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3 10:03:33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1

最近,社会热点莫过于柴静的《穹顶之下》,所以很多组的学生都在热议这个问题。不仅自己调查整理数据,统计南通一年中的雾霾天数,还结合政治会议、视频现象、网络资料、幽默段子等综合形成了最后展示的作品。还有一些介绍了现在的网络词汇,亦或是房价问题,虽然学生并不具备专家所有的只是高度,也没有专家的专业眼光和深邃的视野,但是他们展示的都是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所感受到的点点滴滴。这种综合性的训练让他们意识到以前自以为和自己无关的话题居然和生活息息相关。因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并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突破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从而有了更多的生活体验,有了更大的展现平台。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有灵活的思考方式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而这一类的活动恰好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在准备期间,可以加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在展示之前,可以再组内提前演示,通过他人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自己,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思维缺陷,从而进一步完善。不管是任何形式的课堂,都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语文基础课堂的补充、延伸和拓展,更是一个让学生和教师充分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因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外的准备时间较长,所以除了教师在课堂上对可能预计到的问题进行预估、辅导之外,其他的方面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在课堂上进行综合活动时,往往有这样的感觉,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热烈,但是却没有实现原本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在布置任务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给他们一个案例或者是成品,告诉他们大概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查阅资料,最终形成自己的想法。不管怎样,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略。但是,怎样在自由的氛围下有效地实现活动目的,这一点很值得深思。同样,在评价时,评价体系也不应该以单一的分数为目标,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与否,思维创新能力提高与否,才应是教师更加关注的地方。但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有一定的时间的困难度,比如如何发动全部的学生加入其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因为在很多人的眼中,并不能很快地意识到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以后的生活中渗透性很强,所以经常持着无所谓的态度,冷眼旁观。也有一些人,因为自身能力的问题,在小组中扮演的是附属的角色,只负责琐碎的细节,所以参与活动的每个同学得到的能力锻炼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如何让弱者变强,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取长补短,这在活动伊始就要考虑好。同一方面,一个人的热情度是不可能永远高涨的,当学生对于这种上句新鲜感的事物热情退却时,语文实践活动有怎样继续维持呢?所以在拟定活动方案时,一定要注意量的范围,如果每次涉及的都是学生不熟悉的领域,那么好奇心与兴趣度自然会被调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应该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小组的展示台,每一个人都应该投入其中,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分工与定位,找到学以致用的机会。当语文课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形成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活动导入时,可以用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或者是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从而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如“生活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在讲授时可以以“打”这个词引入,比如“打水、打架、打雷、打电话、打击”这些在汉字中可以用简单的“打”字概括,在英文中,他们确是不同的词汇,这个可以作为一个抛砖引玉的开始。学生在课堂上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联想,会联想到中美学校对于《灰姑娘》这个故事的不同解读,会联想到中西方的思维差异,包括孩子的教育等方面,这些信息在微博及社交网站上都是热门话题,他们会自己搜集话题,在展示的过程中还会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查漏补缺。通过观点的表达与交流,确实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高职学生相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会更快地进入工作岗位,更快地步入社会,如果在校园中每天只是纯理论的灌输,他们会产生脱离实际,也不知道如何将理论应用与实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前提下,以学生职业能力养成为导向,以就业需求为牵引,以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为目标而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算是一种学生与职业人的过渡过程,一个提高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的过程。学生将被动的吸收转化为主动的探究,才会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要很好地完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挑战,对教师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活动中,不仅学生需要大量的准备,教师对活动方案也要精心策划,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这一点仍需要教师仔细思考。

作者:王佳玮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2

二、结合班级文化建设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恰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及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熏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班级文化建设中树立积极向上、展现活力热情的精神风貌。因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文化土壤,而这恰好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完全相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可以分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方面。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它是班级特色文化的物化表现,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体现了班级的精神文化———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班主任可借此开展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动学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设计和制作,用自己的双手布置美化教室,营造班级精神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例如,有一个班级经过学生民主讨论决策都形成了共识:以“爱生活、爱阅读”为班级文化特色口号,除了学校统一的队角外,在教室里另行开辟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为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教师可以策划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发动全班学生都来参与“图书角”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系列活动,具体包括:1.图书角名称、图案征集;2.图书角板块设计;3.书架的设计;4.图书的来源与流转;5.图书的借阅与管理;6读书心得征集与展示等。在全员参与、人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展示,最后每一块内容由一个小组(组长领衔,组员分工)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活动有声有色。利用“百草园”来开展了以“植物保姆”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由报名,分组研究“植物管理中浇水的学问”、“植物管理中施肥的学问”、“植物管理中光照、温度的学问”,通过小组研究掌握植物管理的方法。学生们采访了学校开心农场的负责教师和花工爷爷,邀请有经验的家长义工讲课,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管理植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笔者还引导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点滴的感受和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学生兴趣盎然,因为他们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在实践中锻炼才干、在劳动中增长见识、在合作中分享快乐。

三、结合班级事务管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校长室、教导处、大队部等布置的各项活动,最终都得落实到班级。如果光靠班主任老师单枪匹马,累且不说,效果还不尽人意。要想班级管理工作有特色、出亮点、创和谐,班主任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小主人翁意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领他们积极投身于班级管理、主动参与班级事务,这样既可以减轻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压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从服务于学生成长和班级管理的角度来设计目标

班主任老师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喜好,在班级里选择一项具体的工作来负责,教师根据任务的难易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选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分工,定期实行考核和轮换。例如,在高年级以“让学生学会参与班级管理,养成自主管理班级的意识”为目标,进行了“班级卫生工作自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班级卫生工作目标分解—分组承包班级卫生—实践任务分解—制订班级卫生自主管理系统方案—实施班级卫生自主管理系统方案—监督、调整实施方案,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形成班级管理常态化。班主任老师把任务下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全过程,从设计方案到具体实施,再到后续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事情可做,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员,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就是班级的小主人。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还使他们过剩的精力有了释放的空间和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3

基金项目: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度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农村医学专业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JXZJJG-11-096。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学的社会性、实践性,力图改变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脱离现实、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封闭教学模式,把“语文实践活动”与“课文”并列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抛开那些陈旧观念的禁锢,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重新构建语文教学的新体系。

“活动”二字是语文活动课的灵魂。语文活动课应该把鲜活的内容和有创意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富有启发性和感召力,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激情。在活动课中,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主动参与活动,主体地位也就得到了体现。只有让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和持续他们的活动兴趣,开阔视野,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活动课程有漫长的演变过程:从古代的“知行学说”到近代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课”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适应现代教育,开展语文开放式的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实现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上好语文活动课,首先要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也就是说它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从中得到思想的激荡、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主题

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分三各阶段有序展开。第一阶段重在激趣、养习、积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第二阶段重在积累、运用,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第三阶段做到统筹兼顾、系统安排,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每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应该有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活动中各项内容应该紧扣活动主题,突出重点、不枝不蔓。切忌把综合实践课搞成表面热闹而收效不大的“大杂烩”。

二、充实内容

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如各种课外读物,广播、电视节目,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以及学生身边鲜活的现实,经过精心设计都可以演绎出生动有趣、具体实在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来。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巩固语文知识。如开故事会、办手抄报,表演课本剧、给课文配图画,举办辩论赛、读书知识能力竞赛等。也可以选贴近学生生活与思想,关注学生成长中热门和焦点的话题。如当代流行歌曲欣赏,怎样看待“追星”现象?谈 “早恋”现象, “上网”面面观等。还有结合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的来临,开展纪念性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善于挖掘有利因素,设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力求让学生密切关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让学生从生活走入课堂,再从课堂走入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新颖的形式

寓教于乐,启智于趣,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特征。新颖多样的形式,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觉投入,从而在活动中主动感受、体会和理解。课外活动、晚上、节假日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课的有效活动时间;教室、图书馆、操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渲染活动的气氛,增强活动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活动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才能激发学生努力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四、充分的课前准备。

活动成功的关键主要在于活动前的准备,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判断分析、综合整理和独立工作、协调配合等多方面的能力都是在活动的准备阶段逐步得到培养的。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让学生独立参与。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自主能力。实践活动课重在全体学生的参与。学生只要在教师的正确具体地指导下,认真思维,积极动手实践,灵活运用,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如上实践活动课《古诗欣赏》前,学生能够充分地到图书馆和网络上查阅资料,并加以整理。在活动课堂上,学生相互欣赏品味各自的成果展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股自豪感。

但是要避免教师完全放任自流和过分干预两种情况。在整个活动的准备过程中,教师既要与学生平等参与,又要注意激发学生准备活动的积极性,适时地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进而迸发创新的热情和研究的欲望。

五、合理的结构

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须讲究课堂进程的疏密有致、张弛有度。一般来说,开端要激越,以利于调动学生兴趣;中间部分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起伏穿插、富有波折,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结尾部分要紧凑有力,使结构完整并突出主题,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应一线贯通、环环相扣,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又有所侧重。内容充实,节奏适当,有效地实现了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所收获的预期目标。

六、平等对话、幽默委婉的评价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一般说来,学生总希望老师在评语中对自己文章的观点内容予以评价,并以此与老师交流。如果教师能采取师生平等对话、幽默委婉的评价方式,能给学生造成一种欢愉的心态,发自内心地接受老师的修正和批评。

其实评价不仅仅是老师的任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特别是同学之间的评论,往往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的不同层面,使自己看待生活的角度多元化,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发挥,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活动”二字是语文活动课的灵魂。鲜活的内容和有创意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出语文活动课“活”的特点,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是将“课内”与“课外”衔接起来的“金纽带”,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主动参与意识也得到了增强,主体地位也就得到了体现。只有让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和持续他们的活动兴趣,让其视野的开阔,心灵的震撼,遨游在天地之间。

参考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28-05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一种组织形态。顾名思义,除具有语文性外,它还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及生成性等特征。其语文性在此不再赘述,笔者以下就其他方面特征试加以阐述分析。

一、综合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它具有综合性。

世界具有整体性,世界的不同构成――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融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融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综合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与各学科、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具有紧密的联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培养学生与整个社会各方面的沟通交流能力,综合性是基本特性。从系统论视角来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部的结构本质就在于语文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课内外学习的“综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活动目标的综合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活动。它更强调学生在活动中语文学习与运用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注重发展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为主旨。可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除注重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外,还包括其他认识能力和活动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学生在人际交往、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也会受到锻炼。而且通过活动,学生还能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使语文教育与德育、美育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特征。

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阅读、欣赏、表达、交流四方面的综合,达到“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的目标;另一方面体现在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综合,从而达到“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的目标。具体地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目标包括三方面:一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如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二是过程与方法的掌握,如活动的步骤、活动的方法等;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意识,主动求索、勇于实践的研究态度,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也可称为“职业性”,因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运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在职业情境教学活动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了语文知识、训练了语文能力的基础上,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利于专业学习。因此,语文综合能力也就成了学生一专多能的“油”和“催化剂”。

(二)活动内容的综合性

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养成不仅通过语文课本学习,而且还通过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学生生活体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生生活在火热的现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学生与他生活的世界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内容的“综合”范围应该是很广泛的,包括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超越了语文学科的严密知识体系,不仅是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字、词、句、篇及语法、修辞、逻辑等语文知识融合起来的综合运用,而且是以学科知识及心理水平、学习兴趣、社会能力为基础内容进行的综合性设计。对此,《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所涉及的活动内容作了比较具体的说明: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社会生活和相关行业中的重要问题”中“发现和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从现在起,以《大纲》为依据编写的各种版本教材每单元都设置了一个活动主题,并把“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能力训练与实践活动”综合地融为一体,以突出活动过程中语文学习内容的综合性。

可以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超越、拓展了原来的课堂教学和教材,更重要的是它将语文学习、社会生活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探究、质疑、合作中获得发展。

(三)活动方式的综合性

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均是在语言文字实践中实现的。学生的生活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它们彼此交融,形成各种复杂关系的整体。学生通过对这些复杂关系的处理,实现自身发展。学生处理自身与自然、社会的一系列关系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应用已有经验和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其间,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活动方式的有机整合,包括恰当地选择和有效应用各种学习方式,直接关系到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活动的能力,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意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强调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等各方面,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和动手,就没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应该是综合性的,其综合性应该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其学习方式的综合性主要表现为:自主学习和他主学习的结合,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的结合,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结合。其中,“自主、合作、探究”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具体表现为:自主――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问题的提出到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再到得出结论,都由学生自己来做;合作――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同学之间能相互支持积极配合,相互交流积极沟通,在必要的时候能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探究――在活动中,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深入地分析问题和认真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活动评价的综合性

从评价的内容视角,要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的确定是否有价值,内容设计是否具有探究性,探究的方法是否科学,又要看实践活动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全程体验,还要看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看收集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从评价的形式上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复杂的语文学习活动,单一的量化评定方式不能反映它的本质,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学生的个性、灵性、悟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为此,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性活动,其评价方式方法也应该是综合的。具体地说,就是将单一的量化评定转变为多样化的综合评定,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多维度、多侧面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效果,既让学生分享成果的喜悦,又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二、实践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的特征。

(一)重探究、应用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学习前提目标。专题探究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之一,从研究专题的确立到实施,从方法的选择到研究结果的验证,每一步都需要探究。学生在探究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途径。“重应用”表现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设计的活动也应该是“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针对社会生活和相关行业中的重要问题”等与学生专业学习、未来职业生涯相关的应用性内容。

(二)重过程、参与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书本学习中解脱出来,投入教师精心选择好的实践项目中,把学生引向生命世界和精神领域,去探究和感悟大千世界及社会人生,给他们的生活世界增添生命的绿色。为此,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一般不是指向某种知识或能力达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主要指向探究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关注过程,就是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以及参与程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重视活动过程并非不重视结果,相反,特别重视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结果。这种结果源于变化,源于变化中的“生成”,变化、生成在过程中产生。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学生处理整体世界中任何一种关系都是一个过程,而过程中又包括过程,透过学生对过程的体验,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得以生成,意义得以建构。针对“有意义的结果”的设计和规划都是重要的和必要的,但设计与规划并不是具体的、无法变化的,相反,要有助于变化,有助于生成。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变化应对变化,变化有助于生成,生成有助于发展,整个活动都是过程取向的。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它能够透过活动影响学生的人格气质、学识修养、胸怀境界等种种思想感情因子,会透过隐含的形态以沉淀的方式融入学生的内心并逐渐内化。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概念发展的内在含义上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生活,透过学生的体验过程,建构学生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促进素质综合性发展的主体性活动。在这一定义中,“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生活”是活动设计的前提;“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是活动展开的基本规定;“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的;“主体性活动”则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学生基于兴趣、爱好,自主参与,学生作为开发者,并以主体的身份介入活动。即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自主确立活动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及方式、组织相关活动人员(甚至包括指导教师),自主表达活动结果。

(三)重方法、体验

学生要完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必须将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进行“整合”,将语文的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融合”,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学生在探索并运用“整合”“结合”“融合”“沟通”这些方法的过程中,会增进活动内容与自身成长的联系,引导自己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会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活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并不直接指向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事物的独特感受。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方法。

“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是《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在体验中发展体验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心概念;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参与活动的发展性体验,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这与经验课程所注重的经验是内在一致的。经验有经历、感受、遭受、阅历、体验等多种含义,尤其将经验作为动词理解时,便突出体验、经历等含义。体验存在于活动、实践之中,通过活动、实践获得体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顾名思义,强调实践,重视活动,注重学生处理生活世界系列关系过程中个人的亲身直接体验过程,也包括主观体验的过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应用知识,感悟人生,积累经验,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建构对活动的意义,获得整体发展。

三、活动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特征最主要体现在它不是一门课程,而是语文课程学习的一种组织形态。它强调学生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在亲历实践中运用已学的语文知识、已掌握的语文能力解决问题,获得成长。因此,学生的生活、活动体验本身以及体验的内容就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内容,成为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职业成长真正起作用的内容。所以,这种组织形态应该形式多样,饶有趣味,它应该是可组织可操作的、富于民主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必然有一个完整的过程。

(一)是“形式多样”的活动

所谓“形式多样”,就是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然是“活动”,首先应在“活”中做文章,以“活”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要新颖多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觉投入,从而在活动中主动感受、体会和理解;活动的场地、时间、规模都应该不拘泥于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教室、图书馆、操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课外活动时间、晚上、节假日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课的有效活动时间。可以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书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课堂与社会、学生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其形式可以采用社会活动、虚拟活动、模拟实践、角色体验、专题研究等。

(二)是“可组织可操作”的活动

所谓“可组织可操作”,一则可按《大纲》要求,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说明活动是“可组织”的。二则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然是“活动”,则应该在“动”上做文章,让学生一齐“动”起来: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通过动眼,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与阅读能力;通过动脑,提升学生思维素质与欣赏能力;通过动口,提高学生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动手,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这又说明活动是“可操作”的。

(三)“是富于民主的”活动

所谓“是富于民主的”,就是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活动的核心地位,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

(四)“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所谓“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指《大纲》对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作了明确的计划安排与目的规定。

(五)是“必然有一个完整的过程”的活动

所谓“必然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就是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流程。《大纲》中所提出的“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则明确了活动的具体过程。

四、生成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目标、教育价值具有生成性,这是由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

从一定意义上讲,过程即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既然是有目的、有计划、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展开活动的过程,那么,它是可预期、可计划、可控制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又是一个由多元因素构成的多向互动的动态过程,它的实施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的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活动的过程是开放的、鲜活的。可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又具有生成性。

(一)活动的开放性决定了活动的生成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前,每一个班级应该对活动的实施都有一个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它强调活动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其开放性决定了其生成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活动目标具有开放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活动内容具有开放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具有开放性。正是由于这些开放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和活动情境的需要,学生在与活动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才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偶发事件”“节外生枝”“旁逸斜出”等意料之外的情况会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结果设计,从而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新的活动方式不断生成,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也在不断地生成,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二)活动目标的生成决定了活动价值的生成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正是在根据自主制订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与活动情境的交互作用的亲历和体验过程中,产生、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而且在不断地生成中形成发展。即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出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结果设计,而这些新的目标和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教育价值也在活动过程中生成。为此,重视活动实施的实际过程,也就是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生成和建构。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首先要认识到学生在活动中生成的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的价值,要及时捕捉生成的有效信息,并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把活动动态生成的内容转换成活动学习的一部分。

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要坚持以下两点理念:一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特别强调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二是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ctivity

QIAN He-sheng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5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传统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逐渐养成健全的人格,更好地迎接未来生活中的挑战。

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因而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应采取积极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高。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够将语文基础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中,进而转化为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点燃信念的灯》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以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首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相关资料和动向等内容进行一定的了解,并拟定调查问卷,以期对学生理想信念而开展调查活动。学生在调查活动中,如遇同学不在家等状况,则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应用文中留言条而进行留言,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文运用能力。基于此,学生的听、读、写能力得到锻炼。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对“我的理想”话题而开展讨论,一是小组交流;二是全班学生进行集体交流。该过程中,学生说的能力可以得到培养。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式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基础知识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语文实践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不良影响。基于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通过施以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走进生活,关注环保》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增强教学效果。首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事先对活动内容加以了解和掌握,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的交流。但是,如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则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乏味,不能激发学生倾听兴趣和引发学生关注。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多媒体,将收集的材料信息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呈现,并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如此,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关注,而且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增强环保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取得最大成功。

三、加强情感教育

在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中,教师不仅为学生传递知识,而且肩负着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和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使命。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中,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并进行情感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社会生活有更为深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对其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在《点亮爱心,奉献青春》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而开展教育活动。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撰写关于“爱心服务”的文章,使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爱心经历而编写。其次,教师挑选优秀文章而进行小品剧本改编,鼓励学生对爱心事件演绎。在活动中,学生能够用心扮演自己饰演的角色,并投入情感。基于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中学语文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教学效率是有目共睹的,因而教师采取有效教学策略而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尤为重要。对此,中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创新教学方式,使专业教学理念深入学生之心,对学生发挥激励性作用;加强情感教育,使之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基于此,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28-01

综合实践活动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当前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和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我国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更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而不能把课改只当做纸上谈兵而已。

说到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很多老师拿着课本一筹莫展,我开始时也是这样不知该从何下手。其实不然,我认为,只要我们像平时教学生写文章那样,处处留心,很多有价值的活动主题就会跃然纸上。只要你善于开发并利用好题材,那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变得轻而易举了。下面是我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的点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求学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我利用校内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先让学生自行找合作的小伙伴,再讲清楚在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就带领学生开始寻找问题的答案。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着记录……之后,我再组织大家坐在草地上汇报各小组的观察结果。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丰硕。

二、学生在课余时间体验不同角色

“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这是许多老师的期待。眼看着这00后的儿童,不会自己系鞋带,不会洗袜子,不会整理自己的书桌,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时代要求他们要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啊!即使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1.在角色中引领学生体验他人。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温室里的幼苗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作为教师,我们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只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练、体验吃苦,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锤炼他们的意志。其实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面对着孩子的热情,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呢?

2.在角色体验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常言道:学以致用。面对老师的孜孜教导,家长的苦口婆心,很多学生是在被动的接受新知识,显而易见,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的本身已经不感兴趣。要让学生主动的学,首先要让他们的深刻体会知识的重要性。角色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展示才能的机会。

三、走进孩子的心灵从德育入手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是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和评价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我们积极引导学生面向生活,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要探究的问题或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组织、帮助学生通过游览、考察、访问、探究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每个人的习惯来自他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以,教育必须植根于生活,表现并服务于生活,而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座能让教育通往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桥梁。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走进学生的生活也是一条便捷之路。

比如针对我班学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按时值日等不良习惯,我设计了一个“争当文明小天使”的实践活动。首先,我先收集一些相关内容的图片和视频,利用课上时间让大家观看,让他们初步了解到这些不文明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调查自己身边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最后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此的看法。在此活动过程中,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自己不文明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目的达到了,我便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要为争当“文明小天使”,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学生们也表现得信心十足。仅仅几天时间,我便发现我们班学生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其结果来得如此之快,是以往任你怎样苦口婆心的说教都不能比的。可见,让学生亲眼所见,适时地情境教育,真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更多地融入学生之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领着学生走向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去指导、去帮助、去诱发学生的新的发现和新的开掘。在师与生、生与生的合作互动中交流与沟通,相互影响,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7

二、对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数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让学从数学活动课中习得知识,同时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最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进步和发展.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开课之初,我会根据活动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需求,让他们产生去解决问题的渴望和动力.

2.在组织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活动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学习主体性.在实践活动课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以便其更多地动手参与、动脑思考,并通过一定的调查和实验形成自己的探究结果,形成动手实践能力.

3.在活动课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能够和谐互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活动主体是学生,教师要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必须发挥自己组织教学的能力,在实践活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思路、成果、经验的交流,适当开展一定的交流和讨论活动,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以便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良性的和谐活动.

4.鼓励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探索和发现.以问题为起始来开展的实践活动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对活动课上的探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推理,找出数学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的探究结论,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5.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习得的知识与能力.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上,学生在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为能力.在此情况下,教师就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巩固拓展中将知识应用与实践,以形成数学上的迁移运用能力.

三、展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体会

1.深化了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在未付诸实践的时候,总以为实践活动课也就是一些教学形式上的变革.然而,在开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后,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活动课的实践性是我始料未及的,其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传统课程望尘莫及的.同时,教师不同精力的投入,所带来的活动课的效果也会大有不同,为此,在真正提高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的学生进行具体化的设计,优化教学思路,设置合适的教学进度.

2.在活动课的开展中,要确立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具体到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都要有明确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而不能奢望通过一节活动课就可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目的.为此,教师要在系列活动课中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逐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价值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要依据教材,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无论是传统课程还是新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都要依据对教材的研究来进行适当的筛选,从而形成具体到每一节活动课的教学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8

一、对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认识

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是活动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其中,教师决定了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

由于不同的教育情境,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分布,特别是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条件性资源方面有着地区的差异而不平衡。我国的一般情况是中西部地区资源状况比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落后,农村比城市落后。造成落后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乏识别、开发和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的意识与能力,从而造成了许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二、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

从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资源,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地开发。

(一)自然性资源开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宇宙万象是语文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性资源主要指:(1)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名山大川,等等,(2)人工形态,如农田水利,园林花卉,城市景观,等等。

各地的自然景观多种多样,适合开发的自然资源也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开发具有自己地域特点的自然性资源。例如笔者的家乡南康市就有南山森林公园、文峰塔、莲花山、苏子步行街、旭山烈士陵园、陈赞贤烈士墓等自然人文景观。

(二)社会性资源开发。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社会性资源指的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如果学生仅仅被关在家里校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荣辱兴亡、科技兴国、国际风云”等等一概与他无关,那么他们又从何而来“爱憎观”、“是非观”、“荣辱观”,又从何而来民主、合作、竞争、进取等现代意识?语文学科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沿着“家庭――社会――祖国――世界”的思路,语文实践活动正可以以此作为资源,让学生去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人文性资源开发。所谓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性资源,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

三、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学校资源的利用。学校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语文教师、课代表、文学社、图书馆(藏书、画册、音像资料、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校园文化环境,等等。

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多种形式,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只要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行――动口、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讲故事、演讲,辩证、答辩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生动性、鼓动性和敏捷性;口头评讲作文、课文试讲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写字比赛,可以在书写与比较中得到写字的秘诀,了解写错别字的原因;查字典,能掌握各种检字法,懂得字典凡例,探索出一些文字编排的规律;词语接力赛,可以训练学生的联想力;警句收集、报刊剪摘注评等,可以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手抄报、演课本剧,可以发挥学生个人专长,发展个性……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网络空间等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

(二)自然、社会资源的利用。自然、社会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语文教育人才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等等。其中社会文化可以有文化艺术场馆(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艺术设施(如布告栏、黑板报、读报窗、宣传廊等),文化艺术环境(如建筑雕塑、园林花卉、标牌广告、书画走廊等)。

1.联系生活学语文。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切未知的、可望不可及的领域都是他们兴趣的触觉所在,他们渴望自己独立,渴望体会预想中的人生,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有他们无限的遐想。这时不妨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发现问题学写建议书;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进行调查汇报、答记者问,开新闻会等。这样的活动,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位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在活动中他们还学会团结合作、勇于挑战,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2.服务社会用语文。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没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比如“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把学生整个推入“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中,去翻阅书报杂志,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汇总,分类,交有关部门。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与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9

承载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超越了传统学科课程的价值观,综合实践活动以必修课程的角色被纳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当中。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性突破,“在我国课程行政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课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3]这种课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等的新课程理念,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生长点和突破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包括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

从课程的发展历史来看,每一种课程的发展都与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都必须有某种哲学思想作为理论支撑和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来审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作为一个人应当追求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观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2.心理学基础。

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设计课程时要考虑学生个体心理发展规律,运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认知同化理论,马斯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来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认知结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给学生创设了发展的空间;人本主义心理学给予人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的机会。这些理论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奠定了心理学基础。

3.教育学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更需要教育学理论的支撑,主体性教学理论、教育发展理论、现代课程教学教学理论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有着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规定性的课程。

1?郾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经验课程的出发点是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经验性课程,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强调学生经验的发展价值。

2?郾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实践是活动课程的本质属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实践的课程观,把课程观视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

3?郾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空间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联系。

4?郾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作为一种三级管理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和管理,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以及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解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它的开设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时展对学生素质的内在要求;二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为了在中小学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使之能常态化开设,必须厘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出现的时代背景。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的背景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历了从“课外活动”到“活动课程”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中小学有课外活动,由于它在人们心目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不受关注。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2003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中课程结构领域之一,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共23个必修学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4]

当现实要求人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和谐共生、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人格整体发展的时候,课程的综合就成为必然选择。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生长点

几年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对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广大中小学校积极参与,认真实践和探索,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一大批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新课改的中坚和骨干;不少地方和学校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有效地推进了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还有不少地方和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新课改的试验田,将从中掌握的各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策略逐渐迁移到各科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整体面貌为之一新,甚至发生根本改观。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以其独特的课程价值、新颖的课程内容和宽松灵活的实施方式赢得了广大中小学师生的喜爱,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显示了独特的价值和顽强的生命力,成为新课改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置的一门课程。反思几年的实践也可以看到,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类新型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性质和课程定位把握得很到位,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还是有一些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性质乃至课程定位的把握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尚处于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从实施情况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该课程的正常开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学科的教学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目前,一些学校存在着大量采用教师“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式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如,采用“复习铺垫―引入新课题―教师传授―学生讨论―课堂练习”等环节进行。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科教学在认识上有偏差。

2.注重活动形式,忽视活动实质。

从各种各样的活动展示中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活动组织得热热闹闹,形式丰富多样,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之所以仅停留在活动层面,并未能上升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层面的高度上来。一是理解上有误区,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搞出大量的活动就是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是掩盖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缺陷,仅靠积累的冠名资料,拿来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

3.重视活动结果,忽视活动过程。

一些学校、教师将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成果的规划和总结上,甚至有的在活动还未开展时就让学生准备论文集、作品集,开学生的成果展示会,等等,这种过于重视成果、忽视对过程中的丰富教育资源的开发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三、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突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门全新的课程。课程的实施和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鉴于前述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正确把握好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指导。新课程要把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为学生的活动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启发、引导学生与周围的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主动地开展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每个主题活动都需要学生在“做中学”,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发现型”学习和通过直接经验的“体验式”学习,而不是依赖教师获取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间接指导来实现。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研究,每所学校一学期至少上三节观摩课或三节研究课,防止教学活动走过场。中小学按新《课标》开设的年级,每周课表上要排六个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实效性。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整合多领域为特点,开展课题研究;(2)以重过程体验为核心,强调教育实效性;(3)以专题活动为形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4)以劳技(劳动)教育为切入点,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5)以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让学生积累丰富阅历和社会生活,社区文化;(6)以研究性学习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承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立足于每一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展和整体生活而建立的一门超越学科课程的新型课程形态,具有更高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它的课程地位就立足于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作为一种新的期待,无论它在理论上建构得如何尽善尽美,还是要在实践中检验生命的潜质。综合实践活动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它的推行与实施必将对学校课程带来新的生机和改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文件,2001,6.

[2]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7(2).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10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在这几年的实施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诸多原因,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以实践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回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真,有利于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走向成熟。本文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问题入手,对实践教育活动的哲学基础和具体实施等方面作了一些理性探讨,以突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价值。

关键词: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3-0041-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能力。然而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操作中我们也发现,不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从理念、形式到内容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实践还不到位,效果还不理想。

一、中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和缺陷

1.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缺乏完备的教师指导队伍,基层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教师缺乏全面的专业理论培训和课例指导。学校教学部门感到实施有困难,甚至对本学科该如何实施一无所知。

2.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含兼职教师)对本学科的基本理念认识不清,掌握不牢,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能准确地把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阻抗。教师在指导学生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有的以学科课程的实施方式在教室“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的则放任自由,缺乏具体指导和行为规范,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流于形式,目标难以达成。

3.学校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不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规定课时安排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被学科课程挤占的现象严重。

4.没有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例如,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不是起着指导的作用,而是一言堂,或包办代替,或放任自流;在内容与形式上,课程本身的内容应该是由学生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四个组成部分提出活动主题,而部分学校、教师却把四个方面分开,上成四门独立的课程;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上,部分教师只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围绕着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等领域,它的本质是实践性,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走出去”开展调查、访问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很多方案因缺乏活动经费难以推进,这些都给课程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6.学生、家长、社会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缺乏足够的了解,过分强调应试教育,抛弃了教育一些优秀内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尤尼斯多年从事青少年社会伦理和道德发展研究,提出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理论,认为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人,进入成年之后,比那些当初没有参与这些活动的人更关心社会。而显然目前这一点未能引起各方重视。

7.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欠科学。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偏重过程体验,过分强调过程评价,忽略活动结果评价和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基本能力的评价,而对学生发展的实际程度关注不够。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发展评价的直接依据不足。

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哲学基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原点,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来源和根本出发点,实践对认识具有本体论意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旧的唯物主义以自然界为本体,力图把精神还原为自然,用自然来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从而也把物的尺度当作人类全部活动的根据。马克思深刻地洞察了旧唯物主义者自然本体论的缺陷,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的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革命性的“实践转向”。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从务虚的形式走入务实的现实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实践世界,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在主客体关系的不断融合和交换中,实现认知的深化和行为的升华,从而达到知行的和谐统一。

三、在实践哲学思维指导下,开展中学综合实践教育活动

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实践论的维度看,道德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自由意志活动,是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人的主体性是人性中最集中体现人本质的部分,它表现为人能自主地、理性地、不受压迫和限制地处理自身事务。在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创造有利于实践活动开展的环境或情境。同时,要求中学生能激发起内在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主动性,自觉践行道德规范。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

2.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在现实操作中的运用。实践哲学中的理论与实践不是二元的对立,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必须将普遍的理论具体化、个性化到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彰显理论的指向作用,使其服务于实践,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同时也可以使理论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强化和进一步发展,使主体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尽量使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和通过课外学习获得的知识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应用、延伸、综合、重组和提升。当学生能够根据活动中的具体状况灵活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把理论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时,他们就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对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特别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是指文化、情操、审美、信念、修养等方面的综合体,它涉及人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的情感体验、生活品位和存在意义等。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价值理性,其核心意义是对人本身发展和素质倾向的终极关怀。一个没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学生,在道德生活和人格表现上也会显得狭隘、不完整和有缺陷。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极好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科学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的补课,提升其人文素养,充实其精神生活,培养其道德信仰,升华其道德境界。

4.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综合实践教育活动重在实践,在中学生的具体生活中主要渗透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方面。针对学习目标制订计划,在不同类别的课程中融入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勤奋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和求真务实的精神;②生活方面。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树立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意识,建立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抵制低级趣味和腐朽堕落;③人际交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理往能力,构建平等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合理的竞争和协作意识;④社会方面。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热情和志气。

5.不断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动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能调动学生自觉进行道德学习和道德践行的积极性,生动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能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道德内化。①教学实践。教师可充分利用正常的课堂教学,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和矛盾场景,融入理性的道德取向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②开展社会调查。要真正地使学生深入到社会、深入到生活,使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其意义。不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更不能形而上学走过场,做表面文章;③建设实践教育基地。要将实践基地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做,不能应景而作;④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志愿者各项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要有组织、有纪律、有活动、有实效;⑤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壮大社会性义工队伍。使学生通过这些公益活动,亲身体会现实生活,增加道德体验,强化道德情感。

6.建立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估体系。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估不是看其说了或想了什么,关键在于其做了什么,尤其是在其面临具体生活选择甚至道德困境的时候所做出的直接应急反应和行为。因而,评估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有较大的灵活性,不能用纯粹的量化指标来厘定,要综合考量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尤其还要关注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实际效果。

总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建立在实践理论基础上的一门新兴课程,离开了本真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则其必将成为无源之水,了无生机。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11

2001年,我国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一次提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2017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肯定了其重要性。[2]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民俗、书法、武术、民族音乐、灯谜等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民族文化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实践经验,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和运用传统民族文化。

一、意义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对传统课程的突破,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改革和实践。将传统民族文化资源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实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团结共进、和谐发展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而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就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做好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民族人口分布广泛,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小学可以利用区位优势,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把优秀的、经典的且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文化精华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小开始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响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号召。

(二)是丰富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重要途径

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优化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理论与实践脱节,限制了学生思维,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实践和体验,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合作,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重组和拓宽。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运用学科知识,学科知识也指导了实践活动的开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中小学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选择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传统民族文化作为课程内容。例如,中小学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学生到田野去体验不同民族的耕种方式、在村镇文化活动中心学唱富含民族风情的民歌、在手工作坊亲手制作绣球和壮锦、在家中亲手制作传统美食等。

(三)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手段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全面投入活动。深度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学生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情感的满足、意志的磨炼和自我独立,感受到自然、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深度学习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的问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观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积累实践经验,获得全面提升。学校在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充分考虑民族文化的影响,从不同角度挖掘现有的丰富民族文化精华,将其融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组织中小学学生去探索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尝试将理论知识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当中。

二、政策依据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个民族只有把民族文化精华传承好了,才能立而不倒。

(一)传统民族文化的内容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要求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这一民族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积累下来的成果,包括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主要有房屋、服装饰品等,精神文化有语言、传统节日等。而《指导纲要》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部分明确要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是“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方式是“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导向是“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2]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贴近他们真实生活的课程内容。例如,学校可以开设剪纸课,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学生授课。在剪纸课上,学生可以根据真实生活中遇到过的事物设计样式并动手剪裁。

(二)传统民族文化精华有助于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总目标

传统民族文化精华是指蕴涵在民族文化之中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它们在培育学生的优秀精神品格方面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文化精华的教育价值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让学生从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取丰富的实践经验。传统民族文化中的武术、书法、山歌、戏曲、语言等都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学校利用这些传统民族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第二层是逐步提升学生对自身、自然与社会的整体认识。传统民族文化精华蕴含着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如民族服饰、绣球、剪纸、节日庆典、祭祀、生命礼仪等,这些民族艺术蕴含着一个民族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第三层是落实价值体认,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传统民族文化精华蕴含着一个民族为人处世的方式和对生命价值的理性思考。例如清明节祭祀先祖,对先祖的祭奠和缅怀是我国孝文化的体现,学生应明白“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在家要孝顺父母亲人,出门要谨慎谦恭。

(三)传统民族文化的习得方式与综合实践

活动的活动方式相契合有些传统民族文化是靠经验和个人体会传承的,靠不断的重复和演示传授给学习者,而学习者也是通过不断参与实践并且用心体会习得。传统民族文化的习得具有难以文字化描述、难以量化、难以标准化的特征,不易通过理论知识教育习得。如曲艺、杂技、中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学习者大都是在反复的观察、模仿和实践中习得。因此,实践是传统民族文化的主要习得方式。《指导纲要》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定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2],这四个教学方式的核心也是实践,把传统民族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连接在了一起。把传统民族文化精华融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可以在课程中加深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又可以在民族文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优良品德。

三、融入途径

(一)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价值观、实践经验和整体认知的载体。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要结合《指导纲要》课程内容的四个特性,即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整合性,选择合适的传统民族文化项目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根据《指导纲要》总体精神要求,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可以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此外,学校还可以根据时间节点选择对应的节日,如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内容,如对对联、猜灯谜、猜歇后语等,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文学艺术特长开设书法课、民族音乐课、传统武术课等。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灵活设计活动主题和具体内容,并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

(二)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环节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人员,教师的正确指导是课程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的关键。《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每所学校原则上要配备一名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并组织其他教师参与到本课程中。[2]在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时,学校可以把具有文化遗产传承人资格或熟悉传统民族文化作为优先录用条件。如果因制度原因不能为这类人才分配编制,学校也可以聘请他们作为兼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的民族环境以及生活经验设置多个主题和任务,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进行选择,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并展开讨论。在活动实施阶段,学校和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演”的方式在舞台上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

(三)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环节

将传统民族文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融合程度和融合质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指标之一,既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传统民族文化顺利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环节的评价有评学生、评教师和评学校三个类别。一是评学生,即透过学生的作品去观察学生的思想、创意和体验过程,观察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是否用心体会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和意志,综合水平是否有所提高,是否学到了一定的知识。二是评教师,即看教师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否符合传统民族文化的主题,是否引导学生用新思想去观察传统民族文化,是否做好记录,是否留有档案等。三是评学校,即看该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是否有熟悉传统民族文化的教师,是否从组织和经费上予以保障,是否建立起了融合传统民族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制度,教师培训后的日常教研交流是否得到保障等。

四、结语

传统民族文化融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一定的意义和政策依据。在具体实践中,学校教育工作者需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将传统民族文化适当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2(12):28-31.

[2]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J].基础教育课程,2017(23):4.

[3]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J].中国民族教育,2019(10):3-4.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34

不同于普通高中对语文理论知识的学习探究,中职语文教学往往偏重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从而让学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及活动的开展,既是对旧有中职语文教学的革新,又是加强学生语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中职语文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社会发展需求的条件下,遵循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们提供尽可能丰富多样的综合实践课程及活动,从而为他们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机会。笔者认为,考虑到中职语文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可以将实践活动分成演讲比赛型、对话讨论型、游戏表演型三种,锻炼和激发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或者是在实践应用中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纵向横向探究。

一、演讲比赛型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的语言传播性特征使得演讲比赛型实践活动成了众多语文实践活动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活动,学生们通过参加演讲比赛,从准备到演讲的整个过程中经历着对语文知识的提炼、演讲技巧的熟稔、临场表达的掌控等过程的学习历练,从中不断增长见识,从而提升个人的语文综合实践水平。

首先,中职学生们需要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演讲稿的撰写,为接下来的演讲提供丰富充实的内容。一般情况下,中职演讲比赛的评选要求介于初高中和大学之间,学生在撰写演讲稿时既要考虑到中职语文专业知识的特殊性,又要同时兼顾到参赛者自身的学习体验或生活感悟。所以,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们从熟悉的专业知识和生活体验中寻找相应的演讲比赛主题,在表现丰富内容的同时,为听者呈现足够引人入胜的专业内容和生活事迹,从而加深演讲稿的感染力。语文教师在学生撰写演讲稿的过程中不能代替学生撰写,只能起着启发、指导和修改的作用,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演讲实践能力。

其次,中职学生们在完成演讲稿创作之后,还需要在语文教师的教授下进行演讲练习,针对演讲比赛中的各种注意事项进行专项训练和调整,从而为听众带来自然成熟的演讲姿态。例如,语文教师需要向学生们讲解在演讲过程中语气语句的变化、面容站姿的修正、时间和速度的临场把握等技巧。学生们只有把握好上述演讲的形式,才能进一步为演讲的内容增色,提升演讲比赛的整体水平,所以,针对中职生的语文演讲比赛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个人能力的展现,也是综合实力的交流与学习。

二、对话讨论型语文实践活动

对话讨论型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直接简单的实践活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在调动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往往又能够进一步激发中职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兴趣,从而为他们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中职学生们的对话讨论活动可以表现为学生小组之间的交流互动。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定一个相关的文学语言类专题要求学生们分组交流,根据每组不同的观点开展相应的辩论比赛。每个小组成员要各司其职,充分做好各方辩论论点的收集,最后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正反两方的交流辩论。语文教师在整个辩论比赛过程中既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辩论点评的作用,从而使得课堂辩论比赛表现出时效性、专业性的特征。

其次,中职学生们的对话讨论型的语文实践活动,还可以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这种交流讨论往往呈现为课堂和课下两种形式,一方面课堂上语文教师向班上同学提出相关的语文问题,即是师生的交流讨论,学生可以根据已学的语文知识和生活实践对课堂提问做出独立地回答或提出疑问,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中肯的评论和解疑,从而在教学互动中完成语文对话讨论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时间以外,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谈话交流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这种情况下的师生互动往往以学生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疑惑为主,教师根据与学生的深入谈话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在接下来的互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避免失误,发挥优势,提高语文实践的学习效率。

三、游戏表演型语文实践活动

游戏表演类的语文实践活邮浅浞值鞫学生参与热情与积极性的实践活动,不同于理性学科的逻辑实验教学活动,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除了上述演讲比赛和对话讨论型的实践活动以外,还可以以游戏表演的形式锻炼和提升中职生的语文创新思维和语言表演能力。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们参与此类实践活动,既能够丰富学科教学内容,也能够促使文学与艺术的直接融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