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实例合集12篇

时间:2023-05-31 08:36:03

电力工程实例

电力工程实例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往往是通过项目招投标方式来获取项目,为提高企业中标率,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工程项目投标时必须要进行成本核算。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主要是在保证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在工程施工到工程完工的整个过程中,对过程中所有与项目投入和支出相关的费用进行核算和控制。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并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程项目的收益。

一、成本核算概念

在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主要是通过施工过程中所做的工作、生产中的特点以及项目投入和支出的费用等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电力工程项目的划分要合理,避免因为项目划分过细或者过于简单,而导致成本增加或者成本不好计算等情况的发生。为加强电力施工企业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投入和支出进行准确的核算,就必须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工程项目分工的合同内容来进行确定,防止项目漏算或者重复计算等情况的出现。在成本核算时,尽量做到项目按划分合理清晰、费用支出与计算一目了然,并及时更新工程项目成本流水账,以便于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对施工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

二、成本控制

(一)成本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的原则主要分为成本最低原则、全面控制原则以及动态控制原则这三个基本原则,下文将针对这三个原则作简要分析。1、成本最低原则。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时,只有成本最低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利润最多。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成本进行核算时要仔细对施工过程进行分析,针对能够降低成本的项目进行研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收益。2、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控制包涵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全过程控制以及施工人员的全员控制。在成本控制时需要依照项目施工的管理体制建立从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制,要确定各责任人的成本控制责任,从上到下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保证各个相关负责人到具体员工都能够做好项目施工及成控制工作,提高各责任人的成本控制意识。3、动态控制原则。由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对于其成本进行控制和核算,就必须对这个动态的施工过程进行跟踪和控制,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实际施工中,成本的记录数据与控制理论数据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主要是由于实际过程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成本进行控制,使实际成本与理论成本差异减小,并得出新的成本控制计划,实时对成本进行监管和调整,如此往复便能够对施工成本进行实时的控制。

(二)成本控制的关键

通过对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进行研究后发现,要完成对电力工程施工项目进行成本控制其关键在于责权结合和成本项目统一这两个方面,下文将对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和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1、责权结合。在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过程中,责任与权利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权利是保证责任施行的前提条件,而责任又是权利得以实现的具体体现。在项目施工成本核算中,相关负责人在使用自己权利的同时,必须要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成本控制逐渐由责任人控制到全员负责和控制,从具体时间段或者区域控制到全过程控制的转变,保证项目成本控制在施工全过程中都处于监督之下。2、成本与项目要统一。由于成本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减低预算和支出,得到较高的收益。因此,在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核算时首先要对成本和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统一,将成本控制落实到过程的整个施工和运算过程中,并对不同的项目实施阶段和过程设置不同的成本预算目标,基于成本预算的特点,对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预算,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完成对所有控制项目成本的记录、核算和统计,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项目与成本的统一和完善。

(三)核算流程

在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项目流程进行核算时,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流程来进行,以保证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核算和质量的控制。1、确定计划成本。计划成本是完成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第一环节,财务部门在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进行成本核算时,首先会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图纸以及施工所用材料、人工以及材料运输等项目进行成本计算,并以所计算的项目施工费用为基本对项目进行细化,然后将所有的核算数据和明细呈交给上级管理部门;2、动态环境下记录成本。财务部门往往会根据计划成本,依据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来对其成本进行控制。成本控制主要是通过施工流水来进行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负责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账目流水记录,并对各种引起记录与计划成本有偏差的原因进行统计。近年来,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动态成本记录往往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而负责人或者具体施工人员作为数据录入和原因查找与处理人员,对成本变动或者起因具有直观的理解。项目竣工以后,项目负责人以及财务人员往往会针对过程记录,来对成本进行核算和印证,并对过程中发生的造成成本支出较高的原因进行查找和处理,动态环境下完成对成本的记录有助于及时查找并纠正施工成本所存在的问题。

三、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实例探究

(一)作业成本法在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首先,由于电力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可以被财务管理部门分为若干个可以控制的小单元加以监控,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对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工作。将施工项目划分为小单元后可以加快各部门对于电力施工项目进程的了解和掌控;其次,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核算时,能够直观的得出成本核算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而更好的对成本进行控制和分析;最后,利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的对电力企业施工项目进行划分和核算。

(二)成本核算模型控制

作业成本法在电力企业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本节主要通过作业成本法完成对A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该核算过程主要包涵以下几个步骤:体系建立、成本对象设计、成本动因归纳以及作业成本计算这几个方面。1、体系建立:首先,根据统计调查法对A电力工程项目的开展调查统计工作,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成本明细进行调查和研究;其次,对成本调查的项目、成本变化的原因以及成本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进行研究;最后,将整个成本控制体系分为建筑施工工程、设备、安装以及服务几个方面,以便于后期按照分工明细进行控制。2、成本对象设计。通过对A电力工程项目进行研究后发现,成本对象主要分为关键设备(35KV的主变进线柜、35KV的分段隔离柜)、分项设备(如35KV的屋内配电装置以及22KV的屋内配电装置)以及设备系统(如配电装置和主变压器安装及调试)。3、成本动因归纳。成本动因即计划成本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有资源和作业这两个方式,资源方式又主要分为直接对成本产生影响以及间接对成本产生影响这两种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的定义以及核算流程的研究,通过对A电力工程项目的研究发现我姑哦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以便于我国后期在施行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维护我国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电力工程实例篇2

作者简介:刘建峰(1978-),男,江苏江阴人,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张九根(1963-),男,江苏姜堰人,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江苏 南京 2118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南京工业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104-02

一、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内涵

21世纪对人才的素质和创造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工科教学而言,工程设计教育改革已成为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热点和主攻方向。[1]工程设计能力含义较广,一般而言包括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与人交流能力等多个方面,工程设计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具体而言,工程设计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有较完整、系统的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的核心内容及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第二,对专业规范有系统了解。对本专业主要规范的主要内容、适用范围有全面了解,特别对强制性条文要深入理解。一般不必逐条背诵所有条文,只要做到设计时知道该查哪条规范即可。

第三,有较强的读图能力。能理解专业图纸所表达的内容,特别对图纸中施工具体做法,应结合施工图集加深了解。

第四,有较强的绘图能力。能熟练应用相关设计软件;能根据要求进行相关计算,并绘制成符合规范的图纸。

加强工程设计能力的关键在于给学生创造联系实际、亲自动手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引入案例教学法是一条有效的途径。[2]

二、案例群教学法的建设

1.建立基于案例群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思路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于社会对电气工程师的要求,在制定培养计划、设计课程体系时,贯彻“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理念,确定建筑电气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而制定出主要专业课程设计能力培养目标与手段。在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各环节上,应用大量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技能和工程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

2.构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案例群

考虑到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各高校一般都会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同时,一些课程也会引入案例,加强教学效果。[4,5]但研究发现,现有课程案例大都没有覆盖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且各案例之间因没有内在的联系显得很单薄、孤立,不利于学生建立全面、系统的工程设计理念。学生易陷入“工程设计系统性不强、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与其他专业缺少配合”的误区。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构筑了贯穿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全过程的案例群。本案例群是指大量有内在联系、适合多门课程共同使用的案例集合。案例群构成要求:

(1)案例群包含数量足够的案例,案例内容涵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各核心专业课程。

(2)案例的类型,包括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平面图、施工平面图、系统图、设计计算书等多种类型。

(3)案例种类,包括专业案例与综合性案例两种。专业案例是选择一个完整工程设计中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结合相关专业知识使用,如照明系统设计案例、消防系统设计案例等;综合性案例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包括相关图纸及计算书等,在讲授综合设计时使用。如表1所示。

3.案例选取与处理

在选取具体案例时遵循“真实、实时、适用、配合”的原则。

(1)真实。相关专业案例均来源于工程实践。本专业的专业任课教师均有着长期从事建筑电气设计的丰富经验,并拥有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两名。所选案例,均从教师所做实际工程设计中精心挑选;除按保密要求作出相应处理外,尽量保持设计的原汁原味。对于原设计中的一些错误,也尽量保留,但必须在讲解过程中明确指出并纠正。

(2)实时。电气工程相关规范近年来更新速度很快,如《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近年来都作了修订;同时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也应用迅速。针对以上情况,在案例使用过程中,必须不断修订并补充完整,以满足最新的规范要求。

(3)适用。案例群中的案例数量较多,在选取时,注意满足相关课程需要。选择典型工程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或全部子系统作为案例;尽量涵盖各种建筑类型,使学生掌握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环境下应用的差异。

(4)配合。工程设计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多注意各个专业间需要配合的部分,并重点讲解。要使学生领会:大到跨海大桥那样的超级工程,小到一栋房子,都需要很多专业的工程人员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要使学生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不管哪个专业的设计人员,都需要有很强的系统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例如,一栋建筑物的设计需要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等专业相互配合;同时,在电气工程设计内部,不同系统间也需要配合,如消防系统中,消防设备供电设计、消防联动控制设计、应急照明设计等,都需要统筹考虑。[6]

典型建筑的案例分类如表2所示。

三、案例群教学法的应用

1.应用原则

在具体教学过程组织中,贯穿案例分析这一主线,在案例群中精心挑选,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与工程设计能力。特别是在专业核心课程中,使案例群的使用贯穿教学纵向、横向全过程:各主要专业课程都要用案例群,每门课主要知识点都要体现在案例群中。

2.应用方法

(1)案例讲解。在讲课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从案例群中选择相关专业案例讲解。讲解应遵循不同阶段对案例讲解的角度与深度不同原则:

1)讲授专业知识时,重点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场合与相关规范条文的讲解。

2)讲授知识应用时,重点介绍专业知识整合、具体应用方法及相关专业间配合等问题。

(2)组织案例讨论。对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的优缺点,讨论重点是规范的理解、强制性规范的执行、与其他专业间的配合等。对于原设计中的错误,也一并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找出错误,分析错误所违反的相关条文并纠正。在学生纠正的基础上,给出实际工程中图纸审查单位对此问题的审查结论及原设计者的回复,以便学生比较。

(3)案例群维护。专业课程教师定期讨论案例群中的相关案例,通过交流不断熟悉相关案例,并提出意见与建议,对案例群不断进行修正与完善。

四、教学效果

案例群教学法的引入,对提高建筑电气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产生了明显效果。

1.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了解行业发展最新进展

通过案例群的使用,使学生大大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加深了对本专业相关规范最新规定的了解,加深了对行业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应用的了解。

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学生在分析案例中的设计错误并纠正的过程中,对相关专业知识与规范条文的理解,比一般案例应用与讲解要深刻得多。

2.加强了学生系统认识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大量有联系、有配合的案例使用,学生增强了系统认识能力,也极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绘图技巧与综合设计能力

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学生大大提高了读图能力,初步具备了图纸审核能力,了解并学会了大量的绘图技巧,了解了众多专业问题的处理方法与施工做法,提高了综合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九根,刘建峰,等.新形势下电气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思路[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7-8.

[2]郝一川,苏小林.案例教学法在工科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75-77.

[3]刘建峰,张九根,等.土建类跨专业团队毕业设计实践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83-84.

[4]翁国庆,张有兵.“电气控制及PLC 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优化[J].中国电力教育,2010,(6):143-145.

电力工程实例篇3

作者简介:刘少克(1963-),男,湖南长沙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湖南 长沙 410073)

基金项目:本文系“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低速磁浮交通应用开发及集成示范研究”(项目编号:2012BAG07B01)之子课题“中低速磁浮交通牵引计算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2BAG07B01-01-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53-02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性教学实践越来越得到重视,尤其近年一些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教学、项目教学、工程实例教学、角色扮演、行动导向教学等的出现,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被摒弃,教学效果得到改进。而在上述教学方法中,案例分析教学、项目教学和工程实例教学,由于其具有明确的实际应用背景,在工科类教学中得到广大师生的偏爱。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笔者发现有的教师由于从事的科研课题特殊,所举教学案例和项目所涉及背景知识偏僻,不具代表性;有的在同一门课程教学中,所举案例和项目零碎分散,不具系统性。“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与工程实际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本文结合该课程研究性教学实践,对工程平台的选择进行了探索,并以磁浮列车供电系统作为综合性工程平台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

一、研究性教学实践中工程平台的选择

案例分析教学、项目教学和工程实例等与实际应用紧密的教学方法,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好的“电力电子技术”综合性工程实际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选择恰当的案例、项目和实例进行展开,可以使前后传授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衔接。在综合性工程平台的选择上,典型性、适应性、先进性和系统性是需要考虑的四个重要因素。

1.典型性

典型性是指所选择的工程平台,应该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是广大学生容易接触、感性认知到的东西。采用这种平台,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过程中教员不用过多地讲授其相关背景知识和技术。典型性的另一方面是指该工程平台采用的技术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所授课程的知识点中具有典型性。该平台采用的技术,不仅可应用于该平台上,应用于其他类似工程平台同样是可行的。考虑工程平台的典型性,教学中不宜采用特殊案例,如不宜采用教师在某一个别方面的特定科研项目和特定的技术解决手段方式,这些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或解决手段不是主流,学生对此往往也并不感兴趣。

2.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所采用的工程平台中涉及的知识点应该与所讲授的本门课程很多知识内容相一致,这样通过一个平台,就可完成课堂多个知识点的传授和实践巩固。适应性的另一方面是深度和工作量适度。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往往需要同时学习多门功课,这样花费在一门课上的时间毕竟有限。知识点太深,学生会感到畏难,不能理解;而工作量太大,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

在教学深度方面,教师在传授时往往会尽量使学生明白、理解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但却往往忽略学生为此需要花费的时间代价,没有考虑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期间同时承担的其他学习任务。在选择案例、项目和工程实例时,过多、过细和过繁的工作都交给学生,这样教学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3.先进性

先进性是指所选择的工程平台所涉及的技术,目前在工程实际中应该广泛被采用,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被淘汰。以“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为例,可控硅是传统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半控型功率器件,但随着IGBT、MOSFET、GTO等全控性功率器件的出现,控制电路得到发展,可控硅应用越来越少,故在讲授“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时,应以目前主流的IGBT全控性功率器件为主线,尽量选择IGBT构成的工程平台,逐步减少、淘汰可控硅器件的知识和实践内容。由于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等课程的讲授同样如此。

4.系统性

教师在开始讲授某门课程时,从课堂讲授到实践环节应具有系统性,应对整个教学过程实践环节采用的案例、项目和实例进行统一的策划,对时间、内容、方式和进度预先进行统一的规划、编排,避免临时组织出现研究性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结合不紧密,实践环节出现零碎、孤立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前后承接、融会贯通。一个好的综合性工程平台应该涉及所讲授课程的大多数知识内容和知识点。通过在同一工程平台挑选、提炼出不同案例、项目和实例,可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有机统一,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研究性实践教学中工程平台选择举例

“电力电子技术”是控制、机电和电气等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集控制理论、电力学和电子学于一体,涉及的知识点多、范围广,与实际结合紧密。在讲授该课程时,笔者选择磁浮列车供电系统作为教学中的综合性工程平台。虽然是一种新型交通工具,但除了车辆需要悬浮外,与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轻轨技术是类似的。列车供电系统由地面和车辆两部分组成。地面供电系统主要由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组成;其中主变电所将高压电网AC110KV、50Hz三相交流电降压成中压AC35KV/20KV/10KV、50Hz三相交流电,牵引变电所再将中压三相交流电降压整流成DC1500V/750V直流电。最后,通过接触轨、电刷和配电系统分配给车载用电设备,供车辆牵引、悬浮、导向、制动、控制、信号、照明、空调等设备使用。

磁浮列车供电系统所采用的技术代表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典型工程实际应用。其车辆供电系统包括牵引逆变器、悬浮电源、控制电源、辅助逆变器,这些电气设备涉及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典型功率器件,以及AC/DC、AC/AC、DC/DC、DC/AC四大主变换电路和软开关谐振电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随着功率器件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日趋小型化、模块化和智能化。磁浮列车供电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平台,笔者在案例和项目设计时,根据工程实际的发展,围绕磁浮列车供电系统设计案例和项目。这些案例和项目因为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且都围绕磁浮列车工程背景,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习积极性高。

三、结束语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到能力传授是研究性教学实践的根本出发点,在研究性教学实践中,结合案例、项目和工程实例教学方法,对巩固学生所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大有帮助。但实践教学中学生往往需要花费比课程教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故此,怎样在不多挤占学生学习时间的前提下,既让学生掌握好系统的理论知识,又使学生具备好的工程实际应用能力,是一个值得教师不断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荣军,丁跃浇,张敏,等.案例教学法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2,(4):74-75,80.

[2]周凤霞.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电力拖动课程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2,(1):63.

[3]李娜.项目教学法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29):290.

电力工程实例篇4

作者简介:王晓刚(1976-),男,吉林长春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王清(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主任,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77-02

2010年教育部提出实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1]在此背景下,必须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文在广州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资助下,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对象,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应用案例教学法,改善了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满足社会的要求。

一、“电力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运动控制系统”的先修课程,在专业培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但从国内各高等院校的现状来看,课堂教学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教学内容陈旧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型电路、控制方法和应用在教材中并未提及,造成学生学与用脱节,该问题在毕业设计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2.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授课方式仍大行其道,课堂氛围沉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许多学生将学习目标降低为通过考试获得学分,这与卓越计划中“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点相背离。

3.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大多数院校已经采用多媒体教学,有的还利用各种仿真软件演示电路的波形。但多媒体的利用并不充分,基本上还是教师演示给学生看,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学校的相关教师或教学团队纷纷尝试教学改革。三峡大学开发了电力电子电路flash动态演示课件,直观生动地再现了电路的动态特性;[2]重庆科技学院采用工程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将平时分散学习的知识综合起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过程,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3]合肥工业大学采用从果到因的逆向思维教学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4]北京科技大学提出了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5]上述“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为广州大学该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二、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工程生产实际给出若干案例,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在教师地引导下组织文献查阅、研究和讨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案例的设计后,通过报告的形式汇报研究成果,汇报完成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掘者,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十分突出,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因此已经在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6,7]

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生产和国民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也综合了电子技术、电路、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因此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综合性。同时,“电力电子技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

在“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达到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新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为:

1.提出课题(案例)

将全班学生分为5个课题小组,小组可由教师划定,学生也可以自由组合。根据“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要求,选取实践性较强的5个案例,分配给5个课题小组,每个小组负责1个课题,课题的选择由各组自行协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电力电子技术”,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需注意案例的难度,案例不能过于简单,需具有挑战性,但也不能难度过大,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甚至令学生失去兴趣。经过实践,笔者给出的第一批5个案例为:级联式晶闸管整流器的设计、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的设计、SPWM逆变电源的设计、矩形波交流电源的设计、高频高压脉冲电源的设计。当然,案例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防止部分学生向上一届学生索要案例设计结果,同时考虑到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每一届教学中都将对案例进行修改或更换。

2.研究学习

各课题小组根据案例的要求,进行分工合作,首先要充分理解教材,判断案例涉及教材中的哪部分章节的内容,深入阅读教材,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文献资料及学习方法,通过图书馆、期刊网等文献检索工具的帮助,查阅相关文献,对课题进行拓展学习。由于课题涉及的电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理论较多,需要学生阅读较多的文献。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经常沟通和讨论,并进行材料的整合并为报告做准备。

3.仿真研究

由于学时以及实验条件所限,学生无法对每个设计出的电路进行实验研究,为了检验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可采用仿真验证的方法。目前,有多种仿真软件可以仿真电力电子电路,其中最常用的是Matlab/Simulink和PSIM。这两种软件已被许多教师用于课堂教学中,但学生动手使用的并不多,实际上,这两种软件易学易用,学生无需在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案例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用设计的仿真程序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设计完成后,要给出不同拓扑结构、不同控制策略、不同电路参数和控制参数下的主要波形,并由此确定最佳拓扑和参数。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学生可通过网络课程平台与教师交流。

4.报告讨论

报告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一般安排在课程结尾阶段进行。由于学时的限制,为每个案例分配的时间为20分钟~30分钟。课题组推举一位报告人,报告人应在报告前做好PowerPoint讲稿,报告时用5分钟的时间介绍案例的要求和设计结果。余下时间由全体学生讨论设计的合理性,学生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由报告人进行解答,报告人解答不了的,由该课题组的其他成员解答。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对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加以把握,最后对案例设计的结果进行点评,并记录学生在报告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考核的依据。

5.撰写小论文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每个学生提交一份与案例相关的研究性小论文,教师应要求每个课题组内各成员间的小论文内容有区别,即应侧重于自己所研究的那一部分。

6.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报告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小论文的质量。为了保证考核的公平性,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为课题组的每个成员分配不同的工作。以“SPWM逆变电源的设计”为例,可将案例拆分为若干子课题,如:单相逆变电源的设计、三相逆变电源的设计、常规SPWM调制方法研究、梯形波SPWM调制方法研究、鞍形波SPWM调制方法研究等几个子课题。在小组成员较多的情况下,可令其中一部分同学用Matlab/Simulink仿真,其余同学用PSIM仿真,这样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相互独立的任务,还可将不同仿真软件得到的结果进行相互验证。

四、案例举例

本节以“矩形波交流电源的设计”为例来说明案例的实施效果。

教师给出的案例为:矩形波交流电源在原油脱水等工业现场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案例中矩形波电源的设计指标为:输入为三相380V/50Hz交流电;输出为单相矩形波,幅值5kV~20kV可调,频率0.1kHz~20kHz连续可调。要求学生设计出系统框图、主电路、驱动控制电路,并对原理进行仿真,给出仿真波形。

经过研究、讨论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其中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此外,学生画出了主电路,并选择IGBT作为降压变换器和全桥逆变电路的开关器件,选择SG3525作为控制芯片,选择EXB841作为驱动芯片,画出了控制和驱动电路。

学生的设计方案得到教师的肯定。但是在仿真中,学生遇到困难,不知如何调节输出矩形波的幅值,这是因为教材中电路原理讲得较多,而与控制有关的内容有限。学生在网络课程平台的论坛提出这一问题后,教师及时给出了建议,即将采样得到的矩形波幅值除以变压器变比后得到全桥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此幅值与降压变换器的输出相同,与给定电压比较后得到误差,再用PI调节器产生占空比信号。学生获得建议后并经过小组的进一步讨论,最终得出了仿真结果。

此案例将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不同章节的内容,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完成此案例后,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体会。

五、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团队精神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一个学期的实践表明,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理念相符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当然,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法的实施与有限的学时存在矛盾等,笔者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5-15.

[2]孙坚,王强.数字环境下“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方式的改进[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5):115-116.

[3]飞,李正中,邬红,等.工程案例在“电力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101-102.

[4]杜少武,张毅,黄海宏,等.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逆向思维教学法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4):94-97.

电力工程实例篇5

典型性是指所选择的工程平台,应该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是广大学生容易接触、感性认知到的东西。采用这种平台,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过程中教员不用过多地讲授其相关背景知识和技术。典型性的另一方面是指该工程平台采用的技术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所授课程的知识点中具有典型性。该平台采用的技术,不仅可应用于该平台上,应用于其他类似工程平台同样是可行的。考虑工程平台的典型性,教学中不宜采用特殊案例,如不宜采用教师在某一个别方面的特定科研项目和特定的技术解决手段方式,这些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或解决手段不是主流,学生对此往往也并不感兴趣。

2.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所采用的工程平台中涉及的知识点应该与所讲授的本门课程很多知识内容相一致,这样通过一个平台,就可完成课堂多个知识点的传授和实践巩固。适应性的另一方面是深度和工作量适度。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往往需要同时学习多门功课,这样花费在一门课上的时间毕竟有限。知识点太深,学生会感到畏难,不能理解;而工作量太大,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在教学深度方面,教师在传授时往往会尽量使学生明白、理解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但却往往忽略学生为此需要花费的时间代价,没有考虑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期间同时承担的其他学习任务。在选择案例、项目和工程实例时,过多、过细和过繁的工作都交给学生,这样教学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3.先进性

先进性是指所选择的工程平台所涉及的技术,目前在工程实际中应该广泛被采用,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被淘汰。以“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为例,可控硅是传统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半控型功率器件,但随着IGBT、MOSFET、GTO等全控性功率器件的出现,控制电路得到发展,可控硅应用越来越少,故在讲授“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时,应以目前主流的IGBT全控性功率器件为主线,尽量选择IGBT构成的工程平台,逐步减少、淘汰可控硅器件的知识和实践内容。由于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等课程的讲授同样如此。

4.系统性

教师在开始讲授某门课程时,从课堂讲授到实践环节应具有系统性,应对整个教学过程实践环节采用的案例、项目和实例进行统一的策划,对时间、内容、方式和进度预先进行统一的规划、编排,避免临时组织出现研究性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结合不紧密,实践环节出现零碎、孤立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前后承接、融会贯通。一个好的综合性工程平台应该涉及所讲授课程的大多数知识内容和知识点。通过在同一工程平台挑选、提炼出不同案例、项目和实例,可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有机统一,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研究性实践教学中工程平台选择举例

“电力电子技术”是控制、机电和电气等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集控制理论、电力学和电子学于一体,涉及的知识点多、范围广,与实际结合紧密。在讲授该课程时,笔者选择磁浮列车供电系统作为教学中的综合性工程平台。虽然是一种新型交通工具,但除了车辆需要悬浮外,与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轻轨技术是类似的。列车供电系统由地面和车辆两部分组成。地面供电系统主要由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组成;其中主变电所将高压电网AC110KV、50Hz三相交流电降压成中压AC35KV/20KV/10KV、50Hz三相交流电,牵引变电所再将中压三相交流电降压整流成DC1500V/750V直流电。最后,通过接触轨、电刷和配电系统分配给车载用电设备,供车辆牵引、悬浮、导向、制动、控制、信号、照明、空调等设备使用。磁浮列车供电系统所采用的技术代表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典型工程实际应用。其车辆供电系统包括牵引逆变器、悬浮电源、控制电源、辅助逆变器,这些电气设备涉及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典型功率器件,以及AC/DC、AC/AC、DC/DC、DC/AC四大主变换电路和软开关谐振电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随着功率器件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日趋小型化、模块化和智能化。磁浮列车供电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平台,笔者在案例和项目设计时,根据工程实际的发展,围绕磁浮列车供电系统设计案例和项目。这些案例和项目因为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且都围绕磁浮列车工程背景,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习积极性高。

电力工程实例篇6

1 引言 电液比例阀是阀内比例电磁铁根据输入的电压信号产生相应动作,使工作阀阀芯产生位移,阀口尺寸发生改变并以此完成与输入电压成比例的压力、流量输出的元件。阀芯位移也可以以机械、液压或电的形式进行反馈。由于电液比例阀具有形式种类多样、容易组成使用电气及计算机控制的各种电液系统、控制精度高、安装使用灵活以及抗污染能力强等多方面优点,因此应用领域日益拓宽。近年研发生产的插装式比例阀和比例多路阀充分考虑到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具有先导控制、负载传感和压力补偿等功能。它的出现对移动式液压机械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电控先导操作、无线遥控和有线遥控操作等方面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2 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种类和形式 电液比例阀包括比例流量阀、比例压力阀、比例换向阀。根据工程机械液压操作的特点,以结构形式划分电液比例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螺旋插装式比例阀(screwin cartridge proportional valve),另一类是滑阀式比例阀(spool proportional valve)。

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是通过螺纹将电磁比例插装件固定在油路集成块上的元件,螺旋插装阀具有应用灵活、节省管路和成本低廉等特点,近年来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有二通、三通、四通和多通等形式,二通式比例阀主要是比例节流阀,它常与其它元件一起构成复合阀,对流量、压力进行控制;三通式比例阀主要是比例减压阀,也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中应用较多的比例阀,它主要是对液动操作多路阀的先导油路进行操作。利用三通式比例减压阀可以代替传统的手动减压式先导阀,它比手动的先导阀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更高的控制精度。可以制成如图1所示的比例伺服控制手动多路阀,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减压阀使输出活塞具有不同的压力或流量进而实现对多路阀阀芯的位移进行比例控制。四通或多通的螺旋插装式比例阀可以对工作装置实现单独的控制。

滑阀式比例阀又称分配阀,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最基本的元件之一,是能实现方向与流量调节的复合阀。电液滑阀式比例多路阀是比较理想的电液转换控制元件,它不仅保留了手动多路阀的基本功能,还增加了位置电反馈的比例伺服操作和负载传感等先进的控制手段。所以它是工程机械分配阀的更新换代产品。

出于制造成本的考虑和工程机械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特点,一般比例多路阀内不配置位移感应传感器,也不具有电子检测和纠错功能。所以,阀芯位移量容易受负载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的影响,操作过程中要靠视觉观察来保证作业的完成。在电控、遥控操作时更应注意外界干涉的影响。近来,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内装的差动变压器(LDVT)等位移传感器构成阀芯位置移动的检测,实现阀芯位移闭环控制。这种由电磁比例阀、位置反馈传感器、驱动放大器和其它电子电路组成的高度集成的比例阀,具有一定的校正功能,可以有效地克服一般比例阀的缺点,使控制精度得到较大提高。

3 电液比例多路阀的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 为了节约能量、降低油温和提高控制精度,同时也使同步动作的几个执行元件在运动时互不干扰,现在较先进的工程机械都采用了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是一个很相似的概念,都是利用负载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去调节泵或阀的压力与流量以适应系统的工作需求。负载传感对定量泵系统来讲是将负载压力通过负载感应油路引至远程调压的溢流阀上,当负载较小时,溢流阀调定压力也较小;负载较大,调定压力也较大,但也始终存在一定的溢流损失。对于变量泵系统是将负载传感油路引入到泵的变量机构,使泵的输出压力随负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始终为较小的固定压差),使泵的输出流量与系统的实际需要流量相等,无溢流损失,实现了节能。

压力补偿是为了提高阀的控制性能而采取的一种保证措施。将阀口后的负载压力引入压力补偿阀,压力补偿阀对阀口前的压力进行调整使阀口前后的压差为常值,这样根据节流口的流量调节特性流经阀口的流量大小就只与该阀口的开度有关,而不受负载压力的影响。

4 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先导控制与遥控 电液比例阀和其它专用器件的技术进步使工程车辆挡位、转向、制动和工作装置等各种系统的电气控制成为现实。对于一般需要位移输出的机构可采用类似于图1的比例伺服控制手动多路阀驱动器完成。电气操作具有响应快、布线灵活、可实现集成控制和与计算机接口容易等优点,所以现代工程机械液压阀已越来越多地采用电控先导控制的电液比例阀(或电液开关阀)代替手动直接操作或液压先导控制的多路阀。采用电液比例阀(或电液开关阀)的另一个显著优点是在工程车辆上可以大大减少操作手柄的个数,这不但使驾驶室布置简洁,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操作复杂性,对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图2是TECNORD公司JMF型控制摇杆(joystick),利用一个摇杆就可以对如图2中的多片电液比例阀和开关阀进行有效控制。该摇杆在X轴和Y轴方向都可以实现比例控制或开关控制,应用十分方便。

随着数字式无线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性能稳定、工作可靠、适用于工程机械的无线遥控系统,布置在移动机械上的遥控接收装置可以将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转换为控制电液比例阀的比例信号和控制电液开关阀的开关信号,以及控制其它装置的相应信号,使得原来手动操作的各个元件都能接受遥控电信号的指令并进行相应动作,此时的工程机械实际上已成为遥控型的工程机械。

无线遥控发射与接收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工程机械的遥控改造。从安全角度考虑,它发射的每条数字数据指令都具有一组特别的系统地址码,这种地址码厂家只使用一次。每个接收机只对有相同地址码的发射信号有反应,其它无线信号即使是同频率信号也不会对接收装置产生影响。加上其它安全措施的采用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装载机、凿岩机、混凝土泵车、高空作业车和桥梁检修车等多种移动式机械的遥控改造中获得成功。工业遥控装置与电液比例阀相得益彰,电液比例阀为工程机械的遥控化提供了可行的接口,遥控装置又使电液比例阀得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5 电液比例阀在工程机械上应用实例 图3所示为某型汽车起重机的液压系统简图,图中仅画出了与电液比例阀有关的部分。该机采用了3片TECNORD TDV-4/3 LM-LS/PC型比例多路阀,负载传感油路中的3个梭阀将3个工作负载中的最大压力选出来送至远程调压溢流阀的远控口,调整溢流阀的溢流压力,使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恰好符合系统负载的需要即可,从而达到一定的节能目的。压力补偿油路使得通过每一片阀的流量仅与该阀的开度有关,而与其所承受的负载无关,与其它阀片所承受的负载也没有关系,从而达到在任一负载下均可随意控制负载速度的目的。

图4 是某推土机推土铲手动与电液比例先导控制实例。当二位三通电磁阀不通电时,先导压力与手动减压式先导阀相通,梭阀选择来自手动先导阀的压力对液动换向阀进行控制;当二位三通电磁阀通电时,先导控制压力油通向三通比例减压式先导阀,通过梭阀对液动换向阀进行控制。

6 小结 以上简要介绍了电液比例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工作特点,对比例阀的负载感应和压力补偿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电液比例阀的不同应用,特别是在工程机械的先导控制和遥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论述。电液比例阀对简化工程机械操作、提高效率和作业精度以及实现智能化作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日益拓宽必将使工程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根茂等. 实用电液比例技术.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2 Ruth Swan.Have you checked out cartridge valves?.HYDRAULICS AND PNEUMATICS? 1991?8

电力工程实例篇7

关键词:

输电线路施工,案例教学,教学质量

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方向)为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应用专业,涉及测量学、气象、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水文地质六大学科[1]。课程设置时需照顾到各学科领域,开设的教学课程多,而总的课程学时有限,安排给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相对较少。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课程为例,理论课时只有50个学时,教学任务重、赶、工程实践性强,保证教学质量有一定困难。

1案例教学优势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相比有如下优势:1)灵活布置课堂,提高教学质量。高压架空线路施工课程,理论授课时,大体分为基础施工、杆塔组立施工、架线施工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中又有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施工工艺,课程平淡枯燥,主次部分不够突出,如不采取新的教学方式,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势必影响课程教学质量。案例教学可在课程三部分内容中各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大力推广的新工艺,新标准为实例。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整理案例,以项目条卡的模式发给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时穿插理论知识讲解,既能完成理论课堂教学,又能灵活布置课堂进度,改变以前单一死板的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与工程实际结合,提高教学目的性。输电线路工程本科学生,学习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课程,到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今后走向从事输电线路施工的工作岗位,需要哪些实用技能必须要明确。根据往届学生就业数据,多数同学去了省级的工程技术施工单位,从事电网的施工建设。案例教学很好的衔接了学生从学校到单位的过程,通过设置工程实际案例,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学习工程施工组织方案、技术解决方案和确保人身财产安全的方案。学习了施工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怎样灵活运用的实际案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使用目的有更清楚的认识。

3)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通过结合理论知识,以各种经验、信息、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从案例的引出背景到工程应用,引导学生逐项分析,学会记录与描述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现场布置、工程技术方案,课后归纳总结,学会在案例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案例平台选择

线路施工课程主要由准备工作、施工安装和启动验收三部分组成,其中施工安装占了整个课时的90%,工期占整个线路工期的55%~85%,是本门课程的重点所在[2]。在案例平台选择时,依据课程重点和工程实际,依次在基础工程、杆塔施工和架线施工中选择几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施工工艺作为案例,确定好案例平台后,再去电力施工一线收集相关资料,将收集回的资料与课本知识加工处理,得到能运用于课堂的案例。

3以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为例的课程教学

1)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简介。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是在地面将杆塔整体组装完毕,凭借起吊钢绳系统与抱杆相连,然后牵引钢绳系统牵引抱杆,使抱杆绕其底部旋转,带动杆塔整体绕其地面支点旋转起立以致垂直就位[3]。这种方法高空作业少、安装质量高、速度快,在钢筋混凝土电杆、拉线铁塔和窄基铁塔施工时优先使用。

2)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施工布置。整体起立门型双杆现场布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钢绳系统、牵引系统、制动钢绳系统、临时拉线系统、抱杆系统五大系统。

3)受力计算和分析。一般施工计算中,并不要求杆塔起立全部过程中各部受力,只要根据起立瞬间各部静力分析,换算出各部最大受力值,连乘以动荷系数、不平衡系数及钢绳安全系数作为各部所承受的综合计算力。各种起重索具之容许作用力要不大于它们各自综合计算力。

4)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施工程序。整体起立门型双杆施工流程:起立前检查杆头离地0.8m左右时,停止牵引,再次检查并做“冲击实验”调节制动钢绳使杆根进入底盘凹槽控制起吊过程中五中心线合一抱杆失效70°后缓慢牵引80°后停止牵引杆塔调整和回填土转移工具杆塔组立质量检查。

5)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倒杆塔原因的分析,如临时拉线失效、地锚被拔出、杆塔强度不够等;认真做好杆塔整立施工方案设计,确定设备受力的极大值,各起吊工具及结构材料的强度储备,积极、稳妥地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和工具设备,建立和健全组立杆塔工作的岗位责任制,提高施工操作水平,切实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检验。。6)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施工组织。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身体检查合格,符合施工作业的要求。人员配备为:施工队长1人,技术员2人,安全员2人,质检员2人,起重工2人,焊工1人,技工11人,力工22人。各司其职。

4结语

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与教学大纲中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契合。同时,案例教学对任课教师和教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掌握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水平。条件成熟时,教师可在案例教学设计的初期就加入学生一起讨论案例的选择、资料收集和案例设计,让学生参与进来。课堂中再以项目条卡的形式,引起学生充分讨论,开拓思路,不断完善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聘请工程一线的施工技术人员来进行专题案例教学。从工程师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朝祥,唐波.“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课程案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49-50.

电力工程实例篇8

作者简介:李宝儒(1983-),男,河北廊坊人,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助理工程师;罗格非(1986-),女,河北邯郸人,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助理工程师。(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73-02

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种类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不断增强,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推动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开始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预计到2015年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将达到1:1的比例。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课程教学、教师素质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华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不完善

全日制工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学位类型,在我国实施的时间较短,许多高校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和高效的教学模式,将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同样培养。担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任课教师大多同时担负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更有许多课程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在同一课堂上课,不利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

2.全日制工程硕士任课教师工程经验不足

高校教师中的大部分是博士毕业后直接从事理论教学,他们缺乏在企业中的工程实践经验,在长期的科研和学术成长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论性知识的研究,从而形成了学术型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或者不能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的指导。[1]

3.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质量不高

全日制工程硕士社会认同度没有学术型硕士高,被动选择攻读专业学位现象普遍。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对象以应届本科生为主,他们没有工作经验,也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但是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要把他们培养成“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其培养模式必须要与学术型研究生区分开来。

二、“电力工程项目案例分析”课程开课情况介绍

华北电力大学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作为学科行业特色鲜明的院校,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探索和实践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结合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素质类课程“电力工程项目案例分析”的开课情况,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现介绍给大家,以便共同探讨。

“电力工程项目案例分析”结合华北电力大学的行业特色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而开设,是职业素质培养模块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在工程硕士实践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结合各培养领域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个流程及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关键问题有所了解,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及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力工程项目案例分析”课程教学采用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学习部分,由于该课程涉及到我校各个培养领域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他们对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基本上没有概念,所以首先对工程项目管理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包括主要工作内容、项目管理的一些基本基础理论和方法进行大概的讲解。案例分析部分则要求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对项目建设过程可能出现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触类旁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可归纳为工程管理类案例与工程技术类案例。工程管理类案例要结合工程建设阶段的实际情况,侧重于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的分析;工程技术类案例要针对电力工程项目立项阶段的方案比较、设备招标阶段的技术参数选择、施工阶段的设备的安装调试、项目验收阶段发现的问题等工程建设内容设定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

各个案例针对各培养领域的特色,充分利用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培养基地、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选聘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和校内责任教授共同承担案例教材的编写及案例分析课程的授课任务。我校共开设了16组相关的案例,涉及到电气工程、动力工程、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环境工程以及物流工程等7个培养领域,聘请了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设计院、国电能源研究院、中广核集团公司等多家单位的专家亲自为学生授课。这些企业专家均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选用真实具体的工程项目作为案例背景,为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和交流。通过课堂教学和项目设计,使研究生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掌握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能。“电力工程项目案例分析”课程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职业素质课,要求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根据培养领域和个人需求必须选修5个案例。这种开课方式使得选课研究生可以跨越个人培养领域,选修其他领域案例,有利于研究生实践能力、跨学科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及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电力工程项目案例分析”课程开课效果调查分析

为了解全日制工程硕士“电力工程项目案例分析”课程的上课效果,发现上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本课程的上课效果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调查对象为部分选课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本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课的方式、上课的效果等问题的认识和建议。

本次调研采用了不记名问卷的形式,共发放“‘电力工程项目案例分析’课程调查问卷”150份,收回问卷134份,回收率为89.3%。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23份,有效率为91.8%,符合调查要求。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们普遍认为“电力工程项目案例分析”课程的开设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很重要,课程的开设方式和学时基本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大多数学生都更加倾向于同校外专家进行交流,并且认为课程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同时,调查结果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有些案例对于非本专业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些困难,因此期望适当增加本专业案例数量。还有学生提出许多建议,如希望能够增加模拟教学或去企业实地参观;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加入视频等方式;课程中更加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等。

四、结束语

电力工程实例篇9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

《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机电、电子和制冷等工科专业所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以物理作为基础,其内容概念多,原理抽象,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职业中专的学生来说,普遍的反应是难懂难学。在传统的教学方法方面,一般是先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段很长时间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然后进行几个简单的实验教学。因为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验教学相隔一段较长的时间,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容易在前面较长的抽象理论知识学习中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失去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如下一些的不足之处 :

1、教学方法落后。普遍的教师把在《电工基础》定义为理论课程。所以在教学中便把该课程当作纯理论来讲,往往忽略了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现实。所以教师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还是按照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去教学,学生早就在抽象理论知识学习中产生厌学情绪,往往却不知所云,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2、理论与动手实操比例严重失调。由于教师先入为主,把在《电工基础》定义为理论课程,所以在教学中“满堂灌”、重理论轻动手实操便司空见惯了,教学理论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对理论知识只是采用死记硬背,动手实操只停留在几个简单的验证实验上,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难达到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3、学生掌握技能不高。中职机电、电子和制冷等工科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更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电工基础》课程又是这些专业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所以该课程也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更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种种不足,使这一目标可望不可及。

针对上述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结合本人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经验,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良,采用了较为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有效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训动手操作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方法,以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其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有以下作用:

1、案例教学法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学生在学习案例后得到实际生产生活的体验,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案例教学法的案例来源于现实的生产和生活,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简化,缩短了与生活情境的差距。

3、案例的运用也可以促使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术。

三、案例教学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实施

(一)精心选好案例,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

在案例的选择时要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案例教学法要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必须牢记: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教在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只有对案例教学法要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开展案例教学。

2、课前要精心准备教案,做到知己知彼。因为案例教学法是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所以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对案例的选择就尤为的重要,选择案例时既要衡量自己的教学经验水平(知己),更要十分清楚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水平等具体情况(知彼)。课前要精心准备教案,做到知己知彼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课堂上要明确师生所扮演的角色。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唱度体系的主角了而是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也不是传统教学中的配角,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角,是主要参与者。

(二)适当改进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科学把握教学进度,精心实施案例教学,是达到案例教学目的的关键。所以,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有过于抽象的理论,适当删减,有些与现实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知识适当增加,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融入教学案例之中,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和利用效果,同时鼓励学生的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参与案例的观察和研究,从而达到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

(三)营造合理的教学情境和学生协作的学习环境

情境创设应该把课本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和生产密切地联系起来。例如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照明线路的这部分知识里,我们进行案例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某商业套房需要安装室内照明电路,让学生扮演安装电工人员,为该商业套房的室内照明电路进行设计和安装。

协作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所以学生要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协作的能力。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案例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分组方式,灵活地让学生在案例的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的能力,为将来成为21世纪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自动化电力拖动系统正向着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迈进。社会日新月异,技术更新步伐日益加快,《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案例教学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法大势所趋。中职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目标,教师应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21世纪人才。

电力工程实例篇10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各类院校电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工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和电工电子工业等工作打下一定基础。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它已成为所有理工科大专院校必修和部分文科专业的选修课程。

电力工程实例篇11

2 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种类和形式

电液比例阀包括比例流量阀、比例压力阀、比例换向阀。根据工程机械液压操作的特点,以结构形式划分电液比例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螺旋插装式比例阀(screwin cartridge proportional valve),另一类是滑阀式比例阀(spool proportional valve)。

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是通过螺纹将电磁比例插装件固定在油路集成块上的元件,螺旋插装阀具有应用灵活、节省管路和成本低廉等特点,近年来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有二通、三通、四通和多通等形式,二通式比例阀主要是比例节流阀,它常与其它元件一起构成复合阀,对流量、压力进行控制;三通式比例阀主要是比例减压阀,也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中应用较多的比例阀,它主要是对液动操作多路阀的先导油路进行操作。利用三通式比例减压阀可以代替传统的手动减压式先导阀,它比手动的先导阀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更高的控制精度。可以制成伺服控制手动多路阀,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减压阀使输出活塞具有不同的压力或流量进而实现对多路阀阀芯的位移进行比例控制。四通或多通的螺旋插装式比例阀可以对工作装置实现单独的控制。

滑阀式比例阀又称分配阀,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最基本的元件之一,是能实现方向与流量调节的复合阀。电液滑阀式比例多路阀是比较理想的电液转换控制元件,它不仅保留了手动多路阀的基本功能,还增加了位置电反馈的比例伺服操作和负载传感等先进的控制手段。所以它是工程机械分配阀的更新换代产品。

出于制造成本的考虑和工程机械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特点,一般比例多路阀内不配置位移感应传感器,也不具有 电子 检测和纠错功能。所以,阀芯位移量容易受负载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的 影响 ,操作过程中要靠视觉观察来保证作业的完成。在电控、遥控操作时更应注意外界干涉的影响。近来,由于电子技术的 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内装的差动变压器(ldvt)等位移传感器构成阀芯位置移动的检测,实现阀芯位移闭环控制。这种由电磁比例阀、位置反馈传感器、驱动放大器和其它电子电路组成的高度集成的比例阀,具有一定的校正功能,可以有效地克服一般比例阀的缺点,使控制精度得到较大提高。

3 电液比例多路阀的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

为了节约能量、降低油温和提高控制精度,同时也使同步动作的几个执行元件在运动时互不干扰,现在较先进的工程机械都采用了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是一个很相似的概念,都是利用负载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去调节泵或阀的压力与流量以适应系统的工作需求。负载传感对定量泵系统来讲是将负载压力通过负载感应油路引至远程调压的溢流阀上,当负载较小时,溢流阀调定压力也较小;负载较大,调定压力也较大,但也始终存在一定的溢流损失。对于变量泵系统是将负载传感油路引入到泵的变量机构,使泵的输出压力随负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始终为较小的固定压差),使泵的输出流量与系统的实际需要流量相等,无溢流损失,实现了节能。

压力补偿是为了提高阀的控制性能而采取的一种保证措施。将阀口后的负载压力引入压力补偿阀,压力补偿阀对阀口前的压力进行调整使阀口前后的压差为常值,这样根据节流口的流量调节特性流经阀口的流量大小就只与该阀口的开度有关,而不受负载压力的 影响 。

4 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先导控制与遥控

电液比例阀和其它专用器件的技术进步使工程车辆挡位、转向、制动和工作装置等各种系统的电气控制成为现实。对于一般需要位移输出的机构可采用类似于图1的比例伺服控制手动多路阀驱动器完成。电气操作具有响应快、布线灵活、可实现集成控制和与 计算 机接口容易等优点,所以 现代 工程机械液压阀已越来越多地采用电控先导控制的电液比例阀(或电液开关阀)代替手动直接操作或液压先导控制的多路阀。采用电液比例阀(或电液开关阀)的另一个显著优点是在工程车辆上可以大大减少操作手柄的个数,这不但使驾驶室布置简洁,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操作复杂性,对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图2是tecnord公司jmf型控制摇杆(joystick),利用一个摇杆就可以对多片电液比例阀和开关阀进行有效控制。该摇杆在x轴和y轴方向都可以实现比例控制或开关控制, 应用 十分方便。

随着数字式无线通讯技术的迅速 发展 ,出现了性能稳定、工作可靠、适用于工程机械的无线遥控系统,布置在移动机械上的遥控接收装置可以将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转换为控制电液比例阀的比例信号和控制电液开关阀的开关信号,以及控制其它装置的相应信号,使得原来手动操作的各个元件都能接受遥控电信号的指令并进行相应动作,此时的工程机械实际上已成为遥控型的工程机械。

无线遥控发射与接收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工程机械的遥控改造。从安全角度考虑,它发射的每条数字数据指令都具有一组特别的系统地址码,这种地址码厂家只使用一次。每个接收机只对有相同地址码的发射信号有反应,其它无线信号即使是同频率信号也不会对接收装置产生影响。加上其它安全措施的采用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装载机、凿岩机、混凝土泵车、高空作业车和桥梁检修车等多种移动式机械的遥控改造中获得成功。 工业 遥控装置与电液比例阀相得益彰,电液比例阀为工程机械的遥控化提供了可行的接口,遥控装置又使电液比例阀得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5 电液比例阀在工程机械上应用实例

该机采用了3片tecnord tdv-4/3 lm-ls/pc型比例多路阀,负载传感油路中的3个梭阀将3个工作负载中的最大压力选出来送至远程调压溢流阀的远控口,调整溢流阀的溢流压力,使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恰好符合系统负载的需要即可,从而达到一定的节能目的。压力补偿油路使得通过每一片阀的流量仅与该阀的开度有关,而与其所承受的负载无关,与其它阀片所承受的负载也没有关系,从而达到在任一负载下均可随意控制负载速度的目的。

电力工程实例篇12

2 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种类和形式

电液比例阀包括比例流量阀、比例压力阀、比例换向阀。根据工程机械液压操作的特点,以结构形式划分电液比例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螺旋插装式比例阀(screwin cartridge proportional valve),另一类是滑阀式比例阀(spool proportional valve)。

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是通过螺纹将电磁比例插装件固定在油路集成块上的元件,螺旋插装阀具有应用灵活、节省管路和成本低廉等特点,近年来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有二通、三通、四通和多通等形式,二通式比例阀主要是比例节流阀,它常与其它元件一起构成复合阀,对流量、压力进行控制;三通式比例阀主要是比例减压阀,也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中应用较多的比例阀,它主要是对液动操作多路阀的先导油路进行操作。利用三通式比例减压阀可以代替传统的手动减压式先导阀,它比手动的先导阀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更高的控制精度。可以制成伺服控制手动多路阀,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减压阀使输出活塞具有不同的压力或流量进而实现对多路阀阀芯的位移进行比例控制。四通或多通的螺旋插装式比例阀可以对工作装置实现单独的控制。

滑阀式比例阀又称分配阀,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最基本的元件之一,是能实现方向与流量调节的复合阀。电液滑阀式比例多路阀是比较理想的电液转换控制元件,它不仅保留了手动多路阀的基本功能,还增加了位置电反馈的比例伺服操作和负载传感等先进的控制手段。所以它是工程机械分配阀的更新换代产品。

出于制造成本的考虑和工程机械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特点,一般比例多路阀内不配置位移感应传感器,也不具有电子检测和纠错功能。所以,阀芯位移量容易受负载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的影响,操作过程中要靠视觉观察来保证作业的完成。在电控、遥控操作时更应注意外界干涉的影响。近来,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内装的差动变压器(LDVT)等位移传感器构成阀芯位置移动的检测,实现阀芯位移闭环控制。这种由电磁比例阀、位置反馈传感器、驱动放大器和其它电子电路组成的高度集成的比例阀,具有一定的校正功能,可以有效地克服一般比例阀的缺点,使控制精度得到较大提高。

3 电液比例多路阀的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

为了节约能量、降低油温和提高控制精度,同时也使同步动作的几个执行元件在运动时互不干扰,现在较先进的工程机械都采用了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是一个很相似的概念,都是利用负载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去调节泵或阀的压力与流量以适应系统的工作需求。负载传感对定量泵系统来讲是将负载压力通过负载感应油路引至远程调压的溢流阀上,当负载较小时,溢流阀调定压力也较小;负载较大,调定压力也较大,但也始终存在一定的溢流损失。对于变量泵系统是将负载传感油路引入到泵的变量机构,使泵的输出压力随负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始终为较小的固定压差),使泵的输出流量与系统的实际需要流量相等,无溢流损失,实现了节能。

压力补偿是为了提高阀的控制性能而采取的一种保证措施。将阀口后的负载压力引入压力补偿阀,压力补偿阀对阀口前的压力进行调整使阀口前后的压差为常值,这样根据节流口的流量调节特性流经阀口的流量大小就只与该阀口的开度有关,而不受负载压力的影响。

4 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的先导控制与遥控

电液比例阀和其它专用器件的技术进步使工程车辆挡位、转向、制动和工作装置等各种系统的电气控制成为现实。对于一般需要位移输出的机构可采用类似于图1的比例伺服控制手动多路阀驱动器完成。电气操作具有响应快、布线灵活、可实现集成控制和与计算机接口容易等优点,所以现代工程机械液压阀已越来越多地采用电控先导控制的电液比例阀(或电液开关阀)代替手动直接操作或液压先导控制的多路阀。采用电液比例阀(或电液开关阀)的另一个显着优点是在工程车辆上可以大大减少操作手柄的个数,这不但使驾驶室布置简洁,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操作复杂性,对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图2是TECNORD公司JMF型控制摇杆(joystick),利用一个摇杆就可以对多片电液比例阀和开关阀进行有效控制。该摇杆在X轴和Y轴方向都可以实现比例控制或开关控制,应用十分方便。

随着数字式无线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性能稳定、工作可靠、适用于工程机械的无线遥控系统,布置在移动机械上的遥控接收装置可以将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转换为控制电液比例阀的比例信号和控制电液开关阀的开关信号,以及控制其它装置的相应信号,使得原来手动操作的各个元件都能接受遥控电信号的指令并进行相应动作,此时的工程机械实际上已成为遥控型的工程机械。

无线遥控发射与接收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工程机械的遥控改造。从安全角度考虑,它发射的每条数字数据指令都具有一组特别的系统地址码,这种地址码厂家只使用一次。每个接收机只对有相同地址码的发射信号有反应,其它无线信号即使是同频率信号也不会对接收装置产生影响。加上其它安全措施的采用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装载机、凿岩机、混凝土泵车、高空作业车和桥梁检修车等多种移动式机械的遥控改造中获得成功。工业遥控装置与电液比例阀相得益彰,电液比例阀为工程机械的遥控化提供了可行的接口,遥控装置又使电液比例阀得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5 电液比例阀在工程机械上应用实例

该机采用了3片TECNORD TDV-4/3 LM-LS/PC型比例多路阀,负载传感油路中的3个梭阀将3个工作负载中的最大压力选出来送至远程调压溢流阀的远控口,调整溢流阀的溢流压力,使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恰好符合系统负载的需要即可,从而达到一定的节能目的。压力补偿油路使得通过每一片阀的流量仅与该阀的开度有关,而与其所承受的负载无关,与其它阀片所承受的负载也没有关系,从而达到在任一负载下均可随意控制负载速度的目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