农村警务室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

在此,由三农问题及其衍生问题对社会治安的影响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农村地区与城镇郊区的犯罪现象相互影响,促使治安案件在农村地区的发生率大大增加,犯罪区域性特征突出,案件性质由治安案件向刑事案件转化的趋势明显。

(2)流动人口量增加使得对农村治安控制难度加大,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特殊性及农民治安防范意识薄弱使得农村地区成为易被侵害的对象选择点。

(3)黑恶势力在农村地区滋生蔓延,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突出,并向财产型犯罪、性犯罪和暴力犯罪集中。

(4)农村犯罪主体发生较大变化,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逐渐占据犯罪主体的大多数。

(5)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完善,主体控制力不强,制约因素与农村地区的经济和开放程度成比例。

(6)部分农村存在“自生秩序”社会基础与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不相融合,客观阻碍农村警务的开展实施。

2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在其社会治安公共服务中的适用

2.1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涵

在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之后,美国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建立在公民权利与责任的民主化、社会民主化的基础上,并形成了构成新公共服务的若干纲领性原则。新公共服务的理论蕴涵值得给予学术探讨,对当前中国服务型政府改革有深刻的启示作用。由登哈特夫妇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新公共行政学的某些观点,新公共行政成为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概念基础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之一。但是对于到底什么是“新公共服务”仍然众说不一。登哈特夫妇认为,新公共服务理念与新公共管理和老公共行政理念有所区别,包括:(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2)追求公共利益;(3)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4)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5)承认责任并不简单;(6)服务,而不是掌舵;(7)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当然,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观点,并将此作为标准化的模式与其他的理论、观点相区别。尽管如此,新公共服务的提倡者认为:不论是作为理论创新、还是为许多值得效仿的公共管理者所实施的先进的实践,新公共服务都已呈现出其固有的特征。虽然研究公民权、社区和市民社会的理论家、组织人本主义理论家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公共行政理论家观点之间还存在着诸多分歧,但这些观点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它们将新公共服务的种种观念与新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的诸种观念区别开来,具体表现如下: (1)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非试图在新的方向上控制或驾驭社会。

(2)公共行政官员必须致力于建立集体的、共享的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要在个人选择的驱使下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要创造共享利益和共同责任。

(3)符合公共需要的政策和计划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的过程,能够最有效地最负责任地得到贯彻执行。

(4)公共利益源于对共同价值准则的对话协商,而不是个体自我利益的简单相加。因此,公务员不仅仅要回应顾客的需求,而且更要关注建设政府与公民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5)政府不应当仅仅关注市场,还应该关注宪法和法令,关注社会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

(6)公共组织及其所参与的网络如果能在尊重所有人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共同领导的过程来运作,它们最终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7)与企业家式的管理者视公共资金为己所有的行事方式相比,如果公务员和公民都致力于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那么公共利益就会得到更好的实现。

2.2新公共服务理论在面向三农问题的社会治安公共服务中的适用

社会治安,等同于社会治安问题和社会治安状况,指以犯罪、违法乱纪、无责任或责任不清的不安情形、事故事件等范畴为形式出现的破坏社会政策生活秩序的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社会治安公共服务,就是在现有的各种条件下运用多种治安手段,调动多方力量,以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和警察为主,引导社会公众开展维护社会治安的活动,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公众的配合下,清除不良治安因素、改善治安环境的一项公益服务。

把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具体特征运用到目前的农村治安建设中,根据三农问题及其衍生问题适用不同的理论,将理论在实践中得以充分的利用,改善农村治安状况,加强农村警务建设,增强农民治安意识,发挥农村群防群治作用,完善浓缩的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公共服务能力,对奠定农村未来的治安稳定基础,增加农民生产生活安全感有着重要意义。

(1)加大农村地区社区警务建设,转变传统思维中占统治地位的“警察”治安观念,将“社会”治安与“警察”治安的思想相结合,从农村生活中了解农民思想,了解与农民利益相关的事项和普遍存在且亟需解决的矛盾,以农民和警察的双重身份开展工作。即从新角度帮助农民表达意见,实现其共同利益,更好的为农民服务,而非以单一的“警察”治安观念驾驭和控制农村治安。2006年时,我国已有农村警务室8万多个,驻村民警9万多名。尽管警力明显不足,但农村警务室和驻村民警成为了反映农民治安需要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增强农民安全感的有力保障。农村警务室设立的目的就在于“近距离”的防范犯罪、“零距离”的服务群众,第一时间化解各种矛盾,让民警融入广大农村,最大限度方便农民群众报警求助和办事。

(2)通过建立健全治保会等基层组织,组织治安积极分子开展治安巡逻,采取联户联防、村际联防,发挥农村群防群治作用。同时,要提高单兵民警综合素质,在做好民警的业务、法律、等知识的培训的同时,加强社区民警有关群众路线、公共关系、警民关系、群众工作方法等专业内容的学习。尽可能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制定和实施符合公共需要的政策和计划,使之最有效地最负责任地得到贯彻执行。

(3)制定责任体系,逐步完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行之有效的公共组织是公众与政府相互交流的网络,完善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可以优化整合农村治安防控力量,及时传达公安治安信息,反馈农村治安状况,把“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社区警务目标在农村得以实现,促进农村治安环境改善,在尊重所有人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共同领导的过程来运作一系列体系组织,最终获得治安环境建设和改善成功,从根本提升治安服务能力。

(4)警察要关注市场,关注宪法和法令,关注社会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农民利益。农村是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大部分农民虽已不是文盲,但绝对是法盲。警察在执行公务的同时,要替农民关注社会变化,从农民的视角对公安队伍进行监督,提高单兵民警综合素质。在执法教育过程中,分年龄层次区分教育对象,宣传法治,转变农民薄弱的治安意识,增强其自保能力,增强其与公安部门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警察还要回应农民的需求,对警察、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共同价值准则进行对话协商,保障所有人的公共利益,关注建设政府与农民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5)与企业家式的管理者视公共资金为己所有的行事方式相比,在农村社区警务中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联合农村基层组织考核警察和农村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检验农民的治安防控能力,促使警察和农民都致力于为农村社会治安服务建设,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社区安全论文篇9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安全是生产安全、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石,是社会安全、稳定、和谐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在城市灾害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我国各类伤害事故频繁发生并造成巨大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全社会安全意识薄弱,社区居民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低,社区安全基础差,还没有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的矩阵式的事故预防模式,事故风险综合治理力量不足。国内外实践表明,安全社区建设是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客观要求,是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

一、社区基本功能与社区安全要义

1.社区的基本功能与核心特征

187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社区”的概念,表示一种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存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根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我国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一般认为,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区、街道和居委会辖区三级社区网络,居委会辖区是最小的社区单元。构成一个社区的基本要素有:(1)有一定数量的人口;(2)有一定的地域界限;(3)有共同的文化、制度和经济生活,居民按一定的方式和结构分布并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也就是说,社区是一个包括人口、地域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具体的、有限的地域社会共同体,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区域。

尽管信息社会的大众传媒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它们并不能取代社区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基础地位和作用[3]。社区仍然是现阶段人的社会化最重要的载体和场所。其基本职能包括:(1)社会服务功能。(2)人的社会化功能。(3)社会参与和社会民主功能。(4)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功能。(5)社会福利与相互支持功能。

2、社区安全类型表征

社区安全包括的方面非常广,如交通、家居、职业卫生、学校、公共场所等,涉及社区内每个人。社区的安全状况根据各自社区的特点有所不同。马英楠按事故类别把社区安全事件分为20类;冯铁成把社区安全事件划分五类。事实上,不同类别的社区安全事件或灾害类型又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安全社区建设是解决社区安全的基本路径和实践形式,得到广泛的应用。2005年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我国的应急管理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社区作为国家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单元,其面临的突发公共事件可依此划分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事件。

二、社区安全与企业安全的本质关系

1.大安全观下的相关性

大安全观要求人们超越社会分工来对待安全问题。在人们的习惯认识上,存在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安全事物,仅仅被当作一项社会分工来对待。以城市生产经营活动领域的安全为例,过去一般都认为这是设在劳动行政部门内部的安全机构及其各行各业主管部门内的相关机构的责任;有一段时间还被当作是经贸部门的事;现在,又把这事看成是安监部门的事。在企业内部也因为分工以及职责划分,长期被当作是安全技术部门的事。就连全民性的、全员性的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活动,许多地方因为没有设立安全机构,就开展不起来;在企业,如果安全技术部门不抓或抓得不力,也没有别的部门过问或提出批评,导致全社会一说起安全,只知道时常发生事故,而对防范事故发生的安全工作却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对安全工作行使监督的权力。这样一来,使这项涉及人民生命安康和社会资财安全,本应为全民共谋的大事长期因部门行为的制约而总是不能令人满意;使我们的工作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事故困扰中徘徊,并使摆脱这种困扰的难度越来越大。

事实上,社区安全与企业安全管理是互相不能取代的,其在概念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体现在:(1)涉及对象不同。前者针对社区中的公民、居民、家庭;后者针对工人、员工、劳动者、生产经营活动有人员、雇员。(2)范围与环境不同。前者包括生产、生活、生存领域;后者专指生产(劳动)环境、作业环境或生产经营中的环境。(3)时空观念不同:前者指社区居民活动的所有时空领域;后者的时空,主要指企业生产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在企业或在与企业相关的地方,也可以扩展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的时间和地方。(4)追求安全与健康程度不同:前者强调居民的身心的安全与健康,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人权、文明标志,保障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安全、舒适、健康;后者现阶段强调了要在生产过程中,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全体员(管理者、被管理者)的不伤、不死、不得职业病,企业依法提供符合国家法定要求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5)采用的方法不同:前者主要通过传播、宣传、科学普及、教育、倡导、法律等手段,从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等方面去启发人、教育人,以人为本,珍惜人生,爱护生命,自律自爱、互帮互爱,自救互救、会逃生、能应急,倡博爱、重人伦,达到个人、群体、社会、家庭在生理、心理、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和谐、舒适、安全与健康;后者采用行政、法制、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带有强制性、制约性,以及奖励与惩罚并重的形式,是以实现生产经营活动总目标为最终目的,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为条件,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一种以生产为目的约束手段。

2.事故预防的基础性

安全社区建设是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预防事故的重要基础。社区中人物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安全社区模式被认为是在社区水平预防伤害的经济、有效且长期有益的方法,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在全球推广事故和伤害预防的安全社区模式,强调全人类在保障安全健康方面享有平等权利,2001年联合国提出了“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减灾战略”口号,反映了国际社会在保障人的安全和防灾减灾概念上的发展和深化。2005年12月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强调平安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2006年1月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出,要加强以乡镇和社区为单位的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发挥其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安全社区建设体现了先进的事故伤害预防和社区建设理念,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安全促进活动,大力推广安全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社区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强化社区功能,是事故伤害预防和社区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满足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的重要内容。

3.安全辐射性

在人类的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安全是永恒的主题之一。有史以来,人类的基本活动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发展生产、抵御灾害。进入工业化社会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积聚的能量日益扩大,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问题就越来越突出。

在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树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科学观念,要纠正“经济发展,事故难以避免”的错误观点。虽然生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危险设备、设施、场所增加,使人们的生产活动增加,但只要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念,提高本质化安全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国外工业化国家安全生产的成功实践就是有力的证明。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中心,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事故预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对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化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科技含量。

安全的概念不仅仅体现在生产工作中,而且渗透于家庭、社区、公共场所等各方面。人类正在获取越来越多的保护自身安全的技术措施和能力,用以保护他们的家庭、社区和生产工作场所。工业发达国家―美国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6月的30天内把安全月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向全国各界提供每一阶段活动的题目、内容和信息,唤起和促进人们提高安全的意识,使人们清楚安全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在中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也正在深入开展,它已成为企业、社区、全社会宣传安全文化的品牌工程。

三、基于企业-社区综合安全管理策略

1.与社会发展战略一致的策略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21世纪前20年内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安全健康是全面小康社会不容忽略的指标之一。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公众对于安全与健康的追求日益迫切,避免日常生活中的伤害如交通事故、火灾、暴力、自杀等,已成为人民生活的迫切需求。开展安全社区活动,可以帮助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安全健康素质,使居民生活安康,社会和谐安定。

2.与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策略

创建安全社区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安全社区建设以保障社区居民安全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一切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具体体现。建设安全社区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创建安全社区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全国每年各类事故死亡13万多人,伤残70余万人,经济损失2 500亿元左右。除了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及应急救援体系外,急需大力推广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为安全生产建立一个稳固的基础和长效机制。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安全社区”,正是一个推广安全文化的良好模式。

3.普及公众安全教育的策略

安全社区概念下的“社区减灾”,其本质就是最基层的社会结构单元要具备“自救”和“自保”的基本防灾能力。无论是发生什么灾害(自然或人为的)都会导致社区内混乱,甚至生命线系统“中断”,所以第一位的是要求社区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救援能力。要使社区安全减灾的自救能力得到保障,不仅有赖于政府的立法约定、公众的安全意识及家庭安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最为重要的是开展与社区应急预案相匹配的社区防灾规划。一方面要将切实可行的预案落实到每一个社区,同时要按照该社区的灾害特点及“风险地图”,编制该社区反映常态安全建设的防灾规划,它不仅应体现出应急状态下有序的公民防灾应对能力,更要从防灾建设的土地与空间上给出要求,应设立避难场地临时防御灾害,社区在失去外援情况下应具有一定的医疗急救能力。“预案”与“规划”有机结合并相互补充,营创良好的安全社区氛围,并倡导:(1)安全自护观:自救第一,互救第二,社会救援第三;(2)安全奉献观:人人争作“安全第一”的榜样,使安全在人们的行为中处于优先权;(3)安全社会观:约束社区中的公众,无论年龄与职业,都要关心社区安全,人人重视安全。

4.强化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策略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强烈互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清楚地认识到,企业不仅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组织,也是区域社会的基本组织,更是一个可以直接贡献或破坏自己生存发展环境的一个重要角色。因此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且要为创造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而努力。于是企业家们开始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消除贫困、促进社区发展、保护资源环境、改善维护职工权益被有眼光的企业家们视为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参考文献:

[1]吴宗之:安全社区建设指南[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吴宗之 欧阳梅:安全社区建设是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A].第14届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西安:2006:448~452

[3]王青山 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马英楠:社区中的安全事故统计与分析[J].安全,2004,6:20~22

[5]冯铁成:社区安全事故的表现、危害及应对[J].安全,2007,6:11~12

[6]孙守春 陈冬生:企业发展视角下的安全文化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7,6:242~243

[7]安红昌 刘丽红:国际安全社区麦子店街道考察与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8,7:320~321

[6]徐德蜀 邱 成:安全文化通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安全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4

[9]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N].人民日报,2006.01.09:第10版

社区安全论文篇10

 

1.前言

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由社区居民自主进行的简便易行、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具有自主性、公益性、多样性、有趣性、服务性等特点。对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交流邻里感情,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繁荣发展等都有重要意义。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吉安市吉洲区五所小区西苑小区、星港澳园小区、天龙小区、世纪花苑、创天丽景城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和知网等获得关于社区发展的期刊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国内社区体育方面论文20余篇,阅读了相关报刊资料和相关文件,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2.2.2问卷调查法 对吉安市吉洲区四个社区的体育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状况》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90份。

2.2.3访谈调查法 针对问卷中设置的问题对部分社区居民、居委会干部及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和个别访谈。

3.结果与分析

3.1社区体育锻炼的参与率和项目选择情况

我市吉洲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根据抽样调查(抽样数为200人),54.0%的人表示经常参加,28.5%的表示偶尔参加,17.5%的表示不参加。该调查表示我市吉州区居民追求健康的意识较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较大,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这可能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有关。另一方面,我市吉洲区居民锻炼项目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前几位依次是跑步,乒乓球(各占20%),散步,羽毛球,和篮球(各占15%),而参加太极拳、武术,健身气功,民族舞蹈,等传统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少(合计15%)。

3.2居民锻炼场所与体育消费状况

根据统计显示,社区居民多选择在公园(占25%)、广场空地(占20%)和公共锻炼场所(占25%)进行体育锻炼,成为社区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但是,在对社区锻炼存在的问题的回答中,40.5%社区居民认为可锻炼的场地太少,32.5%的居民认为场地器材设备满足不了社去居民的需要。为此,造成很大比例社区居民只能在自家阳台或街道路边锻炼状况。另一方面,我市吉洲区居民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有限,主要用于购买健身器材前六位的依次是羽毛球,跳绳,乒乓球,哑铃和篮球,跑步器材。在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备满足不了社区居民的情况下,居民购买一些健身器材,是满足自我健身锻炼的保证。

3.3社区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和居民自主锻炼情况

调查表明,有40.8%社区居民认为所在社区从未组织体育活动。可见,作为社区,组织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职能尚未充分挖掘;另一方面,居民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究竟何原因,社区居民普遍认为工作较劳累没有时间,或者运动场所条件不符合自己的愿望。论文参考。居民自选锻炼的时间一般选择早晨或傍晚,分别为73.4%和23.1%;在调查对“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对话中,有一半的居民每次锻炼在三十分钟以下,只有部分居民在六十分钟以上,在调查“每周锻炼次数”的对话中,只有少数的居民在三次以上。由此可见社区居民长期性和持久性锻炼缺乏,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普遍的不足,也表明我市吉洲区参加体育锻炼持久性的人口比例低。我市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是以行政为主导的纵向结构组织管理体制,是在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体育组织参与下的管理。论文参考。街道办事处设有文化站或其他人员来兼管社区体育,没有一个街道设立专人管理社区体育。我市吉洲区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在社区体育管理上职责不明,是导致我市当前社区体育发展滞后最直接的因素。

3.4居民对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意义的认识,100%的居民认为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人际交往、改善邻里关系;有利于创造良好生活方式、增进居民共同意识、促进社区繁荣、有利于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维护社区安全团结。这表明,我市吉洲区居民对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意义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搞好我市社区体育工作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我市社区体育活动主要有是群众体育活动点进行的日常性体育活动,而体育活动项目和活动场所的选择相对局限;城市社区体育组织数量不多,组织活动少,相互间缺少联系和交流。

4.1.2吉安市吉洲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而居民社区意识薄弱,对社区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感不强。

4.1.3我市社区体育发展相对滞后,社区体育经费缺乏,场地设施不足,管理制度不全面,指导力量不足等,另外,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和健康投资观念不强。论文参考。

4.2 建议

4.2.1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加大对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市、区人民政府文化部门在建设和发展社区文化的工作中,要重视社区体育的开展。要大力宣传体育健身对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意义,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的正确导向作用。

4.2.2加强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强体育主管部门与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联系,共同参与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多考虑其综合服务功能,把一些体育设施建设到人流量大、居民乐于前往的公园、如在白鹭洲、仁山平公园等、广场、绿地中,使居民的休闲与健身融为一体,实现公园体育化,体育场地公园化。

4.2.3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使社区体育活动资金保障有力。根据《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吉洲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政府部门应制定全民健身与社区体育建设的投资规划。

4.2.4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改革评价方式,实现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我市吉洲区社区体育应建立一种符合吉安市吉洲区实际的,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变上级评价为主为社区成员评价为主是当务之急。形成“以全市体育主管部门为龙头,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以社区体育组织为载体,以居委会为基础,以市民健身站为阵地,以各项群众健身组织为带头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建立和完善社区体育管理制度,加强对社区体育人、财、物的管理,使我市社区体育管理纳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的轨道。从而更好的推动吉安市吉洲区社区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潭.社区体育运行简论[J].体育与科学,2002,23(1):17-20.

[2] 骆媛,张力.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29(07):898-900.

[3]杜雪峰.小康社会社区体育市场表现特征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 ,22 (3) :29-31.

[4]李井平.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要素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5):12-15

[5]范国振,张宏,梁恒.广东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6(2):148-151.

[6]钱文军. 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设计的研究[J]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 ,41 (3) :861

社区安全论文篇11

本次大会由北京爱特生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由超级社区启动APP上线仪式及超级盛典、中华邻里文化论坛、全国社长商务洽谈会及其他配套活动四大部分组成。

在大会上,超级社区CEO于何宣布了“超级社区APP正式上线”。于何表示,超级社区仍将在平台维护、社群建设和品控系统等方面下足功夫。可以预见,10月23日的超级社区APP平台的正式上线,宣告了试运行阶段的结束,超级社区将聚合各地专员、社长及特约合作商家,在“双创”大背景下迈入全面、快速的发展新阶段。

超级盛典环节针对前期评选出的《我的邻居》获奖作文、随手拍获奖名单、社区品牌30强、十佳优秀社区商家、十大突出贡献人物(社长)进行了公布和颁奖。

社区是共享经济的基石

中华邻里文化论坛以“和谐・共享”为主题,讨论了如何在当代社会发展邻里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实现资源共享。与会嘉宾从社会、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解读了社区文化的重要性及社交电商的发展前景。

著名投资人、青普旅游王功权先生就“互联网与大众创业”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现在的电子商务还是农村集市贸易形式,而超级社区正在建设的是一个有严格品控体系、节约交易成本的社区超市;曹国英先生以“中华邻里文化的渊源与传承”为题,追溯了传统乡村礼俗文化与邻里关系的发展;王永先生则从自身创业经历讲起,对“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做了精彩解读:社区是共享经济的基石,超级社区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生意和公益的完美统一。

随后,在何兵教授主持下,以“和谐・共享”为主题的“中华邻里文化论坛・高峰对话”正式开始,中央党校教授蔡霞女士、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黄震先生、资深美食家黄珂先生、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会长助理徐敏先生、《中国社会报》副总编徐付群先生和中国社科院农发所教授于建嵘先生分别就自己理解的社区邻里文化与共享经济,做了精彩发言和深入探讨。这一系列的主旨发言和充满智识的对话势必引起人们对社交文化的重视,并提升人们对不同发展模式的社区电商的关注度。

超级社区以做实业的态度来做电子商务

在全国社长商务洽谈会上,中国家庭农场(农庄)及合作社发展大会与超级社区正式启动战略合作。超级社区合作商家及社长代表做了社区经营案例分享,促进了各地专员、社长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和对超级社区大家庭的认可。

据悉,为了改变邻里关系淡漠的社会,寻找到安全可靠的优质商品,建立公平公正的交易体系,拥有一份稳定的适合自己的职业,超级社区应运而生。它是中国社科院于建嵘教授基于前沿社会组织理论而设计的规则明确、架构清晰的新型社交化电商平台。其独特之处在于,所有社区创业者都扎根于本社区,以服务社会创造价值为理念,为本社区用户提供优质、便捷的社区服务。

超级社区以做实业的态度来做电子商务,这是他们一直坚持的原则。超级社区所提倡的大众创业,是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平台,实现平台技术与创业者共享、优质产品与消费者共享、社群经济与居民共享、快乐互助与社群共享。

超级社区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有遍布全国的近3000个社区加入,并成立了沈阳、烟台、济南、成都、长沙等五大运营中心。

社区安全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D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026-01

东北亚地区选择何种安全模式 ,是事关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问题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安全理论与集体安全理论

1.安全理论 什么叫“安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处于什么情况下才算作安全,历来颇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只有一国在客观上不存在危险的威胁,主观上不存在对危险的恐惧,该国才是安全的。当然,国际关系中所说的危险,通常指对国际关系主体生存与发展会造成一定伤害的力量或情势。事实上 ,只要国际社会本质上依然处于无政府状态 ,这种危险就会一直存在 ,安全问题也将一直存在。在缺乏一个绝对权威的情况下 ,国家为了保证安全 ,除加强自身实力外 ,很自然地倾向相互组成国家集团 ,希望藉群体的力量增加维护自身安全的系数。这种安全集团组成的安全模式最常见的是“联盟安全”。联盟容易造成所谓的“安全两难”的问题,即联盟集团之间往往互不信任 ,一个联盟集团为了增加对抗其他敌对联盟威胁的能力,会不断增加自身军备实力,但这种行为又为敌对的联盟视作对自身的威胁,于是相应地扩充军备,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各方的安全系数都下降。

2.集体安全理论 所谓集体安全 ,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国际体系 ,在其中的每一个国家都承认其他国家的安全就是所有国家的安全,他们同意并且愿意对侵略者作出集体反应。集体安全模式的基点在于安全不是个别国家而是所有国家的共同的事情 ,每一个国家都像一个大家庭中的成员一样关注和捍卫其他所有国家成员的安危。简而言之,在集体安全模式下,对一个国家的战争或战争威胁将被视为对所有国家的战争或威胁 ,它将受到其他所有成员集体地反对和惩罚。集体安全的第一次重大实践就是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盟约》第 11 条明确宣告:“任何战争或战争威胁 ,不论立即影响任何联盟会员国与否 ,兹特宣告其为与联盟全体有关之事 ,联盟应采取其认为明智有效之然后行动 ,借以确保国际和平。” 第16 条更具体规定:“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盟约而从事战争者 ,则据此事实即应视为对所有联盟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然而国际联盟失败了 ,它既没有能保护其会员国的安全 ,也没有能维护世界的和平。二战后 ,在国际联盟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联合国 ,继承和发展了集体安全的思想。联合国在组织形式、行动方式、权力配置上都将集体安全模式进一步完善起来 ,但不幸的是 ,实践证明 ,集体安全模式在联合国的实践又是一次败多成少的实践。

3.集体安全理论的困境 集体安全模式是与理想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正如著名现实主义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所言,集体安全作为一种理想是毫无瑕疵的 ,它确实为在一个国家的共同体中执行法律提供了理想的解决办法。然而 ,集体安全作为一种安全模式没有获得成功 ,这不仅是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使然 ,也是集体安全模式本身的缺陷使然。这一点 ,汉斯•摩根索作了精辟的分析 ,他认为集体安全是建立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之上: 1 有压倒优势的力量来威慑或反对任何潜在或现实的侵略者; 2 所有成员国有共同的安全观念; 3 成员国必须将它们冲突的政治利益从属于所有的成员国集体防务所界定的共同利益。然而,以往的经验和国际政治的一般性质,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可能出现这种形势。因此要实现集体安全,实在为时过早,太有“乌托邦”色彩了。

二、东北亚建立集体安全模式的可能性

ピ诙北亚地区建立集体安全机制的倡议也由来以久。然而要在东北亚地区选择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集体安全模式只能是纸上谈兵 ,集体安全模式在东北亚地区所面临的困境较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大。

ナ紫龋集体安全模式需要成员国之间少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东北亚地区存在众多的结构性矛盾和立场根本对立的问题。东北亚地区的矛盾呈现综合性、复杂性、对立性等特点,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要达成强机制的集体安全模式无疑是不现实的。如日俄北方四岛问题无论如何解决,对于未获所有权的一方都是明显的损失,哪怕各分其二,也是双方都不满意的。还有近年来热点的朝鲜核问题,也成为影响这一地区各国之间关系的棘手问题。

テ浯危共同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等“软力量”对形成集体安全具有很大的催化作用 ,但东北亚地区则缺乏这种基础。东北亚地区虽然有共同的文化渊源 ,如儒家文化在中、韩、朝、日、蒙都占有很大的影响 ,历史上也曾形成过“中国中心主义”的朝贡体系 ,但是步入近代后 ,随着俄罗斯从欧洲扩张到东北亚、日本的“脱亚入欧”式崛起、美国的介入与中国的式微 ,使得东北亚地区集佛教、儒教、道教、东正教、基督教等于一身 ,犹如一盘大杂烩 ,我们虽然不能妄加断言将形成“文明的冲突”,但是要实现文明的融合也实属不易。而从意识形态上看 ,东北亚地区更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缩影 ,既有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又有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坚力量 ,还有处于转轨之中需要重新定位的国家。这多方面的差异性 ,决定了东北亚在实现集体安全模式上必将面对更多的曲折与困难。

プ詈螅政治军事方面的集体安全的实现需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来推进,东北亚地区目前缺乏这种动力。东北亚的现实是连一个国家的经济共同体都没有形成 ,遑论建成全区域的经济组织。中、日、韩三国尚未形成经济共同体 ,政治共同体的集体安全体系的形成只能是更遥远的事情。

三、结论

ビ梢陨戏治隹梢钥闯 ,东北亚地区还不能形成组织严密的安全机制 ,只能先建立松散的安全安排。这是切实可行的 ,也是实现东北亚长久和平的必经之路。具体地讲 ,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创立覆盖全区域的多边安全对话场合; 2 不拘形式地开展各个层次的非强制性安全对话和合作;3 从形成“对话的习惯”入手 ,逐步地加强多边机制建设,包括信任机制、合作机制、预防性外交机制等 ; 4 努力挖掘和倡导东亚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 5 加快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或经济共同体 ,采用“以经促政”的方式推动东北亚的安全合作。

おげ慰嘉南祝

[1]詹姆斯•多尔帝,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 年版.

[2]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