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优质护理合集12篇

时间:2023-05-29 08:56:19

老年人优质护理

老年人优质护理篇1

①自行设计问卷: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②焦虑自评量表(SAS)[5]:该量表主要评定老年手术病人有无焦虑症状及其频率,含20个条目的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1分:没有或很少时间;2分:小部分时间;3分:相当多时间;4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各条目得分累积之和×1.25)≥50则认为病人有焦虑情绪。③抑郁自评量表(SDS):该量表主要评定老年手术病人有无抑郁症状及其频率,含20个条目的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1分:没有或很少时间;2分:小部分时间;3分:相当多时间;4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各条目得分累积之和×1.25)≥53则认为病人有抑郁情绪。④病人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来调查病人满意程度,总分为100,<60分为不满意,60分~79分为基本满意,80分~100分为非常满意。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病人焦虑标准分为(41.13±3.58)分、抑郁标准分为(41.14±3.96)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实施做到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在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之前,一方面加强了科室护士对全程优质护理理念和精髓的理解,让护理人员领悟到的全程优质护理理念和精髓贯穿于日常护理过程中,对既往存在的护理缺陷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另外,一方面加强护理人员手术方面护理知识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病人所患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加强护理人员对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置能力的培训和演练,减少因病人无法得到同质化的护理服务而影响本研究的结果。

②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做到采用集体讲座和个人教育相结合、文字和多媒体及书面与口头教育相结合、理论讲座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手术病人进行集中宣教,让病人对手术室环境、手术,麻醉方法、术中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均有一定的了解,减少病人认识方面差异而导致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减少盲目的担心和恐惧,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老年人优质护理篇2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4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95-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城市的第四大死亡原因,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8.2%,且有逐年增加之势[1]。COPD以肺功能逐渐减弱和周期性急性症状加重为特征,反复的急性加重不但加速病情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和医院带来较重的经济和医疗负担[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文关怀又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改变服务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措施。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和尊重人的权利[3]。我科(呼吸内科)自2010年8月响应卫生部号召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服务以来,在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全方位的身心整体护理的同时,建立护理人文关怀模式,注重人文关怀的实施,增加了老年COPD患者的信心,加快了疾病康复的步伐,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护理人文关怀概述及内涵

美国护理理论家JeanWatso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将护理人文关怀阐述为护士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的专业价值和态度,具有关怀意愿性,社会责任性和治疗的目的性[4]。既需要护士理解人性需求,又要理解病人的需求,综合运用到关怀病人的护理实践中。其内涵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护[5]。

2老年COPD患者的疾病特点

老年COPD患者,大多体质虚弱,肺功能差,骨质疏松,基础病较多,病情变化快,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同时由于长期患病,社会活动减少,经济收入降低等,极易形成焦虑、压抑的心理状态,一部分老年人因为子女在外地或因为工作的关系,无法一直陪伴、照顾老人,导致老年人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老年COPD患者恢复缓慢,病情容易反复,不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

3老年COPD患者注重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

3.1入院宣教时的人文关怀当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以微笑的表情,热情接待患者,选择适当的称呼向患者“老爷爷、老奶奶、老太爷、老太太”等,主动将其领到病床前,介绍病房设施:呼叫器的使用,可摇病床的使用,床栏的使用,卫生间设施及注意事项等;向患者介绍病房其他患者,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然后视患者的活动能力,带领患者或家属对病房环境进行导游式介绍: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电梯、开水间、配餐间、污洗间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患者介绍住院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及自己,告诉患者自己对他的护理完全负责,如暂无家属陪护,护士可以帮助订饭、倒开水、扶下床活动等,让患者感觉很温暖,有家的亲切感。

3.2护理评估中的人文关怀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的肺功能、缺氧程度、咳嗽咳痰情况,特别要了解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是否有经济困难、是否有子女陪伴、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否平稳等,并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按照所定的计划,逐项认真的实施。对于家庭支持欠佳的老年患者,护士要特别多关心,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要。并适当地与患者家属作有效的沟通,做家属的思想工作,争取家属的支持,共同帮助老人恢复健康。

3.3执行治疗时的人文关怀护士在给患者做各种治疗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保证治疗安全,杜绝以往的哑巴服务和被动服务[6]。老年患者由于听力减退,护士在核对床号、姓名时,患者听不清,往往含糊其辞,要求护士一定要询问清楚患者的姓名或让患者自己说出姓名,或向家属求证后才能执行治疗。执行治疗前,一定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目的,用药的名称,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让患者有知情权,再熟练轻巧的操作。老年COPD患者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是低流量吸氧和雾化吸入。这两项治疗要求患者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吸氧时,要求用鼻吸气,尽可能用口呼气(缩唇呼吸),而雾化吸入时,则要求患者改变呼吸方法:用口吸气,吸入雾化药液,用鼻呼气。大部分老年COPD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责任护士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向患者讲解,示范。直到患者学会、弄懂、会做。在治疗过程中耐心倾听患者对治疗的感受,是否有不舒适的感觉,指导患者雾化结束后要多喝水,帮助患者叩背,以增强雾化吸入的疗效。

老年人优质护理篇3

结果:临床开展优质护理后,老年患者血压较之前稳定,睡眠质量明显好转,情绪稳定,心理状态好,其他各项生命体征趋向稳定,老年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同时对临床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提高。饮食情况,其他生命指征及生活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

结论:老年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与其各项生命指征及各系统生理功能都有密切联系,做好优质护理,有利老年患者疾病的康复和治疗。

关键词:优质护理 老年患者 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39-01

为了进一步落实省卫生厅《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和全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精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院健康和谐发展。而现有质料显示,伴随社会发展,人民收入提升,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有很大提升,老年人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老年患者逐渐增多,相对而言老年患者的行为、语言、体能、智能、性格及身体各个系统都逐渐衰退老化,也相应出现心理问题。针对如上问题临床采取了优质护理,效果非常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通过临床开展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据统计临床患者中60―69岁占20.5%,70―79岁占10.5%,80岁以上5.3%。终上所述多数患者都存在个人生活能力、言语和智能等障碍。

1.2 方法。对60岁以上年龄段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根据老年患者特有的心理特点,以及不同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和方法。同时责任护士熟悉自己负责患者的病情,观察重点,治疗要点,饮食和营养状况,身体自理能力情况,并能够及时与医护沟通,护患相互信任支持,关系融洽。实施优质护理让每一个护理人员将优质护理的观念牢记于心。如微笑服务,微笑迎接新病人,微笑巡视病房,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1.3 优质护理对策。由于绝大多数老年患者在刚入院时都产生会焦虑不安、郁闷等心理现象,所以在临床护理时就需要护理人员主动关心患者,耐心、细致的解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直至患者或家属满意,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入院患者,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查房时间及相关管理规定。同时了解病人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做好病人的状况评估工作。为病人提供合理、安全、安静的医疗环境,指导其配合和活动,并应为其介绍病情和指导用药。护士热情与患者交流沟通,从而加强护患感情上交流,尽最大努力给患者心理安慰。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在语言上给患者以安慰、解释和疏导,积极主动关注患者生活,并在生活上对其关心、照顾、协助其做好生活护理。同时积极帮助和指导他们进行功能锻炼,不断对他们进行言语上的鼓励。对言语和智能障碍的老年患者,这部分患者存在语言障碍,不能完整的表达其心理上的需求,所以护理过程中尽可能多运用形体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同时护理人员耐心、细致、认真观察患者反应,准确无误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在生活上对其关心、照顾,协助其做好生活护理,面带微笑,用丰富肢体语言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给予患者康复的信心和勇气。

2 优质护理效果

2.1 患者方面。

(1)睡眠质量:实施优质护理后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自身免疫力增强,住院天数缩短,疾病恢复较快。

(2)情绪稳定,心理状态好:老年患者主动找护理人员反映病情和积极配合治疗。与医生主动探讨治疗方案,并在功能锻炼中积极踊跃,护患相互信任、支持、关系融洽,不断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血压情况:老年患者多数血压偏高。在住院期间通过优质护理,消除了恐惧、紧张、消极因素,血压较前稳定,气短、胸闷、烦躁不安等不良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

(4)食欲:患者自述饮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由于心情愉悦能促进胃液、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从而使消化功能得到改善。

(5)病房陪护减少,病房秩序好转:患者在病房里感受护理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及病房舒适的氛围,病房里经常传出欢声笑语,患者及家属都带着感激,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患者100%满意。

2.2 护理人员。经过实施优质护理以来,护理人员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站在患者的角度说问题,体现护理人员的真诚与善良及同理心。在护理工作中得到患者认可,增强其职业价值感与自豪感。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护士在学习和实践中学会成长,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3 讨论

护理人员是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主体,全面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推进责任制护理的开展,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使护理人员在优质护理中学会成长。在守护生命过程中一并收获快乐,做好每一件平凡的护理工作,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去感受护士自身价值。

开展优质护理对于临床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具有显著疗效,优质护理在临床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老年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效果非常明显,不论身体还是心理上其各项生理功能都能调节到最佳状态,再通过优质护理满足病人基本生活需要,保证病人安全,保证病人躯体舒适,协助平衡病人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最后希望更多医护人员来关注和研究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问题,进一步挖掘心理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作用,来提高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生命和生活质量。

老年人优质护理篇4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就包括了慢性阻塞性肺病,这种病的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上升,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呼吸系统疾病也呈现出高发的态势[1]。如何采取优质的护理手段将患者反复的概率降到最低已经成为临床上一个主要的问题,本次研究就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之后患者的表征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理并且分析2012年2月~2015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可能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被临床确定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卡,选择分别经过优质护理与普通护理护理的患者共计84例次(患者里面男性患者共占48例次,女性患者共占有36例次),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7.3±0.3)岁。第Ⅰ组、第Ⅱ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比较上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可以应用于本次的学术研究。

1.2方法 整理并且分析2012年2月~2015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疑似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被临床确诊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记录,选择分别经过优质护理与普通护理护理的患者84例(其中患者里面男性患者共占48例次,女性患者共占有36例次),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3±0.3)岁。将这84例次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Ⅰ组为对照组,第Ⅱ组为观察组,在研究中对第Ⅰ组患者采取普通的普通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对第Ⅱ组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身体情况的差异。

1.3观察指标 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指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肺功能检测情况、身体体质的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这次研究我们所采用是临床常规使用的SPSS统计软件(版本为19.0),实践中使用这款软件对临床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研究出来的结果假设P

2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护理之后,作为对照组的第Ⅰ组患者(采取普通的普通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和作为观察组的第Ⅱ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采用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善情况要明显的优于采用普通护理手段进行护理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而且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要明显的活跃于采取普通的普通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经过研究发现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3讨论

经过研究发现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采用优质护理手段进行护理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身体体征要明显的胜于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的患者。这几年来随着我国老年化问题的越来越严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患者也逐步呈现出上升的态势,老年的的身体情况本来就相对要弱一些,而且还通常伴随有其他的疾病,所以护理起来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且这种疾病比较容易复发,医护人员更加要细心、耐心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也要向患者传授相关的护理知识,让患者自己也参与进护理的行列中来,实现良好的医患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2]。本次研究表明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恢复程度而且进行优质护理后节省了患者的相关费用提高了患者的肺动力,对患者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大护理人员采用,广大医护人员在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时应当优先采用优质的护理方法,减少老年人的痛苦。

老年人优质护理篇5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2010年1月卫生部下发了《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明确一个主题: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1]。本院积极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开展临床护理优质服务,老年科有幸成为了医院的第一个试点科室,作为首批试点科室,在改变分工模式、护理排班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健康教育落实。对老年患者实行人性化管理方面,增加便民措施等多方面积极进行探讨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创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老年科病区严格实行“管床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的三级护理质控制度,权责分明,重新修订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并首先推出了“基础护理班”的创新排班模式,也就是现在的APN模式,实施个性化的基础护理服务。改革排班方式实行弹性排班,减少了交接班的次数,让患者得到连续性的治疗及护理。

老年科护理团队是一支年轻化、优素质的团队,为科室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高度重视护士积极性的调动,实行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挂钩制度。根据护理岗位的技术要求、工作风险、劳动强度、工作重要性等要素确定分配原则,同时进行实际工作质和量的考核,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2 增加特色便民措施

为保障医疗质量,提高优质护理内涵,方便患者住院生活。老年科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便民措施,贯穿于患者从入院至出院整个过程。从陪同办理入,出院手续,专人详解每日清单,到负责点餐,热饭,协助用餐。从日常生活用具小到针线包,剃须刀,老花镜,扣子,大到免费提供使用微波炉,电冰箱,都一有尽有。

针对于老人意外发生率高,卫生间配置有紧急呼叫器,防滑垫,防摔倒扶手。天气转冷,自制温馨可爱暖手宝送给有需要的患者。且在院患者生日时都会收到有全体护士签名祝福的自制生日贺卡。

独有的活动中心,置有乒乓球,跳棋,围棋,羽毛球等各种娱乐设施。八种报纸免费翻阅。定期组织健康讲座,节日演出等丰富患者生活。

3 首创移动护士工作站

老年科推行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是全院最先启用移动护士工作站科室。这里包括两个含义。

首先为前移护士工作站,护士的岗位在病房而不在护士办公室。本科室按照床位分配分为四个管辖区,各班管辖区域内配备可移动型护士工作站。内置有输液盘,血压器,体温表,责任护理表等,及常见护理操作必要所需用具。减少疲于奔波在病房与护士站,治疗室之间。减轻护士劳动量,把护士还给患者。

我院不仅实行电子病历,简化护理文件书写,推行表格式护理记录单,节约了护士书写时间,另外,医院为更好体现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构建无线局域网。为我科配备手持移动护士工作站。以掌上电脑系列为硬件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站在任何一个辖区,轻触屏幕住院患者所有信息一目了然,包括医嘱,治疗,护理,录入体温,巡视时间等。移动护士工作站是护士工作站在患者床边扩展与延伸。优化护理流程,缩短护理操作时间,做到把时间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更加科学的有效的服务于临床,为实行优质护理提供更便捷途径。

4 称呼转换,推行亲情式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称之为“无陪护病房”,“温馨病房”。老年科收治病人大多为75岁以上的老人,直呼其名或床号,爹爹,婆婆等显然缺乏对老人的尊敬。而XX爷爷,XX奶奶,一句亲人般的尊称,拉近护患之间距离,营造家的气氛。

凡住院患者,一视同仁,没有让患者产生落差感,任何时候护理治疗都不打折扣。细微的称呼转换,患者得到的是被尊重感和认可感。增加了理解与包容,更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亲情式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充分保障了患者的各项权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精神需求。

5 总结

老年人优质护理篇6

本组抽取了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优质护理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120例老年患者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76.8±2.1)岁;28例为心血管疾病、22例为呼吸系统疾病、19例为神经系统疾病、21例为糖尿病、12例为癌症、30例为其他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相关护理人员做好打针及发药工作,同时需保证患者输液卧位的正确性及科学性[2]。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方法,主要措施如下。

1.2.1实行护士分管患者制度,每一位责任护士均需要做好自己分管患者的各项工作,包括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等。

1.2.2实施弹性排班措施,对患者进行固定分管。由于干部保健病房保健对象较为固定,需对其构建系统化的护理链条,包括干部社区医务室、体检、门诊及住院等内容。

1.2.3不仅需要对老年患者进行身体方面的治疗,还需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焦虑、害怕及恐惧等心理状况,同时给予他们生活方面的关心,以此为老年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树立信心。

1.3判定标准 生活质量方面使用SF-36量表评定[3];满意度方面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设置四个等级,即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4];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例数/n×100%。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的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和组间比使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结合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

2.2两组老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68.3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

3 讨论

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的各方面机能均呈现衰退的情况,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便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对于医院来说,要想实现稳健发展,便需要建立"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方针,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临床护理,这样患者才能感受到医院的优越性,从而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

笔者认为,优质护理关系到多方面的护理优化,主要包括:住院环境、服务态度、护理管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5]。①住院环境。病房需保持一定的温度与湿度,各项设施需齐全,如电视、空调、呼叫系统及洗浴设施等。走廊需有扶手,铺防滑地板,墙壁需体现出艺术化布置,流露出积极健康的文化气息,以此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条件允许情况下需为老年患者提供象棋盘与麻将桌等娱乐实施;②服务态度。相关护理人员需注重自我素质的提升,对于老年患者的问题需耐心解答,并充分满足老年患者的合理需求。对待工作需保持高度的热情,懂得尊重、宽容及同情老年患者;③护理管理。围绕老年患者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规范科学的预防措施。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护理管理体现出优化的特点;④生活护理。大部分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为老年患者喂水喂饭,处理大小便、理发及修剪指甲等[6];⑤健康教育。无论是对老年患者还是家属,均需要进行健康教育,以此引起他们对疾病的重视。比如对于糖尿病老年患者,需告知药物及食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晓梅.优质护理对老年患者住院满意度的提升[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6:389-391.

[2]朱淑贞.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90-91.

[3]袁瑞香.循证护理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10.

老年人优质护理篇7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65-02

老年患者慢性病多、病程长、病情重、用药复杂,老年人一旦患病住院治疗时,存在一系列问题,患者及其家属有着更大的思想压力,使得老年人悲观敏感、忧心忡忡、孤单寂寞;家属也力不从心,儿女不但工作繁忙,而且还要照顾幼小的孩子,无时间照顾住院老人。当前广泛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正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开展优质病房为神经内科、干部病房、心血管呼吸内科等主要对象都是老年人,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得到了患者、家属及医生的一致好评。现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1 改革模式、转变观念-包干责任制

废除功能制护理模式-以处理医嘱为中心的护理,流水线式的分工护理;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整体的护理。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实施护士“包”病人,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护理,每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护士负责。实施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后,责任护士以自己负责的患者为中心,基础与专科有机结合,实现整体护理。更加专注地做好患者的饮食、大小便、皮肤等细节护理,使患者身心舒适,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使服务更加贴心,从而提高老年患者护理质量。责任护士的辛勤付出赢得患者的高度赞赏,出院后老人拉着护士的手笑地说:“姑娘,你比我亲闺女还亲,谢谢!”

1.2 提升护理人员服务理念,体现人性化护理 实施责任制护理后,责任护士增强意识,更加微笑服务,老年人住院病程多数较长。因此,对周围人的一言一行都十分在意,对此,护理人员的笑容就像阳光一样给老人营造欢乐的气氛和家的感觉。

1.3 着力加强健康宣教,消除安全隐患 老年患者机体各系统的活动减少,各种感知功能的减退,各脏器功能下降,对气候、环境、饮食等适应能力差,心力和体力不足,反应能力迟钝。存在坠床、跌倒、烫伤、漏服药物等危险因素。责任护士通过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使老年患者掌握如何预防危险因素以及应对的措施。

1.4 关注老年病人心理护理 目前老年人空巢或半空巢现象普遍,导致失落、孤独,加上患病后子女不在身边,恐惧、焦虑、敏感多疑的心理状态接而来,对老年人的康复极为不利。优质护理后,责任护士全程负责,细致观察了解患者心理需求,耐心地把老人当亲人护理。与老年患者谈心、鼓励和赞扬老人、生活起居多给予协助、聆听意见和建议、开导安慰,帮助其树立信心,使得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对护理人员信赖,填补老人“感情饥饿”现象,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状态,以利于疾病恢复同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2 结果

2.1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改革护理模式、转变护士观念,实行包干责任制,使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由之前的89.9%提高至99.1%

2.2 人性化护理更加突显,护患关系融洽,大力减少了医患纠纷。

2.3 护士责任心增强、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患者,健康宣教到位,老年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增强,从而大大降低隐患。

2.4 通过优质护理,使老年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得到精心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晓红.转变观念 勇于探索 公立医院护理工作改革探讨.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19-21.

[2]林兴凤.以责任制护理为切入点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国医院,2010,11,第14卷第11期.

[3]吴少珠.5S护理模式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全科护理,2009,7(4).

老年人优质护理篇8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中抽取10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50例。其中男44例, 女56例, 最小年龄53岁, 最大年龄95 岁, 平均年龄72岁。老年患者的疾病类型有以下几种:高血压病20例, 冠心病10例, 糖尿病22例,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8例,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3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1例, 生活不能自理者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实施办法

1. 2. 1 责任护士应在第一时间对老年患者全面评估 首先需要评估患者一般情况, 包括年龄、营养状况、婚否等个人基本情况。其次是评估患者上下肢体运动功能, 然后是评估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包括进食、洗澡、穿衣、大小便控制、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10项检查内容。最后是评估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估疾病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护士应该学习优质服务的精髓 , 将患者作为服务的第一对象, 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 强化主动服务意识, 学习先进经验。医院可以选派护士长参观和学习上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工作经验交流会, 学习其中的精髓并在院方开展相应工作时能够合理应用[1]。

1. 2. 2 合理分配护士人力 在医院护士长的领导下建立责任护士分层管理模式, 包床到护, 责任到人, 保证为患者提供连续、可靠的护理服务。护士长定期检查, 确保各项护理实施到位。针对影响需绝对卧床或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 责任护士应该提供有效、及时、细致的优质专科护理及基础护理 。当护士与患者长时间的接触时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 尊重患者的心理特点, 热情、真诚地为患者服务, 努力得到患者的信任[2]。

1. 2. 3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护士应正确分析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 老年人因为自尊心较强, 所以他们都认为只有被护士热情接待才能被重视并得到较好的诊疗。护士要向老年患者及其家人详细分析患者的病情, 患者家人的情绪会对患者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患者心理健康角度出发, 对患者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解除心理顾虑、排除心理障碍, 并告诉患者积极乐观的情绪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有助于疾病的痊愈, 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幸福感。

1. 2. 4 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身体情况为老年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适量、有度的运动 以有氧运动为主的老年运动, 如:慢跑、打太极、广场舞等, 逐渐增加老年患者的运动量, 对老年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训练老年患者使用语言或非语言能力表达需求, 让护士在与老年患者的交谈中又练习了语言表达能力。针对失语的患者, 护士可训练患者说些简单的单词表达生理需要, 或用点头、眨眼等患者能够完成的动作传达对的信息, 使护士能与患者达到有效的沟通, 及时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 , 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3]。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老年人优质护理篇9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4-0100-02

doi:10.14033/ki.cfmr.2015.34.045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1]。脑梗死多见于老年人群,且存在突发性、病程长、恢复慢、预后差以及并发症多等特点[2]。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5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于患者,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60~82岁,平均(72.36±6.83)岁。观察组30例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61~79岁,平均(71.17±6.55)岁。两组患者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且通过头颅CT证实为脑梗死。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护理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具体表现为:(1)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如意识、生命体征、尿量以及肌张力。同时要对接受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控制滴速和补液总量,以防止患者因滴速过快或过慢导致病情恶化[3]。(2)由于脑梗死患者多为老年人群,老年人群通常喜欢安静的环境,因此,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令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家”的温馨,并随时保持室内温度为18 ℃~21 ℃,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且病房内的空气要随时保持流通性,每天按时做好病房内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舒适安逸的环境能够给患者带来美好的心情,一定程度提高了治疗效果[4]。(3)大部分老年患者都对脑梗死疾病不够了解,只能被动的接受治疗,缺乏自我调理的能力。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详细的为患者讲解脑梗死的病因、症状、治疗手段、护理方案以及预后等知识,定期召开医患座谈会,让医生和患者面对面的交流,解答患者提出来的疑难问题,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要予以纠正,促进疾病的早日痊愈。(4)部分老年患者缺乏自行进食的能力,护理人员要为其留置胃管鼻饲流食进食,进食速度不宜过快,食物也主要以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食品为主,尽量少吃多餐,每次进食量最好不要超过200 ml。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自身胃肠蠕动较慢,为避免出现便秘现象,护理人员应叮嘱其每日多吃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并在饮食、饮水时,不能着急,并尽量采取半卧位状态,目的在于预防出现呛咳、窒息的现象[5]。(5)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采取适量的运动锻炼,以达到促进血液流通、防止病情恶化的目的。如慢走、太极等。为了令患者持之以恒,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运动锻炼带来的好处,使其明白坚持锻炼是战胜疾病的关键。对失语的患者,可每日进行两次的语言训练,如对话、读报等,必要时还可给予单词发音的训练。(6)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对患者病情的转归起直接作用。大部分是老年脑梗死患者,非常容易出现悲观、恐惧、孤独、烦躁等负面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随时保持耐心、爱心、责任心,并通过微笑式服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并让患者能感受到你的尊重、体贴、关心、鼓励等正面情绪,同时多诉说一些成功案例,以求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医疗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为了解优质护理服务能否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起到帮助作用,以及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是否满意。笔者所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卷,对患者实行问卷调查,共发放60份,收回60份,回收率为100%。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字2=6.6667,P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内科疾病,由于该病具有治愈难、病程长、并发症多、复发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脑梗死患者多见于老年人群,老年患者的身体各方面动能已经在逐步退化,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很难满足老年患者的需要,例如:医护人员年轻化居多、缺乏实践经验、护理技术偏低等。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自身思想不清晰、行为动作有一定的限制以及诸多心理不良情绪等,这些症状直接影响到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增加了护理的难度以及风险性。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

综上所述,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不仅能改善护理工作的局限性,提高护患之间的信任度,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使患者对治疗产生依从性,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张贵群.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13(5):101-102.

[2]李琴.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30(14):235.

[3]邵丹,邵静,徐锡春.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94-95.

[4]林秀丽.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7):91.

老年人优质护理篇10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9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63-02

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基础护理的强化,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总体服务质量及水平,降低服务成本,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而且,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还在于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2]。为此,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11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展开讨论,分析其在经过常规护理或优质护理服务之后的临床优良状况,以及对我院护理的满意度。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1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11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为62例,女性为48例,年龄在43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5±3.2)岁。在治疗前,全组患者均经过详尽诊断,确诊为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且无精神病史、严重疾病史和意识障碍等。随机将本组11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年龄、体重以及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合调查问卷和统计学分析进行研究。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术前准备、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结合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治疗。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脑梗塞会给患者带来相当程度的心理压力,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在各种机体功能减退的相互作用下,需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状态均带来严重影响。为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的信任,并通过详细介绍疾病知识及康复措施,耐心关怀、鼓励患者等,消除患者焦虑、抑郁心理。②饮食护理。据有关资料显示,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每天需要摄入约2000千卡热量[3]。在对其进行饮食护理时,可适当增加蛋白、脂肪及糖类等的摄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三餐按3:3:1的方式摄取足够的热量。三者比例以蛋白15%-25%,脂肪20%-25%,糖类50%-55%为宜。③日常生活护理。指导患者正确训练患肢,并重视对健肢潜能的开发。例如在穿衣时,可按照先穿瘫痪侧再穿健侧;在脱衣时,可按照先脱健侧再脱患侧等方式进行。④出院后随访。由于脑梗塞致残率相对较高,往往在患者出院后的恢复期仍有很大可能造成残疾,需要医护人员采取经常性的上门、电话或互联网交流随访,以及患者复诊等方式,嘱咐患者规律服药,并定期到院复查等。

1.2.2 调查方式 研究将调查日设定在2013年1月份20号,以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10例患者,包括调查日出院、转院、死亡(不包括调查日入院)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床旁逐个调查,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的方法,填写专用的护理服务调查表。负责患病率调查的人员主要包括护士长、护士及主治医师等。按照调查内容,将调查人员分成两组进行。其中,一组负责临床资料的查阅,另一组则负责发放调查表调查。本次共发放110份调查问卷,回收110份,回收率达100%。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材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 果

2.1 经调查研究,了解到两组患者在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等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P

另外,结合本组护理优良率的调查研究情况来看,观察组55例患者优良率高达95.5%,而对照组55例患者优良率仅为75.0%,无效率达到25%,经比较,两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群体且高复发不可逆的慢性脑血管疾病。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了老年性脑梗塞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迅速增长的趋势。但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实现脑梗塞的完全治愈程度仍有待加强。不过也有资料证实,通过给予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治疗风险[1]。因此需要医院加强护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尽可能满足患者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5%和98.2%,相对于对照组要较高,分别为75.0%和81.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经本研究表明,在老年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老年人优质护理篇11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2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05-02

脑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难治性疾病,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的发病率高达12/1。现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1]。已得过脑中风的患者,容易再次复发,每复发一次,加重一次。脑中风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家庭及社会负担沉重。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的提高,脑中风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性操作,而是生理、心理、认知、行为等全方面的优质护理[2]。通过分析研究100例老年中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中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100例老年中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72-80岁,平均年龄75.7岁;实验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71-84岁,平均年龄74.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病程上均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内容如下:

1.2.1 生理的优质护理 ①密切注意病情的变化: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头痛程度,是否伴有呕吐、呼吸、血压、体温、舌苔、大小便的变化,特别注意夜间睡眠状态时的呼吸深慢,若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因为中风患者病情恢复慢,病程长,老年患者又常伴有其它疾病,因此做好中风护理同时要兼顾其它疾病的变化。②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老年中风患者口腔常污秽腐臭,可用漱口液清洁口腔,若有较多呕吐或鼻腔分泌物要及时吸引,以免误吸或回流;要保持被褥干燥,皮肤清洁,定时翻身,时常按摩,以免褥疮发生。③用药时把方法用量标记在明显位置,方便患者记忆,如有必要,护理人员需亲自指导用药。

1.2.2 心理的优质护理 心理护理在老年中风患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①患中风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打击,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因此老年人更是面临难以承受的压力,因而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康复。护理人员应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要真诚的帮助患者,体贴、诚恳,尊重患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②中风老人常害怕孤独寂寞,护理人员要多和老人沟通,了解老人心里所想,解决老人内心所需,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真挚的同情心帮助患者,关心患者,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与支持。③语言和肢体障碍的患者不能进行正常交流,心理自卑压抑,情绪低落,生活难以自理,常自暴自弃,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积极引导,详细介绍病情,鼓励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让患者看到希望。

1.2.3 环境的优质护理 由于老年中风患者肢体障碍,生活难以自理,因此要创造一个优质的环境。①老年中风患者温觉迟钝,对冷、热反应不敏感,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格外注意。②由于患者肢体障碍、关节活动不利、神志不清等容易发生坠床,因此病床要加保护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病床应稍低,方便患者上床和下床,患者常用的东西放在患者易取的地方。墙壁配有扶手,地面平整无障碍物,以防止跌倒。部分病人不愿让护理人员亲力亲为,常常适得其反,护理人员应加强沟通,消除患者顾虑。③病房应安排在室温恒定、通风、采光好的位置,让患者感到温暖舒适。

1.2.4 护理人员自身要求 护理人员应擅于沟通,亲和力强,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有高尚的职业标准,热心、细心、耐心,给予患者精神力量,增强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 果

实验组50例患者中有47例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度为94.0%,而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36例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度为72.0%,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3 讨 论

“优质护理”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3]。优质护理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4]。实验发现,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中风患者有很好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治疗,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患者身心健康,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娟,何晓英,李洁,等.护理干预对老年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2,(09):379-380.

老年人优质护理篇12

本次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6月期间进行老年性脑梗塞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对象,探究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医院2018年2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11例,平均年龄(70.8±2.6)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70.2±2.5)岁;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认定批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资料经过分析,差异不明显,不会干扰数据结果(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同时在患者治疗期间确保不受到干扰,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了解患者的心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将疾病治疗相关疗程为患者进行介绍,同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互动,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在患者能够进行活动时,护理人员与需要进行陪护,避免患者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摔伤,功能训练: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功能训练恢复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提升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分表进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用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进行评分判断患者情绪状态。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临床应用分析调查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采用(x±s)表示SAS评分、SDS评分(情绪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使用t检验数据,P>0.05:研究数据属于无意义数据,P<0.05:研究数据属于有意义数据。

2结果

结果研究数据-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情绪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情绪状态评分)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情绪状态评分比较见表1。

3讨论

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相应的护理,优质护理能够减缓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从感情及精神方面为患者进行支持及鼓励[1-2]。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更加积极的面对治疗,为患者进行定时翻身,下床进行活动,临床效果显著,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3-4]。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情绪状态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对照组,优势较为显著(P<0.05)。综述,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护理依从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丽霞,毕可霞.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