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工程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5-15 16:15:41

粮食工程论文

粮食工程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7-07

近年来,高等教育对粮食工程专业教学越来越重视,高等院校对粮食工程专业的开设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管理部门对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的粮食工程专业实践较强,粮食工程是一门融合了粮食种植、粮食仓储、粮食加工、粮食统筹和粮食运输等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其中粮食统筹又包括粮食的统计和经济的预测等,粮食统筹的准确性关系到国家战略储备粮食收存的准确性。因此,粮食工程专业学科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可见一斑。粮食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高级人才,粮食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对管理、经济、统计、会计、农林等方面知识都具有较深了解,对学生和执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1]。因此,加强对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高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升粮食工程专业人才素质,为培养粮食工程专业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奠定基础。本文从分析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优化的方法着手,分析了当前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目 标[2],对高等教育粮食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探讨,以积极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职业素质,促进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升级,为高等教育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3]。

一、高等教育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高等教育中的粮食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粮食工程关系到国民的温饱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粮食工程专业常见的专业类别有食品加工、食品科学与技术、食品安全监督、粮食种植技术等,粮食工程既是一门农业类学科,也是一门工程类学科,可见,粮食工程专业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要求都较高。高等教育院校粮食工程专业是培养高级粮食工程种植和管理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要求极高。通过对高等教育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粮食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高等教育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应围绕培养一线基层管理者这一人才目标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加强粮食工程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的锻炼。我国粮食工程产业是一项基础性经济支柱产业,粮食工程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极大关注,因此,研究高等教育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十分重要。近几年来,我国粮食工程专业学科的教学建设通过艰难的实践探索,已逐步确立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规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食品和粮食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在粮食种植、粮食存储、粮食保管、粮食统计以及粮食安全监督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创新人才驱动建设,培养优秀的粮食工程专业人才队伍,促进我国农业基础经济和产业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工程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受到教育部门和相关教育学者的关注,高等教育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规模已成型,高等教育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发展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等教育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粮食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促进素质教学。但是,当前高等教育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投资不够等问题,当前高等教育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不够完善,教学手段单一。粮食工程专业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是一门冷门学科,粮食工程专业的学科重要性突出,但是从学生到教师对粮食工程专业的教学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当前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存在体系结构不完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模式不合理等问题,当前高等教育院校粮食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制度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对实践教学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二是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配套还不太合理,对课程的系统设计和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国内目前的高等教育院校粮食工程专业基础类课程教育更多是强调理论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还较为严重。高等教育院校粮食工程专业类教育的实践性极强,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粮食工程专业的课程配套设计中,需要更多加入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是各级部门对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不够,师资力量欠缺。硬件欠缺是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主要瓶颈,受传统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职能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对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硬件投资力度不够,科研和实践基地有限,对人才培养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对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不积极,项目资金的倾向性不明显,导致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的教师师资力量引不来,留不住,国内高校对高等教育院校粮食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配置和重视程度不够,目标定位还不够明确,制约了专业发展和对人才的培养。

三、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为了有效开展高等教育院校粮食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实践教学,促进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探索分析,在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十分必要。通过对高等教育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生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发展方面能得到发展。建立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粮食工程的产业部门与高职院校应在共同培育人才方面下功夫,在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优势互补式的合作,在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利用高职院校和粮食工程的行业、粮食生产加工企业、粮食管理政府部门、粮食工程人才培训机关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粮食工程专业人才。粮食工程专业教学的理论性强,对实践要求较高,产学研一体化结合程度较高,对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需要研究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方法。下文从提高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产学研教育模式等方面出发,进行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改革探索。

一是提高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高素质的“双师型”和“双师素质”的高等院校粮食工程师资队伍建设,给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粮食工程专业的科研项目,提高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性。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增加对教师队伍的项目资金投入,引导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教师队伍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引入到课堂中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上的“双师素质”,为进行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积极改革高校粮食工程专业教学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高等教育院校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促进教学与育人工作的协调发展,在实践教学中,形成思想的沉淀和行为的反思,提高高等教育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队伍的职业素养。在高校粮食工程专业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与育人工作共同进步。

三是明确粮食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人才定位,从粮食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生思想教育等方面入手,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通过加强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在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通过相关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水平。打造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产学研体系,研究符合国内粮食工程管理和时间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须依赖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进行协同改革,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手段,促进高等院校的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升级。

四是发展产学研教育模式,进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完善高校粮食工程专业教学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职业能力的认知教育,培养粮食工程专业人才队伍的基础职业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高等教育院校粮食工程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较高,重要性较为突出,粮食工程是一门面向粮食种植和粮食管理的学科,通过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积极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发展产学研教育模式,有效开展实践环节的教学,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能培养学生解决粮食生产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促进高素质粮食工程人才队伍的生成。

四、结束语

高等学校的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性较强,粮食工程是一门融合了粮食种植、粮食仓储、粮食加工、粮食统筹和粮食运输等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粮食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高级人才,粮食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对管理、经济、统计、会计、农林等方面知识都有较深的了解。对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能提高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合理性,提升粮食工程专业人才素质,为培养粮食工程专业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奠定基础。本文从提高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产学研教育模式等方面出发,进行高等院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改革探索,给出了有效的建议和具体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性。

参考文献:

粮食工程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F304.8;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5-3386-04

Empirical Analysis on Radiation and Driving Influ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for Food Prod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on Promoting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LIU Yu-peng,LI Tong,ZHAO Hui-feng

(College of Business,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 071001,Hebei,China)

Abstract: Probit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survey data from farmer of 168 villages in the are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for food prod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and factors promoting the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ject did play important role in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And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income in family, quantity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and cultivated land in family, number of farmer covered by the project, time of guidance and training per year a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for food production;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Probit model

收稿日期:2011-10-24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201101064);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0457205D-6)

作者简介:刘宇鹏(1977-),男,河北张家口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方面的研究,(电话)15831205789(电子信箱)

lewispeng2002@126.com。农业科技进步是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也是促进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1]。为深入了解近几年来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对工程区粮食生产的辐射带动作用,分析工程实施对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对河北省粮食丰产工程实施区粮食生产和农民种粮收入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运用Probit模型对粮食丰产工程促进农户收入增长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1 研究假设与模型选择

1.1 研究假设

种粮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其种粮意愿取决于种粮的预期成本与预期收益,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必须能够通过科技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民的经营风险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粮食丰产工程才能顺利实施,才会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

从理论上讲,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主要通过为农民提供科技支持、生产资料扶持和技术培训来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从而增加农户收入水平。所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4种因素:

粮食工程论文篇3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或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对于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该退出的退出、该取消的取消。对取消和调整的审批事项,制定后续监管措施,强化工作衔接。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健全受理、承办、批准、办结、告知、救济、监督、投诉等环节的标准、条件、权责、时限等制度规范。

3.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继续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贯彻落实《市粮食局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实施方案》(镇粮办〔2013〕28号)精神,全面推行行政指导,综合运用政策辅导、走访约见、规劝提示、信用公示、警示告诫、行政建议,将行政指导贯穿于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全过程。到2013年底,行政指导工作在全市粮食行业实现全覆盖。

二、以健全完善决策制度机制为前提,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4.健全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和程序。依法明确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和量化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对重大行政决策的提出、调研、征求意见、咨询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公示公布进行具体规范。推动参与式行政程序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相关决策。建立健全专家论证、公众参与、专业组织评测等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报告及资料立卷归档。

5.落实行政决策后评估和纠错问责机制。完善重大决策落实情况报告、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与决策效果评估制度,通过民意调查、专项督查等形式,收集分析决策实施相关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建立重大决策事项讨论记录备案制度,讨论意见、表决结果和表决方式记录在案,作为决策检查和问责依据。建立完善决策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决策、实施、监督、问责主体及其责任,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执行权和执行责任相统一。

三、以优化制度建设为抓手,推动和保障粮食流通业科学发展

6.推进制度建设创新。建立制定规范性文件听证、辩论制度、公众意见采纳反馈机制。完善项目确立、起草等环节的社会参与程序,广泛听取和吸纳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采取委托、合作等形式吸纳更多的专业机构和专家学者参与制度建设。健全规范性文件后评估机制,完善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机制,对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及时清理、修改或废止,清理结果予以公布,并组织开展落实情况检查。

7.优化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流程,推进行政权力制度化、规范化行使,强化行政权力的法制监督和电子监察,减少行政权力行使的随意性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努力实现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工作与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和服务事项办理融合。

四、以提高执法监督质效为依托,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8.认真做好粮食流通行政执法工作。结合《2013年全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要点》,加强粮食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开展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抓好政策性粮食购销、出库监督检查,确保国家粮食购销政策落到实处。认真做好粮食库存检查,确保粮食库存安全。加大涉粮案件查处力度,维护国家粮食法律和政策的严肃性。把好粮食质量检验项目关,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体系。加强对“粮安工程”实施情况、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执行情况、农户科学储粮项目落实情况、“五要五不准”粮食收购守则执行情况的专项治理,确保涉粮政策落实到位。

9.继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和落实行政执法程序制度,全面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和适用规则,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开展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和评析研讨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执法过程中的疑难复杂及共性问题。健全行政执法调查规则,规范取证活动,推行行政执法证据格式化。进一步完善执法风险评估和防范控制机制,有效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和行政执法效能。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严格的进、出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和资格管理,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

10.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对重大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等直接关系管理相对人切身利益的行政行为,进行事前法律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效防止违法行政的发生。对重大行政处罚或对社会具有普遍影响的案件,进行重大案件回访,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开展网上执法事项查看、实时监控、预警纠错、风险防控、监控结果统计分析和绩效评估。开展重大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复议决定备案审查工作。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评议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开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今年市粮食局将适时开展全市粮食流通行政执法情况专项监督检查。

五、以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为根本,依法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11.推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创新行政复议申请方式,开辟网上受理平台,推进行政复议纠错案件违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探索制定行政复议调解和解程序规定,制定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重大行政复议案件出席听证制度和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制度。进一步增强新时期下做好行政调解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切实把行政调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制度和推进措施。

12.加强和改进工作。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和深入基层下访工作,强化领导责任,转变干部作风,促进工作重心下移,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衔接机制,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行政争议及涉及到行政机关管理职能的民事纠纷。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工作领导责任体系,严肃追究违反工作纪律、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责任人的责任。

13.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做好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预算和决算、“三公”经费、行政经费公开工作,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维护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及时受理、答复依申请公开事项,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加强部门网站建设,增设政民互动栏目,畅通投诉监督通道,增强咨询服务功能。推进网络问政,开通政务微博,与网民实时交流互动,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回应诉求,接受监督评议,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依法行政能力。

六、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引,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14.学习宪法、贯彻党的十精神。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放在首位,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提高粮食行业干部职工职业道德素质,弘扬粮食行业优秀传统文化。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的要求,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粮食方针政策,以新的要求,新的思维,新的方式,新的精神状态,推进全市粮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15.完善和落实行政机关学法、培训制度。制定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知识、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计划,明确培训主体、对象、内容和形式。做好《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规范政府行为法律的学习宣传,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提高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做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与粮食应急保障相关法律的学习宣传,增强粮食部门应对粮食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重点做好《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粮食行政复议办法》、《粮食行政复议工作规程(试行)》的学习宣传,督促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引导粮食经营者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

粮食工程论文篇4

但是,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本专业实践,发现导论课程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学模式单一,多采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教学部分;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监控较弱;学生零基础且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等。

二、粮食工程导论课程的定位与内容设置

(一)粮食工程导论课程的定位

粮食工程导论课程是粮食工程专业的先导课程,是为剛刚进入学校的一年级新生准备的。这是一门引领学生步入粮食专业领域、了解粮食工程专业的基础性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刚进入大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了解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设计其发展方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了解粮食工业发展概况,使学生获得粮食工程专业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容设置

本校粮食工程专业在2015年版本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24学时的粮食工程导论课程,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

(1)认识学校、了解专业。由于中学教育中对职业规划的引导不够充分或是专业调剂原因,很多进入大学的新生往往对学校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学习课程有什么用。专业导论是帮助学生认识学校、了解办学条件和专业情况的课程。通过对学校历史沿革、专业背景、专业培养目标的介绍,新生对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及本专业与相关学科或专业的关系、本专业的定位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本专业的教学资源、深造的通道、就业前景及本行业所需的工程素质等有所了解。[2]

(2)课程体系解读。课程体系由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解读课程体系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熟悉选修课设置的意义及其选课操作模式。[3]课程体系的解读可以使学生了解大学四年需要“学什么”,能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应掌握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制定学习规划,为新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3)专业知识概述。粮食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很多粮食工程具体的专业知识,而是通过本课程介绍粮食工程的专业术语,了解粮食的定义,初步了解粮食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的基本知识框架,了解粮食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粮食质量安全研究、粮食储藏和流通等。

三、粮食工程导论课程的实践探索

(一)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面向学生学习的课程元素。2017年粮食工程导论为加强课程建设,实现导论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申报粮食工程导论微课建设。

粮食工程导论微课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导论课程内容由若干微课要素组成。粮食工程导论每次微课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或解决一个问题,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粮食工程导论微课选择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录制微课,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学习就能理解的内容不录制微课。

(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它具有教学信息清晰明确、重新建构学习流程的特点。翻转课堂是一种在互联网支持下打破时空壁垒,让学生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粮食工程导论课程将课程内容中难点、重点通过微课进行课前信息传递,教师将录制好的视频传给学生供学生学习,并留下思考题目。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探究、解决问题。粮食工程导论课选择12学时的教学内容,通过翻转课堂微课这种形式来实现,解决零基础学生在学习涵盖专业知识的专业导论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

(三)蓝墨云班课平台

蓝墨云班课是由一款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粮食工程导论课程采用这一平台进行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设计。课前利用平台“资源库”功能进行粮食工程导论微课的课前推送。课中以“投票问卷”“测试”“课堂抢答”“小组评议”等功能进行师生互动、解决学生的问题。

(四)与专业认识实习相结合

粮食工程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77-02

民以食为天,粮食研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课题。据统计局我国粮食产量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创下了“十二连增”的辉煌成绩,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2428.7亿斤,较2014年增长2.4%。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多年稳定在1.1万亿斤,为我国粮食加工夯实了基础。如此大宗的产量需要专门储藏技术、加工技g来支撑,因此培养高学历、专门性人才是其重要基础。粮食产业的发展需要管理者或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快速的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现代化的应用技术。在当前我国教育模式下,高校粮食类方向研究生是解决技术难题的军主力和储备军。因此,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实践经验等综合素质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遗憾的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包括粮食战略意识不强、国际竞争力欠缺、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化程度不高等。因此,拥有粮食类专业的高校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取宽领域、高层次、多角度的培养机制,来培养专门化的粮食方向优秀人才,以专业化人才培养为出发点,提高我国粮食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创造性和竞争力。

1 培养目标

1.1 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应以培养坚实掌握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能力并能灵活运用的专门性人才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导向,从而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具备本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1]。粮食加工方向的研究生更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来面对在粮食储存和加工中出现的难题。“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粮食问题,解决好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技术,技术的主体是人才。研究生实践过程是技术的积累过程,是检验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互转化的直观标尺,所以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不可推卸的责任。专业实践内容主要是指从事密切联系粮食加工类的工作,而不是实验室中的简单操作,应到粮食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同时参与完成导师课题研究或协助实习单位解决技术难题,从而熟悉粮食加工生产流程和安全规则,如GMP、ISO9001、HACCP等,并通过与实验室的同类设备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产业化大型机械的工作原理。

全方位的专业实践是研究生从课本到实际工作成功转型的根本保障。所以,专业实践基地是研究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实践过程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研究生是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在实践单位贡献出理论技术知识用以优化粮食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或节约资源。在实践中,高校应抓好实践全过程的管理来确保实践成效,如进行定期的实践问题汇报,实践成果展示等。

1.2 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前提。研究生是我国高水平创型新人才的中坚力量,毕业生是否获得应有的创新能力是检验粮食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粮食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着粮食加工技术突破、储藏时间延长、粮食安全保障等一系列重大粮食战略的实施。与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相比,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是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高校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这需要借鉴国外优秀研究生的成功培养经验,为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照和方向。

研究生拥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应要求研究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中进行相互交流和自主总结,与学生探讨学术问题时要鼓励学生独立提出其见解和思路;重视学生的文献搜集能力、阅读水平的训练,鼓励其从被动式接受知识向主动式寻求、创造知识转变,并利用发散思维大胆的提出假设并做严谨的论证,在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做更深入地探究。另外,粮食类方向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局限于本学科,要树立其学习交叉学科知识的意识。宽领域的知识面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创造性地应用在本专业的研究上,有利于突破难题,形成创新方法,解决重大关键问题。

1.3 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培养

企业引进新技术最终目的是通过技术得到更高的回报,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说,科技成果性价比是检验一项科技成果的价值标尺[2]。粮食关系国计民生,粮食加工方向要求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价值的速度和效果更为迫切。例如,在理论上或实验室环境下攻克了粮食中重金属或真菌毒素脱除的难题,但是在大规模的粮食产业化应用中却无法达到理论的脱除率,或者应用该技术使得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则定义为该学术成果没有工业化的价值。高校粮食类专业作为专门性人才培养主要阵地,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我国粮食战略的部署和实施。然而,据调查发现[3],目前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并不乐观,仅为约25%,并且仅有约5%完全实现产业化。粮食产业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比例虽然相对略高于此数据,但是也存在极大地提升空间。粮食类方向研究生人才是提高相关科研成果转化率的主体,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服务“三农”战略具有深远的影响。粮食产业一项成果的转化不仅关系着工业化的发展,更能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粮食类高校作为相关专业化人才培养的摇篮,应着力培养研究生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能力。

培养研究生具有多角度的能力有利于其实现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具体包括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可行性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与规范意识、以及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等。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加以思考、消化并指导实验全过程;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并主动将实验操作与生产中的操作单元进行比较并思考总结异同点;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形成与粮食加工产业化中设计可行性相一致的思路;在成果的小试、中试阶段充分考虑产业化生产的效果。总之,研究生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就应该以工业化生产为出发点,并在这过程中锻炼科研思维和能力,为小试、中试、大生产相互衔接,从而提高成果转化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打下重要的基础。

1.4 国际化竞争力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粮食贸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粮食贸易量巨大并逐年增高。随着我国粮食产量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粮食的净出口量由最初的53万吨(2003年)增长到六千多万吨(2010年),年增长率高达98%。2012年,我国粮食进出口总额超过175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出口为632.9亿美元,同比增长4.2%;进口112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6%;贸易逆差为491.9亿美元,同比扩大44.2%[4]。为了扩大我国粮食贸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须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门人才,因此,实施国际化教育对于粮食方向研究生培养势在必行。

国际化教育的内容包括选修国外本专业课程、选派学生出国交流、邀请国外学者做学术报告、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等。在粮食类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借鉴国外知名高校的做法,一方面吸引国际留学生和交换生,通过国外留学生为校园注入新活力,提高学生国际化视野,在潜移默化中开阔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案,设置融入国际先进理论课科研成果的基础课及专业课,在教材选用上,采用近年来出版的高水平外文原版教材,在师资配备上提高外教的比例,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类专业研究生的际化程度。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建设国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一项标志,鼓励优秀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项目合作和多形式的培训有利于推动和扩大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粮食类方向研究生的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交流合作与高校科研工作、服务“三农”实践相联系的过程。研究生应具备娴熟的外语水平,善于交往,了解多元文化,具有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国际竞争法则,才能够参与到全球性的竞争与合作中去并立于不败之地[5],这是粮食类方向研究生乃至其他各专业研究生共通的培养目标。

2 结语

提高粮食方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关系我国粮食产业再创辉煌、再夺佳绩的必要手段,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粮食储备、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有效方式。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既是粮食类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3.

[2] 张福明,唐美利.培养高校药剂学专业研究生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289-291.

粮食工程论文篇6

扎实推进2013年粮食流通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粮食行业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2013年粮食流通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扎实开局的总要求和“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的总部署,坚持以“守底线、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抓收购、保供给、稳粮价为中心,坚持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为动力,积极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启动实施“粮安工程”,着力提升粮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兴粮战略,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切实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抓收购、保供给、稳粮价是粮食部门的行业职责和重要任务,是贯穿全年的中心工作,各级粮食部门必须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抓出成效。要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的地区,要及时启动政策性收购,合理布设收购网点,确保中央涉粮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鼓励、引导和规范各类粮食企业、粮食经纪人入市收购,方便农民售粮,搞活农村粮食流通;加强对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让种粮农民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要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把稳粮价、防通胀放在粮食工作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储备粮的管理,按照国家要求适时充实规模,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交易平台建设,组织好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和跨省移库,推动粮食产销区发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实薄弱地区粮食库存;进一步提高粮食应急工作水平,确保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和救灾应急情况下的粮食正常供应,维护粮价基本稳定。要扎实推进依法管粮,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加强粮食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与服务,严格对粮食收购资格和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审核监管;推进中央事权粮食委托在地检查,创新库存检查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性粮食购销、出库监督检查;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继续开展对新收获粮食的监测监控和库存粮油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强化仓储管理和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今年要在扎实完成上述中心工作任务的同时,着力推进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积极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是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实施以来,在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保证区域粮食市场供应、维护区域粮食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地域辽阔,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区域性特征明显,粮食工作的基础在地方,重点在基层,省长负责制不落实,粮食安全责任不明确,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就不牢固。

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必须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既要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与考核检查,又要有各地的逐级负责和具体实践。这次会议上,我们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意见(讨论稿)》,在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规定地方政府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提出了可量化、可考核、可奖惩的具体指标和考核办法。请大家既立足国家粮食安全全局,又结合各地实际,对这个讨论稿提出修改意见。会后,我们再认真进行修改完善,力争尽早上报。

各地粮食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要围绕全面落实地方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开展专题调研,学习借鉴一些先行省份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层层分解落实的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力争早出台、早实施、早见效,为全国推进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二)启动实施“粮安工程”。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保障粮食供应能力牢靠地建立在我们自己身上,要把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谋划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实施“粮安工程”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粮安工程”就是“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实施“粮安工程”的目的是,全面提升粮食收储和供应保障能力,切实做到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保障严重自然灾害和紧急状态下的粮食正常供应。实施“粮安工程”也就是筑牢粮食流通的“守底线”工程。从全国层面考虑,“粮安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打通粮食物流通道、修复粮食仓储设施、完善应急供应体系、保证粮油质量安全、强化粮情监测预警、促进粮食节约减损”等6个方面,实施时间计划为5年(2013-2017年)左右。目前,国家粮食局正在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北粮南运’工程”的部署和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的要求,抓紧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编制总体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力争尽早下达实施。从今年开始,各级粮食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优先应急、突出重点,政策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投入、政府补助”的原则,全力推进“粮安工程”这一重要的民生保障工程。今年各地要扎实启动和认真落实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粮食物流通道建设,有效降低粮食流通成本。今年将开展“北粮南运”班列和散粮集装箱运输试点,各地要根据《全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十二五”建设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物流节点建设和试点方案,做好试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要积极配合做好全国粮食物流通道及主要物流节点建设的规划与启动实施工作。

二是抓紧修复“危仓老库”,尽快改善售粮储粮安全环境。各地要积极争取政府重视和财政支持,抓紧修复危仓、改造老库,力争在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尽早把1794亿斤仓容的“危仓老库”修复好。必须强调,危仓不加固不准收粮,老库不达标不准储粮,一定要让农民售粮有可靠的人身安全保障,让收购入库的粮食有安全的储存环境。仓容缺口大的主产区要加大仓储设施项目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加强一线收储库建设,同时要及早安排粮食移库腾仓,多途径扩大粮食收储能力,绝不能由于仓容问题发生农民“卖粮难”。

三是全面完成粮食应急网点布局,建立覆盖城乡的应急供应网络。各地要按照“合理布点、全面覆盖、平时自营、急时应急”的原则,在今年内全面完成粮食应急加工、储运、供应网点布局。应急供应网点以现有粮油应急点、军粮供应站、放心粮油示范店和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改造、新建一批粮食应急供应点为基础,不足部分从多元主体经营的商场、超市、粮油经销店中择优选定,确保每个乡镇、街道(社区)至少有一个应急供应点,京、津、沪、渝等36个大中城市人口集中的社区,每3万人至少要有一个应急供应点。所有应急网点平时按市场化运作,应急救灾时作为政府保供稳市的载体。

四是抓好粮食质量检验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粮油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今年国家将继续安排质量检验体系建设的补助投资,各地要积极协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按期完成年度粮油检验技术装备建设计划。同时,要继续按照“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系统无风险”的原则,进一步加快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全力守护好粮食质量安全。

五是加强粮油统计信息工作,建立灵敏准确的粮情监测预警机制。各地要高度重视粮油统计信息工作,完善统计制度,增强统计力量,提高统计质量和效率,健全供需平衡调查机制,强化粮情动态监测,切实做到粮企全部入统、指标科学合理、监测准确灵敏、数据权威可靠,以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是加快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和粮油适度加工,大力倡导全社会爱粮节粮。各地要用好国家安排的农户科学储粮补助投资,抓紧落实配套资金,进一步扩大专项实施范围。要积极推进粮油适度加工,推广先进节粮技术设备,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要广泛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创建爱粮节粮示范单位、示范家庭活动,增强全民爱惜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粮食意识。

实施“粮安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有效供给的重要举措,是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事,很重要,很紧迫。各地务必高度重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粮安工程”建设的投入。同时,要积极配合国家粮食局做好相关基础工作,确保这项工程顺利推进。对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项目,各地要早着手、早推动,力争早建成、早受益。

(三)着力提高粮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副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社会各方面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引导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增强粮食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

深化产权改革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突出抓好县级国有粮食企业兼并重组,不断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和市场影响力。支持国有粮食企业进行跨产销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组建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粮食市场主体,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融合发展,鼓励粮油加工企业与购销企业对接整合,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创新粮食经营体制机制。彻底改变收原粮、卖原粮的传统经营方式,主动适应粮食生产方式的变革,创新粮食经营体制机制和经营模式。粮食企业要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主动融入农业、联合农户,参与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构建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发展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要通过控股、参股、合作、订单等形式,加强与粮食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的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要发挥自身优势,在粮食收储、市场信息、烘干设备、仓储技术等方面为粮食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

培育新的粮食经济增长点。要适应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升级的新要求,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实施主食产业化示范工程和“放心粮油”工程,提升加工工艺和装备水平,加快开发主食新产品,加强品牌建设,完善主食配送供应体系,增强口粮供应保障能力。要鼓励有条件的粮食企业积极参与油茶、核桃、油橄榄、油棕榈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帮助山丘区农民增收,努力降低国家食用植物油进口依存度。要努力扩大米糠油、玉米油、棉籽油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要大力发展全谷物、杂粮产业,开发具有地方特色、高附加值的绿色杂粮杂豆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粮食的营养化、多样化、生态化需求。

(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兴粮战略。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是粮食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和根本保证,要以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人才队伍素质为核心,全面推动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

提升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部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地方粮食科研机构的作用,与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协同创新。重点推进粮食品质特性、储粮生态理论、质量安全标准等基础研究。建立健全公益性粮食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粮食产后技术服务体系,加强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组织实施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力争尽早在绿色储粮、现代物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粮油产品营养健康与综合利用等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行业基础研究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粮食产业。加强行业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粮食储运监管物联网示范、粮食传感器产业化示范和数字化粮食物流等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加快全国粮食动态信息系统建设。继续扩大“四合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推广应急储备物流新技术、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和污染粮食无害化处理技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粮食流通产业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大力实施人才兴粮战略。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行能力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培育支撑粮食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以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为核心,培养高级技工和一线操作员工;以提高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为核心,实施粮食行业“百千万”人才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合作。着力共建粮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粮食专业博士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切实保障粮食流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做好201 3年粮食流通工作,必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健全粮食法制,发展行业文化,为粮食流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是各级粮食部门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具体实施办法。会议印发了《关于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措施(讨论稿)》,请与会代表提出修改意见,帮助我们把贯彻措施制订得更完善、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郑重请求各地支持和监督我们严格执行这些具体措施。要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在全系统大兴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之风,使各项工作都有部署、有督查、有考核、有奖惩,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粮食工程论文篇7

1.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结合,生产过程必然受到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各种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粮食生产也不例外。土地资源、水资源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粮食生产中重要的投入要素。土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粮食的产出情况,而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作物的生长和产出。除土地、水资源以外,气候也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自然因素,它既是粮食生产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造成粮食生产波动的重要因素。由于气候异常所造成的水旱等自然灾害对粮食作物的生长以及产量有着巨大影响。影响粮食生产的另一项重要因素是生产技术。与日常所说的技术不同,经济学中的技术泛指生产中要素的使用以及配置方式,即不仅仅表现为生产中所使用的物质要素、设备不同,同时也涉及到不同要素的配置方式。农业技术变化来源广泛,包括农业技术装备改善、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资源经济效益改善等等。粮食生产还不可避免地受到成本、价格、农业政策等经济因素的影响。生产者会根据各要素的投入价格、粮食销售价格、各种补贴额度,调整各项要素投入数量以及配置方式,而要素投入数量和配置方式是粮食产出的主要决定因素。综合以上分析,本文选择以下几方面考察我国粮食生产:(1)粮食生产播种面积;(2)粮食生产劳动力投入;(3)粮食生产的机械投入[5];(4)粮食生产的化肥投入;(5)农田水利设施状况;(6)自然灾害状况。

2.粮食生产模型。

研究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往往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生产函数进行分析。通常的函数形式有线性函数、多项式函数、柯布-道格拉斯函数(C-D)、不变替代弹性函数(CES)等。在上述的函数形式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是进行分析的经典模型。C-D生产函数可以清晰地描述农业产出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农业生产过程的客观实际,且具有可线性化、计算方便等优点。特别是数据长度受到限制,不宜使用过于复杂的函数形式,以便减少需要估计的统计量的情况下,C-D函数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C-D函数的一般形式如下式所示:Y=f(A,LA,CAP)=A·LAα·CAPβ(1)式(1)中,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LA表示劳动投入;CAP表示资本投入。针对粮食生产的特殊性,结合前文关于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将使用的C-D函数形式表示如下式:Y=f(A,LA,LAND,FERTI,MACH,irri,dis)=A·LAα·LANDφ·FERTIβ·MACHγ·irriθ·disδ(2)式(2)中,LA表示粮食生产中投入的劳动力;FERTI表示粮食生产中化肥施用量;LAND表示粮食播种面积;MACH表示粮食生产中机械使用量;irri、dis分别反映农田水利设施情况和自然灾害水平,讨论时分别选择有效灌溉面积和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比例加以分析。进一步,对C-D生产函数进行形式转换,得到关于单产的生产函数形式,如下式所示:y=f(A,labor,ferti,mach,irri,dis,LAND)=A·laborα·fertiβ·machγ·irriθ·disδ·LANDφ+α+β+γ-1(3)转换后,式(3)中,y、ferti、labor、mach分别表示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化肥施用量、劳动力投入、机械使用量;irri、dis、LAND的含义与前式相同。计量分析时经常对原始序列对数化处理后再进行讨论,对变量取对数不仅可以做到无量纲化,减少异方差,而且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即投入要素变化1个百分点,导致粮食总产量变化的百分点数,本研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对数形式,即:ln(y)=lnA+α·ln(labor)+β·ln(ferti)+γ·ln(mach)+θ·1n(irri)+δ·1n(dis)+(φ+α+β+γ-1)·ln(LAND)(4)式(4)中,回归方程中系数分别表示粮食单产对各变量的弹性系数,其中α表示劳动投入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β表示化肥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γ表示机械使用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θ表示灌溉水平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δ表示自然灾害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φ表示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

二、数据来源和数据描述

在构建了分析模型框架后,本文根据分析的需要,收集整理了1990~2008年我国三种粮食①亩产量、每亩投入劳动力数量、每亩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成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三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代表y、ferti、labor、mach、irri、dis、LAND进行分析。其中三种粮食单产数据、每亩投入劳动力数量、每亩化肥施用量数据来自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成灾面积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数据可以发现,在所考察时期我国粮食单产与播种面积均相对稳定,略有增加趋势;化肥施用量较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有所减少,但相对稳定;机械的使用带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劳动力投入则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自然灾害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年际变化较大。进一步考察序列的相关性,可以发现,其中一些序列相关性较强(见表1)。序列相关性过大表明自变量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在分析时,需要加以考虑。

三、实证分析

在前文对数据的描述中发现,所考察自变量可能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当自变量间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时,|X'X|≈0,此时[X'X]-1不存在,无法得到参数估计。实际运用中,完全多重共线性不存在,多数情况是近似的多重共线性,参数^β=(X'X)-1XY的估计方差变大,估计不再具有有效性。为了克服多重共线问题,本文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采用岭回归进行分析。岭回归(RidgeRegression,简记为RR),当自变量间存在复共线性时|X'X|≈0,我们设想给[X'X]加上一个正常数矩阵KI(K>0),那么X'X+KI接近奇异的程度就会比[X'X]近奇异的程度小得多。^β=(X'X+KI)-1XY为β的岭回归估计,其中K称为岭参数。岭回归所得β的估计应比最小二乘估计稳定,当K=0时的岭回归估计就是普通的最小二乘估计。对全部的6个解释变量作岭迹分析(如图1)。图中横轴表示岭参数K,纵轴表示岭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当岭参数K从0~0.1时,各回归系数值变化较大,这就是多重共线性所引起的异常变化。当K达到0.16之后,岭回归系数值趋于稳定,因此可选取岭参数K=0.16时的回归方程,此时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98,方程中各回归系数分别为α=-0.34,β=-0.12,γ=0.4,θ=0.18,δ=-0.12,φ=1.23。

四、结果分析

通过前文的数据分析,计算得到了生产中各种因素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基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机械投入增加和灌溉条件的改善是粮食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从实证结果看,我国粮食生产中,机械投入对粮食单产的弹性系数为0.4,土地灌溉条件占比对粮食单产的弹性系数为0.18,其对粮食生产均表现出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表明在所考察时期,我国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和灌溉条件的改善。农业机械的使用对于我国粮食生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农业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提升了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对粮食生产给予了更为充分的物质装备保障;另一方面由于机械的大规模使用,替代了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而转移出去的大量农村劳动人口,对粮食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确保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灌溉条件的改善,大大提高了耕地的质量,提高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灌溉设施的增加,增强了粮食生产抵抗灾害发生的能力,对于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2.劳动投入、化肥投入并非粮食产量增加的推动因素。

从估计结果看,劳动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34,而化肥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12,表明在现有的情况下,劳动投入的增加并不是粮食单产增加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业化发展滞后和政策限制,大量劳动力资源被束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长期依靠劳动力的大量投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局面逐渐被打破,大量闲置的农业劳动力开始从农村转向城镇,同时大量农业机械投入到生产中,大大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劳动力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大大弱化。化肥是现代化学工业的成果,化肥的施用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粮食生产飞速发展,供给短缺迅速得以扭转,与此相伴随的恰恰是化肥的普遍推广和大量施用,可以说化肥的推广施用为保障我国粮食充分供给和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任何要素投入的边际效益都是递减的,进入90年代,化肥施用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但是对环境、耕地、食品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和食品质量的情况下,对于化肥的施用也在逐渐减少。依靠化肥提高产量的情况也在逐渐改观。

3.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仍存在较强负面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比例增加1%,粮食产量将减少0.12%,表明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依然具有较强的影响,粮食生产的脆弱性不容忽视。加强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4.粮食生产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情况。根据估计结果,可以计算得出粮食生产对播种面积的弹性系数为0.18,表明播种面积的增加对粮食产量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粮食生产单产对播种面积的弹性系数为0.012,表明伴随着播种面积的增加,粮食单产也得以提高。

粮食工程论文篇8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一直是各级政府工作的焦点,与此同时如何做到粮食安全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做到粮食产量满足民众需求,而且要严格控制粮食消耗量,其中就包括粮食物流所产生的成本。据近期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在粮食物流体系领域,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缺乏科学管理体系,因此加强粮食物流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一、相关概念综述

1.粮食物流与粮食物流安全简介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生产过程中运输行业也在不断变革,以满足现代化生产专业化、一体化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粮食物流应用而生,并且不断发展。所谓的粮食物流是指粮食生产成品从运输,加工,到销售期间所产生的一切增值活动,简而言之粮食物流就是指商家为达到售出后获取最大利润的目标,而选择最为合理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以及最为科学的运输体系。它囊括了粮食运输过程中包装、装卸、配送、售后等环节。

根据权威机构解释,所谓的粮食安全就是指国家要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的起他所需要的粮食产品。这就意味着粮食安全的实现不仅要保证粮食供给充足,而且消费者有支付能力购买自己的需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大扶贫力度,使得大多数民众可以摆脱贫困,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在口粮方面仍然存有困难。因此加强粮食安全方面的工作任重道远。造成粮食安全存在隐患的因素不仅来自于城市化进程使得我国的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劳动力缺乏等,而粮食物流运输过程中的高成本导致利润降低,从而导致粮食需求无法满足,这也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2.发展粮食物流体系的重要性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都需要物流的支撑,为此物流企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粮食物流最为物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粮食物流发展状况直接体现国家宏观调控成功与否。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土地辽阔,粮食自给成为基本国情,但是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粮食产量不均匀,导致部分地区粮食短缺,这就需要国家通过对粮食物流的合理规划来解决粮食产量不平衡的问题,这期间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对部分粮食物流进行集中操控。另一方面粮食物流的科学、现代化发展有利于稳定政治局面,构建和谐社会。通过粮食物流解决部分地区粮食短缺的问题,缩短城乡发展差距,平衡东西发展,为促进国家中西东地区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二、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现状分析

1.黑龙江粮食物流基本特征

黑龙江作为我国的大型粮仓,粮食资源丰富,粮食物流量大是其基本特征。据统计黑龙江耕地面积达到990万公顷,1200亿斤的粮食产量为各地区提供丰厚的粮食,与此同时这一庞大的粮食产量使得粮食物流快速发展,并吸引了众多物流企业进驻黑龙江。除此之外黑龙江粮食物流有众多的交通运输方式作为支撑,水路便捷,公路众多,铁路更是贯通全国,横贯黑龙江的铁路高达67条。

2.粮食安全背景下黑龙江省粮食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落后

粮食基地只有在促进其现代化、科学化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商品粮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以及企业更多的是加强对粮食产量的重视度,而忽略了粮食物流的重要性。黑龙江地区粮食物流在管理模式方面较为传统,缺乏创新理念,这就使得在粮食物流过程中各流通节点沟通不畅,运输成本较高。现如今粮食物流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科学管理的知识资源与体制资源,促进粮食物流的快速发展。

(2)专业人才的缺乏

现如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粮食物流是一个技术型,人才型的经济领域,对于人才的专业化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无论是黑龙江还是全国的粮食物流企业,都缺乏专业性的人才来满足行业的需要。黑龙江粮食物流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导致人才缺乏,管理方面缺乏科学体制。更多粮食物流企业的人才在管理过程中往往是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的。粮食物流的发展需要更多有思想、有创新能力、有专业技能的专业性人才为之服务,因此培育此方面的人才仍然任重道远。

(3)粮食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行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粮食物流的发展仍然需要基础设施为其发展提供动力。但是黑龙江地区粮食物流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落后仍是突出问题。现如今黑龙江粮食物流主要采用的是包粮流通与散粮流通,包粮流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作为基础,散粮流通则在多次卸装过程中降低粮食质量。与此同时黑龙江粮食物流企业仍然采用以前陈旧仓库,且仓库点不足造成粮食露天存储,对粮食安全问题造成隐患。且机械化设备缺乏,自动化设备少,增加了粮食物流的成本,制约粮食物流的发展。

(4)粮食物流成本高

在粮食销售方面一直受到政府政策的制约,在特定阶段,粮食储存过剩,导致粮食质量受到影响,从而降低粮食销售利润。另一方面,粮食运输过程中由于机械化设备缺乏,技术水平降低,导致运输成本过高。除此之外黑龙江省在粮食物流发展过程中,在粮食加工方面缺乏创新,采用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产品滞销,使得粮食物流在高成本的情况下难以取得良好的效益。

三、粮食安全视角下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发展策略研究

1.整合资源,促进粮食物流一体化发展

面对黑龙江粮食物流出现管理模式落后的现状,我们不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促进粮食物流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譬如在运输过程中采用气力输送与提升输送等方式。并且在运输方面尽可能的采用散装、散卸,实现粮食运输过程自动化、高效率化的目标。

2.优化专业人才队伍

21世纪,人才的培养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人才作为支撑点。因此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至关重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育部门增加高校有关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生点,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高校设置粮食物流的实践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确保对复杂的环境做出灵敏的反应。与此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在显示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入教学过程中,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按需施教。并能够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促进粮食物流的规范化发展。

3.注重现代物流信息发展

当前以信息化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正在席卷全球,渗透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现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为此在粮食物流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促进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譬如建立电子交易系统,电子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并能够促进机械化设备的完善。与此同时,在信息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宣传力度,使得人们可以更大程度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4.降低粮食物流成本

粮食物流成本的降低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扶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鼓励粮食在黑龙江地区进行直销,减少粮食流通的环节,并且在此基础上减少粮食流通的附加费用,降低粮食物流的成本。另一方面促进粮食物流领域的创新,且不断升级转型,建立粮食仓库、粮食加工厂、粮食配送中心在内的整体链条,在一体化、规范化、机械化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

5.加强粮食物流安全方面的工作

据统计粮食物流所产生的成本占据总成本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为此构建科学、安全的粮食物流体系,为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从黑龙江省目前的粮食物流安全工作的总体情况来看,要想使其粮食物流方面的问题得以解决,首先必须注重相关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管理者要加大对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确保每位员工在粮食运输等过程中的安全。其次,粮食物流的安全工作要普及到相关的各个领域,制定安全、合理的价格等,使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安全、合理的享受自己的所需之物。基于此,在日后的工作中,国家政府部门必须确保在安全的基础上加大对人民的扶贫力度,加强对粮食物流安全工作方面的管理,使人们尽快摆脱贫穷,缩小中国的整体贫富差距。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将有关粮食物流安全性的工作作为发展粮食基地的首要任务,将制定的安全性条例付诸于实际行动,为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小结

黑龙江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基地,为满足广大民众对粮食的需求,加强对粮食物流的忠实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粮食物流管理体系,培养更多专业型的粮食物流管理人才,与此同时信息化背景下,农业物流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设备为粮食物流一体化、现代化的发展奠定基础。现如今现代化的农业发展背景,对粮食物流的发展不仅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为粮食物流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相信在政府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粮食物流将取得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艳,高巍,韩玉静.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5年.

粮食工程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土地“三权分置”是改革开放后继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两权分离”后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我国从粗放使用生产要素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根本性的土地制度保障。同时,也为我国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供给条件,符合资源市场化配置对要素流动性的诉求。以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土地制度变革,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农地流转的“非粮化”,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当前,众多学者致力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已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拟从我国农地流转“非粮化”以及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的角度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就当前条件下如何丰富农地流转“非粮化”以及粮食安全的内涵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关于农地流转“非粮化”问题

从研究时序上看,“非粮化”这一表述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末,2008年之后研究文献提及“非粮化”的频率开始增加。近年来,农地流转“非粮化”研究进入高发期,对农地流转“非粮化”的程度和发展态势界定也从“现象”逐渐变化为“倾向”、“趋势”。

农地流转“非粮化”的现状。现有文献研究中通常使用“粮作比”、“非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非粮食作物种植的流转耕地面积占流转农地面积的比例”、“种粮大户占种植大户比例”等指标描述农地“非粮化”水平。例如,冯远香、刘光远(2013)使用“粮作比”衡量新疆“非粮化”程度,指出新疆1978~2011年间在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出现双降①。何蒲明、全磊(2014)使用“非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来描述土地“非粮化”程度,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有关数据计算,1978~2012年我国非粮化比例由19.7%上升至31.9%②。但更多的学者使用“非粮食作物种植的流转耕地面积占流转农地面积的比例”对众多省份和地区的“非粮化”程度进行了分析,涉及的省份和地区既包括如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在内的粮食主产区省份,也涉及浙江这样的粮食主销区省份,还包括甘肃、陕西、新疆等这样的粮食产销大体平衡的省份和地区。

农地流转“非粮化”的影响因素及成因。导致农地流转“非粮化”的根本性原因是种粮的比较效益低下。土地流转费用过高导致的土地成本上涨、农业机械及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的农业机械作业费和化肥费上涨、高昂的农业雇工费用是造成种粮比较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粮食生产成本上升问题,较为集中地体现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农地流转中,以及有工商资本参与的农户对企业、种养殖大户、协会等流转对象的流转案例中。在收入方面,农产品内部价格体系不合理是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重要成因③。另外,农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高效农业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中央政府粮食补贴力度不足及制度设计偏差、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缺失、农业保险发展不成熟、工商资本下乡等也是导致农地流转“非粮化”的重要因素。

农地流转“非粮化”问题的解决对策。消除种粮比较经济效益过低是解决“非粮化”问题的关键。政府可通过建立耕地低成本流转机制、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提高粮食生产公共服务水平等方式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同时,还应该健全完善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格政策,补贴城市低收入者以保证粮农收入。

政府的粮食补贴和投入是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多数学者都建议政府应将粮食补贴从普惠式向重点扶持式的支农惠农政策转型;提高对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补贴水平,对种粮大户按照粮食生产规模化程度进行阶梯式奖励和补贴;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制定和完善针对农地流转“非粮化”的法律法规、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也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学者们提出应细化耕地利用类型,对耕地流转的农业用途做明确的划分;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增加“粮田必须种粮”的规定;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外部性经济补偿制度。另外,优化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强化粮食金融信贷和保险体系、加大粮食安全舆论引导力量、慎重引进工商企业大规模流转土地等措施也应引起关注。

关于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问题

农地流转尤其是农地流转的“非粮化”对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是目前研究最为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粮食安全在农地流转综合目标体系中的地位。虽然早期农户主导型农地流转是少量的、缓慢的,但随着“运动”式的“中国圈地”快速升级,农地流转规模迅速增加,其影响变得日益复杂而深远。在这一过程中,农地流转被赋予了多重功能,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农地可持续利用及生态功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等都成为了农地流转的功能性目标。如何对众多既统一又矛盾的目标进行排序和选择,已有的研究并不统一。

保障粮食安全是农地流转的第一道红线,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农地农用、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应因农地流转而改变。但面对多重目标体系,多数学者表现出选择侧重的差别。茅于轼(2008)指出,保护耕地政策直接导致房地产价格飙升,延缓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认为我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④。茅于轼的研究引发了国内学界的“耕地红线”之争。主流观点支持设立耕地红线政策,对茅于轼持批评态度。茅于轼的支持者则认为,一方面,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及国际关系中占据日益突出的地位,我国具备较强抵御粮食贸易讹诈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土地粮化配置的机会收益不断提高,必须考虑土地粮化配置的效率。安耕(2011)认为,在快速工业化背景下,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是合理性的⑤。王文龙、万颖(2012)认为,政府的土地垄断与农地非农利用严格控制是不合理性的,固定耕地红线的看法是不科学的⑥。笔者认为,上述学者“打破18亿亩耕地红线神话”内核是基于对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过于乐观的判断,并带有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农地流转多重目标选择的非农倾斜。

农地流转对粮食产能和农业绩效的影响。学界关于我国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评价褒贬不一。虽然我国农地流转意味着土地资源的有效流动,优化配置了的土地资源可以促进粮食产量提升和农民收入增加,实现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了粮食安全,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农地流转的积极影响可具体反映在使农业规模经营扩大、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多个方面⑦。但农地流转导致的“非粮化”让人担忧。乐观的看法认为,虽然土地流转非粮化的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这个趋势需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的土地流转“非粮化”尚未对粮食安全构成实质性影响⑧。悲观的看法认为,目前的土地“非粮化”倾向严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当务之急是避免其进一步蔓延⑨。

学界往往将“粮食数量安全”作为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影响指标进行考察,从土地生产效率、劳动生产效率、单位粮食产量、粮食总产等方面考察农地流转对粮食产能的影响。陈海磊等(2014)提出,由于生产率较高的农户更倾向于转入土地,在农地从低效率农户转向高效率农户的过程中土地生产效率提高⑩。姚洋(2000)将这一农地流转与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归纳为在劳动力市场存在缺陷的前提下的“土地流转的边际产出拉平效应”;同时还提出“交易收益效应”,并从农地制度与资源配置的关系角度将这两种效应定性为正向资源配置效应。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现实中农地流转后土地生产效率很难出现明显变化,甚至会有所降低。俞海等(2003)指出,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促进农地土壤的长期肥力改善。贺振华(2003)认为只有在土地流转后增加新的生产要素或原有的生产要素发生了质的提高的前提下,土地的流转才是有效率的。

粮食安全与农地流转二者关系的统筹。很多专家学者就农地流转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与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曾福生(2015)建议保障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粮食安全应从全局角度统筹考虑,国家应加强对农地流转过程中粮食安全保障的顶层设计与规划,构建“农地流转―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完整保障粮食安全的链条,应对农田使用权人和经营主体进行分类管理,应进一步明确基本农田分区规划和管制,实施跨区域经济利益补偿,从长期内保障粮食安全可持续。戚焦耳、郭贯成、陈永生(2015)提出,在推进农地流转过程中,应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中介服务体系的投入和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和规模效应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结论

应强化粮食安全和农民权益在农地流转综合目标体系中的首要地位。目前,农地流转被赋予了多重功能。我们可以以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倒逼经济产业转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合理的农村土地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长期形成的工业偏斜政策、城市发展偏斜政策已经造成了弱势的“三农”格局,在未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中,必须坚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首先考虑“三农”问题的原则,土地是农民安身立本的根本,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和家庭财富,同时,农地种粮是国家粮保障食安全的基础,土地经济性当然重要,但其社会性、政治性等其他价值也同样重要。

应丰富全面保障粮食安全内涵下的农地流转问题的研究。目前学界在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分析,没有在全面粮食安全内涵视角下考虑这一课题。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破解我国粮食“高产出、高进口、高储备、高调运、高消耗”的“五高”并存?“南粮北运”是否低碳可持续?如何实现粮食“绿色增产”?等等问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学界应更加关注关于农地流转对粮食质量安全、粮食流通安全、粮食生态安全、粮食空间安全等方面影响的理论研究。

应建立粮食生产供给侧成本概念,保持粮食安全谨慎态度。反对“非粮化”问题严重化的学者主要基于两点判断,第一,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不低,“非粮化”没有内在动因。第二,我国目前已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安全的经济性要求减少国内粮食产量或者通过进口粮食,适当降低粮食自给率。但在粮食生产成本研究中学者主要计算直接物质费用,对间接费用考虑较少。蒋和平提出目前“北粮南运”的粮食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30%,但在已有文献的成本核算中没有考虑。另外,粮食成本除生产成本外,还应考虑财政成本、生态成本,应建立粮食生产供给侧成本概念。我国虽然连年粮食高产出,在城镇化加速过程中,居民膳食结构变化及需求刚性存在的背景下,不宜轻下“粮食安全能够保障”的定论。

应丰富完善农地流转“非粮化”的内涵。现有文献对农地流转“非粮化”的概念理解简单化,将之数量化的方法缺乏科学性,基于以上,学界很难对“非粮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构词法上看,农地流转“非粮化”是指在农地流转背景下,出现的原有粮食生产性质(状态)向非粮食生产性质(状态)的转变,这种性质或状态包含种植,但应不仅限于种植,而是涵盖粮食生产的全过程及其保障体系,即种植、配管、收获、收购、仓储、加工、交易等环节及配套的科技、金融、财税、政策、法规等在内的体系的性质和状态。使用“粮作比”或者“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农地播种面积的比例”等无法全面衡量“非粮化”程度。“非粮化”涵义亟待丰富,以使之立体化、系统化,应是未来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为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非粮化问题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JY108)

【注释】

①冯远香,刘光远:“新疆农地流转与种植结构变化分析―基于区域粮食供给安全视角下”,《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2期,第30~32页。

②何蒲明,全磊:“对当前耕地‘非粮化’现象的分析―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11期,第73~76页。

③易小燕,陈印军,王勇,李倩倩:“耕地流转需谨防过度‘非粮化’”,《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第8期,第21~23页。

④茅于轼:“不要被粮食危机所误导”,《农村金融研究》,2008年第9期,第76页。

⑤安耕:“耕地红线之争的三点启示”,《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33~35页。

⑥王文龙,万颖:“中国刘易斯拐点和耕地红线的判断与三农治理新思维”,《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第5期,第290~294页。

⑦冯炳英:“农村土地流转的绩效和发展对策”,《农业经济》,2004年第4期,第24~25页。

⑧陈卫群:“土地流转制度下的粮食安全”,《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⑨管叔琪:“土地流转‘非粮化’危及粮食安全”,《安徽农学通报》,2009年第1期,第12~13页。

⑩陈海磊,史清华,顾海英:“农户土地流转是有效率的吗?―以山西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7期,第61~72页。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第54~66页。

俞海,黄季j:“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第82~91页。

贺振华:“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现实与理论”,《农业经济导刊》,2003年第6期,第38~42页。

粮食工程论文篇10

粮食储备工作在我国始终具有战略意义。粮食质检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是新农村的铺建队伍,二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和促进力量。粮食流通工作的主要对象在农村,把扎根农村的各类粮食购销、储存和加工业建设成现代化的机构,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粮食部门面对面服务于“三农‘’,在科学引导、便利优化、帮辅传带、科技兴粮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本着确保以国家为主储备粮食,充分发挥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原则,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复建立了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中央直属库实行垂直管理。那么,直属库如何面对新形势发展,在科学装备和技术下确保储备粮有效管理和利用呢。

    一、推陈出新,建立适应新时期科学储量标准

    大量事实证明,储备粮的质量是安全储粮的基础,是满足国家粮食需求的前提。以往,在粮食供销存和加工等环节的中,我们在重数量前提下,对粮食的质量的检验更多的是只是从容重、杂质、水分、生虫、发霉等这些外表方面上加以判析,要求水分和等级符合要求,然而,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其储存和食用品质及其变化上,这样很容易出现因储藏粮食的食用和加工品质差,销售困难,更严重的是造成大量囤压或品陈化的现象。所以,上述表面的质检工作已经不再适应中储粮管理的要求标准,必须通过科学地分析和严格的掌握粮食的品质变化,有效合理地指导轮换;应用科学的保粮方法延缓粮食的陈化反映,力求保持粮食的食用品质、种用品质和加工品质。

    为此,我们必须改变陈腐的旧观念,以粮食的“最佳食用品质和用途”以及“确保储备粮常储常新”为目标进行粮食的质量管理工作,进逐渐挖掘和开拓粮食质检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科学、真凭实据地发挥粮食检验工作的重要作用。

    二、科学储最检验工作的三个要求

    1、入库储粮检验严把关、重质量

    收购工作过程中,粮食检验流程直接确定并划分了粮食的等级,是靠质量说话、让品质论价的基础。在入库时,质检工作人员必须要贯彻收购质量标准,严把收购质量关卡,以“便于安全储存、便于轮换”为原则,收优质粮(多收干、饱、净、无虫、无霉的高等级粮)、将陈化粮、“三高粮”芽麦等不合格粮关在库门之外。这是仓储有效管理底线。

    2、储粮检验准确、全面

    购进粮食在收储期间,随着贮藏时间的变化,自然分解代谢自身的营养物质与能量,从而发生品质上的逐步陈化和相应劣变。检验人员必须严格依照储粮技术规范和要求,坚持频繁检测品质,并按照不同粮食的品质判定标准,全面、准确地检测面筋吸水量、粘度、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油脂过氧化值、酸价等,从而取样化验分析、根据实际结果判定该品种粮油是否宜存状态,并将此作为轮换的科学地指导依据。

    3、勤检验,严防储量虫害与霉菌

    在储粮工作过程中,需要定期并机动的进行粮情检测,及时观察粮食的虫害和霉菌反映、及时掌握储藏稳定性的变化情况,这是粮储工作的基本要素。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检验粮情,尤其对仓内边缘、仓底、四角等易发隐患部位要着重防患,在季节或者气候变化时期固定增加进仓检查的工作量,这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和迅速解决问题;尚无虫霉和结露等问题时,要提前做好预防和预警工作。这样才能及时掌握粮情变化,防止陈变及连带,规避储粮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三、构建绿色储粮新体系.质量经济共建双管

    由于粮食种植的客观规律,作物很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残留农药以及添加剂重的污染有害元素,霉变粮食的致病菌和霉菌等,这些粮食如果被人们常规食用不可避免地会危害身体健康。因此,粮食卫生指标的检测也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环节,确保食用安全是国家法律的要求。直属库应该积极探索和研发绿色储粮的新思路,有效进行低温冷冻等储藏,竭尽全力避免虫害滋生,减少熏蒸残留,达到绿色储粮的要求。

粮食工程论文篇11

引言

在整个粮食工作中粮食检验占据基础位置,是一项关乎民生社稷的大事,如果粮食检验不当出现会严重后果,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影响社会稳定。粮食检验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科学方法检验粮食及其制成品的物理特性、工艺品质、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储藏品质及卫生指标。有的人认为粮食检验只是在粮食工作的最后一环节,其实这是误区。粮食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粮食检验,整个粮食工作始终贯穿着粮食检验。

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今天,粮食市场中粮食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的,有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商贩,在粮食中掺杂假冒伪劣产品,毒大米、毒馒头事件屡见不鲜,粮食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粮食检验这复杂的市场中所起到的作用越发重要,所以加强粮食检验有着十分重要积极的意义。

1 粮食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促进了粮食市场化的繁荣,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有的是略微了解粮食工作,有的只是为了赚钱丝毫不懂粮食检验相关工作,直接导致对粮食检验工作不重视的情况。有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干脆根本不设置粮食检验部门,不安排质检员;有的即使设置了粮食检验部门,有质检员进行工作,也大多是形同虚设,很少从事粮食检验工作,这样一种现状使粮食检验在粮食生产加工中就产生问题,入库的粮食很可能就有质量问题。在粮食存储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检验,坏粮次粮在交易中也没有严格的质量标准,模糊地带多,如果再加上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不力,粮食企业的经济利益不仅无法保证,更为重要的是带来粮食供应不足,影响百姓日常生活,带来国家和社会的不稳定。所以粮食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积极解决。

2 粮食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2.1 严把入库检验关

收购工作过程中,粮食检验流程直接确定并划分了粮食的等级,是靠质量说话、让品质论价的基础。在入库时,质检工作人员必须要贯彻收购质量标准,严把收购质量关卡,以“便于安全储存、便于轮换”为原则,收优质粮(多收干、饱、净、无虫、无霉的高等级粮)、将陈化粮、“三高粮”芽麦等不合格粮关在库门之外。这是仓储有效管理底线。

2.2 勤检验,严防储量虫害与霉菌

在粮食储备过程中,需要定期并机动的进行检查,及时观察粮食的虫害和霉菌反映、及时掌握储藏稳定性的变化情况,这是粮食检验的基本要素。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检验粮情,尤其对仓内边缘、仓底、四角等易发隐患部位要着重防患,在季节或者气候变化时期固定增加进仓检查的工作量,这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和迅速解决问题;尚无虫霉和结露等问题时,要提前做好预防和预警工作,这样才能及时掌握粮情变化,防止陈变及连带,规避储粮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3 粮食检验工作的解决措施

3.1 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国家各级粮食检验监测部门参与粮食流通管理。粮食流通由过去国企粮食部门独家经营转向市场化多家分散经营的新体制,使原粮食检验监测部门无所适从。随着改制多年,粮食流通体制不断完善与发展,粮食经营者认识的提高,粮食流通检验需要第三方有检验权威机构参与。现在已有第三方粮食检验监测部门开展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的粮食检验监测部门既拥有完善的粮食检验设施,又有高技术高素质的粮食检验监测队伍,加之政府呼吁、国家政策支持,大胆尝试参与新形势下粮食流通体制管理,积极主动开展粮食第三方检验监测,已成为必然,且作用重大。不仅会减少粮食经营者经济损失、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对保证粮食安全、利国利民具有重大意义。

3.2 加强粮食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粮食企业发展壮大起来,需要的粮食质检工作人员也会相应增加。但是现在很多粮食类的高校都处于兼并重组阶段,所招收的学生很少,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当下在尽力扩大粮食类学校招生力度的同时,组建高素质、高技术人才队伍是必要也是需要的。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对高校粮食检验类扩大招生规模,积极储备后备人才。其次,粮食类的专业知识培训机构是给粮食质检人员专业上的补充,可以有效的提高其业务水平。再次,隶属于国家的粮食检验检测人员应该对粮食企业进行培训,无论是经验上的还是技术上的。最后,粮食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合作,联合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

3.3 明确粮食质量标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个行业都有其内部的行业规则,粮食行业也不例外。粮食企业首先应该明确粮食质量标准,这样才能将其贯彻到检验人员的实际工作中。质检人员依据粮食质量标准对粮食质量进行鉴定,才能得到比较专业的结论,也利于粮食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4 粮食检验人员的工作任重道远。首先粮食企业的领导应该意识到粮食检验人员工作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粮食检验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粮食检验人员也应该意识自己的重要性,应该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粮食普查工作要仔细。调查的方面主要有:粮食的品种好坏、产量如何、质量优劣、产区特点,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2)掌握粮食市场动态和国家相关部门的相关政策的法规都应该及时准确地上报给企业的领导者,以便获得良好的企业效益。(3)粮食收购质量为尚。对所收购的粮食做专业的抽样分析和鉴定,要求检验准确。(4)粮食储藏期的检验工作也不松懈。“三检一化”原则要贯彻到底,使粮食在储藏期安全无污染。(5)粮食交易出库检测监管也重要。整体检验与批量抽检有机结合起来,交易的粮食应该符合合同,杜绝发生交易纠纷现象,从而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6)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因为了解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国家的政策法规也比较熟悉,粮食检验人员完全有能力和资格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建议意见,从而使企业向着更大更强的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粮食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粮食企业的领导者需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粮食质检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企业,为国家把好粮食质量检验关,使企业健康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稳步增长,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粮食工程论文篇12

一、引言

粮食安全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但目前世界上仍有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以上)受到饥饿威胁,36个国家面临严重粮食短缺,每年几百万人死于饥荒。尤其对于我国而言,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耕地仅占世界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安全始终是值得关注的头等大事。

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心城市具有更进一步的意义。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全国或区域意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这些城市又多分布于粮食主销区,其粮食消费来源不以当地粮食生产供应为主,而是依靠市场调节,属于比较典型的粮食流通主导型城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构筑起顺畅而有序的粮食流通格局,提高流通能力,确保城市粮食供给,为城市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成为中心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粮食流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自从2003年以来,我国的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同的消费结构已经由温饱型进入发展型、享受型,粮食消费的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由此,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也呈现新的特点,一是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粮食消费成刚性上升态势。二是粮食消费呈现多样化、专业化和层次化,人们对粮油产品种类和深加工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百姓的健康消费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粮油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四是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居民对粮食供应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安全和平稳,而且要求中心城市粮食零售业经营模式能减少和逐步替代家庭厨房劳动。这些变化和特点对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建立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农产品流通体系通常具有产地批发市场与零售商直接交易,形成固定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体系,依靠中介组织连接分散农户等特点;国内虽然有学者对都市农产品流通论述,但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研究却少有触及。本文利用协同管理理论,针对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特点和弱点,探讨了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以及如何开展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协同管理。

二、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

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模式(见图1)应当随着经济的发展、粮食供销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消费需求的改变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方便群众生活、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原则,不断提高粮油制品的安全性,丰富其种类和供应渠道;通过粮食深加工和供应链的延伸来分担家庭厨房劳动,从而完善中心城市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

流通主体共17个,分别为:(1)种子公司;(2)化肥、农药等生产企业;(3)信息、技术中介公司;(4)合同农户;(5)种植公司;(6)主产区;(7)国有粮食储备库;(8)国有控股企业;(9)民营控股或独资企业;(10)外资控股或独资企业;(11)粮食加工企业;(12)超市;(13)粮油专营店;(14)单位食堂;(15)餐饮业;(16)终端消费者;(17)工业用粮企业。

流通市场共5类,图1中用A、B、C、D、E 5个虚线框表示,分别为粮食初级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期货市场、粮食高级批发市场、粮食零售市场。其中,粮食高级批发市场以现代物流为特征,是粮食集运和发放的流通核心。用虚线表明:首先,市场主体不确定,是一个动态集合;其次,不是每个市场都是必须的流通程序。这些流通市场既是商品的聚集地,又是分散地。整个流通过程的实现,既可经过也可不经过某个流通市场,既可经过其中一个也可经过全部流通市场。

粮食流通渠道从1至17共17条,不仅表现为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的转移,更表现为由16、17终端渠道向生产领域的拉动。

三、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系统的协同管理

(一)基本原理

协同学源于希腊文,起初只限于研究非平衡开放系统在实践和空间方面的有序,而后哈肯吸收多种相关理论总结出:一切开放的自然或社会系统,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出非平衡的有序结构,都可以应用协同学理论。现在协同学理论已经被运用于研究社会范畴的复杂系统,而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正是社会范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它拥有着结构和秩序,协同理论可以作为探索粮食流通体系复杂系统结构和秩序的有效手段。

首先,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自组织协同。整个流通体系按“自组织”的方式形成,在现有结构下按照一定规则运行,整体运作表现为“有序”。流通体系在组织结构上是一种“虚拟”的形式,农户、中转机构、粮食加工企业、配送公司、零售商等,在“双赢”因素驱使下,会自发地加入到围绕着核心企业所形成的链条上,构成一个较大范围的“虚拟企业”。粮食流通体系一经形成,就具有了拥有自身本质规律的结构,即是一种自组织化了的结构。这种自组织属于社会范围内的一种自发现象,当内外环境变化时,无需外力干扰,系统会通过自我协同以适应环境变化,进而达到有序状态。这就是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自组织协同。

其次,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被组织性。尽管从整体层而看,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自组织性,系统会主动进行动态调节,使得整个体系朝着新环境的要求方向发展。但是节点上的企业存在着对利益的不同追求、对风险管理认识的偏差、管理能力的差异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流通体系内不协调因素产生。因此,从粮食流通体系的局部层面来看,节点上的企业以及流通环境需要以规则来约束和控制,这就是粮食流通体系被组织的一面。约束和控制是被组织方式,也是流通体系走向有序或高级有序的有效手段。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管理的层次和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纵横延伸的网络系统,它既存在各环节企业间的竞争,更强调流通体系内各环节的协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和整个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协调运转。

(二)序参量的定性求解

协同学把系统的有序或高级有序的方式称为“自组织”,把影响系统有序的关键因素称为序参量,非关键因素称为控制参量。序参量支配着各子系统的行为,又为各子系统所支持,它们之间的协同竞争

通过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和决定系统自组织的程度和方向,进而决定系统的有序程度。

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会受到来自系统内外部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因素会越来越明显地主宰着整个体系演变的方向,这就是序参量。粮食流通体系具有对序参量“适应”和“选择”的能动性。节点企业会主动调整与合作,使得有利序参量增长和发展,而不良序参量被减弱和同化,从而实现流通体系与环境之间、各环节企业之间的协同。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管理思想就是科学地寻找支配系统发展演变的序参量,促使系统达成新的更高的有序。基于探索图的序参量定性求解如图3所示。

探索图是在征求多方意见的情况下分层次描绘的。经过多次反复地归纳整理,最终得出了意见相对集中的一种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调运作影响因素探索图,该图清晰地描绘了影响系统协同运作的多种因素、主要表现和层次关系。在这些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规、信息技术发展和企业竞争属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宏观序参量,而非本研究的序参量,在这里职能作为控制参量反应在系统自组织过程中。

其中,城市物流瓶颈、节点企业信息共享程度、粮食流通主体成熟度和合作忠诚度是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节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对流通体系协同运作起支配作用的影响因素,即为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序参量。

(三)被组织策略的实施

被组织是指通过改变对序参量有导向作用的控制参量,对序参量施加外部压力的一种手段。结合图3分析得到的控制参量,通过这种改变,可以弱化不良序参量的不良性程度,增强良性序参量的良性程度,促使系统产生有效的自组织,达成系统协同运作的理想效果。

1、完善市场体系,正确引导粮食生产和消费。目前我国中心城市粮食市场流通功能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流通能力制约着供求平衡。中心城市粮食流通初步形成了由粮食收储加工点、粮食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及居民区粮店组成的“粮食流通网”,但明显具有初级市场特性。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且市场运作时间不长,中心城市的粮食市场从空间布局到功能发挥、从体制机制到交易手段仍较落后。因此,必须推进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实现粮食购销的市场化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实现粮食市场多渠道,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粮食流通和公平竞争的新机制,让市场真正起到引导生产和消费的作用。

2、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粮油制品流通渠道。粮食企业应当认识到,要快速增加农产品的总附加值,必须大力发展流通加工的同时发展专业化生产,初加工和深加工相结合,特别是对一些价格比较低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协同管理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位于价值链高端的战略性增值环节的发展水平。同时,创新流通渠道,在中心城市实现经营连锁化和配送集中化,这是在城市提高粮食流通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3、依托龙头企业,实现连锁经营规模化和品牌化。首先要积极培育中心城市粮食连锁经营主体,可结合龙头企业、国有粮店改革的具体情况来培育连锁经营主体。其次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生产基地和农户,有品牌、有市场的良好条件,引导它们通过开设直销店、连锁店等形式,不断壮大连锁网络,将更多的名特优新产品推向市场,打响品牌。再次要积极引导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合作等方式,带动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

4、完善流通立法,确保粮食依法流通。尽管国家颁布实施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但多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仍政企不分,沿袭部门化的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职能转变滞后。加之执法刚起步,执法体系尚没有完全建立,对粮食流通体系的形成、规范、发展,还缺乏配套的强有力的政策、制度支撑。因此,国家要尽快完善流通配套立法,出台规范各级市场、交易公平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粮食流通步入健全的法制轨道。中央和地方应制订和严格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建立各级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机构,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信息公开制和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制度,保证农产品依法流通和安全流通。

(四)瓶颈问题及解决对策

1、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协同运作的效率。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中心城市粮食生产与消费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可靠地传递和共享,使粮食流通体系运转的组织程度低。另一方面,由于粮食流通信息不灵敏,反应滞后,会影响决策的有效性。以电子商务为例,调查结果显示粮食行业中36%的业务量都受到电子商务的影响(见表1),这一比例仅次于金融服务业。因此,中心城市粮食主管部门要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传播网络;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制度,并建立信息中介组织;加强城市各网点信息市场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控问题探索机制;大力培训信息化管理人才。

2、各环节企业间缺乏协同运作的动力。在这个复杂的流通体系中,一方面,流通主体不够成熟、组织化程度低,缺少主动协作的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各节点企业是独立运作主体,不同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及有限理性边界等使得企业之间缺乏协作动力,甚至会出现企业个体行为与整个流通体系的总目标冲突的情况。因此,在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引导企业协作的同时,必须完善中心城市的市场机制,使粮食企业真正受益于整个流通体系的协同运作,只有整体协同为企业带来收益、降低其运营成本时,企业才会有积极性主动参与其中。

3、粮食流通系统布局不合理,影响协同管理能力。粮食流通系统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视,缺少长远、全局的合理规划。随着中心城市边界外扩,粮食的生产地点变迁,粮食流通体系布局不合理越来越突出。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布局应具有前瞻性。根据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的特征,对粮食流通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这种规划设计必须体现出对区域经济和粮食产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和洞察力;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布局还应多方位思考,不能单纯从社会化物流产业角度看待粮食流通问题,应该从区域产业经济、粮食产业链、粮食企业经营活动等角度多方位来观察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布局的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霞,舒秋华,杨海鹰,现代化都市农产品流通与批发市场建设[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2—144.

[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6-49.

[3]兰萍,基于协同管理理论的安全农产品供应链研究[J],农村经济,2008(12):94-96.

[4]邹霞辉,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16.

[5]高才利,转型期消费性城市粮食流通体系问题研究[J],中国粮食经济,2007(7):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