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艺术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6 19:07:28

群众艺术论文

群众艺术论文篇1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艺术需求的不断增长,有规模、有影响、有特色、有组织的重大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恰好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所以相关部门应该把握机会,根据群众的意愿开展相应的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活动,从而满足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

(二)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是工作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通过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活动,可以实现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目的,从而不断激发出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从整体水平上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这是从事公共文化艺术服务相关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三)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是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在树立城市整体形象中,离不开一批文化艺术人才、文化艺术基础设施,更离不开代表独具当地特色的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活动。通过对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城市资源的整理,提炼出其极富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

二、如何通过品牌服务加强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体系建设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从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涉及的范围上看,内容丰富、表现多样,所以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活动。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将自身引导和组织能力发挥出来,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大力鼓励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调动起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推动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在建设公共文化艺术体系中突出本土特色

要将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活动作为重点建立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体系,应该突出当地文化艺术的特色。因为当地的特色文化艺术是地方经过不断发展、传承而来,并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喜爱。群众文化艺术品牌对于当地群众来说具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但对于外来群众来说,更具有艺术魅力和吸引力。

(三)将群众品牌服务跟经济相结合

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群众品牌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按照一般逻辑分析,经济是开展文化艺术的基础,只有实现了经济的发展,才能通过经济带动文化艺术的发展。反过来说,文化艺术发展了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例如江苏省兴化市每年举行的新春舞龙表演大赛、龙舟大赛,中国兴化千岛菜花旅游节相关文化艺术广场活动;两年一届的郑板桥艺术节;“七彩夏日”“少儿大舞台”才艺展演;“楚水大舞台”等一系列大型文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云集,这就是集经济、文化、娱乐为一体,很有号召力和说服力。③

群众艺术论文篇2

作者:孙佳琳

我们从事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同志要树立重在改革的观念,开拓创新,努力探讨管理改革的新思路,以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管理改革要确认正确的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即:在改革、创新、管理、建设上下工夫。要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生机,在管理中求效益,在建设中求繁荣。做到四个着眼于:一是着眼于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充分调动全员的聪明才智;二是着眼于制度建设,使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三是着眼于管理模式的改革,使管理部门成为一个有效的复合体,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群众文化艺术事业的需求;四是着眼于管理手段的更新,要实现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的方向转变。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管理部门工作目标应实行由单一任务向综合任务的转变。如群众文化艺术馆机构设置基本分七个部室,既音乐、舞蹈、美影、戏曲、指导、理论、办公室。作为管理部门的办公室,其构架最大、人员最多,工作任务也最艰巨。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努力形成一个有服务意识,明确延伸机构各部门,具有独特风采和多元化、全方位的综合管理部门。我们应该利用经济规律和艺术专业运行规律,导入规范管理模式,各业务部室必须设计本年度业务规划、预算报告等,由办公室汇集、整理,将分散、零碎的材料加以归纳、概括,分门别类。另外,办公室还应承担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组织工作协调,召开业绩成果汇报或问题分析会,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根据自身特点选项或下基层,或专访,将有关信息提供给主管领导作为计划和部署工作的依据。这样,有助于领导统揽全局,研究发展战略,决策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定位。同时,也避免了以往各业务部门之间单线管理,相互制肘,管理部门起到了承上启下和纽带连接之作用。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管理的诸多因素中,人是第一因素,同时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如果我们的管理离开了人这一重要因素,那么,其它的一切管理都将无从做起。中国目前列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海尔集团,其管理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以目标意识为主,把人看作单位发展的根本,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是成功的。因此,在启动管理部门的工作上,应建立一个管理目标,体现一兼多职、一专多能的原则,由多元化转向多元一体化。一方面从感性上理顺工作人员分管其职,人人参与管理,行政管理民主化;另一方面从理性上向复合型工作进程发展,提高行政管理的品质。它通过全员参与管理,调动和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独创精神,从而建立起一种相应的形式,使领导与群众、个人与集体,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同时,还要采取措施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素质。现代化的管理者应具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思想开放,勇于开拓。管理就是服务,管理者应当热忱地为全体业务人员服务,取得业务人员的支持和信任,方使部门行政管理达到理想目的。另外,要搞好行政管理改革,我们还必须排除一切思想障碍,克服因循守旧、止步不前思想,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强化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管理手段的建设。现今社会是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要实现行政管理和服务的高水准,利用信息手段是新世纪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网络文化具有包容大、传播速度快、辐射影响广、个性化参与面大,能充分展示文化资源的优势特点。围绕群众文化需要的发展,如何掌握主动性,我们认为应由管理部门成立信息中心,负责网络调查、信息联络、情况收集等,承担与内部(机构内各业务部室)、外部(省内各地市、区、镇及全国)的信息交流,并及时将信息提供给领导者用以运筹战略性的规划和进行决策的实施。实践证明,运用网络化的管理手段,对于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总量和质量具有其现实意义的。综上所述,管理改革是客观形势的需要,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我们要按照同志的要求,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深化对群众文化艺术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工作管理水平,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群众文化艺术事业新局面。

群众艺术论文篇3

搜集资料是基础。虽然国家管理着丰富的群众文化艺术资源,但也有很多散落在民间。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渐趋丰富。民间的收藏市场十分活跃,收藏爱好者与日俱增。对于收藏爱好者手中的珍贵艺术资料,相关文化部门应当给予相当大的关注,可以采取收购或者征购的方法,然后给予捐赠者物质奖励及精神奖励。搜集工作不能仅仅限于国内。近年来不少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很多的文化艺术都流传在海外。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来对散落在国外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搜集和整合,或者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动身去国外进行“海外寻宝”。

2.把文化艺术档案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要进行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首先要把它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对其足够的重视。由于部分县市经济不很发达,可能在建设文化艺术档案时缺少资金,这样就使得档案管理人员身兼多职。进行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先要为其配备几名业务能力好,责任心强的专职管理人员,这样才能使这项工作专业化,不至于被其他工作影响。而且要让管理人员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让管理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在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时候,要上档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另外,专职管理人员要有足够的文化艺术知识,在收录的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鉴定,要取完整,真实和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要用辩证的观点去考证,去伪存真,科学划分各种档案,提高文化艺术档案室的质量。

3.政府拨款。

经济是开展活动的基础。没有物质保障,建设文化艺术档案只能成为一个口号,一个美好的愿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可以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建设文化艺术档案,需要国家的经济支持。政府要对其进行专门的拨款来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相关部门可以利用这部分专门款项来进行档案室的搭建,使艺术资料得到妥善的保管,还可以购进一些先进的设备,要求专业人员把相关文化资源以图像,文字,影像等方式记录下来。

4.联合社会力量。

群众的力量不可小觑。其一,政府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展览等形式,为文化艺术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关注度,激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兴趣,使群众自发把自己所藏有的档案或文化艺术资料捐赠出来。即便不方便捐赠出来的,也可以使他们积极配合,为他们手中的文化艺术资料做个备份,把这份遗产保留下来,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增添一抹色彩,为更多人了解这一文化艺术形式做宣传。其二,联合社会力量,成立文化艺术档案征集基金。基金的捐赠可以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这样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使得群众更有参加的积极性。

二、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利用

管理与利用是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两项重要内容,管理是前提,利用才是根本目的。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搞好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开发,挖掘出其内在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

1.为领导决策服务。

群众文化艺术档案中包含了很多对群众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有业务指导作用的资料,那是许许多多的人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从档案中选择出有价值的材料,给馆内领导提供科学、正确的理论依据,为馆内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服务。同时,将这种材料整理出来上交上级领导,使各个职位的领导们都可以作为决策的参考。

2.为文化艺术研究提供材料。

群众文化档案中含有五十年代至今多年来编写人员汇合整理的素材,后经过不断的补充,收集,整理,完善,详细的记录了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过去和现在,见证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兴衰,饱含了几代人的心血。这样用几代人的光阴谱写的档案,内容极为丰富,为后世研究文化艺术提供了强有力的历史资料。

3.丰富群众文化艺术生活。

群众文化艺术是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自然也要“回归”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群众文化艺术整理成档后不能被束之高阁,仅仅成为尘封起来的记忆,而是要使它们更好的为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服务。为了让更多的群众更好的了解文化艺术,文化馆内的专业干部,业余作者开办讲座,对部分作品评论,鉴赏和讨论,使群众畅所欲言,带动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的积极性;发挥现有影像资料的作用,复制文艺资料,在中小学,单位,企业中广泛宣传,帮助基层搞好群众文化活动;举办类似写作,摄影,摄像的比赛,将比赛过程以及重要人才的简况录制下来,在重大活动中进行展览,让群众看到文化建设的成果;将死档案变成活灵活现的艺术形式,例如可以将其改编成话剧,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群众文化艺术档案中记载了各门类人才的文化艺术成就,它所涉及的一系列专业技术成果都历历在目。档案中所提供的资料可以有效地证明各门类人才的业绩,有利于认定和核实。既防止了个人因年代久远而造成的疏漏,又有利于调动艺术人才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的创作出群众文化。

4.宣扬中国群众艺术文化。

对于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建立,不仅要把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保存下来,还要发扬出去。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可以同国外相关单位联合举办,这样,有利于将中国群众文化发扬出去,在海外传播开来。有利于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更可以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发展中国群众文化,使群众文化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传播到国外,也有利于中国文化与海外文化融合,求同存异,共同为文化的多样性做贡献。

群众艺术论文篇4

2、中国画在群众艺术领域中的作用与发展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其集中体现了画家对人文、社会的一种价值判断,作为画家,艺术从事者,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基本现象或者人的精神追求有着自身的一种判断和思考。画家不能够从当代社会和文化中脱离出来,否则就不会对当代文化的建设起到作用。因此,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要与当代文化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作品的精神价值。画家要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中来,关注社会现实,通过作品的创作,传达自身对社会的认识和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具有忧国忧民情怀的画家,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丈夫情怀是诸多文人的一种情结,其在创作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赏心悦目,还可能想着干预社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发挥出对社会、人类有用的作用。对社会现实关注、对美好理想追求、对人文精神关怀是诸多文人、画家贯穿于中国文化之中的精神寄托。群众艺术不同于文学艺术,其是以得到最多群众的接受与欣赏为主,这就使得群众艺术在艺术的形式上种类十分的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群众艺术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扩展性,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画在审美形态和精神意识上是有高低之分的,由于对文人、画家的人品有着限制,有着仁、义、礼、智、信,就如我们所熟知的“八荣八耻”一样,这种限制使得中国画的品类、审美形态都向着良好的方面发展,在画作中很难看到低俗、丑恶等,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引领群众艺术向着正确的、良好的方向发展。从年代久远的彩陶、岩画中可以看出绘画具有很强的表现性,是原始人类一种直觉上的绘画方式,不是自觉地,缺乏理性的支撑。绘画的表现性是经过中间再现过程后一种理性的把握,对人的精神有着引领作用。这种表现性对当时的人来说是感受不到的,直到魏晋时期,这种对绘画语言的自觉才出现。到了今天,绘画语言的作用还是十分的重要,人文精神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在群众艺术领域中,绘画语言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是人文精神的承载体,通过自身的因素来传达精神情感,传达一种情绪。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从绘画中看到表达人们生活状态的丑恶的东西,一些比较前卫的中国画里就有这些东西,如邵波画等。这些画作以直接的方式描绘了都市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人们能够从中感受到都市人对生存状态的质疑,感受到彷徨与无奈,虽然有所感受,但是这种直接进入的方式没有很强的针对性或缺乏批判意识。相对于这种直接进入的方式看来说,林风眠采用了逃避的方式来表现其对文化批判的意识,对现实十分的失望,通过画作来寻求心灵上的安慰,有着一种田园牧歌、世外桃源的情结。无论是直接进入的方式还是逃避的方式都反映出了都市人对当代文化的一种批判。从相反的方向来说,也恰是这种批判,反映出了都市人对当代文化的需求与渴望,体现出了群众艺术领域中,人们对美好理想、精神文明的追求。目前,中国画在群众艺术领域还缺乏理性的把握与分析。因此,要重视中国画在群众领域中的作用与发展,特别是绘画语言方面的开发。

群众艺术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45-1

完善群众文化艺术服务体系、扩大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增强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势在必行。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从新的高度、以新的视角深刻认识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她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社会进步是文化兴盛的条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也必然伴随文化的兴盛和繁荣。

一、群众文化艺术的内涵及其特征

群众文化艺术是人们自娱自乐、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植根于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它贯穿于广大群众的劳动生产、生活过程之中。群众文化艺术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娱乐和陶冶情操方式为主要内容,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社会历史现象或是指以广大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反映当地社会生活,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文化或意识形态。

二、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群众文化艺术促进社会发展是由群众文化艺术的三大基本功能即宣传教化作用、普及知识作用、精神调剂作用决定的,并通过三大基本功能的发挥,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目标。群众文化艺术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先进、科学、健康的群众文化艺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作用,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繁荣群众文化艺术是当今新形势下的一项特殊的任务。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以下作用:

(一)群众文化艺术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社会进步是文化兴盛的条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也必然伴随文化的兴盛和繁荣。

(二)群众文化艺术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群众文化艺术的社会教育效能具有广泛、业余、灵活、方便、普及、实用形式多样的特点,可以为广大群众开辟广阔的学习空间,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群众文化艺术具有寓教于乐的功效,让参与者在轻松活泼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获得知识,增长才智,因而更富有吸引力。群众文化艺术通过参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养,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三)群众文化艺术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群众文化艺术具有传播和整合效能。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信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需要先进文化的引导、整合。通过积极创作弘扬和谐精神的优秀群众文化艺术产品,通过广泛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表达和谐社会的理想,宣传社会发展的主张,使社会发展的精神深入人心。

三、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的主导方向

要使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能大有作为,必须明确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主导方向,找准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重点、难点,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一)大力开展与普及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当前的群众基本文化需要,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个性凸显以替代成为活动主题,过去以馆、站组织开展活动为主,转变为群众依靠自身设施开展活动为主。针对此种状况,群众文化单位要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实现角色转变。

(二)高度重视群众文化艺术工作。落实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的公共责任,各级政府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保障广大群众的文化基本权益以及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的重要性、紧迫性。特别要明确群众文化艺术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群众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三)切实加强群众文化艺术场所建设。一是要真正体现齐抓共管。争取上级和政府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并在各级政策制定中增加一些硬性指标和要求,让文化软实力真正硬起来。二是要真正体现齐抓共建。首先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总体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努力实现文化设施现代化,文化工作制度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新格局。其次要加大人员队伍建设的投入,进一步落实编制、人员、经费,特别是要加大基层宣传经费。第三是要创新培养人才模式,通过核定编制,公开选拔等办法,既解决管理人才问题,同时又解决专业艺术人才问题。三是要建立齐抓共享。主要是解决文化成果不能共享的问题。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把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让千家万户都能享受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是各级各部门要把送政策、送科技、送卫生、帮扶活动与送文化有机结合。

总之,社会发展需要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群众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必定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10、12、355.

[2]沃林格.抽象与移情[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5,21.

群众艺术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77-01

引言

群众文化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群众文化艺术是群众精神层次的表现是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是群众进行集体活动的重要载体。群众艺术在人类发展过程过程中承载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某种程度上来说群众文化艺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所以,对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群众文化艺术概述

(一)群众文化艺术的内涵及特征。群众文化艺术是人们出于自娱自乐的目的而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群众文化艺术的作重要特征是其根植于广大群众中、贯穿在群众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群众文化艺术是指人们在自己的职业之外而进行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活动。群众性文化艺术的主要内容是娱乐和情操的陶冶以自娱自教为娱乐的主线,从而达到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的社会活动的主体或意识形态。

(二)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群众文化艺术创作事业在各级政府和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各级人大和政协的关心下、在广大群众文化艺术爱好者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繁荣文化市场、弘扬经济发展的步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文化艺术作品无论其创作数量还是其创造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群众文化艺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文化艺术、掌握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

二、群众文化艺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群众文化艺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灵魂。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对其文化进行优化,这样才能推动社会更和谐的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题中之义,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寓教于乐,发挥群众文化的群体性、娱乐性和教育作用,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内涵,达到提升人民群众高尚情操的目的,对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有力地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一个群体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厚德载物、崇德重义的文化,正是这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熏陶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使中华民主的精神血脉可以绵延不断。

(二)群众文化艺术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剂。社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竞争,也正是有了竞争才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社会竞争也使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利益冲突。如果这些冲突和矛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而群众文化艺术正是化解这种矛盾的剂。我国的群众文化艺术以宣传和谐、崇尚和谐为主旋律,共同的旋律就是表达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和追求。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渐开展了不同类型的群众文化艺术形式为人民群众释放情绪、寻找精神寄托提供了渠道,从而缓解了社会矛盾。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帮助群众认识并不断适应社会道德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群众文化艺术的参与者可能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通过感染力、影响力促进社会和谐和融洽可以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人们有更多的压力需要释放,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就成为人们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人们在参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不仅可以娱乐身心同时又可以沟通交流和释放情绪,有效地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最终达到真个民族和国家的和谐。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为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精神享受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群众可以更好地让自己融入到社会中,提高自己的社交面和知识面,使群众在娱乐活动中增长文化知识。

(三)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添加剂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一般是由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而来,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及其丰富的民族精神,其中和谐精神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最重要的精神,例如“和而不同”和“家和万事兴”的精神,这些精神通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成长和发展,因此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添加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也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动力,大力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有利于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有利于各阶层人们之间相互沟通,增进社会的融合程度,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对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无法代替的。

(四)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多个场合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做出了战略上的指导,并且加深了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认识。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已经成为彰显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新中国成立后的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能够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已经成为认识自然和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人们的整体素养、为人们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广大群众在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和智力,为社会走向和谐提供智力支持。

(六)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具有传播和整合社会资源的功能。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是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信念,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通过对社会的资源进行引导和整合从而树立大家共同的理想和信念。通过积极引导和弘扬优秀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融入其中通过宣传使和谐发展的精神深入人心。

三、结论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灵魂、化解社会矛盾的剂、会发展的添加剂、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群众艺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201-01

一、现阶段我国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缺乏足够的群众文化意识

我们知道,群众文化的实质是民族文化的基层展现形式。然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基层群体中大多数群众的文化意识仅仅停留在“娱乐”的表层,并没有清除的认识到文化的内涵。在这样的环境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必然就将停滞不前。同时。由于部分领导在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存在意识上的偏差,他们认为群众文化仅仅是娱乐大众,并不能够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基于此,群众文化的建设往往都缺乏领导的政策支持,甚至部分领导对其加以阻拦、干涉,这直接导致群众文化的建设局限于少数群体,很难形成一种文化意识,更别说实现对其的普及了。

(二)缺乏足够专业的“群众文化队伍”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长期以来我国都存在“人口基数大、人均教育水平偏低”的问题。然而,要想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群众文化体系,相当数量的专业素养层次俨然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就必须建立起以“提高我国群众文化建设教育水平”为根本目的优秀团体,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群众文化建设意识来作指引。然而,创建这样一个专业的团体必然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如果没有进行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专业水平、没有投身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热情,必然是很难做到的。现阶段的“群众文化队伍”也印证了这一点,很多人加入这一队伍仅仅是为了混一口饭吃,缺乏专业素质不说,甚至根本没有投身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热情,仅仅是混一口饭吃而已。显然,这对于群众文化的建设来说,必然是不利因素。

(三)缺乏对群众文化建设领域的投入

如今,由于在思想意识上所存在的偏差,群众文化的建设逐渐沦落到了无所依托的“空头”形式。具体来说,首先是缺乏文化建设资金。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文化投入的资金比例明显较少。然而,作为一项长期构建的系统,群众文化的建设如果没有持续的资金支撑,俨然将很难维持下去。其次,在资金投入不足的背景下,指导与引领群众文化的师资力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匮乏现象。而正是因为缺少优秀的组织者与领头人,才导致了如今群众文化建设的松散局面。

二、群众文化建设的改善措施

(一)彻底转变意识观念

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群众,都必须以先进文化意识为导向,以文化与民族的理念来构建群众文化。同时,各地政府需要用文化的意识来在当地群众中实现对群众文化的推广与普及,并形成一套适合地域特征与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体系。另外,针对于领导阶层来说,对于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应抱以积极支持的态度,并将其与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从而形成精神与物质的合力,最终构建起群众文化艺术的新体系。

(二)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针对于各级政府与部门来说,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更需要充分的认识到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具体来说,政府应该将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资金纳入到财政预算之中,从而从体制上给予群众文化建设资金上的保障。与此同时,各地企业也需要从当地文化发展的观念出发,给予当地群众文化的建设适当的支持,并积极争取各种融资的渠道,以此来为企业内部的群众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另外,在企业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应该将群众文化元素融入到其中,以此来促使群众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企业文化普及到群众文化内。显然,在这样的文化共融模式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动。

(三)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队伍的专业性

组织团体的核心力量,将直接关系到群众文化建设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基于此,对于群众文化艺术体系教育的构建来说,专业文化队伍的创建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具体来说,首先是在群众文化队伍人员的选拔上,应该进一步优化选拔的标准,优化考核的内容,保证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是保障群众文化队伍的待遇。由于目前我国群众文化的普及度较低,因此推广工作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宣传人员的薪酬待遇与生活福利往往都较低,所以很难吸引到更多的文化艺术爱好者积极参与进来,这样的现象对于群众文化宣传工作的开展是具有巨大影响的。因此,保障群众文化队伍的待遇对于提升群众文化队伍专业性、促进群众文化健康、稳定的建设必然是有利的。

三、结语

群众艺术论文篇8

一、角色定位 认清职责

去年国家出台的《文化馆管理办法》中规定了众艺术馆的主要职能是:

(一)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等,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

(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指导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

(三)组织并指导群众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理论研究。

(四)收集、整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活动,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五)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

(六)指导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工作,为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培训人员,并向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配送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

(七)指导本地区老年文化、老年教育、少儿文化工作;

(八)开展对外民间文化交流。

由此看来,我们在我地区文化建设中担负着很繁重的组织、指导、辅导和服务工作,还有一些专业的具体事务。

二、加强文化馆建设 当好文化工作的先锋

(一)加强文化馆基本功能空间建设。文化馆基本功能空间包括:多功能厅、展览厅、宣传廊、培训教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舞蹈(综合)排练厅、资料室、老年人活动室、文艺创作室等,以及管理用房、辅助用房。有条件的应建有小型剧场和室外活动场所。目前我地区文化馆基本具备这些设施,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基础设施,使之为我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强化人才机制。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的建设,不断提高文化馆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社会感召力。要改革文化馆内部机构设置,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使内部结构从不合理趋向合理,并突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地位。要积极推行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文化馆目前专业人员还很缺乏,特别是高级创作人才、导演策划人才尤为缺乏,已经影响到文化馆作用的发挥。我们要引入激励机制、利益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对优秀的特殊人才经考核后可以破格录用,对公共文化服务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既符合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又符合文化自身规律、既有竞争又有约束的文化馆运行新机制,使文化馆成为结构合理、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三)强化社会公益功能,加大无偿服务力度。文化馆在我地区文化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服务功能。强化自己的服务功能,实际上就是强化社会公益功能,就是文化馆如何面向社会搞好服务。 我们要把文化馆的服务工作纳入正常轨道,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大无偿服务力度,包括服务的面和服务的量,从服务内容到服务形式和服务手段都要兼顾。一要出新。要更新观念,敢于突破旧的思维模式,要适应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需求,充分发挥文化馆各类辅导人员齐全的优势,善于挖掘人才资源的潜力,进一步充实无偿服务的力量。二是要提高服务质量。我地区新一轮大发展,使文化馆工作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文化特色村建设的开展,给文化馆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良机。群众有各种文化生活的需求,或传统的、或现代的、或艺术的、或娱乐的,文化馆要及时掌握群众的文化生活信息,将其列入自己的服务计划,将无偿服务工作作为文化馆业务工作的主体之一。提高服务质量,文化馆要做到主动出击,上门服务,及时反馈信息。无论办班辅导、活动策划、还是展示演出,送戏(节目)下乡,都力求精益求精,真正体现文化馆的整体实力、良好素质和服务水准,进一步提高和扩大文化馆在社会的地位和影响。

群众艺术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247【文献标识码】:A

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唱(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千余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在我们这里村村屯屯都有二人转活动,我称之为二人转文化。二人转生在民间,长在群众之中,可称之为群众艺术,经过建国以来的培育,现在可称之为群众文化了。当年我们团演出的《二枚戒指》是一出反映某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者,与违反计划生育的妇女以及自己妻子的矛盾冲突的拉场戏。与众多的相近的题材相比较,该剧没有停留在计划生育工作如何艰难的局面上,作者深入挖掘了围绕这一工作而呈现的不同的心态,通过两枚戒指为媒介,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角度上的不同人物的艺术形象。突出地塑造了一位新的计生干部的舞台形象。在这里就集中谈这一人物的塑造。

计生干部季老蔫,为人耿直、为官清廉,为夫又富有情感。面对妻子私自收受别人的戒指,欲劝说自己给别人违章开准生证的时候,他没有用简单的说教方式来处理,也没有以一家之主的权威去逼妻子认错交出戒指。他深知自己不是一个好丈夫,理解妻子“这些年粗茶淡饭含辛茹苦”;但他还要一步两脚窝,只好花了一元五角钱买了一枚假戒指。谎说是价值5000元,换回妻子收受的600元一枚的真戒指,还给了行贿的四楞子媳妇。这5000元、600元、1.5元,在别处可能是三个一般意义上的数字,但在这里却赋予了多么深沉的内涵。不可否认,在个别地方,确实存在用金钱买准生证的违法行为,也确实存在个别计生干部利用准生证发家致富的现象。然而,同是计生干部的老蔫,却连几百元一枚的戒指都买不起,过着粗布淡饭的清贫生活。这又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为了塑造老蔫这一艺术形象,导演和编剧没有运用通常的艺术手段和方法。塑造老蔫,却没有给他更多的戏,而把戏更多地给了他的妻子和登场的计划外孕妇杜雅清。一个是想用丈夫的权力做个富贵梦,一个是想捉短渔利。但他们的一切表演,都是为了老蔫这一艺术形象的真实与丰满而设计的。如杜雅清一上台就唱出了老蔫这位计生干部“送东西往外扔、钱也拱不动”的优秀品质,而他妻子面对个别干部的妻子金饰港币的情景,产生了“菜包子也要捏个褶”的梦想,则进一步证实了老蔫清贫的家境。通过这清贫佐证了老蔫清廉的事实。这事实不是靠老蔫的口述、服饰、表情表现出来的,而都是通过别人口说出来的,这就增加了可信度。

群众艺术论文篇10

二、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完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

要让老百姓积极投身到群众新形势文化活动中来,首先要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尤其是要完善基层、社区文化活动场地。当前,现有的一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落后,设备匮乏,有些甚至长期处在闲置状态,城镇中的群众文化阵地虽然要比乡镇文化阵地条件好,但仍有很多社区周边缺乏配套活动阵地,有些城镇居民虽热衷于群众文化活动,但是苦于离家比较远、出行不方便最后放弃,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很多群众文化活动爱好者。因此,要充分发挥城镇中图书馆、群艺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场地的功能,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阵地,让老百姓在茶余饭后有地可去,有乐可图。要实现多建立群众文化场地,一是要真正体现齐抓共管。争取上级和政府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并在各级政策制定中增加一些硬性指标和要求,让新形势文化软实力真正硬起来。二是要真正体现齐抓共建。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总体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努力实现文化设施现代化,文化工作制度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新格局;要加大人员队伍建设的投入,进一步落实编制、人员、经费,特别是要加大基层宣传经费;要创新培养人才模式,通过核定编制,公开选拔等办法,既解决管理人才问题,同时又解决专业艺术人才问题。三是要建立齐抓共享。主要是解决文化成果不能共享的问题。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把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让千家万户都能享受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是各级各部门要把送政策、送科技、送卫生、帮扶活动与送文化有机结合。

三、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下基层,丰富群众文化艺术生活

群众文化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组织群众文化活动要加大力度,下工夫创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可定期组织当地歌舞艺术团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百姓大舞台”等活动,让群众从中享受文化艺术盛宴,获得文化艺术的熏陶。新形势文化演出活动要坚持既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又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文艺创作,切实提升演出水平。基层文化主管部门要致力于将高质量的文艺演出活动输送到社区,精心策划,注重原创,确保节目质量,做到将地域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精心打造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厚的优秀原创文艺节目,彰显地区群众文化魅力。除了政府组织的文化艺术活动,新形势群众文化艺术还包括民间艺术,这些艺术具有科学性,也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文化遗产,所以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站在公平的角度上看群众艺术,尊重民间的艺术家,尊重民间的艺术绝活。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进行巧妙的结合,也可以让群众自己去创新艺术,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同时,还可以组织群众文艺爱好者开展各类演出,慰问敬老院等活动,一方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做出正能量的传递。

四、加强群众文化艺术辅导,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水平

群众艺术论文篇11

(二)群众文化教育是社会进步的要求。群众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的氛围。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教育工作,可以调节群众的心理变化,对其错误思想进行及时调整。艺术教育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促进群众的全方位发展,使人们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二、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政府部门的重视。

政府部门要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计划的日程,对其做好各项部署。比如财政部门要为群众文化活动预留经费,设有专门的款项;规划部门要为群众文化教育提供固定的场所,使教育工作稳定开展;文化机构要多向社会大众开放,承担向大众普及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责,应当深入群众内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群众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各界的大力支持,国家应当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保障,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繁荣。

(二)文化人才的培养。

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分为以下几步:首先要建立人才库,挖掘优秀的文化人才;其次,要定期对这些专业人才开展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再次,要鼓励这些人才多参与到群众文化教育当中,通过人员编制、激励措施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最后,应当多发现民间存在的优秀人才,开展基层的群众文化教育工作,使教育能够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城市当中,增加文化广场、文化中心的数量,为群众的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的空间,让群众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专业的文化艺术人才,获取当下最新的文化艺术知识。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忽略农村地区。在农村地区要多开设一些公益性的文化单位,开展更多的文化教育活动,深入到基层群众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四)资源的优化整合。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需要对各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资源整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群众文化教育的主体是群众,要通过政府的鼓励和引导,将教育工作普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第二,城市与乡村之间要加强文化交流,双方取长补短,共同完善、共同进步;第三,开展重点地区的文化教育工作。每个城市都会存在文化艺术教育较为薄弱的地区,要通过对这些地区重点开展文化教育,吸引当地热爱文化艺术的人群,发挥群众之间的宣传作用,带动整个地区文化艺术教育活动的繁荣。

(五)政府部门加强引导,维护教育秩序。

群众艺术论文篇12

当前,我国各地建设的均有群众文化馆与艺术馆,用来为广大群众组织文化艺术类活动,是广大群众创造休闲娱乐、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发挥着丰富大众的业务生活、提高群众的艺术文化素质、促进和谐社会的快速构建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不断优化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作用,是各地文化馆工作人员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群众文化艺术创造现状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群众文化艺术创作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创作质量与数量的提升。现将这些问题总结如下:第一,作品质量较低。因为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参与主体是普通群众,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文化艺术创造的专业训练,并且在文化素质、创作思维、教育程度、审美能力等方面差异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创作观念也有很大区别,从而导致群众文化艺术创造的作品在质量与风格上参差不齐,不能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不利于群众文化创作活动的高质量开展。第二,创作者多为业余。因为群众文化艺术创作人员在文化素质、审美水平、创作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导致他们创作的作品专业性降低,与专业的作品差异过大。当前,大多数群众文化艺术作品创作素材都是对生活事件与现象,创作成品只是对素材的简单加工甚至堆砌,所有这些文化艺术作品都具有较明显的生活痕迹。另一方面,群众文化艺术作用都是普通群众在业余时间创作的,创作时间具有不固定性及无保障性,这就制约了文化艺术创造活动的高效开展。第三,个体情感倾向严重。由于群众文化艺术的创造主体是普通群众,他们的生活背景及职业各不相同,因此审美能力及兴趣爱好也有明显差异。这就使得他们在创作时,都会将自身的爱好与情感倾向渗透到作品中,这就使得创作出的作品大多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具有浓厚的个人特色。

二、优化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策略

依据上文总结的当前群众文化艺术创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在全面分析出现以上问题原因的基础上,依据自身多年县文化馆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一)重视对群众文化艺术创造者的管理与扶持

针对群众文化艺术创造人员多为业余的问题,群文管理部门应积极吸纳一些群文创造者为志愿者,并将其细化分类,鼓励那些有文化艺术特长的群众加入志愿者团队中来,为他们提供系统的、专业化培训,为增强群众文化艺术创造者的创作提供条件与平台。在实际操作者,群文管理部门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增大资助力度与范围,从而将尽可能多的群文创造人员吸纳到政府部门主管的文化团体中来,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如果能将群众中的创造爱好者吸纳到政府羽翼之下,将丰富群文创作人才库,在群文创作时可依据人才特点恰当为其安排创作任务,从而不断优化创作效果。②应加大对业余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团队的培训与辅导,借助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创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如,如果能将热衷群文创作的群众吸纳到政府部门主管的文化团体中来,并为其提供系列而专业的培训,那么其群文创作的热情就会被充分激发,并且还可将学到的专业的创作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作活动中,从而不断提高作品质量。

(二)加大对各种非营利性民间文化团体的培育

借助多种途径挖掘群众中的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建设“人才库”;对各种群众自娱自乐、自行组织的文化队伍开展调查,统计群文积极分子及文化人才;借助文化活动及各种比赛,为群众爱好者提供舞台,让更多的优秀群文草根脱颖而出。比如,可借鉴“群星奖”的形式定期举办“快板大赛”,将热爱快板的社会团体集合在一起,加强对其的使用与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组织、创新及生存能力,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创作能力。

(三)加强对各种文化服务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

民政部门可借助合理的鼓励发展政策,推行竞争机制、降低参与条件,激励广大群众组织都能参与到群众文化艺术创造活动中来,促使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团队从文化界内部培养转变为在大社会中选拔,从而推动群众文化艺术创造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群文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让尽可能多的群文艺术创作者就有机会依托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到各种演出活动中,才能给更高热情创新与完善自己的作品,才有机会与文化馆专业的创作人员进行交流与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进而可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群文作品。

(四)坚持以突出地方特色为主的现代题材创作

在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活动时,应始将艺术创新放在第一位,积极将与本地区群众生活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地域文化作为创作素材,努力弘扬地域文化,尽可能创作出符合群众需求的文化艺术内容与形式。在创作活动中,各个文艺部门应积极创建优质的核心创作团队,大力启用与培养人才,重视团队协作,尽可能多地创作出赞扬、歌颂群众生活与工作正能量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使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更具亲切感,才能吸引各个年龄层、各个行业的公众参与到群文艺术创造活动中来,才能促使我省电影、电视剧、歌舞、戏曲、动漫等各个艺术门类再上一个新台阶,最终促进群众文化艺术创造团队的战斗力与凝聚力。总之,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是一种以广大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创作活动,其作品发挥着丰富群众生活、宣传方针政策、引领群众思想等作用。但是,其在获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创作者创造能力较低、作品数量与质量不高的特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