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4-11 21:30:09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篇1

一、对话教学的基本概念

“对话”是人类用言语进行交流、相互沟通的过程和形式。从广义范围内思考,“对话”不仅仅是言谈这样简单,戴维伯姆还提出“对话从本质上来理解问题”的观点。也就是说对话除了语言交流外,还是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而“对话教学”,就是抓住对话的特性,将其运用于课堂,有利于协调教与学关系的模式。新思路:传统教学,教材是教师讲授的重点及核心,课堂内容不脱离课本内容,由老师强制灌输。在对话教学中,由于引入对话模式,教材的核心地位发生改变,教材内容变成了探讨的对象,由一个点进行发散思维,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意识。

二、具体应用步骤

1、学生主体间对话此种对话,老师尽量不参与,只是退居其后,引导学生自主对话。学生之间交流彼此观点,了解彼此思路,除了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体会其他同学的个性想法,整体对话显得轻松而有活力,带动整体课堂氛围,不沉闷,有生气。例如,老师可以提出“人数加减”的问题,“班里总共有多少人?下课后,如果出去几个人,教室内还剩多少人?若班内当前状态下有几人,说明几人出去活动了?”等。学生之间若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交流,彼此阐述原因,共同思考。小学生这个群体其实有着强烈的交流欲望,通过课堂上的表达和沟通,可以得到同伴的认可,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另外,老师还可以从教材中提炼有价值的话题,让学生探讨,在他们对话的过程中,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增加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热情。

2、主客体间对话在课堂上,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而客体则是教学的文本辅助内容。文本虽然不能主动和人交流,但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使文本更加的鲜活,增添趣味性和知识性。数学这门学科虽然注重计算环节,但是也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黄金比例”,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们人体黄金比例的测量方法,教给同学们这种比例的审美,让学生在课下亲自动手,探索数学的奥秘。又比如“三角形的稳固性”,教师可以搜集相关资料,介绍埃及金字塔屹立不倒的科学道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3、教师与内容对话内容往往是死的、固定的,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未必能准确的把握和明白,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诠释功能,用更加生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小萌一分钟走30米,走了8分钟;小明一分钟走40米,问小明在第几分钟追上小萌?若是刚接触这类问题,学生往往不能理解,会被题目绕晕,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教学生掌握关键词,通过某些关键词,了解这个问题属于什么类型,像这个例子就是追击问题。教师与内容对话往往能够很出彩,老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让学生愿意去思考,而不是惧怕和抵触,也不觉得无聊、枯燥和乏味。

三、对话教学的重要作用

1、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只是被动的知识吸收者,教师充当主体,进行知识的灌输,这种方式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的惰性,因为本来很多知识复杂且枯燥,再加上数量的增多,学生会觉得痛苦,不利于知识的掌握。而对话教学,教师走到引导台上,成为一个倾听者,就像一个放风筝的人,只需要轻轻拽着风筝线,不让其挣脱,在合理的范围内任其发散思维,张开思考的翅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课堂的高效和教学的质量。

2、培养学生的对话思维当代社会,人际交流以及沟通能力是每一个社会人应该具有的技能。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有可能养成孤僻、不爱回答问题、不擅长和同学相处的坏习惯,人格发展不完善、不健康。而对话模式可以提前教会学生交流和对话的魅力,通过与同学、文本、教师的沟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理解能力,锻炼思维,享受对话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对话思维,有利于学生理性思考能力的发展,和“说”的能力。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36-01

一、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理论概述

有关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最早来自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通过研究儿童在认知阶段中“同化”和“顺应”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成果,通过构建自身对外界环境的认知,使自己的认知结构重新整合,让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在我国应用最广的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他从八个方面来对人的认知发展进行阐述。在新课改中,诸多教师在采用教学策略是会感到困惑,这种理论无疑给教师很多的启示。

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他的理论在教学策略应用上要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创设有一定难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展示自己的潜力,使学生超越现阶段的最近发展区。

此外,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指出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案,让师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高效的学习教学成果,使得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当前我国在教育方面实行素质教育,也就是运用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全面发展的理论说明了人的发展要从德智体美劳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效性的教学观念及要求

新课改下,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要树立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生活状况上的教学重视程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课时及效果进行及时的分析,对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后的评价与反思进行高效的重视。

其一,要确定以学生为核心的方针政策,通晓学生是处在发展阶段的人,是具有独立和完整的个性特点,且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策略要考虑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其二,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将教师为预设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生成的主导作用有效结合,将两者相辅相成的统一起来,才能实现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其三,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整个教学空间里协调的发展,重视学生与数学知识、重视数学知识投入到生活中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是小学数学在新课改下对教师教学策略的具体要求。

三、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的现实状况

通过研究,现阶段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在教学策略有效性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改提出的教学三维目标不明晰,采用教学策略时不切合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与知识、技能的学习相脱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没有明晰的方向,造成教学与实际情况脱离,三个维度没有结合起来。

2、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不明确,很多教师单纯地认为自己就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忽略了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

3、小学数学教师在采用教学策略过程中运用的策略显得单调乏味,形式很匮乏。

4、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后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很含糊,在评价的时间和全局上效率不高。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施中受到的影响研究:

其一,外界因素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行的影响。首先,小学数学的课本内容层次是影响教学策略实施的直接因素。其次,实行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直接活力就是要有社会期待。最后,在整个教学环境中,新课改的实施为教学策略的实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其二,在制定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时,该策略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在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程度上,最主要的成分就是要调动其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产生。也要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适应,学生才会积极地接受数学,然后去学习数学。

其三,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效实施的本质是数学教师专业涵养。具备专业涵养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有着高昂的心理状态。

四、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效性的改善措施

在新课改的发展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虽然有很多存在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具体的改善措施来解决问题。

一方面,科学的备课是教学策略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要实现小学数学课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教材、目标等研究透彻,拟定科学可行的教案,为小学数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首先,要保证备课的效果能与实际联系起来,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明确三维目标,使得备课的效果有方向性。最后,不能忽视教师的预设作用与学生的生产作用,保障备课能够产生实际的效果。

另一方面,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策略,这是整个教学的关键环节,因为对策略的选择将直接对教学成果造成影响。首先,要保证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和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以及目标紧密联系。其次,灵活的创设形式多样的数学问题情境,结合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形式来调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最后,创建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种融洽活跃的学习环境中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篇3

一、前 言

“数学发现”是指在数学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或数学结论. 它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而且影响到他们人格的形成. 在这个“发现”过程中,小学生可以领悟到很多的东西,并能够逐步地积累更多的创新的经验. 由此可见,“数学发现”教学法是非常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对于学生的培养、知识的提升都是非常有效地教学方法,当然在采用该方法中,必须要求老师利用好“数学发现”教学法. 因此,本文从“数学发现”教学法的内涵出发,探讨了目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发现”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有效地进行“数学发现”教学的策略方法.

二、目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发现”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通过多年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并结合相关的资料,总结出目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发现”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过大,不加以引领;最终结论过于固定,太依赖于教材;对于数学发现问题的表述不够规范. (1)提出问题过大,不加以引领

举例说明,在比例基本性质一课中,有如下片段:

老师,2 ∶ 4 = 3 ∶ 6,3 ∶ 6 = 2 ∶ 4,2 ∶ 3 = 4 ∶ 6,3 ∶ 2 = 6 ∶ 4,通过这四个比例式,有什么发现?

学生1:6 × 2 = 3 × 4. (教材中原句)

学生2 ∶ 2和6同时作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也是教材中的原话).

实际上,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问题过大,提出的问题与教材得出的结论相差甚远,学生只是根据教材进行了回答. 所以在“数学发现”教学中,切记问题过大,这样会导致没有思考和发现.

(2)最终结论过于固定,太依赖于教材

太依赖于教材经常会导致学生反其道而行之,首先记住结论,然后再进行探究,这就失去了数学发现的意义. 举例说明,在进行圆周率的学习中,老师让学生测量圆周的周长,学生量出的数据全都是直径是整数,周长都是3.14的倍数,这明显是首先记住了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然后进行的填表, 完全失去了数学发现的意义. 这种情况,对孩子的危害很大.

(3)对于数学发现问题的表述不够规范

教师在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表述上缺乏引导,所以表述非常不规范. 同时,在数学发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应有的品质、习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三、合理有效地进行“数学发现”教学的策略方法

根据以上问题,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有效地进行“数学发现”教学的策略方法:合理设计问题,合理进行引领;多样化的进行表述,阐释“发现”结论.

(1)合理设计问题,合理进行引领

精选问题,就是要还原发现数学结论的过程,在学生思路受阻处或者思考混淆不清时运用问题进行提示,在学生对数学问题概括不全面、对数学结论总结不够科学时进行引领. 要在纷繁的现象中,运用问题引领学生寻找相关的数学信息,进行猜想,初步验证,提出自己的设想,要凸显寻找相关的数学信息进行发现的过程.

(2)多样化的进行表述,阐释“发现”结论

崇尚诚信,追求真发现,需要不断反思“发现”之路. 一方面,要让学生讲清哪些是自己的原创,另一方面,要倡导学生反过来想一想. 倘若学生通过预习知道了将要发现的答案,就要反过来思考一下.

四、总 结

总之,“数学发现”教学法是新课程教学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合理地利用“数学发现”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也能提升学生的人格. 新课程教学下,“数学发现”教学法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项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知识的掌握和人格的形成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数学发现”教学法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因此,要想有效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数学发现”教学法的使用,必须在以后的教学中精选问题,合理表述,多样化结论.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发现”教学法的使用,才能提升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汤春燕. 以探究为目的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 教育科研论坛,2005(03).

[2]张富康. 课堂提问应把握三个“度”[J]. 小学语文教学,2011(11).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28-02

合作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主张的“和而不同”就是一种合作关系。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自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尤其是合作能力与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如今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中,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目前中小教师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

在我国高校,目前讲授法还是一枝独秀,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随着大量在新课改下培养的学生进入高校,势必也需要我们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与时俱进,以适应目前新的形势。根据《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建构最恰当的合作学习方式是我们要做的具体工作。该文介绍一种具体的数学合作学习方法―― 论文式合作学习,以期对教师更好地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现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1 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

高等数学是高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不仅是学生进校后首先面临的一门重要课程,而且大学本科乃至研究生阶段很多后继课程在本质上都可以视为它的延伸,深化和应用。它的课程特点融基础性、应用性为一体,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教学的角度看,高等数学这门课有如下特点。

1.1 内容抽象

初等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常量,以静止的观点研究问题,而高等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变量,运动和辩证法进入了数学。相对中学数学中所涉及的数学概念而言,高等数学中的数学概念较为抽象。比如,数列极限的epsilon语言是高等数学课程中最先接触的一个概念,亦是课程最基础、最难理解的一个基本概念,往往学生在开学前几周的学习中,既不知道老师在教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学习什么。

1.2 识点多

中学数学的学习,往往是讲完一个知识点,接着配合大量的练习,对同一个问题反复讲解多次,直到班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掌握,再开始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反观大学数学的教学,由于内容多,课时少,经常是一节课要完成多个知识点的讲授,而且下一次课又要开始学习新的知识点,较少对一个问题反反复复多次讲解。

1.3 教学课时少

由于客观原因,目前高等数学的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相比较明显偏少。以广西师范大学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为例,《高等数学》一类,计划课时90,要求完成同济第六版高等数学第一章至第六章的课程内容。如果还要考虑一些假期及学校活动,要完成上述教学任务是非常紧张的,这势必导致教师,马不停蹄的赶课。

2 论文式合作学习

论文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并指导学生以论文的形式汇报社会实践的结果。其特点为:一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灵活,不必局限于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二是,培养学生查阅科学文献,完成论文的能力。在此就论文式合作学习的步骤进行介绍。

2.1 选题

选题是论文式合作学习的关键之一,这一部分的工作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在选题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所选的课题必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不能脱离课本;二是,要能引发学生的足够兴趣,并具有一定的难点,但是这些难点是可以工作小组之间的密切合作突破的,单独一个成员尝试探索能取得一部分的进展,但不能轻而易举解决该问题。根据在高等数学中的实际教学经验,我们选择“投资的效益和风险”作为题目。该题目与课本第三章第五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并且包含如何进行组合投资的实际问题,能引起多大数学生的兴趣。

2.2 训练

布置题目后,需要对学生如何利用科学文献,完成论文进行必要的训练。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如何利用学校学术资源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科学文献;二是,一个合格的论文应该包括几个部分及各个部分的写作规范;三是,介绍一些相关的数学工具软件。

2.3 分组

一个学习小组应该是一个集体的缩影。因此,在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该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计算机能力、性别等综合评价,然后搭配形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由组员民主选举产生。根据我们在指导大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经验,选定3人形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数学能力强、会应用计算机、写作好的学生组成。

2.4 课外辅导

在完成研究内容布置、训练和分组后,教师还应当在课外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这是因为对大一新生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以合作完成论文形式开展学习,需要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提示。

2.5 学习评价

学生以提交论文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观察者、评估者应对完成论文给出评价。评价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合格。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控制优秀率,杜绝论文抄袭现象,对未完成论文的学习小组,教师应了解其中的原因,但不给予任何的惩罚。

3 对论文式合作学习的思考

论文式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灵活,不必局限于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这有助于在有限的教学课时情况下,既完成教学任务,又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提高他们的论文写作技能。通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普遍表示欢迎。但是,如果想成功地通过论文式合作学习方法促进教学、改进高等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论文式合作学习方法并不是完美的。如果想利用论文式合作学习方法有效地服务于高等数学的教学,应该在发挥其特点的同时思考、改善其中的一些问题。在这里,主要就3个问题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也希望同行能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从而在教学中成功的运用论文式合作学习方法。

3.1 学习任务的类型

合作学习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学生小组活动。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但是由于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思维水平毕竟还是有限的,这势必导致学生在一般情况下,无法独立的完成论文的写作任务。由此,数学概念和基础定理证明等较抽象的内容是不适宜作为论文的选题。我们建议学习任务应该遵循如下两点:一是,与教学内容相关,并且是应用型、实践型的数学知识,比如,函数的极值问题;二是,学习任务要与社会的实际问题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完成学习任务最大的推动力。目前,大学新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知道学了数学有什么用。如果学生能自己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那么对他们后续学习高等数学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3.2 合理的分组

对学生分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编排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一组为宜。在实践中,我们结合数学建模的经验,从学生的数学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写作能力3个方面出发,建议以3人为一组,开展论文式合作学习。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现在高等数学教学普遍是合班上课,一般情况下,一个普通教学班人数在100人上下,那么3人为一组的分发,势必导致组数较多,教师在课外辅导的压力增大,而增加每组人数也会存在少数学生出工不出力,吃大锅饭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开学初期就有必要迅速的对全班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计算机水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较好的实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编排方式。我们建议在开学初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完成学生数学水平和计算机水平的了解是较合适的一种方式。

3.3 教师的作用

与目前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有重大变化的一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的观念应当转变,教师不再是统包一切的权威,而是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互动关系;另一方面,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权威、顾问、同伴3种角色[1]。我们认为,无论是何种教学模式,教师的作用都是不可轻视的。在论文式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

(1)教师是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在合作学习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考虑多方面因素,以便实现合作学习目标例如,最适合学习材料的合作学习方式的选择等等[2]。

(2)教师是学生的顾问。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顾问工作,在课外辅导中,需要耐心给予相关数学知识的解释,传授科学文献的阅读的技巧和经验,及时了解每个小组论文完成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3)教师是论文的评价者。由于学生是独立的完成有一定难度的论文工作,因此,教师在评价中不必对论文的质量作过高的要求,主要以学生是否完成论文为主要考核指标,一定要杜绝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

总之,教师就是要保证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开展合作学习,通过论文式合作学习,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思考,解决实际的问题。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篇5

2传授文献检索方法,培养文献检索能力

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文献的积累,只有对研究背景和现状有了足够的了解,才会产生出新的思想和想法,因此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尤为重要。本课题组的做法是:根据毕业论文和课题,导师告诉学生该研究方向需要检索哪些文献,它们主要来源于哪些刊物,并传授其检索方法,以此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能力。

3研读最新文献,确保问题新颖性

研读最新文献特别是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权威期刊文献,才能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课题组的做法是:导师将自己的最新文献以及与国内外同行交换获得的文献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及时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确保研究问题的新颖性。

4引导学生找出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发现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提出猜想是创新的源泉。课题组的做法是:学生阅读文献后,让他们谈自己的感想,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注重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水平

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载体,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交流和应用。因此,准确地理解、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是掌握好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数学思维,表述数学研究成果的必要条件。所以,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课题组的做法是:以小论文习作、数学建模竞赛为途径,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篇6

关键词 小学数学;解题策略;由此及彼

“由此及彼”是指由这一现象联系到那一现象。数学解题的思考过程实质上是已知和未知间的一系列的联想过程。所谓“由此及彼”的解题策略,就是以联想为中介,进行数学发现,探求解题思路,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在解题时,通过仔细的观察、分析,由问题的条件联想到与其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建立条件与求解目标间的联系,有助于让学生解题思考化繁为简,化隐为显,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化一般为特殊,化抽象为具体,由表及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领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数学思想包括的范围极广,而且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着。所以,本文就其衍生出的“由此及彼”的解题策略作一探讨,尝试将小学数学的教学与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一、创“情”设“境”——千朵万朵压枝低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情境,一个个数学问题“节外生枝”,可以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例如,教学“认识负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教师发现了学生“某地今天上午的气温是-4℃,下午的气温是5℃,上午和下午的气温相差1℃”的典型错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呢?教材让学生在丰富的显示情境中体会负数的含义后,出现了数轴,这是一个关键。教师尝试着将数轴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由此及彼来解决实际问题。第一步:心中有一把“尺”,这把尺就是一个数轴;第二步:确定基准点。根据实际的情境确定每个数在这把“尺”上的位置;第三步:根据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也就是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试图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图形,借助图形有效的解决问题。经过训练,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方法,能有效解决问题:“某地今天上午的气温是-4℃,下午的气温是5℃,上午和下午的气温相差9℃”。

二、循“斑”捕“豹”——千树万树梨花开

小学数学课本中的很多问题都有其深刻的背景,或为某一般性结论的特殊情形,或蕴含着某种规律、方法等。教学中教师若能善于组织学生循“斑”捕“豹”,就能为学生尝试创造性的学习构筑平台,就让学生在更深的层次上,更高的观点下加深对问题“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理解。数学创新教学的意义在于:教师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的同时,克服平常定式思维的局限,找出新的规律及方法,激励学生探讨问题,加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开拓性及创造性。

例如,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某一个内角的度数相当于另一个内角度数的1/2,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学生解答这道题目时汇报出来的答案不同。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资源共享,学生在讨论中相互补充,相互受到启发,生成新的知识,明白了题目中“它的某一个内角的度数相当于另一个内角度数的1/2”并没有明确指出究竟是顶角与底角相比,还是底角与顶角相比?因此就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顶角的度数相当于底角的1/2,这时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2。1+2+2=5,顶角的度数为:180×1/5=36(度);底角的度数相当于顶角的1/2,这时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1∶1,2+1+1=4,顶角的度数则为:180×2/4=90(度)。

三、触“数”思“形”——千磨万击还坚劲

从某种意义上说,由此及彼的解题策略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一种重要体现。而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诚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由此及彼也正是根据数形结合的思想,依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千磨万击还坚劲”得到解决。

例如,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时,将“座位”平面图抽象为比较形象的“直角坐标系”,建立“数对”与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用一对有顺序的“数”来唯一地确定平面上的一个“点”,数与形由此及彼结合。有对直角坐标系的初步认识,学生在学习“正、反比例关系”(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时,就可以把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量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实际上就是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借助于形象的图象,来深入理解抽象的函数关系,直观感知两个量的相依相存关系,当成正比例关系时,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随着增加,并且是线性增加;当成反比例关系时,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反而减少,根据图象可以直观地看出两个量变化的极限状态,一个量趋于无穷,另一个量趋于零,等等。

四、引“思”论“证”——千锤万凿出深山

教师通过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习惯,由此及彼,引“思”论“证”,能够同中见异,异中见同,系统中见联系,变化中见不变,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可用怀疑的目光、挑动的语言引思论证小学数学课本中一些未给出严格证明或直接认定的定理、公式、定义,以引导学生课后思考、论证,培养他们善于在数学学习中自我总结,以达到“千锤万凿出深山”的化境。

例如,教学“找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时,教材直接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12和18的因数,分别写出12和18的因数,再找出公有的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其他的方法,如求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因为36-24=12,12能够同时整除24和36,所以12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这里,教师运用了一条全新的定理:“如果两个非零的不相等的自然数的差能够同时整除它们,这个差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学生觉得新鲜之余屡试不爽,如求50和75的最大公因数,因为75-50=25,25能够同时整除50和75,所以25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找最小公倍数”时,除了教材介绍的一般方法,还可以用“翻倍”法,如求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用较大数36乘2倍得到72,因为72能够被24整除,所以72就是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等等。

小学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每个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而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它们内在的共同因素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架起了桥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促使学生融汇贯通,由未知转化为已知,才能达到由此及彼、由里及外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毓信.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2]彭玲艺.现实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缺失的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5(12)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58-01

数学是逻辑性特别强的一门学科,这是数学思想的根本。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知识和能力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作为教学中心,站在学生的立场出发,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实际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差异化的需求,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学的思维性与逻辑性等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头脑,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快乐等与知觉联系起来的温和、愉悦、宽松的情绪,对认知具有组织作用;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按照课本上的东西按部就班的讲授,从而导致课堂上的知识内容单一,教学的方法比较死板,大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数学这科本身的知识比较抽象,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2)构建角色,体验式学习模式。教师给学生最常见的学习方法是:课前预习、课中听将、课后复习,这是很多学科学习的基础方法之一。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

2 优化教学手段的常见方法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追求。

2.1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应是小组讨论式学习的主人。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在新知探求过程中,组织讨论。在探求新知过程中,教师运用讨论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讨论,发表自己的感受,充分体现其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别学习而言,长期以来被普遍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因此,科学合理组织学习小组是有效开展小组讨论的重要前提条件。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的小学生,好奇心特别旺盛,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数学知识本身蕴涵着一定的吸引力,就是教材本身的趣味因素。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学生一旦明白了数学的实用价值,就会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地学习数学,自觉地亲近数学,专心地钻研数学。

2.3 进行有效的提问原则

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都应具备创造性,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前者自不用说,后者可谓更难。要提创造性的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教师本人素质的挑战。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不同形式的基本练习,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这是理论武器,是发现问题的基础。

3 多媒体与教学方法的整合

为了在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减,老师们都煞费苦心。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进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教学质量。

3.1 感受学生思维启发

数学知识往往是抽象性的,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又比较差,多媒体教学就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要在通过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构建。

3.2 运用多媒体增加课堂的效率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如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更多的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增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我们所要研究与探索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任课教师的多媒体运用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导向者,必须在现阶段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起突出作用。

3.3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准确定位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位置,完美的多媒体教学过程应该是传统教学形式与多媒体教学形式的统一。教师应着眼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实现教学的优化目标。

4 教师需要学习一些新的工作方式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对课堂的最大影响是营造气氛和对学生发展的激励。教师要实施建立一个合作的适应学生需求的轻松的课堂气氛。(1)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过程才富有蓬勃生机,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全面育人的最终目标。(2)坚持做到合作倾听。教师要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生的思维就像一条看不见底的河,河里流淌的是智慧和是奇思妙想。在真实有效的教学情景中,学生的“异见”中往往蕴含着宝贵的教育资源,学生的“异见”正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教师适时地发挥教学主导作用,给学生的“异见”以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篇8

近些年来我们注意到,面向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正在发生着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1999年出台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2002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和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中,“汉语文”这一称谓已经不复存在,而以“汉语”代之。其间,人民教育出版社帮助等藏族地区,编写了从小学至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和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并正在着手开发相应教学资源。那么,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为什么要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这个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及其意味

从学科论角度来讲,“汉语文”,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可以理解为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门中小学课程。在这个意蕴层面,用它指称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也未尝不可。不过,为了把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和教学,与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和教学区别开来,把“汉语文”改称为“汉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课程与教学论层面有着更加深刻的意蕴。从现有研究来看,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的称谓,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首先,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性质的认识和确定,即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文课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其次,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现状的认识,这就是,在以往的汉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具体的教学,还是考试都笼罩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全国普通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很多时候是按照把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路子走的,并没有从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根本点出发,真正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特点。”[1]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总的来说是基于第二语言教学观的确定。用“汉语”这个称谓取代沿用已久的“汉语文”称谓,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了汉语是我国等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第二语言,对他们的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第二语言教学观。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第二语言教学论的视野中有着深刻的意蕴。如果将其放在现代课程论的视野中,结合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和现状,对其予以审视和解读,则其意义更加深远。“汉语文”与“汉语”,虽然其基本的内容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但是它们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教学门类,正如吕必松先生在给王魁京先生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一书所做的《序言》中说:“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和其它语言的双语教学,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是汉语,它们之所以属于不同的教学门类,就是因为教学对象不同。这些不同的对象对同一种语言的学习和习得规律不同。”[2]再者,把“语文”进行多义解读,例如,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虽然在本质上它们仍然是汉民族的语言,但是它们各自所强调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既然如此,那么把它作为一门中小学课程,面向汉语为母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不同教学对象,就应该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选择等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长期以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对这一点把握得不是很好。例如,许多教师在少数民族高年级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这一问题上见仁见智。在母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对学生汉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十分有意义,但是,由于文言文的时代性特点,如果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汉语还掌握得不够好的情况下,就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肯定是不合适的。那么,少数民族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如果要学,什么时候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也只有经过研究,才能明确,而不能凭借某一方面的原因而作出臆断。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层面上的教学意识的确立,更是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课程层面上的课程意识的要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所谓课程意识,通俗地讲就是 “为什么教学”和“教学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样教学”的意识。可以说,从“汉语文”到“汉语”强调的是“什么知识”或者说“哪些知识”,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汉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有价值的一种课程意识。现代课程和教学的实践,也早已证明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么教”自然也就不同。林林总总的知识浩如烟海,什么知识最要紧?什么最有价值?这是课程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一个问题。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可以说较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并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为等藏族地区编写的从小学到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也为等藏族地区汉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平台。

二、课程称谓之变的外部原因及其意味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系统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发展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发展的一个启示。

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心和反思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问题。结合地区中小学校汉语教学的实践来说,我们认为如果处理不好课程层面的问题,教学层面的问题可能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例如,在地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藏族班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有的学校使用区编的《汉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也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编写的专供藏区学生使用的《汉语》教材。这一现象说明,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的汉语教学,还缺乏规范,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性质特点,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如果能够着手系统解决课程层面的这样一些问题,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将更加规范和科学,汉语教学的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并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改革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都笼罩在全国普通汉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从教材选用或编写到教学模式,都是沿着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思路走的,忽略了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这一客观事实。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汉语文课程的特点。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如果不把汉语这一最基本的语言工具掌握好,那么汉语的人文性这一特点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与其说是“转变”,不如说是对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汉语课程的工具性,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首要的、根本的属性这一特点的坚持。可见,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促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必须保持自身特点和属性的结果。这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进行汉语课程改革,才能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走向规范化与科学化之路,最终走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之路。

经过上述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的分析与解读,可以看出课程意识的树立,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当然,课程意识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的问题,这里不准备进一步论述。借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树立课程意识,在当前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总的来说,就是要树立课程建构意识,在汉语教学中根据实际状况,把握和落实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汉语学科的特点,准确把握学习者特征,进行汉语教学设计,开展汉语教学。

三、几点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王本华老师说,从“汉语文”到“汉语”,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但是,观察目前个别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可以发现,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未普遍发生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线的汉语教师和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当中,可见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不是结果,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为了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之路,加快从“汉语文”到“汉语”的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提几点相关建议。

(一)统一认识,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的理念

目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课程和教学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甚至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虽然,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或许是受多年的汉语文教学的思维定势的作用,许多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必须统一认识,尽快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理念。

(二)统一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

目前,虽然在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相关文件中,开始以“汉语”这一称谓取代了沿用已久的“汉语文”,但是对课程改革和教学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高考试卷中,我们却发现仍然保留着“汉语文”这一称谓。而且,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中,“语文”“汉语文”“汉语”本来就因为教学对象的多样化,可能具有不同的指向和意义,但是这些词语的使用,却并没有被严格区分开来。在实际工作中,用语上的模糊往往容易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混乱,所以我们希望尽快统一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尽快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三)大力推行和学习《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应该以执行《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为切入点。《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把握,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依据和目标。那种脱离课程标准,用什么教材,就教什么教材,以“教教材”为目标的汉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发展的需要了。

(四)选用合适的汉语教材

就地区来说,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为等藏族地区编写的《汉语》教材,应该是依据《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编写,体现汉语课程最新理念,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状况,最具针对性,最适合这些地区汉语教学的汉语教材。实践证明,如果教材选用不当,不仅会增加师生的教学负担,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果是十分有害的。

(五)坚持“文质兼朴”的教材选文标准

“文质兼美”一直是汉语文教材强调的选文标准,但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材的选文标准,我们认为应该坚持“文质兼朴”。一段时间,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教材,结果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类选文,不仅增加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教学的难度和负担,而且极容易使语言课变成文学课,进而偏离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目的。为了能使教材通过选文起到扩展学生汉语积累,进而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我们认为,汉语教材的选文应该以“文质兼朴”为标准,多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用文,尽量少选一些思想内涵过于深刻的文学类作品比较合适,这也应该是汉语教材的特点之一。

(六)对汉语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以昌都地区为例,我们选择了昌都地区二所高中和二所初中进行调查,发现其汉语教师几乎都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虽然都接受过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但是都未曾系统地学习过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这样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极容易以母语教学的思路来理解和实施原本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课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一方面相关的少数民族师范类院校,应该及时调整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师资的课程计划,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对从事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篇9

    [关键词]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  课程意识  从“汉语文”到“汉语”  解读  建议

 

    近些年来我们注意到,面向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正在发生着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1999年出台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2002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和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中,“汉语文”这一称谓已经不复存在,而以“汉语”代之。其间,人民教育出版社帮助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了从小学至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和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并正在着手开发相应教学资源。那么,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为什么要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这个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及其意味

 

    从学科论角度来讲,“汉语文”,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可以理解为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门中小学课程。在这个意蕴层面,用它指称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也未尝不可。不过,为了把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和教学,与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和教学区别开来,把“汉语文”改称为“汉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课程与教学论层面有着更加深刻的意蕴。从现有研究来看,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的称谓,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首先,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性质的认识和确定,即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文课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其次,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现状的认识,这就是,在以往的汉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具体的教学,还是考试都笼罩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全国普通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很多时候是按照把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路子走的,并没有从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根本点出发,真正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特点。”[1]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总的来说是基于第二语言教学观的确定。用“汉语”这个称谓取代沿用已久的“汉语文”称谓,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了汉语是我国西藏等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第二语言,对他们的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第二语言教学观。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第二语言教学论的视野中有着深刻的意蕴。如果将其放在现代课程论的视野中,结合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和现状,对其予以审视和解读,则其意义更加深远。“汉语文”与“汉语”,虽然其基本的内容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但是它们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教学门类,正如吕必松先生在给王魁京先生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一书所做的《序言》中说:“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和其它语言的双语教学,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是汉语,它们之所以属于不同的教学门类,就是因为教学对象不同。这些不同的对象对同一种语言的学习和习得规律不同。”[2]再者,把“语文”进行多义解读,例如,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虽然在本质上它们仍然是汉民族的语言,但是它们各自所强调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既然如此,那么把它作为一门中小学课程,面向汉语为母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不同教学对象,就应该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选择等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长期以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对这一点把握得不是很好。例如,许多教师在少数民族高年级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这一问题上见仁见智。在母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对学生汉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十分有意义,但是,由于文言文的时代性特点,如果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汉语还掌握得不够好的情况下,就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肯定是不合适的。那么,少数民族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如果要学,什么时候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也只有经过研究,才能明确,而不能凭借某一方面的原因而作出臆断。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层面上的教学意识的确立,更是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课程层面上的课程意识的要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所谓课程意识,通俗地讲就是 “为什么教学”和“教学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样教学”的意识。可以说,从“汉语文”到“汉语”强调的是“什么知识”或者说“哪些知识”,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汉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有价值的一种课程意识。现代课程和教学的实践,也早已证明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么教”自然也就不同。林林总总的知识浩如烟海,什么知识最要紧?什么最有价值?这是课程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一个问题。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可以说较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并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从小学到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也为西藏等藏族地区汉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平台。

 

二、课程称谓之变的外部原因及其意味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系统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发展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发展的一个启示。

 

    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心和反思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问题。结合西藏地区中小学校汉语教学的实践来说,我们认为如果处理不好课程层面的问题,教学层面的问题可能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例如,在西藏地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藏族班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有的学校使用区编的《汉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也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编写的专供藏区学生使用的《汉语》教材。这一现象说明,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的汉语教学,还缺乏规范,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性质特点,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如果能够着手系统解决课程层面的这样一些问题,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将更加规范和科学,汉语教学的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并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改革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都笼罩在全国普通汉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从教材选用或编写到教学模式,都是沿着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思路走的,忽略了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这一客观事实。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汉语文课程的特点。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如果不把汉语这一最基本的语言工具掌握好,那么汉语的人文性这一特点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与其说是“转变”,不如说是对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汉语课程的工具性,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首要的、根本的属性这一特点的坚持。可见,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促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必须保持自身特点和属性的结果。这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进行汉语课程改革,才能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走向规范化与科学化之路,最终走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之路。

 

    经过上述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的分析与解读,可以看出课程意识的树立,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当然,课程意识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的问题,这里不准备进一步论述。借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树立课程意识,在当前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总的来说,就是要树立课程建构意识,在汉语教学中根据实际状况,把握和落实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汉语学科的特点,准确把握学习者特征,进行汉语教学设计,开展汉语教学。

三、几点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王本华老师说,从“汉语文”到“汉语”,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但是,观察目前个别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可以发现,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未普遍发生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线的汉语教师和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当中,可见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不是结果,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为了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之路,加快从“汉语文”到“汉语”的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提几点相关建议。

 

(一)统一认识,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的理念

 

    目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课程和教学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甚至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虽然,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或许是受多年的汉语文教学的思维定势的作用,许多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必须统一认识,尽快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理念。

 

(二)统一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

 

    目前,虽然在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相关文件中,开始以“汉语”这一称谓取代了沿用已久的“汉语文”,但是对课程改革和教学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高考试卷中,我们却发现仍然保留着“汉语文”这一称谓。而且,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中,“语文”“汉语文”“汉语”本来就因为教学对象的多样化,可能具有不同的指向和意义,但是这些词语的使用,却并没有被严格区分开来。在实际工作中,用语上的模糊往往容易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混乱,所以我们希望尽快统一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尽快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三)大力推行和学习《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应该以执行《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为切入点。《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把握,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依据和目标。那种脱离课程标准,用什么教材,就教什么教材,以“教教材”为目标的汉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发展的需要了。

 

(四)选用合适的汉语教材

 

    就西藏地区来说,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汉语》教材,应该是依据《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编写,体现汉语课程最新理念,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状况,最具针对性,最适合这些地区汉语教学的汉语教材。实践证明,如果教材选用不当,不仅会增加师生的教学负担,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果是十分有害的。

 

(五)坚持“文质兼朴”的教材选文标准

 

    “文质兼美”一直是汉语文教材强调的选文标准,但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材的选文标准,我们认为应该坚持“文质兼朴”。一段时间,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教材,结果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类选文,不仅增加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教学的难度和负担,而且极容易使语言课变成文学课,进而偏离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目的。为了能使教材通过选文起到扩展学生汉语积累,进而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我们认为,汉语教材的选文应该以“文质兼朴”为标准,多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用文,尽量少选一些思想内涵过于深刻的文学类作品比较合适,这也应该是汉语教材的特点之一。

 

(六)对汉语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以西藏昌都地区为例,我们选择了西藏昌都地区二所高中和二所初中进行调查,发现其汉语教师几乎都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虽然都接受过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但是都未曾系统地学习过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这样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极容易以母语教学的思路来理解和实施原本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课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一方面相关的少数民族师范类院校,应该及时调整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师资的课程计划,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对从事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篇10

数学教学的基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理论知识,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新课标将数学文化教育放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地位,指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培养其应用价值、美学价值,提高数学文化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真正与文化产生共鸣,被数学文化所感染,从而成为真正有文化、有理想的新一代希望。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并研究了小学课堂教学中对数学文化的有效渗透,以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文化内容

数学教学的基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理论知识,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是数学最为突出的特点,学习数学要将概念、方法的表述做到简明、准确,从而养成逻辑清晰、有条有理、理论缜密的思维方式。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需要渗透数学文化内容,首先要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科学价值与数学精神价值的融合,提炼和感悟数学中的思想方法,挖掘教材中的德育与审美因素,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科学内涵及意义,要求懂得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培养其刻苦钻研、严格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此外,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扩展思维,自己开拓创新。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文化渗透

1.加强课堂氛围的营造

在现行的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发展历史,例如形象生动的插图、具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以及多彩的数学史料等内容。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提出的优越法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当中;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运算作出了杰出成果3.1415926

2.数学美育教学

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包含着线条美、色彩美等许多美的因素。在教学对“圆”的初步认识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在两千多年以前,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他造过一种指南车,无论车子向何处转弯,车上的铜人始终指向南方,祖冲之通过对数学的艰苦探究,成为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以此让学生对圆的内涵及发展背景更加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结合圆的定义,适时启发学生,做出适当的比喻,如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圆,每个人就像圆上的一点,班级的形象和荣誉需要每个人去争取,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就会被集体所抛弃,从而有效体现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3.数学文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的,处处充满着矛盾与对立及辩证法观点。老师应该多给予学生启发,有效加深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认识,通过讲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产生活的运用,来渗透“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来源”“实践是一切认识的目的。”又如,在对圆与直线位置关系的讲解中,要适时启发学生,让学生了解“事物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围绕数学概念及应用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中了解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道理,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打下基础。

4.感受数学文化的乐趣

当前新课改提出应关注各个学科间的联系,加强学科间的整合,从而让学生可以从各科联系中吸收到丰富的知识,从而为学习数学创设广阔的文化背景,让数学更能散发出魅力。例如,在对《七的乘法口诀》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数学和语文相结合来创建一堂别具特色的数学课堂。以传统的“七言古诗”作为数学背景,如让学生回答“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共有多少字,让学生在口诀运用中品味数学与其他文化课的交融,从而包装出趣味、新颖的数学知识内容,形成数学文化的自然增值。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文化最大的价值是引发学生改变思考方式和视角,对数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不可估量的效果。培养小学生数学文化素养不仅是小学新课标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内在需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抓住每一个可以渗透数学文化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文化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知识点,提高课堂的品位,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欣赏、理解和创造数学的美,享受智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篇11

传播学传入中国的滥觞,可从1956年算起,当时,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内部刊物《新闻学译丛》开始翻译、介绍来自美国的传播学知识,但这一作业很快就由于反右斗争而中断。直到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风云,才得以重新接续这段脉络,从而在中国(指大陆,下同)正式兴起了这样一门新兴学科。[1]

转眼,30年过去了!恐怕很少有人能预想到,传播学在中国变成了一门显学。当然,这种局面的出现,除了拜中国自身实行改革开放正确路线所赐,还有赖于全球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趋势的推动。

既然是顺应了大势,则传播学的前景可谓风光无限。但也因此而有忧患,即:生长过快难免发育不良,表面繁荣可能掩盖了基础贫弱。值此30年之际,与其歌功颂德,不如检点反思,认真总结问题和不足,以利下一个30年的发展。

本文试图从一个重要角度、即研究状况着眼,具体而言,以专业期刊论文、尤其是高被引率的论文为视角,考察其特征、变化、得失、趋势等,期待从中得出一些启迪,供广大同行参考。

二、研究方法

1.定义

何谓传播学?有各种理解。本文采用国际较为通行的定义,即涵盖了理论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应用传播学等领域的广义传播学。[2]

2.样本

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方法。为提高效率,借鉴了前人的两篇同类论文,即:肖燕雄的《期刊论文引文中的中国新闻传播学》(载《当代传播》2004年第5期)和徐剑的《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科核心作者群的现状与分析》(载《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一辑),合并他们给出的名单,共获得中国传播学论文引用率居于前列的学者40余人。

本文不同于以上两文的特点为,尤其重视论文的影响力。一般来说,被引次数越多,则影响力越大。因此,我们主要关注具有较高被引率的论文。对上述40余名学者发表的2000多篇论文进行统计的结果表明:被引率在3次以上的为764篇,约占1/3。

其中,3-10次的为642篇(84%);11-20次的为85篇(11%);21-30次的为20篇(3%);31次以上的为17篇(2%)。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即影响力越大的论文,数量越少。考虑到30年是一个不短的时段,本文确定,以被引率在11次以上的论文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共计122篇论文,出自31位学者。

图1:中国传播学专业期刊论文被引次数分布(篇)

需要说明,本文分析的所有论文均来自中国知网(CNKI),[3]论文被引率也都来自其引文数据库,从1979年起,至2007年止。[4]

3.变量

有关作者的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所在单位等,涉及论文的变量则包括内容、方法、贡献等。细目如下:

(1)内容——A、理论(经典学说、新媒体、舆论监督、危机传播、学科建设与发展、大众文化、传播伦理与法规、媒介公信力、受众、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与政治、媒介经济、媒介从业者;B、历史(中国新闻与传播史、外国新闻与传播史);C、实务(新闻、传播、媒介经营管理)。

(2)方法——D、思辩(概念推理、文献分析);E、实证(定性、定量);F、综合。

(3)贡献——G、创新(言前人所未言,或修改、推翻前人所言,对理论有显著推进意义,或对实践有显著参考价值);H、介绍(对前人成果的介绍);I、总结(对前人研究的总结)。

三、主要发现

1.总体描述

近30年来,中国传播学界的数及被引论文数,呈现出一种超常规的、惊人的快速增长态势。参见表1和图1。

试比较1979年和2007年,传播学论文数从358篇/年猛增为24366篇/年,增幅高达60多倍!若以1979年的358篇为基数,则至2007年累计的论文总数为224740篇,后者更高达前者600多倍。超过22万篇论文,这堪称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了。

由此推算,作者队伍的扩张也非常可观,假设一年人均发表两篇论文,1979年的作者估计不超过200人,而2006年的作者就可能接近或超过10000人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发展轨迹里,有若干明显的波动,或者说,有几个重要的节点。一是1983-1986年,初步形成气候的传播学界似有较为高涨的热情,数量连续突破1000、2000、3000大关;二是1992-1995年,走出“六四”风波的低谷之后,接连超越4000-8000大关;三是1997年,恰好是新闻与传播学被提升为一级学科的那一年,骤然冲破10000大关;四是2005-2006年,经过几年的平稳行进,又急剧上升,跨越了20000大关。

如果说,论文数主要反映量变,那么,被引论文数就比较能反映质变。如表1所示,从1979年到1993年,被引论文数很少,一直徘徊在两位数,显示出学科的成熟度很低;直到1994年,才取得突破,到达三位数,此后被引论文数不断增多,尤其是2000年以来,增幅更大。但总的来说,被引论文数(26279篇)只占数(224740篇)的1/8强。

表1:1979-2007年中国传播学专业期刊数和被引论文数(篇)

类目/年份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发表文章数 358 675 806 989 1103 1439 2739 3598 3883 3830 被引文章数 10 19 19 13 12 16 23 14 15 54

类目/年份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发表文章数 3679 3597 3940 4102 4256 6888 8007 8647 10041 9913 被引文章数 15 31 31 44 27 326 379 531 794 1134

类目/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发表文章数 11860 13903 13617 13225 13337 13734 16798 21410 24366 被引文章数 1524 2059 2257 2503 2944 3320 3570 2062 2533

图2:1979-2007年中国传播学专业期刊数和被引论文数(篇)

2.高被引率论文概况

如上所述,本文主要考察被引次数在11次以上的高被引率论文,共122篇(由31位作者发表,人均3.9篇)。当然,所谓“高被引率”是相对而言的概念,若以1979-2007年的29年间计,则11次的被引率不过意味着大约2年半才被引1次。但事实上,如表2所示,这批论文集中出现于1994-2006年(共13年),这也就意味着,它们接均每年被引1次以上,其中最高的被引次数为58次,由于该于1998年(至2006年为9年),因此相当于每年被引约6次。

从表2和图3可见,在此历程中,最高峰值为世纪之交的2001年(24篇),这表明,经过20多年的积累,中国传播学界终于成长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集中产出了一批相对有影响力的成果。不过,自那时以来出现的高被引率论文较少的情况,却未必是退步,而更可能是反映了以下规律:大凡优秀的学术成果,总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考验。

如果以进入新世纪的2000年为界,则此前(1979-99年)21年为33篇,占27%,此后(2000-07年)8年为89篇,占73%。也就是说,从总时间量(29年)看,后一阶段只占四分之一强(27%),但其高被引率论文的产量恰好相反,接近四分之三(73%)。

表2:中国传播学专业期刊发表高被引率(11次以上)论文数(篇)

年份 1979-93 94 95 96 97 98 99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论文数 0 1 4 1 10 5 12 17 24 10 17 11 9 1 0

图3:中国传播学专业期刊发表高被引率论文数(篇)

3.作者分析

(1)性别

如图3所示,在31位作者中,男性有26人,占83%,女性有5人,只占16%。这反映出,在中国传播学界的高被引率论文作者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图4:作者性别分布

(2)年龄

这批作者的年龄,集中于20世纪40-60年代出生者,即38—67岁之间。其中,10人出生于40年代(58—67岁),占32%;12人出生于50年代(48—57岁),占39%;7人出生于60年代(38—47岁),占23%,三者合计为94%。另外的2人,出生于20—30年代(68—87岁),占6%。可见,50岁左右是研究者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年龄段。

图5:作者年龄分布

(3)单位(地域)

从作者所在单位看,显然集中于高校,共10所,另有研究机构,仅2所。作者最多的单位是中国人民大学(8人),其后依次为中国传媒大学(5人)、复旦大学(5人)、清华大学(4人)、中国社会科学院(2人),这5个单位,共拥有24人(占77%)。其余7人(占23%),则分布在7个单位:北京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由此可见,作者单位和地域的分布,有一种集中趋势,即偏向少数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京、沪、浙、鄂地区。

表3:作者所在单位分布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复旦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大学 作者人数 8 5 5 4 2 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人数 1 1 1 1 1 1

从表4可知,若进一步考察前10位作者的情况,则集中态势更为显著。其中,仅中国人民大学就拥有5人,占半壁江山,其余5人则分布在以下5个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就地域而言,7人在北京,占绝对优势,其余3人中,2人在上海,1人在浙江。

表4:前10位作者所在单位和地域分布

作者 篇数 地域 单位 喻国明 13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陈力丹 12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卜 卫 9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 蔡 雯 8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张国良 8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匡文波 7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李良荣 7 上海 复旦大学 邵培仁 6 浙江 浙江大学 郑保卫 5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郭镇之 5 北京 清华大学

4.论文分析

(1)内容

在本文选取的122篇高被引率论文中,按大类分,“理论”取向最为突出,共计103篇(占85%),“实务”取向和“历史”取向分别只有15篇(占12%)和4篇(占3%)。

图6:论文内容分类(大类)

从“理论”取向的论文看,又可细分为13个领域,其中,最热门的话题为:“新媒体”(19.4%)、“传媒经济”(14.6%)、“经典”(14.6%)、“学科发展”(11.7%),这4类合计共六成(60.3%),可谓如实地凸显了当下中国传播业界、学界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其余9类的比例依次为:“受众”(8.7%)、“大众文化”(5.8%)、“伦理与法规”、“舆论监督”、“传媒与政治”(4.9%)、“公信力”、“新闻传播教育”(3.9%)、“传媒从业者”(1.9%)、“危机”(1%),大体也都是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但相对而言,除了“公信力”、“危机”2类兴起不久之外,其他7项皆属于传统或常规课题。

在“历史”取向的论文中,“中国”和“外国”平分秋色,各占一半。

再考察“实务”取向的论文,“新闻”比例最高(53.3%),超过半数,“传播”居中(26.7%),“媒介经营管理”(20%)排在末尾。但其实,后二者也可合并为宽泛意义上的“传播”实务,如此,“新闻”与“传播”就旗鼓相当了。

图7:论文内容分类(小类)

表5:论文内容分类(篇)

理论类 新媒体20 传媒经济15 经典15 学科发展12 受众9 大众文化6 伦理与法规5 舆论监督5 传媒与政治5 公信力4 新闻传播教育4 传媒从业者2 危机1 小计103 历史类 中国2 外国2 小计 4 实务类 新闻8 传播4 媒介经营管理3 小计 15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篇12

教学过程既是一个可控的信息流通过程,又是完成数学教学的主要途径。对学习过程中各种结构形式的优化控制与调节,则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动机,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品质

我们不仅应该为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而教,而且还要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教,为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而教。目前,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个迫切的任务,而前提是要激发动机。心理学家布鲁纳把“动机原则”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认为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机,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案例1]如教学“相遇问题”,为了扫清学习障碍,上课开始,创设情境:先由两个同学从教室的两端面对面行走,设问:“这两位同学行走的方向怎样?”“行走的结果如何?”……通过生活实际的直观演示,丰富了学生的感情认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相向”“相遇”“相距”“同时”等抽象概念,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识的探求,再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自觉性。

二、更新观念,构建教学环境,激励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

不再简单地把数学课堂当做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应成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数学,构建学生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教师要努力创设让学生善于思考和乐于学习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对数学的态度,充分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投入,使之具有愉、充实感,让学生主动学习,亲自参与充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案例2]教学“质数和合数”。1、创设情境。师:今天,我们来当一回小侦察员如何?课件展示:破译密码——在一次行动中,我方侦察员劫获了敌人的密码,第一个数字是10以内的最大质数;第二个数字既有约数3,又是6的倍数;第三个数字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第四个数字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第五个数字是1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谁能破译密码?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欲望。2、新授例1。师:按照每个数约数的多少,把1到12这些数分成几种情况。自己分一分,然后小组内交流,找三个小组汇报并到黑板上分别填写结果。写出有一个约数的、有两个约数的、有两个以上约数的分别有哪些。师:那么这节课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看书,看看你从课本中能学到哪些知识。学生自己看书自学,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最后班内交流质数、合数的概念,师:课件出示质数、合数的概念。3、帮助破译密码。在这一个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获取知识。同时让学生感悟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他们的思维。

三、更新观念,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利用多样化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利用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创造性

首先,开放题的结论不唯一或解题策略多样化,但这些不唯一的结论或多样化的解题策略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也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案例3]“有余数的除法”后练习()÷9=5……(),通过练习,学生发现答案较多,但所填的余数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小于9,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的深刻性得到有效的培养。其次,学生解题时也具有广阔性,即不是利用从本单元或本册教材中学到的知识解题。

[案例4]教学“反比例应用题”张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40个,10天可以完成任务,实际前2天加工了1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张师傅几天可以完成任务?引导学生得出了多种解题方法。

(1)倍比法:2×(40×10÷100)。

(2)归一法:40×10÷(100÷2)。

(3)分数法:40×10×2÷100

(4)正比例法:设张师傅x滋炜梢酝瓿桑(40×10)x=100÷2

(5)反比例法:设张师傅x天可以完成任务(100÷2)x=4×10。这种训练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生思维容量,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其三,要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思维。例如,让学生在1、2、3、9、11几个数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数类。学生回答出:1与其它几个数不同,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是这几个数的公约数;l是这几个数中最小的一个;2与其它几个数不同,又是这几个数中唯一的偶数;只有2等于前后两个数的平均数,等等。可以说以上每一个答案都是学生对知识的一种“自创造”,这种潜能是无限的,为学生获取成功带来喜悦。

(二)利用猜想,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手段

关于猜想,波利亚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在做题之前猜想该题的结果或部分结果。学生一旦表示出基本设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就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或搞小动作。”从波利亚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小学生而言,并非要出现像科学家那样的猜想,凡是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猜想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让他们在猜想中更好地获取知识,展示他们的创新才智,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案例5]《分数化小数》。

(1)提出猜想——教师让学生把一些分数化成小数,并寻找在一般的分数化小数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猜想:“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或5而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2)检验猜想——教师出示:例8,把这些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先让学生根据以上猜想做出判断、检验、修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