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1 10:33:50

历史教师论文

历史教师论文篇1

历史的过去性和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素质将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败,以语言为先。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

书面表达能力,确切地说,应为教学研究能力,它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总结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我们的历史教师真正拿起笔来从事一些专业写作者人数极少。究其原因:一是工作负担重,没有精力去从事教学研究;二是作为检验历史教师的标准是学生的高考成绩,而不是发表多少文章;三是资料不足和信息不便。但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只要我们自己做有心人,在搞好历史教学的同时,挤出一定的时间,对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是完全能做到的。正如著名史学家郑天挺先生曾说的那样:“在中学教书必须有扎实的准备,学生在他教的过程中前进了,他自己也在备课的过程中前进了,这就是教学相长。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之余从事一些专题的学术研究,也同样会做出成绩的。”

第二,史学,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

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也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学大纲、教本,理清线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只有把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前些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居高不下,许多问答题给学生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无所适从感,许多教师抱怨试题超纲、超本、太偏、太难。这种情况反映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导向给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许多高考命题和研究专家提醒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注意经常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经常翻阅历史新著,及时了解新的科研信息和成果,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吸取新知识营养,以期深化中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深化对高考目标的研究,努力达到或接近高考命题人员认识中学教材的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尽管这些要求是针对高考而提出的,但它充分说明了历史教师应当注意更新专业历史知识并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三,史识,指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法理论等等。

历史教师论文篇2

新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最大机遇,同时,新课程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机遇。作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新课程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冲击是巨大的,在新课程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迅速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是每一位教师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蓬勃开展的今天,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实现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自我发展,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现状分析

1.各校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不必赘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在中学教学过程特别是初中阶段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作为中考当中进行开卷考试,且在与政治课进行合卷时只占总分的30℅的历史科,引不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学校在师资配备和教师培训方面也将其放在陪衬位置,即使是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往往兼任着政治、语文等其他科目。长期以来,历史教师普遍缺乏,好多学校的历史教学由课时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以达到满工作量的要求。或由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大多未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对理论的学习研究不积极,不接触历史教学理论,也就无法从理论角度来审视、指导、改进自己的教学。其中有部分教师,由于对教材的生疏,甚至把握不了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要求。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知识,许多历史教师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运用。

2.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旧教材,并且是从其他学科的旧教材中成长起来的,旧教材、旧教法在他们脑子里打上了很深的烙印。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方法。广大教师形成了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无保留、无差错地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忽视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情感目标的培养。学生历史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其记忆力强不强,会不会背,他们难以参与课堂活动,很少,甚至没有问难、质疑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性很强的学科。这些都不符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影响历史教学质量。

3.教学条件简陋,教学环境差

农村中学普遍班额大,历史教师又缺乏,教师授课任务重,按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史地生等学科教师任课要达到每周15或16课节,教师疲命于常规教学及应付名目繁多的检查,很少能留出时间去给自己充电,加之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无从接触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谈不上去实践运用了。农村初级中学教学设备较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有的学校甚至长期没有历史挂图,没有幻灯、录相器材,就算现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和帮助下,个别学校装备了一、两个多媒体教室,使用率也不高,同时还得优先满足其他科目的教学。所有这些,都给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改,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所有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教学能力,必须努力实现自我发展,积极应对才能使新课改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使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使自己由“教书型”向“专家型”、“学者型”、“复合型”、“学习型”人才过渡。

三、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历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眼花缭乱的信息、无孔不入的传媒,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学双方“交互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积极参加培训和自我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历史教师应具有“专博结合、层次适中”的历史专业知识结构,不能因教师本身的历史功底而制约了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力度,不能因教师的知识面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能因教师的历史素养而抑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情趣。首先,教师应重视自我学历的提高,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教育,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坚实的历史知识做后盾,那就谈不上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其次历史教师除了精通通史之外,平日还应该广泛的结累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对与历史相关的政治、语文、地理、民族知识也应不断学习吸收。历史教师在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后,还应大量学习、掌握、探索各种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专门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绘制图表与使用直观教具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即教师的教学机智)等。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勇立潮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再次,教师应订阅相关教育刊物,如《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杂志,了解本学科教育教学新特点,把握本学科教育教学发展新动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力度,多给基层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参加各级培训的机会,教师本人也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新教材培训,参加新课程实验观摩、研讨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三)潜心教研,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历史课上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下课了而学生讨论还没有结束怎么办?学生准备的史料不够完善还让他们继续展示吗?如何把传统教学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等等。不少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不够周密审慎,多为随即思考,而不善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归纳。所以,有相当多的历史教师虽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教学应变能力,但却很少把它作为一项专门问题加以研究总结,而使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不能得到认可和推广,长期以往教师也会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自身的理论素养也不易得到提高。

因此一定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素质,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参加校本研究活动,主动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教师应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农村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克服新课程实施中的困难。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和实践学习策略的教学,在丰富自己的陈述性知识及程序的同时,还要研究策略性知识,探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从而为学生提供策略上的咨询和指导。

历史教师论文篇3

一、以教学立项促进课程改革, 以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一)科研立项进入新世纪, 教研室抓住机遇, 以教学科研究立项为切入点, 积极申报自治区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学研究项目, 加大教学研究的力度,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部级期刊从2000∀ 2006年, 我们获准 高师教学手段改革与探索!、 历史教育学教学研究!、 历史教育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研究!、 历史教育学(蒙文教材) !、 历史教育学课件研制!、 #历史教育学∃主干课程建设!、 比较历史教育学研究(教材) !、 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教材) !、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 新世纪高师历史教育学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等涉及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10项教学研究课题立项, 并获得研究经费数万元。

(二)教学研究

在课程设置方面, 根据历史教育学学科特点开设了3个层面的课程: 第一层面为历史教育教学理论课程(包括学科研究动态、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方法手段模式研究等), 第二层面课程为教师职业技能强化训练的实践课程( 包括教师职业应具备的各种教学技能、中学教材分析及活动课设计、现

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 第三层面课程为深化扩大教育视野的选修课程(历史比较教育学), 形成了合理的课程结构。

在教学内容方面, 重新修订了所开设课程的大纲, 更新了教材,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 深化了教学内容, 把教师的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教师编写教

材, 2005年编写了蒙古文#历史教育学∃教材, 使蒙语授课生有了蒙文教材划。#中学历史教学技能训练∃、#中学历史教材分析∃两部教材也列入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二学位教材建

设研究项目, #比较历史教育学∃列入了内蒙古师范大学蒙文教材建设项目。

在教学方法上, 以精讲为主, 注重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思考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动口、动手能力及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 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

法, 请中学历史教师传经, 组织学生观摩中学历史课和教学能手评比活动, 让学生在比较学习中领悟教与学的道理;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给学生上台讲授的机会。在教师指导下、

采用学生自讲、自查, 同学间互学的微格教学方式, 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 开阔学生思维, 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来观察、分析、研究、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在教学手段方面, 教研室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将90%课程制作了课件。随着蒙古文软件的开发, 从2002级蒙语授课班学生开始, 学习制作蒙古文历史课件, 不但提高了学

生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 教学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在制度建设方面, 加强了教育实习的科学管理力度、制定了科学的监管措施, 形成了制度化管理的工作, 尤其是在学生学业考核方面, 比较早地探索过程考核模式。( 1)建立了标准化试卷库。根据大纲的修订, 2004年编制了6套试题和标准答案。( 2)根据学科特点, 期末考试实施闭卷、开卷各占50%制度。( 3)从2005∀ 2006学年的第三学期开始, 将出勤、平时讨论、提问、演讲、作业等成绩列入期末考试, 实习2: 4: 4分数段, 平时成绩占20%,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占40% (闭卷考试),编写教案、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能力考核占40% (开卷),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和学习的积极性。( 4)对于中学教学技能训练的考核采取单项训练成绩与综合训练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5)对于中学教学技能训

练严格把关。由指导教师和院领导组成5- 7人参加的评价小组, 每个学生的课堂教学都要经过评价小组的集体评价, 不合格的学生不许参加教育实习。( 6)教育实习的总成绩由在校技能训练成绩、中学教学实习成绩、班主任成绩和教育调查成绩组成。教学实习成绩取决于平时表现、编写教案、课件制作、听课、评议、课堂教学效果、批改作业、点评等的综合考查,使考核更公平, 杜绝了给印象分的片面性。

(三)科研成果

教学科研立项推动了教研室的教学研究。最近5 年, 教研室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围绕本科教学, 编写和修订了历史教学论!、 比较历史教育学!、 中学历史多媒体课件制

作!、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等4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编写、出版了#历史教育学∃蒙文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撰写并出版了全区中小学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内蒙古历史∃; 发表了#课

程认识: 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谈起∃、#1999年高考试题答卷分高中历史如何适应了3+ X高考改革的需要∃、#高考答题技巧: 从2006年高考文综38题考生答卷谈起∃等

文章, 为我区高考文科考生和高中一线历史教师提供了指导。同时, 还以教育硕士% 历史专业研究生教育为平台, 指导中学一线历史教师撰写并发表了#问题探究式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思考∃等论文。

二、强化技能训练力度、积极探索新型的教育实习模式教育实习是高师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必不可少

的教学实践环节, 也是教师职业教育的特色。面对学生人数大量增加, 学生素质下滑的新形势, 为了保证培养的质量,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 以教学论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为核心, 组建一支稳定的中学教学实习的指导教师队伍。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 教学论教研室教师的4名教师和10名有指导中学教学经验的专业课教师, 形成了团结合作、优势互补的指导技能训练和实

习的团队, 每位指导教师指导技能训练和中学实习的学生人

数在15人左右, 有效地保证了技能训练和实习工作的质量。

第二, 加强了教育实习的科学管理力度, 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流程。每年实习前做好实习前的一切准备

工作, 联系好实习学校; 指导教师的确定, 学生的分组; 实习计划的拟定; 经费预算; 实习前的动员大会、进入学校的见面会

等等环节上都作了较详细的部署。规定指导实习的院方教师最少听实习生2节课, 中学教师2节课, 由院系教师与中学指

导教师(专业课、班主任教师) 最后商定实习成绩。

第三, 以 信誉!建立了长期, 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巩固, 为教育实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在实习

基地的选择上, 我们首先考虑初中历史教学, 因为初中年级容量大, 实习生上台讲课机会相对多; 其次考虑中学学校领导的重视与中学历史教师的指导水平和热情; 再次选择离学校近、对实习学生安全的学校。因此, 除了附属中学外, 学院还与呼和浩特三十六中、三十五中、十八中、蒙古族中学和乌审旗蒙中、杭锦旗蒙中先后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2001∀2005年, 我们为3所中学培养了4名教育硕士% 历史专业研究生。我们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责任心, 直接影响着我们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所以我们在实习中对实习生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为人师表等方面高标准严要求, 赢得了实习学校的信赖。

历史教师论文篇4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教学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的主要活动就是讲述、板书和布置练习。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看成了接受器,课堂中的问答多半是复述教材中的文字,教师充当了知识和结论的灌输者的角色。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对教师“主导“的要求更高了。就历史课而言,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何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何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能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如何淡化“教”突出“学”,把教学过程变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使教师自身由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活动,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才能;如何使班级、小组合作和个体学习各环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达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

如在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时,课前预习1、你知道多少岳飞的故事?你知道岳飞《满江红》吗?2、南宋有岳飞、韩世忠等历史名将,为何北伐不能胜利呢?这两道预习题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启发他们分析思考能力,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仅仅靠教师灌输的学习的被动局面。上课时在沉郁激越的《满江红》背景下,学生的情绪异常激昂,他们急于要把自己知道的岳飞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有的学生还拿来了在将军山拍摄的岳飞“还我河山”的图片。教学中师生互动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有的提出:“老师,不是说落后就要挨打吗?可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均落后于北宋的金为什么竞能灭宋呢?”学生们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激烈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辩能力。这样的课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表现了学生丰富的创造力,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要求。

二、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

在传统教学理论中,课程(包括教材)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过问,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这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很容易使教师走上“照本宣科”的教学老路。新课程给了教师发挥的空间,倡导教师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向课程的开发利用者转变,为基础教育改革又提供一条探索之路。如在上唐朝历史时,我们给学生布置的分析讨论题:观点一:“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杨贵妃足以败之”。观点二:说:“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学生必须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史实归类,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问题做出分析评价。经过深思熟虑,学生纷纷发言,说了很多,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令我很受触动。

三、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过去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教材、“教参”、试卷的“标准答案”教。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么教,绝大多数的教师没有深入地思考,因为学校的评价体系就是教学升学率的多少。可见,教师成了完全游离于教学研究之外的旁观者,成了知识的“搬运工”,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期待。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作为研究者,教师要不断增强教学研究意识。研究重点和方向是:1、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那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得到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张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历史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开放式教学,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历史教学为基础,不拘泥于历史教材本身,打破学科界限,借鉴不同学科的教学成果,重新去体会历史、感悟历史。

历史教师论文篇5

二、历史教师强烈的角色意识是上好历史课的重要保证

对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中专学生来说,历史知识的间接性,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有着强烈的角色意识,“神入”历史,以形象化的素材,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变的情感,合适恰当的形体动作,主动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的风姿面貌,准确具体地展示历史事件的绚丽画面。历史教师强烈的角色意识,要求其应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不应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讲授历史知识,要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患难。教师只有走进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历史的氛围之中。这需要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三、历史教师心理角色的多样性是其角色特征的突出表现

历史知识丰富多姿的特征,使教师所承担的心理角色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在教学中,历史教师所扮演的心理角色之多,是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在人物众多、过程复杂的历史事件中,这种多样性的角色特征则更为明显。如讲授《》一节课,人物众多,各具特征,整个事件曲折复杂,一波三折,历史教师不仅要把握每个人物的分寸,形象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个性气质等角色特征,还要准确地再现变法过程中有关人物在不同阶段的角色变化。这一节课,历史教师扮演的角色超过了演员承担角色的数倍以上,也增加了历史教师心理角色承受能力的难度。

历史教师心理角色多样性的特征,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认真备课,在教学中把握主次,详略得当,浓墨重染,感情真挚。

四、移情是历史教师心理角色扮演成功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角色意识的教师,难以“神入”历史与置身历史氛围之中,必然游离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之外,以旁观者的角色讲授历史,使教学变得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完成教学任务。而具有角色意识的教师,则“神入”历史,以参与者的身份讲授历史,则能饱含感情,准确、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之中,使学生常常为之动容,从而产生移情作用。

情感是制约教师影响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师生之间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彼此就能产生亲近感、认同感,学生也就愿意与教师交朋友,容易相信传授之“道”,最终导致教师影响力的增大,正如古人所讲的:“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情感具有六大功能,其中就包括迁移功能,即个体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去。移情是教师心理角色扮演成功与否的关键,情感可以直接转化为学生学习动机,成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教师的讲授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感知和情感,学生的反应也会影响调整教师的情绪,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又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与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可见,课堂教学艺术是对称的、动态的、能迁移的双向感情的一种交流。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只是一种心理角色,旨在深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便在讲授中能准确、具体、有感情地再现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和精神面貌,以利于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氛围中深刻地感知与理解历史人物,形成相应的历史感,仅此而已。历史教师必须保持自己特有的身份,他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等同于历史人物,不等同于戏剧舞台的演员角色,也不等同于学生。历史教师只是具有心理角色的身份,设身处地地“神入”历史,具有历史人物的情感与意识,并将之迁移到学生身上,将教师与学生的学习目的、认识和情感连接起来,使之在教学情境中形成暂时的统一体。同时,历史教师还必须保持自己教育者的身份和理智,否则,将适得其反。

[摘要]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过程中开展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教师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关系到教师基本素养的优劣。历史教师学科心理角色是指他们在历史教学情境中,依据历史教学任务和内容,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而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历史教师角色意识心里角色

在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大舞台上,每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当的身份。而教师在学校教育这个人类亚系统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作用。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过程中开展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教师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关系到教师基本素养的优劣。

历史教师论文篇6

如何让老师教师更加专业化教学是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的重点。如何让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再现他人,与别人进行交往,探索世界,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自终地完善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总体要求。本文主要从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介绍了如何提高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方法。

一、历史教师要拓展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

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高中历史教师要学会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高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在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方面,也出版了一些专著,例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历史卷》,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地理教学案例与评析》等;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历史教学专业期刊上也刊载了高中历史新课标方面的许多学术论文和经验文章,这些都是教师专业学习值得借鉴的资料。

2、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高中历史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是教学最基本的保障。首先专业教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

高中历史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只有深入透彻地了解高中历史新课标所列的主体教学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它们在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分析教材。

3、应具备宽阔的学术视野。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例如,“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这些都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教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宽阔的学术视野,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有参与历史学术问题讨论的能力,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位专业能力扎实、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教师教出的学生自然成才的几率高很多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1、提高历史教学反思能力

对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可以说,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今,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经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

何谓教学反思?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地位的提升大有帮助。

反思性学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比如,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所定的本节课的目标理解得如何?学生对本节课会有哪些疑难点?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否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等。

2、提高课堂课程资源的运用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第一,提高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能力

老师要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生动的语言、得当的肢体动作、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其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和对所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专业能力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勾画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去吸引学生,或者运用多媒体效果进行教学,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短片。

第二,利用好高中学生资源。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运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一些关于历史课程资源,如收集历史故事、外出旅游参观历史遗址时的照片、报刊杂志中有关的历史文章等。并进行课堂讨论、组织历史辩论会和故事会、编制历史剧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深入理解。

3、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课例教研和课题研究是高中历史教研的两种主要形式。

课例教研就是以“课”为研究对象的教研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实录,即对课堂教学的全程记录。课例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没有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其行动缺乏理论的支撑,也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设计。因此,教师在课例教研的基础上,还须提升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在科学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有序的研究。

综上所述,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研究者。从历史学科来说,研读史家的学术论文,对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失为一个极重要的途径。研读史家撰写的论文,不仅能够了解何为学术论文;而且也能进一步审视学术论文是如何写成的,通过研读史学论文,使历史教师逐步掌握史家是如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史料来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历史解释的。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接受历史这门课程。

历史教师论文篇7

该套丛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新课程改革十年来我国历史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丛书的编写主要面向全国历史教育硕士,中学历史教师,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具有学术性、实践性、代表性和前沿性。该套丛书编委会编委集中了当前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大部分专家学者:首都师范大学的赵亚夫、华南师范大学的黄牧航和张庆海、上海师范大学的李稚勇、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月琴、南京师范大学的刘军和姚锦祥、陕西师范大学的赵克礼、四川师范大学的陈辉、湖南师范大学的余柏青、山东齐鲁师范学院的齐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社长任鹏杰和历史教学杂志主编任世江等。

1.赵亚夫、唐云波主编《国外历史教育文献选读》(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360页)

该书体现了国外历史教育研究的最高成就,为历史教师了解和研究国外历史教育提供了借鉴。

2.李稚勇、周仕德、陈新民著《中外历史教育比较研究》(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320页)

作者吸收国外先进历史教育思路,对当前的历史课程改革与实践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3.宾华著《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180页)

该书的特点是: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实用性和操作性强。

4.王继平著《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方法概论》(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276页)

该书非常契合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要做研究型历史教师的理念,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供思路和案例。

5.陈志刚著《历史课程论》(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236页)

该书的特点是:体现最新课程改革理念,内容全面,选材广泛。

6.王泳著《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236页)

该书特点是:时代性强、视野开阔、重点突出、选材广泛、材料丰富。

7.张庆海著《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长春出版社,2012年5月,215页)

该书是第一本关于中学历史教学史学理论的作品,值得中学历史教师和历史教育硕士认真阅读。

8.王雄著《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长春出版社,2012年6月,309页)

该书是第一本关于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的专著。

二、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类著作

1.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著《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351页)

该书是何成刚主编的“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丛书”的作品之一,是史料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

2.夏辉辉著《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148页)

该书是何成刚主编的“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丛书”的作品之一,该书选择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

3.朱汉国、陈辉主编《高中历史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236页)

该书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编的“青蓝工程系列丛书”历史部分,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

4.卢新建著《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508页)

该书是《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丛书的历史部分,是一本当前体系最完备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的工具书。该书的特点是:系统性、完备性、工具性、资料性。

三、文集类著作

1.刘宗华著《历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2月,225页)

该书是从事中学历史教学近50年的刘宗华特级教师的历史教学研究论文集。论文虽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所作,但对今天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仍然具有借鉴与启发的作用。

2.张卫良、夏卫东著《明智之学:历史教学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358页)

该书是两岸中学历史教学名师“钱江论坛”的论文集,这些论文主要围绕历史教学与公民素质、课堂教学与改革、教学实践与思考等问题进行讨论。

3.李晓风著《李晓风历史教学思考与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4月,211页)

历史教师论文篇8

2.改革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进行了如下改革:一是融汇历史、政治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让学生学习“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综合课程师资所需的知识。“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是人文社会知识的综合课程,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等各门学科知识。专业课程融合的结果是,专业必修课程设置除中国通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通史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以及史学概论、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外,还要增加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法学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专业主干课程为必修课。此外,还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说、西方文化概说、礼仪、人口资源与环境等人文类课程以及晋商文化研究、山西民俗、太行革命斗争史等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以满足“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综合课程师资所需的知识基础。二是设置两门教学法课程,如设置小学社会课程教学论和教学法为必修课;设置中学历史教学论与教学法课程。三是辅修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精选并整合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将小学语文教育的专业主干课程中的现代汉语基础、古代汉语、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等整合成四门课程,分别是汉语基础、文学、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四是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是只求通达,不求精深,即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科的知识框架、思维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这些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历史教师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76-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和实施,要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高中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主体是广大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改实施的进程和成败。

一、拓展历史学科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凸显学科特色的专业特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它包括:史学知识、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史学观念、史学研究动态、史学思维等。

第一、应具备系统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这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素质。高中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外历史合编和专题化的课程结构,以模块为形式,打破了以往按时代纵横相间的通史编排体例。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专题史、国别史和地方史等知识。将全球历史、中外历史放在一起研究。对于各个模块中出现的交叉内容,只有具备完整、系统、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明确教学主题内容,明白它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第二、应具备广博的其他文化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各种知识均有所涉略。如语言、政治、地理、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学科,只不过高中历史教学偏重于了解和为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层次,不求达到专业层次而已。历史Ⅲ中的“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即是鲜明的体现。

第三、深入学习史学和历史教学理论。史学理论对史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毋庸置疑。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如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就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高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近年来,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如赵恒烈、金相成等编著的《历史教育学》,齐健等编著的《历史教育价值论》,王宏志编著的《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等,都是很有见解的重要资料。此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及聂幼犁、赵亚夫、杨宁一、曹大为、冯一下、陈伟国等写的相关文章都对我们的教学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第四、掌握史学研究方法。传统史学研究方法是“论从史出,论由史证,史论结合”。对高中历史教学也同样适用。比如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这是个结论,为什么这样说呢?知道了这个结论是怎么由事实论证来的也就明白了鸦片战争的始末。再如胡适所主张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也是经常用的方法。比如说“皖南事变后,中共什么以斗争求团结?彻底决裂?

第五、更新史学观念。高中历史教师须了解史学研究范式并尝试用科学的历史观整合学科体系。固守成见,视野狭窄,不符合现代教师的要求。目前中国史学界出现多种史学范式,形成了以唯物史观为主导,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并存局面。史观在教材编写和高考试题中的体现非常明显。如2008年文综全国卷一 15题:梁启超对“科学万能说”的认识,即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科学是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又能祸害人类。

二、关注现实问题,开阔国际视野

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历史教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当今在世界上大国兴衰问题、全球化问题、中美关系问题、国际合作问题等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敏锐地捕捉信息,开阔国际视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现实进行指导。

历史教师论文篇10

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是谋求基础教育的发展。高师教育首先要强化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观念,形成适应、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烈意识,设计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培养“研究型”教师,提高其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精神。探讨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是对基础历史教育改革的响应研究。

一、基础历史教育的学科特点

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初中历史的性质作了明确规定: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教育部于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规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2]

按照这一基本性质的要求,分析中学历史课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中学历史课是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因此中学历史课的设置一定要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历史教材、历史教师、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

其中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

(三)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符合基础历史教育的这些特性。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基础历史教育的特性,把培养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融于教学的每一环节,科学地分析每一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并使其规范化。

二、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

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美国著名教育管理学家霍伊(Hoy,Wayne,K)说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基本目的就是要发展理论,理论是抽象的、普遍的解释,不存在严格的正确和错误,但是很有用[3]。从适应基础历史教育的特性出发,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把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培养分成四大部分。

(一)专业基础课程板块。

这是传统的教学板块,也是师范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板块。在这个板块中主要通过教师科研成果向课程渗透、转化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老师主要采取讲授的方式,在把知识传承给学生的同时,也把科研基本思想和方法等基本的科研素养传递给同学,并让学生了解学术界的新发展、新发现,以及有待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这个板块里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首先需要教师重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重构,主要是指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观念。既包括对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也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问题。单纯的以传递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大学,与高师院校承担培养优秀中学教师的社会责任差之甚远,也背离基础历史教育的特性。

高师院校本科生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已有知识体系进行质疑、反思和批判的过程。这种转变也适应了知识观的变化:知识不是普遍适用的,其真理性是在一定境遇中存在的。英国科学哲学波普尔就曾指出,没有一种知识是绝对正确的,包括科学知识在实质上都是“猜测性的知识”,没有一种知识可以被一劳永逸地获得,科学知识所谓的“终极的解释”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在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与前瞻性。

第二,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注重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如:在世界史教学中,以全球史观的通史为框架,辅以多个专题内容的拓展对通史予以支撑,把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教学内容的设计,解决了近些年来困扰专业基础课教师的一个难题:师范教育中专业课课时少的问题。

第三,在教学手段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并辅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加大了讲授的含量和信息量。实践中我院历史学专业目前已完成本课程的多媒体单机课件和网络课件制作,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效果反映良好。

第四,改革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将单一的书面闭卷考试方式改为从理论、实践、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考核学生学习成效的多样化考试形式。逐步使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必做和选做相结合。[4]

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是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设计与操作,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估等。通过以上几点,教师在系统介绍本学科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将最新的、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引发学生的讨论和质疑,建立新思维,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将学生引入到由已知到未知并对未知进行探索的过程中。

(二)选修课与讲座模块。

以讲授、专题讨论、课程小论文并重。

讲授更多地渗透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亟待解决的问题,等等,激发学生进行开拓创新。

专题讨论主要通过资料收集、独立思索、讨论发言、讲评等培养与训练学生内在的科研能力。每门选修课教师组织2―4次专题讨论课,其模式是教师提出实践性题目,学生分组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与讨论、确立观点与证据、代表发言,其他学生提问、教师点评。通过自身实践和师生、同学间的交流互动,能力得到了训练。

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在我院的人才培养中占重要地位,8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会结合课程讲授内容而布置课程论文,以对课程内容灵活掌握和应用水平的检验为主要目的。

这个模块一般以我们当地的历史资源研究为主,选题有趣易行,从而得到原始资料收集、文献查询与阅读、分析与归纳等方面能力的训练。例如:依托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中心及卧龙文化书院,举办《南阳汉画平面感的形成》、《汉画神树信仰》、《汉画中的鸟文化》及《汉画中螺女神话原型分析》等系列讲座。在黄培贤、崔鉴平有奖征文比赛中,每届都能收到学生论文20余篇,其中获奖论文《浅谈南阳汉画生产活动题材稀缺的原因》、《学术文化接力――中国古代书院传统管窥》和《从汉画看汉代孝文化》,在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中获奖。

在本模块的训练中,首先强化基础教育所需的基础课程和基本功训练,如与中学教育密切相关的阅读与写作、书法、演讲、教师口语、教学设计等课程,以及相关的教学技能训练。其次增设文化素质课程以及能反映最新前沿成果的专题和讲座,将科学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本科教学之中,由高水平的学术带动和促进高水平的教学。最后“电脑应用基础”、“电脑写作”、“电脑网络信息检索”等课程应成为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利用各种信息库,去进行知识检索和问题研究,在宽广的知识空间中去建构富于个性的、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和学术素质。

(三)专业实习模块。

专业实习部分是以理论联系实践为目的,锻炼学生获取原始资料与信息的能力。实际中的观察力和洞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一模块训练的重点。例如,学生在洛阳考察过程中,指导教师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龙门石窟的历史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并把它整理成。

(四)论文与研究项目模块。

论文与研究项目部分是以提高科学研究为主要目标,包括专题论文、毕业论文、参与项目。以每年省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为依托,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要求学生从原始工作入手,收集资料、信息,发现问题,用创新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近年来,为了适应大学教学的需要,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我校科研部门专门辟出一个校级科研项目类型“STP”项目,即教师申报该项目必须有在校学生参加,结项时必须有学生发表的论文。鼓励大学生尽早从事一些科研活动,尽快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在教师的带动下,早出成绩,加快培养人才的步伐。我院目前已成功申请STP项目8项,有20余名学生参与。学生通过接触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与教授的接触,不仅可以检验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训练,学习和了解科研方法与思维,训练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受到了科学家治学精神与风范的熏陶。

三、结语

高师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我们通过对历史学科特点、人才培养诸环节的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历史学人才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即专业基础课程板块、选修课与讲座模块、专业实习模块、论文与研究项目模块四组模块模式。学生进行多种培养模块的训练,系统掌握历史学知识与特性,从而获得多层面科研能力的锻炼,逐步成长为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历史教师论文篇11

领会了新大纲“论从史出”的含义,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呢?

首先,初中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历史、掌握史实。初中学生了解、认识历史的主要载体是教材,教材中关于史实的内容有以下几类:

1、文字。文字表述是教材的主干。初中历史教材中关于史实的阐述是依据历史学的基础知识、初中生的认知规律编写的。其特点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历史概念、人物、重大事件等等,语言浅显易懂,线索清晰,体系完整。1992年教材改革以来实行的大小字分述法,以小字辅助大字内容,更适合教与学双方使用教材。

2、插图。插图有彩图、黑白图、照片几种。为说明文字内容而编入的直观材料,有历史照片,有画家描绘的历史场景,也有表现史实的漫画等等。插图反映了历史现象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观看插图也是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

3、地图。实际上历史地图也属于教材插图,为了认识其独特作用在此将其独立分类,作为教师研究教材的一个专门方面。历史地图反映了历史现象的时空变化,如古今地名异同,陆路、水路的变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范围等。教学中需要有相当多的时间来讲解地图。

4、图表。图表包括数据资料图表、线索表、大事年表、章节知识结构等等,也是辅助文字内容的,既概括了文字,又说明了文字,是史实的一种表述形式。

5、史料。现行的历史教材借鉴了外国、港台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方法,提供了一定量的原始资料,供教学中研究。学生接触这些第一手材料,更能清楚历史知识的来源,了解先人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

学生掌握了上述几类史实内容,可以说就具备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当然,教学中需要对这些内容加以拓展,扩大知识面,如适量补充图片、地图、史料,深入讲解重点内容。

除了以上几类史实内容外,教材以外的多种内容与形式的史实来源,也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信息源。目前常用的信息源有以下几种:

1、时政资料。当代的时事政治资料是史料的补充和再积累。报刊、影视新闻的内容可以广泛用于历史教学。如香港、澳门回归事件,都是历史现象的延续与补充。教师积累时政资料,并充分运用到中国史、世界史教学之中,效果相当好。

2、调查报告。除去专家、学者的调查报告可以用作史实的印证与说明外,师生自己动手获得的调查报告,对学习历史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如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化,反映的是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

3、文物、遗迹。出土文物、历史遗迹,都是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展示。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是认识历史的良好途径。介绍重大考古发现成果,是对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

4、网络信息。师生从网络上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目前已被广泛运用,并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网上信息快捷、海量,易于存储和交流,能扩展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是历史教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最新途径。

上述各类“史”的来源,只要教师备课时充分掌握和理解,并采用不拘一格的手段和方法来教学,就能使学生掌握好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然而,了解史实只是历史教学第一层次的目标,更高的层次是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具备人文素养。因此,按照新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即具备历史思维的能力,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论从史出”在教学中大致有以下步骤:

1、研读史料。这里所说的史料是广义的,不仅是指第一手资料,也包括后人记载的史实。研读的方式是多样的,它的过程包括搜集材料、排除阅读障碍、理解内容。

2、辨析史料。大量的材料要经过辨析真伪才能被运用,这种史学特有的方法往往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和实施,在备课中要潜心研究,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它主要包括文献、实物材料的反复印证,计算年代,识别运用各种图表等等。

3、提取信息。这一过程是经过分析、综合、概括,将有用而又有信的材料提取出来,作为最基本的史实论据。

4、论从史出。应当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结论。

历史的结论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譬如对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重大史事,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历史背景来认识其性质、影响、意义。对史实的评价不能片面、狭隘,不能主观臆断。因此,“论从史出”并非简单的一句话,它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要求学生具有历史思维的能力。

虽然一般认为,初中生学习历史只要达到了解历史(知道“是什么”)的目的即可,高中生才需要达到认识历史(知道“为什么”)的层次,但是新大纲明确要求,要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初中阶段也要进行相应年龄段的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内容、途径、手段、方法非常之多,有两点我认为是要特别考虑的。

1、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教师采用丰富的手段、方法,使枯燥的史实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乐于学习、易于掌握,这是我们多年实践并已取得成效的探索。今后,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这种探索还将继续下去。

2、让学生学会像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这种“论从史出”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性、实现自主性学习的过程,是新教育观的要求,它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更高。

历史教师论文篇12

1.激发兴趣的度

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历史本身有情节、有时序,人物命运跌宕起伏,社会形势风云变幻,是生动活泼的。在英语中代表历史的单词“History”本身便包含故事(“story”),甲骨文中“史”字本意即记事者(“史官”),引申为被史官纪录的事。换言之,故事性是历史学科特质之一,是历史教学必须重视的规律,当然,其中也不可缺乏思维的含量。仅注重趣味性,容易饥不择食,与教学主题契合度不高,或流于形式,达不到培养历史思维和能力的效果。若兴趣激发不足,缺乏有血有肉的史实,学生也难以理解一些现象。

2.史料运用的度

历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史料是研讨历史问题的根据,是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的重要媒介,使用史料须保证科学性。应当尽量使用一手材料,且要提前辨析考订。以程度而言,教学使用的史料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运用史料的量也须适度,史料应当是辅助教学,为学生解读教材、开阔视野提供原料。将史料变成分散的知识点,不利于突出主题,不利于历史知识的完整化,教师应当有目的地使用多样化的史料,营造一个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利用证据尝试进行重建过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拓展学术的度

史实史实,史料更新史料,史家辩驳史家,史观批评史观,其中任一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新的观点、结论出现,这些因素还会产生叠加效应。故中学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学科中变化最迅速、最猛烈,历史老师理应是充电频率最高的老师。对于历史教育者而言,照搬教材和教参是最忌讳的。无论是学科特性、课标要求,还是专业发展、应对高考,关注研究新观点、新成果对于中学历史教师都是必然。

4.关照现实的度

历史教学关照现实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引导理性反思,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其中同样涉及度的把握问题。提供多视角的材料,营造相当的历史氛围,回到历史现场去探究历史问题,学生才能有更多、更深的体验,没有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便不会有对现实的超越和创新。

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来源于长久的专业积淀,历史学是历史教育的根基和源头,是最需要拓展的专业知识。兴趣激发、史料运用、学术拓展及现实关照在一节好的历史课里是相辅相成的,其核心和原点仍在历史本身,科学运用史料是好的基础,适度激发兴趣是好的形式,适量的学术拓展及适时的现实关照是好的深入,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质疑、反思及批判,点燃思想的火花。学生的心灵一旦获得解放,其潜力会远远超科想象。当然,既要长久吸引学生,又要不断完成教学目标,这并非易事,需要下很大功夫。这正是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每个教师通过努力都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将其发展完善。当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地引进多元叙述,一以贯之地引领理性思考,锲而不舍地触发生命与生命碰撞,长久持续的冲击学生的思想,人性、自由、真理等人文精神便会渐次潜移默化,这也是历史教育的最高追求。

李继(成都树德中学历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将学生认识结构和学科知识结构融合,以科学眼光构建优质课堂评价标准,已成追问“什么是一堂好课”的习惯思维。当我们把视角转向审美,一堂好课不就是让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享受到愉悦感觉的课吗?回顾近十年的历史教学生涯,曾经受到过的“高度评价”总是如风掠沙,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记,而真正让人感觉很享受的课堂记忆,是曾经在课堂上不经意间生成的一阵阵掌声。

或许,同学们的掌声源于,他们察觉到我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向他们袒露了我对生命的真诚;亦或许,我文字材料刚好迎合了高中学生,在“自我同一性”寻找中艰难与迷惘;或许二者都有。某段不经意的文字,把某段悲壮的历史与教师的生命感悟同学生的心灵成长汇聚一起,就诱发一场热烈的掌声。有位学生在毕业后,在寄给我的明信片上这样写道:“你让我觉得特别好的,不是成绩的角度,而是上课传递给我们的思想,这种思想不是一种无建设性的嘲弄,而是给了我很多启迪,对我影响深远。”

殷跃明(河南省鹤壁高中历史教师)

“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是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特别是能很好引导学生按历史学科特点和历史学科思维方法获得启迪。历史课尤其表现为故事性、时序性、情境性、探究性、趣味性。历史老师要善于利用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背景、原因、内容、过程、性质及影响。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历史课要把历史事件、现象放在一定的时间坐标中。历史是活生生的,历史课选取典型材料分析探究更有历史感。有的人认为,历史课就是讲故事。此观点片面。历史课不只是讲故事,还要引导学生探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中受到启迪,做真人,做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

刘道梁、李莉(分别就职于广州市萝岗区教育科研与发展中心、广州市开发区中学)

对教材的准确解读对于讲好一堂课非常重要。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重要教学资源。对于学生来说,教材是他们掌握系统知识的主要工具。从他们感知教材开始,知识也随之积累,感知越丰富,观念也越加清晰,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也就越容易。对于承担着引导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责任的教师来说,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对教材的领悟程度更是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备教材”――搞清楚教材文本“说什么”,知道教材文本“想要说什么”“应该说什么”,正确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层内涵,把握其价值取向。当然,教材的解读,不是单纯对教材内容的狭义解读,而是结合学生自身发展以及学校、社会背景下进行的整体解读。因此,教师还要“备学生”“备教学环境”――根据特定的学生群体,学校所处的特定环境进行备课,并结合以上因素思考教材文本应该“怎么说”。

李磊(江苏省徐州李集中学历史教师,中学二级教师)

史学理论是个宽泛的概念,与历史理论既有交叉又有区别。一般来说,其涵盖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以及史学史等内容。在这些理论当中,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则“集中叙述和分析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和认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注意点在历史认识活动的主体自身的认识能力及其限度的科学估价,和提高这种能力的正确途径、必要手段的探寻上”(参见姜义华:《史学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它们与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当今高考命题的“专业化”趋势,也符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的提升高中学生若干学科素养、特别是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要求。所以,在课堂中做到科学合理地渗透这些理论知识,也应成为“一堂好课”的参考标准之一。

目前,“学术化”“专业化”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课上,教师固然可以指导学生开展系统性的主题研究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的熏陶。然而,研究性学习模式在现阶段的课堂上毕竟难以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常态,且课时数量也不足,所以,提升学生史学理论素养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放到常规的历史课中进行。如何将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等内容科学合理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最好的做法是“润物细无声”。引导须遵循科学严谨的方法,还须注意内容的主次秩序。教学中完全可以避开专业性较强的理论,引导学生“就事论事”,即根据教材的观点来思考支撑该观点的背后历史观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不同史学研究范式的指导下,历史研究将得出不同的历史认识,历史认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将历史认识和史学方法论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不宜机械地将理论系统整体植入课堂教学。

钱金燕(威海环翠国际中学历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历史教学》开辟专题讨论――一节好的历史课,看到各位老师从不同角度观察好课,联系自身教学实践,我想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谈谈一节好课不可忽视的视角。2008年我获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经历理论学习过程中以及之后学生团体辅导,让我认识到,学生心理形态各异,要在初中实施有效的历史教学,需要建立在初中生不同的心理差异之上。总体来看,初中生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其成熟性主要表现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其幼稚性主要表现在其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初中生的思维虽然已经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较低,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期;由于辨证思维刚开始萌发,所以,思想方法上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及表面性。而具体落实在不同年级学生心理方面,又有着微妙的区别:初一学生从小升初,幼稚型多于半成熟性;初二处于青春过渡期,矛盾性叛逆性更突出;初三处于思维价值观刚刚确立期,更体现一种思考性。如果用历史教材的知识来作为评判标准的话,初一学生注重的是“是什么”;初二学生关注“不是什么”;初三学生则追究“为什么”。

针对初一至初三各年级不同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也有不同的侧重。初一年级以“考古实物”作为课堂吸引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立足点,让学生在对历史文物取证过程中获得对历史学科知识的信服感;初二年级以对教材知识真伪的论证为史料教学突破口,让学生明确知识的正确与否必须有历史真相的支撑,让学生在对知识的质疑、颠覆与重建中获得知识的征服感;初三年级则以具有辩证性的历史情境为引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与之相关教学模式,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考证证据,得到多元化的结论,从而树立起历史辩证思维,获得对历史的认同感与尊重。

张芳(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历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具有人文性。一堂好的历史课就该体现人文关怀和爱国情感,体现“以史为鉴”的特点,能让听课的老师和学生获得一种享受,一种人生的体验。只有以知识交流为目标,以情感交流为基础,情感交流使知识交流顺利开展,同时又使知识交流得到升华的课堂才是一节好课,才能体现历史的学科特色和人文特色。

刘永红(广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历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不少小组合作探究不够真实、自然,没有实效,流于形式,缺乏一种逻辑上水到渠成的流畅感。建构主义之支架式教学模式主张通过脚手架(即支架)建立概念框架,在概念框架的某个节点上设置问题情境;建构主义之抛锚式教学模式主张抛出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锚”,促进学习者和其他成员在合作过程中达成知识的构建。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更要注意寻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能切入点,让小组合作活动不只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更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高中历史课堂上把哪儿作为“支架”的问题节点,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小组合作探究的意义学习呢?

1.在“学科核心知识”处

去繁就简,去枝取干,每节课紧扣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确定核心知识,设计一个有价值的学习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筛选史实,步步剖析,促进学生不断加深理解。

2.在“教学难点”处

教学难点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心理发展,找出介于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智、个性的发展。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教学规律、历史学科特点和课程标准要求,在保证专题内部历史知识系统、完整的前提下,确定教学难点,对课程标准进行“二次开发”。

3.在“逻辑链断裂”处

教学的逻辑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罗伯特・施佩曼指出:“我们不是孤立地,而应从前瞻后顾的行为关系中认识每一个价值,这也是价值认识的特点。”

历史新课程采用模块专题式结构,虽突出了主题,但淡化了时序,不利于学生对复杂问题的理解探究。“新历史科”教育观主张: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人事的论述,可以说是一推理学问。即历史教学是一种史料教学,需要教师补充完整史实,帮助学生把支离破碎的“史料”拼凑起来,在时序和逻辑上还原出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我们可以巧妙地将教科书的缺漏问题转换成能够刺激课堂讨论的问题。如在学习“宋朝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措施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时,由于初中已学过宋朝历史,又篇幅有限,有的教科书就省略了“陈桥兵变”一环,不少学生不易理解上述结论,需要教师搭建一个平台,帮助学生思考、理解,将探究逐步引向深入。

4.在“历史与现实衔接”处

当代教学理论视历史教学为一种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情景性的文化现象。只有当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吻合时,教师确定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产生求索的渴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只有当学生认识到学习“对我关系重大”并“与我的生活紧密相连”时,才能很好地融入学习之中,把新知识和熟悉的知识联系起来,把当下和以前联系起来,把新知识和自己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

5.在“需要思想升华”处

历史教学是“史料”教学,史料本身是没有思想的,我们教师要善于发掘史料的价值,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能揭示本质和规律性的问题,强化人文底蕴,刺激学生的思维向多个方向发展,增强历史的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学生眼中的一节好课

(以下学生观点由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赵登明提供)

霍晨铭同学:一个学生眼中的历史课需生动、引趣、凝练。以苏联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例,老师叙述时娓娓道来,同时在黑板上画出区域地图,写出图式板书,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叙史时力求简明,投入感情。评价历史时既向学生提出问题,也启发学生大胆阐明观点。上课结束时引发学生课后思考,查找相关资料。老师不仅教书,而且以德育人。

刘峻宗同学:一节好的历史课的形成有诸多相关联的因素。一个富有教育热情的教师是首当其冲的必要因素。古语有“将为兵之胆”,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学习动力。首先,是教师贴近学生的表述方式;二是历史线索的层次分明的讲解,给学生建立起一个“轴线”历史概念性的“模型”。所谓一节历史好课的组成,大致如此,其余的则要靠教师独特风格所形成的独特教学魅力。

王佳琦同学:老师在讲述历史知识点时,融合了当时的事件与人物,客观剖析历史。如老师在讲现代中国历史时,结合自身经历,运用诙谐的语言阐述事实,使人轻松的理解历史时代特征。同时,讲当今世界局势,使人深刻理解等。

郗若伊同学:对本课内容的积极扩展和延伸,找寻历史唯物主义规律,引发人们的思考与感悟。

王禾同学:最好的历史课应是一场看似混乱实则清晰的思维碰撞,从教师清晰而明了的讲解和引导中,体味历史的因果。

韩志周同学:一堂好的历史课,应当能够启发同学们的思维。例如讲到辛亥革命,它的成功与否就众说纷纭。老师向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支持或反对,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为自己的观点找到论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思维就潜移默化地养成了。

王子元同学:一名好的历史老师,在讲明知识点的同时,应该也全身投入这段历史中,生动形象地描述,甚至讲到兴奋处唱一曲陕北民歌,以“角色扮演”还原历史场景。这样的历史课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同学们历史学习的兴趣,使我们不仅更好地牢记了知识点,也能在理科学生的题海中寻找到心灵的休息之所,一起享受到历史以及历史课带给我们的无尽思考。这样的历史课就是最精彩的、最成功的一节好的历史课。

朱智豪同学:历史课不仅要有老师幽默地讲评,也要有一段相关的历史视频,这样的立体教学会使学生享受于听历史课,并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加深。

王炳韧同学:最好的历史课堂应该是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去表现特定历史事件的完整过程,进而生动地讲述,全面多角度地再现历史情景,从而让学生清楚且深刻地了解历史,树立正确地认识历史、借鉴历史,才是历史教学的方法与目的。

崔家维同学: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将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联系起来,比如,我们能够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吸取历史经验与分析其不足之点,为祖国明天的建设贡献力量。

赵致远同学:一堂好的历史课,要能宏观地从整个大历史分析,揭示本节课历史事件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规律的掌握,客观分析历史的方法,厚积薄发的人文清怀,使学生通纵览古今、心怀廉耻,身行礼仪。

梁源同学:一堂好的历史课,不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将清楚,还要将其背后隐含的历史背景和专有名词解释清楚,使同学们不死记硬背知识而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从历史认识的批判性思维培养角度讲,要介绍对同一问题的各种不同观点,要鼓励同学们拥有多元的历史观。

许潇同学:历史课不被打上“枯燥”的标签,我认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点,可以借助历史文物、遗迹、视频或文字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更轻松地学习历史、亲近历史、深入历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