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的应用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2 09:01:19

观察法的应用

观察法的应用篇1

一、教育观察法的定义

(一)教育观察法

教育观察法是在观察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指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教育观察法属于科学观察,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有: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客观性;3.观察的能动性。科学观察,远高于日常观察,科学观察一般具有强烈的目的性、选择性,是主动的自我实践过程。

(二)教育观察法设计

教育观察法有自己独有特点,在应用观察法研究时首先应该做好观察设计。观察设一般有以下方面。1.确定观察内容。如我们要研究初中语文课堂情况,就需要考虑怎么样选取观察对象、需要观察的现象内容等。2.选择观察策略。根据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选取合适的观察策略,有时候需要用参与观察策略、取样观察策略;有时候则采用行为核查表策略等。3.制定观察记录表。在采用观察法时,可以使用非结构的定性观察与记录。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研究者总是希望通过可以观测的现象整理出相应的数据,使观察结果可以量化。4.培训观察人员。观察人员的观察结果影响着研究结论,参与观察的人员应具备较高的观察能力,才能得出有效地数据,因此观察人员的能力也显得十分重要。

二、教育观察法在课堂中的实施步骤

(一)观察的准备

确定教育观察目标,是指确定要在实施观察过程中索要观察的内容和需要搜集的资料。观察目标既明确观察目的之意,又有观察标准的之意,因此在确定目标所需收集资料,还要确定收集的资料符合的标准。也就是说需制定教育观察内容和观察标准。

1.确定教育观察对象,是指观察内容中的被观察人、事件、过程、现象、环境等。观察对象主要是根据观察目标、观察现象的内容特点等确定。在确定观察对象后,首先对观察对象粗略调查了解,为确保观察过程的实施有效性。

2.制定观察计划。每一项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地实施进行,在开始观察前有对整个观察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计划和安排,如对观察次数、观察频率、观察时间安排有一个过程性的安排。同时,做好观察准备工作,例如制定观察记录表和观察标准,准备好所需观察仪器或者是观察所需条件。

3.制定观察标准。为了所观察的内容有据可依,为了便于统计观察结果和评价观察现象,在进行观察前就需要考虑到观察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对每一种情况制定出统计标准。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观察对象,观察内容,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资料收集。

4.明确观察手段。观察手段可分为两项: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为感觉器官。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的一些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同样借助于仪器的帮助,如观察屏、摄像机、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可以间接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准确性。一种是储备保管资料的手段。现在储备观察资料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纸质观察记录,当然现在也可以光盘、内存卡、计算机等仪器来储存和记录观察资料。

(二)实施观察

在做好观察准备工作后,开始实施观察。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制定好观察计划。按观察计划进行观察的同时也应该随机应变,但是必须时刻牢记观察目的,以便能够顺利的完成观察任务,收集有效地观察资料。在观察的同时,研究人员要对观察对象和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能根据观察经验应用相关的知识。

2.选择最适宜的观察位置。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观察者的位置应当根据观察的目的和观察内容而选择有利观察位置,并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观察位置。在观察时尽量确保观察的范围,能够在视野范围之内,还要确保不影响被观察者的正常状态下进行观察。在观察时要善于辨别重要的和无关紧要的因素。观察现象是否主要是根据观察任务和观察内容来确定的;能否在观察过程中收集有效地观察材料,决定着观察的有效性。所以在观察过程重要选取有利的观察位置,要抓观察内容重点进行观察。观察要有系统性和层次性进行观察,而且要反复多次地进行观察。观察者严格按照观察进行记录。

3.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每当一种现象出现,迅速地记录下来,如果有没有记录下来的要做好标记,如果有重复出现的现象要做好频率记录。要密切注意观察过程中各种活动的相应反应和表现。尤其是教育现象,教育现象体现在课堂中一般是系列活动,是个连续的过程,有相应的连续反应。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提问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班级里其他学生的反应。当然这些注意事项是根据观察内容变化做调整。总之,在观察时要重点突出记录,同时也需要保持全面有效地观察。

4.观察过程中的人员分工的重要性。在观察实施过程中,观察人员要有合理的合作和分工,才能确保观察任务的完成。观察人员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每个成员的记录力求真实准确。观察者都应采用统一的观察标准、记录表格和速写符号,这样是为了便于最后统计观察结果。在面对统一观察任务的时候,观察者可以是一个人承担观察任务,还可以由不同的观察者承担相同的观察任务。可以对同一情境的多次观察,也可以对类似情境下的反复观察,确保观察的信度。

(三)整理观察材料,形成报告

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应当及时整理观察材料。在每一次观察结束后,应该对当次观察的资料做整理和综合,及时对所记录的资料在进行保存。观察结束后应该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统计、保存。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几个方面:1.对观察所收集资料进行整体编号,要有先后顺序和类别的整理。这样是为了在资料统计时方便查找,也方便日后的资料保存。2.对所收集的观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确定观察资料的价值,如果发现观察资料出现缺漏和错误时,应该及时补正和保存。3.在将资料分析整理后要合适定量与定性分析,最后按照整理得出的数据结果进行归纳并得出结论。最终根据资料的结果加以论证,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

三、教育观察法课堂应用之反思

教育观察法需要配合其他研究方法使用。在上文分析教育观察法缺点是提到,由于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必然会受到错综复杂的各种各样偶然因素的干扰,和其他的研究方法相比不易排出无关因素和变量。

观察时需要借助仪器,才能使记录更为详细。此次观察课堂提问,观察研究往往取样为一个整体班级时,观察的资料琐碎不易系统化,记录时出现困难,所以观察法在田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借助仪器把观察时间内所发生一切事件记录下来,才能更好进行服务研究工作。

进入教室正式观察记录前,应有几次观察试行,检验观察标准和观察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用观察法进行科学研究时,用理论学习制定出的标准,往往与现实观察到的实况有差误,所以需要进行观察试行,来确定观察标准和观察表的科学合理。

为了防止观察时出现个人单独观察时难以照顾全部观察对象,出现观察的不客观性,科学观察法最好采取小组成员合作的方式进行观察。组成检查组,检查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否客观真实。

在进行观察时,要及时记录观察结果,结束后要及时填写观察表,防止观察时只记录,不填写,之后填写的观察表容易和真实情况形成误差的情况。

观察准备阶段需要把所需物品都准备齐全,切勿出现中途更换或者调配的现象,以免影响观察的效果。观察实施阶段要分工明确,协调记录。合作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但记录要保持详尽。观察总结阶段要实事求是,客观记录。

参考文献:

1.裴娣娜著,《教育研究发放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6

观察法的应用篇2

一、观察学生的活动状态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课堂还是经常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忽略了学生的活动状态,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偏科现象比较严重,如果教师仍然采取独白式的教学模式,只会进一步降低偏科学生的学习动力,难以提高整体的学生学习水平. 因此,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更新教育观念,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在教学中随时观察学生的活动状态,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主,不能盲目追求教学进度,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例如,在讲二项式定理时,在学生已经掌握多项式乘法法则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根据已学知识轻松地写出:( a +b)2= a2+ b2+ 2ab,( a + b)3= a3+ 3a2b + 3ab2+ b3. 教师可以提问: 同学们,能尝试写出( a +b)n,( nN+) 的展开式吗? 在这种情景下,学生都非常有兴趣去尝试,但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做出来. 此时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状态,一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并动手尝试; 一部分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展开式的规律; 还有一部分学生面对问题有心无力,无从下手,比较困惑.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关注绝大部分学生的情况,同时兼顾边缘化的学生,在讲解时多留意他们的神情,判断他们是否掌握,并在课下多加指导和帮助.

二、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

高中数学更加强调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更要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 学生的思维状态主要表现在: 是否积极思考问题; 所提出的观点是否具有创新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是否具有发散性; 等等. 教师从这些方面来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并进行恰当引导,充分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兴奋度,把学生的思维状态调整到最佳.

例如,在讲二项式定理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 x + a+ 2)4提出问题后,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根据学生的思维状态,给予适当的引导. 刚开始时,学生普遍没有思路,教师可以提示: 结合二项式定理对原式进行分析. 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发现这道题是三项式不能直接用二项式定理. 然后学生中有细声讨论的,有埋头苦算的,也有一脸茫然的.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蠢蠢欲动,想回答但又缺乏底气,不够自信. 这些都是学生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问题的表现. 教师应该继续引导学生: 我们能否将原式转换为二项式来计算呢? 此时,有几位学生终于敢举手回答,并给出了不同的解题思路. 只有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才能及时给予学生正确指导.

三、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

观察法的应用篇3

一、问题的提出

曾经有个幼儿教师,她非常爱小孩,而且很有亲和力,她所在的班级中所有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她,能够比较好地听从她的命令。但有次组织活动,她让所有的小朋友拉成一个圈做游戏,小朋友都将手伸向了老师,而没有人愿意去拉其他小朋友的手,在他们看来,拉老师的手才最好。此次的经历让她深深明白,幼儿的心理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将幼儿的心理琢磨透,就无法真正地与他们的心连在一起。

二、学习幼儿心理的意义

幼儿处于对世界认知的萌芽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接触的人对其影响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其性格、价值观念的形成,而走进幼儿的心理,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思想、思维、行为等是对其教育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对其心理的研究。

1.学习幼儿心理能够准确地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

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否科学有效地指导幼儿活动,其前提之一就是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时期的儿童独特又有趣,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是新鲜的、好奇的,往往提出的问题出其不意,回答问话也千差万别。而且在他们世界里对好坏、善恶无确切的认识,爱人云亦云。而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可以了解其想法,从而形成正确的儿童观。

2.学习幼儿心理有助于促进幼儿教育工作

幼儿教育工作是建立在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基础上的,开展课堂的内容、组织的活动等均应以幼儿心理为指导。对于3岁左右的幼儿不能过多地要求其进行合作性活动,可通过活动进行引导和培养,使他们建立起互助合作关系。

3.学习幼儿心理有利于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幼儿的心理发展与周围环境有直接的关系,从多年的工作中可以发现,生活在和谐、愉悦、鼓励性环境中的儿童性格一般比较开朗,心理素质比较好,而生活在吵闹、沉闷、打击性环境中的儿童性格比较孤僻,而且不合群,自信度低。因此,学习幼儿心理,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并能通过相关游戏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三、应用观察法研究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而观察法是最基础的研究方法,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信息、进行研究,进而了解差异,得出结论。观察法的实施有多种方式,每种方法都能够针对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1.日记法

纵观历史,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最初的研究基础都是通过记录日记而形成的,比如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就是通过日记记录他第一个孩子出生后的身心发展和各种刺激反应,最后完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作为研究工作者的我们同样可以利用日记的方式,以某一位儿童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每日的情况,比如做游戏时的反应、课堂和课后的情绪变化、对每个问题的回答等。但由于此种方法只针对某一位儿童,因此缺乏普遍性,笔者认为可对研究中选取的几名典型对象进行同步研究,后联合所有收集的资料进行归拢、分析、总结,进而得出适合广大儿童的结论。

2.现场记录法

此种方式是现场记录儿童在相关试验活动中的反应和相应行为,收集资料后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可通过现场描述、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比如有的学者通过录音,对儿童的语言、词语进行分类,最后得出儿童语言发展模式。本文以3个小朋友课余表现为例,A走到图书角,看到B、C已在,A未说话,而B对A说:“来和我们一起看吧。”A点点头,看A坐下,C凑过去,A挪了挪,最后起身走了。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出,A比较胆怯,不善于与人交往,害怕别人接近,存在排斥的心理,但不存在敌意,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多给予关心,鼓励其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3.抽样法

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行为表现复杂多样,并且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全天候地进行观察,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往往是难以做到的,而抽样法能够在多时段、多地点对儿童行为进行观察。帕顿就是利用在规定的游戏时间里,异常观察每个儿童一分钟,再根据儿童参与程度和游戏类型进行分类,通过日积月累的观察后,得出年龄较小的儿童往往喜欢单独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到平行游戏,再发展到社会化程度较高的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我们可设计如下表格进行记录:

4.典型事件记录法

此种观察法是指以特定的某种事件为研究点,记录不同儿童的表现,它不受时间的限制,只要出现可研究的事件便可做记录,主要关注点是儿童对事件的反应、处理和看待等。比如有学者通过观察儿童在争执事件中的表现,分别记录争执者姓名、性别、年龄、争执事件、争执背景、争执内容、争执行为、争执结果等,发现儿童争执时间维持短,男性多于女性,争执年龄在3岁以下,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争执逐渐减少,争执的原因往往是对物品的占有,而在争执过程中一般是年幼的被迫服从或年长的自动退出。我们在研究中可以通过以下表格进行记录:

5.行为记录法

此种方法主要是记录被试者的行为频率,并做出相应的检核,一般在记录前规定好相应的行为然后再进行记录,在规定的时间里计算其发生的频率或检查其是否具有某种行为的能力。比如记录儿童在一节课时间内的发言、提问、窃窃私语、坐立不安、爱动、视线漂泊不定等行为,从这些行为中可以分析出哪些小朋友上课认真,学习效率比较高,哪些小朋友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同时还可从其视线变化中得知注意力是否集中。再如通过要求儿童完成某种行为,检查其行为能力,笔者的一次经验是要求学生制作不同的图像卡片,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让被试者描述,并让其列举出生活实例,由此可判断儿童对形状的理解程度。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幼儿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15.

[2]刘懿,徐旭荣.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巧用.中等职业教育,2010,8(20):37-38.

观察法的应用篇4

多发伤是急诊科相对常见又紧急的疾病,对于多发伤患者抢救要及时、迅速、准确,抢救过程、转送过程、治疗过程都要做到争分夺秒,这样才会为患者生命的挽救创造更大的机会[1]。所以多发伤患者的救护方法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急诊科采用护士定位法救治80例多发伤患者所取得的成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8月急诊多发伤救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护士定位法救治组)和对照组(非护士定位法救治组)各40例,所有患者中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13例、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9例,合并脊柱损伤10例,合并腹膜联合伤5例,合并气胸3例。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0.5岁,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6.2岁,两组患者的损伤程度、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非护士定位法救治的方法,即采用传统模式,护士只是“见活就干”没有明确分工。

1.2.2观察组采用护士三人定位的方式进行临床抢救,具体方法:把参加抢救的四个护士固定于甲、乙、丙、丁四个位置。甲护士主要由资历高、技术娴熟、经验丰富、应急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老护士担任,抢救时甲护士要站在患者的床头,主要负责护理评估、开放气道、口咽通气、吸氧、协助医生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做好抢救做记录;乙护士一般由资历相对高、技术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抢救时乙护士站立于患者的右侧,主要负责心电、血样饱和度、血压监护,必要时做好留置导尿、术前准备或心电复苏抢救;丙、丁护士一般由年轻护士或实习生担任,丙护士位于患者的左侧,主要负责执行医嘱、采血标本等,丁护士位于患者的床尾,主要负责准备物品、药物、联络、记录、协助其他抢救护士等工作。

1.3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

2结果

通过救治观察组和对照组医生满意度及救治效果结果情况,见表1。

由表1可见观察组医生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深化,护理急救模式和服务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急诊科护士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挑战,尤其急诊科多发伤患者的病情一般急、危、重,抢救工作要求快、稳、准,这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管理、新技术,才能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抢救技术和其他工作能力,使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护理服务。护士定位法具体优点如下:①为急诊科护士素质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我院急诊科为实施护士定位法,全科护士必须进行麻醉科、心电监护、心电除颤、气管插管技术、心肺复苏等相关知识和技术操作的培训,还要定期进行多发伤急诊抢救的模拟演练,同时请护理部和科室领导评分指导,并对模拟演练结果给予反馈。所以护士定位法的实施提高了全体护士的责任感和整体感,也使理论和操作技术更加坚实和娴熟。②护士定位法效率高:护士定位法使护士的职责分明,分工明确,特别在急诊多发伤抢救中可以节省时间、避免了医护人员的过多走动,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做到忙而不乱,保证第一时间内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和气道等,呼吸道梗阻或窒息是导致多发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在抢救第一时间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迅速将患者的口咽部异物、血块、痰液清理干净,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这样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③提高医生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护士定位法的实施使抢救过程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可以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还可以及时做好各项辅助检查,这使医生、患者、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都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护士定位分工会使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工作井然有序[2],避免了护理人员的浪费,节省了时间,取得了医生及患者、患者家属的信任和满意,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观察法的应用篇5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therapy on hemiplegia in patients with stroke.Methods A total of 98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hemiplegia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habilitation and control group,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ResultsAfte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the motor fun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After vital signs of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s are stabl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storing limb function and improving living ability by early application of combination therapy.

【Key words】Stroke;Early rehabilitation;Acupuncture;Motor function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又称脑中风,它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以脑梗死为常见。有关资料表明,脑卒中在我国的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北方一些城市已上升为第一位。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为120~180/10万,死亡率约为60~120/10万,也就是说,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150万,每年死于卒中者近100万,患病人数更是高达近100万人以上。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取得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作综合疗法治疗,以观察综合疗法对肢体改善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内科住院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98例,均伴有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无失语,全部病例均符合第4次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标准。并经脑CT或MRI证实。除意识障碍、多脏器衰竭、生命危险者,病程0.05)。

1.2方法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综合疗法干预,入院48 h病情稳定即接受训练。

1.2.1急性期康复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后2周内,出血性脑卒中在出血后1个月内为脑卒中急性期。

1)床上正确的摆放,预防痉挛的:通常采用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和床上坐位。

2)转移动作练习,在急性期肢体处于弛缓状态相对较多见,该阶段转移动作多需辅助, 治疗者可以根据患者功能恢复的不同程度加以辅助。转移动作可以分为床上的转移、从床上坐起或起立、从床向轮椅的转移等。床上翻身:翻身动作可以促进全身的反应和活动,仰卧位容易诱发伸肌痉挛,故不宜长时间取仰卧位,患者掌握了翻身动作之后,可以自发地更换。在学习翻身动作之前,应该先指导患者掌握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患侧拇指位于上方) 的攥拳动作,称之为Bobath握手。在Bobath握手的状态下,上举双上肢过头。上肢自我辅助训练肩部及肩关节的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必须从早期采取措施,既能对容易受损的肩关节起到保护作用,又能较好地维持其活动性。Bobath握手并上举上肢,使肩部充分前伸:可以在卧位、坐位、立位等任何姿势下进行练习。

3)按摩:包括按、摩、揉、捏四法。顺序应由远心端至近心端。掌握原则为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慢而快,2次/d。20 min/次。对病人的上肢从手指至前臂、肩关节周围,用红花酒精进行轻缓的按摩。

1.2.2恢复期康复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2周以后,出血性脑卒中在出血1个月以后为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锻炼:①接受运动意识训练。由医师指导进行意念活动偏瘫肢体,让患者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患肢,尽最大努力运动,即使不能使患肢出现关节活动,也必须使患者有运动瘫痪部位的意识。②关节被动活动。由大关节开始到小关节,幅度由小到大,每个关节至少6~8次,包括肩、肘、指、髋、膝、踝关节的屈曲、伸展及抬举活动。如前臂的外旋、腕及手部关节的外展与对掌。对意识清醒的病人,在被动运动的同时,可配合意念主动运动,嘱病人思想上有一个强烈的想法,相信自己肢体可以活动。被动活动2~3次/d。③上肢恢复训练。通过PT和OT相结合的方式,将PT所涉及的运动功能通过OT充分应用到日常生活并不断训练和强化,使已经恢复的功能得以巩固。PT师和OT师应密切配合,确定患者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充分理解训练内容和训练目的。避免患者过度紧张和过分用力,否则会使痉挛加剧,影响功能的改善和发挥。如果瘫痪较重,患侧上肢难于完全恢复,也不可放弃,因为对患侧的忽视会加重瘫痪,应加强躯干、上肢的双侧性运动,并有意识地将患侧上肢置于患者的视线之内。训练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一些无意识动作,如在玩的过程中自然出现的动作。手的运动不应受肩、肘位置的影响,无论肩、肘在屈曲或者伸展位,都应该自如地应用手的功能。④下肢恢复训练。主要以改善步态为主:踝关节选择性背屈和跖屈运动训练,加强患侧下肢负重和平衡能力的训练,向后方迈步训练,骨盆和肩胛带旋转训练。肩胛带旋转训练:立位下患者双手交替做触碰对侧大腿部的摆动。步行时指导患者用一侧手试图去触碰向前迈出的下肢大腿部。骨盆旋转训练:治疗者位于患者后方,双手置于患者骨盆处,在患者步行的同时,辅助骨盆的旋转。

1.2.3支具治疗保持抑制痉挛的肢位和防止及矫正痉挛导致的挛缩。针对手指屈曲、腕掌屈痉挛的分指板,即固定腕关节背屈、拇指伸展、手指保持外展和指关节伸展位。针对内翻、足下垂的踝足矫形器(AFO)保持足中间位[1]。1.2.4电针以头皮针、阳明经及醒脑开窍针法为主,在良肢位上针刺[2]。①醒脑开窍针法,主穴:百会、水沟、内关、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合谷 。②在瘫痪上肢针刺:取天宗、曲池、内关、外关、合谷等穴;下肢瘫痪:取悬钟、承山、阳陵泉、足三里、伏兔、环跳等穴位。③取运动区顶颞前、后斜线(MS 6、7)顶旁1、2线(MS 8、9),颞前线(MS 10),顶中线(MS 5)。④行针法:体针用26~28号毫针接用G 6805治疗仪,疏密波通电30~50 min,稍做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头针一般是用5~6.5 cm长的30~32号针,与头皮斜刺30°,快速捻转[3]。

1.2.5心理康复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康复应贯穿整个病程和护理的始终,要掌握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训练强度以患者能接受为原则,使患者由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由替代护理逐渐过渡到自我护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身体的残存功能。注意观察病人的认知功能和感情方面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这对于患者能否获得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和运动功能,及时修正治疗计划,防止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信心和积极参与训练的自觉性[4]。

1.2.6康复护理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清洁、二便护理、饮食调理等。

1.3疗效评定标准两组病人分别于康复治疗前与治疗后6~8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其运动功能情况,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法评定日常生活能力。两组均由一名康复师评定。

1.4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描述,用t检验判断,P

2结果

2.1两组病人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表1)

2.2两组病人治疗前后BI评分比较(表2)

3讨论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代偿和重组能力,脑功能重组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的重要依据。自发的大脑皮质功能重组是有限的,要提高功能恢复的程度功能训练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6],此时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赖于学习和训练。因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可逆的,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再生,这是康复训练后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为促使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通过输入各种正常运动功能模式,刺激中枢神经运动通路上的神经元,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和反应性,以获得正确的运动输出。促使在病灶周围形成新的神经通路,使肢体的随意运动和协调运动得以恢复。目前已有大量的资料证明脑卒中后,自由基所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是脑组织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始动点[7]。SOD活力下降与MDA含量增多有关,针刺是利用针灸刺激腧穴激发机体生理潜能,通过机体内源性生理调节而防治疾病。电针通过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清除MDA生成,减少SOD的消耗,增强SOD的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歧化反应,从而维持神经细胞存活,减轻神经功能的缺损,能提高纹状体神经元细胞的能量代谢能力[8-9]。中风早期实施针刺治疗,反复刺激外周感觉[10],可以不断将针刺信息传入中枢神经[11],以兴奋脑细胞。石学敏[12]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指出,脑缺血后心肌线粒体肌原纤维、细胞核等发生明显损伤(P

等[15],针刺这些穴位时,可以直接通过这些神经参与下,将针刺信息传至脊髓,再由脊髓传出纤维将神经冲动传至瘫痪肌肉的神经肌肉接头(即运动终板)产生肌肉收缩反射。神经生理学认为:所谓穴位也可能就是产生针感感觉性装置较密集的部位[13]。那么,这个特点区域则可通过其敏感的感觉器将针刺信息传入脊髓,再传入脑,经大脑皮层脑干网状结构等高级中枢的整合和调节后,再下传至效应器――肌肉或器官等。当脑卒中时,椎体束受损,中枢的上运动神经元不能将神经冲动下传到脊髓,再传至肌肉,但是由于下运动神经元是正常的,针刺信息主要靠脊髓的反射中枢将针刺信息整合后传入瘫痪肌肉,产生主动收缩,此时,针刺可起到两方面作用:①通过脊髓的初级运动中枢兴奋瘫痪肌肉防止废用性肌萎缩。②通过反复刺激来兴奋大脑的高级运动中枢,帮助恢复和重建正常的反射弧。早期应用针灸是安全有效的[16]。现代康复理论认为康复训练越早越好,脑卒中具有“疾病与障碍共存”的特点,故康复应与治疗并进。本组病人脑梗死发病后第2天开始肢体功能训练,脑出血病人则在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后48 h开始[17-18],且要循序渐进,切勿操之过急,否则将加重异常步态,且难以纠正。一般情况下,当患侧下肢肌力在Ⅲ级以上时可练习站立;当下肢肌力达Ⅳ级以上时方可训练行走[19]。心理护理在脑卒中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通过心理支持[20-21],提高病人的自信心,主动参与训练,使肢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本研究表明,治疗后康复组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其FMA和BI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早期综合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张枝葵,杨建芹.颅脑外伤及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良姿位的摆放及各种自制自助具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当代医学(护理版),2006,4(2):12-14.

[2]张辉,李立.脑卒中早期应用电针治疗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9):824-825.

[3]石云琼,陈雯,郑午林.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6,21(2):113.

[4]周艺仪.脑卒中病人的心理康复[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21):3091-3092.

[5]田慧芳.电针配合功能训练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偏瘫[J].中国康复,2007,22(3):165-166.

[6]倪朝民.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及其功能训练的时间[J].中国临床康复,2002,6(2):314-315.

[7]张玉凤,张桂云,杨晓华.针刺透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7):58.

[8]穆艳云,李忠仁,牛文民,等.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纹状体线粒体ATP酶与总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42-44.

[9]李忠仁,崔龙,沈梅红,等.电针对脑纹状体缺血性神经元细胞凋亡及基因表达的调整[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7):105-107.

[10]申芳芳,吴强,林忠荣,等. 电针与运动疗法不同干 预次序对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针灸, 2008,28(10):711-713.

[11]谢财忠,唐军凯,刘新峰.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对 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 与实践,2007,13(2):128-130.

[12]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白鼠心肌超 微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针灸,1998,18(7):405.

[13]张笑平.针灸作用机理研究[M].合肥:安徽科学出版 社,1983:29-45.

[14]刘国隆.生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1-120.

[15]河北新医大人体解剖学组.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1977:400.

[16]蔡佩浩,顾国山,许乐宜,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电 针对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10):691.

[17]福井彦.脑血管障害急性期りハビりテ ション.综合 [J],りハビりテ ション,1988,16(2):115-121.

[18]南登昆,缪鸿石.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208-212.

[19]郑庆华.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恢复的 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12):2179.

观察法的应用篇6

观察是认识与解决问题的先导,在机电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养成遇事认真观察的习惯,是提高机电专业课教学水平的有力手段。教师应认真探索观察规律,充分发挥观察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观察常用形式

1.比较型观察

适用于系列性事物的观察。通过观察典型个体与其他相关个体的区别,达到认识典型个体,并能合理地应用的目的,通过观察系列性个体的相互联系,达到掌握系列性事物的目的。在机电专业课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典型牌号钢的金相组织,掌握了典型牌号钢的内部组织。通过观察典型牌号钢的强度、硬度等,掌握典型牌号钢的机械性能。学生再对各种典型牌号钢的成分、组织、性能加以分析比较,就会摸索出各牌号钢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各类金属材料都呈系列性特征,采取比较型观察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验证型观察

对事物已经有了理性认识,但缺乏亲身体验。为进一步对事物的规律加以验证而进行的观察叫验证型观察。教师在课堂上讲了热处理基本知识之后,带领学生到热处理车间去观察。同学们看到各式各样的加热炉和与之配套的温控装置,看到了师傅们的操作,听了技术人员的讲解,验证了课堂所学知识。这时同学们对钢的热处理的认识就不是干巴巴的,而是“活生生”的了。

3.随遇型观察

人们同客观事物偶然相遇,凭当时新鲜而进行的观察叫随遇型观察。人们遇到什么就观察什么,在观察中去认识世界,在观察中去学习知识。许多科学家的重大发现也是在偶然机遇中通过观察并认真思考而取得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新鲜感,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4.初识型观察

为认识新事物而专门进行的初次大概认识型观察称为初识型观察。如开学伊始,同学们到金属材料库去参观,看到各种各样的金属材料.听到工人师傅用丰富的事例讲解了各种金属材料的不同用途,从而激发了学好机电专业课课程的强烈愿望。初识型观察与验证型观察的区别是,验证型观察在观察前对事物已经有所认识,而初识型观察在观察前对事物没有认识或知之甚少,在机电专业课教学中经常采用初识型观察。

二、如何进行观察

教师要千方百计突出观察的目的,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要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时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所加工工件的材料,看加工中出现了哪些现象,以判断金属材料的性能。为了扩大观察面,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所谓请进来,就是请兄弟班到本班观察所操作的工件材料和工具,主动操作示范并讲解金属材料使用情况。所谓走出去,就是到兄弟班去观察,看学友们接触到哪些材料,虚心了解这些材料的使用性能与用途。

观察法的应用篇7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28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29-02在临床护理中,护患沟通受到人们的关注。护患沟通主要指的是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的治疗,护理人员和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有效的沟通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1]。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男性为35例,女性为45例,年龄为21至7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为48例,高中及以上为32例。术前诊断为胆囊息肉15例,其余是胆囊炎或者是合并胆石症;手术的时间为0.5至2小时,麻醉方式是连续硬膜外麻醉。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1.2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指导方法,在术前1天,查看患者的病历,探访患者,进行术前宣教,并实行心理护理,术前0.5小时接患者进入手术室。观察组建立沟通小组,组成人员是器械护士、主管护师以及巡回护士,根据护理程序,按照沟通路径,完成沟通。

1.3沟通内容术前3天内进行访视,对患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应激能力等情况进行观察,结合评估资料,设定护理的问题,制定护理方案,如介绍麻醉信息等,在必要的情况下,帮助患者进行训练,协助患者提高心理应对的能力,让患者的心态保持平静,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患者能够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

在手术过程中,沟通小组护士需要全程陪伴,保证手术室的安静,防止大声喧哗,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满足患者的需求,手术室的温度适宜,保持手术的安全性,防止出现压伤等,采用沟通方法,减缓患者的紧张心理,播放音乐,缓解患者的压力,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情感支持[2]。

在术后7天内直到患者出院前,掌握患者恢复的情况,评价沟通的效果,分析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

2结果

2.1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P

3讨论

3.1树立服务的意识在护理中,沟通关怀是非常重要的。在沟通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人为本,考虑到心理因素、情感等的作用,提供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观察组接触患者的时间较早,患者及其家属的参与意识得到调动,患者对手术增加了解,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有助于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

3.2完善护理的内容在沟通过程中,护理观念需要进行更新,拓展护理的范围,由术中护理变为全过程护理,护理人员真正的融入患者中,以朋友的角色发挥职业能力,使得护理工作更加的轻松,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在沟通时,利用护理程序,护理工作更加规范,护理的方式更加合理,不断的完善信息,加强交流。

3.3灵活的应用沟通方式在沟通过程中,言语柔和,并注重非语言沟通的方式,结合患者的情况,注意预防,增加沟通的针对性,若患者担心手术的效果,可以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若患者语言沟通不好,需要应用非语言沟通的方式,目光透露关切,语调温和,操作技能熟练,表现出对患者的关心,观察患者的动作,并注意护理;若患者情绪不稳定,如悲伤,护理人员应当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必要的情况下,家属给予支持[3]。

本次的研究结果为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的小于对照组,表明护理沟通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总之,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的方式,患者的情绪较为稳定,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观察法的应用篇8

1.幼儿心理教育可以使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心里想法

研究并不断加强对幼儿的心理教育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幼儿心里想法。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想做好幼儿教育活动安排,亲密接触幼儿就必须科学的掌握幼儿的心里想法与心理变化情况。对幼儿的心理特性进行掌握是幼儿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所以应该予以认真的重视。在幼儿的世界里,世界是新奇、有趣的,他们对于周围环境和各样事物有其自己独特的认知,往往对于一个事物会奇思妙想,并提出很多问题,教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充分掌握这些幼儿的心里独特想法,耐心的解答幼儿提出的各种小问题,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形成好坏之分、善恶之分。

2.过心理教育促进幼儿学习

幼儿的学习规律是分不同时期的,不同时期的幼儿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程度大不相同,所以对幼儿进行教育一定要结合幼儿的实践发展情况进行。只有确保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讲解教育才能使幼儿充分的学习到相关知识,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教育结果。而目前的很多家长和教师往往忽略了幼儿的发展规律,一味的要求高成绩,在幼儿时期就对其进行晦涩难懂的知识教育,即使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就长远来看却大大的影响了幼儿的良性教育发展。

3.通过幼儿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创造舒适的成长环境

幼儿心理变化是有一定的表现形式的,经过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工作可见,只有使幼儿生活在快乐、和谐、轻松的环境中才能建立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加的开朗、活泼。而一旦幼儿生活在吵杂、枯燥的环境中,则会出现很多消极心理,甚至导致幼儿产生自卑心理,出现不合群现象。通过对幼儿的心理表现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观察方法在幼儿心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通过观察日记记录幼儿的心理情况

使用日记记录形式是观察方法之一,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就曾采用这种方法记录她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心理变化情况,由此写出了著作《研究儿童心理学》[3]。通过日记形式记录幼儿的成长轨迹和心理变化可以有效的获取幼儿的心理信息,对于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意义重大。日记,可以记录幼儿的日常生活,包括课上回答问题的表现以及课下游戏时的情绪变化。长期的记录可以是教师明确幼儿喜欢怎么样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及游戏活动,并对幼儿的心理特征和情绪变化都能做好总结,以此来充分了解幼儿。但是由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尚未被广泛采用到对幼儿的心理教育工作中。

2.记录典型事件方法

典型事件记录方式是观察法中对特定事件进行研究记录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时间限制较小,可以随时记录幼儿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通过事件发生的原因、事发过程以及发生之后幼儿的表现记录来观察幼儿的心理情况以及变化。比如,可以记录两个幼儿之间的矛盾过程,通过矛盾双方的年龄、性别、家庭、矛盾发生原因、发生经过以及事件的最终结果等记录来观察幼儿在其间的心理发展情况。根据观察到的事件内容以及心理总结可以发现幼儿的实际心理所想,这样就可以在今后的教育中尽量规避这些问题,减少矛盾的发生率,降低纠纷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记录幼儿行为的发生率

观察法的应用篇9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461-02

中药熏洗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合适的中草药煎汤在患部皮肤浸浴、淋洗、熏蒸以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疗法。在骨伤科临床上,中药烫洗疗法的应用比较广泛,尤其是在治疗软组织跌打损伤、骨折后遗症及其并发症等方面的疗效十分显著。本研究通过对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骨科就诊的120名患者同时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与中药烫洗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中药烫洗疗法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骨科就诊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8-73岁,平均(33.4±2.9)岁,受伤时间2h~3个月,平均(3.7±1.1)d。对照组年龄6~76岁,平均(31.6±3.2)岁,受伤时间3h~3个月,平均(3.4±1.2)d。其中受到直接暴力伤害的患者有79例,受到间接暴力伤害的患者有41例,损伤部位:足踝39例,膝部26例,肘部31例,手部24例;其中属于单纯软组织损伤的患者有37例,属于无移位闭合性骨折的患者有78例,属于术后关节内粘连、关节僵硬或骨外伤的患者有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应用关节活动被动运动仪(CPM)锻炼关节被动屈伸及主动功能,每天进行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以中药烫洗治疗。具体方法为:取伸筋草15g,透骨草15g,归尾12g,骨碎补10g,艾叶9g,苏木9g,白芷9g,威灵仙15g,乳香10g,没药10g。随症加减,具体原则:关节肿胀、僵直患者加五加皮15g,下肢损伤患者加牛膝10g,上肢损伤患者加红花6g,受伤时间长的患者加独活、羌活各12g。将上述药物洗净后用清水浸泡0.5h,煎煮,待煮沸25分钟后,将患处置于盆上方5~10cm热气熏蒸,待水温降至皮肤能够耐受(约45℃左右)时,再将患处放入药液中泡洗,边泡洗边用手指按摩,挤压、揉搓患处,每次泡洗30分钟,药液变凉可加温重复进行,每次0.5~1.5h,每日2~3次。

2.2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以《实用骨科学》(第2版)中的疗效评定为参考,标准如下:显效:患处肿胀、疼痛、青紫、压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患肢的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患处压痛症状消失,疼痛症状减轻,青紫、肿胀等症状明显减退,患肢的功能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患肢症状、体征轻度改善,但功能无改善仍影响患肢功能。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

3结果

观察法的应用篇10

分类号 B844

亲子沟通指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通过信息、观点、情感或态度的交流,达到增强情感联系或解决问题等目的的过程。它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一个具体形式和重要途径,成为一个被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所共同关注的主题。早期的亲子沟通研究不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而仅作为传播学中一个应用在家庭成员身上的研究主题。因此,早期研究缺乏对亲子沟通的专门界定,通常采用行为科学中对人类沟通的一般定义,认为沟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是以传递感受、态度、实事、信念和想法为特征的社会互动过程。亲子沟通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两种:量表或问卷法、观察法。其中,采用量表或问卷进行的研究通过自陈量表考察被试在某些沟通测量指标上的得分,研究者据此概括出被试家庭中稳定的、抽象的沟通特征和模式。而采用观察法进行的研究则通过对若干亲子沟通过程的观察,归纳出核心的研究变量来描述亲子沟通的一般模式(Dailey,2008)。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在探究亲子沟通的稳定沟通模式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状况。

1 亲子沟通研究中测量方法的使用与发展

应用量表和问卷进行的亲子沟通研究,其研究内容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应理论框架及测量工具的发展。本文就以亲子沟通研究中的主要测量工具及相应理论框架的发展为主线来综述测量方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的使用情况。早期亲子沟通研究缺乏独立的概念体系导致这一时期研究工具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而且所谓的理论,大多只是作为测量工具编制基础的简单理论构念而已。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测量内容界定不准确,影响测量效度。例如,1969年由Bienvenu(1969)编制的家庭沟通调查,其项目主要来源于以往亲子关系研究涉及的变量及作者有关家庭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调查大致包括如下五个部分:(1)父母的批评、挖苦和缺乏信任;(2)信息的倾诉与分享;(3)感受的表达、倾听和语调;(4)父母的尊重、表扬和肯定;(5)父母的期望和理解。虽然该量表几乎是最早出现在亲子沟通研究中的完整测量工具,但对其项目进行内容分析之后,我们发现问卷的31个有效项目中,近一半实际测量的是教养行为与期望。可见,最初的亲子沟通研究在理论框架建构和测量工具发展两方面都不够完善。

亲子沟通早期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测量工具是由传播学者McLeod和Chaffee(1972)编制的家庭沟通模式量表(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FCP)。虽然这一量表及后来的修订版量表都冠以家庭沟通的名称,但实际上,量表编制者和众多使用者都以家庭中的代际沟通,即亲子沟通为研究对象,因此其家庭沟通概念、相应理论观点的提出及测量工具编制都是围绕亲子沟通展开的。McLeod和Chaffee(1972)认为,亲子沟通模式对儿童信息加工方式有重要影响并决定儿童对传播信息的加工方式。他们提出家庭中稳定的亲子沟通模式可以由概念定向(concept-orientation)和社会定向(socio-orientation)两个维度描述。其中,概念定向指在亲子沟通中沟通者强调对概念和观点的分析,并以此作为判断行为合理性的依据而社会定向指沟通中信息或观点提出者的社会角色及其与儿童的关系在信息加工中起较大作用,可能影响后续的行为。与此观点相对应,其家庭沟通模式量表也以这两个维度描述亲子沟通。概念定向得分较高表明在沟通中儿童更重视对概念和观点的加工;社会定向得分高意味着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对儿童信息加工影响较大。这一工具被广泛应用到传播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如Blandon和Volling(2008)考察了亲子沟通倾向与儿童服从行为的关系。

1990年,Ritchie和Fitzpatrick(1990)提出,由于学科兴趣的限制,McLeod等人的量表不能从整体上描述亲子沟通模式,因此他们对这一工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家庭沟通模式量表(Revised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RFCP)仍由两个维度构成,只不过维度名称稍有改变,分别称为对话定向(conversation orientation)和服从定向(conformity orientation)。其中对话定向的沟通指父母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观点,容忍亲子之间的观点分歧;而服从定向的沟通则强调儿童对父母的服从。可见,Ritchie和Fitzpatrick所做的修订仅仅是针对量表项目表述和维度名称的调整,其修订工作并没有突破原来McLeod和Chaffee所设定的两大维度的理论框架,也没能超越亲子之间服从与被服从关系的基本理论假设。

尽管如此,这一量表仍被国内外致力于亲子沟通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广泛采用。根据对话和服从定向两个维度的得分高低还可将家庭沟通划分为4种类型:高对话一低服从型、高对话。高服从型、低对话一高服从型和低对话,低服从型。这种清晰的“两维度四类型”的分析模式也受到很多研究者的青睐,让这一工具广泛传播。而且,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两种定向的沟通模式能有效区分和预测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认知复杂性(Koestcn & Anderson,2004);同时,4种亲子沟通类型的儿童在亲子冲突解决策略(Shearman & Dumlao,2008)和压力应对策略的选择上(Vashchenko,Lambidoni, & Brody,2007)存在显著差异。

除了以上两个理论观点明确、测量工具结构较清晰的亲子沟通量表之外,还有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所需编制了其他一些测量工具。例如。Lucchctti和他的同事(Lucchetti,Powers, & Love,2002)编制了亲子沟通理解量表(Child-Parent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Scale,C-PCA),侧重考察亲子关系在沟通中的表现;McCarty和Doyle(2001)编制了亲子沟通量表(Parent-ChildCommunication Scale)在亲子沟通总体状况之外专门加入测量儿童沟通行为的项目。但是,这些工具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工具的编制和使用大都就事论事,缺乏深刻的理论思考,未能提出专门的理论观点或找到相应的理论基础。例如,McCarty和Doyle(2001)仅提供了量表的测量常

模资料,还未针对量表背后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框架建设进行介绍和说明。这可能导致工具所使用概念(如“交流开放性”“交流技巧”“情感表达”)和测量维度都因缺乏专门界定和说明而被误解、误用,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这些测量工具的传播和推广。

采用测量方法进行亲子沟通研究的研究者中,另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以家庭功能研究著称的Olson及其同事。Olson以其家庭功能理论为基础先后编制了两个与亲子沟通有关的测量工具(Galvin,Bylund, & Bromine,2004)。虽然Olson的家庭沟通理论明确提出沟通是家庭实现其各种功能的途径,也是提升其家庭功能的核心但是他并未在理论上详细界定亲子沟通的结构和特征。这为其工具编制带来一定困难。果然。Olson所编制的第一个测量工具:父母一青少年沟通量表(the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Scale,PACS)在后来的应用中就出现了测量维度难以区分、测量内容含糊不清的问题。

父母一青少年沟通量表主要关注亲子沟通质量,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开放的父母沟通”,描述了积极的亲子沟通,如“父亲努力理解我的观点”;另一个维度是“有问题的父母沟通”,测量消极和冲突的互动,包括“母亲生气的时候伤害了我”等项目(Hartos & Power,2000)。这一工具在家庭咨询实践和实证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它所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两点:(1)量表结构不清晰。量表两维度实际代表的是沟通质量这一量尺的两个极端(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之间必定存在较高负相关,这为两个维度的计分和分数解释带来困难,也导致该工具在后来的应用中普遍存在计分方式不统一的问题。(2)测量内容不明确。虽然,这一量表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被作为衡量“亲子沟通质量”的工具,但对其具体项目的分析表明,该工具实际测量的是父母在与儿童沟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沟通能力和倾向”。后来,Olson吸取教训,在其第二个家庭沟通量表中明确强调其测量目的为家庭沟通中个体的沟通能力。该量表结构也较简单,主要从倾听技巧、说话技巧、自我表白、说话的清晰性、话题集中程度和对他人的尊重等六个方面测量了家庭成员的沟通能力(GaNm,et al.,2004)。

综上所述,测量方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的应用表现出一些独特优势,如其通常采用的被试自评方式能够帮助研究者迅速把握亲子沟通中抽象的、稳定的特征和模式;再如,各种测量工具从沟通模式、沟通能力等不同角度描述亲子沟通状况,丰富了我们对亲子沟通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测量方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的应用也表现出一些缺陷和不足,如专门的亲子沟通理论模型缺失,导致测量工具缺乏理论支持;目前研究主要关注沟通中的服从性和开放性,缺乏对其他重要沟通模式的考察:由于缺乏理论背景和相应概念体系,目前测量研究中测量层次(关系模式层面、个体能力层面等)混乱。鉴于此,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使用观察法直接收集、分析原始的亲子沟通过程,希望能从中抽取并概括出更丰富的、更有代表性的沟通模式。

2 亲子沟通研究中观察法的使用与发展

在亲子沟通研究中,观察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领域中。两个领域的研究者都关心亲子沟通过程,并能从丰富的沟通行为和复杂的沟通现象中抽象、概括出相对稳定的沟通模式。但是两者在对观察资料进行分析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分析维度,同时,两者对观察中所设定的沟通任务的看法也有一定差异。下面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观察法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2.1 观察资料的分析维度

虽然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者都观察并记录了亲子沟通过程,但在分析这些过程时他们根据各自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点分别抽取不同的分析维度,因此也发现了不同的沟通规律和模式。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关心某些心理病理学问题(如焦虑、抑郁、攻击行为等)在某些家庭内的代际传递现象,于是深入到亲子沟通的实际情境中探究特殊被试的家庭沟通模式是否有别于正常被试(DiBanolo & HeR,2007)。多数研究者对亲子沟通过程的分析沿用鲍姆林德在教养行为研究中提出的“温情”和“控制”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分别从情感和行为两方面考察了亲子沟通特征,也符合多数家庭功能研究、家庭咨询和治疗实践者的分析思路。因此,“温情”和“控制”成为亲子沟通模式的观察研究中最常见的分析结构。例如,Barrett,Fox和Farrell(2005)对有能力的、攻击倾向和焦虑的三类幼儿与父亲在认知任务中沟通行为的研究就是从控制行为和积极情感这两个维度的比较中发现三类被试的亲子沟通模式差异的。虽然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的分析维度会冠以不同的说法。甚至还有研究者增加了其他,如身体控制、打扰性卷入(Hudson & Rapee,2001)、积极情感(Rubin,Cheah, & Fox,2001)等指标,但当研究结果需要解决理论或假说层面的争论时,这些指标又会被归为“温情”和“控制”两大类。

教育心理学家们将亲子沟通看作一个“教学”过程,希望通过观察亲子沟通中双方的具体行为来研究父母提供的“脚手架”质量与儿童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他们通常不会使用教养方式研究中惯用的“温情”和“控制”维度,而是根据父母沟通行为所充当的“脚手架”或“认知支架”的水平或类型来命名沟通行为,如“开放式提问”、“提出建议”等,通过分析沟通行为所引发的儿童认知活动的类型来判断亲子沟通的优劣(van derVeer & van Ijzendoom,2000)。例如,Portes,Zady和Dunham (1998)对母亲和儿童在科学任务解决中的沟通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了由“父母问开放式问题”、“儿童启动任务操作”、“儿童打断父母”等沟通行为组成的“合作性问题解决行为模式”,这种沟通模式能够预测儿童在科学任务上的表现及学业成绩。再如,Tenenbaum和同事们(Tenenbaum & Callanan,2008;Tenebaum & Leaer,2003)的研究以“使用科学术语”、“做概念性解释”、“运用因果推理”作为衡量亲子沟通质量的指标,发现父母高质量的沟通与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突出的能力表现有关。

2.2 观察研究中沟通任务的设置与作用

采用观察法进行亲子沟通研究时,研究者通常设置一些任务情境以展示亲子沟通过程。研究者们常用的实验任务有三类:认知任务、社会性任务和自由活动。其中,采用认知任务作为沟通背景的研究通常选择对儿童被试而言较为复杂的任务,或者是在规定时间内儿童不可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如复杂的折纸任务(Barrett et al.,2005)、迷宫找捷径任务(Dumas & LaFreniere,

1993)、复杂的七巧板拼图任务和拼词任务(Hudson & Rapee,2001)、科学实验等(Portes et al.,1998;Tenenbaum & Leaper,2003)。这些对儿童认知能力构成较大挑战的任务能够充分激发亲子互动,从而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亲子沟通过程。这个过程在临床心理学家眼中是一个生动的教养实践过程:父母在某些观念的指导下做出各种适宜的和不适宜的行为。而它展现给教育心理学家的则是一个“教学过程”:父母作为有能力的成人、“教师”和知识权威与认知水平上处于弱势的儿童之间展开的知识传授和沟通过程。

认知任务背景中的亲子沟通过程呈现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各取所需。临床心理学家关注特殊儿童(如具有焦虑、抑郁、退缩等问题的儿童)的父母在亲子沟通过程中是否出现特殊的行为或情感反应。因此,他们的分析重点是父母的行为模式,而不关心任务的完成情况(如Barrett et al.,2005;Greco & Morris,2002;Hudson & Rapee,2001等研究)。与此不同,教育心理学家更关心亲子沟通过程中父母行为对儿童任务完成的影响,因此,其分析更加侧重沟通行为与任务完成之间的关系。例如,Portes等人(1998)详细观察并记录了母亲与儿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行为序列,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及儿童在任务中的表现评价各种沟通行为的有效性,最终挑选其中最利于任务完成的沟通行为组合。可见,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认知任务本身就是分析对象,研究者对沟通行为的分析不会脱离沟通任务。

亲子沟通研究中常用的社会任务包括制定度假计划、社会冲突情景讨论、模糊情节故事讲述与讨论、亲子冲突事件讨论等(Root & Jenkins,2005)。这类任务通过压力事件引发亲子之间观点的充分交流,而且对这类问题的讨论会增加沟通双方的焦虑水平,使他们表现出未经思考、已经自动化了的沟通模式,以模拟家庭背景中自然的消极沟通过程。这种任务常被临床心理学家用来研究具有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的被试所表现出的消极亲子沟通模式(Root & Jenkins,2005)。

家庭中的自由活动被认为最真实,因此也被用来作为亲子沟通的分析背景,如考察母亲与害羞程度不同的幼儿之间的自由沟通(van Ingen,Moore, & Fuemmeler,2008)。但是,自由沟通由于无法控制亲子沟通内容和难度,可能给沟通行为评价和比较带来困难。此外,自由沟通普遍缺少压力刺激,不能体现亲子沟通的深层模式和动力特征(Granic & Lamey,2002),而这些特征可能正是我们所关心的、导致儿童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自由活动任务在亲子沟通的观察研究中较少使用。

3 测量与观察法在亲子沟通研究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测量和观察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应用与发展状况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的亲子沟通研究在理论建构、测量工具建设和观察资料分析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3.1 测量研究普遍缺乏理论依据

在亲子沟通的测量研究中,虽然有些研究工具被广泛应用,但是当我们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时却发现这些工具背后的理论建构工作极为薄弱,有些甚至缺乏相应理论基础。例如,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亲子沟通工具(Ritchie & Fitzpatrick,1990)虽然对维度名称等进行了修改,但其理论框架却仍然沿用传播学的沟通理论,这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和理论目的相脱离,阻碍研究者深入、有效挖掘研究结果的意义。目前的亲子沟通研究者大都放弃对沟通过程本身的深入研究,而采用被普遍接受的工具研究不同群体的沟通特征(colaner,2009;Zhang,2008),或者研究亲子沟通的各种影响因素(Keaten & Kelly,2008;Koesten,Schrodt, & Ford,2009),这可能与该领域缺乏坚实的理论依据或有效的理论模型有关。

另外,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理论基础,现有的各种沟通模式的理论构想(主要是对测量工具的说明)、所使用概念体系不尽相同。这导致相应测量工具中出现使用不同概念称谓同一特征,或者使用同一概念测量不同内容的情况。例如,上文中McCarty和Doyle(2001)的“亲子沟通”既指父母沟通开放性这类沟通模式特征,也包括父母或儿童的沟通行为特征。这些表现在测量工具中的问题很多都与理论建构有关。我们认为这是影响亲子沟通领域研究继续深入开展的关键问题。

3.2 测量工具存在的问题

采用测量方法进行的亲子沟通研究中,主流测量工具及其相应的理论说明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抽象沟通模式的有效手段和合理的解释框架,但这些工具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各种沟通模式的理论构想、量表维度界定都不尽相同,但在实证研究中却经常被相提并论,进行直接比较。从前面的综述可以看出,目前的亲子沟通测量工具基本可以分为三类:(1)对个体沟通能力的测量(如Olson的家庭成员沟通能力量表);(2)对沟通模式或关系的测量(如McLeod和Chaffee编制的沟通工具,以及Ritchie和Fitzpatrick的修订工具);(3)两者同时测量(如McCarty和Doyle的家庭沟通测量工具)。显然,有些工具测量的是沟通的不同方面,但在实证研究中却会出现将不同类型工具得到的结果互相比较,或者将测量不同方面的项目合成一个总分作为亲子沟通模式测量指标的现象(Lucehetti et al.,2002;McCarty & Doyle,2001)。

此外,这些工具大多存在明显的方法论缺陷:缺乏对沟通目标和具体行为特征的区分。通常,沟通是有目的的,或者旨在解决某个问题(如父母和孩子讨论如何改进学习),或者通过沟通增进双方的关系或确保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特定地位(如父母显示自己对孩子拥有权威)。而沟通行为特征则是亲子之间典型的沟通行为特点,它可以是习惯化而无意识的行为,也可以是为达成特定目的而采取的有意识的做法。现有的量表要么是将沟通目标与具体行为(达成目的的手段)特征混为一谈,要么只是测定某个方面,缺乏方法论层面的思考。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已严重阻碍了测量方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的有效应用。

3.3 观察资料分析维度界定不清晰

采用观察法进行的亲子沟通研究中,“温情”和“控制”维度是应用最广泛的沟通行为分析维度(DiBartolo & Helt,2007)。虽然这两个维度在理论界定上较为成熟、统一,但是在实证研究层面却出现操作定义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同一概念在不同研究中含义不同,这为研究结果的比较和整合带来困难。

在观察研究中,研究者用来测量“控制”的指

标包括敌意策略、打断、过度保护、关系退缩、命令、语言或行为垄断、过分溺爱以及在认知任务中接触儿童的游戏材料或给予太多提示(Rubin et al.,2001)。显然,其中的许多行为是不同性质的,应该划归不同类型,但在观察研究中却被视为对同一变量的测量。同样的问题在“温情”概念上也存在。许多不同质的行为被作为温情的操作定义,如低温情指退缩行为、不关心、拒绝,同时也指批评和消极行为。这就导致同样是温情得分低的父母可能是对孩子漠不关心的,也可能是对孩子有敌意的,但这两种类型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却根本不同。除此之外,温情和控制两个概念在实证研究中还存在很大交叠。例如,Rubin等人(2001)用“过分热切关注”作为控制的形式,而其中却包含了明显的温情成分:Greco和Morris(2002)在其研究中将明显的“退缩”归为低温情,而这可能被其他研究者评为低控制。

3.4 观察资料分析中的还原论倾向

还原论思想在亲子沟通的观察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个是将连贯的亲子沟通过程肢解为单个的行为元素;另一方面指对亲子沟通行为进行“去背景”的分析,将亲子沟通行为与其发生的具体任务背景剥离开来。下面将分别论述这两种情况。

第一个方面,亲子沟通的观察研究通常按照某个编码系统或分析维度对连续的沟通过程进行拆解,挑选编码系统中的行为或维度(如控制、温情等)进行分析(Barrett et al.,2005;Dumas & LaFreniere,1993;Hudson & Rapee,2001;Kubin etal.,2001)。这在本质上是一种肢解完整沟通过程的还原论思想,可能导致许多有价值信息的流失。整体的行为序列和过程对研究结果的巨大影响在Capaldi对攻击性儿童的亲子沟通研究中可见一斑。Capaldi和同事的研究(capaldi & Stoolmiller,1999)采用观察法比较了纯攻击和混合攻击两类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行为,未发现显著差异。后来,有研究者(Granic & Lamey,2002)抛弃了Capaldi等人研究中所采用的测量指标(沟通行为各维度分数之和),转而通过分析沟通行为变化的即时模式,发现了两类儿童亲子沟通存在的结构性差异。

第二个方面,在肢解沟通过程时,研究者无意中剔除了行为发生的背景信息,也消解了观察法相对于测量法而言较强的即时性和生态化优势。而且,行为对背景有天然的依赖性,那种将亲子沟通行为与其赖以发生的具体背景剥离开来的分析方法可能带来对沟通行为界定和解释的偏差。例如,Rubin等人(2001)的研究发现,父母在亲子自由活动和认知任务两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表现出的沟通行为不同;Tenebaum和Callanan(2008)的研究也发现父母在博物馆和在家庭两种环境中与儿童进行科学问题沟通时所使用的语言不同,沟通深度也不同。这表明,只有结合亲子沟通发生的背景才能准确判断父母行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3.5 对儿童沟通行为的普遍忽略

目前。有关亲子沟通的大部分测量工具都将关注点集中在父母行为上,较少关心儿童作为一个独立而具有主动性的个体在沟通中的表现。在此仅以亲子沟通研究中被广泛采用的测量工具――修订后的家庭沟通模式量表为例说明这种研究设计中的偏差。该量表共有26个描述亲子沟通的项目,而其中只有4个项目是描述儿童沟通行为的(Ritehie & Fitzpatrick,1990),即使在这个工具的儿童版中描述成人与儿童沟通行为的项目数量亦是如此。

这种对亲子沟通双方关注程度严重不对称的现象也体现在观察法的应用中(Barrett et al.,2005)。多数研究在编码和分析亲子沟通行为时根本不对观察到的儿童行为进行处理。有些研究即使对儿童行为进行了编码,也不会将其作为正式结果呈现。而确实有证据表明沟通中儿童行为特征对父母行为具有一定影响。例如,Dumas和LaFreniere(1993)的研究发现焦虑儿童的父母在同一任务中与自己孩子和不熟悉儿童的沟通行为不同。这说明父母对孩子表现出怎样的行为可能部分取决于儿童的沟通行为。

其实,亲子沟通模式本来就是在父母和儿童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应反映“亲”和“子”双方面的行为。Portes等人(1998)对亲子沟通行为序列的研究就发现,良好的沟通模式既包括父母的提问、指导,也包括儿童对父母提问的反应、建议和主动发问等。同样,Granic和Lamey(2002)的研究也指出,稳定的亲子沟通模式源自父母和儿童之间上百次的行为尝试和互动,最终形成一个动态稳定结构,即沟通模式。所以,研究者们不应忽视沟通的双向性,在未来的实证研究中应同时关注沟通中每个成员的行为,这样才可能看到真实的沟通行为序列,发现亲子沟通的真正规律。

4 测量和观察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根据上文所分析的测量和观察两种方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应用的状况及存在的不足,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该在亲子沟通理论模型的建构、测量工具建设、观察资料分析方法等方面有所改进和突破。

观察法的应用篇11

医院职能内容除了相关主治医师的工作内容外,护理人员工作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和医院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息息相关,管理工作直接对护理工作质量产生影响[1]。在医院护理工作管理方法中有很多管理方法,其中护理层级管理是近些年来较为受到瞩目的管理方法。在护理层级管理过程中,主要将患者的护理分级为四个界别,比如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而护理人员的分级则为高级护理人员、中级护理人员、低年资护理人员以及实习护理人员等[2]。在临床中与护理层级管理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作者在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中在本院选取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和评估,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作者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选取研究内容中的120例护理人员,计利用算机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护理人员,并将这两组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组共60例护理人员,其中包含女性护理人员28例,男性护理人员32例,年龄在21.23~42.23岁之间,平均年龄经计算为(30.11±5.42)岁,护理人员平均体质量为(56.82±9.56)kg,平均身高为(164.45±8.15)cm。其中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为20例,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30例,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10例;对照组共60例护理人员,其中包含女性护理人员30例,男性护理人员30例,年龄在22.25~40.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经计算为(31.77±6.77)岁,护理人员平均体质量为(58.22±7.57)kg,平均身高为(163.77±4.77)cm。其中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为15例,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35例,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10例。在本研究项目开始之前,以上所有参与本次实验的相关护理人员对本实验项目有足够的了解,参与此实验项目均属于自愿行为,同时签署实验相关自愿协议作为证据。为贯彻伦理学原则,在整个实验进行过程中,所有护理人员均可以随时退出。以上所有护理人员在一般资料方面,如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以及病程等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5),因此以上病例在实验过程中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照组中60例护理人员的管理方法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60例护理人员则给予层级管理法进行管理。

常规管理方法:院方护士长统一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日常进行分配。

层级管理法:根据观察组内部护理人员的职称和学历以及工作经验等情况,将护理人员分为护士长和护理组长以及责任护理人员,另外还有助理护理人员,总共为四个级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每一层级别的护理人员都有自身明确的责任。

护士长职责。根据护理部门要求,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与本科室情况相符的工作计划,并落实执行计划,定时检查和总结相关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了解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实行人性化排班;对整个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及时了解;培训相关护理人员;开展新护理业务;查房;掌握医院护理工作制度和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方面的需求;定期开会,总结工作经验,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护理组长职责。对风险较高和护理技术要求高的患者进行护理;发现科室中的高危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处理医患矛盾;突况安排相关人员抢救危重患者;护理工作检查;对二级和三级病房进行查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吸收意见或者建议;协调其他科室工作人员。

责任护理人员工作内容:按照护理组长所分配的内容进行工作;告知患者医嘱;观察患者病情;记录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综合护理。

助理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助理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人员所指导的工作;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

将观察组护理人员和对照组护理人员管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并同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得分和操作技术得分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并对其进行分及讨论。

1.3.观察指标

显效: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高。

有效: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患者较为满意。

无效: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无变化甚至倒退,患者对护理有不满意情绪。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在实验结束后,将本研究项目所有实验过程中的研究结果数据准确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可信区间以95%作为标准。当数据比较结果为p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在经过不同管理方法后,其中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得分和操作技术得分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总有效率经过χ?检验,检验结果为p

3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患者治疗期间,其护理过程能体现出一个医院整体的工作情况,且可以对患者造成直接影响[3]。因此,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化管理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护理层级管理方法为医院较为新兴的管理护理人员的工作方法,其关键点在于根据护理人员的相关经验和能力等实施不同层次、级别的标准护理工作管理。护理层级管理系统善于在实际护理情况中找到解决所存在问题的方法,提高医院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总有效率90%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总有效率60%,p

综上所述,层级管理法在护理人员的管理应用过程中,效果良好,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还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观察法的应用篇12

作者单位:471500 河南省栾川县人民医院骨一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疾病之一,属于软组织损伤类疾病范畴,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退行性病变,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多采用手术疗法,但是术后由于创伤大、术后神经粘连等并发症,限制了其临床效果。近年来,分期疗法逐渐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并得到了普遍认可。本研究中,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分期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分期疗法),每组各45例。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2.5~60.5岁;4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2.0~60.0岁。在年龄、性别和原发病等方面,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根据临床分期的不同特点,给予分期疗法。①急性期:告知患者卧床休息,起床时佩戴腰围。静脉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进行脱水消肿治疗,同时给予复方丹参、红花注射液,进行活血化瘀治疗,另外,给予ATP、辅酶A等药物,进行营养神经治疗;必要时,给予芬必得、扶他林等止痛药。②缓解期:通过脊柱牵引床,进行牵引治疗,患者采取俯卧位,摇高下半身床面,双下肢与水平面呈30度,牵引力维持在自身质量的1/3~1/2,每日牵引1次,每次牵引大约30 min,十次为一个疗程。③稳定期:采用五点法、飞燕点水法,以及双下肢交替抬腿等运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通过冯氏腰椎旋转复位法,进行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总疗程为3个月。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 ①临床治愈: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直腿抬高>85°,X线检查结果显示脊柱侧弯已矫正,恢复生理曲度。②显效: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直腿抬高>75°,X线检查结果显示脊柱侧弯已矫正,基本恢复生理曲度。③有效: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直腿抬高>65°,X线检查结果显示脊柱侧弯有所矫正。④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6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以腰部及其下肢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年龄的增大,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病变,在寒冷、急慢性损伤等诱因作用下,出现椎间盘纤维破裂,导致髓核突出,从而压迫脊神经根,在腰部活动时,椎管内外软组织的牵拉作用,就会导致慢性损伤,在充血、水肿、组织粘连等无菌性炎症刺激,以及椎管内压力增高等病理改变作用下,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腿痛[3]。

急性期由于椎间盘内压增高,以及周围组织水肿对神经根的挤压作用,导致局部缺血。通过甘露醇对组织间隙的明显脱水作用,减少进入细胞内的水分,防止细胞因肿胀而破裂,对神经根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短期应用地塞米松,能够稳定细胞膜、血管壁的完整性,抑制炎症物质的分泌和致痛物质的释放[4]。

缓解期进行骨盆牵引治疗,能够增宽椎间隙,将黄韧带,以及关节囊拉紧,同时扩大椎管容量,从而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回吸部分膨出的椎间盘,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作用,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受压情况[5]。

稳定期的治疗以肢体的功能锻炼为主,促进肢体和腰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6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王金贵.综合分期疗法对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肌电作用影响.天津中医药,2007,24(6):484485.

[2] 闫达.综合分期疗法治疗腰椎问箍突出症28例.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3):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