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道德教育合集12篇

时间:2023-04-11 17:33:16

学术道德教育

学术道德教育篇1

2.两者关系。在中外思想史上,对于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一种是科学技术与道德相斥论。持有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科学与道德是对立、排斥的关系。他们认为科技的发达只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灾难,与此同时也将伴随着道德底线的降低和道德思想的堕落。另一种则是培根等学者支持的科学决定论。他们认为科学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而科技的成熟自然会给人类带来益处,从而进一步提升人们的道德素养。他们把科技进步看作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上述两种观点有些片面。科学技术与道德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技术是人类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行为及其规律,而道德,则是反映人自身的行为规范以及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二者被赋予不同的社会功能,并存在于不同领域。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使得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观念得到提升,道德情感得到升华,并促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与规范。而进步的道德观,也在精神力和文化观上积极推动和支撑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利共生。因此一方面,我们决不能因科技革命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而对社会的道德教育持悲观情绪,持无所作为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不能认为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会自然改善和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准,这会导致对伦理道德教育的忽视。总之,我们不仅要瞩目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而且还应当重视通过伦理道德教育使人们的思想和道德有长足的发展,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

1.科学技术对道德产生的利处。科学技术为促进人们对伦理道德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的发展使人们传统而保守的道德观念和意识得以改变,并逐步地渗透进道德情感中,使之得到升华,人们的价值观渐趋科学、合理,并促进了智慧的生成,进而带来了很多创新,又进一步带来了科技的更新与社会的发展。

2.科学技术对道德产生的危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科学技术所表现出的工具理性转化为操纵人类一切生活的手段时,人自身也成为工具理性所任意摆布和支配的工具,人为物所奴役,失去了各种精神的追求。于是出现了以下一系列的问题。计算机的兴起与网络技术的繁盛,使得世界越来越虚拟化、隐蔽化,网络的不真实引发了很多道德伦理问题,如网络欺诈、网络色情……青少年更是整日沉迷在游戏与聊天中不能自拔,甚至出现亲情淡化冷漠现象,更有甚者走向自杀。网络像一根纽带,联系着人们的方方面面,但也像一堵墙,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疏远。生物技术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伦理难题。基因技术使人类揭开了遗传的秘密,也为人类疾病的医治带来了希望,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相当多的问题。人们利用基金技术来“设计和制造后代”,克隆人的商品化、商业化,还有贩卖人体器官等犯罪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秩序和安全。人们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心灵的空虚、恐怖、焦虑和绝望成为了当代人的精神面貌。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运用得是否得当合理,这是科学技术本身所无法解决的,因为它的工具理性价值必须有一个正确导向才能使自身优势实现最大化、最优化。而伦理道德正是这样一个人文精神工具,所以,我们应当用伦理道德去关怀科技,对它进行规范和导向,才能使其真正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

三、如何进行人类伦理道德教育

学术道德教育篇2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学生学术失信事件频发使其学术道德受到质疑。造成学术失信的原因包括功利化错误价值观的影响、考评机制过于看重科研成果等,但最本质的原因应归结为高校学生学术道德水平较低,因此高校针对学生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应是解决学术失信问题的重要手段。

学术道德包括诚信、责任等方面,诚信是学术研究的基础,责任是搞好学术研究的保障。学术道德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即高校采用多种教育方式使学生认知学术道德理念并将其转化为自身信念指导实践的活动过程。学术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内容离不开人文关怀理念。德育人文关怀强调尊重关心人的精神需要、培养人的伦理情操、完善人的道德境界,对高校学术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人文关怀与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联系

德育人文关怀理念与高校学术道德教育在属性及主要内容上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学术道德教育与在德育人文关怀理念属性上具有密切联系。学术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属于德育的范畴。而德育人文关怀则是一种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德育中的新型理念,对于强化德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说两者是内容与手段的关系,恰当的手段有利于内容的实现。

其次,德育人文关怀内涵与学术道德教育主要内容向契合。学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诚信教育、责任教育及法律法规教育。诚信教育主要是指学生在科研全过程中自觉秉承诚实守信的原则,严谨求实地获得学术成果。诚信教育是对学生的精神品位、心灵世界的教育,德育人文关怀以提升人的精神品位、丰富人的心灵世界为价值取向,以陶冶人的伦理情操、完善人的道德境界为主要内容与学术道德教育中的诚信教育内涵相契合。责任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学术成果的享受者必须且有能力对自己的学术成果负责。责任意识是对学生学术主体意识的培养,德育人文关怀以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和塑造独立人格为本质特征与学术道德教育的责任教育内涵相契合。法律法规教育的目的并不仅是促使学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价值观,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科研事业的进步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与德育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相契合。

三、依托德育人文关怀进行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关注学生迫切需求,协助学生提高学术水平。

专业学术水平有限,达不到学校要求是部分学生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因此,只有先处理好这一问题,积极采用多种方法协助学生提高专业学术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术道德教育的效果。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可以结成以导师为中心、高年级帮助低年级、优秀生带动普通生的学术引领小组提高学生的学术平均水平。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擅长的理论知识对其学术研究的方向或主题给予因人而异的指导,尽可能提供有利资源,助其进步。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结对、优秀学生与普通学生结对,通过开座谈会、私下交流等形式将自身经验、感受传达给需要帮助的对象,这样既能关注导师所关注不到的问题,又能帮助学生通过较为轻松的交朋友的方式尽快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术水平。

(二)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强化学生在学术中的主体意识。

德育人文关怀的目标理念是主体建构,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术道德教育中采用榜样示范方式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在学术中主体地位的作用。榜样包括三个层面:名人伟人、导师及优秀同辈人。注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敬业的优良传统,通过观看电影、阅读传记、召开读书分享会、茶话会等多种形式了解钱学森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历程,感受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让学生意识到遵守学术道德不仅是对自己的学术成果负责,更是对祖国的发展负责,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导师是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重要角色,因此要充分发挥导师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只有导师以身作则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示范才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遵守学术道德的必要性,导师的个人魅力是最有力的学术道德教育方式。此外,由于同辈人之间最容易形成有效的沟通,因此,充分发挥同辈人群体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作用,使学生主动掌握学术研究的有效方法,更切实地落实学术道德教育。

(三)以高奖励与重惩罚相结合的规定为契机促进学生学术德育内化。

学校对于学生真正的学术成果应当给予较高的物质及精神奖励,同时也要对学术失信行为进行极为严厉的惩罚。高奖励与重惩罚相结合的学术规定可以较有效地激励优秀学术成果的产生、遏制学术失信的现象,但根据德育人文关怀回归生活的实践理念,规范学生行为并不是学术规定的最终目的,其终极目标是将学术道德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价值选择,即在没有规定的强制要求下,学生也能主动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诚信负责地开展学术活动,将学术道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尽管这将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但只要坚守规则,最终可以实现学术道德的内化。

高校学生学术道德水平的提升将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有赖于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日益发展。根据德育人文关怀与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将德育人文关怀切实融入高校学术道德教育中是强化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陈艳.关于研究生学术失信治理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2):88-91.

[2]王学风.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德育,2008(1):45-48.

学术道德教育篇3

一、网络信息的复杂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网上内容丰富,既包括教育、学术尖端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也有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这些东西都极易对青少年造成精神污染,尤其是“黄色”信息影响最大,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于两性问题,有着极强的好奇欲和探索欲。缺乏基本的选择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再加上我国这方面的教育相对滞后,往往会使青少年受到伤害和误导。另一方面,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青少年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等乃至严重的心理疾病。

二、沉湎网络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中学生的自制力差,很容易造成上网成瘾。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等等。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的青少年中,30%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患也明显偏高。

三、上网可导致青少年荒废学业

一方面,上网挤占了青少年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在网上抄作业,甚至在考试时拿手机“百度”,这使部分人过度迷恋于网络,依赖电脑,沉湎于电脑网络,正常学习、生活秩序受到破坏,学习成绩下降,有些甚至厌学、逃学、辍学。

网络的负面作用对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辨别能力、抵抗能力不强。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在教学上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已势在必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师本身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就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1.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信息技术课。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不断的为自己充电,不断的加强、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2.教师还应该努力去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随时留意报纸、杂志上的相关事例,把这些知识点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该在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则,严肃网上纪律,具有高度的自律意识,不能制作、复制、传播各种违法乱纪和不利于先进文化建设的信息,应该自觉建立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个人网络道德的高度自律,做好榜样。

二、要求青少年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严格遵守互联网管理的各种法律、法规,不做“黑客”,也不做“黄客”;讲究社会公德和IT 职业道德,做诚实用户;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不利用互联网从事危害国家、集体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杜绝与青少年身份不相符的网络行为。

三、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确定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

1.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使他们认识到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人际关系调节器,做一名网上道德人。

学术道德教育篇4

面对扑面而来的网络时代,广大未成年人“触网”率迅速上升。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网民中,8~35岁的人占85.8%的绝对多数,其中,24岁以下的占56%,18岁以下的少年占到24%。这些数字表明,目前未成年人网民已经成为我国网络用户中的重要群体。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在给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和娱乐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

互联网作为全球的第四媒体,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在因特网用户中18岁以下的网民占24%,这说明互联网这一高科技工具已被中学生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开放性、隐密性、虚拟性,网络不可避免地又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在网络道德规范尚未形成的今天,对于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在通过网络连续不断地传播先进文化信息的同时,也将其意识形态、世界观和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念等四处传播并强加于人,这与我国青少年思想中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成冲突,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这些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网上的语言、行为上反映出来。网上传播的组织信息和黄色信息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分散了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注意力。未经授权闯入网络的黑客,从简单的恶作剧到有意的严重犯罪,由于青少年各方面思想上的放松导致利用网络犯罪变得屡见不鲜,在这些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占了很大的比例。从而,使我们已经认识到:对中学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网络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应以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它,面对网络给中学生良好道德形成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粗暴地切断学生与互联网的关系,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使学生在接受网络科技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使网络道德教育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

1.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教师为人师表,不仅应该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应该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宣传有关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如在讲授“计算机使用中的安全与道德规范”一节,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时,可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现代信息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造成系统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违法的,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3.强化网络道德意识,规范学生网上行为。网络化对传统道德造成了较大冲击,传统道德是受生活环境中的人和社会舆论监督的,是一种外在监督式的道德。网络虚拟环境削弱了传统道德的约束环境。而网络道德,是指人们在网络上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网络行为具有隐蔽性和独立性,这就决定了网络道德必须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主要靠上网者的自身素质和修养来规范自己的网上行为。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出网上行为规范。

4.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育人方面的优势,还要真正做到使学生在网上接收的信息有“利”无“弊”,这就要求教师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能力、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在教学中,利用学生上机练习时间与学生聊一些有关网络方面的话题,及时了解他们上网的心态。此外,充分利用校园网站进行网上调查。从而获得学生上网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情况的分析,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引导学生要有目的的上网,并要提高自己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术道德教育篇5

二、“以美育德”模式下开展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

(一)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如理想信念淡薄,热衷于追求薪酬和待遇,缺乏集体观念,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有所减弱,等等。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显得尤为迫切。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人们欣赏优美的事物时,也就不能不受到其崇高的内在意蕴和精神的熏陶,这势必会促进人们内在道德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在“以美育德”模式下,将艺术和现实生活的美与职业道德要素相融合,学生通过愉悦的审美体验获得感知、感悟,进而深化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自律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当代艺术类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传统“灌输式”、“说教式”的职业道德教育难以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而以美育德模式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优势,正如蔡元培所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在该模式下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美育“以美导善、以情化人、寓教于乐”的特点,使职业道德教育生动形象、直观感人。把职业道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让学生在“美”和“善”的熏陶中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职业道德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原则,并形成内在的道德需要,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以美育德模式下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以美启知,树立理性的职业道德观念

以美启知即用美的艺术启迪学生,使其在对“美”的鉴赏、感受和体验中,获得职业道德规范、原则的认知和理解。任何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都富有独特的内涵和人文情怀,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来认知和理解艺术形象,在分辨善恶美丑的同时自身的思想也得到感化。在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从德育的角度充分挖掘美育资源,利用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的直观性、形象性、愉悦性等特点来陶冶和教化学生,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力。(1)要充分利用艺术类专业课程的优势,发挥艺术教育本身特有的德育功能。利用美术、动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在专业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介入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导,用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对是非、善恶、对错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提高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了解;(2)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在美的艺术学习中加强对专业、职业、行业的理解,增进对未来职业角色的认同。例如,开设各类艺术选修课、组建各类艺术社团、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等,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觉参加,由被动的“知之者”变为主动的“好之者”,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化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二)以美怡情,激发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感

以美怡情以艺术类大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审美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借助一定具体、有形、可感的审美对象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寓教于形,以形悦目,以情感人,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践行某一职业道德观念时获得内心积极的情感支持。

1.高校要努力营造美的教育环境。“大学是一个‘大染缸’、‘泡菜坛子’,其构成的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高校可以在工作室、艺术展厅、作品陈列室等艺术专业场所中植入职业道德要素,渗透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荣誉感、耻辱感等。另外,充分发挥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优势进行校园环境化设计。如美术、艺术设计类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教室走廊、宿舍等进行手绘创作,开展“图说职业道德”系列活动,将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精神教育融入精美的画作中,使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得以形象化、生动化、立体化,能够极大地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完善教师形象,以美好的人情人性浸润大学生的心灵。“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和道德示范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特别是艺术类专业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受学生的尊重和敬仰。加上他们与艺术生接触多,关系密切,学生容易“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专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更应该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言传身教中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以美炼意,培养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以美炼意,即在情动于衷、辨识道德的基础上,通过“美”和“善”教育和感化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自觉性,锻炼道德意志,使其能够在处理职业生活矛盾和问题时产生支配行为的力量。学校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艺术类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广泛吸引学生参与。学生可以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和锻炼,逐步培养对活动或事业的责任心、荣誉感、使命感。参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磨砺职业道德意志的过程。如邀请知名企业家、艺术类行业领军人物、优秀校友举办职业道德专题讲座,介绍有感染力的成才、成功的典型事例,让大学生在聆听“真、善、美”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受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大力开展音乐、舞蹈、书法、摄影、漫画、海报设计等课余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知美、爱美、创造美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有意识地将“诚信”、“责任”、“创新”等职业道德理念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和感化。另外,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成长特点,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心理工作坊、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形式,帮助他们克服实用至上、个人至上、物质至上等不良社会思潮和职业道德观念的影响,提高分析于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引导他们在择业、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术道德教育篇6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术道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2.教育系统学术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存在的问题也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系统一直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工作。教育部近年来先后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广大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殚精竭虑、无私奉献,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维护学术道德、弘扬良好学风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有的情况还比较严重。主要有:夸大研究成果,一稿多投,虚假署名,放弃评审原则;甚至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篡改事实,系统造假。这些行为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学术资源,而且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损害了学术形象,对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必须坚决制止。

二、加强自律,维护学者和学术尊严

3.自律是维护学术道德的基础。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要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修身正己,自我约束。要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勇于承担学术责任和学术义务,努力做学术道德和良好学风的维护者、践行者和弘扬者。

4.实事求是、严谨治学。要忠于真理、探求真知,反对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要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潜心研究,努力铸造学术精品,反对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要正确对待学术荣誉,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反对抄袭剽窃、哗众取宠。

5.正确行使学术权力。在各种学术评价活动中,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扬学术民主,客观公正、不循私情,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杜绝权学、钱学交易等腐败行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积极扶持青年科研工作者。

6.积极开展学术批评。健康的学术批评是净化学术空气、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勇于开展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与自我批评。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争鸣。

三、建章立制,为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7.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学术评价对学术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克服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获得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主要指标,改变简单以数量多少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建立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推广同行评价和优秀成果代表作制度。在学科评估、职称评聘、项目立项、论文答辩、、著作出版、成果奖励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实行评审回避制度、民主表决制度和专家信誉制度,建立评审结果公示和意见反馈机制。强化同行专家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海内外同行专家学术评价机制。

8.建立和完善人员聘任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要逐步完善岗位分类分级体系,按照“因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择优、合同管理”的原则,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学校、学科和岗位的不同特点,坚持公正规范的评价程序。

9.建立学术监督和制约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程序,强化申报信息公开制、异议材料复核制、网上公示制和接受投诉制等制度,增加科研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10.建立学术道德奖励和惩处制度。要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标准制订、情况调查、考核评议等工作,促进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对模范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科研人员,要广泛宣传和表彰;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要视具体情况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撤消项目、取消晋升资格直至解聘等处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在评奖、晋升等过程中,实行学术道德一票否决制。

四、加强领导,把学术道德建设落到实处

11.各级教育部门、高等学校、教育科研机构要把学术道德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要把学术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组织机构,有效动员各方面力量,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全面推进教育系统学风、教风、校风建设。

12.树立有利于学术道德建设的政绩观。高等学校和教育科研机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教育和科研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避免急功近利。要把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定期对本单位的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进行自查自纠。领导同志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学术道德的楷模。

13.及时妥善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要认真受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曝光一起。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要严格掌握政策尺度,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对检举不实、受到不当指控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保护。要严格区分学术不端与不同观点争论的界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14.加强学术道德教育。通过广泛深入的学术道德教育,明辨是非,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旗帜鲜明。培养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韧不拔、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要将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作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

学术道德教育篇7

正文:

电影被公认为人类的“第七门”艺术,是各种艺术的综合体现。大学生作为电影的观众主体之一,具有接受速度快、受影响程度深等特点。特别是,电影作为艺术传播手段之一,在对大学生的“性意识”、“性道德”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不可小觑。随着艺术素质教育的推进,很多综合类大学都开设了“电影美学”等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悟力。因此电影与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关联。

一、电影之于当代大学生

1、缺乏选择性的海量电影信息

从摄影术以及电影的发明起,人类逐渐进入“图像时代”。“图像时代”的电影数量之多、内容之广、对人们的影响之泛,无可置疑。在观众收益颇多的同时,也存在着因电影信息过于泛滥而缺乏选择性的问题。大学生能够获得的电影太多,但几乎是没有选择性的获得。大部分的大学生选择电影的标准主要集中于热门电影、“大片”以及与他们生活相近题材的电影。总体而言,他们选择电影的方式是“他人导向”,且这个“他人导向”多是商业利益驱使的主流媒体导向。因此,大学生获得的电影很大一部分是“顺大溜”而非真正对他们有教育意义的。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网络电影往往未经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的审查,难免良莠不齐,其中难免有不利于大学生健康道德观的电影出现。

2、个人消遣缺乏指导性

电影之所以成为大学生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因为电影在今天是最为大众化、平民化,也是最容易传播的艺术形式。电影对于观众而言,不需要系统的知识体系、过高的艺术修养,甚至无需昂贵的获取方式(雕刻、绘画这些艺术的真品鉴赏对于交通、语言、鉴赏等方面的要求显然苛刻得多),只要是身体和意志基本健全的人都可以“看电影”。

更重要的是,电影离奇的叙事、光怪陆离的影像以及梦幻般的观影体验都是使它无可置疑地成为大学生在业余时间最愿意接触的艺术,甚至很多大学生将电影的情节与自己的生活对照,想象着电影里的剧情在生活中“上演”。绝大多数大学生看电影的目的在于消遣。

3、沉迷其间缺乏鉴赏能力

应该承认,当今的社会竞争力大,就业问题困扰着很多大学生及其家长。相对宽松的校园生活决定了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业余生活的方式,很多大学生宁愿沉迷在电影所营造的虚幻空间当中,不能自拔。这种现象虽然有其社会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电影鉴赏能力和艺术感悟力。

大学里面有许多电影“发烧友”,即便是这些对电影较略有“研究”的学生中具有较高艺术品鉴能力者也屈指可数。大部分学生“看电影”、评价电影仍是建立在感性认识、个人喜好的层面,少有科学和系统的鉴赏、评价体系和能力。这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对电影痴迷却没有选择性的观看,对一些不利于大学生性道德建设的影片也是没有丝毫的抵御和屏蔽的能力,不能不令人担忧。

二、电影艺术素质教育之于大学生教育特别是性道德教育

源自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潮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对国人形成影响,90年代末达到顶峰,至今方兴未艾。综观我国大学生性教育状况,大部分采取说教、批评等传统的方法,专门开设各类性教育课程的比较少,将电影等美育教育和性基础知识相结合的教育者更是少见,“性”的话题在大学生教育领域依然是讳莫如深神秘所在,可以说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性教育在大学校园里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为了避免的随便和性道德的缺乏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有必要摸索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方法。

以电影为媒介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值得运用的渠道,它具有大学生接受面广和影响程度深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阵地。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利用电影传播广泛的优势并积思考电影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探讨可行的解决对策,帮助大学生意识到正确性道德观建立的重要意义,并建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三、以《电影美学》课程为例助推大学生性道德教育

1、以电影课普及科学的性道德知识

认真看待电影对大学生性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喜闻乐见、具有普世价值、立意高尚的电影作品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性道德观是通过电影课助推大学生性道德建设的关键。在大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将美育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相结合,从优秀电影作品中发掘正确的性道德观,鼓励大学生建立正常的交往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性别意识,尊重女性,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营造同学之间互助有爱,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

2、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意志能力

当代大学生中不乏性道德意志薄弱,判断能力、防御能力低下,感情脆弱,性道德认知紊乱、失衡等现象,因此需要重视大学生人格教育和道德认知能力的加强,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力,建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正确面对成败,勇于接受新生活的考验。这就需要专业教师通过介绍电影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更为广泛的美学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恋爱观、价值观、道德观。

3、加强性道德的自律性教育

性道德具有社会性和自律性。健康的性道德观可以引导大学生性心理和趋于完善。培养兴趣和自制力是规范青年学生的行为和道德的有效方式。鼓励学生多接触艺术作品,帮助学生养成与优秀电影作品对话、交流,从优秀电影中获取有效信息,自主学习、自律的能力,进而培养大学生在性心理和等方面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能力,以生活的、道德的、理性的规范来约束、驾驭感性的、本能的、生理的冲动。唯有自律才能他律。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2](比利时)伊•普里高津《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英)赫伯•里德著,吕延和译《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4]姜敏《影视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3年。

学术道德教育篇8

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机组成。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人的智力,提升对美的追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道德理念。曾说过:“小学生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从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对他们的人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心智还没有成熟,正处在发育阶段,对于提升自己的美化意识,强化自己的道德观念,美术的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小学美术是以美术课程为载体,通过教师对美术课程的教育,让学生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启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智力。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自己的美术情操,能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美术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要让学生参与到美术的创作中,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去学习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让他们感知美术之美,扩宽自己的思维能力。“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眼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可认知世界,了解世界,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

生态教育就是指人在社会中生存,要与自然相互依赖,与他人和谐相处,要遵守社会的道德观念,树立法律意识,把生态道德行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时刻谨记自己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自觉履行维护生态和谐的义务。要有接受生态教育的意识,使自己养成爱护生态环境,增强自己的和谐生态的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同时也要把生态道德意识应用到日常的生活的中,要与自己的道德文明相结合。自己自觉遵守,也要监督别人,要时刻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唤醒受教育者以提升自己的生态和谐的意识为己任,切实履行自己爱护环境的职责,深刻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态家园,假如自然环境被破坏,我们也将面临着失去家园的危险。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国民生态道德意识。我国地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数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资源分布很不平衡。中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显著差别,使土地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多样化的类型。土地资源地区差别很大,北方平原多为旱地,南方多丘陵山地,以水田为主,西北多草地和沙漠。通过小学美术的教育,让学生多角度去了解我国的国情,客观评价我国的国情,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增强国民生态道德意识。

2.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通过对美术的教育,让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从小养生爱护环境的良好素质,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

3.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态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学会美术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水平,可以提升学生自己爱护环境的意识。生态道德教育的宗旨是尊重自然的发展,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和谐生存。通过美术教育渗透到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提升自己智力,还要树立“以爱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的意识。

三、教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措施

1.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美化生活的意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平时的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比如课上可以让学生去讨论校园的变化,让学生去感受校园的变化,仔细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去发现美,同时也要注意校园里不和谐的现象,让学生们用自己的画笔画出来。也可以进行大讨论,让学生明白只有和谐的校园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在美术教育中深刻感受到校园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寓生态道德教育于情感体验中。主要是在课堂上对孩子们渗透生态道德教育,通过老师的话语来启发孩子。

课题:三年级上册《爬升玩具》。中间引导观察阶段: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PPT课件),这些造型独特的爬升玩具是用什么制的?”生A:“是用咖啡瓶做身,雪碧瓶做头。”生B:“还有的是用色拉油瓶子做身。”生C:“这一个是用卫生纸筒做身,卡纸做装饰。”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制作材料,原本是已经废弃了的物品,经过这样设计组合,成了各种各样漂亮的爬升玩具。”生:“变废为宝啦!”师:“今天这一节美术课,同学们都有了不同的收获,都利用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了各种不同的爬升玩具,太棒了!都尝试了爬升玩具制作的乐趣。可是,我们制作过程中剪裁下来的边角料一定要清理干净,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收拾得最整洁!

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爱护环境的意识,对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学术道德教育篇9

1.2艺术普及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在艺术教育中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自身境界。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是一种互动,越是优秀的艺术作品越需要欣赏者具有高超的审美水平和思想境界,所以,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对提高学生的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好的艺术作品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使欣赏者在欣赏的时候完全陶醉其中,在思想上,情绪上和作品形成互通,从而领略作品中传达出的美感和思想,学生欣赏作品,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与艺术的对话。在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和感染、净化与提升的同时,教会他们正确认识美,学会欣赏和表现美。

1.3艺术普及教育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广义的人格,是指个性化的道德境界。艺术源于人类的精神创造,熏陶情感,使人的情感得到升华,促进健全的、完善人格的立。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性格塑造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教育中缺少了艺术普及教育,就忽视了对精神美得追求,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格就不完善。人类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的基本条件是艺术崇尚的个性自由发展。要使学生建立在良好道德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艺术普及教育则是必不可少的。

1.4艺术普及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手实践在各门类艺术教育的动手实践中,丰富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和实践经验,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德指出“:个人的创造力是任何艺术中的属性,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用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即是生活和职业的重要基础。”相反,即使工作认真踏实,但没有受过艺术教育,就容易缺乏创意。通过艺术教育的普及课程,尤其是欣赏与实践结合的学习,加强感官能力训练,并着重实践参与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们观察世界的敏锐性,从而使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提高。学生能灵活的运用全脑思维,激发头脑风暴,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创造力,树立了自信心,为在学业及未来职业上的成功打下基础。

2高校中艺术普及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的措施

2.1充分发挥艺术专业教师的影响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当前,国内多数高校均设有与艺术相关的专业,或具备从事艺术专业的在职人员。应充分发挥这些艺术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组织艺术活动,以专业教师为主体,发动校内师生积极性,联合社会及艺术行业人员开展系统的艺术活动。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学习氛围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校园艺术文化建设也是学校层次、领导和教师艺术素养的体现,更是校风的体现。因此,加大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艺术专业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要加强艺术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大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不是几节艺术课便可以实现的,我们必须把艺术教育的影响延伸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

2.2设置艺术普及教育课程,培养心智健全的人才高校的艺术普及教育应注意引导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艺术普及教育以帮助各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形成高尚人格,有助于提高其本专业学习和改善学生生活质量为根本任务,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生活和就业需要。高校应将艺术教育置于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大力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选修课,如《艺术概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还可开办各种社团,如诗歌协会、美术创作协会、街舞团体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使艺术普及教育成为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促进学生提高创造力,促进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的重要手段。

学术道德教育篇10

知识产权意识是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思想、观点、知识、心理和情感等的总称,它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内容、形式等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体现的是人们对知识产权法和知识产权法律现象的主观心理感受和认知把握状况。知识产权意识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种成分的复杂体系。不同层次主体的意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立法者、司法者、执法者以及律师的意识固然重要,广大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的强弱和正确与否,对于知识产权制度价值的实现作用也是显著的。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是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提高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2004年11月,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在高校普及知识产权教育,高校要在《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中增设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以提高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素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亦明确要求,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指出:“鼓励引导高校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建设,开设知识产权相关领域的辅修课程,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但由于相当一部分高校对知识产权意识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并不重视,所以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工作虽然不能说是空白,但是力度确实极其有限。这直接导致了当前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为对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以及学术道德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选取了山东省部分大学的在校研究生(不包括法学专业)为调查对象,在山东高校中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生对知识产权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学生中总体上认为自己对知识产权知识相当熟悉的仅占3.1%,认为自己对知识产权知识有些了解的占35.0%,略有耳闻的占55.3%,几乎毫无所知的占6.6%。可见当前高校研究生的知识产权知识普遍比较贫乏。

2.高校学生中与知识产权相关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作为一种世界性现象由来已久,近年来在我国愈演愈烈。高校作为科学发展的火车头,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其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更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先生认为:包括北大在内,没有一个高校的教师没有发生过抄袭剽窃问题的,没有一个高校的学生不存在抄袭剽窃情况的。郭世佑先生则认为“凡是在我国学术界存在的学风不正与学术失范现象,无论是低级错误,还是‘高级’错误,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都不难找到可以对应的根据。”可见,高校学生中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通过文献分析可以归纳出当前高校学生中广泛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主要有:1、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2、伪造或者篡改调查、实验数据;3、论文署名搭便车及不知情的挂名;4、一稿多投、多发;5、不当注释等。笔者所在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当前研究生在学术论文撰写及发表或完成论文作业中,87.4%的同学曾有抄袭行为;32.3%的同学曾有修改、伪造实验或调查数据行为;63.7%的同学曾引用他人观点而不注明出处;35.8%的同学曾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18.0%的同学曾一稿多投。上述数据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分别为“抄袭(剽窃)”、“引用他人观点而不注明出处”、“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而这三者都和知识产权紧密相关,既是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同时又是违反知识产权法主要是著作权法的违法行为。所以,笔者认为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

二、当前的学术道德建设研究忽略了知识产权意识因素

国内外有关学术道德问题和知识产权教育的研究较多,但是,把知识产权教育与学术道德建设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则很少,几乎是空白领域。已有研究偶有提及,也往往是一带而过。笔者认为,当前学术道德研究忽略了知识产权意识因素。检索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计算机之父、英国科学家查尔斯.巴比吉(1791-1871)在1830年发表《对英国科学衰落的思考》一文,最早对学术不道德行为做了研究。国内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邹承鲁院士为主的科学家的联合推动。2000年以后,学术道德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随着国内关于学术不端前期研究的逐步积累以及对其关注越来越多,相关的论文、专著和译著数量快速增加。分析已有研究不难发现,关于研究生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原因,当前学者们一般从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傅立民、孙中华认为,“造成当前研究生学术失范的不但有个人因素,也有制度原因,更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学术政治化和经济化是社会大环境,学术共同体内部激励机制的功利化和约束机制的弱化是社会小环境;而部分学生学术价值偏离和道德失范既是学术失范的结果,也是学术失范的原因。”关于主观因素,学者们一般认为主要是“研究生个体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缺失,学习目的功利化”。更多的学者则归因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探寻制度性因素。如评价机制不合理,学术规范制度不够完善,监督制度缺位等。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如整个社会诚信氛围的不足,社会环境的急功近利以及官本位等传统意识的影响。我们认为,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当前学术道德研究忽视知识产权因素是一重要缺陷。

三、加强知识产权法制教育,重建高校学术道德

既然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为重建高校学术道德,就必须大力培育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如何培育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呢?根本在于教育。知识产权意识不能自发形成,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知识传授和观念教化的双重目的。知识产权法制教育是提高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重要途径。所以,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应当成为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提高学校对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全国12所重点高校进行的知识产权教育情况调查不难发现,大部分高校对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它可有可无。重点高校尚且如此,其他普通高校就更可想而知了。因此首先要提高学校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使其认识到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对于重建高校学术道德的重要作用,加强其对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明确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目标

学术道德视野中的知识产权法制教育,不同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的博大精深,属于通识教育范畴,具有自身特殊性。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目标应设定为:通过传授必要的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使大学生初步了解知识产权制度,认同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牢固树立知识产权意识。

(三)关于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努力实现针对性、普及性、实践性、新颖性的统一。具体讲,在内容选择上,首先,应注意针对性,重点突出学术道德相关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其次,不必求全求深,应以普及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精神为主。最后,在内容表达上,应深入浅出,并大量引入案例,以案说法,增强吸引力。

(四)关于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特点,教学方式应突出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并注重实效。可考虑选择多种方式,如列为必修课、选修课、开设专题讲座、经常举办知识竞赛、问题答卷等。

学术道德教育篇11

传统的教学更加倾向于教导学生更好地与人和社会相处,却不重视教导学生如何与自然相处。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生态意识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建设。

一、引导学生认识与感受生态的美

从本质上说,美术是一门研究美的学科,其中充满了美的形态、形象和意识。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与感受生态的美,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的美好,使学生逐步产生维护生态、向往生态的宝贵意识。

以《田园风光》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让学生感受美丽的田园风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给学生展示生态破坏后的田园风光。通过对比,学生就可以认识到只有维护生态、尊重自然,才能够保持美丽的风光,才能够享受更加美好的自然氛围。基于此,学生才能主动地维护生态,达到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

二、注重引导工作

教师要注意小学生的意识与能力都相对不足,还无法产生足够高的意识。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工作,需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让学生逐步产生生态意识。

例如,在《春天在哪里》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后,可以给学生展示生态被破坏的具体图片。具体地说,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树叶凋零的图像,并询问学生春天在哪里。此时,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疑问,因为教师所展示的图片并没有反映春天的景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造成了图片中的景象。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领悟到,只有维护生态、减少污染,才能拥有更完美的生态环境。基于此,学生得出春天来自于对生态的维护,来自于人类共同的努力。此时,学生的生态意识已经形成,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

学术道德教育篇12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52-02

一、美国道德教育的实现

美国的社会旨在保护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学校和公共管理机构不能够站在一边去告诉大家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教育所有的青年人能够成为好的公民,从而能够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美国小学的道德教育并没有特定的道德教育课程,而是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平时的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当中。

那么在美国,谁的道德教育是正确的呢?有些家长支持学校开设道德教育的课程,然而有些人则持反对意见。直到1980年,美国出台了《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这个教育法案尝试着去改革美国的公立教育体系。结果是,学校鼓励学生们建立的校园文化更加偏向物质化,更少关注精神文化的建设,宗教和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日渐降低。人们认为老师们将自己的道德认知“强加”给学生们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样的教育会压制学生的个性和学生的自,并认为价值观最终是个人的,需要学生们通过隐性的信息去判断正确与否。在美国,道德教育都是孩子们在一定环境中,通过与同伴、家长、牧师、邻居、媒体和其他的学校外的资源中的互动中进行的。年轻的学生们更会通过参加学校中的活动和学校外的活动来提高自己,他们通过环境的影响不断学习,这些经验对学生们一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藏在班级角落中的道德教育

初到美国小学的教室,每一间教室的设计都独具特色,并将道德教育融入到班级文化中。

如尼克森所言:“孩子需要有一个拓展他们能力的目标,但他们也需要一种支持性的环境,在他们不成功的时候对他们的努力做出奖励。我们有理由相信同时具有要求性的和支持性的环境比具有其中一种特征多些而其他特征又少些的孩子更有利于孩子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建设支持性的环境就是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够为其提供物质的、心理的或情感的支持的良好环境。美国小学的教室中除了每面墙有着不同的主题之外,每个空隙都贴着道德教育的标语,为完满的人格的培养定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法,简单明了又具有实用性。在一年级门口的窗户上,醒目地写着:“1.We have a conflict(我们产生了冲突);2.We calm down(我们要冷静下来);3.We talk and listen,I don’t like when (我们要交流并且学会倾听,我不喜欢 );4.We choose ideas(我们选择并接纳不同的观点);5.We help each other(我们互相帮助)!”老师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遇到冲突如何解决非常清晰明了地展现出来,更容易让低年级的儿童去理解和接受。在六年级的班级内大部分强调的是如何去思考,去尊重他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六年级班级的黑板上方,也同样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学生们要养成的七种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思维方式:“1.Be Proactive(积极处事);2.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先定目标后有行动);3.Put first thing First(重要的事要先做);4.Think Win-Win(双赢的想法);5.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d(先去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6.Synergize(协作增效);7.Sharpen the Saw! Keep Hope Alive(不断磨炼,永葆希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道德教育的方式不断做出改变。

三、如影随行的道德教育

美国小学的道德教育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而是将道德教育融入到课堂与户外活动中,在学校生活中促进儿童们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

1.生生关系的影响。艾拉・戈登曾经说过:“假如世界就是莎士比亚所说的舞台,那么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观众就是他们的同伴。同伴坐在前排和包厢中,而教师和家长则被挤到了后排和楼厅处。”每个人都有与同伴交往的经历,到了小学阶段,儿童同伴的交往发生了变化,儿童在交往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关系中互相影响,所以儿童的道德的发展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与同伴的关系的影响。

在课程当中,美国的课时比较长,课间的时间比较短,一般为三分钟。在一节科学课中,已经是下午两点,接近放学的时间,学生们开始不安定。但是学生上课的纪律却与想象相反。有时课堂中出现吵闹的声音,大部分同学通过手势或“嘘”的声音来告诫对方,隐晦地传达出“你已经打扰到我们听课和老师上课了!”,捣乱的学生也会很抱歉地说声“sorry!”,通过同伴的互相制约来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学生们也会共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纪律。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整体,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阶段。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是皮亚杰在道德认知中提出的儿童道德推理的两个发展阶段。其中,他律道德是儿童早期以权威为定向的发展阶段,而自律道德是内省的、合作的道德阶段。从“他律”到“自律”,是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价,从而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的机制。

2.师生关系的影响。美国小学教师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承担了重要的责任。课间,在走廊上看到一名教师站在厕所旁边很久了,于是便好奇地走过去询问站在这里的原因,老师说:“哦,我在这里等待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腿曾经出过车祸,行动不方便,为了保证他的安全,我负责看护他,哪怕是上厕所,我也要陪着他。”没过一会儿,小朋友从厕所走了出来,老师手搭在了孩子的肩上,开玩笑地说:“你终于出来啦!”我看到孩子的一瞬间有些震惊,那个孩子的两条腿只剩下膝盖以上的部位,膝盖下面仅仅靠假肢支撑着,那位和蔼的老师和我多聊了一会儿,她继续说道:“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也不能放弃,我们应该做的是让他们重新建立起自信心,像正常的孩子们一样能够拥有自己的理想和生活,长大以后也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去工作,帮助他适应环境,让他看到未来,看到希望!”老师拉着孩子的手,笑呵呵地说道:“他也是有亚洲血统的孩子哦!是吗?”边走边和孩子打趣,那个孩子害羞地笑了,默默地点了点头,紧紧拉着老师的手,两个人向教室走去,像朋友一样!

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营造出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儿童有安全感,体会到自由的文化,形成愉快的心境,催人进奋。置身于此的儿童能够感受和体验这样正能量,在获得能量的同时,也促进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美国小学道德教育对中国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面对全球化的今天,教育的开放度日渐加深,我们在吸收别国优秀的道德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同时,还要根据中国教育现状做出理性判断。

1.加强德育方法与实践方式转变的探讨。在我国的学校德育以传授道德知识为主,而且大多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在强调整齐划一的德育思想的支配下很少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改变国内学校道德教育低沉的现状,就要从其开展的形式、内容以及方法进行转变。从灌输到潜移默化,从课堂教学发展到隐性课程、渗透式教育等,并可将各种方法综合运用,学校可以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为学生创造道德实践,获得道德体验的情境,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两难问题讨论,还可以引导学生面向社会,关注社会现象,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道德推理、道德判断能力,促进自主选择和面对问题的思考。

2.教师理念的转变。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德育工作实施的有效保障。中国的道德教育事业需要的是一群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并能将教育当成一项事业而努力。勤奋、激情、乐观、坚持以及爱学生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师们除了提升专业素养以外,还应注重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就是用学生发展的思维代替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思维,用相信学生能力的思维代替教师权威的思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不能只抱着课本照本宣科,而是要研究学生、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和学生共同学习。老师不仅在学生的学习中成为助力者,还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中成为学生的好榜样,道德养成中的领路人。

3.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的总和。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自下而上与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级文化主要表现为教室环境、班级设施、班级文化团体、人际关系、班风学风等。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在班级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隐性课程的挖掘和传授。鲁洁认为:“隐蔽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不明确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主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情意方面经验的那些内容和因素。”国内的小学班级应该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进行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Gordon I.Human development:A transaction perspective[M].New York:Harper& Row,197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