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9 09:27:57

教育反思论文

教育反思论文篇1

20世纪初,王国维先生在《教育世界》中引入教育学,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开始在中国传播,伴随着师范教育的发展及班级授课制的普及,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在当时的教育界风靡一时,人们对五段教学法很是痴迷。在这之前,我国只有《论语》、《学记》此类的古典教育著作,这些都是基于个别化教学的背景编写的,而且论述比较零散,无法适应班级授课制的大趋势。

2“.学美”阶段。

上世纪20年代,杜威来华,将实用主义带入中国。其他学派的教育学说及教育著作也陆续被引入国内。

3“.学苏”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学习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热潮。主要表现为翻译苏联的教育学,邀请苏联专家来讲授教育学,还有积极引进苏联教育学研究的最新信息。甚至是把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当作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经典著作来读,却忽视了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956—1976年期间,我国学者开始积极探索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

4.多元化与反思阶段。

在介绍和研究美国、日本及西欧教育学家的新思想的同时,我国学者也变得日益重视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开始注重对教育学的全面反思。改革开放以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所包含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发掘,出版了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教育文集和研究著作,还出版了一大批尝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教材和著作。

二、教育理论的实践功能及反思

教育理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的功能,否则它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对于教育理论功能的阐述,是基于它与教育实践的关系而言的。彭泽平在“指导说”的基础上,认为教育理论具有两个实践功能:一是认识层面的解释功能和预见功能,二是对教育实践者进行价值观念的启蒙和重塑功能。从我国教育学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就教育理论的功能而言,我国教育科学显然名不副实,仍然没有把教育这一社会事实作为真正的研究对象,教育基础理论没有转化为教育技术科学和教育技术,因而不能对教育实践提供方法上的指导,无法正常发挥其实践功能,依然处于一种无根的状态之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依然很大,首先,教育理论研究沦为专家们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承担不起解释和指导教育实践的使命;其次,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难以得到有效的理论总结和提升,他们逐渐丧失了探索的能力及勇气,日益成为专家设计方案的工具。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存在差距,甚至脱离了实际,原因如下。

1.教育理论空泛并与教育实践发展不同步。

教育理论的研究受限于教育规范,空洞而因无法指导实践。比如,研究教育目的,就把法定的教育目的大大解释一番,很空洞,至于实践中的教育目的,如教师、家长等教育当事者所领悟到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目的,则研究甚少。这只解释了教育目的应然本质,没有对教育目的实然本质给予回答。另外,教育理论与实践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在一定范围内,理论比实践超前或落后都是正常的,适度的距离有利于两者的发展,但是,如果距离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理论与实际就会脱离。

2.教育学的依附性及理论研究缺乏整合。

教育理论研究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几乎没有独立的发现,总是从别的学科那里借来问题和结论,一直受制于其他领域,无法从依附性中独立,更无法从教育学的学科视角来研究和探讨问题。现下理论研究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也陆续渗透到教育理论研究队伍中间。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交叉较多,且教育问题本来就人人可有观点,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是,教育理论研究需要的是较高的综合素质,如较强的知识整合的能力,就算是专业出身的人员,也难以具备这些素质,何况其他学科加入进来的人员,更是难以超越自身的专业视野而有所建树,因此,教育理论即便被大量人员大范围研究,也依然缺乏整合性、科学性与独立性。此外,由于没有摆脱依附性,无法做到以教育实践为基点,教育理论研究也难以对教育实践产生有效的指导。

3.缺乏历史视野。

关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杜威曾说过:如果过去的事情全都过去,一切完了,那么,对待过去只有一个合理的态度。但是,关于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钥匙,历史叙述过去,但这个过去乃是现在的历史。教育传统与文化传统是相互联系的,教育传统一方面是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带给文化传统变革的动力。只要我们认真思索这两者的联系,是很容易寻找到当今教育问题的答案的,如教育理论为何总是停于表面而无法深入,经认真思索后,得出的答案是与文化传统中批判精神、反思意识的缺乏有关。因此,教育探索者难以找到教育理论生长的突破口,无法把握现实。

4.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认识上的偏差。

研究者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研究的目的并非为了指导与服务教育实践,而是单纯为了教育理论的发展;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知识概念,抽象于实践之外;使用的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逻辑思辨。因此,所得研究结论很“高深”,与实践不“沾边”。反过来,第一线的教师尽管学过一定的教育理论,但不知应该用在哪,怎么用,或根本不屑使用,只是凭借着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经验来开展实践,不能实现实践活动的创造性,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认识的偏差还导致教师对研究的误解和排斥,缺乏自下而上的主动革新及发展意识。在对待教育与教育科学的问题上,他们通常只认同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教育学科理论研究,则认为是专家的事,不敢高攀,与自己关系不大,从事教育实践,却从不把自己当作一个研究者,而一旦谈到教师应参加教育研究时,又不认为这对自身的教育实践的研究很重要,潜意识中就已经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分裂开来了。

教育反思论文篇2

文艺学或文学理论课程在大学中文系中是重要的理论课,文艺学分支较广,包括文学概论、西方文论以及古代文论等。在多年的理论课教学中,本人发现了很多与之相关的教学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文学关注与理论严重脱节、教材观念陈旧、内容老化,教材编写者与教学者、文学脱节。这些问题已经积弊成疾,亟待解决,如若不然,则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久而久之,本来就很差的学生的理论水平会越来越差。我看了国外大学文学系文学理论课的教学视频,感觉完全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的教学,无论是部级的,还是地方级的,在教材的编写上大同小异,讲课内容也大同小异,即使是文学概论精品课也基本逃不出既定的樊篱。而国外的文学理论课,完全就是关于文学的纯理论,比如耶鲁大学文学系的文学理论课就是如此。他们讲起来也不受教材所限,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国内的高校,几乎每个高校都有精品课,文学概论这门课程在各个高校称得上精品课的不在少数。然而,统观教材,讲课模式、方式基本就是大一统的局面,就像当前的电视剧,看得多了基本脉络一致,令人提不起兴趣。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都是这么教,学生都是这么学,最终的所获寥寥无几,文学理论课失去了它的血色,沦为一架干瘪的教学工具。 那么,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我们究竟如何才能突破这张无形的大网,把自己拯救出来,把学生拯救出来呢?还有,我们怎样能够力所能及地、自为地做这些事,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自己,改良这些令人痛苦的现状?怎样自反地看待这些问题,应最起码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成为解决问题的缺口和出站口。 一或许,在所有的问题中,教材才是问题的症结。时下所用的教材,不仅文学观念陈旧,而且意识形态色彩强烈。文学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作为文学姊妹的文学理论却与之相去甚远。这不能不是一个令人绝望的现实,本来同宗同系的文学理论似乎专意于一项严肃的事务,将文学抛得远远。 文学理论能否简短一些,能否淡化意识形态,或者改变体例,我认为这是我们应该重新考虑的事务。在中国传统文学史上,文学理论都与文学本身没什么两样,比如《文心雕龙》、《诗品》,以及各类诗话词话等,既是文学理论,又是文学作品。 不仅文学理论,文学史在之前也出现过如此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意识形态色彩太浓,淹没了文学本身的文学性,后来谢冕、陈思和等人所编写的文学史就像大雨之后的街道,焕然一新。从1980年代夏至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到1988年之后直至今日的文学史已经卸去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转换成新的面孔。如今文学史已经不是问题,而文学理论却到了相应的时期,它的痼疾一部分和当年的文学史所面临的问题一样。是到了重写文学理论的时候了! 要重写文学理论,首先,要一扫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解放思想,抛去沉重的包袱、沉重的枷锁。 要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凸显文学性,抛弃八股体例,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灵活制体。文学理论应跟得上文学的发展轨道,不能文学已经变样了,多元化了,文学理论依然是老面孔、老思维。目前的情况是,文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文学作品数量与年剧增,而且文学的表现形式,文学创作观念,文学思潮以及文学体裁都发生了变化。作为重写的文学理论,要能及时地将这些新的东西融入进去,比如文学思潮里的在场主义散文、小说创作的神实主义创作理念等就是很新鲜的现象。 不仅如此,既要加进新的东西,更要淘汰一部分陈旧的东西。有些已经非常陈旧的或者已经退化为普及性知识的内容可以不再重复编写进去。比如文体学一章,我认为就没必要再浓抹重彩,略略提及即可。比如什么是小说,什么是散文,什么是诗歌,这些大家都知道的没必要再去重复。相反,应力将新出现的东西浓彩重抹。再比如,当下新媒体对文学的影响也应作为一个新的问题来研究。 目前的教材多将视听艺术、新媒体文学排斥在外,或者还没有办法顾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文学理论应该跟进文学进程。此外,有关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流派方面的内容,过去的教材总是在文末最后的部分稍微提及,我认为这个应该重笔来写。国外的文学理论课就是讲各家各派的文学理论,而不是像我们一样从本质讲起,讲什么是文学、然后再讲文学的种类等等,这样讲下来的内容所涉猎的都是大文学(泛文学)或者表象文学的基本常识,没有深入到文学真正的内层去。这些浅表性的理论大而化之,缺乏具体坚实的文学根基,因而看起来什么都讲到了,但实际上什么也得不到。对文学批评或理论流派加重笔墨,目的在于突出理论而不是“概论”的作用,既然涉及到了理论,那就将理论落到实处,至少有一部分要落到实处。在大的方向上,是否可以抛开先入为主的本质主义观念及其做法,我想这个问题值得重新思考。本质主义观念指导下的教材容易搞成千书一面的格局,只要有个统一的核心,其它都能填充进去,于是呈现出大同小异的面目,乏有新意和新鲜感。 二上面所述是目前教材存在的问题。其次,教师本人的问题也很严重,目前中文系的理论课已经变得面目狰狞,乏善可称。这主要表现在,教理论课的教师文学素养并不高,或者说文学素养高的不多。他们长期以从事教育为生,为谋生手段,学院派的体制以及职称制度的单一化使得教师们以论文的数量作为生存之道,他们往往不在文学现场,或者很少关注文学现象,作为批评者的教师只是根据自己所需选取很少量的作品来看,对于文学现实缺少现场性和关怀。由于批评者不在文学现场,所以对文学的批评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 他们或者以卖弄艰深的理论示人,体例为严格论文形式的八股文,或者以吹捧为主,不讲真话实话,人云亦云。这两种情况都是以功利为目的,对于文学的现状及其发展没有多少建设性意义。教师应处于批评领域的前沿阵地,应是批评话语强有力的持有者。但是,由于教师只是将文学作品当作自己从事科研的工具以及上课的佐料,所以文学作品在他们那里不过就是文学理论的附庸,不过就是他盛装自己所谓的知识的器皿。大多数学院派的批评者们所写的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生硬难懂,读者看不懂,作家不认可。他们的文章哲思多于诗思,把充满美感的文学作品解读得面目全非,令人望而生畏,就像是把一朵鲜花一瓣一瓣地撕落在地。#p#分页标题#e# 由于批评者或者学院派教师长期从事教学,以及为职称等体制所压迫,很少有人既能从事创作,又能从事研究。大多数教师都以科研为主,真正要搞创作,对他们来说,一方面不实用,不划算,因为评职称不算数,一方面大多数教师理性思维有余,感性思维不足,真正要他们创作,实际水平很难示众。教师既不熟悉文学、不关心文学,不在场,自己又不会创作,两方加起来,就会越来越脱离真正的研究对象。不仅思维习惯固化,僵化,而且语言也缺乏文学性。如果文学修养高的话,文学性的语言和理论化的语言原本也可以互为表里,不相冲突。但如果自身文学修养都不高,那难免使理论语言玄奥深涩,读来味同嚼蜡,无味可留。一旦脱离了源头活水或真正的对象,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就干枯无味、乏善可陈了。这样教下去,年复一年,文学理论越来越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课,跟文学的关系越来越疏离,也逐渐失去了文学性。它的美感、它的感性的一面消失殆尽。 教材当然也是学院派的教师们写的,长期的不诗思,导致他们在编写教材时,就会出现上述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本人,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体制,但可以改变自己。作为从事文学批评工作的教师,如果处处以工具理性为指导,那么做任何事就会以看其是否有用为主,而且往往看到的是眼前的利益。教师应尽可能地放下包袱,尽量用多的时间看大量的文学作品,关注、关怀文学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自己利用业余时间,亲自操刀,搞点文学创作,这样就有了经验。有了经验性的体会,有了切身的感受,才能理解作家、理解文学,也才会给予人温暖与感动,就像文学给予我们的温暖和感动一样。否则,那种冷冰冰的理论者的姿态只会使人们对理论望而生厌、望而生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文学的兴趣。如果读者的面前同时摆放了小说和理论书,大概拿起小说看的人还是比理论书的人多。文学创作是鲜活的、及时的,是生命之树,而理论总是滞后,是理性的。如果自己缺乏文学的感悟、缺乏对文学的理解,那只会使理论更为理论。如果能够真正体会文学、体验文学,那文学理论也会锦上添花或变成一朵花。我本人很喜欢看既是作家或诗人又是评论家的作者们的批评类文章,他们在写批评类文章时,得心应手,似信手拈来,轻轻点到,又新锐无比,看他们的评论你会将之混同于他们的创作。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思维上和语言上都是审美化的,没有被理论格式化。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学习作家。 我们也可以说教材只是所有事情的一个引线,它引出了一串与之相关的问题。但教材有时无形当中也控制了主体。就拿考研来说,文学理论所考内容基本也都出自教材本身。为了考研的学生,将该教材看得很重,教师为了增加学生的考研率,也会将此教材奉若神明。暗中的、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教师和学生,都抱有极强的功利心理。 如何打碎这样一个链环,可以说是全盘之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怎样去改变这些种种现状,实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三我们不妨可以借鉴下国外文学理论课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他们重论我们重史,他们的文学理论课是名副其实的文学理论课,而不是文学概论。理论一旦概化了,容易搞成一刀切,搞成本质主义的东西,一旦成为史,很容易滑入黑格尔逻辑主义的窠臼。即先设立一个起点,也就是从文学本质论开始,然后逐章逐节地按照逻辑的、历史的线索演绎下去,最后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国内教材一般都这样。教师也是这样上,考试也是这样考,循规蹈矩的教材与教学方法固化了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久而久之,大家都把它当作是一门课程,是否能够真正起到什么作用或者达到什么社会效果,没人关心。相反地,国外的文学理论课就是讲各家各派的文学理论,从柏拉图一直讲到现当代,讲得很具体很实在。我们的文学概论上下来,基本也跟写作课差不多,看起来什么都讲了,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只是大而化之的一些皮毛的内容。我认为,这样的科目教下来对学生没什么真正的用处。 文学理论到了要改革的时候了,只有改革才能给死气沉沉的理论课带来新的曙光和生机。如果把文学看作一朵花的话,她的姊妹文学理论也应该是一朵花。那么,它还能够成为一朵花吗?

教育反思论文篇3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

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二、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综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1.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之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该项工作与“PDCA循环”中的“P阶段”相契合,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

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P阶段”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1)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团队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语文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3.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育反思论文篇4

我们要用正确的科学发展规来研究探讨腐败的发生演变规律,结合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的反腐倡廉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认清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发展规律,迅速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到一条更加适合中国体制的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一套反腐倡廉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认真,严格的展开反腐倡廉建设工作。

二、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发展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的科学化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思想

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的科学化。理论体系科学化是指在科学判断腐败和反腐败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国家和各方面的需要,科学的选择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体系与指导思想。反腐倡廉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科学化是反腐倡廉建设内容体系、绩效评价等方面的重要前提保障。

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发展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共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突显反腐倡廉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

总书记曾经说过:“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够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的话,腐败就是很突出的一个。”曾经中国共产党也做了诸多关于反腐倡廉的措施,然而,在理论上,我们还没有从根本上理清反腐倡廉建设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系,从而没有明白出反腐倡廉建设应该怎样服务社会发展大局,所以在实践中,反腐倡廉建设只是一味的服从于社会发展大局,进而使反腐倡廉工作没能有效的展开,反腐倡廉建设的地位也被弱化。有的地方已出现集团腐败,部门腐败的现象,甚至个别地方已经开始否定反腐倡廉建设的地位。

因此加强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了反腐倡廉建设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将反腐倡廉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放在同样地位看待。既强调要将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这些建设中,更加强调将反腐倡廉建设服务于当中。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重点,全面协调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展开。

目前,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忽略了地区和部门之前的差异,实行强调全面整体推进,反而成了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展开阻碍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得在全面贯彻反腐倡廉建设整体战略的前提下,深刻反省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反腐倡廉建设形势,针对他们不同的反腐倡廉建设条件,明确制定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反腐倡廉建设机制,鼓励反腐倡廉建设机制创新,以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

三、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建设方式的科学性的增强是反腐建设工作建设的根本措施

反腐倡廉建设方式是指在反腐倡廉建设整体规划下,反腐建设需要程序化,规划化,制度化。其中涉及的内容有:教育、改革、纠风、监督等方面。反腐倡廉建设方式科学化是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实施的重要保障。

针对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建设方式的科学性。

(一) 用科学发展观确定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战略及重点

反腐倡廉建设总体战略的科学性决定着反腐倡廉建设方式科学性的重要前提,惩防并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逐渐明确出来的重要方针。根据反腐倡廉建设形势的需要,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惩治和预防,整体治理与个别治理等关系。要做到在惩治腐败现象的同时,不断健全预防腐败现象发生的机制和制度,还要在完善反腐体制的过程中,加强提高体制实施的执行力,进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发展。

(二) 科学地选择反腐倡廉建设的具体方式。

目前,在我国教育、改革、纠风、监督等工作格局下,每个方面都应该有不一样特色的反腐倡廉建设的具体方式。为了避免反腐倡廉建设资源的无效浪费,应该对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方式进行全面评估,从中选择适合目前我国反腐倡廉建设需要的,有实际效果的反腐倡廉建设方法。

科学地反腐倡廉建设具体方式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营造良好的社会廉洁氛围。

当今社会,衡量这个社会健全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这个社会的廉洁氛围是否浓厚。要形成中华廉洁文化氛围,必须要有新闻媒体,文艺作品,社会舆论等方面的支持。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更应该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力量,加强对廉洁文化宣传力度,经常刊登和播出关于廉洁文化的节目,宣传廉洁文化建设中取得成效和经验,提高群众关注程度,从而营造廉洁氛围,自然而然,形成廉洁文化建设的社会大环境,为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教育,修筑拒腐防败的思想道德防线。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反腐败斗争虽然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持着平稳健康的良好态势,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教育仍然不容忽视。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廉洁自律工作,逐步规划从政行为,让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而查办出来的违纪违法的腐败分子的惩罚力度也应该大大加强,给那些准备腐败和腐败了没被查办的机关人员予严格的警示等方面着手,使党政机关和干部腐败现象有所缓解,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满意程序也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进行的决心,进而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深入基层建筑中去。

(3)加强自身先进性教育,提高拒腐防败的能力。

1.坚持用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理论武装头脑,保持思想上先进性,努力提高政治理论修养,掌握先进文化知识,坚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坚持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保持政治上的先进性。坚信我们事业的正义性、必然性就是我们的正确理想信念。持着这个信念我们应当脚踏实地,坚定不移的捍卫自己的信仰与事业,这样才能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才能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干好我们的工作。3.坚持做到艰苦奋斗,保持作风上的先进性。在工作时要踏踏实实,不搞形式主义,不阳奉阴违,忠实地发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在生活中,要始终保持廉洁自律,当老实人,不攀比,不浮夸,始终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

总而言之,我们要正确对待名利、权利和地位,严格避免生活上的堕落,经济上的腐败,政治上的变质,将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做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四、对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绩效评价科学化的加强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保障

教育反思论文篇5

【论文摘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但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量正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并没很大地提高,从而导致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在互助县调查研究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劳务输出瓶颈的解决主要靠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随后简单地论述了职业技能培训的具体实施措施。 【论文关键词】 教育反贫困,劳务输出,职业技能,培训措施 引言 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12亿人口9亿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自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以来,长期处于生产要素极小流动的我国农村,一夜间似乎从地下涌现出数以亿计的过剩劳动力,当他们在农村被推出土地,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后,就大批地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大规模流动,而城市的人口控制政策和政府的清理,遣返等可能又将他们赶回农村。这股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客观上引发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有的劳动力资源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且还要消费大量的财富,加重了从业者和社会的负担,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剩余劳动力使农业上一个人能干的事由几个人做,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商品生产难以发展,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没有一个固定的谋生职业,流落全国,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将继续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大规模向城镇流动,使得城镇原本有限的就业机会更少,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给城镇青年就业带来更大的困难,等等。我国是一个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积存的农业大国。21世纪的中国农民,将面临着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就业困难三大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尽管带来不少社会问题,有的甚至相当严重,但毕竟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这种过剩包含着两层内容,即绝对的过剩和相对的过剩。就是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适与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并存。面对庞大的农村过剩劳动力及其流动的现实,深入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变的重要因素,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出路是极其必要的。 1 现状分析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转移了一部分到第二、三产业,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农业劳动力比重过大的格局,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仍然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1.1 数量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据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2000年互助县总人口为36.97万人,其中农业户人口34.55万人,在农业户人口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达18. 51万人,占全县农业户人口的53.6%,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净增4.32万人,十年间,年均递增2.7%。 1.1.2 人多地少,形成劳动力大量剩余 由于农村人口的增长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的耕地面积也相应逐年减少。据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全县总人口为36.97万人,年未耕地面积104.03万亩,人均为2.81亩。虽然土地面积大,但耕地面积小,宜农面积少,旱涝保收田地更少,人均旱涝保收面积只有0.67亩。同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十年时间,全县共增加人口9.06万人,耕地面积减少0.76万亩。由于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如果按照我国现阶段每个农村劳动力负担5亩耕地(按国际惯例,3亩旱地等同于1亩旱涝保收田地)的能力计算,只需要11万农业劳动力就足够了,扣除在农村和城镇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人口,大约还有8.9万农村剩余劳动力。 1.1.3 文化素质低,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汇总结果表明,2000年该县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合计为283763人,文盲人口73211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25.80%。其中,15岁至59岁人口中文盲、 半文盲人口10853人、小学文化程度144090人,初中文化程度92644人,高中文化程度20119人,大、中专文化程度4148人。由之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中低文化层次的人数居多,总体素质差。从人口经济学来看,经济发展与人口素质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依次对劳动人口素质有一个由低到高的需求。互助县农村较高文化程度的人数比重太低,文盲、半文盲人数偏高,它一方面使得农业科技推广举步维艰,仍维持着旧的劳动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影响到产业结构和类型的调整,成为农业内部与非农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素质障碍,从而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1.1.4生育潜力大,今后较长时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呈增长趋势 现阶段农村人口的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总和生育率均高于城镇。农村人口增长快,随之未来进入婚育年龄的人口就多,生育潜力就大,据推算,今后十年该县农村每年出生人口平均在5500人左右,除去死亡人口,每年将平均净增人口约2458人。这预示着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在本世纪初呈增长趋势,如果考虑到今后十年科技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可能比我们现在估计的还要多。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中,农村将始终受到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困扰。 1.2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曾出现过高速度,但是现阶段由于各地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景气,机构改制和人员的裁减,使得一部分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又回流到农村。从深层次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低和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适应转移的要求所致。 1.2.1 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目前,从经济发展的速度来看,各企业单位均有一定的加快,但是企业效益并不十分理想。由于企业的效益不好,自然在吸纳劳动力的容量上受到了限制。近几年来,互助县每年新就业的人员一年比一年多,但是待业和下岗的人员仍是有增无减。据该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该县2000年不在业人口合计为11730人,其中:失业人口1147人,失业率为1.49%。可见,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就业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发展快,企业效益好,安排的就业人员就多,反之就少。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就企业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想消纳很多的待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显得力不从心。 1.2.2 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难以适应转移的要求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该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素质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无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才,高中文化甚少,初中、小学文化居多,文盲、半文盲比重大。这些剩余劳动力中的很多人由于文化素质低,既难以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又难以接受国民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现今农村大多数地方仍停留在建国以来传统的耕作模式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 1.2.3乡镇企业的发展远不能容纳就业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在该县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起到了主要作用,现全县有3.39万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从事非农业劳动。但是,由于多年积累下来的供求失衡,以及影响经济稳定的一些因素交叉作用,使得本身比较脆弱的乡镇企业首当其冲地步入了困境。同时,因连锁反映,农村其他形式非农产业的发展,如个体、私营工商业等也受到牵连。近几年来,农村非农产业企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缩小,使得现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得不“积压”在农村这个田地里。 1.3 劳务输出初见成效,但问题仍很突出 互助县作为省定贫困县因其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内部就业机会少且工资率低等原因,一直是青海省劳务输出重点县之一。据互助县劳动就业局的监测统计,2003年劳务输出人数达95018人,占其劳动力总人数的51.27℅。(见表1)劳务输出人数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我们调研中发现,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00-03年互助劳务输出统计表 表1 年份 劳务输出人数 劳动力数 劳务输出人口比例 2000 45000&nbs p;185156 24.30℅ 2001 81966 185303 44.23℅ 2002 92380 185270 49.86℅ 2003 95018 185324 51.27℅ 资料来源:互助县劳动就业局劳务输出统计相关年份数据 1.3.1 剩余劳动力文化科学技能素质较低 请再看下面一组调研统计资料: 外出打工者的文化教育情况统计表 表2 文盲 小学肄业 小学毕业 初中肄业 初中毕业 高中肄业 高中毕业 大专及以上 人数 36 40 61 44 74 9 22 6 占样本比例数 12.33℅ 13.70℅ 20.89℅ 15.07℅ 25.34℅ 3.08℅ 7.53℅ 2.05℅ 资料来源:互助县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外出打工者职业分布情况统计表 表3 种植业养殖业 建筑业 制造业 商业 餐饮服务业 娱乐业 其他职业 人数 14 103 9 13 37 4 58 占样本比例数 5.88℅ 43.38℅ 3.78℅ 5.46℅ 15.55℅ 1.68℅ 24.37℅ 资料来源:互助县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外出打工者月收入情况统计表 表4 200以下 201-300 301-400 401-500 501-600 601-700 701以上 人数 52 79 49 36 14 3 5 占样本比例数 21.85℅ 33.19℅ 20.59℅ 15.13℅ 5.88℅ 1.26℅ 2.10℅ 资料来源:互助县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从调研统计资料来看,互助县外出打工者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绝大多数(87.33℅),这就决定外出人员只从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如从事建筑业的外出打工者占43.38℅),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只求能干活,难求合理的报酬(月收入300元以下占55.04℅)。 1.3.2出外打工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 由于劳务输出无序分散,自发性强,上当被骗现象时有发生。没有法律的保障造成与用人单位的不平等性,工资讨要受到一定困难,给待外出者造成了恐惧心理。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在获得劳动报酬上,有的工种实行计时工资,有的为计件工资。在建筑工地做杂工的工资一般在每月1000元左右,有一定技术的每月1500元。而大部分工地每月只预付农民工500元到700元,有的每周只预付100元,有的按工作量支付工资的50%到70%。工头们多向工人承诺,剩余的工资到年底一并发给,好让农民工有“一大笔过年费”。可是到了年底,工头们又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拖欠工资,致使许多农民工到了要回家过年的时候,手里握着欠条无处拿钱,空等一场。 1.4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 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主要得益于农村劳动力在进入农村工作和生活前所接受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实际上他们一旦进人农村工作和生活。这种教育就基本上与他们脱离.而离开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农村劳动力的再教育,主要是通过农村成人教育来完成的。 目 前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如何?在问及“村里有没有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时,在被访问的364户家庭中,4.3%的家庭认为“经常搞,主要是文化教育”,2.6%的家庭认为“经常搞,主要是技术教育”,两者合计共有6.9%的家庭认为村里经常对农民进行文化或技术教育;20.6 %的家庭认为村里针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很少搞”;60%的家庭认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是“做样子”;49.4%的家庭认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从未搞过”(见表5)。这表明基层组织对农民的教育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将这项工作作为日常工作来抓。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第六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而这项工作的开展显然不到位。 基层组织对农民进行教育的现状 表5 文化教育 技术教育 很少搞 做样子 从未搞过 人数 16 9 81 218 40 占样本比例数 4.3℅ 2.6℅ 20.6℅ 60℅ 12.4℅ 资料来源:互助县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在问及有没有必要进行这些教育时,村民给予了非常肯定的回答。在被访问的364户家庭中,88.46%的家庭认为“非常必要”,只有6.59%的家庭认为“没有必要”。农民非常渴望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教育,也非常希望有关部门与单位送科技下乡,传授农民急需的农业科技知识。 农民对技术教育的态度 表6 认为没必要 有必要但无力支付费用 农活忙、家庭拖累没时间 有必要无处培训 其他因素 人数 24 261 30 61 23 占样本比例数 6.59℅ 71.70℅ 8.24℅ 16.76℅ 8.24℅ 资料来源:互助县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综合分析以上原因,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和农村劳动力转变,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瓶颈,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2 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从业人员素质低将会影响到劳务输出的总量和务工收入。据我们调查结果表明,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年收入为9226元,比无技术的外出打工的高出2787元。可见,专业化、技术技能型外出人员不仅就业稳定性好,而且收入相对较高,为此必须加大对输出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 2.1加大输出人员培训的任务 2.1.1开展引导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引导性培训主要由各级政府,尤其是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开展。引导性培训要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 2.1.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例如可开展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尤其是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指导。 2.2 推进输出人员培训的具体措施 2.2.1加强组织 领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教育投资的能力越来越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推动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的发展、坚持以深化改革为重点,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保证“三个增长”目标的实现,以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需求急剧扩张的局面,缓解职业教育的供求矛盾。 2.2.2加大培训的资金投入 加大政府对农村贫因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覆盖范围,把更多的农民和农民子女纳入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中去。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生产力极不发达。而我国的适龄儿童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现实国情决定了农村的经济状况连农村自身的基础教育问题都难以解决,乡政府和村组织哪里还有钱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呢?尽管我国现阶段已经决定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主要由县级政府负责,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格局基本没有变,乡级财政承担不起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局面很难保证不会在县级政府重演,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也很难落实到位。因此,必须改革农村教育投资体制,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教育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加强政府统筹,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加强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的同时,还要积极鼓励个人、团体、基金组织等向职业技术教育投资,促进民办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职业技术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不发达的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单靠政府这一教育投资主体不可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职业技术教育需求,同时,我国也有不少民间资本欲投资于民办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建立私立学校或教育公司,扩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供给.再加上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有愿望也有能力支付更多的教育费用,以满足他们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求。因此,政府在增加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各种民办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将过去哪种政府单一投资主体转变为多元化地职业技术教育投资主体。 2.2.3改变传统职业技术教育观念,树立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多样化的观念 正式教育可以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我们常说的教育,往往局限于正规教育,即按照明确的目的、严密的计划和严格的章程将受教育者组织起来并进行教育培训。实际上,随着社会形式的不断发展,非正规教育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非正规教育是指任何在正规教育系统以外所进行的,为人们中的特定类型、成人及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例如,农村推广和农民培训计划、成人识字计划,在正规教育系统以外所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有关卫生、营养、计划生育、合作团体等各种社区教学计划。非正式教育指个人从自身的社会经历和生活环境中锻炼、学习和提高的一种教育过程。或者说是从日常经验和生活环境——家庭、工作、娱乐中,从家人和朋友的榜样和态度中,从旅游、读报和看书中,或通过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和电影,学习和积累知识、技能、态度和见识的终生过程.谈到发展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地认为仅指正规职业教育,还应该包括非正式职业教育和非正式职业教育。实际上,非正规职业教育和非正式职业教育更适合农民和城市新移民的受教育要求.效果更为理想。因此,从其种程度上讲,国家不仅要投资正规职业教育,促进正规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要重视非正规职业教育和非正式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投资。因为在适当的条件下,对社区职业教育,或者说对非正规的职业教育和非正式职业教育进行投资更为廉价,效果更好。 2.2.4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促进青年劳动者就业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培训就业制度。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 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转移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 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用人单位招收农村劳动力,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对用人单位因特殊需要招用技术性较强,但尚未参加培训的特殊职业(工种)的人员,可在报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之后,先招收后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后再上岗。 2.2.5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 在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约定双方责任和权益,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的良性互动。对培训机构与输出(派遣)机构的合作,地方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制订鼓励措施,加强业务指导。 发展和改革农村教育,使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阵地。充实农村普通中学职业培训和就业训练的课程安排。具备条件的农村初高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新增劳动力培训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各类职业学校要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和培训规模,积极开展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村成人学校建设,充分利用农村成人学校开展农民工培训。城市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要结合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开展进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选拔出优秀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开发出适合于农村需要的廉价的乡土教师,派人专门负责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和继续教育研究,才能将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落到实处,使农村职业教育工作做得既认真踏实,又富有地方特色。质量和效益是农民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则是农村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2.2.6推进农民工培训就业一体化 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为重点,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实行培训与输出互动,促进学员就业转移。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实行培训就业资源共享利用,逐步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领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要建立农民工培训人才数据库,探索组建农民工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推进劳务输出产业化。鼓励部门、单位和社会组建专业劳务输出机构和劳务开发公司,加强劳务输出网络建设,规范劳务市场管理。各级农业和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托行业优势,建立劳务输出协作网,定期公布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为基层农民工培训就业提供信息指导服务。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要密切合作,主动配合并发挥各自积极作用,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就业的一条龙服务工作。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村就业增长非农化以及流动性日益明显。作为城市劳动力结构的必要补充,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还将继续存在,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量和流速应该在有效调节的基础上得到相应控制。总体原因主要是由农村劳动力本身的素质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因此,要走城乡统筹就业的发展之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补充城镇劳动力的形式更完善,必须经过市场和政策的调节和引导。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开发智能和技能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通过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将农村职业培训与户籍制度改革配套实施,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通行证,从而调动农村劳动力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当然,“谁用人谁培训”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对进入小型分散用工单位的外来农民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相应抬高对其进城务工的“素质门槛”,分层次、多渠道的系统培训,可引导农村劳动力积极参加培训,减少盲目流动。 参考文献 胡永科.中国西部概览•青海.民族出版社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扶贫开发规划 2003-2010.互助县政府 刘克崮.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管理世界.2003(05) 李 涛.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转移.内部文摘.2003(16)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千方百计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文章.华柯天下http://www.chinake.com/2011年5月22 刘鸿渊.农村收入现状:制度与思路.经济体制改革.2003,(05) 温锐,游海华. 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李培林 .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朱智文.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2 陆学艺. “三农论” 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社 2002 [11]陆学艺.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北京 知识出版社 1991.

教育反思论文篇6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

    一 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

    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二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综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1.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之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该项工作与  "pdca循环”中的‘`p阶段”相契合,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

    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p阶段”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1)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团队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语文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3.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育反思论文篇7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

一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133229.CoM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

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二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综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1.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之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该项工作与"pdca循环”中的‘`p阶段”相契合,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

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p阶段”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1)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团队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语文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3.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育反思论文篇8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教学反思方法主要包括:录像反思法、教学反馈反思法、行动研究反思法、课堂观摩反思法、教学日记反思法、讨论探究反思法等。本研究中主要应用的方法有课堂观摩反思法、教学日记反思法和讨论探究反思法。其中,课堂观摩反思法可以从上课教师的体态语态、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效果以及教学可行性进行反思,教师本人对他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反思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教学日记反思法就是教师将自己的课堂实践连同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诉诸于笔端而实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教师的反思日记的内容涉猎应十分广泛,既可涉及到专业自我方面,如个人的生活经历,与他人的对话等;有关教学方面的,如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成功之举,及时捕捉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瞬间灵感,或对课堂上的疏漏失误之处进行回顾,梳理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可吸取的教训。

二、教育实习三个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反思能力发展记录

本研究通过对7名在小学二年级进行教育实习的实习生进行观察与访谈,分析这些实习生的实习日记(包含其课堂观摩反思和讨论探究记录等),发现教学反思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一)实习初期———反思能力初步发展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第一周到第四周的教学反思主要体现在听课反思和作业批改反思两个方面。实习初期,实习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接触以听课为主,通过听课可以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观摩和了解学生。该阶段须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观摩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过程,为自己走上讲台作好准备。通过对听课后进行反思的实习生进行访谈,发现实习生的反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教学内容方面:实习生发现优秀的课例在知识的传授方面会有循序渐进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遵循“引出新知———呈现新知———操练新知———巩固新知”的过程,每一节课都要围绕一到两个知识点展开,该知识点则为本课的重点。第二,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应当今的课堂,尤其是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因此,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游戏的设定。然而课堂上并不是游戏越多越好,课堂上的游戏要既有趣又能与所学的知识点衔接。第三,在与学生的互动方面:课堂教学中有“热身”这一环节,它能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上,教师语言的运用,要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运用也十分重要。若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直以平缓无变化的语速讲课,学生易产生疲惫心理,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学生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批改是重要的教学活动,通过作业批改能检测出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实习初期,对于实习教师来说,作业批改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刚刚实习的学生不适应这么多的作业量,只想尽快地完成指导教师任务,对于练习册中出现了哪些题、考察了哪些知识点,缺乏了解和探究。但以速度为前提的作业批阅方式不会增加教学经验。经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实习生逐渐认识到:通过作业批改,教师可以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有的学生丢三落四,反映的是粗心大意;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方面的题错的多,反映的是基础知识不牢固等等。同时,在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写评语,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二)实习中期———反思能力迅速发展通过听课和作业批改,实习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掌握了一些教学技巧,在实习的第五至八周,实习生的反思进入下一阶段———发展阶段,即通过对优秀教案的反思和对习题课的反思,逐步深入课堂。反思教案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课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对教案进行反思和再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很好地改善了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教案不仅是教师对授课重难点、授课过程的基本把握,也是对教学的设计,教案优秀与否直接影响整堂课的课堂效果。通过反思教案,能够反思整堂课的预期效果。教案中除了教学环节设计,还应记载授课的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反应等。然而,教学是一个不可完全预测的过程,只有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并以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思考问题,才能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因素,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习题课是对知识查缺补漏、巩固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习题课可能是枯燥乏味的。这就要求教师处理习题课不能仅遵循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多做题”授课模式,而应积极创新。通过习题课的讲解,实习教师作了如下反思:第一,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线,教师不仅要关注讲课,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同时,讲解的知识点应该以课本为主,不要一个知识点拓展很多,学生由于年龄因素,单位时间内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受限。第二,讲解时应该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三,习题课应该创新,应该达到既巩固了知识点又在娱乐轻松的氛围内完成。

(三)实习末期———反思能力逐渐成熟在实习的第九周之后,实习生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对教材和学生有初步了解,课堂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后,反思能力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通过对实习教师的观察发现,在第一次进行授课时,由于紧张,原本设计的一些有亮点的环节没有展示出来,学生的反应也不热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两节课之后,实习教师主动反思,逐渐意识到每个班级孩子的程度不同、特点不同,应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习教师增加了热身环节,让学生随着歌曲做动作,但是热闹过后发现课堂纪律出现了问题;该实习教师又在反思后想出解决办法:在课堂上提出一条规定,当喊出口号“1、2、3,收”时,学生立刻坐好,安静下来;实行过程中,学生对指令不熟悉,无法配合,实习教师反思后发现指令须要多次练习。通过实习过程的反思,实习教师发现:对自尊心、荣誉感都很强的儿童来说,竞赛的形式能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情绪高涨,学得主动、记得牢固。

教育反思论文篇9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正式颁布,《纲要》在保障“到2020年国家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等战略目标的措施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纲要》第四部分第十九章第六十一小节)。

教育信息化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地位

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逐步取代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教育装备管理系统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是实现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是衡量各地教育装备工作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重视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打好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只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根深,才有教育信息化这棵大树的叶茂。

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现状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逐步在中小学校园的普及率不断增加,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闭路电视系统、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数字实验室、语音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等,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已成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而地方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及学校对教育技术装备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却没有随着教育现代化和装备信息化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与装备事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1、装备资产管理方式大都停留在手工制作状态,显得极其陈旧、落后,账目混乱、资产流失浪费现象明显小论文,各项教育技术装备数据统计工作困难,无法及时了解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装备状况,影响教育管理决策和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

教育装备资产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正常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各类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种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设、配备都要按照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实施。庞大的教学物资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登记、建立财产账簿,并动态反映其状况,是个繁重的工作。而目前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基本采用传统手工或电子表格方式记账,出现很多弊端和不足:

①、装备资产数量品种规格不易查询,修改不方便、很难统计,对采购决策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②、记账不规范、不完备、不连续,账目数字不准确,差错多,账物不符、有账无物,无账有物现象普遍。

③、传统纸质资产账簿携带不方便,保存困难易损坏。

④、不能动态的反映财产当前的状况。如某些教学仪器暂没在指定存放地点,被相关人员借用、维修或决定报废处理,账簿上无法立即体现,装备管理员总要到处翻阅其他相关记录,才能得知其去处。

2、各级学校及装备部门不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很难对教育装备过程实现科学、高效、透明的管理,对装备管理工作情况的信息掌握比较滞后。

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各学科的教学都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繁重复杂多样,以实验教学为例,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有学科教材要求必做实验也有兴趣小组自选实验,而每个学科也不止一个实验室与准备室,以后还有虚拟实验室,涉及到的管理流程和常规记录非常多,教师要填写实验计划、教学日志、实验通知单、要对实验室进行安排,实验结束后,老师要进行实验确认记录实验完成情况,以后还要进行实验开出率统计等等,这些都需要任课老师和实验教师密切联系,采用传统手工管理模式,任课老师频繁到各个实验室了解实验仪器情况、填写各种表册,效率低,随意性强,而一旦某个计划有变,又应对缓慢。虽然实验管理人员忙前忙后,但是学校领导对实验教学情况和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还是比较模糊,总要等后面汇报才清楚。

3、采用手工管理的教育装备管理档案资料建立不完整规范、记录不连续详实,搜集整理保管困难,无法真实反映装备管理状况,装备管理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教育装备管理资料档案类别和内容多,范围广,涉及各个学科小论文,是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宝贵财富,是装备管理工作情况和成绩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级教育部门检查的重要内容。以理科实验室为例,除了装备资产档案外,有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各种标准、规章制度等相关文件及材料;实验室人员学历,岗位职责及进修、培训记录;常规管理工作中的仪器借还、赔偿、保养、维修、报损登记,自制教具作品材料;实验计划、实验日志、实验通知、实验活动记录、实验科研成果、实验考试、实验总结等各种教学资料。如此繁杂的档案资料不采用无纸化、网络化管理导致教师和管理人员对装备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学习滞后,不系统全面;设计填写繁杂、零碎的各种帐表册、记录费时费力,工作量大,负担重,久而久之也就不重视,常常做了大量的工作,没有留下完备规范的文字记载。每到教育管理部门检查工作时就仓促临时找人赶材料、补记录,常常搜集整理不合要求规范、内容不完整准确,缺失大,并且前后矛盾,互相无法印证,造成教育管理部门不能客观的评价其真实工作情况,管理人员自身又觉的委屈。

4、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信息化观念仍然比较落后、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差异大,信息化利用率低。

教育装备管理要做到现代化,必须需要一支理解教育装备理念,具有学科专业水平、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并且相对稳定的队伍去实施操作。但是长期以来,学校的领导对于装备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到位,观念滞后,承担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都年龄结构偏大、教育装备管理观念和理论比较贫乏,知识和技能更新更是跟不上设备的更新,计算机应用能力低下,有些甚至是“机盲”,对办公软件都还不熟悉,各级部门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培训和管理又不足,除了学校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其他人员还是习惯于传统手工管理模式,要能较好运用教育装备系统心有余力不足,懒怠畏难情绪严重。

5、教育装备管理信息标准不完备,缺少一套完整的装备管理信息标准和网上信息交换规范,从省市县到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系统纷杂,缺乏一个规格化的、系统化的统一完善系统。

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教育装备管理信息标准,目前许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均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采用相应的管理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不规范、不完整,且互不兼容,难以进行信息交流。目前使用教育装备统计软件得到的统计信息与教育主管部门统计信息无法吻合、兼容,常常产生矛盾。

由于缺乏一套统一完善的软件设计规范,个别学校使用的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如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存在多个版本,兼容性差小论文,实验装备管理软件设计灵活性不够,扩充性和开放性较差,对技术发展和教育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差,根本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应用。适合网上应用的软件较少,目前大多数软件的应用局限在单机或小型局域网上,缺乏在大型网络上(如办公网、校园网)应用的软件。

三、教育装备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信息化、网络化

1、管理方式、手段跟不上会造成装备管理水平逐步滑坡,成了实现教育装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障碍。

相对于学籍、考试、办公等其他教学管理系统都正逐步成熟,而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尚未起步,信息化管理现状不容乐观,随着教学管理工作的繁杂多样,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办公自动化手段应用到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中是必然的趋势。

教育反思论文篇10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正式颁布,《纲要》在保障“到2020年国家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等战略目标的措施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纲要》第四部分第十九章第六十一小节)。

教育信息化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地位

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逐步取代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教育装备管理系统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是实现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是衡量各地教育装备工作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重视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打好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只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根深,才有教育信息化这棵大树的叶茂。

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现状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逐步在中小学校园的普及率不断增加,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闭路电视系统、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数字实验室、语音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等,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已成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而地方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及学校对教育技术装备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却没有随着教育现代化和装备信息化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与装备事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1、装备资产管理方式大都停留在手工制作状态,显得极其陈旧、落后,账目混乱、资产流失浪费现象明显小论文,各项教育技术装备数据统计工作困难,无法及时了解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装备状况,影响教育管理决策和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

教育装备资产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正常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各类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种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设、配备都要按照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实施。庞大的教学物资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登记、建立财产账簿,并动态反映其状况,是个繁重的工作。而目前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基本采用传统手工或电子表格方式记账,出现很多弊端和不足:

①、装备资产数量品种规格不易查询,修改不方便、很难统计,对采购决策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②、记账不规范、不完备、不连续,账目数字不准确,差错多,账物不符、有账无物,无账有物现象普遍。

③、传统纸质资产账簿携带不方便,保存困难易损坏。

④、不能动态的反映财产当前的状况。如某些教学仪器暂没在指定存放地点,被相关人员借用、维修或决定报废处理,账簿上无法立即体现,装备管理员总要到处翻阅其他相关记录,才能得知其去处。

2、各级学校及装备部门不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很难对教育装备过程实现科学、高效、透明的管理,对装备管理工作情况的信息掌握比较滞后。

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各学科的教学都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繁重复杂多样,以实验教学为例,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有学科教材要求必做实验也有兴趣小组自选实验,而每个学科也不止一个实验室与准备室,以后还有虚拟实验室,涉及到的管理流程和常规记录非常多,教师要填写实验计划、教学日志、实验通知单、要对实验室进行安排,实验结束后,老师要进行实验确认记录实验完成情况,以后还要进行实验开出率统计等等,这些都需要任课老师和实验教师密切联系,采用传统手工管理模式,任课老师频繁到各个实验室了解实验仪器情况、填写各种表册,效率低,随意性强,而一旦某个计划有变,又应对缓慢。虽然实验管理人员忙前忙后,但是学校领导对实验教学情况和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还是比较模糊,总要等后面汇报才清楚。

3、采用手工管理的教育装备管理档案资料建立不完整规范、记录不连续详实,搜集整理保管困难,无法真实反映装备管理状况,装备管理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教育装备管理资料档案类别和内容多,范围广,涉及各个学科小论文,是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宝贵财富,是装备管理工作情况和成绩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级教育部门检查的重要内容。以理科实验室为例,除了装备资产档案外,有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各种标准、规章制度等相关文件及材料;实验室人员学历,岗位职责及进修、培训记录;常规管理工作中的仪器借还、赔偿、保养、维修、报损登记,自制教具作品材料;实验计划、实验日志、实验通知、实验活动记录、实验科研成果、实验考试、实验总结等各种教学资料。如此繁杂的档案资料不采用无纸化、网络化管理导致教师和管理人员对装备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学习滞后,不系统全面;设计填写繁杂、零碎的各种帐表册、记录费时费力,工作量大,负担重,久而久之也就不重视,常常做了大量的工作,没有留下完备规范的文字记载。每到教育管理部门检查工作时就仓促临时找人赶材料、补记录,常常搜集整理不合要求规范、内容不完整准确,缺失大,并且前后矛盾,互相无法印证,造成教育管理部门不能客观的评价其真实工作情况,管理人员自身又觉的委屈。

4、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信息化观念仍然比较落后、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差异大,信息化利用率低。

教育装备管理要做到现代化,必须需要一支理解教育装备理念,具有学科专业水平、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并且相对稳定的队伍去实施操作。但是长期以来,学校的领导对于装备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到位,观念滞后,承担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都年龄结构偏大、教育装备管理观念和理论比较贫乏,知识和技能更新更是跟不上设备的更新,计算机应用能力低下,有些甚至是“机盲”,对办公软件都还不熟悉,各级部门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培训和管理又不足,除了学校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其他人员还是习惯于传统手工管理模式,要能较好运用教育装备系统心有余力不足,懒怠畏难情绪严重。

5、教育装备管理信息标准不完备,缺少一套完整的装备管理信息标准和网上信息交换规范,从省市县到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系统纷杂,缺乏一个规格化的、系统化的统一完善系统。

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教育装备管理信息标准,目前许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均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采用相应的管理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不规范、不完整,且互不兼容,难以进行信息交流。目前使用教育装备统计软件得到的统计信息与教育主管部门统计信息无法吻合、兼容,常常产生矛盾。

由于缺乏一套统一完善的软件设计规范,个别学校使用的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如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存在多个版本,兼容性差小论文,实验装备管理软件设计灵活性不够,扩充性和开放性较差,对技术发展和教育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差,根本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应用。适合网上应用的软件较少,目前大多数软件的应用局限在单机或小型局域网上,缺乏在大型网络上(如办公网、校园网)应用的软件。

三、教育装备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信息化、网络化

1、管理方式、手段跟不上会造成装备管理水平逐步滑坡,成了实现教育装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障碍。

相对于学籍、考试、办公等其他教学管理系统都正逐步成熟,而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尚未起步,信息化管理现状不容乐观,随着教学管理工作的繁杂多样,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办公自动化手段应用到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中是必然的趋势。

教育反思论文篇11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育立法不完备我国现行教育法规从数量上看已初具规模,但从内部结构上看分布不平衡,远没有形成上下有序、内容全面、形式完整统一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一是教育法规的横向覆盖面尚不完整,一些在教育实践中急需的重要教育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如《教育经费法》、《成人教育法》、《教育行政组织法》、《教师聘任办法》等。这势必导致在相关方面无法可依,从而影响整个教育领域依法治教的进程。二是从教育法规的纵向结构看,还没有形成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教育法规、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教育规章的体系。教育法规要能有效实施,不仅需要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制定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而且还需要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制定出不同层次的具有同样法律效力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实施细则,从而形成一个教育法规网络,便于操作和检查。只有这样,教育法才能真正得到贯彻实施。早在1986年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992年国务院也了《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10多年来,尽管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也制定了有关义务教育的法规和规章,但对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遇到的诸如各级政府的具体职责、经费投入、教师工资、校舍建设等重大问题,仍未能作出全面明确规定。这势必影响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造成一些地方拖欠教师工资、危房得不到修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已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的效力。三是从立法技术看,教育法律法规的用语比较空泛,原则性表述多,可操作性不强。教育法规是教育行为的规范,应该解决由谁作和怎么作的问题,因此可操作性应是教育法律法规用语的最重要的特点。一般而言,高层次的法律法规可以较为原则,而低层次的法规性文件则必须详细,最后达到能够解决法律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在立法技术上的缺陷,必然影响法律法规应有的效力。同时,教育法规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用了“暂行”、“试行”的名称,有的已用了十几年,长时期“试用”,既不进行修订也不作为正式法规发 布,必然降低教育法的效力和权威。(二)教育行政执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教育行政执法要求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正确适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然而,一些地方却大量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如《教育法》规定地方政府用于教育的财政拨款要做到“三个增长”,但不少省、县多年来一直没有依法执行,却没有受到任何制裁。又如《教师法》规定,对拖欠教师工资的,地方政府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但《教师法》公布施行以来,有些地方政府仍在拖欠教师工资,就是限期后仍不改正者,也没有追究法律责任。究其原因,一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教育法律意识薄弱,权大于法的观念依然存在,依法治教的行为还不自觉。二是不少教育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的罚则。尤其是某些教育法律法规在具体执行中涉及多个部门时,因法律条文规定不明确具体,造成执法主体之间互相推诿,互不负责。(三)教育司法制度十分薄弱与我国司法制度的总体状况相比,目前我国教育司法制度还相当薄弱。表现在: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处理教育违法行为的行政惩戒职能,但仍缺乏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的行政司法仲裁权。二是我国没有独立的行政司法制度,对包括教育行政在内的行政违法行为不设独立的行政仲裁机构。三是我国民事司法制度尚欠发达。由于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法院诉讼功能还不健全的实际情况,致使公民及单位回避诉讼的现象相当普遍。即在涉及同行政部门的争议时,公民往往惧怕使用司法手段,其结果是导致某些行政违法现象得以逍遥法外且屡禁不止。(四)教育法制监督力度不够当前,我国教育法制监督主要有各级人大监督、行政监督、执政党监督和社会监督。从目前情况来看,教育法制监督乏力。一是有关监督的法律规定,实体性规范较多,而程序性规范较少。二是法律对某些监督内容的规定过于抽象,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学位条例》、《教师法》对于“监督”的法律规定,原则性较多,缺乏详细的实施细则,难以操作。三是人民参与监督的性质、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和方法、途径缺乏系统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人民监督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四是我国各级人大的教科文卫委员会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均无专设监督机构,监督工作显得零打碎敲,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五是实践中产生的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尚未被法律确认并加以规范化。(五)教育法制宣传不够深入 与依法治教的要求相比,我国教育法制宣传力度不强,公民教育法律观念差,教育执法意识差。社会还未形成自觉遵守、维护、执行教育法律的大环境。如随意挪用和拖欠教育经费,对流失生控制不力,子女教养不当,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人身伤害,童工、童农、童商或舞厅“书包妹”增加,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玩具大量涌现,色情暴力书刊录像充斥市场,学校师生无故遭打,学校土地财产被强占等。这些现象都说明我国公民的教育法律意识不强,需要更加深入地宣传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使每个公民能够自觉履行教育法义务、遵守教育法,正确行使教育法赋予的权利。展望未来,教育法制建设任重道远,必须进一步完善教育法规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立法质量;增强依法行政的观念,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教育法制监督力度,强化监督功能;深入开展教育法制宣传,提高全民教育法律意识。【参考文献】孙琬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律法规全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中国教育年鉴编委会.中国教育年鉴(1991-1998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98.李连宁,孙葆森.教育法制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劳凯声.教育法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教育反思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 2015 13-0001-02

[作者简介]张淑晗 1985― ,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在读硕士。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长久以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从现实来看,教育理论并没有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教育理论多数是脱离现实的文本,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本文尝试以卡尔的批判行动研究观为桥梁,联结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使教育理论能够真正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教育实践也能不断地补充修正教育理论,使教育理论更加完善,从而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融合。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原因分析

造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因素有很多,但归根到底是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思维、行为的偏离。教育理论工作者习惯扎根于图书馆,只对文本进行研究,把西方的教育理论与我国教育实践生硬地联系起来,又或者把专家学者的理论进行总结、加工,换种表达方式变成自己的教育理论。这样研究出来的理论不考虑我国国情,不考虑我国的教育实际情况,必然不适合我国的社会情况和教育现状。久而久之,造成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理论工作者嗤之以鼻,轻视教育理论的后果,只管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教学,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这就造成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节。

二、批判行动研究、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一 批判行动研究的内涵

凯米斯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对行动研究是这样下的定义: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 包括教育情境 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的实践理性认识,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反思研究。因而批判行动研究就是由社会情境 包括教育情境 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从而改善社会或教育实践所进行的批判性的反思研究。

行动研究在勒温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实施步骤,即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单向循环模式。勒温行动研究的精髓在于如何真正理解“参与” 行动者参与到研究中 与“改善” 改善社会问题 。[1]研究者参与到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通过观察反思以改进教育实践。卡尔抓住勒温行动研究“参与”和“改善”两个核心特征,诠释了批判行动研究的基本程式。卡尔的图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对话” 理论与实践、行动与研究 和“建构―重构”两个核心概念。他主张在读者与文本或文本作者之间展开“对话”,或者说在社会实践的参与者之间展开“对话”,以期达到“视界融合”。“建构―重构”这一中心词表明“改善”具有持续性以及行动改善和思维改善的双重性。社会情境中的实践能使反思与行动同社会制度、社会政治联系起来。[1]计划先于行动,是在反思的基础上事后建构的;行动意味着风险,但由过去的计划和进一步的观察以及未来的反思所指导;观察后于行动,先于反思;而反思虽后于行动,但先于新的计划。行动研究就不仅联系了对过去的重构和对未来的建构,也加强了社会背景中实践者之间的对话。[2]

二 批判行动研究、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要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理论者需要调整其话语方式,分享实践者的问题和实践智慧,把握中国教育实践的实际情况,在变革自身认识方式的同时运用一些有效的方式,促进实践者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3]实践者应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参与教育理论研究需要在学识素养、践行视域和积极参与三方面拓展其视域认知。[4]在行动中进行研究,加强自我反思和相互交流,使自身快速成长为研究型教师,进而适应现实的要求,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5]

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关键在于实践与反思,这正和批判行动研究的旨趣相一致,即在行动中用批判反思的思维审视教育实践活动,从中发现教育问题,进而改进实践并重新建构教育理论。反过来,用从实践中来的教育理论正确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理论者与实践者合作进行研究,并且考虑到教育实践活动所处的社会情境,从而正确应对复杂的教育实践问题。

在批判行动研究中,教师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按照自己的具体实践和经验进行重新组织、加工和改组,建构出一个具体的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方案体系,并加以灵活运用和完善。这些活动方案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这就决定了批判行动研究具有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功能。批判行动研究构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反馈机制,是教育理论与实践间能动的中介。[6]

三、在批判行动研究中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融合

在教育领域中,理论者与实践者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场域里进行学术研究或教学实践活动,相互之间没有交流。为了克服这一现象,不但要提倡理论者深入实践一线,而且实践者也要以反思批判的精神进行研究,这就是批判行动研究所强调的做实践型理论者和理论型实践者。

做实践型理论者重要的是深入教育实践第一线,切身体会教育教学,从现实中找到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他们也要像实践工作者一样,参与到教学中去,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去感受教育现状,并用批判的精神审视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做理论型实践者重要的不仅是参与教育教学,还包括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加强学术研究,把自己所感受的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并把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升成为教育理论,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体现其价值。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都能持续不断地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改善问题,形成良性循环,则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融合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李小波.教师的教育研究初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 李政涛.论教育理论主体和教育实践主体的交往与转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7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