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7 09:21:36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篇1

一、界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内涵

随着中国服务和商品贸易在国外市场的扩展,人民币除了具有本币职能外,还会通过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等等各种方式流出国境,在境外逐步担当起储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也就是说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的货币职能跨国界在国际范围上得以延伸的过程。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

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非常依赖资金财富。如果人民币能实现国际化,既可以减少我国因为使用外币而引起的财富流失,还能为我国如何合理利用资金开辟新的渠道。但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是一把“双刃剑”,其中的利弊需谨慎衡量。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

从国外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以及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主要能获得以下四方面的好处:

1.获取铸币税收入

一旦我国人民币实现国际化,那么我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获得铸币税收入:首先,人民币的流出将伴随着实物或金融资产的流入,实物资产的实际购买力以及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将是我国能得到的国际铸币税收入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次,流出境外的人民币是我国对持有人民币的非居民的负债。当我国发生通货膨胀时,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这时,我国将获得一种国际通货膨胀税,这是构成国际铸币税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我国可以以直接投资或者证券投资等形式收回流出的人民币的一部分,这其中获得的投资收入将减少我国获得的国际铸币税的数量。换言之,人民币国际化后,其将在国际范围内充当流通、支付以及储藏手段,对我国来说意味着获得了一种长期无息的贷款。

2.缓解外汇储备压力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巨额外汇储备已给我国执行货币政策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我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大多以美元的形式持有,如果美元贬值将直接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实际缩水。同时,我国巨额外汇储备会引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对我国国民经济是有害的。若人民币实现了国际化,就能减少中国对美元等国际货币的需求,从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压力得以缓解。

3.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若人民币能国际化,我国就能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调节权,进而提高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最终我国的国际地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原因有:(1)人民币国际化能促进我国成为金融和贸易大国;(2)人民币成为一种世界货币,可为国际储备提供更多的选择,有利于促进世界货币的多元化。

4.减少汇率风险,弥补结算手段的不足

(1)降低交易的成本。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外贸企业外币债权和债务大量增加,汇率波动会对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外贸和投资行业便可更多地使用人民币计价,汇率风险将由交易对手承担,降低了交易成本。

(2)弥补结算手段的不足。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和地区都有贸易往来,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普遍存在着外汇短缺和结算手段不足等现象。若我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则这些国家和地区可运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这对缓解双边经贸往来中结算手段的不足问题是十分有效的。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让我国享受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收益的同时,也使得我国可能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主要可能有:

1.干扰到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若人民币国际化,根据 “三位一体”的假说,在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汇率制度的稳定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三大政策目标中,一国最多只能同时实现其中的两大目标。根据其他世界货币的国际化经验可知,若人民币要国际化,为维持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汇率的稳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后,其货币需求函数会受国际因素的影响,这样我国央行调控货币供给的难度就增大了许多。同时,在开放经济下,我国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需要考虑的变量更多,选择一个合适的货币中介目标相对更难,央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难度增加。

2.面临“特里芬难题”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将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由境外国家保留,其他国家保留的人民币越多,我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将越大,人民币跨境流通的规模越大,我国的责任也就越大,而这种责任是通过削弱我国的国际收支地位来实现的。然而,如果我国一直处于国际收支赤字状态,人民币将可能会出现贬值,这样会降低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信心,持有人民币流动性资产的国家可能会放弃人民币资产,从而会形成人民币大量回流,给国内市场造成严重冲击。

3.可能存在逆转风险

一种货币国际化的过程实质上是该种货币被非居民不断持有的过程。当某些条件发生变化时,非居民可能放弃该种货币,而更愿意去持有其他国货币。如果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通常有两个理由会对我国国内经济造成冲击:一是由于我国经济基本面恶化或为了某些特定的经济目标,我国央行可能采取使人民币贬值的措施,这样一来,人民币的非居民持有者将更愿意持有其他币值相对稳定的国际货币而放弃持有人民币。二是当人民币储备国特别是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国由于其国内经济的需要而减持人民币时,容易引起羊群效应,人民币就会回流到我国,会引起我国货币供给市场异常波动。

参考文献

[1] 黄亭亭.人民币国际化基本条件分析:基于风险和责任角度[J]上海金融,2009(04).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篇2

0.引言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的,但是就社会环境来看大多数都只关注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忽略了其所潜在的风险与弊端。清晰准确认识人民币国际化的益处与弊端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

1.1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美欧日元之所以能够作为国际货币是基于该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国际地位。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我国就能够对世界货币进行适当的调节,进而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会随之增加。同时人民币实现国际化能够改善当前人民币处于被支配地位,规避国际货币体系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1.2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

国际铸币税收益是人民币国际化后最为直接的收益。铸币税即为发行者凭借着发行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当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就能够与美欧日一同分享国际铸币税,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1.3有利于降低外汇储备规模

目前我国是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足够充足的外汇储备虽然能够稳定国内金融秩序,但是同时也带来的了巨大的货币政策压力。美元贬值致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缩水。如果人民币实现了国际化就能够降低我国对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需求,能够有效降低外汇储备规模。同时,实施货币输出政策还能够执行强势的货币政策,改善国内流动性问题。

2.人民币国际化的弊端

2.1加大金融机构经营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后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增强。而这些变化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将会对金融行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有可能会对我国金融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而我国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有限,无法满足人民币国际化后带来的金融风险。

2.2增加金融监管难度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加,而我国由于金融监管经验不足,难以对人民币进行有效监管,因此必然将会对国内金融行业造成巨大的影响。

2.3陷入“特里芬难题”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我国必然会出现贸易逆差的现象来保证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如果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就需要准确足够的数量来满足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需求,因此可以推断只有我国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才能够有人民币流出,让国际范围内拥有足够的人民币。但长时期的逆差又会导致我国负债增加,并且影响人民币的价值[1]。这就是“特里芬难题”。虽然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已经长期处于双顺差状态,储备稳定,但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后就必然面临上述问题。

3.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

3.1实现体制改革,增加金融机构竞争力

3.1.1深化国有银行改革

深化国有银行改革,明确银行组织机构部门的职责,构建科学的决策流程;建立合理的董事会制度,同时实施高效的评价与责任制度;改善银行管理层的专业管理水平,加强银行监事会的工作职责,加快国有银行的财务重组与股份制改革。

3.1.2大力发展中小银行

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吸引民营资本,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中小银行适当的政策优惠。

3.1.3推动债券市场发展

推动债券市场发展能够改善我国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比例失衡的现状,开发企业融资渠道,降低银行系统风险。例如可以从发展二级市场,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加债券品种入手[2]。

3.2健全金融市场,提高监管水平

加快健全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与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要与金融市场的开发程度相匹配。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要强化人民币跨境统计,坚决打击人民币跨境流通实现的违法活动[3]。

3.3优化货币体系,规避“特里芬难题”

我国要规避“特里芬难题”首先应该构建多元化的检测程序,用来实时检测国际资金流动状态,建立关键预警点来进行实时监管。其次,建立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实现国际货币间的自由流动;最后,创造全新的储备资产,改善以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状态。

4.结束语

尽管人民币国家化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根据长远眼光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所带来的好处大于弊端。因此深入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益处与弊端,能够辅助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合理的规避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篇3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经济过程。具体说来,就是它成为既可用于私人用途的货币替代、资本计价、以及贸易和金融交易,同时又可用作官方储备、外汇干预的载体货币。

一、关于人民币国际化概述

自从金融危机过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了全球热点问题之一。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对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冲击,但不可否认其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开辟了道路。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究竟会对我国乃至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这段逐步国际化的道路是否会走的顺利,不禁都引起业界的关注。

随着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的时代,汇率的波动已然成为外汇市场上的常态表现。又由于相比战后美国国际地位的下降,以及诸如日本、欧盟的发展,由此行成了目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国际货币格局。而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金融危机过后,更加展现了中国在国际上经济大国的面貌。人民币有望成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种储备资产。

二、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

(一)它必须是自由兑换货币。

自由兑换也称货币可兑换。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货币区的居民不受官方的限制,按照市场汇率自由地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兑换,用于对外支付或作为资产来持有,包括货币完全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可兑换不一定能成为国际化货币,但国际化货币必定是可兑换的。例如,港币,加拿大元都是可兑换的但它不能作为国际货币。而已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欧元则一定是完全可兑换的。

(二)国际收支上需保持一定逆差。

货币国家的国际收支上应有逆差,逆差是指满足对方国际收支表上对该国货币的投资储备持有。如果国际收支没逆差,货币就不能输出,对方国家也即无法持有该国货币。但这不是要求国际收支的全面逆差,而是至少在国际收支某个项下有一个长期稳定的逆差。这在美国当时就表现为经常项目的持续逆差,金融与资本账户的持续顺差。

(三)金融体系的完善。

国际货币发行国应具有相对健全的金融体系,开放的金融市场,且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及流动性。从英、美、德、日这些国家的发展来看,健康稳定完善的金融体系都为他们货币的国际化提供了便利的通道。中国虽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比起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中国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四)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

一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是由该国经济实力相对决定的,人民币的国际化当然也必须要有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后盾,逐步树立起中国经济强国的形象。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实力、经济规模、金融实力、金融市场发展完善程度以及其他历史因素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定可能。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人民币的国际化将对中国济济产生怎样影响,中国在从中获取好处的同时也要承担应的风险。其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是获取铸币税收入。

铸币税收入即发行成本和发行收益之差,人民的印刷成本很低,而票面价值很大,其间差值就称作铸币税收入。如果人民币实现了国际化则用很小的纸币发行成本来占用别国的物品与资源,也就相当于获得了无息贷款,从中得以获取国际资金来源。

(二)增加人民币稳定性,减少不确定性,降低汇率波动风险。

中国现在已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汇率风险的降低使我国进出口商都可从中获益。这将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中国国际金融竞争力。人民币国际化也可减少中国对美元等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需求,有助于降低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从而减轻高额外汇储备的压力。

(三)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人民币成为了国际货币就可以部分的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与影响力也会随之增加,这对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至关重要。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货币的国际化将对本国经济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中必然掩藏了一定的风险。

(一)首先,将面临“特里芬难题”( Terffin paradox)。

什么是特里芬悖论?就是指货币提供国际流动性与其汇率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权衡。当时就出现了对美元的信心危机潮。国际上普遍以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导致美元不断流出,对美国来说就必须是保持长期的贸易逆差,这样汇率就无法保持稳定;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前提就是须保持美元的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顺差国。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悖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在所难免也会遇到这个难题。

(二)宏观调控的难度将加大。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之后,就会有大量的人民币在国际上流通。人民币的流入或流出境内,都将增加或者减少国内的货币供给。这就有可能扰乱中国国内货币政策,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效力的发挥。

(三)人民币升值的信心危机。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过程中一般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对外升值。对货币发行过来说,持续的,大幅度的处于升值状态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对外贸投资及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尤为显著,而且我国持有的大量外汇储备也会由于升值的原因遭受巨大的储备缩水。

终上所述,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利弊兼有,风险与收益同在。但总的来看利大于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高,资本项下人民币可兑换性正在稳步推进,以及区域性合作项目中人民币的使用。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应以其带来的最小负面影响为前提,不断地进行利弊比较,积极地推动这一进程。(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若谷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2]邹平 郑会荣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当代经济 2011(11)

[3]高海红 余永定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 国际经济评论 2010(1)

[4]曹远征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市场 中国市场第3期

[4]王思程 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现代国际关系 2008(8)

[5]李伟军 人民币国际化条件 新财经 金融资本 2011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篇4

自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屡创新高。尽管市场已经对人民币升值形成共识,但在近年来我国物价上涨速度加快,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人民币升值问题确实是一个复杂而现实的问题,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审时度势,把握好利弊,才能有理有力有节地从容应对。

一、人民币升值的必要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已不适应我国经济与改革的发展要求。央行确定的基准汇率并非市场真实供求均衡的结果,固定的名义汇率已丧失其真正的经济意义。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大幅增加,来自国际上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我国本身经济制度的弊端迫使人民币汇率制度必须进行改革和重新选择。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宣布从即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也预示了人民币走上了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的道路。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尤其是进入2011年之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出快速攀升态势,通过进口渠道对中国的物价形成了上行压力。为更好地应对输入性通胀,增强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的灵活性与主动性就变得更为迫切。

二、人民币升值的利弊

所谓的人民币的升值其实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即本币对外币的升值。本币升值,一方面是本国经济提升的表现,是国际社会认同本国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并持续看好本国的经济发展。而另一方面,由于本币升值使得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人民币升值的有利影响

1.从国内来看:

(1)从宏观上来看,人民币的升值有助于为我国目前过热的经济降温。由于生产过剩问题长期存在,如何消化生产过剩所带来的市场供求矛盾将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关键因素。随着国际能源价格不断攀升,隐性的通货膨胀压力逐步释放,考虑到中国特殊的产业结构状况,在下游环节存在很多产能过剩的产业,消费能力不足,而在上游环节又存在大量进口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通过人民币升值使上游环节的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同时,尽量保持低利率环境,可鼓励内部消费。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2011年5月也表示,面对中国的通胀压力,人民币升值也越来越有必要。因此,在当下人民币升值应是明智之举。

(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目前进出口产品结构严重不匹配,出口产品居于前列的附加值较低,当人民币升值后,资本就会寻找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进行投资,客观上可以长期促进我国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从而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并且,面对我国现在生产的高污染、高能耗,让人民币继续保持低价位,将会更大程度地加剧中国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浪费。

(3)从国民生活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惠及国内消费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且随着升值引起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促使就业率随之上升。进口越多,说明国内投资和消费增长越快,也就意味着就业增长的机会越来越多,涉外经济部门的就业也会随之增长。

(4)从企业发展来看:人民币的升值降低我国企业投资国外的成本,因此会令更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去,间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自身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此外小幅逐步升值对部分企业利润的侵蚀将被出口商品快速增长的需求和利润所淹没。据中国纺织品商会统计,2011年前两个月,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单价,对欧盟提高了28%,对美国提高了15%。这表明,人们最担心会受到升值冲击的纺织品出口,2011年的利润不但不会降低,很可能会因价格的提高而增加。另外,据调查,2011年一季度,家具、鞋帽、工艺品、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行业的投资增长率分别是101.2%、95.5%、81.5%和79.4%,表明这四个行业的利润有大幅度提高。

2.从国际来看:

人民币的升值首先有利于缓解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降低我国的贸易顺差,从而减少我国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同时也减弱国际投机性游资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为我国争取更好的国际环境,更好地融入全球一体化。人民币升值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偿还外债的压力,尤其对于那些利用国外贷款来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债还款付息的压力,盈利状况将得到改善。

(二)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1.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服装、鞋帽企业)和出口相关企业造成很大打击。我国直接和间接与出口相关的行业囊括了1.5亿左右庞大的劳动力大军,这些企业的盈利水平一般在3%~5%左右,因此难以承受人民币的大幅升值,而对那些盈利水平尚可的企业,一旦面对10%的人民币升值,在市场谈判和交易中也会处于劣势。

2.我国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大国,随着人民币升值,重要战略物资、关键产品和技术设备等进口数量的加速增长,进口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3.人民币升值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短期内会加大国内就业压力。

4.人民币的升值将导致海外游客在大陆旅游的花费增加,使来华旅游者及旅游创汇减少。旅游者或者要多支出,或者要降低旅游期间的消费标准,这都可能使他们转往其他国家或地区旅游。

三、人民币升值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考

从利弊分析中,可以看到,正如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不过人民币升值也要考虑时机问题,要看通货膨胀的情况,不能迅猛地升值,从目前来看缓慢升值的条件是存在的。”因此从大的环境分析,人民币的升值在目前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它给我国进出口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综上所述,我国进出口企业应该进行技术创新,提升出口商品高附加值;倡导“绿色”产品,减少贸易壁垒;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发展加工、易货和补偿等多种贸易方式,促进管理经营方式的国际化。只有这样我国外贸企业才能抓住机遇,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以新的姿态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篇5

现代经济中,全球效应明显,不同国家由于政治、经济等综合国力水平不同,在国际贸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货币汇率的变动也存在经济性和政治性的变动特征。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而确立的各国货币汇率作为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是体现国内外经济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处理国际经济关系最有效的手段。汇率波动不仅会改变一个国家贸易收支状况,还会改变国内外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从而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分析我国国际贸易地位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一、人民币汇率研究

汇率也称为汇价,是两个国家不同币种之间兑换的比率,也是货币价格比较的一种形式,人民币汇率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会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波动。人民币汇率上升或下降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汇率上升说明国家经济实力提升,总体经济水平发展良好,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汇率下降则会造成国内资本的外流,但同时,可以扩大出口,抑制进口,增加外币购买力,扩大国际贸易顺差。因此,人民币汇率变动是我国经济国情的集中反映,汇率上升、下降各有利弊。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从政治影响角度来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较大,集中反应了我国综合国力发展对国际局势的影响。人民币贬值主要是因为中美货币政策导致利差收缩,目前来看,人民币贬值弊大于利,影响出口贸易,资产外流速度增快。人民币持续贬值的主要原因是中美利差收缩,资本跨境流动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不同程度波动。从以往经验分析,人民币贬值产生较大经济压力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和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在1997、1998年间,东南亚国家经济均受到较大冲击,人民币大幅贬值,制约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在危机过后出现贬值,对此,国家下调基准利率,旨在收缩中美利差。人民币贬值期间,国家相继出台货币政策,积极收缩中美利差,因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保持相对稳定。近年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人民币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经济增长速率有放慢的趋势,外部需求不足,多持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贬值压力大。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货物贸易的影响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影响

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主要有两大优势,吸引外商投资和缓解外债压力。人民币汇率上升说明国内经济环境良好,吸引外商投资,推动国内生产消费水平增长,解决就业问题,并且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变。对于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引进外商投资,通过贸易与服务业的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协调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人民币升值,在偿还外债本金和利息时份额有所减少,减轻我国外债负担。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后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但是相应的投资者在完成同等规模的投资中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国货币量,投资成本增加,不利于企业利润积累,因而外国直接投资减少,人民币币值增值过快,可能导致部分外商撤资。人民币升值,购买国外同样同量商品所要支付的货币总量减少,出口企业赚取的国内外商品差价额则减少,一些出口企业会因为利益亏损导致缩小规模或直接倒闭,这就产生大量失业人员,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二)人民币汇率下降的有利作用

人民币贬值可以作为一种经济调控手段,促进贸易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我国企业获得机遇与挑战的同时也面临资金风险,国际经济环境具有不稳定性,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均会受到严重打击。根据我国贸易进出口和国内物价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有恶化趋势,人民币长期持续升值,是一种不合适的异常经济现象,因而需要利用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通过人民币贬值,可以间接提高外币购买力,使同等数量的外币能够购买更多中国产品,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与国内经济贸易。人民币贬值,相应的外币升值,中国产品在出口贸易中更具优势,因而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下降,吸引购买,出口量增大;与此同时,国内产品价格下降,国外产品价格上升,我国进口产品减少使贸易顺差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市场竞争力。

(三)人民币汇率下降的不利影响

人民币汇率下降即人民币贬值,也会引发一些贸易纠纷、造成经济摩擦,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与稳定。人民币贬值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本国产品出口,但并不是放缓解决外部需求问题的主要方法。人民币贬值以后,企业依靠运营成本减低获得“存活”几率。但这种情况不能维持较长时间,对于一些失去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人民币贬值降低生产成本不能使企业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动力,仅是延缓企业退出竞争市场的时间。总体来说,人民币贬值不是经济发展手段,而是经济调节手段,具有时间性和阶段性,长期实行人民币贬值政策将影响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市场金融稳定发展。人民币汇率下降是本币汇率变动的自由性选择,其弊端或益处具有双向性,不可一概而论。

三、人民币贬值对我国国际金融贸易的影响分析

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反对货币竞争性贬值,人民币贬值过快,不仅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还可能带来一些政治上的摩擦。中美货币利差短期内难以避免,人民币贬值幅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加快资本外流,引发国际市场经济恐慌。人民币过度贬值会使投资者信心不足,影响国内股市走势。发生较大幅度的人民币贬值,也会使企业债务负担加重,海外偿债压力大,企业发展受制约。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展中,本币贬值会使国际化水平下降,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同时,我国国际金融市场管理与发展制度尚需要完善,国际游资在资本市场活跃,趋利性和流动性强,不利于金融市场正常秩序的维护,容易引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

四、建议与措施

人民币汇率下降,总体上弊大于利,需要采取宏观调控,控制人民币贬值,打破贬值预期。因而对外可通过公共媒体传达人民币汇率稳定信息,关于我国推行的“一篮子”货币政策不需要再过度强调,否则会产生人民币汇率下降的误导。保持人民币与美元较稳定的中间差价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对岸市场汇率。要保持对岸市场汇率相对稳定需要采取必要的市场干预手段,控制人民币贬值预期误导。另外,我国需要监督跨境资本流动情况,实行资本开放的同时就不能再采用独立的货币政策。根据人民币贬值形式,要保持汇率稳定,需要关注资本开放阶段项目执行情况。监督管理资本流出,有利于降低国际资本对国内经济的打压风险,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起监测统计体系,提高跨境资金外流预警水平,鼓励外资直接投资,打击资本非法外逃和虚假贸易。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市场经济变动的反映,必要时候,国家需要采用经济调控政策控制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保证经济发展稳定。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有利有弊,需要正确、客观看待,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改革政策,层次性、阶段性的实行货币政策,使人民币汇率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同时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积极鼓励本土企业发展,同时政府予以宏观政策鼓励和支持,拉动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减少外贸进口依赖度,使国内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提高市场竞争力,占据更大的国际市场,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五、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政治经济一体化,货币汇率成为国家经济变量变化的宏观参考要素,人民币贬值对企业进出口贸易和产业经济格局发展影响显著。这种影响作用具有双面性,有利有弊、利弊参半,主要需要在本币贬值时,积极实行货币改革与汇率改革,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和规避金融风险,维护国内、国际市场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1]周宇.论汇率贬值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基于主要国际货币比较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6(4)

[2]陈卫东,王有鑫.人民币贬值背景下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渠道、规模、趋势及风险防范[J].国际金融研究,2016(4)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篇6

最近人民币升值再次成为热点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再要求人民币尽快升值,一些专家认为,人民币小幅升值,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总体上利大于弊。人民币升值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好处和弊端呢?我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不能一边倒,要客观。

一、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给我国带来四大好处

1.扩大国内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使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人民币升值给国内消费者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币价值更高了。比如如果出国留学或旅游。将会花费比以前更少的钱;或者说,花费相同数量的钱,在国外消费将能够购买以前更多的商品。在国内如果买进口车或其他进口产品,你还会发现,它们的价格变得“便宜”了,从而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2.有助于改善我国和国际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正是由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迅猛势头和日益增多的贸易顺差,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才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鉴于此,如果简单强硬地拒绝,看似鼓舞人心,实则适得其反。因为这会不断恶化我国和这些贸易伙伴的关系,因为贸易往来的一边倒现象本身就不正常,也将会给我国对外经贸发展设置障碍。近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急剧增加。就是一个很有利的佐证。人民币适当升值的积极改进态度,不仅有助于缓和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而且能够树立我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3.降低进口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成本。我国有些资源相对匮乏开放水平也低,在经济迅猛发展和国际能源和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势必,承受越来越重的成本负担。如果人民币升值到合理的程度,就可以大大减轻我国进口能源和原料的负担,从而降低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

4.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廉价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数量扩张实行出口导向战略,造成出口结构长期不合理,在国际分工中一直扮演低端打工者的角色。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利于推动出口企业提高科技水平,改进产品档次,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二、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如果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过大,或时机把握不当,将会带来五方面负面影响:

1.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投资。我国是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资企业在我国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对促进技术进步、增加就业、扩大出口,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人民币升值后,虽然对已在中国投资的外商不会产生大的实质性影响,但是对即将前来中国投资的外商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会使他们的投资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将投资转向其他国家,削弱对华投资。

2.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会受到冲击。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远低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价格。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是由于日益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出口企业竞相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人民币升值,以同样的人民币价格,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如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必须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不能不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较大冲击。

3.加大国内就业压力。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投资规模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方面。我国出口产品的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加大就业压力;外资企业则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相对较多的增长点之一,境外投资增长放缓,会使国内就业形势压力增大。

4.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大幅缩水。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6591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参与对外经济活动的强有力保证。一旦人民币升值,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假如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可兑换货币升值5%,则我国的外汇储备便缩水5%。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非常严峻的问题。

5.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币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资,就是常说的“热钱”就会乘机而人,大肆炒作人民币汇率。在中国金融市场发育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这很容易引发金融市场危机。著名学者李稻葵曾说过,我们无法完全阻止“热钱”的进入和赚完钱后迅速撤离。另外,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以美元衡量的商业银行现有不良资产的实际金额进一步上升,不利于整个银行业的负债结构调整。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篇7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对外贸易;国际收支

Key words: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purchasing power parity;foreign trade;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046-01

0引言

进入2010年,国际上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此起彼伏。尤其是美国,以奥巴马为首的美国政府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究其原因,首先是美国四月的经济数据公布,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三月的169亿美元升至193.1亿美元。而中国五月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继续大幅增长,增幅高达48.5%。这又一次触痛了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神经。其次是今年11月国会很多议员将面临中期选举,议员在人民币问题上大做文章,有助于在选举中拉到更多选票。

1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关系

围绕人民币该不该升值这个问题,我认为升值有利有弊,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首先,人民币升值不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第一,如前面所述理论,人民币短期大幅升值会导致商品在国际市场价格上升,从而抑制出口。但是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条件是,出口对汇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较显著,即出口价格弹性较大。第二,人民币升值会引起失业增加。这一结论的得出源自第一条,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如果出口企业利润减少或大量倒闭,必然降低吸收就业的能力。况且目前中国提供新增就业的企业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国目前就业压力本来就很大,如果雪上加霜,将不利于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康。第三,中国持有的高额外汇储备将因美元相对贬值而大幅缩水。中国2009年外汇储备余额达到2.399万亿美元,占全球储备比重30.7%,领先全球各先进国家。如果人民币升值,这部分储备将因贬值而受损。当1美元=6.8人民币时,这些储备相当于16.3132万亿人民币,若人民币升值,1美元=6人民币,则外汇储备变为14.394万亿人民币。凭空损失了1.9192万亿人民币。这对中国人民来说将是多大的损失。第四,人民币升值预期会导致热钱流入。比如投资者将100美元都换成人民币,今天1美元=6.8人民币,过一段时间,若汇率变为1美元=6.4人民币,则该投资者可获利6.8*100-6.4*100=40元人民币。投资者还可将资金投向股市和房市。目前中国房价过高,如果继续升高,对于投机者来说,一方面可以赚取炒房收益,另一方面还有人民币升值受益。但对中国房市来说,将增加价格推高因素,不利于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和消费者利益。

1.2 其次,人民币升值对美国来说并不能扭转逆差局面。第一,汇率变动不是贸易收支调节的主要机制。他所带来的财富效应,收入效应,支出效应往往更重要,这些效应可能使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不起作用。第二,决定美国贸易收支逆差的并不是汇率而是美元本位制。美元是当代世界最主要储备货币,世界各国为了进行国际支付和干预外汇市场,必须储备大量美元外汇。对于除美国以外的国家来说,这些美元储备是通过外贸顺差得来的,但是对于美国来说就是贸易逆差。无论各国货币和美元汇率如何变动,只要美元本位制存在,美国的总体贸易逆差必然无法消失。

1.3 再次,人民币升值对美国会带来不利影响。第一,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以日用消费品为主,服装、鞋类、玩具、家具、箱包等占30%左右,电器及电子产品占45%左右。这些都是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如果自华进口受到遏制,美国民众福利将受到损失。第二,在中国投资设厂的美资企业受创。由于人民币升值,来自中国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受影响,利润减少,向美国缴纳的税收减少,美国财政收入受损。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篇8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汇率变革人民币二元难题

一、引言

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话题早已不新鲜,在世界范围内,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与日剧增,“人民币升值论”呼声越来越高。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低迷、萧条,许多西方国家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巨大压力。与一些发达国家情况正好相反的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不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成为推动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

上个月的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对人民币在今后五年的发展也做出了规划,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拓宽使用渠道,提高收益水平。

如今,中国已从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并重新驶向高速发展的轨道。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测算2010年中国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贸易顺差有所减少。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

然而,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国通货膨胀率的高涨,今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9%。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轮番出台各种紧缩性货币政策,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20%,这是央行今年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于2月24日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中国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9.5%的历史高位,是自2010年以来央行第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面对内外经济的失衡,以及不断膨胀的国际舆论压力,人民币汇率外来走势意义非同一般。

二、人民币汇率变革历程

纵观历史,中国在变革人民币汇率制度上一直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改革开放至今,人民币汇率主要经历了四次比较大的变革。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双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人民币对外币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双汇率回归。

1994年: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中国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从人民币汇率近五年的走势图可以看出,人民币自2005年汇改以来处于不断的升值之中,到2008年已经升值了19%,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停止了升值走势。进入2010年后,随着中国经济强劲复苏,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又开始呈上升的态势,截止到今年4月15日, 1美元可兑换6.5301元人民币,达到历史新高。

三、人民币二元难题

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美日等主要贸易国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仍然是硬通货;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物价普遍上涨,面临通货膨胀的危险。这就产生了人民币的二元难题,即人民币对外面临升值的压力,但对内又面临货币贬值和长期通货膨胀的压力。

人民币的二元难题的产生根源是我国的汇率制度和利率制度,即人民币的二元结构造成的。二元结构是指人民币一方面肩负着维持汇率稳定和平抑国际收支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肩负着调控国家经济发展,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决定基础不能要考察对外部门,还应考虑对内部门。可以说,人民币的二元难题因为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一体化造成的典型的米德冲突。一方面,外汇占款持续上升,央行很难通过政策工具进行冲销,回购本币以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一体化,因此以汇率调节外部均衡,以财政政策调整内部均衡的政策分配空间丧失,内外均衡难以同时达到。

四、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以下就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四利四弊”进行详细的分析。

四大益处

第一,有条件的降低进口产品的成本。在进口产品价格的涨幅小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的情况下, 人民币汇率升值会使进口的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 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这样, 对于广大居民而言, 消费进口产品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对于一些企业而言, 如果其产品价格以人民币结算、原材料从境外采购, 如造纸、汽车和机械设备行业, 其生产成本因人民币升值而下降, 从而提升企业利润。在这里要注意如果进口产品价格的涨幅大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 那么人民币升值则不利于进口。所以人民币升值对于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的积极影响是有条件的。

第二,人民币升值可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有效地冷却过热的宏观经济。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国际上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引起经济过热、房地产泡沫扩大。而人民币升值正可以比较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扩张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使出口结构长期得不到优化,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一直扮演“世界打工仔”的角色。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利于推动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档次,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第四,有助于缓和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鉴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迅猛势头和日益增多的贸易顺差,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对此,简单地说“不”,看似振奋人心,实则于事无补。因为这会不断恶化我国和它们的关系,给我国对外经贸发展设置障碍。近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急剧增加,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人民币适当升值,不仅有助于缓和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而且能够树立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四大弊处

第一,不利于我国外贸企业产品的出口。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其盈利水平与本外币的汇率水平密切联系。在出口产品国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本币相对于某一国际结算用外币升值的话,则意味着企业与以前相比出口换回的本币数量减少, 企业利润下降, 这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出口积极性, 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 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 再加上国内通货膨胀引起的生产成本提高, 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 有的几乎为零, 面临着生存危机。

第二,失业压力会加大。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 出口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而这些出口企业中, 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 这样在这些企业工作的劳动者将面临着失业的压力。

第三,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外资的进入, 造成中央银行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 货币供应量在持续增长, 流动性过剩; 同时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外资涌入将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其产生的“ 财富效应”将引起国内其他产品价格的上涨, 这样使我国目前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

第四,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2010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28473.38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参与对外经济活动的有力保证。然而,一旦人民币升值,巨额外汇储备便面临缩水的威胁。假如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可兑换货币升值10%,则我国的外汇储备便缩水10%。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五、结论

我们应该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对人民币的升值问题进行利弊的权衡。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人民币升值短期弊大于利,长期利大于弊。

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绝对是弊大于利的。当前,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确保我国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必要手段。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靠出口来拉动,且扩大内需也需要一个过程,贸然减少出口,大量的外向型企业缺乏承受能力而破产,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我国内部需求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前,外部需求依然会是支撑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重要动力。如果大幅调升人民币汇率,大多数出口之中小企业恐濒临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使刚复苏的经济再次陷入危机。而此次的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使汇率更具有弹性,也将使人民币在短期内不具备大幅升值的可能性。

从长期来看,如仍维持现状,保持汇率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巨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受到较大损害;导致国内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导致相对价格扭曲,加重经济失衡程度等。

总体说来,在长期中中国保持一个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至关重要,而人民币的汇率管理要提倡三性:渐变性、内生性和可控性。中国保持一个弹性的汇率制度这不仅对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对中国自身的经济结构调整和长期健康发展也有深远的意义。在长期内,人民币在经济的可适度范围,小幅升值、弹性浮动将是利大于弊的。不过,在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有其必要性的。所以,在我国相关改革完成之前,名义汇率在短期内的大幅升值,不仅仅无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反倒可能带来许多无法应对的潜在风险。我国应顶住国外压力,加快汇率制度改革步伐,尽快建成更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驾驭好人民币升值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晓杰,高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16

[2]石磊. 美元贬值并不必然推动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J].国际金融, 2009;11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篇9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危机中的率先复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自2010年初便开始向人民币升值施压。推迟三个月公布的美国财政部《国际经济政策和汇率政策》报告,最后虽然没有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仍坚决认为人民币被低估。人民币是否真的要被美国等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还是应坚持维持稳定的汇率。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柄双刃剑,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存,而人民币如在短期内大幅升值,更是弊大于利。

一、人民币升值的有利影响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有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刺激进口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同时,汇率上升会抑制出口,长远来看,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是有利于改善吸引外资的环境。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使已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使其进一步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

三是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币值含金量和国际信誉,扩大人民币的结算范围,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做好铺垫。

四是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中国近年来频繁遇到的反倾销诉讼和其他贸易争端越来越集中于人民币汇率定价过低之上,致使人民币升值与否成为减少贸易摩擦的关键。

五是有利于中国的企业对外投资,走向世界,增大中国的资本输出和投资实力。

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不利影响

特别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的负面作用较为突出。

一是抑制出口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巨大伤害,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不利于经济的复苏。同时,对于目前仍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中国,对经济增长影响巨大。

二是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人民币一旦大幅升值,将触发“热钱”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将加大我国房市、股市的泡沫,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是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四是增加就业压力。由于目前我国提供的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企业,人民币升值将抑制或打击出口,甚至导致出口企业破产,最终将造成就业困难,影响社会稳定。

五是使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大量缩水。

三、人民币升值短期弊大于利,长期利大于弊

我们应该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对人民币的升值问题进行利弊的权衡。

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绝对是弊大于利的。当前,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确保我国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必要手段。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靠出口来拉动,且扩大内需也需要一个过程,贸然减少出口,大量的外向型企业缺乏承受能力而破产,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我国内部需求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前,外部需求依然会是支撑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重要动力。而此次的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使汇率更具有弹性,也将使人民币在短期内不具备大幅升值的可能性。

从长期来看,如仍维持现状,保持汇率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巨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受到较大损害;导致国内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导致相对价格扭曲,加重经济失衡程度等。

总体说来,在长期中中国保持一个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至关重要,而人民币的汇率管理要提倡三性:渐变性、内生性和可控性。中国保持一个弹性的汇率制度这不仅对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对中国自身的经济结构调整和长期健康发展也有深远的意义。在长期内,人民币在经济的可适度范围,小幅升值、弹性浮动将是利大于弊的。不过,在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有其必要性的。人民币汇率应更多考虑国内经济因素和形势而浮动,不要受制于他国,屈从于美国等国的压力而使人民币贸然大幅升值。而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更多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推动其经济的继续复苏。美国巨额的经常账户逆差的主要原因还是美国自身的国情,将其归咎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被低估是不合理的。所以,在我国相关改革完成之前,名义汇率在短期内的大幅升值,不仅仅无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反倒可能带来许多无法应对的潜在风险。我国应顶住国外压力,加快汇率制度改革步伐,尽快建成更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驾驭好人民币升值问题。

参考文献:

[1]程实:人民币汇率升值“合理”吗[J]  西部论丛 2010年04期

[2]陈永昌: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与走势预测[Z]  凤凰网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篇10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人民币国际可兑换可提高国民福利。

在我国经济历经36年改革开放发展,成功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和由调控经济向法治经济转变的今天,在历经入世15年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砥砺洗礼,正在进行由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由速度经济向效益经济和由规模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变并进入新常态的当下,在我国对外宣传确立和平发展道路,弘扬树立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大国外交理念并倡导实施“一带一路”大战略背景下,一个经济体量世界第二、贸易规模和外汇储备第一的大国货币即人民币,宣布成为国际可兑换货币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天时地利、人心所向。 面临重大战略机遇

从国内环境看,目前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截至三季度末3.89万亿美元),经济增速保持在中高合理水平,经常项目收支基本取得平衡,汇率更趋灵活并已接近均衡水平,利率市场化基本实现,银行业改革已经完成,国内金融改革也不断深化,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必要条件都已具备。

从国际经验看,一国从经常项目可兑换到货币基本可兑换通常需要7年-10年时间,我国距离1996年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已近20年,而且我国实际上比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开放资本项目时候的基础和条件要好很多。事实上,我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现实开放程度远高于理论规定水平。 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现在人民币已具备国际可兑换的条件,国际环境也处于最为有利于我国的时期,更重要的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可兑换对我国意义重大。

一是有利于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和实施和平发展战略。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在其本币国际化进程中是不希望看到动荡、动乱和战争发生的,更不希望大国间发生冲突对抗,只会孜孜以求地谋求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与营造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打消和化解国际上对我国发展存在的疑虑及对抗情绪。

二是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务实合作。以人民币作为经贸往来计价结算货币可实现“货币流通”,进而推进“道路联通”和“贸易畅通”,提高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是符合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利益的共赢之举。

三是有利于推进周边和大周边首要外交战略实施,建立利益与命运共同体。贸易和投资固然可以密切我国与周边国家经贸联系,但只有普及人民币跨境使用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利益共同。

四是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币在国际上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丰富了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资产组合,增强了对我国的认知感和潜在经贸联系。

五是有利于我国在多边舞台上发声、发力、发展。一个不具有国际可兑换的大国货币要实现国际化是不可想象的。作为国际可兑换货币有助于人民币早日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为全球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为维护国际货币体系健康稳定做出更多贡献,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 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实现人民币国际可兑换还具有重要战术意义(即经济意义),可释放巨大的改革开放红利。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经济金融改革开放。从依赖制造业与出口作为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为依赖国内需求与服务业为经济增长动力,这需要从商品双向流动向资本双向流动转变,提高我国金融业竞争力和资本市场国际影响力。

二是有助于提高我国参与资源全球配置的能力。人民币成为国际可兑换货币有助于我国有效参与全球资本配置,进而有效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并提高海外竞争力。

三是有助于促进居民财产全球化配置,提高国民福利。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利用中国市场获得巨额利润,但我国居民却不能购买这些企业股票。通过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可将我国居民财富进行全球配置,让国民通过购买跨国企业股票等分享收益。

四是有利于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目前人民币已经从两年前的全球第14大货币蹿升为全球第7大货币,更多国家愿意采纳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但如果人民币未实现国际可兑换,将大大制约这些国家持有人民币外汇储备资产的意愿,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五是有利于提高宏观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减少发达国家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的负面效应,降低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风险。此外,实现人民币国际可兑换还可获得铸币税收益,降低通胀。 风险可控

实现人民币为国际可兑换货币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及和平发展的客观需要,且时不我待,时机难得。目前国内有观点认为,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式过于高调,易引起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反对或潜在对抗,不利于我国“韬光养晦”的战略。

对此需要阐清三点:首先,实现人民币国际可兑换是我国以进取和发展的积极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我国和平发展与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不存在“高调”或“低调”之说,而是顺应时势、遵循规律和满足需求的市场自主自然之调。其次,虽然美欧日等政府对人民币国际化态度消极,阳奉阴违,但美欧日等工商金融界以及IMF、WTO等国际机构对人民币国际可兑换都持支持和欢迎态度。再次,一旦美欧日等国从危机中完全复苏,我国极有可能失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好时机,未来再想推动将十分困难。

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面临的风险是可测、可控和可管理的,而且是树立良好开放形象,构建负责任大国地位,倡导互利多赢理念的关键一招。有人认为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可能导致热钱流入流出、资本外逃,危及金融安全,我国目前没有能力应对这些风险。改革实践证明,要想推动改革开放进程,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风险容忍度。试图在各项条件都充分具备的条件下再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有违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实践观。而且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为此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我国比它们有更好的条件做到准确认识、积极防范和努力管控潜在风险。

事实上,改革开放36年来,人民币42个金融资本交易汇兑项目已实现了90%以上的可兑换,实际抗跨境资金与资本流动风险的能力远比理论与技术上高。 人民币国际可兑换火候已到

“世上没有免费午餐”,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没有风险,不可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关键是“弊”可能产生的风险是否可控,政府的决策就是要在利弊权衡之后,做那些利大于弊的事。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篇11

笔者注意到了2008年和2011年这两个时间段都集中出现了人民币升值加速和物价上涨压力过大并存的现象。2011年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6.50大关,至6.4990。仅2011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升值幅度就达到了4.2%. “2011年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

一方面,人民币处于对外不断升值的态势:而另一方面,国内宏观经济遇到了日益加剧的膨胀压力。善于思考的学生也不断就这一问题请教老师―――人民币升值是否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而如果这一结论成立,为什么我国政府对人民币升值一直讳莫如深?

首先,从表面和直接的联系来看,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货膨胀是有一定作用的。它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会引致国内物价普遍下降;第二,出口转内销商品的增加和进口商品的增加,引致国内总供给增加,会抑制物价上涨;第三,汇率升值会使进口的设备、原材料价格下降,进而抑制通胀;第四人民币升值后,出口创汇减少和外商投资减少,会使外汇储备下降,可使兑换等量美元的人民币数量减少。流通中的货币因而就会减少,通胀速度也将随之放缓;第五,人民币升值后,外商投资会减少,达到抑制经济过热的紧缩性宏观调控目标及效果。

当然,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人民币升值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而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另一个弊端是不利于我国引进直接投资。其导致的一个必然恶果就是失业人口增加,这是我国政府最为担心的事情。

2008年,学术界对用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的积极作用持谨慎态度,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也是一把双刃剑。首先,我国的对外贸易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进口商品的结构,与造成国内消费价格上涨的商品在结构上是不一致的。进口商品的增加不足以平抑食品类带动的物价上涨。另外,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大量游资进入中国,引发了中国的物价上涨和推高了中国的资本市场泡沫。所以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这二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当然,在经济学界,这里还有一个关于日元升值带来灾难影响的经典反面教材。

从1980开始的,特别在1990年至1995年,第二名的日本GDP超过了第一名的美国GDP的一半!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到一半的程度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人买下了!美国的精神象征――好莱坞被日本人买了年!

1985年美国拉拢其它五国(7国集团)逼迫日本签署了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 此后,两年多的时间,.美国要求根据协议促使日元升值。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时的1美元兑160日元。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到1988年年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正好比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上升了一倍。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日元升值的后果是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净赚4亿美元。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我们可以从事例中看看1995年之后,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而且越来越大。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而由于近期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剧,学术界和媒体中关于通过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货膨胀的呼声渐起。不过,也有不少专家仍然坚持认为,国内食品价格冲击对CPI变化的作用更大,目前,中国食品大部分来自国内市场,因此并不能期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有效降低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长期来看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短期内作用较小。

面对这两种声音,政府应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货膨胀的利弊,权衡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做到从当前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前,与几年前相比,目前国内经济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也成为目前支持人民币升值的根据。

我国对原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依赖度都超过了50%。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连续上涨,我国国内能源、原材料价格也“水涨船高”,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加大。当然,人民币升值可抑制当前的输入型通胀。所以,央行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更加依赖汇率政策,来应对不断上升的输入型通胀问题。加快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应该说,在目前形势下,用人民币升值的手段抑制通货膨胀利大于弊。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篇12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首先应该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政府力量推动的结果。具体来说,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首先是由该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的:较大的经济规模和持续的增长趋势是建立交易者对该种货币的信心的经济基础;国际交易者对该种货币的信心和需求,决定了该种货币必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促使该货币最终成为国际货币。

一、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

第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的汇率制度难以维护市场的稳定。由于发展中国家则不能用本币解决国际支付问题,一旦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就会发生债务危机,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在储备资产、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被动性,也导致了世界性的两级对立。

第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不能有效制约大规模无序的国际资本流动。一种崇尚金融自由化的货币体系,使得资本跨国流动出现空前的规模和速度,从而扩大了资本流动的陷阱,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虚假繁荣。

第三,现行国际体系中单一储备货币的阴影仍然存在,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心仍向发达国家倾斜,发展中国家难以摆脱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金融的依赖。

第四,缺乏有效性的协调与合作机制,缺乏灵活性,其作用仅仅局限于事后调节,事前并没有对走向危机的国家进行早期预警。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一家独大给整个世界带来的冲击已经让我们充分意识到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对于中国来讲,在国际货币体系从单极走向多极的局势下,避免成为美元的“人质”,就要全面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而人民币国际化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

二、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诸多挑战

首先,在当前国际金融秩序中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国家不会坐视自身金融软实力的相对下降。西方会采取包括经济金融手段在内的各种措施,维护和扩大自身优势,绝不会坐视人民币崛起。人民币国际化首当其冲面临政治上的各种压力。其次,人民币国际化也会对我国自身经济金融方面带来巨大冲击。一是国内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依然薄弱,二是国际化的人民币可能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三是人民币一旦国际化,就必需面对“特里芬难题”,维持币值稳定、坚挺同扩大国际清偿力两者之间相互矛盾。

三、人民币国际化实现的条件

(一)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完善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从美元取代英镑的历史看,美元最初是在贸易顺差和资本项下逆差的情况下实现国际化的。美国通过资本输出、对外投资和援助等资本项下的逆差,来实现他国持有美元的目的,使得支付成为可能。美国实现了从贸易顺差到贸易逆差来提供美元的结构性转变,同时通过吸收各国资本实现美元的回流。

(二)人民币国际化要实现资本账户的开放与货币可自由兑换

货币可兑换要与资本账户的开放步骤协调一致。资本账户开放意味着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完全面对可能的外部冲击,宏观经济政策也将受到全球经济周期的直接影响。在全球汇率、利率市场变动不已,全球流动性过剩,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国际资本流动的生产性越来越让位于投机性情况下,我国作为新兴国家必须审慎对待资本项目开放。

(三)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建立有深度的金融市场

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其他国家持有的该国货币需要保值、增值。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有以人民币计价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债权市场以发挥“资产池”的作用。美国正是凭借其有深度的、有效率的金融市场,实现了美元储备国的投资需求,为各国持有美元储备资产提供了金融市场的支撑。

因此,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必须实现人民币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化,推进利率市场化,然后逐步建立发达的人民币市场,吸引非居民持有以人民币定价的资产。

(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 转贴于

如果人民币充当国际货币,人民币就具有了一定的超主权货币的特征,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变量就会发生变化,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同时考虑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实现内部和外部均衡。首先,是汇率政策的挑战。汇率机制的安排非常关键。一是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之间的汇率应当稳定;二是非储备货币和储备货币之间也应建立稳定的汇率关系。其次,也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挑战。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资本项目开放的风险很大,往往会放弃部分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如果央行不能保持足够的独立性、拥有足够的政策手段,而政府往往更多地根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央行进行干预,这将损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四、结束语

人民币国际化相关政策的出台代表中国本币和外币政策的变化。如果仅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中国更需要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改革国内金融体系,提高银行业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积极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加强外汇市场建设。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驱动层面,中国需要加强在全球产业分工方面的优势,改善贸易结构。同时,要加强与人民币交易集中的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金融合作,促进人民币的可接受性。

参考文献

1、黄达.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