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审计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9 09:28:06

资产评估审计论文

资产评估审计论文篇1

本文中的“包容”,即是资产评估与审计相互包含与容纳的涵义。

一、资产评估与审计穿插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当企业委托同时进行资产评估与审计时,这一“同时”往往不是从同一起点日期开始平行进行的。但资产评估与审计,往往需要在同一时点对同一项资产同时进行评估作价与审计调整。而当所得出的“评估价值”与“审计核实数”(以下简称“审定数”)不相一致而形成“撞车”时,会使委托单位无所适从。

资产评估与审计都需要对债权、债务实有数额进行认定,但两者认定的结果往往不相一致。资产评估与审计都需要确定各类实物资产的实际价值,但两者认定的结果也往往不相一致。例如,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用了很长篇幅叙述非同一般的控制下企业合并时资产公允价值确定的原则和方法。而采用资产评估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时自有一套方法。审计中用补提折旧或冲回已提折旧的方法核实固定资产净值,用计提减值准备来冲减实物资产账面价值,但实际上这样做并不能真正反映实物资产的价值状况。至于冷背、变质存货的变价。实物资产的盘盈等价值的确定,审计中的方法也不如资产评估中的方法可靠。

因此,资产评估与审计需要协作,既可避免“撞车”,还可各自弃短就长,从而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资产评估、审计同时进行时协作与分工的总原则

1、协调时点

审计的报表截止日与资产评估的基准日宜采用同一时点,这样,被审计、评估单位某日的资产与负债可以成为审计与评估统一的对象,便于进行协作。

2、数据衔接

无论是资产评估报告使用审计结果,还是审计报告使用资产评估的结果,都必须妥善处理数据的衔接问题。资产评估应以审计的“终点”为评估的“起点”,即在已得出的“审定数”基础上进行评估:而审计则应以评估的“终点”作为审计的“起点”,即在已得出的评估价值的基础上进行审计。出具报告时,如评估人员不认同审计结果,可以在评估过程中调整;如审计人员不认同评估结果,可在审计过程中调整。但评估人员与审计人员在进行这样的调整时,都应当慎重。

3、分工协作

当资产评估在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企业的整体价值时,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债券投资、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不具实物形态的各资产项目,以及全部负债等由审计负责查验核实其具体数额,如无特殊情况存在,应包容审计的结果。

固定资产、存货等实物资产,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股票投资等权益性资产,应由审计查验核实数量或原始成本(账面价值),其实际价值的确定则由评估负责。审计时应充分考虑与包容评估结果。实物资产及有价证券中凡是清理盘点时数量减少或已无实物形态的,均应在审计中予以减值处理。

当资产评估与审计分别由两家中介机构承办时,评估机构可在审计时派员参加审计过程,其中如果评估只涉及实物资产和上市证券,则可由审计和评估机构分别派员,联合确认所评估资产的数量或历史成本。

三、具体操作

(一)实物资产的同时审计与评估

1、审计实物资产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实物盘点。盘盈及账外的实物资产,可评估作价计入资产。

2、折旧项目审计时,均不作补提或冲回的审计处理,累计折旧额(重置价值与评估价值的差额)的最终认定也应由评估完成。

3、在建工程项目审计时,有实物形态的,或按成本继续保留余额,或转入固定资产项目,实物交由评估最后确定价值:无实物形态存在又不能为以后经营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审计时应报批核销,不作评估。

4、存货的成本差异、进销差价、跌价准备等调整账户,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减值准备账户,审计时般将其作为一个总账科目,其金额转入相关被调整科目。企业还在持续经营的,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可不作变动,留待资产评估时再根据存货估价作适当调整。

5、存货中的在途存货,即“材料(商品)采购”、“物资采购”项目,审计时如发现已逾期但供货方并未实际发货,应转入“其他应收款”项目进行审计处理。

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可参照在建工程的方法进行审计与评估。

(二)无形资产,股权投资的同时审计与评估

1、如果无形资产的财产权利还存在,应列入评估;如果相应的财产权利已不存在,则应在审计中核销。

2、股票投资、债券投资以及其他股权投资审计时,应实际盘点实有股数并与账面记录核对,如发生盘盈盘亏,查明原因后按账面成本或面值调整投资额并列入审计盈亏,尔后转入评估。

当这些投资的价值确定需要利用所投资单位的审计报告,甚至需要对所投资单位实施审计时,评估可以使用审计的结果。对于上市的股票、债券,则应按证券市场价格通过评估确定,也可以通过审计与评估的双方机构协商确定。

(三)债权、债务的同时审计与评估

债权、债务的审计评估,除债券投资外,均应由审计负责实施。

四、审计、评估报告的相关揭示

在资产评估与审计使用双方的工作结果时必须在审计报告与评估报告中作明确揭示:

(1)在审计先于资产评估前进行时,审计报告可在说明段作类似如下内容的说明:“本次审计采用了先审计后评估的方法,本报告中列举的固定资产、存货等实物资产的审定数,是以实地盘存数与账面成本价为基础得出;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则以清查核对后的账面价值计算。上述资产的实际价值将由资产评估确定”。而后完成的评估报告中可在计价原则和计价方法段作类似如下内容的说明:“应收款项、货币资金、长短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负债各项目、资本公积外的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评估价值,除有特殊情况的个别子细目以外,均以同一基准日的审定数为准”。

(2)在资产评估先于审计进行前时,在审计报告中应作这样的说明:“在我们实施审计程序的同时,委托方还委托××资产评估机构(或本所)对被审计单位的实物资产、无形资产……进行了评估,本报告披露的上述资产的价值,均采用了评估报告的相关数据”。

资产评估审计论文篇2

(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有关市场的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指资产评估报告、验资证明、验证证明、审计报告等中介证明。其中资产评估报告,是指资产评估人对公司的物产、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资产折抵资本经过评估所出具的报告,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同成立的发起人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为自己股款折资本的,其在公司中所持的股份数额,应由资产评估师评估;公司解散时,对其资产也应当评估。根据国务院1991年11月16日的《国有资产管理方法》规定,国有资产占有单位(以下简称占有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1)资产拍卖、转让;(2)企业兼并、出售、联营、股份经营;(3)与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开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或者中外合作经营企业;(4)企业清算;(5)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占有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认为需要的,可以进行资产评估:(1)资产抵押及其他担保;(2)企业租凭;(3)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国有资产评估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资产评仿师在评估后应当如实提供评估报告或者证件。所谓验资证明,是指由验资机构及其人员在公司成立时,对股东是否出资、是否足额出资以及出资是否到位等核实查验后所出具的证明。所谓验证证明,是指法定的验资机构及其人员对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财务情况说明书、招股说明书等文件就其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进行审查后提出的证明。所谓审计报告,则是审计机构及其人员对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公司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变动情况表,连续3年以来的经营状况,公司的合并、分立等依法进行审查、核实后所作出的报告。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证明文件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首先、要有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如果工作认真负责,完全因受蒙蔽无法发现或确因水平、能力的限制而没有发现的,则不能以本罪论处。严重不负责任,既可以表现为该为而根本不为、也可以表现为马马虎虎草率应付,不认真而为。前者如资产评估时不评估,验资人员不验资,验证人员不验证、审计人员不审计等等。这种完全的不作为是以过分相信为基础的。过分相信,应有相当的基础,如公司经营作风好、资信能力强等。如果明明知道公司经营管理混乱、资信能力很差,不讲信用而仍不作为甚或收受贿赂的,则不能以过失论,构成犯罪,对之应以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论处。后者如走马观花,不作全面认真仔细的审查、核实就出具有关证明文件。其次,必须造成了证明文件重大失实。失实,是指证明文件有虚假内容;重大失实,则是指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重大出入,与事实不符,如全部内容失实,重要内容失实等。最后,必须造成了严重后果。没有造成实际危害后果或虽造成危害后果但不是严重后果,也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严重后果,主要是指给国家、公司、股东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的;造成市场秩序甚至社会严重混乱的;等等。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有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及人员,才能构成本罪,其他单位或个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所谓资产评估人员,是指法定资产评估机构中的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承担资产评估职责的人员;所谓验资人员,是指法定验资机构中的注册会计师等承担验资职责的人员;所谓验证人员、是指法定验证机构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性进行审查、核实的人员:所谓会计人员,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中的会计师;所谓审计人员,是指审计师事务所中对公司的财务会计报表、公司在合并、分立、清算时的审计业务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业务进行审计的人员;所谓法律服务人员、是指律师审务所中的律师以及其他从事法律服务的人员,至于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则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及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造成证明文件的重大失实,并产生严重后果,却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有预见但却轻信能够避免,因而造成证明文件的重大失实并发生了严重后果。故意不能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应以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论处。

资产评估审计论文篇3

(一)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程序复杂,交易期间较长,产权交易期间损益数额较大。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需经过可行性研究、企业内部决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清产核资和审计、评估、委托产权交易机构进行产权转让公告并进行交易等必经程序,本身即需要较长的期间。而在实践中,出让方还需要征集意向受让方并考查受让方是否具备受让条件;在无法征集到意向受让方时,还要重新调整交易条件,其中,实际交易价格低于市场交易价格的90%时,还要获得相关产权转让机关的同意;在有多个意向受让方时,还要根据转让标的的具体情况采取拍卖或者招标方式进行交易;交易双方成交后,还要办理产权交割的手续等。复杂的程序,使得产权交易期间动辄超过半年甚至一年,已经成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常态。而在较长的交易期间,企业的资产在不断地变化,日积月累,必然发生较大数额的损益。

(二)准确界定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期间损益是交易双方基于公平原则的合理要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清产核资和审计的基础上,转让方应当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评估报告经核准或者备案后,作为确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价格的参考依据。因此,交易双方在产权交易合同中确定的交易价格,是根据企业资产评估基准日企业净资产评估值确定的。交易期间,如果企业实现了较大数额的收益,转让方必然要求受让方增加支付转让价款或者在产权交割前分配其应得利益,否则,将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果企业发生了较大数额的亏损,受让方则必然要求减少转让价款或者由转让方予以弥补,否则,对受让方不公。总之,交易期间,交易双方要求对交易期间的损益做出明确界定,不仅合理合法,也十分必要。

二、实践中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期间损益的界定方式及缺陷

(一)由产权交易机构提供制式合同,但对产权交易期间损益的归属及界定方式未作任何约定。以天津市产权交易中心提供的产权交易合同文本为例,该合同文本中并未对企业产权交易期间损益的归属及界定方式作任何约定。此种交易方式较为普遍,但对交易双方没有任何指导或约束意义,也不利于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明确。

(二)由产权交易机构提供制式合同,由交易双方自行约定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期间损益的归属方式,但未约定产权交易期间损益的界定方式。以上海市产权交易中心提供的产权交易合同文本为例,该合同第8.3条规定:“在交易基准日至产权持有主体完成权利交接期间,与产权交易标的相关的盈利或亏损由 双方享有和承担”。该合同文本提示交易双方应对交易期间损益的归属做出约定,但仍未对如何界定交易期间的损益做出约定或提示。

资产评估审计论文篇4

风险基础审计(risk-based auditing)是指审计人员以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控制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搜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的一种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已经取代账项(交易)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成为当今审计的主流。如何在实务中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或从整体上规划风险基础审计是风险基础审计研究的课题之一。结合审计理论与实务,本文提出了建立风险基础审计应用模型的要求,并引入风险基础审计应用模型,为风险基础审计的应用提供便利。

一、建立风险基础审计应用模型的要求

风险基础审计应用模型应反映风险基础审计与账项(交易)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区别,即风险基础审计的特征。因此,风险基础审计应用模型符合以下要求。

1、风险基础审计的开放性特征

风险基础审计的开放性特征反映在应用模型风险输入变量上,即风险输入变量水平随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风险变量本身却是不变的。风险基础审计应用模型应明确风险变量要素。

2、风险基础审计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这里的认识规律是审计人员对其审计客户风险的认识规律。审计人员对审计客户风险的认识一般经历这样的过程:初步评估风险-根据初步风险评估结果编制并执行审计计划-根据计划执行结果再次评估风险-根据风险评估差异修正并执行审计计划。风险基础应用模型应反映审计人员的这一认识规律。

3、风险基础审计注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风险基础审计的质量保证和效率体现在审计方法的选用上。风险基础应用模型应体现审计方法的选用原则。

4、风险基础审计可以满足审计目标不断演变的需要

风险基础审计应用模型相对于审计目标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即改变审计目标只是改变了应用模型中风险输入变量的水平,但不会改变风险输入变量本身。

二、风险基础审计应用模型

1、风险基础审计应用模型图(见图1)

2、风险基础审计应用模型解析

(1)风险基础审计风险成因。风险基础审计的审计风险成因与审计目标和审计报告使用者密切关系。

①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审计人员在审计之前应了解的要素之一,只有了解审计目标才可能找到影响审计目标实现的要素。审计目标是审计人员就审计客体的公允性表示审计意见。

②审计风险及其成因。审计客体中包含的错报或漏报可能导致使用者作出错误的经济决策,如果审计人员就这样的信息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便构成了审计风险。因此,审计人员必须了解审计报告的使用者,研究使用者的决策对审计客体错报或漏报的敏感程度。风险成因分析是风险基础审计的起点。

(2)风险基础审计风险来源评估。

①来源三要素。风险基础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要素构成。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与审计客户相关,审计人员无法控制,只能进行评估。检查风险却可以通过审计人员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来降低,但检查风险无法根除。在风险评估阶段,审计人员主要是评估可能的检查风险。

审计人员对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评估应落实到财务报表认定层面,审计人员据此设计审计程序,以降低检查风险进而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审计规划阶段的风险评估对其后的整个审计工作都具有关键性指导作用。

②风险评估是审计策略的构成部分,风险评估程序是审计计划的内容之一。

③风险来源三要素是风险基础审计的风险输入变量,风险基础审计的审计计划编制和执行与输入量有直接关系。

(3)风险基础审计风险的应对。审计人员必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审计规划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审计规划包括确定是否接受委托、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制定审计策略和审计计划三部分。

①确定是否接受委托。审计人员根据基于对审计道德、准则和法规要求的考量和风险初步评估水平决定是否接受委托。这是一个客户筛选过程,是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一环。

②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如果审计人员决定接受客户委托,应与客户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人员应确保审计业务约定书条款得到恰当的理解。

③审计策略。审计策略规定了审计方向,描绘了审计的预期范围和执行,为审计计划的制定提供指引,包括了解审计客户及其环境、会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及评估。根据以上要素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审计工作合作及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复核及其事项等要素。

④审计计划。审计计划包括三部分,计划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计划的进一步(基于计划的风险评估程序),针对财务报表认定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其他为遵守审计准则、执行审计业务所需要的程序。

分析性测试、细节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取决于基于风险评估的审计方法的确定,在低风险领域使用综合审计方法,在高风险领域使用主要证实法。无论什么方法都要对重要项目执行实质性测试程序,任何项目都要对其编制技术进行测试。

在风险基础审计中,分析性测试程序的使用会产生分析性测试风险,细节测试程序的使用会产生细节测试风险,这是检查风险的两个组成部分。

(4)审计复核。在风险基础审计的审计复核阶段,审计人员应将审计结果与审计规划阶段的风险水平进行对比,判断审计结果是否与计划的风险评估水平一致、根据风险评估水平设计的审计程序是否可以将检查风险水平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如有必要修改审计计划则执行修改后的审计计划。

(5)审计报告与归档。根据与审计客户的沟通情况确定审计意见类型,出具审计报告,并将取得或编制的各种审计工作底稿按要求归档。

3、风险基础审计应用模型特征解析

(1)审计目标―审计风险成因分析―风险基础审计风险输入量。审计目标和审计报告使用者决定审计风险成因,风险成因决定风险基础审计的风险输入量水平,但不会改变风险基础审计风险输入变量本身。因此,该风险基础应用模型适应未来演变后审计目标审计的需要。

(2)风险基础审计输入量。在风险评估阶段,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评估水平是进行审计规划的输入量水平,审计计划据此编制;在审计复核阶段,审计执行结果与风险评估水平的不一致将导致审计人员修改审计程序并执行修改后的审计程序,直到审计结果与风险评估水平一致为止。该风险基础审计应用模型体现了风险基础审计的开放性特征。

(3)审计方法――综合法与主要证实法。审计规划阶段的风险评估为综合法和主要证实法的选择奠定了基础,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既保证了审计质量又提高了效率。当然,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取决于风险评估的恰当性。

(4)风险初步评估―审计计划执行―审计复核―风险再评估。风险初步评估―审计计划执行―审计复核―风险再评估的循环可以纠正审计规划阶段输入量水平的偏差,这种对输入量水平的修正会随着审计进程的进行、审计人员对风险的认识加深而不断进行,符合审计人员对风险的认知规律。

三、风险基础审计在实质性测试中的应用

除根据规划阶段评估的高风险水平设计并执行实质性测试程序外,审计人员还应遵循风险基础审计的另一原则,即在整体实质性测试程序设计层面重点关注资产、费用有无被高估、负债和收入有无被低估现象的存在。

1、高估和低估对会计报表要素的影响规律研究

(1)高估和低估对会计报表要素的影响规律表(见表1)。

(2)高估和低估对会计报表要素的影响。要正确解析高估和低估对会计报表要素的影响,就必须依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进行核算。

资产高估对负债、收入和费用要素的影响

①资产被高估与负债被高估的关系。负债是资产的来源之一,负债与资产可以同时被高估,如对经营性收入的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原值入账会导致资产和负债同时被高估。

②资产被高估与收入被高估的关系。收入的实现必然导致资产增加,收入和资产可以同时被高估,如同时高估应收账款和收入。

③资产被高估与费用被低估的关系。少计提资产损耗或少提资产准备会导致费用被低估、资产被高估。

费用高估与资产、负债的关系

④费用被高估与资产被低估的关系。多计提资产损耗或多计提资产准备会导致费用被高估、资产被低估。

⑤费用被高估与负债被高估的关系。企业多计提准备会造成费用、负债同时被高估。

收入被低估与资产、负债的关系

⑥收入被低估与资产被低估的关系。实现收入不入账或少入账会造成收入被低估,同时资产被低估。

⑦收入被低估与负债被高估的关系。从预收款中不转或少转已实现的收入会导致负债被高估、收入被低估。

负债被低估与资产、费用和收入的关系

⑧负债被低估与资产被低估的关系。少计或不计因负债而增加的资产会导致负债、资产同时被低估。

⑨负债被低估与收入被高估的关系。未实现收入的预收款确认为收入会导致负债被低估、收入被高估。

⑩负债被低估与费用被低估的关系。少计提或不计提相关准备会造成负债和费用同时被低估。

2、高估与低估测试的原理解析

从实质性测试程序设计整体角度观察,资产、费用被高估与负债和收入被高估测试涵盖了资产、负债、收入和负债项目中每一个项目的高估和低估测试。

(1)资产被高估与被低估测试。审计人员根据资产借方记录设计并执行审计程序可以测试资产是否被高估。审计人员执行针对收入和负债可能被低估而设计和执行审计程序可以测试资产是否被低估;设计并执行费用可能被高估的审计程序可以检测资产是否被低估。

(2)费用被高估与被低估测试。审计人员根据费用借方记录设计并执行审计程序可以测试费用是否被高估。审计人员执行针对负债是否低估的测试程序可以检测费用是否被低估。

(3)收入被低估与被高估测试。审计人员根据收入的完整性认定设计并执行审计程序可以测试出收入是否被低估。审计人员根据负债项目可能被低估设计并执行审计程序可以检测收入是否被高估;根据资产可能被高估设计和执行审计程序可以检测收入是否被高估。

(4)负债被低估与高估被测试。审计人员根据负债可能负债被低估设计并执行审计程序可以测试负债是否被低估;根据收入可能被高估设计并执行审计程序可以测试负债是否被低估。审计人员根据资产可能被高估设计并执行审计程序可以测试负债是否被高估;根据费用可能被高估设计并执行审计程序可以测试负债是否被高估。

【参考文献】

资产评估审计论文篇5

【关键词】

风险评估;审计风险关系

风险评估与审计风险是审计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很多学者对此发表的学术论文更多地是针对注册会计师相关业务的研究,而内部审计理论文献相对较少。随着内部审计理论的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内部审计相关的政策和准则,其中2005年年5月1日至今实行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将两者的概念和应用作了明确的定义和指导。本文立足于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的内容,将两者的原理作一阐述,以加深内部审计人员对两者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1 风险评估与审计风险概念理解

1.1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企业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对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进行重点关注。

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风险评估审计程序时,要当充分了解企业风险评估的方法,运用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企业风险评估过程进行评价,在风险难以量化、定量评价所需数据难以获取时,一般应采用定性方法,并且需要充分考虑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意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1.2 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和检查风险的两方面内容。

2 风险评估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基础

审计风险评估是通过对企业风险评估过程的评价,了解企业是否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可以使审计人员确定重要性标准来评估审计风险。而审计风险评估的要求、程序和方法都是保障降低审计风险的第一步,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提高效率、保护自我的根本保证。

风险评估是对企业风险管理-风险评估过程的评价。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在企业内部发挥着控制和监督作用,风险评估主要体现在对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评价上,内部审计控制效果的好与坏,同样体现审计人员对企业风险的揭示说明和预测的完整性、前瞻性上,也是审计风险的控制程度。

风险评估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找到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并分析这些风险影响的大小(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为管理层应对风险提供基础支持。

风险辨识评估工作主要在集团的发展计划部、资本运营部及财务部三个部门开展,因此在对风险进行分类时,主要考虑了三个部门的管理职责:发展计划部是战略和投资的管理部门、资本运营部是投资、资产管理及公司治理的管理部门、财务部是集团的财务及经济运行的主要管理部门,结合以上管理职责,对风险采用根据风险事件的特性,选择适当的风险评价维度,对风险事件进行评价。根据发展计划部、资本运营部及财务部的管理职责,将风险事件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形成三个部门的风险评估问卷,问卷信息进行整理计算,得到风险事件排序和二级风险排序。将整理确定的风险事件设计成为风险评估问卷,在三个部门发放,由集团公司部门人员按“发生可能性”、“影响程度”和“管理有效性”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得到风险评估初步结果:风险及风险事件的重要性排序多数风险重要性排序符合项目组的研究认识。

■ 个别风险排名较高,包括库存风险、关联交易风险及资产管理风险等,需进一步分析论证

■ 同一类风险的排序略有出入。

风险的大小,是基于一套定性标准,业务和管理是视角的差异如何有效地反映到对不同业务和不同风险的判断中。

3 风险评估和降低审计风险是做好审计工作的保证

审计工作中需要时刻强调审计风险意识,并加强对企业风险评估过程的评价,二者相符相成。一方面控制审计风险需要建立在风评评估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在加强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在审计风险理念下指导下进行风险评价,只有将两者很好的相互融合才能提高审计效率、控制风险,最终达到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依法经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什么样的风险评估才能满足审计要求:

1)紧扣业务:评估工作紧扣经营主线开展,集中识别和分析生产、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2)围绕指标:评估工作密切围绕业绩考核指标。基于业绩考核指标辨识风险事件,并依据业绩考核指标制定风险评价标准;

3)突出重点:围绕风险管理项目的整体目标,主要以运营部、市场部、物流部、工厂为重点;

资产评估审计论文篇6

基金项目:2017年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理论体系研究:概念、理论模型与研究进展”(项目编号:174576339D);2016年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减排责任下低碳供应链网络均衡和协调研究”(项目编号:SD161026)阶段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0日

一、引言

自然资源关系着国家发展的命脉,是人民生存之本。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为审计领域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和研究。纵观审计模式的发展历程,风险导向审计是目前最具有优势和普遍性的审计模式,如果把风险导向审计引入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当中,那么就构成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应以自然资源资产风险为导向,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设计并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二、文献综述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发展迅猛,对其研究和实践逐渐深入。Boivin等(1991)分析了环境审计的主要目的。Black(1998)认为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将从对合规性的关注转变为对环境系统有效性的评价。由于环境风险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有直接影响,环境审计师应发挥其职能,识别存在风险的流程点、评估风险的大小、采取措施降低风险。Moor等(2005)分析了在环境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发挥的重要作用。注册会计师能够独立、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环境管理系统,并可以借助专家和工程师的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流程及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Tucker等(1998)认为内部审计师应充分参与到企业的环境管理中,重视对环境系统的审计、对环境风险敞口的评估和对环境负债的计量。

在国内,周泽红(2003)阐述了环境审计风险的概念、三大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建立了审计风险模型的雏形。刘长翠(2005)对环境审计风险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并建立了如下模型:环境审计风险=环境会计风险×环境管理风险×环境检查风险。蔡春(2014)提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内容应包括战略与政策审计、合规性审计、财务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和绩效审计这五个部分。谷树忠(2016)指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方面,是对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质量、价值量、使用、投资及收益分配等情况进行的审计。

由国内外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都认为环境审计应采用风险导向模式,审计人员应更加关注环境风险;环境风险导向审计是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部分学者探索性地建立了环境审计风险模型。但是,已有文献对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深入、系统的研究较少,没有明确的定义并且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风险模型和风险审计流程。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构建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型,设计具有可行性的审计流程,并针对审计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模型构建

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将风险导向审计运用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是一个探索性的尝试,符合审计的发展方向。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指各级审计机关对同级或下级政府在本地区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保全、保值和增值、配置和分配等方面履行相关义务的情况所进行的审计。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导向审计模型为基础,要求审计人员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采取风险应对措施,最终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风险做出合理判断,并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因而,可以建立如下的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型: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其中,重大错报风险是指与自然资源资产相关的信息在审计前就已经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若存在重大错报,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程序后依然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为了将审计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低水平,审计人员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该模型,科学设计审计程序,并使其得到有效执行。

一般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型以经营风险为导向,将审计的视角定位于经营风险对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类比风险导向财务报表审计模式。本文认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重点关注的是所有与资源相关的活动、事项及其存在的自然资源资产风险。模型中的重大错报风险是由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引起的。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可以定义为与自然资源资产相关的活动、事项所引起的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会计风险和管理风险。自然Y源资产会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出具的与自然资源资产相关的报表和会计账户发生重大差错的可能性,以及自然资源资产风险管理控制系统设计不合理或执行无效的可能性;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风险是被审计单位的自然资源资产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或形象下滑的可能性,包括企业技术落后或自然灾害等因素。

四、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流程设计

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可以分为制定审计计划、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和出具审计报告四个步骤,审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

(一)制定审计计划。制定审计计划可以帮助项目组成员有条不紊地进行审计工作,能够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这是一项持续的工作,贯穿于审计始终。

1、总体审计策略。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总体审计策略确定了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向。审计范围应包括对政策的执行程度、项目进度、项目资金的使用及拨付等情况。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应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从而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例如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状况和适用的自然资源资产法律法规以及资源税费政策等,确定重要性水平,说明何时调配多少名项目成员到何地进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或何时就复杂问题利用专家工作等。

2、具体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是在总体审计策略的基础上制定的,详细说明了具体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随着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不断深入,审计人员会遇到各种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对计划做出相应的修改以满足审计需求,若涉及重大修改应在工作底稿中注明修改的内容和理由。

(二)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风险评估是指审计人员通过风险评估程序搜集到大量相关材料后,再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判断企业在哪些方面可能存在风险。

1、评估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和经营活动,审计人员可以评价其对报表的整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结合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判断企业可能存在的自然资源资产风险。例如,审计人员通过询问、观察等了解企业的管理活动,发现企业自然资源资产的内部控制系统薄弱,甚至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控之上的现象,从而可以认为报表的整体层次具有较高的错报风险。

2、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某些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可能与某类交易、资源资产账户余额和披露资源资产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存在或计价等认定相关,即产生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例如,被审计单位是炼焦煤生产企业,当期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控制炼焦煤的生产总量,炼焦煤价值有望被重估,这可能影响到期末存货的计价和对炼焦煤价值量的核算,存在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三)实施风险应对措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风险应对是指审计人员应当针对上述评估的高风险领域实施审计程序,以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1、总体应对措施。总体应对措施是针对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应首先保持职业谨慎怀疑的态度,不能被财务信息和自然资源资产信息的表象数据所蒙蔽。为了避免被审计单位采取“反审计”手段规避检查,审计人员可以提高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选取不同的地点实施审计程序,或调整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预先不告知被审计单位,从而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可靠程度更高。

2、进一步审计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控制测试实施的前提是审计人员预期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是有效的。审计人员应对企业自然资源资产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执行的情况做出评价,主要途径包括:向企业或组织的管理层或员工询问有关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控制运行情况的问题,检查自然资源资产监测数据和管理控制系统生成并留存下来的文件记录等书面证据,或实地观察单位员工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和使用情况。

实质性程序包括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细节测试是对自然资源资产的认定层次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会计资料、资源监测数据、合同协议等文件记录,或对被审计单位的自然资源资产进行盘点,以获取相关审计证据。实质性分析程序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各类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对自然资源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合理性做出评价。例如将当年的矿产资源的存量或价值量与以前年度相比,判断是否存在重大变化以及重大变化是否合理,或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指标与自然资源审计评价指标相比较进行实质性分析,或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指标与自然资源审计评价指标和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判断有无异常变化。

(四)出具审计报告。审计人员在完成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后,汇总审计结果,评价审计中的重大发现,关注或有事项和期后事项对自然资源资产状况和财务报表的影响,复核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等。在此基础上,审计人员应评价审计结果,最后与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进行沟通,提出调整建议,确定应出具的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和措辞,进而编制并报送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报告,终结审计工作。

五、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实施的难点及建议

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模式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其理论尚不完善、实践不充分,其具体实施仍存在诸多难点。针对这些难点,尝试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其实施起到推动作用。

(一)实施难点

1、缺乏理论依据。首先,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缺乏会计基础,学术界对自然资源的资产和负债的认定仍存有争议,相关的资源资产账户的编制还未有明确的指导性理论。至2016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初显研究成果,但仍然缺乏普适性,不适用于所有行业。并且各学者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审计主体、目标、方法等理论的观点不一致。因此,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阻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2、自然资源资产风险管理控制系统未建立。自然资源资产风险作为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的切入点,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相P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事项涉及到自然资源资产,但是对其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和资产管理风险以及风险发生后如何防范还未有深刻的认识。公司的风险管理机制是自然资源资产风险导向审计的基准。

3、审计评价标准不一致。由于自然资源资产具有复杂性,对其管理和开发等情况的评价很难找到确切统一的标准。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正处于探索研究中,还未建立适用于多个企业或行业的评价体系,阻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由于审计人员对审计结果评价的主观性较强,若不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那么实施审计程序得到的审计意见将难以使公众信服。

(二)实施建议

1、完善理论体系。会计是审计的基础。要发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应该首先完善相关的会计体系,明确与自然资源相关的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对于不同类型的行业编制适用的资产负债表。权威机构应该制定有关自然资源资产的会计和审计准则,以此保证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可以有理可循、有法可依。

2、建立相关风险管理控制机制。涉及自然资源资产的公司应了解相关风险,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财务信息和自然资源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通过测试风险管控机制,有助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判断,可以减少实质性程序,节约审计成本。

3、建立审计评价标准。自然资源资产的种类繁多,应聘请相关资源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从存量、分布、增减变化、专项资金使用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确定审计内容。针对不同类别的自然资源资产,建立分类评价指标,对于难以用货币反映的自然资源资产,可以考虑用数量或质量的变化状况来进行考核。同时,还应注意评价指标的稳定性和可比性,科学设立评价指标体系,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保障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Moor P D,Beelde I D.Environmental auditing and the role of the accountancy profession:a literature review[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5.36.2.

[2]Tucker R R,Kasper J.Pressures for change in environmental auditing and in the role of the internal auditor[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1998.10.3.

资产评估审计论文篇7

关键词:

工作底稿;缺陷;完善方法

一、资产评估工作底稿内容概况

(一)资产评估工作底稿的概念及作用1.资产评估工作底稿的概念资产评估工作底稿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评估业务形成的,反映评估程序实施情况、支持评估结论的工作记录及相关和获取的资料。以书面记录的形式反映评估工作的全过程。一般来讲,一套完整的资产评估工作底稿应包括以下内容:(1)有关法律性文件、证明及资料。(2)反映委托单位基本情况的资料。(3)对委托单位实施资产清查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程序的计划及其执行情况的记录。(4)对委托单位会计政策的调查纪录及问题的分析和评价资料。(5)对委托单位资产、负债及净资产进行清查核实的各种记录和查证资料。(6)对委托单位资产和负债进行估价的记录和资料,包括各种资产的评估原始记录表,成新率鉴定表、取价依据的分析资料、评定估算作业表等。(7)对资产技术性能或质量状况进行鉴定的依据、分析和评价的建议。(8)评估人员关于重要评估问题的记录,包括在资产评估工作中发现的例外情况和非正常事项的解决以及处理情况的建议、记录。(9)其他有关的记录和被评估资产价格资料。(10)资产评估报告书底稿。

(二)编制资产评估工作底稿的要求《资产评估准则——工作底稿》的第二章中对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条:①资产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的相关规定,工作底稿的建立与管理。②工作底稿应反映评估计划的实施,支持评估结论。③工作底稿应当真实完整的记录,还要有清晰明确的结论。资产评估师可以根据评估业务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全面展示资产状况。④工作文件有纸质文档,电子文档或其他形式的文档各类形式,资产评估师可以根据工作论文形式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电子记录,对评价结论影响显著,记录和评价等的查询,计数过程,应同时形成文件。

二、我国资产评估底稿现存问题

(一)工作底稿结构不合理不清晰基于评估机构在各种形式的经验的一些机构所编制的评估工作底稿,内容不全面,项目不明确,语言不恰当,要求不合理。一般只是将收集各种数据绑定在一起,纸张大小,残缺的现象很严重。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其内容、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所收集的数据没有统一规范化标准,收集多少是多少,有时候这种差别严重影响到工作底稿价值。

(二)闭门造册、凭空补添个别机构和评估人员应对管理部门检查,甚至填制假的凭证记录,肆意添加证据,损害了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形象,不利于产业的社会公信力。由于资产评估起步本来就晚,人才匮乏也是其残酷的现状,而目前的工作量之大之繁琐,从业人员难以应对。时间的紧张造成了工作质量的下降。

(三)保存制度不够完善由于评估底稿自始至终的记录评估行为过程,其内容繁琐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在实际评估业务中我们都是用纸张来实际记录其发生过程步骤,难免有时会出现破损漏印的情况,加之纸张本身就易破损,保存难度可想而知。若出现火灾或者评估机构搬迁之时,很容易丢失。另外,我国资产评估底稿的电子档案还不发达,往往更多依赖复印扫描来收集资料以便归档,底稿没有完整的电子版形式,堆积的纸张成为其唯一存在的形式,这又是欠缺之处。

三、资产评估工作底稿的完善方法

(一)资产评估工作底稿编制规划方案1.规范内部标识。为了节省时间,工作底稿,对传统的内容或使用的多次重复的内容,你可以使用标识符的简化表示,但要解释其含义,并保持一致性。2.严格签署。评价机构要建立一个工作文件审查系统,逐个审阅检查工作底稿。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的工作文件的评审,应当指定有关人员处理。3.杜绝闭门造册。严格监管力度,杜绝闭门造册,凭空补添编制资料及记录说明的行为发生,对于现存的评估底稿应派专人严格检查其真实可信度,顺序排列情况,完整程度等。4.资料来源保存。直接从评估单位、客户或工作文件的单位得来的消息,应当由提供者签名。5.电子底稿的试行。进行电子底稿试行点的举措,从一个试验点展开推行,无论是在商务场合发生的第一次尝试,还是日后取得对方公司的复印扫面件,都应该备用电子档,做到纸质一份,电子一份。防止意外情况对工作底稿带来的不可修复性伤害。这样一旦技术可以实施,便在全国推行开展,让一切评估业务有据可查,方便监管部门审核,方便资料的快速提取了解。

四、结束语

总之,资产评估工作底稿作为高技术工作的基础,是资产评估机构的形成和资产评估报告的出具证明的根据和理由。在某种意义上,它代表了资产评估机构和水平,并显示在资产评估行业的竞争能力强和弱的资产评估机构。因此,资产评估机构应当建立一个标准的工作底稿,这将是根本性的措施,提高资产的质量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葛其泉,张屏.资产评估工作底稿的编制及其重要性[J].上海国资,2002(07):19-22.

[2]毕义祥.资产评估工作底稿规范化之研究[J].河北审计,1998(01):25-27.

[3]玉峰.评估工作底稿的内容与格式改革初探[J].中国农业会计,2004.

资产评估审计论文篇8

公共项目是指直接或间接向社会提供公共消费品、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民素质为目的,着眼于创造社会效益而不是以商业利润为主,进行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的一次性活动。公共项目绩效审计,是对财政资金投入完成的公共项目所达到的经济、效率和效益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审计建议的审计行为,文中所指“公共项目”仅指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

一、 公共项目“五E”审计的领域范围

1、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是指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市基础设施的范围,大体可以分为能源系统、水资源及供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邮电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六大系统。

2、公共卫生项目。公共卫生项目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改善人们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为目的的项目,包括环境卫生、营养卫生、儿童少年卫生、妇女保健和劳动保健等项目,如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院等投资项目。

3、教育项目。教育项目是指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认知技能、劳动技能、文化修养、道德水平等为目的的项目。包括高等教育(大学)、基础教育(中、小学)、职业教育、岗位培训等各级各类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项目。

4、文化项目。文化项目是以通过文化交流扩大人们的视野,改善和调整人们的知识结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从而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和加速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项目。文化项目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档案馆等建设项目。

5、体育项目。体育项目是以增强劳动者体质,促进劳动者智力发展,减少因病伤而损失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满足劳动者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人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项目。体育项目包括:群众体育设施体育场、游泳池等。

另外,政府采购项目为作为一类特殊的公共项目。由于政府采购的主体是政府部门本身或其他直接或间接受政府控制的企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于公共资金,政府采购职能的范围和目标是为了向公众提供服务,因此,要对政府采购实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用法律、规则、条例以及政策和程序来加以限定和控制。

二、公共项目“五E”审计的目标、内容

开展公共项目“五E”审计,是在使用财政资金真实、合法性的基础上,对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保性和公平性的绩效审计评估。

1、公共项目的经济性

经济性,是指公共项目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将其资源消耗量降到最低水平。这就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照经济参数,对项目投入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计算和对比论证的工作。公共项目是否体现其经济性,要通过反映微观经济效益的财务评估和宏观经济效益的国民经济评估对其进行测试。

对项目的财务评估,分析计算项目发生的费用,编制财务平衡表,计算评估指标,考察项目的营利能力,清偿能力等财务状况,据此判断项目财务可行性的一种分析评估方法。其目的是分析该项投资是否以市场最低的价格进行投资。如对体育馆、影剧院等有经营收入的公益性项目,就应从项目财务角度对项目的营利状况及偿还能力来对项目绩效作出评价。根据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地区规划、部门及行业的要求,结合需求预测等具体情况,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分析财政投入代价及社会产生的效益,以评估投资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但是,在公共项目上,这种货币性成本与非货币性收益是不可用绝对的效果来评价的,比如对一个医疗项目的绩效评估,该项目的收益便很难或者说不宜进行货币化处理,因此,不能以项目的经济性为绩效评估的重要准则衡量,而应以关注对公共项目的效率与效果等其他指标的评价。

2、公共项目的效率性

效率性是指产品、服务或其他形式的产出与其消耗资源的关系,一项有效的活动应该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一定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或实现一定的产出使用最小的投入。

要评估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效率的大小或有无,首先,必须用一整套的评估指标体系来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定量指标来反映。对公共项目效率的评估方法应以“有无对比”(即建项目与不建项目对比法)为基础,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参数评估与多目标综合分析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设置通用指标。其次,效率性的核心是评价财政效率。财政效率是指政府资金投入与办事效果的比较,包括三个要素:一是该不该办这件事(目标),即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是否增进了公共福利,否则就是无效率行为。二是花多少钱办这件事(预算),即达到预想目标所需要花的代价,它通常由以目标―成本为特征的公共预算加以确定。投资同样的公共项目,花钱多就是效率低。三是政府投资的项目是否值得,并计算其行政成本。

3、公共项目的效益性

对于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的效益评价,这不是一个简单数字表示就可以的,而是一套科学的理论,它是由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综合构成的复合概念。

政治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效益最根本的表现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是政府的核心能力之一,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能力越强,政治上的效益就越容易体现。

经济效益,这与上述的经济性评价有一定的差别。这里所指的经济效益,表现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高低与否,政府能提供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考察经济效益以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利率和汇率等为重要衡量指标。

社会效益,是指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包括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公共项目的供应及时到位,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和谐有序协调发展,没有明显的对抗和冲突。

4、公共项目的环保性

环境影响是公共项目绩效审计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在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公共项目评估。在公共项目的计划立项阶段,应当考虑生态可持续性的问题。生态可持续性是自然生态过程永续的生产力和持久的变换能力,从而使生态资本存量通过生态再生产的各个循环环节和合成与分解的转换机制能够达到保持或增加,至少不减少。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资源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我们在计算环境影响指标时,采用各项环境污染物治理的指数之和的算术平均数。如果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很大,而项目各类污染物聚集的程度对环境的影响差别很大,可以对各项污染物聚集的程序给予不同的权重,然后再求平均数。对于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标准的污染物对环境仍存在影响的问题,应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进一步进行分析评估。

5、公共项目的公平性

开展公共项目绩效审计应当遵循审计公平性原则。这里指的“公平性”包括:一是审计主体活动本身的公平性,即审计执行程序的公平与否, 政策资源使用的一致性;二是审计对象的公平性,即项目的主管单位在实施公共项目过程中是否遵循了公平性原则,评价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生产是否体现了公平。

三、开展公共项目“五E”审计存在的问题

1、法规体系不完善

我国开展公共项目“五E ”审计理论和实践研究起步较晚,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在审计环境、法律依据、审计操作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法规还不完善,目前还没有一套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绩效审计准则,对于其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形式等都还没有形成规范体系。

2、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和方法体系

开展“五E”审计,需要有科学的审计评价标准来评价被审事项绩效的程度。我国政府现行的绩效审计缺少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具体表现在:第一,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目标分散,评估内容和侧重点判别很大,评估方法不一致,有一定的随意性。第二,对以前的项目无法用现行的标准去衡量,因而审计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四、开展公共项目“五E”审计的对策

1、改善研究状况,培养专业审计人才。

以加强公共项目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来推进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由于绩效审计与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方法不同,审计项目中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采用的方法是无法固定的,几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绩效审计中都有可能用到,所以这必须要加强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培养专业的绩效审计人才。成立公共项目绩效评估专家库,专家库里包括大学里的研究人员、法律顾问、运筹学专家等,在审计的立项环节,专家库的专家参与选项并提出意见,现场审计终结阶段,邀请专家参加业务会议讨论。

2、将绩效评估和财政预算相结合,实行绩效预算审计

在政府提出的年度工作计划中,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中抽查个别公共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如果该项目的预算超出预算目标,绩效评估结果令人难于接受,则可责成有关部门进行重新评估立项。这样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绩效。

3、逐步建立多重绩效评估体制

公共项目的“五E”审计,其目标是对政府利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保性和公平性进行评价的审计。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应实行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并举,审计绩效评估结合项目承办部门的内部评估,通过社会调查、民意测验等方法,定期征求社会公众对此项目的满意程度等,最终以此作为审计绩效依据。

4、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第一,建立评估模型,合理确定指标体系和指标的权重,要建立经济指标――投入、产出、效能,第二建立灵活的管理指标,即是对实施公共项目的部门进行绩效评估,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既要研究“需要多少时间、人力、成本”“效率可以提高多少”,从而真正降低运作成本,第三建立绩效目标指标,主要是着重社会效益,人民的满意程度。

5、完善公共项目绩效审计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不断推动审计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建设

对于外部信息管理和沟通机制方面,立项阶段,审计部门选取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公共项目,在与各相关部门充分沟通确定可行的基础上立项。审计实施阶段,在媒体如报刊、网站上对某项公共项目实施绩效审计信息,制定调查表,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审计终结阶段,通过因特网公布审计结果,传递绩效审计结果信息,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可以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对于审计内部的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建设,审计部门将绩效审计评估事项与发展电子政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电子化的绩效评估标准系统,进行及时的信息收集、分析。另外,审计内部人员通过OA与AO的交互功能,随时进行实时交流,集思广益,局领导可以对项目进行实时管理,按照项目进展情况提出新的意见,有利于控制绩效审计工作质量。

参考资料:

资产评估审计论文篇9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导向审计;高新技术;企业审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账项基础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的需求,由此,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风险导向审计包括以风险防范和风险评估为基础的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阶段以及采用控制测试,从源头和宏观层面对会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加以识别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

一、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理论发展

审计模式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详细审阅财务报表和凭证,核实账表关系的账项基础审计;二是根据内部控制评价进行实质性测试的制度基础审计;三是根据全面的风险评估制定审计策略,使用分析程序作为辅助,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的风险导向审计。1933年,美国做出审计人员有举证的法律责任的规定,颁布了《证券法》,法律风险的日益增高催生了风险导向型审计的诞生。蒙哥马利审计学(第八版)在1957年首次将风险引入审计程序的设计过程,这是审计风险与方法研究的融合。上世纪60年代之后,资本市场的审计失败案例不断增加,公司管理层发生舞弊的案件层出不穷,风险导向审计更多地开始强调对风险的分析。

关于审计风险模型的描述最早是在1981年的美国第39号审计准则中涉及的。在1983年,美国注协最早提出了风险导向审计,认为审计风险是由检查、控制、固有风险构成的。2001年,Wallage和Elilifen以毕马威的一个商业银行客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项目小组的审计人员组成、项目管理情况、审计风险评估过程、审计证据的收集和整理,得出了现阶段风险评估时会更注重被审单位的经营战略和风险,审计过程更多地考虑行业化、专业化的结论。2002年,审计风险委员会成立,开会讨论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2001年10月,国际审计准则出新,规定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该做出更加深入的风险评估,将审计风险模型中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放在一起,称之为重大错报风险。

我国对于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晚,在21世纪前后才开展。1994—1999年颁布的35项以及2012年修订的多项准则中都有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的要求。我国2006年了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新的审计准则,这是一个技术方法的重大创新。安晓蓉(2010)指出,风险审计的指导思想是强调经营战略的战略观。风险导向审计与前两个阶段的审计模式的区别在于,需要更多的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来判断、降低重大错报风险;需要对被审计的企业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来确定风险因素、评估风险的等级;审计策略的制定、审计程序的实施都是以风险水平的评价结果为基础的。郑子远(2011)指出,经营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的重点,通过风险分析来确定审计重点,会改善原有的审计模式只评估内控而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的缺陷。

杨欣、田蓉(2011)根据实习经验和研究分析得出,风险导向审计的施行存在很多不足:审计项目相关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水平不够高,对于风险审计的相关方法缺乏了解应用;被审计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整;事务所缺乏相关行业或公司的数据资料统计信息;审计法规不完善导致风险审计缺乏应用指导;审计工作的辅助软件不能将风险评估的相关因素很好地联系在一起,电子版的制式底稿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审计工作,增加了人工导入数据的繁琐操作,降低了审计效率等。

风险导向审计需要审计工作人员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被审单位的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审计程序。罗星(2013)研究了审计人员的职业谨慎相关的问题,风险导向审计运用的风评方法多种多样,审计程序需要审计人员主观的根据风评结果进行设计,重大错报的评判需要注册会计师有一些经验判断的因素,这些都要求,审计人员要有一定的职业谨慎性才能够很好地实现。施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需要被审计的企业具备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方敏(2014)在研究中指出,风险导向审计应该以分析模型为基础,对企业日常的经营进行分析和评估。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需要明确一个清晰的思路,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和承受能力都应该有一些限定水平,对于公司层面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辨别,定时对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系统检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

二、审计风险模型相关研究

为了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提出了有关审计证据的三方印证理论、经营风险的计量程序等观点。在具体的业务操作过程中,风险评估很容易被形式化,忽略报表、认定层次的影响,从而导致审计过程的不连贯,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测试程序,难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陈雪梅、石勇(2010)利用层次分析、德尔菲、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将风险元素拆分成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方案层3个层次,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风险量化评价。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提出之后,部分事务所不能完全执行2006版准则中规定的相关内容,依旧按照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风险类别进行认定。郭巧玲(2011)研究了事务所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相关问题,总结出了注会在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的实际操作中面临的操作问题:综合评价重大错报风险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操作难度加大;重大错报风险(单个因素)比控制和固有风险(两个因素)评价的结果可比性降低,注会的职业素质高低不一,评价结果客观性降低。

随着风险评估的方法不断发展,数学知识和统计学知识也被运用到风险量化评价的领域之中,提升了评估的科学性。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的评价结果较分析性审核法、风险因素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更为公允、精确。王风华、梁星(2012)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风险因素的区分,再进一步判断因素的权重,划分不同的重要性等级,解决了审计风险的模糊性问题。米宁(2014)在研究中总结出,风险导向审计有内容的广泛性、风险性、建设性、客观性、独立性、合法性以及真实性等特点。作者总结了关于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其中,定性的评估方法包括分析性复核的方法、德尔菲(专家意见)法、故障树分析法(FTA)、内部控制评价法;定量的分析方法包括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数据包络分析(DEA)、神经网络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董丽虹(2014)指出,根据目标对风险进行识别,梳理风险点、类型、环节等,利用概率论的相关知识,将标准差作为测量指标的方法可以使风险评估的结果更为可靠。作者以概率作为出发点,对于风险因素的权重进行重新评估,同时根据审计经验进行修正,得出更为贴切的评估结果。

三、高新技术审计相关研究

高新企业对我国经济转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的扶持会推动企业研发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研发更多的附加值比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在这良好的社会背景下,财政部发现,高新认定的虚假情况也时有发生。徐勇慧(2010)对收入的专项审计进行了研究,发现企业将改造的传统项目工艺生产的产品归类于高新技术产品,计入高新收入;某些企业对于有混合销售(高新与非高新产品搭配销售)行为,在进行高新收入核算的时候没有扣除非高新产品的收入额。戴立波(2013)在研究高新企业的审计情况的文章中指出,高新收入的技术领域认定比较困难,企业的收入账户未按照申报要求设置明确的明细账,研发项目的费用核算存在很大的人为操作的空间和可能性,对于研发费用的审计不够深入具体等情况。

杨建安(2011)指出,2009年审计署对高新企业税收的抽查结果令人吃惊,116家被抽查的企业有85家不符合要求。有些高新企业因为没有进行有效的研发,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费用的比例没有符合《办法》的规定,从而造成申请失败或者复核失败。《办法》对于企业侥幸通过认定、逃避缴税的行为起到了抑制作用。陈素珍(2012)对高新企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研发项目成果有先进性、无形资产比例较大、市场风险大、同业竞争比较激烈、经费审计流程比较复杂等结论。韩丽娜(2013)总结出,针对高新企业的审计,我们应该有应对措施:审计时要关注宏观政策的侧重点、相关行业情况,确定产品是否符合高新产品的规定和要求;获取投资活动相关的信息,查阅研发项目有关的仪器设备的折旧是否正确地归入研发费用科目;获取研发人员的分布信息,判断研发人员的工资归集情况是否正确,判断外部单位接受委托开发的研发项目相关的费用是否剔除;获取相关批复、记录、资格性文件,以审核研发项目的步骤完整;借助专业人员的意见,核定知识产权的核心程度,规避风险。熊玉婷(2014)研究了在风险投资项目中,高新企业的管理层舞弊的相关问题,概括了舞弊的相关理论、风险投资项目的相关审计方法。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产品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生命周期比较短;企业所处的产业竞争都比较激烈、风险比较大。高新技术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内容相对比较复杂,产品的附加值比较高,存货的保值能力较弱。

乔文畅(2015)对研发项目核算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做出了分析,对研发费用的高效管理提出了一些意见:相关企业要以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作为支撑,财务部门和研发部门要进行联合性的管理,对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进行严格细致的管控,及早发现与预算的差异,及时进行调整。

四、结语

目前,国内外对于风险审计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全面,理论知识较多。但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审计相关内容涉猎较少,尤其是在风险模型量化所选择的方法上。国内外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审计策略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也没有创新性的突破。在传统审计策略的基础上,如何建立适用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评估模型,制定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审计策略以提高审计效率,这将成为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安晓蓉:浅谈我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西部金融,2010(3).

[2]陈雪梅、石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审计风险评价模型研究[J].财会通讯,2010(1).

[3]戴立波:高新技术企业审计的现状分析及风险应对[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8).

资产评估审计论文篇10

摘 要:由于体制层面的阻碍和技术层面的复杂性,造成内部审计工作中立项环节决策科学性不足。本文剖析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立项的现状和困难,并以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为例,从内审的目标定位从发,以风险管控为导向,探讨如何构建一套基于多个维度分析的立项评估模型。

关键词 : 立项决策、风险资金量、内控信用等级、二维度评估矩阵、选项风险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144-04

收稿日期:2014-10-22

作者简介:梁学良(1956-)男,广东电白人、硕士、工程师。 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一、研究背景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对于审计对象的确立,许多企业并没有遵循一套严格的决策程序。以国有企业为例,审计部门根据领导人员任免情况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或者按照上级相关部门专项治理的要求开展审计,在完成了这些规定动作之后,真正基于本企业实际情况和审计原则进行分析,作出审计决策的空间很小,这种非审计部门主导的外源型的立项方式,往往造成了审计部门选择审计对象的科学性欠佳,审计监督缺乏一个统筹和规划,也导致了现实工作中审计重复和审计遗漏并存,甚至存在盲目性,无法实现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全面有效覆盖。而在这一种外源型立项占主导的机制下,内审部门对于审计立项环节的重视程度、决策主动性也被削弱,审计立项渐渐成为审计技术层面的一个软肋,审计决策多为“拍脑袋式”。这与审计工作科学性、严谨性的本质不相符。对于企业内审部门,科学地立项是迈向审计工作成功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随着内审在企业中服务型的职能定位日益明确,如何运用有一种科学合理的立项方式,替代当前的外源型和粗放型的立项模式,确保审计对企业经济风险的全面有效覆盖,是内审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评估立项中遇到的问题与难点

事实上,许多企业都在作科学立项的探索,但除了上述所讲的体制上的掣肘之外,在技术层面也同样都遇到了一些阻碍。审计立项决策中通常都会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困难:

(一)以经验判断代替客观的风险分析

有经验的审计人员习惯于按照以往的审计经验,以问题为导向,判断一个企业内部的风险高发地,以此作为立项的依据。例如,企业中与资金打交道多的部门:工程部门、采购部门、营销部门、财务部门往往被视作重点检查对象,其他的部门则容易被忽略。以经验代替客观的分析,带来的结果是:经常被审计的部门,难免经常被查出问题,假如审计人员在以后的立项决策中借鉴了这种经验结论,依然是重点检查这些部门,越查越发觉问题越多,越发觉问题多越查;而相反,对于那些以往就不被关注的部门,则是越少查问题越少,而后更加被忽略,如此不良地循环。事实上,经营风险的无所不在的,作为内审机构,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内审部门,担当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的重要职责,企业中的任何一个主体,只有赋予了资金管理和资产运营的授权,无论多与少,都应该纳入审计范围,适当地进行审计。

(二)被审对象的多样性造成标准难以统一

企业内部的机构中,有职能管理类的部门、生产管理类部门、基层业务类部门。以电网企业为例,就包括了行政管理类部门、业务管理类部门、基层生产部门、下级基层单位。各部门的业务、职责各不相同,而选项时选择什么样的指标进行评估,能够引导正确的方向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选项决策中首先面临的问题。

(三)缺乏量化的指标

选择评估指标时会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标准的量化。随着内控理念和方法的深入运用,在评估中大多都会以一个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性作为参考标准。内控水平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与内审防控风险的目标高度一致,但内部控制内涵甚广,几乎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要评估内控有效性并不简单。而事实上,内部控制有效性本身也缺乏相应的量化评价标准,国家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大多以定性的描述为主,企业在承接落地中进行量化并取得成功的经验也不多。通过评估内控风险高低来作为审计决策的支撑,必须先找到可以量化风险的指标,这始终是一个难点。

(四)理念与实际脱节,评估立项的实操性不强。

评估选项面临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即便设置了一套具有代表性,又能量化的标准,但如果这些标准只是从评估的理论层面出发,没有充分结合企业实际的话,到头来会发现这套评估的方法难以实操运用,因为许多原先设定的理想数据在现实中都无法取得。

三、基于审计目标的多维度评估立项模型构建

实际工作中的困难激发我们对该领域的探索,要做到科学合理的立项,规避审计风险,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立项模型作为支撑。接下来我们以电网企业内部审计为研究基础,探索该模型的建设。通过模型的构建,要着重解决立项的科学性问题,同时还须有效应对上述立项中的四方面困难。本课题研究的立项评估模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较为客观的风险评估,确定被审对象的风险等级,再结合选项的一些基本原则,为审计项目的确立提供依据和参考。立项评估模型也是审计项目规划的基础。

(一)审计目标

风险导向是引领审计的一个主要方向,内部审计必须关注企业的风险,哪里有风险,哪里就要检查覆盖。而国有企业内部的风险存在于不同领域,例如:经济效益风险、安全生产风险、廉洁风险、舆论风险、法律风险、管理效能风险等等。全面风险管理强调面面俱到,而审计并不是全能的,内审部门需要紧紧抓住自身的职能定位,有重点,才能不超越职权,称职地履行好义务。因此,关注怎样的风险,选择怎样的审计对象,需要回到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这个话题。

《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关于内部审计的宗旨、权力和职责的说明中提到:“对公司的工作进行全面审计是有困难的,内部审计机构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征求总裁、审计委员会和其他管理部门的意见后,根据风险大小确定审计的重点和先后次序。考虑的风险包括:不良的财务或业务形式;违背公司政策、计划、程序或法律要求的行为;财产损毁;浪费或低效;未实现事先确立的目标”。从以上关注点可以看出,内审所关注的风险应当以经济领域的合规、安全和效益风险为主。而作为央企的内审部门,重中之重,是要定位在保障企业受托的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效益上,以及国有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上。因此,国有资金运作、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风险是审计的首要关注,审计选项,最先就要考虑在哪些领域,这类风险突出,也就是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因此,审计选项的评估,最重要是评估被审对象经济活动的风险。

(二)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关于“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的理论认为,一个企业(或主体)由于自身参与的经营活动,必然存在各类风险,这些风险是与经营活动并存的,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固有风险。而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规避、转移、降低的方式去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带来的影响,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这就是内部控制活动。通过有效的控制活动,一些风险得到了局部控制,但并非绝对控制,除此之外,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风险,就是“剩余风险”。作为内审部门,对于已经在制度流程体系中严格受控的风险,可不必过份关注,需要优先关注的是那些仍然未能有效控制的“剩余风险”。也就是实际存在的隐患点。

这一理论运用到选项决策中,就是说,选择被审对象时,除了要考虑其各项业务活动的风险高低,也就是“固有风险”;同时还要考虑这个活动主体的内部控制水平,也就是有效控制的程度。因为只有剔除了有效控制的“固有风险”,才是容易使风险演变成问题或损失的“剩余风险”。评估中只有均衡考虑 “固有风险”和“控制能力”两个要素,才能推导出审计最需要关注的“剩余风险”,审计如何选项取决于被审单位“剩余风险”的高低。

举个例子,电网企业中,若要说经济活动的风险,那么,电费收费业务涉及资金量最大,收费部门固有的风险最高,但实际上,由于收费流程的管控严密,电子化控制程度高,出现人工出错和人为舞弊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审计在选择检查对象时,这类型的部门“剩余风险”较低,并非检查的重点。

(三)多维度评价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被审单位风险的评估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各项业务活动的风险高低;二是活动主体的内部控制水平。关于业务风险高低的评估,在前面的分析中已明确了,从审计的目标出发,在企业内部全面风险体系的众多的风险中,按照国有企业审计的职能定位,以经济业务为关注对象,围绕企业资金流向作为审计监督主线,评估业务活动风险高低最为合适的指标,就是“经济活动的资金量”。关于内控水平的评估依据:通过考虑各活动主体(以各部门为单位)业务的固有风险点的情况(内部控制的难易程度),以及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历史出现问题的记录)两个方面,综合评估其对风险的主观控制能力。以上两方面评估依据转化为相应的评估维度,也就确立了审计对各部门(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评估包括两个维度,分别是:①风险资金量;②内控水平等级。

1.风险资金量维度的评估

“风险资金量”是指考虑了资金风险的资金量,他既反映了资金量的大小,同时也反映了资金运作的风险高低。是经过风险修正后的资金量。

对风险资金量的评估,首先需要分析公司的经济活动链条。以电网企业为例,经济活动大体上划分为以下环节:一是收入环节。主要是公司内部的业务收入,该环节影响资金流入,收入环节的风险有跑冒滴漏、收款资金管理、截留、少计收入等方面。二是流转环节,包括公司资金管理、投资活动、融资筹资,流转环节的风险主要是资金风险。三是开支环节。指公司内部的维持正常运转的各项费用开支、保障发展需要的资本性投入。开支环节的风险有虚列不实开支、程序违法违规、资金挪用、无效益的投入、外部违约、权利滥用等,开支环节是对国有资金的支配使用,是风险的集中领域。

其次是活动主体分析,对象是实施各环节经济业务的各个部门(单位),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环节分别对应于不同的主体。例如收入环节涉及各个收费部门,流转环节主要涉及财务部门,开支环节则涉及所有的部门(单位)。每个部门(单位)的资金活动由该部门所涉及的收入环节活动、流转环节活动、开支环节活动共同构成。

再次,还要考虑各种环节资金量的性质差异。由于收入、流转、开支是三种不同性质的资金活动,风险的高低水平不同,在量化为同一标准进行评估时,须配以相应的权重反映各环节的资金活动的风险差异。评估中,可以按照经济业务控制环节越严格,出错概率越低,风险权重相应越低为原则。根据公司历年审计发现的三个环节出现问题的占比,评定三个环节的权重,出现问题高的环节,评定的权重相应就高,代表该环节的风险高。

比如:如果历史数据表明,收入环节权重是5%,开支环节权重是85%,说明1亿元的营业收入流程,和1亿元的项目开支流程,同样资金的绝对值,相对风险评估中的意义是不同,在评估中,这1个亿的项目开支的权重要大得多。

以上三个步骤确立了风险资金量维度的评估公式:一个部门的风险资金量=收入环节风险资金量×权重+流转环节风险资金量×权重+开支环节风险资金量×权重。

三个环节权重确定之后,需要分别评估各部门在每个环节的风险资金量。在这里以开支环节为例,研究开支风险资金量的测算。开支环节反映了各部门对经济资源的支配权。那么由于不同类型开支的管理流程差异较大,因此除了考虑资金量大小,还需考虑开支流程的规范程度,不同的开支类型的资金使用风险不一,需要确定不同的风险系数。例如:项目开支金额动辄上千万,但流程长,审批环节多,因而风险系数低;费用性开支虽然金额小,但流程相对简单,审批环节少,因而风险系数高。

风险系数通过以下程序测定。任何一类开支,流程越长,风险控制越严格,假定完整的流程包含以下环节:1.对开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2.有透明的取费标准;3.经过招标采购(招标)4.签订有效的合同(合同)5.实施履约过程的监控(监控)6.经过结算环节(结算)7.经过交付验收环节(验收)8.提交了可评估测量的交付品(交付物)9.经过决算审核环节(决算)10.采用最小风险的付款方式(付款)11.对开支效果进行了后评价(后评价)。根据不同类型开支是否具备以上环节,以及严密程度,为对各环节进行评分。评分可以采用专家组打分法,也可以采用历史数据分析法等等。各环节评分越高,代表风险系数越高。例如,某一类开支,它的取费是有定额标准的,评1分,有类似行业标准的,评2分,若无标准,则评4分;某一类开支,有公开招标,评1分。实施了非招标采购,评2分,零星采购的,评4分,等等。

2.内控能力维度的评估

有的被审单位会提出,他们部门的经济业务多,风险点多,即便采取了大量控制措施,出现问题的数量还远远比一些业务简单的部门多。要评估企业各主体的内控能力,需要考虑这一点,为了确保实际评估中的客观公平,风险控制能力维度的评估,一是要考虑一个部门风险点的多寡(控制难度的高低),二是要考虑一个部门过往内控情况(出现问题的情况)。评估的结果用以反映一个部门对风险的主观控制能力。

部门业务的固有风险低,说明控制难度小,假如发生问题多,说明其控制能力弱,对其风险管控能力不可以信任。反之,部门业务的固有风险高,说明控制难度大;假如历史发生问题少,说明其控制能力强,对其风险管控能力可以信任。将控制能力的评估结果以控制水平“信用等级”来表示,比如,可以根据企业内部各单位的内控水平的差距大小,由高到低授予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

内控信用等级的评价可以设置两类指标,包括“关键评价指标”和“辅助评价指标”,其中“关键评价指标”是基础指标,“辅助评价指标”主要起到高压线指标的作用,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发生作用。两类指标最终按照孰低为原则,套用信用等级低的一项。评估中可以将“内控失效率”作为关键评价指标。“内控失效率”相对于“内控实现率”而言,计算方法是:“历次审计发现问题数量级”与“部门业务风险点数量级”之比。他能够满足对不同控制难度部门进行比较的要求,整体反映一个部门对风险的主观控制能力。

有些单位的问题由于与资金关系密切,特别是对于出现违规资金、损失浪费的情况,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因此,可以考虑设置辅助指标反映这一特点,比如设置 “问题资金率”作为辅助评价指标,“问题资金率”反映一个部门运作资金中出现问题的比例。计算公式为:“历史问题涉及资金量”与“部门风险资金量”之比。设置“问题资金率”作为辅助评价指标,主要因为并非所有单位的问题都涉及资金,对出现问题资金的单位,这个指标能够起到高压线的作用。

当然,在实际评估中,还需要考虑具体情况设置一些调节变量,比如:为区别不同性质问题的严重程度,可根据问题性质对基数进行调节;为平衡各被审单位历年审计频率不一造成的问题数量不均衡的情况,可以按各部门历年审计的频率(与问题相匹配)对问题数量进行平均,并可对历年审计少涉及和未涉及的部门直接套用一个保留意见等级;对于统计期间内存在严重内控问题的部门,可以采用在最终结果上降级的方式。

3.构建评估矩阵

在两个维度分别评估完成后。紧接着就是要构建由“风险资金量级”、“内控信用等级”构成的二维度评估矩阵。

矩阵按风险与内控比对原则构建:部门风险资金量级越高、内控授信等级越低,代表其风险等级越高。反之,部门风险资金量级越低、内控授信等级越高,代表其风险等级越低。

评估矩阵的纵坐标代表“风险资金量级”。风险资金量级按照评估得出的各部门风险资金量高低排序,并按集中程度划分区间,同一区间对应相同量级,风险资金量提升到一定程度,对应量级相应提升,体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评估矩阵的横坐标代表AAA级、AA级等由高到低的多个信用等级。

(四)审计选项

通过上述风险评估得出的部门风险等级代表了各部门风险的高低,而对于审计选项而言,还需结合审计的实际需要选项,规避审计选项中的其他风险,统称为“选项风险”。选项中需要考虑的“选项风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遗漏或过度审计风险。指若直接运用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选项,将导致对高风险部门重复审计,造成过度审计,低风险部门长期被忽略,造成审计遗漏和盲区,最终未能有效利用审计资源,无法全面覆盖风险点。二是审计频率风险。指审计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导致问题长久积累未被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大;时间间隔过短,则可能导致频率过高,审计数量过多,审计质量和深度无法得到保障。在运用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选项时,需综合考虑时间间隔和审计部门的审计能力,确定合理的审计频率,防止审计风险。三是环境变化风险。指审计在基于部门风险评估的同时,审计关注点还需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及时做出调整,才能更好地为组织服务。

(五)模型的延伸运用

模型在评估选项的同时,对入选年度被审计的部门,可进行相应的分析,指导具体审计工作的开展。比如通过敏感性分析来确定审计重点。运用选项模型作敏感性分析,指的是在评估过程所引用的众多参数变量中,查找构成一个部门入选项目的关键参数,以指导审计检查的重点。关键参数反映了一个部门的风险所在,不同的关键参数,对应于不同的审计关注点。

四、研究结论

审计的科学决策基于科学合理的评估立项,企业内部有着不同的风险评估,审计部门要做立项评估,不应该直接采用其他专业评估的结论,需要基于审计的根本目标,构建一套符合审计需要、能够正确指引审计方向的评估方法。构建审计立项评估模型,可以从审计的角度评估各部门(单位)的(下转151页)(上接146页)风险等级;可以指导年度的被审对象的选择,确立全年审计项目的安排;可以系统地规划未来几年审计工作计划,规避跨年间的审计项目规划性不足的风险;可以揭示风险所在,引导审计检查的重点。

同时,评估模型不是一蹴而就,在运用中,评估模型的标准需要不断修正;评估的维度和指标还可以不断细化,评估的取数还会随着基础数据的完善,趋向更为科学和合理,评估模型的质量需要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加以检验。评估过程是一个从模糊到精确再到模糊的过程,最终揭示的是各部门大体的风险级别和特征,为审计计划的确立提供科学的依据,使审计监督更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2]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讲解》.财政部会计司.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3] 陈关亭、黄小琳、章甜.《基于风险管理框架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及应用》.中国审计.2013(14)

资产评估审计论文篇11

【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工商管理制度。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如公司法第23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第152条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的最低限额。这对建立工商企业制度、规范公同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故意或过失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的行为,可能致使不具备成立条件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得以成立。从而破坏了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妨碍了国家工商管理部门对公司的有效管理。

本罪的犯罪对象为评估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等单位或个人提供的有关公司成立或经营情况的各类虚假的证明文件,主要有以下几类:

(1)评估报告。资产评估事务所及评估师对公司发起人以物产、工业产权、专利技术折抵注册资本而开具的评估报告或证明。

(2)验资报告。注册会计师或审计师对公司的注册资本进行查验,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公司法有关条款的规定。

(3)验证报告。除对资金情况验证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对公司的招股说明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近三年公司经济利润情况表及公积金提取情况表等文件进行审查,然后开具验证文件。

(4)审计报告。审计师对公司各类经营情况进行审计,然后开具审计报告。

(5)其他报告。如会计报表、律师的法律意见书等。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证明文件,在这里是指资产评估报告、验资证明、验证证明、审计报告等中介证明,所谓虚假的证明文件,是指上述证明文件的内容不符合事实、不真实,或杜撰、编造、虚构了事实,或隐瞒了事实真相。虚假,既可以是全部内容虚假,又可以是其中的主要内容虚假。就其表现而言,则由于各种证明文件的内容不同而多种多样,如资产评估师明知公司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折抵资本或股本与实际不符,或高于其实际价值,或低于其实际价值,但仍不加指出,仍然出具评估证明;或者公司提出的折抵数额本来与实际相符,却又故意压低或抬高物产、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的折抵数额或股本。验资人员明知公司发起人没有出资或没有足额出资而证明其出资或足额出资;或在他人本来足额出资时却说没有足额出资。验证人员,明知公司的财务报告内容不实,会异致股东和社会公众重大损失不予指出或者对公司可能造成股东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损害的公司财物会计处理予以隐瞒或作不实报告。审计人员,代表国家对即将成立的公司金融状况审查过程中,发现股份制公司招股说明书,当年的负债表、损益表、财务变动情况,连续3年的经营情况有虚假内容而置之不理或帮助公司作假等等。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行为,必须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情节不属严重,即使提供了虚假证明文件、也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提供虚假证明的;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给公司、公司股东、债权人及其利益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提供虚假证明给公司用于进行非法发行股票,低价折股、低价出售国有资产、虚假出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造成恶劣影响的;等等。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具有一定身份的特殊主体。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下列人员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1)资产评估师。公司成立的发起人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为自己股款的,其在公司中的所持股份数额,应由资产评估师作出评估,并拿出相应的资产评估报告,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低估作价,

(2)注册会计帅。公司成立的发起人应当一次性地按所认股份的数额缴足股金,并由章程规定或者事先约定的银行或其他金融单位出具收款单据;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应有足够的注册资本,对于发起人认购股金及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金情况,注册会计师应该认真核实有关帐目,加以验证,出具有关证明材料。

(3)审计师。审计师代表国家依法对即将成立的公司金融状况进行审计,其中包括对股份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当年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会变动情况表、连续二年的经营情况表等依法进行审查,对虚假的,能够使认购股票的法人或公众股民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公司文件应及时予以揭露,并予以相应的处理。反之,如果出任审查的审计师与公司恶意串通,为公司出具虚假的证明文件,使其他法人或公民在经济上遭受损失,造成严重影响,则该审计师构成本罪主体。

(4)其他人员。除上述三类人员外,法律服务人员及其他行使评估师、注册会计师、审计师职权的人亦可成为本罪主体,这些人虽不具有评估师、注册会计师及审计师的职称(如未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会计师),但受委托从事了评估师、注册会计师或审计师、法律服务的工作,所出具的证明文件,同样具备法律效力。因此,这些人亦可能构成本罪的主体。

根据本节第231条之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如果评估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或法律服务机构等单位与公司恶意串通,指定其人员为该公司出具虚假的验资证明等文件,情节严重的,则该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

资产评估审计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70-03

1 公允价值计量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缺乏完整成熟有效的市场环境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的资产交换或者账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计量基于市场的计量,充分活跃的市场,信息畅通,才可能保证公允价值中所谓的“公平交易”。公允价值的获取应该在一个活跃的、完全竞争的市场下进行的。

首先,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有较大的发展,但活跃市场远未形成,市场不活跃,信息获取不对称,很多小企业在获取信息方面远比不过大机构,因此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公平交易”前提自然无法满足,公允价值自然无法体现。其次,我国的市场经济的转型并没有完成,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存在,企业之间的非货币交易不规范,证券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不成熟,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得。因此,造成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实践中运用比较困难。

1.2 缺乏完善的公允价值体系

第一,没有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新会计准则中虽然大量运用了公允价值,但没有一个单独的关于公允价值方面的主体准则。从我国目前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于哪些经济事项适用于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已经作了明确规定,它们分散在各个准则中,但对于其他公允价值却没有给予充分说明。第二,公允价值的披露方法不完善。虽然在新的会计具体准测38项中,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有17项,但对公允价值计量如何披露的规定只在金融工具列报标准中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其他涉及披露的条款很少。第三,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还没有定论,计算方法还不规范,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都是体现在别的准则中,使公允价值计量缺乏相应而有效的解释与指引,这不利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和应用。

1.3 税收影响更具不确定性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带来了税收上如何衔接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大大增加纳税调整的工作量,收益的税收问题又是公允价值在会计中一个很实际而且很重要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如企业在首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调增的留存收益在税法上是否需要征税以及未实现收益是否征税等,如果要为尚未实现的收益付税,企业可能面临不得不出售某些资产来缴税的问题。另外,现行准则在资产和负债的计价基础方面大量引入公允价值,导致财务会计与纳税申报的“游戏规则”渐行渐远。例如,现行准则要求将符合条件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将这些资产和负债出售或结算之前,这类损益实质上属于未实现损益。这种性质的未实现损益是否缴纳所得税仍然悬而未决。会计改革的超前与税收规定的滞后,导致企业活动的税收影响更具不确定性,纳税筹划将变得更加重要。

1.4 经营业绩的波动性明显加剧

对汇率、利率和交易价格变动比较敏感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将导致拥有大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在不同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度波动。此外,发生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换的企业,如果所涉及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较大,将不得不在特定会计期间确认巨额的损益。从财务角度看,企业经营业绩的波动越大,通常也意味着企业风险加大。因此,如何通过风险管理减少经营业绩的大起大落,将成为拥有大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1.5 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会计人员素质高低是影响公允价值确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偏低,部分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首先,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由于公允价值获取上的难度和获取方法的难量化性,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允价值的实际操作中,会计人员虽然知道哪些具体业务需要进行公允价值计量,但如何计量,从哪里找到参照物,却显得无所适从,力不从心。结果会计人员更多的是运用主观随意性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由此得到的财务数据既不相关也不公允,更不可靠,极大的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综合会计能力较差,便成为合理应用公允价值的又一难题。其次,面临企业高管人员和会计人员道德风险的挑战。公允价值本质是个估值的金额,需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既然有主观判断,也就不同程度的受到企业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影响。而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还存在许多缺陷,一些高管人员和会计人员由于道德观和诚信意识的缺失,容易出现利用公允价值操控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在目前这样一个道德缺失的背景下推行公允价值,我们必然面临企业高管人员和会计人员道德风险的挑战。

2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运用中的建议

尽管我国在公允价值的应用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本文认为,只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就能够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促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完善与发展。

2.1 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

虽然,公允价值并不就等于市场价格,但是市场价格毕竟是最为客观的、可靠程度最高,也是最简便的公允价值的来源。所以当前应该努力培育各级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从而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为客观、直接,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为促进生产资料市场持续、稳定地发展,在市场运行过程中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生产资料市场监测与调控工作,不断提高监测、调控水平,适时市场监测信息,保证公允价值获取途径的通畅;二是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资料市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大力创新流通业,推动生产资料市场增长方式的转变;四是加快批发市场的改造和提升。与此同时,对于二手交易市场,引导品牌企业进入,建立适当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把资质审查关,将有助于我国二手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在发展二手市场的基础上,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中介服务机构,从而使交易双方能够获得相对公允的市价信息。

2.2 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研究,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使公允价值计量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现阶段还是一个正待深入研究的领域,我国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无法建立完善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公允价值确认、计量的要求及方法散落于各个具体准则之中,准则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不一致,这些不一致性又增加了公允会计原则的复杂性。理论研究的缺失,特别是对公允价值概念及其外延研究的缺失,将极大地阻碍公允价值的应用与发展。在目前的准则体系下,公允价值计量很难真正做到与国际的接轨,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如何尽量以合理的渠道和方式取得公允价值信息,以保证相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避免主观因素对企业财务信息产生影响。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3 加强审计的配套建设

会计与审计密不可分,会计执行好坏,还有赖于审计的完善与发展,在公允价值会计下,会计信息具有很大主观性,因而为了防范会计人员随意操纵会计数据提供虚假信息,加强审计工作力度是必不可少的。2006年2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初步规范了我国公允价值的审计方法和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会计报告的真实性。但是,由于我国公允价值确认、计量的相关理论并不完善,这给公允价值审计准则的执行带来一定难度。当注册会计师按照第1322号审计准则第十条的规定,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时,评价标准本身就不明确不统一,从而影响注册会计师评价的正确性;当注册会计师按照该准则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公允价值进行独立估值时,更需要明晰统一的参考指导。显然,我国相关会计审计准则的完善之路任重而道远。

2.4 规范资产评估流程,加强资产评估的队伍建设

资产评估是公允价值确认的重要途径之一,公允价值的完善离不开资产评估的发展。但是,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资产评估的流程尚不规范,资产评估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首先,应强化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管。一方面,我们应当提高检查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从技术上防范资产评估机构违规操作,并提高对资产评估机构违规操作的识别能力。另一方面,应当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积极提倡、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此外,成立专门负责对注册资产评估师监督和处罚的机构,财政上要保证其资金的充足到位,不能因为对资产评估部门实施监管的成本过高而放弃对其监管,要确保资金的充分合理利用。其次,应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注册资产评估师的素质。加快建立资产评估继续教育相关规范,在法规方面保证资产评估师的继续教育质量;加强资产评估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从思想上保证资产评估的公允性。最后,应减少守信成本,增大失信损失,改善评估执业环境。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协会的作用,促使政府完善立法,改革评估执业环境,使得失信者遭受的损失大于守信的成本,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执业环境,将诚信建设在评估行业持续地开展下去。

2.5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

交易是人的活动,公允价值是人们计量经济业务的手段,没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公允价值不可能得到合理地估计和运用。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在新旧准则交替之际,加大教育投入,转变会计人员的计量观念,培养具有公允价值观念,懂得理论与实务的会计人员,是公允价值得以全面使用的必备条件,也是降低公允价值计量成本,应用公允价值的需要。另外,公允价值应用中大量不确定因素的使用,为企业利润操纵提供了方便,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会计人员的守法意识和道德教育。从主观上消除利润操纵的动机,是杜绝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1]徐丽.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探析[J].商业会计,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