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背景合集12篇

时间:2023-09-18 17:04:14

社会经济背景

社会经济背景篇1

二、经济法可以引导、推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新时代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经济法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着巨大作用。笔者认为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概括起来说,就是能更好地“引导、助推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一些反应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要求的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让一些不适合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逐步淘汰,同时,我们还可以深入依靠国家的力量和体制改革中的制度的力量,在经济领域的一定范围内形成人人必须遵守的规律和制度,赋予好的制度以更高的权威,并不断得以巩固,以更好地保证经济运行和发展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三、经济法是促进我国进行对外合作交流与开发开放的有力工具

搞好国家的对外开放,是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长期坚持的国家发展战略,是基本的国策,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过程。在此大背景和发展目标下,构建一个和谐的、开放的、公平的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秩序,不仅为国家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项目提供了保障,也为维护好国家对外的交流和开发提供了一个国际的更高更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自从我们国家加入WTO后,经济法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处在一个开放的全球环境中去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抛弃过去的封闭式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参与到全球化的经济合作领域之中,更加强合作和交流,才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发展自身的经济。

四、经济法是维护好国家的经济秩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要搞好国家社会的建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更别说是要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国家经济如果发展不好,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领域问题,也是国家的重大的政治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建设成就,如果不保护好已有经济发展成就,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我们的很多努力将付诸东流。因此,经济法的建立是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的形成和繁荣的主要基础。

社会经济背景篇2

无论从中国的孔孟,还是从古希腊的色诺芬和亚里士多德开始,中外经济伦理思想可谓是源远流长。然而,假若单纯地追溯“经济伦理”这一名词的历史,则会发现它首次出现在20世纪初德国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书中写到:“17世纪这个伟大的宗教时代遗留给其后的功利主义时代的,首先是一种惊人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伪善的获取金钱之心,只要采取的行动是合法的,于是,‘总非上帝所悦’的思想便踪影全无了。…‘一种独特的资产阶级经济伦理已经形成。”…韦伯书中的资产阶级经济伦理与我们现代所言的市场经济伦理并非同一个概念,但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渊源。市场经济伦理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最初是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因此,追溯市场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必然追溯到市场经济产生的背景和西方资本主义生成的背景。由此,人们在寻寻觅觅、多方论证的基础上认定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现代市场经济伦理思想的滥觞。周中之教授在他与高惠珠合著的《经济伦理学》中就认为:“现代经济伦理学思想的发端可追溯到18世纪著名思想家亚当·斯密。”_2斯密“充分肯定人对正当自利的追求”,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下互利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道德准则和应有的伦理秩序”。而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实际出现在韦伯的“经济伦理”概念提出之前大约200年。那正是西方市场经济开始发展时期。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此,让我们摈弃斯密的个人背景和人生经历,翻开西方中世纪后期的历史,寻求市场经济伦理思想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宗教背景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各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他揭示了社会系统发展的复杂性。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各方面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16、17世纪在英国、荷兰、法国等经济发达地区兴起而后几乎传遍整个西欧的新教改革之所以触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宗教改革也并非只具有宗教上的意义。它对政治、市场经济及其经济伦理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影响。在此,我们试图说明新教改革这一宗教背景为市场经济伦理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宗教环境,有利于市场经济伦理的形成。

首先,新教宣称只信仰上帝,认为上帝与教会不是等同的概念。传统基督教认为教会是上帝与人之问的中介,人们只有通过教会才能接近上帝。因此,中世纪“黑暗时期”教会具有绝对权威,不仅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凌驾于王权之上,采取愚民政策限制一般世俗人接受教育的机会,严格规范人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细节,竭力杜绝与宗教教义不相容的思想与行为。但到了16世纪,以路德和加尔文为代表的新教改革兴起。新教拒不承认一向被推崇为基督教世界精神领袖的罗马教会的权威,认为《圣经》中神的启示才是唯~最高权威,人只要通过诚心诚意的对上帝的信仰,和上帝的“义”发生了联系,就能得到神的启示。由此,新教将上帝与教会分开,虽然仍要人们信仰上帝,但已摆脱了中世纪欧洲宗教神权统治时期教会对政治、经济生活的严格控制。

其次,新教肯定了从事物质生产的世俗活动的道德意义。新教教义的核心即“天职”观念,提出上帝所接受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用修道的禁欲主义超越尘世道德,而是要人完成每个人在尘世中所处地位所赋予他的责任与义务,这是他的天职。必须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以履行自己的世俗责任。而“一项职业有用与否,因而它受上帝的青睐与否,主要从道德角度衡量,因而也就是从这项职业所产生的物品对社会的重要性如何的角度衡量。”

第三,新教并不排斥对财富的追求。在古代中国,对商业的反感主要是通过儒家表现出来,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对商业的反感则主要是通过基督教表现出来。基督教要求人们安于贫困,阻止商人去心安理得地发财致富,并且认为商业经营与宗教教规不能调和,追求财富会使人陷入贪婪的境地。托马斯·阿奎那就认为,外来的客商会使任何人民的道德受到腐化。因为当商人想要增加他们的财富的时候,其他的人也会充满着贪婪心理。如果市民专心于做生意,他们有作出许多恶事的机会。商人则因离开手工劳动,享受舒适生活,而身体软弱、心灵委靡。为了这个原因,~个国家对它的商业活动,应加以限制。而新教认为“假如上帝为他指出一个盈利的机会,一个忠实的信徒必须利用这个机会以遵从上帝的召唤,你可以为上帝劳动致富,但不能为肉体的罪孽而致富。”j不仅把人们获得财富的冲动合法化,而且把它直接视作上帝的旨意。把人们获得财富的要求从传统基督教伦理中解放出来,同时对勤劳、节俭、守诺、诚信等给予了积极的道德肯定。

由此,一方面,新教改革客观上缓解了宗教对人们追求利益的精神约束与伦理压力;另一方面,新教伦理的这种天职观念曾一度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促使市场经济伦理的形成。

二、经济背景

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伦理孕育与发展的土壤。在欧洲,市场经济从萌芽到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经历了几个世纪。由于欧洲封建社会实行分封制,国内分布着大大小小庄园。庄园经济是互相隔绝、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内,贵族领主对隶农们具有经济、政治、司法等一系列权利,而隶农们则在各个方面依附于贵族领主。因此,一个个庄园俨然是一个个小王国,各庄园主依靠自己拥有的土地割据为政使王权削弱。

逐渐地,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中出现了—些游离于庄园之外的人。比如在饥荒或战争期间离开故乡谋生的人,或者庄园不能再提供给土地的那些有过多子女的隶农的次子、幼子们。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离开庄园后,以做一些手工制品出售给附近的居民们为生。另一部分人则从事商业活动,根据需要,从—个地方把粮食等物贩卖到另—个地方。他们往往会在平常来往人流较多的地方进行着一次性交易。由此,作为现代市场最早雏形的集市得以逐渐发展起来。随着集市贸易的发展,在集市地点或附近开始有—批长住的居民,他们沿道路修建房屋店铺,夹道的房屋为来往商旅行人提供饮食住宿等相应的服务,具有_定规模的手工业和商业的社区形成了。丽社区一旦形成,居民们为了自身的防御需要,就会建造城墙以保卫自己。于是,商业城市逐渐出现。新兴商业城市则利用自己手中积累的货币建立并维持自己的军队,并通过战争或通过同封建主进行谈判以赎买的方式取得城市的自治权或争取得到独立的地位。“但就全国范围来讲,城市不过是这块版图上的若干个点……全国广大地区仍被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割据着。乡村表现为‘面’、‘点’与‘点’、‘点’与‘面’的贸易还受到限制。”为实现贸易自由,城市力量支持王权夺权成功,国内统一市场形成,商品生产、商品贸易得到较大的发展。

l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后,主要工业相继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以工厂制取代作坊工厂制和手工工厂制,使商品生产在西欧逐渐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到了18世纪整个欧洲已进人商业的世纪,商品市场在各国形成。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自由、平等、互利的经济交换关系决定了自由、平等、互利的市场经济伦理关系的产生,这种市场经济伦理关系反射到人的意识中便形成了以自由、平等、互利等为内容的市场经济伦理观念。

三、政治背景

新兴城市力量支持王权消灭了封建主割据之后形成了以国王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府。于是,在中世纪末期的欧洲,民族国家相继诞生了。“一个前所未知的新社会集团,即市民阶级或资产阶级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财富的方式开始流行。”新兴起的专制主义的国王们既需要资产阶级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又要建立自己在国内的专制统治,要求资产阶级对自己俯首帖耳,任自己拿走很大比例的财富。所以,此时国内市场虽然统一了,但城市的自治权不复存在。城市为斗争的需要而凝聚市民力量已不再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中有权势的富人与上层人物不再有意模糊市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的差别。资产阶级从一般市民中分离出来,他们不满足王权给他们带来的经济利益,不愿再忍受国王政权凌驾于自己之上,对自己诸多限制、诸多干预,要谋求政治上的充分权利。16世纪后期荷兰资产阶级通过武力斗争的方式推翻了西班牙国王在荷兰境内的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7世纪后期、l8世纪后期,英国、法国先后成立资产阶级政权。到了19世纪,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相继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之后,理所当然地要保障商品经济关系的运转,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扫清道路,建立起市场经济伦理体系。

社会经济背景篇3

―、财务会计目标概念的界定

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开端,凝聚了—系列财务会计工作开展的中心思想,具有引导后续财务会计工作陆续进行的关键意义。从财务会计目标的自身性质来说,其作为企业整体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又涵盖着企业财务工作的期望目标定位,是建立在一段时期内具体经营活动规划的基础之上。总的来说,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即作为一个经济主体高效发展的主观愿望集合,其真正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效果最终是取决于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活动的基本职能与具体效益。

二、社会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目标应满足的条件

首先,财务会计目标需要满足我国统一调控的宏观经济发展路线和发展要求。由于财务会计目标涵盖了财务工作理想目标的具体定位,而企业的良好发展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实现,因此企业制定的财务会计目标需要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相协调,在相互促进和整体统筹的标准下,完成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建设工作。

其次,企业设定的具体目标要与企业内部的相关经济活动相适应,这里的经济活动包括了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只有大程度的满足实际经济活动的需求,以及细致的掌握企业的具体发展概况,财务会计目标才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实现财务会计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统一,才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根基。

最后,财务会计目标的设立要站在社会总体的大环境中进行。由于企业作为一个独立法人,其利益相关人的数量非常多,为了使企业利益相关人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以及整体发展目标等,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财务会计目标来实现。

三、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具体发展方向

第一,企业财务会计的发展目标需要更加具有国际市场性。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发展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为了促进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针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制定需要更加具有国际市场性和多元性,从而更加切合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也能够使自身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评估工作更加全面、更加综合。同时,企业也要树立起正确的财务会计目标制定理念,积极学习国际会计准则的先进观点,从而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即能够满足中国经济及国情的发展标准,也具有国际先进的财务会计理念,实现财务会计目标的国际化与多样化,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经济活动中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第二,企业财务会计目标需要朝着标准化和公共化的方向发展。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背景中,如果财务会计的目标脱离于大环境的中心思想,会使企业的财务工作失去坚实的依靠,成为了"无头苍蝇"抓不住市场的变动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为了积极推动企业财务工作完全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财务会计目标的制定要更加符合整个市场的标准,实现标准化的规范经营。同时,要站在社会公共集体利益作为财务会计目标制定的出发点,为促进社会统一发展而做出努力。

社会经济背景篇4

作者简介:吴月,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讲师(湖南 长沙 410081)

自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提出伊始,其内在合理性就备受质疑。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生幸福最大化的人学理论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基础。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主要包括伦理道德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公益责任。本文拟从政府、行业协会、社会公众和企业的角度探析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并提出“四位一体”的企业社会责任实施路径,以更好地推进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探究

1. 企业社会责任论争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由来已久。一些学者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在遵守法律和适当的道德标准下,让所有者或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违背自由经济原则,降低企业利润和经济效益,增加利益相关者成本。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企业仅具有一种、而且是唯一的一种商业社会责任――只要遵守职业规则,其社会责任就是利用其资源,从事旨在增加利润的活动”①。哈耶克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偏离了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企业只要将资源投向最有效率的领域就履行了社会责任。张维迎反对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认为企业的真正责任是在诚信守信的基础上,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赚取利润,创造就业机会,给国家上缴更多的税收。与此相反,一些学者认为企业不仅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而且具有道德人格,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可以获取更稳定的长期利润,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卡罗尔提出“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说,认为经济责任与伦理责任对企业的发展同等重要,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之一②;王露璐在经济伦理内在统一的理念指导下建构了企业社会责任“两个同心圆”模型,认为企业伦理责任既非高于也非次于经济责任,而是渗透或嵌入经济责任之中③。但是,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论争始终囿于企业利益最大化这一传统思路,将企业功利化、工具化,未能从企业存在的本质目的和哲学理论高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给予应有的思考和关注。

2.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起点――人性

对企业本质的认识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生成前提。然而,学术界对企业本质各持己见,始终未形成一套严密的企业社会责任逻辑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遵循“经济人”假设逻辑把企业看成是只进行成本―收益核算的“生产的装置”④,始终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宗旨。新制度经济学鼻祖科斯认为企业本质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是“契约的集合”⑤。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创办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因而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创造顾客。我国企业幸福理论奠基人岳川博认为一个发展良好的企业,应当是由物质与精神共同构成的系统,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不是创造利润或创造顾客,而是创造幸福。⑥对企业本质探究的学者们始终未达成共识,因此,要形成对企业本质的共识还须回到人性问题上来。

人性应该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起点。马克思立足现实提出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⑦,并从现实活动出发强调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既而又强调人的本质的完整实现是多方面的自由发展和发挥,个人幸福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而且最高境界的幸福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幸福与个人幸福的统一,即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要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实现一致。企业作为社会有机体细胞,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是由全体员工及其与利益相关主体之间构成的关系集合体,包含着企业与社会(员工、消费者、供应商、投资者、自然生态系统等)的共生共融关系。正因为如此,企业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企业所固有的抽象物,必须存在于滋养企业的现实社会之中,企业与个人、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在其现实性上都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企业价值亦即个人价值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生幸福最大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生幸福最大化这一终极诉求的现实选择。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低碳经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先污染后治理”经济发展路径的反思,其发展目标是通过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及全体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建立环境友好、人居和谐的适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低碳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内在本质规定性,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办社会”迥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有其合理限度。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生幸福最大化为目标,秉遵社会文化伦理规范,主动履行繁荣发展社会经济、维护法律制度、保护资源环境、参与公益事业的责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发展。

1. 企业伦理道德责任

企业伦理道德责任是将社会对企业的伦理道德期望转化成企业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并认同的伦理道德共识,规范和引导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并将企业行为提升到与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规范和目标一致的层次上来。它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核,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决定企业履行其他社会责任的宽度和深度。

2. 企业经济责任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基石,除在伦理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下创造良好经营业绩外,应转变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注重创新与研发低碳能源和减排技术,开发绿色环保产品和服务,保持持续竞争力以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

3. 企业法律责任

遵守法律法规等相关制度是企业开展一切经营活动的底线保障。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除按照法律法规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依法纳税、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维持良好的竞争秩序以外,还要遵守国内外相关碳排放、碳交易等法律法规,与国际社会接轨。

4. 企业环境责任

企业环境责任是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重中之重,企业应从低碳设计、低碳采购到低碳生产、低碳产品、低碳物流整个生产流程构建低碳经济循环模式,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采用清洁生产、少废无废循环工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融共生。

5. 企业公益责任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公益责任彰显企业的价值取向,除努力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慈善捐助事业外,企业要践行低碳环保,主动深入社区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引导公众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安全等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PM2.5居高不下、食品安全等问题使企业社会责任的呼声高涨,而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报告(2013)》显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为26.4分,整体处于起步者阶段,超过一半的企业仍在“旁观”,存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落后、责任信息披露不足、社会责任指数的行业间差异明显等问题。总体来讲,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整体水平不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企业自觉意识不强、政府立法缺失监管乏力、行业协会发育不健全、社会公众监督缺位等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企业自觉意识不强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内在本质要求。现阶段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片面化。由于受传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思想以及我国以往经济体制改革中“经济增长优先”战略实施的影响,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普遍倾向于追求经济利益,将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经济责任,致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片面化。(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功利化。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被迫对自身负外部性活动做出反思,被动履行环境责任、公益责任以树立良好形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逐渐由目的异化为手段,功利化倾向明显。

2. 政府立法缺失,监管乏力

政府在引导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由于政府立法缺失和监管乏力导致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他律功能无法凸显,主要表现在:(1)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缺失。我国政府尚未颁布专门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现有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立法过于凌乱、分散,而且还存在很多“盲区”。此外,低碳经济背景下在现有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立法中未及时更新凸显生态化、低碳化的法律条款,因而无法规范和约束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2)监管乏力。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及传统地方政府政绩评价标准的影响,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监管方面乏力,宁愿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幸福为代价追逐短期经济利益。

3. 行业协会发育不健全

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一种自治性民间社会组织,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行业协会在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面临功能失调。(1)行业协会合理性受到质疑。我国行业协会在行业规划、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滞后并依赖于政府和企业,导致其在发挥行业自律功能时普遍受到质疑,无法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起到沟通、协调、服务的桥梁作用。(2)行业协会影响力小。我国现有行业协会规模小、覆盖面窄,还未对行业内企业社会责任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同时,一些新兴行业领域还处于业内引导与自律管理的空白点。另外,我国行业协会普遍存在的定位不准、职能不明、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4. 社会公众监督缺位

目前,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监督体系中,社会公众监督缺位明显。(1)公民社会基础薄弱,监督意识缺乏。公民社会是私人自治领域,由于深受封建社会意识影响,我国公民社会发育不全,基础薄弱,公民主体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意识普遍缺乏。(2)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不对称。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和平台,披露渠道不畅通,披露数量和程度有限,社会公众难以掌握全面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因而无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给予有效监督。(3)媒体宣传被动。作为舆论先导,新闻媒体宣传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的力度不够。此外,有些媒体受利益驱动对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违法违规现象存在瞒报等现象,未能与公民社会形成有效监督联动机制。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四位一体”实施路径

1. 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自律机制

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自律机制是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保障。首先,培育良好的低碳企业文化。低碳企业文化是低碳、生态理念被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循的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自觉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低碳企业文化,以低碳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宣传并引导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强化企业社会责任观。其次,制定企业低碳经营战略。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应把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纳入总体战略规划,从原材料的采购、产品设计、包装、生产、物流到废弃物的排放、旧物品的回收整个产业链环节建立规范操作和考评标准,大力推广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绿色产品,让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差异化”的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在参考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角度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采用分散披露或独立披露等形式持续定期社会责任报告,确保披露信息的信度和效度,提高企业透明度和公信力。

2. 完善政府立法监管职能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政府在立法和监管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首先,颁布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法》。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政府应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的基础上颁布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法》,使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考核机制。低碳经济背景下政府应按照《企业社会责任法》精神,与时俱进建立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将低碳、生态等指标参数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并赋予相应的权重,对优秀企业给予税收、贸易、信贷、政府采购等奖励,对不合格企业给予曝光或依法取缔。最后,加强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力度。建立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各级地方政府应认真制定和落实行业细则,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加强监管;同时,完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政绩考核体系,将人居生态环境等指标赋予较高权重,遏制和规避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确保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他律功能的发挥。

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引领作用

低碳经济背景下行业协会在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理顺行业协会自身管理体制。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力量应构建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内部运作机制,健全行业协会监督协调机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壮大行业协会力量,定期向社会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相关信息,提高行业协会威信,使其在协调行业内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制定完善的行业社会责任标准。行业协会应在借鉴国际社会推出的ISO14000环境标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基础上,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针对不同行业建构行业社会责任认证和监督体系,通过行业协会他律机制引导行业内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最后,积极宣传企业社会责任正面形象。行业协会利用协会宣传阵地和各种场所,办好行业内治理刊物,开展每季度企业诚实经营、慈善事业、环境保护等活动,积极宣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正面形象,提升企业在业内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4. 强化社会公众舆论监督

社会公众舆论监督是企业社会责任监督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首先,培植公民社会参与意识。公民社会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重要成员,不断强化公民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充分发挥其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的参与权,是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力量。其次,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作用。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新闻媒体曝光机制,通过媒体曝光平台和曝光热线客观公正地揭露企业逃避社会责任的行为,并适时进行跟踪督查,与公民社会形成有效监督联动机制;同时,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刊登、播放企业社会责任公益广告,树立企业社会责任典范,促使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注释:

①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28页。

②阿奇・B・卡罗尔、安・K・巴克霍尔茨:《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黄煜平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③王露璐:《经济伦理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担当与评价次序》,《伦理学研究》2011年11期。

社会经济背景篇5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医疗保障是在社会成员面临疾病灾难、生存权利等威胁时对其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内的多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同时逐步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并针对弱势群体建立了相应的医疗救助制度和社会慈善互助体系。这对于健全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满足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由于保障基础薄弱、保障基金不足和保障需求日益增大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只能维持对日常门诊及普通住院医疗费用的保障。面对重大疾病所造成的大额医疗费用需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报销额度和保障水平上就捉襟见肘,社会成员只能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因而,低收人的弱势群体在摧患重大疾病后往往会陷人“无钱医治”的生活灾难之中。为了有效缓解重大疾病对社会成员造成的巨大经济负担,我国逐步建立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根本目的是希望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但大病保险运行机制不完善,现实补充效果不明显。在实践运作中,大病保险虽承保范围较广,但审核标准严格,加之各地实际情况不同,符合条件的患者数量有限,无法普遍惠及急需救助的广大重病患者。同时,由于依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为筹资来源,大病保险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受到很大限制,报销比例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居民“二次报销”之后仍需承担巨大的医疗费用压力。对于贫困家庭而言,个人承担的自付费用也难以筹措。

为有效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健康卫生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社会整体医疗保障水平和质量,还应从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中的社会救助、个人商业保险和慈善互助等方面着手,互补联动,建立覆盖范围广、保障水平高的医疗保障体系,从而有效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大病治疗问题。现实情况是,社会成员的大病医疗需求主要是依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来予以满足,个人商业保险和社会救助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医疗保障特别是大病医疗保障的功能。在此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大病众筹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互助模式,在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补充作用。

在现代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交流高效便捷的时代,伴随着分享经济的兴起壮大,为筹措大额治病费用求助他人而出现的大病众筹应运而生,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互助模式。它显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受到广泛关注,并被普遍使用。针对大病众筹在实践运作中不断涌现的问题和纠纷,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进行了研究。有关大病众筹的研究主要涉及两种研究路径:网络募捐模式研究和公益众筹模式研究。前者主要探析我国网络募捐的发展状况、模式特征和实现机制问题,焦点在于网络募捐的现实困境以及法律监管等关键问题。后一研究路径则围绕分享经济展开,将公益众筹看作是分享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研究公益众筹的概念、类型、发展应用及商业价值,关注公益众筹作为一种全新网络融资手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传统慈善公益事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以及发展中的法律监管和制度完善问题。

学术界专题研究大病众筹并不多,往往将大病众筹问题分别融于对网络募捐和公益众筹的整体性研究之中。有关大病众筹的一些重要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解答,例如如何界定大病众筹中个人求助和网络募捐两者之间的关系,大病众筹除具有网络募捐和公益众筹的一般性特征外,产生于分享经济时代的大病众筹模式是否还能被看作是一种分享经济,其内在的伦理价值和外在的融资形式又是如何相互影响作用的,它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现有医疗保障制度有何意义,等等。可以说,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解答不仅能凸显其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互助功能,更能为大病众筹的良性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阐释和理论指导。

社会经济背景篇6

经济法主体主要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经济的运行过程当中,其能够享受权利并且承担义务。在经济法律关系当中,经济法主体是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它直接的参与到经济法律关系当中,非常的积极、活跃。

一、现有的经济法主体学说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具体的对经济法主体进行分析就是指在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关系当中按照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且承担义务的人。经济法主体只有参加到特定的经济法律关系当中,例如市场规制或者是进行宏观的调控,并且受到经济法的规制才能被真正的称之为经济法主体。我国现有的经济法主体的学说对经济法的主体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学者将其分为实施的主体和管理的主体,并且认为这样的分类是相对而言的。但是也有教授认为经济法主体是可以分为三种,即决策主体、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另外,还有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主体其实就是包括政府、消费者以及经营者三个类别。

笔者认为上述的学说都是在不同的层面上对经济法的主体进行了相对科学的界定说明,都是存在其合理性的,不过,就目前而言,称得上完美的学说是不存在的。如果单纯的将经济法的主体区分为调节与被调节的主体或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主体,显然已经落后于时展的脚步了。这样的观点通常是被称之为“二元论”。传统的二元理论是不能够明确社会调节的主体或者是政府失灵的原因的。另外,很多的主体学说理论观点在逻辑上都非常的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类似于作出的关于管理主体、实施主体的分类,这两个主体是存在相互重叠的部分的。而新的三分法虽然存在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其实政府是不能够代表所有的经济法调节主体的,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政府主体之外,还存在有司法机关以及权力机关的区分。还有劳动者不应该被纳入到这一范围当中,因为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劳动者不应当被纳入到经济法的调整主体范围之中。由此可见,新三分法也欠缺部分的科学性。

二、和谐社会背景之下经济法主体体系重构探析

(一)经济调节主体

经济调节主体主要是指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或者管理的经济法的主体,在整个社会的建设发展过程当中,这样的调节主体不断的出现,所以笔者将经济调节主体纳入到经济法主体当中。而对于经济法的调节主体可以对其作出如下的划分,可以包括有市场规制机关、宏观调控职能机关、经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权力机关等。很多时候学界都将国家或者是社会对于经济的干预看作是行政干预,错误的将经济法当做行政法的一个分支法律规范,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即便是权力机关或者是司法机关作出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也与行政法没有必然的联系。经济行政机关主要是指负有调节整个社会经济的行政机关,如果从行政法的角度进行理解,除了国家机关之外,还包括了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即便其是在法律授权的范围之内开展调节作用的,但是毕竟在授权的范围之外,其大多是以被调节的身份存在的,即其兼具了经济调节主体以及被调节主体的双重身份,所以我们将其放在社会中间层主体进行考虑。

(二)被调节主体

在市场经济当中,存在着大量的被调节主体,即各类市场主体以及其他的主体。市场主体的主要是指在市场当中进行商品交换或者是劳务交换,相互之间处于平等地位的主体。它是整个经济活动当中最为基础的主体,也是被调节主体的代表。具体而言,这一类的市场主体包括有商品的生产者、分配者以及消费者、交换者。当然,现行的法律明确的将生产以及消费者放到了经营者的范围当中,所以,对于市场主体的分类也主要是从经营者以及消费者两大类来进行考虑。经营者的含义是指进行商品经营或者是开展营利的法人、组织或者是个人,基本上市场上的所有企业都是属于经营者的范畴,个体的工商户以及个人之见合伙也属于该范畴。而消费者则是为了能够满足生活所需进行购买或者是接受服务的个体的社会成员。从广义上进行理解,只要是同经营者之间发生了交易关系,为了满足生活、生存所需的人“个人”,都能够被是作为消费者。对于被调节的主体进行这样的分类主要还是考虑到经济法分论当中所规定的经济法的主体,这样才能够接受调节。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消费者同经营者一样都是属于被调节的主体,但是其在调节时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在面对消费者的时候,其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受到特殊的保护,所以在经济法的调节主体当中会出现消费者这样的稍显特殊的主体。

(三)社会中间层主体

这一主体范畴具有双重身份,即调节主体和被调节主体的身份均会具备,这是第三种调节机制的代表,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法主体。作为社会中间层主体主要具有以下的特征,其一,同一般的市场主体地位并不相同,例如行业协会同其所约束范围之内的企业之间便不具有平等性。其二,这样的中间层主体是存在公共性质的,即为了更好的实现公共利益。其三,不具有市场性,其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市场交换。其四,其不具有政府性质,因此也不属于国家机关的行列当中。出现社会中间层主体能够促进社会的建设。因为,要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就需要有一个非常健全的社会管理体系,不论是党的领导还是政府的管理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都需要健全。而社会中间层主体的出现将会作为调节主体以及被调节主体沟通的桥梁,极大的帮助政府进行经济干预或者是监督制约政府的干预工作。最近几年,有学者逐渐的开始承认社会中间层主体应当是属于经济法当中的独立主体,但是具体而言,哪些中间层主体可以作为独立主体还存在争议。笔者认为,社团性质的主体完全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不过当中包括的类似于劳动者的团体或者是雇主的团体则不再经济法的主体范围之中。因为通说认为,劳动法是非常独立的部门法,因此,类似的劳动者团体是包括在劳动法的主体范围之内的。另外,为了能够维护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受到国家财政支持的具有公共性质的经济鉴证性的主体,也应当是经济法当中独立的主体,因为其无需考虑自己的经费来源,具有典型的中介性质,在其所具有的双重性的身份当中,调节性的身份是最主要的身份,被调节的经营者的身份处于次要的位置。

结束语

经济法的主体体系的重构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的二元论或者是三分法忽略了市场发展的实际要素,也并未真正的紧跟时展的潮流进行。综上,笔者提出了新的经济法主体的体系构成要素,即经济调节主体、经济被调节主体和处于社会中间层的主体,他们能够全面的涵盖到经济法当中的所有的主体,防止出现法律调控的空白领域。对于推动市场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文登支行)

社会经济背景篇7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西安作为众多高校的聚集地,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本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发现在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一、特点之一:看重未来发展前景,择业取向偏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或城市工作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择业方向,对毕业生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调研。即:毕业后最想去的工作单位?毕业后想去的城市是哪里?毕业后是否愿意去西部?是否愿意到村镇去?

调查发现,毕业生最想去的单位是国企,也有部分倾向于外企,毕业后,部分学生愿意回家乡工作,有近一半以上学生愿意到西部工作,沿海发达城市也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首选,但是将近82%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只有不到10%的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从调查问卷来看,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特别是女生,按比例来说女生愿意去农村就业的比男生少10个百分点。而愿意到西部支教或者西部就业的人数远比想象中的高很多,这是因为不少学生出生在西部,加上西部并不代表的是农村城区,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重走丝绸之路等项目启动,国家大力发展西部经济,西部城市发展也是后起之秀。但沿海地区城市发展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多数学生还是愿意到沿海城市就业、择业。无论是与国际接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经济发展程度,都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说到沿海城市就业成了毕业生的首选。

许多大学生填表时,倾向于外企。调查问卷显示,他们认为外企锻炼的机会更多而且薪水丰厚,所以外企一直受到毕业生的青睐。相对而言,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乡镇企业、技术工业、科研教育组织等等,这些单位的吸引力较以前相比大大减弱,但仍有五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政府机关单位。分析认为,很多人认为公务员是个体面的工作,而且相对稳定。“技术企业”排在了第三位,高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与我国的国情有关,与国家政策也息息相关,国家鼓励发展科技型人才,高新科技企业也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企业待遇有了大步提升。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已不是毕业生们的首选,排名第四,但仍然是吸纳广大大学生的主要力量。

有许多原因都影响着毕业生的择业取向,比如:家庭教育、父母职业、家庭收入、亲戚职业、市场经济状况、社会市场需求、个人能力、理想、抱负、爱好等。

二、特点之二:大学生就业时具有新的心理特点

1、毕业生择业存在好高骛远和盲目从众的心理

时代在发展、市场在变化,毕业生的择业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他们的就业观念更为开放,就业思路更为开阔。而现代大学生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不足,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很少有人对自己做出详细的分析,从自己的素质、实力、个人特点、能力、兴趣爱好出发做出决定和计划。在就业择业时,能否从事固定工作已非首选条件。毕业生虽然对目前的就业形势、难度有所了解,但缺少对国家就业政策和形势的深入分析和对自我的清醒定位。绝大部分学生愿意去收入高、工作稳定的沿海大城市去工作,尽管一些偏远的地区和教学、科研单位急需人才,而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也不愿考虑去偏远地方就业,有业不就。

2、能力不足

现代大学生的单独作业能力不高,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高。

3、择业能力水平不高

现代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的客观、系统和科学的认识,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绝大部分学生的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去艰苦的地方工作,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去工作,不愿意到基层学校去工作。

4、在择业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

现代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有很大的畏难情绪。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思想上依赖父母、亲戚、老师和学校,对自己的素质和竞争能力水平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就业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境地。

三、特点之三:选择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比例将逐年上升

目前,大学生毕业时主要面临三种选择:就业、继续上学(包括在国内、国外上研究生)或自主创业。到底是考研还是工作?这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面临的问题。现代大学生的考研原因大致分为三个原因:一是升学的惯性。十几年的学习生活,让很多大学生对升学刻骨铭心,读研是每一个学生心中的梦想,如果不读,会成为一种永恒的遗憾。二是就业的压力。本科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读研已成为很多大学生逃避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三是待遇上的差别。与本科生相比,无论是在找工作的难易程度上还是在工作待遇上,研究生都明显占优势。更重要的是,这种趋势在近几年之间不会有很大变化。

毕业生在做出这种选择前途的决策时,毕业生的父母及其家庭的情况对其选择会有一定的影响。父母职业等级越高,毕业生往往选择继续学习而不急于就业。也就是说,积累了一定社会资本的家庭,有能力为子女继续求学提供稳定的经济资助。也就是说社会资本影响学生的就业意向和求职行为。这一部分学生在家庭的影响下,下定决心一定要继续深造,即使今年没有考取,学生们也会选择不就业,尽全力复习一年再考。

除此之外,走在中间的学生也很多。考研和找工作其实并不矛盾,首先是时间上,考研在11月份左右,春节前,而招工的黄金时间在来年开春三月份,若考研没考上,那么可以一个夏天都用来找工作,况且考研的过程也是锻炼学习能力的过程,只会收获更多。所以爱学习的学生最好能把考研和找工作结合起来。如果你念大四,如果没有准备考研,其他人会说你没有品位;如果你上大四,而你又没有准备找工作,其他人会说你不聪明。所以,最合理的就是能够把考研和找工作兼顾起来,即使没考上,还可以在考完之后,加入找工作的大军。这样,无形中又加大考研这支队伍的力量。

目前,我国仍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社会一直存在着就业难,找不到工作的问题。然而,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也绝非一片黯淡,只要正确分析和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抓住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新的特点,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必能拨云见日、柳暗花明,纵横在广阔职场的天地之间。

【参考文献】

社会经济背景篇8

第1章引言

1.1本课题的依据和意义

政府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应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需要发挥哪些作用,达到哪些目标?特别在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政府应该如何作,政府的经济管理角色定位需要有什么转化,如何实现这些转化?这些是我们面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大的时代主题时必须回答的问题。近代以来,许多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在发展道路上已走在了我国前面,借鉴他们在经济发展史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少走弯路,更好、更快地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如: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方面的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自由主义的“守夜”角色到社会秩序与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者。当代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学者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与角色又有了新的主张,查尔斯·沃尔夫在他的《市场或政府一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认为,市场有失败,政府也有失败,政府干预经济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个范围就是市场长久失败的地方以及政府去干预并不会带来“政府失败”的方面。而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实践来看,政府的职能与角色确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一些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社会化,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增强。

1.2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本论文采用了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运用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做到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一般研究与典型研究相结合。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析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回顾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的典型案例,从中择取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进行思考与分析,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参考。

第2章构建谐社会与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

2.1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特征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从国际上看,这一时期往往是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的时期。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另一方面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因而,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大量出现了,人民内部的物质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而解决这些矛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川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强调“促进人与目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充分说明“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指出“把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从特征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第2章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21

2.2政府经济管理角色与构建和谐杜会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政府经济管理角色的合理定位可以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而一旦定位不合理,将会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准确定位政府经济管理角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定位政府经济管理角色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有助于社会公平正义。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层底蕴。在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公民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配。【二是有助于阶层关系协调。阶层协调是和谐社会的轴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一些阶层利益的增进不能以损害其他阶层的利益需要为前提,社会各阶层之间保持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冈三是有助于社会阶层结构开放。社会阶层结构开放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大家享受同样的权利与义务,受同样竞争标准的制约,社会阶层结构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的状态。四是有助于收入分配合理。收入分配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晴雨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各个阶层应当得到合理的劳动和其他报酬,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收入分配相对合理。

第3章从经济发展史的视角透析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

3.1利益平衡者:30年代经济危机与美国罗斯福新政

在自由市场经济阶段,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局限于私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这是和当时居主导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基本信念相符的,即市场经济体系自身具有自动实现均衡的功能,任何外在的干预都只能破坏市场的均衡;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应该是裁判,而不是运动员。‘’2一旧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打破了市场经济会自动恢复均衡的神话。它不仅宣告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失败,而且直接威胁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以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为标志,资本主义可以说从自由放任阶段过渡到了国家垄断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传播,发达国家的政府不仅在宏观经济领域而且在微观经济领域都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通过平衡各阶级利益,缓和了社会冲突和矛盾。由此对各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929年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首先在美国爆发,继而袭卷世界。危机期间,农业危机、信贷货币危机与工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是这次大危机的又一大特点,也是这次危机比历次危机更深刻的一个原因及表现.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侧危机期间,13万家以上企业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失业人数在1933年将近1300万,大约为劳动人口的1/4。持续几年的危机使失业工人受尽饥寒之苦。〔川而当时的美国政府做了些什么呢?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一筹莫展。迫于形势,他也采取过一些小规模的国家干预的行动,例如,收购部分农产品,增加公共建筑费用和在道路及国家公园上的投资等,但他基本上死死抱住“自由放任”政策而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个重大问题上举步不前。他顽固地拒绝救济失业者,认为用政府拨款救济失业者不仅会危害美国人生活中宝贵的品质,而且会打击自治的基础。在他执政期间,危机更趋严重,社会混乱,人心惶惶,第3章经济发展史的视角透析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很大一部分人对现有制度丧失了信心。在这种形势下,1932年末,罗斯福上台,并提出“新政”作为施政纲领。根据“新政”在不同时期的重点,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起到1935年初止,主要目标是医治由于严重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一些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22j第二阶段是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致力于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救治措施则贯穿始终。因此,“新政”主要内容可用“三R”来概括,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治)、REFORM(改革)。〔,,,罗斯福“新政”的第二阶段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935年8月,《社会保险法》,改变过去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试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对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2、1935年6月27日,《全国劳动关系法》,即《华格纳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集体谈判合同,不得歧视工会会员。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负责处理劳工与雇员的申诉。用政府的力量支持劳工关系委员负责处理劳工与雇员的申诉。用政府的力量支持劳工的集体谈判权。《华格纳》‘是美国工会运动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代表的美国资产阶级中较远见的那一部分人迫于大危机的压力,为挽救经济,稳定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改革。

3、1938年6月14日,《公平劳动标准法》(《工资工时法))):每周工作40小时工时,生效之日起7年后,每小时工资不得少于40美分。这一法律是政府对雇员集体议价的进一步支持。

4、以工代贩。公共工程进一步扩大。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失业这一严重问题。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失业人口仍达900万之巨。从以上措施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的起点和尝试。它用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办法来调整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一方面抑制私人垄断资本的某些作用,另一方面则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作必要的让步,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危机的影响。这种改革被西方国家通称为“福利国家”措施。新政式改革政策的继续和深入发展,推动了美国经济的不断增长。通过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化,改善了中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处境,在一定第3章从经发展史的视角透析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阶级矛盾,恢复了社会生产力,把美国资本主义从绝境中挽救出来。通过新政措施,特别是社会保障措施,资产阶级中、下层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生存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与此同时,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到1937年9月,工业生产指数增为117,就业指数增为112.2(高于1929年的最高额),工资总额指数增为109。所有这些都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取得战争胜利,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因此,罗斯福新政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产物,它最重要的作用是使美国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恢复了人们对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信心,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潜在危险,是历史的进步。〔2;〕这也是20世纪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调整,是在资本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危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的世界形势下开始的。“新政”的改革范围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般的改良运动,不论其提出者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它是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可以说是一次“再生,’o从经济角度上看,“新政”改变了国家资本主义“守夜人”的角色,开启了国家干涉经济的模式。但是,更深刻的变革在于理念的变化。罗斯福在其就职演说中,把传统的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结社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一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匾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就在自由之中加入了社会平等和经济正义的元素,这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的重要修正。事后,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曾说,为了永远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新”的涵义之一,就是国家通过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限定被雇佣者的最低工资,承认工人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社会立法,实现平等和公正对自由放任的抑制。这次调整,使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发生了变化,自由主义中注入了平等和公正的元素,自由主义演变成“新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之间有了一个平衡。这次调整也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能够协调和保护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维持各种社会力量的均衡,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3.2市场激活者:80年代“滞胀”与美国“里根革命”

从石O年代起,西方国家经济从战后增长和繁荣逐渐走向停滞和衰退;到70年代则形成了西方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的经济“滞胀”这使凯恩斯主义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并导致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这场危机是因石油危机而引发的。危机之后,西方气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缓。经济低速增长甚至停滞、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三种问题纠缠在一起,互相制约,医治每一个问题都会造成其他问题的负面的连锁反应。‘这种以往罕见的经济现象被称为“滞胀”。“滞胀”局面的出现与战后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和福利国家的建设有关。国家开支过大,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造成通货膨胀低收入者过分依赖福利制度,中高收入的人认为自己的辛勤劳动养活了懒汉,不公平,劳动积极性受挫,致使资本投入不足,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就业机会减少。这表明一,、战后西方国家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失灵。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以“里根革命”和“撒切尔主义”为代表的新一轮调整。这场经济危机使许多美国人陷入困境。对那些失去农场、‘企业或眼看自己的工在衰退中消失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像大萧条时期经济骚乱时二样惨淡,就连里根也哀叹:“对许多美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惨淡的时期。”〔25,1983年6月,总统下令组织了由来自企业、劳工、政府和学术界的30位杰出人物参加的“总统工业竞争能力委员会”。该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认真研究,于1985年1月发表了长篇研究报告,对美国经济实力作了十分客观的评估,指出:近10年来,无论是美国的高技术产品还是非高技术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销售份额都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另外,该报告还对比研究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在1960~1983年间的劳动生产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增长状况,结果美国这两项主要指标都低于其他国家。另据1987年1月公布的《总统经济报告》披露,美国经济发展年平均增长率在1961~1965年为4.6%、1966~1970年为3.0%、1971~1975年为2.2%、1976~1980年为3.4%、1981年~1986年分别为1.9%、一2.5%、3.2%、6.8%、3.0%、2.9%。如果把这种增长速度放到国际上来审视,那就更令美国人不寒而栗据日本银行《国际比较统计》计算,1965: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的1/8,1975年相当于1/3,而1985年已超过美国1/2。从日美两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1965年日本只相当于美国的25.8%;1975年相当于62.2%,一955年当于97.6%,一986年已超过美国。【26,1980年里根成为美国总统后,实行“新保守主义”。所谓“保守”是宣扬建国时期,尤其是体现在宪法中的传统的由主义,主张联邦政府不干预地方和社会组织权限内的社会和经济事务。“政不解决问题,问题就在政府自己”的说法就是里根提出的。里根1981年2月18日向国会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有四项主要政策。这就是大幅度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规章约束和严格控制通货流量。它采纳了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被人们称之为“里根经济学”,有人称之为“里根革命”。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并不相同,但它们的经济哲学是一脉相通的.供应学派主张从需求决定供给转到供应创造需求;强调只要把高额累进所得说的税率降低,资本家就愿意投资,工人就愿意工作,消费者就愿意储蓄,经济自然就会高涨,赤字自然就会缩小甚至消灭。货币学派主张紧缩货币供应量,认为这是能够制止通货膨胀和导致繁荣的唯一办法。其共同点是尽量减少政府干预,创造一种良好的客观环境,让企业家自由发展。较好的减税刺激意味着更高的储蓄率、资本形成率和劳动生产率,实际工资的更多增加以及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那么减税事实上一方面激发了工人毛_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公司在税后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再生产,进‘技术方面的革新。供给学派在这一点上有充分的自信。他们认为,税收增加·’,从事创业冒险的意愿或者从事耗费时间的项目的影响最大,而减税政策的施行,政府行为的减少,将会唤起开创性企业的活力和英雄般的技术革命精神。正,.他们所料想的一样,减税在推动技术方面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里根任总统后不久,就积极向国会提出减税计划,不久即被通过而成为《1981年经济复苏租代法案》,其要点是:(1)将个人所得税税率不分收入等级,一律在3年内减少25帆,第一次减少10%;(2)对企业给予加速折旧以减少税负,对房屋建筑等折旧期缩短为15年,机器设备为5年,生产和商业用车辆等为3年,并简化手续,同时增加对新机器的免税信用。虽然减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但在以后的几年中美国经济大有起色。紧接着在1986年又通过了类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税制改革方案: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均有所下降,前后从50%降到28%,后者从46%降到34%。这样,美国的边际税率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中成为最低的之一。相对于里根的财政政策来说,里根的减税政策是比较成功的,这主要装现在两个方面:削减公司所得边际税率,刺激了投资;削减个人所得税,鼓励工作,刺激劳动供给,并提高了社会储蓄率。美国削减公司所得税率,折旧提成比重上升,这就为企业的技术改造提供了一个较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此外,在减税政策后,美国政府扶持和鼓励个人的风险投资,据资料第3章从经济发展史的视角透析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记载,在国资金市场上,风险资本在1977年仅3900万美元,1981年已上升到14亿美元1983年又上升到1巧亿美元,美国企业充分利用这些风险资本,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在里根上任的第二个年度,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此时大童资金的投资重点不是放在扩大企业规模上,而是加快改造生产工艺和设备,实现生产的高度现代化。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1984年制造业的投资增长率高达15.7%,大大高于以往任何一年。新资本货物(厂房和设备)投资额达1388亿美元,其中投入资金方面为71亿美元,汽车生产方面为112亿美元,电气机械生产方面为146亿美元,机械生产方面154亿美元,这些投资的大部分是用于老厂改造的。在纺织业投资了13亿美元更新设备,达到使用计算机及其它高度精密技术设备的高技术水平使原来以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为其特征的纺织业,一举跨入高技术行列。投资增加,一方面必然引起对生产资料的大规模需求,进而促使对消费资料需求的扩大,促进整个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最新技术和设备的采用,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这种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

同时,里根改革还有另一个目标:通过减少税收,不只是希望以此刺激经济,而且还要压缩政府规模,减少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里根强烈反对政府机构臃肿,干预经济过多。从二进白宫开始,他就努力精减政府机构和人员,压缩政府开支。1982年里根任命W.R.格雷斯组织了一个高级商业家小组来研究联邦政府工作。结果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了2478条建议,里根采纳执行了800条,从而使政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也大大减少。在里根任职的8年中,联邦政府工作人员的规模下降了5%,某些政府机构人员减少了一半。政府开支也随之减少。1980年,联邦开支的年增长率为14%;到1987年则降至1%,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1987年为净下降,这是自1973年以来的第一次。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次调整,被称为“新保守主义”的改革。它是对“新政”以来“新自由主义”改革的一种逆向运动,是朝向自由,回归传统自由主义的一次调整。这次调整是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世界大环境中开始的与第一次不同,在这次调整中经济目标放到首位。与第一次“杀富济贫”寻求公正平等的调整不同,这一次是“劫贫济富”的行动。削减福利,削减补,减开支,国家给企业松绑。美国过去是建立规章制度最典型的国家,现又是取消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其目的就是创造一种良好的客观环境,让市场自由发挥效应,让资本相对自由地运作,让企业家自由发展,让经济恢复自然的活力。虽然这两次大调整的方向是相反的,但实质上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不同方式。就像当初“新自由主义”的改革者们不可能完全放弃自由主义原则来实现社会平等一样,“新保守主义”改革的倡导者们绝不是,也不可能完全回到过去自由放任的老路上去。在现代科技革命所造成的新的形势面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需要寻找一个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平衡,一个效益与公平的锲合点,以期既能保障经济自由和经济繁荣,又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际上,第一次朝向平等的改革,提高劳动者的工资福利,最终是为了扩大消费提高资本家的利润,促进投资和生产:而第二次朝向自由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增加投资和就业,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从根本上说,自由和平等本来就是相通的,而自由与平等两大价值之间的张力在这里得到利用。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正是在于赋予各参与者自由以最大程度激发其活力,在市场机制能较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最佳策略是努力避免对它的抑制。

3.3优质教育提供者:二战后,德国的经济腾飞与国民教育

二战后法西斯德国战败,德国本土成为瓦砾和焦土,但联邦德国及时抓住有利的外部条件(包括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保护),使经济逐步恢复。经济的恢复迫切需要各种人才和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需求是发展的动力,人才的需求拉动国民教育的发展,同时经济的恢复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反过来,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战后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1955年到1970年平均每年增长5%,1950年国民生产总值是981亿马克,1973年增至9262亿马克,增长8.4倍;1950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4%,1970年上升为7.5%,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位;1950年联邦德国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比重的6.4%,1971年上9.8%,与日本并列2;1950年商品输出额83.62亿马克,只占资本主义世界比的3.6%,到1970年增至1252.76亿马克,增长16;3倍(同期美国增长3.19倍);资输出也增长较快,1960年为279.19亿马克,1970年达1235.52亿马克,增长4.5,超过法国居资本主义世界第3位。‘27]·‘第3章从经济发展史的视角透析政经济管理角色定位联邦德国经济的复兴主要是靠德国人自己的头脑即通过多种教育渠道,培养大批技术工人和专门人才,为经济的起飞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首先,德国教育改革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奠定了国家发展基础;第二,德国教育改革为其科学进步、经济腾飞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为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第三,德国教育改革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直接导致了国家实力的迅速发展,为其成为欧洲大陆强国创造了条件。‘28]具体而言,德国教育改革具有如下宝贵经验:

(一)不同等级的学校教育

在德国,公立学校占主导地位,私立学校极少,目前仅有2900所。德国的学校教育时间比较长,一般从基础学科开始至完成高等教育的博士学位,最短的也要20年。德国的初等教育是在基础学校里完成的。一般为4年,生源是6一10岁的儿童。德国法律规定家长必须送子女去基础学校学习。4年之后,家长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成绩进行选择,是上主要学校、实科学校,还是完全中学。学习差、动手能力强的贫民子弟多上主要学校。学习中等,爱动手操作的学生上实科学校。学习好,今后想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上完全中学,以便将来能直接升入大学。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综合学校,它试图消除三类学校间的差距,给人人以均等的教育机会。完全中学学制为9年,完全中学5一10年级属中等教育领域的第一阶段,学生享受义务教育;11一13年级是完全中学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实行课程制。完全中学以毕业证书考试告终,学生通过这一考试后即可进入大学学习。实科学校是一种继续学校,修业期为6年,学生年龄一般为11一16岁。〔阂德国的实科学校于18世纪初就出现了,是一种既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上述类型学校被称为中等教育第一阶段,中等教育第二阶段既包括普通学校,也包括职业学校。普学校是指完全中学高级阶段。在德国,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完12年义务教育,否则不得就业。德国教育体系的第三级是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第四级,也是最后一级。它包括:国民大学、第二教育渠道机构、职业补习学校、主要学校夜校、实科学校夜校、完全中学夜校和职业成人中学。

(二)双轨制的职业教育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这也是德国教育的一大特色。这种制度是由企业徒工培训和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学习两部分组成,以企业培训为主。学员一部第3章·从经济发展史的视角透析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分时间在工厂、车间、实验室当学徒,另一部分时间到职业学校参加理论学习,这样他们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又在学校学习理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技师,对提高德国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促进教育方面联邦德国一方面强调国家领导和监督,但它也较早地引入了民营资本,避免了国家财政过于紧张的局面。在联邦德国,民营资本对教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职业技术培训方面,德国的双轨制培训,其操作大部分在私人企业里进行的,企业接纳了200万人的学徒。1984年,企业用于培训支出约216亿马克。【划可见,这种双轨制的教育体制是十分有效的和有远见的,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教育经费和培养了大量的实用性人才。

(三)神圣的教师职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府一直把发展教育视为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在德国的国家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一直处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在德国,教师是国家公务员,享有较高社会地位,可以终身任职。对于德国这样一个每年拥有约200多万失业人口的国家来讲,像教师这样一种稳定的职业,许多人是很有吸引力的。德国的大学教授既负责搞科研,又是教学带头人,所以他们几乎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在公务员系列中,只有教师与警察、医生一样享有保持沉默的权利。由于教师负有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德国国籍,身体健康(需出示体检证明),不能带有任何党派倾向,要忠实于宪法,家庭要历史清白。想当教师则必须具有完全中学毕业证书,并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合格者才被聘用。当教授更是不易,除需获得大学教育证书、博士学位证书外,还要通过教授备选资格考试。教授中又分三级,最终能够当上正教授者寥寥无几。长时间的学习,一次次的严格考试,给教师职业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德国这个崇尚科学的国度里,教师职业令人羡慕,教师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教育事业。德国的师范专业已成为高校最热门的专业,平均每8个大学新生中就有1人申请就读师范。‘31]

(四)改革中注重大学先导作用

其一,德国现代化大学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大学对官僚体系中接班人的培养具有特别功能,德国现代化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培养出高质量国家管理人才起了重要作用。它通过严格的考试制度,筛选出包一批批管理国家的高质量人才,从而大大提高了国家官僚队伍的人员素质,高素质官僚阶层的出现为德国向一种现代干预型社会和文化管理型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社会经济背景篇9

[中图分类号]D922.5;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2-0048-03

1 引 言

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该经济体制下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之产生的还有家政服务这一行业,在该行业中的从业人员大多都是来自农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打工妹或者是城乡中的一些闲置劳动力。鉴于这些人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他们通常没有采取法律形式维护自身安全的意识,也没有在工作中向家政服务机构需求五险一金的意识。这就导致现在社会上家政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逐渐建立了以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社会公益法等组成的社会法保障体系。该体系旨在解决市场经济背景下家政服务存在的诸多问题,用法律的形式维护家政服务员的劳动安全权。本文我们将从家政服务员劳动安全权的性质、意义、在保障服务员的权利优势等方面深入的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家政服务员劳动安全权。

2 家政服务员劳动安全权现状

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环境正处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使得更多的人投入到工作的竞争中,而将家中的诸多事宜交给家政人员去做,这也促使了家政这一行业的迅速出现和发展。家政行业作为新兴的行业,从整体上来说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给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有问题不断地呈现出来,诸如进行家政的人员经常会受到人身安全的威胁,雇主可能要求其做一些高危的工作,也可能在家政服务员遇到疾病时还强迫其工作而不让其接受及时的救治。另外,家政服务人员在进行工作前和雇主签订合同的意识薄弱,即使签订合同,合同的内容往往也只局限在薪酬和工作时间上,对于安全问题没有形成正规的水平文件。再者,家政服务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还没有完善的法律和社会保障体系。

3 家政服务员劳动安全权的基础知识

劳动安全权就是劳动者在从事职业劳动过程中对于人身安全和健康获得免受职业伤害的权利,这个权利通常也成为职业安全权利。

所谓的家政就是劳动者从事的帮别人操持家务、照顾孩子、伺候老人、管理家庭琐碎事务等的工作,这些劳动同样也属于职业劳动的范畴。

家政服务员劳动安全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安全权,从性质上来说是属于社会权利的,并且它是劳动法中规定的劳动权利的一种。我们之所以将家政服务员的这种权利称为劳动安全权是因为家政服务员所从事的劳动工作和劳动法中定义的劳动没有什么区别。既然家政服务的劳动和其他的劳动没有什么区别,那么以此类推我们也可以说家政服务员的劳动安全权利和其他的劳动安全权也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是劳动就会涉及安全问题,也就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人身安全和健康免遭工作伤害的权利。家政服务和其他的劳动一样在劳动过程中也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问题,由此,我们可以说家政服务员在工作过程中也应当受到法律对其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特定保护,即家政服务员劳动安全权。

4 家政服务员劳动安全权社会法保障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安全权在维持经济社会秩序,促进我国经济稳步高速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政服务作为现在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一项重要劳动,其安全权利受到社会法的保障具有特别的意义,现在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详细地阐述家政服务员安全权社会法保障的意义。

(1)通过社会法直接明确的规定了家政服务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社会责任符合社会对于权利的要求和规定。我们知道社会权利包括社会弱势群体受助权、社会公益增进权和社会安定维护权三大类别,这些权利的详细方面包括就业权、健康权、安全权等各种权利。家政服务员安全权是家政服务这一特殊劳动行业的安全权利,也是社会权利的一种,应该受到社会法的保障。受到社会法保障的安全法明确地规定了家政服务员应当在哪些方面享受权利,以及应该在工作过程中履行哪些义务。对于维持经济背景下家政服务业的安全和以正常秩序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2)通过社会法的保障家政服务员安全法在市场经济中对于社会具有协同的作用。由于社会主体之间对于劳动安全的帮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导致现在的家政服务员劳动安全权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引发了经济背景下社会的严重不协调。对于家政服务员劳动安全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使社会各个刚面变得更加和谐。使得社会相关主体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家政服务员的劳动安全,让家政劳务人员受到工作方面的威胁降低。家政劳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威胁极大地降低了,这样不仅促进了家政行业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社会整体发展的协同效应。

(3)家政劳务员安全权的社会法保障界定了家政劳务人员受保护的范围,并且给社会相关主体相互帮扶的机构带来了创新的元素。如果家政劳务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那么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就会受到相应的威胁。这不仅不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还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法的保障使得从业人员的安全问题得到保证,它界定了安全权的范围劳务员能够知道自己受的什么权利受到保护。同时社会法的保障为社会相关主体的帮扶机构提供了创新的元素。

5 家政服务员劳动安全权社会法保障的优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给当今的经济发展贡献了相当重大的力量,但是家政服务引起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的,诸如服务人员和雇主之间的官司纠纷、家政劳务员的理赔问题、事故间的责任承担问题等。目前,关于家政劳务员的安全问题的社会保障引起社会各界的争论,大多数的学者都将自己关注的重心集中在民法的角度,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怎样处理好家政服务员在进行服务过程中和雇主之间发生的事故纠纷和人身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家政服务员在进行服务前和就相关服务事项签订的合同条款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家政服务的安全问题纳入到民法的保护范围内。但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手段无疑是将问题看得太过简单了,事实证明仅靠简单的民法是很难对家政服务员的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保障。首先,仅靠民法合同的约定在没有问题发生时合同条款的实施缺乏自觉性和可靠性。其次,合同的内容往往不是面面俱到的、家政服务员定制的,统一的合同可能不适合具体的用户,在出现问题时才明白合同内容的不完善。再次,民法对于安全的保障在救治之前是空白的,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家政服务员在进行服务的过程中生病或受到意外伤害时往往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导致伤病变得更加严重,对于这种拖延救治的行为民法没有做出规定。这就导致家政服务员的安全问题在该阶段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最后,对于家政服务员安全保障的范围过于狭隘,其往往将责任限定在服务员和雇主之间,而忽视了中间中介机构的一些行为给家政服务员带来的伤害。

面对民法保护的局限性和家政服务人员面临的诸如犯、性骚扰、伤病滞后治疗、受虐待的众多问题,对于家政服务员的社会法保证就显示出了其极大的优势特征。首先,社会法的保障能够联合相应的社会主体进行家政服务的联合保护,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即时高效的解决。例如,可以采用社区这个主体,让其对于社区内的家政服务员进行登记,并经常采用电话或者上门访问的形式询问服务人员的状况。其次,社会法的保障能够确保家政服务中间环节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社会法通过设立中间监督机构的形式,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中介组织出现的各种问题。社会法可以说能够调动社会相关主体从多个方面解决家政服务员面临的问题,确保了家政服务员的劳务安全。

6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家政服务员劳动安全权保障机制的建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知道家政服务对于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家政服务员的劳动安全权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怎样解决好这些问题事关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的安定团结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家政服务员劳动安全权保障机制的建立。

首先,应该不断完善家政服务员安全权的法律保障,在相关的劳动法、社会公益法、社会安全法等法律上,增加家政服务员劳动知情权、检举控告权、紧急避险权、拒绝高危作业权、医疗卫生权和寻求救助权等,使家政劳务者的安全问题能够真正做到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其次,利用经济激励机制,利用媒体的力量进行家政中介机构和优秀家政服务员雇主的评选,给予获奖者相应的经济奖励。这样在媒体的号召和经济激励的情况下,就能够使相应的社会群体关注家政服务这一行业,群众的力量相应的也会降低家政服务问题的出现和促使问题得到及时高效地解决。

再次,组织社会机构例如家政维权机构、工会维权机构,对家政工作进行调查和监督,切实保障家政服务员的权利能够得到实施。在事故面前其人身安全和健康问题得到切实的保障。

最后,社会相关的主体和机构直接深入到家政服务员安全权的保障中,参与其人身安全和健康问题的救助和维权中。这些机构和主体有物业、医疗等服务机构、基层政府组织、劳动监管部门、工会、妇联、共青团和新闻媒体机构等。这样就能通过群众的力量对家政服务员的安全权给予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璟.家政服务行业规范化管理的法律构想之初探[J].社科纵横,2010(3):66-67.

[2]张新民,杨茂.家政服务员劳动权益的社会法保护机制的几点思考[C]//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法保障,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220-228.

[3]庄晓伟,黄学文.论我国转型期的劳动权性质[J].法制与社会,2008(24):202.

[4]金磊.公共安全背景下的安全社区建设[J].现代职业安全,2010(7):106-110.

社会经济背景篇10

abstract: places oneself in the present age knowledge economy tide, we constantly do not feel at the appointed time a generation of transformation to the economical movement and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profound influenc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es by leaps and bounds, the emergent industry emerges one after another incessantly, customer demand personalization, multi-changes and enterprise product multiplication and alone specialization, thus makes the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tendency to speed up day by day, the global character competes increasingly fiercely, the enterprise external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degree deepens, the force enterprise to scramble for the market and the surviv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changes in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the short-term goal the long-range objective, changes the overall importance decision-making and the management by the specialized function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the management activity will enhance to the strategic level, forms strategic and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idea.

key word: social economy; economic backgrou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strategic cost; cost management

一、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从50年代起,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有人称为后工业时代或突变时代)。WWW.133229.coM进入50年代后,顾客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与过去相比竞争更加激烈,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从而使企业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1)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社会已从对生活“数量”的需要转向对生活“质量”的需要,需求发生了多样化的转变。(2)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和加速了产品和制造工艺的发展,生产了许多属于“创造需要”性的产品,同时,也加强了企业间的竞争。(3)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既给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4)社会、政府和顾客等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和限制。由于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垄断行为、环境污染等,引起了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不满,从而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并提出了许多对企业的限制。(5)资源短缺,突发事件不断出现。这些特点,使企业外部成为一种特别庞大的、复杂的、不熟悉的、变化的、难以预料的环境,企业面临着许多生死攸关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战略等战略管理势在必行。随着管理观念的变化,许多新的管理技术出现了,如质量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

正是由于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战略管理就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核心,它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要超过该企业创造它的成本。价值是客户愿意为其所需要的东西所付的价款。超额价值来自于以低于竞争厂商的价格而提供同等的受益,或提供的非同一般的受益足以抵消其高价而有余。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成本领先和别具一格(标新立异)。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做出抉择,即企业要就争取哪一种优势和在什么范围内争取优势的问题做出选择。“万事都要领先,事事都要每人满意”的想法只会造成战略上的平庸和经济效益的低下,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一个企业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上述变化,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求成本管理更新观念。变革技术。成本管理专家和学者必然面对这样的事实:(1)战略管理要求获得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本资料,如果成本管理者不能提供相关信息,则生产主管、营销经理就会去扩展自己获得的信息系统,如果这样,必将引起企业管理的混乱。一个组织只能有一个成本信息系统。(2)在新的管理环境下,传统成本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如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管理对象等)显露无疑,要改变这些缺陷,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将成本管理会计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相融合。另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会计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tratehic cost management,scm)。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80年代由英国学者提出,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书中列专章探讨“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成本对于别具一格战略也极为重要,因为别具一格的企业必须保持与其竞争者近似的成本。除非由此而得的溢价超过别具一格的成本,否则别具一格者就不能取得出色的业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成本在竞争中的重要地位,许多战略计划都把建立“成本领先”(cost leadership)或“成本削减”(cost reduction)作为目标。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并保持全面的成本领先,那么,它只要能使价格相等或接近产业的平均价格水平,就会成为所在产业的佼佼者。当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价格相当于或低于其竞争厂商时,它的成本地位就会转化为高收益。然而,一个在成本上领先地位的企业也不能忽视产品的别具一格,一旦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产品在客户眼里不被看作是与其他厂商的产品不相上下或可被接受时,该企业就不得不削减价格,使其售价低于竞争者,以增加销售额。这就可能抵消了它有利的成本地位所带来的好处。在波特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学者于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j.k.shank等)的专著,使战略成本管理更加具体化。近年来,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战略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日本学者又进一步将战略成本管理推广到企业界(夏宽云,1998)。

不难看出,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则企业传统成本管理体系自身缺陷、自身变革的需要。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正如波特所讲的取得“成本优势”(porter,1985)。成本优势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要实现“降低成本”。不难看出,“降低成本”与“成本优势”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可以总结出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1.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而未从长远的持续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属于战术性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宜从长远出发雇佣对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2.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总之,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而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

3.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价值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企业的价值系统链,企业不过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因此,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而传统成本管理的“降低成本”则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代用材料,可能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而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可能导致企业的成本略有上升,但同时可以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最佳的成本效益比,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

4.抗争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传统的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只有当这些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量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能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正如前文所述,战略成本管理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严峻的挑战,企业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成本领先,取得竞争优势,战胜对手,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或成本领先)。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前文已述,近二十年来企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竞争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在战略成本管理中,波特为我们提出了战略分析的方法:即首先分析企业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对于不同的产品应采取不同的市场战略,是以产品差异战略取胜(在成本差距不可能拉大的情况下生产比对手更优、更独特的产品以显示差异,吸引顾客),还是以成本领先战略取胜(在产品性能与质量不可能会有差别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来取得竞争优势)。采取产品差异战略可以通过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优良服务,产品设计等方法实现;而成本领先战略则可以通过大量生产、学习曲线效应,严格的成本控制等方法来实现。

2.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财务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3.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外已出版了许多著作,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大公司设立了诸如“研究开发部”“战略研究部”等企业战略研究机构,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着眼于战略等经营战略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战略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会计管理值得深思的问题。

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是当前我国企业界的热门话题,我们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简要分析一下四川峨铁重组的价值链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和竞争优势。

社会经济背景篇11

新医改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医患之间存在的不对称关系,真正改变我国医院长时间以来所占有的垄断经济利益。随着新医改政策的不断发展,当前各个医院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市场当中,只有针对自身的经营管理实施有效的优化,才可以真正达成医疗主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有机协调。但是医院自身的经营管理本身属于一个极为繁杂的工程,医院经营管理怎么实现以市场为经济导向、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达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就成为各个医院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概述

(一)经济效益

医院的经济效益指的是医院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其在保健卫生活动当中的保健卫生成果同所耗费的劳动、资金的比值,实质上指的是有效产出与投入存在的比值关系。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不但包括医疗服务成果的经济成效,同时还涵盖了医院自身的盈利、亏损以及卫生资源累计率。处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自身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

(二)社会效益

医院的社会效益指的是医院充分利用各类型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通过自身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相应的保健卫生服务,尽最大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而医院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些社会方面的影响,而这些社会影响即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不仅属于医院自身的责任,同时又关系医院自身的形象与信誉。

(三)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属于医院经营管理工作当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两者之间既是对立的,同时也是统一的。倘若医院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完全不估计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经济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医院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客观的经济利益,然而长此以往,医院必然会丧失大部分人员群众,最终致使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不断降低。而医院如果过于偏重社会效益,则会导致医院难以承载巨大的经济开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最后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竞争力。因此,医院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基础,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关键条件与最终目标,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重要联系,医院只有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才能够保障医院自身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措施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医院经济管理体系

新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各个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济损失在所难免。医院自身的发展一般是依靠自身资金的不断积累,然而随着医院自身经济收入的不断削减,要想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医院就必须要建立健全自身的经济管理体系,通过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核算意识,切实加大医疗成本的控制力度。所以,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应当积极降低医疗项目、医疗工作方面的开支,减少一些不必要支出,从而有效保障医院资金的积累。

与此同时,医院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与医疗设施的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医疗器械与医疗设施的使用率,减少该方面的成本支出。此外,针对医院经济核算工作,应当积极采用全成本管理模式,将各个科室、全部类目当中的资金支出都计算到对应的成本中,通过全成本管理实现成本的高效控制,再保障医院自身社会效益的同时,切实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

(二)协调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建立正确的效益观。正确的效益观属于指导卫生系统工作开展的重要理论,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另一方面;合理的经济利润是实现两个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社会当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经济是终极原因,倘若经济关系不顺,服务关系自然也不顺。满意的经济关系是形成满意服务关系的重要基础,即医院只有实现满意的经济关系,才能够产生满意的医疗关系。这就需要各个医院在内部树立正确的效益观,进一步明确医疗服务的宗旨,使得广大医护人员能够有效协调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 正确处理两个效益。为避免损害社会与病人的医疗效益,医院应当在内部树立正确的效益目标。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主动权在医院本身,而社会与病人医疗效益的主动权同样也在医院本身。这就需要医院真正将谋求社会与病人的医疗效益当作最高准则,不仅要为医院自身谋利益,同时也应当为社会与病人谋利益。医院必须要在内部反复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当两者之间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医院应当要求广大员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而当医院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时,社会必然会回报医院,其是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基本法则。

(三)提高医院整体素质

新医改政策主要是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角度出发,然而其对广大医院来说,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由于医院传统的经济运营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新医改背景下的相关要求,因此,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自身的地位,就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以此来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各个医院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与传统优势的培育特色学科,通过与专科专病建设进行有机的整合,不仅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同时还应当避免人才的流失,针对人才队伍建设制度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大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教育力度,在医院内部树立优胜劣汰的思想,使得医院内部员工能够在良好的人才机制下实现自我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扎实的操作、优质的服务获取病人的信赖,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医疗设施,加大与各个医院的合作力度,通过互相交流、沟通,实现医院综合能力共同提升的目标,切实促进各个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各个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能够获得发展,新医改带来的不仅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这就需要医院高度重视提升自己的医疗、服务质量,使得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统一。通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切实提升医院自身的形象,使得更多的病人更愿意选择医院。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意味着医院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这就导致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会遭受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医院要想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应当在不断增加自身市场份额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对应的资金投入,保障医院能够在市场调节下,充分利用增长的经济利润来填补资金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差额。

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高度重视改革创新,要想在新医改背景下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应当加大科研、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构建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广大员工进行科研课题方面的研究,通过不断拓展医疗事业方面的新市场与利润增长点,真正把能力创新与科技创新当作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结语

处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各个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要想在新医改背景下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发展,各个医院必须要继续保持自身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并且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通过建立健全医院自身的经济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各个医院还必须要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将其转化成医院发展的重要动力,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的目标,从而有效保证医院能够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李亚萍.新医改视角下公立医院管理探析[D].云南大学,2012.

[2]张娜.新医改背景下宁夏人民医院企业化管理模式研究[D].宁夏大学,2014.

[3]徐君.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2(03).

[4]陈胜红.如何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

社会经济背景篇12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058-02

引言

学龄前阶段是每一位儿童的黄金时段,是激发他们内在潜能、开拓大脑功能的黄金期。孩子此时心灵纯净、天真无邪,接受事物往往可以高速度高质量。这一时期利用好了将大有裨益。此阶段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必须的,比如,可以让他们学习唐诗宋词、读经典书籍、发展一门特殊的技能等等。如不进行学前教育,势必使儿童起步更晚,发展更慢。因此,关注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已是燃眉之急。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世界之大,总有更好的地方吸引着更多的人前去。为了生计,多少父母选择了背井离乡,去另外一个城市打拼。这便涉及到一个现实问题,相比而言,幸运的孩子被父母带走,同去外地,彼此相见不曾是梦,他们成为了流动儿童;不幸运的是那些被留在了老家,孤苦伶仃,盼星星盼月亮,多少年都见不到父母的,这便是留守儿童。国家前几年实行了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使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一、何为流动儿童与学前教育

(一)何为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早在15岁之前就随父母迁至异地,户口仍为出生所在地。如此一来,他们并不能像迁移地儿童一样享受地方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据统计,2013年流动儿童规模比2005年同比增加41.37%,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这是一个极度需要被关注的群体,他们一直被社会排斥着,亟须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何为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即为学龄前的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灵活且快,是开发儿童脑力的关键时刻。天才的形成,往往与这个时期适时正确的引导大有关系。老师或家长可以对儿童进行多方面诱导,以激发他们大脑的无限潜能,提前激活他们的水平。聪明的有智慧的家长,大多数都会紧把这个时期,督促引导学生,无限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二、现存状况

据统计,迁移人群中迁移方向大多是由农村到城市,且农民工居多。他们为了生计,为了家庭,离开祖籍不远千里去拼搏,且这几年数量每每增多。每五个城市儿童中就大概有一个来自农村的流动儿童,可想而知,上学难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位流动儿童。其实,也存在城市向农村、城市向城市迁移的情况,这里面就不乏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有涵养的人物。

另外发现,父母文化水平高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学前教育,这部分父母往往阅历丰富,有独到的见解,能为孩子的教育时时刻刻去着想;还有,迁移到省内的往往比迁移到省外的家庭儿童更容易接受W前教育,迁移到省外必定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户籍未变但人却进入另一个省,这样一来迁移地政府便不会让其享受免费教育,所以不难想象,迁移到省外的流动儿童想要得到学前教育实非易事。

三、现存状况原因分析

(一)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

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家庭迫于经济压力或者工作需求,不得不迁移外地,其中家庭经济背景贫困还是占大多数。人人都有上进心,总想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会起身去更大的城市、更繁华的地界。这里会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给予他们以心灵的抚慰。

(二)我国国情

我国现存国情为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城市地区发达,农村地区落后,这就引起了很多打工一族的游离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少有年轻一代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务农,相反,他们纷纷外出,以求更多钱财,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迁移人口的增多及流动儿童数量的上升。

(三)教育体制的缺陷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只对本地儿童履行免费教育的义务,而对户口为外地的流动儿童则受到跨域户籍的限制,导致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四、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影响

据一项调查显示,迁移人口当中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更少,可能因为农村家长思想觉悟较低,文化水平不够,故而没有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可能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比男儿童少得多。

从一个省迁移到另一个省的儿童比在同一个省内迁移的儿童更易接受到学前教育,原因可想而知,某些体制的限制导致外省的儿童并不能随心所愿地在迁移地接受学前教育。

能够知道为子女教育积极筹划存钱的父母,其教育的流动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几率往往更大。这主要与父母的素质涵养有关,这些父母常常有预见性,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各种教育。

最后调查发现,父母文化水平也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些父母大都是高学历群体,他们有素质、有涵养,可以以自己接受教育的过去来启发如今对孩子的教育,从而让孩子更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五、建议

(一)国家修改完善相应政策

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选择,尤其是跨省流动的儿童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被教育拒之门外。国家曾搞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笔者认为,有关政策还有必要继续修正和完善,譬如针对跨省儿童入学难的问题,针对户籍难以变动的问题等等。只有国家做出引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格局。

(二)政府积极行动

如果说国家是事件的引领者,那么政府就是事件的实行者,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与政府有着直接的关系。政府可以扩建幼儿园,以期收纳更多的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持平等态度,从思想上纠正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另外,政府可以统计流动儿童的多少,让他们办临时户口,并积极容纳有临时户口的流动儿童。政府也可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以使更多农村儿童在本地接受教育,而不会像在迁移地那样无助。

(三)家长提高自己、积极督促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首先,要尽量少搬迁,非到迫不得已不要迁居异地;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文化水平,从自身去真切地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再有,家长要合理规划、积极存钱,有条不紊地为孩子的教育打算好每一步。

(四)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普遍对流动儿童关注度不够,导致他们在社会愈加没有地位,愈加难以上学。我们必须要让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流动儿童,了解流动儿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爱流动儿童的良好风气。这样将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他们值得被关注,因为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六、结论

学龄前阶段是每一位儿童的黄金时段,这一时期学习效率极高,因此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些儿童是社会所必需的一个群w,是祖国的花朵,其中也不乏天资聪颖的孩童,他们的才华没有理由被埋没,本应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奈何于家庭的迁移,让实现读书梦变得难上加难。笔者认为,流动儿童需要被重视,关爱流动儿童已迫在眉睫。为此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国家修正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政府积极行动引导;家长提高自己的修养积极督促孩子;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相信做好以上几方面后,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则不会再难。

参考文献:

[1] 邢芸,胡咏梅.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的影响[J].教育与经济,2015,(3):52-57.

[2] 王翔君.流动学前儿童成长中的社会工作干预[D].苏州:苏州大学,20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