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6 19:06:44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1

(一)痴迷网络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的学生作息时间处于无序状态,早上从下午两点开始,白天睡觉,晚上“上网”。由于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会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忧郁、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这些问题均可严重妨碍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

(二)痴迷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孤独感增加,人格异化,情绪抑郁,人际交往缺失。现实生活中,痴迷网络的大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发怒,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症状,对社会和他人缺少爱心。对社会和学校中的不良行为,漠然视之,道德标准下降。网络迷恋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

(三)痴迷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减退,影响人际关系。由于实际锻炼的机会减少,一些大学生不善于宏观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控制,综合应变能力欠缺。大学生通过网络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孤立,与真实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沉溺网络直接导致大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下降。受网络交往和网络游戏的平等、无序、自由等特点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评判容易发生动摇和改变。长期痴迷网络,使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减弱,法律意识和角色丧失。迷恋网络中的虚拟生活,逃避现实的竞争和压力,丧失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悲观厌世。

二、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分析

1.网络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知识丰富,头脑敏锐,接受新事物快,人际交往意识强烈,情感日益丰富,自我独立意识强。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群体喜欢挑战,敢于冒险,渴望友谊与爱情,希望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获得成功,受到尊重。网络满足了想象与现实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颓废的心理作用。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信息的安全性、沟通的平等性、方式的自由性、个性化的特点,适合了大学生寻求心理安慰和认同,缓解现实竞争和压力,扩大交际范围和层次等要求。大学生能放心的在网上与他人互动,不会有现实世界与他人交际时的陌生焦虑,也不会有面对接触的危险与压力,同时可以呈现自我,使得个人的自扩大。网络的便利性与互动性使大学生能轻易地建立起新的社群关系,并置身其中,不能自拔。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内心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接受和尊重,实现自我的存在价值,这种渴望成为内在驱动力,又面对生活、学习的压力时,痴迷网络的现象极有可能发生。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中缓解现实竞争的压力。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使得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来了解他人和社会,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得到认可和解脱。因此,通过网络交友,在网上聊天,成了许多大学生沉湎于网络的重要原因。

2.缺少家庭的沟通与监督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且绝大部分远离父母来到异地求学。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或者因沟通困难而不去与自己的子女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管教比较严格,当他们远离父母后,觉得少了父母的约束,可以独自处理自己的时间,追求一种没有家庭监督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也有一部分学生生活在家庭结构不健全的环境中,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会使其心理和性格上容易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比较内向、孤僻、自卑。而网络正好是一个无拘无束的虚拟环境,他们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

大学生由于压力和竞争的加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学生个性的差别与大学心理辅导体系效能发挥不好,促使大学生情感和注意力的转移。痴迷网络的大学生虽然已经注意到网络过度使用,可能会对自己及社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但大学生很难在迷恋初期就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同时高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人文精神的培养。网络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等特征并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没有因为校园网的建立而充分发挥和体现,在“抢占思想教育网络阵地”的战斗中,却更加突出了校园文化的主流,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缺少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失去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价值观容易发身转变,没有上网目标,缺乏网络文明意识,在千变万化的网络交往和游戏中迷失自我。

4.社会对网络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近年来,国家多次对网络网吧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上很多网站都是营业性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点击,势必会“投其所好”,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出现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和不良言论,使信息的科学性、严肃性受到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应对措施

1.大学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强化自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大学生要培养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上网转移到积极的现实生活中来,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来冲淡网络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网上生活习惯。

2.高校要加强对痴迷网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才环境

痴迷网络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成绩不好,受过挫折和打击、不受重视、自信心不足、无成功感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为痴迷网络的学生开设心理咨询热线,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引导他们通过心理咨询或自我调节等方式进行一般性网络性心理障碍治疗,对于网络成瘾重症的学生要主动及时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极端事件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高校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家庭关系融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等。另外家长也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使自己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能适应子女成长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子女生活在充满温暖、充满爱的环境中,还要注意培养子女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会他们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活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应加强对子女的监护,及时发现子女的心理问题。发现有因上网而产生的异常行为时,应及时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超级秘书网

4.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市场,创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

要加强对电子游艺厅、网吧等场所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网吧的惩处力度;严格限制大学生的上网活动,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与限制;加强信息的检查与监控,保障网络信息内容的健康,使信息交流健康、有序。政府、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游戏室规范化,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地上网。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休闲方式,网络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当代大学生的心志尚不成熟,存在自制力不强,遇事容易冲动和消极应对方式等特点,很容易出现沉溺网络的消极行为,而在“网络成瘾”人中,主要又以网络游戏成瘾为主,关注大学生的网络游戏行为并对其进行适当地引导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一个新的现实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现状

网络游戏(Online Games)简称网游,是指利用TCP/IP协议,以Internet为依托,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游戏项目,是电子游戏与互联网络结合的一种新型娱乐方式。按照游戏内容架构的可将游戏分为:角色扮演类,策略类或战略类,动作类,冒险类,模拟类游戏,棋牌类休闲类,运动类,赛车类等[1]。

根据《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群体管理学论文,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其中,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增速超过整体网民。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比下降至23.3%。而网络游戏用户规模继续增长,达到2.96亿,新增3156万,较2009年末增长11.9%。网络游戏使用率从2009年末的68.9%攀升至目前的70.5%。

玩网络游戏的人通常被称为玩家,据推算,2003 年我国网络游戏玩家有1380万人,2004年达到2025万人,同比增长47%;2007 年将达到 4180万人。这预示着网络游戏对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将逐步加大[3]。从中国大陆网络游戏玩家年龄情况分析,国内网络游戏玩家的平均年龄为23.6岁,其中,19~25岁的玩家占49.3%[4]。据有关调查[5]发现,有55.19%的高校大学生曾玩过网络游戏,其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分别为67%和34.14%。调查结果还显示,有17.16%的调查对象沉迷网络游戏,喜欢但不沉迷网络游戏的占55.14%。网络游戏成瘾成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最主要类型。

二、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分析

才源源(2007)[6]等人在经过调查分析后构建了16~24岁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模型,认为青少年网络游戏心理需要由现实情感的补偿与发泄、人际交往与团队归属、成就体验三个维度组成。笔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实际情况以及和学生的交流,总结出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按心理动因大致可分为补偿型、迷失型、自我挑战型和获得归属感型。

(一)补偿型

网络游戏中各种心理需求的满足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该种需求的缺失。大学生在高中时对于大学都有自己的憧憬,但是,到了大学后,有的大学生对所在学校或所学专业不满意,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较差,有的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在现实中不能发泄的方式、积存的愤怨可以在游戏中用暴力来解决,从中得到一种快感。网络游戏补偿了他们所缺失的心理需求。Suler(2001)[7]阐述了网络成瘾的原因,认为网络可以满足人类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这即为网络行为的动机来源,并认为较低层次的心理需求可定义为“缺失性需求”,而高层次心理需求可定义为“满足性需求”。缺失性需求和满足性需求被认为是网络行为的心理需求的两个维度。Szalvatiz也认为在现实人际交往中遇到障碍的人更加渴望紧密接触网络及网络游戏[8]。Armstrong等还发现自尊越低的人越会在网络游戏中成瘾,这是由于他们匮乏的社交和自信心的不足[9]核心期刊目录。

(二)迷失型

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生活与大学时期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使部分大学生们在享受到相对自由空间的同时对新的生活目标表现出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而电脑的迅速普及为大学生迷茫的生活找到了一个突破口。Young[10]提出ACE模型解释包括网络游戏成瘾在内的网络成瘾行为,A、C、E是指Anonymity(匿名性)、Convenience(便利性)和Escape(逃避现实)。匿名性是指人们在网络里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用户在网络里便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不用担心谁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便利性是指网络使用户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逃避现实是指当碰到倒霉的一天,用户可能通过上网找到安慰。很多最初玩游戏的大学生并没有打算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只是由于空闲时间太多,就去随便玩一下。结果随着投入的时间和金钱的增多,导致越陷越深。即使现在终止,仍然有很多空闲时间难以打发,等以后接着玩的时候等级和装备会远远落后别人,不如继续玩下去。秦华等(2007)的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因素包括行为重复、沉浸体验、玩家的孤独感[11]。

(三)自我挑战型

一般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管理学论文,希望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但由于目前应试教育中知识的乏味、教育手段的单调化、实践机会较少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成就感,而游戏中的升级、积分、地位、特权等则可以较好的满足其挑战心理,获得成就感。

正如游戏设计师Geoff?Howland所认为的,网络游戏使人成瘾的因素包括:想完成游戏的动力、竞争的动力、提高操作技巧的动力、渴望探险的动力、获得高得分的动力[12]。有研究者以沉浸理论为依托对网络游戏行为的动机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在网络游戏中进入了一种“沉浸状态”就会延续游戏行为(Choi & Kim,2004)[13]。挑战与技巧是影响沉浸的主要因素,若挑战太高,行为者对环境会缺少控制能力,而产生焦虑或挫折感;反之,挑战太低,行为者会觉得无聊而失去兴趣,在两者平衡的状态下,行为者就会有一种“最佳体验”(Csikszentmihalyi,1990)。Choi and Kim(2004)[13]认为最佳体验的实现是网络游戏行为的关键动机。

(四)获得归属感型

我国的教育评价机制是用学生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许多成绩平平、在现实生活中性格不够开朗的青少年,他们同样希望被别人喜欢,希望融入集体,但由于自身的性格以及其他原因,很可能被老师、同学漠视,不被别人关注,游离于班集体之外,这使他们归属与爱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于是转向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来寻求心理的安慰和需要的满足。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孤独感是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如Suler认为具有孤寂感的人容易在网络上寻求情感的慰藉,并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Loytsker与Aiello在研究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联中也发现,较高孤独感的人比较容易成瘾。另外,很多网络游戏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这种交往与合作会使人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归属感。

三、正确对待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

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使大学生满足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增强自我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扩大人际交往范围,也容易使他们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产生心理失衡。因此,应正确认识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并积极面对其负面影响,并逐步规避消极作用。

(一)端正对网络游戏的认识和态度

在大部分人心目中,一提起网络游戏,首先想到的就是网络游戏成瘾,忽略了网络游戏吸引大学生网民的深层心理因素。如前所述,网络游戏正是具有了满足大学生网民深层心理需求的特点,才受到大学生网民的喜爱。深入细致分析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原因,一分为二的看待网络游戏,发现大学生通过网络游戏表达的内心世界,承认网络游戏具有在虚拟世界实现愿望、弥补缺憾的优势管理学论文,而仅仅将过度依赖和沉迷网络游戏作为需要矫正的目标,才能解除大学生网民的心理防线,为进一步引导打下基础。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学校应该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就引导他们如何适应和规划大学生活,避免出现漫无目的、过一天算一天、病急乱投医等的现象,通过广泛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各种校园文化和科技活动,如各种兴趣小组、实践小组、社交技能、生活技巧训练班等,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以现实生活的乐趣来取代大学生寻求网络虚拟满足的机会。

(三)构建绿色网络体系,并指导学生从网络游戏中学习专业知识

我们应建设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游戏”,并指导学生从网络游戏中学习专业知识,这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如网络游戏开发商在开发网络游戏产品时,要考虑到所开发产品不仅可以满足青少年休闲的需要,还应当满足他们开启心智的高层次需要,努力把网络游戏打造成有丰富文化内涵、传播知识和文明的渠道。如在教育网络游戏的开发过程中,游戏公司可邀请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参与进来,因为他们充分了解青少年的知识结构和心理诉求,可以动态地调整和完善游戏中的教育成分和结构,更好地将知识与游戏相融合,使之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另外,学校可结合专业特色设置一些相关的网络游戏专业课程,如在计算机专业可考虑开设网络游戏程序编写、试运行、现有网络游戏的优劣势分析等课程;教育类专业可考虑开设网络游戏所隐含的对人的教育作用、以及玩家的心理诉求分析等课程;经济专业可考虑开设网络游戏的营销策略、商业卖点的开发等课程;管理类专业可考虑开设如何在网络游戏中设立游戏规则以实现对玩家的管理、对游戏项目运行的管理等课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增长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和兴趣被专业兴趣所取代。

[参考文献]

[1]gnnic.net/gnnic/view67.php.“天府热线杯”2002中国网络游戏产业调查报告.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EB/OL].it.sohu.com/s2010/cnnic26, 2010-7-15.

[3]卜卫,郭良.2000年中国五城市青少年互联网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EB/OL].ec.youth.cn/itre/index_htm.

[4]2006中国网络游戏玩家普查报告[EB/OL].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cnnic.net/index/OE/manual/index.htm,2006.

[5]高鸣,成科扬.大学生网络游戏沉迷介析及有效干预[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

[6]才源源,崔丽娟,李昕.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研究[J].心理科学,2007,1.

[7]Suler, J. Internetaddiction. 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 ausinterview.html, 2001

[8]Szalvatiz,M.Can webecome caught in the web[M].Newsweek,1999,134:11.

[9]Armstrong,L.,Phillips,J.G.,&Sailing,L.L.Potentialdeterminants of heavier internet usa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0(53):5373/50

[10]Young K S.What makes on-line usagestimulating:potential explanations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The 105th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sychological association,Chicago,1997.

[11]秦华,饶培伦,钟昊沁.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因素探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

[12]张璇,谢敏,等.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2.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1)06-0081-07

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课题。我国最早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学术论文出现在2001年,经过十年的发展和研究,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也不断凸显。本文在对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今后一段时间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

学者们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基本上都是从工具的视角开始的,即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和信息交流平台,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傅荣(2001)较早的认为网络心理教育包括网上心理培养、网上心理训练、网上心理辅导、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测验、网上心理诊断、网上心理治疗等[1]。魏荣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网络技术及相关功能,以多种方式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的过程。”[2]从这些界定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或网络空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网络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体。

李强从理解互联网出发,认为网络本身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3]。这就开始从问题意识的角度界定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网络社会的悄然而至,网络生活方式也必然会深入并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尤其是心理发展。由于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心理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4],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5]

毫无疑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不仅在于是否采用了信息网络技术,网络心理教育也不仅仅是关注、预防与矫正和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必然要反映到网络心理健康的本质中来。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教育信念和态度;心理健康教育又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活动构成的教育工作。[6]同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网络为媒介的,网络的本质也必然会反映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中来。网络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开放的联系。正如李普纳克和斯坦普斯在《网络的形成》一书中所写道的:“网络就是连接我们共同活动、希望和理想的连环;网络形成是形成人们相互联系的过程。”[7]

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一种新趋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除了以其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化、信息容量大、虚拟性等技术特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外,更以其平等、自主、交互性的社会性内涵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创新。作为对时代的回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是技术和工具层面上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转换。崔景贵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指出,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主体发展性的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互动对话式的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人本人性化的心理教育。[8]所以,所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其内涵: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工具;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环境,是开展心理教育的超越时空界限的“大教室”;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资源,网络心理教育就是对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生, 促进网民心理潜能的发掘; 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内容与对象,关注、预防与矫正和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 如网络焦虑、“网络成瘾”;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系统。[9]

二、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的研究

姜巧玲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虚拟社会给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带来了种种机遇:第一,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拓展了人们的理论研究空间,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沃土。第二,社会存在的非实体性,为主体的个性释放营造了较为理想的氛围。第三,主体个性自由空间的扩展所带来的社会行为的非人性化趋势,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个案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现实参照;对网络行为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充分把握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发掘现实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10]

同时,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内容、方式带来了挑战,网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增加了教育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11]65因此,虚拟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发展的外在推力。

首先,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当数字化信息遍布大学校园各个角落时,大学生的整个生存状态,从学习研究到休闲娱乐,从认知行为到情感心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他们来说,网络所具有的魅力和所引起的心理困惑(尤其是网络的困惑和现实的心理困扰交织在一起时)都是不可阻挡的。上网已成为大学生从事科研、获取知识、了解时事、交流感情、查询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现状下,如果只依靠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将大大落伍于社会发展,脱节于时代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开拓创新,对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益探索,开辟心理教育工作的新途径。[12]90

其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网络心理问题的需要。由于网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加上网络管理、网络社会的道德有待规范,网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丁玉祥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情商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角色错位,人际交往萎缩为“人-机”交往的偏执关系;二是人性异化,表现为人格结构失衡,形成“数字化”的人格障碍 ;三是自我迷失与冲突;四是道德失范:道德自律的弱化导致“隐形人”的虚拟行为;五是技术崇拜:网络资源的泛滥促成“信息人”的上网成瘾[13]。田益民指出,网络导致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认知失衡、交往障碍、畸型性心理、自我角色混淆、网络综合症甚至网络成瘾症。[11]66因此,应当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

最后,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网络教育是近十年才兴起的、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14]在网络时代,教育主体出现了“非主体化”趋势。教育主体不再是灌输思想的权威,而是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的主体,兼有信息传播者和思想引导者的双重身份,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平等的,传统的“教”与“被教”关系己不再明显。不过大多数研究者从积极的角度认为这种教育关系和工作氛围更具人情味,更有亲和力,更易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15]。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必要进行整体性的教育理念转换,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三、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界目前提出的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黄玉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在网上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系统,开设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定期举办网上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举办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针对学生进行学业心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就业心理指导、人格辅导等[12]91。二是将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郭加书等指出,由于不正确地使用网络和过度迷恋网络,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着诸如信息焦虑、情感冷漠和自我认同混乱等心理疾病和障碍。因此,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人际交往教育、网恋心理教育等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16]。

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目前学界提出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网络心理健康调查;建立网络心理测验系统;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档案;[17]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包括利用在线、BBS、Email、聊天室等进得心理咨询;[18]开辟网络心理知识学习园地。其可以设计的内容包括心理书屋和心理百科、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介绍、优秀心理影片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服务有关网络介绍等[19]。

网络心理咨询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网络心理咨询主要使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沟通,文字书写本身就具有情绪抒发的功能,也是一种整理思想、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Day与Schneider首次将认知行为疗法运用于网络心理咨询,李书艺证实了焦点解决疗法在网络心理咨询中的可行性[20]。还有,王沂钊提出将多重模式理论应用到网络心理咨询中[21];Wright提出将写作治疗(writing therapy)运用于网络心理咨询中[22];王智弘与杨淳斐提出的一次单元咨询模式[23]等。网络心理咨询的技术有:情绪深化的技巧、关系增进的技巧、文本呈现的技巧[24]。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全新的咨询理念,具有现实心理咨询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点已得到广泛认同[25],但也存在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如不利于咨访关系的建立、维持与巩固;不利于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与诊断等[26]。可见,网络心理咨询自身的局限[27]也决定了它并不能替代现实心理咨询[28],只有实现两者的互补结合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29]。

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开始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的探索。廖桂芳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大背景下,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助人自助,互助成长”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载体,以环境建设为基础,构建“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30]。宋凤宁等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教师-学生-家长”有机结合与开发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1]。

四、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原则

一些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光停留在思辨阶段,而应建立科学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于是很多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进行了探讨。有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在分析网络心理教育时可以借鉴相关思路,从三个层次上去认识把握网络心理教育[32]:首先,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网络教育思想,就是在网络教育的根本观念上要有明确的心理教育意识,可视为一种大网络心理教育观;其次,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网络教育原则,就整体网络教育而言,心理教育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原则,贯彻于网络教育之中,由此实现网络心理教育向网络教育的渗透;再次,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专门的网络教育活动,大致包括准备性网络心理教育、过程性网络心理教育和补救性网络心理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三个方面。

从心理学的视野去分析, 网络心理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资源集约化, 信息生动性, 环境虚拟性, 活动自主性, 人机交互性和沟通间接性;网络心理教育中的心理学指导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33]还有学者从政治学的角度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让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惠及每个学生;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促进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实现网络文化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循环。[34]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张忠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一般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彰显自身的个性,实现与非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互补,就应遵循防治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交互性和主体间性相结合、“助人自助”与“互助共进”相结合以及互补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五大原则。[35]

五、从工具视角到体系建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趋势展望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问题是关系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和程度的根本问题,准确把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对加强和改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出发、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出发,不难看出,强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运作体系,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趋势。

首先,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只注重提供一些有关心理学概念、心理现象或心理疾病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忽视了访问者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得这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了建网站――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照搬到互联网上。这样做,一方面使一些访问者面对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感到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使许多访问者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之所以如此,是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足密切相关的。一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尤其是主干理论研究薄弱。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它的对象是人。而要做好人的思想心理工作,提高教育效果,就必须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状况有全面的了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其客观规律。而目前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研究得也还不够深入。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实践操作层面研究薄弱。在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客体和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要相应改变。而目前不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和研究者,从探求新的工作思路、寻找新的教育载体等角度,对计算机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前景给予了理论上的充分肯定,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样多是集中在理论探讨层面,对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实践工作等问题则很少触及,特别是没有从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的心理问题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寻找课题,分门别类地进行细化研究。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的不足势必影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其次,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加强理论与系统性研究代表了一种趋势。近十年来,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研究大体经过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工具意识和问题意识阶段。在这一阶段,网络被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延伸;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把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关注、预防和矫正与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相应地,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内容上,体现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联网的延伸等。第二阶段,开始认识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理念;它不仅指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指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化,即要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快捷便利, 去形成心理教育的网络系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体现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研究,体现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研究。虽然这两方面的研究目前非常薄弱,但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

因此,随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必要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当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象:“网络世代”的重新定位。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它的对象是人。而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必须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学术界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研究,形成主体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这是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而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长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互动中,是“既现实又虚拟的人”。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网络时代的人是“社会化”和“虚拟化”的统一。网络时代的人是具有生命感性的现实的存在,即是现实社会中有生命感性的现实的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具有生命现实的人。同时,也是生活在虚拟社会的人。其次,网络时代的人生活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环境。网络时代的人的状况既取决于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也取决于他们在虚拟社会中进行虚拟实践活动的条件和环境。最后,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具有特定的联系和关系,这个特定的联系和关系既包括了现实社会联系和关系,也包括了虚拟社会的联系和关系。[36]

因此,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不仅是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且也成为了网络社会关系中的网络人。他们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不断通过网络与外界(包括与人)进行接触,交流感情,交换思想,进行沟通。他们的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受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双重影响,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行为发展变化规律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应从网络和网民的现实出发,研究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对大学生网民的影响,除了将网民作为直接对象外,还需要将相关内容纳入其研究对象的范围,如网络社会的特点及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问题、“网络世代”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网络世代”的心理健康标准、“网络世代”的心理障碍问题等。

第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基础化与系统化。

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基础性理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教育自诞生之日就存在“理论主干脆弱、学科枝叶茂盛”的发展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专家倾向于主张从多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整合的角度来探索和研究心理教育这一复杂现象,努力用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统整的方法论来综合建构自己的理论范式。在目前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也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对那些事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理论重视不够。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的研究,形成现代的、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一是要加强对理论基础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等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论,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指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网络哲学、网络心理学、网络教育学、网络社会学、网络伦理学、网络文化学等新兴边缘学科,可以作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借鉴。

二是要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要认真研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规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矛盾和本质,施行的方针、原则、方法和载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网上心理教育与网下心理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以及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只有从理性上、理论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为我国网络心理教育实践与探索提供科学指导,从而最终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要优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将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创新调查研究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并尝试模型法、系统科学方法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研究:从沿用到整合。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不断整合。在网络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目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沿用了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为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今后应当加强对现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整合,在沿用的基础上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

因而要从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的心理问题的实际出发,分门别类地进行细化研究,创造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途径。

同时,还需要我们加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二者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受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影响,其现实心理问题与网络心理问题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心理问题,求助于网络或通过网络发泄,可能导致网络成瘾。因此,在网络时代,现实心理问题与网络心理问题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网上和网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网下”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能为大学生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发展给予心理支持。

总之,在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深入剖析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大力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立体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傅荣.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4):75-77.

[2]魏荣,魏婧.高校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4(4):25-26.

[3]李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健康心理培养探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0):221-224.

[4]孙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何小兵.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教学与管理,2007(33):38-39.

[6]张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及实践走向[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3-44.

[7]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8]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范式的构建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7):41-44.

[9]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的内涵、优势与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6(4):22-24.

[10]杨建民.虚拟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刍议[C].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

[11]田益民.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南方论刊,2007(12).

[12]黄玉莉.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4):89-92.

[13]丁玉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与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3(1):13-16.

[14]潘燕桃.因特网与教育―论因特网对教育之利弊[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130-134.

[15]王献敏,梁淑英.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南昌高专学报.2004(4): 81-82.

[16]郭加书,王鑫.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5-59.

[17]刘秀伦.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53-55.

[18]陈育新,江立成.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4-97.

[19]章巧眉.关于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5):97-101.

[20]李书艺.以网络实时通为媒介之焦点解决取向:网络实时谘商研究[D].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1]王沂钊.辅导教师如何介入学生之网络沉迷行为[J].学生辅导,2001,74:58-67.

[22]Wright. Online counselling: learning from writing therapy[J].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2002, 30(3):285-298.

[23]王智弘,杨淳斐.一次单元谘商模式的概念与应用[J].辅导季刊,2006(1):1-11.

[24]王智弘,杨淳斐.网络心理咨询中可行的应用理论与实务技巧[J].辅导季刊,2001(4): 20-27.

[25]纪国和,张振华.对高校网上心理咨询的理论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8): 51-68.

[26]曾晓青,陈美荣,刘建平.浅析当前网络心理咨询的缺陷与不足[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4):98-100.

[27]Castelnuovo G, Gaggioli A , Mantovani F , et al.New and old tools in psychotherapy: the use of technology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linical treatments[J]. Psychotherapy: Theory、Research、Practice、Training,2003,40(1/2):33-44.

[28]杨晶,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7(1):140-145.

[29]张永红.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原则性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86-89.

[30]廖桂芳.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研究[J].理论界,2008(11):161-162.

[31]宋凤宁,黄勇荣,赖意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学术论坛,2005(3):171-174.

[32]陶来恒.关于学校心理教育三个层次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增刊):11-14.

[33]李皓.网络教育的心理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2(11): 58-60.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162-2

引言

随着当前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网络信息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尤其在近年来,高校网络舆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就目前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对网络舆论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很多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校园管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从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制度建设方面来说,网络舆论的管理并没有对其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而是采用“封堵”的方式,对“不利”的舆论信息进行封堵,使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种管理方法完全不能适应当高校舆论管理的发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适当的表达,从而造成不利舆论导向的恶性循环。如果对高校舆论管理不加引导,依然采用当前的管理方法,不利于高校舆论宣传以及正确网络文化气息的形成,也不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管理。

另一方面,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显得比较尖锐,高校管理中学生与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出现较大的“摩擦”,尤其是网络舆论仅仅依靠网民自身道德进行支持,使网络舆论资源成为网民发泄不满和随意宣泄的场地。在国家加强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同时,需要从网民的心理以及社会现象的具体意向方面进行分析。高校网络舆论管理与高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认真对待高校网络舆论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从舆论新闻学角度进行分析,对学生心理特点以及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科学规划网络舆论作用的正确发挥。

一、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网络舆论是建立在学生对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评价基础上,并且通过互联网信息交互的方式来达到舆论资源共享的情况。随着互联网资源在高校学生当中应用范围的不断加大,使得网络舆论所具有的影响力更为明显,尤其是学生个人观点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表述,使得消息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在当前阶段,大学生网络舆论信息主要来自个人微博、空间、BBS论坛、贴吧等,并且成为大学网络舆论的主流表现形式。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随意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使得网民在表达自身观点的情况具有随意性特点,将自身情绪以及观点随意发表在网络上,尤其是一些观点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情绪化以及个人极端思想倾向。这就使得网络资源成为网民随意发泄自己情绪,表现自己思想观念的地方,也正是由于网络资源的这些特殊性质,使网民对网络舆论本身没有责任感,使网络舆论秩序混乱。

近年来由于高校网络舆论方面监管不力,使校园文化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通过网络舆论诱导学生犯罪,或者导致学生自残、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使得网络舆论这一虚拟资源对高校学生的实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高校教育制度体系本身存在一定的争议,很多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全面,使得舆论表现方式比较偏激,加之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对学生的心理以及生活等方面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外部压力的加大使得学生将更多关注放在网络舆论方面,从而导致了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偏差。

二、当前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方面的问题表现

当前网络舆论是高校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最主要途径,由于网络思想良莠不齐,很多网络舆论信息表现出极端性特点,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出现反叛性特征。又由于网络舆论观点表现的随意性,使得网络舆论观点表现出网民对现实不满的宣泄,这些负面情绪会对网络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的形成。

当前时期,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难题:首先是网络舆论中不良信息对网络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网络舆论资源的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偏离;第二,是网络舆论资源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方面的需求,在为学生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三,是对网络舆论的管理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解决高校网络舆论管理问题必须从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方面进行充分分析,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

三、加强对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的探索

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是当前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资源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法制的高度对网络舆论进行规范监管,同时要兼顾学生的民主意识,体现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理念。

网络舆论监管需要从新闻学角度进行考虑,在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对舆论的新闻定义进行探究,舆论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形式,而舆论管理对于新闻传播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需要对网络舆论的进行客观性认知,在顺应时展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传播机制进行了解,从而加强网络管理体制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一套高校网络舆论监管制度,切实把握好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的几个主要环节,对危害学生思想,破坏网络环境的信息进行依法处理,不断净化网络舆论资源,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网络舆论资源的影响。

其次是要建立学生网络舆论资源系统,网络舆论能够满足学生对社会知识和日常信息的需要,以引导和支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网络舆论信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切实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第三,要努力完善高校网络舆论化解机制

要从网络媒体的功能建设方面考虑,既要对网络舆论的功能进行加强,完善网络舆论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建设,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了解网络舆论资源,使学生懂得网络舆论的实际用途,以正确的方式来接触网络舆论。

参考文献:

[1]姚霞,何祖锋.试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法治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2):69-71.

[2]彭红雷,姜旭英.高校网络舆论引导队伍的组成及建构[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2,(12):33-33,62.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5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评论员;价值塑造;网络思政

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网络工具的普及应用,网民数量特别是青年网民数量急剧攀升。大学生受自身辨别力的限制,不能对网络信息和网络快餐文化形成充分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容易形成错误舆论认识,甚至产生网络舆论危机。高校网络评论员主要承担开展网络宣传、及时批驳网络不实言论、做好在线舆论引导、应对网络突发事件四项职责,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剂”。通过建设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及时强化正面宣传,批驳不实言论,引导网络舆论,成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充分认识高校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构建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构建是顺应时代的客观要求

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网络作为当代大学生活跃的第四课堂,具有多元链接、模糊身份地位等特性。在网络空间中传播主体和客体的界限逐渐消解,一些非主流社会思潮在潜移默化中融入网络生活,以特定的可视化符号或文字影响学生的所思所想。构建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在学生中培养意见领袖,把主流意识形态通过互联网平台在广大青年中传播,是互联网时代风险防控的需要,也是召唤国家认同的需要。

(二)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构建是维护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一些现实事件经网络发酵、无限扩大以及高速传播,使其具有较大的感染性和号召力,虚拟的网络空间成为造谣、传谣、辟谣的有力场所,影响着学校的安全与稳定。与此同时,学生也热衷于在各类网络平台上与记录自己的思想动态和日常生活点滴,这就使得大学生评论员队伍从来源和特性上决定了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性。一方面,大学生网络评论员来源于学生群体,能较好地融入学生聚集的线上线下平台之中,自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传播、舆论监控以及正面引导的信息系统,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经过系统专业培训,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大学生网络评论员能更好地与时俱进,接收和内化时代性网络语言,以青年群体视角去理解广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对网络舆论的危机防范较为有利。

(三)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构建是大学生价值塑造的内在需要

高校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殿堂,学生现实的功利性与对未来的超越性相冲突,学生的个人诉求逐渐融入社会发展。在此转变过程中,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意识形态纷争的独立甄别与判断能力较弱,导致各类网络行为呈现出多元无序的状态。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曾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组建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上评论员队伍,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贴文,吸引学生点击和跟贴,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大学生网络评论员第一时间占领学生言论引导的制高点,用正确的价值理念引导主流思想舆论的形成,帮助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塑造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

二、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构建的瓶颈

(一)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组建不够科学

目前,受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呈现出组建不够科学的现象。一是在人员选拔上,许多高校倾向于通过辅导员推荐或笔试的形式选拔学生网络评论员。而笔试往往侧重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容易忽略学生的网络应对技巧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入选者是否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政治敏感性以及较高的业务操作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考量,容易造成人员能力参差不齐。二是在队伍构成上,根据针对安徽省部分高校的调查问卷结果,27.6%的高校未建立专门的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网络舆论监管职责由学校的宣传部门承担;57.3%的高校仅仅建立了高校网络学生评论员队伍,往往由学校的某一部门分管;15.1%的高校建立了由学生为主导,专业教师指导的网络评论员队伍,与学校相关部门共同承担网络评论职责。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构成不合理,知识结构不科学,无法开展针对性的实时网络舆论监管与互动,难以准确研判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职责不够明确

当前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主要由学校党委宣传部或党委学生工作部具体指导,依赖部分遴选的学生群体开展具体工作。稳定是高校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工作除涉及党委宣传部与党委学生工作部外,保卫处、团委、心理中心等部门作为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职能部门,均应纳入高校网络评论员的工作职责涉及范围。但由于各部门管理缺乏统一领导,职能相互交叉,导致日常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出现问题时容易互相推诿,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难以真正发挥实效。此外,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制度普遍缺乏,致使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职责不清,工作随意性较大,难以形成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应对模式。网络评论员学生队伍的流动更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网络评论员工作的不稳定性。

(三)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公信力不够强

网络舆论空间的虚拟性、舆论主体的匿名性、舆论形成的快捷性、舆论信息的多样性以及舆论传播的高速性,促使网络舆论复杂多变,不好控制。在网络舆论中,培养有公信力的网络意见领袖对网络舆论引导和控制十分必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口口相传,经验传授”成为常见的熟悉业务的方式,致使网络评论员队伍整体理论素养较弱,对网络环境的整体把握不精准,对网络舆论的认识不够。网络评论员队伍自身素质不高导致公信力较弱,阻碍了网络评论工作的高效开展。与此同时,高校在网络舆论的应对与处理上往往重监管轻疏导,重堵塞轻沟通,在学生群体中难以引起思想共鸣。在涉及对高校有负面影响的网络言论时,往往倾向于采取“堵塞”与“封锁”的处理方式。[5]38这些举措看似在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有一定的平复功能,但于无形中使负面言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双向沟通,容易加剧学校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使学生产生对学校的逆反情绪。学生内心的不信服也是导致高校网络评论员公信力缺乏的关键因素。

三、构建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对策

(一)优化组织结构,促进专业化发展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依赖于专业化的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问题领导理论认为,“领导”概念是即景性的,领导不是事先被指定或决定的,而是在问题出现时临时挑选的。在高校网络舆论管理中,将“即景性的领导理论”加以运用,用精细化的管理打造专业化的网络评论员队伍。首先,在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的组成上,以学生意见领袖为主导,与有影响力的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形成合力,建立“学校学生网络评论员—学院学生网络评论员—年级学生网络评论员—班级学生网络评论员”四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大学生网络评论员专项系统培训。其次,在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的组成上,将评论的内容根据实际功能进行划分,建立学业指导、班团建设、心灵沟通、社团风采、价值塑造、就业导航等网络评论小组,培养网络评论员小组意见领袖。再次,在大学生网络评论员机构设置上,建立网络文化工作室,将网络评论员工作纳入其中,设置网络新闻发言人、网络特约评论员、网络引导志愿者等专职岗位,主动出击,正面引导,以理服人。此外,以网络舆论问题为导向,以机构网络评论员为主导,招募临时网络评论员,动态增添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评论员。例如,在学业指导上,选取年度获得国家奖学金的代表作为临时网络评论员,撰写网络评论员文章,阶段性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

(二)健全管理机制,形成规范化保障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制养优、以评促优、以优带优”的制度化建设有利于激发网络评论员的积极性,固化网络评论员之间的优质传承。首先是以制养优,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引导、网络安全管理、舆论危机管理等制度,以明确的职责促使各级网络评论员各司其职,通过优良的制度促进高校学生网络评论员的培养、管理与认证。其次是以评促优。在学生网络评论员的考核上,抛弃传统的单一考核或量化考核方式,将网络评论员的评论行为纳入学生实践能力认定,将网络评论员网络舆论研讨项目纳入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将网络评论员年度影响力等级评定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与此同时,在量化的基准上将有影响力的优质网络评论作为酬金发放的根本依据,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同步推进,促进网络评论员创优争优。再次是以优带优,形成高校学生网络评论员联动机制。网络评论员队伍传承是否良好,直接影响着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的稳定。在以制度化模式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实体网络文化工作室,定期开展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专业化培训,阶段性进行网络舆论研讨,开展网络评论与思政研究,固化网络文化成果,全面提升网络评论员的网络舆论引导力、研发力与辐射力。

(三)规范网络管理,提升信息化技能

网络是“术”,它是技术,是一种工具;网络是“道”,它是思维,是聚合的意识。熟练掌握各类网络工具是高校网络评论员开展育人工作的前提。在网络归口管理上,按照国家互联网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动态登记、备案校园各类网络平台,严格实施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切实做到“平台有归属,管理有责任”。按照IP地址合理分配网络评论员的工作范围,区域性监测网络行为。在网络平台监管上,在网络评论员队伍内部建立专业的技术服务队,不断完善基础维护,建立校园网安全防御、信息过滤、监测跟踪、路径控制等系统,跟踪学生行为,捕捉学生兴趣,为高校网络评论员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在网络工具使用上,大学生网络评论员应与校内团学组织紧密联合,实现“一条龙集成服务”,建立“onlinetooffice”学生事务在线办公平台,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导向型的评论转载与创新型创作评论有机结合,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声文图”功能,提高网络评论的吸引力,研判网上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网络信息服务上,大学生网络评论员要充分融入网络用户群体,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在网络话语系统中融入马克思主义话语系统、传统文化话语系统、老百姓话语系统,促使网络语言更加多元生动,网络评论更具有深度和力度。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上,要依托大学生推送具有学校底蕴的网络文化产品,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凝聚、吸引与育人功能,为大学生网络评论员的作用发挥拓展空间。

(四)创造多元环境,营造互动型氛围

网络评论员队伍是网络育人阵地的主导者,只有不断提升网络评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充分运用网络舆论网状式非线互特点,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评论员队伍的价值塑造功能。首先要加强服务。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在建设初期,应秉承“服务育人”的理念,以事务为主,融学业性、文化为一体,坚持将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条目掌上化,在第一时间信息,赢得学生的广泛关注。其次要主动出击,设置议题拓人脉。传播学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功能,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的判断。大学生网络评论员应结合校内外的各类热点,结合不同的时间点,关注网络舆论中朋辈感兴趣的话题,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如从幸福观、诚信观、恋爱观、学业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话题入手,了解他们对人生价值导向的看法,并通过积极的网络互动引导理性的价值形成。再次是转变方式,多元表达集人心。在大学生创新型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特质膨胀的时代,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要主导话语权,就要突破传统的文字论述,针对不同的评论内容,采用事例表(如价值观教育)、系列图(如感恩教育)、中外声音对比(如国内外大事件)、趣味表达(如以漫画形式论“国家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等视听结合的方式,以全新的视角、生动形象的表达使价值引领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7-21].

[2]张九海,喻洁.高校网络评论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1(4).

[3]张颖.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5).

[4]张芳.浅论新疆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及工作机制[J].教育传播,2013(12).

[5]姚鹏.加强高校BBS引导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红色马甲”,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J].文教资料,2007(2).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6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是指大学生群体成员参与网络行为过程中,原有的某种倾向性经过网络发酵后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网络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如在大学网络论坛网站,经常会看到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相关评论,一开始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社会热点事件折射出的总体价值导向是好的,大家也基本赞同,认为该社会热点应该广泛传播,宣传正能量。突然在这个时候,出来一个大学生从反方面提出了一个观点,并找出来该社会热点中人物行为的某些瑕疵,并进行可以放大,甚至误导了部分大学生网民,大家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在网络上支持后者,最后甚至形成了主导舆论的网络观点,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的负面表现。该类现象导致正面主流价值观很难得到有效传播,不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贯彻。对这种负面现象必须加强引导,要找出足够的证据和可以说服大学生网民的理由,击败错误的网络言论和观点,使大学生的主体回归到正确的方面来,形成积极正确的网络群体极化行为。

在对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行为进行调查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与了解背景信息的客观程度有关。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过程中,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特定时期内出现的对某一事件的网络群体极化行为,往往与大学生自身对事件本身背景信息的客观程度了解多少有着直接关系。如在河北大学飙车案这一事件中,研究发现,在论坛上紧紧评事件表象发表观点就能引起共鸣获得支持的人只有20%不到,而在表露观点的同时配以 “真相”、“证据”往往能获得超过50%以上的支持度,这就引起了网络上群体极化行为。

(二)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行为与大学生的年龄、性别、阅历有密切关系。大学生群体从从年龄上来看,大多在17-25岁之间,年轻活泼,在网络空间,遇到热点、焦点问题,往往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意见,这反映了大学生有很强的民主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这实质上好事情,如果加以引导,就会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真正成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由于长处校园象牙塔里面,社会经验往往不足,在不明真相的条件下,容易受到各种观点的影响,一旦受到不怀好意的人蛊惑,很容易诱发不理性的一面,就会导致群体极化中的负面现象出现。因此,作为高校管理者来说,必须关注这一现象,必须在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展示事件的真相,树立权威意识。

(三)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与网络自身特点有关。网络自身有着虚拟、直接、迅捷、互动、难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行为中,不象现实生活那样小心翼翼,很多大学生乐于上网,积极参与网络交际了,愿意在网络上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愿意在网络上直率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必进行任何掩饰,也不用担心现实当中该种观点是不是会受到周边人群的孤立,或者会否诱发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在网络上,正确的观点引起共鸣甚至会让其获得更多网络盛誉,从而得到自我价值的提升。错误的观点只要言语不过激,也不会给发帖人带来太多的麻烦,所以基于上述原因,大学生很愿意参与到网络行为中,这实际上是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

(四)大学生网民群体极化行为产生中的舆论管理因素。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速增加,但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却没有与时俱进,尤其是很多高校对校园网络管理不够,缺少。在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上,多数停留在事后管理,缺乏一整套完整的工作机制,缺乏网络舆论管理的综合领导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分析研判机制、监测机制、分级预警机制、疏导机制、危机处理机制。加之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随意性强,没有约束性,这很容易引起网络矛盾和冲突。一些大学生网民,很有可能在网络上发表一些带有错误倾向性或者偏激的言论,一旦被大家认同,并引起共鸣,那么就会很快传播开,形成主导意见,从而产生一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对于这些现象,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做好网络舆论管理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高校对网络舆论的领导工作,建立干预大学生群体网络群体极化行为的方法途径

(一)增强高校管理网络舆论的使命感紧迫感,积极推进网上理论武装和建设工作。高校网络舆论工作事关师生的健康发展,事关学校、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党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高校管理网络舆论工作围绕学校发展大局,扎实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还应当清醒地看到,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极其复杂,高校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与网络发展形势、党的要求和师生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高校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切实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提高复杂形势下引导舆论的本领,利用校园各种网络载体,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开展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着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师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并转化为校园群体意识。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大学生网民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网络共识。通过全面加强校园网络理论工程建设,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促使学生文明上网,理性发帖,推进校园网络文明,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确保网络舆论的正确方向。

(二)提高高校对网络舆论问题的洞察能力、预测能力、调查分析能力,积极掌握对网络舆论领导的主动权。提高高校对校园网络传播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洞察力,加强舆论舆情监控。一方面,高校必须组建专门的网络舆论管理队伍,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动态管理。网络舆论管理队伍组成人员可以由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校园网络中心管理人员、大学生中的党员骨干组成,学校党委宣传部门要联合相关机构部门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掌握网络舆论发展规律,对校园网络舆论传播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能够保持足够的警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可以做出干预控制和引导。另一方面,还要制定相关的网络管理制度,并在学校网站发布,网络舆论管理队伍专门人员按照学校网络管理制度,加强对BBS论坛、校园博客等重点板块的监督,阻止恶意、反动帖子上传,并对过激言论及时预警,责令改正。再就是,学校要联合相关技术部门开发相关的技术,对校园网络运行实时24小时动态监控,及时过滤筛查校园网络信息,发现问题新闻、帖子,及时跟踪、屏蔽,把引发网络舆论舆情爆发的源头遏制在萌芽状态。

提高高校对校园网络舆情问题的调查分析能力,认清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增强责任意识。高校一旦有突发舆情出现,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及时调查舆情爆发的原因,分析舆情传播的影响,研究应对的策略。对于校园突发性事件,要查明真相,迅速做出处理,并及时进行网络反馈,避免网络以讹传讹的言论左右视听,阻塞校园网络舆论。提高高校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科学预测能力,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校园网络舆论。高校必须把握大学生网民的思想动态及对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研究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发生特点、传播趋势、发展规律,准确预测网络舆论的热点和波及范围,及早拟定方案,做到早预防、早控制、早干预,始终保持正确的校园网络舆论导向,掌握对校园网络舆论领导的主动权。

(三)必须充分发挥党委宣传部和基层党组织、学生社团的地位和作用,强化网络宣传工作。党委宣传部是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领导机构和管理部门,是把握校园网络舆论的直接负责部门。高校党委宣传部必须切实承担起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引领和管理工作,努力改进、创新校园新闻网络宣传工作,强化校园网络舆论传播的主流阵地作用。在对校园网站、网络论坛等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内容、更新网络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有效地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着力推动校园网络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服务。加快实施校园网络文化精品工程,鼓励并资助大学师生在线创作一批格调高雅、内容健康、特色鲜明、形式新颖、师生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对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效果,要定期进行专家评估考核,客观评估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功效,评选优秀新闻宣传工作集体和个人,以增进校园网络宣传效果。

基层党组织直接从事大学生管理,和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联系紧密。借助基层党组织的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将会起到事倍功效的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重视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发挥基层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员的作用,及时了解本单位学生的校园网络行为的状况,实时进行管理。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创新网络党员管理模式,创立校园网络党支部,党员e动之家,及时发布宣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党内重大事项、基层党组织重要活动事项,开辟党员网上学习栏目、党员在线交流栏目、党员精神宣传栏目,丰富党务管理内容,吸引学生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学生积极分子参与其中,积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党和国家的有关理论在校园网络的广泛传播。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7

[作者简介] 顾习龙,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吴一凡,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江苏淮安223003

[中图分类号]C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8-0153-0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论坛的兴起,网络舆论开始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网络舆论的非理性状况呈现蔓延之势。在网络媒体中的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互动平台共同反映和形成的网络舆论已成为当下大学生新的交际方式。自我意愿表达的不断强化,使得质疑、批评、呼吁、诉求通过网络广泛传播,网络成为当下最有力的舆论场。大学生向来对新鲜事物敏感又易于接受,一旦“触网”,便迅速与之融为一体,为我国网络舆论危机所受影响最深的群体之一。在缺乏引导下,极易出现偏激和非理性的盲从、起哄的言论,甚至出现谩骂与攻击、隐私披露、散布谣言、色情暴力不良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误导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从而在网络上酿造舆论危机,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关注与解决途径处理应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广泛注意力。

一、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机制分析

网络舆论危机是指公众对某一时期或某一事件中发生在互联网上的可能危及社会及组织目标和利益的事件或现象,以片面的、偏激的甚至错误的舆论占据主导地位,在互联网上广泛的传播,引起公众集中关注并发表评论和意见而形成强大的网络合力,并使绝大多数受众的情绪、思维和行为产生共鸣的一种网络舆论传播现象。

网络舆论危机生成的过程表现为从个体舆论群体舆论团体舆论的形成过程。

“舆论的产生首先是由分散的、彼此没有发生联系或很少联系的个人意见开始的,表现为个人对现实问题的看法。在这个阶段,个人意见以自发形式出现,呈现出个人意志和观念的单独活动方式。”个体舆论表现为分散无序、不规则、游离不定的状态。网络舆论危机的产生直接来源于公共事务的强信息刺激。“这样的外界信息一旦与公众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物质利益、心理因素等发生碰撞,便会激起种种议论或产生多种情绪性表现。”公共事务引发的信息刺激经网络的传播上升到公共事件层面,形成公共议题。这个阶段是网络舆论危机的萌芽期。网络舆论倾向性的分野,形成群体舆论。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舆论酝酿并蕴藏着一种社会力量,此时聚则加压、散则减压,这个阶段称之为酝酿期。当网络议题引起网络社会广泛关注时,公众就会通过BBS论坛、新闻跟帖、博客、QQ群等网络传播途径参与到群组讨论当中。“个人意见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个人意见的交融,造成某种意见赞同人数骤增趋势,这是舆论由个人意见向社会意见转化的起点,是无数个人意志融合的过程。”网络舆论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对某一事件的众多意见的集纳状态。各种意见和观点在这里彼此交锋和沟通,相互融合,形成一个“舆论场”。在“场”的作用下,无数个人意见经过多方交流、协调、扬弃,会以极快的速度形成舆论,并具有加速蔓延的趋势。随着公众网络舆论行为不断扩展,利益共同体、兴趣共同体通过转载、评论、链接等行为使团体舆论形成,团体舆论在网络内的斗争中趋于明朗,可能形成相对统一的口径,从而使网络舆论的危机影响达到顶点,此阶段称为高潮期。在此过程中支配性舆论形成并扩散,网络讨论中一旦出现了引起大家共鸣的意见和观点,经过反复的跟帖与发帖,逐渐成为一个主导性意见,从而形成具有强大感染力和影响力的网络舆论,并像爆玉米花一样很快扩散开来。影响网络舆论危机生成的主要因素――网络议程设置是网络舆论危机生成的前提,网络舆论中的“沉默的螺旋”对网络舆论危机生成具有倍加效应,“群体极化”使网络舆论危机最终生成具有了一定的偏向性、占上风观点的舆论场。正如凯斯・桑斯坦所言:“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而且频繁地沟通,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

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探析

网络舆论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的伦理道德形成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何针对网络舆论危机开展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有效地克服网络舆论危机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类社会所表现出的新型道德关系,是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以及对人和各种组织提出的新型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是现实中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中的借鉴和应用,表现的也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

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表现: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多元对立。“新的传播技术加强了人的思想分化,而不是融合。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很容易找到跟自己思想一致的信息和支持者。”在开放的网络舆论中,大学生对公共事件释放的刺激性信息形成的情绪、态度和意见是一种互不沟通的“多元”,在“群体极化”的作用下发生分化,置身其中的人往往倾向于把意见群体的力量夸大,完成自我肯定与复制,形成极具差异和对峙的“舆论联盟”。通过沉默螺旋效应和议程设置功能得到放大或压制。随着时间和公共事件的向前发展,这些“舆论联盟”也不断扩大或缩小,相互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如“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中,网络舆论开始一边倒地同情死者,其后网络舆论又来了个惊天大逆转,认为这样的恶少罪有应得。在整个网络舆论的话语系统中,由于欠缺对话和讨论,导致大学生偏执地沉溺于迎合自己喜好的论述和观点,懒于思索或形成新的想法、观念。

网络语言失范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失范。网络舆论的互动机制产生了新的叙事结构、话语符号、话语策略及话语文化,加快着舆论事件的传播蔓延。但同时在网络舆论中,教育和管理的忽视使大学生的网络舆论缺少了约束和管制,网络舆论的语言变得暴力化、粗俗化、戏谑化。在网络论坛和交往中语言粗俗、相互攻讦和谩骂、恶意诋毁他人声誉等不文明用语行为经常可见。在网络交流中,有些大学生以制造偏离逻辑、语法和修辞规范的

“奇言怪语”为时髦,以发表粗制滥造、肆意恶搞的“胡言乱语”为潇洒,以传播黑色、黄色、灰色信息为乐趣。语言表达的“无厘头”现象正在改变和颠覆着大学生阅读、写作、思考、生活的固有模式,泛滥成灾的不规范、不文明的网络语言成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一个真实缩影。

网络舆论的文化西化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的迷茫。当前互联网上流通的信息中,95%以上的信息是英语,中文信息还不到1%。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大量充斥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各种舆论信息。西方国家借助于网络舆论的优势,大力宣扬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商业理念、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西方国家带来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文化意识形态的复杂性与多元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极为明显,它破坏了大学生已经积淀到心理层次的思想、价值、文化、伦理道德观念,使大学生在伦理道德上出现仿徨、困惑、无所适从,不利于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正确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大学生的行为抉择不时会陷入了前路迷惘与现实冲突的困境,其伦理价值取向被严重扭曲甚至置换。

错误的“舆论场”导致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虚拟世界,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舆论场。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辨别事件的真相,容易被他人言论的所迷惑,形成错误的“舆论场”,对于泛滥的网络信息、网络快餐文化等不进行理性思考,从而盲目跟风,形成网络舆论危机。互联网络上无中心、无限制、无终极管理者,大学生摆脱了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束缚,自我宣泄和自我表现的心理要求促使一些平时不敢谈不敢言的话题在网络论坛上可以畅所欲言,甚至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一些错误乃至反动的言论并乘虚而人,形成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网络舆论。错误的“舆论场”反过来又使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异化,扭曲的道德标准有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8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因为互联网络的兴起和应用,推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引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方式、培育环境和培育效果方面的深刻变革。在培育方式方面,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多媒体形式使视频和音频等信息实现了快速传播,突出信息获取的即时性和多样性,调动大学生的感知器官,激发其思维的认知度,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愉悦的视听感觉中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并升华思想。在培育环境方面,从传统的教育资源口头传授和印刷文本的物理空间传播模式转向虚拟的网络社区,打破时空的限制,丰富了教育的素材。在培育效果方面,海量网络信息实现了培育内容跨校、跨地区甚至跨省的资源共享,满足大学生对不同方面知识的涉猎,扩大培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平等互动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互联网开放式和无中心的网络结构,打破了某一主体对信息的绝对垄断,引领人们步入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决定高校网络文化平等互动性的特征。高校网络平台双向开放共享的信息沟通方式,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突破身份、地位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观点、挑战权威,实现话语权的平等,推进大范围、深层次的双向交流互动。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中可以无比多地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学习,利于师生间教学互动,实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故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有效融合体现了“以大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重视个体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激励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大学生的“人的科学”。

(三)高校网络文化有限开放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是教育的必然

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和平等互动性打破了文化传播的地域界限,将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变得模糊,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吸引众多学生通过网络自觉接受教育。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科学理念的阵地,其价值取向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决定了高校网络文化的有限开放性。高校网络文化建构的核心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发展全过程,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发表自己对热点话题的观点看法,高校管理者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这些观点看法,深入、真实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线上”与“线下”互为补充,交流探讨。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困境

(一)高校网络平台技术和内容更新的滞后性减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点的社交网络平台更新扩张迅猛,发展速度惊人。但高校网络平台的更新却明显滞后,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技术更新的滞后性,因设计和功能定格化,网络的监控、管理和利用未同步,制约高校网络文化的全面快速和长远发展;二是内容更新的滞后性,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趣味化、形象化欠缺,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多样和多变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主体的流失。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全球性、繁杂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极大的冲击

在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网络的零门槛、无屏障、跨文化等特征使各种形形色色的观念、文化等不加过滤堂而皇之地进入到网络中,在丰富信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为国际霸权集团企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在中国构建“西化” “弱化” “分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甄别,会产生认知偏差和价值偏离,使得网络受众的价值观有被“西化”的风险和“多元化”的倾向,后果难以想象。

(三)高校网络文化的虚拟性、隐匿性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虚拟空间,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极大便利地获取所需的超大量信息,以虚拟的身份快速完成人―机―人对话的交流。网络信息的交流发布匿名化,难以实施严格的言论监管,大学生随意发布良莠不齐的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容易使其沉溺在虚拟的“生活圈”,加剧非社会化倾向的“自我封闭”。同时因为缺乏“共同在场”的压力,责任、义务和信任常常变得软弱无能,影响人际交往能力,集体观念、团队精神萎缩淡化,导致价值判断中出现多重标准,引发网络受众的道德行为有失范化的风险。

(四)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群体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助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在高校网络文化境域下,学生可以根据信仰、目的、爱好、价值标准、行为准则、教育程度等因素自愿组成非正式群体,如果一旦一个人错误的价值观念被群里的人认同响应并迅速影响扩大后,网络的群体性就会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权威度。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

变革以说教式为主导地位的“主客体”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向“主客体双中心”的多向引导式教育模式转变的理念。

1.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坚持教育主体与时俱进。教育者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采用渗透和双向互动交流的方式,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2.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尊重教育客体价值需求。首先,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主体性价值。要求大学生遵循网络伦理道德,明确责任和义务,创造性地学习和开展网络各项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其次,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情感需求。教育者要以情感人,抓住时代脉搏,找准切入点与学生需求接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最后依据大学生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形象化。如根据本专科大学生素质分层次教育,分年级分阶段教育,分不同类型学生教育,分现实和虚拟的情境场域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政理论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

1.利用高校网络文化,构建思政理论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思政理论课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天然的教学资源库,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而且拓展了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思政理论课程的精髓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用典和形势与政策等教学内容在高校网络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日新月异的高校网络文化动态信息要求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高校教育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汲取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

2.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创建网络特色的育人工作。高校加大??施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作用的力度,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思政理论课堂教学形式枯燥乏味,通过思政精品课程网站、德育网站、网络交流平台能够获得实质性突破,打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把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先进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时效性,渗透影响、教育着大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有效融合

1.建立一支有过硬思政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素质的思政工作教师队伍。首先,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严把从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班主任、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的“入口关”。强化全体教职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责任意识,充分运用高校网络文化增强教育传播的超时空性和无障碍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方共管工作机制。其次,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网络应用能力。接受专业化培训,了解网络应用程序,加强开展网络教学的能力,避免出现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片面性和文化话语体系的模式化。再次,教育者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要加强甄别和选择的能力。捕捉背离核心价值观的错误网络言行和不良现象,快速辨别和正确决策,促进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9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论坛的兴起,网络舆论开始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网络舆论的非理性状况呈现蔓延之势。在网络媒体中的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互动平台共同反映和形成的网络舆论已成为当下大学生新的交际方式。自我意愿表达的不断强化,使得质疑、批评、呼吁、诉求通过网络广泛传播,网络成为当下最有力的舆论场。大学生向来对新鲜事物敏感又易于接受,一旦“触网”,便迅速与之融为一体,为我国网络舆论危机所受影响最深的群体之一。在缺乏引导下,极易出现偏激和非理性的盲从、起哄的言论,甚至出现谩骂与攻击、隐私披露、散布谣言、发布色情暴力不良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误导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从而在网络上酿造舆论危机,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关注与解决途径处理应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广泛注意力。

一、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机制分析

网络舆论危机是指公众对某一时期或某一事件中发生在互联网上的可能危及社会及组织目标和利益的事件或现象,以片面的、偏激的甚至错误的舆论占据主导地位,在互联网上广泛的传播,引起公众集中关注并发表评论和意见而形成强大的网络合力,并使绝大多数受众的情绪、思维和行为产生共鸣的一种网络舆论传播现象。

网络舆论危机生成的过程表现为从个体舆论群体舆论团体舆论的形成过程。

“舆论的产生首先是由分散的、彼此没有发生联系或很少联系的个人意见开始的,表现为个人对现实问题的看法。在这个阶段,个人意见以自发形式出现,呈现出个人意志和观念的单独活动方式。”个体舆论表现为分散无序、不规则、游离不定的状态。网络舆论危机的产生直接来源于公共事务的强信息刺激。“这样的外界信息一旦与公众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物质利益、心理因素等发生碰撞,便会激起种种议论或产生多种情绪性表现。”公共事务引发的信息刺激经网络的传播上升到公共事件层面,形成公共议题。这个阶段是网络舆论危机的萌芽期。网络舆论倾向性的分野,形成群体舆论。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舆论酝酿并蕴藏着一种社会力量,此时聚则加压、散则减压,这个阶段称之为酝酿期。当网络议题引起网络社会广泛关注时,公众就会通过bbs论坛、新闻跟帖、博客、qq群等网络传播途径参与到群组讨论当中。“个人意见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个人意见的交融,造成某种意见赞同人数骤增趋势,这是舆论由个人意见向社会意见转化的起点,是无数个人意志融合的过程。”网络舆论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对某一事件的众多意见的集纳状态。各种意见和观点在这里彼此交锋和沟通,相互融合,形成一个“舆论场”。在“场”的作用下,无数个人意见经过多方交流、协调、扬弃,会以极快的速度形成舆论,并具有加速蔓延的趋势。随着公众网络舆论行为不断扩展,利益共同体、兴趣共同体通过转载、评论、链接等行为使团体舆论形成,团体舆论在网络内的斗争中趋于明朗,可能形成相对统一的口径,从而使网络舆论的危机影响达到顶点,此阶段称为高潮期。在此过程中支配性舆论形成并扩散,网络讨论中一旦出现了引起大家共鸣的意见和观点,经过反复的跟帖与发帖,逐渐成为一个主导性意见,从而形成具有强大感染力和影响力的网络舆论,并像爆玉米花一样很快扩散开来。影响网络舆论危机生成的主要因素——网络议程设置是网络舆论危机生成的前提,网络舆论中的“沉默的螺旋”对网络舆论危机生成具有倍加效应,“群体极化”使网络舆论危机最终生成具有了一定的偏向性、占上风观点的舆论场。正如凯斯·桑斯坦所言:“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而且频繁地沟通,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

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探析

网络舆论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的伦理道德形成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何针对网络舆论危机开展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有效地克服网络舆论危机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类社会所表现出的新型道德关系,是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以及对人和各种组织提出的新型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是现实中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中的借鉴和应用,表现的也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

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表现: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多元对立。“新的传播技术加强了人的思想分化,而不是融合。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很容易找到跟自己思想一致的信息和支持者。”在开放的网络舆论中,大学生对公共事件释放的刺激性信息形成的情绪、态度和意见是一种互不沟通的“多元”,在“群体极化”的作用下发生分化,置身其中的人往往倾向于把意见群体的力量夸大,完成自我肯定与复制,形成极具差异和对峙的“舆论联盟”。通过沉默螺旋效应和议程设置功能得到放大或压制。随着时间和公共事件的向前发展,这些“舆论联盟”也不断扩大或缩小,相互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如“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中,网络舆论开始一边倒地同情死者,其后网络舆论又来了个惊天大逆转,认为这样的恶少罪有应得。在整个网络舆论的话语系统中,由于欠缺对话和讨论,导致大学生偏执地沉溺于迎合自己喜好的论述和观点,懒于思索或形成新的想法、观念。

网络语言失范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失范。网络舆论的互动机制产生了新的叙事结构、话语符号、话语策略及话语文化,加快着舆论事件的传播蔓延。但同时在网络舆论中,教育和管理的忽视使大学生的网络舆论缺少了约束和管制,网络舆论的语言变得暴力化、粗俗化、戏谑化。在网络论坛和交往中语言粗俗、相互攻讦和谩骂、恶意诋毁他人声誉等不文明用语行为经常可见。在网络交流中,有些大学生以制造偏离逻辑、语法和修辞规范的“奇言怪语”为时髦,以发表粗制滥造、肆意恶搞的“胡言乱语”为潇洒,以传播黑色、黄色、灰色信息为乐趣。语言表达的“无厘头”现象正在改变和颠覆着大学生阅读、写作、思考、生活的固有模式,泛滥成灾的不规范、不文明的网络语言成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一个真实缩影。

网络舆论的文化西化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的迷茫。当前互联网上流通的信息中,95%以上的信息是英语,中文信息还不到1%。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大量充斥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各种舆论信息。西方国家借助于网络舆论的优势,大力宣扬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商业理念、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西方国家带来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文化意识形态的复杂性与多元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极为明显,它破坏了大学生已经积淀到心理层次的思想、价值、文化、伦理道德观念,使大学生在伦理道德上出现仿徨、困惑、无所适从,不利于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正确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大学生的行为抉择不时会陷入了前路迷惘与现实冲突的困境,其伦理价值取向被严重扭曲甚至置换。

错误的“舆论场”导致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虚拟世界,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舆论场。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辨别事件的真相,容易被他人言论的所迷惑,形成错误的“舆论场”,对于泛滥的网络信息、网络快餐文化等不进行理性思考,从而盲目跟风,形成网络舆论危机。互联网络上无中心、无限制、无终极管理者,大学生摆脱了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束缚,自我宣泄和自我表现的心理要求促使一些平时不敢谈不敢言的话题在网络论坛上可以畅所欲言,甚至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一些错误乃至反动的言论并乘虚而人,形成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网络舆论。错误的“舆论场”反过来又使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异化,扭曲的道德标准有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10

自从1998年3月台湾作家蔡智恒发表了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网络文学开始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庞大读者群的文学样态。随着网络文学影响力日益扩大,学术界开始把目光投入到了这一新的文学活动领域,出现了一批从事网络文学研究工作的学者专家,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乃至专著。这一现象昭示着我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的转移,而且这种转移对于发展新的文学理论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随着伴随网络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逐步进入学术界,网络文学研究有越来越热的趋势。但是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危机,需要我们进行冷思考。

一、网络文学研究没有理论深度

理论的哲理深度是理论生命力之所在。网络文学研究也需要不断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寻找文学理论背后更深的哲理支撑。我们知道,网络文学出现依托的是数字技术,它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每一次数字技术的发展都会激发网络文学的新变化。从BBS到文学网站继而到博客到微博等等,无不彰显了数字技术对网络文学的巨大影响。数字技术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现代性问题。

所以,首先我们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应在现代性视域下进行,不能仅仅将网络文学理解为“网络中”或“网上”的文学活动。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只是停留在网络文学本身去谈网络文学,视野狭窄,没有高屋建瓴地把握网络文学的核心实质。他们的讨论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没有理论深度,没有深入到审美现代性这一网络文学的理论核心[1]。

其次,正如李立在分析农民工文学时所指出的:“当代作家描述农民工群体区隔、流动、错位乃至异化的空间境遇,并不局限于某种形式化的艺术表征与再现,也不单纯停留于某种伦理道德层面的批判,而是将这种描述上升为一种强调介入社会、改变现实的主体实践”[2],对网络文学价值的挖掘也需要进入主体实践层面来进行。

二、网络文学研究脱离阅读实践

很多网络文学的研究者(尤其是不熟悉网络的研究者)从来不曾进行过“网络阅读”。他们往往只是阅读某些已经出版了的、纸质的网络原创作品,认为这就是网络文学作品,然后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这样,就会出现两个问题:

第一、被出版商看中并且出版的某些作品,能代表网络文学作品吗?显而易见,出版商出版是为了有利可图,他们的选择是市场化的选择,而非从文学本身视野进行的选择。而批评者又使用与传统纸质文学一样的批评标准,这就造成了网络小说的“原罪”。

第二、在线阅读和纸质化的阅读有着本质的差异。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电脑屏幕界面和纸质界面又有什么差异呢?网络文学的特殊性又在哪里呢?这些问题正是一些网络文学批评者所忽略的。其中原因在于对网络文学作品的偏见。

三、网络文学批评脱离作品实际

第一、首先是批评界对网络优秀作品的关注较少。我们注意到,网络文学作品在以爆发式的速度增加,但是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批评却寥寥无几。尤其是在国内有影响的权威与核心批评刊物上几乎看不到对网络作品的评论文章。这种批评的失语状态不仅暴露了网络批评理论的缺失,更重要的是导致网络文学创作没有理论引导而日益陷入低品位审美状态。

第二、批评者脱离作品实际。他们根据一般的纸质作品的审美法则对网络作品进行评判,无法欣赏到网络作品特有的美感,所以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批评自然就无生气可言。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11

二、网络舆论的形成

说起网络舆论的形成,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庞杂多样,其容纳了各种人群、各类思潮,对于社会上的一些敏感问题出现在网上而引起一些人的共鸣应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因素使这些敏感问题向热点演变,最后形成网络舆论并引起社会群众的违规和过激行动时,将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其他政治问题,因此网络舆论的爆发将以“内容威胁”的形式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威胁,对网上的信息内容进行管理和控制将成为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形成,客观上促成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同时也间接提升了其话语权。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史上一种全新的、发生在特定区域的形态,其舆论环境具有鲜明的主体特定性,他集中于高校师生,其中又以学生为主力军。网络舆论环境的形成可以使高校有着较高的社会认可度。负面的舆论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消极的、负面的,甚至会影响校园风气和学校的健康与稳定。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他有自身关注度高,大学生思维活跃的多元的特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要以通过建立和维持健康、有序的舆论环境,确保高校环境和谐稳定,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的好坏是影响着高水平大学的创建,文明校园的创建。

三、高校网络舆论对文明校园影响

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文明高校,和谐高校的核心是人,主要指高校内部的各个部门要维持在一种互相协调的状态。互联网是思想文化信息的枢纽和公众舆论的放大镜。教师、学生的言行和整个校园生活影响校园网络舆论,他成为影响高校文明校园建设的主要因素。

1.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为学生提供了思想交流相对自由的平台,有助于化解其矛盾、疏通其不良情绪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高校也处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丞待解决的问题很多。问题得解决需要漫长的过程,这往往使一些师生非理性的负面情绪,网络以其隐匿性给予了师生更加自由表达和释放情绪的可能性。网络成为高校师生表达个人观点、释放情感的重要平台。

2.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主体泛化、意见比较分散,不利于控制和引导校园舆论的发生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一媒体,每个人都是信息的者,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观点。舆论处于受控状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传统媒体通过“把关人”角色的充分发挥,使得传统的舆论得以较好的控制。而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舆论有其独有的传播特性,使得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的作用大大减弱。高校网络舆论的控制同样困难。

四、构建文明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几点建议

1.大力发展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高校舆论环境在促进文明校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良好的舆论环境也是学校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之举。网络在大学校园早已普及,并且在校园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使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使用网络工具,通过网络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严于律己的意识,自觉遵守网络制度。其次,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应加强监控,提高其管理水平。通过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使用技术手段、行政监管和制度建设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再次,着力加强高校主流网站建设,提高吸引力,管理者应针对热点和焦点开展各种交流,播撒网络文化。最后,利用先进技术打造特色校园网站,笔者认为,通过打造精品栏目,新闻网要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本校的文化特色。学校的校徽、校色、校标等文化符号和学校的传统,要提升校园网站的关注度,通过加强网站的学术氛围,提升校园的文化含量,以凝聚高雅的学术文化优化网络育人环境[2]。

2.提高网络舆论的管理水平

规范网络舆论环境的健康发展,比如,可建立网站管理责任制,制定网站内容管理办法。对散布谣言、情节恶劣者,追究其应负的法律责任。另外,要加强网络教育,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是校内各部门和每位老师的共同任务,要成立网络道德教育领导组,由学校主管领导亲自负责,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把关,具体的落实。最后,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教育中起着至关的作用,如开展一些关于网络的征文活动,邀请专家开设关于网络道德的专题讲座,如道德讲堂来帮助学生树立网络道德的意识。

3.建设高素质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队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要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3]为确保监控工作顺利进行,此项工作可从三个层面进行划分。一是网络信息队伍,由班级干部、学生社区、教师以及专门的网络信息员,他们运用专业技能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监控。二是网络评估队伍。他们将网络信息队伍反映的信息进行评估,对信息分门别类,将评估后的信息反映给网络预警办公室和网络评估技术员小组。三是网络技术队伍,他们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专业素养,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对网络评估队伍反映的信息进行技术处理。如对于有害信息进行过滤或删除。要分析校内外各种舆情的变化来把握主要受众群的反映,有针对性地策划新闻网的报道和传播。调动舆情中的积极性,利用报道对负面的情绪进行化解;注重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对与学校相关的危机事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判断,制订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某些社会媒体失实报道,更应该积极公布真相以免以讹传讹。

4.完善和加强上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大学生散布网络谣言绝大部分是处于心理释压,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的状态。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是仍存在一些学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理解不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缺乏足够的研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网络道德建设,预防不良网络行为的发生是我们需要面临的紧迫任务,“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指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高校是培养大学生转换成社会人的重要平台,要注重心理教育辅导。因此,要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相关教程,安排专业的老师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引导和训练,帮助其克服在虚拟网络空间中产生的不良心理,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内心世界。同时,是否打造全方位的心理健康网络教育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交流,消除不健康心理,恢复平和积极的心态也应作为考核内容。现已有一些高校在校园网局域网上添加了聊天室、咨询室等功能,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卓有成效,值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借鉴实施。

参考文献:

[1]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篇12

本文采用理论推测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就大学生的“网瘾”问题进行了社会心理探讨。在先前研究者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创新点:

一是在成瘾原因上,与不同国别文化背景上有相关性。在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国人在现实中倾向于压抑,因而有可能更多地上网倾诉心事,表达情感与态度,以宣泄情绪。但因受条件局限没有做实证研究,只做了理论推断。

二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在同辈人际关系的和谐度较非独生子女弱,通过实证研究与大一大二较为显著,大三和大四无显著差异,因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在没有学会处理同辈关系之前倾向于建立网络人际关系,与过度上网呈相关因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