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师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9 09:28:23

人民教师论文

人民教师论文篇1

一、勤奋学习,严谨治学是教师履行社会职责的道德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要教师“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指明了教师应有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开拓创新的品质。

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们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象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俗话说得好,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本身应该有一桶水。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众所周知,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因此,教师要勤奋学习,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教育理论和业务水平,以担负起党和国家、人民交给自己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古人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试想,一位教师如不勤奋学习,拥有渊博的知识,又怎能传道授业?如果教师不严谨治学,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钻研学问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传授知识,又怎能为学生解惑?

二、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是教师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历史转变时期——改革时期。改革是振兴中华的唯一出路,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积极改革,勇于开拓,讲求实效,已形成了一股潮流。因此,勇于探索已成为各行各业人员的重要道德规范,它要求教师做到:首先,教师要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把价值观念、竟争观念、信用观念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观念传授给学生。其次,勇于探索,要求教师成为立志改革和善于创造的人。教师只有积极投身于改革的实践,使自己成为立志改革和创造型的模范,那么,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开拓型的人才。第三,勇于探索,要求教师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具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一个逐步摆脱贫困,摆脱落后的阶段。党的十三大文件中多次指出:要始终不渝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广大农村、山区以及边疆、海岛的教育事业还比较落后,教育环境更加艰苦,因此,要勇于开拓这些地方。

总之,教师只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率先垂范,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出色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勤奋学习,勇于探索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选择了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要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除了尽职尽责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更要适应社会和教育的新形势需要,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活动,撰写好教育教学经验论文,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促进老教师,共同组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共同把祖国的教育事业创造得更加辉煌。

有的教师整日哀声叹气,总是责怪学生蠢笨,孺子难教,何不想想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天下唯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会学的学生。”有的教师常拿人比人,嫌自己的工资不如其它行业的薪水,是否曾想到,自己的精神生活是何等的充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的万年根本大计。如今,“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口号已进入千家万户,教师的命运已经和祖国的前途紧紧地连在一起。教师把青春献给祖国,用自己的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换来了桃李满疆,换来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教师的一生是光彩耀人的一生。

人民教师论文篇2

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所以做为教师要能准确地理解“三平精神”的内涵,把“三平精神”深入到我们的内心,转化为我们的精神财富,把“三平精神”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 教师这一职业很平凡,但平凡中更显其伟大。从中国古往今来的教师状况,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我们更被重视了,更显自由了,待遇也更好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挑肥拣瘦?教师岗位是一种辛苦,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教师的工作艰辛又繁琐,平凡有伟大,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它需要我们教师艰辛的付出,不屑的努力,持之以恒,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在普通的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多观察了解学习,并正确引导,做学生的朋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的。教师在做人方面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为人师表,表里如一,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在工作中真正做“三平教师”,并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扎实工作,认真阅读教育类杂志,不仅给与自己正确引导,而且能使自己对教学各方面的内容有全面的认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师一定要培养自身良好的素质,脚踏实地地投身教育工作中。不应该抱怨命运的不公,带着情绪去参加教学。魏书生说过:“大材小用何尝不是一件幸事?”知足的人才能感到真正的幸福,教师也不例外。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

 

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我个人感觉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对人民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有科学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方法;有公正廉洁的品质;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这些基本素质。作为合格,优秀的教师会懂得,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引导者出现,既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对象,更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赢得学生的尊敬,信任和喜爱是构成良好课堂气氛的最关键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视学生如朋友,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被尊敬的,被关爱的人。 新的学年又开始了,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做三平教师。

 

人民教师论文篇3

近几年来,伴随着“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理念的深入人心,教育管理部门和基础教育学校越来越重视一线教师的科研工作,教师们也意识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更直接更迅速地反映了现实教育环境中的教育问题。民办中学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对教师的素质和科研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和期望。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地处珠三角腹地,是一所省级示范性民办学校,在校学生达八千人,是中山和珠海一带的名校,属于较典型的大规模优质民办学校。通过对这所学校教师的走访调查,可以对该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整体水平有大致的了解。该校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当前我国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整体状况

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是中山市某民办中学。选择该校作为调查研究的样本学校,主要是基于其是一所双语学校,属于较典型的大规模优质民办学校。学校教师队伍庞大,人员结构多元,教师受国际化影响较大,较能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广泛性。而中山市是一所地级市,辐射很多区域,选择该地区的代表性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他民办中学的整体情况。

对问卷进行编码并依次录入相关统计软件(EXCEL2010以及SPSS20.0软件),然后进行量化分析。对于访谈材料,首先把访谈录音整理成文字材料,然后对这些访谈材料进行定性分析。统计显示,该校教师群体里有几乎一半的教师没有曾经参与或正在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曾经参与或正在参与校级课题的教师比例有30%;市级、省级、部级比例依次下降,其中部级最少,仅为1.54%。其中,有24.62%的教师从未发表过论文,有接近一半的教师曾发表过市级论文,省级和部级相对较少,依次为10.00%、18.46%。

(二)科研选题能力

在“科研选题能力”这一项调查中,绝大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主动去发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意识,也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能从自身感兴趣的问题中抽取出研究问题;后三项科研能力显得极为薄弱,不符合的教师比例比较大,这三项科研能力分别是“从各级教育科学规划指南中进行选题”,“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选题研究”和“从理论文献和对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中总结出所提出的课题”。

(三)科研方案设计能力

在科研方案设计能力方面,各项指标的符合程度都达到了50%以上,其中超过70%的教师能准确简洁地表述研究的题目,能把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超过60%的教师能准确把握研究内容,能准确地选取研究对象。在“合理安排研究各部分进程”和“设计的方案具有科学性”这两项不符合的比例有点高。总之,关于这项指标的调查,该校教师符合程度都很高。

(四)科研操作能力

关于科研操作能力,66.9%的教师能按照研究设计方案实施研究,68.5%的教师能遵循研究程序进行课题研究,63.1%的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研究设计方案,有50%左右的民办中学教师能创造性的运用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能准确的运用设计方案中提到的研究方法,能准确完成研究设计里的每一步。在科研操作能力这一块,“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准确的运用设计方案中提到的研究方法”这两项对民办中学教师来说还是有些不足。

(五)资料的整理分析与撰写能力

关于资料的整理分析与撰写能力,69.2%的教师能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56.9%的教师能用简练的语言描述统计结果,53.1%的教师能对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处理,51.5%的教师能按照科研规范撰写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有12.3%的教师不能按照科研规范撰写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

(六)评价科研成果的能力

关于评价科研成果的能力,57.7%的教师能把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53.8%的教师能够遵循评价步骤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44.6%的教师能把握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39.2%的教师清楚从哪几个方面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相应的,有20.0%的教师不能把握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16.2%的教师不清楚从哪几个方面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评价。

(七)影响科研能力的因素

在“制约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中,阻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工作忙没时间”、“考试压力大没时间兼顾”、“掌握专业理论少”、“对实际教学帮助少”、“经费不足”和“怕别人不理解”。在“影响教师教育科研的因素”中,其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对教学工作有助力”、“自我实现的需要”、“与评奖职称挂钩”、“领导的重视与促进”和“从众心理”。

二、对调查问卷分析结果的讨论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部分除了变量的调查部分,还包括“教师科研能力现状”与“影响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的调查,一共选取了130位教师进行调查。至于访谈部分,则选取了七位研究对象,分别是一位科研副校长,一位年级主任,五位普通教师。虽然只选取了七名访谈对象,却也覆盖了校长、年级主任、普通教师等各个教师群体,比较有代表力和说服力。

总体而言,问卷调查数据的信度还是比较高的,都是笔者亲自发放问卷,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较高。针对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的调查中,该校教师科研选题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其他能力符合的比例集中在50%左右;关于“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用SPSS分析软件对此部分的研究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是科学系统的。

三、调查结论

(一)民办中学教师科研状况

民办中学教师群体中没有参加过课题或没有发表过论文的教师居多,其中接近一半的民办中学教师没有参加过相关课题的研究,很大一部分民办中学教师没有发表过论文,其他教师发表过论文但主要是发表在市级期刊杂志上,有一小部分发表在省级期刊杂志上,只有很小一部分民办中学教师在部级期刊杂志上发表过论文。由以上的调查数据分析可见:民办中学教师科研状况整体不理想,在进行课题研究与两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二)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能力调查

1、民办中学教师科研选题能力

民办中学教师科研选题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从理论文献和对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从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南中进行选题”,“从有关教育观点的争议之处来选题”这三项,与科研选题能力的其他几项相比,显得尤为薄弱。

2、民办中学教师研究方案设计能力

民办中学教师研究方案设计能力总体来说一般,有两项显得很不足,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协调能力有待加强,有很大一部分民办中学教师不能合理安排研究的各部分进程,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不高,最后导致的很明显的后果就是民办中学教师设计出来的方案可操作性很低。

3、民办中学教师研究操作能力

民办中学教师创造性的运用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能力不高。调查研究表明,民办中学教师能创造性的运用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能力不高。研究数据表明,有高达16、9%的民办中学教师不能创造性的运用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能创造性的运用,就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更加灵活的调整研究设计方案等。

4、民办中学教师资料的整理分析与撰写报告的能力

民办中学教师撰写的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科研规范不足。根据调查数据,可见很多民办中学教师不能按照科研规范撰写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有12、3%的民办中学教师不能按照科研规范撰写科研报告或科研论文。

5、民办中学教师评价教育科研成果的能力

调查研究表明,有20.0%的民办中学教师不能把握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有16.2%的民办中学教师不清楚从哪几个方面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评价,有12.3%的民办中学教师不能够遵循评价步骤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这些数据都表明民办中学教师评价科研成果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

(三)影响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

根据调查所得,总体而言,在制约科研能力的各项发展因素中,阻力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工作忙没时间“、”考试压力大没时间兼顾“、”掌握专业理论少“、“对实际教学帮助少”、“经费不足和怕别人不理解”。依据教龄的不同,阻力个别项排序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变化不是很大。在影响教师教育科研的因素中,其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对教学工作有助力”、“自我实现的需要”、“与评奖职称挂钩”、“领导的重视与促进”、“从众心理”。依据教龄的不同,会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教龄小于等于五年的初入职教师与教龄大于20年的老教师。

(四)访谈记录信息分析

本研究采用自编访谈问题进行访谈,有四个问题,分别对民办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开展状况、造成民办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的原因、促进民办中学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措施、民办中学科研管理需要改善的方面进行了访谈。根据访谈记录显示,受访教师普遍认为民办中学科研状况不是很好,需要改善的地方很多,造成民办中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薄弱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有几点:1、民办学校功利性发展制约。民办学校要生存,教学质量取决定因素。因此对成绩的要求更高,会注重短期效应。2、教师认识程度不高。老师科研导向取决于学校评价制度。在质量决定生存的境况下,老师同样会注重学生成绩――分数。至于分数从何而来,很少思考。因此分数成为课堂的主产品,而不是鲜活的人。民办学校的课堂风格,很多都是以经验型为主,创新活力不够。原因在于老师在严格的考评制度中,忙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用于科研时间少。其次是不敢创新,输不起,可能一次成绩下降,带来的是奖金、福利的影响。3、学校支持力度小。民办学校老师流动性大,学校在科研投入较小。一边要你跑得快,但又不给你吃饱。怕在投入科研后,出了几位名师,然后,一拍屁股另谋高就了,学校投入打水漂。很多民办学校都都此顾虑,因此在科研这方面投入较少。4、学生流动性大。科研需要一个稳定的对象,需要一个稳定的周期。民办学校学生流动性相对较大,在科研时,这种变化将影响研究结果,不利于一种周期性研究。而关于民办中学教育科研管理的建议,大多数教师认为应该从建立完善的科研奖励机制,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等方面综合改善民办中学科研管理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人民教师论文篇4

一、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编制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对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加大对民族地区师资培养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由此可见,国家通过加强对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促进民族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振兴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但是,如何提高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除了要加大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政策保障等途径之外,还需要合理的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特点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有共同点,但又有其特殊性。由于民族幼儿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稚嫩的幼儿,民族幼儿教师又处于民族地区,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笔者通过对民族幼儿教师的调查了解到,民族幼儿教师对于继续教育学习表现出积极态度,希望在接受院校集中的继续教育培训之后,教育教学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民族幼儿教师课程设置对于促进民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

二、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儿教师院校集中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以此来发现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2.1 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1 继续教育课程目标存在偏差。

课程目标体现了课程编制、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的总原则和具体要求,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基础。继续教育的改革重点 在于课程问题,而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是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准则和指南。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制定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将继续教育的目标当作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二是继续教育课程目标比较笼统,没有细化。在调查中,笔者得知73.6%的幼儿教师认为能够达到课程目标,但是新教师和学历较低的教师认为很难达到课程目标,也就是没有制定分层次的课程目标,过于笼统。

2.1.2 课程内容缺乏实践性和民族性。

课程内容作为课程的主体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并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它的选择、组织和构成必须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在调查问卷和访谈中,笔者了解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满意程度,认为非常满意占14%,一般满意占32%,而不满意占54%,尤其是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和教材的选择缺乏一定的民族性和实践性。

2.1.3 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缺乏民族性。

民族幼儿教师处于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与其他民族杂居在一起,而且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也普遍使用民族语言,并具有独特的民族心理和生活方式。但民族幼儿教师的课程内容缺乏民族性,具体表现在:

(1)民族语言使用率低。

锡林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教师基本上全部使用蒙语授课方式,但针对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授课语言全部都是汉语,一些老教师的汉语水平不是很高,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培训时间短、速度过快,很多教师就难以理解课程内容,因此学习效果不高。

(2)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缺乏民族特性。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本来就少,那么针对民族地区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了,这样极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锡林浩特市继续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幼儿教师师德、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上,没有将外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法进行本土化,也没有与蒙古族民俗文化进行融合与发展。一味的 “引进来”,认为外面引进的都是好的,但却忽视了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1.4 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对民族幼师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幼儿教师不愿意学习理论性强的课程内容,迫切需要学习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内容,特别是有关幼教技能技巧的课程。锡林浩特市教育局2011年对幼儿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培训中,我们可以看到,理论知识过多,而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技能的课程却很少。幼儿教师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偏难,很难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经验当中。

2.1.5 继续教育课程组织形式单一。

课程的组织实施是整个课程编制的重要环节,即使课程目标制定准确,课程内容合理科学,那也需要付诸于行动才行。因此有效地组织实施课程是关键。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形式基本上以讲授为主占到85%,其他形式很少,幼儿教师被动的去接受知识,也没有参与到学习中,培训教师与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更少,因而,62%的民族幼儿教师感到继续教育学习很枯燥乏味。

2.1.6 继续教育课程评价流于形式。

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起着导向和检验的作用,通过课程评价来调整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使得课程实施良性循环。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师继续教育缺少科学系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使用的考核方式包括颁发证书占42%,学时登记占27%,汇报表演占18%,自我评价占13%。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人培训机构,(例如蒙台梭利、奥尔夫)幼儿教师培训在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之后直接给予证书,但没有考虑幼儿教师对于课程内容有哪些没有学会,而且只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学习都给予证书,但民族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之后的进步和不足,没有给予明确的反馈

2.2 课程编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继续教育课程编制缺乏针对性。

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培训机构很少考虑受训教师的需求和水平。据调查,锡林浩特市的民族幼师只有30%的教师所学专业是学前教育或幼师专业,而70%的教师是其他专业。培训机构或教师进修学校并没有针对非学前专业的人员进行特别的培训。这些非学前专业的人员特别渴望学到有关幼教的技能技巧。

2.2.2 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缺乏正确的培训理念。

教师进修学校在培训过程中,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幼儿教师技能技巧。锡林浩特市只有30%的民族幼儿教师的职前学历专业是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幼儿教师所学专业不对口,他们在教学技能上亟待提高,希望能够学以致用。教师进修学校没有根据受训教师的需要,而是因师设课,不能够满足教师的需要。

2.2.3 商业培训机构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培训内容和形式缺乏科学性。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幼儿园派幼儿教师学习先进的幼儿教育的理念和课程,比如,蒙台梭利教法、奥尔夫音乐教法、多元智能课程等等。许多私人培训机构出于营利为目的,忽略课程内容和形式的科学性,使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处于无序状态。

2.2.4 课程内容受主流文化影响。

“我国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双重文化撞击的夹缝中,既享受双重文化的成果,同时也承受着双重文化的冲击”。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师继续教育课程也面临主流文化的冲击,培训机构及幼儿园对民族幼师进行蒙台梭利、奥尔夫等课程的培训,并邀请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专家,让优秀教师向幼儿教师讲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这固然很好,但却忽视了民族地区的文化知识,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渗透到继续教育的课程中,因此,课程的文化缺乏多样性。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我们不是否定主流文化课程的学习,是希望将主流文化能够很好的融合,更有利于民族幼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提高民族幼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建议

3.1 继续教育课程目标定位要准确。

制定课程目标应依据两点:一是依据有关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及规程。2010年制定的《规划纲要》当中也谈到了“严格执行幼儿教师的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我们在确定课程目标要与时俱进,与相关国家政策法规保持一致;二是要依据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已有知识经验和需要。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学历、教龄、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制定继续教育课程目标时,一定要根据民族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分层级培训。针对低学历的教师要鼓励幼儿教师利用假期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和文化素养。对新教师开展安排岗前培训使民族幼儿教师尽快熟悉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而老教师的培训目标应该是学习新的幼教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3.2 课程内容要注重民族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3.2.1 民族性。

锡林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开设蒙古族民俗文化课并配有单独的民俗文化教师,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园本培训幼儿教师能够全面系统的学习蒙古族传统文化课程的内容。

3.2.2 人文性。

在以往的继续教育课程内容比较注重科学性知识。很多民族幼儿园园长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的局限于教育科学理论却很少关注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笔者建议培训机构及培训者能够将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进行融合。但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性却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首先,幼儿园园长要善于激励幼儿教师多阅读人文性的书籍,并且要求做读书笔记,在年终评比给予一定的奖励机制。其次,幼儿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3 课程组织形式应当多样化。

民族幼儿教师的学历基本达到大专水平,为了使民族幼儿教师提高专业化发展,可以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除了专家讲座,园本教研,教学观摩等传统形式以外,还建议小组讨论,案例教学,自我反思等方式,使幼儿教师积极的参与到继续教育学习,从而增强其实效性。

3.4 建立全面系统的继续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继续教育课程评价长期存在缺乏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现有的评价体系难以衡量效果如何。评价不仅仅是为了区分,更重要的是帮助民族幼儿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在培训学习过程中给予反馈幼儿教师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方法。评价的主体既要有他人也要有个人,自我评价可以使幼儿教师在反思中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注释:

张公瑾 丁石龙 文化语言学教程 251页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 金志远 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

[2]拉尔夫•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施良方 译 瞿葆奎 校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黄文云 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策略探讨 教学改革 2010年第1期

人民教师论文篇5

对师范生的民族教育首先是要师范生明白民族是什么概念,只有师范生弄清楚了民族的概念才能有效的进行后面的民族教育。中国对于民族概念的界定汲取国外关于民族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终于在2005年,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民族概念提出了新的诠释,指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产生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1]这是中国化的民族概念,是中国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优秀的民族理论创造出来的,师范生一定要将这一概念牢记。在当今民族知识缺失,民族观念模糊,民族教育得不到重视的现实问题之下,让师范生掌握民族的基本概念这个问题势在必行,进而才能引导师范生进一步学习我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更进一步培养师范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只有师范生在理论上熟练掌握民族知识,在精神上对民族由衷的热爱,这样在师范生就业的生涯里,他们对青少年的民族教育才会正确而真切,让祖国的接班人能够准确掌握住民族知识这个“接力棒”。如此看来,我们必须加强民族观教育,这是首中之首,重中之重。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

在明白民族这一基本的概念后,我们要开始学习我国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我国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指导下,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形成的。在理论方面我们只要掌握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理论,对于民族问题理论我们需要知道我国的民族问题有三个特点,即我国的民族问题会长期存在;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当今我国的民族问题出现了国际性、复杂性的特点。民族问题始终伴随着我国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国民族众多,每一个民族都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我国的民族关系理论有这几方面:第一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这一基本政策;第二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三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第四坚持用与时俱进的思想促进民族关系。要把促进各少数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问题放在国家建设的首要位置。对于中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理论的发展,第一点,传承中国民族关系理论的精髓,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与时俱进的对民族关系理论做出适当的调整;第二点,借鉴外国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策略,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我们要在继承当中发展,在发展当中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的民族理论。

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由于语言、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方面存在差异,容易造成民族矛盾,产生民族问题。也会造成我国社会的动乱,或给各少数民族的人民造成心理恐慌,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生产事业的进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从而导致中国各项经济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民族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1954年的宪法中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的团结行为。”少数民族在民族地位平等的前提下,民族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展,各民族之间才能友好团结,我们才可以在互帮互助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是我国对于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实行一种自设机构、自我管理、拥有自治权的政治制度,同时也是实现中国各少数民族平等的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民族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民族问题上尤其需要重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条件。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存在其自身的特征和双重属性。它的特征具体表现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双重属性表现为不仅是自治机关,也是地方政权机构,既行使一般的行政权力,又行使与其民族具体情况相适应的自治权。据此可知,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的人民有了当家作主的归属感,进而就会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各少数民族团结一心进行抗战形成的共存亡观念,更会加深少数民族承认他们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所以说,“中华民族认同”是从民族认同升华到国家认同必经的过程,我们要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自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后,党和政府为了帮助各少数民族的同胞可以有效的行使自治权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从中发现并积极的培养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在当时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不会当地民族语言,在解决少数民族人民反映的问题时出现了沟通不便的问题,降低了办事效率。再加上对当地民族的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在政府工作当中出现了诸多不便,而少数民族干部由于不能正确地了解党和政府的民族工作内容,不利于党和政府的民族工作的开展,所以党和政府开始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有利于和本民族的人民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切实维护少数民族人民的权益,因此,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有利于民族工作的开展。少数民族干部在少数民族人民当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我国民族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依靠少数民族干部,比如对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经济、教育、文化事业、医疗等一系列工作的展开都要依靠少数民族的优秀干部发挥其作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话语权,使党和政府可以更加了解少数民族人民需求的同时,发挥民族干部的领导和管理作用,采用他们对做好民族工作的建议与措施,将其有效地落实到解决民族问题上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要求,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发展民族关系,团结少数民族的必要工作,要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作用。

4、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表现在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个性表现在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但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缺乏交流,以至于我们对大多数少数民族的文化欠缺了解,有时候我们无意识的言行举止在少数民族人民的眼中就是对他们文化的不尊重,这就会导致民族文化之间产生隔阂,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进而会影响各民族的团结精神。所以我们对待少数民族文化,首先,要做到尊重,就算不了解也不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也不能妄加非议。其次,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我们可以吸取借鉴,加强文化间的交流?贤ǎ?使得各民族间文化可以共同发展。最后,我们可以扩大民族文化交流的范围和渠道,通过各种活动展开文化的宣传和交流,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情感,增强各少数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也更有利于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所以,我们要在师范院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培养他们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5、用“三个离不开”思想来发展民族关系

在新时期下,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在促进和谐的民族关系中,我们要让师范生以“三个离不开”思想作为具体指导方针。(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首先,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师范生理解“三个离不开”思想对于发展民族关系的重要性;其次,我们应当在校内多组织一些民族交流的活动,投入宣传让各民族师范生积极参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三个离不开”;最后,当师范生从事教育职业时,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学校,更要将“三个离不开”思想传播给青少年儿童们,让祖国的未来深刻意识到“三个离不开”思想对发展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成为现实,民族关系不仅是影响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关键,也是影响中国国家战略的规划与发展、国际关系与格局的关键。师范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使得他们能客观正确的认识并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

三、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人民教师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2-80 -03

一、研究背景

民办高校这几年的兴起,对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民办高校教师工资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教师福利体系不够灵活多样,教师内部薪酬水平不高,教师考核不够全面有效,教师薪酬模式缺乏弹性,民办高校的老师的收入待遇和公办院校相差较多,公办院校工资实行的是绩效考核,民办高校的工资结构由学校决定,从事相同的教育活动,但待遇不同,地位不同。民办高校的教师普遍反映平时的工作量比公办院校的教师的工作量大很多,但是实际的收入相差甚远,有的难得一个月的工资总额较高,却也缴纳了较高的个人所得税,实际所得少了很多。这个现象已经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影响,很多民办高校留不住教师,民办高校要留人,要制定适合本校的完善的有吸引力和激励性的工资体系,进而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和工作积极性。

二、民办高校教师工资的组成

民办高校教师工资总的来说一般包括四种方式:基本工资、课时工资、相关津贴(包括论文指导费、实习指导、二级学院的课时费)、福利等。

(一)基本工资:是依据教师的劳动熟练程度、工作的复杂程度、责任大小、工作环境、强度和不同工作在组织中的地位,并考虑教师的工龄、学历、资力等因素,按照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工作时间或劳动消耗而计付的劳动报酬。一般情况下,基本薪酬数额固定,收入风险较小。

(二)课时工资:是根据教师上的课时数乘以单位课时工资,单位课时工资根据教师的职称学历不同而不同,这和公办院校不一样,主要是因为民办院校的教师的人数较少,是民办院校教师的工资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相关津贴:论文指导费、实习指导、二级学院的课时费等。这部分每一个基本都不相同,有时一个月可能有几千,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纳税负担,有时甚至一点都没有。

(四)福利:是为吸引教师或维持人员稳定而支付给教师的除工资之外的劳动报酬,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带薪休假、免费午餐、交通支出、培训支出等。福利支出表面上没有给学校带来一定的效益,所以很多民办院校就忽视这一块,只是按最低的标准发放,甚至有的福利就没有,远远低于公办院校。

三、民办高校工资结构设计

某民办院校张老师(在该校服务四年)2011年6月份基本工资1500元,课时补贴2976元,工资总额4476元,保险263元,公积金152元,应发工资4061元,扣税184.15元,实际发放工资3876.85元。2011年7月份基本工资1500元,课时补贴1278元,教学津贴1842,工资总额,4620,保险263元,公积金152元,应发工资4205元,扣税205.75元,实际发放工资3999.25元。2011年8月份基本工资1500元,课时补贴1278元,教学津贴1900,工资总额,4678,保险263元,公积金152元,应发工资4263元,扣税214.45元,实际发放工资4048.55元。

(一)基本工资:这部分是教师的每一个月稳定的收入,是维持教师基本生活的必要来源。这部分的收入必须是教师完成了基本工作量之后才有的工资,比如张老师每月必须完成12课时的工作量,既然是基本工资,建议能够取消完成12课时的工作量,这部分剩余下来老师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科研工作,这不仅给老师无形中加了工资,而且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这是双赢的方法。

以张老师所在学校为例基本工资如下表所示:

(二)课时工资:上面张老师在2011年6月的课时补贴2976元占了她工资总额的70%以上,课时工资和教师的职称和学历有关。具体情况见下表:

通过前面基本工资和课时工资可以看出一名教授每月完成62个课时之后才可以获得4700元的收入。在很多公办院校一名教授只需要完成以上工作量的一半就可以获得相同的工资,所以一部分教师在获得讲师和教授的职称之后选择了离开培育他的学校。这部分有别于很多高等院校的,比如江苏某民办高校他们是把课时工资取消掉换成了超课时补贴,然后额外加了岗位津贴。他们的工资组成见下表(每月工作量12课时):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该民办高校他们的工资随着支持的提高上升的台阶也较大,无论是刚来校的青年教师助教还是要承担家庭责任的中年教师比如副教授来说在他们的这个档次工资还是拿的出去的,假如你愿意多上课的有超课时补贴一半10元一节课,大部分的老师把多余的精力花在科研上,这样对老师本人和教学水平会有很大的提升,同时老师的科研搞上去之后对民办院校的招生和提升也有很大的作用。

(三)相关津贴:包含了指导毕业班学生的论文指导费、指导学生的实习指导、二级学院的课时费及各种培训费等。张老师在7月有教学津贴1278元的收入,在6月没有这部分收入,所以这部分是不固定的,有时一个月可能有几千,有时甚至一点都没有。无论是论文指导费还是实习指导费都是张老师通过前面半年以上的时间来进行的指导才会有这部分的收入,而且老师只要接下了指导论文的任务都是会如期完成的,假如老师没有如期完成就会影响学生的毕业,所以这部分学校不需要担心,论文指导费可以根据论文的指导的完成情况来发放。很多高校开设了各种培训,来提高学校的收入和知名度,教师也通过培训课提高和锻炼了自己,也增加了收入,张老师在2011年8月份培训课的教学津贴1900元,8月份张老师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214.45元,这部分培训课的收入建议民办高校通过现金的方式来发放,不通过工资的形式发放。假如该校采取此种方法的话张老师2011年8月份实际的收入可以增加了200元,张老师在2011年很多月份的工资收入都包含了二级学院的课时费,这部分缴纳的税金也多,也是可以通过现金来发放,这些培训课以及二级学院的课是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完成的,具体纳税应该是由学校来缴纳,老师不承担这一部分。

(四)福利:民办高校教师的福利内容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强制利,学校必须按政府规定的标准执行,比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另一类是自行设计的福利比如,旅游、健康检查、俱乐部会费、提供住房或购房支持计划、提供公车或报销一定的交通支出、免费午餐、带薪假期、培训支出等。教师有时会把这些福利折算成收入,用以比较服务的学校是否具有物质吸引力。因此完善的福利系统对吸引和保留教师为民办本科高校服务非常重要的,根据家庭经济理论,福利项目设计得好,不仅能给教师带来方便,解除后顾之忧,增强教师的忠诚度,而且可以节省在个人所得税上的支出,同时提高了民办本科高校的社会声望,如果福利项目设计的人性化,吸引公办院校的教师来任教也不是没有可能。福利支出表面上没有给学校带来一定的效益,所以很多民办院校很忽视这一块,只是按最低的标准发放,甚至有的福利就没有,远远低于公办院校。对于强制性的福利比如民办高校的养老保险等就应该与公办院校保持相同的水平,这是民办高校吸引教师或维持人员稳定而支付给教师的除工资之外的劳动报酬。民办高校办校的时间短,教师要不就是年轻教师,要不就是从公办院校退休的老教师,从民办院校的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学校是需要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的,学校应该在福利上为青年老师多做考虑,比如青年教师都存在着买房结婚的问题,学校可以提高住房公积金,可以按着校龄和职称提高住房公积金。教师既减少了税收的支出又有了买房的保障。培训支出,民办院校的教师相比较其他公办院校的教师在学历上较低,为了能够更好地教书育人,大部分青年教师都会选择学历升级,走访了江苏的四个民办高校他们的青年教师有的在继续读研究生,有的在读博士,比如某民办院校的陈老师每年研究生的支出就有15000元以上的支出,该校是根据陈老师上学的发票以及住宿的发票给予全额的现金报销,所以该校老师很愿意利用自己的时间去进修,再把进修学到的信息和知识传递给他们的学生。

(五)奖励:很多民办高校没有这部分的工资项目,这部分的收入是和教师自身努力以及工作态度挂钩的,也是拉开教师工资差距的。充分体现了多劳(脑力劳动)多得。例如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实践方式的改良,教学论文的发表,精品课程的推出等等。部分民办高校在这块奖励的很少,比如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很多学校就没有,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习惯是没有公办院校的学生好的,假如你的教学方法和公办的一样,估计吸引不了他们,为了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学校应该有这部分的奖励。通过奖励工资学校可以发现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关键性员工,他们能为学校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此应该为他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奖励。

四、结论

民办高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一只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关键。而工资结构设计涉及到教师的切身利益,体现着对教师能力、价值和贡献的一种评价和认可,与民办高校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密切相关。教师对于民办高校特别是营利性的民办高校而言不再是地位低微的劳动力和赚钱的工具,教师是可以和学校一起承担风险,分享收益,对教师的智力投资不是浪费,可以得到很大的边际收益,教师和学校完全可以得到双赢。民办高校的所有者和领导者对教师的管理应该迅速完成从人事管理提升到人本管理的转型。本文在某些部分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福利设计方案目前还是过于笼统,可以结合具体学校具体城市进一步细化,突出差异化和特(下转第83页)(上接第81页)色化,希望本题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可以让更多的人来研究和重视民办高校老师的收入,真的为民办教师和民办学校的发展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甘维俭.民办高校教师激励要素问题研究——基于上海部分全日制民办高校的实证分析[D].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 2010,(01).

[2]陈慧敏.民办本科高校教师薪酬体系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版) ,2008,(04).

人民教师论文篇7

一、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一)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殊性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交汇处,自古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要道,加之众多民族在此生息繁衍,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长期共存,不同的宗教信仰在此碰撞,多元文化共存、交融与互补一直是新疆历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显著特点。特殊的区域环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疆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疆不仅具有一般的教育功效,而且对巩固祖国统一、边疆稳定,建设强大经济国防和文化国防,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向心力和抵御外部势力的渗透力、确保祖国边疆安全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殊性

新疆各高校都是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除了汉族学生之外,不少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有相当的比重,一般为50%左右,有的高校高达90%以上。学生因民族成分不同,民族传统文化不同,其教育的承受力、知识的接受力、理解能力、转化力与内地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差距。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虽然具有多民族性,但从他们的民族文化背景来看,既属于中华民族文化,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即汉文化和具有伊斯兰教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无论在语言、风俗习惯,还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文化传统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远远超过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对象。正是由于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使各族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而且一旦出现,显得特别敏感,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冲突,从而影响学校的稳定,甚至有可能被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利用。

(三)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伟大事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新疆高校来讲,除了要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民族、地域特点,形成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思想政治教育学界针对新疆实际情况,先后提出了“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也相互离不开)教育、“四个认同”(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教育、“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等一系列具有新疆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概念和内容,这无疑是新疆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创造和贡献。

为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1983年新疆大中专学校就恢复了“文革”期间中断的地方性课程,组织专家编写教材,正式开设新疆地方史、民族理论与政策、无神论教育课程,并列入公共必修课。近年来为增强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又对该类课程进行系统整合,编写出版地方性教材,目前在大中专院校统一开设《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政策纲要》。地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更加符合新疆各族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更加符合新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

二、新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疆高等院校开设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帮助各族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但进一步审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情况,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问题。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仍不到位

新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地方课程虽然是根据新疆不同时期的形势需要而开设的,这对新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极具针对性的。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人还是认识不到位,重专业课教学,轻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没有认识到地方课程在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进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设置,经费投入,师资建设,课时安排等方面措施仍不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疆地方院校专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素质较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离中央16号文件中有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

1、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教学的情况来看,虽然有一些教师的教学受到了大学生的好评,但不少教师的教学质量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教师的讲课实际上是在给学生读教材、念讲稿;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特别是联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新疆的实际,联系国情不够;一些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对现实的问题又没有认真钻研,面对学生的提问,不是兜圈子,就是不予回答。结果不仅没有解决学生思想中的困惑,反而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2、少数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

在思想上对马克思主义“真信、真学、真教”的问题没有解决。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反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随心所欲,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符合自己观点的就大讲特讲,不符合的就少讲或不讲。在讲一些关键问题时,如讲授反对民族分裂主义问题时,基本上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认识和态度。还有一些教师观念陈旧思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在对待学习汉语、大学生自主择业等问题上,持某种抵触的情绪。这样的教师虽然人数不多,但由于他们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因此对学生思想必然产生不良的影响。

3、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中,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人数偏少,与汉族教师相比,少数民族教师的高学历人数增长相对缓慢。学科带头人严重匮乏。科研水平相对较弱,科研水平发展很不平衡, 少数民族教师承担课题的比例相对较低,担任硕士生导的人数较少,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加以改变,必然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学的针对性不突出。部分教师不善于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学生思想中的突出问题展开教学。比如:“青少年学生为什么不能参加宗教活动”,“在学校为什么不能穿具有宗教特点的服装”,“新疆的资源相对丰富,为什么经济还相对落后”,“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虽然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理论和政策上或多或少的也涉及过,但真正把它讲清楚、讲明白,真正解开各族学生的思想疑虑还比较少。由于不善于把理论、政策与各族学生思想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讲解,而只是就理论讲理论,就政策讲政策,结果尽管课程开了一个学期,还是存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而进一步教会学生用所学理论与政策来认识、分析、解决思想中的问题,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二是高校扩招以后,由于学生人数的剧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堂课规模越来越大。大多数学校合堂课的规模都在一百人左右,个别学校合堂课的规模竟达到二百人左右。不采取合堂课教学,师资和课堂教室又不够。在这样的条件下,过去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如讨论式、答题式、辩论式等教学很难进行,即使采用,效果也不如人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三是围绕思想政治理论地方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薄弱,支持鼓励政策也不够。四是学生成绩考核办法落后。新疆诸多高校,目前采取的考核方式仍然是传统的闭卷考试加平时考勤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因而造成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缺乏灵活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受到制约,学生思想理论水平相对较低。

三、加强新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新疆的区情和新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当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领导

思想政治理论地方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为保证工作的延续性,根据现在的机构设置,教育行政部门应有专人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管理工作;高等院校要在教研部门、学工部门的基础上,成立由主管校领导牵头的工作小组,对思想政治理论地方课程建设的情况进行系统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可操作的建议,不断地巩固思想政治理论地方课程建设的既有成果,不断地开拓思想政治理论地方课程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从各高等院校来说,年初要有计划,年中要有检查评比,年终要有总结表彰,对做得好的学校要授予集体荣誉,对重视不够的学校要使其明确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对在一线承担教学研究的教师来说,要设置各类奖项,如精品课奖、科研奖、先进工作奖等等,要使奖项的层次不低于社科联和科协的奖项。还要使优秀的教师也有机会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促使其爱岗敬业,并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投身于此项事业,形成人才聚集、新人辈出的局面。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进一步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把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教师队伍的核心来抓,一是要引进高学历的少数民族教师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二是通过与内地高校的对口支援的协作关系,选拔一些有培养前途的少数民族教师去内地重点大学或在新疆本地高校读研读博。三是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少数民族的骨干教师,定期到基层锻炼,并赋予一些具体的工作和科研任务,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才干。四是继续完善少数民族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制度,对那些表现突出的少数民族教师进行科研资金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他们来带动少数民族教师的科研工作。五是加大对少数民族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工作,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每次培训的内容不必过多,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达到了目的。六是专门设置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少数民族教师的培养资金,对去内地高校学习或参加学术会议的少数民族教师给予相应的经费补贴,使他们无后顾之忧。

(四)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就教学方法而言,应注重师生互动、双向交流、教学相长。提倡开展学生喜欢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如演讲比赛、模拟教学、电化教学、社会调查、辩论赛等,让学生多看、多思、多问、多行,让学生在参与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思考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就创新教学手段而言,应逐步扩大使用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因特网教学。同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网站的建设工作,实现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共享,以此网站为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所有一切先进教学手段如果用之得当,方可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马凤强.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

[2]张小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王林.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与探索[J].教育改革,2011(4).

[5]杨丽,姜勇.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与主体探析[J].实事求是,2011(2).

[6]沈秀兰.思想政治课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6).

人民教师论文篇8

一、 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

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在现阶段的高师民族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几方面的问题,教学观念、课程安排、方法、教材、师资力量、学生、相关条件等方面的问题构成了现在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

(一)观念方面

在被问到老师和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想要达到什么程度时,超过7成的老师回答他们教的学生“会唱歌而且了解理论”,而70%学生的回答为“希望自己能辨别和欣赏音乐”,而只有很少部分人想传承民族音乐。

(二)课程安排

课程时间量的安排:自从建国后,通过国家教育部的名义正式的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教学计划》只有两次。分别为1952年和1980年。而《民音》课程更是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没有在第一时间被设置到教学内容中去,另一方面,目前的国家师资水平没有扩充到这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来,这方面的空白导致了我发开设此课。

另外,《民音》基础课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应该开设一年为66学时,虽然某些院校将课程由66学时延长为72学时,但是在与其他课程的比例上,并没有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只有极少部分院校达到《教学计划》规定。

(三)教学方法

目前大部分任课教师运用传统的单一的灌输法来进行授课,尽管有着超过50%的老师表示在授课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并存,包括听、唱、看等方面,但在教授的方法上还是存在差异。主要方法可以概括为一下三种:第一种,侧重点在理论讲解,不进行教唱,有时会让学生粗略听听;第二种,任课教师除了传授理论部分,还能进行教唱并给予现场指导,同时还适当地插入一些听、看的内容作为欣赏;第三种,老师只对学生开展如何演奏民族器乐的教学,并不进行理论讲解,单纯靠着训练技能,或简单听、赏一些民族器乐曲。

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既能传授理论又能教唱的老师真的是少之又少。

(四)教材方面

学习《民音》这门课程是没有固定的统一教材的,而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编委会组织出版的《中国民族音乐概述》并没有成为高师的统一教材,统一的教材还正在计划之中。在老师使用的教材中,5成左右的老师使用的是别人的教材,只有30%到40%是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而谈到课上使用的视频、音频等辅助资料也是大多由网络渠道获得,自己亲自编写实践得到的比较少。

(五)师资匮乏

目前情况,教授民族音乐的老师资源极度缺乏,很多老师无法胜任《民音》课程的教学。而更加棘手的问题存在老师自身,老师自身就没有很高的民族音乐造诣和素质,在传授知识和实践过程中这么能身体力行呢。在师资力量中,还没有一半的老师本身是学习音乐或者音乐相关专业的,有些许人学习的是声乐、乐器和作曲等等。年轻的教师在学习的时候大多学习的是西方的音乐体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理解尚不深入,更谈不上给学生上课,而在讲授理论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全面的老师更是越发难求。教师自身的认知水平严重限制了我国民族音乐下一代的培养和发展。

(六)学生自身

学生选择的音乐专业来学习,但是在调查中显示不到半数的同学对民族音乐的学习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究其原因,学生表示课上老师将理论枯燥,与音乐本体接触的很少,也没有充分的理解和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现在的学生意识中的民族音乐概念与实际相差比较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观念和实际操作情况相关程度很低,很少有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民族音乐。这也说明了,学生必须要在理念的指导下,对家乡的民族音乐产生兴趣,进而进一步研究。根本问题还是内心扎根的音乐观念和实践操作严重脱节。

来自城市的学生比来自乡镇的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普遍偏少。乡镇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民族音乐兴趣比较高涨,而城市的学生没有解除民族音乐的热情。

 (七)相关条件

这门课程的与其他课程的相关程度比较低,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疏远,还没有建立起一套严谨的、完整的《民音》课程体系,我们社会要帮助大家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学习气氛,急需建立一套课程教育标准。

二、 调查思考

针对目前所看到的民族音乐的不足和缺憾,遇到的种种问题,可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但是我们也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思考,从民族音乐的发展来理顺出历史的遗憾。以下是我对我国民族音乐发展进程概述,希望在理顺历史的过程中,寻找到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20世纪初,我国高师音乐的教育经历了从有到无、从学堂音乐到师范音乐教育的过程,最终逐渐形成了现在高等师范音乐的体系。当时在音乐方面大家关于是否在学校中开设唱歌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904年1月13日(即光绪二十九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在《奏定学堂章程·常务纲要》中强调:尽管“中国礼教政俗,与各国不能尽同”,但是“至于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秦汉以前,庠序之中,人无不习。这句话的意义在于表明他们对在中国学校开设音乐课的大力支持,鉴于中国的国乐已经失传已久,并且外国的学堂都设有这门课程,我们在此时设置这门课程正式对我国音乐的继承和发扬,也与国际上进行了有效的接轨。此时,各位当时的名家都对此事发表了言论,百家争鸣,包括孙鼎、夏锡祺、童裴、蔡元培等。到了20世纪30年代,我国相继出现了一些音乐师范学校,比如“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音乐科”、“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等。

尽管有些高等师范院校进行了改革和设立音乐课,但是一直到教育部门所制定的一些相关规定开始,才对高等音乐教育有了明确的规定。如当时“教育部”于1938年9月10日、1940年5月27日公布的关于“修正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章程”。这个章程的发表对当时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强烈的推进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在1938年12月27日,教育部所颁布了“教育部音乐教导员训练班简章”,在简章中的第九条关于“训练科目”中,明确地设置了“国乐概论”以及“国乐(乐器之一)”的科目。此举说明当时教育部已经开始注重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问题。

到了20世纪50至70年代,尤其是在1949年在音乐界关于“音乐民族化”的五次大讨论。1953年的“学习和继承民间音乐的优秀传统”、1956年围绕全国音乐周展开的关 于“发扬民族传统繁荣音乐艺术”的讨论、1963年前后围绕中国音乐学院建院展开的讨论、文革期间的革命样板戏、1979年围绕中国音乐学院复院再次展开的全国性讨论。

这五次的大讨论对现在的民族音乐还有重大意义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当时的讨论中多少都有所涉及,这五次重要的讨论正是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相当悠久的中国,出现历史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历史的局限性对民族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高等师范教育,在实践上存在模糊和不确定性。纵观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这段时间是重要时期,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民族音乐得到了广大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但在音乐教育实践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家对民族音乐的改革力度不够坚决,教育部印发的文件中规定的专业必修课66学时,与国外的68学时稍微有点不同,而在专业选修和主修课中根本就没有看到民族音乐的字眼。

而在这段时期音乐权威人士的理论引导作用突显出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贺绿汀曾表示:“我建议在编写中小学音乐教材甚至幼儿园的音乐教材及音乐课程中都用五线谱,这样对提高我们的音乐文化水平是有很大好处的,简谱记谱法记谱不准确,不便于国际文化交流,使我们自己的音乐工作者固陋寡闻看不懂外国乐谱,我们不要再坚持用简谱了”。正是在他得建议下,我国很大范围内的削减了简谱,或者取消了简谱教学。

三、 对策

通过了上述的调查、民族音乐史的回顾和理顺,笔者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 树立新的音乐教育观和民族音乐文化观

树立多元化的音乐文化观念,要对各国的各民族的文化都要尊重,每种文化都有其特有的价值,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的文化,我们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多元音乐文化意味着在我国56个民族音乐中民族音乐的重要性。要对本民族的音乐有一种自豪感和由衷的尊重。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我们要尊重各自家乡民族的音乐文化并且励志发扬它。

(二) 确立民族音乐教育在高师音乐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大力扩大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建设民族音乐文化课程、编辑出版自己的民族音乐教程、创立自己的一套有效教学方法等方法来确定民族音乐教育在高师音乐中的主体地位。所以,要强化高师民族音乐教育应当不再局限于个别课程的改革,而要从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战略高度出发,树立民族音乐文化在高师的主体性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现状。

(三) 将民族音乐观念的传播到社会

音乐文化传承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性工程,它需要综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多元整合”从而凝聚成社会的合力。这一点,福建南音进课堂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他们的“社、政、学、研”四位一体的思路也应成为我们启动系统工程的实践支持。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文化结合的高师音乐教育,应该主动地承担起联系地方音乐文化社团、社会文化部门的责任,使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重建地方民族音乐文化成为一个有机的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赵宋光,《赵宋光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2]高悌,《中国音乐研究在新世纪的定位国际学术研讨会》【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人民教师论文篇9

普遍认为,“中华民族”一词首先出现于近代梁启超先生的著作,“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日国家观;二日世界观。”在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下,他最终认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真正的中华民族,相对于汉族这一个民族而言,是指“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诚然,不因为“中华民族”一词的出现才存在中华民族这一实体,作为自在存在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形成于几千年的社会历史进程过程中。为何在近代被提出?源于近代以来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本来就蕴含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长期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的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对“中华民族”内涵的理解是形成对中华民族认同的逻辑起点,将中华民族限为汉族,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各少数民族也把中华民族当作汉族的代名词,是将自身与中华民族割裂开来的重要原因。不管哪个民族(包括汉族),不能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的真正含义,就不会从内心达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前提,才能准确认知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奋斗、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才能在各民族的交流交融中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同感。

一直以来,伊犁师范学院以各族师生团结奋进为基点,开展新疆地方史教育,以此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起点,坚持不懈地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融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中,取得良好效果。

(一)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拙,增强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方位感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要渗透融人进民族团结的具体实践中,实际行动中的民族团结才能理清思想中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在我国,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也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争取人心,抓住思想教育是重要途径。为此,伊犁师范学院大力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牢固树一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更重要的是将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转变成民族团结的具体行为,转变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自觉行动。多年来,结合我校各民族师生的实际情况,首先要突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教育,其次要进一步将理论学习成果融人学生教育中去,形成良好的师生共融的发展态势。每年学校在年度科研项目中设立了两个平台,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专项课题,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切实推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形成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坚实思想基础。同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研究贯穿于学校理论学习、组织生活、教职工政治学习、党团校培训等工作中,通过多渠道构建立体化宣传教育平台,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落实到民族团结教育中,具有较强的行动力。

(二)坚持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宗教政策不放松

培育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不能建立在空虚的口号之上,要避免出现大汉族主义和民族分裂思想,必须坚持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放松,尤其是加强新疆“三史”教育(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从而认识到新疆从来就是多民族的新疆,是中华民族共同努力奋斗的历史发展而来的。伊犁师范学院是新疆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更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理论和宗教政策。为此,学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建设,坚持将《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作为各族大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新疆历史教育的人脑人心,使各族学生清楚认识到我们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形成是几千年来各族人民相互沟通与交融的成果。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学校新闻网、民族团结主题晚会、校园传播媒介等渠道加强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宣传,引导各族师生认识到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创造各种条件,加深对新疆民族与宗教演变史的认知。通过多渠道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校师生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真实感。

二、提升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民族精神境界的支柱和行动向导,振奋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加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伊犁师范学院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突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感染力,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

(一)坚定民族共同体的政治立场

新疆社会民族团结的基点在于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以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要求始终站在各族人民的立场,将为各民族谋福社作为最终目标,才能坚定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政治立场。伊犁师范学院是各民族师生共同的家园,以人为本地开展教育,才能更好地为各族师生服务,共同的政治立场,增强同为中华民族的归属。我院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在各民族师生中树一立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以民族团结的一举一动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学校以少数民族教育及双语教育为重点,以培养服务地方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己任,在教育过程中演绎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情感,并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全校师生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立场。

(二)对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要以可操作性强的教育方案为路径

对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为了建设各族人民共同的家园,需要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抓手,将个体的发展追求与“中国梦”的实现相统一。对民族团结教育来说,伊犁师范学院及时掌握各族学生的特征、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性格特征等因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关注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将对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除了及时宣传教育,更重要的在于关注学生需求,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最现实、最直接的切身利益诉求,并通过及时有效的解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各族师生的关怀,从而形成珍视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和行动自觉。我校新展开推进的“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就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工作,各族师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民族师生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形成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维护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各样的内涵教育、身体力行,使全校师生坚定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政治态度、政治意识。

三、增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

最终,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要从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和努力,从而超越“直自的历史层面”和“强硬的政治层面”,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实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只有不断传承和创新各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才能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实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工作的思想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前提。

文化认同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稳定的关键核心。一个民族、团结和家庭长期一起共同生活,形成统一的文化,没有统一的文化,人们之间无法沟通,就不能共同生活。民族团结不是强制力实施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认同显示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稳定性、连续性、凝聚力和生命力。文化认同并不是消除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反而是保障各民族文化丰富性和自由发展的重要方面。各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自愿和平等基础上的团结,是实现文化认同的基础。

伊犁师范学院以培养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为己任,注重思想教育,在民族团结、意识形态斗争方面奠定牢固基础,利用多渠道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最终达成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一)充分利用资源,发掘教育素材

人民教师论文篇10

青年教师的教学及专业发展是高等教育长期发展、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关键。近几年来,特别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发并提出“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1]后,对高校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的探讨持续升温。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2],关键从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入手,加强民族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可见,要提高我国民族院校教师队伍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培训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青年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上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民族院校培训管理部门要结合青年教师的个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达到培训效果,来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

一、调查背景及过程

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选取湖北省中南民族大学2015-2016年新进青年教师为对象,抽取了其中60名对其参加教学培训和培训的需求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最后将得到的数据与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个体需求,分析教学培训的现状和不足,以求提出相关对策,完善民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工作。

二、调査对象的职业特征

(1)学历情况。被调査教师的最后学历1.67%为本科,18.33%为硕士研究生,而博士生比例很高,占80%。因此,青年教师提升学历的需求相对来说比较小。(2)职称分布。调査对象中,助教占16.7%,讲师占83.3%,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没有。可见,青年教师的职称以讲师居多,晋升空间大。(3)学缘结构。70%教师的最后学历在本省高校获得,学术上“近亲繁殖”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大多青年教师需要“走出去”,到省外甚至国外进行学习交流。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培训需求上,教师们着重于培训内容、形式、渠道及组织管理几大方面。其中,对培训内容的重视度占了整个培训需求的56%;其次是形式要求,占21%;培训渠道和组织管理的偏好与建议,分别占12%和11%。说明在教学培训工作中,内容是重中之重,但当前培训内容无法满足大多教师的个体需求,与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形式也成了影响教师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分析如下:(1)培训内容需求:接受访谈的大多数教师反映目前的培训内容过多集中在教育学等理论知识上。数据显示,教师在内容上希望集中在实践性、教学技能、备课和教学模式等方面。93%的青年教师期盼能增加实践性培训:想得到相关教学技能如课程引入、提高学生积极性等问题帮助的教师占67%;26%的老师希望得到一些新型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慕课及课程教学改革等培训;此外还有17%左右的青年教师在备课方式上存在困难;而仅有3位老师提出可进行民族理论及文化知识的普及,方便老师与少数民族学生课上互动。以上可看出:目前培训内容单一、离实,重理论轻实践,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普及,忽视了青年教师在课程安排、教育技术学等实践上的个人诉求;同时,青年教师对教学对象———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化背景以及民族教育和文化相关知识的重视意识也很薄弱,有待提高。(2)培训形式需求:多数教师期望能基于具体问题来开展培训,约占被调查者的34%,建议根据共有的问题进行专项、专题培训;30%的教师希望能组建跨学科及兴趣小组;27%的教师建议采取分学科、分学院的形式来培训,因为文理科有别,教学侧重点不同;学院间少数民族学生的组成比例也不一,比如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众多,青年教师在教学时,就需要有更多的民族知识储备。当前培训方式单一、枯燥,现有的培训模式中,面授的使用频率最高,基本沿袭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填鸭式灌输,一讲到底,缺乏吸引力。从教学角度而言,不同学科对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和技巧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但从学术研究角度而言,学科的性质及发展状况不同,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教师的培训需求也就不同[3],搞培训一刀切,忽视教师能力水平与性格习惯的差异,个体能动性受到了限制,挫伤其积极性。并且,学院的学生民族成分构成比重不同,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侧重点也就不同。根据学科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才能更有针对性。(3)培训渠道偏好:有16.7%的教师想参加网络培训,愿学校提供一些优质的网上课程可供学习;15%的教师想走进学校一线课堂去现场观摩;约13.3%的希望学校搭建常态化的咨询平台,以便平时咨询教学问题;6.7%的教师建议建立教学名师信息的获取渠道,多请国内外教学名师,尤其是民族院校的著名学者来进行讲座或专题培训。以往的教师培训来源渠道单一,基本由教育主管机关或学校统一安排活动,在指定的时间、地点、整齐划一地进行培训,且培训者多来源于本校,此形式经济、节省资源。但存在理念或相关教学方法的滞后与闭塞问题,有理论落后于最新教学实践之嫌。完善来源渠道或者“走出去”,才能与时俱进,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创新。(4)组织与管理建议:35%的教师希望减少培训的次数及时长。有老师反映对理论性培训的长时间讲解容易使其疲倦,效率低下;次数的过多外加分散,有时会占用教师的教学科研甚至是休息时间,因此8.33%的青年教师建议可固定培训频次;还有6.67%的教师希望在培训前分发讲义,提前了解内容,达到培训效果。当前管理部门缺乏系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培训规划,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也成为阻碍教师完整参加培训的因素之一。多数老师反映肩负教学与科研双重压力,时间紧张,所以老师们倾向于目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单纯的分散培训不受欢迎。此外,青年教师也主张培训时管理部门加大考勤力度,严格管理。

四、提升对策

(一)基于实际需求,增加民族理论和文化知识,提高针对性

可降低“放之四海皆行之有效”的具有规律性的教育教学理论性知识培训比例;“实践性学识(practicalwisdom)是教师专业属性的基础”[4],应将实践性方法纳入培训设计内容里,增加切合青年教师实际需求的项目,以教师在实践中能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技能为出发点,而不是“纸上谈兵”。文化与教育背景下,要达到各民族文化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校园和谐文化氛围,就要注重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知识的积累。民族院校青年教师中绝大部分非少数民族出身,也非民族院校毕业生,缺乏民族教育理论和文化相关知识。因此,民族院校的教师要搞好教书育人工作,还要加强其民族理论与文化等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以及尊重与接纳态度,以便教学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情感上获得认同感,提高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丰富培训方式,明确相关侧重点,增强实效性

曾有人这样描述我国的教师培训:“用枯燥无味的讲课来告诉教师如何在课堂上避免枯燥无味的讲课”[5]。此描述一针见血,指出了现存的古板、单一的培训方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实的问题源于实际教学,应一改“一讲到底”的讲座模式,“以人为本”、以教师为导向,充分利用工作坊和圆桌形式,创建轻松、和谐的培训环境与情境,开展集体讨论、教学展示与观摩、实地考察和现场试讲法等方式,调动教师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以在现实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尝试与创新。另外,可将理工科和文科分开,有侧重点地进行小组研讨;对学生民族成分多的院系任课青年教师,可额外增加民族教育理论、民族风俗特色等方面的沟通座谈及PPT与视频演示,使其在授课时,更好地与民族相关知识相结合,提高课堂活跃度与参与度。

(三)拓宽来源渠道,建立网络与平台,资源丰富化

我国高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包括“国培计划”、省、市县级以及校级培训,各层级培训的渠道和资源相对单一。高校管理部门应借鉴美国和加拿大鼓励教师走出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开放性培训渠道,不断地开发多元化的培训模式。首先,构建开放型的教师培训网络,鼓励教师“走出去”,走进名师的一线课堂,参与区域高校特别是民族院校间的互访活动,增进学术交流,也可了解不同的民族特色与校园文化;其次,搭建远程培训平台,采用现代远程教学培训、微格培训等方便、直观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打破时间、地点限制。提供教师BBS讨论区,更好地促进少数与非少数民族老师间的及时交流和了解;开展省际、区域院校间的“名师行”活动,积极推进高校以及民族院校间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或将名师和专家的优质课、专题讲座制成光盘、教学视频等,上传到建立的民族院校教师教学网络平台,实现精品课程的开放、共享。

(四)做好培训规划,完善组织与管理,质量优质化

高校管理部门在进行教学培训前,应制定一套有阶段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完整培训方案,而不是零散、无组织的蜻蜓点水式。首先,培训目标的确立是教师培训工作有效完成的前提。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发展目标,并将民族院校的特殊使命与教师的可持续专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明确培训的长期及近期目标,着力探索适合全体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提高针对性及前瞻性。其次,培训前通过问卷与访谈,多方了解教师的切实需要,按需培训;合理统筹安排培训时间、地点及频率,解决“工学”矛盾;可适当将参加培训和专业发展活动的时间计入工作量,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提高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最后,加强培训的考核管理,建立教师与培训负责部门的长期互动机制。民族院校相关负责部门要参照教师诉求,制定严格的考核和评价制度,保证质量。研究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分阶段、递进式地开展培训。建立教师与培训中心的长期互动机制,培训前发讲义、培训后收集意见与心得,并后续跟踪,定期举行教学咨询活动,一方面使青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科研或职业发展中有问题时可及时与培训中心沟通、求助,或者重新参加培训;另一方面也促使青年教师树立终生学习意识,促进其自我评价、长期发展。民族院校青年教师面对的教学群体特殊,教学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相对更多,因此,结合教师的个体需求和院校特殊性来开展培训,才能改善效果,满足青年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促进民族院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与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7-29.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EB/OL]2015-08-17.

人民教师论文篇11

然而与理论性课程相比,实践性课程尚处在配角地位,内容零散,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急需

实践教学在民族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尝试

经过近几年来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民族学院法学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方面,案例分析、实习、毕业论文等传统的实践教学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模拟法庭、法律咨询、法学讲座等新型实践教学形式不断涌现,丰富了法学实践教学的内容。目前,民族学院法学本科教学中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分析是法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基本上贯穿于法学教学的始终。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了基本的法学理论以后,必须进行实际操作,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案例分析就是将法学理论与实践通过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件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据笔者了解,大部分法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法学知识。案例分析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模拟法庭教学。模拟法庭教学是以模拟法院开庭审理的方式,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资料,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依照法院开庭的程序,亲自参与案件的审理,将课堂中所学到的法学理论知识、司法技能等综合运用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法学教学模式。自1998年民族学院建立模拟法庭以来,在每学期期末,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全面参与,都会举行一两次模拟审判。模拟审判的案件既涉及刑事、民事,还涉及行政案件,目的是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与案件有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训练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3.法律咨询。法律咨询是民族学院法学社最主要的活动方式之一。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在公共场合设法律咨询点,对前来咨询群众的法律问题做出解答,提出意见。法律咨询活动既检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观摩教学。为加深学生对法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民族学院与相关部门联合,分别在咸阳与共建立了10个教学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涵盖公检法司等部门。通过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卷宗材料的查阅、通过旁听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等,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感性认识。观摩教学的运用,使学生对司法机关的工作程序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毕业前实习。实习就是让学生深入到公、检、法院或律师事务所协助公安人员、检察官、法官或律师办理实际案件。毕业前实习是民族学院法学教学的一个实践环节,每一位学生必须参加,实习时间是在大四第一学期的9月份到10份,为期一个月。实习地点由学生自己选择,可以去实习基地,也可以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在实习结束后,每一位学生必须上交一份实习报告、一份实习单位鉴定表以及一份实习日志(这是由学校统一制作,发给学生的)。最后由法学教师对实习报告予以评改。

6.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是在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后,根据老师拟定的或自拟题目,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综合知识的反映,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手段。

7.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2008年,民族学院对05级法学本科学生开设了民商法、刑法案例评析等一些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不仅如此,还改革了过去法学课程全部讲授的方法,专门留出一部分学时作为实践教学。以笔者讲授的34学时的侵权行为法为例,在2007年以前,34学时均为讲授,现在讲授30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

经过近几年实践教学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尝试证明.实践教学是法学理论教学的延伸,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运用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践教学在民族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实施的障碍

尽管民族院校法学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了种种努力和探索,但因种种原因,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病。

1.课堂人数规模过大,实践教学环节难以推进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法科学生招生数量也

转贴于论文联盟

在迅猛增加。民族学院2004级法学本科292人,2005级则达到了321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规模,学校只能安排大班授课,一个教室听课的学生常常在1 00人左右,从而导致推进诸如课堂讨论,模拟法庭、法律咨询、观摩教学相当困难。

2.学时安排较少,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民族学院为法律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必修的14门核心课程,同时为了使他们能够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并适应民族地区法制人才的需要,在14门主干课程之外,又开设了大量的专业选修课。核心课程和选修课分配在七个学期中,每门课的课时是非常有限的。有限的课时,只能够对法学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进行讲授,所以目前法学本科教育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重心,教学过程也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方法仍是“填鸭式”,教学考核还是期末一次性的闭卷考试。虽然在教学改革后,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每门课程中都计划有实践教学时间,但实际上都被理论知识讲授所占据,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3.实习、毕业论文流于形式

集中一个月的实习,虽然可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案件的处理,但公、检、法这些机关工作都有严格的规程,学生们在实习中大多只负责装订案卷、随同取证、庭审旁听等事务性的工作,学生感到实习枯燥无味。再加上学校并不要求学生集中实习,而是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分散实习,有些不自觉的、或者要复习考研、联系工作的学生就只实习很短时间,甚至根本不实习,结果使得实习流于形式。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都是利用网上资源,粘粘贴贴拼凑而成,缺乏实际的调查和相关数据,毕业论文质量较差,根本达不到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

4.实践教学方式缺乏统筹安排

法学实践教学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不同的实践方式适用不同的学生。如观摩教学适合不具备系统法学理论知识的低年级学生,而模拟法庭由于要求学生储备较为丰富的实体法程序法知识适合于高年级学生。民族学院法学实践教学形式虽然较多,但却对实践教学方式没有系统规划,缺乏统筹安排。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都组织去观摩,开展模拟法庭,进行法律咨询。表现出的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并不高,走过场、混学分的现象比较严重,致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5.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差

教师是法学实践教学的指导者,法学实践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据笔者对民族学院法学教师的了解,15位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知识结构一般为纯理论知识,缺乏法律实践工作经验。其中兼职从事律师工作的仅有2人,13人从未实际从事过实践工作,这必然对民族学院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

实践教学在民族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实施的思考

实践教学在民族院校法学本科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阻碍了实践教学功能的积极发挥,使得培养民族地区素质型法律人才的目标难以实现。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强化法学学科的实践教学,是民族院校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通过反复探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打破制约实践教学功能有效发挥的瓶颈。

1.统筹规划,建立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民族院校法学教学大纲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统筹规划,建立起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在一二年级,以法学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案例教学等方法为手段,结合观摩、见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的感性认识;第二层次,在二三年级,依托模拟法庭、法律诊所课程,进行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三层次,在三四年级,通过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参加法律咨询等活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2.设计、制定实践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方案

针对各专业课中规定的实践教学时数只是表现在纸上,而未落实到课堂上这种情况,我们应在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不仅对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而且也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并对该内容的具体实施提出方案,对学生这方面内容的练习和掌握提出要求,同时,还应当对此内容进行检查考核的方式进行规范,从而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3.建立对学生实习指导与监控机制

对法学专业实习的监管不力是引起当前法学专业实习

转贴于论文联盟

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实习质量,我们应加强实习中的指导与监控。首先,实行教师实习指导责任制。把学生直接分给法学教师。由教师负责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教师平时要去抽查,一方面检查学生在实习单位遵守纪律的情况,另一方面掌握学生实习任务的进展与完成的情况。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对所负责的学生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其次,发挥实习教师的作用。由于法学专业实习具有分散实习的特点,单靠校内指导教师的作用显然难以保证实习的预期效果,因此,还必须充分发挥实习教师的作用。由他们对实习学生进行考勤、工作管理。

人民教师论文篇12

[作者简介]王志刚(1972- ),男,河南息县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疆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成效跟踪调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TYB0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43-03

自“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四有”新人神圣使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如何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问题,被进一步提到日程上来。党的十报告又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其实质就是做到“以学生为本”。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周边局势复杂,民族成分众多,宗教氛围浓厚,“”(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活跃,并在思想阵地里把大学生这个群体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对象。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涉及能否把各族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社会洞察力敏锐和人格健全的现代有用人才的问题。

一、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面对的复杂局面

1.敌对势力对新疆高校的思想渗透没有松懈。近些年来,疆内外“”不断调整策略,注重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渗透,高校成为他们进行文化侵略的战略重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对大学进行思想渗透的方式也高科技化、信息化,打击和防范的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只有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使各族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在他们心灵深处构筑起抵御各种不良思想侵蚀的牢固阵线。

2.新疆高校学生的民族成分复杂。新疆作为多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也是由多个民族构成的,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等。这些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民族风俗习惯各异,民族心理差异较大,甚至有着不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普及的一个重要载体,课堂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主战场。如果没有做到充分尊重差异,关注不同民族学生的内心感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将会流于形式,甚至还会陷入僵局。

3.新疆教育水平总体薄弱且呈现多层次性。由于新疆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的人力资源基础薄弱,中学阶段的教育水平总体上还远远落后于内地。而且,城市与农村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不同民族地区之间、兵团与地方之间中学阶段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这导致高校学生在大一时的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参差不齐。不管是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由于受到现代思想影响的程度不同,在对国内外最新形势的判断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方面,个体差异甚大。这对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老师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也彰显了“以学生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新疆高校一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紧抓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工作,成效显著。但是,通过对各类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以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的滚动调查发现,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1.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面临边缘化趋势。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受功利思想影响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调查发现,不仅学生片面重视专业课学习而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而且部分教职工也没有认识到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地位和作用。部分教师在各种考核、评职称等的压力下,将大部分精力转移到了科研和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严重脱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宗旨。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自己都认为其所从事的课程不如专业课重要,在教学的严谨程度、深入程度方面不到位。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还存在重教学、轻教育的现象,有的老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是简单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策,没有同新疆的区情和学生生活的实际相结合。

2.教育目标不够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而“要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就要更加注重渗透性的教育、养成性的教育;更加注重教育者的体念、内化过程”。要“体念”“内化”,就要坚决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是靠道德和心灵的塑造来实现的。但在功利思想影响和各种考核指标的压力下,高校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把大量精力转移到科研上来。重视科研是对的,但有的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侧重点是要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这种认识则是偏离教育目标,违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

通过对新疆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讲课内容到考试命题等各个环节的考查来看,部分教师注重理论教学、忽视案例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教育。考试题目多集中在对知识点和理论体系的考查上,能发挥学生情感因素和发散思维能力的题目很少。比如,有的教师把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讲成了纯粹的经济学,学生普遍很反感。有的教师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将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认为那些活动与他的教学没有任何关系,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也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部分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3.教学过程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模式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长期推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没有形成积极的互动。教师拼命向学生传授理论和行为规范,认为这样就可以改变学生的思想,使学生了解社会。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长期在被动接受中形成了惰性,限制和束缚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降低了其自身参与和自我思考的意识。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说到底是没有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理念,也就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的机会。

对于新疆高校而言,受过不同中学教育的不同民族的学生,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不及时与学生互动,就会陷入一种理论传授的教条式的讲课模式。新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师资相对短缺,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课面广,且多是“大课”,做到“因材施教”非常困难,对“以学生为本”的贯彻难度可想而知。

三、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创新途径

针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目标不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未充分体现等突出问题,笔者结合自己所带团队多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通过与其他部分高校的师生深入交流经验体会,认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落实“以学生为本”的途径。

1.以“非功利”理念促进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教育,在功利主义思想盛行的当代社会,如果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道德深入人心,就无法有效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落到实处。道德形成的主体性与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是一种互动关系,两者相辅相成,这已成为近几年来新疆高校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同感受。“大学是社会之光……大学犹海上之灯塔”,摆脱功利主义的困扰,方可显示出大学精神和气质。非功利教育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冷淡的现象有所改变,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增强,教师抱怨社会环境和学生的情绪也大大下降。同时,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自然,学生已不再被当作“物”或“器”的被动客体,他们在道德学习和养成中的独立自主性大大增强。当然,教师也从学生的主动中获取了快乐和尊严,从而深刻领会到“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性。

2.注重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教育相结合,增进不同学生之间的文化理解。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陶冶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归根结底都是文化育人。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

新疆高校近些年的校园文化教育各具特色,如塔里木大学的“胡杨精神”教育、石河子大学的军垦文化教育、伊利师范学院的爱国民族英雄教育、新疆师范大学的西域文史和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等。针对学生民族成分复杂多样的现实,新疆的高校普遍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交流和理解中的重要作用,并身体力行地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每年5月(从1983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五月定为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月),各高校党委宣传部、团委等都要积极联络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老师,共同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既发挥了他们能歌善舞的特长,又活跃了校园文化。如今,“民汉一家亲、共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五个一”(民汉同学聚在一起,互学一种语言,互学一种风俗,同唱一首歌曲,同跳一个舞蹈,同做一个游戏)活动等,不仅成为每年5月的校园文化建设任务,而且成为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经常性文化教育现象。

3.注重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心灵感悟。新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当下又见证着跨越式发展的生动画面,这为大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环境。新疆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把社会实践教育作为对学生平时考核的重要环节,学校也给予教师相关的政策支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结合学生在志愿服务、文化广场、“三下乡”等活动中的体会开展案例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正视社会,传递正能量,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以周边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塔里木大学为例,她地处一个沙漠边缘的军垦小城,是中国离沙漠最近、距北京最远的大学,许多大一新生对这个环境有失落感。但是,学校却把这一独特的外部环境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践场所,将“徒步沙漠行”活动和参观“三五九旅”屯垦博物馆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使“80后”“90后”的大学生们对老一辈人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他们在为老一代人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精神所折服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时代使命感和政治热情。

新疆的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利用社会大环境和实践活动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可行途径,许多老师深刻体会到:“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每一个场所,都是政治社会化的潜在机构。”

4.以对话教学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师生情感互动。新疆的大多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紧紧围绕现实的案例教学和疏导式的对话教学是实现“以学生为本”的必要条件。许多学校或“两课”教学部门硬性规定,对于教学内容上忽略案例分析、方式上采用灌输式授课的老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不管什么民族的大学生,也不管其中学教育的背景如何,加强师生互动,投入情感因素,是他们渴求的教学模式,也定会得到他们的肯定。根据各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和面临的现实问题,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突破口,以心理疏导的方式来克服他们的思想焦虑和课程冷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现人文关怀的可行之举。加强人文关怀,使“情”教重于“智”教,“以学生为本”之语才会落地有声。尽管风俗习惯和教育背景参差不齐的各族大学生各有自己的心灵空间,但诚如易中天先生所云:“人性是相通的,少数民族也是这样,……同他们的接触使我受益匪浅。”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同样有这种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和极为深刻的感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只有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贴近实际,才能远离形式主义。

总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思考全国范围内面临的教育困境,又要勇于正视新疆“教育环境的地区复杂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教育方法的特殊性”,以此为前提来加强对各族学生的人文关怀,真正使美好的思想和道德情感深入他们心灵深处并起到启迪作用,实现师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本刊记者.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负责同志座谈会发言摘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2).

[2]陈秉公.“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发展[J].教育研究,2005(12).

[3]胡宗奎.易中天的兵团人生[J].中国农垦,2008(4).

[4]金燕.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实现[J].党史文苑,2006(12).

[5](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金姆斯・梅代罗斯,等.政治科学[M].林震,王锋,闭恩高,译.广州:华夏出版社,2001.

[6]史华红.“以人为本”视域下“以学生为本”教育观的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2(26).

[7]孙磊.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B/OL]. http:///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2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