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职称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1 10:33:44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53-02

本文通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女性社会称谓分为通称,职业称谓,职务称谓,拟亲属称谓四类,对女性社会称谓做了多方面的审视和分析,将女性社会称谓独特的规律呈现出来。让读者能清晰看出两种语言中女性社会称谓的异同。

1 女性社会称谓分类

1.1女性通称

汉语中女性通称有以下几类:(1)“同志”:在汉语中“同志”原指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的革命者之间的互相称呼。在解放以后,中国将“同志”一词广泛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由此也出现了“女同志”一词。到后来“女同志”适用范围逐渐缩小。(2)“女士”和“小姐”。“女士”和“小姐”一般是对在不确定对方婚姻状况时使用的女性称谓。(3)“老板”“老师”“师傅”“同学”。这一类称谓语没有特定指任何一个性别,所以被归为通称这一类。这些称谓语是我们在社交场合经常使用的一些通用称谓语。

维吾尔语中不分性别通称如:同志jold?蘩、朋友ada?蘩,在古代维吾尔语中有ada?蘩没有jold?蘩一词,而jold?蘩一词是在建国时期由汉语中的“同志”衍生出来的,也因此运用到了女性称谓上。在维吾尔语中对女性使用的通称是χnim。χnim一般主要用于有知识,社会地位高的女性。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用χnim,通常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会用“jχ?X misiz+名字”的形式。

1.2 女性职业称谓

职业称谓是对各种人士所从事的职业而使用的称谓语。

我们主要是对在比较正式的交际环境中的职业使用职业称谓语如:医生、护士、律师、警察、厨师、主持人等。在这众多的职业当中有个别几个属于女性的职业称谓。例如:空姐、护士、月嫂、保姆等。这些职业已经普遍被社会认同并接受为女性职业。

维吾尔语中女性职业称谓有:在学校工作的“老师mu?藓llim”、在医院工作的“医生doχtur”,“护士sestra”。以及其他各行各业如:律师advukat、警察saq?bi、厨师a?蘩p?藓z、记者muχbir、主持人rijas?藓t?bi等。在这众多的职业当中有个别几个属于女性的职业称谓。例如:护士sestra、空姐kutku?bi χanqiz、保姆bala baqqu?bi。

1.3女性职务称谓

在语中的职务称谓范围广,种类多,几乎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职务都可用于称谓。职务称谓通常分为四种:官衔,职衔,学衔和军衔。

(1)官衔一般有:主席r?藓is、总理zu?yli、省长?尴lk?藓 ba?蘩liqi、主任mudir等。

(2)职衔有:教授professor、副教授muavin professor、研究员t?藓tqiqat?bi等。

(3)学衔有:博士doktor、硕士magistir、学士bakalavr等。

(4)军衔有:元帅mar?蘩al、将军general、上将admiral、中将lejtena general、少将major general等。

在维吾尔语中,无论官大官小、从事什么职业都可以用姐姐a?ba、hede、妹妹si?yil来称呼对方。不仅能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还会显得很亲切。当然在初次见面时一般会称呼对方的职务名。

1.4女性拟亲属称谓

拟亲属称谓多用于面称。一般使用方法是根据称呼者的年龄的大小,参照亲属称谓的辈分,用亲属称谓语称呼对方。是汉语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称谓形式,如:伯母、阿姨、姐姐等来称谓非亲属女性。另一种使用女性拟亲属称谓的方式是“姓+女性亲属称谓语”如:张姐,李阿姨等是年龄较小的女性对年龄较大女性的称谓。最后一种是老/大/小+女性亲属称谓语,如:老奶奶、大妈、大婶、大嫂、大姐、小妹妹等。小妹妹一般是年长女性对比自己年轻一辈女性的称谓外,像老奶奶、大妈、大嫂、大姐都是对非亲属女性长辈的称谓。

维吾尔语女性社会称谓中多是以年龄作为区分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使用拟亲属称谓语。维吾尔族人民会对比自己大的女性称姐姐a?ba、hede、奶奶?bon apa,对比自己小的女性称“妹妹si?yil”。维吾尔族人民通过使用拟亲属称呼使同胞之间变得更加亲密团结互助。

2 女性社会称谓的对比

2.1女性社会称谓的相同点

在语中都可将女性社会称谓分为通称,职业称谓,职务称谓和拟亲属称谓四类。女性通称中都有相同或者类似的称谓语,如:同志jolda?蘩,朋友ada?蘩,女士χnim等。职业称谓中的老师muellim,医生doχtur等。职务称谓中的主席reis,总理zu?yli等。拟亲属称谓语中的姐姐a?ba,妹妹si?yil等。

2.2女性社会称谓的不同点

在汉语中女性通称有“女同志”“女士”等称谓,但在维语的日常生活中其实很难找出一个明确定位女性的通称。像维吾尔语通称中的同志jolda?蘩,朋友ada?蘩,不仅可以适用于女性同时也能在男性当中使用。

由于中华民族素有以“礼”著于世,所以汉语的女性社会称谓语多以礼貌为原则,以社会关系为准则。另外因为汉民族是一个经历长期封建统治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一个民族,所以在称谓上有严密的等级关系,无论人的关系多么亲近,私交是用什么称谓语,但在公共场合中,只要一个人社会地位低,即便年长也要对其用职务称谓或是职业称谓。维吾尔族也是一个崇尚礼仪,尊老爱幼的民族,但他们对不管官大官小,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能以姐姐a?ba、hede的方式称呼对方。这种称呼既显得亲切又能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在汉语的拟亲属称谓中有“姓+女性亲属称谓语”和“老/大/小+女性亲属称谓语”是年龄小的女性对年龄大的女性的称呼。但维语中没有这样的称谓方式,他们在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时使用的是jaχ?蘩imsiz+女性本名的形式。

3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女性社会称谓有异有同,但总的来

说,异大于同。本文中讲到的女性社会称谓语多是受时代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影响不断出现新的女性称谓。这些女性社会称谓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两个民族的文化和民俗差异性所造成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逐渐相互融合,两个民族的女性社会称谓也将不断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参考文献:

[1]傅瑜琴.《俗语典》民俗语汇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2]艾合买提・怕萨尔.论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名族出版社,2007.

[3]彭慧.现代汉语女性称谓语研究[D].湘潭大学,2009.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篇2

称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称谓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位置,称谓也能帮助人认识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论语》是先秦儒家经典之作,它是语录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当时人物和情景的真实反映。《论语》涉及面广,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论语》称谓词进行考察能够很好地反映先秦时期的词汇特点以及社会面貌。本文从词类、语用、词义三个方面对《论语》称谓词进行判定,对这些称谓词进行数据化描写,并从中归纳出其音节特点和文化特点。

一、《论语》称谓词的判定

称谓词的定义在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马宏基、常庆丰在其研究新时期称谓语的著作《称谓语》中,定义“称谓词”是“指称对象是人,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反映了人们社会关系的一套名称”,把称谓等同于名称,《现代汉语词典》采用了这一定义,该说法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袁庭栋在《古人称谓漫谈》中指出,“称谓词”是“对人的称呼”,他把“称谓词”等同于“称呼”。而《汉语大词典》中解释“称谓词”为“称呼,名称”,包含了前两种说法。本文定义“称谓词”为:“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示个体所处社会位置的称人名词,具有社会交际功能。”在具体的判定中,可以依据三个方面的标准来判断。

第一,依据词类来判断。首先,称谓词是词的一部分,必须符合词的特征。词是具有一定语音形式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所以诸如“执鞭之士”“六尺之孤”等表示称谓的短语就被排除在外了。其次,称谓词属于名词,它是名词的子集。《论语》中部分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例如“直”,指“正直的人”,我们把这类词也放在称谓词中讨论。

第二,从语用上判断。《论语》中称谓词的语用特征主要有自称和对称、尊称和敬称。人称代词具有交际功能,但是不能表现出特定的身份。比如:第一人称代词“吾”在《论语》中出现了113次,其中孔子对学生称“吾”有86次,学生对孔子称“吾”出现4次,他人对孔子称“吾”出现5次,其他情况下“吾”作第一人称出现18次;第二人称代词“尔”共出现21次,孔子对学生称“尔”出现16次,他人对孔子称“尔”出现1次,其他情况出现了4次。上述两种情况下,人称代词所代表的主体是不固定的,有时是孔子,有时是学生,还有指代其他人的。由此可以看出,《论语》中的人称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可以根据对话人物和场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被排除在称谓词的范畴之外。而另外一部分表示自称和对称的词,如“朕、后死者、躬、夫子、师、门人、小子、鄙夫”等,这些词在功能上等同于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但是后来没有出现可以取代它们的人称代词,所以我们将这类词划为称谓词。

第三,依据词义判断。称谓词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个体所处的社会位置。《论语》中出现了许多对姓名的指称,如“丘、参、求”;还有对地名的指称,如“泰山”。王力先生认为,“指称人名、地名的称为‘专名’”。如果仅依词类这一条判断标准,是可以把姓名和地名划入称谓词的,但是称谓词还必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示一个人所处的社会位置,而姓名和地名并不具有这些词义,所以被排除在外。

依据定义及以上三条判断标准,经统计,《论语》中的称谓词共有91个。

二、《论语》称谓词分类描写

称谓词的分类标准不一,依据内容可以分为社会称谓和亲属称谓;依据称谓词的来源和构成形式,分为本称、喻称、代称、用事、别称、省称、仿称、方言;依据说话者的态度和感情,分尊称或敬称、美称、谦称、詈称、蔑称或憎称、昵称或爱称、奉承、戏称或谑称。因为《论语》涉及面广,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为了更好地通过称谓词反映先秦时期的社会面貌,本文依照内容对《论语》称谓词进行分类描写。

(一)社会称谓

《论语》中的社会称谓主要包括社会关系称谓、职业称谓、身份称谓、年龄称谓、情感称谓、性别称谓。这些称谓词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特征。社会称谓共85个,占《论语》称谓词的88.5%。

1.社会关系称谓

《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大部分内容都是孔子与学生、孔子的学生与其学生的对话,所以《论语》中的称谓词很多都是反映师生关系的,此外最多的就是涉及君臣关系的称谓词。

1)表师生关系

a.称呼弟子

“弟子”表示“学生”义一共出现5次,一般都是孔子对弟子的称呼。

(1)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雍也》)

“二三子”出现6次,都是孔子对其学生的称呼。

(2)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

“门人”出现8次,大部分都不是出现在对话中,而是在描述性的语言中对学生的称呼。

(3)门人问曰:“何谓也?”(《里仁》)

“小子”表“学生”义共出现6次,多是长辈对小辈的称呼。

(4)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公治长》)

“从者”出现3次,义为“跟随的学生”。

(5)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进》)

b.称呼老师

“夫子”作对孔子的特殊称谓共出现30次。

(6)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颜渊》)

“师”出现3次,义为“老师”。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

“木I”出现1次,其原意是“铜质木舌的铃子”,引申为“人民的导师”。

(8)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

2)表君臣关系

a.称呼臣子

“臣”出现26次,义为“臣子”。

(9)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泰伯》)

“帝臣”出现1次,义为“天帝的臣子”。

(10)帝臣不蔽,简在帝心。(《尧曰》)

“大臣”出现3次。

(11)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先进》)

“故旧”出现1次,指“故去的臣子”。

(12)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微子》)

另外,“下”也有“臣子”义。

(13)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素)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敌),愉愉如也。(《乡党》)

b.称呼君主

“君”出现46次,用来称呼古代的天子、诸侯。

(14)信君不如君。(《颜渊》)

“上”出现9次,指身处上位的人或年长者。

(15)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

2.职业称谓

《论语》的内容涉及面广,有各种类型的职业称谓。每一类在原文中最多出现1次。

主要有:工(工人)、士(读书人)、士(士人)、执御(赶马车的人)、执射(射击手)、鄙夫(庄稼汉)、夫子(老师)、农(农民)、圃(菜农)、行人(外交官)、学者(学者)、使、士师(法官)、女乐(歌姬)、鼓(打鼓的人)。

3.身份称谓

《论语》的著笔当开始于春秋末期,编辑成书则在战国末期。那时中国正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等级森严,《论语》是儒家经典,其语言特征契合正统思想,对身份的称谓有严格的区分。

对官职的称谓:南面(一部门或一地方的长官)、宰(总管或县长)、有司(管事者)、太宰(官名)、公卿(官名)、帅(将领)、下大夫(官名)、上大夫(官名)、小相(赞礼之人)、老(大夫的家臣)、臣大夫(家大夫)、大夫(大臣)、诸侯、晨门(司门)、冢宰(宰相)、陪臣(家臣)、赍(诸侯)、大师(太师)、封人(边防官)、令尹(官名)、君子(在高位的人)、大人(在高位的人)。

对百姓的称谓:奴(奴隶)、庶人(百姓)、民(老百姓)、众(大众、百姓)、百姓(百姓)。其中“民”出现42次,“众”出现了13次,“百姓”出现5次。

对君王及其妻室的称谓:朕(帝王的自称)、躬(君主的自称)、天子(最高统治者)、先王(逝去的君主)、夫人(国君的妻子)。

对神灵的称谓:社(土神)。

4.年龄称谓

《论语》中作年龄称谓的词一共有8个,其中“冠者”是用儿童头上戴的帽子指代儿童,“杖者”用老人手里拄的拐杖指代老人,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这部分称谓词依据年龄来分,有以下几类:

a.表示儿童的有“童子”,共出现3次。

(16)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述而》)

b.表示年轻人的称谓词有:“弟子、冠者、后生、匹”等。

(17)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

c.表示老年人的称谓词有:“先生、杖者、丈人”等。

(18)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党》)

5.情感称谓

称谓语中有系统的礼貌用语,根据不同的对话内容使用不同的称谓。依感彩的不同,本文将《论语》中的情感称谓分为美称和贱称。

1)美称

《论语》中有很多评判一个人道德品行的内容,“君子”作为道德上完美的人被儒家推崇,《论语》中出现最多的美称就是“君子”。“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指道德高尚的人。例如:“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另外还有“乱臣”(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善”(好人)、“贤”(贤德的人)、“圣人”(贤德的人)、“人”(人物或者人才)、“直”(正直的人)等美称。

2)贱称

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小人”共出现20次,指“无德之人”,例如“小人比而不周”中的“小人”就是指道德品质低劣的人。此外,还有“野人”(一般人)、“枉”(邪曲的人)、“不能”(能力弱的人)、“罔”(不正直的人)、“后死者”(孔子的自称)等贱称。

6.性别称谓

《论语》中没有专门对男性的称呼,一般的称谓都是指男性,出现了6个对女性的称谓词。除了“夫人”“女乐”“妻”“母”以外,“妇”出现了2次,指女子,“女子”出现了1次。男性称谓居多的主要原因是,《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而孔子及其弟子都是男性。

(二)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用来表示具有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者以某种制度、形式(收养、再婚)形成的亲属关系的称呼或名称。《论语》中的亲属称谓词不多,仅占11.6%,主要包括:“父”出现25次,指父亲;“母”出现10次,一般与“父”连用,指母亲,例如:“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兄”出现4次,表示“兄长”,例如“以其兄之子妻之”;“兄弟”以“兄弟”之义出现了4次。另外,还有“子”(儿子或女儿)、“鬼”(已死的祖先)。

三、《论语》称谓词的特点

称谓词作为词汇的一部分,反映了汉语词汇在先秦时期的特点。另外,称谓词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分析《论语》称谓词的音节特点和文化特点。

(一)音节特点

据统计,《论语》称谓词中单音词共有34个,占37.4%,复音词57个,占62.6%,复音词的数量远多于单音词。

从复音词的构词方式来分析,许多词是由构词能力较强的词根构成的。其中名词性词根构成的复音词有25个,占所有复音词的43.9%,数量最多,也最典型。

由词根“者”构成的复音词共有5个,如“从者、冠者”。由词根“子”构成的复音词共有10个,如“夫子、弟子”。由词根“夫”构成的复音词有4个,加词根“人”的有3个,加词根“天”的有1个,“臣”有2个,“生”有2个,“三”有1个。

(二)文化特点

称谓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要素,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面貌和社会观念。《论语》中的称谓词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先秦时期的文化特点。

《论语》中的称谓词体现了等级差别,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带有明显的鄙视与不屑,例如对庄稼汉的称谓是“鄙夫”,对奴隶的称谓是“奴”,而对帝王称“天子”,统治阶级与被压迫阶级的称谓有明显的差异。

《论语》中的官职称谓一共有22个,占社会称谓的25.9%,这个比例已经相当大了。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称谓,大夫也有“上大夫”和“下大夫”之分,可见先秦社会等级森严,有严格的官职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论语》称谓词的判定主要应该依据词类、语用、词义三个标准。通过对《论语》称谓词的分类描写可以发现,《论语》称谓词中复音词居多,《论语》中的官职称谓词十分丰富,而且对不同等级的人的称谓相去甚远,这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的。

参考文献:

[1]畈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M].北京:中华书局,1994.

[4]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5]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伍铁平.男性直系亲属称谓的类型比较[J].语言论文集[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58-01

一、亲属称谓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宗法制等级社会。宗法制度中堂兄弟是一家人,表兄弟则是外人。《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是姑表姐弟,宝玉和宝钗是两姨姐弟,论亲戚宝玉宝钗要远于宝玉黛玉。由于中国有着两三千年的封建统治,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是对封建统治的维护和社会道德的约束,而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比如对于妻子的称呼,因为丈夫社会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之妻曰夫人,大夫曰儒,士曰妇人,庶人曰妻。”随着历史的发展,妻子的称谓有所变化,称呼也多了起来,把妻子叫做“夫人、妻子、媳妇、内子、内助、内人、拙荆、老婆、老伴儿”等,体现了汉语称谓语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二、社会称谓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一)泛称的社会称谓

泛称的社会称谓也可以理解为通用称谓的泛化现象,通用称谓语指的是一般不严格区分被称呼者的年龄、职业、身份。比如我们熟知的“师傅”,这个称谓词在古代是对老师的尊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后来指典型的师徒关系,现在人们把一些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称为“师傅”,比如称呼司机、厨师、建筑工人。另外,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姐”一词经历了一个由卑至尊的语义演变过程,由婢女之意逐渐褒义化,成为对深闺未婚女子的尊称。后来曾一度消失,至“”后逐渐恢复使用,不仅可以指称未出嫁的年轻女子,也可以称呼各种服务行业或其他年轻的女性工作人员。其称谓的泛化,深刻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变化和解放,折射出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借称的社会称谓

在汉语中,借称社会称谓指借用亲属关系称谓来称呼社会关系对象。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家庭本位” 的社会结构观点在语言中的折射,是中国人的道德观在语言中的体现。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认为亲属关系是人与人最重要的关系。因此,用亲属称谓来借称社会称谓,表示尊敬客气,希望与被称呼方建立亲密的关系。比如我们熟知的“叔叔、阿姨、大爷、大娘”之类的称呼,本来是亲属称谓,可是在交际中它却又可用做社交称谓。

(三)职务职业称谓

受封建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中国人社会关系的官本位观念十分突出,汉语称谓中有一大特点就是偏好职务等身份称谓。在我国古代有许多有关“官位”的称谓,一般来说,官称就是根据所称对象所任的官职而称。《红楼梦》中林黛玉为香菱推荐王维的诗集时说的是“王右丞”,因为王维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官尚书右丞。还有直接以官称代替人名的情况,比如用“翰林”代指李白,用“吏部”代指韩愈。职业称谓中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在中国有些特殊技艺是家族世代相传的,人们对其的称谓是把技艺或者成果的名称放在前面,把家族的形式缀于后面,如“泥人张”“面人郎”,这样的称谓不仅可以表示尊重,更是一种品牌的代称。

三、汉语称谓的缺失现象及文化思考

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在选择称谓词的时候要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职业等情况来称呼,如果选择不够恰当,便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胡明扬先生认为现代汉语的社交称谓有不少缺环,导致过去学者长期沿用某些文言称谓。汉语称谓的缺位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如通常人们对老师的妻子尊称为“师母”,但是对女老师的丈夫却不能称“师公”;在一个单位或组织中,可以用一个人的姓加职位名称来称呼,比如“王局长”“李科长”,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但是对没有职位的人,在不熟悉时又不便称“老刘”或“小刘”。种种现象出现时我们都可以看成社会称谓的缺失。

之所以出现上述的称谓缺失的现象,是传统文化在深层面对语言的影响。缺失“师公”这样的称呼,是因为古代老师都是男性,女性不能进入社会,因此便缺少“师公”之类的称呼。《尔雅·释亲》:“妇之言服也。服事于夫也。”这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对称谓的影响。

四、结论

中国人对于血缘姻亲的观念以及封建传统伦理道德影响亲属称谓,社会称谓的意义和形式的变化要决于亲属称谓;日常交际中存在称谓缺失的现象,是传统文化在深层面对语言的影响。因此,了解称谓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把握称谓的文化内涵,对交际的深入开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炯.中国文化修辞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篇4

职称论文答辩是综合考察申报人水平能力的一种形式。所以答辩成绩在其职称评定中举足轻重。论文答辩小组一般由三名专家组成,对文章中不清楚、不详细、不完备、不恰当之处,在答辩会上提出来。一般说,专家所提出的问题,仅涉及该文的学术范围或文章所阐述问题之内。职称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文章的真伪、审查写作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审查文章是否符合体裁格式,以求进一步提高。职称申请人通过答辩,让专家进一步了解文章立论的依据,处理课题的实际能力。所以职称申请人心理上应把它看作一次锻炼和提高的难得机会。

通常论文答辩会的程序是这样的:

1.职称申请人介绍本人基本情况。

2.职称答辩小组提问。

3.职称申请人回答或辩解。

4.评定成绩。

了解了答辩程序后,职称申请人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答辩的准备工作,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职称申请人答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篇5

一、称呼语的界定

语言学界对称谓语和称呼语有不同看法,大致分为“称谓语、称呼语一体说”、“称谓语、称呼语差异说”两种看法。笔者认为二者在概念上存在一定差异。称谓语仅用于书面语,不能用于面称,以一种静态方式存在,是对他人介绍时可以表明身份的词语;而称呼语则是一种口语形式,可以用于面称,是一种动态的运用,是当面打招呼时可以表示彼此关系的词语。可以说,称呼语是称谓语的一种言语表现形式。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语,反映自身的教养和对对方的尊重,甚至还体现双方的关系程度。本文对乌鲁木齐地区商业场所营业员的社会称呼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二、隐匿调查

本文采用隐匿观察法,抽取样本数为60。通过对样本中使用称呼语的商家的调查,记录并分析营业员的社会称呼语使用情况。此次语言调查选取了在经济地位上处于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商业场所,分别为乌鲁木齐友好商业区、大小西门商业区、地下街小贩区。

上图是样本中使用称呼语的商家数量。

这三个商业场所的等级差别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说明。

高级:位于市区繁华地段且交通便利的友好路,是商业区中心,有美美、太平洋百货、友好商场、世纪金花等购物中心。这类商业场所内部布局合理,商品陈列疏密有致、美观大方,各楼层还有接待员引导顾客购物,展厅柜台安排合理且购物环境优雅舒适。该区域主要以奢侈品、名牌、高档商品为主,商品没有折扣,价格昂贵。

中级:大小西门商业区,交通拥堵、人流量大。这类营业场所内部注重层次区分,相对宽敞,但人员杂多,较为拥挤,商品陈列较满,种类繁多。该区域商品主要以服饰为主,品牌化和大众化相结合,价格中等,大多数居民都能承受。

低级:地下街(南门),内部布局杂乱,水泥地面,卫生环境较差。这类营业场所布局不合理,柜台相当拥挤。商家为减少开支,将商品陈列得满满当当,商品价格便宜,质量较差。

三、综合分析

在使用隐匿观察法分别对这三个商业场所的营业员进行社会称呼语的语言调查中发现:

(一)称呼语的使用与营业场所、营业员的文化水平、文化素质相关。

1.友好:高级商业场所,营业员经过一定的培训,服务态度好,与顾客是否购物无关;

2.大小西门:大众消费区域,营业员大多自主营业,文化素养中等,其态度与顾客购物与否有一定关系;

3.地下街:营业员主要是个体小贩,靠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辨别来客中哪些是闲逛的,哪些是真正的买主,对没有购物意向的来客常常不予理会。

(二)称呼语的使用与营业员的年龄、性别因素有关。

1.友好:无论顾客处于哪个年龄段,一般男职员都称呼女性为“女士”,而女职员则有时直接说“您好”,这两种情况仅适合于年轻男女职员,中年职员通常不称呼对方或直接说“您好”。

2.大小西门:在这一商业区中,营业员使用的社会称呼语比较多。年轻男、女职员称呼女性顾客为“美女”的占有较大比重;年龄稍大的女性职员有时会称呼年轻女顾客为“妹妹”或“宝贝”。女性职员在这一商业场所中使用的称呼语较为灵活,而男性职员则较为普遍地称呼女性顾客为“美女”。此外,对于中年顾客或年龄稍长的顾客,这些职员称呼对方为“叔叔”、“阿姨”。

3.地下街:在地下街这一柜台拥挤、人员繁杂的商业场所内,营业员一般靠观察辨别来客是闲逛的,还是真正有购物需求。对于真正的顾客,会表现得很热情。在这个商业场所中,营业员一般不称呼对方,显得较为冷淡。

(三)商业场所不同,营业员选择社会称呼语时的心理动机则不同。

调查中发现商业场所级别的不同决定了营业员文化素质的高低,而营业员文化素质的高低则决定了他们选用社会称呼语时的心理动机,出于对心理动机的顺应,他们会根据交际需要,结合自身文化素质,选择自认为适合消费者身份特征的社会称呼语。例如:位于友好的商业场所,无论顾客是否购物,营业员始终态度温和、面带微笑;地下街的营业员通过观察仅对有购物意向的顾客表现得十分热情,其他顾客一般不予理会。

(四)不同商业场所的营业员进行言语交际时都遵循礼貌原则。

从语言调查中可以分析出营业员为了达到言语交际的目的,会顺应社会规约中的礼貌原则,这是一种被动地顺应。通过观察,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确定对消费者的礼貌等级,然后选择适当的称呼语,从而把不礼貌的现象缩小在可控范围之内,使言语交际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例如:大小西门的营业员通过观察顾客的年龄、性别、衣着等,判断其购物能力,会对顾客使用不同的称呼语。

(五)高级商业场所中,社会指示功能在营业员选用称呼语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从营业员面对顾客时选用的称呼语可以分析出双方的社会关系及相对的社会地位。例如:位于友好路的商业场所称呼女性为“女士”或“您好”,从称呼语可以看出是买卖双方、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六)“权势关系”、“同等关系”对营业员选用称呼语的影响此消彼长。

语言调查发现,高级商业场所的营业员选用称呼语时往往忽略双方的“同等关系”,而“权势关系”则起主导作用。例如:称呼女性为“女士”时,营业员忽略双方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同等关系”,出于礼貌更突出双方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而中低级商业场所中的营业员则更注重双方的“同等关系”,他们会从年龄、性别、兴趣等方面寻找双方的共同点,礼貌性地寻找新的称呼语,拉近彼此的距离,适应新的语境。例如:大(小)西门常会使用“妹妹、美女、宝贝、阿姨(叔叔)”等称呼语。

(七)营业员社会称呼语的使用并不是一一对应、机械不变的。

为满足言语交际需要,营业员面对顾客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做出顺应,选择适当的称呼语,但不同商业场所会呈现出不同的现象,高级和低级商业场所的称呼语形式较为单一,而中级商业场所的称呼语形式则灵活多变。语言是动态发展的,不管何种形式,在称呼语选用过程中并没有固定模式,使用时不可能一一对应、机械不变,都需要根据顺应理论和交际目的进行适时调整。

综上所述,在言语交际中,人们不仅出于礼貌才使用称呼语,还夹杂多种因素。同时,在称呼语选择过程中,反映出不同的社会现象。第一次使用隐匿调查法,内容、范围等比较单一,但在调查中确实发现一些书本上体现不出来的语言现象,还需要在今后研究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篇6

前言

公共演讲,尤其是政治演讲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很多学者已对公共演讲进行了广泛研究,如传统语法的研究、演讲内容的研究、与具体语言特征有关的三个元功能的研究,对公共演讲体裁和文本的研究,等等。然而,几乎没有人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演讲者技巧进行分析过,他们并没有解释演讲者是如何在演讲台上成功的达到交际目的的。

语用学没有独一无二的定义。本文作者引用凯姆普森对语用学的定义:语用学是一种试图发现说话者如何使用句子而达到成功交际目的的理论(Kempson,1975:84)。公共政治演讲是政治家以口头形式向聚集的听众传播信息的活动,在这一交际过程中语言以及元语言是不可缺少的。总统就职演说具有独特目的和显著特征,因此,本文作者以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为例进行分析。“演讲通常被看做是在特定时限内清楚、有趣、恰当地达到传达信息、劝说等特定效果的一种综合策略”(Wilson, 1994:5-6)。 总统演讲的目的在于让全国观众确信自己的投票是正确的,使民众信服总统能够代表他们的广大利益,并得到最大限度的拥护和支持。

作者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以下问题:为了劝说听众信服毕业论文范文,奥巴马在演讲中使用了何种语用学策略,以及这些策略产生了何种语用效果?作者发现演讲者使用了多种方式使自己与公众靠近,与公众互动,并得到公众的响应。

一 拉近距离的语用策略

在就职演说中,美国总统无一例外地要与全国观众缩小距离。尽管站在高高的演讲台上,可他们都努力让公众感受,虽然身为总统,但他也是民众的一员,是国家的公仆,是兄弟姐妹,而不是拥有至高权力却无法接近的人。他们通常使用三种策略。以奥巴马为例:

1 称呼的方式

在2009年1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奥巴马致意道:“My fellow citizens(我的同胞们)”。此前的总统也不例外,称呼民众“my fellow citizens, mycountrymen, or my fellow Americans(我的同胞们,我的市民们,我的美国同胞们)”。这种方式涵盖了所有美国公民,并赋予平等的地位。奥巴马总统通过表达自己希望成为公众一员的意愿,缩小了与公众的心理距离,使得演讲像兄弟间谈话一样轻松和谐。

2 复数人称代词

奥巴马避免使用“I, you”等单数人称代词,而是使用复数人称代词“we, us, our, ourselves”。以下是其就职演说中复数人称代词的出现频率:

 

we

us

our

ourselves

64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篇7

名: x先生

别: 男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8年11月

婚姻状况: 未婚

高: 168cm

重: 55kg

籍: 江西上饶

现所在地: 福建厦门思明区

毕业学校: 上饶师范学院

历: 本科

专业名称: 师范 小学教育

毕业年份: 2009年

工作经验: 三个月(实习)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教师-小学教师

职位名称: 小学教师 ;

工作地区: 厦门市区 ; 厦门思明区 ; 厦门湖里区

待遇要求: 2000-3000元/月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四级 ; 普通话 标准

电脑水平: 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熟练掌握各类办公软件

教育背景: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2005年9月 - 2009年7月 上饶师范学院 本科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上饶市实验小学

时间范围: 2008年9月 - 2008年11月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科研院所

担任职位: 教师-小学教师

工作描述: 2008年9月至11月在上饶市实验小学实习,期间在四年级实习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深受指导老师、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好评。

自我评价:

我最大的优点——进取,不忘脚踏实地!我最大的资本——年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城然,即将毕业,缺乏工作经验是我的不足,但我拥有饱满的热情以及敬业精神。

应聘教师优秀个人简历(二)

姓名:黄X文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xx年6月

毕业院校及专业、时间:1995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秘书公关)专业毕业。

参加工作时间:19xx年7月

专业技术职称: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普通话测试水平:二级乙等

计算机测试水平:中级

从教经历

1995-7——2006-7 在xx镇xx小学任教,长期担任高年级的语文科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从1998年起,一直担任xx小学语文科组长。2006 年,更担任语文科和综合科两个组长职务。

2006-9——2008-1 由于联合办学,xx小学合并到新成立的xx第二小学,一直担任二小的六(2)班班主任和语文科教学、语文科组长。2007年10月,xx镇成立小学中心教研组,又加入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成为五名成员之一。

2007-12 xx镇教学系统进行改革,实行校长竞争上岗制度。我参加竞岗,从28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新校长。

2008-2 担任xx镇大盛小学校长。

2009-2 调任xx镇大步小学总务主任。

从教以来所获得的荣誉

1998.5 参加xx镇中小学教师象棋赛,获个人第六名。

1998.11.28 参加xx镇小学语文教师说课比赛,获二等奖。

2000.9.28 指导学生陈xx撰写的《小河变奏曲》,在2000年东莞市中小学生保护资源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征文比赛中荣获市小学组三等奖。

2001.9.10 被评为xx镇教书育人先进教师。

2001.11 指导xx小学男子篮球队参加xx镇小学生篮球赛,获团体第六名。

2002.9.10 被评为xx镇教研教改积极分子。

2004.5 与林xx、林玉x老师合作,参加xx镇小学校本教研“三个一”活动竞赛,荣获三等奖。

2004.12 被评为xx镇优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2004.12 撰写的论文《一场辩论赛及一则问卷调查带来的启示》,荣获2004年xx镇小学语文学科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

2006.9 指导学生黎x荣、曾x雯参加2006年东莞市第二届读书节xx镇中小学生现场作文竞赛,分获小学组二等奖、三等奖。

2007.4 参加第二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荣获二等奖。

2007.5 主持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讨论优效性的研究》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师批语的研究》被市批准立项,成为xx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

2007.9.10 被评为xx镇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2007.10.28 参加xx镇第三届香飘四季读书节“读书与成长”征文比赛,获得成人组二等奖。

2008.1 撰写的论文《敢问路向何方-——素质教育条件下语文作业改革的探索与反思》,荣获2007年全国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

2008.4 被评为xx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

个人培训、资格证书获得记录

1998.7 被评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2002.6.28 获得小学教师资格。

2003.3.29 通过xx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中级考试。

2006.7 参加xx市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室组织的xx市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培训,成绩合格。

2006.7 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80分,评为二级乙等。

2007.12 被评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应聘教师优秀个人简历(三)

名:

籍:中国

目前住地:广州

族:汉族

户 籍 地:潮州

身高体重:

婚姻状况:未婚

龄:22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应聘职位:小学教师/幼儿教师:教师 、 客服代表/专员/助理: 、 信贷管理/信用调查/分析人员:

工作年限:0职

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面议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珠海 深圳

工作经历: 实习及社会经验 20xx学年10月份 在广州市天河区沙河小学见习两周

20xx学年5月份 在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小学实习三周

20xx学年上半学期 当钢琴家教(对象:4岁小男孩)

20xx学年暑假期间 曾在家乡的一所私人幼儿园(欢欢幼儿园)兼职

20xx学年10月份 在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小学实习两周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日期:20xx-06-01

所学专业:小学艺术教育第二专业:小学艺术专业

培训经历:20xx年9月-20xx年6月就读于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小学艺术教育专业

20xx年6月25日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操作员考试证书

20xx年4月20日获得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证书

语言能力

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良好粤语水平: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详细个人自我介绍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家庭电话:

机: QQ号码: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看过“应聘教师优秀个人简历”的人还看了: 1.应聘教师个人简历范文

2.教师应聘简历模板精选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篇8

为克服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环境,使每个专业技术人员能在与本人知识,能力和客观需要相适应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促使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提高素质,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进取精神,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机构 公司设职称领导小组,作为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领导机构,负责在定员、定编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比例;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推荐;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及任届期满考核工作的审查。 分厂设专业技术职务考评推荐小组,负责分厂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向公司职称领导小组的推荐工作;制订分厂专业技术人员的设置,评聘方案并提交职称领导小组;以及对分厂受聘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年度和任届期满的考核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各级人事部门负责实施。 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范围 (一)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或考试适用于公司从事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的人员。 (二)聘任职务限于已取得某一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且在相应或相近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 三、专业技术资格的评聘或考试程序 由专业技术人员本人申报,经部门领导批准,报相应级别的人事部门核定其任职条件,确认后,推荐到职称领导小组审查,最后报地方人事局,参加其相应系列的评审或考试。 四、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条件 (一)政治素质条件 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敬业爱岗,服从公司工作安排, 支持公司各项改革。 (二)学历条件 “员级”和“助师级”职务:要求中专以上学历。 “中级”职务:要求大专以上学历。 “高级”职务: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三)资历条件 “员级”职务:中专或大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 “助师级”职务:中专毕业,担任“员级”职务四年以上;大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再工作三年;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 “中级”职务:大专、大学毕业担任“助师级”职务四年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 “副高”职务: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四)能力、业绩条件 “员级”职务: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能承担本专业一般的技术工 作。 “助师级”职务: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对本专业的一般技术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在工作中做出一定成绩。 “中级”职务: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科学技术动态,结合实际制定研究技术计划,规划,能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本专业技术工作中做出成绩,发表过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 “高级”职务:具有较系统和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对本专业有较深入的研究、掌握本专业发展前沿状况,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解决工作的复杂问题,成绩显著,发表过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 各级职务均应具备指导下级职务工作的能力,负有为公司培养人才的职责,任期内应具体负责指导一名下一级职务人员工作和业务学习。 五、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规定 财会、经济、统计、审计专业的资格取得,需符合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学历、工作年限的要求,方可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 六、职称外语要求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凡要取得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除符合免试条件的外,必须通过一门外语的考试,因特殊情况采取“先评候补”取得资格者,在聘期内必须通过外语考试,否则不再续聘。 七、职称计算机要求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除符合免试条件的外,必须参加全国职称计算机统一考试并成绩合格者,方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参加全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八、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考试费用的规定 各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取得,其评审、答辩、考试等各项费用由申报者本人承担。 九、考核及聘用办法 公司对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评、聘分开的原则,实行两年一聘用,一年一次年度考核,两年一次任届期满考核。 (一)考核原则:强调政治与业务全面考核,注重实绩,客观、公正、公开性原则。 (二)考核范围:已被聘任,任命的各系列专业技术人员 (三)考核目标:专业技术人员聘任 、任命到相应岗位后的工作优劣,贡献大小。 (四)考核内容:从德、能、绩、勤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即考核政治思想、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专业技术任务的数量、质量,实绩,效益,补充新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工作态度,敬业精神。 (五)考核标准:以百分制计算,政治思想好20分;全面履行了岗位职责25分,完成专业技术任务45分,通过各种途径补充专业技术知识10分。 (六)考核程序:自我总结,被指导人评价,群众评议,组织评价,考核评语。 (七)考核结论:95分以上为优秀,80—94为称职,60---79分为基本称职,59分以下为不称职。 (八)聘期管理:打破聘任终身制,凡考核结论为不称职者,将对其实行低聘或解聘,没有受聘或受聘后又被解聘者,均不享受相应的职务工资待遇。 九、待遇:聘期内按公司规定执行 十、本办法由公司职称领导小组负责解释,经公司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并从发文之日起执行。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篇9

但是还有的单位是没有明确说明要在某一本刊物上发表论文,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看自己的论文方向和内容,根据自己论文的内容和方向选择合适的行业期刊,这一下操作就可以删选掉很大一部分的期刊了,比如自己是教育行业的,那么就应该尽量选择教育行业的期刊。

选择完大的行业以后,那么就应该细致的在进行下一步的筛选了。这一步应该怎么做呢?大家都知道教育行业也是分为比如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等不同阶段的工作,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着重选择看看有没有针对自己所在阶段工作的期刊了,比如如果自己是初中教师,那么就尽量选择刊物都是初中这方面的。如果是大学那么就选择大学,以此类推。

做完以上两步之后还需要在进一步的进行细分,比如自己是语文老师,那么就尽量选择专业针对语文的期刊,英语那么就选择英语,依次类推。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篇10

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历史上,曾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名称之争,即“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争、“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这场争论跨越整整一个多世纪,历时一百多年。今天,基于职业教育实践和学科建设对“什么是职业教育”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职业教育名称问题再次成为职教界关注的学术话语。

一、“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

职业教育是一个舶来品,是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耦合的产物。在我国,“职业教育”这一名称正式出现之前,曾有过多种多样的名称。例如实学、农工商学、艺学、专门学校等,但后来较集中地称“实业教育”。从制度层面上看,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将实业教育制度作为其必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一般认为实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正式开端。

然而,就在《癸卯学制》颁布的当年,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就把实业教育称为职业教育。姚文栋在《添聘普通教习文》中写道:“论教育原理,与国民最有关系者,一为普通教育,一为职业教育……”就目前文献资料看,这是“职业教育”这一名词的最早出现。之后相继有许多学者使用“职业教育”这一称呼,为中国职业教育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名称之争埋下了伏笔。

实业教育制度创立者所抱的是“教育救国”的梦想,但实业教育制度的实施并没有解决国计民生问题。事实上,在当时混乱的政局和低下的生产力状况下,任何先进的教育也无法创造奇迹。但是,沉浸在“教育救国”迷梦中的近代先驱们,却寄希望一种更加完美的教育制度来改变“民生凋敝”的现实。他们把矛头纷纷指向实业教育所谓的“弊端”。1915年,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黄炎培考察了美国教育,受到很大启发,回国后积极宣传提倡“美式”职业教育。1917年5月,黄炎培等48名教育界和实业界人士在上海发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将“实业教育”正式改名为“职业教育”。从此。“职业教育”成为教育界多数人接受的通用名称,并一直沿用到1949年。

在当时这场名称的更迭中,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实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两者无区别。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起人之一蒋维乔认为“我国实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不必再采美国的分科制。”另一种意见认为,实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同,黄炎培等即持这种观点。在当时强调两者之异的是主流观点,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以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成为当时教育界多数人的共识,而要一事物取代另一事物,必定要强调它们的不同之处。然而,用现在的眼光看,我们却不得不倾向于第一种意见,即当时的少数派的意见。因为既然今天把实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正式开端,就意味着它们两者在本质上是同一种教育类型。

这场争论留给今天的疑问是:既然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没有实质的区别,为什么会出现名称上的更迭?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蕴涵在当时的教育和文化思潮里面。我国的近代教育,先是学习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后又学习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继而又学习美国。实业教育制度就是取之日本,而日本则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制度却是取之美国。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实际上是德日模式与美国模式之争。因此,发生在中国职业教育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名称之争的实质是对不同外来文化的取舍,是学习对象国之争。

二、“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争

实业教育没有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令人无奈的是,在批判实业教育基础上建立起的“职业教育”以同样的结局而告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波澜壮阔的思潮,历经曲折,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过如前所述,职业教育的称谓却一直保持到了1949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名称之争。在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朱德、李立三、马寅初、黄炎培等领导人建议将发展职业教育写入《共同纲领》,但当时却以职业教育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苏联没有这类教育等理由遭到否决。一届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只在正规教育之外写入“注重技术教育”的内容。之后,开始称技术教育,没有再沿用职业教育的名称。直到1958年,在刘少奇“两条腿走路”的思想指导下,开始创办农业中学、工业中学、手工业中学,把城市的这些技术中学称为职业中学。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类教育被强加上资产阶级双轨制的帽子,遭到批判。职业教育的称谓销声匿迹。

由上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没有争论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政治完全取代了学术。因此,这场职业教育名称之争的实质是意识形态之争。

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之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复兴”,中国职业教育历史上出现了第三次大的名称之争,即“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之争,并形成了有名的赞同“职业教育”的北派和赞同“职业技术教育”的南派之分。两个名称都曾进入到官方文本,并进行了长期的较量。例如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提出国家兴办“职业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普通高等教育以外所有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以及其他城乡劳动者的学校和培训机构,统称职业技术教育。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采用“职业技术教育”名称。而1996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却采用“职业教育”名称,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官方地位。

1996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虽然对这场争论作了法律上的裁决,但却无法终止南北双方心理的对峙和对这场争论的刻骨铭心。当年“北派”的代表高奇教授是这样回顾那场争论的:

“‘体系研究’的课题是华东师大的黄克孝等同志搞的,他们提出,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职业教育……另一个是技术教育……我看了觉得不妥;中央教科所的同志也不赞同。我们认为和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相对应的这个教育类型就是职业教育……至于技术教育,它完全是另一码事……这场官司打得很凶,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全国政协会上发言,要求为职业教育正名。后来一直打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起孟那里,孙老也坚持叫职业教育。职教法出台时。就变成‘职业教育’了。”

黄炎培先生之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理事长黄大能先生对职业教育“正名”之事也非常认真。他在文章中写到:

“那么,这个职业技术教育的名称是从哪里来的呢?我可以直率地讲,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其一,对于职业两字的错误认识,认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在计划经济中,社会不存在失业问题。所以前苏联也没有职业教育这个名称。解放初期,在讨论《共同纲领》时,就有了这方面的争论。最后,《共同纲领》中也就没有职业教育这个名称,似乎我们的国家将来不存在失业和就业问题,所以只需要职业技术教育而不需要职业教育。其二,当时有一个固执成见和狭隘推测,认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几十年来‘霸占’了职业教育这一领域,要冲破这种‘霸占’,个别教育界领导认为,若把职业教育改成职业技术教育,就能冲破这一垄断。所以不惜置职业道德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于不顾,硬塞进‘技术’两字,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其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中,把‘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并列存在。于是有些人不顾逻辑上的不合理,把两个截然不同内涵的教育名称,合并成‘职业技术教育’。上述原因造成今天仍有不少单位和不少书刊的名称仍沿用‘职业技术教育’这一错误名称。即使国家已立了‘职业教育法’,统一了称谓,一时仍转变不过来。这看来似乎只是一个名称问题。是一个小问题,实质上对职业教育含义是一个歪曲。无法正确下职业教育的定义,所以不解决这个问题,无法认为在我国已普遍统一了认识……我不能不再度提出统一正名问题……”

而对坚持“职业技术教育”名称的学者来说,对将“职业技术教育”“正名”为“职业教育”这一结果,也长久不能释怀。如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首任司长盂广平先生生前曾提到:

“我国的人才结构不合理,技术型人才比例太小。问题由来已久,至今未得到根本解决,技术教育的发展自然也不顺利。在‘职业技术教育’改称‘职业教育’之后带来更多的不顺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严雪怡先生也认为将“职业技术教育”改名为“职业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

就在几年前,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金土先生还惋惜道:

“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影响最大并引起此后许多歧义的名称变动是1994年把“职业技术教育”改称为“职业教育”。当时我还没有退休,曾经为不改名而据理力争,可是没有成功。”

与前两次名称之争相比,这场名称之争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纯粹”的名称之争,因为这次名称之争并没有带来职业教育制度或学校形式的任何变化。“职业技术教育”一词最先从何而来尚有待考证,但一般认为一是来源于苏联,另一是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称谓(Technical and Voeatioilal EdHeation)的中文译名。Technical and Voeational Education直译成中文,应该是“技术和职业教育”,为照顾中文习惯,才译成了“职业技术教育”。

这场争论虽然以法律这样庄严的形式而中止,但却并没有中止得像法律条文一样干净,而是留下了众多的遗迹。如虽然国家通过法律确定了“职业教育”这一术语的官方地位,但在学术界多是采用“职业技术教育”,如中国关于职业教育的最高研究机构叫“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最高的学术团体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各类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不叫“职业学校(院)”而叫“职业技术学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的文件中把“各类职业学校统一规范为‘XX职业技术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逐步统一规范为‘XX职业技术学院’”。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职业技术教育”这一名称出现的频率和“职业教育”不差上下,而且在同一文本中两者经常交替出现。面对如此众多的“遗迹”,关于职业教育名称的异议就一直从未中断过,而且一直在暗暗凝聚力量。在杨金土先生的倡议下,《职教通讯》杂志2007年第6期组织职教界学者对职业教育概念和名称问题又开始进行新的讨论,就是最好的例证。

四、结语:历史的启示

人们之所以研究历史,是因为它能使我们更聪明地解决实际问题。中国职业教育史上为什么会存在如此频繁而又如此难以结束的名称之争?这些争论对今天有什么启示?我们该如何解决争论遗留下的问题?职业教育名称之争如何才能真正地结束呢?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和回答正是我们今天在这里回顾职业教育名称之争的意义。

1、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应用的混乱,同时也是概念的混乱。因此,在职业教育名称之争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什么是职业教育”这一本质问题认识的模糊。相反,关于职业教育的本质问题、概念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首先是一个语言学问题,是一个如何将VOCational edHoarion这样一个外来名称本土化或者中国化的问题,即如何按照汉语的语言逻辑规则,使“职业教育”的概念意义和它的词语意义相和谐、相统一。

2、职业教育的名称虽然频繁更迭,但我国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历史事实”从诞生之日起却从未因此而中断过。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名称问题影响到对历史的书写与判断。例如,如果单从“职业学校”数目的增减去看“文革”时期的职业教育,就会得出“职业教育遭到严重破坏”的结论。而从“大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文革时期普遍实行“开门办学”,则会得出“文革时期的整个教育出现了泛职业化”的结论。如何看待这一重大的历史问题,需要我们具有“不为名称所蔽”的足够清醒的理智。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篇11

1.引言

我国西北地区是穆斯林的主要聚居区,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阿拉伯语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语言,穆斯林在接受伊斯兰文化教育的同时也伴随着阿拉伯语教育。阿拉伯语教育在西北地区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从明中叶胡登洲创办经堂教育,到20世纪初阿拉伯语新式学校,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经学院和高等院校,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当前西北地区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高等院校有四所:西北民族大学、宁夏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分别于1996年、2002年、2005年、2006年相继开设阿拉伯语专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办学经验和办学规模。另有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于2013年开设了阿语专业并招生,因为是刚刚开办此专业,所以不作为此次本文的调查研究范围。

2.西北高校阿拉伯语师资状况的分析与讨论

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西北四所高校阿拉伯语专业的教师,总共44人。笔者于2013年6月中旬向四所高校阿语专业的教师发出调查问卷,除了青海民族大学的调查是委托调查联系人组织教师填写的电子版调查问卷外,其他三所高校的调查都是笔者亲自走访发放及回收问卷。截至7月中旬,笔者收到4所高校教师的有效答卷25份,笔者用SPSS19.0对所有答卷进行统计,在录入过程中发现部分答卷漏填了个别问题的答案,或者出现答案不清晰的情况,笔者将这类答案处理成缺失项。因此,在使用的数据中某些不同变量的总数会出现差别。以下笔者将对此次调查的师资状况进行分析和讨论。

2.1基本情况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中男性占调查总数的36%,女性占调查总数的64%。其中汉族占16%,回族占72%,撒拉族占4%,东乡族占4%,维吾尔族占4%。年龄结构上,20―30岁者占34.8%,31―40岁者占34.8%,41―50岁者占30.4%,年龄最大者48岁,最小者23岁,平均年龄为34.7岁,此项数据为有效百分比,漏填者2人。可见大多数西北高校阿语教师是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这与西北地区的民族区域特色是有关系的。师资队伍呈现出“女教师多”、“年轻教师多”的特点。调查对象中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分别为40%、28%和32%。学士学位获得者中,60%的教师是在国外获得的学位;硕士学位获得者中,52.9%的教师是在国外获得的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中,50%的教师是在国外获得的学位。可见西北高校阿语教师海外留学经历还是很丰富的,但是师资队伍中本、硕多,博士少,在学历提升上还存在一定的缺口。在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学历是评职称、申报项目、获得进修机会的条件之一,学历低是职业发展的障碍。

2.2教学情况

从调查对象的教龄看,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占68%,6―10年者占24%,11―15年者占0%,16―20年者占8%。一些教师从学校毕业便直接走上讲台,承担教学任务。由于初任教师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所接受的学术训练不足以帮助他们成功转型为胜任的教师,部分年轻教师对教学理解还存在片面性。

2.2.1教学目标

调查结果表明,青年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有所偏差。一些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其次是听、读、译的能力,最后是写的能力。但是初级职称者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译的能力的重视度远低于中、高级职称者,尤其是写的能力,只有38.5%的教师重视此能力的培养。对于主要担任基础阶段教学的初级职称者来说,该阶段教学除了突出和强化听、说技能训练外,也必须进行读、写训练。学生应通过听、读途径,逐步加大语言输入量,接触大量的、多种题材和体裁的语言材料,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丰富词语积累,增强对语言规律的认识,加深对语言整体性的理解,为更有效、更自觉地进行语言实践,提高说、写的表达能力创造条件[1]。中级职称者在对学生进行读、写、译技能的培养上较初级职称者更重视,而高级职称者对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有最好的认识。

2.2.2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上,56%的教师支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68%的教师支持精讲多练;44%的教师支持学生言语运用为主,教师言语输入为辅,这三个原则是外语教学过程中首选的基本原则。基础阶段的语言教学应该突出和强化听、说技能训练,但是赞同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初级职称者比例却低于中、高级职称者。可见主要担任基础阶段阿语的初级职称者对该阶段阿语教学的教学原则领悟得并不是很深。赞同精讲多练的教师百分比是最高的,而且职称越高,赞同的比例越高。中国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的教学原则主张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教学实践的主体,但仍有24%的教师选择读写领先,听说跟上和教师言语输入为主,学生言语运用为辅,而且初级职称者中选择此项的比例较高,说明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得到一部分人的维护,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普及与推广上还不到位。

2.2.3课堂活动

根据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学习者在与同伴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在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的引导和帮助下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就是影响学生学习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关键。笔者对教师课堂活动的考察是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的。从反馈情况看,教师精读课堂上安排最多的活动是,大多数(82.9%)学生选择单词、句型和课文的讲解,只有8.2%的学生选择了学生间进行口头练习或对话,其中低年级选择比例不如高年级。这说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言语运用为主的原则很难实施,还是以教师的语法翻译法为主,所谓交际法、听说法、视听法或综合法只是大部分教师认为较好的教学方法,但并不一定能真正实施。其原因可能有很多,譬如近年来西北高校增加阿拉伯语专业的招生数量,平行班增多或是班级人数增多,有的班级人数达30多人,再加上课堂上有教学进度要求,可能不宜采用交际法开展口语活动。

2.3科研情况

每一位学者为了在某一学科领域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不仅要通过学科培养证明自己具备从事学术职业的基本素质,而且要对学科体系作出贡献,并通过学者的物化的劳动形式――文本载体来体现[2]。所以科研是考察教师素质的另一方面。

2.3.1科研成果

调查结果表明,西北高校阿语教师的科研水平较不均衡,有两极分化的趋势。所有教师总数的方差和标准差分别达到135.827和11.654,而且调查对象中有10人(占调查对象的40%)没有发表过论文,发表最多者达到56篇,从而可以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相差很大,较不均衡。

2.3.2科研投入、科研中遇到的问题

阅读学术著作和刊物论文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而西北高校阿语教师的教学任务偏重,投入科研文献阅读的时间是很少的。调查结果表明,没有一位教师每周的科研文献阅读时间达到14小时,16%的教师每周约10小时,20%的教师每周约6小时,40%的教师每周投入约2小时,24%的教师几乎没有投入时间阅读。对于不同职称的教师,每周的时间投入有很大差距,职称越高,每周的科研文献阅读的时间投入越多,投入相同时间的人数比例越高。中级职称者中71.4%每周能投入约2小时的时间阅读科研文献,14.3%能达到10小时,虽然绝大多数的中级职称者能够每周投入时间去阅读,但是投入的时间还是相对较少。

某些教师反映科研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料匮乏,其中高级职称者认为资料匮乏为最大问题的比例高于初、中级职称者,高级职称者从事多年的科研工作,有了一定的科研成果,达到了一定的科研高度,想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或提升科研高度,就面临资料不足的问题。而初、中级职称者认为无人指导和缺乏时间为最大问题的比例高于高级职称者,初级职称者常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没有什么科研经验,中级职称者的科研处于起步阶段,科研经验不足,他们的科研更需要有经验者的指导。而且教学工作量大给教师的科研带来困扰,调查数据表明,初级职称者周课时数平均为13节,中级职称者周课时数平均为15节,西北高校阿语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大,对教学的投入多了必然会影响科研。通过对Pearson相关性的分析,我们发现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之间是有负相关关系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59*(p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笔者在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过程中发现:目前西北高校阿语师资队伍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在教学和科研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有些方面仍有不足,如职称和学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重,科研水平发展不均衡;教师的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青年教师对教学和科研的认识尚显不足。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根据教师发展需求,推进针对性培训机制

西北高校阿语教师对于培训的渴求度是较高的,88%的调查对象表示工作以后仍有必要继续进修或深造,其中本科学历的教师对继续进修或深造的需求高于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初级职称者的需求高于中、高级职称者。不同类别教师的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数据显示,总体上,过半的教师继续深造的原因是出于提升专业技能,其次是改善教学方法,最后是提高学历。根据阿语教师的发展需求,学校及主管部门应该为教师开设带有针对性的进修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化能力的短期、强化、有主题的课程,让教师在研修班里合作交流,互动分享,体验实践,通过探究的方式达到学习效果。文秋芳学者对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联合成功举办的42期大型专题研修班调查研究发现:此类研修班时间短,成效高,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是提升在职教师专业能力的最佳形式之一。[3]

3.2建立与国内外同类学科交流沟通机制

问卷调查过程中,有45.8%的教师反映存在与外界联系少,缺少专家指导这种情况。从教师的基本情况看出,我国西北高校阿语教师的海外留学经历很丰富。应当充分利用海外留学机会,与国外院校沟通交流,向国外学者、专家请教探讨,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材建设,充实文献资料,解决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资料匮乏的困境,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信息保障。除了可以与国外院校沟通交流外,西北高校还可以与北京、上海等阿拉伯语专业办学经验丰富的高校交流沟通,如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分别于1946年、1954年、1960年、1961年开设阿拉伯语专业,办学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师资水平、专业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已经成熟。西北高校的阿语教师可以前往访学,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以邀请北京、上海各高校的专家到西北各高校,与各位青年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现场指导。

4.结语

西北高校在建立阿拉伯语专业学科点后,要重视后续的学科点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既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又扩充师资队伍,既培训专业技能,又改善教学方法,确保阿语教学更好地进行。随着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出台、银川成为中阿博览会的永久主办地、宁夏大学成功获批教育部国家阿拉伯研究中心培育基地,西北地区正致力于培养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合作的人才,只有阿语教学的师资水平得到发展,阿语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对发展地区经济,实施开发大西北战略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篇12

作者简介:孟景舟(1965-),男,河南科技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1-0004-04

“职业教育”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国家或社会,或者说在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这些名称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培训”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于对这种复杂性的尊重,采取了一个折中的立场,将“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职业教育概念在我国也素存争议。在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创立以来近百年的时间里,曾经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名称之争,即20世纪初的“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20世纪中叶的“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20世纪末的“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可以说,一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职业教育名称之争的历史。每一次争论都是以一个术语取代了另一个术语,同时也就意味着在强化了一种内涵的同时,弱化了另一种内涵。然而,每一次用行政或法律方式从表面中止的名称之争,并不意味着这一争论的真正结束。例如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虽然重新确立了“职业教育”术语的官方地位,但是,在今天的职业教育学界,“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仍是两个常见的基本用语。也许结束争议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法,即用一种名称去代替另一个名称,并为此长期争论不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术语的处理办法,从行政上看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即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但它并没有消减原来各术语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因此,从学术意义上讲,未必是科学的。尽管如此,它为我们处理此类问题带来了一个有益的启示,即:职业教育的各种名称是可以“共生共存”的。基于此,本文对职业教育各种名称的使用进行了思考。

一、关于职业教育各种名称的使用

(一)关于“职业教育”一词的使用

就像素质教育一样,把“职业教育”理解为一种教育的思想或观念,而不指任何一种具体类型的学校或教育,类似于美国的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作为思想或观念的职业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要为职业做准备”,和普通教育思想相对,在一定程度上和专业教育、专门化教育同义。我们可以说职业技术学校是职业教育,也可以说高等教育是职业教育,还可以指和职业有关的课程,如职业道德课、就业指导课等,使职业教育从等同于“职业学校”或西方的“vocational education”的狭义化中解放出来,还其汉语的本来意义。

(二)关于“技术教育”一词的使用

技术教育一词,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在学科意义上,用“技术教育”代替“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使之成为该学科的名称和基本概念。二是在制度意义上,用“技术教育”涵盖原来的“职业教育”,其含义是指正规学制系统的、所有以培养各级各类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学校教育,包括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技术性的专门院校或者普通教育中的技术性科目等。

(三)关于“职业培训”一词的使用

“职业培训”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术语使用,和技术教育不同,它是指各种非学历的岗位培训,包括企业培训、社会培训和学校培训等。也可以和“技术教育”一起并列使用,指所有的以培养各种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在政府文件或会议中,用“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代替“职业教育”,使之成为一个普遍的实践用语。

二、关于职业教育各种名称使用的理由

(一)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分开使用,分别指“作为思想或观念的职业教育”和“作为制度或实体的职业教育”,这样做有利于我们正确继承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遗产,符合它自身的发展逻辑

我国职业教育在初创时期,主要受到两种模式的影响,一种是所谓的美国模式,一种是所谓的德国模式。美国模式的职业教育其实主要是一种教育的观念、教育的指导思想,更明确说是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而德国模式,则是具体的职业学校。因此,两种模式实际上代表着两个不同的范畴。按照德国模式,职业教育有着明确的内涵,而按照美国模式,则会使职业教育的内涵无限扩大,从而也就使它特定内涵淡化。在当时,许多争论都是由于我们无法用语言将两种不同范畴的东西表达清楚。这种语言上的混淆带来的争议,如关于高等教育是不是职业教育等问题,一直持续到今天。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分开使用,就可以结束这种无谓的争议。同时,也使“技术”和“职业”都成为一个连续体,消除西方阶级社会的残余影响,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另外,随着高等教育专门化成为一种普遍的事实,整个教育也都具有了职业的性质。也就是说,在历史上,如果说“职业教育”曾经作为一种具体的学校或教育类型的话,在今天,它越来越成为一种观念、成为一种教育的指导思想。因此,本文对“职业教育”一词使用的建议,符合它自身发展的逻辑。

(二)在学科上采用“技术教育”一词,是因为与现在的学科名称“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相比,它最能反映“职业教育”的本质,语言上最简洁、最少歧义

“职业教育”一词的歧义性已经反复阐述,在这里无需赘言了。“职业技术教育”一词,最少可以有三种理解:一种是理解为外来的翻译词汇:职业和技术教育;一种按我们汉语理解为:职业的技术教育;一种是按照德国文化理解为:职业性技术教育。且不用说这三种理解方法的涵义差距如何,单就一个词充满着如此不同理解方法本身讲,其作为一个学科名称或基本术语或基本概念,都不是非常合适的。因此,“技术教育”一词是最佳的选择。

(三)在制度上采用“技术教育”一词,能更准确反映国家的战略意图,更好地平衡技术教育的大众化与精英化之间的关系,避免两个体系问题的争论,符合世界民主化潮流

1.能更准确反映国家的战略意图。对事物进行分类,一个是为了研究需要,一个是为了现实需要。也就是说不存在为分类而分类。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王明达先生就主张“应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管理上有利于加强职业教育,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这种类型的人才为目标,来明确职业教育的内涵”。[1]我国当前之所以在教育中突出一种称之为“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别,是因为它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政府对这种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在文字表述上虽先后有不同,如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人才(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技术人才,包括应用技术和技能型人才(2002年、2005年两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等,但这些人才实质上都是技术人才中的一类。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重视技能,重视技工,要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文明风尚。我们不仅要尊重那些有理论素养的教授、专家,也要尊重那些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有发明创造的技术专家。”[2]因此,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意图,实际上就是培养各种技术人才。而“技术教育”一词,最能恰当地反映国家的这一意图。而许多围绕着职业教育概念和名称的争论,不问国家的用意何在,只借口历史或只借口词典或只借口外国,为分类而分类,为概念而概念,结果使“职业教育”一词走入虚幻,反过来又会误导实践。

2.避免两个体系问题的争论。将教育划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体系,即一个普通教育体系,一个职业教育体系,不符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演化发展的趋势。随着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观念的变化,现代教育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迹象,进一步发展的趋向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区别将逐渐消失”。[3]原来的片面的教育将变成“多种价值的教育”:“不同类型的教学——普通的、科学的、技术的和专业的教学——之间的那种严格的区别必须废除,而教育从初等阶段到中等阶段,必须同时成为理论的、技术的、实践的和手工的教育”。[4]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正是反映了这一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无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教育,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隘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一个同质的连续体。因此,所谓的“两个体系构建”问题,是一个伪命题。

当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趋势要完全变成现实,还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特别是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格局还未打破的我国,在一定时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立的状况难以避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要强调“普教教育职业化”,而且要强调“职业教育普通化”,以便使这两种教育朝着相互结合的方向发展。[5]如果认同了这一点,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无论如何就不应该与此相反。

3.能更好地平衡技术教育的大众化与精英化之间的关系。如果认真检讨一下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制度,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它丧失了原来技术教育的精英性。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不管职业教育的称谓如何,我们还是保持了一个相当完备的精英性技术教育体系。在中等教育阶段,有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标的技工学校,有以培养技术员为目标的中等专业学校,也有为就业作一般准备的各种职业学校;在高等教育阶段,有高等专科学校和专门性大学。在当时,由于整个高等教育的精英性(而事实上中等专业学校是被纳入统一高招或者在中学阶段是经过专门选拔的,非但如此,就是技工学校在最初也带有选拔性),确保了整个技术教育的精英性。而到上个世纪末,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技术教育的精英性被瓦解了。在中等教育领域,首先中等专业学校被归入到一般的职业技术学校,实际上和一般的职业技术学校没有任何差别了;技工学校由于广招应届初中毕业生,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事实上,这两种学校都只起到了分流的作用,而不再有任何选拔的意义。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高校入学人数的急剧膨胀,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的地位迅速下降,被与新成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归入一类。也就是说,无论是在中等教育领域还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职业教育(技术教育)都成了最末流的教育,都是那些学业最差的人在读这类教育。显然,技术教育不应该是学业最差者的代名词,而应该是对技术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的集合体。学习西方的职业教育,我们往往只重视德国,而认为英国的职业教育落后。其实,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先进性首先在它有成熟而完备的技术工人培训体系。而英、法等传统的欧洲国家,在确保技术教育的精英性方面,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英国的技术中学以及重视高等技术教育的传统、法国精英性的高等专科学校。用“技术教育”代替“职业教育”,有利于我们在技术教育的大众化和精英化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4.符合世界民主化潮流。从政治意义上看,职业教育是等级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民主化的发展,它成了一个逐渐被淘汰的东西。如美国政府就采取“易名”的作法,来提高职教的地位和声望。1988年,美国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职业教育处更名为职业技术教育处。该处处长W.沃特认为:“不改名就不能克服(公众对职业教育反应消极的)这种现象。”1990年《卡尔·珀金斯法案》要求实现实用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衔接,进一步助长了易名的趋势。至1992年,全美国至少有15个州(部分易名的州不计算在内)的职教机构(随后研究机构及学术团体)更改了名称,以“专业”或“技术”取代了“职业”二字。[6]发展技术教育是近十多年来世界教育出现的一个强劲动向。[7]从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的性质来看,目前两类学校在功能、目标趋于相同。[8]因此,用“技术教育”代替“职业教育”是一种符合潮流的选择。

(四)将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视为一种并列关系,而不是包涵关系,首先反映了在实践上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已经发展成了两个相对独立体系的事实。这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学校、社会和企业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的不同职责

这一点对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我国是典型的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我们常常把“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看作是一个等同的概念。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中等教育的一部分,有三方面的功能:就业准备、升学和公民教育。就业准备虽然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但不是惟一的功能。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实际来说,它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普通教育筛选机器下的“收容站”。而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是在教育救国的迷梦中诞生的,曾经在解决民生方面,对它寄予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今天我们对职业教育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但是,仍然存在着过分夸大职业教育经济功能的现象。例如,媒体在报道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时,常常习惯从学校找原因。技能型人才的形成机制是什么?这是一个在这里不好说清的问题,但技能型人才单靠学校是无法培养的,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共识。[9]因此,把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归咎于学校,不但有失公允,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事实上,正是由于我们把焦点集中在学校职业教育上,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和企业在培养技能性人才方面应该尽到的职责和义务。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程度和工业化水平,都到了要纠正片面重视学校职业教育,突出以企业和社会为主的职业培训的时候了。将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并列使用,也正是反映了这一时代需求。同时,将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术语使用,可以使长期困扰我国职教界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回答变得容易,如:是采用大职教观还是采用小职教观?是以需求为动力还是以供应为目标?是“就业需求”第一还是“技术目标”第一?等等。首先,将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并列使用,就使“小职教观”的问题不攻自破。其次,职业学校或者技术学校无论怎样改革,都无法对生活作出即时的反映,而只能为就业做基础性的准备,具有“人才储备”的特性,因此,它应该是‘以供应为目标”,“技术目标”第一;而职业培训是直接面向岗位,它应该受制于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第一。

(五)本文对职业教育术语使用的建议,符合汉语的语言逻辑规则和我国的文化传统,有利于大众传播和交流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在西方经历了一个狭隘化的过程。vocational education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它的贴切的名称应该是“技工教育”。[10]直到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仍然把“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理解为旨在培养“中级技术人员和手工业者”的教育。[11]显然,如果我们把vocational education直译成“职业教育”,是在重复一个错误,也同时为“职业教育”歧义化并为此争论不休埋下了祸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教育概念问题,首先是一个语言逻辑问题,是一个如何将vocational education本土化或者中国化的问题。说得明确点,也就是如何按照汉语的语言逻辑规则,使“职业教育”的概念意义和它的语词意义相和谐、相统一。

关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曾作过精辟的阐述:

概念与语词是密切联系的......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概念与语词虽然是有密切联系的,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别。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思想,是人们认识的结果;而语词却是一些表示事物或表达概念的声音与笔画,是民族习惯的产物,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正确反映是相同的,但是不同民族用来表示同一事物的语词却可以是不同的。

由于语词与概念有密切的联系,许多语词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就是概念方面的问题。例如,语词应用的混乱,就同时也是概念的混乱;定义一个语词,同时也是定义一个概念。因此,形式逻辑要求概念的明确与准确,同时就是要求我们明确地与准确地应用词语。

概念通过语词来表达......就语言方面来说,同一律要求:如果一个语词(语句或一组语句)表达概念,它就必须表达这个概念。同一律要求语言(语词,语句或一组语句)有确定的意义。

利用语词歧义的诡辩、偷换概念、转移话题等,都属于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错误。

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意义。但是,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如果一个语词同时表达了几个不同的意义,这就犯了语词歧义的错误。[12]

根据形式逻辑的以上要求,首先,“职业教育”一词的概念意义(技术教育或技能教育)与它的词语意义(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发生了冲突。其次,也正因为如此,它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在同一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本文对职业教育术语使用的建议,避免了这种逻辑错误,使各种术语的词语意义与概念意义相和谐,从而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职业教育”语词歧义问题。

三、结语

关于职业教育名称的争论,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聊的文字游戏。它反映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同认识,而这种认识反过来又会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对于职业教育名称争论的思考,即便在现实行政上起不到任何影响,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它毫无意义。至少有一点价值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这就是促进职业教育学科建设。无论如何,职业教育毕竟已经成为在大学传授的一门学问,然而对职业教育教学来说,却存在着严重的理论贫瘠。正如K.鲁宾松对成人教育学科所作的评价那样,[13]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研究生专业,同样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而受到威胁。这样一个状况,最终势必要影响到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概念是学科建设的基石。对概念的争议,是所有理论生长的起点。任何问题的争论最初基本上都是概念之争,最终也还是概念之争。[14]正是围绕着概念方面的争论,构成了作为学科本身的知识。因此,对职业名称争论所作的思考,是形成职业教育学科知识,提高其学术品质和文化含量的一个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基本问题访谈录(I)职业教育是什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4):8.

[2]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72340168526266368/20051113/1410685.shtml.

[3]查尔斯·赫梅尔著,王静,赵穗生译.今日的世界为了明日的世界——为国际教育局写的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17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37.

[5]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95.

[6]刘启娴.世纪之交的国际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7]李济英.世界教育发展趋势[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9.

[8]张国庆等.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英汉词汇[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136.

[9](日)细谷俊夫编著,肇永和,王立精译.技术教育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58.

[10]孙祖复,金锵.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0-41.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1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