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模式合集12篇

时间:2023-05-25 10:42:44

技术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模式篇1

近日,总部设于法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全球在线效果类展示广告厂商Criteo宣布全面启动在中国的业务和运营,并将中国区总部设于北京。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4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6.18亿。在中国成为互联网接入和应用大国,中国企业和用户逐渐互联网化的今天,Criteo的进入也标志着中国基于互联网的数字营销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

“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在线零售市场,并有望于2016年超过美国。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0万亿元,而这一数字预计将于2015年超过18万亿元。”Criteo亚太区总裁Max Ueno表示,这预示着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也给数字营销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Ueno介绍,Criteo已经为全球各地的用户提供了服务,Criteo平台上的广告点击量大约比普通的广告高8倍。

“这是由于Criteo具有出众的技术和独特的商业模式。”Ueno表示,Criteo的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0%,其创新的自主学习式推荐引擎(Self-learning Algorithm Engine)会对全球数十亿起在线交易进行实时分析,预测消费者的喜好并交付个性化的展示广告,从而帮助广告商有效影响消费者。

“谷歌每秒钟的搜索量大约在33000条,而Criteo在每秒钟所投放的横幅广告也超过了29000条。为了应对如此大量的数据需求,Criteo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建设和投入。”Ueno告诉记者,Criteo在全球部署了6个数据中心、7000台服务器。Criteo每天进行分析和存储的数据达230TB,并且所有的信息都在不断更新。

相较于传统的按收入分成的商业模式,Criteo的商业模式显示了其自信。Criteo会向发行商购买展现量(CPM),并向广告商卖出点击量(CPC),这样实际上Criteo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但正是由于Criteo先进的大数据分析、预测技术,使得Criteo能够承担这样的风险,并为用户带来更大的利益。

如今,企业都在寻求通过包括移动终端在内的多屏设备与用户互动来促进销售,这对于Criteo来说更意味着巨大的机遇。

技术创新模式篇2

全球创新网络是创新网络的一种,是创新网络概念的延伸。全球创新网络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利用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关注资源使用权的高度开放的创新战略(马琳,2011)。全球创新网络本质是“技术+市场”的商业模式,而低碳技术创新同样关注技术研发领域和技术产业化领域,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使低碳技术产业化、商业化,因此二者的最终目的互相吻合。在遍布全球创新网络中能最大化发掘有价值的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低碳技术创新,创新网络中内外部资源的双向流动,创新主体之间能够互惠互利。

(二)利用全球创新网络改善我国创新主体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1.内部条件企业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较弱、科研经费不足。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统计,截至2013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达到4904个,其中多以县域中小企业开发的农林剩余物发电和小水电可再生能源为主。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低碳技术创新的需求是巨大的。低碳技术创新成本高,某些大型企业有能力承担其高昂的科研费,创新能力也较强。但中小企业科研资金不够雄厚,人才资源和技术水平落后于大型企业,这都影响中小型企业开展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在全球创新网络中,企业不仅可以寻求和大企业的合作,甚至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国际间的合作,挑选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共同承担科研费用和创新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降低个体创新风险。2.外部环境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制度落后,行业标准尚待完善。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其激励政策制度也相对完善。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创新网络中,在获得相关技术成果的同时,也能学习到相关低碳创新的激励制度,有利于国内企业共同参与和制定行业内低碳技术创新的标准,让国内CDM项目与国际接轨,从而获得国际认可。3.全球创新网络实现低碳技术创新优势资源互补,构建开放创新平台全球创新网络是非正式的、松散的、动态开放的组织形式。这意味着,创新主体能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建立起全球创新网络,在国际间形成广泛合作关系,从而构建创新能力强、开放度高、资源利用度集中的全球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在创新平台上,企业自身内部资源与企业外部合作伙伴的资源得以交换、重组、优化配置,资源得以全球共享,比如说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低碳技术创新的最新研究,从而把握尖端创新趋势。国内企业主动和国外科研机构或企业建立起正式契约关系,共同攻克低碳技术创新难题。此外,我国人力成本低、制造成本低、知识资本雄厚,是我国参与全球创新网络的优势,而国外技术先进、人才资源丰富,但是人力成本高。企业可以通过全球创新网络实现优势互补。4.全球创新网络是我国最高效获取低碳技术的方式之一资源重新配置,并在网络内外部快速流动,是全球创新网络最大的特点之一。这使得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或是环境优势资源,通过技术转移、技术外包、国际合作等方式共享先进技术知识,从而获得有价值的、先进的低碳技术。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创新需求,对已获得的低碳技术进行自主创新,比如引进、模仿、再创新等。在低碳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创新主体效率得以提高,知识资本得以快速积累,为低碳技术再创新奠定基础。现阶段我国的低碳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落后,完全独立承担某一项低碳技术创新项目的自主研发还有诸多困难。就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来说,我国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不均衡,在区域之间很难通过模仿和技术转移获取技术优势,且不同技术之间可借鉴的相似性不高,技术资源流动是相对静态和封闭的,低碳技术共享存在障碍。这使得具有一定封闭性的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并不能最大化地满足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需求。所以,我国应该积极寻求国际间的合作,加快进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进程,打破区域网络资源流动相对封闭和静态的格局,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寻找相似的环境资源,实现技术互补,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低碳技术创新。5.全球创新网络中,消除低碳技术创新外溢性属性,加强国际间合作众所周知,全球气候变化是公共物品,具有公共性、非排他性和外溢性,不仅仅只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都需要全球共同参与到低碳技术创新活动中来。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低碳技术创新活动不能完全消除技术创新的外溢性,具有局限性。当创新网络的范围扩大至全球的时候,所有的创新主体都加入到全球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拥有共同的目标,而主体间订立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关系,使得创新成果收益分配更为明确。因此,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化,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存在的外溢性只会改善全球创新网络整体的环境,外部不经济变成外部经济,外溢性得以忽略。

二、我国低碳技术创新遇到的问题和障碍

(一)传统能源技术的碳锁定

传统的碳基技术在能源领域形成对传统高耗能高污染能源技术的路径依赖,即碳锁定的局面,阻碍新的能源技术形成替代优势,造成低碳能源不能高效替代传统能源的局面。“碳锁定”这种路径依赖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在向新型清洁能源技术转轨的过程中,存在着传统能源报酬递增效应和自我强化机制。我国是能源大国,煤炭资源丰富。截至2012年年末的数据统计,我国现阶段电力行业主要依靠火力发电,其在全国发电量中占比接近80%。火力发电是利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高耗能、高污染的化石燃料所含能量发电,其中煤电发电量占火力发电量超过八成。全国90%的SO2和80%的CO2排放量由煤电业产生。目前工业和民用电仍然主要依靠煤炭,故而煤电产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和依赖性仍然很大。近几年来,不少国内企业开始注重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逐渐接触低碳技术。然而国内对新兴的碳清洁技术研究不全面,尚未成熟,加之新能源研发投入大,企业自身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有限,往往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方向不够清晰。即使研发出新型的低碳技术,但是其未来收益不确定、替代成本不经济、产出投入比不均衡,又会使企业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传统能源虽然污染高,但以其为基础的相关配套的能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传统能源已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规模效益。由此,在这样一种研发低碳技术和继续使用传统能源的反复循环中,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更倾向于增加传统能源占比,高污染、高排放能源形成报酬递增效应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企业越加依赖传统能源。所以,形成发电工业经济锁定在碳密集的煤炭等化石能源系统。

(二)发达国家对先进的低碳技术实行封锁

低碳技术的引进往往伴随着低碳技术的转移。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提出,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的低碳技术,帮助其达到合乎要求的减排指标,但是发达国家出于科研成本和本国国际竞争力的考虑,在低碳技术转让方面迟迟未能兑现其承诺。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借助政策手段,对发展中国家在核心低碳技术转让方面实行技术封锁甚至是技术垄断,对低碳技术的使用权转让和低碳技术转让有严苛的限制条款,阻挠我国对先进低碳技术的引进。比如,转让低碳技术的外国企业向我国企业征收高昂的专利使用费,并严格制定合同条款,限制低碳技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期限。发达国家借此占据低碳市场的主导地位,保持国际竞争力。以我国风电行业为例,许多风电设备的生产商属于后起之秀,无自有核心技术,购买德国等欧洲的风电专利技术,自身仅完成最后的组装,仅专利使用费一项,每年每台风机就需向技术出让方支付5万至8万欧元。

(三)我国的低碳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有限

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企业除了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行业,还有一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业。随着全球化分工进程的加速,率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从其本国工业体系中分离出来,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制造中心或是让发展中国家为其贴牌代工(OEM)。发达国家率先转型,转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其中低碳技术产业作为新型清洁能源技术产业,也最先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达到领先世界的水平,对工业实行清洁能源型产业化结构升级。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制造业发达,给我国企业带来不少经济效益。从事该行业的多为中小企业或是小手工作坊,而且在我国数量庞大。但是这些企业大多满足于现有的经济效益,鲜有兼顾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例如服装代工、手机零配件加工等行业能耗消耗大,且制造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粉尘等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高,导致空气污染、空气PM值增加等等。加之,从事的行业对技术含量要求不高,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部门,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度不高,重视度较小,对低碳技术的关注度更是微乎其微,更别谈低碳技术的创新。有些企业在政府相关政策扶持下,对低碳技术创新投入研发,但是又苦于低碳技术创新人才的缺乏,使低碳技术创新屡屡受挫。

(四)低碳技术创新项目所需资金庞大

实施低碳技术创新项目,除了低碳技术的研发外,还包括将这部分低碳技术产业化、商业化。从低碳技术研发的角度看,低碳技术的研发需要考虑到人力资源成本、前期研发场所、设备的投入、研发过程中专项资金的注入等等。我国企业99%为中小企业,它们是工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小企业有强大的低碳节能的创新需求,但是自有资金不足、创新成本以及风险本身就很高,随着物价连年上涨,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和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低碳创新项目难以为继。要将低碳技术真正投入生产,必然需要对原有的产业进行结构调整,这需要投入专项资金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改造甚至是全部的更换。低碳技术商业化意味着对该项技术在市场上进行推广,建立全新的上下游产业链,这包括一大笔营销费用和后续设备维护的支出等。

三、利用全球创新网络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模式

(一)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

吕达等(2012)将引进、吸收、再创新定义为一个包含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扩散等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引进、吸收、再创新是一种复合型创新的模式,既包括了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又包含部分的合作创新,而不仅仅只是一般创新网络中的引进创新和模仿创新,是在技术转移基础上进行二度创新的自主创新的模式。采用该种创新模式需要有较多的资金才能购买技术转让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求相对较低。我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简称国家核电)的重大科技示范核电机组项目CAP1400(中国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的先进非能动核电技术)是扶持建设“无碳化”的创新型清洁能源项目。它是在引进美国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项目AP1000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和改进,将国外的成熟技术本土化,实现自主研发的符合我国先进核电标准规范体系的核电机组。它将发电功率从AP1000原有的125万千瓦提升到140万千瓦。低碳技术的引进是前提。核电大型汽轮机是核心设备,长期以来,百万级别的核电机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外企业负责技术研发,我国企业处于技术,被边缘化,仅参与核电机组的设计和制造。国家核电打破中国核电能源产业“世界工厂”格局,引进四台AP1000机组。以国外企业为项目主导方,建成沿海厂址标准设计。低碳技术消化吸收是关键。在引进核电技术的前提下,国家核电以自身为创新主体,积极与国内核电领域科研院校协作,充分利用国内人才资源的同时,寻求国际合作,利用国外优秀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共同对AP1000三代技术的原理、配方、结构、数据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掌握了建设AP1000核电机组的能力,还了解了国际核电技术的发展走向。低碳技术再创新是目标。所谓的再创新,就是结合我国核电安全局制定的标准和国情,国家核电针对原有的核心基础技术AP1000进行了改进和提高,实现核电技术本土化,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最终实现独立创新,自主研发出CAP1400技术,推动国内核电行业的发展。在自身技术和创新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核电积极联合国内先进的产、学、研资源以及国外顶尖核电技术研发公司形成全球范围的创新网络,共同推进项目的发展。因为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外核电企业是项目合作方,使得技术贸易壁垒减小,技术引进成为可能。再者,先进技术本身破解难度大,国家核电可使用的人才资源有限,导致技术消化吸收效率低下。通过全球创新网络,可获取的优质资源范围变大,可寻求国际合作的国外机构的数量和合作机会增加,上述问题得以高效解决。通过引进吸收技术,我国核电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二)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

集成创新目前在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定论,本文认为,集成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利用各种信息、管理技术和工具等,对各个相关的创新要素和内容进行挑选、整合,使之配套融合,形成新的创新系统整体。结合全球创新网络的特性,由此得出国际集成创新网络的概念。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是指,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利用自身比较优势,通过全球创新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并和其他低碳技术创新机构建立国际间的低碳技术合作关系,从而对各个主体的创新要素和内容进行挑选、整合,实现低碳技术创新。国际集成创新网络一般针对合作双方对低碳技术阶段性成果的再创新,或是进行合作性“原始创新”。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要求企业要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低碳环保意识,拥有较为先进的低碳技术。强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优势资源互补,从而达到创新的状态。在这种创新模式中,资金方可从技术研发方单独剥离,按照合作自身特性,将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分为四类:①企业之间;②企业、产学研;③企业之间、金融机构;④企业、产学研、金融机构。其中前两种模式,低碳技术创新资金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或政府补贴。后两种模式中金融机构不仅仅局限于银行,还包括国际性的投资银行和优质券商;其资金来源可来自于银行贷款、风险投资或其他债券型融资产品。世界银行集团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于2013年3月25日与中国南京银行正式建立国际合作关系,与中国的中小企业低碳节能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对接。IFC、南京银行两家金融机构与中国中小企业为低碳创新主体,建立全球创新网络,通过该网络,中小企业得以利用国内外金融机构联合提供的8000万美元贷款、技术援助和评估咨询服务,实现全球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创新风险。此项目属于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CHUEE),该项目帮助115家中小企业、118个低碳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融资渠道,每年减排温室气体排放1900多万吨。在该项目中,“投资方”的角色从传统的企业机构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为国际集成创新主体。“产学研”企业机构多为中小企业拥有技术的比较优势,其特点是拥有一定的技术,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有限,资金相对缺乏,参与低碳减排创新项目门槛高。相对于前者,IFC和南京银行的比较优势在于资金雄厚、有融资渠道、金融专业性强。它们各自发挥比较优势,重新整合创新资源,通过国际集成创新的路径,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中,创新主体担任的角色不一定完全相同,需要共同商讨并制定创新规则,且需要明确列明各方应承担的创新活动份额。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可在全程或是某一环节或阶段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外部资源在全球创新网络中重新配置,迅速流动。低碳技术的国际集成创新网络除了与传统的产学研的合作之外,还包括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即通过金融机构为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实现配额交易业务的对接;为低碳技术创新国际合作项目提供风险评估、可行性分析等咨询服务;直接投资于CDM项目,或在全球范围内为项目寻找风险投资;为低碳技术创新企业设计、发行债权融资类金融产品,或帮助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在新三板、创业板上市等。因为低碳技术创新是一场技术革命,包括技术创新和产业商业化创新两个层面。无论是低碳技术创新还是低碳技术产业商业化,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在国际集成创新网络中筹融资环节,扮演的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国际低碳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国际低碳技术创新联盟是指,国家之间建立双边合作关系,引导各自国家的企业、科研院校、政府之间建立与低碳技术创新相关的合作关系,旨在创造全社会性的低碳创新氛围,成立各种低碳技术创新联盟,举办创新论坛和博览会,牵头成立部级重点实验室,促进交流学习,提升公民的节能减排意识,撮合国际低碳创新项目。该模式共享国际资源,以各方相对独立的利益为前提,互相交流学习,合作共赢,是一种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性开展协作从事低碳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例如,2011年,我国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芬兰艾斯博市、纳可集团联合举办“低碳城市发展世界论坛暨第五届中芬创新论坛”,邀请中国、日本和芬兰的学术专家、企业领导人和政府人士参与时下低碳技术创新热点议题的讨论。内容涉及“锂电池研究进展”,“新能源城市解决方案”,“芬兰电动汽车系统项目进展”,“日本城市低碳社会发展之路”以及“低碳城市评估”等。成立“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将未来的研究领域和发展重点着眼于低碳交通、低碳城市规划、低碳建筑、低碳教育以及提升市民参与低碳活动的公共意识。在世界低碳城市联盟中,不仅促使各个国家间友好的往来,更为各国的企业、政府、公民、科研机构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说,国际低碳技术创新联盟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是“产业+人文”的创新模式。它注重的领域更加全面,不局限于企业所处行业。它更关注创造低碳技术创新的氛围,塑造全球性的低碳型社会文化。

技术创新模式篇3

企业在选择技术进步发展的路径时,可以选择多种模式。尽管技术引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依靠技术引进可以很快学习并掌握某项首次创新或其他领先企业二次创新的先进技术,可以大大缩短技术差距。但在这一过程中,要在从无到有的基础上实现从弱到强、从模仿到技术领先,企业还必须注意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真正成为领先企业,就必须要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这里讲的自主创新,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从世界范围讲,是一国企业完全依靠本国的技术力量而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二是从企业角度讲,则是企业以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为基础而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讲,自主创新对企业技术实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企业不仅要有自己健全的研究开发机构,而且还要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和技术积累。

从国际技术竞争的现状和我国企业的技术竞争战略选择角度看,我国企业要真正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并保持一定的市场地位,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自立能力。而一个国家真正走向强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应该是技术自立。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的是,就我国企业目前的技术力量水平来看,要走向技术自立,要使自主创新成为企业创新战略的首要选择,这中间还有较长的一段过程。企业需要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尽快提高自己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

二、自主创新的条件

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建立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环境的具体情况和创新水平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创新战略。对企业而言,建立自主创新的机制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成为行业市场领先者的必要条件。在任何一个行业中,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成为行业领先者,领先企业也不是在行业所有的领域内都能长久地居于领先地位。自主创新是对行业领先企业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实现自主创新,也存在着一系列的战略要求。

首先,在创新过程中,担任主角的企业家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更早地预见市场、技术的变化动态,更要有相当的决策能力和胆识,一旦发现某种潜在的市场机会就敢立即做出行动的决定。

其次,有对自身研究开发能力的高投入和相应的组织保证。纵观当今国际市场,凡是居于行业领先者地位的企业,同时也都是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具体的一项措施,就是加大对自我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量。

最后,从技术竞争角度看,自主创新活动要带有相当的先导性。要做到这一点,企业还必须要有快于其他企业的敏感而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这种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表现在当市场总量、结构等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变化时,企业能够及时地感知到这些变化,及时了解这些变化的趋势,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策。

三、自主创新战略的竞争优势

1、技术方面。在技术方面,自主创新所必需的核心技术的来源是企业内部的技术突破,是企业以自身力量为基础,通过独立的研发活动获得的。这是自主创新的本质特点,也是自主创新模式与其他模式的本质区别。

技术突破的内生性对企业形成较强的技术壁垒颇有裨益。这种技术壁垒一方面是由新技术本身的特性造成的,因为跟进者对新技术的解密、消化和模仿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从投资到形成生产能力直至发展成率先创新者的竞争对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时间内必然会形成自主创新者对新技术的自然垄断,而有些技术的解密与反求耗时则十分长,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率先者的技术壁垒还可通过专利保护的形式加以巩固,进一步从法律上确定自主创新者的技术垄断地位。因此,自主创新企业能在一定时期内掌握和控制某项产品或工艺的核心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行业或产品技术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借助专利保护,自主创新企业可自己确定是否转让其核心技术,以及向谁转让、何时转让、转让到何种程度等,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2、生产制造方面。在生产制造方面,自主创新企业先人一步,产量积累领先于跟进者,能够优先积累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验,较早建立起与新产品生产相适应的企业核心能力。因此,自主创新企业能先于其他企业获得产品成本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竞争优势。

3、市场方面。在市场方面,自主创新者一般都是新市场的开拓者,在产品投放市场的初期,自主创新企业将处于完全垄断地位,公司获得大量的超额垄断利润,并且通过转让新技术专利和技术诀窍,自主创新企业亦可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自主创新的市场优势还在于:由于其在技术方面的率先性,其产品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很可能先入为主,演变为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统一认定的标准,迫使后来者纳入到该标准和技术规范中来,成为自主创新企业的跟随者。统一标准的确定将奠定自主创新企业在行业中稳固的核心地位,无形中极大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创新模式实施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是否正确选择了适合本企业的创新战略;另一方面取决于是否充分认识了所选择的创新模式的特点,从而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地发挥所选战略的优势,克服其不足。自主创新模式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为了成功实施自主创新模式,达到理想的效果,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技术创新模式篇4

二、我国技术创新及应用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到市场化改革之前的这段时间,我国技术要素的配置经历了一段完全由计划主导的时期,国家对科技实行统一管理,研究课题由国家下达给国有的科研机构,经费也由国家垂直拨款,技术成果由国有企业无偿使用。在建国初期我国经济、技术、教育等百废待兴的情况下,计划手段虽然有很多弊端,却很好地发挥了其高效的资源配置优势,使我国在国际封锁、国内资源极度缺乏的条件下快速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和基础设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及一系列科研成果,缩小了我国科技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改革开放以后,科技成果成为一种商品交由市场来配置,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技术市场,企业成为技术研发和交易的绝对主体。然而,由于经济和市场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迄今为止我国的技术创新仍然不可避免的保留着浓厚的政府主导色彩。

(一)我国技术创新现状 经过“十五”、“十一五”时期的不懈努力,我国研发队伍不断壮大,研发投入达到新的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全国共有4.6万个企事业单位开展了R&D活动,参与R&D活动的人员达到318.4万人,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全时当量为229.1万人年,我国已是世界上投入R&D人力资源最多的国家。2000年以来,我国R&D经费支出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2009年达到5802.1亿元,也已跻身R&D经费投入大国之列。2009年R&D经费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达到1.7%,创历史新高。从研发结构来看,2009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270.3亿元,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730.8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5.8倍和4.8倍,年平均增速分别为21.6%和19.0%,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4801亿元,是2000年的6.9倍,年平均增长23.9%。2009年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为17.2万件,是2000年的13.7倍;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为5.2万件,是2000年的18.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为68198.8亿元,是2000年的6.9倍;新产品销售收入为65838.2亿元,是2000年的7.0倍;新产品出口为11572.5亿元,是2000年的6.7倍。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科技创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研发仍然有待发展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发经费总体投入较低。虽然2009年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1.7%,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早在1995年该指标就超过了2%,日本2007年甚至高达3.44%。

(2)研发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比例偏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关系到一国的根本性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的高低,因此应当是公共财政科技投入的主要方向。我国基础研究所占比例持续偏低,一直处于5%~6%的水平,而美国一直以基础研究为出发点,提倡自主研发,2006年这一指标为18.56%,日本在经历了初期的模仿创新之后近年来也转到自主研发上来,2005年这一指标为12.65%。

(3)企业自有研发能力有待提高。从研发投入结构来看,从2000年至今,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比例逐年上升,2008年已经达到73.26%,企业成为科技研发的绝对主力,而同期科研机构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投入的比例由2000年的28.80%下降至2008年的17.58%,高校研发经费由2000年的8.56%出现了四年的上升,随后降至2008年的8.45%。根据以上数据来看,我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在不断提高,然而,国家统计局的《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公报》同时指出,我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水平不高,表现为200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为1893家,仅占4.7%;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有授权发明专利14277件,约每三家企业有一件。可见,虽然近年来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研发,但自主研发能力并没有大的起色,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虽然申请专利数逐年上升,但以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为主,特别是国内企业,其专利基本集中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称得上发明的只有6%,相比之下外资企业的专利则以发明为主;二是我国企业大部分研发投入用在了技术的购买和消化吸收上,在技术研发上非常被动,没有形成自我研发的能力,而只能依赖于技术市场。

(二)技术产业化渠道 技术研发之后必须经过市场化的程序才能够真正转为商用,发挥其高科技促进经济的作用,并逐步收回技术投资,进入下一次循环。这部分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和出路,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市场化的渠道不通畅,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成果将被浪费掉。迄今为止,高科技产业化的渠道主要有如下两种:

(1)风险投资:仅仅依靠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无法满足高科技企业对资金的需要,特别是在创业初始阶段,因此我国在吸收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由政府推动成立了一系列的风险投资公司,大量投资于高科技产业,2005年的数据显示,风险投资支持的项目中,78.3%的项目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然而,我国风险投资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合适的退出机制,这就导致风险投资资金无法进行高效循环,而丧失了风险投资本身的特性。

(2)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是指将技术成果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并使其变为直接生产力的交换关系的总和,它包括从技术商品开发到技术商品应用和流通的全过程。发展较早的北京技术市场萌芽于1987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北京技术市场实现了技术向商品的转变,但至今仍未真正形成技术的商业化运作,即是说北京技术市场仍处于技术商品交易的初级阶段,只是简单的技术商品交换,而并未形成客观有效地价格机制,商业化运作水平较低,市场也还很不成熟。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每年都有数万项科研成果,但真正能够转化为产品的不到100项。我国的技术市场发展时间短,程度不深,无法满足企业对高新技术的庞大需求,同时,由于我国技术市场是政府主导型,因此存在很多政府干预过多影响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问题,例如,政府直接控制计划项目,强化政府主导的结果是每年大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及广阔产业化前景的成果未能进入商品化阶段;政府对企业、科研机构干预过多,制约了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交易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由于政府干预过多还造成了技术市场管理粗放、对技术成果转化不够重视等问题,技术市场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我国政府已经看到了技术市场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逐步完善政府在技术市场中的服务职能,这是符合现实发展的。

三、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瓶颈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大部分企业都希望通过技术研发寻找企业持久的优势来源,2006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拟在未来采取技术战略的高达83.5%,但这些企业的愿景并没有实现。一方面,庞大数量的专利权能够转入市场化的技术比例极低,时效性一旦过去,这些花费了国家投入的专利就变得一文不值;另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技术创新却难以得到,只能进行一些末端的试验研究。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源到底在哪个环节上,是研发不足还是市场化渠道缺乏?认清这个问题将有助于解决当前的科技创新瓶颈。我国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在学习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模式之后逐步建立的,因此有必要关注美国和日本技术创新路径背后的经济人文环境,更好地了解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性,以找到适合我国的发展模式。

(一)美国、日本科技研发模式比较 美国的技术创新一直坚持产品创新、自主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道路。自主研究开发的成功率相当低,即使在美国基础研究的成功率也只有5%,而应用研究中能获得技术上成功的达到50%,30%能够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只有12%能给企业带来利润。根本性创新的显著特点是周期长、风险大、投入高,但却是提高企业或国家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在世界经济中心的数次转移中可以看出,每一次转移都由科技上的突破所引领,二战后美国的技术创新78%为首创或根本性创新,这成为美国长达十年之久的低通胀低失业的经济繁荣的主要动力。美国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过程如图3所示。

日本的技术创新初期主要依靠引进技术之后的模仿创新、过程创新,后期开始转为追求自主创新。虽然许多高科技产业是在引进国外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日本对于技术引进后的产业化过程非常擅长,其发展起来的相关产业在规模和销售利润上均已超过欧美,其科技地位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二位。日本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过程如图4所示。

结合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可以看出,一国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模式有强烈的路径依赖性,与本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状况密不可分,同时与本国的民族特性有很大关系。并不是照搬其成功的做法就能够获得成功,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金融环境、人文特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并且这些背景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

(二)美国、日本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长期以来,我国借鉴了很多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学习较多的是美国的模式,政府大量投入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研发,并建立高科技孵化基地、创立风险投资机构等来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而实际上,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与美国的经济、人文背景有着显著差异,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美国是资深的市场主导的经济体,倡导自由竞争,而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还不长,有着浓厚的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色彩。这一根本区别直接导致了美国模式在我国障碍重重。首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仍然很低,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因而风险资本缺乏退出机制,这就导致风险资本无法作为高科技的转化动力长期存在;其次,我国民众的性格特点与美国完全不同,我国更讲究谦卑、礼仪,不喜欢个人英雄主义,知识分子与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技术人员在能够得到相应收益的前提下更倾向于全力从事研发工作。因此,大部分有专利和研究成果的科研人员不会去创办企业。这两个原因导致技术研发人员的技术成果无法进入市场,直接后果就是技术研发无法转变成经济利益,这大大挫伤了技术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也直接导致整个社会和民众对于技术研发和相关专业的忽视。因此,我国需要改变的是保持市场机制畅通从而解决激励问题,想办法将技术研发从以政府为主导转变成市场为主导,这才是我国技术发展根本性的解决方向。显然,从这一点来看,我国并不具备模仿美国模式的条件。

从文化的相似性来看,日本的模式更具有借鉴意义,表现在日本的产官学结合研发和大企业主导技术研发。产官学结合研发制度实际上代替了技术市场的职能,将科研活动与大企业直接挂钩,使技术研发的供和需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畅通了其成果市场化的渠道,类似于技术市场中的技术研发合同。大企业主导技术研发有其优势,大企业往往是经济的命脉,其对于市场和产品发展方向的把握更准确,同时有资金实力,虽然我国并没有交叉持股的主银行制度和财团,但我国庞大的国有企业群体跟日本的大企业非常相似。因此,从这两点来看,我国在不改变大的经济金融环境的情况下学习日本模式是完全可行的,表现为:

(1)强化技术市场作为技术供方和需方中介的作用,完善技术交易的途径。我国技术研发的政府主导色彩太强,导致企业的需求没有在技术市场上表达出来。对于我国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来说,很多企业并不缺少货币资金,缺少的是好的投资机会和技术成果,并不是他们不想发展技术,而是发展技术耗时耗力,这些企业缺少时间和人才。与此相对应的是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很多技术专利没有用武之地,这就需要将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连接起来。使企业能够在技术市场上表达自己的需求,而高校、科研机构等按照企业的需求定向研发,最终将成果转让给企业,获取相应的报酬。日本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很多项目都是这样研发的,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非常重要,否则极易造成资源浪费。

(2)加强国有企业技术研发主体的角色。国有企业在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源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其庞大的规模和资金支持也足以承受长期研发的风险,然而由于所有权主体缺失以及高管的官员身份,国企高管往往更重视短期的经营业绩和在职消费,而不愿花大力气投入产品研发。从200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来看,国有企业和国家独资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33.45万元,仅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量的19.72%,新产品项目数合计29663项,占比19.41%。安德鲁・泰利科特等学者对我国的技术发展进行了长期跟踪和深入研究,他指出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国有企业仍未能在中高端的技术产业建立“内生性的”或独立性的技术发展能力,根本原因是其所有权主体缺失导致的有根本缺陷的公司治理。事实上从短期见效的角度来看,行政手段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我国国有企业的高管享有官员的地位和身份,但这并不是企业发展的阻碍,如海尔、青啤等发展良好的国有企业,其并没有改变高管的官员身份,而是在收益分配和任期上实行了一定的变革,就能够改变其短视的根源。同时,对于那些不能在短期内改革的国有企业,将研发成果和科技实力纳入国企考核指标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四、我国技术市场未来的发展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除了国有企业改革之外,能够快速改变我国技术发展困境的就是完善技术市场。作为一种要素市场,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建立了技术市场,现有的技术市场大大促进了当地科技及企业的发展,然而,从技术转化情况可以看出现有市场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除了强调市场机制在技术市场中的作用之外,技术市场在广度和深度的发展上还远远不够。

(一)市场参与者数量不够 当前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过于依赖政府资金的支持,缺乏走向市场的意识,仅仅是按照学者的思路和政策导向进行立项研发,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因而研发成果往往得不到应用。这些机构应当积极参与技术市场,只有参与者数量上去之后技术市场才能真正形成定价机制,实现其联接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职能。

(二)技术交易方式单一 大多交易为技术买卖或技术开发合同,而未实现技术参股等多样化的交易形式。对于一些根本性创新来说,其投入较大,一旦完成其所有者并不愿意将其出售,同时我国技术市场有并未形成完善的定价机制,这导致技术所有者只能选择自主创业融资的方式实现经济利益,而这一渠道的不畅通使得根本性创新难以得到产业化的机会。因此,技术市场并未真正满足大多数企业的需要,一般的技术无法帮助企业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优势,真正好的技术又难以用钱买到,技术市场需要向技术资本市场转变。我国法律早已允许技术入股,但仍停留在企业初创之时,技术市场需要的是在企业正常发展的过程中,随时以资本投资的方式吸纳技术资本,给予其股权、公司治理权等与财务资本再融资类似的地位。

(三)交易程度不深 我国技术市场交易的主要是技术商品,而不涉及相应的科研人员或机构。对于一个成熟的技术资本市场来说,技术商品只是技术资本中静态的部分,真正能为企业带来技术突破和持久创新的是技术资本中的动态部分,即依附于人力资本的长期科研能力。因此,深度的技术资本市场应当涉及动态技术资本交易,而这种交易主要以给予股权、可转换债券等资本交易方式完成,只有将技术商品交易转变为技术资本交易,企业才能真正得到需要的技术,而根本性技术创新的所有者也才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避免自主创业所面临的融资和管理难题,真正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率,同时也可以解决企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优秀技术人才的困境。

五、结论

我国技术研发应当采取以下路径:由政府和风险投资等资金资助技术研发,形成技术成果后经由技术资本市场定价并交易,交易方式和主体由谈判地位和资金实力等市场条件来决定,应用型专利包括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一般来说这部分研究成果的交易主体为中小企业,而发明专利耗时耗力,应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来接手,交易之后各项技术成果在企业内继续消化、研究继而转入产业化。企业得到技术成果的同时,前期的政府投入和风险投资顺利回收,转入下一轮技术研发。其中,技术资本交易的方式是购买、还是参股,交易的对象是技术成果、还是包含研发人员和机构,这些条件都应由市场决定,将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还给市场。如图5所示:

基于上述路径,我国需解决以下问题:(1)完善专利权、技术资本产权相关法律,增强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通过日本的技术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日本对知识产权高度重视,美国等发达国家也都是如此,保障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利是激励技术研发、顺利实现产业化收益的必要条件,也是前提条件。而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强度和执法强度都低于发达国家,1995美国立法强度的GP指数就已达到4.86,而我国2008年也仅达到4.42、执法强度0.64,即知识产权立法水平得到了64%的执行。(2)扩展技术市场,使其成为技术资本需求方融资的主要场所、技术成果交易的聚集地,以及相关的技术人才交流的市场。这是技术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也是长期发展的目标。(3)将技术创新质量和数量、以及技术商用的成果作为国企考核的重点,促使其发挥技术研发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国有企业丰富的资源,使其充裕的资金真正用到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上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大量流入虚拟市场增加泡沫。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技术创新模式篇5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3

一、模块化的提出

模块化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根据青木昌彦(2003)的定义,是指自律性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与其他子系统而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模块化是在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用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新方法。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使得模块主体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从而复杂系统分解后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形成一个独立封闭的模块,各自进行创新,进而推动整个系统的不断创新。尽管模块化开始出现在计算机行业,但其机制的独特优势使其很快应用于互联网、汽车和金融业等各个领域。

随着整个社会知识存量和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深化,这一方面使生产流程更加复杂化,另一方面增加了系统内部创新的难度。模块化创新模式,在强调组织专业化分工的同时鼓励不同模块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得信誉和社会资本很容易在模块化系统中形成。因而在看得见的整体规划和隐性规划的双重作用下,模块化通过高层次的网络形态和组织形态结构成为相似或相近企业间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合作模式。

二、模块化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型

在技术驱动促使经济增长和顾客需求日趋个性化的今天,创新技术也日益的复杂化和专业化。企业要想开发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其研发工作往往需要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发挥作用。模块化的出现,正好迎合了企业集成创新的要求,作为金融机构的证券公司,其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在企业间进行创新,如图1:

在模块化创新网络中,处于创新集成(分解)位置的模块化组织称为旗舰企业(chesbrogh,2003),其在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处于链主地位,由于专用性资产投入以及进入壁垒等因素的影响,处于该阶层的模块化组织数量相对较少。系统创新集成商在收集到市场所反馈的创新需要时,利用模块化的组织方式对消费者的需要进行分析、筛选处理后,对技术创新的各组成部分进行解构、分配,形成项目独立的技术创新子模块,然后将各技术创新子模块依次传递给专用模块商和通用模块商。严格的说,需求分析是对需求进行模块化的过程,即对市场和技术分别进行模块化,实现因技术模块化创新而使价值不断增值。同时,旗舰企业在技术模块化过程中进行需求创新,通过“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信息”使各模块创新主体(通用模块商和专用模块商)既独立又相互统一,从而实现了合作集成创新。被分解的子模块技术或系统通过事先规定的界面在不同的技术创新主体之间进行解构。值得注意的是,模块化技术创新并不是对所有的技术模块都进行重新设计或研发,而是按照模块化原理,把新技术的组成模块分为不变的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两类。其中通用模块是指通过多次验证、可重复使用的基本模块,通用模块的重复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继承和利用已有模块的开发成果,从而降低研发的成本和技术创新的风险。专用模块在接受看不见的手的潜在规则下,借助于区域内的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服务中介,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内部隐含信息进行技术创新。通用模块商和专用模块商位于共同的创新界面中,在开发完成后通过灵活的组合,产生技术创新的柔性化效应,达到集成创新的目的。

在集成创新技术完成后,经过系统集成商的整合,实现模块技术创新的功能升级、并通过技术扩散、创新知识扩散、实现增量创新,使参与合作的企业因模块化创新方式下的内生知识而获得“彭罗斯租金”和运用创新技术而获得经济租金(L租金)。

总之,在模块化创新模式下,企业根据自身竞争优势进行自由重组,形成超越工序本身及相关工序的独立创新模块。其联系以功能为媒介,以功能标准为基础,并最终以数字信息输出、输入系统代替模块功能传递,从而使其由物理联系转向抽象联系,由互补转向独立以及由依赖型转向自由。

三、模块化技术创新的竞争优势

传统的企业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产学研相结合、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三种模式。模块化创新模式是在吸收了三者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提升和巩固,在模块技术创新模式下,企业只需要专注于特定的模块,而无需“整套技术”的开发。从而摆脱了单个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势单力薄”,能够对参与合作的企业产生以下积极作用:

(一)对技术创新主体的激励作用

Paul Krugman的研究认为,创新知识和技术的高度外溢,使大量后发企业坐享这种创新外溢的好处,而使领先创新企业的利益受损。这种搭便车行为滋生了严重的创新惰性,造成企业知识开发和创新的停滞以及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从而削弱了我国企业整体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

模块化创新模式的出现在合作企业间建立了一种轮流担当机制(如图2),使不同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模块商1(2,3……)承担的职能和分工不同,它既是一种风险分担机制,更是一种在创新过程中进行监控的相互代表机制。这种轮流坐庄的担当机制会使参与合作的技术开发主体主动增强声誉和诚信意识,降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偷懒和惰,降低道德风险,从而提高了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效率。

(二)对技术创新主体的锦标竞争作用

模块化技术创新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在同一个技术创新环节有许多模块商在进行“背对背”的竞争,即各模块创新组织无法观察到竞争对手的行为和进展情况。这种“适者生存”的淘汰机制决定了只有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取得成功的企业才能获得风险投资者和其他企业的认可,从而获得创新价值。在这种“允许浪费的系统”(国领二郎,1995)中,由于对模块商的期望值很高,模块商失败的机会成本相当大,这促使创新企业更具有动力研究开发出符合理想界面标准的模块化技术和产品,并促使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的衍生。

(三)帮助新兴企业摆脱自主创新的陷阱

中国新兴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转型经济的特殊环境,使得自主创新很容易掉入失败和能力的陷阱。在模块化创新模式下,通过系统集成商统一的信息收集、筛选分工,一方面能够摆脱新兴企业过度追求新的知识和技术而不顾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解决新兴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源瓶颈;另一方面,诸多模块商处于同一平台,使得新兴企业可以获得自身知识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外溢,同时在竞争的压力下能够积极地进行探索式和利用式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这对于新兴企业尽早摆脱技术创新能力束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四)降低技术创新的内生性风险

内生性风险是企业走向衰弱的根本性风险。通过系统集成商和模块集成商聚集在一个地理区域,形成模块集群,而模块集群具有信息异化、共同进化以及“背对背”的竞争特征,能够有效的化解企业的内生性风险。一方面,由于参与合作的企业处于同一产业价值链条,如果某一环节的资产专用性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严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整个产业的衰弱。但在模块集群下,原有价值链的上下游关系就转变为模块间平行的立体网状关系,从而降低了模块间的衔接和相互依赖,能够降低企业的资产专用性风险。另一方面,就战略趋同风险来说,虽然一个模块有众多的模块商在研发,这无疑存在着一个重复投入、资源浪费的问题,但是大量的企业在遵循看得见信息的前提下,在锦标赛激励下各自相互独立、自由的开发能够提供相同功能的模块,那么参与合作的企业的战略就不会趋同,而是建立在互补能力集成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开发具有较高资产专用性和经济潜力巨大的创新性技术。

四、模块化技术创新的理论挑战与发展措施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模块化创新模式使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形式不再具有刚性约束,而是弹性、动态和自发的有机结合。伴随着模块化结构与产业系统的开放融合,企业创新模式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模块化不但没有阻碍创新,而且还为参赛者提供了丰厚的奖品,模块化把竞争主体、利益和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垄断创新”到“创新竞争”,使创新的资源和创新行为更加融合。

但不可否认,模块化技术创新模式在提高创新效率和价值的同时,对传统的企业和市场理论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一)它允许劳动分工和一体化并存

从斯密到马克思都提倡劳动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而科斯定理却给出了迥异的理论――用企业代替市场进行职能合并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在模块化创新模式下,传统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科斯的一体化分工的都得到了体现。例如各模块厂商均是典型的专业化分工,而彼此之间所构成的合作关系却又是新型的一体化――网络化的关系。

(二)产生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共享的矛盾

模块化创新体系的设计规则分为看得见的规则和隐形的设计规则。青木昌彦(2003)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把其分为系统信息和个别信息。一方面,在系统商进行信息异化和筛选的过程中,节省了单个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时滞,使系统信息更加一致和统一;而另一方面,处于同一模块的企业同时进行背对背竞争,遵守各自的潜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系统的内耗和浪费。

(三)外生风险降低和内生不确定性加剧的并存

模块化创新模式的信息异化、共同计划的结构体系以及“背对背”竞争特征,割断了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的耦合机制,能够解决企业面临的风险问题。但传统企业理论中的市场或外界环境外生的不确定性虽然在单个企业中降低了,却有可能演化成垂直一体化网络中的内生变量,导致所有合作企业承担的内生不确定性增加。

因此,要想最大程度发挥模块化创新模式的竞争优势,必须进行可行的规则设计和制度安排。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着手:

1、在合作企业之间进行模块化设计

处于同一区域的企业要进行模块化协同创新,必须进行下列模块化设计:一是确定组织框架的整体结构,进行模块系统角色定位,并建立相应的内部模块化界面;二是规定模块合作方法,并根据其在模块系统中的地位及影响范围,划分内部项目模块及队伍;三是定义模块性能的测定标准,根据系统演化和角色定位调整及时进行分离或替代、去除或增加、以及归纳或改变用途等模块操作,为组织战略提供适当的支持。

2、建立企业间相互合作的信息沟通机制

我国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仍缺乏联系,企业之间互信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导致企业之间技术封锁,创新不足。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兴起,围绕技术需求创新所构建的信息沟通机制正在成为合作竞争的关键。因此,要想进行模块化技术创新,区域内的组织成员必须具有更高的诚信。主要可以通过分享价值和忠诚的社会规范或者频繁的交易建立声誉市场,重点提高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和增加合作收益(龙勇,2004)。一方面通过提高模块合作创新的退出壁垒,增加成员企业的沉没成本,迫使成员企业选择诚信;另一方面通过保护性契约阻止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增加创新收益也是促使企业选择诚信战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日)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18.

[2]徐宏玲.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原理、机制及理论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2006,(3):85.

[3]童时中.模块化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4]Tarun Khanna,The Scope of anization Sciences,1998,(9):3.

技术创新模式篇6

二、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构建因素

技术创新模式篇7

一、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构建价值

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特点是其知识与技术的产品密度大于原材料与劳动力的产品密度,一般提到高新技术企业都是指在当代高端技术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知识经济实体,“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制、生产与服务”。正因为高新技术企业与“创新”密不可分,因此新产品、新市场、新组织形式的开拓都是高新技术企业赖以生存的价值所在,“自主创新模式”的构建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在压力。首先,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对自身技术领域产品的完整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是促使相关技术成果最终成为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产品的前提保障,符合高新技术突破的内生性。其次,高新技术的商品化过程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探索过程,还需要后续的推动环节,自主创新模式并不单单是创新问题,还是集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在内的系统性活动,因此它是技术创新、技术商品化以及获得预期商业利润的完整承载主体,缺一不可。再次,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模式构建除了是对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选择与优化,还包括对外部有利资源的引进与整合,是企业原始创新与吸收再创新的过程,封闭式创新不可能为企业带来商业成功,自主创新模式旨在打破封闭式创新模式的边界,强调研发活动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包括外部科研院、社会风险投资、政府机构、中高级人才市场等等,基于开放式的创新组织活动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大合力。

二、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构建因素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构建受到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以及竞争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的主要作用力来自于政策环境和技术市场,政策环境涉及到金融政策、贸易政策以及知识产权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离不开资金支持,政策的作用是为企业创造风险投资的引导力度,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对于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但效果都不够明显,主要原因在于相关信贷体系滞后,而在技术市场方面,尽管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还需要通过技术市场的辅技术支持来规避风险,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能促使高新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更为顺畅。内部因素的影响作用除了企业自身的运行机制、研发能力外,还有赖于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提供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我国现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着重研发、轻文化的现象,须知企业的创新价值观才是推动员工不断参与创新,敢于创新的土壤,营造宽容的有利于交流沟通的文化氛围可以让高新技术企业长久的保持市场敏感性。最后是竞争因素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与竞争对手展开的较量是创新的较量,因此拥有研发能力的原始创新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在前期的竞争中,技术的垄断占有主导地位,但随着技术研发进入成熟期以后,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进一步选择集成创新,即技术的整合创新,它考虑的不仅是企业对资源的占有,还是企业互动关系的综合,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因素并不局限于创新本身,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其是否能长久的占领市场意义重大。

三、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构建途径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构建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以及竞争因素,可以将其构建途径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环境系统、主体系统与组合系统。首先,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外部因素向我们揭示了政策与技术市场的重要性,因此环境系统的构建是为解决企业的资金投入与科技人才培养。在资金筹备方面,高新企业除了自我积累式的内源性融资外,可以考虑海外融资手段,我国目前的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都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且海外证卷市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开放性较高,高新技术企业可加强与国外投资银行的交往合作,“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投资基金的完善”,同时企业应开设专门的对外关系部门,负责与教育机构、科研院所、人才中介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二是主体系统,主体系统对应着企业的内部因素,即自主创新机制,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必须包括内生创新、引进创新与合作创新三部分,许多企业重视“内生创新”而忽略其他两种机制,实际上当企业遇到技术瓶颈的时候必须依靠后两种创新来刺激企业活力,因此对于企业文化的选择指向一种开放性精神的确立,强调创新与合作的兼容并蓄。三是组合系统,组合系统对应的是竞争因素,解决的是企业与竞争企业之间的互动,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一种动态市场竞争策略,当自身处于市场追随者的时候,技术创新是集成性的,其创新目标与市场需要保持一致,该阶段需要和其他相关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推动技术商品化;当自身处于市场占领者的时候,则要把握主动权,将创新重点转移到设计产品的独特性以及开拓新市场之上。

技术创新模式篇8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制作过程中,一共动用了160台Alpha工作站,其中有105台运行的是Linux操作系统。Linux是一个很年轻的操作系统,从它诞生的1991年算起,至今刚满12年。但是,它的发展和应用却异常迅猛,成为操作系统领域不可忽视的一匹黑马。迄今为止,Linux在全球范围内的装机台数已经超过1000万台,并且增长势头迅猛,甚至有一些分析家认为,未来Linux将成为Windows强有力的竞争对手。Linux操作系统引领的崭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为其赢得更多的支持和接受,同时也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

一、Linux的起源――开放式的技术创新平台

Linux是UNIX操作系统的一种克隆系统,它最初是由芬兰人Linus Torvalds于1991年开发,目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开发和维护,如今已经成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UNIX类操作系统,并且使用人数还在迅猛增长。

Linux是一个诞生于网络、成长于网络且成熟于网络的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的诞生、发展和成长过程始终依赖着五个重要支柱:UNIX操作系统、MINIX操作系统、GNU计划、POSIX标准和Internet网络。

Linux操作系统与其他操作系统不同,它除了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设备具有独立性、良好的移植性、多任务多用户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这一点是其他任何操作系统都无法比拟的。Linux操作系统遵循世界标准规范,特别是遵循开放系统互连(OSI)国际标准。凡遵循国际标准所开发的硬件和软件,都能彼此兼容,也可以方便地实现互连。

Linux系统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其源代码的公开性。由于Linux系统的开发从一开始就与GNU项目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它的大多数组成部分都直接来自GNU项目。任何人、任何组织只要遵守GPL条款,就可以自由使用Linux源代码,这为用户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度。这一点也正投嵌入式系统所好,因为嵌入式系统应用千差万别,设计者往往需要针对具体的应用对源码进行修改和优化,所以是否能获得源代码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加之Linux的软件资源十分丰富,每种通用程序在Linux上几乎都可以找到,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这一切就使设计者在其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开发变得非常容易。另外,Linux源代码公开也使用户不用担心有“后闸”等安全隐患。

同时,源代码的开放性也给各类教育机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而也促进了Linux的学习、推广和应用。

二、Linux的发展――自组织管理模式的诞生

自Linux诞生以来,凭借其稳定、安全、高性能和高扩展性等优点,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

20世纪90年代末Linux开始走红的时候,开源模型的共享代码组织使微软的领导层受到了震动。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发出过著名的言论,称Linux是“一颗毒瘤”,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则嘲笑开源许可模型像是一个吃豆精灵,不停地吞食着别人的源代码。但是,近好多年来,微软也同样逐渐向开源社区伸出了橄榄枝,为开源项目贡献代码,并且支持像Apache软件基金会这些知名的开源组织。这些举措无不表明微软承认自己只好与开源社区合作,而不是对抗。但是,另一方面,微软继续要求用户为其在开源技术中拥有的专利支付费用,通常竭力奉行它的专有软件知识产权许可战略――这恰恰与开源理念背道而驰。微软一向指控开源厂商侵犯其专利,扬言要打官司,一度声称Linux侵犯了其230多项专利。

微软软件和开源软件共存于一个比较大的行业环境中,这个环境有众多的开发方法、许可模式和混合型IT环境。微软的优势一直在于让创新贴近普通用户,而不是本身成为出色的创新者,但继续牢牢控制代码许可可能会削弱这种优势。微软没有再销售让人们可以自由创新的工具,微软销售的软件让人们在向它支付软件费用后才可以创新。这对微软来说是一大笔收入,但对创新者及用户来说却是沉重的负担。未来,微软在产权上的立场将会令很多顾客不满。

而Linux把源代码提供出来让懂的人进行修改,而非对源代码进行保密。这样一来,大家就可以一起来发现漏洞从而进行改进和增加新的功能来提高安全性能。开源本身已经成为强大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力量,它们比过去来得更安全,这个软件业巨头不会对开源运动构成真正的威胁。开源在市场上的发展势头很强劲,尤其是Linux在运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些网络(包括谷歌公司的网络),微软根本无力阻挡这股发展势头。

Linux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是因为它隐含了自组织的管理理念。这种自组织的管理模式不是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它是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以尊重人的需要和满足为基础,对这个系统进行人为的自愿的设计,使人们自愿自觉地改进工作,形成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自组织局面并不断朝着实现利用资源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的方向迈进。Linux的这种自主性管理实现了系统内部要素的协同合作,使得系统各类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种和谐、高效、稳定的方式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可望而不可求的。这种自组织搭建的高效率的工作平台将有效地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整个Linux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Apache公司法律事务副总裁克里夫・施密德就说过:“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厂商能够认识到:如果一个标准与开源许可和原则不相容,它必然会失败。”本人认为,自组织的模式和Linux的开放共享性将会不仅仅在信息技术领域,在其他的实体经济中也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因为只有一种具有开放性的产品才会真正贴近人们的需求,才会真正适应人们的需要,才会在人们自主的维护和改良下越来越好。

三、Linux的启示――技术创新模式的思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不断前进,信息化、网络化、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必将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趋势,Linux系统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也会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并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一)Linux的开源模式与微软的闭源模式究竟谁会领

众所周知,Linux创新模式以开源共享、集思广益、自组织、开放性经营为特点而异军突起;微软则是不断地强调自己的专利和版权私有,不惜顶着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压力坚定地反对侵权和盗版。毫无疑问,Linux的开源模式似乎更容易深入人心,更加方便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与推广。然而,微软的闭源模式则凭借着多年的经验积累、市场占有率、客户使用习惯及现有专利版权制度的保护而独领。从经济学上讲,软件和信息产品具有特殊性,一旦开发成功就可以近乎无成本地复制,微软正版软件的销售无异于毫无节制地重复销售、重复收费,无异于对消费者群体和市场的“霸占”,显然这里有不合理的成分。当然,Linux的开源运作模式也不是无成本的,也具有维护的团队。随着其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及产品的不断完善,软件的市场管理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开源性、自组织这样的长久持续运作问题是否可行也是值得怀疑的。因此,Linux的开源模式与微软的闭源模式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究竟谁会执时代的牛耳,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值得经济学人的关注和思考。

(二)自组织技术创新模式会不会成为常态的现象

Linux技术创新模式以开源共享、集思广益、自组织、开放性经营为特点,大家都无怨无悔、不计报酬地对软件产品做出修正和完善,这样一种自组织产品研发创新模式实属特例。但是,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尤其是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推广普及,在未来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领域,类似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可能会成为常态现象。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技术创新的苗头已经出现。例如,产品的定制化服务就是一种类似的产品创新模式。消费者把自己对产品的特殊需求传达给生产者,生产者按照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对产品设计做出特殊修改和完善,制造出特殊规格型号的产品再提供给消费者,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开源共享、集思广益的产品研发创新模式。

(三)自组织技术创新模式会不会引发经济学革命

以Linux为代表的自组织技术创新模式有可能引发经济学领域的一些革命性变化。例如,前面谈到的产品定制化服务模式。消费者向生产者提出的各种各样的特殊需求实际上就是各种各样的新产品设计方案,消费者无怨无悔、自觉自愿地向生产者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参与了产品的设计和创新,而消费者并没有为此而得到生产者企业的奖励和报答。生产者修改了产品设计满足了消费者的特殊需求,生产者企业反而认为我满足了你的特殊消费需求,你应该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但是,如果消费者对产品设计的合理化修改建议帮助企业打开了一个特殊的产品市场,难道企业不该为此合理化建议支付报酬吗?再如,人类基因组测序工程项目是一种类似的自组织技术创新模式,各个国家自己负担费用完成自己的测序检测任务,然后成果免费共享。如果一个国家的技术机构免费利用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果,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成本低廉的根治某种癌症的生物制品,然后向全世界此类癌症患者收取高额的药费,这样的行为合理吗?谁又有权利要求该制药公司降低药价去拯救人类呢?如果国家或世界向该药品制造商征收一定的技术使用费难道不合理吗?

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同样是一个世界进步的源泉。Linux带来的对技术创新模式的探讨很有价值,值得去思考,Linux带来的启示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技术创新模式篇9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60.02

2012年7月25日,国务院了《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中部地区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全方位扩大开放。大力扶持武汉市金融改革与创新;在长江流域实行大通关模式;加强科技体制创新,彻底改变原有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国家政策再次聚焦“中部崛起”,为新一轮的武汉经济发展带来良好契机。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武汉市最具发展前景、最具增长潜力的支柱产业,为推动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

1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现状

自2009年12月8日,武汉光谷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到2012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加快了创新条件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有力的支持产业联盟和孵化器的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更趋完善。

(1)创新平台建设循序推进。

2011年,武汉高新产业新建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建光电国家实验室;新建有机光子学、先进非线性太赫兹、纳米能源技术与器件等3个研究平台;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正式投入营运,集聚了包括7名两院院士在内的38个研究团队;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奠基。

(2)产业联盟和孵化器快速发展。

至2011年底,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组建了11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紧筹备射频识别、三网融合、智能电网等产业联盟。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和武汉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部级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创新中心奠基开工。全区孵化面积达到12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300个。

(3)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第一个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应运而生一批科技成果。2011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申报专利4034项,比上年增长26.1%;主导修订国际标准1项,主导制订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4项;8个产品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

2011年,武汉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分别为3448亿元和1074亿元,占武汉GPD的15.9%。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形成了武汉市三大主导高新产业,高新企业达595家,占全省55%,高新技术产业已具备相当活力与潜力,发展势头良好。相比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武汉高新产业规模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中下游,高新产值偏低,研发投入不够,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高科技企业数量不多,成为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2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不足

新世纪以来,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是距离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中心”的目标尚存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新技术产值较少。

2011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值达到3448亿元,占武汉市GPD的15.9%。2011年湖北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27.94亿元,武汉市只占到45.8%,与武汉市在湖北省“一城独大”的格局不相称;2011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万亿元,武汉市只占到3.4%,总量偏小。对比同层级的城市,大连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11年突破5000亿元,青岛早在2009年就突破了4000亿元,南京在2011年突破4000亿元,沈阳也在2010年突破3000亿元,而2011年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也超过武汉市,达到3485亿元。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沿海城市相比,2011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值11875.6亿元,2011年广州的产值15806.84亿元,占GDP的比重是33.7%,差距更大。

(2)高新技术研发投入偏低。

2009年,武汉市的研发经费支出为118.3亿元。2011年武汉市高新技术研发经费支出165亿元,占GDP的2.44%。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城市同期相比,2009年,北京的研发经费支出600亿元,上海400亿元,深圳接近300亿元。2011年,武汉的研发经费支出总额在全国19个城市中位居第9,虽然与GDP的位次相当,但与武汉市综合科教实力明显不符。

(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

武汉市的综合科教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拥有78所高校排名全国第三,100多万在校大学生排名全国第一,3个部级的开发区,100多所科研机构,18个部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21个部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专利申请量达21879件,专利授权量达11588件。但科技成果市场化能力明显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在一些发达国家,建在企业的研发机构超过90%,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7%设有研发机构,而深圳有90%。武汉市的科技成果和专利所有权分别有90%和60%以上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掌握,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率只有35%,且80%流向外地。将这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实际转化为生产力受到旧体制和市场的束缚。此外,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研究与实验经费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1.8%,远低于国际公认标准5%~10%,显示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对研发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和资金投入不够。

3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模式

(1)科技制度创新。

借国家“中部崛起”的第二次利好政策的东风,在武汉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起步阶段,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最大限度的发挥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以排解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并积极主动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创新性、有效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的显著外部性,以市场为导向,快速推进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制度创新。

深化高新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实现产权明晰,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激励作用,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加强监管,改革高新企业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发展。构筑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大胆进行研发机构所有制结构改革,加速科研机构市场化步伐,加强与高校的专业技术教育紧密结合,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可持续化发展。通过建立一整套激励技术革新的企业制度,充分利用优质的金融产品如贴息担保;加强与政府的双向往来,获得政府采购订单;并努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的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真正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市场地位,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微观科技制度,为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高新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在电子信息化时代,不断更新技术,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企业制度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的管理制度体系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骨骼,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同时,在先进的管理制度条件下,是发展与推动高新技术创新的稳定剂;不断进步的高新技术力又反过来促进管理制度的发挥与革新。所以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必须同时注重。如果只注重技术创新,会出现“瓶颈效应”;如果只注重制度创新,会终成“无根之源”。科技制度创新与高新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持续不断地推动科技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资源有不断向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之势。近两年策划和实施不少于50项、总投资不低于500亿元的光电子信息、生物、环保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在数字装备、电动汽车、光纤传感、网络接入等领域,建设一批新的国家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部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申报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继续加快建设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建设。

(3)金融体制创新。

巨额的资金投入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保障,对高新技术产业资金的注入正形成对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约。进一步提升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必须突破巨额资金投入形成的“瓶颈”制约。

为了突破资金“瓶颈”,扶持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政府的投入,拓宽对科技投资的来源面,开辟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融资环境,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投资体系。实施积极的科技产业化的金融政策,充分吸呐社会闲散资金,利用证券市场的快速筹资功能,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市场、建立多重科技投资基金,有效整合政府投入、证券集资、风险投资、信贷发放和海外融资,实现资本要素与产业发展紧密衔接,构筑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和风险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需要得到化解融资风险。一些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运行情况良好的中小型科技企业风险融资机制,在我国也正在逐步形成、完善类似的风险融资体系,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分为五个层面:第一,政府组织。如美国的中小企业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12月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挥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第二,政策性贷款机构。如英国的凤凰基金、韩国为扶持中小企业建立的产业银行等。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按照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意图从事投融资活动,对特定的贷款项目或企业予以政策性的支持,比如通过发放利率优惠的贷款,期限较长的贷款等方式支持被扶持对象。第三,政策性担保机构。如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等。各地都相继成立了信用担保机构。2010年3月,武汉市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挂牌,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以催生中小企业、孵化科技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工业中小企业为目标,凸显了产业政策导向,发挥政策优势,倾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作用。第四,风险投资公司。有政府、合作和独立私人风险投资公司之分。联想投资有限公司、浙江浙商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较有影响。第五,二板市场。如美国的纳斯达克等。2009年10月,中国创业板市场开板,面向各新兴的高科技、高成长的中小企业,为中小创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融资。

(4)人才管理模式创新。

要彻底改变研发与生产“两张皮”的状况,充分将科技资源用于生产,使生产力得到最大解放,必须建立市场化的多维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型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鼓励科技创新,将科技贡献与企业收益紧密挂钩,推动科技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科技人才的成长,真正实现创新成果与科技转化的收益,允许个人以科技持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重视建立科技人才的成长计划,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并大胆放手去实践,做到事业留人。

强化“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念。通过技术入股、聘请、兼职、创业支持等多种方式吸引与鼓励科技人才来武汉落户。有效落实培育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融合的优惠政策,培养能造就市场的科技专家和具有科技背景的企业家,使具有创新才能和高科技水平的人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积极吸引与造就一批包括海外华人资源和本地人力资源在内的会管理、懂科技的高水平、创新型复合人才。

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有效吸纳、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保证高新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在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结语

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时代,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首位城市,武汉要抓住机遇缩小与发达城市的差距。推动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核心是要建立一套科技体制创新机制;发展武汉高新技术离不开风险资本管理,完善风险资本管理体系是必经之路;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人才管理模式是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尽管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小且分散,研产衔接差,只要大力优化投资环境,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技术交易制度的完善,构建多层次区域性金融市场,不断聚集巨量风险资本,加速推动武汉高新技术的规模化与差异化经营,使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良好的发展。

据悉,武汉市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2―2016年)》的报告已出台。根据规划,到2016年,该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将力争超过1.3万亿元,打造光电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业等4个千亿产业,形成40个国内一流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集群,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为实现上述目标,武汉市将通过组织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三大行动,并推进千亿产业支撑、百亿企业打造、市场主体培育等三大工程。还将举全市之力支持东湖示范区建设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打造成吸引全球创新资源的特色产业聚集区。

技术创新模式篇10

哪怕是制作阶段,当前由技工来绘制JDP源文件(国内与CNC设备对接的绘图软件)时,他们的每一笔“刀路”(软件命令)就像画家的每一笔一样对作品的最终效果的呈现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但他们如何保证能完成自己并不擅长的工作呢?我们认为,JDP源文件绘制无论是制作设计师的作品还是自己设计制作都应该具备完善的美学观念和专业设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把工艺美术的现代化革新保持在美学与艺术的道路上并最终形成一门新兴的与科技产业紧密结合的专门美术类别——数码工艺美术。弥补市场对JDP绘制人才需求的缺口、改善相关设计人才结构是数码工艺美术专业的重任。该专业的建设目标是抓住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契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教育产业互动、教学模式改革等一系列举措,紧密对接国际先进的数字雕刻及3D打印艺术理念和技术,解决影响和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打造集设计、制作、实训为一体的数码工艺美术实训基地,不断推动建筑装饰设计、家具设计、产品设计等应用领域及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领域的教学实训体系改革。该专业的建设紧跟社会需求、科技进步、行业潮流、国际趋势,充分对接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进而前瞻性的提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水平,保证学生的能力“不落伍、跟的上、有特色、能创新”。在具体建设内容上,根据专业内涵建设需要,结合数码工艺美术特点,室内设计专业数码工艺美术实训基地将建设成由“一个中心、四个工作室”(即研发设计中心、木雕实训工作室、石雕实训工作室、金属雕刻实训工作室、3D打印实训工作室)组成的实训工作室群,前端培养学生研发设计能力,后端提升学生操作先进技术和设备制作工艺美术品的动手能力,从而构建成完整的教学实训体系。

技术创新模式篇11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2-0157-02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开始关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王中华、赵曙东依照技术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分为三大基本模式,即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其中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是主要模式。代传奇通过总结归纳影响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内、外部因素,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决策的三层次模型,提出了“不同的企业环境、不同的创新项目应该采取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张玉韬、吴凤平运用AHP分析法比较了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创新模式,得出了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应该以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为主,不断地积累资金和高技术人才,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飞跃的

结论。

1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在企业数目中占据了较大比例。以工业企业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工业企业单位数为343769个,其中包括9448个大型工业企业,53886个中型工业企业和280455个小型工业企业,中小型工业企业占据了总工业企业97.3%的比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从外部因素来看,中小企业发展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担保问题等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企业规模发展。从内部因素来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短缺、研究开发费用昂贵以及技术创新本身的风险性,只能依靠模仿其他产品,并进行生产与销售,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力量不足。企业主要关注产品的价格、渠道和广告宣传,而不能根据市场的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新产品,造成企业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中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很多企业经营者缺少管理经验,其中还有大部分企业仍然属于家族型企业,企业员工主要是家庭成员,因而缺少技术创新人才,影响到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三大模式

自主创新(Independent Innovation)是指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创新工作,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源由企业投入,企业对创新独立进行管理。

模仿创新(Simulating Innovation)即通过模仿而进行的创新活动。

合作创新(Collaborating Innovation)即通过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

3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3.1自主创新模式

自主创新由于开发成本较高,并且自主创新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开拓市场。我国目前有少部分中小企业成功地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转型。下面以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为例进行说明。

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是集食用、药用真菌的研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科技企业,公司主要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专家,积极与世界上相关国家或科研机构建立科研协作,主动参与本领域的各种学术活动,使华丹公司广泛获得了本领域的前沿知识和信息,为其有效的创新奠定了条件。因而在5年时间里先后研究出了一系列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和配套设备。自公司创建以来,共申报国家专利16项。

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实现自主创新,必须加强企业创新理念,吸纳创新型人才,同时加大资金投入,这会大大增加企业的开发成本,而且技术创新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因此,并不建议中小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模式,而是希望具有一定资金实力、敢于创新同时又拥有大量创新人才的部分中小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模式。

3.2模仿创新模式

模仿创新的优势在于:可以节约大量研发及市场培育方面的费用,降低投资风险,也回避了市场成长初期的不稳定性,降低了市场开发的风险。这种创新方式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要企业关注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产品的市场需求,一般是在产品已经占据市场的前提下,开发出类似的产品,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达到较好的市场份额。这种技术创新模式适用于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资金不足,又不愿承担创业风险的中小企业。但是实行这种模式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创造。

3.3合作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的优势在于:可以弥补企业在进入新行业时的资源和能力不足,获得“1+1>2”的整体效果大于局部效果之和的效应,实施合作创新的合作各方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化。因而合作创新模式是最适合中小企业的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又包括企业委托、企业合作和建立产学研基地等多种情况。

企业委托模式是指由企业提供资金并确定研发要求和目标,由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提供科研人员、必要的技术设备,由这些科研人员自主进行研发,然后将研发成果交给企业。这种模式能够解决企业技术人员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不利于提高企业自己的创造力。

企业合作模式是指为了完成某一技术或产品研究开发,几个企业相互合作建立合作组织,共同出资、共同开发并共享研发成果的一种合作创新模式。可以是几个企业合作,也可以是几个企业和高等院校、几个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根据合作各方的优势进行合理分工,加快研发进程,提高研发效率,同时多个单位共同参与能够有效分担风险。这种模式不仅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优势互补,但容易造成企业间的一些利益纠纷。

建立产学研基地指企业与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签订合同,共同建立产学研基地,一般由企业提供场地和部分资金,由大学或科研院所提供研发所需的一些设备和人员,人员主要是大学生和科研人员。这种方式对高校来说有利于学生接触企业,学到很多课堂之外的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对于企业,有利于企业了解更多新技术,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研究成果。

综上,本文认为对于部分创新能力较强,并且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人力资源的中小企业,它们可以选择尝试自主创新模式,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加速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则应以合作创新模式为主,模仿创新模式为辅,主要是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同时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等,实现多方的“共赢”。另外可以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学习其他大型企业,进行模仿创新,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莉莉,黄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模式探究[J].

 东南大学学报,2006,(12).

[2] 王中华,赵曙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中

技术创新模式篇12

一、技术创新的含义

弗里曼在1982年提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缪尔塞在80年代中期对几十年来在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上的多种主要观点和表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技术创新是一个以从创造性技术构想出发到新产品市场成功实现为基本特征的层次性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产品的市场销售和转移扩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

二、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

中国的中小制造业企业作为中小企业是在中国工业化初始阶段和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崛起的,因此,其具有所有中小企业的特点,同时作为一种行业,其也具有独特的制造业的行业特点:首先,数量多,比重大。随着我国市场的逐渐放开,国外的工业企业的大举进入,以及本土企业的迅速崛起,造就了我国制造业行业以中小企业占绝大部分的格局,同时这也符合我国人口多、资源廉价、农村工业刚启动的现实。其次,产出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低。由于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起步晚,并且生长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受到来自国内外企业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共同夹击,在现代化进程中,很难很快实现企业“巨人化”,同时由于技术装备水平低,大部分中小制造业企业都是资本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且能源消耗大。再次,投资主体多元化。在中国,行业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国特色,大型企业大多是由国家出资投资兴建,因而多为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多半为民营企业,我国市场逐渐放开,外资企业大肆进入国内市场。最后,组织程度差。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大企业是大而全,小企业是小而全,在生产领域专业化协作程度差,在销售方面缺少固定的渠道。特别是在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方面,没有专门的法律,也缺少扶持政策,同时缺少发达国家那样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当前我国中小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中小制造业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技术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中小企业控制市场的能力不强。但是中小制造业企业规模小,机制灵活,信息反馈迅速,因此也具有大企业不具备的优势,当前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如下问题。

1、资源配置落后

技术、资金和管理可以称得上是制造业企业发展的三驾马车,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小制造业企业由于在资金和工作环境上都不能和大型企业相比,因此导致了中小制造业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尖端创新人才的匾乏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虽然,有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家能够在实践中通过学习提高管理水平,有的却因为学习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而制约了技术创新的开展。“技术做不强,管理跟不上”成为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

2、组织结构简单

中小制造业企业相比大企业来说,其内部组织层级少,管理幅度也不大,同时由于受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中小制造业企业的组织建立很灵活,富有弹性,易于沟通,有利于减少内部信息交流中的损失,经营管理集中更易对多变的环境作出迅速反应,及时确定创新决策。

3、企业触资难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金实力不强,债务比较沉重、资信较差、还款无保证等导致外部金融机构不愿意在中小制造业企业上投资,中小制造业在发展上难以筹集到低成本资金甚至筹集不到资金,即使筹集到资金,企业利用银行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则易形成过高的企业负债率而导致企业盈利微薄甚至出现负增长。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属县(市)工业企业和乡镇企业,尽管企业希望依赖政府和银行,但实际上90%的技术开发资金是由企业自己来承担。因此,即使中小企业所选择的项目有前景,但由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许多诸如技术、财务、管理等风险,好项目不一定就意味着成功,必须具备相当的财力和物力,而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实力不强,融资能力有限,导致中小制造业企业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资金紧张,难以满足技术创新过程中研究与开发对资金的需求。

4、国家政策扶持不够

由于我国具有相当长的计划经济的历史,因此,国家对于国有大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一直以来很大,常年的积累导致了我国大型制造业企业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水平相比中小制造业企业具有很大的优势,以往国家的技术改造投资几乎全都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不够重视。就现在的现状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受政府资助也不多,导致了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面对重大技术创新往往有心无力。虽然近几年我国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的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是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上所作的工作依旧是缺乏的。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不具有系统性。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税收及财政政策上没有优惠政策,而且政府虽然有中小企业创新投资基金,但是其规模和运营方式都是不够成熟,而且基金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这些都是我国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上的不足。而且很多政策制定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完全落实也是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不够的原因。

5、创新成果保护难

在我国,虽然有多种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存在,但是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经常发生,而对于中小制造业企业来说,一旦自己的专利技术被盗,就会对企业的收益产生严重的影响,增加了技术创新的风险,一旦知识产权受到侵犯,中小制造业企业要么选择昂贵的诉讼费要么选择接受知识产权被盗带来的经济损失。

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分析

按照不同的标准,技术创新模式有着不同的划分种类,而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技术创新模式,其在内容上是有交叉的,基于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在内容上能够最大限度地互补,同时中小制造业企业更熟悉的就是自主、模仿、合作三种创新模式,因此本文将就这三种模式进行分析。

1、中小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分析

自主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产业化和国际化,获取商业利益的创新活动。自主创新具有率先性,通常只能有一家,其他都只能是跟随者。自主创新有时也用来表示一国的创新特征,与技术引进相对,仅指依靠本国自身力量独立开发新技术和实现创新过程的活动。自主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技术积累和突破。另外,技术创新后续过程也都是通过企业自身知识与能力支持实现的。

对于中小制造业企业来说,要发展壮大必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自主创新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唯一有效手段,可以说进行自主创新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不一选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小制造业企业都适合于采取自主创新模式战略,就大多数的中小制造业企业来说,他们很渴望成长壮大,创新的欲望也很强烈,但是其在创新资源上还是非常缺乏,首先,技术基础和技术积累不雄厚,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开展创新活动,短期内很难提高创新的档次和效率。其次,中小制造业企业无法承受自主创新的长期投入,为了避免半途夭折,许多中小制造业企业宁愿选择放弃自主创新。

2、中小制造业企业模仿创新模式分析

模仿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方法,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以其为基础进行改进的做法。模仿创新由于其起点不高,是现行各国企业为了缩小和技术领先企业之间的差距而普遍采用的创新行为。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模仿创新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巩固和超越。其中,“超越”是对技术引进更高一层的要求,是进行技术返销的重要手段。

大多数中小制造业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都很弱,技术水平与大型企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模仿创新是获取技术后发优势的客观基础。同时,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模式的演进过程都表明,模仿创新模式是各个企业都不能逃避的创新手段。日本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综合来说,模仿创新是中小制造业企业接触先进技术的捷径,并且通过模仿创新,中小制造业企业还可以规避自身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劣势,避开了研发的高额投入。

3、中小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模式分析

合作创新模式是指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联合开展创新的做法。合作创新一般集中在新兴技术和高技术领域,以合作进行研究开发为主。如果说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属于企业的内部创新,那么合作创新可以称为一种外部创新,它的出现是由于信息、经济、技术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企业的竞争加剧,技术研发的难度也不断加剧,有时候为了攻克一个技术瓶颈单靠单个企业的力量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虚拟化给借助外部科研力量来完成技术攻关创造了硬件条件。

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实力相对较弱,在一定的情况下选择合作创新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进行合作创新,首先要选择创新资源上最能体现互补的合作者,从而达到资源的配置效率最大化。另外,在合作创新的过程中,为保证合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能够准确预测出可能的风险,并通过合作协议的法律形式来明确各方面的权、责、利,建立必要的监督和保障机制,保证合作目标的实现。

五、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发现,对于中小制造业企业来说,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是三种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互相之间也不具有代替性,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对于中小制造业企业来说就不可能选择一种万能的创新模式来包括这三种模式,中小制造业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方式成为保证创新成功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小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战略一致原则、环境匹配原则、适宜原则、效益性原则和技术积累原则。此外,中小制造业企业在新生、成长、成熟、衰退各个时期,都会受到政治、经济、行业环境和企业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在不同阶段,所选择的技术创新模式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技术创新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市场需求环境的变化,合理定位,扬长避短,结合企业自身面临的各种内外部关键性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方式。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