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3 10:03:06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篇1

建国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屡经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高校展开了许多探索,展望未来,改革应当在多方面同时着力:在内容上逐步强调实践观点的首要地位,在形式上更为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同时突出教学中的交流与对话。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问题体现在“千书一面”,尤其是本科和专科生用教材,一般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师生普遍反映内容上较为僵化,研究生用教材编写较为灵活,状况相对较好。教学内容方面,表现为陈旧过时,吸收新成果较少,且“讲坛哲学”多于“论坛哲学”,即讲授多而讨论少。教学方法方面,表现为僵化死板,教学艺术欠缺,重视观点灌输而不重视讲清道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说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的问题,而应当放在整个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去认识。上述三方面的问题,其实是当代中国的哲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在其他哲学二级学科中也同样存在,甚至也是当代中国所有人文学科共有的问题。但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有地位,尤其是作为各类高校和各级党校的公共课,问题反映的更为集中和明显。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哲学教育观念的偏颇,即长期将哲学教育混同于知识教育或知识传授,这种现象在所有人文学科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长期以来,我们不注意区分人文学科与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学特点,也不注意区分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教学特点。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即表现为统编教材、统一体系,强调共识的内容而引入新内容少,多采用灌输教学而讨论少,尤其是在考核方法上,本专科生教学中甚至还普遍使用客观考试方法,大量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以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作为客观知识体系而非哲学。[1]

二、以实践观点为首要观点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逐渐形成了以实践观点为首要观点、核心范式和建构原则来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学者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社会实践,深入解读了马克思哲学原著;二是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其对社会存在理论、社会批判理论、实践观点等的研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视野;三是中国学界关于实践标准的讨论,关于人、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不断深化。[2]马克思本人考察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以社会历史和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其具体哲学观如世界观、自然观、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都在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中得以呈现。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中是一种哲学范式,是其逻辑起点和内在线索,也是其理论态度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应当是让学生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既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也要回到现实世界,不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就无法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不回到现实世界,就无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这两个回归都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相对于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更重视改变世界,世界自身发展出了“人”这一否定性的存在物,并最终使“人”的尺度高于“物”的尺度,改变世界即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人的实践,这里的“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通过人及其实践,既改造客观世界,也在改造主观世界,从而使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重新实现有机统一。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以人为本”的唯物主义哲学,必须在对人所处时代及面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中前进和发展,不关注现实问题和时代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势必失去生机和活力。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必然要回到现实世界,教导学生学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独立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自觉树立而非被迫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实践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首要观点,最终的目标是建构一个具有综合性、当代性和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综合性”是指以实践观点为原则,打破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的壁垒,将从属于不同分支学科的内容围绕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主题加以有机糅合,形成整体。“当代性”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延伸至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语境中,融入现代观点,关注现实发展。“开放性”是指以实践观点为建构原则,充分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将过去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充分涉及或展开的基本原理根据实践需要加以详细阐释。[3]

三、以“三新”模式替代“三老”模式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主要沿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三老”模式。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居于核心地位,对于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即原理课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括是相对偏狭和贫乏的,从而导致“不原也不全”的情况。因此,有些学者呼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来替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保持开放性和批判性。[4]由此,便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的“三新”模式,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新模式未必适合于从本、专科到研究生教学的所有阶段,对于研究生教学尤其是博士生教学,这种模式较为合适,因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本、专科生本身理论基础并不扎实,如果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替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研究能力都较为有限,未必能够理解专题讲授的精髓,教师自身的学术素养也未必能满足专题教学的需要。所以本、专科阶段是否采用专题讲授模式尚需思考和检验。如果采用“三新”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课的作用就更为凸显,因为原著能够直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涵义,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更为全面和准确。但同时,在众多的经典原著中,如何取舍也十分重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可分为早期著作、部分读书笔记和札记手稿、论战性著作、成熟而比较完整的论著等四类。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最适合作为原著课基本教材,原因是这两部著作论述全面成熟且难度适中。[5]但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本专科和硕士阶段,以这两部著作作为原著课教材是合适的,但在博士生阶段,考虑到博士生所应具备的哲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则以《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作为原著教材更为合适,这两部著作具有更大的哲学张力,也是近年来高水平哲学论文频繁引用的重要文献,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哲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四、走向对话,将“讲坛哲学”与“论坛哲学”相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中,走向对话是必然的趋势,对话既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也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乃至其他学科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社会批判理论和实践哲学,也是“以人为本”的实践唯物主义,因此教学中主体与客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成为必然的要求。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平等相待是对话的基础,这就势必改变以往灌输教育中教师主动而学生被动的局面,而是双方都主动思考和讨论,从而调动主客体双方的积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其发展历程也是与其他哲学思想甚至自然科学频繁交流和论战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是因其真理性和价值性而确定的,而真理性和价值性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种交流和论战,因为这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且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学生们很容易接触到各种思想,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的各类二级学科不去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固步自封,就有丧失传统思想阵地和舆论阵地的危险。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与传统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进行对话,也要与当代的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等思潮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批判和借鉴,最终使学生在各种思想的比较中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话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形式是论坛,也有人将这种交流模式称之为“论坛哲学”,反之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称之为“讲坛哲学”。近年来,各类高校和各级党校都很流行论坛,甚至有人提出干脆以“论坛哲学”取代“讲坛哲学”,这是狭隘和急功近利的观点,“论坛哲学”和“讲坛哲学”应当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论坛哲学”能够活跃学术氛围,但观点杂乱,并不具备“讲坛哲学”的严整性,过度强调“论坛哲学”只会导致思想的混乱,反而无益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二者只能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以上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目标、措施进行的粗略分析,未必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完整的规律和实际。这些改革不仅对教师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如果能够实行将极大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思想的理解,是值得探索和尝试的。

参考文献:

[1]汪信砚.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哲学动态,2003,(5):3.

[2]袁贵仁,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下)[J].哲学研究,2011,(11):16.

[3]丰子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建构的实践观点再析[J].哲学动态,2013,(12):8.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篇2

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源 

3.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拯救与宗教批判  

4.对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类引用及其注释的讨论 

5.伊壁鸠鲁哲学的现实指向与马克思自由观的奠基——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6.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7.哲学“软着陆”的初体验: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革命逻辑与创新精神 

8.国内学者研究马克思“博士论文”成果综述 

9.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本体论问题

10.“自我意识”的意义论内蕴: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视野 

11.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独特理论贡献——对黑格尔的超越及自我意识哲学的新突破 

1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正义思想探析

13.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综述

14.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马克思博士论文述评

15.自我意识旗帜背后的辩证法光辉——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16.原子与自由——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学解读

17.从“自由的反面”到“自由这个对立面”——从马克思博士论文两个版本的翻译差异看对偏斜概念的理解差异

18.市民社会: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本体论诠释

19.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文本解读方法论探析 

20.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伦理向度——兼论其与近代契约论的关联

21.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立场论析 

22.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的初步建构——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导读

23.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  

24.马克思《博士论文》与恩格斯《谢林和启示》之比较

2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的政治诉求

26.论“自我意识”的政治学况味——马克思《博士论文》续探

27.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政治哲学思想探析 

28.自我意识:从封闭走向开放——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思维方式的批判 

29.黑格尔辩证法在马克思博士论文理论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析 

30.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哲学立场及其与鲍威尔的潜在差异——兼与罗燕明同志商榷

31.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本体论思想初探

32.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三重向度——兼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基本差异

33.读马克思博士论文所得 

34.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人的解放维度 

3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启蒙意识初探

36.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实践哲学理念 

37.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综述  

38.马克思博士论文写作背景研究  

39.谈当前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培养的几个问题  

40.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伊壁鸠鲁哲学

41.马克思博士论文之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旨趣 

42.浅论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哲学立场 

43.自我意识是一个伦理原则——马克思博士论文伦理思想探析

44.自由的追寻与自我意识哲学的局限——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展开逻辑与思想史定位

45.自由的张力——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理论诉求

46.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时间性视域 

47.自我意识是一个伦理原则——马克思博士论文伦理思想探析 

48.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思想探微 

49.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中的主体性维度——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考

50.是地道的唯心主义哲学还是唯物史观的秘密诞生地——马克思《博士论文》与唯物史观的创立  

51.自我意识哲学的界限与哲学的出路——简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动因及体系原则

52.马克思对哲学信念与共同体的反思——对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53.试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观  

54.从理想性到现实性——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向度 

5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观初探 

56.自我意识自由向现实自由的转变——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思想的解读 

57.试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伦理思想

58.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原子论批判思想 

59.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人学思想解读

60.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现实实践性探析

61.青年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德国浪漫主义思想 

62.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逻辑演进——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63.普罗米修斯意象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实践吁求

64.被异化的“自我意识”与被照亮的思想未来——马克思《博士论文》辩证思想解读

65.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旨趣 

66.隐蔽的谢林批判——马克思《博士论文》旨趣新探 

67.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观初探

68.理想与现实的双重变奏——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 

69.马克思《博士论文》的自我意识哲学观探析 

70.马克思早期正义思想的萌芽与发展——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

71.对马克思青年时期著作意义和价值的再思考——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例

7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关于伊壁鸠鲁的原子偏离运动学说

73.原子世界的哲学原则和结构——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74.青年马克思政治思想分析——以博士论文和《莱茵报》论文为例 

75.从马克思博士论文窥新闻契约思想 

76.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观探析  

77.走出浪漫主义的端倪:重新解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78.哲学的出路——读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笔记 

79.马克思对自由概念的本体论证明——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一得 

80.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关系问题──马克思博士论文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比较

81.现代自然科学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论偶然性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作用

8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微

83.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黑格尔哲学立场论析 

84.哲学作为一种救赎方式——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思想解读

8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观探析 

86.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意蕴探析

87.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新唯物主义”萌芽

88.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继承与超越——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例

89.“Idealismus不是幻想,而是真理”——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90.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思想初探

91.青年马克思的物质观——以“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

92.作为实践的哲学与世界的哲学化——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哲学思想研究 

93.学生时代马克思人学思想溯源——对《中学作文》和《博士论文》的探究

94.马克思《博士论文》关于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论述

95.主体性、客体性与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

96.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创造性转化——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例 

97.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构境论历史思维研究  

98.感性是时间的家——从马克思《博士论文》谈起 

99.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契约思想研究 

100.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关于哲学本质的思想  

101.马克思人权思想的起点——《博士论文》所蕴含的人权思想研究

102.《博士论文》:马克思空间思考的重要起点

103.从感性遮蔽理性到理性解构感性——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启迪

1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定量分析

105.为新时代觅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马克思《博士论文》探微

106.马克思《博士论文》原子概念的辩证法解读 

107.《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的实践观

108.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历史主体理论的创造性研究

109.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的实证分析

110.自我意识哲学探源——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点思考

111.马克思《博士论文》辩证法思想初探 

112.马克思作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眼中的市民与市民社会——从《博士论文》至《莱茵报》时期

113.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看他的异化观 

114.青年马克思的人学思考之变迁——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解读

115.马克思的自由宣言──《博士论文》解读

116.一部充满辩证法理论光辉的杰作——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117.哲学在与现实相互作用中深化发展——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118.自我意识的能动原则──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点思考

119.具体的自我意识与定在的自由——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

120.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经典、当代与中国化——兼评何志钧博士等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从经典到当代》

121.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反思——鉴传今博士访谈录 

122.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逻辑进程——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123.卡尔·马克思:自由之子——大卫·利奥波德博士访谈(之一) 

124.自由何以可能——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125.如何定位赫森科学史的马克思主义方向——兼与唐文佩博士商榷

126.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自由的诉求 

127.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初步形成——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篇3

引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比较难懂的,常人难以理解的学问通俗化的一个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从抽象难懂向具体、通俗易懂转变的变化过程,这样使得原来仅仅有一小部分的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而转变为被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并且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功与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在中国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它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命运。人民大众包括的群体众多,无论何种职业、宗教、地位等人群都可以称之为人民大众,人民大众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作用重大,人民大众创造了历史同样承担了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所运用,而不是“小部分人的特权”。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主要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和用人民大众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基本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研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在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要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之通俗化的语言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民大众理解并运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进步,经济文化不断地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第一,一部分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小部分学者们的知识,而且他们只是执政党的一个执政手段。第二,一部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晦涩难懂的理论,没有认识到其在指导实践方面的重要意义。最后,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至今仍有一部分人对马克思列宁等经典思想家的观点还存在着一些偏见和误解。实际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单单只是这些思想家的经典观点,还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发展的指导人民生活的更好的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对过去错误看法和误解予以更正,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应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其与我国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中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但是,在生产力、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势必会引起哲学领域的变革。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出与19世纪为了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社会的变化中要不断的发展变化,进行不断的丰富。将高深的哲学理论转变为能被人民大众都接受的文化理念,使其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继续服务。

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2.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深入研究

专家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和推广过程中,应该继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本成果理论继续重视和发展。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品一般都是比较高深专业难懂的思想,因此,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要将高深难懂的理论思想简单化,使得人民大众都能接受,最理想的就是让文盲都可以接受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想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上下都理解拥护。

2.2对最新成果的宣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点之一,推动最新成国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大力推进哲学基本原理的创新,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3应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在当今的社会实际的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观点来指导社会发展,促使社会的科学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和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联系,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和情况。

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方法

3.1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深奥的哲学理论

在具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工作过程当中中,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应将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转换为通俗易懂的理论,使得人人都可以理解都明白,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更进一步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诸如将相关的理论书籍用大众化的语言进行编写等措施,使得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其地位不能变,它是人人都需要尊重敬仰的一种文化,不能过于低俗或者庸俗。

3.2运用多种宣传方式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多种宣传方式的综合运用。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实现宣传手段的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使得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但在这个过程也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诸如生活习惯、知识水平等因素,将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工作进一步的深入。

4.结语

在我国的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公民的文化水平不断提升发展的过程中,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要将理论向大众化推广。而且在现在发展关键时期,一部分人员的思想意志不坚定,产生了动摇心理,使其推广到大众化的时间和任务更加紧迫。

参考文献:

[1] 滕俊博. 浅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及推进路径[J]. 科技视界, 2014(36):184-184.

[2] 尚庆飞.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J]. 河北学刊, 2008, 28(3):18-20.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B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03)11-0023-0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就高校理论教育战线的情况来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发展态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容已列入普通高校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基本要求,与此相关,高校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对这一问题也作了专题论述;一些相关刊物还发表了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论文等。应该说,这一态势是令人振奋的。但应该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还是初步的,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下面,我就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谈一些想法。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许多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界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并引用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的那段著名论断去加以阐发,即“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选集》,第2版,第2卷,第534页),这当然是对的,但还应进一步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本质上和根本内容上是完全一致的,但在具体内容上和表述形式上似应有所不同。

有的论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界定为“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要求和实践活动,而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形态或理论成果。有的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归结为“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这个论点也是值得进一步推敲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实践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要拓展视野,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是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化对这个课题的研究,不但需要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而且更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二、怎样研究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换句话说,就是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来“化”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存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因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就不能停留在理论分析的层面,而应该深入到历史实际之中,要结合近代中国革命的实际也即近代中国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所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去研究和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有两个相互联结的基本观点是需要认真把握和大力阐发的。其一,近代中国的革命需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其二,在当时的各种社会思想理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必然性的深刻根源是近代中国的社会实践,是中国革命的需要。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15页)也说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选集》,第2版,第4卷,第1515页)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和在多种思想理论的反复比较中确立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并在中国获得巨大成功,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革命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特别是需要科学历史观和社会革命论的指导。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行动的指南,乃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不能不研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正体现在它同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之中。那么,这二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们看到,许多论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强调指出,中国传统哲学内涵博大精深,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条件,等等。这当然是对的。问题在于,这样的解释并没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没有说明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哲学的中国为什么还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里,就不能不涉及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的分析评价问题。优秀的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华文明的精萃,是世界文明的奇葩。但是,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中国传统哲学从总体上说尚不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大局限性是缺乏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因而不可能正确说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动因,不可能正确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因而也就不可能回答和解决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对象、动力、途径和前途问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需要有革命的思想理论作武器,尤其需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中国自身又缺乏这样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适应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需要,就需要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也正在于此。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不能不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同近代中国广泛传播的西方哲学思潮的关系,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更深刻地体现在它同西方哲学的关系之中。有人说,由于共产党人在中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才使得西方社会政治理论未能在中国实现;有人说,由于共产党人热衷从事政治救亡,压倒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这些论点是对中国历史的歪曲。众所周知,在19世纪中叶以后,正当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候,马克思主义恰好在欧洲产生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传播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向西方学习的时候,他们首先接触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他们甚至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之后的一个时期内,还在热衷地向西方资产阶级学习,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新学”。作为“新学”的哲学基础,则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被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是后来的事情,它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看到,在前后,我国出现了一批包括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原来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和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理论的拥护者。他们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并经历了一个在政治上从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在哲学思想上从唯心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这一批共产主义者的出现,是一个全国性现象,是一种社会潮流,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历史表明,西方的“新学”及其哲学思想对促进我国人民的觉醒,推动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我国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种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不论在当时的西方还是后来传入中国,都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其本身则是一种非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也不可能揭示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本质,不可能为中国人民解放指明出路。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并被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究竟怎么一个“化”法,“化”成什么东西呢?这就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表现形式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不是一种纯粹精神领域的思辨活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表现形式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哲学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仅仅理解为从一种哲学形态到另一种哲学形态的升华或飞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原理和原则都用中国的民族语言重新加以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使之具体化,并赋予它以中国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终目的,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变为现实。按照这样的理解,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形式大体上概括为以下几种。

其一,哲学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在深入研究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提出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以及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和“两类矛盾”学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具体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应用、体现和发展。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一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然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就以“矛盾论”和“实践论”来说,这“两论”既是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所作的哲学批判,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作的哲学论证,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哲学总结,因此,“两论”的产生便对后来的中国革命事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其二,方法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同时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然而,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毕竟不是绝对等同的东西。工作方法是世界观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体现。把科学的世界观化为实际工作中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突出表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原理运用于指导实际工作,就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结合起来并运用于指导实际工作,就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等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正确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鲜明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日益紧密的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哲学思想的鲜明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贡献。我们党和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所形成的许多方法论基本原则,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其三,理论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领域,形成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然要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领域,用以指导各个领域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解决,形成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具体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比如,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唯物史观运用于对中国社会性质、各阶级状况和时代特点的分析,阐明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领导力量、动力、前途和步骤等问题,从而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把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分析中国革命的实际,科学地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提出了建立农村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运用于战争的指导,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和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运用于对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指导,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批判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文艺要深入生活、为人民大众服务等许多重要的思想理论和指导方针;等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运用于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战略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于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正如邓小平所强调指出的那样,“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1页)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运用于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其四,群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广大群众所掌握,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实现彻底解放的哲学。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15页)。历来十分重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他还发出了“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文集》第8卷,第323页)的伟大号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广大劳动群众争取彻底解放的思想武器,然而要使这一哲学真正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变为他们手中的思想武器,却并非易事。这是由于: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乃是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要把这一哲学运用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实践,还需要花大气力去具体地分析事物的特殊矛盾,研究解决具体矛盾的具体办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他任何哲学一样,是高度抽象的理论,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斗争武器,还需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通俗化和群众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群众化的大师。他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不但身体力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且还大力培育了我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最善于运用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果去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一般原理和方法,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去通俗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道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浓郁的中国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他大力倡导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教育,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头脑,指导实际工作,从而大大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尽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群众化的过程中有过曲折,而我国广大群众在实践中学哲学、用哲学的成绩和方向,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其五,实践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变成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其最终目的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变为现实。马克思曾经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1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彻底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选集》,第2版,第2卷,第534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变为现实,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和最高表现形式。

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表现形式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真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有助于推动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贡献问题的研究。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点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既是一个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曲折的,历史经验是十分丰富的,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1.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使主观的工作指导同客观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主客观的关系问题,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根本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历史经验表明,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艰苦的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而党的正确路线的解决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是不行的,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就会失去方向,就会走到邪路上去;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却脱离中国的具体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教条化和凝固化,也是不行的,是断然不能成功的。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情况在变化,因此,马克思主义亦应随之发展变化。这里,就有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问题。我们党是一个富于理论创新的党,党的几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始终给予高度重视。1960年初,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人,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单靠老东西是不行的。他还说,我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合于当时需要不能不写的。现在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适合现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科学理论作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近年来,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课题。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和标准、价值和意义、理论视域和研究范式,还有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等方面,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经验的研究深入不够。基于目前研究情况,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出发,对其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问题试作探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含义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含义进行阐释是我们开展这一研究的首要前提。这也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许多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汪信砚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创造并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①。毕国明、许鲁洲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哲学和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并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哲学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起来新的哲学理论,使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社会②。

综述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普遍原理进行选择性的利用,与我国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解决遇到的问题所形成的理论成果。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实际需要相结合③,这是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任何一种理论在一个国家能否普及,以及普及到何种程度都取决于这种理论对于该国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中国化,除了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品质和根本特征之外,就是因为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中国社会发展具体实际需要,而这恰恰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这是其能够在中国普及的思想基础。只有与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深入人心,才能获得最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才能够体现民族性和中国特色。早在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明确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④还指出,“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中国的时代精神,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这是其内在的要求,也是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机制。所谓体现时代精神,就是要嵌入时代主题,在回答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这恰恰也正是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中充满生命活力的内在依据和深层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包括了哪几个阶段?学者们的说法莫衷一是。比如于桂芝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919年到1949年、1949年到1978年、从1978年到现在⑤。李建平将其主要划分为:1927年以前、1927年到1949年、1949到1976年、1976年到1992年、1992到2007年⑥。在笔者看来,依据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早期传播阶段主要是从1919年开始到1927年,这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奠基阶段。在这一阶段,不断涌现了各类报刊团体组织,在革命家的领导下纷纷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传播的是唯物史观,即用唯物史观来揭示中国社会革命的根源即革命道路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知识分子的激烈讨论和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影响深远,传播速度较快,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鸦片战争以来,救国图存成为爱国人士的生命主题。中国人民从诸多战争的失败中明白了: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技术的落后,还有文化制度更深层次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套科学的社会建设理论,指引着世界各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在中华大地上产生了、陈独秀、瞿秋白、李达、艾思奇等革命先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求索和传播。

一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著书立说大力宣传解读唯物史观。《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再论问题与主义》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便是他宣传马克思列宁思想的开山之作,他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对唯物史观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宣传。1915年他创办《新青年》,提出科学和民主两大口号,反对封建旧思想文化,提倡西方文化,后他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三是著名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瞿秋白在自己的论著《社会哲学概论》、《现代社会学》和《社会科学概论》中不断地向人民传播辩证法的思想。

四是哲学大众化的研究者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代表著作《大众哲学》通过详实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最后,马克思主义著名理论家李达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其著作《社会学大纲》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基本原理,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紧密结合。这一阶段主要是从1927年到1949年,这一阶段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实践,将经验上升为一种理论;再者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的传统哲学和时展需要相结合,增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内容;最后从唯物史观的学习转向对唯物辩证法的学习。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1927年到1937年是我国土地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等我国革命家通过实地的调查分析,在1930年完成了《反对本本主义》的著作,这篇著作标志着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等革命家从认识论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哲学思想初步形成。

1937年后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部论著分别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这既是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哲学思想的系统化。

进入抗日战争以后,哲学思想进一步的发展。深刻地阐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相继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等著作。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曲折发展。这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曲折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中国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既是照搬苏联模式阶段,同时也是在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阶段。《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都可以被看作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理论成果。其二是十年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夸大了阶级斗争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范式”,极大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所取得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入了一个实现创新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主要是从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到现在。之所以称之为“创新”在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根据中国社会新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全新的理论形态。在这一时期以邓小平哲学思想、“三个代表”哲学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思想构成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总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指引我们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引路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第一,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确认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说法,这也深刻地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三,创新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譬如“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充分说明了两点论和系统论的统一,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二是“三个代表”的哲学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它充分论证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文化的进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断,这些思想都是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等精华思想并充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

三是“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思想。第一,求真务实的哲学思想是对实事求是思想的深化,求真务实既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党多年的经验总结和优良传统。第二,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人学的思想,论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的观点。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于破解人类中心主义思潮的错误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

在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形成了伟大的理论成果,当然也犯了不少错误。学者们也对基本经验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讨论,比如安启念认为加强文本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务之急;陶德麟、何萍提到要开展以中国现代化为中心论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结合这几个方面的研究,笔者将基本经验概括为以下三点。

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理解。笔者认为,只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一个良好的前提和基础。而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就必须对其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中国社会建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理解,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内涵、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也才能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之间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哲学基础。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关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充要条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和方法。只有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之间的关系,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特色,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当代中国哲学。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与精髓。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形成这一指导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促进其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

第一,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是实事求是应有之义,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⑦。只有如此,才能破除僵化思想,应对前进道路上的种种新挑战。

第二,实事求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它要求我们以实际问题为研究中心,不能离开实际问题空洞抽象地进行理论研究,否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道路必将是曲折迂回的。

第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之一,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笔者认为,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实践中要不断地进行自我丰富,在中国就必须根据中国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新课题,从而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违背与时俱进,就会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拓和创新,妨碍我们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在当前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从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汪信砚:“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②毕国明,许鲁洲:《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③包心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和重要法宝―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发展”,《学术探索》,2008年第5期。

④蒋莲华:“同志对我国历史科学理论的贡献”,《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6期。

⑤于桂芝:《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篇6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逻辑起点

Key words: Marxist philosophy;develop;logical starting point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93-02

0 引言

“回到马克思”最早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一个口号。卢卡奇针对原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中的教条主义倾向,在《社会存在本体论》中首先提出“回到马克思”。20世纪90年代,随着张一兵教授《回到马克思》一书的出版,回到马克思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回到马克思,意在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重新解读,恢复马克思哲学的本来面目,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

1 回到马克思何以必要

回到马克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重新解读马克思在19世纪写作的文本,是否必要?

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程看,随着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空前的危机,我们必须要回到马克思,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重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1989年,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苏联及东欧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陷入低潮。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凭借其自由民主制度,通过经济政治领域的一系列调控,促进了经济发展,缓解了社会矛盾,社会相对繁荣稳定。这时作为无产阶级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受到怀疑,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福山的社会主义“终结论” 喧嚣尘上,人们的思想出现了混乱,甚至产生了动摇悲观情绪。克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不是要重新确立一种新的信仰,而是重建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态度。这就需要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进行反思,如何从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回到原生态的马克思哲学,厘清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消除悲观情绪, 重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看,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呈现一源多流的态势,各种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之间纷争不断,我们必须正本清源,还原一个真实意义上的马克思。

人类历史迈入21世纪,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面临着种种关乎整个世界和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分析和解决。然而当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寻找思想武器时,竟发现马克思已不再是马克思了。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百多年里,后人强加给马克思的各种误读、曲解太多了,甚至形成了在马克思之后,以他名字命名的思想和理论已朝着几个独立甚至相互矛盾的方向发展的局面,各种各样的“马克思”粉墨登场,都自称发现了“马克思的真精神”,都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自居,相互指责,争论不休。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内涵丰富、视野宏大,但马克思生前从未对自己的哲学思想作过全面系统的阐述。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后人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著作中概括出来的。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澄清各种“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理论纷争,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回到马克思,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像马克思这样的人有权要求人们听到他的原话,让他的科学发现完完全全按照他自己的叙述传给后世”。[1]“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2]所以只有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文本的原初语境,还原一个本来意义上的马克思,才可能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马克思哲学文本的研究现状看,当前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力求全面、准确、公正地把握马克思的思想。

马克思的哲学文本是我们领会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依据,要把握他的真精神,文本研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1883年马克思去世,留下了数量极为庞大的手稿和藏书,其中手稿包括数千页原稿、1542封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通信和4400封他人致马克思的信,藏书中则有马克思众多的眉批、评注等等。[3]这些文本在马克思生前公开出版的,只是一小部分,所占比例不足三分之一,至今也没有一部包括马克思全部著作的可靠版本。[4]马克思著作出版方面最权威的版本是其“历史考证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手稿、过程稿及相关文献的编辑本,该书第1版中途夭折。[5]第2版(MEGA2)历经坎坷,在前苏联东欧事件后,转由 “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组织出版,卷数确定为114卷,目前仅出版52卷。[6]马克思的文本中有相当部分没有面世,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而且我们过去主要研究那些表征马克思重要思想发展环节的成型的著作,对大量的笔记、书信等研究得非常不够,即使是那些成型的著作,我们的研究也不是全面的,往往是从中挑选与自己所关注的问题相关的部分,根据需要去文本中寻求理论支撑,在这里文本被当成了工具,严重损害了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随着MEGA2的陆续问世,许多新的文献、新的研究成果正在不断被发表出来,这使研究者可以接触更多的第一手材料,为深入解读马克思的思想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回到马克思”一经提出就在学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学者立足于伽达默尔的现代诠释学,认为对文本的解读、理解,是一个效果历史事件、是一个无限的对话过程,我们总是从一定的前见出发,得出的结论总是具有很大的偏向性,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本真的马克思。那么回到马克思是否可能呢?

2 回到马克思何以可能

回到马克思之所以可能,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超时代性。

超越时代的问题视域。哲学文本总是追寻一定的问题意识,通过对问题的追问和回答,构筑起自己的问题视域。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回答当代社会的问题,马克思的哲学文本虽然创作于19世纪,但他关注的核心问题却是资本主义社会被全新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必然性,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依然并存,马克思对世界大势的把握仍然契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马克思的文本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具有了后现代的哲学意蕴。马克思追求的是自由、平等和价值,他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他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也就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除异化,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价值取向体现了人类永恒的追求,从而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意义。

超越时代的批判精神。马克思哲学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它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正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尤其是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批判,才孕育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才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这凸显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特性。在马克思看来,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不承认任何神圣的、绝对的、最终的东西,存在的只有永无休止的产生和灭亡,“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7]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使马克思哲学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意义。

超越时代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在马克思看来,“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8]马克思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9]马克思哲学立足于实践,将自然、社会、人看作客观的实践活动不断生成的过程。实践过程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把握属人世界,理解、诠释和评价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思维方式。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观照和把握世界的方式, 仍占据着当代思维的制高点。

3 回到马克思的方法省思

回到马克思,对马克思的哲学文本进行精深解读,回到马克思文本的原初语境,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精心选取文本。马克思的哲学文本内容丰富,我们要选取那些最能表征马克思思想特质、内涵以及发展历程的著作,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把握本真精神。对选取的文本的具体内容做层次上的区分,哪些是关乎具体事件的论述,哪些是论述中所表现的观点和方法,要着重把握马克思的真精神。

保持价值中立。在文本研究中,我们要坚持价值中立的态度,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严格依据马克思原始文本的论述梳理线索,概括观点。

注重历史语境。马克思的每一部著作都有它的历史,都有它的历史背景,撇开历史性基础,就难以理解和把握原著的精神。

加强整体研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一个结构完整而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各个理论之间、各个论点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把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纳入研究视野整体把握,才能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发展演进的曲折历程。

总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首先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强调的是“返本”,意在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重新解读,使马克思文本的原初视界呈现出来,深入挖掘其本真思想,只有这样,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才有真确的前提。“返本”是为了“开新”,回到马克思的目的是发展马克思,新时期我们更要结合实践的发展,借鉴和吸收其他哲学的优秀成果,努力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005.

[3]聂锦芳.马克思文本研究史的初步清理与方法论省思[J].哲学研究.2002(4):16.

[4]我们所说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其实并不全,它只是供广大阅读者阅读的,并不是供学术研究的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著作的完整版本.

[5]1924年,由苏联著名学者梁赞诺夫领导和组织工作班子,着手整理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1版,原定40卷,但由于种种原因, 只编辑出版了12卷(13册)便中断了.

[6]魏小萍.马克思主义研究将向更加精确和科学的方向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的研究、编辑和出版[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4):79.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篇7

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只有扎根于社会实践,倾听实践的呼声,汲取实践的智慧,接受实践的检验,周而复始,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哲学研究的根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唯物辩证法作为现实的哲学,要求对民族、国家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局限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从纯粹概念出发去构建林林总总的哲学体系,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我们不但要研究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更要研究马克思是“怎么说出来的”,研究马克思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他的种种结论。因为时代已经变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拘泥于马克思所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和具体语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依然蓬勃地活在现代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支强劲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经典文本尽管不可能给我们直接提供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情境的理论,但它提供了蕴涵着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藏。脱离文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全面而透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与其他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挖掘那些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极具价值却未具体展开的论述,澄清以往甚至现在被误读的思想。展开马克思文本研究需要做到: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伽达默尔指出:“我们可以这样来规定处境概念,即它表现了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因此视域(Horizont)概念本质上就属于处境概念……谁具有视域,谁就知道按照近和远、大和小去正确评价这个视域内的一切东西的意义。因此,诠释学处境的作用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我们面对流传物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一种正确的问题视域。”赢得“问题视域”是在更普遍性意义上理解文本的必要条件。在马克思文本研究中,解释者必须重视“问题视域”的存在,努力赢得问题视域,融汇自己的问题视域和所要理解的文本的问题视域,实现与马克思文本的对话,诠释出文本的鲜活意义,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领域。显然,“问题对话——视域融合”解读模式比起极具针对性、指向性的带着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的文本解读拥有较为宽广的视界、较为宏大的问题容量和因此产生的较高的回答社会实践提问的效率,这对于我们成功应对当前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将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

有人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已失去了理论价值,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践有机统一的关系。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社会主义事业终归瓦解。我们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选择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的,我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我们的事业才获得成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其基本精神是回归现实生活,哲学的创新更要以回归现实生活为依据。不断地制造“新”名词、“新”概念不是哲学的创新,只有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现实、深刻反思中国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出路。我们应当从正在研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新的挖掘、新的研究、新的阐释和新的运用。离开了现实问题的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孤立的抽象的研究、解释,并把自己的诠释说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作风。

文本研究的对象是文本的理论,但研究的指向却是现实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哪些问题需要密切关注、迫切说明是由时代的主题、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决定的。我们主张在研究当代现实特别是当代中国实践的新问题中,通过对崭新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现当代科学成就的提炼,实现哲学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对时代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凝炼出富于建设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才能在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的互动中成功地发展自身。

同一文本、同一理论,由于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解读者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大不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往往会通过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与调整而得到进一步的揭示。而研究视野和视角的调整和切换,主要依据是对现实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不仅要关注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应该胸怀世界,充分考虑到当代世界的变化、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及国外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和提出的新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吸纳人类新的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推进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三、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

学界有两种代表性的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张:其一,主张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回到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其二,主张面向当代社会实践,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凸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这两种主张都是形而上学地理解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把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分别看成纯文本的学理探讨和无根的现实关切,背离了两方面研究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简单地“回到马克思”,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被限定在文本之中,容易诱发新的本本主义,丧失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现实精神。只有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实际,才能对现存的众多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中国社会变化的理论成果来,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因此,保持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之间合理的互动,寻求二者之间平衡点,把“回到马克思”与“回到现实中来”结合起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正确途径。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注意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是针对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形态之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说的。坚持哲学的开放性就必须走出哲学,又返回哲学,进而发展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应当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基础,而且应当在与自由主义理论的对立与互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自由主义实现对立与互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任何意识形态,除了它具有的维护特定的阶级与利益集团的辩护功能(价值—信仰层面)以外,它还具有知识的功能(认知一解释层面)与实施(目标一策略层面)的功能,从而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二)强化哲学的现实品质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篇8

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只有扎根于社会实践,倾听实践的呼声,汲取实践的智慧,接受实践的检验,周而复始,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哲学研究的根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唯物辩证法作为现实的哲学,要求对民族、国家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局限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从纯粹概念出发去构建林林总总的哲学体系,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我们不但要研究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更要研究马克思是“怎么说出来的”,研究马克思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他的种种结论。因为时代已经变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拘泥于马克思所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和具体语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依然蓬勃地活在现代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支强劲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经典文本尽管不可能给我们直接提供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情境的理论,但它提供了蕴涵着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藏。脱离文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全面而透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与其他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挖掘那些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极具价值却未具体展开的论述,澄清以往甚至现在被误读的思想。展开马克思文本研究需要做到: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伽达默尔指出:“我们可以这样来规定处境概念,即它表现了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因此视域(Horizont)概念本质上就属于处境概念……谁具有视域,谁就知道按照近和远、大和小去正确评价这个视域内的一切东西的意义。因此,诠释学处境的作用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我们面对流传物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一种正确的问题视域。”赢得“问题视域”是在更普遍性意义上理解文本的必要条件。在马克思文本研究中,解释者必须重视“问题视域”的存在,努力赢得问题视域,融汇自己的问题视域和所要理解的文本的问题视域,实现与马克思文本的对话,诠释出文本的鲜活意义,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领域。显然,“问题对话——视域融合”解读模式比起极具针对性、指向性的带着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的文本解读拥有较为宽广的视界、较为宏大的问题容量和因此产生的较高的回答社会实践提问的效率,这对于我们成功应对当前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将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

有人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已失去了理论价值,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践有机统一的关系。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社会主义事业终归瓦解。我们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选择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的,我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我们的事业才获得成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其基本精神是回归现实生活,哲学的创新更要以回归现实生活为依据。不断地制造“新”名词、“新”概念不是哲学的创新,只有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现实、深刻反思中国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出路。我们应当从正在研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新的挖掘、新的研究、新的阐释和新的运用。离开了现实问题的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孤立的抽象的研究、解释,并把自己的诠释说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作风。

文本研究的对象是文本的理论,但研究的指向却是现实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哪些问题需要密切关注、迫切说明是由时代的主题、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决定的。我们主张在研究当代现实特别是当代中国实践的新问题中,通过对崭新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现当代科学成就的提炼,实现哲学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对时代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凝炼出富于建设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才能在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的互动中成功地发展自身。

同一文本、同一理论,由于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解读者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大不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往往会通过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与调整而得到进一步的揭示。而研究视野和视角的调整和切换,主要依据是对现实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不仅要关注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应该胸怀世界,充分考虑到当代世界的变化、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及国外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和提出的新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吸纳人类新的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推进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三、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

学界有两种代表性的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张:其一,主张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回到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其二,主张面向当代社会实践,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凸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这两种主张都是形而上学地理解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把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分别看成纯文本的学理探讨和无根的现实关切,背离了两方面研究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简单地“回到马克思”,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被限定在文本之中,容易诱发新的本本主义,丧失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现实精神。只有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实际,才能对现存的众多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中国社会变化的理论成果来,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因此,保持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之间合理的互动,寻求二者之间平衡点,把“回到马克思”与“回到现实中来”结合起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正确途径。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注意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是针对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形态之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说的。坚持哲学的开放性就必须走出哲学,又返回哲学,进而发展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应当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基础,而且应当在与自由主义理论的对立与互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自由主义实现对立与互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任何意识形态,除了它具有的维护特定的阶级与利益集团的辩护功能(价值—信仰层面)以外,它还具有知识的功能(认知一解释层面)与实施(目标一策略层面)的功能,从而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二)强化哲学的现实品质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篇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在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并赋予鲜明的中国民族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突出了下列几方面。

一、理论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各个领域。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对中国社会性质、各阶级状况和时代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建设人民军队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等战略思想和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运用于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战略等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原理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运用于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提出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二、方法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把科学的世界观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突出表现。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正确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鲜明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日益紧密的结合。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结合起来并运用于指导实际工作,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可以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所形成的许多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贡献。

 

三、群众化

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广大劳动群众争取彻底解放的思想武器,然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抽象的理论真正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变为他们的思想武器,需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通俗化和群众化问题。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群众化的大师。他善于运用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果去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去通俗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道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他不但身体力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还大力培育了我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而大大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

四、实践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其最终目的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变为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彻底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一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和行动的指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变为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和最高表现形式。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大力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哲学思想的研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篇10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伽达默尔指出:“我们可以这样来规定处境概念,即它表现了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因此视域(Horizont)概念本质上就属于处境概念……谁具有视域,谁就知道按照近和远、大和小去正确评价这个视域内的一切东西的意义。因此,诠释学处境的作用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我们面对流传物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一种正确的问题视域。”赢得“问题视域”是在更普遍性意义上理解文本的必要条件。在马克思文本研究中,解释者必须重视“问题视域”的存在,努力赢得问题视域,融汇自己的问题视域和所要理解的文本的问题视域,实现与马克思文本的对话,诠释出文本的鲜活意义,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领域。显然,“问题对话——视域融合”解读模式比起极具针对性、指向性的带着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的文本解读拥有较为宽广的视界、较为宏大的问题容量和因此产生的较高的回答社会实践提问的效率,这对于我们成功应对当前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将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

有人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已失去了理论价值,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践有机统一的关系。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社会主义事业终归瓦解。我们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选择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的,我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我们的事业才获得成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其基本精神是回归现实生活,哲学的创新更要以回归现实生活为依据。不断地制造“新”名词、“新”概念不是哲学的创新,只有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现实、深刻反思中国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出路。我们应当从正在研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新的挖掘、新的研究、新的阐释和新的运用。离开了现实问题的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孤立的抽象的研究、解释,并把自己的诠释说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作风。

文本研究的对象是文本的理论,但研究的指向却是现实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哪些问题需要密切关注、迫切说明是由时代的主题、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决定的。我们主张在研究当代现实特别是当代中国实践的新问题中,通过对崭新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现当代科学成就的提炼,实现哲学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对时代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凝炼出富于建设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才能在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的互动中成功地发展自身。

同一文本、同一理论,由于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解读者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大不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往往会通过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与调整而得到进一步的揭示。而研究视野和视角的调整和切换,主要依据是对现实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不仅要关注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应该胸怀世界,充分考虑到当代世界的变化、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及国外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和提出的新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吸纳人类新的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推进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三、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

学界有两种代表性的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张:其一,主张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回到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其二,主张面向当代社会实践,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凸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这两种主张都是形而上学地理解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把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分别看成纯文本的学理探讨和无根的现实关切,背离了两方面研究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简单地“回到马克思”,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被限定在文本之中,容易诱发新的本本主义,丧失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现实精神。只有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实际,才能对现存的众多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中国社会变化的理论成果来,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因此,保持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之间合理的互动,寻求二者之间平衡点,把“回到马克思”与“回到现实中来”结合起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正确途径。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注意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是针对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形态之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说的。坚持哲学的开放性就必须走出哲学,又返回哲学,进而发展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应当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基础,而且应当在与自由主义理论的对立与互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自由主义实现对立与互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任何意识形态,除了它具有的维护特定的阶级与利益集团的辩护功能(价值—信仰层面)以外,它还具有知识的功能(认知一解释层面)与实施(目标一策略层面)的功能,从而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二)强化哲学的现实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克服危机、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本真关系。哲学研究不能脱离现实,不应逃避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要成为那种徘徊于概念和范畴问的纯逻辑推演式的学问,也不能沦为那种对现实生活世界漠不关心的、踏上纯粹思想自我构造道路的文字游戏。必须突破那种对学术的纯形式主义理解,特别是要扫除将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现实对立的陋识,注重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现实、特别是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获取真正的资源,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脱离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思想的闪电”偏离“人民园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可能永葆其生命的活力。真正的哲学不是游离于现实之外的遐想,它是在思维中被把握住的它的时代,哲学研究则是时代的使命和工作。哲学对于现实是一种要投入更要超越的关系,假如我们能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作出有力的回答,并对实践予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我们的哲学就一定能走出窘境。

(三)勿失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是不可分离的,前者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域,使理论更具现实针对性,更深刻更具群众基础;后者则是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使现实世界与思维世界进一步通达。理论批判是实践批判的指针和导向,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掌握群众源自理论批判;实践的批判是理论批判的继续与深化。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没有实践批判的理论批判是空洞的批判,没有理论批判的实践批判是无根的批判。批判不能滞留于理论层面,必须推进到实践的批判。没有自我批判的实践批判和理论批判是不彻底的批判。理论批判、实践批判和自我批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分别赋予哲学革命性、现实性和发展性的品格。科学的批判本身就是建设,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创造新的世界”,坚持哲学的批判性,才能使哲学走出困境。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篇11

在中国哲学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鼎足三分而有其一,而且由于其国家哲学的地位在整个哲学的研究中占住了主导、主流的位置。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水平就决定和代表着中国哲学研究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这20多年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属于思想解放后提出问题的阶段,主要是围绕真理标准、人道主义与异化等问题进行的,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找到了突破口,扩展了视野,确定了基本的问题域。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属于问题走向凝练,逐渐形成鲜明的理论增长点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人学、社会发展哲学等都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三个阶段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本文旨在对第三阶段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做一个宏观的描述,并试图揭明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预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走向。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

时期全民学哲学、全民研究哲学的狂热使得哲学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矫枉过正式地倍受冷落。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与品位;一些棘手的现实问题也呼唤着哲学的出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敏锐地注意到这一动向,多次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在世纪之初的中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哲学研究并非一如既往的贫困,而是进入了初步繁荣的阶段。我们可以从研究格局、研究路径、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等方面来描述当前初步繁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

从研究格局来看。现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形成了多元、分散的格局。以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少数几个重点大学,论题也比较集中,往往形成全国一起讨论某个问题的态势。目前这种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群体来看,出现了高等学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专科性院校、军队院校)、各级社会科学院、党校,甚至还有民间学术组织的多层次体系。高等学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导力量,其目前格局可以成为全国研究格局的说明和缩影。就高校而言,一是从地理格局上比以往更趋分散。全国不同高校已经拥有7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19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成为各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心,很多大学之间的水平已在伯仲之间,以往一两所大学号令天下的时代结束了。二是理工科院校异军突起。在过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话语权主要把握在综合性大学或文科型院校手中,理工科院校更多是上好哲学公共课。现在许多理工科院校已经成长为足以与老牌院校抗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例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三是许多大学都形成了自己比较集中的兴趣点和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围绕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例如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的研究、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价值与文化的研究、复旦大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的生存哲学研究、黑龙江大学的日常生活哲学研究,等等。而且很多高校还按照自己学术共同体的理解出版了系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专著和教科书(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甚至自学、学历考生的教科书)。可见,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已经真正打破了天下一统的局面,全方位地进入百花争艳、“诸侯割据”的时代。

从研究路径上看,目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修补。所谓原理的修补就是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和哲学界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业已归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补充和修订。具体说来包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说过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被忽略的补充出来,例如价值论和人学的一些观点;根据现实的发展把原来原理中提到的思想强调、突显出来,例如实践、世界历史等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近似思想中强调更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思想,例如,逐渐强调人类发展的三大形态说,而淡化社会五大形态说;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中有所蕴涵,但没有明确指出,而其他学科发展已取得成果的思想提炼出来,例如系统论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修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不断更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这种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年轻一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印象与理解,这是一个决定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的意义在于,这种工作使得多元、分散的研究相对具有“形散神不散”的保证,能够较有组织地把零散的研究成果凝练成为一块“整钢”。当然,正如有学者批评指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患有某种程度的“原理病”,系统与严密往往以牺牲灵性为代价,而尾随于实践仅仅做黄昏的猫头鹰也有削弱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超越与预见功能的危险。

二是走向分支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运用。所谓运用研究,其实是包含着这样一种假设的,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是清晰的,相对稳定的,问题只在于如何把这一普遍的原理与具体问题相结合,从而得出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错,国内有相当一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在从事这一工作。无论是现实中出现的新事物,还是理论上出现的新热点,我们都可以见到诸如“关于……的哲学思考”之类的触角不速而至。全球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转型、市场经济、WTO、素质教育、政治文明等等时髦的话题都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研究的对象。与整个哲学出现应用分支相伴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研究目前最为理论化的成果就体现在各门分支哲学中,如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科技哲学、教育哲学、艺术哲学,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领域化和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引向深入与关注现实的必要途径。

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文本解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有不少学者不满意于目前源于前苏联的教科书体系,认为在很大程度上,目前人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误读,进而对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研究和运用都是以讹传讹,从错误走向错误。所以当务之急是正本清源。在“重读马克思”、“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走进马克思”、“亲近马克思”口号下,一批学者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种研究路径其实也具有一种道德的震慑力量,因为它包含着对当前浮躁的学术气氛的不信任和不屑。不过,他们令人肃然起敬的努力背后也树立一种霸权,因为它假定了自己对马克思文本的唯一真实解读。另一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解读就显得更为机敏,那就是以当下的热点哲学(主要是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进行重新的理解。在这里,正如后现代哲学家德里达所揭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尤其是马克思的哲学文本的歧义性成为其生命力的源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总之,有什么哲学流行,就有这种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他们都能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找到依据。

四是进行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哲学流派是与其他哲学流派比较而存在的,这是历史的真实,这一真实在理论上的反映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自觉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进行比较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中各流派的比较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谱系内部也有比较研究,例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自身思想发展的纵向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具体的如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一些哲学观点的比较研究,等等。

从研究视野上看。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历史与世界的视野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立体研究的态势。具体来说,从历史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的哲学思想,还有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如普列汉诺夫、、李达的哲学思想都有人进行研究。但研究的重点还是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史的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启蒙哲学、历史哲学等也一直受到重视。但重点还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研究。从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关注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包括卢卡奇、葛兰西、阿尔都塞、阿多诺、霍克海默、萨特、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的哲学著作在中国被广泛译介,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参照和养分。在现阶段,哈贝马斯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学界影响最大。所谓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如詹姆逊、德里达的思想在中国也有广泛的影响。一些受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影响的西方著名学者如吉登斯、华勒斯坦等人关于社会结构、现代性、全球性的观点与研究方法也正日益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视野。

从哲学研究的自身内容上看,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形成了诸多热点:(1)关于本体论研究。很多学者指出马克思所拒斥的只是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自己的本体论,有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理论,而目前更多的学者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认为,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并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实践的生成性、历史性和作为人的类存在特征。(2)认识论的研究。相对而言,认识论的研究在当代没有了以往的热度,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社会认识、文本的理解与诠释、知识社会学、科学哲学等方面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研究已经超越了纯粹认识论的范围,而与解释学、语言哲学、价值学融汇在一起了。(3)价值学研究。价值学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目前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学研究一方面是继续深化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价值学作为一种视野和方法,对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4)人学研究。2002年中国人学学会正式成立及其连续出版的论文集《人学与现代化》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共识性、组织性、系统性。不少学者认为人学是哲学的当代形态或哲学的当代热点。应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进展是近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的最为显著的成绩。(5)世界历史理论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倍受关注,尤其是其关于世界交往、东方道路与跨越“卡夫丁峡谷”等内容最为引人注目。(6)关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依据、内涵的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过了冬天,在危机中得以逐渐重建,就其内部来说是相当繁荣的,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是根本性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哲学与意识形态始终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关系:一方面,任何政治意识形态都试图将哲学意识形态化,以为统治者做出深层的辩护;任何哲学也都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从来不存在超阶级、超意识形态的哲学。另一方面,真正的哲学的功能恰恰不在于为现实做辩护,而在于批判现实世界,做国家、民族的“牛虻”。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觉表明自己的无产阶级的性质的同时,反对虚假的意识形态,要求“改变世界”,认为全部的活动就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然而我们却发现,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出现了两个背立的向度:一是日益学术化、中性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蜕化为一种学术的传统,研究的目的只在于如何解释文本,只关心马克思“说了什么”和“如何说”,现实世界逐渐退隐到他们的视野之外,更不用说“改变世界”了。另一种态度是对现实政治意识形态作亦步亦趋的辩护,虽然注意了现实世界但也丧失了批判的功能。这两者事实上都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是非常必要的,但这种努力不能导致在精神实质上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所反对的,即丧失实践性和革命性。因为那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失去生命力,最终会断送马克思主义。我们也不是一味地反对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辩护,而是反对一味的辩护,反对简单的图解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为现实政治意识形态服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但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意识形态进行简单的图解恰恰是帮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倒忙,使它裹足不前,也往往为人们所误解。其实,最好的辩护恰恰不是直接的辩护,有所批判才是长远的、可持续的、真正的辩护。所以,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始终成为推动我们改造世界的源头活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把握。

2.相对主义的危险。包括哲学在内的任何理论,其后来者对它的阐发总是存在着教条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两种危险。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理解中,教条主义的错误十分严重。但是,在今天,我们发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虽然仍然存在教条主义的危险,但更为迫切的,也是目前不为很多人所意识到的可能是相对主义的危险,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个变动不居,无所不包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丧失其独特规定性的危险。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长期对教条主义的批判和思想解放运动达致了一种矫枉过正的历史结果;二是出于现实需要强调当下理论的正确性总是倾向于以批判过去的方式进行,往往给人一种厚今薄古的错觉,理论的阐发丧失了根基就呈现出一种表面的异彩纷呈;三是强调差异与多元的后现代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冲击加剧了相对主义的倾向。

任何理论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都必须在实践的发展中做有生命的变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认为世界是永恒运动变化的,而且把自身也看成是不断生成、开放的。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确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把握不在于具体的结论,而是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品质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工作者的应有精神状态。但是,理论的变化并不是天然合理的,变化是否是发展不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沉淀是音调难定的。作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精髓首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前提。离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胡思乱想;离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失去规范;离开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就成了“怎么都行”。当一切理论都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法性外衣时,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胜利,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彻底庸俗化了。长此以往,在中国,主要不是教条主义,而是相对主义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真正敌人。

3.对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态度。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体系,既指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也指它以开放的胸襟对待其他哲学传统、哲学思潮。就中国的现实情况而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存的哲学传统与思潮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两方面。应该说,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近年来在吸取和融会中、西、马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的来说还远远不够。从知识结构上看,相当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工作者对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西方哲学知之不多,研究更少(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者外语水平普遍不高是一个佐证),经常满足于自得其乐的独白,却往往发生贻笑大方的尴尬。从精神状态上看,不少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利用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利,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十分轻视,甚至任加挞伐。实际上是外强中干,偷懒取巧。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学风。加之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也因为种种原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一定的误解,最终造成彼此之间缺乏交流。这既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与繁荣。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真诚面对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本质决定的,更是在21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任务所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中国的历史任务从理论的层面来说就是要实现中国化和时代化,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体现时代性,在时代化的过程中体现民族性。同样,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内容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中国化和时代化。所谓中国化也就是民族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融汇在一起,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方法的指导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观点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双重超越;所谓时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始终站在世界哲学发展的最前沿,始终能吸纳同时代最优秀的文明成果,始终保证自己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抱成见,平等而主动地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进行交流,才可能完成它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

4.缺乏组织性、计划性。中国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方面是得益于多元、分散格局的形成,不同的学术共同体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按照自己的传统进行深入研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尽管有国家社会规划、教育部社科规划等宏观的调控,以及一些全国性学术组织的横向协调,但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缺乏组织性、计划性,或者说存在这样一个矛盾:各个学术共同体的有组织性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无组织性之间的矛盾。这至少有如下害处:一是山头林立已经导致了很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力量分散。很多直接能感受到的问题大家都在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有千万种却大同小异。有一些需要集一批,甚至全国的优秀专家才能完成的重大课题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究其原因是各忙一摊,很少能进行实质性的合作。这种力量分散的状况很难想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能拿出足以与世界哲学对话的东西来。二是不同学术共同体的趣味差异性的极度增长导致的是自恋与封闭。很多某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共同体的人惟我独尊、孤芳自赏,轻视别人的工作和成绩,不同“圈子”里的学者彼此之间缺乏真诚的交流。

可能有不少人接受了这样一种舶来的知识社会学观点:知识是以分立的方式存在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的知识,每个人,每个团体都处于不可避免的无知状态。所以,科学研究的宏观计划是不可能的,那只是狂妄的自负,科学研究只能是自生自发地演进。确实,任何理论的进展在历史的效果上都是演进,但决不能放弃有组织的活动。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言尤其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始终能站在时代精神的制高点上“一览众山小”,要始终正确地指导人们“改变世界”,要始终保持其在中国的国家哲学地位,对它的研究就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周密地进行的。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在新世纪纵览各派哲学,如下的断语依然有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它的过去,有它的现在,也必然有它的未来。从目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潜在可能性和中国现实的需要两方面来看,我们觉得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可能表现在如下方面:

1.继续进行返本开新和吸收借鉴的工作,逐步展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尤其是马克思本人的经典著作还将不断有人进行新的解读,“重读”、“走进”、“走近”等类似的口号还会此起彼伏。而且,在对文本本身的研究过程中,解释学、语言学的方法会更为自觉地得以运用,不同版本,例如中文、英文、俄文、德文之间的细小差异都会被放大而掀起郑重其事的讨论;关于文本某一问题的“商榷”会络绎不绝;从现实问题或新潮理论出发关于马克思某一观点的“新解”还将大行其道。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对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吸收借鉴的工作仍将继续。随着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重大项目的进展,各研究单位,尤其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高校在不久将来大多会以集中书系的方式系统展示各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理解。

2.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政治性将进一步分离。一方面是对文本的解读走向深入,把人们对现实进行改变的注意力转移到主观与文本真实的是否符合上;另一方面受西方对马克思学术化定位的影响;再一方面是对复杂现实问题厌倦后的逃避。三方面的原因都可能使得一部分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者注重的是马克思说了什么或马克思的治学、治思路径。极有可能出现一批这样的学者,他们不一定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潜心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他们会非常自觉地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严格区分开来,以视自律。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事实上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或马克思学的研究。与此同时,有两拨学者可能依然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解。一批学者是从执政党和官方意识形态的立场出发,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之作合法性的辩护,其研究的原则,甚至说法都有统一的政治口径;还将有一批多少有点愤世嫉俗的学者自认为代表着社会的下层,从马克思的革命、战斗精神中直接获得灵感,以马克思的文本观点和方法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总之,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这种分离还将加剧。

3.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第一、第二点的未来不过是从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出发就可以预见的,而从规范的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还有其应该的向度。在应该的向度中,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很紧迫的任务。无论是返本开新还是吸收借鉴,无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化还是政治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多元格局都需要一个总体上的超越。或者说需要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很好地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任务,建构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是学理意义上的,即系统化的、理论化的,是真正的哲学。就目前的研究基础来看,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极有可能是在人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得以最后形成的。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篇12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老问题,前人已经有了许多的研究成果,有了许多的定论,其中,有三个权威性的观点一直统治着人们的头脑,限制了人们的视野。第一个观点是: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是和辩证法分家的唯物主义;第二个观点是,马克思通过费尔巴哈转向唯物主义,但不是转向旧的唯物主义,而是转向新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也就是说,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并没有一个接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原则的时期,没有一个主要受费尔巴哈影响的时期。第三个观点是,马克思转向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的缺点,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并把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彻底贯彻到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陶教授通过对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原著的深入解读,发现了能够打破以上传统的权威的观点的历史事实,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观点。

陶教授发现了三个事实。第一个事实,费尔巴哈哲学不仅是唯物主义哲学,而且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第二个事实,马克思在1843、1844年间,对费尔巴哈是崇拜、迷信的,马克思曾用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方法、基本原则去解决社会历史问题,例如,运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颠倒的方法去解决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运用“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人本主义原则去说明人的本质、解决劳动异化的问题和共产主义的问题,等等。第三个事实,马克思在创立新唯物主义时,虽然没有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缺点是其机械性、形而上学性,而是说,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作了直观的理解。在陶教授看来,直观性是形而上学的一种表现。

陶教授发现的这三个事实,对颠覆百年来统治人们的一些旧观念,对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发现事实、尊重事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事实并不会自动地跑到研究者面前来,跑到研究者的头脑中去。事实往往是被遮蔽的,事实被遮蔽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研究者的视野。我们看东西要有一个视野,这就是我们的前理解,我们头脑中既有的思想、观念。我们的前理解,我们看问题的视野具有双重的功能,既去蔽又遮蔽。去蔽就是让我们看到东西,遮蔽就是让我们看不到东西。我们能够看到视野范围内的东西,看不到视野范围外的东西。举上面的例子来说明视野的遮蔽功能。费尔巴哈的哲学中存在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是一个事实,有费尔巴哈的文本在。但为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不去看费尔巴哈的著作,或者即使看了他的著作,也看不到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呢?因为我们受到一些前理解的束缚:旧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当然只能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这个前理解遮蔽了费尔巴哈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个事实。要发现这个事实,不能迷信权威,一定要实事求是。陶教授之所以能发现费尔巴哈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一事实,就是因为他不盲从权威,不固守传统之见,不人云亦云,具有实事求是的思想,同时又舍得化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原著。

陶教授以发现的事实为根据,得出了三个新看法:第一个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之一的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具有丰富辩证法思想的唯物主义。第二个是,马克思在脱离青年黑格尔派以后,不是直接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而是有一个走向费尔巴哈,然后经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又超越费尔巴哈而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期。第三个是,实践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优点,是把感性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可以叫作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三个观点,是对统治了人们的头脑百多年来三个传统观念的突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史研究的重大贡献。

厚重的“等心”之作鲁品越(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作为一位哲学家,陶富源先生以探索真理为最高追求。陶先生集苦心孤诣之所得,悉数凝结于这套煌煌巨作之中,并且蔚然成为对真理的系统化探索。首卷《形上智慧论》乃是“元哲学”,即关于哲学本身的哲学思考;第2卷《实践主导论》用意于一切真理源于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第3卷《终极关怀论》阐述人生的价值追求,阐明在价值目标上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之本质区别;第4卷《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是人类哲学的最高境界;第5卷《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追溯作为人类哲学最高境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现史;第6卷《唯物辩证论与实践智慧》、第7卷《唯物史观在当代》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第8卷《政治文明的哲学观照》、第9卷《精神家园的哲学守望》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两大上层建筑领域的分析;而第10卷作为这套文集的收官之作,乃是作者毕生从事学术研究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与心得,并欲薪火相传以授青年学子。10卷汇聚一体,蔚然成一体系。太史公曰:学者的使命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对陶富源先生来说,最为贴切不过了。能达到这一目标,乃是哲学家们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陶先生的这套著作,正是他努力攀登这一最高目标的标志性著作。正是在哲学上的这种毕生探索,使陶富源先生成为安徽哲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本质差别在于:它不是为真理而真理,而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类解放为使命作为其价值观的灵魂,为此而探索真理,由此达到“真、善、美”的统一。陶先生正是怀着这一崇高的使命来探索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此不断在当代实践的基础上,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思想矿藏,纠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发展史的各种误解,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在此仅举一例:众所周知,马克思是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颠倒”创立他的哲学的。而人们习以为常的观点认为费尔巴哈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而陶先生通过对历史与文献的缜密考证,鲜明地提出:马克思的“颠倒方法”来源于费尔巴哈,而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在于对费尔巴哈“颠倒方法”运用范围的超越,将其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并且指出这开辟了哲学研究的新方向――历史唯物主义。《文集》中还有众多对真理与真相的探索,在此不再列举。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与真相深入探索,使陶先生成为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也是安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发出千钧之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在这样的时刻,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陶先生的这套著作,具有特殊意x。这部文集凝结着安徽师范大学及其政治学院对一位将整个人生献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者的褒奖与敬仰。这必将推动安徽师范大学的哲学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研究的守望者陈立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马克思是通过并超越德国古典哲学而“成为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充分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思想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毋庸置疑有其不可或缺的学术基础。正如列宁所洞察到并多次强调的,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虽然没有留下大写的逻辑,却留下了《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里提到的逻辑,在主要的方面,无疑包含着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学术基础的肯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基础是马克思发掘并整合优秀思想史资源的结果,而又经受了生活世界现实运动的检验,从而既具有一般思想学说皆有的共同点、也有自身的特点。正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个鲜明且有着本质重要性的取向,就是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化建设,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问题的学术含量,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这一时期的热点和前沿。陶教授敏锐地洞察到中国新时期学术发展的这一特质,自始至终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予以落实。具体的做法,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典为文本依据,以当代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为导向,深入挖潜和吸收西方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当代哲学的思想资源,力图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脉源承、理论硬核、思想关切。我们从这套文集的有关部分可以直接看得出来。

马克思曾认为,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任何哲学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方面都要和自己的时代接触并相互作用。中国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建构的另一个前沿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化问题,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现问题。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化研究,已然面临着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参与并回答现实问题中而达到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化不可否认地要以马克思提出的“改变世界”来定向,而不是延续以某个范畴或原理为核心来建构理论体系的那种哲学史惯例或套路。更为关键的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化提供了新的契机。正是这样,晚近十多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问题研究这一新的前沿领域。陶教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这方面的变化有着高度的敏感,并展开了富有学术深度的研究。诸如当代生活本质及其表现、当代精神生活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和协商民主、生态文明、社会公平与正义等等问题,在这套文集中皆有程度不同的探讨,由此彰显了这套文集出版的重要现实意义。

在现实中弘扬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唐莉(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观照现实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文集》第一个鲜明特点。《文集》论域覆盖面非常广泛,涉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范畴、原理,它们在《文集》中,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与深化。《文集》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执着、浓烈的探求真理之精神。大多数论文都以提出问题开始,逐步展开分析,直至提出作者的见解。直面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在各卷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如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论(7卷);如正面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学的空场”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人本性)与异化史观的人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社会比人更根本,更具有基础性。应该从社会出发说明人性的变化,而不是从人性出发说明社会。以此为逻辑前提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哲学阐释(3卷);而政治文明的哲学关照(8卷)、精神家园的哲学守望(9卷)更是集中地体现了现实关照的精神。正如黄楠森在第3卷序言(2004)中所写的那样:“以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为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了不少新鲜见解。……评说歧见、博采众长,阐明应持的观点。”陶富源教授用40多年的思想求索生动地践行了马克思的那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着力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丰富与发展是《文集》第二个鲜明特点。这是观照现实所带来的必然成果。在《文集》的任何一卷都可找到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例证。如第3卷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辩证法、实践主导论、个性自由论和自由社会论相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特性,即科学性、实践性、人本性及其统一。”主张“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理论,人学是关于人一般本性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坚持集体主义,才能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发展,”等等,丰富和深化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人学、集体主义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内涵。如第6卷中提出:唯物辩证论、历史辩证论、实践辩证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唯物辩证论是历史辩证论与实践辩证论的逻辑依据,历史辩证论与实践辩证论是唯物辩证论的逻辑引申。以此为前提,提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同时产生的观点。世界是辩证统一的物质世界,是自在态、自为态、人工态三种物质形态的辩证统一体等,这些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第7卷中提出: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不是对人的发现,也不是从观念、动机、个人行为层面对人的活动的发现,而是对人的活动规律的发现。”以实践主导论为逻辑前提,提出“社会实践是动态的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具有能动性”,这些观点应该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唯物史观的研究成果中,最贴近马克思思想的诠释和说明。其中关于生产力的本质内涵、构成要素、系统结构、运动规律和发展动力的系统研究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研究。《文集》中所有这些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概括,用孙伯的话说,一方面“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又“对既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和说明”。

坚持“在现实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文集》第三个鲜明特点,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方法游刃有余的运用。《文集》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则是《文集》方法论的鲜明特征。尽管《文集》中的多数论题都是关于哲学的,但并没有就哲学谈论哲学问题,而是站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整体性高度进行研究。从时间维度上,《文集》把具体论题放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乃至整个人类思想史的过程中加以研究和考察;从空间维度上,一方面,《文集》把具体论题置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结构中,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联系中去研究;另一方面,则把具体论题置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各种思潮和流派的理论观点的比较中进行研判,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理解和阐释。

坚定文化自信 坚守哲学创造戴兆国(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统一。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陶富源的哲学创作体现了继承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任何哲学的创造都是继承中的创造,都是在对前人接着讲、照着讲的基础上的反思着讲、创新着讲。那种简单地抱着“为学术而学术”的信念的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之义。只有那些抱有家国情怀,直面现实问题,勇于参加实践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为人民践言。整套文集的创作既有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继承和发展。曾几何时,尘嚣甚上,陶富源先生就此撰文予以激烈的批判。他运用唯物史观,集合当代中国实际,揭示了理论的荒谬性。类似的反思式批判性论文在《文集》中随时可见。正如陶先生在《文集》总序中提到的那样,他既信奉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也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它的某些具体结论和具体原理,有的可能有错,而被证伪;有的也会过时,而被取代,但其基本原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是不会从根本上被驳倒,被,因而是必须坚持的。我想这样的态度就是继承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二、陶富源的哲学创作体现了原创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原创性就是要有主体性,通俗的说,就是要有志气和信心。马克思曾经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我们要做哲学的同时代人,而不仅仅是历史的同时代人。陶先生时常激励我们,希望我们有学术的志气和信心。陶先生曾经对我说,我们能不能创造安徽师范大学哲学学派?我说应该能够。《文集》的出版对此作出了最好的解答。我校哲学学科的前辈学者文秉模和方永祥也多次对我说,学哲学的人要有自信和志气,要敢于言他人所未言,行他人所未行。去年刚刚放下教鞭的臧宏先生多次对我说,陶先生是一个能够受得住寂寞的人,是一个能够做出学问的人。臧宏先生自己也一样,虽然已经80多高龄,但仍然笔耕不止。他对儒释道贯通的研究成果虽然还未出版,但其所形成的哲学架构已经基本完成。在他们的影响下,安徽师范大学一大批中青年哲学研究工作者,正在形成各自的理论风格。在这样浓厚的哲学思考的氛围中,陶先生的哲学创造自然有着源源不竭的动力。陶先生说他出身平凡,但他却始终以关心时代为己任。正是本着这种文化自信,陶先生的哲学思考时时想到国家,想到社会,想到自己的责任,因而对治学始终持一种认真的态度,并以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发展尽自己的一点微力,而感到欣慰。

三、陶富源的哲学创作体现了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统一

人类对哲学的反思永远是未竟的事业。哲学研究的系统性要求研究者有发展的眼光和世界的视野。陶先生早年的哲学研究也曾受到传统苏联教科书的影响,带有特定时代的痕迹。陶先生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自己专门出版了俄文的翻译著作。后期研究过程中还经常关注现代西方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的典籍。他虽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研究的重心,但任何涉及哲学的话题他都积极关注。《文集》十卷本中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考察的论文和著作,也有对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中思想家的分析和解说,既有对传统哲学问题的追问,也有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各种新哲学问题的沉思。除此之外,《文集》还对哲学教育、青年人的成长成才等问题有专门的讨论篇章。《文集》蕴含的理论丰富,内容充实,反映了一个哲学家甘于寂寞、勇于坚守的志气和哲学思想创造的自信,体现了哲学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统一。

《道谭》曰:“学术乃人类精神活动之讲求的端底,是人类经验与理性追求的痕迹之留存。存之既久,累积成文化经典。因有此经典,后世学术自其枝桠结节处再生,精神文化之流渐至洪大也。先秦诸子仰赖六艺之学,希腊先贤注目史诗残篇,其文化之源由此而来。学术精神依赖文化经典的创造。经典之再生,又促M学术思想不断衍生。既为经典,不可滥竽。经典者非自号也,乃积久于人心也。故此云,有经典的学术方为真学术,有学术的经典方为真经典。要之,经典即学术,学术即经典。”

贴近时代的哲学葛贤平(铜陵学院教授)

回顾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前存在着“过多强调唯物原则,比较忽视实践原则;过多强调客体原则,比较忽视主体原则;过多强调真理原则,比较忽视价值原则”这“三个过多,三个忽视”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学界在深入反思并取得丰硕学术成果的同时,却又走向了“实践本体论”、“唯主体论”和“唯价值论”的另一个极端。

在此背景下,陶先生提出了要自觉坚持唯物原则与实践原则、主体原则与客体原则、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这三个“辩证统一”现在看来人所共知,但在30多年前提出来,是需要底气、勇气和智慧的。在理论推进的浪潮中,陶先生没有停留在一般原则上,而是深入思考如何把这些原则贯彻到哲学原理中并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