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事政治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4 15:24:06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7401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教师往往不会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会融入当前的热点新闻作为政治教学的重要素材,或者组织学生对时事政治热点进行讨论、分析或竞赛。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成了教师需要关注的焦点,也成了学生提升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要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政治是一门相对枯燥的课程,而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渗透时事政治,能够一改政治课堂死板枯燥的情况,让学生能够在时事政治内容的刺激下,转变传统政治课堂枯燥死板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政治课堂中设置新闻讨论环节。新闻讨论环节是让学生对有兴趣的新闻进行事件背景、事件缘由、事件解决策略等方面的讨论。教师组织开展的新闻讨论环节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学生阅读新闻、联系教材讨论新闻、教师最终点评。教师在组织新闻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紧扣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时政新闻。在讨论过程中要及时开展指导工作,对学生提出的论点进行鼓励与引导。例如,在教学“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教师可以联系2015年10月政府提出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的政策来进行讨论分析。在对这一新闻的讨论中,教师可以紧扣教材,指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要怎样的角度进行分析,联系教材中的计划生育政策等内容进行讨论分析。这种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渗入时事政治的新闻讨论环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改以往沉闷的政治课堂氛围,学生能够时刻跟随教师的脚步来进行新闻讨论分析。可以看出,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

二、可以丰富政治教学内容

在传统初中政治课堂中,学生往往只是针对教材进行固定模式的学习,虽然教材中涵盖的知识十分全面、系统,但是在变化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固定的政治知识内容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往往导致初中政治教学出现严重的滞后性。并且,传统初中政治教材中的知识点陈述枯燥,理论过多,缺乏相关的事例加以支撑,从而导致学生对初中政治教学失去兴趣。而在初中政治课堂中融入时事政治,则可以大大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师能蛟诮滩慕萄е余开展时事政治教育。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时事政治竞赛活动,结合教材针对故宫博物院迎来成立90周年院庆、“一带一路”经济路线问题等进行竞赛,让学生在上课前进行相关资料的详细搜集,在课堂上以竞赛的方式进行讨论,然后安排小组代表发言,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身的见解。

三、让政治课堂具有时效性

初中阶段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不单单是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更加需要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特别是对于初中政治课程来说,其中的知识点与社会发展、时代变迁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时事政治内容,让政治课堂具有时效性。将时事政治运用到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分析,让政治课堂不仅局限于教材。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时事政治的时效性与生活性,让学生密切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各种事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政治课堂的前五分钟,组织学生轮流朗读《时事报告》等杂志上的新闻,在给学生一定讨论时间后选择一至两名学生来回答问题,然后进行点评。这种方式不单单可以让初中政治课堂更加具有时效性,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事政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灵活、科学地使用时事政治材料可以弥补教材的固定性、滞后性,有利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对时事政治事件开展分析,进而提高学生利用政治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初中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时事政治的重要性,并努力提高自身应用时事政治的能力。

[参考文献]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2

高中政治课作为宣扬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理念的综合课程,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方法论,对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作为一门涵盖多领域的课程,单纯的进行理论学习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当代高中政治教学需要将时事政治讲学融入进来,让学生从对时政的分析中全面系统地理解政治课程内涵,提升教学质量。

一、时政分析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

(一)学生更易剖析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以课本内容解析为主,习题练习为辅,属于纯理论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有在不断的背诵和做习题中才能加深巩固理论知识,这种模式的学习使得学生缺乏对当前时政的分析,将自己局限在固有的答案中,只会总结过去的经验,而不能提出创新性的理论。将时政分析运用到高中政治教学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新观察、新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有理有据的提出新观点,不被固有的答案所限定,开放思维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政治的理解分析。

(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政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四大部分,理论知识点多,学生大部分会将理论全部背下来,在答题时多写理论,缺少实践分析,而高考政治考点针对的都是当前时政的分析,学生如果缺少对时政分析的经验,就会陷入迷茫。所以,在教学中,将时政运用到政治中,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指导,让学生从对时政的分析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时政题型的答题思路,提升学生的实践性学习,以此促进理论知识的运用。

(三)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

原有政治老师对政治理论内容理解深刻,但是缺乏对时事政治的客观评价,一是因为教师平时没有时间关注时事政治新闻;二是带领学生做的习题都是主观性很强的政治理论,已经有固定答案但是缺乏创新性评价;三是传统政治教学的模式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一旦改革,就需要打乱原有的教学内容,所以,导致老师缺乏时事政治分析。

但是现代政治教学非常注重时政分析,因为教育部已经将对时政的分析列入到高考考纲中,所以,教师在理论不断巩固的时候,再加上对时事政治的时刻关注,能够将对时政的分析与政治理论相互融合,融会贯通,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

二、时政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措施

(一)教师与学生讨论时政

每天新闻都会实时播报很多事件,所以时政新闻的案例很多,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关注新闻动态,在政治课抽出十分钟时间与学生讨论时政新闻,这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也能让学生了解每天的时政动态。并且老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是存在代沟的,老师更偏重于政治理论,但是学生喜欢自成一格,形成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讨论形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可以提出新观点。对于国庆阅兵就有很多可以讨论的问题,比如中国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主席提出的和平理念体现在哪?

(二)历史时政分析

时政分析除了针对当前之外,还应对历史中的大事进行分析,因为历史与政治是分不开的,要学会综合思维理解。比如分析商鞅变法的政治作用和哲学思想,商鞅变法作为改变了战国政治格局的重要举措,对于当时的时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学生对历史时政的分析一是加强学生多方面的时政理解力,二是针对不同时代的时政有一个总体把握,三是巩固理论知识,有效的将理论活用于案例。从而促进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也让老师的教学内容有新意、有突出,激发学生兴趣。

(三)教师加强时政分析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所以对于时政的分析,教师需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功底,并能对时政分析有独到的见解。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每天缺少关注时事政治新闻的时间,而政治老师每天只针对政治学科进行研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时政,这就需要教师每天关注民生、社会新闻并进行记录整理,便于在课上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教师既能够对每天的时政有了解,也能够加深专业能力,再给学生讲学时更加轻松,活学活用。

(四)理论教学联系时政

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时候,应该针对课文内容适时加入时政案例,比如对人民币汇率调整内容的解读。近期人民币汇率下调,那么对泰国的哪些方面有影响?从新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每年去泰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人民币贬值,那么就会降低旅游经费,使更多的人去泰国。并且泰国每年都从中国进口零件、原料、农产品等,人民币汇率下调会降低泰国的进口成本。教师可以先行分析,然后让同学举出反例分析对中国的影响或是继续加深对国际市场的分析。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学与时政的结合。

三、结语

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是对政治教学实践性加强的表现,在政治教学中,只有多加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加了解政治的内涵。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不断引用时政案列,让学生加以分析,使学生在对时政了解后,更好的将政治的理论点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刘闯.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3(60)

[2]杨秀艳.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考试周刊,2014(67)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3

说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就是政治学说的挑战,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政治学理论落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其次,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受到国际因素的制约日益明显,然而,国内的政治学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和矛盾,其实质则恰恰是我们的理论远远落后于国际社会的政治学发展。那么,当今我们的政治学理论的困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缺乏解释力。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理论,无论从体系和内容上,还是从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讲,都还称不上是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现有的政治学理论对现实的社会运动缺乏足够的解释力。

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首先来源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也就是说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政治现实这个客观的“事实”。在当代社会,不能对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学科,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对政治学理论而言,注重对政治现实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是首要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我们才能探索并创造出一种符合社会需要、与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的政治理论来。然而,当今中国的政治学理论之所以对现实缺乏应有的解释力,正是由于我们脱离了具体的政治现实,从而构筑的政治理论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

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一个方面的表现是以西方的政治学理论来裁剪中国的现实。自政治学研究恢复以来,中国的政治学开创者们首先是从介绍和引进西方的政治学体系来建构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体系的。由于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的移植存在着一个历史文化土壤的问题,建立在西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政治学理论体系,在解释历史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中国社会的政治现象时,其科学性和解释力是令人怀疑的。不过,这种现象在政治学的初创时期是难以避免的。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们的政治学理论至今尚停留在恢复初期的水平上,以不断出现的西方新的政治学理论流派和理论观点来简单地比附中国变化中的现实,甚至以此来衡量我们是否达到了种种所谓的标准。比如所谓的新权威主义、市民社会、世俗化理论等等,根据这些理论观点作出的有关分析实际上不是对“中国社会”而是对“西方社会”的分析,因为像市民社会、文化的世俗化等西方意义上的问题在中国并不存在;即使存在一些与西方社会看起来相似的问题,我们的理论并没有作出与中国的实际相符合的分析。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这一现象在经济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中同样存在,反映了我们理论研究的一种普遍现象。

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一做法与上述做法一样削弱了它对社会和政治现实的解释力。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创建和发展始终是与研究者们整理和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一整理和梳理工作中注解的成分多于创见的成分。然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来系统地、具体地分析中国社会政治的研究,则还没有出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阶段上,致使我们的政治实践经常出现一些看似马克思主义的,实则非马克思主义的现象,给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比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两个基本的理论命题及其关系不是搞得很清楚,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之所以在注重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却始终树立不起科学的政治大局观,其原因就在这里。政治学的理论与现实相脱离的这两个具体表现,阻碍了我们对现实中的敏感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政治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创新问题、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正义问题、产权变革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我们的政治学理论还没能作出科学的研究和回答,而现有的政治理论在这些方面显然是缺乏解释力的。

2.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不能结合。缺乏解释力的再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能在理论上很好地统一起来,致使政治学理论研究即使结合着现实政治也只能游离于真正的现实之外。

在政治理论中,对于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和依据政治事实对人的意义作出价值判断是不同的,但由于政治本来就是事实和价值的统一,而不可能做到像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那样的“价值祛除”,因此,政治理论还必须同时实现这两种不同的判断的统一和结合。尽管政治事实作为一种客观的现实具有可解释、可预测、可检验性等特点,而价值判断则缺乏可资检验的公共准则,但是,如果不对政治事实的价值作出分析,政治理论所描述的就只是物理事实而不是政治事实。在我国当今的政治学理论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并没有实现很好的结合。理论研究并没有从政治“是什么”的事实判断中推演出现实政治“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来。一方面,政治学更多地注重于描述政治现象和政治事实“是什么”的问题,而且即使是这种描述也不是很客观和科学的,但对于政治价值和利益,则没有形成独立的判断,这样,政治学没能提出有益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真知灼见;另一方面,政治学在对政治事实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面对变化中的利益和价值的纠纷不能形成新的机制准则,至多是描述已有的政治价值,从而割裂了政治价值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上述两方面的割裂在政治学所回避的敏感的现实问题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

事实和价值在政治理论中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是与现当代政治学的方法论更新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也是方法论上的悖论。这种割裂或悖论,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早已出现了,而且直到现在,从传统的方法论到行为主义方法论和后行为主义方法论的发展,都没法克服这种悖论。由于我们的政治学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步西方政治学之后尘”的,因此在介绍、引进西方的政治学理论从而构筑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时,的确也很难克服这一悖论。问题是要使我们的政治理论具有解释力,具有为现实的政治服务的功能,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政治学理论体系及其方法论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避免“引进”这种悖论,这一点我们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3.概念不清。“政治”这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的界定是实现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统一的前提。虽然一说起政治,似乎每个人都明白大概是什么东西,而要给它下一个能得到公认的确切定义,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政治学对政治“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形成共识,这使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就是不能使政治学形成为一门科学。在当代中国,我们对政治的理解往往是不很清晰的,指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而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却相信经济是统帅,政治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而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探讨也是浅尝辄止。

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们没有必要对几千年来众说纷纭的政治含义进行系统的分析,我们想说明,如果对政治的概念不能有一个相对一致的定义,不单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是不可能的,而且政治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它也不能对社会的现实和变化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认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出发,政治的含义一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加以理解。狭义的政治概念是就政治活动自身的特点和方式而言的,这类政治定义均指出政治是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家庭和社会活动等不同的一种独特的人类社会现象。虽然自古以来人们对政治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通常都把政治与公共的权力、权威、控制、统治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区别开来。与狭义的政治概念不同,广义政治概念是把政治看作与各种社会现象相联系的,涵盖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等一切事务而且又高于这些事务的事物,是统率全局的东西。这与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最高学术颇有神似之处,只是亚氏是就学问的问题而言,而狭义政治观与广义政治观的区分主要是就社会现实生活而言的。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众多的政治观如总体政治说、关系政治说、功能政治说、管理政治说、经济政治说、道德政治说等基本属于广义的政治概念。就广义的政治而言,它就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获得权力、分享权力、支配权力和使用权力的问题,而是有着更重要的目的和更基本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既从狭义上、也从广义上使用政治概念。就狭义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出政治就是阶级斗争,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就广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又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统帅、灵魂和大局。例如,列宁曾提出“经济方面的政治”、“国家建设的政治”等等,以区别于“阶级斗争”的政治,很明显,前者是广义政治,后者是狭义政治。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总的来说主要是一种广义的政治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与西方学者政治观的一个重要差别。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从政治与经济、社会、文化等联系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界定政治的,而不像一些西方学者那样把政治看作是一种孤立现象。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论述作为一般的政治定义不是抽象的普遍,而是包含着特殊内容的丰富性的普遍。就政治与经济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就政治与社会结构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分化是一个基本的政治现象,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而任何政治斗争也是阶级斗争;就政治与军事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有时要诉诸战争或暴力的手段,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就政治与文化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也就是一个政治问题;就政治与科技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必须与政治上层建筑发生联系。总之,政治一经诞生,就位于社会生活的核心,联系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亦即从广义上说,政治是一个社会大系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纳入政治的领域。正因为如此,政治才是统帅、是大局。

尽管狭义的政治与广义的政治对于把握政治的内涵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相对而言,在社会主义时期,广义的政治观具有更重要的价值。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都十分善于从广义上把握政治的内容。邓小平同志所以是一个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正是由于他从来不是仅仅从狭义的政治看政治,从单纯的经济看经济,而是首先从政治的高度看经济问题,从经济的角度看政治问题,因此才能得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的结论。

对政治的概念作出恰当的界定,还需要以政治的内涵为线索,找出政治现象的范围,并对这些范围加以研究,我们可以把政治的这一领域称为政治的外延。政治的外延构成了政治上层建筑的全部内容,包含十分广泛而又多样的领域,它包括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决策四个基本层面。这四个层面的外延构成了政治的丰富体系,了解政治、理解政治,尤其是实践中具体的政治运作过程,如果不是从这四个基本的层面把政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审视,或者仅仅从这四个层面的某一个层面来审视,那么政治的理论和现实都将有可能误入歧途。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与“政治”这一概念是什么没有搞清楚有关,在这一点上,政治学理论应该承担起主要的责任。

二、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机遇

尽管政治学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困境,但与此同时,政治学的发展也有着很多的机遇,也许,挑战和困境本身就是政治学可得以发展的一个条件。

理论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但客观上需要把社会变革及其实践上升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时,社会变革就成为理论变革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就是理论发展的机遇。就政治学理论而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学的恢复发展过程看,我们发现,第一,在每次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之前或之际,都必然发生某种重大的理论争论。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争论、“十三大”之前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讨论,等等。第二,每次政治理论的发展,既适应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制约。这样,迄今为止的政治理论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例如政治理论的发展只是局限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缺乏整体协调,使政治学理论不成体系;同时,由于方法论的问题以及政治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政治学理论很难对政治现实作出真正科学的分析。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为政治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同时也给政治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还是个政治发展的问题。它要求社会能够协调发展,也要求政治学从整体上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因此,政治理论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分析政治对市场经济建设的作用这一点上,而应该从更加宽广的范围来研究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从现实政治的层面看,对于政治概念的阐明就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毋庸讳言,我们对于政治的理论研究总的来说未能赶上时代赋予它的要求,现实政治总是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而理论研究常常落在时展的后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在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变化、新趋向,这就赋予政治以鲜活的内容和意义,同时也等待政治学作出回答和探讨。比如,为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要强调讲政治?为什么经济发展了,腐败现象也增多了,这是不是一个必然现象?为什么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常常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这与政治问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深入的研究来回答,而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政治的内涵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的问题对于政治研究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如果政治学能回答这些问题,它就能够获得生机和发展。如果我们不能回答伟大的时代和活生生的现实所提出的问题,而是照本宣科,因循守旧,那么政治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当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政治与经济交互作用的过程,即使有的人想把政治与经济割裂开来,也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由于政治与经济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使两者水融,虽然从学理上可以把政治与经济作出区分并分别加以论述,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政治与经济往往是难解难分的。无论你承认不承认、看到没看到政治与经济的交互作用,事实上是政治离不开经济,经济也离不开政治;政治之中有经济,经济之中也有政治。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工作和经济领域就更加包含着政治问题,因为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经济建设本身就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性质。例如,怎样发展经济,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还是搞私有化?分配中要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依靠谁来发展经济?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国有企业的主人?近些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惊人,如何有效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些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反过来说,政治或政府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经济性的,如由政府所承担和进行的税收、能源保护、交通运输、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建设、经济的宠观调控和经济体制改革等等。如果硬把政治与经济割裂开来,以为经济问题就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就是政治问题,这些是纯粹的经济事务,那些是单纯的政治事务,就不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而且可以说连一般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常识都没有,因而也不可能正确分析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4

说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就是政治学说的挑战,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政治学理论落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其次,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受到国际因素的制约日益明显,然而,国内的政治学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和矛盾,其实质则恰恰是我们的理论远远落后于国际社会的政治学发展。那么,当今我们的政治学理论的困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缺乏解释力。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理论,无论从体系和内容上,还是从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讲,都还称不上是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现有的政治学理论对现实的社会运动缺乏足够的解释力。

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首先来源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也就是说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政治现实这个客观的“事实”。在当代社会,不能对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学科,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对政治学理论而言,注重对政治现实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是首要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我们才能探索并创造出一种符合社会需要、与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的政治理论来。然而,当今中国的政治学理论之所以对现实缺乏应有的解释力,正是由于我们脱离了具体的政治现实,从而构筑的政治理论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

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一个方面的表现是以西方的政治学理论来裁剪中国的现实。自政治学研究恢复以来,中国的政治学开创者们首先是从介绍和引进西方的政治学体系来建构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体系的。由于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的移植存在着一个历史文化土壤的问题,建立在西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政治学理论体系,在解释历史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中国社会的政治现象时,其科学性和解释力是令人怀疑的。不过,这种现象在政治学的初创时期是难以避免的。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们的政治学理论至今尚停留在恢复初期的水平上,以不断出现的西方新的政治学理论流派和理论观点来简单地比附中国变化中的现实,甚至以此来衡量我们是否达到了种种所谓的标准。比如所谓的新权威主义、市民社会、世俗化理论等等,根据这些理论观点作出的有关分析实际上不是对“中国社会”而是对“西方社会”的分析,因为像市民社会、文化的世俗化等西方意义上的问题在中国并不存在;即使存在一些与西方社会看起来相似的问题,我们的理论并没有作出与中国的实际相符合的分析。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这一现象在经济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中同样存在,反映了我们理论研究的一种普遍现象。

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一做法与上述做法一样削弱了它对社会和政治现实的解释力。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创建和发展始终是与研究者们整理和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一整理和梳理工作中注解的成分多于创见的成分。然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来系统地、具体地分析中国社会政治的研究,则还没有出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阶段上,致使我们的政治实践经常出现一些看似马克思主义的,实则非马克思主义的现象,给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比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两个基本的理论命题及其关系不是搞得很清楚,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之所以在注重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却始终树立不起科学的政治大局观,其原因就在这里。政治学的理论与现实相脱离的这两个具体表现,阻碍了我们对现实中的敏感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政治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创新问题、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正义问题、产权变革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我们的政治学理论还没能作出科学的研究和回答,而现有的政治理论在这些方面显然是缺乏解释力的。2.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不能结合。缺乏解释力的再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能在理论上很好地统一起来,致使政治学理论研究即使结合着现实政治也只能游离于真正的现实之外。

在政治理论中,对于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和依据政治事实对人的意义作出价值判断是不同的,但由于政治本来就是事实和价值的统一,而不可能做到像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那样的“价值祛除”,因此,政治理论还必须同时实现这两种不同的判断的统一和结合。尽管政治事实作为一种客观的现实具有可解释、可预测、可检验性等特点,而价值判断则缺乏可资检验的公共准则,但是,如果不对政治事实的价值作出分析,政治理论所描述的就只是物理事实而不是政治事实。在我国当今的政治学理论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并没有实现很好的结合。理论研究并没有从政治“是什么”的事实判断中推演出现实政治“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来。一方面,政治学更多地注重于描述政治现象和政治事实“是什么”的问题,而且即使是这种描述也不是很客观和科学的,但对于政治价值和利益,则没有形成独立的判断,这样,政治学没能提出有益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真知灼见;另一方面,政治学在对政治事实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面对变化中的利益和价值的纠纷不能形成新的机制准则,至多是描述已有的政治价值,从而割裂了政治价值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上述两方面的割裂在政治学所回避的敏感的现实问题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

事实和价值在政治理论中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是与现当代政治学的方法论更新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也是方法论上的悖论。这种割裂或悖论,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早已出现了,而且直到现在,从传统的方法论到行为主义方法论和后行为主义方法论的发展,都没法克服这种悖论。由于我们的政治学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步西方政治学之后尘”的,因此在介绍、引进西方的政治学理论从而构筑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时,的确也很难克服这一悖论。问题是要使我们的政治理论具有解释力,具有为现实的政治服务的功能,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政治学理论体系及其方法论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避免“引进”这种悖论,这一点我们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3.概念不清。“政治”这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的界定是实现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统一的前提。虽然一说起政治,似乎每个人都明白大概是什么东西,而要给它下一个能得到公认的确切定义,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政治学对政治“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形成共识,这使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就是不能使政治学形成为一门科学。在当代中国,我们对政治的理解往往是不很清晰的,指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而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却相信经济是统帅,政治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而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探讨也是浅尝辄止。

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们没有必要对几千年来众说纷纭的政治含义进行系统的分析,我们想说明,如果对政治的概念不能有一个相对一致的定义,不单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是不可能的,而且政治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它也不能对社会的现实和变化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认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出发,政治的含义一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加以理解。狭义的政治概念是就政治活动自身的特点和方式而言的,这类政治定义均指出政治是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家庭和社会活动等不同的一种独特的人类社会现象。虽然自古以来人们对政治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通常都把政治与公共的权力、权威、控制、统治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区别开来。与狭义的政治概念不同,广义政治概念是把政治看作与各种社会现象相联系的,涵盖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等一切事务而且又高于这些事务的事物,是统率全局的东西。这与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最高学术颇有神似之处,只是亚氏是就学问的问题而言,而狭义政治观与广义政治观的区分主要是就社会现实生活而言的。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众多的政治观如总体政治说、关系政治说、功能政治说、管理政治说、经济政治说、道德政治说等基本属于广义的政治概念。就广义的政治而言,它就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获得权力、分享权力、支配权力和使用权力的问题,而是有着更重要的目的和更基本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既从狭义上、也从广义上使用政治概念。就狭义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出政治就是阶级斗争,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就广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又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统帅、灵魂和大局。例如,列宁曾提出“经济方面的政治”、“国家建设的政治”等等,以区别于“阶级斗争”的政治,很明显,前者是广义政治,后者是狭义政治。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总的来说主要是一种广义的政治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与西方学者政治观的一个重要差别。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从政治与经济、社会、文化等联系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界定政治的,而不像一些西方学者那样把政治看作是一种孤立现象。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论述作为一般的政治定义不是抽象的普遍,而是包含着特殊内容的丰富性的普遍。就政治与经济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就政治与社会结构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分化是一个基本的政治现象,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而任何政治斗争也是阶级斗争;就政治与军事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有时要诉诸战争或暴力的手段,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就政治与文化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也就是一个政治问题;就政治与科技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必须与政治上层建筑发生联系。总之,政治一经诞生,就位于社会生活的核心,联系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亦即从广义上说,政治是一个社会大系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纳入政治的领域。正因为如此,政治才是统帅、是大局。

尽管狭义的政治与广义的政治对于把握政治的内涵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相对而言,在社会主义时期,广义的政治观具有更重要的价值。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都十分善于从广义上把握政治的内容。邓小平同志所以是一个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正是由于他从来不是仅仅从狭义的政治看政治,从单纯的经济看经济,而是首先从政治的高度看经济问题,从经济的角度看政治问题,因此才能得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的结论。

对政治的概念作出恰当的界定,还需要以政治的内涵为线索,找出政治现象的范围,并对这些范围加以研究,我们可以把政治的这一领域称为政治的外延。政治的外延构成了政治上层建筑的全部内容,包含十分广泛而又多样的领域,它包括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决策四个基本层面。这四个层面的外延构成了政治的丰富体系,了解政治、理解政治,尤其是实践中具体的政治运作过程,如果不是从这四个基本的层面把政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审视,或者仅仅从这四个层面的某一个层面来审视,那么政治的理论和现实都将有可能误入歧途。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与“政治”这一概念是什么没有搞清楚有关,在这一点上,政治学理论应该承担起主要的责任。

二、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机遇

尽管政治学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困境,但与此同时,政治学的发展也有着很多的机遇,也许,挑战和困境本身就是政治学可得以发展的一个条件。

理论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但客观上需要把社会变革及其实践上升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时,社会变革就成为理论变革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就是理论发展的机遇。就政治学理论而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学的恢复发展过程看,我们发现,第一,在每次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之前或之际,都必然发生某种重大的理论争论。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争论、“十三大”之前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讨论,等等。第二,每次政治理论的发展,既适应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制约。这样,迄今为止的政治理论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例如政治理论的发展只是局限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缺乏整体协调,使政治学理论不成体系;同时,由于方法论的问题以及政治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政治学理论很难对政治现实作出真正科学的分析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为政治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同时也给政治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还是个政治发展的问题。它要求社会能够协调发展,也要求政治学从整体上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因此,政治理论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分析政治对市场经济建设的作用这一点上,而应该从更加宽广的范围来研究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从现实政治的层面看,对于政治概念的阐明就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毋庸讳言,我们对于政治的理论研究总的来说未能赶上时代赋予它的要求,现实政治总是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而理论研究常常落在时展的后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在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变化、新趋向,这就赋予政治以鲜活的内容和意义,同时也等待政治学作出回答和探讨。比如,为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要强调讲政治?为什么经济发展了,腐败现象也增多了,这是不是一个必然现象?为什么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常常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这与政治问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深入的研究来回答,而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政治的内涵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的问题对于政治研究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如果政治学能回答这些问题,它就能够获得生机和发展。如果我们不能回答伟大的时代和活生生的现实所提出的问题,而是照本宣科,因循守旧,那么政治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5

 

政治理论教学在加强和改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军校学员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审视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学改革,立足使学员全面可持续发展,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一、政治理论教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学员全面发展,积极适应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的程度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成为新的发展观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与人对立的、外在于人的社会。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离开了人的活动,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的历史。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共产党宣言》里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强调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坚持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先进、政治坚定、道德高尚、作风优良、知识广博、身心健康的学员才是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高技术战争要求的军事人才。当前我军面临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中国军队与发达国家军队综合实力的差距短时间内难以缩小,如果将来与强手作战,我们无疑将处于明显劣势,需要有强大的抗“震慑”精神力量。因此,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既要注重发展信息化武器,更要注重发扬我军光荣传统,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以劣胜优的坚定信念。政治理论教学的目标就是引导学员坚定革命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确立高尚道德情操、献身国防的精神和军人的特有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因此政治理论教学在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中具有重大作用。江泽民曾指出:“我们要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使我军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形势,加快推进军队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当前政治理论教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军事变革的形势,加快教学改革。

二、政治理论教学要促进学员各项素质的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军校政治理论教学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对学员进行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道德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灵魂,军事专业素质是主体,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是基础。当前政治理论教学仍然要围绕这个基本原则,要突出时代特征,促进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一是以党的创新理论为统领,切实打牢思想理论根基。

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对提高学员政治素质具有主导和定向作用。发表论文。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教学始终,渗透到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切实打牢学员的理论根基。要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国家和军队建设改革的实践,注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政治坚定性,提高政治鉴别力。只有打牢了理论根基,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学员的全面发展奠定牢固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不仅对实现院校培养目标有重大作用,而且对学员走出校门后的健康成长与长期发展有深远意义。

二是加大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培养人文精神。

军校学员将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因此,他们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而切还要有厚实的人文底蕴。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科专业既高度融合又高度分化,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素质结构将难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人文素质对启迪思维、获取知识、完善人格、增强创新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人文社科知识的传授,实现文理兼容、文理交融,改善学员的知识结构,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对学员的全面发展异常必要。发表论文。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其中八个为荣“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尊纪守法”、“艰苦奋斗”哪一项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当前政治理论教学主要偏重于马克思理论教育,突出了它的政治教育功能,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却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与训练。特别是专业技术院校更加应该发挥政治理论教学的优势,加强学员的人文精神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军校学员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开拓能力的人;具有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学会合作,善于共事;具有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积极向上敢于冒险的精神;能够从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追求自身完善,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和品格修养。政治理论教学要向学员充分揭示科学活动和科学事业的人文规律,培养学员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这种包含着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人文精神,对学员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三是注重心理教育和疏导,保持心理健康和谐。

心理问题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正在经历社会变革的国家,精神病患者的比例相对较高。特别是处在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思想观念的碰撞导致的心理困惑与冲突、利益关系的调整使人的不平衡心理加剧、社会竞争的加剧让人深切感受到生存压力的增大。这些给人们造成了剧烈的“心理震荡”。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社会竞争加剧、升学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这些不和谐是造成人们心理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军校学员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也受到来自社会和军队内部的各种压力,面临学习、工作、婚恋、军地反差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抑郁、焦虑、恐惧、不平衡心理等更为突出。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调适,势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政治理论教学必须下大力气做好学员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

四是重视军人战时心理素质培养,强化战斗精神。

现代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在信息化战争中制胜因素中,人的战斗精神、知识智能、科技素养在战斗力构成中越来越重要。军事领域历来是高新尖技术最先涉足、最为集中的领域。现代战争从军事理论到作战样式,从武器装备到编制体制,都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点,这对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高技术战争中,高技术武器装备具有极高的作战效能,武器装备的质量在决定战争胜负中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重,而我军武器装备现阶段仍处于相对劣势,且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变,使人们易于产生悲观情绪;再比如,现代条件下作战行动的机动性、突然性增大,各种大威力、高精度远程兵器已被广泛运用,战争的激烈程度和残酷性增大,在战争初期,人们易于产生慌乱和恐惧现象等等。发表论文。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残酷厮杀与生命的脆弱易导致人员产生精神障碍,极大削弱战斗意志,毁灭战斗精神。军校学员不仅需要精湛的业务技能,而且需要有过硬的战斗精神、意志品质和思想作风。未来高技术战争,其激烈性和残酷性将超过以往任何一场战争,对军人的战时心理素质和战斗意志提出了严峻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加强学员战时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有目的有意识强化军人的作战意识,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英勇顽强的作风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战斗精神是军队的军心、士气、斗志、勇气、胆量、毅力、气节等精神因素的综合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激发官兵的民族义愤,培养军人的爱国情感和为捍卫国家利益而战的斗志和勇气。军校学员是部队未来的战斗骨干,他们的战斗精神直接影响着部队整体的战斗士气。因此学员的战斗精神培养应该是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政治理论教学要使学员能够可持续发展。

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是军人。教育的可持续性就是不仅要满足当前所处地位的需要,更要为将来的长期发展创造条件。着眼于学员的可持续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之一。因此,政治理论教学首先要立足当前,根据学员的需要,有效解决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又要着眼长远,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要想保证学员在政治上永远合格,单靠教育者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注重学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终身受益。政治理论教学要确立新的师生观和新的过程观,改进知识型教学,努力实施发展型教学,坚持指导学员进行创新性学习,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现代思维方式、方法、修养的创新型现代军人。所以,政治理论教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国内外重大事件、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军队重大改革举措及社会中出现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和学员进行探讨交流,解决他们思想实际问题,疏堵结合,积极引导。从而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巩固军魂意识,树立献身精神。另一方面,要增强政治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学要突出学员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既要坚持正面灌输,又要开展民主讨论。既要强化系统的基本理论灌输,包括哲学、历史、道德、法律等基础理论学习,打牢政治理论基础,又要使学员掌握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能够为毕业后岗位任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又能够为将来到地方工作创造良好的个人条件。

参考文献

唐洪鑫等主编. 21世纪军校学员思想 政治 道德教育规律研究. 解放军出版社,2002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6

政治史论十四篇是全书论述的重点。《论孙权父子之“轻脱”―――从一个侧面看孙吴政权之性质》,堪称是全书的总纲。此文对孙吴政权的性质作了一个全新的估量,认为孙吴政权与曹魏与蜀汉相似,“而与西晋有异”。作者认为三国统治者的社会阶级都为“寒族,非儒家”,而“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为服膺儒家的豪族”。作者自称立论的方法,“ 依然是陈寅恪先生剖析魏晋时期社会性质的变迁及其表征的方法”,但结论却与《陈寅恪先生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的看法有所不同。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呢?一是孙吴统治者的阶级出身是寒门;二是孙氏不重儒学与礼制;三是孙氏婚姻“ 不计行辈”;在立后问题上是“因爱登后”、“位以色登”,四是孙氏好驰猎、喜滑稽与酗酒;五是孙吴政权与儒学世族阶层之间的政治冲突不断。所有这些,都言之有据。

《论孙权与儒学朝臣间政治观念的分歧及其斗争》,是对立论依据之五的进一步申述。作者申述的理由有二:一是孙权崇尚法术,与儒学朝臣有思想分歧;二是孙权在实际政治运作中,对儒学朝臣代表人物进行了排斥与镇压。《孙吴后期皇权的运作及其与儒学士大夫之间的冲突―――以孙皓强化皇权及其与士大夫的斗争为中心》,是从孙权的继承人孙亮、孙休推行宗室政治,孙皓强化皇权及其与儒学朝臣的冲突加剧,再进一步说明孙吴政权统治者的社会阶级性,并未因皇帝的更换而发生变化。

《孙权“报聘辽东”及其与朝臣之冲突考论―――兼论孙权的统一愿望及其实践》,研究的重点为外交事件引起的君臣冲突。《孙吴之吕壹事件及其性质考论》,研究的重点在内政方面的“ 校事”制度所引发的君臣冲突。《孙权立嗣问题考论―――从一个侧面看孙权与世家大族的斗争》,则是对于选立太子这一至关重要的选拔接班人问题所引发的“ 二宫构争”事件所作的重点研究。《附:论孙权太子孙登与世族朝臣之关系及其政治境遇》,虽然是人物研究,而实际上是对上述孙权立嗣问题考论的一段追溯与补充。

《张昭政治地位的变迁及其与孙权冲突的原因》,对江北流寓人士代表人物张昭在孙吴政权草创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与地位,对他在对待曹操及孙吴军事战略问题上与孙权的分歧,对其不得为相及其政治地位的下降,以及他的文化性格及对孙吴学术文化的贡献,都作了较全面的分析。《附:孙坚吴夫人事迹考》。作者将此篇作为前文的附篇,可能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是“建安七年,吴夫人死,‘ 引见张昭,属以后事’。这一安排对孙权早期统治地位的确立和逐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 吴夫人在有关是否纳质曹操问题决策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是“她说服张昭等人”,最终按照孙权、周瑜的意见,决定“不送质”。

《顾雍论―――兼及吴郡顾氏家风的形成与特质》,分析了江东世族代表人物顾雍为相之原因及其意义,描述了顾雍谨言慎行与刚柔相济的为政作风与政治实践,进而揭示了顾雍在吴郡顾氏门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陆逊与孙权之关系及其政治悲剧之原因考论》。此文不是对陆逊与陆氏家族的全面评价,只是重点探索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陆逊为将之深层政治原因与意义;二是陆逊与孙权之间政治观念的差异及其冲突。

《论诸葛瑾、诸葛恪父子的活动及其对孙吴政局的影响―――以孙吴后期政局变化为中心的考察》,此文考察分析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琅邪诸葛氏之南徙及其家族门第问题;二是诸葛瑾之谨慎及其与孙权之关系;三是诸葛恪兄弟的轻脱戏弄之事及其文化意义;四是黄武至赤乌年间孙权对诸葛恪的培植及其政治活动;五是建兴年间诸葛恪主持的政治改革、北伐及其失败原因。

《临淮淮阴步氏与孙吴政权之关系述论》,此文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步骘在孙吴的活动及其士人品格;二是孙权步夫人争后及其对孙吴政治的潜在影响。《附:全公主对孙吴政局变化的影响》,是对前文的补充与延伸。由于全公主是步夫人之女,她“为其母争后,并迫害其对手”;在孙权晚年及孙亮统治时期,她又是政治权力的实际操纵者”,对孙吴后期的政局影响颇大。此书的最后部分是有关孙吴学术文化的专题研究,计四篇。按上述顺序继续编号,《孙吴时期侨寓士人之文化贡献考略》,是从文化传播的视角,论述这些士人的学术文化素养及其学术著述与教育诸方面的业绩。《附:汉末流寓江东之广陵人士与孙吴政权之关系考述》,侧重考察两个方面:一是广陵人士与孙吴政治的关系;二是广陵人士对孙吴的学术文化贡献。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7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学生对于时事政治都有较浓的兴趣。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比较间接、抽象;而时事政治资源的内容比较直接、具体,是鲜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的中学生来说,接受时事政治资源相对容易。发生的国内外时事政治身边出现的鲜活事例是上好思想政治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宝贵素材。时事政治形势具有很强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把时事政治政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视野之内,使之真正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引用时事政治政治,析理论理,事理交融,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掌握理论知识,锻炼分析能力,提高思想觉悟,既增强说服力,又活跃课堂气氛,不但使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报纸、电视,了解国家大事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形式、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培养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喜爱之情,唤起他们对政治学科的浓厚兴趣。这样,既拓宽学生的视野,又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当代高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强烈的参与意识促使他们关心时事政治,参与社会生活,因而充分利用时事政治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抽象理论知识。时事政治材料与教材理论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关系。时事政治材料体现着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寓于时事政治材料之中。要理解基本理论,就必须从具体材料出发,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同时将时事政治材料引进课堂,化解了教学难点,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不善于把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弊病。

实例分析:

新闻背景:2012年,一个又一个“最美”震撼着我们。“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90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文明的春雨滋润每一片空间,愿道德的和风吹遍每颗心灵。利用这些“最美的人”的先进事迹涤荡学生心灵,同时也可以运用《文化生活》中的“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实例分析;结合《生活与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些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这样的事例既形象又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把时事政治新闻等有关内容引入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拓宽学生的事业,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

优化整合时事政治资源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中日“”争端、中菲“南海问题”,我国依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变化,是由历史、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从本质上看,国家利益是决定性因素。这样有助于学生准确认识抽象概念,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政治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运用时事政治课程资源的特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时事政治资源的过程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时代的发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时地引用典型生动或意义深远、振奋人心的时事政治材料,创设一个与时事政治相关的教学情境。

如:“神九”飞天会“天宫”载人航天启新程、香港回归十五年紫荆花开更鲜艳等。

2.运用时事政治资源的时效性,发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政治教材阐述部分内容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捕捉时事政治热点资源,挖掘鲜活的时事政治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例如,当前的欧债危机、食品安全问题、国家的经济政策等时事政治,可以很有效地融入高一的《经济生活》教学中,这样,利用时事政治资源的时效性,使学生既能用教材知识阐释时事政治热点,又能依托具体的时事政治热点,理解教材抽象的原理,既能发展教材中相对滞后的内容,使教材内容鲜活起来,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运用时事政治资源的生活性,以热点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

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体,应当尽可能地进行“二次创作”,将思想政治课内容与时事政治教育联系起来,引领学生由对自身的关注,拓展到对社会和时代的关注。时事政治教育紧贴时代的脉搏,突出国内国际重大的热点问题,其内容正是每天发生在学生身边“活生生”的事例,是成长中的高中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感兴趣的诸如美国总统竞选、残酷的中东局势、日本政局变幻等时事政治热点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是贯彻落实“回归生活”原则和要求的重要体现。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今天学生对什么时事政治和社会问题最感兴趣”,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8

在初中诸学科中,对政治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综合起来,我认为,高素质的政治教师应当是一个理论水平比较高的人;历史知识比较丰富的人;文学素养比较深厚的人;社会责任感比较强的人;思维比较活跃的人。

一、扎实的理论功底,能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敏锐地捕捉社会热点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政治科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考政治科命题的重要原则。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答社会的热点问题,一直是中考政治的命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师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基本的理论不能停留在表层面的理解,而要吃透其精髓,深刻领会其内涵,这样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对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应该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不扎实,又怎能胜任中学的政治教学呢?笔者在教学中对此感悟较深。政治理论知识是我们能上好思想政治课的源泉。

初三政治教材中有二条重要的理论,一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二是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二个观点可以用来分析许多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城镇职工的再就业问题、重视农村教育问题、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等,都可以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如果教师对此类理论理解不透,是无法指导学生答题的。

把时事作为政治考试的命题材料,是中考政治的特点。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才能敏锐地捕捉到时事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从而提高备考效益。

二、丰富的历史知识能使课堂教学更加血肉丰满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初三政治课涉及到许多历史知识,其范围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历史等。如中国历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百日维新,秋收起义;世界历史上的贩卖黑奴、工业革命,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等。许多当今复杂的国际关系都可以找到它的历史渊源。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作铺垫,又怎能将课本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呢?我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不能停滞在表层面的历史知识上,而应清楚历史事件中的政治、经济原因,这样才给把课上的内容充实、生动活泼。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历史,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历史事件教师都要熟悉,并能熟练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因此,政治学科的这个特点要求政治教师必须要具备较丰富的历史知识。我们在工作当中也要善于学习,及时补充缺漏的历史知识。

三、深厚的文学素养能增加政治课教学的文化品味

政治课教师普遍认为政治课难上,学生们也大多数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每到上政治课便昏昏入睡。因为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与语文课不同,决定了政治课的趣味性要差一些。尤其是一些政治理论、概念,如物质、意识、世界观、规律、矛盾、社会主义本质、“三个代表”思想等,是比较抽象的、不容易懂的。能否将抽象的内容讲清楚,取决于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如果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就能调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这就要求教师会不会通过举例子、打比方去讲清楚课文内容了。

文学素养深的教师一定能将政治课上的生动活泼、春意盎然。所以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也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我们不仅要吃透教材,而更主要的是如何将课向学生讲明白,让学生能听得懂。这就要考虑你怎么去上这节课了。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特点,也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否则无法去指导学生。我们在工作之余,也要去阅读一些世界文学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试想,教师授课时的言谈之中透出浓厚的文化素养,就能提高政治课的文化品味,政治课怎么会没有魅力?

四、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促使教师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准确把握中考命题方向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因为政治学科本身最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此,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其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要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思想性,要与时俱进。政治教师作为政治学科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然要求政治教师是一个社会责任感比较强的人。政治教师都不关心时事,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又怎能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要养成勤看报、勤看电视新闻、勤听广播的好习惯,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要密切关注。对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的文件要细心研读,把握其精神实质,并将时事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日积月累,形成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关心时事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绩。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9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等数据承载方式和云计算等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社会已经由数字时代快速步入了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是大数据的重要发源地,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数据产生,高校人才培养必定要向大数据方向过渡。[1]当今高校正处于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冲突的前沿,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世界各种文化深度交融,大学生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然而,国内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道德教化,以情感人、理论说服比较多,数据科学分析相对较少。国内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既定的教学模式是理论灌输,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比较僵化,严重脱离社会实践,束缚了大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此外,现代的人文科学研究正越来越多地借助于日益发展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手段,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把信息转化为图形和数据,把主观的不确定因素向客观的确定性转化,使研究成果具有严密的科学性。[2]大学生是网络用户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都将通过网络学习、交友、通信等平台汇入大数据。面对越来越大的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适应时展,更新教育理念,大胆运用大数据带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改变传统教条僵化的理论灌输教学形式。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进入学生头脑,内化为实际行动,必须借助实验教学引导大学生提高学习社会科学的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大学生开展各种舆情调查和分析,从而让大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现状

高校实验教学是一种介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教学方法,可分为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实验教学。虽然,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强化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一些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效应。[3]但总体上看,国内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依然远远落后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理论说教阶段,少量的实践教学大多是通过社会实践和实习的形式开展,实验教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N大学为例,本科生思想政治教学共有15.5个学分,其中14个学分是理论教学,只有1.5个学分是暑期社会实践学分,没有实验教学学分。这种教育理念的滞后与教学创新思维的僵化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类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群,其中三门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和特点各不相同。但传统的三门课教学方法均是统一集中在概念、理论、原理的讲解上,没有根据各门课程内容和社会应用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需要验证的理论得不到事实支撑,不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心理体验,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的优势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是一种介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以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式,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验证性和探究性的教学特点,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现代意义的实验室不只是配备仪器设备仅供理工科人员研究的大楼,而是一种供多学科共同探究的文化概念。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可以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动眼、动脑揭示理论与实践、个人感悟与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复杂关系,切实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政治课实验教学与大数据的优势互动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需要借助实验教学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处理,高校教师可以借助数据图表讲述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观点和要求,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4]其次,实验教学可帮助把平面教材转换成交换性更强的电子媒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之间的有效对接。再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可以通过大数据解释社会重大事件和大学生个体之间的联系,了解公民在特定社会事件中的参与情况、舆论导向以及对事件发展的实际影响。最后,思想政治实验课教学可实现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帮助教师完成思想政治教学中因果关系的论证。

(二)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优势互补

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成为高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是改变人思想的教育工作,有效沟通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然而,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却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备受社会各界的诟病。[6]需要验证的理论得不到事实支撑,大学生很难信服。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的开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学科发展和两课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方向。我国从2006年开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设置过程中明确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可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探寻规律性等方面获得崭新的突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与理论教学形成优势互补:首先,思想政治实验教学可以依托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将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从平面推向立体,从静态推向动态,将原本生涩、抽象的课程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强化思想政治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和分析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情况,帮助老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师平时指导大学生开展各种重大舆情调查,主要针对社会热点、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通过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可以进行现场模拟,让学生掌握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师生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再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的运用顺应了大学生热衷网络学习的特点,充分尊重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大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调研数据的能力,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深入生活、深入实际的教育目标。

(三)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与校园舆情的优势结合

高校舆情是社会舆情在大学校园内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普遍思想意识的反映,代表了大学生对公共事物和热点问题所持的意见以及各种情绪、态度和愿望的总和。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以后,大学生是使用媒体科技最广泛的群体,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分析和调查已成为获得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对重大社会问题看法的重要途径。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量大且良莠不齐,给高校维稳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是在信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高科技推动下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和新途径的具体拓展,可以通过实验室舆情监控系统的搜索引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实现数据信息采集、数据统计挖掘、舆情预测、舆情结果展示和舆情现场模拟实验等教学功能,为实现舆情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使舆情分析预警的实现具成为可能。如,可通过对大学生参与的热点论坛等开展数据捕捉和分析,及时掌握和分析大学生思想动态,有效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

三、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内容

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是“人与人,人与事的对话”,其复杂性远远超过了自然科学,不但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错综复杂,而且实验教学环境对实验教学活动的干扰也极难控制,因而很难达到经典科学实验所要求的“封闭度”。[7]所以,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设计必须遵循思想政治课程的独有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一)强化大数据意识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是最宝贵的资源,彰显着极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8]大学生既是数据的传播者和制造者,更是数据的分析对象,思想政治实验教学在设计过程中应树立并强化大数据意识,在功能模块设计方面注重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储存、整理和分析,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平台,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针对国内外热点事件建立案例库,对主要媒体在热点事件中的报道进行监测、量化评估和比对,教师针对量化分析报告进行话语权的解读。[9]

(二)深化大学生从“行”到“知”的学习过程

思想政治实验教学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保障,它承担着思想政治教学从理论转向实践,用实践来促进理论,从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延伸,用社会实践来强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桥梁作用。同理工类实验教学相比,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主要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行”来促进大学生“知”的深化,实践性较强,且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思想政治实验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重点是通过实验深化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抽象的课程理论转化为具体的事件分析。

(三)思想政治课实验内容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内容极其丰富,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着眼于启迪大学生的心灵世界,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和实践性。这就决定高校思想政治实验教学不同于一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强调对知识的认知和接受,而是侧重大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实践。相应地,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内容也应该紧扣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践,设计出灵活多样,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实验教学形式。首先,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理论教学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特别是加深对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原理和结论的理解。实验教学设计通常从大学生情感体验需求入手,积极创设实验情境,运用实验室多媒体设备演示课程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典型事件,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思考、提问和辩论,最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为了让大学生学习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内容,需要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轨迹。可以组织大学生收看电影《卡尔?马克思的青年时代》《燕妮?马克思》《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新闻:马克思—爱森斯坦—资本论》以及纪录片《寻访马克思》等了解马克思的生活轨迹和社会背景,加深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历史条件、理论来源和标志性理论成果的了解。其次,思想政治实验课教学内容还包括一些人们认识上尚存在分歧,大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社会事件以及校园舆情和社会舆情。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的实验选题,组织大学生围绕其中一个选题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开展社会调查,并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和海量数据分析技术仔细探究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对数据代表的系统走势和缺失的信息进行预测,由此得出相对可靠的基本结论,供老师和相关舆情管理部门参考。再次,思想政治课实验的内容可以由课堂延伸到整个社会,老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或以及大学生感兴趣的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成为实验的内容。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可以在模拟法庭实验室进行大一新生的“道德法庭”实验教学,选取社会上影响比较大的道德事件,组织控辩双方大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辩论,帮助大学生形成重视道德修养和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这类实验的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侧重于对未知问题进行辨析,去伪存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该实验以大学生为主体,选题、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收集证据资料、准备相关法律文书等过程都要由大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在实验过程中提供设备支持。

四、总结

实验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是提高大学生公共参与价值的重要载体,它关系到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效。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绝不是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而是为教师的研究科学化以及大学生的理性思考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可能。

参考文献

[1]聂小东,黄羽中.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金融投资实验室建设探讨[J].价值工程,2014(5):189-190.

[2]周晓文.文科实验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134-136。

[3]吴满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实验室建设管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218-221.

[4]胡纵宇.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64-66.

[5].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N].新华每日电传,2013-8-21(01).

[6]曾令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教学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6(6):48-51.

[7]曾令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教学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6(6):48-51.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10

二、研究领域与代表作

主要从事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研究以及中西政治治理理念、地方政府管理的研究。出版主要著作《台湾政治风云》、《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述论》、《新编中国政治制度史》、《政治主体论》、《中国政治思想史》(近现代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之《中国政治制度史》分卷主编(2009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与发展问题研究。代表作《对“发展问题”再思考》(企业家,1996年第16期);《亨廷顿的政治发与政治稳定思想述评》(江汉论坛,1997年第4期);《当代中国反腐败的理论原点与反腐败的对策思路》(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亚洲研究》,1997年);《从入世谈我国政府职能模式重塑》(《论WTO与政府管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地方政府与基层治理。代表作《象征性治理:一种基层政府行为的信号理论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作者:刘天旭 张星久);《农村宗族问题与村级治理的初步研究—以湖北农村为例》(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对传统社会宗族、乡绅历史地位的再认识》(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儒家思想的内在困境及其现代价值。代表作《儒家思想与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冲突》(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介绍);《从人的观念看中西政治法律传统的差异》(法商研究,1999年第1期);《儒家“无为”思想的政治内涵—兼论“儒家自由主义”》(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民主政治的“深层结构”看儒家文化的现代境遇》(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4期);《文化传统差异看中西政治治理模式的不同选择》(《楚天名家讲坛》,武汉出版社,2007年)。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研究。代表作《中国古代官僚制的自主性分析》(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4期);《试析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研究基本命题的一个尝试性解答》(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4期);《关于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起始时间—兼论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形成的社会条件》(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卷2000年3期转载);《从价值预设看帝制中国廉政监察制度的历史困境与现代意义》(广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9年14期论点摘编)。

关于政治合法性研究。代表作《论合法性研究的现状、意义及其存在的不足》(法学评论,2000年第3期);《天命观与帝制中国的君权合法性信仰—以儒家为中心》(武汉大学《人文论丛》2005年卷);《论帝制时期中国政治正当性的基本层次》(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4期);《象征与合法性—帝制中国的合法化途径与策略》(学海,2011年第2期)。

三、主要学术观点和贡献

所主编的《台湾政治风云》是大陆较早系统全面介绍台湾政治发展的著作;《新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尝试着突破以往历史、官制史的视野,注意增加政治学的知识和分析方法,在体例和理论性、学科性方面都有新颖可观之处。《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述论》等则运用政治学的知识和眼光对中国近代以来的主要政治思潮,对上一代中国人在政治智慧方面的得失、在对政治问题思考方面的经验教训加以认真清理和总结。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11

(一)学生更易剖析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以课本内容解析为主,习题练习为辅,属于纯理论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有在不断的背诵和做习题中才能加深巩固理论知识,这种模式的学习使得学生缺乏对当前时政的分析,将自己局限在固有的答案中,只会总结过去的经验,而不能提出创新性的理论。将时政分析运用到高中政治教学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新观察、新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有理有据的提出新观点,不被固有的答案所限定,开放思维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政治的理解分析。

(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政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四大部分,理论知识点多,学生大部分会将理论全部背下来,在答题时多写理论,缺少实践分析,而高考政治考点针对的都是当前时政的分析,学生如果缺少对时政分析的经验,就会陷入迷茫。所以,在教学中,将时政运用到政治中,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指导,让学生从对时政的分析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时政题型的答题思路,提升学生的实践性学习,以此促进理论知识的运用。

(三)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

原有政治老师对政治理论内容理解深刻,但是缺乏对时事政治的客观评价,一是因为教师平时没有时间关注时事政治新闻;二是带领学生做的习题都是主观性很强的政治理论,已经有固定答案但是缺乏创新性评价;三是传统政治教学的模式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一旦改革,就需要打乱原有的教学内容,所以,导致老师缺乏时事政治分析。但是现代政治教学非常注重时政分析,因为教育部已经将对时政的分析列入到高考考纲中,所以,教师在理论不断巩固的时候,再加上对时事政治的时刻关注,能够将对时政的分析与政治理论相互融合,融会贯通,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

二、时政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措施

(一)教师与学生讨论时政

每天新闻都会实时播报很多事件,所以时政新闻的案例很多,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关注新闻动态,在政治课抽出十分钟时间与学生讨论时政新闻,这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也能让学生了解每天的时政动态。并且老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是存在代沟的,老师更偏重于政治理论,但是学生喜欢自成一格,形成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讨论形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可以提出新观点。对于国庆阅兵就有很多可以讨论的问题,比如中国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主席提出的和平理念体现在哪?

(二)历史时政分析

时政分析除了针对当前之外,还应对历史中的大事进行分析,因为历史与政治是分不开的,要学会综合思维理解。比如分析商鞅变法的政治作用和哲学思想,商鞅变法作为改变了战国政治格局的重要举措,对于当时的时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学生对历史时政的分析一是加强学生多方面的时政理解力,二是针对不同时代的时政有一个总体把握,三是巩固理论知识,有效的将理论活用于案例。从而促进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也让老师的教学内容有新意、有突出,激发学生兴趣。

(三)教师加强时政分析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所以对于时政的分析,教师需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功底,并能对时政分析有独到的见解。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每天缺少关注时事政治新闻的时间,而政治老师每天只针对政治学科进行研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时政,这就需要教师每天关注民生、社会新闻并进行记录整理,便于在课上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教师既能够对每天的时政有了解,也能够加深专业能力,再给学生讲学时更加轻松,活学活用。

(四)理论教学联系时政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12

在高校设置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有的叫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社会科学教研部、马列部等,为行文方便,本文一律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国家宣传部、教育部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是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表现,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建设好,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一、教书育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立院之本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职责,《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该机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其职责是: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等工作。”由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水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也由于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而归根到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好、讲授好,切实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学生,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置的根本目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神圣岗位职责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根本任务。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为加强科学理论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宣部、教育部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广泛开展社会调研、深入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方科学论证,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等文件,部署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案,即“05方案”。该方案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根本宗旨,立意高远,总揽全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中共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编写工作高度重视,把它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重点。中宣部、教育部按照“定向申报、择优遴选、集中编写”的方针,汇集全国高校和和社科界知名专家集中精力编写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部教材。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亲自审定了教材的编写提纲和书稿。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是国家政权与专家学者互动的产物,具有极高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

与原有课程体系相比,新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综合性、整体性、时代性、创新性的特点和优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维护中央权威,克服种种困难,协调各方力量,确保“05方案”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创造坚实、有力的条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光荣感,认真研读中央文件和举全国之力、集中各方面智慧、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要成果的新教材,吃准吃透新方案精神和新教材精髓,围绕教学目标,拓展知识领域,深化教学改革,丰富教学环节,坚持正确方向,力求把每堂课都讲成精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职责就是讲授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教书育人始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要职责,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中心工作。

二、科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强院之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保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提供动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不搞科研,马克思主义学院不能不重视科研。没有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就难以发展壮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大学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不能不搞科学研究,不搞科学研究的大学教师不是合格的大学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其他任何课程一样,教学与科研相互支持、相互推动,因此,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支撑教学,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有创新有发展,科研也才有现实针对性和现实题材。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存在不重视科学研究的现象,这直接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低水平上徘徊,导致教学缺乏科研含量,囿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不能以“抓住根本”的理论说服人、感染人,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研不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不佳的重要原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加强课程所涉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用深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去支撑高水平的教学,用自己深刻理解和真正把握了的科学理论去讲解,说服学生、打动学生,真正实现科学理论进学生头脑的目的。同时由于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坚强动力,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搞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无从谈起。

“05方案”所设计的每一门课程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涉及的知识面都非常宽广,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涉及哲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等。要讲授好这些课程,把教材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思维、理想、信念,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教材及其涉及的知识点,以增强学术魅力;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并深入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尤其是学生的接受心理,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深入研究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热点问题,以增强教育教学的时代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的身份和“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要求,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其科研应当主要是教学研究、应用研究,是为了搞清楚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进行的科研,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研究,是以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正确方向的研究。教育教学效果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水平的最终归依和最佳判断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的科研既要讲学术水平,更要讲政治方向。

由工作性质、学科特点所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完全像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开展科学研究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与综合院校相关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教师、与理工农医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相比,国家以至学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的科研条件都比较差,无论在科研课题的申报、科研经费的支持还是其他科研条件方面多数高校都难以与专业课教师相提并论。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像专业课教师那样可以自编教材、教学任务普遍很重、主要任务为教育宣传、时政宣讲等临时性任务较多,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搞科学研究不但受到诸多限制而且时间也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提出过高的要求,或者说与专业课教师一样的要求,既不公平,也不现实,而且在职称评聘竞争激烈的现实中,由于与课题、论文、著作等科研成果相比,教学效果难以科学评价,非常容易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成为“科研祭坛上的牺牲品”。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要求也要准确定位,考虑特点,把握分寸。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搞科研的难度,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搞科研应有的特色,努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创造条件,同时加强管理,科学引导广大政治理论课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坚持科学研究的正确政治方向和服务目标。 转贴于

三、学科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平台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但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职责,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的坚实平台。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利于稳定和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有利于巩固和扩大高校马克思主义阵地。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队伍,人数众多,素质较高,他们兢兢业业,过去和现在都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巨大贡献。但是由于许多现实的问题和困难,长期存在队伍不稳定和人才流失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有工作责任感和学科归属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这支队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博士生、硕士生不断被培养出来之后,会不断充实到这支队伍中来使之不断壮大,那时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马克思主义阵地就会进一步扩大和巩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能够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在马克思主义学科设立之前,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教师数量尽管不少,但由于大都分散于各个二级学科,缺乏明确的学科方向进行引导,从而难以形成合力。同时,由于缺乏学科方向的规范,一些教师还有偏离研究方向的倾向,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难以深入、持续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有利于引导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教师围绕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合科研力量,凝练科研方向,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在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增强教师自身学术修养和学术魅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置的目的和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特点。我国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既具有一般学科的普遍性质,又具有学科自身的特殊性质。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性和学术性,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共同理论基础和强大思想武器。在学科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进一步落实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指导地位的高度,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服务、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重要目标,着力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争上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遴选导师、配齐配强任课教师,按照学位[2005]64号等文件的指导科学设置课程,严格课堂教学、读书指导、教育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开题与答辩等培养环节,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成视野开阔、学贯中西、基础扎实、功底深厚、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发自内心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研究和解决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者,乐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甘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奋斗终生的高素质人才。

四、师资队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关键

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存在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致使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单个教学班规模过大,客观上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各相关高校要科学谋划,循序渐进,认真解决。可以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加大新进教师的引进力度,每年都有计划地从博士毕业生中择优引进新教师。要本着宁缺勿乱的原则,坚持标准,精挑细选,确保新进教师为中共党员、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学历中至少有两个学历属于马克思主义学科,教学上能够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研上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第二,遴选部分政治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逐步实现政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两支队伍合一及身份双重管理。政治辅导员在经过一定培训后,以30%的时间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以70%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生党团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以70%的时间从事理论教学,以30%的时间从事辅导员工作。无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是政治辅导员,都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又是学生政治辅导员;既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又是一定学院的政工干部。这一举措能够使政治辅导员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更好地从思想政治上辅导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生工作实践中切实了解学生和有效教育学生,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在不断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同时,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对于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目标,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责的准确定位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和地位从根本上讲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与职能决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由此所决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者,承担着向青年学生阐释、宣传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重大使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者,承担着对青年学生进行科学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的重要任务;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指导者,肩负着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完善人格全面提高的历史使命;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肩负着转化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庄严职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