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能力分析概念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4 08:36:27

财务能力分析概念

财务能力分析概念篇1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的是由一系列能够说明财务会计并能为财务会计应用的基本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能够用以评估现有会计准则、指导和发展未来的会计准则、解决现有会计准则未涉及的新会计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财务会计概念称为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IASC),英国将其称为财务报告原则公告(SP),加拿大称为财务报表概念(FSC),澳大利亚称为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AC),虽然各国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公告名称并不一致,但内容却基本相同。我国财务会计框架研究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通过对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分析,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形成提供相应的借鉴。

二、各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比较分析

该部分主要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财务报表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确认标准、计量五个方面来比较分析,见表1。

三、各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特点及解释

(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概念框架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其成为财务报表的编报框架,直接面对全球各国的国内会计准则。其财务报表的目标既考虑了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作用,也反映了企业管理者的受托责任,其质量特征除可靠性和相关性外,还增加了可理解性和可比性。与其他CF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IASC框架在目标之后增加了基础假定项目,即持续经营和应计划两条假定。

(二)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SFAC)

财务能力分析概念篇2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预警是财务风险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财务风险预警的重点是抓住小范围、低程度的财务风险事件与财务状况变化,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小事件引发大风险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21世纪的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企业管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彻底发生了变化,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渗透到财务管理中,为财务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而财务风险预警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依赖的技术工作,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如何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帮助管理者准确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指导风险应对工作的开展,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减少财务损失,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知识本体(ontology)方法研究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探索科学化、智能化和系统化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一、基于知识本体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需求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现代企业预测和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在收集大量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概率论和模糊数学等方法,设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警戒线,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对不同性质和程度的财务风险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决策者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可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捕获企业内外部信息并形成有用的知识,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系统应满足如下四点需求。

一是信息收集与转换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系统应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国内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信息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并进行分析转换,按一定形式和规则存入知识库。

二是预警指标管理与更新功能。系统应建立起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其中的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利用财务风险信息子系统提供的资料,计算出具体的指标值,供综合评价和预警使用。

三是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功能。系统应根据已计算出的各种风险指标的值,利用各种科学的综合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对企业目前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对企业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该功能是根据对企业运营过程跟踪、监测的结果,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作出判断,找出企业财务运行中潜在的危险。

四是财务风险报警功能。系统应根据已计算出的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风险指标值、综合评价值以及预测值,按照一定的报警模式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

笔者在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研究中引入本体的概念,本体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用于研究客观世界本质。在本体中概念的关系可以被描述得更加广泛、详细、深入和全面,通过对概念添加属性值,以及在属性与属性之间添加映射关系,一些不便描述的语义关系就可以清晰地描述出来。同时,在本体中可以使用形式语言,这就为实现知识检索创造了条件。在对财务风险预警知识形式化定义后,本体概念模型能够实现对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理解的唯一性和精确性;另外,利用本体技术对知识的联系进行形式化映射,可以产生和约束新的知识规则,增加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本体表示方法的实用性。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知识本体建模

通过分析财务风险预警领域知识的概念、关系和知识结构,采用分层次的思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领域本体,并分别对财务风险预警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和财务状况监控知识与案例进行形式化描述。本系统模型建立概念本体,评价模型本体、指标本体、资源本体和通讯本体等。下面以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为例说明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本体建模。

概念本体是用来描述某个领域内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本体,这些概念是被该领域内人们所共同认可的,概念是对事物认知的抽象,包含的内容很广,与模型相关的内容有:关系、函数、公理与实例等;关系表达了财务风险预警领域内概念间的互相作用,n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R:Cl×C2×…×Cn;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概念关系,表示在n元关系中确定了n-1个概念,则第n个概念是唯一的,即F:Cl×C2×…×Cn-1Cn;公理表示永远为真的概念,即真命题;实例是具体的模型元素。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形式化定义如下。

CO::=(Fn,Cc,R,Ac,Ic)。

其中,Fn是领域名,Cc是领域内的术语集,R是关系集,Ac是公理集,Ic是实例集。

R形式化为:R::=(Ra,Rc),Ra是Cc上的属性集,形式化为:Ra::=(dc:Identifier,dc:Title,dc:Creator,dc:Description,dc:Date),前缀dc表示重用DC元数据集中的标识符、题名、创建者、描述及日期元素;Rc是术语间的关系集,Rc域是Cc1×Cc1,形式化为:Rc::=(SubConceptOf,SuperConceptOf,IsPartOf,HasPart,Equal,Pre,Next),SubConceptOf和SuperConceptOf

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IsPartof和HasPart是聚集关系,Equal是等价关系,Pre描述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直接前驱关系,Next描述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直接后继关系。Ac是公理集,Ac形式化为:Ac::=(SubConceptOfSuperConceptOf-,IsPartOfHasPart-,PreNext-,IsPartOfIsPartof*,HasPartHasPart*,EqualEqual*,……),表达了SubConceptOf和SuperConc-

eptOf,IsPartOf和HasPart,Pre和Next都是逆反关系,IsPartOf和HasPart和Equal都是可传递的。Ic形式化为:Ic::=(IRa,IRc),IRa是属性集实例,IRc是概念的关系实例。

概念是对人类知识的抽象,概念本体是按照分类法来组织领域概念及其客观关系的,概念本体作为一类独立的本体存在,由领域专家或知识工程师管理。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的描述说明如下:

Fn=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

Cc=(Z计分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多元逻辑(logit)模型,F计分模型……);

IRa={(“Prop1”,“Z计分模型”,“Z-score”,“通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五种财务比率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预警企业财务风险。”),(“Prop2”,“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rtificial-Neural-Network”,“通过大量神经元的复杂连接,采用由底到顶的学习方法,以自组织和非线性动力学所形成的并列分布方式处理非语言化的财务模式信息,达到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目标”),……};

IRc={SubConceptOf(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Z计分模型),SubConceptOf(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IsPartOf(Z计分模型,函数形式),IsPartOf(Z计分模型,参数指标),IsPartO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算法),IsPartO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矩阵),……}。

三、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系统框架

通过分析基于本体的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模型及需求,本文提出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财务能力分析概念篇3

经济活动分析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技术活动、经营活动、管理活动等内部及外部、财务及非财务活动展开的分析,分析内容过于宽泛,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财务分析的范围,将不属于财务分析的经营分析和管理分析也纳入其中。至于经营分析,分析的范围过于狭窄,有些名不符实。最值得解释的是“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和财务分析。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刻意区分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以及财务分析之间的差别,但近期出版的有关财务分析的著作名称采用各种说法的都有,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财务分析相关概念认识和区分并不明确,这些相近的概念在本质上是存在着区别和联系。

(二)国内相关概念 张先治(2004)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财务分析的分析对象分别是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和财务活动。很明显,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和财务活动这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区别决定了财务分析、财务报告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的区别。当然,财务活动、财务报告和财务报表之间的联系也是明显的,财务活动及其结果往往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及其他信息来反映和体现。由于会计准则与制度的限制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财务报表并不能完全反映财务活动的状况;财务报告虽然比财务报表提供更多的信息,但仍不能反映财务活动的全貌。李心合(2006)认为:无论是财务报表分析还是财务报告分析都属于事后分析,很难将事前分析和预警分析纳入其中;此外,财务报表分析或财务报告分析的概念,会在内容和用途方面限制该学科的发展。倾向于用“财务分析”给这门学科定名,不倾向使用“财务报表分析”或“财务报告分析”。

尽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及财务分析都有其产生和使用的特殊背景,但结合当前的财务分析实践来看,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并不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全貌,况且即使可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全貌,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也要考虑财务报告之外的一些重要的非财务的信息来进行定性分析,比如审计报告、市场信息、公司治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企业战略、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等。为了使财务分析的方法更科学,财务分析的结果更有助于财务分析主体的决策,笔者认为,财务分析的表述可能要比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更适当。

二、财务分析的定义及辨析

(一)美国关于财务分析的解析 纵观美国和我国关于财务分析的定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教授利奥波德·A.伯恩斯坦(Leopold A. Bernstein)在所著的《财务报表分析》一书中认为:“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过去、现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评估,从而实现对企业未来的良好预测,其本质是一种判断过程。”根据以上对财务报表分析概念的表述,可以看到:以上定义的财务分析实际上是财务报表分析,财务分析的对象局限于财务报表等财务信息。

(二)我国关于财务分析的解析 张金昌(2002)认为:企业财务分析,是一定的财务分析主体以企业的会计信息和各种经济信息为基础,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所进行的分析。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发现企业经营问题,提出完善和改进企业管理的对策建议。该定义中虽然没有明确说明财务分析的主体,但从该定义体现的分析目的可以看出是把企业管理者作为单一的财务分析主体,这与当前财务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目的多样化的实际情况不太一致。张先治(2004)认为: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告等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分析方法技术,对企业过去、现在各项财务活动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价,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相关者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门经济应用学科。这一定义虽然对财务分析主体、财务对象、财务分析目的都做了很好的表述,但该定义中对财务分析内容方面的界定过于具体化,容易局限于盈利、营运、偿债和增长这四方面的能力,不利于财务分析创新。樊行健(2007)认为:财务分析是指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经营者、政府管理部门等利益相关者,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技术,利用财务报告等相关资料,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全面客观评价企业财务现状及其成因,为财务控制和财务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一种活动。这一定义对财务分析主体、财务分析对象、财务分析内容等都做了较好的阐述,但对于财务分析的作用仅仅局限于财务控制和财务决策,没有考虑到预测的功能,有所偏差。郭复初、郑亚光等(2008)认为:财务分析可以概括为对本金投入与收益分配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定性与定量描述,是为财务决策、监控和考评服务的管理方法。财务分析单从字面上理解是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的分析,企业财务情况不仅包含投入与收益分配还涉及企业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该定义仅仅局限于投入和收益状况显然不够全面。荆新、汪平(2010)认为:财务分析是一定的财务分析主体,以企业财务报告等财务资料为依据,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采用一定的标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信用和财务风险,以及财务总体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与评价。该定义表述的繁简程度恰当,但笔者认为定义中没有明确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以财务报告等财务资料为主,还需要其他的非财务资料。

三、财务分析的再定义

(一)财务分析的主体 当前,财务分析的主体随着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范围的扩大,财务信息使用者也不仅仅局限于债权人、投资者和管理当局,还包括员工、政府、客户、潜在投资者等各利益相关者。

(二)财务分析的对象 财务分析对象是进行财务分析的重要资料的依据,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财务分析,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既要以财务报告等主要的财务信息作为分析的依据进行定量的分析,又要考虑财务报告之外的一些重要的非财务的信息来进行定性分析。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的对象既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要报表也有其他报表和报表附注,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既有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也有综合分析法,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财务信息处于一定的经济系统中,要从系统的角度来看问题,尽可能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分析。

(四)财务分析的目的 虽然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有具体不同的财务分析的目标,但这些目标整体上概括起来应该是在对过去的评价、对现在的控制、对未来的预测的基础上来有助于决策。

(五)财务分析的性质 财务分析最初源于财务分析实践,属于会计学与财务学基础上的新学科,随着相关学科地位的提高以及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提高,财务分析理论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手段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财务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财务分析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科学。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倾向于重新将财务分析定义为: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经营者、员工、政府管理部门等利益相关者,以企业财务报告等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科学系统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评价、对未来的预测来帮助财务分析主体进行合理决策的一门科学。

参考文献:

[1]李心合:《公司财务分析框架与超越》,《会计与统计》2006年第10期。

[2]戴维·F.霍金斯著,孙铮等译:《公司财务报告与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利奥波德·A.伯恩斯坦著,许秉岩等译:《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张先治:《财务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5]张金昌:《财务分析与决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财务能力分析概念篇4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涵义及作用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涵义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F)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6年12月2日公布的《关于企业财务报表目标的暂行结论》、《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和《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等3个文件中。对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组织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目前较流行的是FASB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界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一体系能引导出前后一贯的会计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做出规定。西方国家经过若干年的研究已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美国的准则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我国的实际环境预测,它对我国准则制定中的作用却不明显。因此,如何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成了目前理论研究的重点。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主要明确财务会计中一些基本的也是核心的概念,它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等的研究,形成一个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应用,为分析、评估和指导会计准则的发展提供一个规范性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概念框架可以用来对现有会计准则做出评价,判断其是否恰当;另一方面,概念框架可以用来指导和开拓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的操作。可以保持会计准则相关文件和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缩小不同准则之间的不一致性冲突,限制会计实务中相同交易的多种处理方法和程序,提高会计准则的规范化。

2.可以帮助使用者解决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相关的问题。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相关问题提供了广泛性的说明,以便其他概念也能源自此概念,使得使用者能知一会三,融会贯通,对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充分理解并加以分析,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可以减小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个人偏向或不同学派之间的门户之见以及“长官意志”等各种人为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抵制不同利益集团的压力。因为概念框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理论体系,在其指导下产生的会计准则是“无关政治”的。

3. 可以节省费用,建立和完善一套概念统一、内容科学完整、前后有序的指导具体准则制定的概念结构体系,对于免去修订或返工花费的人力或物力,意义应该说是重大的。如果没有概念框架,就必须加大会计准则制定成本。以中国的会计准则为例,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制定成本、教育成本、执行成本和修订成本。

二、目前我国对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进程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界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问题几乎没有进行研究。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引进国际会计惯例的同时,也借鉴西方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针对当时的国情,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本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是对改革开放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一次全面总结,对推进我国会计改革和提升我国会计理论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会计环境的变化,随着人们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用认识的加深和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作为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会计准则的不足也逐渐显露出来,如财务会计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会计原则的内涵解释不够充分并缺乏层次性,会计要素的定义过于狭窄且确认和计量标准阐释不充分等,这些缺陷降低了其对制定具体准则的指导作用。因此,对我国现有的基本会计准则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此为基础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势在必行。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外在表达形式,可以独立于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之外,以减少各个利益集团利益博弈对会计信息公正性的影响,并通过增强其理论深度,更好地发挥对具体准则的指导和评价作用。

在我国,财政部于2003年完成了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重大改组,并建立了全新的工作机制,其中的会计理论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为起草我国的会计概念框架奠定了基础。总结世界各国长期以来对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就不会制定出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没有或只有粗糙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必将加大准则制定成本。仅就中国的会计准则而言,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却又很难实证的制定成本和执行成本。因此,讨论需要还是不需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不再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目前我们需要迫切地去做的是在我国现在所处的会计环境下如何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指导各项具体准则的制定与执行。

三、对我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议

(一)立足中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

因为会计具有双重属性,既具有技术性又具有社会性。会计的技术性使得在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经验教训,从而节省制定成本提高制定效率。但会计也具有社会性,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和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各国会计准则从形式到内容都存在着差异性。一国的会计准则只有从其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出发,运用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所以我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要立足中国实际,充分考虑我国会计环境的特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二)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中存在很多变动因素,而且存在很多特有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如果单纯地为了与国际社会接轨,急于求成、不经过深入地调查、严密地分析,便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仅仅浪费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我国会计的长远发展;也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我国在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对财务会计需要提供什么质量的信息及怎样提供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等内容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系统科学、逻辑严密并对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实务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至于是采用像美国那样的概念公告形式,还是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那样颁布一份独立的公告都只是形式的问题。

(三)确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机构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性质是会计理论的一部分,那么,作为会计理论的一部分,应该由民间学术组织制定。以美国为例,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民间组织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不具备法律效力和法律约束力,无法作为经济活动法律诉讼中的法律支持。但由于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支持,仍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考虑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多特有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会计准则可能没有规定,但由财政部组织、学术界、实务界以及企业界共同研究制定,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这样可以具有法律约束力和较强的权威性,切实对会计准则、会计实务起指导作用。

财务能力分析概念篇5

二、财务、会计、审计概念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

(一)财务概念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所在

目前,我国财务理论研究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计划经济阶段,我国财务理论的概念与发达国家脱轨,使得目前我国在此领域的成果相对于国外先进的理念仍然比较落后,所以,财务概念的发展特别需要新思路、新理论的支持和充实。

(二)会计概念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所在

会计相关概念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也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是真正形成理论的概念也是相对较晚的。会计概念早在15世纪末就已经提出,但是当时只是简单的一个概念理解,日后,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这段时间,会计概念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并开始逐步确立会计概念的理论体系。在会计概念理论的发展中,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和不同的观点理念,但这些观点的整体内容为会计概念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目前,相对财务概念和审计概念而言,会计概念的发展状况相对较好,并且凸显了一部分的理论成就的同时为会计从业者的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学习资料。但是会计概念仍需不断完善和逐步精确。

(三)审计概念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所在

审计概念的应用历史也是十分久远的,但是长久以来,由于审计概念的目标、方式等的波动性并不明显,而且审计的应用方法和应用目的都是一致的,因此,有人指出审计的概念是无效的。直到20世纪中期,一种关于审计概念的新观点的提出,使得人们消除了审计概念无效性的想法。新的理论认为审计概念框架由哲学基础、假定、概念、适用情况以及实际运用五方面组成,这为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审计概念框架奠定了基础。目前,审计概念框架的发展与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相当,也仍然需要新的理论支持和不断在实际中运用,从而完善概念框架。

三、财务、会计、审计概念框架共建的要点

构建财务、会计、审计概念框架进行共建的要点之一,就是针对财务、会计、审计三者概念框架的发展现状,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出发,来构建财务、会计、审计概念框架三者综合的经济管理体系。概念框架共建的要点之二,即铭记此三者之间存在构建同一概念框架的基础,即人们对于价值增值的需求的基本点。三者合理构成价值管理理论,其中,财务起决策作用,会计进行信息整合,审计则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概念框架共建的要点之三,即明确目标客户,锁定经济管理的目标,从而为概念框架共建提供保障。概念框架共建的要点之四,要进行会计监控和审计监控,即通过财务方面所反映出的经济情况进行监控,从而正确分析和解决所出现的经济问题。概念框架共建的要点之五,对会计监控和审计监控进行测评,只有正确的监控数据,才能得到对于财务的正确分析,并给出有效的经济处理办法,因此,对于监控的测评十分重要。在概念框架共建的研究和探索中,抓住要点,能够使研究数据结果能够更加有效。

财务能力分析概念篇6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

1.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了有力依据。概念框架可以为制定会计准则提供有力的依据,保证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完整性和缜密性,避免产生任何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2.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通过利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制定会计准则的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确定正确的方向。否则,一旦方向不正确很容易就会导致受到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职责、批评,不利于日后的发展。

3.规范会计准则相关领域。通常情况下会计准则是用来对会计实务与操作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概念框架虽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是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利用这种前瞻性可以帮助人们对会计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从而为财务工作人员日后的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4.节约成本消耗。利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为制定会计准则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惯性,保证形成一个严谨的会计准则体系,有效节约成本的消耗,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二、基于概念框架下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情境教学。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会计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必须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以及教学内容适当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情景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断培养其独立处理企业所发生的所有会计事项的能力。

2.用原始凭证代替文字叙述,营造课堂气氛。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一味的采用文字表述经济业务,完全忽略了原始凭证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导致课堂工作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学生一旦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就手足无措。对此,教师必须要适当的向学生展示一些原始凭证,改变纯文字的讲述方法,多多使用一些制作的发票、收据、业务单、汇票等结算单据来展示经济业务,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了解业务办理流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面展示原始凭证,另一面让学生自己收集凭证,然后自己分析对比,检查内容是否完整是否一致,真实模拟整个业务办理流程,使学生感觉如同真的在实际岗位工作一样,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记账能力以及业务处理能力。

3.加强校内模拟实训教学,保证实训内容的合理性。会计专业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践教学,所发挥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会计职业岗位群工作技能的相关特点,设计系列校内模拟实训教学项目。在以往财务会计课程的讲授中,教师主要以物流业、制造业、服务业的例子来讲述一些相关会计知识,这样面积虽广但不精。对此教师必须要加以创新,学校相关部门也要给予大力支持,加强校内的模拟实训,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力度,保证实训内容的合理性。例如:可以收集一些相关企业的商品流通资料,并将其集中在一起,让学生根据资料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制造业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二者之间的差异所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计实训主要分为会计分岗实训和成本会计实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成本会计实训的时候处理某制造业两个月的经济业务;随后在会计分岗实训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分别代表一个财务部,每组六个成员,分别扮演会计人员、记账人员、出纳人员、主管、制单人员、保管员。然后实行轮岗制,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进一步的了解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如此经过一轮试训下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教学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创新作业形式,改变作业本设计格式。以往的作业都是利用纯文字表述来将业务详情记录在作业本上,这种作业形式存在很多的缺陷,对此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改变作业本的设计格式,利用记账凭证格式的作业本代替传统作业本的形式,在处理经济业务的时候要求学生必须要明确填写日期、科目摘要、金额以及附件等等,每个环节都要按照实际工作的要求进行练习,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实际与工作的距离,增强操作能力。

5.增强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会计工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工作方法,众所周知,要想更好的传授方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操作和演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以此向学生展示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给学生分发记账凭证和各种账簿,鼓励让学生边学边做,更具相关凭证有针对性的提炼经济内容,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相关的账簿。在课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可以自学一些相关课程,例如精品课程《财务会计》等,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与老师在线交流,排解疑难,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查找资料,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眼下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基于概念框架背景下,要想更好的适应我国对于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教育机构必须要提高重视,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需要进行全面的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直观分析,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作者:时娜 单位:徐州开放大学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郝铭.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J].陕西农业科学,2010,(2).

[2]程德兴,康永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比较与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12,(9).

财务能力分析概念篇7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212-02

应目前高等专科院校会计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文对会计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财务管理的课程标准制定进行探索。文章从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要求,课程内容和要求等六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启示。

1 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财务管理学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讲述资金时间价值、风险的财务理念,企业的预算、筹资、投资、经营、分配、税务、财务分析等各种财务活动的管理方法。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位置。

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务管理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以及应具备的财务管理业务水平。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后续课程还有管理会计学、金融会计学、预算会计学、税法、经济法等。

1.2 课程基本理念

财务管理课程以培养学生们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方法为重点,教学内容是基于实际工作中企业的具体财务活动而设计的,通过课堂讲述和练习来实施。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为宗旨,彰显能力本位,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

1.3 课程设计思路

财务管理课程的设计思路是“培养学生财务理念,掌握企业各种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理念是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进而从事更高层次的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企业的财务活动更是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些都是学生就业后每天面对的工作内容。职业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工作任务的变化,依赖于工作过程这一载体。针对行业特点,序化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培养职业能力”为己任,把财务管理专业学习从“应试”引向“应用”、从“学业”引向“就业”, 因此,财务管理课程着重了这两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末来职业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服务。

2 课程目标和要求

(1)每学期初制定授课计划,授课内容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每月由教研室集中检查一次,并由系部和教务处不定期抽查。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具备掌握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的财务理念和确认方法,掌握预算、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税务、财务分析等各种财务活动的管理方法,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处理类似业务的工作技能,完成知识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的双重目标。

3 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主要按照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将与企业有关的财务活动分解成筹资、投资、分配、运营等若干主题,课堂教学内容均围绕这些主题展开。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知识+技能”的培养理念。教学内容由以下教学单元构成:

(1)复习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

(2)财务管理概述;

(3)资金时间价值 风险与收益;

(4)预算管理概述与预算方法 全面预算;

(5)筹资管理概述 股权筹资 债务筹资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杠杆效应;

(6)投资管理概述 财务可行性要素 财务可行性指标测算 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与运用;

(7)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现金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 存货管理;

(8)收益与分配管理;

(9)税务管理概述 筹资税务管理 投资与营运税务管理 收益分配与税务风险管理;

(10)财务分析与评价概述 上市公司基本财务分析 企业综合绩效分析。

总计:90学时左右,理论课和练习课各占50%。

4 教学条件

4.1 软硬件条件

理论教学场地及设施要求:采用多媒体授课的须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4.2 师资条件

职业能力要求:任课教师需具备会计和财务方面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符合双师型的要求。

5 课程实施建议

5.1 教学方法建议

针对财务类教学的特点和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张教师精讲解,学生重理解、多思考、多练习,最后达到掌握的要求。构建交互式、参与式课堂教学体系,将教师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学生中心法贯穿在课堂教学中。

5.1.1 教师讲授法

教师紧紧依照教学内容,讲授重要知识点、概念、理念、公式、方法。做到重点突出,难点详尽,基本点全面。

5.1.2 案例教学法

每一章都设置小型例题和综合案例,结合案例讲述知识点的运用,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理解概念,掌握方法,熟练技巧。

5.1.3 学生中心法

知识讲授给了学生,还必须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大量课堂练习,课后辅导发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保证“教到了,学会了”,避免眼高手低。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会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5.2 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

(1)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经济类学科,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决定了财务管理的知识更新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财务管理教材选用的原则是,实用性和前瞻性。

建议给每届学生选择当年最新出版的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该教材有两大优点:一、教材每年更新,知识最新,符合学生毕业就业的现实工作环境;二、最权威,该教材由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写,学生就业以后,参加初级、中级技术资格评审,考试用书就是这套教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习的可持续性。

(2)推荐教材。《财务管理》,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3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基本教学资源:财务管理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试题库、课件、授课计划、图书资料等。

(2)网络教学资源:

中华会计网校 省略/;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省略.cn/;

中国会计网 省略/。

6 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6.1 评价内容

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关注结果,另一方面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6.2 评价主体

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作业反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主体,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相结合多方位测评。

6.3 评价形式

教师注意采取多元化、适当的评价方式。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可以依照课堂表现、作业情况、阶段测验、出勤情况等进行评估,在终结性评价中,主要依照期末测试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财务能力分析概念篇8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简称cf)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历史的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为了提高会计准则体系的质量而自然产生的。但如果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来分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产生又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它是各方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其本身也是一种制度创新。本文将从博弈和制度变迁两个方面来分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产生,以提供一个新颖的分析视角。

一、美国cf的产生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首先出现在美国,因此本文以美国cf为出发点和主要论述依据。

在经历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和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两个准则制定时代之后,1973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取代apb宣告成立。对cap和apb的批评从而导致fasb成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准则制定机构人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够、“救火式”的准则制定缺乏应变能力等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cap和apb制定的若干会计准则存在前后不一致的问题,这样整个会计准则体系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人们对会计准则的要求。fasb全面总结了以前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经验教训,在各个方面做出了完善,比如fasb本身脱离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直接领导,成员更具独立性和代表性,准则制定程序更加科学等等。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投入很大精力对财务会计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希望在深入研究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为制定会计准则提供一致的基础,从而提高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质量。

fasb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体现为其发布的一系列(至今共7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 sfac),内容包括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等。自此,财务会计中出现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简称cf)这一概念。“cf是一部章程( constitution) 。是由目标(objectives) 和与之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 fundamentals) 组成的一个连贯的理论体系。它能导致相互一致的准则, 并对财务会计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做出规定。目标用于识别财务会计的目的和宗旨( goals and purposes) , 基本概念是会计的基础概念( underlying concepts of accounting) 如指引应予入账事项的选择(即确认) , 对这些事项的计量和将它们总结再传递给各利害集团(即报表) 等方面的概念, 之所以说它们是基本概念, 是因为其他的会计概念产生于这些概念, 在制定、解释和应用准则时需要反复地参考这些概念。” [i]

二、准则制定权博弈

历史的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能导致相互一致的准则”,提高会计准则的总体质量,它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然而从另一方面看,人为因素在cf产生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准则制定机构的fasb为自己制定准则, 民间会计职业组织为了保留准则的制定权而不被政府夺走, 借助于理论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定一系列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主要是为了保持准则的制定权而需要‘借口’,寻求理论的支持。这可能是cf在西方国家的主要作用。”(葛家澍,2005)可见,会计职业界在cf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构造一个简单的“准则制定权博弈”,来证明这种“寻求借口”的观点。

美国会计准则从一开始就由民间机构制定,而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管者拥有准则的否决权,而且政府有权力收回(剥夺)民间机构的准则制定权。因此,博弈的参与者(players)即为民间准则制定机构(具体到cf上即fasb)和政府监管部门(即sec)。

当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备受责难时,sec有两种可选择的行动(actions):剥夺fasb的准则制定权和不剥夺,fasb也有两种可选择的行动:寻求保持自己制定权的理由(现实中就表现为制定cf)和不寻求理由(不制定cf)。

表1描述了这一“准则制定权博弈”:(前一个数字表示fasb的支付,后一个表示sec的支付。)

表1: sec

不剥夺 剥夺

fasb 制定cf (100,100) (-50,0)

不制定cf (50,50) (0,0)

如果sec不剥夺fasb的准则制定权,而fasb主动提高其准则的质量(制定cf),那么fasb继续享有准则制定权,同时也会因为自己的努力工作和创新得到较高的声誉,sec也会得到一个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此时二者的支付(payoff)为(100,100),其中前一个数字表示fasb的效用,后一个表示sec的效用。如果sec没有剥夺fasb的准则制定权,但fasb没有主动制定cf来提高准则质量,那么fasb将继续遭受责难,其效用水平将下降,而sec将继续保留一个低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此时二者的支付为(50,50),效用水平均下降。如果fasb意识到应该制定cf来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并且付诸实施,而sec由于强硬的态度执意剥夺了fasb的准则制定权。那么fasb付出了辛劳制定了cf,但是这些成本并没有得到继续保留准则制定权的回报,它的效用将变为负数。同时,sec剥夺了fasb的准则制定权,树立了维护市场秩序和锐意改革的良好形象,但为了寻找和建立新的准则制定机构,它将花费成本,这一成本可能十分巨大,这样sec的效用也将有很大下降。此时二者的支付为(-50,0)。最后,如果sec选择剥夺,fasb选择不制定cf,二者都将一无所有,支付为(0,0)。

这个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制定cf,不剥夺)和(不制定cf,剥夺)。但是,动态的看,如果fasb先制定了cf,那么sec的最优选择当然是不剥夺,因此这个博弈只有一个最终结果,即(制定cf,不剥夺),这也正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情况。

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度变迁过程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隐约看到,cf的出现在一系列必然和偶然的因素之外,有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那就是fasb。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美国会计准则一开始直接由会计职业界制定(cap和apb都受aicpa直接领导),后来为了加强准则制定的独立性和公证性,新的准则制定机构fasb归属于由六个职业团体代表所组成的“财务会计基金会”(financial accounting foundation, faf),相对于政府机构来说,fasb依然属于会计职业界。所以,实质上起着cf重要推动作用的是美国会计职业界,具体在cf的制定上,是会计职业界中分化出来的研究和制定会计准则和cf的利益群体。(这一利益群体有两个特点:一是虽然其所制定的会计准则被政府赋予权威性,但其本身不是政府机构,而属于会计职业界;二是fasb的7位成员都是专职的,进入委员会之前,他们必须中断以前的全部业务或职业联系,制定会计准则成为他们现时的利益来源,这更使其形成一个利益群体成为可能。)

如果fasb是促使cf形成的一个行动集团,那么我们自然可以把cf看作一种制度安排 [ii],作为一种原来没有的新的制度,cf的出现也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下面利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cf的制度变迁过程。

戴维斯和诺思提出的制度变迁理论中,一项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集团,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第二,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主要方案;第三,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第四,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次级行动集团,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第五,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

对照cf的制度变迁过程,第一步,会计职业界中的利益群体fasb是这一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集团。fasb发现制度变迁的“潜在利润”,即如果不进行制度变迁,由于其原来制定的会计准则质量不高,fasb面临被剥夺准则制定权的风险,而通过制定cf可以保留其准则制定权,这样制定cf这一制度变迁可以为fasb获得收益。第二步,fasb提出制度变迁的方案。fasb面临被剥夺准则制定权的风险,为了保留准则制定权它有多种方法。在内部它可以改革准则制定程序、改组成员结构、甚至重新制定会计准则;在外部它可以对政府展开游说、广泛寻求社会各界支持等等。但是,经过第三步对所有这些方案进行分析评估之后可以发现,fasb制定的准则质量不高而备受责难的一个症结在于缺乏理论基础导致的前后不一致。因此在这一方面进行制度变迁收益是最高的,其他如改革准则制定程序或者游说政府,在相同的成本下获得的收益可能寥寥无几。至此,初级行动集团fasb选择了制度变迁的方案——制定cf(当然,为了保持准则制定权,它可能多种方法都使用,而制定cf无疑是至关重要和引人注目的)。第四步,当fasb推出cf之后,一些利益相关者可能因此获益。最主要的是政府部门(主要是sec),sec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它所企盼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又免去剥夺fasb准则制定权之后的搜寻组建新的准则制定机构的成本。因此,sec就成为一个次级行动集团,从fasb制定cf中获益,并协助推行cf。 [iii]第五步,fasb和sec一起实现制度变迁,前者制定cf和在此基础上的会计准则,后者继续赋予其权威性,也正是现实中所看到的情况。

经过上述制度变迁,一项新制度——cf被创新出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除美国外,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制定了cf。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制定了概念框架,这意味着这一新制度——在概念框架基础上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将被广泛推广。我国研究和制定cf的进程也逐步加快,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就具有cf的性质和特点。我国cf以及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有其不同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地方,以下将进行简要分析。

四、我国cf的“混合变迁性”

前文的博弈和制度变迁分析传递了这样一种看法,美国cf的建立具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特点,即“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 [iv]。在美国cf产生过程中,会计职业界特别是其中一部分以研究和制定会计准则为职业的利益群体(fasb),起着重要的推动和实施作用。与美国对比,我国会计准则是政府而不是民间制定的,会计准则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点,那么是不是说我国cf的制定就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施的)呢?

首先应该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区分“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两个制度安排。会计准则是对会计实务进行规范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意味着会计实务将不再处于一种随意而为的状态,而必须按照一致的规范进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对会计准则制订(主要在准则内容上)进行规范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意味着会计准则的内容将尽量避免前后矛盾,而应该建立在一致的理论基础上。如果把一种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舒尔茨,1968)的话,会计准则是人们进行会计处理的行为规则,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人们制订会计准则内容的行为规则。

区分了会计准则和cf,就可以分别对我国这两种制度安排的变迁进行分析。在我国这种转型经济当中,会计准则的建立不是像在美国的市场经济中那样,从市场需求到政府供给(自下而上)自然的过程,而是为了转型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由政府自上而下强制建立的。如果美国会计准则的建立是“需求创造它的供给”,我国会计准则的建立就是“供给创造它的需求”,因为在我国那样一种没有建立市场经济这一会计准则产生的土壤的情况下,先强制建立会计准则将会反过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所以,我国会计准则的建立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当会计准则和市场经济在我国同步建立之后,一方面市场经济将产生出对会计准则的需求,制度变迁的秩序恢复正常,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会计准则发展也还需要某种程度的强制力。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准则体系自身完善的需求,这一需求既是由于市场经济建立而自发产生的(表现在市场经济越发展,对会计准则的质量要求越高,从而产生了对cf的需求),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和会计准则建立一样的强制力因素。因此,和会计准则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不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立不是完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它还具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因素,即我国cf的建立具有“混合变迁性”。

如果说我国cf的建立具有一定程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特点,那么谁又是“响应获利机会的一群(个)人”呢?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美国fasb之所以成为cf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集团(即响应获利机会的群体),是因为美国的会计准则是由民间机构(会计职业界)制定的,在美国广泛分工和充分竞争的经济体制中,拥有准则制定权可以获得“租金”(rent)。我国会计准则不是民间会计职业界制定的,而是由政府制定的,政府并不能成为一个初级行动集团。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我国的cf制定,就可以发现,会计理论界在我国cf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引进国际上cf的经验、向政府传输cf的知识,协助政府构建cf等等,并因此提高了社会地位和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和美国fasb比较,我国会计理论界尚不是一个利益群体,而仅仅是在制定cf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并获得一定的利益。

财务能力分析概念篇9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原iasc,现iasb)的概念框架(或称概念公告)的发布距今已经颇有些时日了。近几年来fasb和iasb开始进行合作项目,对基本会计概念进行清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联合项目就是对概念框架的重新审视,目标是建立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而概念框架对于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因此,fasb和iasb的这个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对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也将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该联合项目的动因进行探析,并据此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一、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联合项目介绍

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的起源可追溯到2003年3月份,当时fasb提出了一个运用“原则导向”(principle-based)的方法来制定美国会计准则的提案,针对公众的评价,fasb认为加强概念框架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而开发一个通用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的提议,是在2004年4月22日和23日的fasb和iasb的联席会议上。wWW.lw881.com在2004年10月20日的联席会议上,fasb和iasb都把此项目添加到他们各自的日程表中,提出目标是在现有的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开发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该框架将被fasb和iasb作为他们制定会计准则的基础来使用。同时,fasb和iasb也达成了一些关于如何执行该项目的临时决议[1]:1.该项目应该首先关注适用于私营部门中的企业的概念。然后,fasb和iasb应该考虑把这些概念应用于其他部门,这可从私营部门中的非盈利性组织开始。

2.该项目应该被分成几个阶段,最开始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进行各概念框架的整合及改进概念框架中某些特别的方面,如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确认和计量。随着概念框架的整合及改进,优先考虑那些很可能在短期内为fasb和iasb带来好处的问题,例如,一些影响他们新的或修订的准则项目的交叉性问题。

3.所整合的概念框架应该采取一个单一文件的形式,而不再是像美国fasb现在这样以几个文件组成。它应该包括概述和一个做出各种结论的基础。在这些临时决议达成后的几个月内,项目小组的成员进行了不少工作。2005年6月,这个联合项目已经就财务报告的目标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进行了较为充足的研究和讨论,即将进入计划中的第二个阶段,对财务报表的要素及确认和计量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动因探析

从上可知,fasb和iasb已经决定共同建立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取代fasb和iasb现有的概念框架,并以联合项目的形式在进行研究。所采取的方式是确立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那么,为什么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美国fasb,要和iasb进行合作,对他们的现有概念框架进行整合,并且改进概念框架呢?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就对其动因进行分析

1.概念框架的重要性。对于fasb和iasb来说,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它可用于指导首尾一致的会计准则[2].尤其是在美国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财务舞弊案爆发后,fasb和iasb一致同意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应由规则导向转为原则导向。而原则导向意味着会计准则不能是惯例的集合,而必须根源于基本概念。为了使得针对不同问题的各会计准则能够导致一致的财务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这些基本概念需要构建一个权威的、综合的、内在一致的框架。

如果没有普遍接受的框架的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就会受到准则制定人员自己对概念的不同理解的影响。一方面,特定的准则制定问题只有在各准则制定人员自己对有关该问题的概念的理解正好相同或相近时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另一方面,由于准则制定人员的构成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以前某一特定准则制定中采用的概念,也许在另一准则制定时就没有被采用,从而导致在不同准则中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被予以不同的处理,准则之间缺乏内在一致性,也不能根据以前所做的决策预测未来类似问题的处理。这些情况并非是主观臆想出来的,实际上,这些都是美国fasb的前身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和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准则制定过程中所遇到的,并因此受到了强烈的批评,最终难逃被解散的命运。所以当fasb作为新的准则制定机构成立时,fasb的成员决定要投入大量精力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fasb是最早但并非是惟一的一个为制定会计准则而构建概念框架的组织。加拿大、iasb的前身iasc、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英国都紧步其后纷纷构建了概念框架,虽然名称用法不同,但实质都是对财务会计和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研究,用于指导准则的制定,并作为评估既有会计准则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除了有助于准则的制定之外,概念框架还对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审计人员以及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有用。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者,概念框架有助于他们应用准则并且对于准则尚未涉及的问题进行处理。对于财务报表的审计人员,概念框架有助于他们形成对财务报表的意见。对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概念框架有助于他们解释财务报表中的信息。这些作用将会由于有权威的、综合的、内在一致的概念而得以加强。

2.环境的变化。会计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会计环境是会计所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会计与其存在的客观环境往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美国fasb从1978年颁布第1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以来,直至2000年颁布的第7份公告,前后共颁布了7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除了第1份和第7份之外,其它几份均为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距今已有20年。iasb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是在1989年7月公布《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框架》,距今也有16年之久。而近20年来,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会计。

与概念框架相关的环境变化主要在于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两方面。经济环境的变化体现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基本特点有:(1)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增长与社会责任两个方面;(2)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主要源泉,因此,揭示和披露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将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诸如“特殊目的实体”等更多的经济现象的出现,使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越来越复杂。这些都给现行的概念框架带来了变革的要求,例如,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作为核心概念的“资产”的定义可能有必要重新进行界定。另一方面,经济环境的变化还体现在经济的全球化上。这一趋势也使得加强国际合作,建立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有了现实的需求。

3.会计的国际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会计语言的规范和统一,会计国际化也就应运而生。会计国际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最初主要是进行会计差异的比较与协调,经历了由双边协调到多边协调,再到更大范围的区域性协调的渐进过程。21世纪初,以iasc和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联合制定并推广的“核心准则”为标志,会计国际化开始向标准化的方向转变。而iasc成功改组为iasb,以及全球会计准则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会计国际化标准化的方向。标准化的必然结果和最终归宿是会计标准走向全球统一,即全球会计准则的实现。而全球会计准则的基础正是一个通用的、权威的、能被广泛接受的概念框架。

在安然事件之后,人们深刻反思美国会计制度的缺陷,fasb才意识到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性及与iasc合作的意义,并且在iasc改组为iasb的过程中居于领导地位。fasb和iasb在2002年10月正式同意共同致力于会计准则的趋同问题。而如果两者的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建立在两者不同的概念框架基础上,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实际上,正是由于fasb和iasb进行会计准则的趋同研究时遇到的一些问题,使得两者均感到了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的必要性。

4.fasb和iasb现行概念框架之间的差异及不足。虽然fasb和iasb的现行概念框架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概念框架联合项目首先就是要对这些差异之处进行分析研究,以求达到一致。例如,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两个框架都定义了类似的主要质量特征,但安排的顺序有些不同。iasb的框架将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同等地列为主要的质量特征[3](p19-40),而fasb的第2辑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则是将这些质量特征列了不同的层次,将可理解性作为针对使用者的质量特征,将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而可比性被列为次要质量特征。

三、对我国的启示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于是否及如何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讨论颇多。从上述对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动因的分析,笔者得出几点启示:

1.由于概念框架的重要性及环境的变化,我国是有必要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虽然一般认为财政部1992年11月30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的基本准则,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依据,但毕竟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共同构成会计准则体系,均属于法规,具有强制性,而不像概念框架那样属于理论[4],其本身缺乏严谨的理论基础,未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缺乏广泛的适用性。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用于指导首尾一致的会计准则,以及评估既有的会计准则,并且有助于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审计人员及使用者在缺乏相关问题的准则时能有理论借鉴。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益完善,利益的相关性必然会导致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积极关注与参与准则的制定,作为准则基础的概念框架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便于利益相关主体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会计准则。

2.我国在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借鉴当前世界上已有的概念框架时,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和不足,同时也要注意符合我国的国情。对世界上已有的概念框架进行参照和借鉴,无疑可以大大节省我国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成本,但是,在借鉴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它们的差异和不足,认真分析,取其所长,抛其所短。例如,关于确认的标准,iasb的框架中包括“可能性”作为确认标准之一,即任何与项目相关的经济利益必须“有可能”流入或流出会计主体,而fasb的框架中却没有这么一个确认标准。我国在确定概念框架中的相关部分时,就应该分析“可能性”对于确认的影响,是否应纳入确认标准。

3.我国也应积极参与到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已加入wto,要按照wto规则办事。出于维护国家利益,参与制定规则最为重要。由被动地遵守转变为主动地参与规则的制定,是我国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会计准则是有经济后果的,因为会计准则通过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规范,从而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生成,而相同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按照不同的准则或程序处理,会生成具有差异性的会计信息,进而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的决策,乃至影响整个经济环境。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会计国际化的趋势在所难免,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也将体现在社会财富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上。fasb之所以积极和iasb进行联合项目的研究,正是出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方面的意识。会计准则体现了一种经济利益,为了维护我国的利益,我国也应积极参与到会计准则国际一体化的进程中。

参考文献:

[1]fasb.project updates-conceptual framework[eb/ol]..

财务能力分析概念篇10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原iasc,现iasb)的概念框架(或称概念公告)的发布距今已经颇有些时日了。近几年来fasb和iasb开始进行合作项目,对基本会计概念进行清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联合项目就是对概念框架的重新审视,目标是建立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而概念框架对于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因此,fasb和iasb的这个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对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也将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该联合项目的动因进行探析,并据此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一、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联合项目介绍

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的起源可追溯到2003年3月份,当时fasb提出了一个运用“原则导向”(principle-based)的方法来制定美国会计准则的提案,针对公众的评价,fasb认为加强概念框架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而开发一个通用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的提议,是在2004年4月22日和23日的fasb和iasb的联席会议上。在2004年10月20日的联席会议上,fasb和iasb都把此项目添加到他们各自的日程表中,提出目标是在现有的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开发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该框架将被fasb和iasb作为他们制定会计准则的基础来使用。同时,fasb和iasb也达成了一些关于如何执行该项目的临时决议[1]:1.该项目应该首先关注适用于私营部门中的企业的概念。然后,fasb和iasb应该考虑把这些概念应用于其他部门,这可从私营部门中的非盈利性组织开始。

2.该项目应该被分成几个阶段,最开始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进行各概念框架的整合及改进概念框架中某些特别的方面,如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确认和计量。随着概念框架的整合及改进,优先考虑那些很可能在短期内为fasb和iasb带来好处的问题,例如,一些影响他们新的或修订的准则项目的交叉性问题。

3.所整合的概念框架应该采取一个单一文件的形式,而不再是像美国fasb现在这样以几个文件组成。它应该包括概述和一个做出各种结论的基础。在这些临时决议达成后的几个月内,项目小组的成员进行了不少工作。2005年6月,这个联合项目已经就财务报告的目标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进行了较为充足的研究和讨论,即将进入计划中的第二个阶段,对财务报表的要素及确认和计量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动因探析

从上可知,fasb和iasb已经决定共同建立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取代fasb和iasb现有的概念框架,并以联合项目的形式在进行研究。所采取的方式是确立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那么,为什么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美国fasb,要和iasb进行合作,对他们的现有概念框架进行整合,并且改进概念框架呢?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就对其动因进行分析

1.概念框架的重要性。对于fasb和iasb来说,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它可用于指导首尾一致的会计准则[2].尤其是在美国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财务舞弊案爆发后,fasb和iasb一致同意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应由规则导向转为原则导向。而原则导向意味着会计准则不能是惯例的集合,而必须根源于基本概念。为了使得针对不同问题的各会计准则能够导致一致的财务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这些基本概念需要构建一个权威的、综合的、内在一致的框架。

如果没有普遍接受的框架的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就会受到准则制定人员自己对概念的不同理解的影响。一方面,特定的准则制定问题只有在各准则制定人员自己对有关该问题的概念的理解正好相同或相近时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另一方面,由于准则制定人员的构成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以前某一特定准则制定中采用的概念,也许在另一准则制定时就没有被采用,从而导致在不同准则中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被予以不同的处理,准则之间缺乏内在一致性,也不能根据以前所做的决策预测未来类似问题的处理。这些情况并非是主观臆想出来的,实际上,这些都是美国fasb的前身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和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准则制定过程中所遇到的,并因此受到了强烈的批评,最终难逃被解散的命运。所以当fasb作为新的准则制定机构成立时,fasb的成员决定要投入大量精力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fasb是最早但并非是惟一的一个为制定会计准则而构建概念框架的组织。加拿大、iasb的前身iasc、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英国都紧步其后纷纷构建了概念框架,虽然名称用法不同,但实质都是对财务会计和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研究,用于指导准则的制定,并作为评估既有会计准则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除了有助于准则的制定之外,概念框架还对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审计人员以及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有用。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者,概念框架有助于他们应用准则并且对于准则尚未涉及的问题进行处理。对于财务报表的审计人员,概念框架有助于他们形成对财务报表的意见。对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概念框架有助于他们解释财务报表中的信息。这些作用将会由于有权威的、综合的、内在一致的概念而得以加强。

2.环境的变化。会计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会计环境是会计所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会计与其存在的客观环境往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美国fasb从1978年颁布第1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以来,直至2000年颁布的第7份公告,前后共颁布了7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除了第1份和第7份之外,其它几份均为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距今已有20年。iasb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是在1989年7月公布《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框架》,距今也有16年之久。而近20年来,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会计。

与概念框架相关的环境变化主要在于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两方面。经济环境的变化体现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基本特点有:(1)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增长与社会责任两个方面;(2)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主要源泉,因此,揭示和披露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将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诸如“特殊目的实体”等更多的经济现象的出现,使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越来越复杂。这些都给现行的概念框架带来了变革的要求,例如,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作为核心概念的“资产”的定义可能有必要重新进行界定。另一方面,经济环境的变化还体现在经济的全球化上。这一趋势也使得加强国际合作,建立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有了现实的需求。

3.会计的国际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会计语言的规范和统一,会计国际化也就应运而生。会计国际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最初主要是进行会计差异的比较与协调,经历了由双边协调到多边协调,再到更大范围的区域性协调的渐进过程。21世纪初,以iasc和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联合制定并推广的“核心准则”为标志,会计国际化开始向标准化的方向转变。而iasc成功改组为iasb,以及全球会计准则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会计国际化标准化的方向。标准化的必然结果和最终归宿是会计标准走向全球统一,即全球会计准则的实现。而全球会计准则的基础正是一个通用的、权威的、能被广泛接受的概念框架。

在安然事件之后,人们深刻反思美国会计制度的缺陷,fasb才意识到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性及与iasc合作的意义,并且在iasc改组为iasb的过程中居于领导地位。fasb和iasb在2002年10月正式同意共同致力于会计准则的趋同问题。而如果两者的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建立在两者不同的概念框架基础上,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实际上,正是由于fasb和iasb进行会计准则的趋同研究时遇到的一些问题,使得两者均感到了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的必要性。

4.fasb和iasb现行概念框架之间的差异及不足。虽然fasb和iasb的现行概念框架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概念框架联合项目首先就是要对这些差异之处进行分析研究,以求达到一致。例如,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两个框架都定义了类似的主要质量特征,但安排的顺序有些不同。iasb的框架将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同等地列为主要的质量特征[3](p19-40),而fasb的第2辑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则是将这些质量特征列了不同的层次,将可理解性作为针对使用者的质量特征,将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而可比性被列为次要质量特征。

三、对我国的启示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于是否及如何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讨论颇多。从上述对fasb和iasb的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动因的分析,笔者得出几点启示:

1.由于概念框架的重要性及环境的变化,我国是有必要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虽然一般认为财政部1992年11月30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的基本准则,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依据,但毕竟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共同构成会计准则体系,均属于法规,具有强制性,而不像概念框架那样属于理论[4],其本身缺乏严谨的理论基础,未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缺乏广泛的适用性。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用于指导首尾一致的会计准则,以及评估既有的会计准则,并且有助于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审计人员及使用者在缺乏相关问题的准则时能有理论借鉴。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日益完善,利益的相关性必然会导致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积极关注与参与准则的制定,作为准则基础的概念框架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便于利益相关主体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会计准则。

2.我国在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借鉴当前世界上已有的概念框架时,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和不足,同时也要注意符合我国的国情。对世界上已有的概念框架进行参照和借鉴,无疑可以大大节省我国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成本,但是,在借鉴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它们的差异和不足,认真分析,取其所长,抛其所短。例如,关于确认的标准,iasb的框架中包括“可能性”作为确认标准之一,即任何与项目相关的经济利益必须“有可能”流入或流出会计主体,而fasb的框架中却没有这么一个确认标准。我国在确定概念框架中的相关部分时,就应该分析“可能性”对于确认的影响,是否应纳入确认标准。

3.我国也应积极参与到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已加入wto,要按照wto规则办事。出于维护国家利益,参与制定规则最为重要。由被动地遵守转变为主动地参与规则的制定,是我国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会计准则是有经济后果的,因为会计准则通过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规范,从而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生成,而相同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按照不同的准则或程序处理,会生成具有差异性的会计信息,进而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的决策,乃至影响整个经济环境。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会计国际化的趋势在所难免,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也将体现在社会财富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上。fasb之所以积极和iasb进行联合项目的研究,正是出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方面的意识。会计准则体现了一种经济利益,为了维护我国的利益,我国也应积极参与到会计准则国际一体化的进程中。

参考文献:

[1]fasb.project updates-conceptual framework[eb/ol]..

财务能力分析概念篇11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余景选等(2012)采用Z-score模型对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进行了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农业类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时,应该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及农业上市公司的特征,将用来判断财务危机状况的临界值相应降低。庞清乐等(2011)为了克服神经网络分析法在财务危机预警中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改进的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经过他们的实证检验,证明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预警精度高的特点。潘彬等(2011)在传统财务危机预警KMV模型基础上嵌入期权定价模型,通过加入反映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和波动率的违约距离指标,建立了一个集财务、公司经营管理和违约距离指标于一体的综合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徐光华等(2012)基于契约理论,将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两大系统相结合,构建了两者耦合的财务危机分析框架体系。秦江萍等(2011)应用因子分析中的Logistic模型对新疆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及资本结构等指标越好,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纵观此类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大致有两类:定性预警分析法和定量预警分析法。具体的研究方法有早期的基于多元判别分析方法的ZETA模型和Logistic回归法,还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分析方法,以及将粗糙集理论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粗糙-模糊神经网络分析法和经济增加值分析法等。由于定性预警分析法更多的是利用主观判断而形成的简单结论,其结论往往受到人们的质疑。本文主要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应用经济增加值这一指标,探讨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本文在选择样本时把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ST和*ST公司界定为财务困境公司。2011年度,沪、深两市共有76家ST类上市公司,和50家*ST类上市公司。本文就选取这126家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其次,在财务困境公司样本确定之后再相应地选择与财务困境公司相配对的126家非ST公司作为对比样本。这252家所选公司包括纺织、化工、机械制造、信息技术、有色、以及医药生物等,几乎涵盖了我国各个行业和产业。

(二)财务指标选取 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为了较全面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本文从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选择了28个财务指标,作为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预选指标变量。具体的财务指标见表1。

(三)EVA概述 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源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erton Miller和Franco Modigliani关于公司价值的模型。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Stern Stewart & Company财务管理咨询公司把EVA概念引入公司财务评价体系。经济增加值EVA计算公式如下:

EVA=NOPAT-WACC×TC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计算方法为:

NOPAT=报告期经营净利润+坏账准备的增加+计价方式下存贷的增加+商誉摊销+净资本化后研究开发费用的增加+其它营业收入-现金营业税

资本加权平均成本(WACC)的计算方法为:

WACC=■(1-T)+■

其中:Dm为企业负债总额的市场价;Em为企业权益总额的市场价值;Kd为企业负债的税前成本;T为企业边际税率;Ke为企业权益的资本成本。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财务指标筛选 本文使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经过统计计算,选取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等三个指标构建Logistic模型。具体的输出结果见表2。

根据以上实证计算结果,可以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方程:

p= ■(1)

本文选择临界值为0.5,并且根据方程(1)对研究样本126家ST公司和126家非ST公司的预测效果见表3。

从表3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该财务预警模型对ST公司和非ST公司正确率分别高达76.98%和80.95%,总体平均正确率为78.96%,说明该模型预警效果较好。

(二)基于EVA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基于EVA概念对财务危机预警的效果,将EVA指标引用到预警模型中。继续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利用样本公司的EVA资本率和选用的相关财务指标,构建新的Logistic回归方程。输出结果见表4。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建立新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2)和预测效果(见表5)。

p= ■(2)

对比表5和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方法2与方法1相比较,判别的准确率均有很大提高。这说明引入EVA概念后对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效果更好。

四、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比了引入EVA概念前、后两个财务预警模型的效果,证明了EVA概念对公司财务危机预警能力的提升。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和上市公司的增多,上市公司应该从各个方面着手,努力提高公司的经济增加值。此外,上市公司也应该增加EVA对企业财务状况作用的认识,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景选、郑少锋:《农业上市公司Z计分财务预警模型应用研究》,《财会通讯》2012年第4期。

[2]庞清乐、刘新允:《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的财务危机预警方法》,《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年第30期。

[3]潘彬、凌飞:《引入违约距离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应用》,《系统工程》2012年第30期。

财务能力分析概念篇12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 Accounting,简称CF)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1976年12月2日公布的《关于企业财务报表目标的暂行结论》、《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和《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等文件中。所谓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它是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也就是说,概念结构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组成的协调一致的系统,是用来指导并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了规范公众公司的会计行为、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出台了一系列会计准则,但事后人们发现各项准则在概念运用、处理程序与方法上缺乏协调性,甚至相互存在矛盾。为此,人们越来越觉得有必要制定一个概念框架以统一概念、协调矛盾和指引方向。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受到严重冲击,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完整的和规范性的会计理论框架,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和约束会计实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明显落后于环境形势和会计实务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呈现“滞胀”状态,给会计实务带来许多新问题,如企业兼并、融资租赁、养老金计划、物价变动影响、国际结算、国际税收、外币折算等重大会计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许多新的会计技术方法和新的会计准则。二是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侧重于描述性,缺乏一套首尾一贯的理论框架。与会计准则相关的一些重要的会计文献往往观点不一,甚至相互抵触,从而导致会计实务上的混乱,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的强烈批评。正是为了解决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给会计实务带来的新问题,纠正会计实务中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的不一致或出现的分歧,为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理论依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6年率先提出了“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的研究计划,并将其研究成果陆续以“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等文件形式予以发布。到2000年已经发布了《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非营利机构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等七个文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出现在会计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后,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IASC)①也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研究,并发布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特别是198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报告,对国际会计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先后有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制定发布了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些国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名称、具体形式和内容不尽相同。

(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主要国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及其性质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6年提出的“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的研究计划,概念框架是由目标及相关的基本概念组成的逻辑严密的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

(1)确认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

(2)对财务报表要素给出定义;

(3)评估财务会计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4)解决如何对财务报表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5)分析某些重大财务会计问题。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明确地认为概念框架并不涉及具体的会计准则,也就是说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是美国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不具有约束力。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概念框架是由目标和与它关联的基本概念组成的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用于评估企业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并解决会计准则尚未规定而产生的新的会计问题。概念框架的组成主要是企业财务会计与报告的目标和有关几个基本概念。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缩写为ASB)的概念框架称为《财务报告原则公告》(Statement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英国的概念框架从性质上来说,主要用于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明确会计准则的制定方向,不属于会计准则的范畴。

澳大利亚会计概念框架,称为《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s of Accounting Concepts),简称为概念框架,是由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下属的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会计准则审查委员会制定,由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代表澳大利亚注册实务会计师和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以及会计准则审查委员会发布。澳大利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包括4份会计概念公告和2项会计理论专题。

会计概念公告具体包括:

(1)会计概念公告第l号-报告主体的定义;

(2)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

(3)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4)会计概念公告第4号-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和确认。

两个会计理论专题具体为:

(1)财务报告中的计量;

(2)关于偿付能力和现金状况的报告。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概念框架的内容主要包括:

(1)财务报表的目标;

(2)决定财务报表信息有用性的质量特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