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教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1 10:34:06

社会体育教学论文

社会体育教学论文篇1

我国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市场上具有供需矛盾突出的特点,即应届生抱怨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社会也无法招收到满意的人才。追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而轻实践。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容易陷入“专业即理论”的误区,在教学工作中常常表现为重视课上讲授,忽视课下任务和重视专业理论,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在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时,也会因学校本身的资源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忽略学生的技能培训,造成学生学无所成,空有理论框架却不会应用的教学现状。不仅如此,学生缺乏实践教学也会增加社会培养成本,企业在接收人才之后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可见当前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经济性和实用性,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事实上,理论与实践并重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际工作,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巩固专业知识,达到专业能力的良性循环培养,使学生能够成长为优秀的实用性人才。但是,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体制多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不重视对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和专业发展进行分析,只是一味地延续固有的教育体制和对国外教学实行“拿来主义”。这种教学方式有其先天的缺陷,缺乏科学性的教学工作会使学生无法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而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就使得教学工作的天平向理论过多的倾斜,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其次,我国高校的实践教育资源并不平衡,许多学校缺乏合作的单位和实验基地。对于社体专业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实践时间和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不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严重的是使学生缺乏在社会中站稳脚跟的能力,达不到社会人才的培养需求。(二)人才培养体系不明确,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明确性主要表现在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制度缺乏科学性这两个方面上。1.我国高校对于社体专业虽然有一定的人才发展培养计划,但其目标的设置却呈现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状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专业的划分正在向更加细化和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很多学校的社体专业培养目标仍然延续着“老一套”的模式,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步伐进行相应的调整,没有对未来的人才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的预测。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社会上对于健身指导方面的人才有着较高的需求,学校本应该跟上时展的脚步,据此情况制定出适当的人才培养方略,实现人才与社会的对口衔接。但事实上,许多学校仍然存在着不重视培养目标设计的问题,认为目标只是大方略的指导,对于细化的教学工作没有足够的指导作用。但实际上,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学工作施行的参照和基础,学生如果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进行指导,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就会面临多重阻碍,造成“专业学习无用论”和专业、工作不对口的困境。2.我国社体专业的教学任务、课程设计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缺乏科学化的制度建设。教学内容常常因地域、学校等因素的不同而设置,缺乏全国统一的教学体系指导。这样的教学制度虽然能够适应短期教学目标的要求,但却无法适应于国家人才的长期发展方略。并且,教学体制的不同也使得学生无法适应于多地区的人才需要,对于教师进行科学性的课程设计也造成了阻碍。其次,社体专业教学体制的科学化建设还体现于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如对当今社会热门的专业知识进行更广、更深入的培养和对未来有可能会成为热门点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提前培训。只有跟上或者赶超社会的发展速度,才能实现应用人才的对口培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成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社体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重视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其中,主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践教学与成效评估体系的构建:(一)明确教学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国高校应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平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在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才进行细化的教学质量提升工作。针对社会对于社体人才的需求,高校科研将教学目标向大众健身、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和相关部门的人才培养进行倾斜,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在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利用专业知识技能服务于群体性体育指导与管理工作,成为适应于时展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重采用案例、社会调查、实际操作与教材相结合的模式,在课堂上注重以经典案例来对专业知识点进行说明,并且通过给学生布置社会调查或是社会实践任务,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实践工作需求。通过多样化、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教学内容设计,增加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并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以“理”促“实”,以“实”固“理”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在讲授体育指导相关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健身指导的相关记录短片,或是到相关企业和实践基地进行实际参观,或是让学生到合作企业或是当地社区中进行相关的服务,达到实践与理论相平衡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向学生布置一份将理、实结合的作业,让学生写一份与自身体验相关的感悟与反思,让学生以理论结构作为基础,对照实践过程中的问题,逐条进行反思,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我学习能力。(二)完善保障制度,全方位提升实践教学成果。教学保障制度的完善主要是指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人、财、物多个方面的资源保障。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急剧扩张带来的就是人均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当针对自身的不足探究解决方法,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教学质量的提升:1.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教师在教学工作的施行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教师本身不具备完善的社体专业知识和教师资格,就无法应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应注重考察教师的相关资质和培训经历,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考察,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其次,高校应定期对社体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训,通过让教师参与到实际的社会工作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实践学习在课堂中的比重。最后,学校应当积极与企业或者相关部门进行合作,邀请社会上的社体专业人才来校进行讲座或者培训,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度,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2.明确实习职责,保证实习基地。高校应当与相关实习企业、社会组织和学生明确权利与责任的划分,减少不可控因素在实习过程中的影响力和其造成的损失。其次,高校应当结合社体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保障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如健身房、教育机构、社区教育服务和运动训练项目等方面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进行多样化的选择,找准自己的实践学习方向。(三)构建完善的成效评估体系,保证教学质量。完善的成效评估体系包括学生、教师和实习机构三个主体对于实践过程和成果的评价,评价方式应该由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评估体系应当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全方位和多样化的成效评估体系构建,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其中,成效评估注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实行多主体评估方式。实践教学的成效评估不只要包括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还要将实习企业与学生自评纳入到考量范围之中。评估方式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生、企之间的互评,以此构建完善的主体评估方式。如教师对于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对企业的实习环境、实习工作进行评价,企业对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等。2.构建多方位的评价内容。成效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多样化、多元化和全方位的基础上,评价标准不应该只局限于学生的具体工作成果或是某项突出表现上,而应该包含学生的学习能力、主动性、团队意识、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性格和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3.评估体系应长期进行。成效的评估时间不应只局限于短期的观察,而应贯穿于学生实践学习的始终。在学生实践学习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系统性的对比评估,分析学生的不足和成就,指出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总结

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教学目标中融入实践培养的长期规划,在成效评估中对实践能力进行系统化和多方位的考虑,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发展规划,在社会中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专业的社体人才。

作者:常超 单位:许昌学院

参考文献:

社会体育教学论文篇2

二、应用型高校的体育专业定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为了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而开设的新专业,社会体育相关专业的建立是为了满足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才出现的。为了实现这一建立目标,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对学生专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的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好的培养,还严重影响到了相关人才的培养质量,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要想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

三、实践教学在社会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社会体育教学的本质就是要求重视实践教学。我国社会体育教学是将高等教育为基础和体育技能教育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种将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社会体育人才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取得头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素质教育的培养都要依靠亲身实践才有所领悟,所以作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的院校都应该对学生使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去激发他们对知识技能的运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人士的健身锻炼提供科学的健身知识和方法。社会体育教育若要跟从时代的脚步,就要从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开始做起,让学习者树立牢固的实践意识。2.实践教学是学生知识技能转化的推进器。如今,由于健身科学事业的迅速发展,体育教学和养生教学对社会体育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在要求社会体育人才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素质的同时,还要具备对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二,在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争取在未来就业的激烈竞争中“干得踏实、站得稳当”。这是一个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训练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的一个过程。所以,无论是体育专业院校还是其他专业院校,大力培养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要善于总结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引导学生向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高素质的人才方向发展。如果作为一个社会体育人才没有实践经验,单凭着专业理论或者知识指导,是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取得成绩的,而实践教学就是学生把专业知识技能转化为职业技能的推进器。3.实践教学是步入社会前的有效准备。实践教学作为实习和步入社会工作之前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它体现了学生是否能够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和实践经验有效地运用到解决相关体育专业实际问题中去。对知识技能运用越是熟练,就越容易将知识技能向职业化发展,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如此。实践表明,一个合格的社会体育人才所需要的素质培养,就是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好的专业技术的前提下,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实际的环境里去反复实践才会形成。所以,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一个有效形式。

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不合理。只有让学生在实践的环境里反复训练才能更好地向社会过渡,但如果实践课程得不到合理的安排,学生在实践学习的时间短,就会导致没办法将理论知识巩固,也加强不了实践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也因此得不到加强,就失去了实践培养的初衷。当前,有许多学校在实践过程中开设的实践课程数量比较少,学时不足导致学生在实践环节里失去了知识衔接的连续性。2.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符。社会在进步,许多学校为了迎合时代的变化都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改革。但由于当前的体育市场发展较快,还有许多学校意识不到对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性,实践教学的内容跟不上市场需求,导致所学的知识与社会衔接严重脱节,实践内容没有明确主题,学生在初入社会工作时不被用人单位所重视。3.指导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相关专业的教师少数是对口专业毕业,极大部分教师都是其他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授课,每个教师的学历与经验不相同,学习基础也不相同,他们一般都是缺乏实践经验,通常一毕业就已经参加工作,多数人都是没有社会体育教学经验的,有些人甚至对体育市场的需求了解不多,直接是从学校毕业再到学校工作的,所以使得这些教师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导致实践教学水平过低。4.学校实践教学条件差。如今大部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校校内实践教学的教学环境相对比较滞后。教学环境落后、教学器材破旧,器材设备和经费的投入太少,校园外的实践建设也很稀少,与校外一些专业实践基地没有合作意向,没有对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由于学生自身的实践技能差,在校外实习的时间相对短,培养学生学习的成本又比较高,学生实习结束之后能够直接就业的概率又比较低,所以实习学生一般无法到实习单位的内部进行实习工作,而单纯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又体现不出专业性。5.学习目标不明确,职业规划不具体。当代许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找不到自己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对自己所读的专业不完全了解,所以无法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定位,这就是许多学生没有深刻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所导致的。很多学生对实践教学不上心,敷衍了事,在毕业实习的时候被动接受学校的安排,实习地点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也是影响实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同学是自助选择实习单位,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实习过于随意,多数情况都是敷衍交差,甚至有些学生提供假的实习证明,并没有参与实习过程,这样不仅没有实习经验,也无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导致之后到单位中工作缺乏经验,做事没有效率。

五、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1.构建系统化教学模式。要把社会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以此做为指导方向,才能够有效地构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去完善课堂与实践结合的环节,不断地改善和完善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可以适当合理地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有效巩固学过的专业知识。2.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优秀的师资不仅可以招揽许多优秀的学生慕名而来,还有利于在校内开展实践教学,教师的水平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准。加强师资建设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优秀又富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要鼓励在岗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可以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只有培养好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实践的教学水平。3.加强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将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扩大建设。要以校内的实践基础作为辅助,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校外的实践基地有目的性地进行就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最终形成校内和校外基地结合一体化教学,要积极与其他学校或者实践单位进行合作,解决校内资源短缺、资金不足的现状。还可以与其他学校联合办学,充分利用好实践教育平台,让学生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发掘其他的就业机会。4.明确学习目的,完善职业规划。对新学生开展入学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将来进入社会怎样才能被社会所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社会体育事业培养专业的人才,老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中帮助学生了解对职业的需求,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提前做好生涯规划的同时培养自己成为一个体育行业的专业人士。

六、总结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不仅要求高校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还要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度重视教育改革。把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能作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实践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并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找到乐趣并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王晓云,阮云龙.应用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2培养方案修订的探讨[J].运动,2014(3):56-57,81.

社会体育教学论文篇3

2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措施

2.1注重对大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

体育健康锻炼方式、内容与锻炼环境的差异,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基础上,优化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比赛的组织开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减少高校体育教学功利性、目的性的基础上,注重大学生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情感体验、参与性。让其在快乐、主动的心态下,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2.2合理选择体育教学的难度

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体育运动中,需要参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客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包括自然的以及人为地,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获得各种心理体验,提高抗挫折能力。体育课堂中,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遇到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2.3加强团队集体意识培养

当前在校的大学生属于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由于师长的过分溺爱,自我以比较强烈,缺乏团队集体意识,但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各个行业以及行业内部都需要广泛的合作,这是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大学生进入社会后,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反映了自己满足社会需要的水平。职场中的任务一般都是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的,而成果也是以分享的形式来实现的,因为适应以后的工作需要,大学生必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合作能力,它也是体育教学的关键发展方向之一。

社会体育教学论文篇4

社会课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认知社会。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最佳境界是从鲜活的生活实践中得到。但许多知识学生是不可能实践的。因此,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提供感性材料弥补学生感知的不足。

例如,教师在教《工业革命》一课,为了认识瓦特对工业革命作出的贡献时,可出示三幅图,即手工纺纱图、手摇纺织机图、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图,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从而激活了学生对工业革命意义的探讨。

二、对于情感目标,提供形象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社会课教学,包括生活常识、历史、地理三大板块。如果教师未考虑学生的情感,很容易从头到尾“满堂灌”,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那学生根本谈不上有兴趣。而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思维的火花”,学习兴趣决定着学习效果。因此,社会课教学的情感目标是不能忽视的。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要选择好媒体,通过媒体来提供形象生动的材料。例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师照本宣科的讲授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不如节选一段《珍珠港》,让学生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震撼人心的影视效果中去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结果。

三、对于思维目标,设置问题以引发学生的思索。

社会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并不需要教师的“灌”,而是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得到的。教师应该本着尊重学生的观点,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来设置教学中的思维目标。要在社会教学中很好地实现思维目标,教师就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设计学生喜欢且愿意探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教《农业生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农业生产的地区性这一特点,教师可用计算机设计一段苹果和柑橘的对话,(苹果对柑橘说——欢迎你来做客。柑橘回答——你那儿太冷,我受不了。)学生看后,教师提问:1、你听了它们的对话,知道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长习性?3、这个小故事说明什么?这样学生通过思考得到自己的结论。

社会体育教学论文篇5

如果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早在职业教育产生时,我国就开始了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研究。鸦片战争之后,职业教育的研究范围更深、更广,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而早在本世纪初,黄炎培先生就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论述,鲜明地提出了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1913年,黄炎培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中提出了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联系的教育思想,并倡导职业教育必须体现社会化。1914年,他在《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中又反复强调:“离社会无教育,欲定所施为何种之教育,必察所处为何种社会”。可以看出,在民国初年,黄炎培就意识到要把社会化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从改革开发初期到九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都处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职业教育社会学并未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人们尚未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社学会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的独特地位,研究也仅是在其相关领域的探索,包括从经济、文化、政策、人口等方面单独阐述职业教育与这些相关社会因素的关系,而很少将这些因素作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领域来进行综合研究。仅有少数人试探着从事了一些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因此,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很少。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存在于一些职业教育学的著作和教材中,讨论的主要问题有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作为职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教学认识论等,很少有对职业教育社会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统一探讨。此前虽然有大量的职业教育社会问题和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并引起了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但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也仅出现了少数基本涉及职业教育社会学的著作,如《技术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1983年),提到了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应文涌的《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云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则较为典型,表明已经明确开始了职业教育与社会互动的研究工作。在期刊文献上,完全以职业教育社会学为主题的研究则较为稀少,只是相关的职业教育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方面的研究论述。如张先锋、张庆彩1999年《教育与职业》第十期上发表的《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经济学思考》就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二、发展阶段: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初步成型

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在21世纪初期则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基本形成了职业教育社会学的体系框架,可以称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初步成型期。未来一段时间将是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完善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步伐加快,不少研究都表现出了广阔的社会学视野,出版了一些研究和分析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专著。其中以钱民辉的《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1999年)较为典型,但是也是从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经济关系、职业教育社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等方面来进行逐一阐述,还尚未提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相关内涵和概念,但也表明已经明确开始了职业教育与社会互动的研究工作,标志着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该书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在中国社会整体性发展、放在不同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去考察分析,把职业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历程、与社会及其变迁、与社会劳动力市场等的需求结合起来,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社会学视角和宏观的研究视野。

从21世纪初期开始,我国的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则基本成为一个独立、系统的研究体系。其重要标志之一是200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学研究”列为教育部重点课题(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承担,主持人:王清连、张社字,课题编号:DJB10747)。该课题组2002年在《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年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的文章。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透视,梳理了近2O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和基础。提出建立职业教育社会学,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职业教育问题的路径。并对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现实条件、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等进行了分析。这不仅是对社会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创新和拓展。标志之二是张社字于2002年提出过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建立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势在必行。认为职业教育与经济、职业教育与文化、社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人口、职业教育政策、职业教育体制等相关研究已具背一定的深度,基于相关研究,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标志之三是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系开设了“职业教育社会学”讲座。2003年,在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则在职业教育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职业教育社会学课程,并设立了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向。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原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司长,现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金土先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即开始职业教育的社会学思考,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教育背景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如教育结构问题(《防止教育结构失衡》)、女性职业教育问题(《职教女性颂》)、户口与职业教育(《漫议户口与教育》、职业教育公益性问题(《职教的公益性不容忽视》)、职业人问题(《职业人并非社会人的全部》)等,设计职业教育社会学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阐述不仅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而且使职业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加理性、科学和规范。

三、深化阶段: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在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深化过程中,其研究的领域和辐射范围已越来越大,从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研究,继而深入到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谐、职业教育与社会公平、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及职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等热点问题。这些相关领域和问题的研究,充实和完善了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如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热点社会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尽管我国的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已经开始起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未成为一个有影响的研究领域,还未有具备说服力的成果出现。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的、能够被广大学者所接受并为职业教育社会学所独有的概念体系。另外,尽管目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职业教育社会学特点的相关观点理论,但是这些观点和理论不仅表现出明显的“借鉴”特征,而且具有相互分离的问题,具有职业教育学与社会学“糅合”的痕迹。另外,所提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缺乏时间的检验,没有形成一个能够检验理论和假设正确与否的特有标准,缺少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因此,回顾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历史和成果,对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建设

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成熟的标志是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因此未来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将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解决职业教育社会学本身中存在的“问题”和外在的“需求”,探寻形成职业教育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学科环境和学科意识,因此职业教育社会学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就是学科体系建设问题,即不仅要建立科学、完善、合理的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而且将逐步完善职业教育社会学相关学科的大学科体系,如职业教育学校社会关系学、职业教育学生社会学、职业教育教师社会学、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学等。

(二)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建立

独立的方法论是一门学科成立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目前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建立和创新难度太大,基本上是沿用相关学科的方法论,如教育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社会会学研究将具有方法论上的突破,在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和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方法论体系。

(三)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的逐步壮大

目前,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人员并不是很多,也未有专门的在学术领域有权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从收集到的著作文献来看,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还是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研究工作人员的研究方向并不完全是职业教育社会学,而是涵盖了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文化学等,职业教育社会学还是一个很新的研究视域,因此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将逐步扩大。

社会体育教学论文篇6

[作者简介]黄晓云(1975- ),女,湖北安陆人,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湖北 荆州 43402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z035)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10-03

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国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教育功能和政治文化的传承功能,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国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其公民教育就是实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国公民教育成功地将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影响下的公民,凝聚成具有高度国家认同感的群体,其突出特点和做法是社会化。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被渗透、被排挤、被弱化的危险。探讨美国公民教育社会化的理论和实践,将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美国公民教育社会化的理论

美国长期的公民教育社会化实践及教育科学化的发展,催生了一批社会化的理论,主要有伊斯顿的政治社会化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理论、拉斯的价值澄清理论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等,他们分别从政治文化、教育环境、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等角度系统阐明了公民教育社会化的重要性。

伊斯顿的政治社会化理论认为,政治社会化与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变迁密切相关。政治社会化是一个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习得关于政治以及个人与政治关系的价值、规范、概念和态度;另一方面是社会使自己的政治文化持久的途径。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政治文化,它与国家机器的运转方式和人们的政治行为及政治活动密切相关。美国通过政治社会化,将其自由民主的政治文化传承,以维护美国民主政治系统的稳定。政治社会化是美国民主制度有效运转和民主政治文化存续的重要因素,是美国公民教育的核心。

杜威将其实用主义哲学运用于道德教育,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著名观点,为美国公民教育环境的社会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杜威主张把美国公民的社会生活全面引入学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生活有亲身体验,并在参与社会生活中进行学习,在社会化的环境影响中逐渐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和行动能力。在这里,杜威还提出了行动能力的重要性。纽曼的社会行动理论进一步指出,如果不将道德付诸实践,那么学生所学的道德就没有实际意义,实际上强调了社会行动能力培养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性,即实现公民教育目的社会化。

拉斯的价值澄清理论是关于公民教育社会化方式的理论,强调公民教育中对受教育者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决策力的培养。拉斯指出:“德育不是给学生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以各自的价值去选择,教育只能引导他们怎么去选择,而不是选择什么。”①也就是说,道德教育是教给学生选择的方式,而不是选择的内容,选择方式本身就是道德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标准。柯尔伯格则根据人的道德判断与推理能力划分了道德发展的阶段,认为既然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要根据不同学生所达到道德发展阶段的不同,引导学生在道德冲突的情境中进行道德判断练习,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进一步充实了公民教育方式社会化的理论。

二、美国公民教育社会化的实践

美国公民教育社会化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公民教育社会化实践的创新,形成了一套公民教育社会化实践的执行系统,从教育的主体、内容、方式等方面,全面实现了社会化。

(一)公民教育主体的社会化

在美国,学校只是公民教育的主体之一,充分调动和运用社会各个方面的合力参与公民教育,是美国公民教育的突出特点。政府、学校、社区、家庭和大众传媒之间已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公民教育的合力,它们共同构成了美国社会公民教育社会化的主体。在美国,宪法虽然不允许政府干预教育,但各州政府通过各种项目资助的方式引导美国的公民教育。学校作为公民教育的主体,不只是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还充分发挥校园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甚至将课堂延伸到社区。社区主体通过给学生提供服务对象配合学校的公民教育,如组织社区里的成功人士和品德高尚的人给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人生指导;社区也是供学生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的便利场所。家庭是美国人最早和最重要的公民教育社会化主体,家庭成员在日常的行为中提供潜移默化的公民教育。大众传媒主体配合学校公民教育制作节目和刊物,宣传报道优秀人物和典型事迹。

(二)公民教育内容的社会化

美国公民教育的内容是按照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设定的,旨在传承美国自由民主的政治文化,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稳定。美国公民教育内容社会化的具体体现,首先,在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渗透美国的价值观。美国的道德教育中,注重道德判断和选择方式的教育而不是道德内容的教育,与美国的多元社会相一致,实际包含着对美国自由民主价值观的尊重和传承。其次,在对公民知识教育中渗透政治教育。如美国的公民教育综合课程“社会科”,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美国的政治、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同时,认同美国的政治制度,接受美国的政治观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美国学校讲授每一门课程时,都要进行相关的美国政治认同教育,如在讲授政府学课程中,宣传美国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目的在于使美国学生对美国政治制度在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理性的认同,培养美国人对美国政府制度的忠诚。最后,在对公民责任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美国的公民教育特别注重通过如参观考察和志愿者服务之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美国的教育行政部门也有明确的相关要求。社会责任感教育比空洞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能体现其实际需要,因为社会责任与社会行动直接相连,在实践中为美国利益服务的社会责任,实质就是爱国主义的要求和具体体现。

(三)公民教育方式的社会化

在美国,公民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其重要倾向是社会化。第一,课堂教学层面的社会化方式主要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和模拟法庭等,以锻炼学生综合分析、批判思维和价值选择的能力。第二,课外层面的公民教育社会化方式主要有服务学习和社会学习等。如服务学习,把课程学习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运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进行知识方面的系统学习和准备;其次,运用所准备的知识为社会提供相关的实际服务;最后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反思。在社会学习方式中,突出了社会环境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强调观察学习在公民教育中的榜样效果。第三,还有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化的公民教育方式。美国政府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公民教育,如组织参观各类标志性建筑物,宣传为国家做出过杰出贡献的领袖人物、民族英雄,纪念对美国有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等。通过这些社会化的公民教育方式,增强了美国公民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履行社会责任所需要的民主参与技能。

三、美国公民教育社会化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美国公民教育社会化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公民教育社会化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借鉴美国公民教育的社会化,在教育过程中全面进行社会化转型,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的困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体(即环境)等要素构成”②,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中,将教育客体视为可以自我教育的主体。实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可以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方式、教育内容、评估体系等方面着手。

(一)创建社会化的教育环境

美国公民教育社会化极其重视环境的社会化。美国的大学校园没有围墙,与社区融为一体,学校没有专门的学生宿舍和学工部门,学生的生活与社会直接相连;美国的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互兼顾,在自由的学分制下,美国学生倾向于选择边工作边学习;学校的课程设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并配套有各种校内外的实践基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约束和规范、感染熏陶和相互激励作用。”③我国高校应积极创建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其一,创建有助于大学生主动参与高校教学和管理的制度环境,发挥制度的价值引导功能;其二,创建有助于鼓励先进分子入党的党建环境,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教育功能;其三,加强师德建设,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其四,创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其五,创建诚信、健康的生活环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其六,创建服务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环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二)打造社会化的教育主体

美国公民教育形成了一个包括政府、学校、社区、家庭、大众传媒、科研部门、企业单位和宗教组织等在内的多主体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强大合力。我国高校虽然认识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各主体合力的重要性,但是,实际教育活动中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的能动性发挥得都不够,尤其没有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的能动性。着力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教育主体,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教育者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化能力,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管理和生活之中;其次,受教育者在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增强信息敏感度和社会的适应能力;最后,在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相互作用下,增强两者之间的互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化。

(三)创新社会化的教育方式

美国公民教育基本上是一种社会化的渗透性教育,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的是显性的灌输教育。大众传媒的发展,当前的大学生更适应在娱乐中接受某种价值观潜移默化的熏陶,对空洞的说教和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能地怀有逆反情绪。结合既有平台,创新各种生动活泼的社会化的教育方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我国高校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采用以下社会化的教育方式:其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尽可能采取开设讨论课、情景模拟课,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课堂的互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二,校内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先进典型的宣传、专题研讨等方式,创建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环境;其三,校外可通过组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能力。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教育活动融入各种活动中进行,让学生在“做中学”。现实的体验和多方的互动比单向的灌输和空洞说教的方式,更能让大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原则和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准则。

(四)凝练社会化的教育内容

美国公民教育的内容是按照美国社会的需要设定的,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美国的社会制度。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着社会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相对滞后的教育内容设置的矛盾,使得部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因此,高校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教育方针目标,凝练社会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一,加强公民教育,培养有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公民;其二,加强对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理性评价教育;其三,加强历史教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其四,加强国际形势和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的教育;其五,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等,使得大学生在这些教育中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五)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评估体系

教育评估体系是教育行为的有力导向,美国公民教育目的的社会化启示我们,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改变目前主要由国家教育机构单方面行政化的考核方式,设置社会化的评估体系,改变偏重知识性学习的考核导向,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侧重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评估指标和社会效益评估指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评估指标中,特别要侧重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效益的评估指标中,不仅要设置直接社会效益的评估指标,还要设置间接社会效益的评估指标。通过评估体系的社会化,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发展和完善。此外,还需要改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使用的侧重知识内容的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加强过程考核。

[注释]

①李萍,曾华生.美国德育的特征及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1994(4):61.

②唐鸣.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访张耀灿教授[J].社会主义研究,1998(2):53.

③李海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21.

[参考文献]

[1]陈正桂.美国公民教育的特征及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何芳,马和民.政治社会化的政治理论――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社会化理论述评[J].国外中小学教育,2008(12).

社会体育教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9-1266-03

社会学与体育都是近代“西学东渐”的产物。体育进入中国后,经“学堂”而逐渐走向社会,在发展中虽未遭致“取消”或“否定”等厄运,但长时期囿于生物学立场而发展缓慢。社会学进入中国后,命运多桀,走走停停,一直到1980年代初期才站稳脚跟,此后才迅速发展[1]。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校体育界开始从社会学的视角关注体育教学并着手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

1 该类研究已进行的议题

1.1 关于“体育课堂社会”理论 “体育课堂社会”之概念于1988年由上海市“课堂社会”课题组首先提出。直到1999年毛振明教授出版《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专著之时,当时的课题组成员周国耀同志才在该书上对“体育课堂社会”的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

该理论认为,“体育课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定形式的微型社会”,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不是单纯能用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控制论等理论方法来解释和解决的,而要用社会学去认识、去综合解决”。在这一认识前提下,他们首先进行了“课堂社会”的功能开发,并提出“课堂社会”具有“控制功能”[2]、“组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和“教化功能”、[3]。其中,对“组合功能”的论述颇有创意。他们主张对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复杂多变的情况进行调适,“协调诸要素(生、心、社)关系创设一个自由、和谐、全面场境的组合,使他们能自觉地、愉快地在一起,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使体育课的发展身体功能向身、心、群多功能方向演化[4]。

其次,对“体育课堂社会”教育的形成和运转途径进行了探索。他们认为,进行课堂社会教育,“首先有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外在环境气候,以此提供一个文明行为、道德规范为主流的,使之置身于开放而可控的有序领域。其次,通过互动合作,践行自己的权利义务,融个体与(于)群体之中,有目的地施展教育影响,保持‘社会’活动的自发‘运转’”。因此,他们主张:“环境气候‘形成’教育”应通过“创设环境、和畅气候”与“明确准则、重视控制”来实现;“互动合作‘运转’教育”应通过“导向互动”、“教化互动”、“组合互动”来实现[5]。此外,他们还从体育课中班群与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关系,班群对个体社会化程度的影响角度探讨了“体育课堂社会”的“群育”教学形式。

最后,他们对“体育课堂社会”理论体系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技术理论、应用技术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前瞻性的构思与建议,并列举出了包括“体育课堂社会的教育目标体系理论”等7大基本理论范畴[6]。不过,目前从文献反映的情况来看,基本理论体系中的大部分内容以及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方法仍处于“前瞻性”的状态。

1.2 关于体育教学社会功能的研究 在已有的研究中,关于体育教学社会功能的研究存在“开发”和“批判”两种视角。从开发的视角看,关于体育教学社会功能的研究还显得非常薄弱,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及“体育课堂社会理论”中提及的功能之外,几乎再难找到其它较为系统且有说服力的论证。事实上,“体育课堂社会理论”中提及的功能,严格说来,也并不是体育教学的社会功能,而是局限在体育课堂教学内部的一种“组织功能”。因为它除了关注体育课堂这个“小社会”自身之外,并没有把体育课堂与其“外部的社会”联系起来。此外,即使在一些直接以“体育课堂的社会功能”为题的论述中,其论述内容也基本上是在套用教育学的论述,即“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也许正是“开发”视角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一些研究对体育教学生物功能的过分贬低,于是出现了对体育教学社会功能研究进行批判的观点。该观点认为,体育课有三大功能,即生物学功能、教育学功能和社会学功能,但体育课堂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核心,夸大体育课堂教学的教育学和社会学功能都是错误的,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7]。应该说这种批判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从根源上讲,这是传统的“体质论”与“技能论”之争的延续。因为“开发”与“批判”两种研究视角均局限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内部运作,而缺少对体育课堂教学与外部社会之联系的关注。

1.3 关于体育教学中社会角色的研究 从文献来看,该研究议题的一个总体特征是关注教师角色的探讨,而基本上把学生角色的研究搁置一边。并且,在关于教师角色的论述中一般只涉及教师的角色期待,而对体育教师角色结构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类型则缺乏研究。因此,在文献中,我们通常只能看到这样的研究结果:体育教师是“体育科学知识、技术传授者”、“严格管理者”、“心理调节者”;或体育教师“要做启蒙人、宣传员、新型组织管理者和改革家”;或体育教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体育科学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者和发展者”、“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优秀体育人才的发现者”、“学校体育组织领导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业务咨询者”,等等。另有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进一步指出了体育教师对自身在体育教学中的角色认识的现状,但由于分析方法上的缺陷,忽视了教师在实践中角色的多重性特征,因此,其研究表现出“简单化”的倾向。此外,关于体育教师遭受外界的“角色贬损”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但研究的出发点集中在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上,而缺少社会学的分析。[8]

1.4 关于体育教学中群体心理的研究 群体心理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对群体心理的探讨是进行体育课堂教学中社会过程研究的前提。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人生活在群体之中,通过群体与社会发生关系”。个人的行为总要受到其所属群体的规模、类型、结构、功能的影响[9]。在社会心理学这一认识成果指导下,学校体育界一些研究者认识到传统体育教学研究中过于集中于学生兴趣、动机等个性心理特征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对体育课堂教学中群体心理问题的探讨。探讨认为,“体育课群体心理气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它实质上指的是师生群体在体育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或精神状态,及其与之相联系的群体成员的综合态度、人际关系状况,组织活动特征和某些环境诱因。”同时也指出了体育课群体心理气氛的4个基本特征,即“情感性与情绪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多质性与两极性、模糊性与间接性”。在此基础上,对体育课群体心理气氛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构架。另有研究对“怎样形成体育课中良好的群体心理”及“如何利用群体心理规律促进体育教学”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1.5 关于体育教学中社会群体的研究 对体育教学中社会群体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同辈团体对学生意志行为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研究相对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贾齐先生在1986年进行的“体育教学中同辈团体对中学男生勇敢顽强意志行为的影响”的实验研究[10]。该研究认为,“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勇敢顽强意志行为的表现,不仅是对体育动作本身的困难和教师要求的反应,而且更多的是对同辈团体的反应。”该研究结果为在体育教学中利用群体动力促进学生学习提供了较有力的论据。二是研究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该类研究多属行动研究,其基本理念是,“人际交往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师生交往而无学生之间交往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全面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通过小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其内容涉及“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构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等。 三是研究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非正式群体”或称“自然群体”。这是在体育课堂教学的社会群体研究中进行得较为广泛的一种。其内容涉及体育课堂教学中“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及类型”、“非正式群体的结构模式”、“非正式群体对体育教学的影响”、“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形成因素及培养”、“非正式群体的应用优势”、“利用非正式群体进行分组练习的教学形式”等。需要说明的是,这类研究虽然开展得广泛,但在方法上大多采用经验描述,而缺乏对社会调查和社会测量等方法的运用。因此,其研究成果止于一般性共识,少有创见。

1.6 关于体育教学中社会交往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频繁的交往现象是它区别于一般文化课堂教学的显著的社会学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体育教学中的交往现象就一直得到学校体育研究者的持续关注。同以上所列举的研究议题相比,其显著特点是突出了研究的实证性。如于涛先生在1988年进行的“初中生不同教材体育课社会互动指数探讨”的研究中,运用贝尔斯群体互动测量技术对常规教学状态下初中生在不同教材体育课中的交往互动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利用高互动指数教材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的积极建议。这为如何选择体育教学素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再如赖勤先生的硕士论文“对中学生体育课中社会交往的初步研究”[11]及刘新民博士的学位论文“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都利用实际统计数据对体育课堂教学中交往互动的特征类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证分析。其中,刘新民博士注意到教学交往并不只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较早在体育教学研究中从社会学视角把“师生关系”作为教学交往的“静态表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又如庄弼先生在通过对128节不同类型体育课的测量统计基础上,提出在新授课中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交往时间的适宜比例大约为7∶3;复习课中为3∶7;综合课中为5∶5[12]。尽管这一比例可能并不十分准确,但同一些单纯强调“增加课堂交往、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论调来说,显然是多了一些实际意义。

除以上所归纳的6个专题以外,还有少量论文分别对体育教学中的“社会冲突”、“社会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育教学思想的社会学认识”[13]“体育教学的社会学研究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2 该类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文献分析来看,以往关于体育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存在这么几个问题:

1) 研究内容上“重内轻外”。所谓“重内”,是指研究多关注体育教学内部系统的一些社会学特征,如体育教学中的社会交往、群体组织、教师角色等。“轻外”则是指忽视了作为“微型社会”本身的体育教学与其外部社会之间的联系,如体育教学的社会期待、社会功能及体育教学良性运行的社会环境等。“一重一轻”的研究现实就造成“我们往往只看到在学校中或是学校体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及社会背景却分析不足,于是就出现了只在学校体育中去看问题、找答案的现象。结果道越走越窄,视野越来越小,问题意识越来越闭塞,最后只在一些方法的问题上兜圈子,使研究陷于肤浅和一般”[14]。

2) 在“重内”的研究之上又存在着“重动轻静”的问题。所谓“重动轻静”是指在关于体育教学内部社会学特征的揭示上,重视对教学中“动态”的社会交往互动特征的研究,而忽视对处于“静态”的师生角色结构、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文化等特征的研究。在文献中关于体育课堂教学交往互动的研究占据半数以上,并多次进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视野,而关于学生角色和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文化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事实上,体育课堂教学中静态的社会因素是其动态社会过程的实际内容,缺少对静态社会因素的分析,对动态社会过程揭示的成果常常只会成为一种悬空高挂的形式。

3) 综合各项研究成果来看,不同研究之间表现出横向集中发展,纵向深入不足。因此,表层的重复探讨现象较为严重,研究之间处于一种散乱的状态。客观来讲,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有其相应的价值,但处于散乱状态之下,它们通常只能单独发挥各自的价值。如果能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整合,使它们在一定的逻辑体系中相互联系起来,那么,其价值会得到提升。

3 对该类研究未来发展的三点建议

1) 应当加强对影响体育教学运行的外部社会环境的研究;2) 应当加强对体育教学的社会功能的研究;3) 应加强对当前体育教学自身基本矛盾的社会学分析。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振东.体育课堂社会的交流、控制功能及其开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9(3).

[3] 李振东.试论“课堂社会”功能的开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1).

[4] 李振东.体育课堂社会的由来及其组合功能[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4).

[5] 姜建华,谈仲奇.探索体育“课堂社会”教育途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88(1).

[6] 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5-165.

[7] 王保成.更新观念――面向新世纪的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教学,1999(2).

[8] 胡敏.青年体育教师“角色贬损”因素分析[J].学校体育,1990(1).

[9] 孙时进.社会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73.

[10] 贾齐.试析体育教学中同辈团体对中学男生勇敢顽强意志行为的影响[J].体育科学,1986(4).

[11] 赖勤.对中学体育课中社会交往的初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1990.

社会体育教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39-04

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在科学的原则以及方法指导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要素进行的调整、组合以及优化的实践活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现代社会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状态及其实效性关注的结果,具有现实与理论的双重根据。从社会现实看,分化与整合构成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分化(既有的分工)和整合(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将分化的结构联系起来)互相作用的过程”[1]。社会分化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分化,进而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提供了必要性。从理论上看,现代知识在专业化、精细化的同时又走向整体化、协同化,整合也成为现代科学知识发展的重要特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不同学科、知识资源以及理论创建之间的整合问题。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文献回顾

尽管学术界不同程度地关注到整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以及实践领域中的重要性,但整合问题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态势,进而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论题。笔者以“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为题名和主题分别查阅到的文献为34篇和46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甄别、筛选和处理,尝试对相关研究现状做出描述。目前,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的研究

这一研究路向将思想政治教育放置社会系统中考察其对社会系统所发挥的整合功能。李辽宁曾专门讨论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整合的“软权力”的论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社会整合的功能,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民心、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刘惠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执政党进行社会整合的软权力,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社会整合的作用。[3]周如俊、苏云升针对经济、文化的分化发展态势及其社会发展的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采取新的整合方式(分层、规范、强制以及网络四种整合方式)。[4]潘玉腾在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当承担的职能时,指出应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职能,以增强价值认同感。[5]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基础理论与历史研究

张耀灿、马奇柯系统地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一是把系统内各要素通过联系、渗透、互补、重组综合起来,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二是在保持其性质特点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与其他系统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从而既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维持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完整性,又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更高级的适应能力。[6]谢传仓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基本要点,认为价值认同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机制的关键;组织整合是构建整合机制的重要保证;教学整合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基本途径;队伍整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效运行的主体力量。[7]白立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讨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合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围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整合发展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确立全面发展和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目的观;正确处理好“古”与“今”、“中”与“外”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8]

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形态进行整合的研究

在此论域下,学界关注较多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整合问题。孔晓东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必要性,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教育工作中不同的实践,但又有着共同的思想起源、一致的教育目标、共同的教育和研究对象,以及相互交叉的教育内容和相似的教育途径与教育方法,可以在目标、方法、队伍建设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9]此外,罗一娴、党苇莹讨论了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10]王学青提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机构、人员、课程等有机整合。[11]刘国习、陈丽华论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整合,并提出了整合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公民教育意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公民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及营造良好的高校公民教育环境。[12]

4.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技术、载体的整合的研究

这一研究路向主要将一些技术、载体等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并加以整合,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罗建华、张治国讨论了如何利用高校网络文化作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认为高校网络文化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校园文化的主要方式,深入探讨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和困境,总结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思政队伍和德育课程的整合策略,可以为高校利用网络文化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提供参考和借鉴。[13]王珏、王丽丹论述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探索和思考,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14]杨乃鹏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论述了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提出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理念与形式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5]

5.关于不同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整合研究

这一研究趋向主要论及某一特定领域(如,网络领域、社区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问题,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微观化的表现。杜苏等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提出了思考,用主体论厘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运用社会学的“戏剧论”、经济学的“成本理论”等讨论网络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过程。[16]肖耀根阐述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要素和途径,认为居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指把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并把系统内各要素通过联系、渗透、互补和重组综合起来,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实现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包括七个要素:意识形态整合、利益整合、情感整合、组织整合、文化整合、功能整合以及资源整合。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实现应当贯彻于结构设计、运行设计以及社会系统运行当中。[17]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评价

总的来说,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相关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述五个方面,它们从多视角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问题,使之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理论话题,并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见,取得了以下值得肯定的成就:

首先,整合问题将日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关注的焦点。尽管从总量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研究文献并不多,但从趋势上看,它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问题引起关注源于该命题自身的价值,推动这一命题研究的动力是它背后鲜活的社会现实。在“政治挂帅”的传统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将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传播给广大社会成员。这是因为“在传统社会中,政治往往是与经济、社会、军事混合在一起的”[18],整个社会领域呈现出高度的政治性,政治成为整合社会的重要方式。而进入到现代社会,社会分化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独立的领域,与传统社会相一致的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了分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象、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分化,它需要面对不同阶层的群众,多元异质的社会思潮以及多样化的传播媒介,这就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不同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克服社会分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产生的冲击,提升现代社会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直接指向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究竟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

其次,整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的重要途径。整合作为一种方式逐渐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所接受,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从理论上看,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知识领域由分化的专业化逐渐走向整体性,单一的理论视角和学术资源均无法完整而有力地加以应对,整合成为知识生产与创新的重要路径。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逐步形成了整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资源的跨学科研究态势。从实践来看,整合也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重要方法。一是整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资源、载体、方式、组织环境等的整合。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形态的教育、技术手段、信息媒介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外两个方面进行整合,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合力,增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现有的文献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指认了整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价值,整合将逐渐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

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毕竟才刚刚起步,研究文献总量少,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献不多,许多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以及深刻的论证。我们在肯定学界在这一命题上取得的研究进展的同时,也应当揭示出相关研究存在以下诸多不足: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从文献统计看,在笔者所掌握的34篇直接相关的文献当中,仅仅只有张耀灿、马奇柯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以及谢传仓的《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机制的几点思考》两篇论文直接触及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基本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对象、机制进行了阐述。其他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实践领域中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形态的教育、技术、载体进行整合。从中可见,学界集中于从实践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进行讨论,而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逐渐引起关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这一核心概念需要做出深刻的讨论和界定,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原因、内涵、要素、运行以及测评都应当展开系统的讨论。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在界定上存在混淆。作为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理应得到准确的界定和系统的阐释。然而,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界定不清的状况。笔者认为应当界分两种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对外整合”与“对内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外整合”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系统其他子要素相互之间协调、合作共同促进社会整合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内整合”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要素进行的整合。在前者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社会整合的一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被理解为“用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进行整合”;而在后者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亟待整合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被理解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进行整合”。从研究取向上看,现阶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研究关注更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外整合”,并且未能区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整合。实际上,从论域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外整合”应当放置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以及社会整合的理论中加以考察更为适宜。将“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限定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内整合”之中,可以避免概念内涵理解上的混乱。

最后,未能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产生的社会根源。当下,在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原因时,几乎所有文献都指向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注,从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开展的“解题低效”入手,论证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其实不然,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整合的必要性是社会变迁尤其是社会转型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结果。可以说,现代社会变迁的“冲击波”“震碎”了传统的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部分化。在分化的社会背景下,要想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必然要将多元主体、分散领域、多样载体、异质思潮等整合起来。然而,当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研究由于脱离了其背后的社会语境,未能触及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深层次根源。

三、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深化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分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现代社会条件下求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一项理论命题,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也必定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引领下得到科学、合理以及有力的研究。笔者以为,应当采取如下途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系统性

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本体、价值以及具体操作的方法,而且需要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为何需要整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与现时代的社会之间的关系。从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亟须注意如下两点:一是要结合社会背景,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根本动力,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社会元素”;二是要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的研究。整合与分化是一体两面,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正是基于社会分化引发思想政治教育分化这一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分化与整合问题是社会分化与整合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作用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离不开对思想政治教育分化的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完满地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展开研究,也才能全面地把握现代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貌。

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理论性

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不仅是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崭新的理论命题,成为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学术生长点。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讨论具体的操作上,其理论厚度不足,而且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未能触及并说透。因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就应当对其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做出深刻的揭示。从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至少可以开放出如下理论空间,而这也是以往研究中所忽视的。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发生学研究,主要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发生逻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本体论研究,主要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要素、原则、方式以及运行等;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范式以及方法论研究,主要讨论我们用什么样的范式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应当遵循哪些具体的方法;四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微观研究,这涉及如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各要素进行具体有效的整合。

3.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内部化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内部化,即主张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由停留于思想政治教育外部转变为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进行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规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机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19]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体现,也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研究的趋向。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内部化研究应当涵纳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宏观、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属性与特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整合的前提;二是要全面掌握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对其内部的系统要素进行的调整与组合,因而,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要素是对其整合的重要准备;三是选择恰适的分析范式。在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内部要素之后,应当选择有效的分析范式,思索以何种理论框架认识并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四是在上述基础上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斯梅尔塞.变迁的机制和适应变迁的机制[J].国外社会科学,1993(2):24-28.

[2] 李辽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的社会学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27-30.

[3] 刘 惠.思想政治教育:执政党社会整合的软权力[J].求实,2009(7):76-79.

[4] 周如俊,苏云升.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J].党政论坛,2006(2):36-37.

[5] 潘玉腾.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J].科学社会主义,2006(2):74-76.

[6] 张耀灿,马奇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4):29-33.

[7] 谢传仓.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机制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43-46.

[8] 白立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野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J].教育探索,2007(4):4-6.

[9] 孔晓东.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67-68.

[10] 罗一娴,党玮莹.试论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理论观察,2008(1):95-96.

[11] 王学青.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65-67.

[12] 刘国习,陈丽华.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整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7):27-28.

[13] 罗建华,张治国.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152-153.

[14] 王珏,王丽丹.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探索和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125-127.

[15] 杨乃鹏.试论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0):75-77.

[16] 杜苏,杨福章,张彦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4-76.

社会体育教学论文篇9

二、教育系统因素

1.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艺术的重视。首先,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政策对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作用巨大,重视体育教师发展的教育政策有利于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其次,教育行政决定校长人选。我们的研究发现,体育名师所在学校的领导都是重视体育教师、努力发展体育教学的。校长对体育教学和教师的重视,无形中促进了体育名师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只有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发展观,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才能得到发展。2.学校对体育教学艺术的研究与推动。学校是体育教师发展、体育教学艺术形成的最主要、最直接的环境。办学理念、管理机构、校本培训是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重视学生身体健康、重视体育教学的办学理念有助于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例如,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组织的实施,开始于2008年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资培训”。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体育师资培训,但参与的教师业只是全国40万体育教师中的极少数。参加全国和省级培训的体育教师,回到学校后如能积极促进体育教学发展,对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社会体育教学论文篇10

产生于20世纪末,研究和实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主要方向的学习研究会,在各高校的党委、团委的支持和指导之下,其发展速度、受关注的程度、影响的广度超越了其他学生社团,越来越成为当今教育界和新闻媒介关注的热点。红色理论社团不同于一般的学生社团,作为一种课堂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形式,它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与主流思想观念保持高度一致,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先进性,理论社团的成员都是优秀的学生干部和先进青年学生,他们是积极学习、宣传、研究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示范群体,已经成为高校青年理论学习和思想引领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开展的各种社团活动中,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有着其特定的价值。本文结合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红色协会”(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通过理论社团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等成功案例,对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特定价值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理论毕竟是理论,还需要客观实践的有力说明和积极支持,才更具说服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应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方面面,通过正确的引导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和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理论社团为载体,一方面在立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重大节日、社会热点,以爱国主义、感受改革开放成就等为主题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进行研究性学习和了解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融入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使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透视角度、不同的思想观念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交融。学生在参与理论社团丰富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将思想观念、理论知识内化,从而达到提高道德素养、理论水平和综合科学文化素质的良好效果。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力、以教室为主阵地、以讨论播放影视资料片等单一的方式进行,是一种防御式、单向式的实践教学模式,而大学生理论社团具有群体凝聚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开展校内校外各种形式的提高自身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参观考察百色革命老区等红色资源、利用柳州市文化名城和工业城市等丰富的博物馆、国有企业等教学资源开展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理论学习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阵地,丰富了理论学习的形式,提高了理论学习的效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大学生理论社团引领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大学生理论社团能够很好地把课堂和课外联系起来,更由于社团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思考和活动紧密结合,因而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顺畅地内化于学生心中。大学生理论社团集聚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大学生理论社团通过丰富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成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课堂和舞台,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广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四)大学生理论社团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当代大学生面对新的社会趋势和竞争要求,积极寻求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途径。大学生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多变性的特点,如果单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的。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利用其自身的优势,通过大量的、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活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力地化解了冲突,保证学校的和谐稳定,促进了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大学生理论社团开展的各种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感受时代的变化,从而使大学生理论社团成为学校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而真实的窗口,使学校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脉搏,调整工作思路,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大学生理论社团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理论社团作为群众性组织在学校中的大量出现,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大学生理论社团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块新阵地,可以通过利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去占领这块阵地,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层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提高广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引领作用

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需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体现,在班级概念日趋弱化、学生流动性日趋增强的情况下,以社团为单位的学生集体组织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理论社团精彩纷呈的活动给校园文化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对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功能。高校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而理论社团的各项活动集中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坚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向作用,有利于保证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大学生理论社团在长期活动中所形成和创造的价值观、社团形象、社团精神、社团品牌和文化产品等方面的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使校园文化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更富有时代特征,更加健康地发展。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在学校内,校园文化只有经过传播,才能影响和感染更多学校成员,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大学生理论社团则能够有力地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播,如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各种以节假日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社社会实践活动,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和党校学习、学术报告会,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无不是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这一系列活动都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传播。同时,大学生理论社团活动的一项重要形式就是社会实践,如暑期社会调研和红色之旅调研考察活动,它极大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向学校以外的社会传播、渗透与融合。一方面,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将各种校园文化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并将学校的精神风貌、校园风尚展示于社会;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又将社会文化传入大学校园,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校园文化,进而达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融合的目的。

三、大学生理论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内容繁杂,主要包括基层组织的建设、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和培训工作。学生党建教育工作则包含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以及正式党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等。其中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任务。各项教育工作中都需要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入党动机的教育、党的知识的教育、党员意识的教育、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更加明显,而大量学生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又有些学生入党的思想动机不纯,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使学生党建教育工作更显重要,也要求高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开展党建教育工作。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大学生理论社团开展的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在内容上有一致的地方。二者都是在高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学习、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教育、凝聚、鼓舞、引领”,都涉及学生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者都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这种内容上的相通性特征,也就使二者工作之间的互通有无成为可能,也要求彼此之间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对方工作提供促进作用。这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下的大学生理论社团为促进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可能,提供了更有效的党建工作培养途径。

大学生理论社团的自我建设与发展,不仅关系到高校社团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园文化的营造、学生党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新形势下,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发展还要通过不断的探讨、交流与沟通互助,探寻到一条更加适合其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凸现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社会体育教学论文篇1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是从研究职业教育学本身的同时,我国学者也开始从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的视角研究职业教育。特别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职业教育,学术成果颇丰。回顾自200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不管是从科研课题立项、学术著作以及期刊论文的分析,都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各家观点纷呈,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但也表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态势。

一、自200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现状

(1)期刊文献及学位论文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关键字采用:“职业教育、社会学”、“职业教育、社会”、“职业教育、公平”、等。对检索结果进行收集、筛选、分析,发现2000年至今有关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及学位论文达400余篇,从2000年开始文献数量逐年递增,于2012年达到峰值,2013年有所下降。

通过分析,发现近年来职业教育社会学越来越受到研究生及博士生的关注,在学位论文中都选择研究职业教育社会学。如:苏州大学郑蓉芳 的《关于我国职业教育社会认可的分析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李延平的《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等。

(2)课题

通过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的信息中筛选,我国2000年来在全国教育科学立项及职业教育立项中有关于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科研课题10余个。主要研究内容为职业教育与社会结构变迁、职业教育与社会功能等。如: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劳动力回流与农村职业教育功能调整问题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职业教育研究专项立项课题《社会结构变迁对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选择心态的影响机制研究》。此外,一些有关职业教育的课题虽没有明确提出从社会学视角研究,但对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3)学术著作

通过网上检索筛选,2000年至2010年,我国出版有关于职业教育的著作350余本。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正在飞速的发展。其中有关于职业教育社会学的著作有:陈家颐著,2006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转型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转型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市场机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和王清连,张社字主编,2008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职业教育社会学》等。其中王清连,张社字主编的《职业教育社会学》是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社会学的专著。该书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职业教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科学体系。

在这10年中,一些非职业教育社会学的著作中也涉及到职业教育社会学,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社会学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内容

(一)职业教育社会学原理

孟景舟在《社会学与教育学:职业教育本质论的两种不同视野》提出:如果以社会学历史分析、文化比较和逻辑思辨相统一的视角或方法,对职业教育本质问题进行新的审视,能发现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1]

申家龙提出:从目前职业教育的概念,难以找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的定义存在外延过大的缺陷。把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化过程的一个环节,才能发现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特征。[2]

张社字在其2002年发表的《谈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提出:职业教育社会学是研究职业教育与社会整体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揭示职业教育与社会整体互动发展规律的学科,那么其理论体系就应涵盖职业教育的各个层面,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寻找二者协调发展的规律性关系。其理论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宏观层次:职业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构成要素,只有各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与社会整体之间协调发展时,才能实现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中观层次:主要研究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功能性关系及学校内部的宏观关系;微观层次:职业教育在各种教育类型中与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最密切,社会对其影响和制约效果也最明显。[3]

庄西真在其文章《社会分层和流动与职业教育发展》提出职业教育的出现和发展从本质上是国家制度安排框架下的社会分层的结果,反过来社会分层和流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4]

唐林伟、马庆发在社会学的视角下研究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中提出:职业教育的功能具有多重性,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重点不断发展变化。国民经济恢复期和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建设期,职业教育主要发挥是政治主导的经济发展功能和市场主导的经济发展功能;社会发展调整期,职业教育社会整合功能凸显,并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5]

(二)职业教育与社会问题

卢洁莹与马庆发提出职业变迁使职业教育对象扩大并使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可能值得庆幸,但社会阶层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又使职业教育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因此,职业教育要想获得持续发展,还有赖于我国合理的社会分层活力的形成。[6]

欧阳芬、欧阳河以职业分类和社会分层为基础,从各大社会阶层的收入和地位差距对职业吸引力的影响入手,对比分析产业工人阶层与其它阶层的差距,进分析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提出缩小各职业之间的差别,弘扬职业教育文化,树立良好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7]

李延平在其博士论文对论职业教育与社会公平问题中认为“公平”是基本平等下的差异性发展,而职业教育公平的根本是追求它的本体价值的最大程度实现,它在对于人的意义上,具有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功能,并从现实的角度上体现出更多的社会正义和公平"。[8]

马建富在基于社会转型中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问题提出了观点:基于社会的转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边缘地区、弱势经济区日益崛起,成人教育将日益受到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定位多元化;逐步实施农村义务职业教育;积极进行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制度配置和创新;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一体化;注重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9]

曹洪健、周楠从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中国职业教育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使受教育者摆脱非技术性就业困境,促进阶层流动的作用,却在更大程度上受到教育体制、教育管理制度、传统文化等外因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育身份文化等内因的限制而阻碍着阶层流动。[10]

万恒从以职业为基础的人的存在的多维性,社会成员需要的层次性、利益地位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等多方面,较为具体、系统地考察,分析我国社会结构现状下,社会分层与职业教育的互动关系。[11]

三、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不足

2000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也不能忽视所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课题立项少,研究队伍仍薄弱

课题立项、课题成果及著作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2000年以来研究者对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热情上升,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但是部级的重大课题并不多,不能形成全国性格局,总体上呈现出范围小、分布散、系统性不强的研究态势,专著和系列书籍出版少。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力量仍然显得不强,研究人员不多且较集中在少数大学或科研机构,没有形成合理化的结构。

(二)研究领域窄,关注群体较集中

从研究领域看,关于职业教育社会学元研究往深处发展。职业教育社会化、社会分层与职业教育问题、职业教育社会公平问题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从现有职业教育教育社会学研究关注的群体看,农村职业教育是研究的聚焦点。随着社会变迁以及流动,还应该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不仅要关注弱势群体,还应关注强势群体,包括是否是强势群体占据了大部分职业教育资源及职业教育对强势群体影响等,因为职业教育不只是一种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类型,由此可以产生职业教育的强势与弱势群体的对比研究。

(三)重“职业教育”轻“社会学”

既有的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大多关注的是“职业教育”,更多的是探讨职业教育的本质、目的、模式、机制等,而对“社会学”的关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是重“职业教育”轻“社会学”。有些研究虽然用“社会学”研究命名,但是并没有彰显社会学研究的特色,并未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去研究职业教育;有些研究虽然运用了社会学中的理论,但只是生搬硬套,没用灵活运用,理论分析不深入;另外还有研究简单套用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成果,再加上“职业教育”,并未仔细辨别出不少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不适用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学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在借鉴这些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成果时,不可简单的套用。应把握住职业教育的理论方法多借助于社会学,以显示出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独特质感及职业教育个性特色。

(四)研究趋势偏离,研究方法单一

在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存在两种趋势,一是构建起职业教育学科体系为目的的理论体系趋势和以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目的趋势。由于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起步晚,各种研究还不成熟,目前我国在研究职业教育社会学体系建设的人少,多书研究人员都是研究实际问题,所以这并不利于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体系。此外整体上在研究职业教育社会学的方法上比较单一,对于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的方法借鉴少,致研究出现了研究层次浅,没有深入发展研究,这也是影响职业教育社会学地位低的一个原因。

四、我过职业教育社会学未来展望

对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整理基础上,可以推测出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将出现以下趋势。

(一)研究队伍的扩大化与研究领域的扩张化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发生着大的变化。这样的社会背景,会不断产生出成人职业教育社会学上的问题以及研究领域的扩展,也要求我们的理论研究往纵深处发展,阐释更深层次的问题。同时研究队伍也由

高校职业教育学研究中理论研究专家、老师扩张大到高校职业教育管理人员、中职学校教师、企事业单位与职业教育相关人员。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力量的不断壮大将带来更多理论性强的研究成果。

(二)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与方法论的多元化

我国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才起步不久,学科体系简历不够成熟,在解决职业教育社会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上理论还不够,因此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在未来研究中的重点方在学科建设上,完善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单一,基本上是借鉴教育社会学、社会学的方法。因此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社会会学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会成为研究重点,逐步形成独立的方法论,并呈现出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总之,职业教育社会学起步晚,目前研究尚不成熟,离成为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还有有一段距离。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充分利用其它学科资源,来改进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与范式,使我国的职业教育社会学不断走向成熟与独立。

参考文献:

[1]孟景舟.社会学与教育学:职业教育本质论的两种不同视野[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10-12.

[2]申家龙.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内涵与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15-18.

[3]张社字.谈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02:4-7.

[4]庄西真.社会分层和流动与职业教育发展[J].职教通讯,2005,02:10-12+27.

[5]唐林伟,马庆发.中国社会转型期职业教育功能的嬗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9:129-132.

[6]卢洁莹,马庆发.可能与不能:社会分层对职业教育发展影响的一个悖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7,01:48-51.

[7]欧阳芬,欧阳河.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讨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J].职教论坛,2010,12:24-27.

[8]李延平.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

社会体育教学论文篇12

一、关于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专业训练、普通教育和科学研究一直是大学的三项基本职能,其中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所承担的重要的社会责任。高校科研工作是教育决策及办学的科学保证,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力和必要手段,是提高教师、管理和技术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强调,高校科研的内容不仅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1977年,他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说,“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1]。党的十六大强调:“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2004年3月党中央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再次强调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理工科解决的是自然科学的问题,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社会科学则创造精神财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的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也及其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承担着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证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历史使命,以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尤为重要。

二、关于科学研究的探讨

高校科学研究一般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三方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着重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提升了教学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础理论研究

1.撰写科研论文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探索、努力遵循社会科学发展规律,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服务。我遵循以上原则,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从理论本身、理论与实践之间矛盾的透彻分析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论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矛盾及其正确处理》、《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农村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农村成人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农民教育负担问题研究》、《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问题及其教育途径》、《试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等理论文章。

2.研究理论课题

强调:“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3]“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4]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5]。为此,我先后主持研究了多项省市级课题《弘扬泰山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泰山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山东农村教育发展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基于泰山文化》、《山东省农民科学素质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等。

(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以教师为主的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是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为主。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一方面要尽量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把自己所执教的学科领域内发展的新内容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

1.撰写教研论文

没有高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支撑的高等教育,很难是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我坚持不懈的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方法和手段,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先后发表《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教学研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问题导向式”教学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与时俱进》、《一种理解教学的新框架:现象学的视角》等教研论文,总结了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