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管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9 09:28:24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1

21世纪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中小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期望很高,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深度经营的路径优化尤为重要。

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

美国密执根大学的Cavusgil教授对企业的出口和直接投资活动进行考察,将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国内营销阶段、前出口阶段、实验性地卷入阶段、积极投入阶段和国际战略阶段。芬兰学者LawrenceS.Welch和ReijoK.Loustatinen等认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发展成跨国公司的过程,包括内向国际化经营和外向国际化经营两个方面。外向国际化经营的形式主要指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内向国际化经营的内容主要包括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国内子公司或分公司。

本质地看,所谓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舞台,以追求企业利益为目的,在世界范围内从事资源配置、出口、合资合作和直接投资等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总和。

上述企业国际化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对市场的垄断、高科技和大规模投资以及高超的企业管理技术。而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较少的广告支出,缺少名牌产品,不具备大企业所拥有的优势。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不同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必须寻求新的国际化经营路径,改变那种以单纯的出口贸易为主体、以低价竞争为手段、以廉价劳动力资源为核心、以低附加值产品为载体的国际化经营路径,促进企业成长与市场拓宽同步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是指中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参与世界经济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中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和战略选择,形成核心竞争力,成长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主体。

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分析的核心是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国际化成长路径,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

我国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的制度约束

制度构建与制度变迁给企业带来了融入新制度体系的机遇,为中小企业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新的发展空间。但在我国加入WTO短暂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参与国际分工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是不争的现实,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制度的环境并不完善,尤其在深度国际化经营路径的选择中存在一定制度约束。

国内促进机制与国际贸易保护的协调

1998年以来,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了30多部有关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各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100多个有关文件,中小企业的市场法律体系基本建立,公平的国内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形成。近年来,中小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全国3/4的城镇就业人口在中小企业工作,中小企业在我国各经济主体中最具发展活力,全国65%的专利技术、75%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的新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没有为其实现国际化经营奠定基础,反而遭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遏制和市场竞争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上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不公正的制度约束。例如纺织品在配额取消后预期贸易增长与现实国际进口限制的问题,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将受到进口国特别保障措施的制约。

企业发展与制度缺失的矛盾

从我国中小企业的产权主体来看,我国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数占中小企业总数的近80%,这还不包括没有登记的农村和城市的个体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中小企业产权主体比较清晰,作为既是企业所有者又是经营者的管理人员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企业资产的增值能力和经营效果。

从中小企业的经营机制看,中小企业经营组织层次少,结构简单灵活,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组织生产,准备周期短,适应性快。但是,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不仅仅要求有清晰的产权制度,而且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我国中小企业的产权和组织结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困难。首先,数量居多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很难筹集到其国际化经营所需要的资本。其次,过分关注经营效果的中小企业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时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毁坏了中小企业的形象。再次,中小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不断地转换经营行业和领域,不利于制定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长期战略。最后,缺乏制度规范的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家族式经营,随意性很大,难以吸引和留住国际化人才。

事实证明所谓中小企业灵活的组织结构并没有成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反而阻碍了其国际化进程。

产业集聚与地方利益的冲突

产业集聚是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集中在某一区域形成区位优势和区域效应,以区域效应弥补品牌效应不足的实践安排。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市场营销投入低,不具备大型跨国公司的品牌效应,要拓宽国际市场,就必须通过联合及建立联盟等方式实现集群化。

中小企业集聚作为企业与产业组织的一种形态,不仅能为中小企业带来设施同享的外部规模经济,快捷获取技术、信息和服务的便利条件,而且使中小企业在不牺牲大企业所缺乏的柔韧性条件下,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更具有国际化发展的竞争优势。按照市场经济本质属性的要求,加强和完善产业集聚内中介机构和公共服务建设是完善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政府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这种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可以是政府、私人或相关团体,政府在规范、管理、协调、强制和激励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方政府应该履行好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角色,为企业集群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改善本地商业环境,培育集群成长所需的要素条件和环境条件,提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改善家族企业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加快经理人市场、社会中介评估机构等要素市场的培育。

我国部分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为中小企业集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各个地方政府为地方利益,给中小企业跨区域发展及实现产业积聚造成制度障碍的现象。

企业间合作与竞争的博弈

产业内分工是当代国际分工新格局的重要内容,这种分工是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的,产业链条是由产业技术、生产和营销三个环节组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从着眼于产业链价值最大化目的出发,着力于研发和品牌营销,控制核心技术和经营技巧,而把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其生产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哑铃型”;而中小企业则在产业价值链条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承接跨国公司的这种产业环节转移,着力于产业链价值相对低廉的加工制造环节上。

如耐克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本国及其它国家的中小企业按其产品规格、技术标准生产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与销售及提供售后服务,占据产业价值链的最高端。我国中小企业要改变专业化水平低的“小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摆脱与大企业“独立抗争”的被动局面,必须在一定条件下要寻求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网络协作、合作竞争关系。但中小企业在这个产业链中面临着契约风险、文化冲突、责任与利益的冲突、甚至会被兼并和边缘化的危机,可以说中小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面临着成长的困境。

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的路径优化

中小企业要克服制度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其国际化经营路径,在国际产业转移与变迁中把握自身产业优势,在制度完善中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在准确的特色定位中拓宽国际市场,在技术创新中培养核心竞争力。

在产业变迁中找准国际化经营比较优势

对于当今国际分工,发展我国主要从事劳动要素密集的最终消费品生产。我国中小企业要成功实现深度国际化经营必须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出发,按照要素禀赋类型对我国的中小企业进行划分,可以把我国大陆中小企业归入劳动密集型。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特点,将在很长时间内规制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产业选择,也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可利用的一种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仅指传统的制造业,IT制造业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目前世界IT产业制造业生产技术正在大规模地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迅速集聚,为我国急需发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机遇。

劳动要素密集的IT产业、文化产业、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与传统的劳动要素密集型的制造业相比,主要的差别在于它产业技术含量高,不因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在制度完善中促进企业国际化成长

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路径的优化要求企业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不断成长。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践中,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普遍存在着对成长准备不足、成长没有伴随相应的组织调整与变革、成长中的管理“失控”、成长中多元化经营的误区、企业成长中的“组织病”等现象。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中小企业原有的“浅度”国际化路径往往又会变成企业进一步成长的障碍,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过程也是企业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首先,完善企业管理的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管理队伍,分享企业管理的权限及责任。其次,完善企业间协作制度建设,加强企业间合作和避免恶性竞争及契约风险。中小企业要加强相互生产协作,构建战略联盟,形成产业集聚。再次,完善企业市场网络建设,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模糊企业边界,实现虚拟经营。最后,完善融资制度建设,克服企业国际化成长过程中资源不足与资金短缺的困境。

在特色定位中拓宽国际市场

选择有效的路径进入国际市场是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路径优化的重要内容。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Root教授认为,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指企业将产品、技术、工艺、管理及资源进入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一种规范化部署。中小企业要避免与大公司的竞争、逐步拓宽国际市场空间,必须立足产业特色,以特色产品渗透国际市场、以价格优势拓宽国际市场、以独有技术占领国际市场。无论是生产型中小企业,还是服务型中小企业或者是高科技中小企业,都必须强调专业化、特色化经营。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资金实力有限,不可能按照多样化经营战略发展,那么中小企业就必须通过专业化特色化来占领细分化的市场,确立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的发展要始终贯彻“专、精、特、新”的方针,围绕一个产品,或者一个零件、一种工艺、一种服务做精、做细、做透、做专,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确立自己的国内市场地位和国际竞争优势。

在技术创新中培养核心竞争力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2

1企业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GlobalManufacturing)的出现在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方法。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统一整合企业的制造过程、库存系统和供应商产生的数据,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增加企业对市场的预测性,减少库存,提高发货供货能力;减少工作流程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供应链成本,减少总体采购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市场响应速度,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服务送到正确的地方,确保顾客满意,以中心制造厂商为核心,将产业上游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商、产业下游经销商、物流运输商,产品服务商以及往来银行结合为一体,从而有效分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增强竞争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

企业供应链管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计划部分:企业设定一个策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以满足客户对所生产产品的需求。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系列的方法监控供应链,使之能够有效、低成本地为顾客递送高质量和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采购部分:这一部分的任务是选择可以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和供应商之间建立一套定价、配送和付款的流程,包括提货、核实货单、转送货物到本企业的制造部门并批准对供应商的付款等。在这一部分,企业还要制定对供应商提供的货品和服务的管理流程,对之实行监控,针对其中的问题加以改进。

制造部分:这一部分是指安排生产、测试、打包和准备送货所需的活动。在这部分中,企业要测量供应链中质量水平、产品产量和工人的生产效率等内容。

配送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流”部分,这一部分要做的工作是调整用户的定单收据、建立仓库网络、派递送人员提货并送货到顾客手中、建立货品计价系统、接收付款。

退货部分:指建立网络接收客户退回的次品和多余产品,并在客户应用产品出问题时提供支持,也就是供应链中的问题处理部分。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适应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供应链管理可为企业带来如下的效益:

(1)降低供应链内各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

(2)使供应商随时掌握企业的存货情况,根据需求及时组织生产,由此降低企业的存货水平。

(3)方便供应商及时取得存货和采购信息,减少采购管理的人员,降低采购成本;

(4)便于企业准确及时地预测市场变化,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需要的产品,减少生产时间。

2国际贸易融资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进出口商选择的国际结算为依托、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以在国际结算的相关环节上提供的资金融通,以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解决企业应收账款或对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困境。国际贸易融资可以改变企业的资金流,影响企业资信调查、催收账款、信用担保等财务管理。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可以同时服务于两个市场,使外贸企业对内、对外业务的资金链实现对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取消对公有制经济对外贸经营权的垄断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成为我国外贸领域一支生力军。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虽然中小企业在经营方式和市场开拓方面较为灵活,但是受经营规模和自有资金规模所限,在发展中常常遇到资金短缺的约束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银行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融资条件苛刻: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是质量良莠不齐。

(2)银行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信贷需求量小、次数多,贷款的机会成本较高。

(3)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普遍缺乏,我国传统的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如果银行参照针对大企业的财务指标标准,那么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将达不到要求,企业也就无法得到贷款。

中小企业融资往往具有金额小、次数多、周转速度快等特点,而贸易融资则具有高流动性、短期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强调针对资金流和物流的操作控制,淡化财务分析和准入控制,有利于动态把握风险,规避中小企业经营不稳定的特点,相对于普通的流动资金贷款,国际贸易融资具备风险度、银行准入门槛、审批流程速度等方面的优势:

(1)在银行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过程中,银行要对企业的规模、净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及担保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中小企业往往因为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无法融资。在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银行重点考察的是企业单笔贸易的真实背景及进出口企业的历史信誉状况,无需采用传统的评价体系。银行通过封闭式运作资金,通过确保每笔真实业务发生后的资金回笼来控制风险。因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难以获得融资贷款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真实交易的单笔国际贸易业务来获得贷款,进而通过滚动循环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困难。

(2)在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模型下,银行需要对贷款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指标、发展前景、融资情况、信用记录、可抵押物或可担保单位等各个方面做出严谨的调查,审批流程比较长。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较为紧张,因此融资的时效性要求较强,经常发生等银行审批完毕企业已经不需要融资的情况。在国际贸易融资的模式下,银行可以整合简化国际贸易融资流程,在调查企业单笔贸易背景和企业历史信用记录的基础上,就可以放款,审批流程相对简单,可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时效性要求,使得企业可以较为快速地获取所需资金。

(3)中小企业的流动性贷款具有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特点,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紧张,很容易挪用流动贷款,银行承担的风险加大。在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下,银行注重企业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贸易业务的连续性,通过审查企业的信用历史记录、交易对手、客户违约成本、金融工具的组合应用、银行的贷后管理和操作手续等情况来确定企业在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销售收入,以此确定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由贸易额扣除自有资金比例确定融资额度,将期限限定与贸易周期相匹配。一般说来,资金不会被挪用,能有效降低银行风险。

(4)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很大。由于直接获取银行贷款难度较大,中小企业普遍对贸易融资需求很大。国际结算作为一项银行中间业务的支柱产品,可以扩大银行的收入来源;此外,银行可以从对进口开立信用证、进口押汇、出口押汇、出口贴现、保理业务、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等中间业务中直接收取手续费,扩展中间业务收入。

3企业供应链管理和国际贸易融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球生产总量的增长。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目前在中国正式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进出口额贸易占比超过60%。但由于在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与具备较强实力的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经销商谈判过程中,中小企业不得不接受苛刻的贸易条件,导致其正常现金流周转困难,加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普遍较低,无法提供银行传统贸易融资授信所需的抵押或信用担保,因此往往遭遇到现金流的困扰。根据UPS的年度《亚洲商业监察》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23%以上的中小企业遭遇现金流困扰,而与此同时,全国中小企业却有近11万亿元的存货、应收账款。企业遇到的这种情况其实就好比捧着金饭碗要饭吃,这里的金饭碗就是让企业苦恼的大量原料、存货、应收账款等动产。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市场呈现明显的买方市场特征:单笔贸易额降低、赊销贸易增多,账期延长等,市场竞争也已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供应链内部的各企业相互依存,供应链的整体运转与管理成本受到供应链中包括核心企业和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的整体资金的运作能力和效率影响。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应运而生,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从大企业转到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银行根据进出口供应链的不同特点及进出口企业在供应链不同环节的需求,为企业分别提供进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和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分别解决企业在进口开证、进口付款、出口采购、账款回收等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问题使中小企业无需再为进出口融资问题苦恼。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市场具备很大的需求,发展潜力巨大。

所谓供应链融资是银行在掌握整个供应链情况的前提下,对核心企业的上游和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从这个角度来说,供应链融资实际上可以说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以中国银行的“融易达”为例,“融易达”是一种供应链融资,它是在以赊销为付款方式的交易中,在买方签署书面文件确认基础交易及应付账款无争议、保证到期履行付款义务的情况下,银行在占用买方授信额度的前提下,不再占用卖方授信额度而为卖方提供的贸易融资。“融易达”充分利用了作为核心企业的买方的额度资源,为周边的中小企业卖方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从而提升了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实力。

与传统贸易融资相比,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针对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因无法提供固定资产抵押、信用担保或授信额度不足的融资困境,不强求企业提供固定资产抵押或担保,而是增加了货物质押或应收账款转让作为授信条件,以控制物流及应收账款为风险控制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在银行授信审查中,不再是单纯强调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的交易对象和合作伙伴,企业所处的产业链是否稳固以及目标企业所在的市场地位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成为银行关注的重点。经营较稳定,贸易背景真实,货物流或应收款可控的企业成为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良好客户群体。

通过提供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业务中,银行可以针对企业运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融资服务,满足企业供应链环节的不同需求。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从核心企业入手研判其整个供应链,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对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支持,解决供应链失衡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改善其谈判地位,使供应链成员更加平等地协商和逐步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企业只需付少部分的保证金,就可以借助于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获得足额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这种杠杆经营效应,企业得以迅速扩大进出口规模,提升在供应链环节的竞争实力和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实力。

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方案,可以通过盘活企业动产和应收账款来改善企业现金流,并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企业进出口规模。另外供应链融资可以解决企业在不同供应链环节融资困难的问题。银行通过针对企业不同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各类新型产品和一揽子服务,降低供应链平均融资成本。银行还可以通过延迟支付进口款项或者提前收回出口货款,帮助企业有效防范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

在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银行围绕企业供应链,结合贸易结算方式,充分运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物权等多种信用增值工具,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贸易融资产品组合,提供融资整体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下,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需求是交易支付和现金流量控制。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企业需求已经发展到对资金利用率及财务管理增值功能的需求。因此银行需要关注整个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管理,通过管理和控制现金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整合贸易环节中资金、商品、信息,形成供应链融资新理念,围绕供应链形成完整的贸易融资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合作伙伴。商业银行通过对企业供应链提供资金和结算支持,协助企业进行资金流、信息流管理,对企业物流管理进行改进和完善。供应链融资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提升了供应链整体的质量和稳固程度,也培养出一批处于成长期的优质中小企业,改变银行一味依赖大客户的局面;同时银行通过掌握供应链企业的信息来真实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从而更深入地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最终实现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达到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多方共赢。

4结语

供应链对企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企业具体的供应链运作并没有与公司战略保持一致,供应链的重要性和其实际表现尚存在差距,供应链的控制不完整,企业以成本控制和客户服务为目标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变革存在很大的难度。

企业应该针对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制定严格的改进措施,使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融资相互促进,增强供应链融资能力。

参考文献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3

2003年9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简称IIA)总部前执行副主席理查德·钱伯斯先生(RichardF.Chambers)访华,他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内部审计高级研讨班演讲的专题之一《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中提到的三大发展趋势:一是重新介入内部控制;二是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三是对内部审计师的期望在改变。2004年6月,时任IIA理事会主席的鲍伯麦克唐纳先生(BobMcDonald)访华,他为中国内部审计师演讲的内容中再次提到了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上述三大趋势。

这引发了两个问题:第一,这两位IIA的高级官员都提到这三大发展趋势,证明这种提法不是某个人的研究成果,而是IIA认可的对外宣传的统一提法;第二,为什么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中未列入当前最时髦的风险管理、风险评价或风险评审的内容?

2004年12月,IIA了美国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的主办机构委员会(简称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一体化框架》。该框架规定了必不可少的企业风险管理的八个相关组成部分,讨论了关键的企业风险管理原则、概念、效果和局限性等内容,建议用一种企业风险管理的共同语言,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方向和指南。《企业风险管理-一体化框架》重要意义在于:它改变了人们对“风险是指可能对实现组织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情或活动”的片面认识。风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管理层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是决定本企业准备接受多大的风险,因为风险可以经过奋斗而创造价值。”“当管理层制定的战略目标能达到增长和利润目标与相关风险之间的最佳平衡,并在追求本企业目标的过程中有效地调度资源时,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际内部审计三大发展趋势中,前两大趋势-重新介入内部控制和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重视的是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后一趋势:对内部审计师的期望在改变,强调的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制度建设加强了,管理漏洞堵塞了,人的素质又相应提高了,自然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会大大减少,即使出现风险也会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或控制,使之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这就是IIA提出的国际内部审计三大发展趋势的高明之处。

二、背景

2001年11月,安然公司财务丑闻曝光,6个月后,世界通讯公司再度爆发丑闻,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了这一期间美国有338家上市公司,总计4093亿美元的资产申请破产保护。2002年7月30日,美国紧急出台了公司改革法案《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Sarbanes-OxleyAct),又成立了一个新的监管机构来监管会计职业界和公司董事会。该法案是1930年以来美国证券立法中最具影响的法案,它加重了公司主要管理者的法律责任;加强了对公司高级管理层的收入监管;对公司内部的审计委员会作出法律规范;强化了对公司外部审计的监管;加强了信息披露制度和其他有关公司监管的规定。

随着安然、世通申请破产保护、安达信退出审计业,美国朝野人士分别从四条战线同时出击:个体股民的诉讼、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稽查、司法部的刑事和国会的调查。痛定思痛,美国各界人士的舆论渐渐聚集在探讨产生这些财务丑闻和欺诈行为的根源-一些企业的商业道德沦丧,良心泯灭上。在营造企业树立诚信的商业道德和维护“企业良心”的外部环境上,美国的法律不可谓不多;美国对企业的监管体制不可谓不严;美国拥有“五大”在内的众多超巨型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其审计技术和手段不可谓不先进,在此情况下,仍出现那么多财务丑闻和欺诈行为,人们不得不把关注的焦点从企业的外部环境转向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上。由于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把内部审计当作“企业良心”,当作维护企业道德文化的最后一道防线。

安然和世通财务丑闻发生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提出公司治理的方向是:加强对管理层职业道德的劝说,落实会计制度改革对财务报表透明化的要求,设立外部独立董事职位,强化内部控制机制,要求内部和外部审计人员自律。下面分别介绍国际内部审计的三大发展趋势。

三、发展趋势之一:再次介入内部控制

在20世纪80年代,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充分、有效和具有可操作性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从1991年开始,世界许多大公司开始了兼并、重组和公司治理的过程,企业面临的风险普遍增大。主要原因是:企业实行多样化经营,进入了众多以前未涉及的领域;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控制链大大延长;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导致计算机犯罪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始注重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重点也从以制度为基础审计(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提法)或称内部控制评审(美国和加拿大的提法)转向以风险为基础审计,或称风险导向审计。到2001年(企业兼并重组改革10年后),许多公司财务丑闻的出现,如美国的安然、世通和意大利的帕玛拉特等公司财务丑闻,使各公司面临了一些灾难性问题。同时,也影响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和形象,各大会计师事务所都修改了审计制度方面的要求。例如,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同时做审计和咨询业务。

在此情况下,公司的内部审计职能得到了加强,内部审计人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安然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对账外负债业务的揭示以及世通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对38.5亿美元费用违规列入资本支出项目的揭示,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了公众和监管部门的肯定。辛西亚。库珀(内部审计主任)在世通案件中的突出表现不仅使全世界的内部审计工作者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责任的重大,也使决策层、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一)再次介入内部控制的原因

《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明确要求上市公司的年报应包括内部控制的评价部分。国际内部审计再次介入内部控制这一领域是与该法案的明确要求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内部控制在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状况已不在是企业内部关心的对象,而越来越受到外部相关人士的关注。

2002年《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中关于加强内部控制的条款如下:

第103条款-审计、质量控制和独立性准则及规定,要求外部审计师在每份审计报告中说明审计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构成及程序的测试范围,并在该审计报告或单独的报告中注明。

第302条款-公司对财务报告的责任,要求建立、评价和报告关于财务报告披露的内部控制;

第404条款-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

(1)内部控制方面的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应当制定规定,要求按《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3条(a)或第15条(d)编制年度报告包括内部控制报告,其内容包括:

强调公司管理层建立和维护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应控制程序充分有效的责任;

上市公司管理层最近财政年度末对内部控制制度及控制程序有效性的评价。

(2)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对于本条款(1)中要求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担任年度财务报告审计的会计公司应当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上述评价和报告应当遵循委员会或认可的准则。上述评价过程不应当作为一项单独的业务。

(二)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合理保证公司各项经营活动正常运行,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关总体。

美国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简称COSO)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概念是:“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部门和其他职员的影响,旨在取得(1)经营效果和效率;(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3)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

COSO内控五要素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

(三)内部控制自我评估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ontrolSelf-assessment)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一种方法,是企业监督和评估内部控制的主要工具,它将运行和维持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赋予企业管理层,同时,使企业员工和内部审计师与管理人员合作评估控制程序有效性,共同承担对内部控制评估的责任。这使以往由内部审计部门对控制的适当性及有效性进行独立验证,发展到全新的阶段,即通过设计、规划和运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程序,由企业整体对管理控制和治理负责。它要求从整个业务流程中发现问题,由计算机汇总并反馈问题;审计人员转变成外向型人才,广泛接触各部门人员,采用多种技术方法,促进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简言之,这种方法不再以内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为主,而是以管理部门的自我评估为主。

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使内部审计人员不再仅仅是“独立的问题发现者,而成为推动公司改革的使者”,将以前消极的以“发现和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审计活动向积极“防范和解决方案”的内部审计活动转变,从事后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转向事前防范;从单纯强调内部控制转向积极关注利用各种方法来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另外,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可以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他们可以学到风险管理、控制的知识,熟悉本部门的控制过程,使风险更易于发现和监控,纠正措施更易于落实,业务目标的实现更有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广泛接触各部门人员,和各管理部门建立经营伙伴关系,有利于共同采取措施防止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产生。

四、发展趋势之二: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

从历史的角度看,公司治理受到关注首先是在1929-1933年美国空前的经济危机时期。这次经济危机导致了美国股票市场的崩盘,因而也导致了完全放任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结束,大量有关证券交易和监管证券市场的法规在美国相继出台。1933年,负责监管公司向股东报告信息的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SEC)成立,开辟了市场经济与政府管制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新时代。

公司(或法人)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决策、执行、激励和监督约束方面的一种制度或机制,其实质是确保经营者的行为符合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与否决定了公司能否有序运转,公司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能否不断提高,进而关系到整个资本市场能否规范有效运行,甚至关系到整个资本市场的成败。这也是这几年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原因。

(一)公司治理四大“基石”

公司治理是被管理人员、投资者、会计、董事会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前任主席亚瑟、列威特(ArthurLevitt)指明了有效的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他指出:公司治理是“有效的市场规则必不可少”过程,是公司的管理层、董事及其财务报告制度之间的联结纽带“(1999年)。他是从监管当局的立场关注财务报告制度。

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公司股东直接或间接(通过董事会)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监督和评价其表现行为;广义的公司治理则包括了公司的整个内部控制系统,它通过自上而下地分配和行使责权、监督、评价和激励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员工实现公司目标,以保障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关系人的权益。公司治理的实质是确保经营者的行为符合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指出: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当: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维护股东的权益;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积极进行合作,保证及时准确地披露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重大问题,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和对管理人的有效监督,并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负责。因此,完善的公司治理应该:保持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不断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外如实披露内部控制现状;保持强有力的内部审计。

2002年7月23日,IIA在对美国国会的建议中指出:一个健全的治理结构是建立在有效治理体系的四个主要条件的协同之上的,这主要四个条件是: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司法机构和管理机构的监管下,这四个部分是有效治理赖以存在的基石。

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关键要素)是:

董事会-确保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确定并监控经营风险和绩效指标;

高级管理层-实施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日常计划、组织安排;

外部审计师-应保持独立性,审计与咨询业务分开;

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师)-增强报告关系上的独立性。

由此可见,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公司治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公司治理过程

IIA对“治理过程”的定义是:“组织的投资人代表,如股东等所遵循的程序,旨在对管理层执行的风险和控制过程加以监督。”

IIA《标准》2130规定:“内部审计活动应该评价并改进组织的治理过程,为组织的治理作贡献。公司治理有助于:(1)制定、传达目标和价值;(2)监控目标的实现情况;(3)确保责任制的落实;(4)维护价值。内部审计师应对经营和管理项目进行评价,以确保经营管理活动与组织的价值保持一致,应该为改进公司的治理过程提出建议,为公司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IIA《实务公告》2130-1《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师在组织道德文化中的作用》指出:治理过程是指组织履行下述四种责任的行为方式:

遵守法律和规章;

遵守公认的业务规范、道德观念,并满足社会期望;

为社会提供总体福利,并增强利益关系方的长期和短期利益;

全面地向业主、执法人员、其他利害关系方和一般公众报告,保证对其决定、行为、行动和业绩负责。

近几年来,在公司治理方面,全球有27个国家颁布了有关的法令、准则、最佳实务或成立相关的委员会来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例如,英国颁布了《合并条例》要求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系统负责;德国在1998年出台了《控制和信息透明法》;加拿大2001年成立了公司治理联合委员会;新加坡2002年8月成立了公司披露与治理委员会;日本修改了《商务法》,允许独立审计和赔偿委员会这类的实务;菲律宾2002年出台了公司治理的政券交易委员会公告;法国2003年8月颁布了《财务安全法》;澳大利亚出台了治理准则;泰国出台了公司治理最佳实务;比利时也了公司治理委员会报告;欧盟15个成员国的13个国家颁布了35项法规,其中有25项法规是在1997年以后颁布的。内部审计师必须遵守或对这些法律法规作出解释。

在强化公司治理方面,国际内部审计已逐渐形成三种职能趋势:强化报告关系、协助董事会完成其职责、评价整个组织的道德环境。

(三)强化公司治理的重要举措

在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方面,最重要的举措是加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在安然公司财务丑闻曝光之前,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大多为三位一体,即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外部审计(会计事务所)。但是,安然公司、世界通讯等公司的财务丑闻充分证明了三位一体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缺陷在于:

1、由高级管理层聘请中介机构的外部审计,使会计事务所自身的利益与公司高级管理层密切相关。例如,原国际五大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在安然公司精心策划的财务丑闻中,既是受害者又是作恶者,当财务丑闻曝光后,他们还销毁了1000多份审计文件,因而也就直接导致了这家“百年老店”会计公司的破产。

2、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在安然和世界通讯公司财务丑闻爆发之前,美国的相关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的职能。许多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向公司高级管理层报告工作,审计的内容、范围和结果报告受到管理部门的限制,致使董事会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的真实状况。

《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的颁布弥补了美国上述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该法案要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对其内部审计职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出具有关的证明。显然,该法案的规定有助于完善四位一体的公司治理结构。

实践证明,审计委员会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弥补公司三位一体治理结构的缺陷,强化了公司治理机制。《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对审计委员会做出的具体规定是:(1)审计委员是独立的成员;(2)监管会计、财务报告程序,进行审计;(3)至少要有一位财务专家;(4)建立通畅的能够让员工反馈问题的沟通渠道-“热线电话”;(5)拥有聘用独立顾问的权利;(6)事前批准将由外部审计师提供的服务。

第二,采用审计委员会这种内部监督机制,可以避免由高级管理层直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和决定审计费用的现象,从而强化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功能。

第三,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受公司董事长的直接领导,地位比较超脱,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工作范围不受管理部门的限制,能够确保审计结果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

第四,审计委员会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机构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履行其应有的职责。

(四)企业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持,文化交流侵蚀主流意识形态。20世纪80年代以前,企业文化的概念不被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文化及人员的管理成为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许多公司的股票价值与该公司是否有好的商誉有关,企业开始重视商誉,逐渐关注企业文化建设。

公司治理实务是一个公司独特文化的反映,因此,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文化。公司的行为模式、目标和战略的制定,业绩的衡量和报告,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都受“企业文化”的影响。

什么是企业文化?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具体地说,它是指企业里人们的思想、行为以及道德观念,包括概念、习俗、习惯、经验、惯例以及团队精神。搞好企业文化就是要注重建立企业的精神气质,价值体系和管理理念。

近几年,随着全球一些大公司破产,财务处于崩溃状态,内部审计师也面临困境。公司倒闭大多与公司内部控制失效,无法提供必要的和可靠的财务信息有关。要解决公司财务信息不真实,财务报告误报的灾难性问题,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机制和发挥作用的内部审计。这也是这几年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的原因,但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都与企业文化有关,要使公司能够有效治理必须有好的企业文化。各国的法律已经提供了可做事情的框架,自律的企业文化则保证企业自觉地去做可做之事。

IIA要求内部审计在加强组织道德文化方面的作用是:

在支持道德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内部审计师应具备:高水准的信任度和诚实度;

具有倡导道德行为的技能;

有能力呼吁领导者、管理者和员工遵守法律、道德和社会责任。

2004年6月,IIA悉尼国际大会的亮点之一就是全球内部审计师在建立企业文化方面取得了共识:即遵守法律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成功,防止企业失败的重要基石。内部审计要帮助企业建立遵守法律的合规性文化,要教育企业高管人员懂得守法的重要性,做法律允许的事;出现问题时,要“吹哨”警告,内审人员就是吹哨者。

法律与企业道德文化的关系是:法律是硬性的,而道德文化是柔性的。企业的规章制度要真正让员工遵守,光靠硬性规定还不够,还应有柔性管理。需要保持一种灵活的方式,制定的规章制度要能够适时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和进行调整。

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是企业如何衡量自己的业绩。过去,企业好的业绩都与利润指标有关,现在衡量的指标不仅仅是利润。一些上市公司制定的管理与会计制度目标是,为股东提供令人满意的回报;一些公司制定的财务目标是,保持良好的财务会计记录和报告制度,最终目标是保持企业良好的商誉。企业不可能无限扩张,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要制定合乎逻辑的增长趋势,对业绩成果应考虑其合理性。

五、发展趋势之三:对内部审计师的期望在改变

从传统意义上说,内部审计师在绝大多数的公司里都保持一种“低姿态”或“低调”,处在幕后的位置;公司治理的丑闻并没有伤害到内部审计师的声誉。《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的出台,使内部审计人员从后台走到“前台”。

(一)内部审计师从“幕后”逐渐走向“前台”

《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要求:“内部审计师凭借他们在组织机构中的独立性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帮助组织符合这一具有挑战性的(404)条款和萨班尼斯-奥克斯莱法案严格的最终期限方面起重要作用。”

对于第404条款-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要求管理层对本组织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担任年度财务报告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价,并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因为内部控制制度及其程序是管理部门建立的,其执行状况和有效性由管理部门自己评价有失公允,所以,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之前,内部审计人员要对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向高级管理层提交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高级管理层认可后才能向会计师事务所提交报告。这样一来,就把内部审计人员从后台推向了“前台”,本组织的内控状况不佳,内部审计人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安然和世通公司审计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1、外部审计的教训

20世纪末,美国已有了各种监管证券市场的法规,建立了监管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并且既有外部审计,也有内部审计。就在这样似乎相当严格的监管条件下,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竟串通一气作假。在安然事件中,安达信会计公司涉及的是审计缺乏独立性,如既提供审计服务又提供非审计咨询服务,许多前雇员成为安然公司的主管,以及在觉察安然的会计问题后,不仅未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甚至销毁审计工作底稿。这些都背离了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道德。美国《会计瞭望》杂志在“安然事件的教训”一文中指出:“公共会计师不应当为他们的委托人做管理决策。相反,他们应当忠告有关会计问题,并反对管理部门的财务报告缺乏透明性,要提醒资本市场去注意公司活动的内幕”。

2、内部审计的教训

在世通公司破产审查报告中,审查人员描述该公司的内部审计极为糟糕。该公司的内部审计成立于1993年,随着公司的发展,其职责、规模和范围得到扩张,公司聘用了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取得的成功经验之外,破产审查者发现的问题是: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对董事会和首席财务官有双重报告责任,但“从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部门”,内部审计机构与首席财务官的报告关系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直到2002年内部审计政策和程序都是有局限性的。

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实施、范围和结果报告施加了太多的影响。高级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的接受程度是有限的,对内部审计的支持也是不一致的。“必须有人说服,才能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价值”。首席执行官与首席财务官给内部审计机构分派一些毫无审计价值的“特定项目”。在某一时期有6个月的时间,内部审计机构专职负责企业资源规划(ERP)的执行项目,直到晚上才做审计工作。

局限于增值服务而将财务控制排除在外。内部审计得到管理层批准的工作事项:重点放在收入最大化,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专门关注经营审计;极少甚至从未进行与财务相关的审计。这是导致其无法在早期发现会计处理不当的主要原因。对于世通这样庞大复杂的公司,把内部审计工作只局限在经营审计方面显然是不恰当的。“

与外部审计师缺乏沟通。内部审计师与外部审计师(安达信会计公司)极少沟通,二者就象黑夜里驶过的两艘轮船。内部审计师未与外部审计师就潜在的审计范围不全的差异进行沟通。

内部审计资源不足,缺乏预算资金。世通的内部审计规模只是同类公司的一半。在此情况下,审计委员会批准计划流于形式,对内部审计从事非审计项目一无所知,在被告知审计师的平均工资只是同类公司内部审计师的一半时,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内部审计计划的制定有缺陷。由于多种的原因,内部审计年度计划过程是低效不足的,没有采用风险评估的定量分析系数来衡量风险,内部审计师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接触也是有限的。

世通公司申报破产以来发生的显著变化如下:

1、内部审计机构增加了12-15名审计师;

2、除继续从事经营审计外,还从事财务审计,强调财务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3、内部审计师与外部审计师(毕马威会计公司)密切协作;

4、内部审计改善了风险评价方法,并加强与外部审计师、公司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的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

此外,世通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充分认识到来自咨询和非审计服务的风险;将先进的审计技术结合到内部审计的范围和过程中;首席审计执行官具有多种职能,如首席风险官、首席道德官等;内部审计外包业务继续存在,但增加了“纯”内部审计服务内容,如财务审计、内部控制评价等。

(三)未来的内部审计师―――――VITAL(极其重要)

2003年IIA全球审计信息网络调查结果表明,认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应该是:调查人员(44.6%);指导顾问(57.%);咨询专家(45.6%);管理层的有益助手(34.7%);其他人士(32.1%)。未来的内部审计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多面手(Versatile):拥有大局观,对整个组织的价值具有前瞻性考虑。

2、置身其中(Involvement):要参与和了解公司各项业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不搞秋后算帐。

3、精通技术(Technology):应用专业技术知识来预防和减少公司的风险,改进治理过程和提高效率。

4、顾问(Advisor):提供保证、培训和咨询服务。

5、领导人(Leader):在风险控制和改进组织的效果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四)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层的一项主要职责,管理层应当确保本企业有良好的风险管理过程,并使其发挥作用。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4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外向性、竞争性等特点。

(一)长期性,即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未从长远的持续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属于战术性的成本管理。

(二)全局性,是指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而传统成本管理的“降低成本”则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代用材料,可能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

(三)外向性,是指战略成本管理将其着眼点延伸至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延伸至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而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

(四)竞争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与传统的成本管理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企业现状、降低产品的做法不同,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成本领先,取得竞争优势,战胜对手,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二、战略成本管理应用于国际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企业管理的特点之一是经营战略的国际导向。国际企业虽然以母国为基地,但仅只是将其作为向东道国扩展的起点,以形成跨国生产、经营和销售的系统。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其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全球市场。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是没有“边界”的,竞争更没有“边界”。它们所追求的是全球范围的利润和全球市场的份额,既以世界范围为基准开展经营活动。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可以有效的适应其经营战略的国际导向。在企业竞争不断加剧、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程度日趋加深的情况下,如果企业仍然把目光停留在国内,着眼于从国内寻求发展,势必会失去世界市场的机遇。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为了争夺国外市场,寻找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就应该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在国际市场上培育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而作为国际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成本管理也应该与国际企业的全球战略相配合,将成本管理活动提高到全球战略层次,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二)国际企业管理的特点之二是国际企业需要从众多的战略中,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差异性,选择出最适合于企业发展的战略组合。从根本上讲,战略选择决定了战略成本的优势地位。选择不同的战略,将从长期战略意义上对企业发展的方向作出判断,并从源头和战略意义上决定成本的可控与可塑程度。战略成本管理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有利于国际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依据子公司所在地区的差异性,正确地选择子公司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国际企业发展与加强子公司成本管理的关系,从而提高国际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形成国际企业的成本优势。

(三)国际企业管理的第三个特点是战略管理一体化。所谓战略管理一体化,是指公司的重大决策和关键性的经营活动高度集中,国际企业的经营活动遍及全世界,其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往往呈网络式辐射。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战略管理体系下,国际企业则更应该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因为在复杂的战略管理体系下,国际企业如果要对各个子公司的成本节约进行管理和控制是不现实的。即制定各种细则力求在生产过程中不徒耗无谓的成本以及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本将发生的成本支出,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收益也甚少。而如果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指导子公司重在成本避免,立足于预防,则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在进行企业经营策划时就对国际企业各个子公司的地理位置、市场定位,经营规模等一系列具有源流特质的成本动因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以从源头上控制成本的发生。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和保持国际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实现成本效益比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国际企业必须探求提高(或不损坏)其竞争地位的成本降低途径。如果某项成本降低的途径会削弱国际企业的战略地位,则应弃之不用;另一方面,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增加国际企业的竞争实力,则这种成本的增加是值得鼓励的。

三、战略成本管理在国际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步骤

(一)根据国际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站在国际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角度,来制定国际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总目标。国际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都比较复杂,在制定战略成本管理的总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着重考虑以下因素。①价值链的关系。战略成本管理范围不能局限于国际企业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还应超越企业边界进行跨组织的成本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浪潮下,国际企业成本管理的视野还应在全球范围内重构企业的价值链,以获取全球经济的组合优势;②公司之间的分工与协作。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的国际企业,应当从全球地理位置和资源比较优势来获得成本优势。例如,丰田在美国,Calty成立了设计研究所,在东南亚生产关键零部件,在印度尼西亚生产汽油发动机,在马来西亚生产驾驶部件,在菲律宾生产变速器,在泰国生产内燃发动机。

(二)在战略成本管理总目标的指导下,指导各个子公司制定其相应的战略成本管理分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在子公司制定其目标时,母公司的作用应重在指导与协调,而不能过分地干预,因为子公司对其所处的环境有时比母公司更清楚。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5

二、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构成因素

对于财务风险定义的解释,可以概括为:由于一些不合理的财务结构或融资不当等因素导致企业丧失正常的账目资金偿还能力,从而使企业投资人的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呈消极背离的危险。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方方面面,大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企业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不确定性,当企业相关决策与企业发展不匹配或不能应对外部环境动荡性时,不当的决策活动则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或直接损失。在财务领域中,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财务风险可以理解为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因对各种系统的或者非系统的因素无法预料和控制,企业的实际财务目标与预期的财务目标出现差异,而这样的差异会对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有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即为广义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也称融资或筹资风险,它的产生是由于企业的负债存在使得企业存在到期无法偿还本金的风险,这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构成因素。

(一)外部环境因素

国际工程承包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其应对的不仅是来自各个国家的企业的竞争,还要应对难以预测的国际环境。这一市场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存在着极大的投入风险。首先,国际工程承包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国家之间的经济环境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差异巨大,这些都是双方合作的难度和风险;其次,西亚北非等地的政治环境动荡,而我国承揽的很多工程项目处于这些地区,项目进展和人员安全时刻受到威胁,相应的企业财务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在国际市场上也常常出现评价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这一情况也会增加企业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企业风险。

(二)财务管理制度因素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多数将工作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上,而在财务管理方面则重视程度不够,这就造成了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流程不规范,监管不严格,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财务管理缺乏效率和前瞻性等问题。而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第一道屏障,没有一个稳健运行的财务管理机制,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三)企业投融资战略因素

1.投资风险

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的中国企业既有大型垄断央企,也有中小民营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往往资金充沛,投融资能力更强,然而一旦决策失误,产生的后果也极大。尤其在对于还未发展成熟的企业来说,内部管理效率低,缺少行业内的领头人物,项目运作也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些都增加了投资风险。另外,我国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签订项目合同往往漏洞繁多,这又间接增加了投资风险。同时,有些企业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只为获得当前的既得利益,采取相对高成本和相对低效益的项目开发策略,这种做法不但可能导致预期效益难以实现,而且可能有项目亏损的后果。

2.融资风险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大多为大规模的集团企业,承揽的工程项目数额大、成本高、需要大额的资金的支持,然而在投融资领域,我国企业才刚刚起步,市场不够活跃,政府的相关政策也不完善,因此融资难度极大。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在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上有多层次的进展,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相比,依然有诸多不足,仍然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民间资本难以介入,过度依赖银行等问题。这就使得企业资产负债表率增大,进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工程项目中的相关因素

1.投标报价风险

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承包方与发包方都面临诸多不确定情况,在项目初始决策阶段的只能进行工程量的估算和概预算,施工图设计还不完善,而工程量估算的结果往往与未来的实际结果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如果承包商在投标前对工程所在地的相关情况了解不足或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概算,将导致报价出现疏漏而承担成本增加的风险。

2.资金链断裂风险

随着EPC承包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承包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承包商不但需要有设计、采购、施工及咨询的全方位能力,同时需要雄厚的资金基础。在这种形式下,业主一般要求总承包商带资承建,一旦发包方不能按时支付工程款或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工程变更而双方不能就工程量和工程价款达成一致意见时,承包方与业主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工期风险和资金风险,尤其对于承包商来说,工程款项往往数额巨大,为了保证工期往往还需继续垫付资金进行工程建设,这对其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3.分包商违约风险

许多总承包商在承揽一个工程项目之后将部分标段分包给专业分包商。部分分包商为了中标而恶意报出低价,而在中标之后则以各种手段寻求工程变更,进而提高工程价款,从而攫取利益。如果总承包商不能妥善处理这类问题,工程可能出现工期延误、工程质量差甚至违约的风险。

(五)人力资源因素

随着我国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市场,业务范围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急需懂技术、懂管理并擅长外语交流的综合型人才,而人才的缺乏与日益扩大的企业规模不匹配,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在投融资、工程项目管理、战略管理风诸多方面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人才是诸多企业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所有的企业经营内容都由人来完成,如果相关业务领域的人员素质不高,将直接影响业务完成的质量,甚至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刚刚起步,大多企业还未把财务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财务管理往往处于被忽视的位置,这就使得本就基础薄弱的财务管理环节存在更多的风险。在现实的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上级领导缺少风险管理意识是致使企业遭遇财务风险的关键原因。只有首先将财务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积极地培养有前瞻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从而建立起有实力的财务管理团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管理效率低和失误频发的局面。

三、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前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可能遇到的各方面风险,针对上述主要风险,我国企业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相关管理机制

1.建立企业风险预测机制

企业面临的一切风险首先诱发于外部环境的变动。因此,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观察与预测尤为重要,是否能准确把握当前乃至未来的市场发展方向以及预测企业风险和可能的市场机遇是企业能否应对危机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对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来说,就要透彻地掌握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环境、法律制度、人文环境,了解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水平,熟知最成熟的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方法。只有有效地预测了风险,才能相应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2.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财务管理机制是企业管理机制的基本环节和重要环节。要做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夯实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实力,以便在风险来临时从容应对。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应首先强化财务管理意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细化财务管理流程,明确财务管理中的相关责任,进而在井然有序的财务管理流程中继续构建财务的战略管理能力。

(二)加强企业融资能力,完善企业投融资机制

我国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通过增强企业的获利、偿债、履约、经营、发展等一系列综合能力来提高信用等级,并通过良好的声誉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要深入研究金融政策,在最大程度上利用政策支持,科学合理地制定融资计划,控制资金流速,结合合同管理有效地进行资金使用、资金结算和资金回收等。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现实驱动;关键问题

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根据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把“走出去”战略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该战略是实现我国社会与经济长远发展、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尤其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已经初具“走出去”的能力,对它们而言,“走出去”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更是为实现自身企业蓝图。但是,由于国内外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成功“走出去”并非易事。其中,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又是企业国际化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所涉及到的挑战远远超出单纯的国内业务。例如,跨国公司面临的文化问题,需要管理外派等。然而,由于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时日尚短,国内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针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还很缺乏,且没有形成体系。此外,尽管西方学者已经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他们多基于本国企业在他国的跨国经营展开研究,即使研究针对的是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管理问题,也与我国企业在他国进行国际化经营存在巨大差异,对我国企业进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义并不显著。那么,中国企业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其他国家存在哪些差异,又面临何种挑战与机遇?中国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应该如何开展研究以更好地丰富理论知识,促进学科发展?在系统回顾西方主流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一些回应。在本文中,我们将依次探讨各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成果、我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兴起的现实驱动、我国企业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遇到的关键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和思考,将有助于学者进一步明确研究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努力方向,并对国际化经营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回顾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成功离不开适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盛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愈来愈得到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家们的重视。国内外学者也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开展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近年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问题,其中尤以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最多;(2)跨文化管理问题;(3)外派员工、内派员工以及他们的职业生涯设计问题;(4)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模式开发问题。本文聚焦于组织层面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展开研究,故着重对前两个领域进行文献回顾。在此基础上,我们更进一步阐述不同国家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成果,以期对我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目前,研究者们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概念界定。例如,Taylor等(1996)认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同的活动、职能和过程的集合,用于吸引、开发和维护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Schuler和Tarique(2007)认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以此来获得主要竞争优势,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赵曙明(2001)认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包括三个维度: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即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分配和利用;东道国、母国和第三国三个与国际人力资源有关的国家;跨国公司的三种员工,即东道国员工、母国员工和第三国员工。这些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界定,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无明显的对错之分。基于本文的研究主题,我们认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并以此来保障公司跨国经营的成功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2.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正如上文所言,本研究聚焦于组织层面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综合分析,故下面我们着重回顾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和跨文化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这二者也是当前比较热门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题(陶向南、赵曙明,2005)。跨国公司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支持其跨国战略的实施。于是,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诞生了一个分支,即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InternationalHumanResourceManagement,SIHRM)。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角度来探讨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同学者从多种不同的理论角度对其进行了拓展和探讨。例如,Schuler等(1993)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框架模型,考虑企业全球战略部署下海外子公司的当地适应性问题,认为子公司间联结及其内部运作是影响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重要因素,并归纳出一些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影响。Dowling(1999)又对Schuler等人的整体框架进行了进一步修正,将企业组织间的网络和联盟关系纳入到外生因素之中。这些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使我们更加系统地认识到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及重要作用,不仅丰富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而且也强调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有益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和跨国经营的成功。文化差异是学者们研究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重要视角。正如赵曙明(2001)所言,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东道国、母国和第三国三个与国际人力资源有关的国家,与此同时涉及东道国员工、母国员工和第三国员工三种员工。人员的复杂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如何在进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时平衡民族文化的影响,并建设起被各国员工认可的组织文化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点,亦是难点。目前,跨文化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普遍主义和情境主义。前者认为世界各地的企业组织无疑是趋同和相似的,因为在他们看来组织规模、所采用的技术以及竞争战略才是决定企业组织有效性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而文化差异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以及顾客需求日益相似已经淡化。而后者认为,在某一特定文化中有效的管理方法在另一文化中可能会没有效果,因而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将不同地域产生的竞争优势进行跨文化转移的能力。这两种观点都拥有各自的支持者,且双方一直争论不止、得不到统一的定论。这种争论本身足以说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

3.不同国家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近些年来,发展中国家的新兴跨国企业不断涌现,如我国的海尔、华为和联想,印度的Infosys和Ispat,以及巴西的WEG等。来自巴西、俄国、印度、南非和中国的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也不断增多。尽管这些国家的快速发展和他们在国际化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已经得到关注,但有关这些跨国企业管理问题的研究还很缺乏(Shen&Edwards,2006)。实际上,当前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框架主要是基于北美情境或发达经济得出的,用来解释其他情境的问题并不十分有效。此外,尽管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实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一直在集中与分散两种管理模式之间存在争论。持集中管理模式的学者认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将在美国开发并得到成功应用的观念推广应用到国际范围;持分散管理模式的学者认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根据不同文化开发不同的管理方法。上述问题表明,归纳和比较不同国家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不仅必要,而且非常有意义:既有助于指导管理实践,又能够回答研究的基本争议问题。从实践上看,各国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具有某些优点和不足,综合比较各国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结果,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地指导我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从理论上看,各国学者进行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多是基于本国或他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实践展开探索,这些研究成果具有情境性,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其在其他情境中的敏感性,或者进一步探索不同现象背后的普适性理论。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在本部分我们对非北美国家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对比分析。Holtbrügge和Mohr(2011)基于资源基础观,将跨国公司各子公司间的依赖程度和不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联系起来,采用德国跨国公司的样本进行实证检验,调查结果表明,各子公司相互依存的程度与子公司工作人员的国际经验水平、提供的培训、跨文化管理团队的应用、以及员工评估和奖励方法的选择相关。Kang和Shen(2014)系统地回顾了有关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韩国跨国企业实践的文献,研究结果表明,韩国的跨国公司具有种族中心主义,但也越来越多地聘用东道国国民,韩国跨国公司非常重视对外派人员的语言培训,在选拔外派人员时也非常看重国际经验,往往采取适于东道国的选择程序和标准、绩效考核和奖励方案,以培养更多的本地经理人。然而,关于韩国跨国公司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很少,只有少数与外派人员相关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已经得到实证检验。Shah等(2014)对巴基斯坦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综述并展开讨论,探讨环境和文化因素如何影响巴基斯坦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选拔和企业/雇员的关系。由于语言的障碍,目前我们只能查阅发表在主流英文国际期刊上的研究成果,对其他国家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的解读还很不足。同样,目前我国学者开展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多发表在国内期刊,也亟需高质量的文章发表于国际期刊,让更多的受众了解我国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成果。我国一些学者也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展开研究。例如,周劲波和程静(2015)着眼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国际创业绩效和国际动态能力的关系开展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招聘选拔和培训开发等一系列活动的动态管理对知识进行获取、共享和创新,企业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和重构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动态能力,由于国际动态能力的价值性、难以复制和难以模仿等特点,从而提升企业国际创业绩效。赵曙明等(2011)以100家在华跨国企业为研究样本,在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下,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问题,构建层级回归模型,通过实证检验考察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绩效不仅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整合程度有关,而且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积极的联系。综合来看,我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大多仍是追随西方的理论分析框架,但也有学者开始基于中国实践进行特有的情境化研究,但这些研究还很分散、未成体系,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探索。由以上综述可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现有成果还主要集中在现象描述阶段,各国实践迥异,具有很多可借鉴之处,但理论发展很不理想,研究结果不成体系,亟需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学者立足于全球化的市场,从缤纷复杂的现象背后挖掘理论。

二、我国开展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现实需要

纵览我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从实践情况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舞台,参与到全球化经济活动和竞争中去,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上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征,跨国企业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变化和优化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目前已经有部分学者针对中国企业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索研究,然而,当前主流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大多是在西方经济社会背景下提出和发展起来的,这些理论对于研究中国企业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也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我们急需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际化情境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节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探析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在今天需要得到特别关注的现实驱动因素。

1.伴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深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变得愈加重要,从而使得研究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更具现实意义

2000年之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兴起,企业综合实力相对较弱,只有特别少数的企业进行了有限的国际化经营尝试,例如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和TCL等。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遭遇跨国公司的竞争冲击,一些企业开始尝试通过国际化经营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发展。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遭受重创,也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运营带来了良好契机。在此之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投资增长速度快、发展空间大,投资区域也逐渐扩大,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得到推进。然而,整体来看,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还存在诸多不足,依旧处于不断推进的发展阶段,还未进入成熟期。在这种形势下,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重要,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第一,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肩负着支持企业国际化战略实现的重任。相比单纯的国内市场运作,在全球市场运营需要协调母子公司之间、海外子公司在当地与内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情况更复杂,难度更大。因此,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更需要考虑整体性,需要保持与国际化战略的一致性。第二,国际化经营需要大量国际化人才,但目前我国的国际化人才匮乏。一方面,国内国际化人才培养不足,一些跨国企业近年来尝试多种途径培养和积累国际化人才储备,但是,以此途径培养的人才与海外项目的实际需求可能存在脱节,很难达到完全契合;另一方面,境外本土员工管理问题,本土员工具有得天独厚的语言、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聘用当地员工也易于被当地政府和社区接受,却也存在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难于保持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深入,如何认识、把握和发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在国际化经营中的作用成为一个日益紧迫而现实的课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现象是发展和培育国际人力资源的关键,是企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必然需要。组织亟需厘清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需要对我国企业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现象开展系统性的研究。

2.在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上,企业从关注本土的人力资源逐渐转向重视全球范围的人力资源,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一直都受到实践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和关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由来已久,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框架也日趋成熟。然而,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转向国际范围,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运而生,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新的重要分支。赵曙明(2005)提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应包括若干独特的维度,需要关注不同文化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的相互影响,关注从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转化时管理方法的适用性、法律和经济的差别、以及由于社会文化差别而引起的学习风格的不同;(2)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认识到跨国管理运作的复杂性和雇用不同国籍员工的必要性。国际化的新情境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西方学术界已经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展开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并逐渐形成一些分析框架,我国学者需要结合我国特有情境,逐步开展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综上所述,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一方面,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得到重视,另一方面,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跨文化性和整体性使其变得更加复杂,这是当前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兴起的最主要现实驱动力,也是国际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新挑战。无论是从实践指导,还是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上,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都值得学者们进一步挖掘和探索。

三、中国企业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前面我们已经分别从不同视角和国别归纳总结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从理论的角度来讲,这些研究具体、深入地揭示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我们认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显著的作用。然而,对于中国企业实践者而言,必须要从整体出发,系统地开展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即要保证它与组织战略协同,服务于组织战略目标,又要关注跨文化的影响,因地制宜。因此,本文基于上述分析,理论结合实际,归纳总结出我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重视的四个关键问题,以期更好地指导实践。在进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时,实践者们需要明确关键问题所在,扬长避短,并致力于解决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管理有效性。

1.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促进组织成员价值观一致

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和组织生活中,对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根据霍夫斯泰德的研究,民族文化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差异,需要在管理实践中考虑它的影响。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很多跨国企业成员具有在相关国家生活、学习的背景,或者至少对这些国家的文化和语言了解较深,因此民族文化的影响变得不那么重要。例如,Levitt(1983)声称在其著名的《市场全球化》论文中声称,在全球贸易和全球竞争的今天,不同的文化偏好、国家品位和标准、以及商业习惯都已成为过去,其中有一些在慢慢地消失,而另外一些将被成功地保留下来并成为全球偏好的主流。笔者认为,民族文化是根深蒂固的存在,它已经融入到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之中,并非短期可以改变,Levitt所描述的状态未来或许会成为事实,但显然不是现在,也不会是短期的未来。所以,在进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时,考虑文化差异非常重要。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利用组织文化建设来平衡民族文化的影响,因为组织文化直接影响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行为规范。跨国企业更需要强化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影响,以削弱民族文化的作用,促进成员工作价值观的一致性,这样才能确保组织与个人的目标一致性。

2.平衡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中控制和自主的关系

平衡控制和自主的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议题,对于扩大到全球范围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而言,这一问题更加重要,也更难以把握。具体到管理实践中,一方面,母公司既要控制跨国子公司的目标方向以保障组织秩序,又要协调各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以增强整合性;另一方面,母公司要提高跨国子公司及其员工的自主性,保证组织活力和发展动力。管理和控制的目的不是掌控一切,而是实现目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在本质上是服务和支持战略目标的实现(Nixon&Burns,2005)。由于空间距离、文化和语言等各种差异,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充分认识各国子公司成员的人性特征,充分尊重员工,合理提高员工的自主水平,保持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促进组织-员工目标融合。但同时,也不能过度放任员工,确保组织发展方向的正确和组织活动有序。

3.明确中西差异,融合中西之长

中国人的系统思维能力是强项,西方人则善于分析,这种差异容易造成矛盾和误解。Nisbett等(2001)区分了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指出东方人的认知系统是整体性的,中国人更倾向于把背景看作一个整体,关注目标与背景的关系,喜欢从环境中找出解释事物的原因,并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预测未来的结果,整体性认知系统依赖于经验知识,而不是抽象逻辑;而西方人的认知系统是分析性的,倾向于从背景中分离目标,关注事物的特质,喜欢将事物归类,使用规则来解释和预测行为,推理的风格倾向于将结构和内容分离,使用形式逻辑以规避任何形式的矛盾。在进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时,管理者需要充分理解这种思维差异,做到既融合中西之长,又平衡二者之间的冲突。

4.充分认识留学生群体的重要性

韩维春(2014)在经济全球化视角下思考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认为应充分认识来华留学生教育对于国际人力资源形成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并进一步发掘来华留学生在我国跨国经营时的经济战略价值。笔者在欧洲访学期间,也观察到很多欧洲青年看重中国的广大机遇,立志来中国留学、发展。目前,我国每年接收的各国留学生众多,这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又深谙他们本土的文化,是值得关注和利用的群体。此外,我国每年外出留学的人员也非常多,他们通过留学生活更加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因此,我国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可以适当聘请具有在华留学经历的东道国人士或有东道国留学经历的中国人,他们能够较快地融入不同的文化情境,更好地胜任跨国工作。

四、未来展望

管理现象本就纷繁复杂,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区域更广、人员更复杂,所以在基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现象探索其中蕴含的管理理论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被表象的东西所迷惑。要洞察管理事实,一方面要更全面地掌握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要运用系统思维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运行机制。目前,主流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多基于欧美情境展开,我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实践为管理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素材,我国研究者应该抓住机遇,不断丰富和完善该领域的研究。一方面,我们需要借鉴西方的理论分析框架,验证其在中国实践中的敏感性,并进而发现问题、完善原有理论;另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于中国实践,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管理理论,并不断检验其普适性。正如章凯等(2014)所言,理论发展的最高境界是理论普适化,即理论是情境兼容的,好的理论应该对东西方都有借鉴意义,兼容文化差异。因此,中国学者基于中国管理实践开发出的新理论,也要进行普适性检验,并在检验中不断修正、完善,争取最终建立普适性理论。进入21世纪,中国企业发生了深刻的组织变革,一些优秀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寻求更大的发展,在管理实践上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巨大进步,为中国管理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现实素材。但与此同时,中国学术研究者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还非常不足,理论落后于实践,并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意义。中国管理研究者应该肩负起学科发展和指导实践的社会责任,正确处理好管理理论发展与文化情境的关系、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采用更科学的研究范式,发展更具普适性的管理理论,以期更好地指导实践。

作者:张庆红 李朋波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韩维春:《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基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载《管理世界》,2014年第8期,第182-183页。

2.陶向南、赵曙明:《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载《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2期,第10-17页。

3.章凯、张庆红、罗文豪:《选择中国管理研究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以组织行为学研究为例》,载《管理学报》,2014年第10期,第1411-1419页。

4.赵曙明、高素英、耿春杰:《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在华跨国企业的经验证据》,载《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1期,第28-35页。

5.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载《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1期,第15-20页,第26页。

6.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周劲波、程静:《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对中小企业国际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国际动态能力的视角》,载《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97-102页。

pletingthepuzzleissuesinthedevelopmentofthefieldofinternationalhumanresourcemanagement.ManagementInternationalReview,1999,3:27-44.

9.HoltbrüggeD,MohrAT.SubsidiaryinterdependenciesandinternationalhumanresourcemanagementpracticesinGermanMNCs.ManagementInternationalReview,2011,51(1):93-115.

10.KangH,ShenJ.InternationalhumanresourcemanagementpoliciesandpracticesofSouthKoreanMNEs:Areviewoftheliterature.AsiaPacificBusinessReview,2014,20(1):42-58.

11.LevittTheodore.Theglobalizationofmarkets.HarvardBusinessReview,1983,(5-6):2-6.

12.NisbettRE,PengK,ChoiI,NorenzayanA.Cultureandsystemsofthought:Holisticversusanalyticcognition.PsychologicalReview,2001,108(2):291-310.

13.NixonWAJ,BurnsJ.Managementcontrolinthe21stcentury.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2005,16(3):260-268.

14.SchulerRS,TariqueI.Internationalhumanresourcemanagement:ANorthAmericanperspective,athematicupdateandsuggestionsforfutureresearch.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2007,18(5):717-744.

15.SchulerRS,DowlingPJ,CieriHD.Anintegrativeframeworkofstrategicinternationalhumanresourcemanagement.InternationalJournal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1993,4(4):717-764.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12-0030-05 收稿日期:2008-09-11

1994年,Oivatt和McDougall在《国际商务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论文《Toward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该论文提及了国际商务活动中一种崭新的现象:在为数众多的国际企业中存在这样一类企业――国际新创企业。尽管上述新的研究成果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的解释深化了我们的认识,并且这些解释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学者在某一个研究视角下把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逻辑框架。Uppsala过程模型首开从知识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先河,将承诺和知识作为企业国际化的重要解释变量,这一点与当今国际商务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Johanson J,Vahlne J E,2006)。而后来的学者们也只是考察了国际化知识的类型和获取方式对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影响(Richard D.Hadley,2003),还未全面分析知识管理与企业国际化过程之间的相关关系。知识管理作为一个独立于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领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在知识转化、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等基本问题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整合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从而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及其特征。

一、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及其维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型企业,“自创立起就试图利用多国资源向多国销售并从中积极寻求明显竞争优势”,Oviatt和Mcdougall(1994)将这些企业称为国际新创企业。国际新创企业成立伊始就直接从事国际化经营,跨越了国内经营阶段,甚至还可能飞跃了国际化经营的较低级阶段。除此之外,国际新创企业在选择国际目标市场时会更加具有战略性从而跨越心理距离,这一点对那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利基发展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国际新创企业”现象对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所认为的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的观点提出质疑,即企业国际目标市场的选择不一定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也不一定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渐进进行。换句话说,企业国际化过程不仅具有渐进性特征,还呈现出激进性特征,大量国际新创企业的涌现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包括国际化过程的横向激进性和国际化过程的纵向激进性。国际化过程的横向激进性是指在地域维度上,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心理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选择国际目标市场,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心理距离较远的海外市场。国际化过程的纵向激进性包括三种最基本的情形:(1)在方式维度上,企业没有严格遵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来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而是跨越了企业国际化阶段模型中的某些重要环节。比如,国际新创企业在成立时就没有经历国内经营阶段,而是以控制程度、资源投入程度和风险程度都比较高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如对外直接投资起步。(2)在职能维度上,企业并没有严格遵循从单一职能到部分职能再到全部职能的顺序将职能活动向国际市场转移,而是从一开始就将某些或全部职能转移到特定的海外市场。例如,国际新创企业成立时,就在特定国际市场投资建厂,由东道国子公司全面负责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使它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快速反应并以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3)在业务维度上,企业在东道国所经营业务的发展也没有严格依照单一业务一相关多元化业务一非相关多元化业务的顺序进行,而可能在东道国直接经营与母国相关或者非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有四种基本形式,即地域激进性、方式激进性、职能激进性和业务激进性。国际新创企业在心理距离、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职能活动以及业务方面的跨度越大,则表示该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越显著。

二、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解释

尽管新兴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大量涌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旧理论如uppsala过程模型的灭亡,因为其理论基础――知识管理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不断发展,从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修正以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本文认为,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从成立之初就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和有效率地获取、创造、转化、转移、共享和应用知识从而获得国际竞争优势以实现跨国价值创造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跨国价值创造就体现在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理解并实施这一过程。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模式是其所积累和控制的国际化相关知识的函数。本文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融合新兴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尝试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作出解释。

首先,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异步性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表现出激进性特征的根本原因。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相对独立性,知识管理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得到发展,由于知识发展决定企业国际化过程行为,当知识的跨越式发展所产生的大量新知识和更强的知识管理能力运用于企业国际化实践时,就可能导致企业国际化过程体现出激进性特征。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拓展并不总是同步的。知识管理发展的速度时而超前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时而落后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由于企业不仅可以从自身的国际化行为中获得新的知识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知识管理能力,而且还可以从外部环境中获得大量国际化知识,因此,当知识管理发展的速度要快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时。就可能导致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的出现。

其次,外部环境中大量显性和隐性国际化知识的存在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呈现出激进性特征的客观原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个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比较典型的阶段,即初始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全球竞争阶段。在初始发展阶段,由于很少或者没有外部知识,所以传统国际化模型特别强调企业自身国际化行为对经验知识的积

累。企业经验知识积累与企业国际化进程螺旋上升,导致企业国际过程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高速发展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组织者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营所需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新创企业恰恰就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企业没有国内经营的历史而又需要大量国际化知识,因此存在于国际化关系网络中的大量显性和隐性国际化知识使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和激进发展成为可能。

最后,企业可控制知识资源的剧增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的主观原因。在当前动态复杂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结局不再仅仅取决于企业所实际占有知识资源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它可控制运用知识资源的多寡。由于国际新创企业诞生时外部环境中就已经存在大量的国际化知识,企业家通过与其他企业积极发展信任和合作的国际关系网络,使得企业可控制和利用知识的剧增,从而促使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知识管理能力具体包括知识获取、创造、转化、转移和应用五个方面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知识管理能力时,必定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适当的国际化模式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优势来实现价值的跨国创造。可见,知识管理能力,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迅速提高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知识类型与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主要探讨了知识获取的途径和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知识类型与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目前,关于知识和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关系的研究还为数不多,并且研究深度也不够,所以我们认为还有必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过程的角度来整合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从而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使得我们对企业国际化的本质有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按照知识存在主体的层次性,尝试对企业家的个体知识、企业的组织知识和组织间(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一些理论命题,希望能够为日后的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一)个体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国际新创企业的一个最大特征是其拥有怀着国际视野、勇于向国际市场进军并具有丰富国际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因此,我们认为企业家个体知识,特别是个体隐性知识或者说企业家精神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将产生重大影响。个体隐性知识是指只能“意会”的个人技能、信念和处世态度等(耿新、彭留英,2004)。企业家的个体隐性知识强调的是企业家在多国市场上能够发现、识别和把握住那些能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行业的机会。企业家个体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指个体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它体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之中。企业家的认知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自身未来国际化知识积累的速度和规模,企业家的知识面(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差异决定其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把握市场机会的差异。企业家的敏感度是指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企业家的认知能力越强,越能够嗅到国际市场上存在的商机及其潜在价值的大小,越倾向于选择激进性显著的国际化道路。第二,知识整合能力。企业家的知识就是关于从哪里以及如何获得知识资源的抽象知识,是一种能够看到专门性知识的价值和潜在的机会,并知道如何整合和利用专门性知识来创造财富的能力。知识的拥有是被动的,为了创造跨国价值而进行的知识整合则是前瞻性的。知识整合的方式就是商业模式,它相当于中介结构,从而把知识领域和经济领域连接起来。企业的商业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知识创新是否能产生商业价值及价值空间的大小。当企业家的知识整合能力越强,越能够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整合起来并通过恰当商业模式将其很好利用从而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越倾向于走激进性强的国际化道路。第三,国际创业倾向。国际创业倾向是指企业家在国际市场上为顾客创造卓越的价值和实现企业国际化成长而通过建立知识联盟和某种社会嵌入性的途径从国际经营环境中获取知识并不断创新知识的倾向。企业家的国际创业倾向越强,越有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为其创造更多的让渡价值,越有可能掌握有关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策,越有利于产生新观点及采纳新方法,越有可能从国际关系网络中不断获得足够的有形或无形资源,越有可能以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合理配置资源,因此,越倾向于采取激进的国际化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企业家个体知识的各个维度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下命题:Hla)企业家的认知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lb)企业家的知识整合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lc)企业家的国际创业倾向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二)组织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企业的组织知识包括组织层次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组织显性知识有两层含义:一是非人格化的组织规章、制度、流程和技术等,二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显性知识;组织隐性知识也有两层含义:一是群体协作能力和组织的心智模式、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二是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隐性知识如难以表述的技能、诀窍、经验等。第一,组织知识愿景。知识愿景定义了企业应该在哪些领域获取、共享和创新什么类型的知识,为企业的知识管理指明了方向。为了使知识管理流程动态、持续、高效地进行,企业需要确定自己的知识愿景,用知识愿景统一、协调组织的知识流程活动。制定明确清晰的企业知识愿景,可以使企业超越现有的产品、部门、组织、市场和地域界限,实现连续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从而推动国际新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第二。组织知识管理流程。从知识管理流程的构成上看,虽然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基本认同知识管理由知识获取、知识转化、知识应用、知识传递与共享、知识创新等环节构成。知识管理流程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在各个环节上,而且还体现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方面。也就是说,知识管理流程的高效性包括要素高效性和整体高效性。当企业具有较佳的知识管理流程即实现了目标、技术、人员的动态均衡,其倾向于选择激进式的国际化道路。第三,组织国际化知识。Eriksson(1997)等学者对企业在关系网络嵌入背景下不同经验知识水平的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差异进行的研究,创造性地将企业国际化所需的知识划分为国际商业知识、国际制度知识和国际化运作知识。国际商业知

识和国际制度知识主要帮助企业不断发现国际市场中的机会和风险,并帮助企业判别该市场中是否存在战略性获利空间。国际化运作知识是指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所必须具备的资源、能力和条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条件组织、管理和发展国际化经营活动的知识,包括企业国际化独特技术能力、管理运作知识经验等。这三种知识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H2a)组织知识愿景的清晰度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2b)组织知识管理流程的效率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2c)组织国际化知识的占有量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三)组织间(国际化网络)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在治理模式选择方面,国际新创企业通常选择网络结构这类比较松散的治理成本较小的治理模式。Deo等(2003)重点考察了知识和网络关系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企业国际化过程就是通过网络学习的过程。第一,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国际新创企业在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存量由网络规模、网络成员企业的知识存量和网络关系强度共同决定。网络规模是指与本企业有联系的国外潜在合作伙伴的数量。网络关系强度是对投入的时间、情感密度、亲密性和相互服务的综合反映。建立较强关系的双方通常着眼于长远利益;而关系较弱的双方则倾向于价值对等的交易关系。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成员企业的知识存量的增加,通过跟网络成员发展信任、合作和互惠的紧密关系,企业可控制知识的存量必然会大增,从而能加快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速度。Alexander N等人(1997)研究了社会资本在高技术企业国际成长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企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增加了企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可用资源,有助于企业的跨国成长。第二,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能力。通过跟国际化网络中的成员企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实施适当的激励措施、增加互派人员交流的频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共享各自的知识,实现知识在国际化网络中的快速高效转移。提高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能力和效率的直接目的是使企业获取和占有外部知识资源并为新的知识创新打下基础,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的激进性发展。第三,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创新能力。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1991)提出的经典知识转化模型SECI(SECI是知识转化4个阶段英文名称首字母的大写组合)描述了在一个组织内部单一层次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互相转化从而实现组织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是过程耦合的,在知识转化的过程中伴随着知识价值的实现和知识的创造,即知识创新。而在国际化网络中,不同组织间存在多层次知识转化,包括组织间的个体层面的知识转化、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化、组织层面的知识转化,只要每个层次的知识转化都能顺利进行,企业就可以获得和产生许多新知识,这就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强的知识协同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能够沿着一条异于传统的循序渐进的国际化阶段模式来进行国际化。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6-0096-07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6.010

一 引言

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中国企业境外经营的劳动力资源供给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弱化,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1],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亟须应激调整;东道国劳动政策等制度约束客观存在,制度选择与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绩效相关性明显[2];全球化市场推送现实文化差异,当前,基于各国文化差异性所建立起来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无疑需要进行系统的调整[3]。

实践呼唤新的管理模式,属地化管理应运而生,但理论探索相对薄弱。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企业境外经营机遇凸显,属地化管理对相应理论需求更显迫切。国内有学者对属地化的动因进行了研究,如杜建韶认为劳动力成本水平的差异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的重要因素[4];陈凌宇突出属地化管理是减少文化冲突的选择[5];李萍则更多地从人力资源属地化的视角对动因进行了分析,她强调了员工管理长期化的专项性人力资本的集约性[6]。也有学者从企业实践经验出发,尝试提炼分析属地化管理的内涵,如周磊就从理念属地化、身份属地化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把人员属地化作为内涵之一,解释为企业针对不同级次员工采用的当地化雇佣策略[7]。也有学者指出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具有战略意义,为了满足跨国企业国际经营的需求,企业要提升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8]。不容忽视的是,来自管理一线的实践者也进行了部分经验交流式的归纳总结[913]。总体上看,更为发散和碎片化。

纵观已有研究,笔者发现,针对中国企业境外经营的属地化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属地化管理问题,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和滞后,缺乏系统性、逻辑性;也缺乏相应的指导性,研究方法的使用也较为单一,存在较大理论拓展空间。基于此,文章以中国企业属地化管理困境为着眼点,从嵌入性理论视角进行系统剖析,构建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找出影响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关键因素,厘清影响中国企业属地化战略运行效果的管理脉络,借此给出策略建议,为实践提供参考。

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现状和问题

1.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概念与含义。

目前,“属地化”作为企业的一项国际化战略,虽然已成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的标准词汇,但就概念界定来说,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已有研究总体上可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属地化”从生产过程角度将“属地化”定义为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东道国采取的当地经营策略,包括研发属地化、生产属地化、营销属地化、人事属地化等;狭义的“属地化”则特指人力资源属地化。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隶属于“属地化”的狭义定义范畴,但又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人事管理层面的属地化。本文认为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是公司的属地化战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取得经济效果的方法和路径。具体而言,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从主体指向角度分析,是指近年来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也即中国的跨国公司;从目标指向角度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意在开发当地包括劳务市场在内的所有市场资源,支持母公司战略;从实施手段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除提升本地雇员比例外,还涉及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再造,深层文化互动,以及当地市场资源深度开发,其核心是企业的环境融入能力。

因此,本文将属地化管理概念界定为:中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下,为融入当地社会网络,获取最佳效益而实施的当地化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与管理过程。那么,企业如何判断东道国的资源环境约束,又如何融入当地的社会网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正确分析属地化管理的现状。

2.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现状与问题。

为了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本文引用笔者博士论文中对中国企业境外人力资源属地化问题的相关研究数据[14],采用专家访谈和调研问卷的方式,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提炼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优势与不足。中国企业30年走出去的经验积累,具有一定的管理优势,按照总体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其排序为:具有较强的跨文化管理能力程度、与当地各类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程度、具有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程度、熟悉属地化国别市场程度、具有较强的多元化管理团队程度、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程度、具有较强的危机管理能力程度。

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也较明显,按统计结果排序分别为:复合型管理人才缺口较大、属地化管理粗放、属地化用工比例不高、企业文化不突出、管理方式行政化、属地管理人才使用较少、引入第三国劳务比例不高、其他。具体而言,问题如下。

(1)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国际项目的属地化战略落实乏力。与国际知名工程承包商相比,中国企业缺乏资深国际工程项目经理、精通国际工程法律的法务管理者、国际工程合同管理者、国际工程融资管理者,以及国际工程造价估算和报价人员。复合型人才形成管理短板,也成为有效实施属地化管理的障碍。

(2)属地化管理粗放导致融入性风险成本增加。在中国企业具体管理实践中,各项管理的标准、规范、流程还有待完善。在属地化用工方面,存在用工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风险因素增多。

(3)属地化用工比例不高致使融入性难度加大。中国企业在属地化用工问题上矛盾重重。一方面希望广泛融入当地文化,多雇佣当地员工,另一方面又纠结于当地员工的管理难题,沟通成本、政策成本均需纳入决策体系。

(4)企业文化不突出对企业的融入性带来负面影响。在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过程中,往往较多关注生产任务指标的完成,多采取制度“硬约束”的办法,忽略了实施文化管理对劳务人员“软管理”的作用,导致东道国劳务人员对中资企业认同度低,仅仅停留在“干活挣钱”简单思维模式中,工作效率较低。

(5)管理方式行政化致使融入性缺乏根基。中资境外企业由于均属于国内集团总部为开发属地化市场成立的子(分)公司,受国内集团总部行政化管理影响较大,在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过程中,集团总部较多采用任务指派等行政化手段,没有较多按照属地化现状采取市场化、国际化管控手段,突出体现在决策机制的行政化,表现为“长官意志”,出现属地化管理水土不服。

(6)属地化管理人才不足致使融入性缺少传导效应。属地化管理人才比例结构某种程度上是衡量属地化管理的重要指标,受企业行业性质、公司战略以及东道国人才结构等因素影响,在属地化管理人才开发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连接企业与东道国文化的重要节点,这一问题需要创造性突破。

(7)引入第三国劳务比例不高。作为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组成部分,从成本集约角度看,第三国劳务比例也影响着企业属地化管理策略。但中国企业在引入第三国劳务方面普遍存在认识偏差、经验不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影响了企业对东道国的融入程度,进而影响属地化运行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开发不够,另一方面是对东道国的资源环境约束认识不足。

三、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构建

1.嵌入性理论与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逻辑层次。

本质上说,属地化管理是企业的经济行为融入东道国制度环境的选择。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种选择的内在机理。布莱尼(Polanyi)最早提出的嵌入性理论认为人类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它的基本假定是自利行动者处于社会网络中[15],后来者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把网络分析作为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6]。其分析范式是以突破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经济人假设和社会学“过度社会化”为特征,引入经典分析框架“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主要思想是将网络的整体功能和企业作为网络节点在社会网络中的结构位置,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对企业的行为和绩效产生影响。后来的“结构洞”(Structure Hole)理论则更深入地体现了嵌入性在产业集群研究中的应用。,具体阐释了嵌入性网络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奠定了其连接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本文引入嵌入性理论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式的关键,尤其是在属地化的逻辑层次关系的分析上。根据嵌入性理论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目标,将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嵌入性关系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制度环境的网络嵌入。这个层次的嵌入关系源于对东道国资源环境约束的考量。如果将企业在东道国的属地化战略收益作为企业的产出,那么它应该是企业属地化管理能力与外部资源环境的函数,关系属地化管理战略的成败。国家关系问题、劳动政策问题、民族个性与价值取向、法律体系和金融政策导向等,直接构成了东道国的制度环境网络,是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大背景。

二是产业集群的双边嵌入。企业实施属地化管理的直接目标是节约运营成本,终极目标是扩大属地市场收益。马尼拉(Mainela)和普哈卡(Puhakka)研究指出,企业的国际经营是一个嵌入网络中的过程,子公司在东道国网络的结构资本、位置资本、关系资本、认知资本与战略收益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17]。海泽德尔(Hagedoorn)的研究认为嵌入性特征直接影响组织间合作关系形成,为企业属地化管理的融入路径提供了产业集群层面的理论依据[18]。一方面,产业集群嵌入在信息搜寻方面获得收益,在融入东道国社会网络过程中,特别是着眼于市场资源的深度开发,企业无法单兵作战,嵌入集群中的企业能够识别更多的国际化收益和信息,为国际化行为提供必要准备。企业在本地集群中的嵌入性有助于建立国际性的企业联盟,特别是在研发方面的国际联盟,并且能积极促进企业的国际化行动,因此嵌入性能促进形成一系列可用于识别国际化行动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嵌入性帮助企业在互信合作方面获得市场收益。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倾向与已有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因为这样做可以节省合作伙伴的搜索成本和选择成本。企业间不断重复的合作关系直接带来了相互信任,“关系基础模块”和“经济交换的关键要素”被认为是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和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的基本要求。成功实施属地化管理并能够嵌入本地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声誉,利于国际化扩张。企业的嵌入程度,特别是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嵌入程度,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重要影响。嵌入性程度高,表明企业可更多地利用东道国属地化人力资源来完成项目经营并实施复杂任务。

三是属地化员工的组织嵌入。员工的属地化管理是最基础的嵌入层次,也是中国企业现阶段面临的最直接的挑战。通过调研问卷统计分析得出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短板问题最直接的表现是属地化管理人才问题、属地化用工问题、属地化文化差异问题、属地化管理方式问题,这些都是组织嵌入程度不高的表现。根据李(Lee)和米歇尔(Mitchell)的工作嵌入理论,企业里的员工选择离开或留下的主要因素是这名员工所处环境的契合程度[19]。契合程度高,员工离职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反之亦然。那么属地化员工的流动性、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都与其工作嵌入程度密切相关。有效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就应该着眼于员工与企业组织的匹配、黏合,费德曼(Feldman)的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嵌入性程度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和员工的薪酬福利,有效处理属地化雇员的选拔、激励、培训、考核、人员流动和人文关怀等问题,是属地化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核心问题[20]。

2.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的构建

基于以上嵌入性层次与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逻辑分析可以看出,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型是以人力资源属地化为基础的网络关系。

该网络以属地化员工的嵌入性管理为基点,通过符合当地文化价值特点和劳动政策标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功能的实施和完善,能够增强组织稳定性,减少风险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本和品牌识别度,提高属地化市场的辐射带动力,实现深挖市场效益的战略目的。企业对东道国资源环境的网络嵌入是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宏观判定条件;对当地产业集群的嵌入是网络嵌入中观层面的内容;而对提升自身属地化用工管理能力的组织嵌入则是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的基本功。构建模型如图1所示。

研究得出如下推论。

推论1:企业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最为关注的外部资源环境由东道国当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制度网络构成,环境条件越好,属地化管理难度越小。

推论2: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属地化用工特征越明显,体系越完善,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难度越小。

推论3:企业在东道国的产业集群中位置资本越显著,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难度越小。

3.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关键影响因素

实际上,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模式是一个判定、选择、实施和调整的过程。如果对东道国的资源环境判定为适合实施属地化管理,则以“结构性嵌入”和“关系性嵌入”为导向建立企业的品牌识别度,并实施属地化的人力资源策略,根据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反馈调整属地化管理策略。如果对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判定是不适合属地化,则返回母公司的属地化战略调整。由此可见,对属地化环境及企业自身能力的判定是成功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前提。

为进一步验证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关系模型的实践贴合性,笔者在博士论文中通过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设计中国“走出去”企业属地化管理关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访谈对象为38名从事国际工程业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共向委内瑞拉、玻利维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尼日利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阿联酋、白俄罗斯10个国家的70家中资境外企业发出问卷700份,回收656,回收率为94%;其中有效问卷642,有效问卷比例为91.7%[14]59-72,93-95。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东道国环境嵌入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为劳动力市场因素,包括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与我国差异、东道国劳动力市场规模、东道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第三国劳动力成本差异;其次是文化距离因素,包括国别之间文化差异、企业的文化包容性、外派员工的适应性和属地用工的文化融合性;再次是国家间制度距离因素,包括国家关系、民族价值取向、工会组织强度三个方面。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显示,按照均值排序,影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的管理功能模块因素主要是配置与使用、招聘与选拔、培训工作、薪资管理、雇佣关系、人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逐步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企业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能力亟待提高。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理论推演,以嵌入性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属地化管理的内外部条件约束,构建嵌入性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逻辑关系模型,并利用专家访谈和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归纳了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实施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首先应正确判定实施属地化的环境条件,准确判断实施属地化的外部资源环境约束;其次应将企业置身于东道国的社会环境网络中,突破自我搞建设、封闭性属地化的思维局限,努力提高企业在东道国产业集群中的嵌入程度,提高属地化品牌识别度和影响力;再次,应在人力资源属地化用工相关功能模块完善各项工作。由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第一,增强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资源环境判定能力。做好人力资源属地化整体规划工作,做好市场调研,对东道国外部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和自身管理能力进行科学评估,提前制定属地化用工方案,并细化整体方案保证措施。

第二,增强企业在属地化行业集群结构中的影响力。“走出去”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密切与产业集群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积累信誉资本;加强与东道国工会等组织的沟通联系,减少政策摩擦成本;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注重企业自身品牌的宣传,建立在东道国市场的品牌识别度,采取形式多样的属地化用工方式,扩大市场规模,巩固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影响力;开拓国际联盟的合作渠道,增强行业相关信息收益,增强当地市场的项目辐射力和带动力。

第三,完善属地化人力资源组织功能管理。打造人力资源“国际化、多元化、本土化、复合型”管理团队,注重团队组建、人员选配、团队考核评价整个管理链条工作,吸纳当地人才,合理配置属地化员工在管理人才梯队中的比例;加强属地一般用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外籍员工的岗位技能素质;突出企业文化建设,并与东道国特殊价值观有机衔接,尊重属地员工的和重要社会习俗;完善人力资源相关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并举;科学设置薪酬考核体系;注重对属地化雇员的人本关怀。

参考文献:

[1]黄海嵩.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2013)[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64.

[2] 石鸟云.基于制度理论的跨国公司东道国选择问题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8):110114.

[3]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新进展评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1):110.

[4] 杜建韶.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J].管理观察,2008(24):203-204.

[5] 陈凌宇.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5):58-63.

[6] 李萍.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的启示[J].现代企业, 2004 (6): 67.

[7] 周磊.关于属地化经营的若干思考[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4(12):14-15.

[8] 薛求知,廖勇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7.

[9] 任超锋.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应对国家风险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9, 33 :165-166.

[10] 卓瑞,王明皓.中国国际工程公司的人力资源属地化[J].国际经济合作,2012(9):61-64.

[11] 赵晨曦,邓亚军.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风险管理[J].江苏建材,2009(3):65-68.

[12] 周永红.海外项目员工属地化管理探索及体会[J].经营管理者,2013(26):32.

[13] 崔阳,王明皓.国际工程企业属地化员工培训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2014(2):77-80.

[14] 崔杰.中国企业境外人力资源属地化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5:87-92.

[15] POLANYI K.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s[M]. Boston MA:Beacon Press, 2001:3.

[16]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1(11): 481-510.

[17] MAINELA T,PUHAKKA V.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y in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 review and a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14, 16(1): 105C129.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9

家族企业研究领域开创以来,传承问题就一直是该领域学者热衷于探讨的主题。Dyer和Sanchez(1998)通过对美国《家族企业评论》杂志在1988―1997年间发表的有关家族企业的全部研究时发现,有关传承问题的研究占到18.3%,在家族企业10大研究热点中排名第2位。Chua、Chrisman和Sharma(2003)发现,1996―2003年间公开发表的190篇有关家族企业研究论文中,有22.1%的论文将传承问题作为首要的研究问题,将其作为次要主题的论文也占到了8%。从2007年至今在EBSCOhost数据库中搜寻到的有关家族企业的文献,大多数也在讨论传承问题。

国内从1994年开始出现有关家族企业的研究,中国学术期刊收录的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文献共有2452篇,而2000年以后,对家族企业的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近几年收录的相关文章多达2410篇。显而易见,国内学术界对于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研究深度和广度相对较弱,与国外的研究相差甚远。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及经济与国外的差异,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重要性。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家族企业也面临如何传承的问题,代际传承被更多的国内学者关注。本文试图对不同视角下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治理模式文献进行梳理,把握这一领域的思维脉络,最终提出新视角下的治理模式,为未来国内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二、家族企业代际传承

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治理模式的研究,首先需要定义家族企业的概念,继而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进行分析,为之后分析不同视角下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治理模式提供概念依据。

1、家族企业定义

在早期研究中,很多学者从家族方面对企业的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和代际传承等角度对家族企业进行界定,但都存在争议,Handle(1989)认为要给家族企业下一个大多数人都能认可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家族企业包括的范围很广,种类极多,涉及的因素也很复杂。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G.Donnely(1964)给出最早的家族企业定义:“同一家族至少有两代参与这家公司的经营管理,并且这种两代衔接的结果,使公司的政策和家族利益与目标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之后的国外学者均基于企业是否具有所有权(股份比例)、是否具有控制权(家族成员出任重要职位)、控制权是否集中(非家族成员在企业中重要职位的比例)来定义家族企业。

国内家族企业大部分为民营企业,刚刚走向代际传承的道路。学者在讨论家族企业的时候没有完全按照国外学者对它的定义,而是通过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以所有权为基础,涉及控制权和经营权对家族企业进行定义。家族企业应该是指一个家族或多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直接或者间接的掌握着经营权的企业(孙治本,1995)。这个定义强调家族关系渗入到企业的程度,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由家族人员所掌握,不再把家族企业看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其他学者如毛蕴诗、卢现祥、潘必胜等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家族企业的定义,本文所研究的家族企业,就是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并直接或间接掌握企业经营权。

2、代际传承模式

理论界将家族企业继承人分为内部继承人和外部继承人,也就是说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模式有内部继承模式和外部继承模式两种。

内部继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内部继承人既包括了企业主的子女、家族成员,也包括了从企业内部选拔的优秀的非家族成员作为家族企业的接班人。而狭义的内部继承人就是将继承人限定在子女身上。本文所探讨的内部继承模式是指狭义内部继承人的模式,即子承父业模式。

外部继承是指聘请职业经理人作为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国外的一些家族企业已经实践了外部继承模式,当然,外部经理人继承的只是企业的经营权,而所有权依然牢牢地掌握在家族手中。在我国的家族企业中,这种继承模式也逐渐被接受,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内外部的代际传承模式分别包含着不同的治理模式,内部的代际传承模式主要表现的是隐形契约治理模式,在资源基础观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有所体现。外部的代际传承模式主要表现的是显性契约治理模式,在理论和管家理论视角下体现的更为明显。

三、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治理模式综述

学者在研究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时,提出了很多治理模式。但总结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内部治理模式,即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主要由血缘、姻缘和亲缘为纽带的家族成员控制。二是外部治理模式,是指家族企业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外来职业经理人持有主要经营权和部分股权的一种治理模式。下文基于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管家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对代际传承治理模式进行分析总结。

1、基于理论视角下治理模式

AdmaSmiht(1796)认为一个不拥有企业所有权的经营者不可能像企业的所有者那样勤奋地工作。Berie和Menas(1932)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只要存在利益争端,经营者会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是所有者的利益。Wilson(1969)率先提出了理论,Ross(1973)发展了这一理论将以上现象命名为“委托”问题,并提出了表达这种情况的数学公式。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当单一股东100%拥有企业的股权,并控制企业的经营权时,此时所有权与经营权未产生分离,这样股东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不会产生问题,但当股东持有企业100%股权,但不掌握企业经营,造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时,管理者由于无法享有对实现利润的所有权产生特权消费,即会产生冲突问题。

家族上市公司兼具家族企业和现代企业的特点,在家族企业特殊的股权结构下,决定了公司治理不仅仅要解决好股东与经营者的问题,还要求处理好家族控股股东和外部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运用理论分析家族企业,不仅仅是分析家族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也要分析其中的问题。当家族企业进行内部传承的时候,冲突主要表现在家族控股股东与外部小股东之间。家族成员往往是大股东,决定公司重大事件,其他的小股东只能起到象征的作用。一旦家族股东转移上市公司资源的收益独享,那侵害公司的机会成本将外部化传递给中小股东承担。上市公司就沦为家族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工具。当家族企业进行外部传承的时候,Eisenhardt(1989)将职业经理人看作机会主义者,即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所有者的利益。

所以,在理论视角下,家族企业是一种“中显性、中隐性”契约的代际传承治理模式,即包含非正式治理模式和正式治理模式的结合,家族成员与职业经理人共同决策、共创事业。这种模式较好地协调了职业经理人与家族成员之间的双边机会主义行为,不仅能够对非家族经理人进行控制,还可以降低家族控股股东与外部小股东冲突的可能性(如图1)。

2、基于资源基础观视角下治理模式

在资源基础观的视角下,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Barey(1991)认为资源可以归为三类:物理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对于企业创造价值十分的关键(Barney和Arikan,2001)。有关家族企业资源的相关研究往往隐含这样一种假设:企业一旦认识到自己控制了有价值的资源,就自然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管理资源(理性人的假设必然对家族企业资源的管理有影响)。资源基础观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视角,即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资源组合会对家族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中“家族涉入”是家族企业中一种独特的资源,家族涉入包括家族精神、家族信誉和家族文化,有效利用这个独特的资源有助于家族企业的内部传承。Becker(1992)认为在资源基础观视角下的家族企业,只要企业家精神不被置疑,那么家族成员即使没有给予明确的物质或精神激励,也会主动将家族利益与个人利益视为一致,这种行为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和协调成本。

所以,在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家族企业是一种“强隐性、中显性”契约的代际传承治理模式,家族企业需要注重家族文化的培育和家族成员内部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不论家族企业是否具有凝聚力量或者强烈的多重效用,家族成员都会合理利用家族成员共同愿景、承诺和奉献精神作用于家族企业的决策(如图2)。

3、基于管家理论视角下治理模式

现代管家理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理论的失灵。管家理论最早出现在Donaldson(1990)和Barney(1990)的研究文献中,经过Davis、Schoorman和Donaldson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得出了管家理论的研究框架。Lex Donaldson认为成就、荣誉和责任对管理层的激励比经济激励更有效,经营者出于对自身尊严和信仰以及内在工作满足的追求,会像管家一样勤勉地为公司工作。Davis(1997)指出,管家身份关系极大地依赖于委托人与管理者之间的信任机制,管理者出于委托人对自己的信任,会促使他们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勤勉地当好企业好管家。

现代管家理论没有致力于研究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而是发现另一种能够充分激励管理者、赋予管理者权力以及让管理者和所有者保持一致的治理模式。在家族企业治理实践中,家族企业主更倾向于把家族内部成员视为管家,对家族成员选择充分信任,几乎没有任何约束机制。结合管家理论,家族企业除了加强家族内部成员的关系维护,也应该加强与外部管理者的沟通,实现职业经理人心中的“自我价值”。

所以,在管家理论视角下,家族企业也是一种“中显性、中隐性”契约的代际传承治理模式,家族成员与职业经理人共同参与决策。家族企业倡导二元混合文化,外部关系拓展和内部关系改善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使得企业绩效大幅度提高。随着产权契约的明晰化,职业化管理程度的增强,所有者和管理者达到了双赢的共和阶段(如图3)。

4、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治理模式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早期思想可以追溯到1932年哈佛法学院学者E.Merrick Dodd与Adolf Berle的争论。而Stakeholder一词由斯坦福研究所于1963年最先提出来的,并开始引起各方关注。利益相关者理论最终体现的是将企业的剩余所有权在利益相关者中间进行分享的模式。

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不是仅仅关乎在任者和继承人这两类关键参与者的突发事件,而是一个涉及家族企业内部和外部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复杂过程(Handler,1994)。对家族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可分为拥有股权的家族成员、不拥有股权的家族成员、家族企业的管理者、企业员工、供应商、消费者、债权人、分销商、政府、特殊利益团体和社区等(Barach,1995)。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家族企业更多的是关注家族利益忽略利益相关者利益,这就需要通过对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的改革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运用企业现有资源创造新的制度,最终实现组织的目的。

所以,家族企业是“强显性、强隐性”契约的代际传承治理模式,对于产权相对开放的家族企业,企业大量聘请职业经理人,并注重与政府、银行和债权人等外部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产权相对封闭的家族企业,企业需要妥当分配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结合家族企业的特点,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家族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如图4)。

四、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新治理模式

在中国的家族企业中,家族企业的创立者往往以其独特的经营风格领导和维系着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大多实行家长式管理,家长的集权度相当高,约束机制较为薄弱,企业内部基本上是一种经验式管理,比较容易滋生独断专行现象。如果家族企业传位给内部人,可能存在由于内部人的能力有限或者内部人无心做企业而使的企业走向分裂的问题。若是传给外部的职业经理人,可能存在难以服众的问题,尤其是难以管理家族中的创业元老。为了更好地代际传承,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视角下的治理模式。

1、家族信任关系理论

到目前为止,关于信任的研究出现了大量的文献。在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Max Weber和Fukuyama。Max Weber最大的贡献在于把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区分开。特殊信任是以私人关系、家族或准家族关系为基础;普遍信任以信任共同体为基础。Fukuyama的贡献在于增加了文化的变量,将信任的情况和地区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了低信任度文化和高信任度文化概念。低信任度文化指的是信任存在于血缘之间的文化;高信任度文化指的是信任超越血缘关系的文化。

Yan(2006)认为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根植人民大众的指导思想,它所提倡的是“家本位”思想。自原始氏族社会起就有以家族为生活聚集圈的特征,这个习惯也一直延续了下来。在封建社会盛行的时代里,无论朝廷还是家庭都是以家长制来承担组织形式,这种家长制组织特征使得人们对家庭的认可度提升,依赖增强,淡化了对社会其他组织的信任。

Rotemberg(1994)认为在不对称信任条件下,企业的委托人和人之间策略相互依存将引致委托人的利他主义行为。La Porta,Shleifer and Vishny(1996)对信任的作用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发现信任与企业雇员的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李新春(2005)用信任协调博弈的方法分析讨论企业家族主义困境,发现信任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族企业主对职业经理人的不信任主要因为信息不对称和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完善。家族企业主对家族成员的无条件信任主要源于集权情结、忠诚和关系亲疏等因素。

随着家族企业中信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家族企业创始人不仅仅关注于内部人传承或外部人传承问题,家族企业如何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财富如何能够保存在家族内部也成为了家族企业创始人关注的焦点。Irish J.Goodwin(2009)在《How the Rich Stay Rich:Using a Family Trust Company to Secure a Family Fortune》一文中研究发现家族信托是高财富人群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资产的工具,家族信托组织模式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家族信托的应用使得家族财富从个人的视角中独立出来而成为家族的财富。

2、家族财富传承――家族信托

中国在进行家族代际传承的时候崇尚均分财产。在遇到若干继承人时,往往均分企业,但是分家往往会对企业造成破坏性冲击。国外的家族企业往往分家不分业,也就是说每个继承人分得一定的股权,保证家族企业的完整性。为了避免后代挥霍前人创下的财产,国外的通行做法是设立一个信托投资公司,进而控股上市公司,后代只能享受投资收益,从而实现家族长青。如果后代想要单独创业,可以规定每一代只能支取信托投资公司一定的本金,这样家族企业至少可以传十代。这种做法有效避免了后代接班人兴趣爱好不在企业的业务上而暴露出的离心行为,导致内部矛盾激化,家族企业分崩离析的情况发生。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家族企业也开始构建家族信托,以期保证财富的顺利传承。

在中国,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正式引入信托制度,2001年,中国《信托法》成立,信托这一概念开始以理财融资的目的逐步为人熟知,到目前为止,它更多的是以私募基金的形式出现,投资理财的意味更为浓厚。范博宏认为“信托应是被动的财富管理的方式,而非一个积极的投资工具”。目前大部分中国家族企业所运用的信托模式均是在全球主要离岸地设立的离岸信托。家庭信托是指委托人将其财产所有权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按照信托协议管理信托财产,并在指定情况下将该资产转予指定的受益人,受益人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委托人的家庭成员(如图5)。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大陆的招商银行、平安信托、中信信托等机构陆续启动了家族信托管理业务。平安银行私人银行推出家族信托“第一单”,开辟国内家族传承的新大陆。一些从事家族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和银行对这些“富一代”资产规模设置的门槛有所不同:招商银行要求是金融类资产3000万起,平安信托则是整体资产规模至少达到5000万。国内一些家族企业依旧选择海外上市,或者到海外寻找信托机构,主要因为内地目前的信托大部分是自益信托,而家族信托属于他益信托,内地的信托公司不好执行。其次富豪不想暴露自己的非资金的财产信息,而我国将公示作为信托生效的法律要件,即委托人的财产装进信托,除办理信托登记手续外,还要进行公示,这对企业主的隐私会构成威胁。

3、基于信托视角下的新治理模式

在信托视角下的家族代际传承治理模式,不再单纯存在于显性和隐形的契约模式之下,而是建立了一个新的治理模式:家族创始人对其家族企业拥有的现金股权作为委托资金设立家族信托的代际传承治理模式。家族创始人和信托机构签订了信托合同,创建了家族信托计划,由信托计划对委托资金进行投资并设立子公司A公司(BVI),以达到管理委托人资产的目的。该公司的80%股权由信托计划持有,20%股权由整个家族信托的实际控制人持有,该公司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增强家族信托委托人对公司的控制力不会分散。家族信托计划的受益人是家族成员,可能在家族企业内部担任高管或者不在家族企业内部任职。

除了实际控制人通过信托持股外,公司其他高管的股权激励也可以通过信托实现。这种信托治理模式独特之处在于实际所有权与名义所有权相分离、所有权与受益权相分离以及与股权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制度设计,使得信托资产游离于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和经营者四方债务风险之外而安然无恙。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依旧共同持有家族企业的经营权,这种治理模式很好地规避了内部人控制或者职业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发生,形成了相互制约的机制。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10

传统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路径是一个首先为国内市场服务,然后逐步涉入国际市场的渐进过程,该理论对许多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渐进的国际化是一种典型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传统的渐进的国际化路径不同,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呈现出快速的国际化路径,它们从创立初期时起便开始从事国际化活动,这些企业被称为国际新创企业或天生的全球企业。国际新创企业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并呈迅速发展趋势,我国学者的研究(赵优珍,2005)也表明我国目前也存在着很多的国际新创企业。

渐进的国际化企业和快速的国际化企业都存在于中小企业国际化实践中,两种类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但两种国际化路径的理论基础,即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受管理团队层面因素、企业层面因素及产业特性的影响,从而呈现不同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国际化路径选择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生存和成长有重要影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一、典型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理论基础

(一)渐进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理论基础。渐进的国际化是指企业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然后通过一系列渐进的阶段逐步涉足国际市场,其理论基础是johanson和vahine(1977)为代表的北欧学派提出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该理论强调,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国内阶段;不规则的出口;利用独立的销售代表或商进行出口活动;在国外建立销售分支机构;在国外建立生产或制造工厂。以上五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过程,表示一个企业的海外市场卷入程度由浅入深,从第一阶段向第五阶段的演进说明其资源投入量的增加。同时也表明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的控制能力的变化。随着企业“市场知识”(may—ket knowledge)的增加,企业的国际化承诺(international commitment)也逐渐提高。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强调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渐进性,把国际经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和反馈过程,认为企业海外经营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暗示当企业开始考虑向国际市场扩张时,进行贸易可能是一种风险小、成功率最高的选择方式。国际化阶段理论对许多中小企业渐进的国际化路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获得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二)快速的国际化及其理论基础。麦肯锡咨询公司1993年在对澳大利亚中小型新兴出口企业的研究中,把那些从成立初期就开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称为天生的全球企业。oviatt和mc—dougal(1994)用国际新创企业来称这些企业,他们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现实中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速度远远快于阶段理论所暗示的情形,他们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定义为“从创立时起就开始积极利用多国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出售其产品的商业组织”。最近十多年来,企业国际化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进展就是有关国际新创企业的研究,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对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提出了挑战,两者将共同推动企业国际化研究的发展。

国际新创企业呈现快速国际化路径的原因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市场的同质化、跨国通讯及物流成本的下降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国际化的成本,使规模和资源处于劣势的新创企业开展国际化成为可能。(2)新创企业创业团队的国际商务经验、国外学习居住的经历成为企业国际化所需知识的来源,使一些以全球市场为导向的新创企业不再以渐进的国际化方式获取国际市场知识并逐步增加对国际市场的投入,而是以快速的方式开展国际化。(3)创业团队的关系网络提供企业国际化的机会、知识,从而加快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4)高科技产业的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也促使该产业企业尽快实现全球化销售以收回研发成本。

(三)两种国际化路径及其理论基础的比较。渐进的国际化企业和快速的国际化企业都存在于企业的国际化实践中,虽然两种类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但其理论基础即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两种理论都强调中小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和路径依赖;而国际新创企业创业管理团队的特征及关系网络是国际化所需知识的来源。因此,此类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这与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强调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影响因素

(一)管理团队层面因素

1.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管理团队创办企业前的国际化经验是企业国际化所需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来源,国际化经验有助于它们了解国际事务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跨国间多样化的活动网络,帮助它们迅速且有效率地回应并解决因国际运营所导致的管理复杂性与环境不确定性等问题。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管理团队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中小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快速的国际化路径。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认为创业管理团队先前的国际商务经验是企业国际市场知识的另一来源,管理团队具有丰富海外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企业往往更早地进入国际市场。

2.管理团队的社会网络。网络关系的建立加快了企业国际化的速度,社会网络的三个关键维度,即连结强度、规模、整体密度对企业国际化路径具有不同的影响:(1)对企业的国际化来说,强连结并不是最重要的类型。弱连结比强连结的数量更多,增加得更快,且只需要更少的投资。因此,弱连结更利于获取国际化所需的信息、知识和渠道。(2)创业行动者的网络规模越大,国际扩张所能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范围就越大,扩张的速度也越快。(3)松散型关系网络把相互独立的节点连接起来,在信息收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紧密型关系网络则通过网络成员的频繁互动,更有利于营造信任和互惠的氛围。

oviatt和mcdougall(1994)的研究发现,网络帮助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者识别国际市场机会,在国际市场的选择上,网络比心理距离有更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一个通过网络

学习的过程,国际新创企业更倾向于采取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国际化战略,而没有国际关系网络且长期从事国内业务的企业相对于它们而言则较难改变思维模式。当然对企业的国际化的研究不应该只局限于个体企业的行动,而应该考察企业在它所处的网络中的角色和位置。企业国际市场的选择和最初的市场进入主要受网络联系提供的机会影响,而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的战略决策。因此,一些中小企业快速地进入国际市场并不令人感到惊奇。

社会网络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路径:(1)网络成员提供国际化的经验,可以降低国外运营的不确定性。(2)创造新的国际化经营机会,例如通过客户关系进入新的市场。(3)获得企业国际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初期,获得所需的市场信息并及时决策能够加快企业国际化扩张的速度。(4)通过网络内企业间的生产、营销、研发等各项资源整合,可使企业更为有效率地执行国际化。(5)网络中具有较高国际化能力的大企业,其实行某项国际化例如海外投资,将会带动网络中的小企业也实行国际化;或者网络中某些企业具有国外连结,也会促使其他企业国际化。总之,社会网络能提供企业实行国际化的机会与动机。

(二)组织层面因素

1.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国际化的路径也会受到企业知识密集度的影响。知识是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往往利用短暂的机会窗口通过快速的国际化获取先发优势。知识密集度是指企业依赖知识获取竞争优势的程度,知识密集度高的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流程开发、技术创新及采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有知识。autio et al.(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国际销售的增长越快,国际市场承诺增加的速度也越快。他们认为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对国际化具有放大效应:第一,在新的环境里,以知识的创造和利用作为竞争优势的企业比依赖于有形资源的企业更善于适应型学习并顺利成长。第二,知识尤其是显性知识,是可以转移的资源,为企业的国际扩张提供了灵活性。知识内在的流动性使它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与企业的固定资产比如制造资源和分销渠道等结合起来。因此,知识密集型企业能比只依赖于固定资产的企业更灵活地利用国际市场的机会,它们受距离和国家边界的限制较少。

2.组织学习能力。缺乏对海外市场状况了解及国际化相关知识和经验是阻碍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最大困难之一。由于地域间市场环境的差异及信息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和易变性,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的国际化路径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组织学习能力的企业国际化速度也更快。

尽管经验是组织学习的主要来源,但渐进的国际化路径并不一定是企业国际化的最好选择,快速的国际化也能积累经验,甚至可能获得更为丰富的经验。善于学习的中小企业通过以下学习方式加速企业的组织学习、缩短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首先是通过关系网络学习,企业能够通过合作和网络关系获得接触其他企业的机会,而无须全部亲历。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提供通向国际市场的快车道,这种方式对中小企业特别适用。其次是通过嫁接学习,企业也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或是通过聘用有能力的拥有特殊的隐性知识的经理人来获取知识基础、资源和能力。例如,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缩短了学习时间并改善了学习效果。最后是通过模仿学习,企业也可以观察其他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然后模仿它们的行为。

3.组织文化。企业的国际化活动嵌入组织文化中,国际导向的组织文化可以刺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创业活动,具有国际导向的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更快并对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相关的最重要的组织文化特性是国际创业导向和国际营销导向。国际创业导向是企业追逐国际市场机会的风险承担、创新和超前行动的整合:风险承担是指企业勇于承担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的倾向;创新是指企业产生新的构想、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外国市场的需要,代表企业用创造性的方法应对挑战;超前行动是指企业发挥首创精神,抢在竞争对手行动之前主动地预测并追逐国际市场的机会,反映了企业主动地寻求机会而不是被动地对竞争对手的行动做出反应。国际营销导向代表一种强调为外国市场客户创造价值的管理思维,该导向有助于企业创新战略的执行、客户知识的积累,产品发展及适应。

(三)产业特性

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企业所属的产业特性,产业特性包括产业国际化程度及生产技术特性。

1.产业国际化程度。产业国际化程度以企业所处产业的产业国际销售比例、产业对外投资比例及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衡量。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也会使得处在此产业中的大部分企业都面临国际化压力。企业所属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则该产业的供应商、客户及竞争者都可能已经国际化,那么一个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商业网络已经形成,企业较易了解海外市场的情况并从具有互补能力的企业中获取资源,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因此而加快。

2.产业技术特性。产业技术特性包括产业类别及技术生命周期两个因素。如果企业所属产业为高科技产业且技术生命周期较短,一些研发投入较大的科技型企业必须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才能实现预期的财务目标,这就会促进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加快。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企业的技术自主性较低,对国外技术和信息依赖程度较高,为快速获取国外技术信息,一些企业在创立初期就在国外设立子公司。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走向国际化对于处于全球化潮流中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一种必然选择,国际化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可能会给企业的生存带来消极的影响。生存和成长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而正确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则可以调和这对矛盾。渐进的国际化可以减少企业国际化风险,但却可能失去许多国际化机会和先行者优势;快速的国际化可以获得先行者优势,但却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暴露,对企业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应该根据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路径。我国企业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应国际化的需要: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11

专业代码与名称 星期六(2016年04月16日) 星期日(2016年04月17日)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020105 金融 [专科] 00073 银行信贷管理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075 证券投资与管理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55 企业会计学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66 货币银行学 00060 财政学   00072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00074 中央银行概论 04729 大学语文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107 保险 [专科] 00079 保险学原理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66 货币银行学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80 财产保险学 00081 保险企业经营管理学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 大学语文 020109 国际贸易 [专科] 00088 基础英语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091 国际商法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90 国际贸易实务(一) 00092 中国对外贸易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76 国际金融 00094 外贸函电 00093 国际技术贸易   00089 国际贸易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 大学语文 020118 餐饮管理 [专科] 00984 酒水知识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77 消费心理学 00978 烹饪工艺学(二)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980 烹饪原料学(二)   00977 餐饮业法规   04729 大学语文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55 企业会计学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45 生产与作业管理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00146 中国税制   04729 大学语文   00148 国际企业管理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03 会计 [专科]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157 管理会计(一)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70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55 中级财务会计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00146 中国税制 00156 成本会计 04729 大学语文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05 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166 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163 管理心理学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67 劳动法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164 劳动经济学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71 社会保障概论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04729 大学语文 020206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专科] 00168 房地产经济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171 房地产投资分析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176 物业管理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74 建筑工程概论 00169 房地产法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75 房地产开发       04729 大学语文 020207 市场营销 [专科]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179 谈判与推销技巧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77 消费心理学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180 企业定价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81 广告学(一)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178 市场调查与预测 00182 公共关系学 04729 大学语文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11 饭店管理 [专科]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193 饭店管理概论 00015 英语(二) 00194 旅游法规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201 饭店餐饮管理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 大学语文 020215 电子商务 [专科] 00890 市场营销(三) 00888 电子商务英语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889 经济学(二) 00891 国际贸易实务(三) 00892 商务交流(二) 00894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00896 电子商务概论 00893 市场信息学 00898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 00900 网页设计与制作 00902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28 物流管理 [专科]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5364 物流企业会计 05372 国际物流导论 05361 物流数学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362 物流英语     020265 采购与供应管理 [专科]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5364 物流企业会计 05728 采购谈判与供应商选择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361 物流数学 05362 物流英语       05734 商业组织与过程     020313 销售管理 [专科]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00179 谈判与推销技巧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177 消费心理学   00185 商品流通概论 00178 市场调查与预测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892 商务交流(二)       00908 网络营销与策划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0103 监所管理 [专科] 00242 民法学 00245 刑法学 00182 公共关系学 04729 大学语文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260 刑事诉讼法学 05677 法理学 05679 宪法学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3―0030―05

引言

在企业如何实现国际化方面,理论界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企业国际化实现方式上:普遍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出口、契约和外国直接投资(FDI)三种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并对此进行了广泛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但是对企业实现这三种方式的途径却鲜有探讨。而事实上企业国际化途径相对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目标而言,其地位就相当于目标实现的策略,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因而有必要对企业国际化途径进行深入研究。

一、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供应链研究概述

企业国际化是企业逐渐增强对国际经济活动影响其前景的认识,并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建立和进行交易的过程(包铭心,2006)。它以在全球范围扩展经营活动和扩大收益为特征(乔治・S・伊普,2005)。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始于企业的跨国界经营行为,从20世纪50年展起来。随着企业跨国界经营行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相关的国际化理论研究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总体上来看,企业国际化理论从三条不同的路线对企业国际化发展进行了研究(鲁桐,2003)。第一是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以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为研究主体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其代表性的理论是产品周期理论、边际产业理论等等。第二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以跨国经营行为、国际化过程为主线形成的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理论。其包括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以及出口行为理论、网络理论和国际战略管理理论等。第三是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以不完全竞争为条件,以跨国公司为研究主体的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其代表性的理论是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产品差异化理论等。此外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增长,也出现了针对发展中国家FDI的理论,诸如邓宁提出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拉奥的适应性技术优势理论、坎特维尔的后发优势和产业升级优势、刘易斯・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优势理论等。这些理论从各种不同角度阐释了企业国际化的动因、优势、可行性及企业国际化方式,给企业国际化经营实践提供了厚实的理论指导。

供应链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早期对供应链的认识局限在制造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强调的是如何提高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该理念曾经掀起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风潮。后来美国学者Stevens提出了集成供应链的思想,他指出供应链应该包括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供应链的集成,扩展了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将供应链研究推向新的范畴。在此基础上,Quinn又提出供应链是涉及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各种经济活动,而Baatz进一步将供应链扩展到物资的再生和再利用过程。这些理论的提出极大地扩展了供应链的研究范畴。至此人们普遍认同供应链涵盖了从原材料的供应、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所涉及到的全部流程,这其中包括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

供应链概念的提出导致供应链管理理论相应而生,并成为当前管理学研究的热点。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精髓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前提,透过供应链内各节点企业间的紧密合作,产生协同效应,在有效地为客户创造更多附加价值的同时增加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基于这样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已从多个方面展开,现又发展到把供应链管理看作是一种战略性的管理体系,特别是集中在合作制造、建立战略伙伴和战略联盟方面。

二、企业国际化实现的重要途径:构建供应链

将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考虑,我们提出实现企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即企业国际化经营可以通过构建供应链,以链条为主体参与国际市场来实现。事实上企业国际化可以通过企业单打独斗、构建供应链和与其他企业缔结“横向”联盟三种途径来实现,但我们对构建供应链这种企业国际化途径更有研究兴趣。为进一步说明本文的研究基点,我们用图1来描述。

对于构建供应链实现企业国际化的途径,我们可以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中找到有力的理论支撑。首先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中就蕴含了这种支持。1937年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指出:市场和公司是构成生产组织过程中两个可以相互替代的方式。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交易发生途径仅限于市场和公司两种形态之上。而事实上交易还会发生在处于市场和公司间的中间状态,也即在形成伙伴关系的公司间进行交易的状况。据此学者们对交易成本理论进行了扩充,肯定了组织间关系的客观存在,认为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市场和层级外的另一种现实选择。因为交易成本理论是根据效率来判断应该采取何种治理模式的,这样,依据效率可以将“生产”和“买”的决定扩展至“生产”、“买”和“伙伴关系”的选择(杨雪莱,2007)。针对二元的合作关系,交易成本扩展理论指出:(1)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双方为了维持合伙关系而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降低市场中固有的机会主义和监视成本(Jarillo,1988;Osbom&Baughn,1990)。(2)帮助企业避免将与自己核心能力不一致的行为内部化,或者避免将成本高昂难以管理的行为内部化。(3)避免管理其他国家雇员的困难性和高成本(Hennart,1988)。1988年Jarilio的研究也指出:当一个网络的安排为公司减少了交易成本时,网络比市场和层级更有效率。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企业间的“纵向”联盟,联盟中的企业构成复杂的网络,因而根据以上理论,构建完善的供应链可以使交易更有效率。

以跨国公司为研究主体而产生的内部化理论扩充也对以供应链形式实现企业国际化的观点给予支撑。这一经典理论依据市场相对效率来对市场和层级进行替代分析。扩充后的内部化理论加入各种混合治理结构的分析,认为代表先进生产技术的跨国公司也可以通过契约生产向合作伙伴外包生产服务,也即既可以考虑技术市场的效率也可以考虑生产市场的效率,这样最优治理结构的选择可以基于两个市场的相对效率。内部化理论的扩充显然更多地考虑了企业间界面的合作方式和治理机制。构建供应链属于企业间界面合作,企业国际化又和跨国公司密切相关,因而内部化理论的扩展为企业通过构建供应链实现国际化运营途径提供了支撑。

企业国际化研究的资深学者邓宁也根据企业国际化演变的实际状态,对他先前提出的企业国际化折衷范式进行了修正。因为企业国际化实践出现了国际合作安排(ICAS)这种重要形式,学者们发现

企业间合作形成的网链结构是介于市场和层级间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因此邓宁和其他学者一起把折衷范式放在“联盟资本主义”环境中进行了变量内涵修正,修正后的范式涵盖了新的企业国际化途径选择――国际合作安排。实践中ICAS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企业通过和其他企业的协作形成供应链从而以链条为主体整合进入国际市场。这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许多全球企业、跨国公司借此模式成功参与到世界经济运营体系中,并收到良好的效益。

网络方法理论的提出也为这一途径的可行性提供支持。网络方法理论假设:为了生存,组织需要和其他组织互相作用以获得其他组织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网络理论关注的重点是市场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每个个体的特征,这就极大地挑战了新古典主义范式假设。由此延伸出的国际化网络方法就认为:企业内嵌于广泛的商务网络中,该网络超越了单个公司的边界,甚至内嵌于不同国家的商务环境中,这对企业国际化的行为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尽管网络方法把企业所处的商务网络定义为:企业与其商业伙伴如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经销商、政府之间的关系(Johanson&Mattsson,1988)。但是很显然构建供应链来实现企业国际化也涵盖在这个网络中。

实践中利用供应链方式扩展国际市场的案例已有很多。许多企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这样的方式介入国际经济市场并取得显著成效。典型的如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制造业。他们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选择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充分利用这些国家原材料和人工的低成本优势,在本国进行汽车制造技术的研发、设计、发动机生产和整车装配,而将汽车的销售交由世界各国的汽车经销商,利用他们的营销渠道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这些企业运用现达的信息技术,凭借高超的供应链管理手段,将产、供、销紧密、有序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规模经济和快速反应同步,不但迅速拓展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而且将一些在本国已经丧失优势的产品和技术重新在发展中国家找到了市场,促使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此外研究表明美国的IBM、戴尔、通用、德国的西门子等在全世界迅速拓展,日本企业海外竞争实力的迅速增强,中国台湾企业形成“大企业主内,小企业主外”的特殊格局等等,背后强劲的驱动力也构建了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供应链。这些企业通过构建供应链和科学管理在真正实现顾客价值增值的同时,也使其整个链条上的企业价值得到了增长。它们已经成为企业界效仿的榜样。

以上理论和实践结果说明,企业通过主动构建供应链,以链条为主体进入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是可行的途径。我们相信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该种途径必将发挥更大的效用。

三、构建供应链对于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正向影响分析

本文所指企业国际化途径――构建供应链,旨在充分利用供应链潜在优势,强调建立供应商一生产商―经销商或客户链条,形成动态稳定的关系,运用先进供应链管理技术,调动各节点企业的资源、技术、核心能力等并对其整合,实现企业国际化战略目标。通过对理论的梳理和实践结果的剖析,我们总结出构建供应链对于企业国际化的正向影响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链条为主体参与国际化经营、增强市场力量

以链条为主体参与国际化经营可以增强市场力量,减少进入国际市场的壁垒和增强竞争优势。对日本企业的“系列之谜”,台湾企业“小主外,大主内”格局的研究分析表明,日本和台湾企业是通过构建其供应链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虽然链条上的企业并非都是大型企业,是由于文化上的一致性,使节点企业间高度信任和高度依赖,增强了市场进入力量,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上业绩卓著。对于构建的跨国地区供应链,不论是从国际贸易的内向视角还是外向视角看,都能实现与当地企业合作,利用当地企业在文化、市场、政策、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降低市场进入的贸易壁垒和非贸易壁垒,快速进入当地市场,获得竞争优势。那些把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工厂作为产品零部件供应商、又把最终产品销售到这些地区的全球型企业,正是利用这些优势实现了企业的国际拓展。

(二)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可以利用互补资产,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跨国供应链,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分处不同国家。链条中的供应商有低成本或供货速度优势,分销商的市场营销势力很强、生产商的生产实力或技术实力独占鳌头等等,这样通过形成供应链,各企业把自身的优势通过链条间的协调发挥到极致,形成互补效应,从而提高整个链条的能量,迅速进入或占领国际市场,最终实现企业国际化战略目标。

(三)构建供应链,搭建良好学习平台,激发创新

世界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知识决定命运的阶段。而新的知识和创意都源于不断的学习。供应链节点企业间以信任为基础建立起牢固的伙伴关系为互相学习搭建了一个无法替代的健康平台。节点企业间互相学习对方的显性知识或默会知识相比其他企业而言更加便利。链条上的企业若处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核心能力、不同类型的管理模式和不同层次的管理水平,这样的融合更容易激发创新。同时,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链条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会更加强大,在世界的各个地区拓展新的“市场疆域”会持有更独特、敏锐的投资视角。这些对于链条上企业的国际化和价值创造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四)以链条为主体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经营的抗风险能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导致企业将风险管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有国际业务的企业而言,金融、政治、政策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是企业新增的风险管理重点。若是以构建供应链的途径进行国际业务,一方面承担的风险可以分散和转嫁,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节点企业间合作竞争的特点进行技术上的操纵,将链条风险规避或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对于单打独斗、只依靠自身资源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而言这是无法实现的优势,也是那些搞横向价格联盟、技术联盟的企业联盟很难比拟的。研究显示,相比供应链这种“纵向”联盟而言,“横向”联盟的牢固性较差。随着某一联盟企业的当前战略实现后,“横向”联盟企业间的关系会很快变得松散。因此,以供应链模式进入国际市场增加的抗风险能力,将使链条上所有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变得较为容易。

(五)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发挥供应链本身的潜在优势

供应链这种介于市场和层级间组织模式有极强的生命力,其本身蕴含的能量,近20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得出了很多结论:降低成本,使链条上企业的运作达到最优化,提高效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产品、服务、技术和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等等,促使供应链整体价值增值。相信随着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供应链蕴含的能量将展现的会更多。

四、实现国际化进程的供应链类别及其特征分析

为指导企业国际化实践,有必要对参与国际化运营的供应链类型进行归纳。根据本文所指供应链的特殊目的,在现实条件和面临环境的分析基础上,我们认为市场力量的大小对于参与国际化运营供应链的构建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我们依据成立供应链时节点企业的市场力量大小,把旨在参与国际化运营的供应链分为均衡型供应链和主导型供应链两类。

(一)均衡型供应链特征

均衡型供应链是指构成供应链的节点企业市场力量均衡,各自具有难以替代的核心能力,双方或多方为了实现国际化在市场上搜寻愿意合作的企业,经过广泛的筛选、接触和谈判,最终达成一致意向,自愿结成“纵向”联盟,以链条为主体介入国际市场,实现联盟企业国际化。这类供应链具有以下特征:

1 各节点企业目标一致。均衡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目标都在于实现自身国际化进程。双方或者多方从自身发展出发,制定出国际化战略目标,并且认同构建供应链实现国际化经营途径,愿意以节点企业的身份实现企业国际化。

2 各节点企业均具有链条所需的核心能力。该类型供应链中节点企业均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也即具有独特的、有吸引力的市场力量,其他节点企业正是重视此种力量才愿意与其合作,并且这种力量会对链条上其他企业的违约行为造成威慑,从而促使构建的供应链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3 供应链管理实施民主化管理。此类供应链的管理依靠各节点企业间共同决策,任何一单个节点企业都不具有最终的决策权,在公正、透明的前提下,进行充分沟通,以保证做出对整个链条最有利的决策。

4 链条简洁。构成该供应链的节点企业因为实力相当,目标一致,均认同以构建供应链的方式实现国际化经营,因而造成现实中这样的企业数量较少。因此链条上各个环节的节点企业不多,链条简单。

(二)主导型供应链特征

主导型供应链是指先存在一个企业,该企业决定通过构建供应链的方式来实现企业国际化。该企业作为供应链构建的主导企业,努力寻找符合设定标准的目标企业,成为其拟定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主导企业可以是生产商或经销商。该供应链中的主导企业目的在于实现自身国际化的战略目标,构建供应链的目的在于利用链条中其他企业的辅助作用。而链条中的其他企业和主导企业的最终目标并不一定一致,因为市场力量较小,想利用主导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获取一定的利润和成长机遇。该类型供应链具有以下特征:

1 供应链的构建和管理由主导企业进行。该类供应链的构建成功和主导企业密切相关。主导企业制定国际化战略目标,并确定通过构建供应链的方式来实现国际化经营。为实现目标,主导企业制定出链条上其他企业需要符合的条件并在市场上寻找。因为主导企业需要的上下游企业仅是辅助其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市场上符合的目标企业相对较多,也较容易构建。供应链成立后,主导企业因为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自然成为链条的管理者,拥有较强的决策权,引导链条朝着实现自身目标的方向努力,同时兼顾链条中其他企业的利益分享。

2 链条中各节点企业的目标不一定一致。此类供应链除主导企业外,其他节点企业的目标会各有不同,他们看重主导企业市场力量带来的潜在利益,愿意在主导企业的引领下间接实现自身的长期或者短期目标,他们的目标可能是增加利润、增长业务领域、提高管理水平等等,当然也会和主导企业的目标一致为了实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