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内部审计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3 10:03:16

it内部审计论文

it内部审计论文篇1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浪潮推动市场经济主体快速步入大数据时代,企业日益注重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的投资与运用,其中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企业重要的IT投资之一。ERP技术融合了先进的IT技术与管理思想,针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再造,运用IT技术整合协调贯穿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信息流以提高管理水平。企业ERP类IT投资不但改变了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还使得审计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IT审计环境可能对审计人员面临的审计风险产生影响,其采取的审计方法、审计范围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对其审计决策产生影响。对于事务所而言,最重要的外部审计决策表现在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两个方面。IT投资对外部审计决策产生了什么影响?究竟会通过何种路径影响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本文对此展开研究。已有审计理论主要从企业和审计师特征这两个层面来构建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模型,而在企业特征层面很少有研究将企业信息技术因素纳入其中。本文把企业IT投资作为企业层面的信息技术特征,将其纳入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的模型中,能够丰富IT审计环境下的审计理论研究,拓展对审计师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此外,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师的风险识别能力以及决策行为会对审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研究我国企业IT投资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我国审计师在面对IT审计环境时的风险识别能力与风险管理战略。本文的后续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第四部分是实证检验与分析,最后是研究结论与启示。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一)文献综述现有关于IT投资对企业运营管理影响的研究文献较多,一方面主要考察IT投资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则主要考察IT投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较多证据表明企业IT投资不仅能够改善经营业绩与加强成本管理,而且能够改善管理层经营决策所需要依赖的信息环境,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和精确性,增强高级经理人投资决策行为的科学性[1]。Morris和Laksmana(2011)发现IT投资企业报告了更少的内控缺陷[2]。IT投资会提高企业日常管理业务活动所需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和透明度[3],改善管理层对未来的盈余预测质量[1]。然而,关于IT投资对上市公司会计审计活动影响的研究仍然较少。Brazel和Dang(2008)发现实施ERP类IT投资企业的会计盈余信息质量下降[4],但Morris和Laksmana(2010)在研究设计中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发现IT投资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有所提高[5]。张子余等(2016)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发现没有任何证据反映我国企业IT投资会降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有微弱证据表明盈余信息质量有所提高[6]。关于ERP系统对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的影响,Han等(2015)认为IT投资增加了审计风险,提高了风险溢价;以CI(computer intelligence)数据库2000~2009年的美国公司为样本,他们发现企业IT投资与审计费用正相关,在IT审计环境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降低[7]。综上,我国企业IT投资对外部审计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较为匮乏,不利于理解IT投资对我国企业外部审计决策的影响路径与机理,不利于理解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面临IT审计环境时所采取的风险管理策略。为此本文展开相应研究,本文与以往研究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国外相关研究认为IT投资会增加审计风险,从而提高风险溢价与审计收费;而本文则揭示了我国企业IT投资对审计决策行为的影响路径与影响机理在于:IT审计环境下外部审计收费的提高不是由于重大错报风险变化引起的,而是由于追加审计程序以及学习成本增加,造成审计效率降低引起的。

(二)研究假设如果外部审计的重大错报风险加大,出于法律与自身信誉风险的考虑,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会更加谨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会提高[8];反之,审计人员出具清洁审计意见的概率不会降低。因此,在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下,审计师要审慎评估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需要对审计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分别进行识别与评估。首先,需要对控制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如果在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IT系统中恰当植入关键控制点,会降低外部审计的控制风险;反之,如果ERP系统没有较好整合系统与植入关键控制点,IT投资企业存在较多内控缺陷,外部审计控制风险将可能提高。Morris(2011)发现ERP类IT投资企业报告更少的内控缺陷[2];曾建光(2012)发现IT投资能降低两种内部控制实施成本———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以及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监督成本[9];张子余等(2016)认为我国企业IT投资能提高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6]。据此我们倾向于认为IT投资并没有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风险。其次,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还需要对固有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企业IT投资能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以及舞弊动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审计固有风险。第一,当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较差时,其固有风险水平较高;反之,当IT投资改善了企业经营业绩时,其固有风险会随之降低。而有较多经验证据表明企业IT投资会对其经营业绩改善产生积极影响[10][11]。第二,当被审计单位存在有提供虚假会计报表动机时,固有风险相对较大。企业IT系统投资不仅为财务报告编制提供基础,还为各部门业绩考核与评价提供重要业绩数字,数字篡改会引发企业内部业绩评价部门相关人员的激烈争议。此外黄志忠和张娟(2012)还认为IT系统中数据更改需要高层授权,不精心设计容易导致系统崩溃[12],对系统崩溃的担忧以及业绩考核相关部门对业绩数字的高度关注,这两种力量有利于制约被审计单位提供虚假报表的动机。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企业IT投资不会提高审计的固有风险。最后,如果IT系统本身存在明显系统缺陷,在ERP系统设计与运行过程中,操作者有意或无意造成的缺陷所产生的安全漏洞会增加外部审计的固有风险,某一环节问题可能波及其他相关联的诸多环节,此时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可能增加。但我们不倾向于认为现在较为成熟的ERP类IT投资会存在明显安全漏洞与系统缺陷。尽管如此,基于上述诸多方面的分析,我们谨慎提出下列竞争性假设:假设1: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对于实施ERP类IT投资企业,审计师出具清洁审计意见的概率会降低(不会降低)。外部审计的审计收费首先会受到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变化的影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IT投资使得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增加,此时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程度降低,需要增加审计程序,审计费用增加。反之,如果IT投资使得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减少,此时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程度提高,不需要增加审计程序与审计费用。外部审计的审计收费还会受到审计效率的影响。当IT系统提高了数据输入的及时性,降低了数据输入错误率时,审计工作效率提高,审计费用降低。然而,当企业进行IT投资时,审计师需要扩大审计范围,增加新的审计程序,这将降低审计效率,增加审计费用;审计师在面对IT审计环境时需要学习新的IT审计知识,学习在IT审计环境下专业审计判断的能力,增加的学习成本降低了审计效率,提高了审计费用。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下列竞争性假设:假设2: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我国企业IT投资会提高(不会提高)审计收费。

三、研究设计、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一)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为控制其他不可观测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我们采用对照组方法进行研究,给IT投资企业寻找配对样本,将没有进行IT投资的配对样本与进行IT投资的上市公司样本混合在一起进行检验,对照组研究方法能够解决遗漏重要变量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以及估计偏误问题。譬如,近十几年来审计监管逐渐加强,对事务所审计决策产生了影响,如果只运用IT投资样本进行检验,很容易将审计监管变化因素与企业IT投资带来的变化混为一谈。运用对照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选取2003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年报中首次公开披露实施ERP类IT投资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然后给每家当年实施IT投资的企业寻找没有进行IT投资的配对样本。本文按照不放回抽样方法抽取配对样本,给IT投资企业按照行业相同、年度相同、总资产规模最接近原则寻找配对样本,每个配对样本的总资产在IT投资企业资产规模的正负20%以内。表1列示了成功配对的361组IT投资公司与配对样本的描述统计量,IT投资公司与配对公司资产规模的描述统计量非常接近。我们保留IT投资企业与配对样本在IT投资企业投资前三年与后三年的数据,研究样本时间的跨度是2000~2013年。其中,年报来源于巨潮资讯网以及新浪财经公告,内部控制指数来源于迪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其他变量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是sta-ta12.0。为了避免极端值的影响,对连续型变量在上下1%水平上进行了Winsorize处理。

(二)模型设定我们采用如下logit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1进行检验。模型(1)中被解释变量是表示清洁审计意见的哑变量CleanOpin,变量定义见表2。CleanOpin=k1IT_post×ERP+k2IT_post+k3control+εit(1)为了检验假设2,本文在Simunic(1980)、Ke等(2014)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如下固定效应模型[13][14]。模型(2)中被解释变量是审计费用Ln(AF)。Ln(AF)=β1IT_post×ERP+β2IT_post+β3control+εit(2)另外,本文参考Simunic(1980)与Ke等(2014)的相关研究[13][14],控制了影响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的其他因素,最终将上市公司规模(SIZE)、业务复杂程度(ARINV、FOROPS)、财务风险(LIQ、LEV)、盈利能力(ROE、LOSS、CFO)、审计师特征(BIG4)等作为控制变量,各变量定义见表2。四、实证检验与分析(一)描述性统计表3列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量。与已有研究一致,将审计费用取对数,取对数后的均值为13.213,标准差是0.646。审计意见的平均值为0.953,说明绝大多数公司被出具了清洁审计意见(不附加任何说明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内部控制指数得分的最小值是0,最大值是999.75,均值是679.66,符合得分分布特征。应收账款存货与总资产的比值(ARINV)的最小值为1.4%,最大值为73%,样本间差异较大。流动比率(LIQ)的平均值为1.743,表明样本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好。资产负债率(LEV)的平均值为0.485,表明样本公司资本结构整体合理。聘请国际“四大”事务所的样本企业仅占6.7%。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均值为6.2%,表明样本公司净资产收益水平一般。

(二)回归分析表4列示了我国企业IT投资对清洁审计意见影响的logit模型的回归结果,(Ⅰ)为不考虑控制变量的logit模型估计结果,交叉项IT_post×ERP的系数为0.387,在10%显著性水平上大于0,意味着我国企业在IT投资后被出具清洁审计意见的概率提高。(Ⅱ)为考虑控制变量的logit模型混合回归结果,(Ⅲ)为考虑控制变量的面板logit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这两种情况下交叉项IT_post×ERP的系数虽然都大于0但并不显著,表明我国企业在IT投资前后被出具清洁审计意见的概率无显著变化。控制变量LEV与LOSS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小于0,与现有研究结果一致,资产负债率越高的企业以及亏损企业获取清洁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降低。总之,表4表明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我国上市公司在IT投资前后被出具清洁审计意见的概率并没有显著变化。接下来利用模型(2)来检验我国企业IT投资对外部审计收费的影响。Hausman检验发现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来控制与被解释变量相关的不可观测的公司层面因素。表5列出了相应的检验结果。(Ⅳ)为不考虑控制变量时的估计结果,交叉项IT_post×ERP的系数为0.072,在1%显著性水平上大于0,意味着我国企业在IT投资后审计费用显著提高。(Ⅴ)为考虑控制变量时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交叉项IT_post×ERP的系数为0.052,仍然在1%显著性水平上大于0。另外,表5两种回归中IT_post的估计系数都在1%水平上显著大于0,意味着对应的非IT投资企业审计费用也随时间显著提高。原因可能在于,对于没有进行IT投资的配对企业,逐年的通货膨胀物价因素也使得事务所审计收费显著提高。在控制变量中,SIZE、BIG4的系数在1%水平上都显著大于0,这表明被审计单位规模越大以及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时,审计费用显著提高。

(三)稳健性检验在稳健性检验中,我们将来源于迪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的内部控制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考察企业IT投资对内控有效性的影响,检验结果见表6。表6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检验,是因为Hausman检验发现随机效应模型优于固定效应模型。(Ⅵ)列示了不考虑控制变量时的回归结果,交叉项IT_post×ERP的系数为11.951,在5%显著性水平上大于0,我国企业IT投资后内控有效性显著提高。(Ⅶ)列示了考虑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交叉项IT_post×ERP的系数不显著,这表明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我国上市公司在IT投资前后内控有效性水平无显著变化。除此之外,我们重新定义审计意见,设置变量OPINION:当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时O-PINION取值为4,审计意见为无保留意见加事项段时OPINION取值为3,审计意见为保留意见或保留意见加事项段时OPINION取值为2,审计意见为无法发表意见时OPINION取值为1,审计意见为否定意见时OPINION取值为0。然后运用ordinal logit模型进行检验,结论与表4保持一致,这说明我国企业IT投资后被出具更好审计意见的概率无显著变化。另外,在前面本文是按照年度相同、行业相同、资产接近的原则进行配对,其中行业是根据字母行业编码选择相同行业,现在我们根据更加细分的字母加两位数字行业编码进行行业配对,为227个IT投资公司成功配对了227个没有进行IT投资的上市公司。运用新的样本,我们按照表4~6的分析顺序再次进行相关检验,研究结论保持不变。

(四)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分析根据上述检验结论我们对重大错报风险展开进一步分析,重大错报风险分为财务报告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首先,考察我国企业IT投资是否会影响财务报告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通常,如果企业财务报告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显著增加,此时出具清洁审计意见的概率会降低。该命题的逆否命题为“如果企业出具清洁审计意见的概率没有显著降低,则企业财务报告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没有显著增加”。由于原命题和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逆否命题也应当为真命题。根据本文发现的“企业IT投资后被出具清洁审计意见的概率没有显著降低”,可推断我国企业IT投资后财务报告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无显著增加,这与张子余等(2016)发现的盈余信息质量无显著变化的证据保持一致[6]。其次,还需要考察我国企业IT投资是否会影响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细分为控制风险与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取决于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我国企业IT投资后的内控有效性水平无显著变化,可知我国上市公司IT投资后的控制风险无显著变化。王立彦等(2007)、张露等(2013)均发现企业ERP投资对经营业绩改善有积极作用[10][11]。当ERP类IT投资改善了企业经营业绩时,其固有风险会随之降低。因此,我们认为IT投资没有提高控制风险与固有风险,没有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综上,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IT投资不会提高财务报告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也不会提高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我国企业IT投资没有影响重大错报风险,意味着我国企业IT投资后外部审计费用显著提高的原因不在于重大错报风险增加。外部审计面对企业新的IT审计环境时需要重新设计或追加审计程序以及增加IT审计学习成本,这会降低审计效率、提高审计费用。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IT投资与外部审计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企业在IT投资后被出具清洁审计意见的概率无显著变化,与张子余等(2016)发现的我国企业IT投资后盈余信息质量没有显著变化的证据相吻合[6]。(2)我国企业IT投资后外部审计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没有降低,与曾建光(2012)发现的内部成本降低的逻辑保持一致[9]。(3)我国上市企业在IT投资后的外部审计费用有显著提高。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可理解会计师事务所在面对新的IT审计环境时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提高审计收费,调整审计程序,客观出具审计意见。从对影响路径的深入分析中可知,我国企业IT投资对外部审计的影响机理在于:首先,我国上市公司的IT投资没有降低内控有效性水平,没有提高外部审计的控制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无显著变化,企业在IT投资后被出具清洁审计意见的概率没有显著变化;其次,外部审计费用显著提高的原因不在于重大错报风险所带来的审计风险提高,而在于追加审计程序以及IT审计学习成本的增加,两者降低了审计效率,提高了审计费用。关于进一步的研究,我们认为可以运用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考察事务所对IT审计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的分析检查判断过程。基于本文分析可得出以下启示:第一,企业IT投资后在流程再造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内控关键控制点,将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合理嵌入ERP系统运行中,以进一步提高内控有效性,降低外部审计的控制风险。第二,与系统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加强对IT系统缺陷的后期维护。系统供应商作为系统的生产者,对该系统的缺陷以及运作流程了解较多,系统使用者应该与供应商加强沟通,以降低IT系统的固有风险。第三,会计事务所需要不断加强对IT审计人员的培训学习,学习与研究如何运用大数据背景下的IT审计技术,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收费,以提高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Dorantes,C.A.,Li,C.,Peters,G.F.,Richardson,V.J.The Effect of Enterprise Systems Implementation on theFirm Information Environment[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3,30(4):1427—1461.

[2]Morris,J.J.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System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s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11,25(1):129—157.

[3]Klaus,H.,Rosemann,M.,Gable,G.G.What Is ERP?[J].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00,2(2):141—162.

[4]Brazel,J.F.,Dang,L.The Effect of ERP System Implementa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Earnings andEarnings Release Date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8,22(2):1—21.

[5]Morris,J.J.,Laksmana,I.Measuring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Systems on EarningsManagement[J].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Accounting,2010,7(1):47—71.

[6]张子余,杨慧,李常安.我国企业IT投资对财务报告内控实施成本与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6,(5):98—103.

[7]Han,S.,Rezaee,Z.,Xue,L.,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vestments and AuditRisk[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15,30(1):93—116.

[8]Lennox,C.S.Audit Quality and Auditor Size:An Evaluation of Reputation and Deep Pockets Hypotheses[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ccounting,1999,26(7—8):779—805.

[9]曾建光,王立彦,徐海乐.ERP系统的实施与成本———基于中国ERP导入期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2,(3):131—138.

[10]王立彦,张继东.ERP系统实施与公司业绩增长之关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3):116—121.

[11]张露,黄京华,黎波.ERP实施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17—121.

[12]黄志忠,张娟.ERP实施、信息质量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会计评论,2012,3(2):1—13.

it内部审计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4-0128-04

一、引言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再造为基础的分布式管理模式,目的是优化组织结构、提升核算流程效率、降低财务核算成本以及为企业创造价值,其站在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财务服务。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企业将日常的、共同的、分散的、大量的、重复的、可标准化的财务会计流程从下属分公司剥离出来,统一交给财务共享中心进行处理[1],实现了业务处理、数据存储的集中,同时也增加了IT风险。IT风险[2]已经成为企业的“经营风险”,包含IT环境风险、IT管理风险、IT技术风险和IT平台风险等。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目的是为了找出并解决财务共享的IT风险,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通过对大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以发现问题。

IT审计一直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曹立明[3]分析了IT审计本质、目标与方法,认为IT审计是会计信息化的内在要求,并对会计信息化IT审计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对会计信息化IT审计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覃宪姬等[4]以广州地铁IT审计为例,在分析了广州地铁信息系统审计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广州地铁IT审计框架并对其具体内容、实施步骤、审计策略以及审计方法进行了阐述。柳芳[5]从ERP系统安全性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和ERP系统管理风险入手,对ERP固有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IT审计对策。李有华[6]将企业IT风险分为IT战略风险、IT项目风险、IT安全风险、IT服务风险、IT合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IT审计的内容、标准、范围、方法和制度进行了分析。

综观上述文献,大多数文献都基于传统信息系统,并从传统审计手段的角度出发对IT审计的框架、发展与实施进行研究。在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成为大型集团企业的首要选择,其IT架构更多地运用到云计算技术,并需要大数据进行技术支撑。审计人员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进行IT审计时将更多地运用大数据审计[7]手段进行IT审计,从数据的角度发现疑点,以减轻审计工作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有鉴于此,本文从大数据的角度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审计的特点进行分析,梳理其数据流程,在此基础上构建IT审计框架模型,并对其实施流程进行阐述。

二、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框架

(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审计的特征分析

一般认为IT内部控制包含组织层面的IT控制、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三个层面[6],审计人员通常以此为基础展开IT审计工作。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需要充分结合财务共享IT架构特征,其IT审计范围如图1所示。同时,三个层面的IT审计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也出现了有别于传统企业IT审计的特点。

1.组织层面的IT审计

组织层面的IT审计主要检查财务共享IT架构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其核心内容是管理层控制。集团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战略目标清晰,即降低财务核算成本,其IT战略规划应当以实现该目标为前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IT部门与职能的设置。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组织层面IT审计应当对财务共享IT战略规划、IT部门与职能的设置是否符合财务共享战略目标进行检查,并对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2.一般控制层面的IT审计

一般控制层面的IT审计是为了确保IT系统运行的可持续性,能够为应用控制提供支撑,审计对象包含软硬件平台、网络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企业将财务核算业务集中,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实现了财务核算流程再造和数据的集中存储,其IT技术风险应当得到审计人员的重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一般控制层面的IT审计应当对数据安全、基础设施更新、访问安全和网络安全等主要风险点进行审计。

3.应用控制层面的IT审计

应用控制层面的IT审计主要检查业务系统层面所设计、执行的IT控制是否能够确保整个系统具有可信性,以及是否能够完成相关数据的产生、记录、传递、处理、分析和报告等功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的ERP、HR、OA等其他业务系统需要和财务共享中心实现数据对接与共享,为财务核算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其间数据的产生、记录、传递、处理、分析和报告都是IT审计的关键风险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应用控制层面的IT审计应当对财务核算流程的设计与实施、业务系统与财务共享中心的数据对接、登录权限等内容进行重点关注。

(二)IT审计程序流程框架

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即信息系统和技术控制目标,是一种用于“IT审计”的知识体系,由美国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于1996年首次提出并于2005年更新到COBIT 5.0。目前COBIT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政府部门、企业对IT的计划与组织、采购与实施、服务提供与服务支持、监督与控制等进行全面考核与认可的业界标准。由于COBIT 5.0具有普适性,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可以此为基础构建IT审计流程框架。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架构与传统IT架构有所区别,在构建IT审计流程框架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流程框架包含IT审计指南和IT审计流程两部分。其中IT指南是参考COBIT 5.0得出的IT审计标准,在IT审计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包含关键审计因素、流程能力模型、风险控制模型、IT技术可信评估和IT审计知识库等内容。IT审计流程则包含制定审计目标、风险评估、制定审计计划、设计审计程序、执行审计程序和出具审计报告六个流程,如图2所示。

(三)IT审计数据流程框架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中,审计大数据的产生、传递、处理和分析贯穿整个审计过程。为了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审计效率,审计机构可以历史数据、互联网数据等组成的大数据为基础构建审计数据中心,并建立IT审计知识库,帮助审计人员进行高效的IT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通过IT审计知识库中的IT审计知识对审计对象的关键风险点进行重点关注,通过大数据审计方式对审计对象提供的相关大数据进行审计。待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后,可将该审计项目的主要风险点、测试方式以及实质性程序等相关审计数据反馈到审计数据中心以完善IT审计知识库,形成IT审计的数据闭环,如图3所示。

三、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流程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应当是一个包含审计大数据产生、传递、归集和使用的闭环系统,在审计过程中应当由IT审计指南对IT审计的计划、实施进行指导。

(一)制定审计目标

审计人员在进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该模式下的特点,结合财务共享的IT战略规划,明确审计的时间、目标和范围。集团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战略目标为降低财务核算成本,为了实现该目标,其IT架构应当满足技术可信、内部控制有效、数据平台安全等基本要求,也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审计的主要目标。在不同性质的IT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按照实际的审计需求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来制定满足实际需要的审计目标。例如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进行IT审计时更多地关心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应用控制制度建设是否合理、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社会审计中,审计人员进行IT审计时则更加在意通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否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二)风险评估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架构相较于传统IT更多地使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审计的审计风险与以往所有差别,例如审计人员在IT技术层面可能无法对IT技术风险有足够的了解,可以通过权威的第三方IT咨询机构获取该审计项目中财务共享下IT技术的评估报告,即IT审计指南中的IT技术可信评估。除了IT技术风险外,审计人员还应当充分考虑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独特的审计环境,结合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业务流程再造,对财务共享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得出可能的其他审计风险以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建立二维风险矩阵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三)制定审计计划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在考虑企业IT管理框架、人力资源配置等因素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应当充分结合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处理流程标准化程度高、业务量饱和以及财务核算成本低等特点,分别制定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包括确定审计目的、审计范围、人力调配以及审计策略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运用了大数据技术,传统审计手段很难进行有效的IT审计,应当在审计计划中明确使用大数据审计等审计手段。

(四)设计审计程序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程序包含IT管理层控制、IT一般控制和IT应用控制三部分。大数据技术在该步骤得到广泛运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爬虫获取互联网数据,从财务共享数据中心获取集团大数据,然后使用数据驱动测试、数据挖掘、数据多维分析等方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实施审计程序。同时,审计人员也可以使用IT审计知识库比对其他财务共享IT审计项目,辅助确定IT审计中的主要风险点。

1.IT管理层控制

审计人员在进行IT管理层控制时可以结合COSO内部控制框架与财务共享实施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向分子公司总经理、集团财务部员工、财务共享中心负责人等发放。然后可以根据问卷结果与财务共享负责人或IT管理层进行访谈,以评价集团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IT管理层控制的有效性。

2.IT一般控制

审计人员在进行IT一般控制时可以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穿行测试等方式,也可以直接通过第三方IT咨询机构获取企业IT技术评估报告,以确认该审计项目中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数据安全、基础设施更新、访问安全和网络安全等主要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内,不需要整改。

3.IT应用控制

审计人员在进行IT应用控制时可能更多地会运用大数据审计的方法获取审计证据,例如对采集到的大数据进行清洗后通过SQL查询、大数据挖掘和多维分析等方法寻找审计疑点,或通过黑盒测试法进行数据驱动测试以发现IT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大数据审计的方法外,穿行测试与控制测试也能帮助审计人员找出应用控制设计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五)执行审计程序

按照设计好的审计程序进行下一步工作,审计人员需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三个层面进行控制测试,根据实际需求实施实质性程序,通过大数据审计、穿行测试等审计手段得出审计证据,并将从中得出的主要控制风险告之相关人员,记录测试和交流沟通的结果。

(六)形成审计意见,出具管理层建议

按照得到的审计证据,结合最初制定的审计目标得出最后的审计结果,并根据审计结果当中的所发现的问题向管理层出具审计意见和提供建议,在与管理层进行沟通后取得其对管理建议的相关回复。

出具审计结果后审计人员应当将相关数据反馈到IT审计知识库以形成新的IT审计知识,完成审计大数据闭环。

四、结语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设需要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撑,但同时也改变了其IT审计的审计环境。本文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特点构建了该模式下IT审计的审计流程框架并对其具体流程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审计提供理论指导,帮助集团企业降低或规避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IT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德宇.财务共享服务与企业管理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5):160-163.

[2] 周常兰.IT风险控制整合框架的构建――风险控制四维整合框架的引入与扩展[J].经济体制改革,2014(2):102-106.

[3] 曹立明.论IT审计与会计信息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2):108-113.

[4] 覃宪姬,陈瑜,佟柱.信息系统审计的透视与思考――基于广州地铁审计案例的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4(8):62-69.

[5] 柳芳.基于ERP系统固有风险的IT审计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3(12):67-69.

it内部审计论文篇3

当前IT系统越来越多地对业务经营活动进行自动化处理,这就需要IT提供必要数量的控制程序。因此,遵循萨班斯法案的程序需要包括基于IT系统的控制程序。对大多数企业而言,IT在建立与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运用整合的ERP系统,或综合运用各种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的软件,IT系统将为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PCAOB第二号审计标准要求了解IT在内部控制环境中的重要性。它特别指出:公司在其信息系统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状况,影响着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目前我国四大电信运营商全部在美国上市,他们现在正在构建法案要求的内控系统,IT内部控制系统构建及评审是无法绕过的工作。完善内控,特别是电信企业信息化水平很高、业务流程依赖于IT流程的背景下,重视IT内部控制,完善IT内部控制十分迫切。本文讨论我国公司如何依据法案的要求在短时间内构建一套IT内控系统, 并通过有效的IT内控评价活动保证其持续健全有效, 以支持CEO 和CFO 的承诺进行初步探讨。

一、萨班斯法案的要求

世通公司造假案件和安然、安达信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 美国政府认为这是公司上下串通、内外勾结的严重结果, 所以法案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外部审计同时做出了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要求建立独立称职的审计委员会,管理层要负责内控系统的完善和落实,并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刑事责任 .综观整个法案, 最主要的是对公司内控系统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302条款和404 条款。法案对公司内控系统不但规定严格, 而且实施要求和指南也在相续出台, 如SEC 于2003年6月5日根据法案的要求颁布了404条的细化条例, PCAOB于2004 年3月9日第2号审计准则, 对公司管理层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1、302条款的要求:

该条款要求由首席执行官和财务主管在内的企业管理层,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按季度和年度就以下事项发表声明(予以证实):

对建立和维护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负责。

设计了所需的内部控制,以保证这些官员能知道该公司及其并表子公司的所有重大信息,尤其是报告期内的重大信息;

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任何变更都已得到恰当的披露,这里的变更指最近一个会计季度已经产生,或者合理预期将对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产生重大影响的变更。

在当前环境下,IT系统驱动着财务报告流程。诸如ERP之类的IT系统紧密地贯穿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开始、授权、记录、处理和报告一整套过程中。就其本身而言,IT系统和整个财务报告流程也是紧密联系的,为了遵循萨班斯法案,也要对IT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予以评估。

为强调这一点,PCAOB第2号审计标准讨论了IT以及IT在测试内部控制设计合理性及运行有效性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指出:[部分]

…内部控制,包括与财务报告中所有重要账户及披露内容相关的控制政策与程序,都应该予以测试。

一般而言,这样的控制包括IT一般控制,以及其他控制所依赖的控制。

2、404条款管理要求

萨班斯法案的404条款要求,管理层在其年度文件中提供关于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年度评估报告。管理层的年度报告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管理层有责任为企业建立和维护恰当的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

识别管理层所采用的内部控制框架以便按要求评估公司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对从一上个会计年度未以来,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予以评估,其内容也包括有关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公开声明。

年度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发表的财务审计报告,包括管理层对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的证明报告。

管理层关于公司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的书面结论,应包含在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报告和其对审计师的信函中。这一书面结论可采取多种形式,但是管理层对公司面向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必须发表直接意见

如果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中有一个或多个重要缺陷,管理层将不能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评估结论,而且,管理层应该披露自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未以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的所有重要缺陷。

面向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在这一会计期间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重要缺陷,但管理层仍可能会报告“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未起(上个会计年度未起),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如果要做出这样的结论,管理层必须在评估日前已经改进了内部控制,消除了已有的缺陷,并在运行和测试其有效性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测试的时间足以让管理层认为,从本会计年度起,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设计合理、运行有效。

审计师需要合理地确定管理层的认定目标或审计目的(从而依此来收集审计证据),以支持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结论。通过对审计师在这一过程中所应遵循程序的描述,PCAOB第二号审计标准接着指出:

公司在对财务报告做出确认时需要借助于企业的IT系统。为了识别管理层对财务报告所作的相关认定,审计师应考虑每个重要账户潜在错报、漏报产生的原因。在决定一个认定是否与某一重要账户余额或其披露相关时,审计师应该评价IT系统的性质、复杂程度以及企业IT的使用状况。

PCAOB第2号审计标准还专门讲述了IT在期末财务报告中运用,它指出:…要了解期末财务报告的提供过程,审计师就应在每一会计期末评估IT在该过程中的应用范围。………[部分]

因此所有企业构建IT内部控制至少都应具备以下三层通用要素:企业管理层,业务流程和共享服务。

二、我国电信运营企业面临的挑战

由于电信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比较高,业务对IT的依赖程度也比较高。因此依照萨班斯法案要求,完善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时,电信企业的内部控制几乎离不开IT,即使业务控制也是在IT支持环境下的控制。因此,电信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几乎可以说是完善IT内部控制,包括IT一般控制和IT应用控制。但我们的现状不容乐观。

1. IT专业人士,尤其是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来满足萨班斯法案的要求。

法案的要求使很多人认为,IT专业人士应该对其负责的IT系统所产生的信息质量及完整性负责,但问题在于,大多数IT专业人士对复杂的内部控制并不精通或了解,难负其责。尽管这并不说明IT人员没有参与风险管理,但至少IT管理层没有按照组织管理层或审计师所要求的形式进行正式的、规范化的风险管理。 PCAOB指出首席信息官(CIO)们现在必须面对以下的挑战:(1)增强他们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2)理解企业所制定的总的SOX遵循计划;(3)专门针对IT控制拟定一个遵循执行计划;(4)把这个计划与总体的SOX遵循计划相整合。

2 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事实上,每个电信企业都或多或少会都有一些IT内部控制制度,正是由于第一点原因,这些制度基本是由技术管理者制定,他们缺乏规范化风险管理的经验,这些IT控制制度可能不太规范,控制政策程序不太完善, IT控制制度一般存在于系统安全和变更管理等一些一般控制领域,缺乏从公司透明度角度出发的、结合支持业务流程的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所以这也是在国内企业在符合萨班斯法案的道路上,问题最多的领域。

it内部审计论文篇4

当前it系统越来越多地对业务经营活动进行自动化处理,这就需要it提供必要数量的控制程序。因此,遵循萨班斯法案的程序需要包括基于it系统的控制程序。对大多数企业而言,it在建立与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运用整合的erp系统,或综合运用各种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的软件,it系统将为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pcaob第二号审计标准要求了解it在内部控制环境中的重要性。它特别指出:公司在其信息系统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状况,影响着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目前我国四大电信运营商全部在美国上市,他们现在正在构建法案要求的内控系统,it内部控制系统构建及评审是无法绕过的工作。完善内控,特别是电信企业信息化水平很高、业务流程依赖于it流程的背景下,重视it内部控制,完善it内部控制十分迫切。本文讨论我国公司如何依据法案的要求在短时间内构建一套it内控系统, 并通过有效的it内控评价活动保证其持续健全有效, 以支持ceo 和cfo 的承诺进行初步探讨。

一、萨班斯法案的要求

世通公司造假案件和安然、安达信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 美国政府认为这是公司上下串通、内外勾结的严重结果, 所以法案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外部审计同时做出了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要求建立独立称职的审计委员会,管理层要负责内控系统的完善和落实,并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刑事责任 .综观整个法案, 最主要的是对公司内控系统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302条款和404 条款。法案对公司内控系统不但规定严格, 而且实施要求和指南也在相续出台, 如sec 于2003年6月5日根据法案的要求颁布了404条的细化条例, pcaob于2004 年3月9日第2号审计准则, 对公司管理层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1、302条款的要求:

该条款要求由首席执行官和财务主管在内的企业管理层,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按季度和年度就以下事项发表声明(予以证实):

对建立和维护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负责。

设计了所需的内部控制,以保证这些官员能知道该公司及其并表子公司的所有重大信息,尤其是报告期内的重大信息;

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任何变更都已得到恰当的披露,这里的变更指最近一个会计季度已经产生,或者合理预期将对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产生重大影响的变更。

在当前环境下,it系统驱动着财务报告流程。诸如erp之类的it系统紧密地贯穿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开始、授权、记录、处理和报告一整套过程中。就其本身而言,it系统和整个财务报告流程也是紧密联系的,为了遵循萨班斯法案,也要对it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予以评估。

为强调这一点,pcaob第2号审计标准讨论了it以及it在测试内部控制设计合理性及运行有效性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指出:[部分]

…内部控制,包括与财务报告中所有重要账户及披露内容相关的控制政策与程序,都应该予以测试。

一般而言,这样的控制包括it一般控制,以及其他控制所依赖的控制。

2、404条款管理要求

萨班斯法案的404条款要求,管理层在其年度文件中提供关于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年度评估报告。管理层的年度报告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管理层有责任为企业建立和维护恰当的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

识别管理层所采用的内部控制框架以便按要求评估公司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对从一上个会计年度未以来,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予以评估,其内容也包括有关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公开声明。

年度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发表的财务审计报告,包括管理层对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的证明报告。

管理层关于公司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的书面结论,应包含在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报告和其对审计师的信函中。这一书面结论可采取多种形式,但是管理层对公司面向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必须发表直接意见

如果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中有一个或多个重要缺陷,管理层将不能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评估结论,而且,管理层应该披露自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未以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的所有重要缺陷。

面向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在这一会计期间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重要缺陷,但管理层仍可能会报告“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未起(上个会计年度未起),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如果要做出这样的结论,管理层必须在评估日前已经改进了内部控制,消除了已有的缺陷,并在运行和测试其有效性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测试的时间足以让管理层认为,从本会计年度起,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设计合理、运行有效。

审计师需要合理地确定管理层的认定目标或审计目的(从而依此来收集审计证据),以支持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结论。通过对审计师在这一过程中所应遵循程序的描述,pcaob第二号审计标准接着指出:

公司在对财务报告做出确认时需要借助于企业的it系统。为了识别管理层对财务报告所作的相关认定,审计师应考虑每个重要账户潜在错报、漏报产生的原因。在决定一个认定是否与某一重要账户余额或其披露相关时,审计师应该评价it系统的性质、复杂程度以及企业it的使用状况。

pcaob第2号审计标准还专门讲述了it在期末财务报告中运用,它指出:…要了解期末财务报告的提供过程,审计师就应在每一会计期末评估it在该过程中的应用范围。………[部分]

因此所有企业构建it内部控制至少都应具备以下三层通用要素:企业管理层,业务流程和共享服务。

二、我国电信运营企业面临的挑战

由于电信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比较高,业务对it的依赖程度也比较高。因此依照萨班斯法案要求,完善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时,电信企业的内部控制几乎离不开it,即使业务控制也是在it支持环境下的控制。因此,电信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几乎可以说是完善it内部控制,包括it一般控制和it应用控制。但我们的现状不容乐观。

1. it专业人士,尤其是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来满足萨班斯法案的要求。

法案的要求使很多人认为,it专业人士应该对其负责的it系统所产生的信息质量及完整性负责,但问题在于,大多数it专业人士对复杂的内部控制并不精通或了解,难负其责。尽管这并不说明it人员没有参与风险管理,但至少it管理层没有按照组织管理层或审计师所要求的形式进行正式的、规范化的风险管理。 pcaob指出首席信息官(cio)们现在必须面对以下的挑战:(1)增强他们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2)理解企业所制定的总的sox遵循计划;(3)专门针对it控制拟定一个遵循执行计划;(4)把这个计划与总体的sox遵循计划相整合。

2 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事实上,每个电信企业都或多或少会都有一些it内部控制制度,正是由于第一点原因,这些制度基本是由技术管理者制定,他们缺乏规范化风险管理的经验,这些it控制制度可能不太规范,控制政策程序不太完善, it控制制度一般存在于系统安全和变更管理等一些一般控制领域,缺乏从公司透明度角度出发的、结合支持业务流程的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所以这也是在国内企业在符合萨班斯法案的道路上,问题最多的领域。

it内部审计论文篇5

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信息系统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计算机犯罪案件的频频发生等,系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于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我国企业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审计(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dit,以下简称it审计),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摆在我们面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it审计的定义及其特点

it审计是指对信息系统从计划、研发、实施到运行维护各个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的活动,以审查企业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可靠、有效,保证信息系统得出准确可靠的数据。由以上定义可知,it审计的目标是保证it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

该审计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it审计是一个过程。它通过获取的证据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它贯穿于整个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2.it审计的对象综合且复杂。it审计从纵向(生命周期)看,覆盖了信息系统从开发、运行、维护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的各种业务;从横向(各阶段截面)看,它包含对软硬件的获取审计、应用程序审计、安全审计等。it审计将审计对象从财务范畴扩展到了同经营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系统。

3.it审计拓宽了传统审计的目标。传统审计目标仅仅包括“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但it审计除了上述目标外,还包括信息资产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及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

4.it审计是一种基于风险基础审计的理论和方法。it审计从基于控制的方法演变为基于风险的方法,其内涵包括企业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如内部环境的控制、目标的设定、风险事项的识别、风险的评估、风险的管理与应对、信息与沟通以及对风险的监控。

二、我国it审计面对的挑战

it审计和传统审计相比具有的上述特点是吸引我国众多企业引入it审计的重要原因,但是这种方法的应用又会给企业提出巨大的挑战。

1.传统审计线索的消失。在手工会计环境下,审计线索主要来自于纸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这些书面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使得数据若被修改可辨识出修改的线索和痕迹,这就是传统审计线索的基本特征。但是现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这些数据直接记录在磁盘和光盘上,无纸张记录,审计人员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这些数据如何记录,且非法修改删除原始数据也可以不留篡改的痕迹,从而为舞弊人员作案留有可乘之机。尽管许多审计机构要求已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企业将所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打印输出,使用绕开计算机系统的审计方法,并以打印出的证、账、表作为基本审计的线索和依据。但是如果原始数据在业务发生时就被有意篡改,则其派生的记账凭证金额和账户余额及报表数据也一定会出错,打印出的数据也不能作为审计证据。因此即使打印出所有电子数据,传统审计线索也会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完全消失。

2.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面临挑战。手工信息处理的环境下,审计人员无须将数据和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问题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但是在it审计的工作中,网络电子交易数据的安全是关系到交易双方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也是企业计算机网络应用中的重大障碍和审计的首要问题。例如计算机病毒的破坏、黑客用 ip地址欺骗攻击网络系统来获取重要商业秘密、内部人员的计算机舞弊、数据丢失等,都是传统审计从未涉及的,但又是it审计的重点,这对当前我国的审计工作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制度建立等众多方面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3.it审计专业人才匮乏,适应it审计事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还有待建立和健全。由于it审计固有的复杂性,这项工作需要具备会计、审计、组织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综合知识的人才,而且工作人员需要对内部控制和审计有深刻的理解,对信息和网络技术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在我国获得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资格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信息系统审计业务的需求。

三、我国it审计应对策略

面对上述挑战,我们应当多方位、多角度制订措施,使it审计工作更好地为我国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具体措施如下:

1.审计线索的重建。根据计算机网络系统容易在不同地方同时形成相同“原本”数据的特点,可以重建电子审计线索:在电子化的原始数据形成时,同时在审计机构(包括内审机构)和关系紧密(签字确认)的部门形成原始数据的“原本”,或在不同部门各自形成相关的数据库(特别应当包括数量、金额和单价等主要数据项),这样不仅可以相互监督和牵制,还给计算机审计提供可信的审计线索。这种保留审计线索的方法,一方面成为有力的控制手段,另一方面可从审计线索中发现疑点。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专用的审计比较软件,同时将几个部门的同一种数据库进行自动比较形成有差异的数据记录文件,详细审查相关的数据文件和访问有关的当事人,从而取得有力的审计证据。上述比较审计方法是在不同部门同时形成业务数据文件的情况下应用,如果企业业务数据分离存放,如销售合同与销售发票、提货单在不同的部门保存,这种实质性测试也可采用比较审计法,应用专用的审计软件,结合相关的几个业务数据文件进行比较,查出有错误疑点的记录。

2.确保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it审计工作人员要在审计过程中评价企业的防火墙技术、网络系统的防病毒功能、数据加密措施、身份认证和授权的应用实施情况,通过面谈实地审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的情况,查看企业是否为了预防计算机病毒,对外来的软件和传输的数据经过病毒检查,业务系统是否严禁使用游戏软件,以及是否配置了自动检测关键数据库的软件,使异常及时被发现;检测企业是否为了防范黑客入侵,网络交易的数据库采用离散结构,同时在不同的指定网点(如在交易的双方)形成完整的业务数据备份供特殊使用(如审计和监控);此外it审计人员还要注意检查企业的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实施、安全日志制度,审查有关计算机安全的国家法律和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

3.建立一支完备的it审计专业人才队伍。it审计的发展必须有一大批专业化的it审计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操作层面上的培训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职人员培训与未来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将这支队伍逐渐发展起来。此外我国可以从现有的审计队伍中选拔人员进行专门的信息系统审计培训,并考虑在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考试和审计师职称考试中逐步加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等与信息系统审计有关的内容,以及加强对从事信息化咨询的it技术人员的会计与审计知识的培训。为了培养未来审计人员,应在高校会计、审计专业教学计划中增加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内容,也可以考虑在高校中开设信息系统审计专业,直接培养信息系统审计专业人才。

当前我国it审计正处于起步阶段,和传统审计相比,it审计的显著特点决定了其势在必行,但是一种新的方法的引入和实施必定会给企业和审计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种种挑战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迎难而上,使it审计工作不断发展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茂燕. 论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d]. 厦门:厦门大学,2005.

[2]陈朝.我国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系统审计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邓少灵. 企业it审计的框架[j].中国审计,2002(1).

[4]李健,朱锦淼,王晓兵. it审计——人民银行内审面临的新挑战[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6).

it内部审计论文篇6

IT审计是指对信息系统从计划、研发、实施到运行维护各个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的活动,以审查企业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可靠、有效,保证信息系统得出准确可靠的数据。IT审计的目标是保证IT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IT审计具有以下特点:

(一)IT审计是一个过程。它通过获取的证据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它贯穿于整个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二)IT审计的对象综合且复杂。IT审计从纵向(生命周期)看,覆盖了信息系统从开发、运行、维护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的各种业务;从横向(各阶段截面)看,它包含对软硬件的获取审计、应用程序审计、安全审计等。IT审计将审计对象从财务范畴扩展到了同经营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系统。

(三)IT审计拓宽了传统审计的目标。传统审计目标仅仅包括“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但IT审计除了上述目标外,还包括信息资产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及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

(四)IT审计是一种基于风险基础审计的理论和方法。IT审计从基于控制的方法演变为基于风险的方法,其内涵包括企业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如内部环境的控制、目标的设定、风险事项的识别、风险的评估、风险的管理与应对、信息与沟通以及对风险的监控。

二、IT审计面临的挑战

IT审计和传统审计相比具有的上述特点是吸引我国众多商业银行引入IT审计的重要原因,但是这种方法的应用又会给商业银行提出巨大的挑战。

(一)传统审计线索的消失。在手工会计环境下,审计线索主要来自于纸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这些书面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使得数据若被修改可辨识出修改的线索和痕迹,这就是传统审计线索的基本特征。但是,现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这些数据直接记录在磁盘和光盘上,无纸质记录,审计人员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这些数据如何记录,且非法修改删除原始数据也可以不留篡改的痕迹,从而为舞弊人员作案留有可乘之机。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面临挑战。手工信息处理的环境下,审计人员无须将数据和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问题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但是在IT审计中,网络电子交易数据的安全是关系到交易双方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也是商业银行计算机网络应用中的重大障碍和审计的首要问题。例如,计算机病毒的破坏、黑客用IP地址欺骗攻击网络系统来获取重要商业秘密、内部人员的计算机舞弊、数据丢失等,都是传统审计从未涉及的,但又是IT审计的重点,这对当前我国的审计工作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制度建立等众多方面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IT审计专业人才匮乏。适应IT审计事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还有待建立和健全。由于IT审计固有的复杂性,这项工作需要具备会计、审计、组织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工作人员需要对内部控制和审计有深刻的理解,对信息和网络技术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在我国获得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资格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信息系统审计业务的需求。

三、IT审计应对策略

面对上述挑战,我们应当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如何使IT审计工作能够满足商业银行发展的需求。

(一)审计线索的重建。根据计算机网络系统容易在不同地方同时形成相同“原本”数据的特点,可以重建电子审计线索:在电子化的原始数据形成时,同时在审计机构(包括内审机构)和关系紧密(签字确认)的部门形成原始数据的“原本”,或在不同部门各自形成相关的数据库(特别应当包括数量、金额和单价等主要数据项),这样不仅可以相互监督和牵制,还给计算机审计提供可信的审计线索。这种保留审计线索的方法,一方面成为有力的控制手段;另一方面可从审计线索中发现疑点。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专用的审计比较软件,同时将几个部门的同一种数据库进行自动比较,形成有差异的数据记录文件,详细审查相关的数据文件和访问有关的当事人,从而取得有力的审计证据。上述比较审计方法是在不同部门同时形成业务数据文件的情况下应用,如果企业业务数据分离存放,如销售合同与销售发票、提货单在不同的部门保存,这种实质性测试也可采用比较审计法,应用专用的审计软件,结合相关的几个业务数据文件进行比较,查出有错误疑点的记录。

it内部审计论文篇7

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使之影响到公司的决策及执行,IT管理也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IT投资变得无法控制;风险控制与服务质量不能令其他部门满意;由于IT的专业性,IT战略规划常常同公司总体战略难以协调,可能导致影响公司总体战略的贯彻执行。IT治理就是为解决这些矛盾而引入的概念,现在IT治理已经在很多企业内实施,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个关键部分,它能使企业合理利用IT资源,促使IT投资收益最大化,使得IT在复杂的管理环境下有效进行相关风险管理,从而保障IT服务质量,推动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IT内部审计是IT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IT治理起到促进作用。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是指保险公司各层级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各自的职责,采取适当措施,合理防范和有效控制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风险,防止公司经营偏离发展战略的机制和过程。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评,确定系统信息的可依赖程度,评估控制风险的水平,减少审计工作量,节约审计成本,从而保障审计质量。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需求,尤其是对于以经营风险为主的保险公司来讲,有效的内部审计对企业防范风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有效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外部审计也会使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当然,两者在职能、地位、作用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内部审计部门是公司重要部门,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人员需要熟悉公司保险经营和投资经营的运作流程,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经营管理。

二、现阶段保险行业IT内部审计特点

1.顺应政府监管的要求保险行业上市公司除中国人寿在美国上市需要执行SOX法案之外,其他保险公司需要执行保监会《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第三十条中有关于信息技术控制的专门条款,《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指导原则》第八章支持保障系统中的48~53条中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的要求。

2.技术标准的选择一般监管部门会就IT内部控制提出基本准则和指导原则,选择具体的审计标准来达到政府的监管要求是保险公司IT内部审计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有关IT内部控制和IT审计的国际标准很多,这些标准各具特点。一般保险公司的做法都是按照COBIT标准,根据自身特点,结合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有选择性地实施COBIT控制模型,COBIT将IT过程、IT资源及信息与企业的策略、目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三维的体系结构。其中,IT准则反映了企业的战略目标,从质量、成本、时间、资源利用率、系统效率、保密性、可用性等方面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IT资源包括专业人才、应用系统、技术、设施及数据在内的信息相关的资源;IT过程从信息技术的规划与组织、采集与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等四个方面,确定了34个信息技术处理过程。

3.IT审计技术与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测试数据法、平行模拟法、嵌入审计模块法、虚拟实体法、受控处理法、受控再处理法和程序代码检查法。

4.有效控制IT内部审计把对审计风险的检查控制作为IT内部审计的重要质量控制目标。审计风险分为重大错误风险和检查风险,由于IT系统复杂性,检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为避免检查风险的出现需要对IT内部审计进行有效控制。

5.采用非现场审计的方式依靠强大的信息技术的平台,IT内部审计主要采用非现场审计的方式进行。通过远程方式对审计对象相关数据和资料的不断搜集、整理和分析,把审计由事后审计变为事前统一规范、事中监督预警、事后定期分析回顾的过程。

三、保险业IT内部审计需要关注的问题

1.业务与IT联合审计IT内部审计与其他内部审计相比在技术上有其独特之处,如今IT和业务的融合越来越紧密,IT在支撑业务同时,也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引领业务发展。因而IT和业务也需要进行联合审计,交付给公司管理层一个统一、全面的审计结论,使得审计结果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稳定发展的总体目标。

2.从公司治理结构上解决审计独立性问题如何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一直是内部审计探讨的重点,现在很多保险公司IT内部审计独立性从组织结构上来说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成立有公司决策层参加的审计委员会、有独立于IT研发和运维IT内部审计机构以保障IT内控审计和实质性审计的客观公正,是IT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必然要求。

3.提高IT内部审计人员比例和素质IT审计是IT技术和审计技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IT审计人才是复合型人才,需要原来的IT技术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彼此钻研对方的学科,同时掌握财务、运营、商务等管理知识,在通过CISA认证的同时还需要有CFA、CIA、CISP等认证。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是通过需求拉动的,只要公司有相应的需求和激励措施,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4.新技术和IT审计新理念、新技术的吸收运用新技术、IT审计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新理念、新技术对提高生产力、拉动经济增长、改变生活方式等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只有加强对新理念、新技术的了解,迅速做出应对,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5.处理好IT内部审计的关系一是IT内部审计与IT研发、运维、管理关系;二是调整好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国家审计的关系;三是摆正IT内部审计在公司内部审计中的位置。

it内部审计论文篇8

关键词 信息技术审计(ITA) 商业银行 审计体系

在现代金融系统中,商业银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乃至国民建设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每一个银行业务的处理都离不开信息系统,因此对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高安全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经决定着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模式以及创新能力,直接形成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银行IT建设已经成为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一项关键资源,因此对银行IT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已经非常的重要,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技术审计(ITA)提出新的要求。

一、商业银行IT审计的必要性

(一)IT审计是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应用的必然结果

商业银行从最开始手工账务处理,到今天的信息技术覆盖到银行的方方面面。针对国内商业银行,据相关的数据统计,硬件网络平台已经实现了100%的应用,软件应用已经覆盖了80%以上的商业银行业务。从传统的手工处理,到今天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商业银行对信息系统依赖性的日益增强,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对银行信息系统攻击和破坏是益增多,必须要求对商业银行的信息基础建设及信息系统进行审计。

(二)IT审计是商业银行IT风险控制的必然要求

当前银行信息系统所采用IT技术与信息系统软硬件本身存在着大量的脆弱性,如硬件故障、系统漏洞、意外灾祸都会造成银行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国外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一些银行系统失效的风险损失占到总风险损失的10%-20%。如2009年1月下旬,某银行综合业务系统发生故障,造成综合业务系统故障时间约11个小时,导致整个银行不能对外营业,客户服务中断达4个小时,这种系统带来风险不仅给银行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且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声誉风险。

(三)IT审计既是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必然保障,也有利于商业银行业务运营风险的防范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IT建设的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同时在IT建设之初又缺乏系统、统一的规划,致使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建设缺乏标准性、前瞻性、规划性,重复建设严重,数据不完整或难以统一,甚至系统建好后发现不能满足要求而闲置等垢病。IT审计可以从IT建设规划,IT组织架构等方面加以评价或监督,推动银行信息化建设环境的治理。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业务经营风险很大程度上已经转移到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上,因此需要对信息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包括信息资产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四)IT审计也是商业银行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应用,银行不实行IT审计,审计的内容不全面,审计风险也无法控制。而我国绝大多数银行现在IT审计都处于摸索试验的阶段,IT审计的基础相当薄弱,有些银行对IT风险监管缺乏独立性、系统性、全面性,这些都要求银行加快IT审计的步伐。

二、商业银行IT审计的内涵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IT审计定义也未形成统一标准的概念。一般来说国外的IT审计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电子数据处理(EDP)审计,满足对财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的需要,然后经历了以信息系统审计(ISA)为中心审计阶段,到今天逐渐形成独立的信息技术审计(ITA)。

而国内IT审计起步比较晚,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家的认识也不统一,观念上仍存在若干模糊概念。纵观我国商业银行IT审计发展历程及做的IT审计项目,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其一,认为IT审计就是对信息系统的审计(ISA),即对“计算机化的系统进行审计”,其审计对象、审计范围都有其局限性。其二,认为IT审计是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对财务数据进行审计,或者是等同于审计信息化,即运用IT手段或审计工具辅助传统审计或对传统审计进行深化。其三,将IT审计定义为IT运营环境的风险控制,包括IT基础环境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内容。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对IT审计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认识,这才有利于IT审计工作的开展和IT风险的防范,也将为 IT审计形成行业规范和建立准则奠定基础。

综合众多观点以及IT审计在我国的实施情况,笔者结合多年在商业银行IT审计经验,认为IT审计(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dit,简称ITA)是根据公认的标准和指导规范,对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全体信息资产的安全、效率、潜在风险进行评价,从而保证整体IT资源能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的IT审计不仅是评价银行IT基础设施、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同时涵盖系统的建设、系统对业务的支持、以及IT环境建设及IT治理等方面。

三、商业银行中IT审计体系框架及主要内容

当银行业务的处理已经高度依赖于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的今天,信息科技风险的防范,需要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整体有效的监控体系。笔者结合多年商业银行IT审计的工作内容,以及对银行所面临的IT风险思考,提出商业银行IT审计体系框架应当是覆盖了银行IT的基础建设、保障、安全,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活动和资源,以及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与商业银行信息技术的建设不同,银行IT 审计更关注潜在可能风险、风险的规避、管理和控制等。其主要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即IT一般控制审计与IT应用控制审计。

(一)IT一般控制审计

IT一般控制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IT环境治理的审计、IT基础建设的审计、IT系统开发建设过程的审计等。其具体的审计内容见表1:

(二)IT应用控制审计

IT应用控制审计可以分为两方面的内容:

1.信息系统审阅:审计人员参与到信息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在系统的需求论证、系统的基本架构、系统与系统之间关系与影响、开发过程中对主要业务流程控制点、测试与交付等重大控制点发表自己独立专业的意见,为保证系统能满足业务要求和符合企业战略发展提供独立意见。

2.信息系统应用控制审计:审计人员应当对已开发的系统以第三方身份进行独立审计,尤其是对开发过程中无独立的风险部门参与实施的系统。信息系统应用控制审计的内容包括输入输出控制、计算的准确性、系统接口及数据转换的安全性与一致性、访问权限的控制与设计、系统流程对业务流程的表达与控制等,用来评价信息系统是否能准确的对业务提供支持,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同时不产生额外的风险,并且随着业务的发展提出系统持续改进的意见。

四、结语

商业银行IT审计既是银行信息技术应用与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产物,同时也是银行控制自身风险的必然要求。中国商业银行实施IT审计任重而道远,这既有赖于中国商业银行IT治理环境与文化的建立,更有赖于中国IT审计人才的储备及成长,它不仅要求IT审计人员懂得IT技术本身,更应当懂得银行业务,同时还得有现代企业风险控制的意识。

参考文献:

[1]Ron Weber.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rol and Audit. Prentice Hall Inc. 1999.

[2]ISACA. Inform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Association. Review Technical Information Manual.

[3]胡晓明.基于IT治理的我国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体系构建思考.科学管理研究.2008(9).

it内部审计论文篇9

(一)IT过程界定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对象(COBIT)界定了IT过程的范围,根据COBIT的规定,一个IT过程可以被归类为以下四个基本领域中的一个:计划与组织、获取与执行、传播与支持及监控与评估。

表1给出了这四个领域的34个具体的11I过程。

欺诈是否在每一个IT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目前还没有定论。为了更好的理解欺诈是否发生,所有的审计人员都应该更好地理解由犯罪学家唐纳德博士提出的欺诈三角假设。表2对他的三个因素进行了简单描述,任何人只要实施欺诈必然与这三个因素相关联。因为在任何IT过程中,不管IT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如何,只要有一个以上人的参与,就必须慎重考虑欺诈发生的问题。

(二)欺诈的类型描述一般来讲,职业欺诈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资产挪用:任何涉及组织资产偷窃与误用的计划,如将软件及软件许可用于个人目的以获取收益。贿赂:一个人利用在商务交易中的影响力来获得与他,她对上司的责任向背的利益,例如将In殳备维护服务外报给提供回扣的服务商。虚假的陈述:财务报表的虚假陈述以使组织看起来盈利更好或更坏,如电信提供商通过虚假报告来调节每户平均收益。以上每一种欺诈还可以细分。不同类型的欺诈的知识以及跨行业的欺诈阴谋的识别大大地提高了欺诈风险评估的精确性与适用性。

二、欺诈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欺诈风险评估开始于对与IT过程相关的欺诈活动可能性及其显著性的分级量化。只有对其工作评估的性质进行评估才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欺诈风险评估模型PCAOB第2号审计准则提供了一个风险或然性的样本以及相应的显著性,并具体化了三种风险水平:细微的、中度细微的及很可能的。PCAOB准则同时也将风险的显著性与影响分为三个层次:非实质性的、轻度实质性的及实质性的。图1阐述了风险的显著性与或然性之间的关系。

完成与IT过程相关的欺诈活动分级量化后,欺诈风险评估程序就能建立IT过程与各种现行的欺诈与控制之间的映射,如表3所示。欺诈风险评估使得组织能够容易的可视化欺诈的发生领域,并优先配置资源对这些潜在的欺诈高发领域加以控制与建设。随着企业、业务及IT环境的迅速改变,欺诈风险评估应该成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或者随时确保IT过程跟上变化。甚至,为了风险评估而在识别具体的IT过程与环节时,审计人员在公司内部可以运用欺诈的历史模式作为标杆参考。

(二)欺诈的预防措施为了阻止欺诈的发生而进行的,预防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等到产品、项目或者IT应用设计生产完成后,再采取措施代价是高昂的,也就是说在最初就应加以卓越的设计。欺诈预防现在已在审计活动中得到了实施,审计人员对组织早期的业务、过程和IT应用具备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不管用来防范欺诈风险的控制措施是否充分,也不管欺诈风险的水平是细微还是显著,都应该设计、选择、集成相应的手段来及时地最小化欺诈风险与损失(可参考图1)。这些措施既可以内部化到内部控制中(BICs),作为常规的欺诈检测程序的一部分,或者作为欺诈风险发生的早期预警信号(EWSs)的一部分。表4提供了一些例子。

(三)欺诈的鉴别方法在完成与IT过程及相应的鉴别措施相关的欺诈风险评估后,IT审计人员便可设计ICQs来评估并测试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反欺诈程序。财务人员一般应评估与财务记录相关的措施以及商业运作的合规性。然而IT审计人员应该关注内部控制技术(ICTs)体系及其相关的过程。不过,欺诈鉴别中的ICQs的质量却在很大程度受到审计人员的技术胜任能力、对IT以及企业运作的洞察力和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如软件开发编程能力、数据库管理能力、网络规划与实施技巧、IT安全等)的严重影响。而IcOs的开发很有可能成为已经建立的程序的参照物,最佳的实践以及监管的标准。

三、欺诈的调查分析殛结论

it内部审计论文篇10

[作者简介]刘国城(1978― ),男,内蒙古赤峰人,南京审计学院讲师,硕士,从事审计理论研究。

第27卷第3期2012年5月审计与经济研究JOURNAL OF AUDIT & ECONOMICSVol.27, No. 3May, 2012

[摘要]在分析中观信息系统风险与损失的成因基础上,借鉴BS7799标准,一方面从物理层次与逻辑层次两个方面研究中观信息系统固有风险的评价模式;另一方面从一般控制与应用控制两个层面探索中观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机制。基于BS7799标准对中观信息系统审计进行研究,旨在为IT审计师有效实施中观信息系统审计提供应用指南。

[关键词]BS7799标准;中观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内部控制;中观信息系统;中观信息系统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833(2012)03005007

所谓中观信息系统审计就是指审计主体依据特定的规范,运用科学系统的程序方法,对中观信息系统网络的运行规程与应用政策实施的一种监督活动,旨在增强中观经济主体特定信息网络的有效性、安全性、机密性与一致性,以保障中观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行[1]。中观信息系统的审计主体即IT审计师需要重视中观信息系统审计的复杂性,且有必要借助BS7799标准,构建并完善中观信息系统审计的实施流程,优化中观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之所以需要借助BS7799标准,是因为BS7799标准的众多功能可以满足中观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需求。在尚未有详细信息系统审计(以下简称“IS审计”)规范的条件下,中观信息系统审计对信息安全管理策略的需求巨大,而BS7799标准恰恰是问世较早且相对成熟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它能够确保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自动通信、信息处理和利用时,在各个物理位置、逻辑区域、存储和传媒介质中,较好地实现保密性、完整性、有效性与可用性,能够在信息管理与计算机科学两个层面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向中观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转化,中观信息系统审计的需求与BS7799标准的功能具备整合的可行性。

一、 BS7799标准

1995年,英国贸工部制定了世界首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BS77991:1995《信息安全管理实施规则》”,并作为各类组织实施信息安全管理的指南[2],由于该标准采用建议和指导的方式编写,因而不作为认证标准使用;1998年,英国又制定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BS77992:1998《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作为对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认证的标准[3];1999年,英国再次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BS77991:1999”与“BS77992:1999”这一对配套标准;2000年12月,“BS77991:1999”被ISO/IEC正式采纳为国际标准“ISO/IEC17799:2000《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规则》”,此外,“BS77992:1999”也于2002年底被ISO/IEC作为蓝本修订,成为可用于认证的“ISO/IEC《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2005年,BS77991与BS77992再次改版,使得体系更为完善。BS7799标准体系包含10个管理要项、36个管理目标、127个控制目标及500多个管理要点。管理要项如今已成为组织实施信息安全管理的实用指南;安全控制目标能够帮助组织识别运作过程中影响信息安全的因素。BS77991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安全议题,它主要告诉IT审计师安全管理的注意事项与安全制度。BS77992详细说明了建立、实施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指出组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风险评估等级,从而识别最应该控制的对象并对自身需求进行适当控制。BS77991为信息系统提供了通用的控制措施,BS77992则为BS77991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应用指南。

国外相对成熟的信息安全管理理论较多,它们各有千秋,彼此之间相互补充且有交叉。BS7799标准仅是众多信息安全管理理论中的一种,与传统审计方法相比,仅适用于IS审计范畴。然而,BS7799标准的特别之处表现在:其一,它是一部通用的信息安全管理指南,呈现了较为全面的系统安全控制措施,阐述了安全策略和优秀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安全操作方法,能够为IT审计师开展审计工作提供全程支持;其二,它遵循“计划-行动-控制-改善方案”的风险管理思想,首先帮助IT审计师规划信息安全审计的方针和范围,其次在审计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及风险控制策略并予以实施,制定持续性管理规划,建立并运行科学的中观信息系统审计执行体系。

二、 中观信息系统的风险与损失

中观信息系统风险是指成功利用中观信息系统的脆弱性或漏洞,并造成系统损害的可能性。中观信息系统风险极其庞杂且非常普遍,每个中观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都是不同的,这种风险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组合的[4]。中观信息系统风险包括:人员风险、组织风险、物理环境风险、信息机密性风险、信息完整性风险、系统风险、通信操作风险、设施风险、业务连续性风险、法律风险及黏合风险(见图1),它们共同构成了中观信息系统的风险体系,各种风险除具有各自的特性外,有时还可能相互作用。

中观信息系统风险的成因离不开外来威胁与系统自身的脆弱性,且风险的最终后果就是损失。图1中的“a.威胁性”是系统的“风险源”,它是由于未授权访问、毁坏、数据修改以及拒绝服务等给系统造成潜在危害的任何事件。中观信息系统的威胁来自于人为因素及非人为因素两个方面。人为因素是对中观信息系统造成威胁的决定性力量,人为因素造成威胁的主体有竞争对手、网络黑客、不满员工或正常员工。图1中的“b.脆弱性”是指在系统安全程序、管理控制、物理设计中存在的、可能被攻击者利用来获得未授权信息或破坏关键处理的弱点,由物理环境、技术问题、管理问题、法律问题四个方面组成。图1中的“d.风险承受力”是指在中观信息系统遭遇风险或受到攻击时,维持业务运行最基本的服务和保护信息资产的抵抗力、识别力、恢复力和自适应能力。

中观信息系统风险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是遵循“abc”路径,这条路径形成的风险为中观信息系统“固有风险”,即假定中观信息系统中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造成系统存在严重错误与不法行为的可能性。该路径的作用形式为人为因素或非人为因素是风险源,对中观信息系统构成威胁,该威胁产生后寻找并利用系统的脆弱点(假定中观信息系统对该脆弱点没有设计内控制度),当威胁成功作用于脆弱点后,就对系统进行有效攻击,进而产生中观信息系统风险。二是遵循“abPc”路径,该路径所形成的风险为中观信息系统的“控制风险”,即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未能及时预防或发现系统中的某些错误或不法行为,以致中观信息系统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与“abc”路径比较,该路径多出“P.内部控制”过程,这说明当威胁已产生并将利用系统的脆弱点时,中观经济主体已经对该脆弱点设计了内控制度体系,但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不科学、不完善或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从而造成内部控制未能阻止“威胁”,致使中观信息系统形成风险。中观信息系统损失的形成遵循“cde”路径。然而,由于中观信息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风险防御能力(即“d.风险承受力”),因而并非所有风险都将造成损失。当中观信息系统识别并抵抗部分风险后,最终未能消除的风险通过对系统的负面作用,会给中观信息系统造成间接或直接的损失。

三、 中观信息系统固有风险的评价模式

图1中的“abc”路径是中观信息系统固有风险产生的路径,固有风险形成的条件是“假定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固有风险是中观信息系统审计准备阶段的一项基础工作,只有正确评价固有风险,才能合理评估审计风险,准确确定审计范围并制定审计计划[56]。笔者认为,BS7799标准之所以能够有效评价中观信息系统的固有风险,是因为BS7799标准的管理要项、管理目标,控制措施与管理要点组成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这个体系为IT审计师确定与评价系统固有风险提供了指南[7]。BS7799标准对IT审计师评价固有风险的贡献见上表1。

(一) 物理层次的风险评价

物理层次的内容包括物理环境安全与物理环境设备[7],其中,物理环境安全包括硬件接触控制、预防灾难措施和网络环境安全;物理环境设备包括支持设施、硬件设备和网络物理环境。针对上述分类,下面对物理层次风险评价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是物理环境安全风险评价。在评价物理环境安全风险时,可以借鉴BS7799标准A、B、D1、D3、E、G8、H5、I、J。例如,IT审计师在了解被审中观信息系统的“预防灾难措施”时,可参照“A.安全方针”,依据BS7799对“安全方针”进行阐述,了解被审系统的“信息安全方针”,关注被审系统在相关的“方针与策略”中是否估计到了系统可能遭遇的所有内外部威胁;当威胁发生时,是否有具体的安全保护规定及明确的预防措施;对于方针的执行,是否对每位员工都有所要求。假若IT审计师在审计中未找到被审系统的“安全方针”,或找到了但“安全方针”并未涉及有关“灾难预防”方面的安全措施,则IT审计师可直接认定被审系统在这方面存在固有风险。其次,物理环境设备风险评价。在评价物理环境设备风险时,可以借鉴BS7799标准A、B、C1、D、E2、E3、F6、G3、G8、H5、I、J。例如,IT审计师在了解被审系统有关“硬件设备”的情况时,可参照“C1.资产责任”。BS7799标准对“资产责任”的说明有“组织可根据运作流程与系统结构识别资产,列出清单”,“组织的管理者应该确定专人负责相关资产,防止资产的被盗、丢失与滥用”。借鉴C1的信息安全管理目标与措施,IT审计师可以关注被审单位是否列出了系统硬件设备的清单,是否有专人对资产负责。如果相关方面的管理完备,则说明“硬件设备”在责任方面不存在固有风险,IT审计师也不需要再对此方面的固有风险进行评价。再如,IT审计师在确认“硬件设备”方面的固有风险时,还可参照“E3.通用控制”。BS7799标准对“通用控制”的说明有“定期进行资产清查”,“未经授权,资产不能随便迁移”等。借鉴这一措施,IT审计师需要了解被审系统的有关资产清查记录以及资产转移登记手续,如果相关记录不完整或手续不完备,则IT审计师可直接认定“硬件设备”在控制方面存在固有风险。

(二) 逻辑层次的风险评价

逻辑层次的内容包括软件环境、系统生命周期和逻辑安全[7]。其中,软件环境包括系统软件、网络软件与应用软件;系统生命周期包括系统规划、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试运行以及维护;逻辑安全包括软件与数据接触、数据加密机制、数据完整性、入侵检测、病毒与恶意代码以及防火墙。针对以上分类,下面对逻辑层次风险评价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是软件环境风险评价。在评价软件环境风险时可以借鉴BS7799标准A、B、C1、D、E1、E3、F、G、H、I、J。例如,IT审计师在掌握被审系统有关“网络软件”的情况时,可借鉴“G2.用户访问管理”标准。BS7799对该标准的阐述包括“建立用户登记过程,对用户访问实施授权”,“对特权实行严格管理”,“对用户口令进行严格管理”等。借鉴G2下相关信息安全管理措施,IT审计师可以详细核查被审网络软件是否建立了用户注册与登记过程、被审软件的特权管理是否严格、是否要求用户秘密保守口令。假若IT审计师发现用户并未得到访问网络软件的权限却可以轻易访问网络软件,则该软件必然存在风险,IT审计师就可通过与BS7799标准比照并发表评价结论。又如,IT审计师在评价“系统软件”固有风险时,可借鉴“G5.系统访问与使用的监控”标准。该标准的阐述有“使用终端安全登陆程序来访问信息服务”,“对高风险的不活动终端采取时限措施”。IT审计师在评价“系统软件”自身风险时,可套用上述安全措施,逐项分析被审系统软件是否完全达到上述标准并作出合理的风险评价。其次是系统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价。在评价系统生命周期风险时,可借鉴BS7799标准A、B、D1、D3、E、F1、F2、F3、F4、F6、F7、G、H、I、J。如IT审计师在检查被审系统的“系统设计”时,可参照“H1.系统安全要求”。H1的解释为“系统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系统安全性,组织在项目开始阶段需要识别所有的安全要求,并将其作为系统设计开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行调整与确认”。因而,IT审计师在检查系统设计有关资料时,需要分析被审单位是否把上述解释融入系统设计中,或是否全面、有效地融入设计过程,如果被审单位考虑了诸因素,IT审计师就可以确认被审系统的设计环节在此方面不存在风险。假若IT审计师发现在系统设计阶段被审单位没有考虑到需要“引入控制”,且在系统运营期间对系统的“控制”也不够重视,则IT审计师可以作出系统自身安全及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存在风险的结论。第三是逻辑安全的风险评价。在评价逻辑安全风险时,可以借鉴BS7799标准A、B、C2、D、E1、E3、F、G1、G2、G4、G5、G6、G7、G8、H、I、J。IT审计师在检查被审系统的“病毒与恶意代码”时,可借鉴“G4.网络访问控制”。BS7799对该标准的阐述有“建立并实施网络用户服务使用方针”,“从用户终端到网络服务的路径必须受到控制”以及“对外部链接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等。IT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该关注被审系统在上述方面的执行思路与执行程度,假若被审单位对上述方面缺乏重视,则恶意用户未经授权或未受限制就能轻易访问系统,系统遭受病毒或恶意代码损害的风险会相应加大。再如,IT审计师在评价系统“数据完整性”的风险时,可借鉴“F1.操作程序与职责”。该标准的描述有“在执行作业的过程中,提供差错处理及例外情况的指导”,“进行职责分离,减少出现非授权更改与数据信息滥用的机会”等。结合上述措施,IT审计师应该关注被审单位是否通过外键、约束、规则等方式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如果被审单位没有按照上述方法操作,则被审系统将会在“数据完整性”方面存在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中观信息系统固有风险的评价较为复杂。在理论研究中,本文仅选取BS7799的某些标准举例进行阐述,但在实践中,IT审计师不应只借鉴BS7799标准的单个或部分标准,就做出某方面存在“固有风险”的结论。如仅从C1看,“硬件设备”无固有风险,但从E3看,“硬件设备”确实存在固有风险。鉴于此,IT审计师应由“点”及“面”,全面借鉴BS7799标准的整个体系。只有如此,才能更科学具体地进行物理及逻辑层次的风险评价。

四、 中观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机制

图1中的“abPc”路径是中观信息系统控制风险产生的路径,控制风险的形成条件是“假定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内控制度不科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产生控制风险最主要的原因是内部控制机制失效,即“P”过程出现问题。评价内部控制是IT审计师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也是中观信息系统审计实施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当前我国信息系统审计方面的标准与规范仅有四项,因而IT审计师对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还处于摸索阶段,急需详细的流程与规范进行指导。笔者认为,BS77991《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与BS7799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能够为IT审计师评价中观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提供思路。BS7799是一套完备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T审计师完全可以借鉴其体系与框架来设计中观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评价流程,构建适用于中观信息系统的审计流程。BS7799标准的具体借鉴思路见表1,具体阐述如下。

(一) 一般控制的评价

1. 组织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

在评价组织管理的内控时,可借鉴BS7799标准A、B、C1、D1、D3、E、F、G、H、I、J。IT审计师可将BS7799标准体系作为信息系统组织管理内部控制的衡量标准,并以此确认被审系统组织管理内控制度的科学性与健全性。假若某中观经济主体将信息系统的部分管理活动外包,则IT审计师可借鉴BS7799中的“B3.外包控制”标准,检查外包合同的全面性与合理性。如果被审单位在外包合同中规定了信息系统的风险、承包主客体各自的系统安全控制程序,并明确规定了“哪些措施必须到位,以保证涉及外包的所有各方关注各自的安全责任”,“哪些措施用以确定与检测信息资产的完整性和保密性”,“采取哪些实物的和逻辑的控制以限制和限定授权用户对系统敏感信息的访问”以及“发生灾难时,采用怎样的策略来维持服务可用性”,则IT审计师就可确认被审系统在外包方面的控制设计具有科学性与全面性,只需再对外包控制条款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就可以得出对被审单位外包活动评价的整体结论。

2. 数据资源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

在评价数据资源管理的内控时,可以借鉴BS7799标准A、B、C、D、E1、E3、F、G、H、I、J。信息系统数据包括数据字典、权限设置、存储分配、网络地址、硬件配置与系统配置参数,系统数据资源管理有数据存放、备份、恢复等,内容相对复杂。IT审计师在评价数据资源管理的内部控制时,也需要借鉴BS7799标准体系。例如,IT审计师可借鉴“F1.操作程序与职责”或“G6.应用访问控制”评价数据资源管理。F1与G6的阐述有“识别和记录重要数据的更改”、“对数据更改的潜在影响作出评估”、“向所有相关人员传达更改数据的细节”、“数据更改不成功的恢复措施”、“控制用户的数据访问权,如对读、写、删除等进行限制”、“在系统共享中,对敏感的数据实施高级别的保护”。IT审计师在审计时,有必要根据上述思路对系统数据管理的控制制度进行深层次评价。在当前缺乏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情况下,以BS7799体系作为评价数据资源管理内部控制的指南,不失为一种好的审计策略。

3. 环境安全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

在评价环境安全管理的内控时可以借鉴BS7799标准A、B、C1、D、E、F、G、H、I、J。信息系统的环境安全管理包括物理环境安全管理与软件环境安全管理,系统环境是否安全决定着危险因素对脆弱性的攻击程度,进而决定着信息系统风险。IT审计师在审计系统环境的安全管理过程时,需要关注设备、网络、软件以及硬件等方面。在评价系统环境安全管理的内部控制时,IT审计师有必要借助上述BS7799标准体系。例如,BS7799的“E1.安全区域”标准与“E2.设备安全”标准的解释有“信息处理设施可能受到非法物理访问、盗窃、泄密等威胁,通过建立安全区域、严格进入控制等控制措施对重要的系统设施进行全面保护”,“应该对信息处理设施运作产生不良影响的环境条件加以监控,如,湿度与温度的影响”。类似上述的BS7799系列标准都为IT审计师如何确认环境安全管理的内控提供了审计指导,且其指导思路清晰、全面。IT审计师通过借鉴BS7799系列标准,可以深层次挖掘系统环境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中存在的疏漏以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评判环境安全管理的控制风险。

4. 系统运行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

在评价系统运行管理的内控时,可以借鉴BS7799标准A、B、C1、D、E1、E3、F、G、H、I、J。中观经济主体对运行系统的管理相对复杂,涉及到系统组织、系统维护、系统完善等多个方面。由于系统运行中需要管理的环节繁多,而且目前也没有规范与流程可以参考,因而,评价系统运行管理的内控也有必要借鉴上述BS7799标准体系。例如,BS7799标准“D2.设备安全”与“H5.开发与支持过程中的安全”的阐述有“信息系统操作者需要接受安全意识培训,熟悉与系统运行相关的安全职责、安全程序与故障制度”,“系统运行中,建立并实施更改控制程序”以及“对操作系统的更改进行技术评审”等方面。IT审计师采用询问、观察、检查、穿行测试等方法评审系统运行管理的内部控制,需要有上述明细的、清晰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则予以指导,这些标准可以指导IT审计师了解被审系统是否有健全的运行管理规范及是否得到有效运行,借此,IT审计师可以作出全面的内控判断,进而出具正确的审计结论。

(二) 应用控制的评价

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包括输入控制、处理控制与输出控制。在评价系统输入控制、处理控制以及输出控制三者的内控时,同样有必要借鉴BS7799标准,且BS7799标准中A、B、D、E1、E3、F1、F2、F3、F4、F5、F7、G1、G2、G4、G5、G6、G7、G8、H、I、J相对应的信息安全管理目标与措施能够在IT审计师对三者进行内控评价时提供相对详尽的审计框架。为确保信息系统输入、处理与输出的信息完整、正确,中观经济主体需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IT审计师在中观信息系统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对被审系统应用控制进行正确评价。

在IT审计师对应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过程中,上述BS7799标准体系可以对应用控制评价进行全程指导。例如,BS7799标准中“H2.应用系统的安全”提到“数据输入的错误,可以通过双重输入或其他输入检查侦测,建立用于响应输入错误的程序”,“已正确输入的数据可因处理错误或故意行为而被破坏,系统应有确认检查功能以探测数据的破坏”,“为确保所存储的信息相对于各种情况的处理是正确而恰当的,来自应用系统的输出数据应该得到确认”等控制策略,并提出了相对详细的控制措施。应用控制环节是信息处理的脆弱集结点,IT审计师在进行应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环节时有必要考虑周全,详尽规划。IT审计师可以遵循H2全面实施针对应用控制的审计,依照BS7799标准体系,检查被审系统对于超范围数值、数据区中的无效字符、丢失的数据、未经认可的控制数据等系统输入问题的控制措施以及应急处理能力;检查是否对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了确认,系统的批处理控制措施、平衡控制措施等,以及相关控制行为的执行力度;检查信息输出是否实施了可信性检查、一致性控制等措施,如果有相关措施,那么执行力度如何。BS7799标准体系较为全面,对于IT审计师评价系统的应用控制贡献很大,如果IT审计师能够创造性借鉴该标准,必可做好符合性测试,为实质性测试夯实基础,也定会提高审计质量。

五、 结束语

表1是笔者在分析某商业银行信息系统与某区域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对“BS7799标准如何应用于信息系统审计”所进行的设计,当针对其他行业时,或许需要对表1进行适当调整。不同行业、不同特性的中观经济主体在信息系统审计中运用BS7799标准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本文以分析中观信息系统风险为着手点,沿用BS7799标准对中观信息系统审计进行研究,旨在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王会金,刘国城.中观经济主体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分析及实施路径探索[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5):2731.

[2]BSI.ISO/IEC17799-2000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S]. London:British Standards Institation,2000:179202.

[3]BSI.BS779922002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specification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S]. London: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ation,2002:267280

[4]孙强.信息系统审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刘国城,王会金.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理论探索与体系构架[J].审计研究,2011(2):2128.

[6]王会金.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控制体系研究――以COBIT框架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为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1):1623.

[7]科飞管理咨询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概论-BS7799理解与实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BS7799 Criter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eso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

LIU Guocheng

it内部审计论文篇11

IT审计(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dit)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产生的新概念,人们对IT审计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我国国家审计中相对于IT审计的提法一般为计算机审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也先后出现过会计电算化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计算机数据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诸多与IT审计相关的称谓,国外则有EDPA、CAA、ISA、ICTA等各种提法。笔者认为,结合我国国家审计的职能和特点,IT审计可以定义为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开展的审计。这一提法可以较为全面、准确地定义信息技术在国家审计实务中的应用,同时也是世界审计组织(INTOSAI)及其IT审计工作组各成员国最高审计机关普遍认可和采用的提法。

由于各国国家审计机关在IT审计的定位和侧重等方面存在差异,其组织形式和实施模式也不尽相同。世界审计组织(INTOSAI)认为IT审计是通过获得和评估证据,确定IT系统是否保护了组织的资产,有效率地使用资源,维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以及有效地达到组织的业务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位得到了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的普遍认同;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建立了普遍适用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指南和流程,所的COBIT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最先进、最权威的信息技术控制框架;美国审计署(GAO)将信息系统审计作为IT审计的重点,在20__年2月的《联邦政府信息系统控制审计手册》中将信息系统审计的实施分为一般控制审计和应用控制审计两个部分;英国审计署(NAO)侧重于政府IT项目绩效审计,在20__年2月的绩效审计报告中对过去十年来信息技术在政府工作中发挥的作用、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方向进行了系统总结。

二、我国现行国家IT审计架构及缺陷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运用,为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变化,我国国家IT审计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从无到有、从单机到网络、从探索研究到逐渐普及,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本国特色的IT审计架构和工作模式。

(一)现行国家IT审计架构。

在法理基础方面,审计法明确规定了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计算机储存和处理的财政、财务收支电子数据以及必要的技术文档,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国家审计准则》也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的特殊性作出了一些特别规定,在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审计实施方案,实施审计检查、获取审计证据,作出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等环节表现出鲜明的关注信息系统、突出信息技术的特色。

在组织结构方面,以审计署为例,已经形成计算机技术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管理全国审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的格局,各审计业务部门负责结合审计项目开展电子数据审计。计算机技术中心不仅要配合业务部门开展计算机审计业务,同时还要承担建设、开发、推广和维护审计信息系统,以及编制IT审计规范和组织IT培训考试等各项工作。

在工作模式方面,随着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和审计管理系统(OA)的全面应用,国家IT审计逐步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大型项目组织管理,运用审计软件实施现场审计,积极探索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逐步推进审计数据资源建设的IT审计模式,审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国家IT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组织结构和工作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求,与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功能的要求相比,我国国家IT审计还存在以下不足:

1.审计业务与IT技术的结合不够紧密。

虽然计算机审计培训已开展多年,计算机审计技术也已在国家审计的各个行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但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审计业务部门过于依赖IT部门技术支持的现象,粉饰和包装计算机审计成果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在审计项目中原本应由审计业务部门主导和实施的常规计算机审计工作往往过多地需要借助IT技术人员的参与,不仅不利于各行业、领域中审计业务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而且较易形成审计业务与计算机技术“两张皮”,阻碍了计算机审计技术在审计实务中的进一步深入应用。

2. IT审计部门的职能定位不够清晰。

与部分其他国家审计机关比较,目前我国审计机关还没有纯粹意义上的IT审计部门,IT部门的职能定位较为模糊。一般来说,审计机关设立的计算机技术中心、计算机审计处、信息中心等部门同时承担了电子数据审计、信息系统审计、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等多项职能,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职能均由IT部门负责,因此不仅需要承担大量系统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还要投入精力开展计算机审计业务,IT业务需求与人力资源矛盾突出。同时,IT部门往往没有真正作为审计业务部门进行管理,在独立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和IT绩效审计项目方面存在障碍,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

3.信息系统审计和IT绩效审计起步较晚。

由于信息化程度的差别,美国、英国等国家广泛开展的信息系统审计和IT绩效审计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一是信息系统审计还没有成熟有效的组织方式和审计标准,同时由于掌握核心技术的IT公司为保持其垄断地位不会轻易公开其核心技术,审计人员对商业 银行、大型国企等单位所使用信息系统难以了解透彻;二是对IT项目投资的审计还仅仅停留在资金审计的层面,IT项目绩效尚未开始作为一个单独的审计类别进入国家审计的范围,也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政府IT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国家IT审计架构探析

IT审计的职能来源于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国家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是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工作目标。为了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国家审计履行法定职责的需要,应当构建国家IT审计的体系架构。

(一)国家IT审计架构需求分析。

前述定义,IT审计是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开展的审计。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对以电子数据为载体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另一方面,需要对记录、处理和产生电子数据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进行检查,以确保电子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可靠。于是,总体来说IT审计架构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利用信息技术对记载财政财务收支和相关经济活动的电子数据的审计和利用信息技术对产生电子数据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

从国家审计履行法定职责的角度看,可先组织信息系统审计,检查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对产生电子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可靠性的影响;再组织电子数据审计,检查财政财务收支和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通常情况下,也可交叉组织实施。

1.信息系统审计。

通常情况下,信息系统审计是实施电子数据审计的必要准备,属于结合电子数据审计的信息系统审计。但对于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企业ERP建设项目的审计,需要对项目建设的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研发、实施、运行、维护等全过程,对信息系统的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安全系统、运行服务系统等各组成部分,进行全面审查。此时的信息系统审计并不结合电子数据审计,属于独立的信息系统审计。因此,信息系统审计可划分为结合式和独立式两种方式。

结合式的信息系统审计,其目标是检查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对产生电子数据的数据风险,测评信息系统对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的影响。由于数据式审计的运用一定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如同在纸质环境下一样,系统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健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因此,为了控制数据风险,保障审计目标的实现,审计人员应该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调查、测试和评价。

独立式的信息系统审计,其目标是检查项目建设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据有关统计数据,20__年我国政府行业IT应用建设投资总规模达707.5亿元,同比增长14.2%,相当于奥运全部场馆建设的3.6倍,超过三峡工程15年投入的三分之一。历年政府IT项目建设投入巨额资金后,是否存在重复建设、绩效低下的情况,以及电子政务建设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众服务能力方面的效果如何都亟待评估。因此,除了一般意义上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有效和效率等进行审计之外,对信息系统和IT项目的经济性和投资绩效也应纳入独立式信息系统审计的范畴。

2.电子数据审计。

电子数据审计是以系统内部控制测评为基础,通过对电子数据的收集、转换、整理、分析和验证,对信息系统产生的电子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所记载的经济业务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检查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电子数据审计的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与传统手工审计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审计的对象、方法和技术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双方都利用计算机作为作业工具,即一方用计算机记录财务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数据,另一方用计算机进行审计。

电子数据审计作为传统手工审计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自然演化,是目前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IT审计形式。近年来,我国各级审计机关总结审计经验,组织开发了以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为代表的一批审计软件,并注重在实践中予以修改完善。审计软件的广泛应用,改进了审计手段,提高了审计效率,加强了审计工作在信息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另外,作为“金审工程”重要建设成果的国家审计信息系统(GAIS)已经初具规模,随着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审计管理系统(OA)、审计数据中心、网络系统和安全系统等应用的不断深化,对审计机关所属机房、网络、网站和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与维护,以及为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建立适应国家审计需求的IT审计架构。

结合我国国家IT审计的实际需求,审计机关应该具备相应的组织结构,形成有效的IT审计模式开展工作。

1.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的IT架构。

无论是结合式还是独立式的信息系统审计,其审计对象是信息系统本身。信息系统审计的重点是检查信息系统对其产生数据的影响,或是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结合式的信息系统审计,需要对信息系统承载的业务流、数据流的技术设计和技术路径,对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的内部控制和安全防护等进行检查,以测评系统内控对数据影响的风险; 独立式的信息系统审计,需要对信息系统的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安全系统、运行服务系统等各组成部分进行检查,以测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由于信息系统审计的特殊要求,需要具有一定IT审计知识和技能的IT审计部门进行检查测评。

由于结合式的信息系统审计需要对信息系统承载的业务流、数据流进行检查,对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的业务流程进行检查,即便独立式的信息系统审计也要检查项目建设的业务目标和项目投资的经济性问题,需要审计业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因此,信息系统审计的IT架构,需要IT审计部门和审计业务部门的共同合作。通常情况下,应该以IT审计部门为主,以审计业务部门为辅。

2.开展电子数据审计的IT架构。

电子数据审计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核心是通过分析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并取得审计证据的技术。电子数据审计的重点应该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性复核、比较和抽样,无论是现场审计还是远程审计,无论是单机模式还是联网模式,无论是简单的比较分析还是相对复杂的数据仓库技术,无论是国内的AO还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ACL、IDEA审计软件,共同点都是利用间接测试并从关系模型中得出审计证据。

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为查错纠弊带来了极大便利,很容易实现对某一类数据的查询和筛选,使手工审计条件下无法做到的详细审查成为可能,同时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结合更便于发现被审计单位管理和经营方面的漏洞和舞弊行为。由于审计对象、环境、方法和技术的变化,一方面需要审计业务部门在掌握和运用各类审计业务的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掌握和运用计算机审计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复杂业务的计算机审计处理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审计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运用,需要IT审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因此,电子数据审计的IT架构,需要审计业务部门和IT审计部门的共同合作。通常情况下,应该以审计业务部门为主,以IT审计 部门为辅。

四、进一步完善国家IT审计架构的几点建议

我国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与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相比,IT审计架构还不够完善,审计理念还不够先进,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但借鉴并不是原样照搬和全盘接受,而是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对他国的先进经验进行批判地吸收。着眼于国家审计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的特殊定位,同时结合国家IT审计的现实情况和发展方向,国家IT审计架构应该根据工作需求进一步加以完善。

(一)逐步实现审计模式的转变。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实务中的广泛运用,国家审计环境、对象和方法的变化导致原有的审计模式已不再适应发展的要求,国家审计正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逐步向高效率、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未来信息化审计模式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信息技术,其与传统审计模式相比有如下特征:其一,它是一种以电子数据作为直接审计对象的数据式审计模式;其二,具有不间断性、循环性和实时性,这意味着审计活动将在一个更连续、更频繁和更及时的基础上实施;其三,可以经济地实现详细测试,在信息化环境下利用技术自动执行控制测试和风险评估的方法使得进行连续性测试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技术势必与传统审计的技术和方法高度融合,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的审计业务处理能力大大提高,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模式的转变将是IT审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逐步实现IT审计的专业化。

it内部审计论文篇12

2. IT环境下内部审计的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

优势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度优势,相当多国家内的法律法规都已经为IT环境下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对审计工作环节的各个方面以及审计工作人员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规范要求,这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实际上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的。我们国家的内部审计准则则是对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信息的沟通或者是管理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在内部审计过程当中将其作为审查工作和环节的重点。可以看到的是,随着我们国家审计领域内各种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方面的优势还会更加突出和明显的。另一方面就是现实优势,IT技术毫无疑问为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本质性的变革,信息技术使得信息的分析和储存都有了更加准确高效的方式,而审计软件以及审计方法的革新更是使得实时审计工作成为了可能。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还使得内部审计的范围得到较大扩充,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都不断渗透,这实际上也就是对内部审计职能的强化,无论是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进行还是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发挥都是有着本质性的提升和帮助的。

2.2劣势分析

IT环境下内部审计的劣势同样体现在两个具体的方面:第一就是信息的缺失和不足,现代社会毫无疑问是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作用是不容小视的,但这样一种现实状况也成为了制约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的原因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在现代企业在进行信息管理的过程当中处于安全性考虑,通常都是比较排斥审计部门对财务信息进行获取的,这样一种现实状况必然导致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过程当中难以获得最为完整和准确的财务信息,最终导致审计过程受阻碍,降低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是得审计结果大打折扣。总而言之,IT环境下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将是势在必行的,财务部门需要关注这样一个方面的问题并妥善处理之,尽可能避免因为资源信息的原因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第二就是人力资源的不足,早期的时候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实际上就是查错,因此审计人员多是财务会计的背景,但是上文当中已经指出,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是在非常大程度上得到了扩展的,因此审计人员的知识层面如果局限于原有的财务知识,而对基本的计算机技术没有认识的话,是难以胜任工作的,虽然现代相当多企业也开始重视和加强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但是目前为止其实际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离实际的内审要求还是有较大距离的。

2.3机遇分析

机遇则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职能的拓展和审计质量的提升上,内部审计最初出现时的主要职能是有针对性的,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料进行审计,使得企业能够在查错的基础之上为企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但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发展过程当中职能是有所优化和拓展的,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环境的千变万化以及现代经济生活的日益复杂,使得内部审计必然向着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发展和渗透。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是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拓展了方法和手段,为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前景。审计质量的提高则主要是因为审计软件在审计工作当中的广泛和深入应用,审计人员利用先进的审计方式,通过信息化的优势和数据支持来最大程度提高审计质量并改善管理水平,为实时监控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加之审计软件还可以对操作权限进行控制,因此无论是对审计工作的效率、保障还是质量都是提供较大的助力的。

2.4挑战分析

IT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的挑战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和IT环境本身,在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外包实际上是非常常见的,会计事务所也会激烈竞争这样一种业务,基于这样一种模式来促进自身以及整个行业领域的发展。我们国家不少企业审计能力有限或者是根本就没有审计部门,因此通常也会引入外部审计,这实际上就是为企业自身引入了竞争对手,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之下,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就更加有必要不但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提高自身实务水平,基于此来应对来自社会或者是IT机构的竞争和挑战。IT环境本身也是存在着较大风险,IT技术本来就是双刃剑,在为企业提供良好技术支持的同时且脆弱性也是企业不可忽视的,越来越复杂的审计环境以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都是在相当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审计风险的,这一点也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环节当中必须要重视和考虑的。

3. IT环境下内部审计的发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