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问题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2 09:01:19

高中历史问题

高中历史问题篇1

当前,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课程目标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由于历史课堂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强调的是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并由此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练、记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讲解――练习型”模式。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则得不到尊重和发展,甚至被销蚀的越来越少,最终使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而谈不上理解,更无从提出个人独到的见解。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阐释“过程与方法”目标时,对历史学习知识这样界定:“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知识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要实现这样的学习过程,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为“问题―情境”引导式教学法能够比较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所谓“问题――情境”引导式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设计问题,创设出丰富的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感受历史,进而理解历史。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具体场景中,使问题含而不露,学生通过个人的积极思考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最终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那么如何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呢?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搭建辩论平台,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

辩论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辩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而且其口才和胆识都能得到锻炼。在讲到列强入侵,毁坏绝世园林圆明园时,有个学生提到“为何我们现在不重建圆明园” ;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大家,问“要不要重建圆明园” 。学生争论之激烈,反应之敏捷,思维之缜密都让老师无比叹服。比如有个学生说我们重建圆明园可以再现先人的高超智慧和建筑工艺,马上就有学生反驳说我们现在重建圆明园用的是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当时人们并没有这些先进设备,又如何重现先人的智慧。另有个学生说如果不重建,外国人看到圆明园的断壁产残垣会耻笑中国人;马上又有学生反驳说圆明园被毁坏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懦弱,今天我们的综合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外国人经过对比,只会感叹中国发展之迅速而不会耻笑中国。还有个学生从政治、经济、教育各个方面论述不应该重建圆明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个问题讲的全面而深刻。

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通过辩论,学生对“列强侵略”这一知识印象深刻,情感上也得到升华,历史学习的三维目标真正得到了实现。不仅如此,学生的思维也在辩论中得到启发和扩展。这样的课堂,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获益匪浅。

二、古今联系,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辩地认识历史,关注现实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它也是鲜活的、生动的,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从个人的生活体验中也能够去感受人类过去的生活,能够对过去的生活做出判断和评价。

在讲到如何评价科举制的作用时,我首先让学生谈谈对高考的看法。由于高考和大家的学习关系紧密,这个问题一提出,马上引起所有学生的共鸣,他们从当今的高考制度联系到科举制,从考试内容、人才培养、社会发展、国家政治各个方面谈了对科举制的评价,思维非常开阔。

在讲到中国古代官制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文官制度的认识,向学生提问“在中国古代,许多人穷一生努力读书,甚至不择手段向上爬,在官场上形成了裙带风气和的现象,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你认为这种社会现象,是否中国古代独有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是否仍然存在?试举例说明”。学生立刻联系到政治学科中讲到反腐败问题,待学生讨论发言后,我接着问“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安危,所谓‘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你同意这个论点吗?请制定一套新的规章制度,以限制和约束现代官员的行为操守。”这样开放型问题的一经提出,在学生中掀起不小的波澜,思维活跃的学生说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可以加以改进为现代所用,还有的学生提到我们可以借鉴香港和新加坡高薪养廉政策。

通过课堂上这样的讨论和对话,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老师枯燥的讲解,机械地记下老师给出的结论,而是主动去探究问题。从现实的生活体验出发去探讨问题,历史不再是“过去时” ,而是“现在时” ,学生在情感上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学习中没有了陌生感,学习自然变成了一种乐趣。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能够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设计表演情境,穿越时空,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历史

这里所说的表演情境,要能够使学生和教师都进入到历史的场景当中去。因为只有当学生进入历史场景,感受到了种种历史事件,才有可能有话可说,才有可能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去考虑历史问题

在上活动课“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名叫《新闻会客厅》的短剧。出场人物有主持人、秦始皇、战国时的客卿、及两位秦国统一前后的普通百姓。主持人分别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比如问秦始皇,你建立了一个这样史无前例的大一统国家,你会颁布什么措施去巩固这个继乱世而兴的朝代?历代史家对你均有不少抨击,你会怎样为自己?问战国时的客卿,你会留在秦国为秦王嬴政效力吗?问生活在秦国的百姓,你支持秦王嬴政发动战争,统一六国吗?问另一个百姓,你愿意生活在秦始皇统治下的秦朝吗?通过这个历史场景的表演,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秦始皇统一前后的历史的理解和感受,而且其对话、想象、思维、分析等能力都得到了开发。与此同时,在这种情境中的多角度分析中,学生打破了对历史人物固有认识,其多元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培养。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生动的历史情境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学生是在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历史学习的!

“问题――情境”引导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教师的主导性引领,其教学模式重在问题的设计与引导。因此在运用引导式教学法时,教师一定要辩证地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

首先,引导式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

第一,问题的提出要能够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即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得法,片刻之间就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相反,如果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就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教学自然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能力水平。比如,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是不同的,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现实也有所差别,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也高低之分。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对这些情况做个盘点,以便能够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只有事先做这样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最终学生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更应该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在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课堂上,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作必要的引导。由于“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开放性的,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各有差异。因此学生的回答也必然五花八门。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既要肯定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给以鼓励,使之愈发闪亮;同时也应该注意答案中所流露出来的不良情绪和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帮助其走出误区。

例如,在谈到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我们该如何爱国时,我提问“抗战期间,中国人因深受日本人的残害,所以抗日情绪高昂,甚至罢买日货。时至今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下,我们应该怎样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待曾经侵略我们的国家?” 大家积极性很高,纷纷发言,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比较理性,但也有个别学生的情绪比较激烈,回答的很极端。针对这种情况,我再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怎样爱我们的祖国”,由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像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问题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220-01

当前,我国初高中历史断层问题日益显著,其也日益受到广大历史教师以及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初中历史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础,而高中历史教学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升华。其中,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是以初中历史课程为教学基础,并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性质及目标与任务等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以及选择性等原则,不断调整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目标。

一、初高中历史的断层现象

1、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不衔接

当前,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无法实现有效衔接。例如,在初中七年级上册中,第六课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其主要让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并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过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然而,在高一历史必修课中,在讲述《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时,该内容主要让学生识记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以及秦朝统一的历史知识,并理解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

2、初高中历史课程类型存在断层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几套与初中历史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全口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全口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教育部颁发的这些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设计思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点。当前,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没有实行单科历史课程与综合历史课程并行的历史课程设计思路。目前,我国很多初中历史课程主要是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来设计课程,而忽视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3、初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存在断层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并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大变革时代》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历史作用,进而提高运用生产力和生产管理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商鞅、李斯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然而,在高中历史教材中,《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主要讲述了皇帝制度的确立以及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皇权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权力中心以及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二、如何改善初高中历史断层问题

1、优化高中历史教学进程

高中历史是对初中历史知识的升华。例如,初中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十二课是《美国的诞生》,其主要介绍了英国咋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的十三个殖民地;英国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制;来克星顿的强盛;华盛顿;《独立宣言》的发表;萨拉托加战役;1787年宪法等基本史实。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解这些知识,让学生掌握美国诞生的情况。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是美国的建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主要有:联邦政府的缺陷;《1787年宪法》以及美国两党制等内容。高中历史主要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特别是历史概念方面的内容,并新增了很大比例的历史内容。针对初高中历史存在的断层问题,教师应优化高中历史教学进程,依据初中历史教学内容,适时加深教学内容,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对学生及课程内容进行层次分析

目前,初高中历史断层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更好的衔接初高中历史课程,从而避免断层现象的出现,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并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教学。在高一历史必修课中,其主要反映了人类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在高中历史教材中,西方近现代政治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单元,即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内容,其一共需花费8个课时。这些历史内容较初中历史教材较为深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分配好上课时间,并重点讲解这些历史内容。

3、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高中历史问题篇3

    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启发性、概括性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概括。如,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要求理解概括独立战争中的六件大事:爆发——莱克星顿枪声,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建国——《独立宣言》发表;转折——萨拉托加大捷;胜利——约克镇战役;结束——英美和约签订。

    二、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运用课本上总结性、概括性的结论或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启发性设问,让学生以史实加以论证,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

高中历史问题篇4

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启发性、概括性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概括。如,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要求理解概括独立战争中的六件大事:爆发——莱克星顿枪声,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建国——《独立宣言》发表;转折——萨拉托加大捷;胜利——约克镇战役;结束——英美和约签订。

二、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运用课本上总结性、概括性的结论或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启发性设问,让学生以史实加以论证,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

高中历史问题篇5

我们首先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来讲。如果直接把课本上的内容给学生罗列出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具备的条件,效果不是太好,学生不喜欢听,更不愿意记忆。那么我们现在导入新课之后,就展示新航路开辟背景的材料,如下面两段材料:

材料一:“十五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

――恩格斯

材料二:“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

段……”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我们就选择这两段材料来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从材料里学生很轻易得出结论,只要他们认真读材料,便会得出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因为材料里的字眼非常明显,他们也会很有成就感,这也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我们可以让学生看课本第一句话,并再次强调。这种教学模式和上课直接把知识点列举出来,自然会有很大的区别。

第二部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是在第一部分了解的基础上自然引出。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课本上讲到四位航海家、四条航线等内容。看起来史料似乎很难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来,其实并非如此,首先史料不仅有文字史料,地图其实也是史料的一种,我们课本上就有一幅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我们在讲新课之前,完全可以让学生先仔细阅读这幅地图,最好是能把相关知识点列举出来,包括航海家、所经区域、起始方向、支持者等。比如航向问题,麦哲伦和哥伦布的船队都是先往西,而迪亚士、达伽马的船队则是先往南走,通过这些可以引导学生从航海家的支持者以及地圆学说的接受方面来思考。除了这幅地图,我们还可以看看下面两段材料:

材料三:船员开始焦躁起来,他们不能再忍受这样长的旅程了。海军元帅(哥伦布)尽量安慰他们,提示他们这次航行会带给他们美好的前程和各种利益。

――《哥伦布航海日记》

开辟新航路并非一帆风顺,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扬帆向西,计划从另一侧抵达东方。而当时招募船员很难,因为并没有多少人相信地圆学说,漫长的旅途中,船员们越来越难以忍耐。哥伦布便利用经济与政治的利益来诱惑他们,对他们加以影响,而面对困难哥伦布表现出超越常人的坚定信念和勇气。他的勇气源于他坚信地圆学说,源于他相信自己已经通过了科学的计算,了解了东方的准确位置,而由知识生出的勇气是最为坚定的。而下面一段材料的应用对于教学的效果更为明显:

材料四:我们想到他们(土著居民)是即将得到解放的人,为了证明我们不是他们的敌人,我们取消了武力,而用仁爱让他们感受到必须皈依我们的圣教。

――《哥伦布航海日记》

结合这两则材料来看,宗教、金钱是推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强大动因。进一步阅读还可以发现哥伦布具有敏锐的察觉,并且利用了时代潮流,而普通船员却在惰性与时代召唤面前徘徊,只能被动地接受时代的推动。这个差异,大概就是大时代下英雄与凡人的差别所在。由此可见,材料的使用,既可以让知识结构更加完整,让史实更具有说服力,也可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导。

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我们也举一例来分析:

材料五:所谓的商业革命使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市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所取代。

――《世界中古史》

高中历史问题篇6

1.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历史对于文科生来说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但对于理科生可谓是门选修课。所以,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重视不比语数英这三门主课程,学校对于历史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的改进与硬件设施方面的重视度也不尽人意。

2.历史教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够

历史教师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历史问题来作为教学的材料对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理论紧密的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历史问题,能够将历史教材上的知识与其他的历史典故、材料进行结合与联想,把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

3.历史教学方法与手段问题

高中历史老师的教学手段基本比较保守,以教师传递知识,机械的灌输式方法为主,强调接受知识,死记硬背,但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缺少了独立思考的思维,还减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二、问题教学法的起源及意义

1.问题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

问题教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产生最早形态可以视为是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问答法和暗示教学。最早的问题教学法是其弟子柏拉图将苏格拉底运用“产婆术”进行教学。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杜伟所编著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是最早对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进行探讨的书籍,其根据对人的问题解决行为分析所提出的“问题解决五步法”对之后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有着深远的意义。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在《问题教学》中提出“问题解决”教学法为之后问题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到20世纪80年代,问题教学法逐渐被世界教学领域所充分应用。

2.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问题教学法绝不仅仅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师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历史问题来作为教学的材料对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历史视野和生活实际出发,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不仅能够充分的使其吸收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3.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对其学习进行引导。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开拓思维,让学生自己摸索问题的答案。教师在以教材为主的教学中,遵循问题探究的原则,也应根据适当的条件补充课外知识,使其与实际相结合,而不局限于课本。在问题的设置中,应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以免破坏学生的积极性,失去对解决问题的信心。教师也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让学生大胆去质疑、探索,发挥想象,培养开放性的思维。

三、问题教学法的实施

1.实施基础条件

思维决定行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水平要求,首先,学生要有较大的知识储备量,才能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有所了解以进行下一步探究。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学者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而强制地逼迫学生去学习的话,那无疑是一种遏制真理出现的行为。所以,在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创设历史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探究的兴趣。再次,学生应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问题教学法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所以学生的主动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始终起着引导作用。最后,教师的学术水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问题的总结,都考验着教师的功力。问题教学法所涉及的领域广泛,教师需要有综合的知识储备来帮助解决学生的一系列问题。

2.问题的设置

在问题教学中,问题是核心词汇,问题的优劣决定了课堂效果,所以问题的质量至关重要。第一,问题的设置要围绕教学的重点,以教材为主,不脱离教学大纲。第二,提出的问题要简单明了,让学生能够领会其意思与要求。第三,问题的提出要以学生的能力水平为前提,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第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散其思维。第五,问题要有双向性,使学生学会质疑。

3.组织探究

高中历史问题篇7

问题教学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所设计的问题往往缺乏针对性及层次性,难易度把握不当,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及能力差异等,结果提问效果不佳。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对问题进行有效设计,把其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的误区及问题进行论述。

一、问题难度把握不当,忽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是学生认知的“已知区”;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即“未知区”,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有时会偏难,超出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如针对高一学生,教师提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这一问题,学生会感觉无所适从,找不到思考的方向,主要是因为高一学生对“近代化”一词还不能够深入理解,对“鸦片战争的影响”还停留在“对中国是一场灾难”这一初中认知水平上。对此,教师不妨将其分成若干小问题,分层次地对学生加以引导,逐个突破。如先向学生讲解“什么是近代化及近代化的表现”,然后结合鸦片战争的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其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设置。

二、问题繁杂,缺乏针对性

有些教师过于追求问题的量多和新颖,而忽略了对每一个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也有些教师不明白哪些环节需要设置问题,哪些问题有必要让学生互动、讨论,即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和关键处,结果提问变成了“满堂问”以及问题的无效性。如在讲述“罗斯福新政”一课时,有教师提问“罗斯福新政分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时间?新政包括哪些内容”等一系列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直接得出答案,问题浅显、冗杂,没有任何挑战性,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对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教材重难点精心设计几个核心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或合作探究,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三、脱离现实,缺乏时代感

我们通常说“以史为鉴”,即学习历史可以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借鉴。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就事论事,所设置问题很少联系现实,造成历史与现实脱节,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历史无用论”的原因之一。如在讲述“百家争鸣”一课时,教师只是针对“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及各家思想主张”设置问题,很少关注各学派思想的现实意义,在很多人心目中,“诸子百家已经死了”,殊不知在某种意义上,“诸子百家还活着”。作为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地设置一些与现实有关的问题,让学生从历史事件对现实的影响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四、不够具体、严谨,缺乏启发性和开放性

如今的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提高他们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像高考(全国卷I)的41题,近年都是开放性论述题,让学生选取一个角度对历史现象进行论述。而教师在问题设计模式上往往过于单一、直接,束缚学生的思考空间,尤其是对一些有争议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问题,教师往往这样提问:“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其实,不如换种方式:“有人说,孝文帝改革成功了;也有人说,孝文帝改革抹杀了本民族特性,导致后来鲜卑族的消亡,因此改革失败了。你如何看待孝文帝改革?请结合有关史实,阐述你的观点。”这样设计问题就比较具体、严谨,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启发他们的思维。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备课环节钻研教材,从针对性、层次性、现实性、启发性等方面有效设计问题,启迪智慧、激发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邹祝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原则及案例分析.成长之路,2013(12).

高中历史问题篇8

历史是体现一个民族特点的学科。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学习历史,但是课堂教学是学习历史最高效的方式。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角才是重中之重。而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针对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存在的种种问题,探索、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使高中历史课堂焕发新的活力。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阶段高中历史课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为新课改高中历史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高中历史课堂采用“教师讲授法”,即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制作教案,上课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课本内容,按照标题的先后顺序进行讲授,在考试之前,布置具体的背诵任务。这种讲授模式,无疑扼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而学生为了应对考试,只能采用“死记硬背才是王道”的模式,所以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2.教学任务不明确

历史课程在本质上是一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课程,它让学生懂得以史为鉴,学习前人传授的经验,造福于现代社会。传统的高中历史课程采用考试的方式,教师在考试之前,给学生划重点难点来应对考试。这种死记硬背的做法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模糊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

3.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从唐朝一直流传到现在,可见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生活实际。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只是要求学生学会背诵历史知识,这严重隔断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来分析现实问题。

二、改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1.创新课题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一个良好的导入方式,在课堂开始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型的课堂导入方式有:情境再现法、音乐导入法等。采用合理的导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高中历史(人教版第四单元第十课)《鸦片战争》的时候,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纪录片《鸦片战争》的片段,直接展现课程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视频的刺激下就会主动思考“为什么在当时情况下会爆发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由于学生对视频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很轻松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活跃思维模式

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求。在新课改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分析,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的时候,在上课之前,在多媒体上展现动态的图画“农作物的主要分布范围、基本生产工具、耕作方式、水利工程”让学生进行初步的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自己提出和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为什么古代中国采用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业发展有什么作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什么?”这些问题抓住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种课堂环境中,自主提出问题,通过课本内容的学习,自主解决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例如,在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时候,由于本课的小知识点比较多,而且学生对世界历史的认知能力不高,所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重点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个阶段和三条战线。重点理解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的特征。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掌握重难点知识,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高中历史问题篇9

由于历史知识有过去性、形象性的特点,决定了已经过去的历史既不可复制,又不能假设。因此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是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中选取部分素材来说明、展现历史发展的脉络,得出或支持某种历史结论,这样既体现了国家意志,又体现了课程设计者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辩证关系来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这既是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同步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出发点。

一、要善于把问题引向深入,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这不是简单地以“问题”的解决为最终目的,而是要求学生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疑问。因此教师要注意及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高中历史教材中,对于历史事件的基本倾向和观点包含在教材的叙述和各类相关材料中,这就需要教师从字里行间解读教材的观点与结论,从对教材内容的取舍中“透视”出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如果教师仅仅把“解读”后的结论直接传达给学生,那么,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参与到“解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思考问题的着眼点能够与学生的关注点共同“聚集”,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被真正启动。经过教师引领学生去解读教材,使学生学会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最后逐步达到由学生解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另外,历史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东西,也有许多应该重新反思与继续探讨的问题。在学习过程应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结合现实加深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论和观点,做到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如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曾国藩、李鸿章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与传统观点、教材观点不相符合的见解,教师应正确引导、适度点拨。

二、要整合教材内容,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感

高中历史教材较多采用模块化、专题化的编修形式,这就给沿用线形思维、顺着从原始社会一直到中共“十六大”的编年史来讲授历史的教师带来巨大的不适应。各模块间历史知识的迁移,各专题间历史线索联系的中断,都需要教师对教材做有效地重组。对教材进行重组,须依托专题教材,另行构建阶段性或国别史的历史脉络,这必然会使学生形成整体的历史感,使学生体验到完整的历史,这种做法,尤其对模块考试,特别是对高考复习,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教材的文字表达属书面用语,往往提纲携领,言简意赅,也需要教师“翻译”成日常用语,以增强表述的生动性,更易于学生接受。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材中的书面表述和课堂教学的日常用语表达对学生的记忆、理解差别巨大。真实的、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才有助于学生培养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

纵观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很容易发现,展现在历史发展主线上的一个个历史事件,不仅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即使在不同事件之间,也存在着完整的因果关系链。这就说明,历史发展更多地呈现出必然性而不是偶然性。就偶然的事件来说,偶然性中也往往包含着必然性,如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的发生,其本身具有偶然性,但其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在各种战争因素基本具备的前提下发生类似萨拉热窝那样的事件,则又具有必然性。历史发展的必然轨迹往往由偶然的人物和事件来完成和推动。用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来推导历史,必然远胜于孤立地去交代一个个历史事件,有助于使学生形成整体的历史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从而使历史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也使学习变得更轻松。

三、要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历史的魅力

历史史实虽不可再现,但历史学习的过程决不是机械地接受“死”知识的过程。应大力倡导创设教学情境,对已成为“过去时”的历史史实,如何使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活”起来,是一大难题。但唯有使历史史实“活”起来,学生才能较自观地感受历史。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教师经常采用的历史课本剧表演、文物展示、图片展示、影像片段播放、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即属此类。但更重要的,以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的角色模拟,以当时的眼光看待当时的事物;或把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对比,看出历史发展的脉络或局限;或联系社会生话、教师的阅历、生话故事、学生的生话,使历史“丰富”和“丰满”起来。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使得学生以“局内人”的眼光来感受历史,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历史,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

高中历史问题篇10

传统课堂教学,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思维僵化,抹杀其学习历史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无法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环境;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让教师在课堂上单一的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不能单纯依靠教师无目的性的向学生提问,结合新课改,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充分整理好问题材料,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引进矛盾或冲突点,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触,带动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及时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二、精心设置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对问题设置的处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问题设置的处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设置问题要注意言传身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问题,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并在课堂上作出示范,对此问题,教师从英国和清王朝当时各自的处境入手,学生也开始积极思考对问题进行逐点分析,自觉探寻问题的答案。教师不仅要注意做好提问的示范,也要选择恰当的问题时机,既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问,也可在教学环节的重点处提问,通过伺机提问,激起学生好奇心,使学生积极主动置身思考。问题梯度的设置同样重要,如果问题的设置脱离学生最近发展区,自然无法完成问题意识培养的任务,因此,教师在问题设置时,应该基于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并结合教学目标的需求,综合考虑,从以下方面进行问题的设置:识记方面。即考查学生对以往知识的识记程度,比如历史大事年记表等不需要学生进行理解的知识点,可以直接简洁地提问,如辛亥革命的爆发时间是什么时候?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分别是在什么时期?理解方面。即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说明,应当及时改变以往课堂中学生的交流形式,注重学生概括说明能力的表现,比如,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国共两党合作各自的目的是什么?或者,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三民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吗?分析方面。对学生历史知识基础要求较高,能够体现学生综合的文史逻辑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将问题进行细分,并在细分之后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加以梳理。比如,在学习“二战”之后,让学生分析“一战”和“二战”的爆发背景以及过程、结果,并对此进行比较,挖掘历史现象背后的道理。综合方面。要求学生对所需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并对该部分知识建立自己的看法态度,抑或是将知识灵活运用,使之与问题所给的情景、条件相贴合,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非一般的记忆要求。比如,为什么延安成了当时的红色根据地?或者,假如你是张学良,你会不会发动西安事变?为什么?评价方面。这是对学生历史认知水平的最高要求,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对历史事件、制度或者人物等予以评价。比如,请举出几个史例来说明为什么中国当时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高中历史问题篇11

(一)指点质疑思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科学发展的历史结论告诉我们: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只有通过问题才能激励人们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创造。问题的提出是上好"问题探讨法教学"课的重要前提。

"问题探讨法教学"的实施基本上分为两种方式:1、教师设计问题。2、学生提出问题。我主要采用第二种方式,并强调学生课前的预习。原因有二:一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展开教学,学生只是遵循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仍然是"老师要我知道",而非"学生想要知道",不能突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特征,教师的问题应该是在学生提问基础上的升华,起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在有限的45分钟内,学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在引导学生质疑思路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哪怕是提出一个简单不过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问题。例如:在《鸦片战争》一课中,有个学生提出"中国正当贸易是否处于入超地位?"(教材明确写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看似错误的问题,其实是学生不明白何谓"出超"与"入超"。如果教师不明白这一点,只是简单地说:"书上明明写的是出超。"恐怕这个学生从此会再有问题了。此时的教师,不仅要指出问题的错误所在,解释"出超"和"入超"这两个概念之外,更应该对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大大表扬一番,并且要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表述自己的问题。

(二)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探讨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讨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能使课堂更为生动,充满活力。创设情境可以打破历史界限,再现历史场景,贴近历史真实;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多信息,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思维;可以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搜集资料,展示一些历史文物、图片、录像等,或者让学生亲自到历史遗迹、古战场走一趟,感受历史气氛,让学生在历史的氛围中感受历史。比如在讲授重走丝绸之路时,可以先用多媒体技术来再现古丝绸之路沿途的遗迹、遗址和风土人情的画面,再让学生看地图,找出丝绸之路沿途的历史。通过多媒体展现的历史画面来营造情境教学,给学生营造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激起强烈的探讨欲望。

(三)开展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交流合作和竞争的意识。

探讨式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探讨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学中既可通过对教学内容重难点设疑,组织学生进行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也可结合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对重要的历史问题进行专场课堂讨论或辩论,还可以让学生分工查找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再分享“智慧成果”。

比如在讲述《太平天国运动》一节时,为剖析天京变乱的内因,也为学生正确理解“农民由于受到阶级局限”这一难点,我让学生课前通过历史资料和故事表演了这一目内容,学生表演的绘声绘色,不光台词设计巧妙,情节设计上也动了脑筋,涉及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定都天京之后如何严格封建等级制度,继承封建帝王的妃嫔制度,如何大兴土木,进取心减退,杨秀清如何居功骄傲,生活腐化,脱离群众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了天京变乱发生的必然因素,也帮助全班同学理解了“农民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局限不能求得自身解放”,只有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获得解放这一道理。在讲述《互联网利弊》这一目内容时,我给学生限时10分钟进行讨论,正反方由于事前已有充分的准备,所以讨论起来颇像回事,环节完整,证据充分,令在座的同学包括我都很佩服。

二、实施探讨式历史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堂探讨要注重实质,避免流于形式

在课堂探讨中使用讨论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形式,容易步入表面热闹而内容空洞的误区。有的探讨活动讨论时,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很快会说停止,各组选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指出正确答案。整个过程迅速接过,转入另外一个教学环节。这样的探讨流于形式,很多学生都没有真正地参与进去,表面上看来讨论得热火朝天,实际上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高中历史问题篇12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75-01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单调、枯燥,让高中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开放式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有效调动学生们的参与兴趣,并能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们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就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提高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一、在历史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

问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开放性问题主要有下列几种:条件开放型、方法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综合开放型。因此,教师要根据历史教学目标与高中生的学习情况,合理选择问题类型,并进行精心设计。比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可以提出下列开放性问题“当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有几种可能的去向”。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探讨,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避免“千人一面”。

二、创设民主的历史课堂氛围,建立开放型的师生关系

要实现开放性教学,历史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尊重学生,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自己只是教学工作的辅助者、引导者。教学方式也要从过去的被动式教学转变为主动式教学。教师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调动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比如,采用“座谈式”、“小组讨论”、“辩论会”、多媒体教学、表演历史短剧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同时,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想法,了解他们不同的理解方式,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1]。教师要积极和学生沟通,关心每个学生,对他们一视同仁。通过自己的真诚与热情,成为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为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奠定基础。

三、注意学科间的拓展

历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常常涉及到其它学科知识,如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因此,它本身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历史和其它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加强学科间的整合。通过学科间的开放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开辟新航路》时,让学生自己在世界地图上描出具体的航线,以掌握几个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又如,在签订《北京条约》后,英法等国于1862年突然放弃“中立”,主动向清政府“借师助剿”。它们为什么这样做?此时,笔者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分析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学生们发现《天津条约》中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内。这直接影响到英法等国在中国的实际利益,它们才会和清政府共同剿灭太平天国。

四、学法的开放性

在实施开放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学生们可以自由安排、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打破时空、形式、方法的限制。在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对历史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突破课堂45分钟的教学限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由安排学习时间[2]。要求学生在解决旧问题后马上寻找新问题,学完旧内容后预习新内容。如果课堂上没有完成任务,应在课后完成。其次,要突破空间上的限制。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在课后与朋友们一起到图书室、电教室、活动室等场所学习。另外,不仅可以在校内学习,还可以延伸到校外学习。比如,参观历史文物古迹、博物馆、革命圣地等,让学生领略到中华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激发历史情怀。再次,在学习方式上,可以采用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通过参观、访问、调查、讨论等方式,形成个人的观点[3]。小组合作是新课改后所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因此,也适用于历史开放性教学。将学生分组后,按照教师所设定的任务开展探究。笔者设计了如下探究任务:①简述鸦片战争的背景,它对我国近现代史有什么影响?

②鸦片战争对当时的洋务运动的产生有什么影响?③鸦片战争有什么启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自主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并找到答案。各小组在课堂上汇报本组的探究成果,并和其它小组进行交流。

最后,设计开放性的作业与试题,强化教学效果。教师要精心为学生设计开放性作业,并注意作业的层次性,以满足优、

中、差生的学习需求。

五、展示学习成果,优化教学过程

通过学习成果的展示,教师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

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不仅能丰富他们的思维,也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也能反映出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刻的理解力,达到互通有无的教学效

果。教师能以此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这种教学模式能起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从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历史知识,提高对历史的研究兴趣。②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他们大胆思考、敢于质疑,并积极探索、求证。③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历史教师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从全局上掌握历史架构。另外,教师要给予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参与热情。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要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体现出开放性、多元化、生态性的教学特点。教师在保证“教学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达到开放性教学的目的,以进一步培养高中生的探索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