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交通变化合集12篇

时间:2023-05-30 08:36:34

农村的交通变化

农村的交通变化篇1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027-02

一、农村生活方式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生活方式该如何界定一直是我们在讨论和总结的,我们课题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走访,调查研究以及收集相关文献材料,总结出定义如下:生活方式是一种在当前物质条件下,人们生活于其中并从事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时所展现出来的细节部分的状态。生活方式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现存状态,而是随着当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某一程度上看来,“生活”与“方式”是两个可用于笛卡尔乘积的交互式概念,生活可细分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宗教生活等,而不同的生活又涵盖了多种活动方式,因而,生活方式从更为广阔的层面而言则是涉及公众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影响农村生活方式的因素

课题组走访了常州、盐城两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对于调查问卷则是从男女两性分开来统计的,其中,在针对生活方式改变与否的问题上,男性有80%的居民认为生活方式有较大改变,而女性有73.8%的居民认为生活方式有较大改变。总体来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收入的增多,江苏农村大多数居民的生活都有所改善。经过两地调研,我们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经济收入、住房与周边环境、交通与通讯以及社会保障这四项因素对生活方式改变有着一定的影响,而这其中,经济收入、住房与周边环境以及交通与通讯对农村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更突出、更明显。

1.经济收入。据调研结果显示,两地农村男性有70%的人认为生活方式的改变中经济收入是重要影响,有52.4%的农村女性认为生活方式的改变中经济收入是重要影响,作为物质基础的经济收入均被农村居民列为第一要素。一方面,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农民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明显变化,促进了农村消费方式的改变。根据我们调查问卷可以得知,在着装方面,价格已不是唯一考虑的因素,人们(对于着装)已经从追求价格便宜到现在追求时尚潮流。在食品方面,每年人们在食品(消费)上的消费越来越高。在住房方面,随着周边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投资(在)的不断加大,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不断的进步。同时,经济收入的提高也意味着农民具备了改变原有生活方式的经济承载力。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的精神生活也亟待丰富。

2.住房与周边环境。据调研结果显示,有43.3%的农村男性认为住房与周边关系是影响生活方式改变的因素,有41%的农村女性认为住房与周边关系是影响生活方式改变的因素,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高出2.3%。常州、盐城两地农村的自然环境已远不如从前,但农村周边的基础设施正在逐渐完善、周边的治安环境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此外,常州农村地区的住房以楼房和公寓居多,而盐城农村地区以平房和楼房居多,还有极少数的农村别墅。由此可以看出,农村正在逐步向城镇化发展,这反映了农村生活方式在不断向城镇生活方式(改变)转变,农村生活方式正在提高到更上一层的水平。

3.交通与通讯。据调研结果显示,有56.7%的男性认为交通与通讯对农村生活方式改变起重要作用,有32.8%的农村女性认为交通与通讯对农村生活方式改变起重要作用,男性居民的体验则比女性居民更为深刻,高出了23.9%。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公路越修越宽、越来越平坦,交通工具品种繁多、性能不断增强,农民的出行已不再是难题。而随着手机、电视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及网络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农民不再只是守着那一亩三分地的农民,他们通过手机、电视、电脑尤其是网络来扩大他们的交际范围;学习新的生产技术和知识;了解更为广阔而未知的世界;丰富原本单调乏味的娱乐生活。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

本文中,有两类变量,即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其中前者为农村生活方式,后者包括经济收入、住房及周边环境、交通及通讯。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被解释变量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相关性

注:本表分析数样本为30。

由上表可知,经济收入与农村生活方式改变的相关性为0.867,住房及周边环境和农村生活方式改变的相关性为0.774,交通及通讯和农村生活方式改变的相关性为0.501。所以,我们认为,经济收入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住房与周边环境,而交通与通讯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相对较小。

1.经济收入是影响农村生活方式的最大因素。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方式明显改善。其中,经济收入的增加是促进农村生活方式改善的最有影响力的因素。据调查统计,经济收入与农村生活方式改变的相关性为0.867。收入可以分为过去收入、当前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人们改善自身的生活方式受到这三种收入的影响。

首先,常州、盐城两地农民的过去收入相对来说比较低,生活方式比较单一,注重的是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在购衣方面,绝大部分农民选择在小商铺购买价格合理的衣服;在食品方面,绝大部分家庭食品支出较多;在住房方面,大多数家庭居住在平房里;在出行方面,很多农民出行选择步行或自行车。另外,文化基础设施仍较罕见。微薄的经济收入决定了农村生活方式的单一化。

其次,经调查,两地农民的当前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方式逐渐多样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购衣方面,人们选择的标准不再唯一,价格、时尚、舒适等因素均成为购衣的衡量指标;在食品方面,人们的食品支出费用明显增加;在住房方面,平房不再是人们的唯一居住场所,楼房、公寓、别墅逐渐建起;在出行方面,人们选择的出行方式多样化,自行车、电动车、私家车……另外,文化基础设施逐渐建设起来,更多的农村人口加入到文化活动中。可观的的经济收入决定了农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最后,调查显示,两地农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很乐观,生活方式有望进一步改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增加收入的方式方法逐渐多样化,储蓄、债券、股票、保险……都为人们带来了更加可观的收入,农民对未来收入的期望很大也很乐观,更愿意选择利于自身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的多样化的消费方式。

2.住房及周边环境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较大。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善的过程中,住房及周边环境的改善是促进农村生活方式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据常州、盐城两地住房及周边环境总调查结果显示,住房及周边环境与农村生活方式改变的相关性为0.774。

首先,在居住条件上,48.71%的农民居住在楼房,25.83%的农民居住在砖瓦平房,22.14%的农民居住在公寓,3.32%的农民居住在别墅。可见,农村居住环境、条件不一,使得农村生活方式多样化。

其次,在居住环境方面,27.8%的农村居住地开通了自来水管道,25.32%的农村居住地开通了公路,19.5%的农村居住地开通了数字电视,18%的农村居住地开通了光纤宽带,7.12%的农村居住地开通了管道煤气,2.26%的农村居住地开通了净水装置。另外,周边治安比较好,人们对此比较满意。可见,农村居住环境有所改善,使得农村生活方式日益改善、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最后,在基础设施上,22%的农村配备了棋牌室,21.45%的农村配备了老年活动中心,18.36%的农村配备了舞蹈广场,17.64%的农村配备了农村图书馆。可见,农村精神文化活动越来越多,改善了农村生活结构,使得农村生活方式逐渐多样化。

农村的交通变化篇2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要求的新变化。以往,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是交通行业落实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点工作和支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农村公路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历史性转变。要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部门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贯彻好、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向交通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新变化。以往,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主要是贯彻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重点实施“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这也是一个历史性转变。各地要在继续贯彻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在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格局下,谋划农村公路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指导下,组织农村公路建设,实施好、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向交通部门提出的新任务。

三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以往,针对农村公路基础薄弱的实际,交通部门在组织实施中,以大规模发展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为主要特征;新时期,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农村公路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养护好,这又是一个历史性转变。各地要在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提高公路保障水平,开创农村公路建管养并重的新阶段。

四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内涵的新变化。以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主要立足于“通路”,重在基础设施建设;新时期,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要“通路”,而且要“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这仍是一个历史性转变。各地要在加快建设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安保工程、危桥改造工程以及渡改桥等工程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客货运输,做到“路通车通”,推进客运网络化、货运便利化。这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要着力把握的新内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战略部署,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总理、黄菊副总理对农村公路建设作了重要批示。在今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黄菊副总理又对“十一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作了重要指示。因此,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今后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李盛霖要求各地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要认识到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新时期的一项艰巨任务。各地交通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推进交通又快又好发展上来,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发展的战略重点抓紧、抓好。

“十五”期间,是我国历史上农村公路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农村公路建设成为交通发展的突出亮点。尤其是2003年以来,我国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公路建设,五年全国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178亿元,是“九五”期的3倍,新改建农村沥青(水泥)路30多万公里,农村沥青(水泥)路总里程发展到63万公里,有278个乡镇和3.6万个建制村实现通公路,全国乡镇、建制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99.8%和94.5%。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很低,覆盖能力和技术状况方面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还有70个乡镇、3.8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或水泥路。

李盛霖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处理好四个重大关系。一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关系。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制定和完善总体规划要有前瞻性,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与乡、镇、村的“接口”留有余地,避免“走弯路”、重复建设和分散投入。二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关系。要继续坚持地方为主、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央资金的引导作用,形成国家投一点、地方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出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三要处理好维护农民利益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要做到“一事一议”,不修农民群众不想修、不愿修的路。要合法筹集建设资金,不强行摊派、集资。要依法征地拆迁,不随意降低补偿标准。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线形和技术标准,不随意征用农民宅基地和耕地。要尽可能利用已有土源和料场,不乱采乱挖。四要处理好交通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各地交通部门要积极主动,不等、不推、不靠,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密切合作。

2006年是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第一年,今年国家将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8万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约13万公里,同时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渡口、渡船改造,大力发展农村客运。

为此,会议要求各地交通主管部门重点抓好五项工作。第一,按照“政府主导、分层负责、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领导,完善机构,科学组织,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第二,合理把握标准,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要修实用之路、安全之路、资源节约之路。第三,落实建设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尤其要加强对中央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保证国家补助资金真正用到农村、用到项目,防止中间截留、挤占和挪用。第四,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决不能留下质量隐患。第五,加强养护管理,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充分发挥农村公路效益。要理顺农村公路管理体制,落实养护责任,健全养护机制,特别是要落实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的投入。各地要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继续组织好农村客运网络化实施工作,推广经济实用车型,合理安排线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让农民群众乘上方便车、放心车。(来源:交通部网站)

路不在宽而在适用,等级不在高而在实用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质量是重点

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在今天召开的“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十一五”是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农村公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要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时期,为此,农村公路建设重点要把握标准和质量。

冯正霖指出,农村公路建设要合理把握标准,从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修实用之路、安全之路和资源节约之路,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

他认为,农村公路不在宽而在适用,等级不在高而在实用。各级交通部门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状况、地形地质特点,合理确定技术标准,科学选用技术指标。县道和乡道一般应按等级公路标准建设,村道的标准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在控制工程造价的同时,高度重视排水和防护工程的设置,提高公路抗灾能力。在陡岩、急弯、沿河路段,要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此外要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尽量利用旧路,做到最小限度地占用耕地、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实现农村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的交通变化篇3

1.1.1农业发展

(1)农业发展主要成就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由于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多年来,粮食商品率、人均占有量、粮食调出量、玉米出口量一直居全国首位;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适应市场需求,农村内部结构逐渐向效益转变。农村市场日趋活跃,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稳步发展。

(2)吉林省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原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农产品需求不旺、市场疲软、库存增加、价格下降、生产过剩的情况下,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一是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都高于国际市场,加之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质量差,加工档次低,在国家取消补贴后,外销市场难以扩大,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人世后,南方主要农产品消费省将会从国外大量进口农产品,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这样势必影响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面对挑战,吉林省农业必须确立自己的发展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突出比较优势,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注意工农对接,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1.1.2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小城镇的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和稳步发展两个主要阶段。并且我省小城镇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逐渐显示出来,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及对其利用程度和工作情况的不同,各镇具有不同区位和资源特点。我省小城镇多数位于交通枢纽、经济相对发达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良好。从历史变革看,有些镇是历史形成的老镇;从资源上看,我省小城镇自然资源潜力很大,具有丰富的土地、水、矿产、能源、林木、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尽管近年来全省小城镇较快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在起点较低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主要是靠乡改镇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的。全省小城镇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国内发达地区比较,差距较大,主要问题是:(1)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2)结构层次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3)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建资金短缺。

1.1.3吉林省农民收人状况

改革开放20年来,是吉林省农民收人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是分阶段来看,农民收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却呈阶段性递减趋向。吉林省虽然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但从农民收人看,粮食增产并没有带来收人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人均收入从全国的第4位下降到目前的第13位。从地方财政实力看,一直都没有改变“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面貌。县乡财政实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的矛盾较为突出。

1.2农村经济发展总趋势

《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五”规划》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1)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综合实力。(2)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突出工业拉动,加速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推动农村经济整体优化升级,实现在较高层次的协调发展。(3)把增加农民收人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通过实施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稳步发展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计解决农民收人增长滞缓问题。(4)努力扭转全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势头,初步形成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系统。(5)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坚持“小城镇大战略”的思想,着重完善小城镇服务功能,发展小城镇经济,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1.3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公路的要求

我省农村经济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这就给农村公路提出了新的要求:

1.3.1出行方式与出行观念的转变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环竟的改善以及农民收人的增加,农民的出行方式已由过去的步行、畜力车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农用机动车和公共汽车为主;人们的出行观念也由被动转为主动,摆脱了封闭的自然经济下小农思想,开始寻求多种经营、联合经营、进城打工等增收渠道,出行愿望与频率大为增强。这就要求农村公路在通达方面、路面质量方面和运输设施方面都要有较快的发展,从而活跃农村人口、物资和信息的流动。随着农民收人的增加,这方面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1.3.2耕作方式和农用物资来源的转变

农作物耕作方式已由过去的人力、畜力为主转变为现在的机械化为主,这使得大面积耕种成为可能,同时要求农村公路提供必要保障,我省机耕、机播面积总体增长很快,但是东部山区的机械化程度很低,其农村公路网络不健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都由过去的自给自足发展为择优选用,这使得农用物资的流动范围扩大,带来了农村公路运量的快速增长。

1.3.3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省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很快,农村城镇节点的结构得到了优化,随着进一步加快强市、强县和强村的建设,要求这些节点附近有发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保证资源的均衡流动,同时也进一步发挥一强带弱的辐射功能。

1.3.4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

我省农业结构正在发生质的转变,特产村的发展、粮食深加工范围的扩大以及产业带的形成,都使得农村公路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得到扩展,农村公路网的节点的性质不再主要是行政上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功能性节点。这要求农村公路的网络化越来越复杂。同时也应看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虽然都是经济范畴,但其经济学属性确是不同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是要以在农村的面域上发生产业经济为指向。

交通部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所的交规划「2000]418号文件《关于印发加快农村公路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和交通部交规划发[2000]723号文件《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中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精神:规划要以“服务与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宗旨”。同时指出了农村公路发展的建设重点,即抓好“三路”。这些都说明农村公路规划不仅是以发展产业经济为导向,同时,为适应农村面广、车少、经济活动频度低特点,农村公路的发展,不能主要以交通量来导向规划的制定。

综上为我们指出了农村公路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原则,并以此制定我省农村公路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结构配置以及建设序列的安排。2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墓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九十年代初期,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交通还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但吉林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任务,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了“四纵三横两环出口成网”的交通总体规划,并提出了“先保畅通,后上标准、上等级”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性政策和行业管理办法。其次建立投资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各地发展农村公路。再次按照先集中力量解决晴雨通车,再提高技术等级,改善路面状况,然后再将建设重点逐步向提高通达深度和广度上发展的步骤,指导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我省迅速发展的农村公路把农村与农村、农村与城市连接起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对城乡物质文化交流,对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为了全面落实党中央指出的小康战略目标,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公路的要求,认为我省农村公路发展仍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1技术等级偏低,通达深度不够。2建设资金短缺,农村公路发展后劲不足。3管理体制不顺,养护管理工作薄弱。

3吉林省农村公路发展战略思路

3.1战略思路的基本出发点

农村公路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村公路发展,一般是按供求均衡的原则,以满足经济对交通的需求来确定发展思路与目标,这实质是把交通看作被动的,处于辅助地位的,认为农村公路的发展,只是为了保证不至于由于农业生产要素缺乏运送条件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事实上,交通在经济系统中还有非常主动的作用,其发展能够推动生产力的提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能起到一种引导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规模扩张,另一方面是发育进化。二者通常是交替出现的,后者更能实质性地体现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既可以靠提高发育进化水平来实现,也可以从扩大规模方面来取得。所以仅仅从供需平衡的角度,以满足经济对交通的需求来研究农村公路发展的战略思路是不够的,还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所处的形态,从促进农村经济发育进化的角度出发,考虑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应是提出农村公路发展战略思路的基本出发点。

3.2吉林农村公路发展环境

按照上述基本出发点和方法,研究农村公路发展思路应当对农村公路发展环境进行必要的分析。

3.2.1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视,是吉林农村公路发展的有利环境。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根据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农村公路交通作为其中的基础条件之一,应该并必将得到大的发展。

3.2.2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向基础产业倾斜,是吉林省农村公路发展的历史机遇。

3.2.3扶贫攻坚,脱贫致富奔小康,要求吉林省农村公路应有大的发展。广大农民对摆脱贫困的迫切愿望,以及国家对农村公路资金的大力投入,必将给农村公路发展注人强大的动力。

3.2.4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对农村公路交通提出更高要求。农村公路不仅应通乡达村一有相应的规模和一定的覆盖面,而且应畅通安全一公路质量不断提高。

3.2.5以乡镇企业发展为重点,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要求农村公路大力改善和提高。无论是乡镇企业加速发展导致的物资流通规模扩大、速度加快,还是小城镇建设、发展,城市化率提高,都要求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都是今后我省农村公路发展面临的客观环境。吉林农村公路发展还面临自然条件差、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技术落后等不利条件的制约。研究发展环境、确定发展思路,同样应予以重视。

3.3吉林省农村公路发展思路

上述分析表明,今后的二十年,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将以新的姿态实现历史性跨越,这要求对农村公路发展进行与全省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一致、战略布局吻合、战略重点协同、战略目标配套、战略基础适应的全面思考,提出明晰的战略思路。农村公路要紧紧围绕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我省农村公路发展的实际情况及资金筹集能力,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对应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根据全省路网总体发展目标,建议吉林农村公路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为:到2005年,全省农村公路交通状况显著改善。

农村的交通变化篇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农村、农民、农业的大问题(胡拓坪,2001),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生产供给受消费需求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影响,因此从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角度研究农村居民的公共产品需求对于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作用。凯恩斯提出在短期内人们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并不按同比例增加,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是递减的。因此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影响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制约因素。

一、辽宁省农村居民的公共产品消费结构分析

1.农村公共产品消费结构的界定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中的比重,是一定时期内人们的消费状况的重要标志。按照消费客体的形式可以将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划分成类: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其中,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化教育娱乐等具有显著的公共产品性质,因此本文将其定义为农村公共产品,其他五类定义为私人产品。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既定的,因此,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消费具有替代性。

2.辽宁省农村公共产品消费结构分析

辽宁省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的公共产品包括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2004年以前辽宁省农村居民对以上三项公共产品的消费总额均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随着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农民对以上三种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在2005和2006两年出现了较大波动:从2004年的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的人均支出分别是145.19元和186.77元而2005年这两项支出猛增到了287.6元和339.4元;而文教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却有所下降,从2004年的217.95元下降到了2005年的198.5元。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因为2005年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这两种公共产品的价格与2004年相比有所下降,农村居民增加了对这两种公共产品的需求,因此人均消费总额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2005年文教娱乐及其服务价格与2004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农村居民缩小了对其需求,人均消费总额也有所下降。而2006年情况正好相反,文教娱乐及其服务的价格与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的价格相比,涨幅较小,因此其人均消费总额增加较多;同时从2006年开始辽宁省农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农村居民从这项政策中受益,其人均消费总额呈现下降趋势。

图1 1992年~2006年辽宁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公共产品

二、辽宁省农村居民的公共产品消费水平变动分析

1.消费倾向变动分析

消费倾向包括平均消费倾向(英文简称APC)和边际消费倾向(英文简称MPC)。APC是指某一时期内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MPC 是指某一时期内增加的消费支出占同一时期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1)平均消费倾向分析

从总体来看辽宁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APC在最近的十年间,保持在0.6~0.8之间,相对比较稳定,各年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图2中可以看出2002年以前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以及文教娱乐的APC的变化趋势相同,但是从2003年开始文教娱乐的APC的变化趋势与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的APC变化趋势相反。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一,随着国家对于农村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居民自己负担教育附加部分逐渐减少,最后取消,这导致了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的APC的降低;第二,农村居民娱乐设施不断改善,在辽宁省很多的乡村拥有图书室,篮球场等健身场所,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居民在这些项目上的支出;第三,从2006年起辽宁省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提高,在提高衣着、居住等方面的支出之外,农村居民加大了对娱乐及其服务的支出来提高生活质量。

从1997年到2006年的十年间,医疗保健与交通通讯的APC的变化趋势相同,但是医疗保健的APC的变化速度要低于交通通讯的APC的变化速度,1997年医疗保健的APC大于交通通讯的APC,而2006年情况正好相反。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病的几率降低,而且从2006年开始,辽宁省农村实行了合作医疗,政府负担了农民的一部分医疗费用;而同时由于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生活半径不断增大,与外界的联系增多,因此交通通讯的支出不断增加。

图2 辽宁省农村公共产品APC变动趋势

图3 辽宁省农村公共产品MPC变动趋势

(2)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从总体来看辽宁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的MPC变化较大,但升降有规律,基本是一年升,一年降,从2000年开始呈阶梯状上升。从图3中可以看出2004年以前8年中,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的MPC基本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其中1999年和2000年,三项公共产品的MPC均出现了最小值,这主要是因为这两年辽宁省农村的人均收入持续下滑,农村居民在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食品、衣着等)同时,降低了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缩小了这方面的开支。2005年和2006年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的MPC变化趋势相同,而文教娱乐的变化趋势和前两项相反。主要是因为由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居民公共产品的负担减轻,支出也减少。

(3)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分析

按照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一般说来,APC应该大于MPC。辽宁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APC在过去的10年间有7年大于MPC,这说明辽宁省农村居民消费还未达到饱和,新增可支配收入中全部用来增加消费还不能够满足消费需求。在公共产品的消费方面,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的APC在过去的十年中的大部分年份均小于MPC,而交通通讯的APC也有一半的年份大于MPC。这说明辽宁省农村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对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等公共产品的需求的潜力较大,各级政府应加强以上三类公共产品的供给。

2.辽宁省农村居民公共产品的消费水平分析

衡量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程度的具体指标为Q 值,Q值的计算公式为:Q=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国民收入指数。Q=1表明居民消费为同步性消费;Q1表明居民消费为早熟性消费。

自从1997年以来,辽宁省农村居民生活性消费水平Q均小于1,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以及文教娱乐等公共产品的消费水平Q也小于1,这表明辽宁省农村居民的公共产品消费属于滞后性消费,即有效供给无法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居民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消费支出不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而相应地扩大。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下结论:(1)辽宁省农村居民的公共产品的消费总额不断扩大,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等方面,人们的生活的舒适程度不断提高;(2)辽宁省农村居民的公共产品,尤其是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的消费潜力巨大;(3)辽宁省农村居民的公共产品消费水平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属于滞后性消费;(4)辽宁省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由此得出以下政策建议:(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与前提,各级政府应根据各地的自然状况,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供给农民适合小农经营的技术,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培训农村居民的农技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科学农业生产水平,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引导农村居民消费群体形成具有不同收入、不同基础环境的多个消费层次;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水平。(3)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时刻困扰辽宁省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为农村居民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障,改变农村居民收入和支出预期,增强其经济安全感和消费信心,解决农村居民后顾之忧。(4)改变农民的消费习惯,使他们从收入增长,还要节衣缩食,增加储蓄,限制即期消费的困惑中解脱出来,提高农村居民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水平,改善其消费结构,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燕凌:我国农村公共品供求均衡路径分析及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7):59-65

农村的交通变化篇5

一、引言

对未婚农民工来说,在外打工生活除了使他们生活有一定保障外,他们的择偶范围也由此扩大。思考和分析未婚农民工的择偶范围问题,对进一步认识我国农村的开放程度、国内人口流动以及城镇化问题有很大意义。虽然目前有较多专家关注婚恋家庭这一研究领域,但是目前在专门研究择偶范围这一方面的成果很少,本论文就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对影响他们择偶范围的因素和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等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二、未婚农民工的择偶范围变化特征

本文所指择偶范围是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一是地理择偶范围,是指配偶双方家庭所隔地理距离的远近。二是社会关系范围,是指一些人把自己的择偶范围限定在一定的阶层、种族和文化背景等标准之内, 以此为范围进行择偶,他们选择配偶时受限于自己的社会人际圈子的大小,以及相互之间在文化背景、收入等方面的匹配情况。

下面对未婚农民工的择偶范围变化特点概括出以下几点:

(一)未婚农民工择偶途径多样化。择偶途径即是指通过什么方式结识并进而结合为配偶。有学者将打工之前就择偶结婚与打工之后择偶的两类农民工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务工之后才择偶的农民工的婚配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由媒人做中介介绍通婚到自由结识、自由恋爱进行转变。不仅如此,他们的结婚介绍人的范围也相应扩大,除了原先的亲戚朋友外,他们在务工过程中结实的工友也会成为他们的婚姻介绍人。

(二)未婚农民工的择偶距离更远。不难理解,择偶距离即是指婚配双方的出生地或居住地的空间距离和范围。农村未婚农民工外出务工以后,其择偶地域范围会扩大。外出务工的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他们的择偶范围理所当然也扩大到他们的务工地域,有更多机会跨省市选择自己的配偶。

(三)择偶范围变化程度与打工时间关联较大。在外务工可以成为农民工扩大自己交流圈的一个重要契机。许多农民工跨出校门便外出打工, 基本上是长年在外, 限制了他们在家乡的交流圈的扩展。而如果务工时间不长,往往他们结伴外出,是在父母或自己既有熟人圈内的, 更多的是与亲戚朋友进行日常交往。此外,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还呈现出农民工择偶自主意识增强、户口因素影响变小等特点。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受城市思维方式、婚恋观念等影响,择偶观念会有所变化,倾向自主,但父母的意见仍占据重要位置。在以前,存在一个重要现象:农村户口与农村户口的人通婚,城市户口的人与城市户口的人通婚。而在现阶段,这一现象已经不那么普遍,户口因素的影响变小。

三、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变化的原因

以上分析阐述了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变化的新特点,究其原因,既有社会经济因素,又有微观方面包括家庭、个人的因素在起作用。

(一)经济因素。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现象。大范围人口流动导致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青年突破了原有地域的限制集聚到城市。而这种地域空间的突破为他们择偶范围扩大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离开封闭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进入开放发达的城市,其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的转变都将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包括择偶观产生较大影响。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在城市务工不仅为他们生活提供更好保障,而且在城市开放、自主的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他们传统的恋爱婚姻观念必然会向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现代恋爱婚姻观念转变。

(二)社会因素。便捷的交通、畅通的信息使农民工交往地域范围越来越大。现代城市开放的思维方式、倡导自由婚恋的择偶观念对融入城市生活的未婚农民工有巨大影响。未婚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本来就由于亲朋好友较少、工作单调而感到孤独,他们将会利用许多机会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这同时也将扩大他们的择偶范围。

(三)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扩大的个人原因。未婚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时,他们的收入相对于在农村务农要高,在经济上能做到自主独立,这为他们交友、择偶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许多农民工在外地找到适合对象时,会与父母沟通。由于他们有一定经济保障,若遭到父母反对,他们也大多会顶住父母压力,选择继续交往。对于女性,结婚决定她们的未来发展前途,她们不再愿意留在条件差的农村。这也是一个影响择偶范围的重要因素。

四、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扩大的影响

(一)有利方面。1、择偶范围扩大有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已有学者做了专门研究,择偶范围狭小,对人口的身体素质、智力素质会产生不利影响。在传统的农村村落里, 通婚限于几个村落的地域范围内,择偶范围相当狭小。这样将使人口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近, 不仅会导致人口质量下降, 还会使一些罕见的遗传病发病率上升。而未婚农民工选择与外地居民通婚,将择偶范围突破地域限制,这将避免近距离通婚的弊端。2、加速了农村与城市交流,有利于城镇化。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扩大,将有利于农村与城镇、农村与农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带给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不同地域的人通婚,不仅推动不同地域生活方式的交流,还带动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比如饮食习惯方面。

(二)不利方面。1、在我国一些地区,人口性别比失衡已经是突出问题。由于择偶范围扩大,许多女性为了远离条件艰苦的农村而远嫁他乡,这将加剧当地性别比失衡问题,部分男性将丧失择偶机会,造成大龄未婚青年较多,这将不利于社会稳定。2、通婚距离远会引起一些微观层面的问题。这表现在,许多女性选择外嫁带有一定盲目性,她们未必全面了解了对方各方面,在婚后才感觉不合适。

五、结束语

从封闭的农村进入相对开放的城市,从传统农业生产进入现代工业工厂里务工,这一人生经历将在众多方面改变未婚农民工的人生道路,特别是改变他们择偶观念和相应的择偶行为,这无疑会影响未婚农民工择偶范围。择偶范围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人们跨地区交往变得频繁。这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因素促使未婚农民工的择偶范围扩大。而扩大的择偶范围,将加速农村与城市交往,有利于城镇化,但随着远距离婚姻的增加,也涌现了不少新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娜.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通婚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2]仰和芝.农村打工女跨地区婚姻模式出现的成因及影响分析[J].农业考古,2006(6).

[3]严由健,吴信学.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社会通婚圈变迁刍议[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农村的交通变化篇6

一、引言

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我国政府在2008年11月出台了十项经济措施,以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十条经济措施中有三条都涉及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包括“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各种惠农补贴标准,增加农民收入”。随后在2008年12月,国家又扩大了“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试点范围,来促进农户对家电的消费。由此可见,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国家将拉动内需的重点放在了刺激农村消费需求上。这些政策能否有效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不仅取决于农户收入的增长,还取决于农户的需求收入弹性,即农户收入的增长所能引起的消费支出增长的状况。农户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可能会存在差异,有效的政策干预应尽量针对那些农户需求收入弹性大的商品和服务,这样有助于确定政策的优先顺序,确保政府公共支出的效率。因此,对农户需求收入弹性的测算就显得很有意义。本文拟利用线性AIDS模型,根据农村固定观察点2006年的农户调查数据来测算农户对各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进而针对政府农户收入支持政策的优顺先序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模型及数据处理

AIDS模型由Deaton和Muellbauer提出,它不仅满足选择偏好公理,考虑了消费品之间的替代关系,并且能够由个人偏好加总为社会偏好等,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消费行为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中。

这里的P由下式给出:

由于我国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因此本文分别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选取3个样本省,各地区样本省的选择兼顾了南北地域平均分布,在样本省内按照各县经济水平高低选择不同经济水平的样本县的样本农户,最终使用的样本总数为3133户。

由于缺少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数据,农户生活消费支出项目的价格分别以各年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替代。根据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户消费支出项目的内容,本文将农户生活消费支出项目归并为食品、衣着、居住(含住房和燃料)、耐用品及用品、农村医疗服务、农村文化教育、交通通讯、其他共8项。各项支出的价格分别以食品类、衣着类、居住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医疗保健类、娱乐教育文化类、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以及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代替,并都转换为以2003年为基期的价格指数。

农户对某项商品或服务的支出比重除受到自身价格和其他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影响外,还受到农户家庭特征等需求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模型中加入了需求控制变量。另外对于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类消费项目来说,农户的支出也会受到这些服务的供给水平的限制,因此本文在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支出方程中分别加入了这些服务的供给水平控制变量。

受可获得数据所限,本文选取的需求控制变量包括“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水平”和“家庭人口数”;在农村医疗服务支出方程中应加入“家庭3岁以下儿童数”和“家庭60岁以上老人数”两个需求控制变量;在农村文化教育支出方程中加入“家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6岁以上15岁以下)的子女数”控制变量。在农村医疗服务支出方程中加入的供给控制变量包括“村预防保健费投入”、“村支持农村合作医疗投入”、“村全年举办健康教育的次数”、“县级财政支出”。有研究表明,一些私人性质的诊所没有被统计在村级医疗机构总数中,为避免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本文没有加入“村医务室和诊所数”变量。在农村文化教育方程中加入的供给控制变量包括“村办小学的投资”、“县级财政支出”。另外,全部方程中都加入“村庄距离公路干线距离”以及地区虚变量,而以上控制变量中涉及到支出金额的控制变量均取对数。

三、农户需求收入弹性估计结果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各消费支出项目的需求收入弹性有较大差异(见表1)。一是食品和衣着这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小于1,说明农户对这类消费品的支出受收入变化的影响较小。二是居住、耐用品及用品、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大于1,说明农户对这四种消费项目的支出受收入变化的影响较大。其中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两项农村公共服务消费项目的需求收入弹性分别居于第一位和第三位。三是交通通讯的需求收入弹性稍大于1,高于食品和衣着的收入弹性,但是明显低于居住、耐用品及用品、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的收入弹性。

四、结论及建议

根据农户消费项目需求收入弹性的估计结果,除食品和衣着外,农户的各项消费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大于1。因此,从农户的角度来看,政府通过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刺激内需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的需求收入弹性明显高于交通通讯的需求收入弹性,因此,在制定投资计划时应优先考虑对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服务的投入,而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可相对靠后考虑。然而中央为配合刺激内需的十项经济措施所制定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为3700亿元,占9%;用于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达到了18000亿元,占45%;而用于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投资只有400亿元,仅占1%。投资计划一半以上的投资被安排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

综合以上分析,从农户需求弹性的角度来考虑,可适当调整当前刺激内需的投资结构,即可适当降低需求收入弹性相对低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提高需求收入弹性较大的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等公共服务的投资比重,配合收入支持政策以实现公共支出效率的最大化。

(注: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题研究:农户层面的探讨”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70673103。)

【参考文献】

[1] Deaton Angus and Muellbauer John:An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3).

[2] Halbrendt Catherine,Francis Tuan, etc.:Rural Chinese Food Consumption: The Case if Guangdong[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4(11).

农村的交通变化篇7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85-03

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工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为一项重要政策贯彻实施,着力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交通对村庄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农村的发展不仅要修路,还要不断繁荣农村客运市场,通过农村客运的建设加快农村地区城镇化的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发生的变化

1.1国家政策的变化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家不断制定各种政策来促进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1.2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

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村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84∶14.2∶1.8调整为2006年的30.2∶54.3∶15.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年均实际增长7.1%。

1.3农村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要转移到城市,农村留下的青壮年劳动力比较少,部分地区农业已经具备规模经营的条件,土地的流转已经成为时代和现实需要,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政策依据。

1.4 农民教育思想文化的变化

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以显著提高。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1.5农民职业角色的转变

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有部分农民将土地承包给土地经营者,自己可以专心的在外地经商或者打工,这样既不影响自己在外面的工作,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收益。

1.6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我国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我国农业生产由以前的人力畜力劳动到现在的机械化操作,农业的耕作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有利于农村地区土地的规模化开发,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明显提高。

2农村社会的变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分析

现在虽然农村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是农村仍然面临着发展滞后,城乡差距加大,农村劳动力要转移,产业结构要适时进行调整等诸多的问题。城镇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途径,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农村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城镇化,城镇化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地区的发展与变化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将会对村庄的分布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住宅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工业向园区集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工业的积聚效应和辐射作用,能够实现相关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加强合作与资金投入,为工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农民向城镇集中,向交通条件比较好的地点集中,利于农村发展,明显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增加农民的收入,节约建设用地,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有利于更好地改善土地结构提高农业的耕作效率,加大对农业的资金与科技投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3农村客运促进城乡发展的理论分析

3.1经济势理论

势,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物理学中常用势来表示一种潜在的能量,如势能、电动势等。所谓的经济势,是指经济能量的一种表现趋向。一般来说,交通能够促进经济势的形成,促使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产生一种向经济能量转化的趋向,即经济势。

交通能够促进经济势的形成。常言说:“要想富,先修路”,其道理就在于此。根据马书红等(2008)研究成果交通线路尤其是国民经济中承担客货运输重要任务的铁路、公路、水运干线,由于具有线路长、设施好、流量大的特点,在其沿线会产生强烈的经济势。一般来说,方便的运输条件和快捷的运输方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一是使供应与生产、生产与销售之间的时空距离相对缩短;二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带来投资环境的改善,从而吸引更多外资;三是使信息通畅,与市场更加贴近。上述这三方面必然促使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产生一种向经济能量转化的趋向,即经济势。

农村客运线路具有串连城乡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作用,因此在农村客运线路沿线也具有经济势。

3.2对TOD理论的借鉴

TOD(Transit-0riented Development)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著名建筑师、规划师Peter Calthorpe提出,它是一种以公交为导向的集约式土地开发模式。它强调土地的综合利用,将居住、零售、办公和公共空间组织在一个以轨道交通等快速公共交通站点为核心的社区步行环境中,社区的中心部位设有公交车站和商业设施,鼓励居民使用公交系统到达其它社区或城市中心,各社区之间都保留有大量的绿化开敞空间,城市空间趋于适当集中、紧凑发展。若干个这样的社区构成了由轨道交通等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组织形成的合理区域发展框架。这种TOD发展模式的意义在于: 土地混合使用,设施使用高效,出行距离缩短,能源消耗减少。从理论上讲,它是综合效益最佳的居住社区。

4新农村建设面临问题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在国家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正在不断加大,城乡矛盾尖锐。我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和难点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的就是要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看出当前既是我国城市大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村地区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农村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政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农村地区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

建设新农村不仅是要解决农村的生存问题,更要解决发展问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分析,城镇化是解决农村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村城镇化的过程首先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也是农村地区产业调整的黄金时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农村地区的发展必然要不断的提高农业的劳动效率,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农村地区的建设只有适应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够更好地引领农村地区的发展,村庄的建设只有相对集中才能够布置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只有相对集中,才能够更好地改善农村的发展环境,才会有利于农村地区的发展。

5RBOD的主要内容

借鉴经济势内容和TOD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客运线路也具有明显的经济势,在公路沿线的农村居民点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同时农村客运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能够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实现农村地区的繁荣。为此提出农村客运引导城乡发展的建设模式即RBOD(Rural Bus Oriented Town and Village Development)。

5.1农村居民点

农村地区居民点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现状以及区域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来确定,总的来说就是要选择经济势明显的地点,即在沿着城乡主要道路发展条件好的地方布置村庄,这样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现在很多地区自然村规模较小,交通不便,村庄发展动力不足,通过合理的村庄合并能够有效改善村庄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

5.1.1村庄合并原则与措施

(1)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庄合并经济实力较弱,基础设施较差的村庄。

(2)交通条件不方便的向交通条件好的或将来是交通要道的村庄合并。

(3)耕作范围内村庄进行集中建设。

(4)有利于村民生产、生活、居住环境改善,有利于建筑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5.1.2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村庄合并后的农村行政村应有固定的客运站点,以客运站为村庄中心配套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发展成为村庄的中心,减少居民到达客运站点的出行距离,同时利用客运站的增长极点作用带动整个村庄的发展。基层村可以建立一些简单的招呼站满足村民基本的候车出行要求。

经过村庄合并后可以完善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居民实现集中居住,小学的服务半径在500米以内,村委会以及市场都在村庄中心,方便村民使用,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覆盖农村地区的范围,减少村庄的建设用地。

5.1.3土地的整理开发

农村地区原来的一些零散的村庄搬迁之后,土地可以进行复垦。村庄合并时可以同步开展农业用地的整理工作,将原来分散的农业用地进行整理成为一个整体的地块方便规模化经营,土地整理的同时要开展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整理出来的土地实现“旱可浇,涝可排”,提高单位土地的农业产出量,从而从根本上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5.2中心村的建设

我国大多地区的农村规模较小,村庄交通不便,公共服务设施严重匮乏,村庄发展动力不足,要实现这些村庄的发展,与其做到“村村通”还不如将他们搬迁到发展条件更好的地区。通过在公路沿线建立起以客运站为中心的新农村,围绕客运站形成新的村庄中心,在村庄中心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改善人们出行条件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当地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环境,村民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社会服务。以客运站为中心的中心村建设体现了以下的思想:

(1)交通对村镇的建设与发展将会起到关键的作用,通过整合一些分散的村庄集中到交通条件良好的地段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同时沿交通线形成一个带状的发展轴线,带动沿线地区的发展。

(2)社区的发展应以客运站为核心,周边配置相应公共服务设施对外进行发散式的发展,核心区实行土地的混合开发,核心区的是社区集中居住区。核心区可以适当提高开发强度,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节约利用土地。

(3)客运站点周边布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相应的服务半径要求。

(4)以客运站点为核心建设的居民点将会带动该地区的发展,村庄的集约发展可以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新型农村社区是以客运站为核心的新农村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提倡集约化的经营策略,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决定着村庄建设的最大规模,新模式中在300米半径范围内的村庄建设用地为25公顷,可以接纳2000―2500人居住,村庄由核心服务区和集中居住区两部分组成。村庄核心区以客运站为中心主要集中了村庄的行政中心、小学、幼儿园、医疗、体育、文化娱乐、市场、零售、修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可以服务周边方圆2公里范围内的居民,村庄的发展可以控制到500米半径范围之内。

5.3村庄服务设施的配置

新农村公共设施按照城市住宅小区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使村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就地乡村城镇化。社会服务设施是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性或非公益性设施,它在社会发展进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有利于为广大城乡居民服务,有利于提高设施的服务水平,并应符合社会服务设施产业化发展要求。因此,社会服务设施的配置宜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服务要求进行分层次配置,对于普及要求较高的设施,宜就近设置,对于普及要求不高,但标准较高的设施宜集中设置。

(2)有利于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规模化发展与服务半径的矛盾,宜根据不同地域特征、现状水平予以妥善处理。

(3)应体现区域现代化发展目标,即镇村全面现代化,城镇设施应服务于广大农村地区。

RBOD新农村规划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配置村镇的公共服务设施,中心村按照城市居住小区的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一般行政村配置有基本的公共设施。随着村庄规模的扩大,村庄的集聚效益逐渐凸显出来,村庄的投资持续增加,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现实意义上实现就地乡村城镇化,从而大大的加快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也为农村改革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完善农村地区配套设施,努力将农村城镇化工程成为利民工程、为民工程,让农民在农村城镇化工程中得到实惠,确保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

6RBOD对三农的影响

RBOD农村社区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同时完善了农村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了各个居民点与城镇的联系,不断地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客运线周边用地价值明显提高,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保障农村地区的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农业――农村土地经过整理以后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电力水利设施的改善真正实现农业的旱涝保收,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由小规模低层次生产转向规模化经营,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率。

农村――改变过去分散布置实行集中建设,随着村庄发展条件改善,建设资金的增加,进一步完善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农民也可以用上放心的自来水,村庄更加干净和漂亮,村民也可以享受到和城市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设施待遇,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农民――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农民可以从事各种服务业和商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同时农民也可以到农场打工成为农业产业工人或者进入城镇成为城镇居民。

7结语

农村地区的发展变化使得RBOD模式的实现成为可能,为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加强农村客运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体系和组成部分,农村客运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改善部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广大村民脱贫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铺设了一条阳光大道。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空间的持续发展是保证城镇空间有序发展的基础,城市的扩展与小城镇及新农村相对集中发展结合,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进程。

参考文献:

[1]潘海啸,任春洋.《美国TOD的经验、挑战和展望》评介 [J].国外城市规划,2004,6:61-65.

[2]马书红,周伟,王元庆.基于潜力模型和经济势理论的卫星城发展研究[J].城市问题,2008,1:29-33.

[3]王殿海,汪志涛.交通大动脉经济势理论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1999,9:81-83.

[4]李程垒.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5]顾克东.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研究[D].东南大学,2004.

农村的交通变化篇8

商品流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农村流通问题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推进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关乎整个流通产业的发展,也关乎农村经济面貌的改善。

一、创新农村流通管理体制

创新农村流通管理体制,就是要健全和完善流通管理职能,积极整合流通管理资源,构建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有机结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新型流通管理体制。

(一) 明确政府的流通管理职能

必须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职能应定位于实施行业指导、监督、管理和服务,主要是做好流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行业规划、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以及信息的引导和应急调控工作。

1.加强流通领域立法和执法工作。政府的工作重点应是探索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关系、发展新型营销方式、加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等领域的立法和执法改革试点,实现依法行政,加强流通执法体系建设。对有关职能部门而言就要优化农村流通环境,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收费行为,廉洁自律,公平公正,保护合法经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

2.制定适合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管办法。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的有效办法,明确市场主办者、经营管理者和经销商的职责。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维护农产品流通及消费安全。建立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产品经营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农资损害赔偿机制。尽快制定适合农村特点、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管办法,促进农村市场发展的规范化。

3.加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的规划。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农村的交通网络体系发生了新的变化,高速公路以及高等级公路网络在农村的延伸,造就了一批新型交通枢纽型的农村小城镇,也使原来具有交通优势的商贸网点聚居优势的中心城镇(如许多县城)在聚集人口与市场要素方面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和强化。因此,一定要按经济区域的自然特点和经济规律的要求,以中心城镇为节点,上连大中城市,下连农村交通网络节点的各种小城镇,来搞好新一轮农村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和规划,提高农村商贸网点在重点小城镇的密集度,建设一批商贸带动型重点小城镇,以从根本上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和行政层次的限制,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

4.强化市场信息监测和研究分析职能。政府应该把市场监测分析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通过对国际、国内市场上重要商品的监测数据汇总、加工和分析,更加客观地认识省农村商品市场运行的状态、本质及规律;另一方面,通过监测、预测和预警分析报告的,将监测统计数据、情况汇总,为农村流通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完善提供及时反馈信息。积极搭建以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商务信息平台。要利用商务部新农村商网平台,充分发挥新农村商网的“信息”、“咨询互动”和“购销对接”功能,开展常态对接服务和集中对接服务。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推进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不仅关乎整个流通产业的发展,也关乎农村经济面貌的改善,其意义之重大要求社会各个方面协同努力。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不能仅局限在商业管理机关的权限范围之内,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农民自身共同来参与。

1.政府必须扮演好改革主体的角色。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既要采用诱致性制度变迁,也不能排除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方式。目前,无论是对流通活动本身的保障和约束,还是与流通活动相关的制度环境,我国农村商品市场都是处于不平衡状态,这些是流通主体在“诱致性”创新活动无法突破的瓶颈,必须由政府“强制性”创新来改变。因为目前的农村流通体制的“诱致型”变迁既面临着供给的极度约束以及变迁绩效的减弱,也具有政府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比较优势:首先,政府主体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与资源配置权力上,与非政府主体参与制度安排的社会博弈相比,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它的制度供给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方向、深度、广度、形式的主导因素;其次,政府主体可以借助行政命令、法律规范及经济刺激,来推进和规范制度创新与实施;第三,由于制度“物品”具有共享资源特征,因而制度的“供给生产”由政府部门进行最为合适;第四,为避免因制度变迁造成利益主体的冲突,政府拥有政治动员或“思想教育”优势,同时还可利用垄断租金进行利益格局调整;第五,政府历史地肩负着谋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的使命,因而有通过制度改革与制度变迁来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总产出最大化的持久动力。

2.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参与度。事实上农民远不只是这场农村流通业改革中的消费者和旁观者,应促使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参与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建设。引导农民创造自己的流通主体与流通组织,让农民自创的流通主体直接参与农村商贸流通产业活动与农村市场主体培育。通过培训,提升土生土长的个体商户、夫妻店的经营水平,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生意人成为农家店的主体,切实使农民受益。

二、创新农村流通政策

加快政策创新,就是要加强法制体系及标准体系建设,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和经济环境。

(一)理清思路,建设有力的组织保障

1.树立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系统思想。农村商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农民。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一般都没有固定的收入,必须把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的商品部分出售之后,才能转化为购买力,变成一个有钱可花的消费者。目前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购买消费品的便利性问题,但是,要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从目前形势看,要系统解决农村的农产品流通和工业品下乡的问题,在新一轮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村问题需要有系统的思路和有力的组织保障,以便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解决农村的流通体制问题。

2.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急需国家的支持。发展农村流通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引导,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农村流通改革发展工作的联系、指导和协调,争取国家对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2007年底,财政部、商务部决定,在山东、河南、四川三省选择农民购买意愿较强的彩电、冰箱(冰柜)、手机等三类产品开展“家电下乡”试点。三省农民将可以买到专为农村市场生产的限价家电产品,同时还可以从财政部门申领“家电下乡”补贴(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予以补贴)。应积极争取将国家“家电下乡”试点扩大到全国。从而不仅可以激活农村消费,而且还可以消化家电行业过剩产能,扭转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势头。商务部门要作为牵头单位强化与农业、发改委、财政、金融、税务、交通、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监督体系,为试点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消除各种体制性和政策

应针对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中市场主体和客体准入、市场载体功能缺失、中介组织定位等问题,加大农村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政策协调力度,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政策、法规,消除不利于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各种体制性和政策。目前,由于国家专营商品管理体制的限制,连锁企业不能经营非处方药品、家用医疗器械、烟草、音像、书刊等商品,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农资化肥经营,当前规定只能由供销社农资公司、农业“三站”和生产企业三家为主。商务主管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落实农家店药品、书报杂志、烟草等商品零售及通讯、邮政业务资格。支持和指导在重点村镇建设集购物、文化、娱乐、理发、健身、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服务功能区。

(三)完善配套扶持政策

1.预算资金支持。省市各级预算安排扶持现代商业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央财政支持商业发展的专项配套资金,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日用消费品农家店的扶持力度。由于各地市场发育程度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区域的支持应体现差别,适当提高每个标准农家店的建设补贴标准。重点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双百市场工程”、“三绿工程”、“科技兴商工程”、“品牌战略工程”等。同时,在解决国有商业企业历史包袱、改造大型批发市场、鲜活食品质量检测、建立重点商品储备、构建中小商业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给予支持。

2.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大力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营销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资本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

3.税费优惠和减免。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减免农村流通相关费用。对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双进社区工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流通服务企业,可给予减免税政策支持。对新办的独立核算农村流通服务企业,自开业之日起,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一年。降低“涉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包括降低来自种植养殖业的农产品、满足农民需求的工业消费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等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降低公路运输的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杜绝对农产品运输的乱收费、乱罚款;初步建立起全省统一高效务实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努力改善农产品物流环境。

4.支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农村流通服务业在用电、用水、土地使用、网点选址、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符合规划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争取在建设用地、用电和用水方面比照工业企业对待。加强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建设,根据粮食、棉花、食用油、食糖、化肥、农药等重要商品的资源与消费情况、结构,进一步加强储备库规划与建设,为保障市场供应、应付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创造必要的物资条件。

三、创新农村流通组织

(一)深化国合流通企业改革

支持各县(市)通过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收益、商业用地变现、流通企业国有资本减持、转让以及财政拨付等方式筹措资金;建立国合中小流通企业改革的专项资金,用于无力支付改制费用企业的改制费用,以及破产企业资产变现后不足支付职工社会保险、经济补偿等方面费用;争取地方房产管理部门的支持,解决国合中小流通企业长期使用的商业用房产权归属问题。

(二)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

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完善服务功能,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认真推进“四项改造”,即: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以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开放办社和社企职能分开改造联合社,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大力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重点建设四大网络,即: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打造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终端。

(三)建立功能多样的农业合作组织

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农村以产品为联系或纽带的各类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建立功能多样的切实代表农民利益的专业农业合作社,农民通过入股方式组建起来并为农民服务的经济实体,成员既是所有者,又是顾客。发挥它们在参与政策制订、信息交流、价格协调、资质认定、专业培训、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利益和行业利益的代表。起到对农户进入市场的指导作用,增强农民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四)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企业化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中,有选择有重点地兴建一些为当地农产品交易与集散服务的交易市场或批发市场,形成当地农产品的汇集中心,促进本地农产品更快、更具规模效益地进入大中城市等销地市场。

本文主张市场企业化的组织形式采用股份制,建设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组织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经营批发市场的企业为龙头,一方面向生产领域延伸,将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及储藏、保鲜、运输等环节联为一体,实行前向流通一体化;同时与家庭经营的农户及其他运销商通过合同关系形成协约一体化。另一方面向消费领域延伸,将批发、拍卖、零售、直销、运送等环节联为一体,实行后向流通一体化;同时与批发商、零售商及消费者通过合同关系形成协约一体化。通过企业办市场、企业管市场将市场企业化,从而将政府、企业、市场的职能,在批发市场这一中心环节上进行整合,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作用与积极性,由此吸引各种类型的农产品运销商,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消费在市场上的对接。为了保证国家对农产品市场调控的有效实施,政府可以以股东的身份出资兴办大型批发市场,并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既有利于解决组建批发市场的资金约束,又丰富了政府调控市场流通的组织资源,同时也避免了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

(五)实现流通组织的多样化

1.建立现代流通组织。加快现代流通组织的发展,逐渐改变商品市场以分散的个体经营商户为主的组织结构,降低交易成本。一是对现有流通企业和市场组织进行全面公司化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引导和鼓励私营、个体流通主体逐步向私营企业转化,形成规范化的市场经营主体。三是鼓励商品市场主体之间的兼并、重组和联合,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主体。 四是加快连锁经营的发展,特别是要鼓励特许、加盟等连锁经营方式,提高商品市场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2.整合农村流通服务业资源。整合农村流通服务业资源,就要促使现有的各自为政、互不相属的供销社系统、邮政系统、企业系统等,有机地整合成农村采购和销售一体化的流通体系,注重资源存量提升、调整,避免重复建设。消灭各自为政、多头储运造成的“跑空率”,降低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

在推进改革中要避免以夫妻店、代销店、贩运大户为主体的原有营销网络为代价,使改革再次蜕变为农村资金倒流城市的抽水机。建议尊重农民意愿,通过合作、加盟、联营、参股连锁等多种方式,扶持利用、改造完善原有网络资源,在流通业本土化中实现双赢。

四、创新农村流通方式

(一)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

推进流通方式创新,就是要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贸工农一体化、制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优化供应链体系,推进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专卖店、无固定地点销售等新型业态的发展,加大对传统流通服务业特别是杂货店和农村集市的改造力度,创新农资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新兴流通业态发展的重点是农业生产和农民消费的急需品,以及农村消费者权益极易受到损害的商品经营领域与服务项目,还要在农产品流通和再生资源流通中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配送;城市中大型流通企业应积极向下延伸现代流通业态网点,有步骤地在农村重点小城镇、中心集镇和人口聚居规模较大且交通方便的自然村落建立农村连锁店、农村超市、农村便利店等。

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流通主体向小城镇和新兴城镇延伸经营网络,以促进小城镇和新兴市镇商业网点的建设和市场的繁荣。逐步以组织化、网络化的市场形式,替代农村传统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贸市场形式。从实际出发,建设既符合农村实际,又能够满足农民消费需求的消费终端市场。

农业生产面对自然过程和市场过程的变化,要经受双重风险。农产品流通需要大规模的发展,必须通过期货市场分散和规避风险。在现代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总是相结合运作的。从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公司一般都要运用期货工具套期保值。目前,我国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小米、玉米、棉花品种已经为这几种农产品规避交易风险提供了可能性。实际上,农产品期货并不神秘,农民有了自己的流通组织可以更好地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锁定产品的销售价格,根据期货市场上比较充分和超前的价格信息,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当前需要解决的是我国期货市场上农产品交易品种过少的问题。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完善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市场规范现货市场,为发展大宗农产品流动提供健全的市场体系和交易环境。

(二)实现工业品和农产品城乡间双向顺畅流通

搞好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有效整合社会商业资源。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和物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建立适合农村市场发展特点的分销渠道,充分发挥“一网多用”功能,开展采购、配送、销售、加工、租赁和技术推广等多样化服务,实现工业品和农产品城乡间双向顺畅流通。

1.“双向交易”。“养鸡为换盐”、“卖猪为过年”。迄今为止,农民的买与卖的行为,经常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农村的流通企业也必须适应农民既卖又买的习惯,提供又买又卖的服务。这就要求改变城市商业只卖不买或只买不卖的严格分工分业的模式。在农村要允许农民以物易物,开展易货交易,允许农民以粮食、生猪、鸡蛋等农副产品换购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消费品。因此,延伸到农村的商业企业,要学会并善于开展“双向交易”。此外,农民愿意把粮食存放在可靠的流通企业,由其代为保管,待价出售,同时又可以根据需要,按照行情,以存放的一定量的粮食换取工业消费品。所以,农村的流通企业应当提供粮食仓储、水果冷藏等服务,允许农民喜闻乐见的“便通”交易。

2.综合经营。农村流通企业要突破传统单一的购销经营,在拓展流通和完善购销的基础上,努力发展与农民在一产、二产、三产方面的合作。由于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利,农民购物往往习惯一揽子购买,农民建房时买横梁、檀条及门窗,因此,单纯的原木市场不能满足需要。同样,农民买食品、日用品,习惯同时把化肥、农药买回来,希望在一条街上或一个商店,把这些东西一块买回家。所以在农村办商店,尤其在村里办“农家店”,要能照顾农民的这种消费习惯,在服务项目和服务功能上创新。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

鼓励农资流通企业将农资销售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开展配送、加工、采购服务和技术服务及农机具租赁业务等多样化服务,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大力推广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农资产品。农资生产企业要加强与农资流通企业协调合作,研制生产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农产品种植特点的新型农资产品。

参考文献:

[1] 纪良纲,刘东英.中国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2] 周力,周革非.新时期我国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及政策取向[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9).

农村的交通变化篇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明确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战略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综合建设,最终目标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农村公路建设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20字方针紧密相关。农村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

农村公路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打破农村地区的自然封闭状态,有效地促进农村的资源开发,使广大农村蕴藏的土地、矿产、森林、水电以及旅游等资源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而且还可以畅通与扩大农村的信息和商品流通渠道,使农村的自然物产和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公路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持久动力。而我国有9亿农民、2.5亿多农户。是我国最大的具有消费活力的群体,农村市场对我国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增加农村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根本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的流通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的购买力,能为扩大国内需求开辟广阔的市场。目前,我国农村交通还比较落后,“买难”和“卖难”问题仍然突出,制约了农民的生产和消费。实践表明,大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和提高农村交通条件,可以有效地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农民消费,从而达到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目的。

农村公路建设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城乡协调、结构合理、质量稳固、功能完善的公路网络和运输服务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最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这是交通行业长期坚持、努力奋斗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难点在农村,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公路运输整体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关键也在农村。我国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较低,目前仍有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农村公路中四级和等外路占将近九成,砂石路占七成以上,许多地区缺桥少涵、晴通雨阻,农村公路的覆盖能力、技术状况和管理水平等都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同时,随着高速公路网及国省干线公路网的扩展,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规模效益的发挥,有赖于农村公路协调配置形成有机的整体。农村公路不仅是干线公路集疏运的基础网络,也是其他运输方式集疏运的基础网络,是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加快,农村客运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些车子将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连成了一个紧密相关的交通运输体系,有效推进了城市、农村之间的互动。

二、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创造了基础条件,更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改变、五个促进”上。

(一)农村公路改变了交通落后面貌。促进了农民增收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通了,农村经济就活了,发展的潜力就被激活了。“公路通了。城乡近了;脑筋活了,门路广了;收人多了,面貌变了”,这是广大农民的切身感受。没有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山里山外两重天”就无法彻底改变。农产品运输难、出售难、货损多、成本高、价格低的问题也就没法得到有效解决。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在农村交通条件改善后,大力培育花卉苗木、有机稻米、畜禽养殖、奶牛乳品、果品蔬菜、茶叶、笋竹两用林和水产养殖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先后建成了“中国茶花之乡”、“中国桂花之乡”、“中国南方奶牛与乳制品之乡”。农业产值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面貌也改变了。这在中国的广袤乡村,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农村公路改变了消费结构,促进了国内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持久动力。农村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解决了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为我国9亿多农民这个最具消费潜力的群体扩大消费提供了必要条件。近几年。各类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农家。摩托车和农用车的销售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正像浙江一位农民说的,“现在城里有的咱农村有,城里没有的咱农村也有”。同时,农村公路建设还直接促进了水泥、钢材、沥青、砂石等建材业的发展。据测算,每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约需水泥4500万吨,约占全国当年水泥产量的11%,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农村公路改变了村容村貌,促进了乡风文明

整洁通畅的农村公路拉近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城乡交流日益频繁,城市文明向乡村延伸,农民群众接受现代文明,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少地方在农村公路修通后,相继组织开展了改水、改电、改房、改厕、垃圾污水处理等工程。生活习惯和乡村习俗也在潜移默化中变化。可以说,农村公路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四)农村公路改变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基层民主

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推行了民主管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的平安、稳定、和谐。四川省仪陇县结合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造了通村公路建设“四权”运行模式。即村党支部行使领导权、村民会议行使决策权、村委会行使执行权、村民代表行使监督权,形成了领导、决策、实施、监督互动互补的保障机制,把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过程,作为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探索出一条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效能、建立民主决策机制的新路子。

(五)农村公路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稳定

农村交通条件好了,儿童辍学率低了,到城市医院就医近了。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地区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三、农村公路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农村公路的建设规划应该紧紧地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村工作的实际,从农村迫切需要而且有条件做好的方面人手。综合考虑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扶贫开发等因素,科学制定本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

从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已经成为建设的理念。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要把握修实用之路、修安全之路、修资源节约之路。

在发展思路上。坚持“量力而行、好中求快”的建设原则。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必须从农村公路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当地经济条件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和速度,处理好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做到“量力而行、好中求快”。

农村的交通变化篇10

一、引言

消费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定阶层的居民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指针,它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不同时期生活费的变动程度,是各个国家通货膨胀的经济晴雨表和调整工资、津贴政策等的重要依据。而值得关注的是在2007年至2008年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农村的消费物价指数(CPI)连续15个月超过城市,这说明农村居民为物价上涨支付的成本要比城市居民更高。研究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对于政府正确认识当前物价上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制定更加完善的惠农政策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模型的建立与实证分析

1.指标变量的选取

目前我国消费价格指数(CPI)主要是根据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模式、消费习惯,参照抽样调查原理选中的近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数据确定的,调查内容分为食品(X1)、衣着(X2)、家庭设备及服务(X3)、医疗保健(X4)、交通通讯(X5)、文化教育娱乐(X6)、居住(X7)、杂项商品及服务(X8)类,共263个基本分类(国际分类标准),约7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其计算公式为:CPI=∑KW/∑W-100%,其中,K代表商品(或类)价格指数,K=P1/P0;W代表权数,W=P1Q1/∑P1Q1 P0、P1分别代表基期和计算期的价格,Q1代表计算期居民对某商品的购买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便是根据上述公式,采用分层逐级加权平均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的。即先计算单项商品价格指数,然后以单项商品价格指数加权计算小类指数,再由小类指数加权计算中类指数,由小类或中类指数加权计算大类指数,最后用大类指数加权计算总指数。所以,我们把上述的构成CPI计算内容的八个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设为自变量(X1)(X2)(X3)(X4)(X5)(X6)(X7)(X8),将城乡CPI指数设为因变量(Y)。

2.模型的设立与参数估计

根据样本数据的散点图可以判断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于是把模型设定为:

Y农村=a0+a1x1+a2x2+a3x3+a4x4+a5x5+a6x6+a7x7+a8x8+ui (1)

Y城市=bo+b1x1+b2x2+b3x3+b4x4+b5x5+b6x6+b7x7+b8x8+uj(2)

其中,a0,a1 a2 a3 a4 a5 a6 a7 a8,b0,b1 b2 b3 b4 b5 b6 b7 b8是待定系数,ui是随机扰动项。运用EVIEWS统计软件用OLS方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取显著性水平a=0.05查表得:t0.05(4)=2.1318,在农村cpi涨幅的模型中,变量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的t值绝对值小于t0.05(4)=2.1318,未通过t检验,同理,在城市cpi上涨幅度模型中,变量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未通过t检验。这说明,在这一轮物价上涨中,食品价格,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居住价格的上涨对农村cpi上涨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对城市cpi上涨影响显著的则是食品价格,交通和通信价格,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及居住价格的上涨。因此,剔除统计上不显著的变量,再用Eviews软件的OLS方法进行估计,得到的模型为:

从该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各个变量均通过t检验,F检验,总体线性更好,方程的拟合优度更高。从经济意义上看,在农村,食品价格指数每上涨1%,cpi上涨0.3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每上涨1%,cpi上涨0.169%,居住价格指数每上涨1%,cpi上涨0.233%;在城市,食品价格指数每上涨1%,cpi上涨0.332%,交通和通信价格指数每上涨1%,cpi上涨0.201%,娱乐教育文化价格指数每上涨1%,cpi价格上涨0.177%,居住价格指数每上涨1%,cpi上涨0.206%,各个参数经济意义明确。

3.模型的分析

比较(5)(6)式可以发现,这轮物价上涨,对城市cpi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食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及其他因素,而对农村cpi有显著影响的有食品,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居住及其他因素,对城市城市cpi影响显著的因素多于农村,这说明农村的消费结构相对城市来说较为单一,其CPI更容易受个别因素价格上涨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式(5)中的的截距项(0.489)远大于式(6)中的截距项(0.101),在本模型中,截距项代表其他因素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由此我们得出,其他因素推动农村cpi上涨的幅度远高于城市,这也是笔者认为的使近期农村cpi连续十几个月高于城市的主要原因。而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以下3个方面造成:(1)因为农村的保障体系,监管体系不如城市。城市物价一旦上涨过快,政府会马上投放储备平抑物价,即使没有储备也会马上采取先垫付或者补贴的形式,让附近农产品基地的产品上市,而农村在供给保障和抗冲击体系方面则比较欠缺。比如今年出现雪灾,同地区城市的物品供给是远大于农村的,从而导致部分商品在农村价格暴涨。(2)城市存在比较健全的工商管理体系,更为完善的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及时对市场进行监管,而农村市场较小且分撒,不利于管理部门监管,导致农村物价管理不利,从而使部分商品价格被人为抬高,进而导致农村cpi高于城市。(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阻塞,使商品的运输成本高于城市。比如今年春节时,全国很多农村都因为交通不畅而使商品无法运入,导致部分商品价格急剧上涨。此外,由模型知,在这一段时间,食品价格上涨对农村cpi和城市cpi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作用,而且食品价格指数对城市cpi影响的系数高于农村(0.332>0.301),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村居民的日常消费中,自家打粮自家吃,自给自足的现象很明显,另外,农村居民在高价面前,会压缩消费,减少对肉蛋菜等弹性相对较大物品的需求。

三、政策建议

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比如在歉收年,自然灾害年等给农民以切实的补贴,控制农业原材料的价格,及时对农村投放相应的储备,扩大农村的产品供应以保证农村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

2.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目前,农村消费品市场存在着突出的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强制交易等问题,这已成为影响农村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的突出障碍。因此,严格市场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行为,加大打击恶意抬高价格者和出售假冒伪劣产品者成为完善农村市场的必要选择。

3.制定农村消费市场规划,解决农民消费整体发展问题。要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中心集镇上建好直营连锁或加盟连锁超市(便利店)、农村基层行政村建设“放心店”,方便百姓购买生活消费品,使农民能购买到放心的消费品,搞活农村商品流动,使价格更加透明化。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品缺乏,交通不便。因此,必须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消费零售网络建设等以使农村市场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振良:价格指数概论[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2]杨亚男张庆君: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06,(07):83~85

农村的交通变化篇11

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1长期以来,受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小农观念,是农村社会意识的主要表现形态。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农民外出务工人数的日益增加,农村的社会意识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农村社会意识的变化与农民流动之间又是否存在何种关系?这些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个样本村实证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从农村文化意识、经济意识、政治意识等方面的变化状况入手,来初步解析农民流动与农村传统社会意识变化间的关系。

一、样本村的基本概况

农村的交通变化篇12

为了比较准确、全面地了解农村的媒介使用现状,研究者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分别选取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活水平较高、城市化进程较快的A类村庄,远离县城但靠近区乡集镇的B类村庄,地域偏远、交通不发达的C类村庄各1个。在2004年5月至2007年10月期间,笔者先后四次对三类村庄进行了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50份,回收1046份,其中有效问卷987份,有效回收率为94%。根据调查数据,可将农村媒介使用与接触情况的特点大致归纳如下:

1.媒介拥有状况

A类村庄平均每户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并全部接入有线电视网,21.8%的家庭拥有2台电视机。6.5%的家庭坚持每天购买当地的报纸,如《楚天都市报》。B类村庄家庭中电视机拥有率达91.7%,其中86.5%的家庭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器。C类村庄家庭中电视机拥有率达71.2%,安装卫星电视接收器的家庭占35.5%。

2.媒介消费行为

从村民每天闲暇时间活动的时间量看,“看电视”居于第一位,电视是农村名副其实的第一媒体,其次是“串门聊天”,再次是“打牌”。可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媒介行为正越来越多地替代人际交往。

3.媒介接触频度

在各种媒介消费活动中,时间分配不是平均的,无论哪一类型的村庄,看电视的时间与参与人数都是最多,而广播则退居最后。在B、C类村庄,报纸主要是村干部阅读,目的在于了解国家政策,方便做群众工作。仅每日平均收看电视的时间量,A类村庄在平时达135.4分钟,农忙达91.8分钟;B类村庄在平时达100.1分钟,农忙达72.7分钟;C村庄在平时达78.3分钟,农忙达40.2分钟。

4.媒介内容偏好与依赖情况

就媒介内容选择而言,主要是收看电视剧,均表现出偏重电视娱乐的取向。在电视节目的选择方面,按喜爱程度排在前三位的是“电视剧、新闻、综艺节目”。但A、B两类村庄中有45.2%的村民把“收看新闻”放在第二位。A类村庄有10.4%的村民看报纸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掌握政策”。

为了了解农民对媒介的依赖程度,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如果家中没有了电视,您会觉得习惯吗?”,调查显示:A类村庄中有11.7%的村民选择“习惯”,3.5%的“无所谓”,85%的“不习惯”;B类村庄中有10%的村民“习惯”,3.6%的“无所谓”,86.4%的“不习惯”;C类村庄中有35%的村民“习惯”,42.7%的“无所谓”,22.3%的“不习惯”。媒介使用时间较长的农村居民对电视等的依赖程度越高。

从获取信息的渠道看,A类村庄的农民获取相关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其次是“与他人闲聊时知道”;B类村庄的农民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其次是“村干部传达”;C类村庄的农民知晓信息首先是“村干部传达”,其次是“与他人闲聊时知道”,再次是“电视”。显然,人际传播在民族地区农村的信息传递中也发挥着较大作用。

二、大众传媒在农村社会交往转型中的作用

通过对A、B、C三类村庄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无论哪种类型的村庄,大众传媒都已渗入家庭,媒介消费已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社会的媒介化已大势所趋。大众传媒不断向农村渗透,其实质就是不断用新文化、新价值取代农村传统文化价值的过程,并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从而影响到了作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社会交往的转型,与市民的社会交往所不同的是,农村的社会交往明显带有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具体表现为:

1.大众传媒扩大了农村的社会交往范围

大众传媒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交往范围的扩大。农村居民从电视节目中了解到了新时代多元化的交往方式,不再局限于村庄原有的交往范围,开始有意识地与外界交往接触。可以说,现代传媒在农村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中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而且对现代传媒接触程度越深的农村受众越是具有这种交往倾向。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双重体制,这种体制形成了“城市一农村”二元体制,构筑了严重的城乡壁垒,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交往少。现代传媒将城市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带入农村,缩小了城乡人民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上的差别,不仅有利于城乡人民的沟通和交流,也加速了乡村都市化的进程,从而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所接触的人的增多,拥有的社会资本也就越多,虽然交往范围的大小与村民自身的性格、素质和期望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通过调查发现,对某些电视节目类型的偏爱也成为影响朋友数量的部分原因,平时喜欢收看农业节目和综艺节目的村民有着比其他人更多的朋友。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那些喜爱看农业节目的村民对节目中的农业新技术、农产品市场价格都比较关注。通过收看农业节目,他们在与其他村民互动的过程中就占据了信息优势,周围的村民非常乐意听他们讲述这些农业方面的新讯息。对他们来说,实际上也就是使自身的人际吸引力得到了提高,从而可以拥有较多的朋友数量。喜欢看综艺节目的村民大都属于性格比较活泼外向的,综艺节目这种形式本身也主要是希望起到娱乐休闲的作用。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种无声的交谈,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交往中如果没有良好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交往质量。经常收看综艺节目的受众从节目中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培养了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状态,在现实人际交往中也会显得更加容易相处,从而获得更多的朋友。

2.大众传媒加剧了农村社会交往中的工具理性

在传统社会,社会交往对象一直都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由于人际交往范围的有限性,村民们除亲戚外,交往比较多的就是同村的人,朝夕相处便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农村社会也经常被称为“熟人社会”。现在,随着活动空间的扩大,从事其他产业的农民数量的增加,基于业缘关系的交往对象也逐步在农村社会交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从单一的以血缘为主的交往对象发展到由血缘、地缘、业缘共同构成的交往对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经济水平的提高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农村,电视是第一媒介,观看电视是农民休闲的主要方式。电视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作用十分明显,逐步地融入了大众生活,使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对缺乏的农村,电视媒介在农村社会交往对象的变迁过程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长期以来,农村居民最为注重的就是情感因素。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村民们一直把这种感性的认识摆在主导地位。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现代人际交往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功利性和商品化倾向,这种现象也同样反映在农村社会交往过程中。在农村社会交往观念从感性向理性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电视媒介所起到的作用。电视影响着农村居民在选择交往对象上的理性程度,每天接触电视时间较长的受众所受影响也较深,他们接触并逐步内化了电视中展示的现代都市交友方式,除了感情因素外,他们最注重的就是交往对象能否为自己提供实际的帮助。他们在交往过程中注重“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在充分考虑自己所要进行的交往是否可以获得利益最大化后才作出选择与决定。这就使他们倾向于同“有钱”和“社会地位高”的人交往,同时导致了农村社会交往中工具理性增强的趋势。此外,电视节目中频繁出现的俊男美女也让农村居民受到了“美女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村民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也开始注重交往对象的相貌等外在条件。

根据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给人们提供两个方面的资源:物质资源和社会情感资源。处于社会网络中的人们相互提供必需的资源才使得网络得以维持。在农村社会交往中,村民们在生产劳动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运用自己已有的社会资源加以解决,可以向亲戚、邻居或是同村其他人求助。由于受到电视媒介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受众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存在差异的。电视媒介以鲜活生动的情节事例告诉人们,现代社会是一个由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社会,拥有社会资源越丰富的人在网络中就越占据优势地位。农村受众长期在这种社会交往观念的熏陶下,自然也会在实际生活中有意无意的尝试,从而有着超越了血缘关系而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率先提出“弱关系力量假设”,他从互动的频率、感情强度、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他认为强关系在维护群体内部联系上起着重要作用,而弱关系对于群体之间的联系则更为有效。在电视传媒的引导下,农村居民不但将亲属等强关系列为自己的社会资源,也开始注重一般的熟人即弱关系的重要作用。在遇到困难时,村民们开始积极利用身边这些以往并不重视的弱关系纽带,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农村居民社会支持系统的扩大化。同时,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带来的现代观念,也使村民们扩展了原有的人际信任,从建立在血缘、亲缘基础上的人际信任发展到了更大的范围。

3.高频度地接触大众媒介改变了农民的交往观念

外部环境对农村的“示范效应”大多是通过大众传媒来实现的。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外部环境对相对落后的农村社区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强烈,这种示范效应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交往观念、规则和内容。城市文明不断通过大众传媒被传递到农村,促进农村的现代化。正如德弗勒所指出的:“大众媒介是一种信息系统,它积极地参与处于社会行动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层次上的维持、变化与冲突过程,在现代社会里,受众成员依赖大众传媒信源,来了解和适应他们所在社会中发生的情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