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治疗方法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7 09:04:21

慢性结肠治疗方法

慢性结肠治疗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1西医治疗

(1)西医对此病主要运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疗。有的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肝功能不良。如不见效和有不良反应,可改用甲硝哒唑,新霉素和酞磺噻唑也有效用。

(2)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可的松和强的松可改进全身状况,使病程缓解,排粪次数减少,复发症状减轻和食欲增加。但也有的病人效果不好,并可使溃疡穿孔,出血和愈合缓慢。

(3)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每日1次,可改变病的进程,抑制临床表现,但不能改变基础病,常用于静止期减少复发,也可能中毒,应加注意。6硫基嘌呤与激素合用可减轻症状。

(4)保留灌肠:常用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炎,可减轻症状,促使溃疡愈合。

2中医治疗

慢性结肠炎的防治,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个脏器的病变都不是孤立的。它与全身阴阳平衡,气血运行,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等都有密切关系。而任何仅针对肠道病变的治疗只能取得短期疗效,无助与疾病的彻底康复。

2.1中药灌肠疗法

(1)30g,白术15g,防风10g,甘草10g,白芷8g,米壳15g。便血重时加防风炭、云南白药适量,溃疡较广泛者加雷公藤6g。上药水煎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去渣,再回锅浓缩至60~80ml,以药液保留灌肠,每晚1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2)黄芪、白术、丹参、白芍各20g,黄连、黄芩、侧柏叶、防风各15g,金银花、连翘、白及、生地各10g,每剂药煎3次,每次煎药液250ml,3次共750ml,其中早、午饭前各服250ml,余下250ml药液于晚上睡前用于灌肠。

(3)苦参30g,地榆15g,槐花15g。水煎浓缩至100~250ml,另将珍珠层粉6g溶于药液中,保留灌肠。若腹痛明显可加没药、莪术以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若大便次数增多,结肠水肿明显者,可加生苡仁利水消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

(4)生蒲黄10g,仙鹤草、败酱草、乳香各15g,没药6g,煅龙骨10g先煎,生牡蛎10g先煎,赤石脂10g先煎。将上药煎成200ml药液,每晚睡前灌肠,15天为1个疗程。

(5)以壁虎研末合白及,煎成粘性汤液保留灌肠,每3天1次,5次为1个疗程。另将壁虎、白及各半研粉装入胶囊,每次2~3粒,于灌肠间歇期服用,1个疗程结束后再服胶囊2周,治疗期间可停用其他西药。

中药灌肠宜每晚睡前进行,灌肠前排空大便,药液温度以36℃~39℃为宜。中药灌肠疗法治疗结肠炎,能使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同时还能起到局部冲洗清洁的作用,以达到止泻消炎,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

2.2中医内治法

(1)肝气侮脾型:腹泻与情绪变化后发生,以胸胁胀满痛疼、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大便不畅为特征,苔薄白,脉弦细。方用逍遥散合痛泻要方加减。重加白芍、炙甘草以缓急止泻,同时加槟榔、焦三仙以消补兼施。

(2)脾虚夹湿型:以神疲乏力、纳呆脘闷、肠鸣腹泻、粪便夹有不消化物为特征,舌淡苔白,脉濡缓。方用参苓白术散或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偏寒加肉桂、炮姜;偏热加黄连、黄芩与炮姜寒温并用。

(3)脾肾两虚型:是本病的严重和难治阶段,病程较长,以畏寒、面色白、腰膝酸冷、肠鸣腹泻多在黎明前,或滑泻、泻下完谷不化之物为特征,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方用四神丸合连理汤加减。改干姜为炮姜,入乌梅、芡实、乌药等温涩肠道。

(4)湿热下注型:为本病的初起和发作时,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粘冻或脓血为特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用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热重加金银花、红藤;湿重加厚朴、苍术。

2.3针灸治疗

慢性结肠治疗方法篇2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a)-0237-01

慢性结肠炎是病因未明、病变发生在结肠和直肠黏膜及粘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有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等表现,中医学将其称为“久泄”“久痢”等病症。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中医治疗本病,清热祛湿、健脾、疏肝、涩肠等为较为多见的治法。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笔者随机选择5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脾益肾为治则,采用自拟补肾活血方药辨证加减治疗3个疗程,疗效较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笔者经治的5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能完成的辅助检查,嘱其到上级医院完成并作为用药参考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9例;年龄介于18~45岁之间,平均(中位)年龄34岁;病程介于3个月~5年之间,初发病例4名。临床症状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全部病例均采用大便培养2~3次,无致病菌生长,阿米巴滋养体为阴性。纤维结肠镜检查,所有患者均见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正常的黏膜下树枝状小血管模糊不清或消失,黏膜面呈颗粒状。其中1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糜烂和接触性出血,8例患者有溃疡形成。

1.2 治疗方法

以健脾益肾为治则,自拟中药方由党参、白术、茯苓、补骨脂、杜仲、陈皮、厚朴以及炙甘草组成,15 d为1个疗程。

在治疗过程中,应辨证加减用药:虚寒加吴茱萸,湿热加黄芩和白头翁,湿盛加藿香和薏苡仁,食滞加山楂、麦芽和神曲,腹痛加元胡、川楝子和郁金,久泻不止加诃子和乌梅,肝郁脾虚加枳实、白芍和柴胡,年老体弱、中气下陷加补中益气汤。

使用方法:1剂/d,早晚各水煎服1次。3个疗程(45 d)后按以下标准判定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3个疗程后,所有患者按以下标准判定疗效:(1)患者全部症状消失,大便每日1~2次,质中,肠镜复查正常,此类患者的疗效判定为治愈。(2)患者症状减轻,大便无黏液成形,结肠镜复查见黏膜出现充血、糜烂和溃疡等病变,此类患者的疗效判定为有效。(3)治疗1个疗程后,未改善患者症状,结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未好转,此类患者的疗效判定为无效。

2 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所有患者按标准判定疗效结果为:33例患者符合治愈标准,15例患者符合好转标准,2例患者符合无效标准,总有效率为98.0%。

3 讨论

西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与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饮食以及抗生素滥用等因素有关。著名医书《景岳全书・传忠录》指出:“凡泻痢者,水走大肠。”从中医角度看,慢性结肠炎发病是由于脾运失常,水湿聚于大肠所致。在水湿形成过程中,内因和外因都与脾虚密切相关。脾虚与湿盛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可见,标在湿,本在脾,为慢性结肠炎病机所在。

同时,脾虚和湿盛与肾虚之间关系密切,甚至是一种本质的因果关系,古代医书有相应记载。如:“肾为胃之关,关门不利,故水聚而从其类也”(见《素问・水热穴论》)。肾主水,肾阳虚,气化失司,则水液内停为湿为肿。中医学认为脾阳根于肾阳,原因在于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脾之运化,依靠肾阳温煦。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促后天,后天资先天。“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之说(见《景岳全书・泄泻》)。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的过程中,肾阳温煦促进脾运化,肾的气化作用主宰小肠分清别浊以及大肠对水液的吸收和传导功能。可见两便正常有赖于肾气充盛和正常的气化功能,若肾阳虚衰,关门不固,可致久泄滑脱,可致慢性结肠炎。

如前所述,标在脾,本在肾,为慢性结肠炎的病机。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患,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和缠绵难愈的临床特点,多数患者表现为虚证,加之泄泻长期反复,机体的阳气和阴液势必受到耗伤,造成肾阴肾阳的虚损,久之形成恶性循环。“盖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出,气去则阳衰,阳衰则寒从中生,阴寒性降,下必及肾,所以泄泻不愈必自太阴传于少阴而为肠癖”(见《景岳全书・泄泻》)。上述为“久病及肾”的具体体现,肾虚与慢性结肠炎发生与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治疗宜从补肾入手。

该病大多迁延日久,正虚邪盛,大部分患者均有服药久的病史,致脾胃受损,胃纳欠佳,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使肠道传导失司、脉络受伤、气滞血瘀而发病。故以活血化瘀、收敛生肌为本病的治疗法则。慢性结肠炎发生的重要因素是脾虚湿盛,肾虚与该病发生亦有关联,故治疗时可采用补肾法。现代医学表明,溃疡性结肠炎不但与感染、遗传和免疫反应异常有关,还与细胞凋亡有关。实践表明,慢性结肠炎应从肝肾论治,用滋补肝肾、补肾活血、温补命门、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结肠炎能取得较好疗效。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做好慢性结肠炎预防的健康教育工作。(1)要教育患者注意劳逸结合,活动强度和数量要适宜,急性发作、暴发型和严重慢性患者应卧床休息。(2)教育患者穿着适宜,为增强体质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3)教育患者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饮食治疗和护理,做到少量多餐,营养合理。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4)教育患者讲究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防止因肠道感染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情。(5)教育患者心态要平和,心情要舒畅,避免接触各种心理压力源。

需要告知以下患者及早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1)出血量较多,控制较难的患者。(2)经过几小时治疗无效或/和伴临近或明确穿孔的中毒性巨结肠患者。(3)经4~5 d治疗病情无改善/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的暴发性急性慢性结肠炎患者。(4)狭窄导致肠梗阻的患者。(5)结肠癌的疑似或现症患者。(6)反复发作、病情恶化、身体虚弱、正常社会活动不能参加的难治性慢性结肠炎患者。(7)当减少类固醇激素剂量疾病即恶化,激素治疗时间超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患者。(8)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儿童慢性结肠炎患者。(9)出现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或胆肝疾病等严重结肠外表现的患者,可评价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爱学.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杂志,2006,47(4):283.

[2]杨园.慢性结肠炎中医证治及其病理变化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5):486.

慢性结肠治疗方法篇3

[关键词] 中医;参苓白术散;慢性结肠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b)-0132-03

Shenling Baizhu Powder Together Tongxie Decoction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Colitis

DAI Ming-jun

Department of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Jilin Provincial People s Hospital,Changchun, Jilin Province,13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hen Ling Bai Zhu Powder together Tong Xie Yao Fang in Chronic colitis.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128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l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rom March 2014 to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Which group included 64 cases. We compared the therapeutic group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with control group in western medicine. Results 39 cases were (60.94%) cured in therapeutic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is 90.63%. while 27 cases (42.19%) were cured in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is 70.32%.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herapeutic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χ2=8.40,P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henlingbaishu;Chronic colitis;Treatment

慢性Y肠炎是一种反复性、多发性、慢性以结肠、直肠及乙状结肠为发病部位的肛肠疾病,该病也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类疾病。目前多认为与遗传、免疫、过敏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便伴有腹部下坠感明显等。另外该病也具有病情轻重不一、病程较长、极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对于该病的治疗,在西医范围内缺乏特效药物。近年来随着研究者对中医药领域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发现中医药在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方面极具优势。该研究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12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该院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4例,男32例,女32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45.6±6.1)岁,病程0.5~1年;对照组64例,男33例,女31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5.4±7.2)岁,病程0.5~0.85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治疗方法(治疗组) ①脾虚肝旺型。临床症状:阵发性腹痛加剧、腹泻伴肠鸣音增强、频繁排泄脓血便、胸闷、嗳气、睡眠不佳、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治法:健脾益气、止泻治疗。方用:痛泻要方为主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物组成:焦白术20 g,茯苓10 g,陈皮10 g,党参15 g,枳壳10 g,白扁豆15 g,防风15 g,薏苡仁20 g,砂仁10 g,莲子肉10 g,炒白芍15 g,桔梗10 g,山药20 g,木香10 g,甘草10 g。②脾虚湿盛型。临床症状:腹痛加剧、大便溏泻并带有脓血和粘液、腹胀、频繁纳差、面色青黄、舌淡胖、脉滑数。治法:稳中健脾、清热化湿。方用:参苓白术散为主合痛泻要方,药物组成:茯苓20 g,莲子肉20 g,山药20 g,药用党参30 g,扁豆20 g,炒白芍15 g,防风15 g,焦白术20 g,薏苡仁20 g,陈皮10 g,肉豆蔻10 g,砂仁10 g,葛根10 g。以上中药水煎服,1剂/d,2次/d。

1.2.2 西药治疗方法(对照组) 选择柳氮磺胺吡啶(国药准字H31020840),用量为:初始口服剂量为2~3 g/d分3~4次口服,如无肠胃道反应或过敏反应,则逐日增至4~6 g/d分4次服用,待症状好转后,可逐渐减至维持量,1.5 g/d,分3次/d服用,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1.3 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主要症状如腹胀、腹痛、肛鸣、肝门下坠感等消失,查体可见下腹部压痛感消失,大便、舌及脉等恢复正常,便常规连续3次检查均显示正常,肠镜复查粘膜病变情况,结果显示正常。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如腹胀、腹痛、肛鸣、肝门下坠感等基本消失,间或发作,查体可见下腹部压痛感基本消失,大便、舌及脉等恢复正常,便常规连续3次检查均提示正常,肠镜复查粘膜病变情况,可达2级以上。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无缓解,查体未见好转,便常规及内镜检查均无改善或病情加重[1]。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经χ2检验,P

2 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32%,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P

3 讨论

慢性结肠炎属于属于中医学中的“内疡”“泄泻”“肠风”“肠荨薄傲〖病钡确冻耄其发病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感受外邪等导致[2]。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中医主要采用健脾益气、清热化湿、止泻治疗等方法,具体做法为①脾虚肝旺型。焦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之功效,茯苓则健脾利水渗湿,其中焦白术与茯苓配伍具有除湿运脾之功效,二者联用可以使脾气充足,有化湿之力湿浊去则自有健脾之功,脾健湿除而泻自止;山药益气补脾,莲子肉补脾涩肠,又可健脾开胃,使食欲增加,二药联用有助于焦白术健脾益气,厚肠止泻;扁豆和薏苡仁可健脾化湿,添加二者有助于焦白术和茯苓发挥渗湿止泻之功效。桔梗宣肺可通利水道。处方可随症加减,肝旺者加枳壳、桔梗、木香、甘草。②脾虚湿盛型。焦白术兼具补气健脾燥湿之功效,茯苓可健脾利水,二者联用可除湿运脾;薏苡仁和扁豆可健脾化湿热;莲子肉可开胃健脾,山药益气补脾,二药配伍可增强健脾益气之功效;白芍酸寒,缓急止痛,养血柔肝,兼敛脾阴;陈皮辛苦而温,醒脾和胃,理气燥湿,有助于焦白术的健脾功效;防风舒脾升阳,兼散肝郁,防风与陈皮联用可消除嗳气、胸胁胀满等。处方可随症加减,湿盛型者可加肉豆蔻和葛根。剂型使用汤剂,原因在于汤剂可被胃肠道较快吸收,有助于快速发挥药效,也利用随着症状及时调整药物使用,既满足辩证论治的治疗原则,也方便易携,为患者带来了方便[3]。

该研究通过对慢性结肠炎患者使用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④甙资跎⒑贤葱阂方治疗组总有效为90.23%,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87%,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χ2=8.40,P

该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方面虽然具有很大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中医对于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机制尚不明确;中治疗方法缺乏统一、规范的辨证论治标准。所以对中医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加强理论学习和实验研究,深入探索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机制,使得该病的治疗有据可循;需要制定统一的辨证论治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不仅需要重视祖国医药对疾病治疗的发展,也应与现代医学和实验研究想结合,使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不断发展,为追求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超.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4):1365.

[2] 田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2):104.

[3] 井小会.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14,34(1):178.

[4] 侯杏.加味左金丸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

[5] 王羽丰.八味结肠汤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3.

[6] 张承红.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D].太原:山西中医学院,2015.

慢性结肠治疗方法篇4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临床综合表现,主要表现为各种代谢产物和毒素在体内蓄积,因此,清除毒素,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是治疗慢性肾功能的重要目标。在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治疗阶段,经肠道吸附毒素是常用方法之一,我们采用爱西特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治疗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7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爱西特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治疗组(A组)34例和爱西特粉剂高位灌肠对照组(B组)44例。A组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48.14±13.72)岁。B组44例。其中男20例,女24例;平均年龄(40.27±15.18)岁。

1.2 观察指标及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查血红蛋白及肾功能,A组患者早晨用爱西特胶囊15g,去胶囊外壳,留下爱西特粉稀释于生理盐水150ml中高位灌肠,晚上用中药结肠透析液150ml高位灌肠,中药结肠透析液的主要成份为:生大黄30g、生牡蛎30g、制附子30g、蒲公英30g、虎杖30g、丹参30g、川芎30tg。20天为一疗程。连用三个疗程。B组用爱西特胶囊15g,去胶囊外壳,留下爱西特粉稀释于生理盐水150ml中高位灌肠,每日两次,20天为一疗程。连用三个疗程。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指标均输入SPSS10.0软件包,数据处理用(χ±s)表示。

表1 爱西特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治疗CRF前后血红蛋白及肾功能等指标之间的比较(χ±s)

组别 例数 Hb(g/L) Tp(g/L) Al(g/L) BUN(mmol/L) Scr(umol/L) UA(umol/L)

治疗前 34 93.06±29.95 60.44±7.09 36.99±5.02 15.51±8.85 453.16±238.79 473.46±127.72

治疗后 34 93.06±29.95 61.88±7.05 35.84±5.18 12.92±5.49+ 395.76±184.47+ 403.43±111.06+

注:+P<0.01,P<0.05。

表2 爱西特高位灌肠治疗CRF前后血红蛋白及肾功能等指标之间的比较(χ±s)

组别 例数 Hb(g/L) Tp(g/L) Al(g/L) BUN(mmol/L) Scr(umol/L) UA(umol/L)

治疗前 44 96.29±28.44 60.54±11.38 32.59±8.43 15.72±6.03 412.41±182.59 501.43±136.94

治疗后 44 97.38±24.74 60.60±9.53 33.18±7.27 12.25±4.89+ 332.50±169.93+ 422.79±123.99+

注:+P<0.01,P<0.05。

表3 爱西特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和爱西特灌肠治疗

CRF两组间T检验

项目 Hb Tp Al BUN Scr UA

t值 0.487 1.887 3.305 0.461 0.885 0.921

P值 0.682 0.063 0.051 0.646 0.395 0.360

2 结 果

从表1可以看出,34例患者用爱西特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后,BUN、Scr和UA较治疗前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有显著差异性。治疗后Hb、TP和AI较治疗前水平下降,但无显著差异性(均P>0.05)。

从表2可以看出,44例患者用爱西特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后,BUN、Scr和UA较治疗前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有显著差异性。治疗后Hb、TP和AI较治疗前水平下降,但无显著差异性)(均P>0.05)。

从表3可以看出,爱西特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组与爱西特高位灌肠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比较,两组间t检验虽无显著差异性(均P>0.05)。但从表1,2仍可观察到爱西特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组治疗后降低BUN、Scr和UA水平的幅度大于爱西特高位灌肠组。3 讨 论

中药保留灌肠是把患者自身的结肠、直肠作为透析膜,利用结肠自身潜在的吸收和排泄功能,清除肠腔内及肠黏膜上的有毒代谢产物和毒素,起到泻冲作用。现代医学证明,在肾功能不全时,血肌酐、尿素氮分泌到肠内的含量明显提高,这为灌肠治疗本病提供了理论依据。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尚未达到血透、腹透指征的患者,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及自我症状,特别是肾功能不全代偿的患者使用中药灌肠效果更好。灌肠器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患者痛苦少,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长,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目前使用中药结肠透析液以大黄为主药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早已被大家所公认[1,2],近年来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大黄能延缓肾衰的发展,可降低和缓解尿毒症的症状[3],还有活血解毒,恢复病变肾组织的作用[4]。大黄能改善脂质代谢紊乱,从而抑制CFR患者动脉硬化的发展,减少心脑并发症。制附子温补脾肾之阳以固本;牡蛎固涩以吸附肠道毒素,蒲公英、虎杖请热解毒,抑制肠内毒素的产生,治其标。丹参、川芎以活血化瘀,改善肾脏局部的血循环,近年来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丹参、川芎有扩张肾动脉,增加肾血流量的作用。中药灌肠治疗CRF的作用机制,国内多数医家[5]认为是“通腑泄浊”,增加BUN排泄而起到的“透析”作用。

爱西特又名药用炭,或活性碳。爱西特主要成分:高分子碳化物。由动物的骨骼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焙制而成。为不溶性极细的黑色粉末,灌肠后能吸附腐败物质和细菌毒素。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能有效地从胃肠道中吸附肌酐、尿酸等有毒物质,使这些毒性物质不再体内循环,而从肠道中排出体外,使体内肌酐、尿酸积存量降低,使血中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能够减轻肾脏的排毒负担,从而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程,早期使用,最为有效。并且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恶心、呕吐、憋气等症状,从而提高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爱西特保留灌肠明显优于口服爱西特,原因可能为保留灌肠时爱西特用量较大,与代谢产物接触的表面积更大,接触时间更长,可以充分吸附代谢产物,并且避免了口服时口感差,存在胃肠道症状时,因吸收欠佳而影响疗效等不利因素。

笔者采用爱西特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单纯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治疗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也优于单纯爱西特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且价格低廉,尤其适宜广大基层医院开展。特别是对慢性肾衰氮质血症期病人疗效更好,治疗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加明显。对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爱西特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还可以减少血液透析病人透析的次数,减轻病人的痛苦,又大大减少了医疗费用,是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的。

参考文献

[1] 邵燕燕,曲黎,史艳萍.参芪地黄排毒汤治疗慢性肾衰35例.陕西中医,2002,10:883-884.

[2] 张春荣.大黄和爱西特合用治疗慢性肾衰34例[J].中医研究,2003,3:30-31.

慢性结肠治疗方法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止泻散和灌肠合剂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用药疗效。方法 统计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组,治疗组100例采用组汤散合用,与中药灌肠联合疗法治疗,对照组100例用单纯汤剂治疗。均按常规用量治疗,10 d为1疗程,观察服药后30 d后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2%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以汤剂配服结肠止泻散结合灌肠合剂联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高,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辩证论治;结肠止泻散;灌肠合剂;用药经验

[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a)-0149-02

慢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肠道疾病的一种,是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的肛肠疾病。症状为左下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粘液、便秘或泄泻交替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不断,反复发作,具有慢性、反复性、多发性的特点。西医多以抗菌消炎止泻调节菌群为手段,复发率高。西医称之为不治之症。祖国医学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确切[1]。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确定该院以汤剂配服结肠止泻散结合灌肠合剂联合特色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特对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0例确诊为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试验,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临床数据,评价我院特色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来源于该院治疗的200例典型患者,经电子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患者。

1.1.1性别与年龄其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者65岁,20~30岁30例,30~40岁84例,40~70岁86例;病程:3个月~1年44例,1~2年102例,2年以上54例。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 平均年龄(39.85±4.41)岁;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 平均年龄(38.85±4.75)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

1.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在3~5次/d,左下腹部或脐周部压痛,多数有黏液血便及有“腹痛-排便-缓解”的规律。疾病类型:其中脾胃虚弱型30例;湿热型35例;脾肾阳虚型36例;肝气郁滞型22例;中气下陷型15例;寒热虚实夹杂62例。

1.1.3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相关诊断标准。治愈:用药3个疗程后,症状、体征消失,6个月内无复发,结肠镜复查肠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肠镜复查肠黏膜病变显著减轻;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结肠镜复查无改善或加重。

1.2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医辩证分型辩证的方法。以中药汤剂送服结肠止泻散,配合中药灌肠[3]的方法,汤散合用,内服与灌肠同用。疗程为30 d。

结肠止泻散其组成:党参20 g,白术15 g,茯苓12 g,车前子10 g,乌梅30 g,苍术10 g,半夏10 g,陈皮10 g,防风10 g,白芍12 g,厚朴10 g,木香10 g,郁金10 g,当归10 g,山药30 g,秦皮10 g,五味子12 g,苦参5 g黄柏5 g,补骨脂10 g,肉豆蔻12 g,甘草10 g,吴茱萸5 g肉桂5 g,干姜5 g,研为细末,用药袋分装,9 g/袋,2次/d,1次/袋,10 d为一个疗程。

中药灌肠方:

肠炎合剂:黄连20 g马齿苋20 g白及20 g三七10 g海螵蛸30 g白头翁10 g苍术10 g苦参20 g乌梅20 g独活10,防风20 g香附10 g白芍30 g煎取200~300 mL保留灌肠。1剂/d。10剂一疗程。

注:上述药材饮片均来自该院中药房,从达标商业药材站进货的地道药材如山西党参,浙江白术、白芍,郁金;云南茯苓,三七,吉林五味子,车前子,四川乌梅,黄连;河南怀山药,富阳半夏,临安吴茱萸,内蒙甘草;宜宾干姜;甘肃当归,庆元厚朴,江苏薄荷,苍术等。

1.2.1脾胃虚弱型腹泻伴有纳差、乏力、消瘦、舌淡、脉细弱者,用参苓白术散加减[4]。

1.2.2湿热下注型腹泻伴有肛门灼热,舌质红,苔薄黄根腻,脉滑者,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1.2.3脾肾阳虚型腹泻伴有脘腹冷痛,腹软喜按,得暖则舒,口淡无味,舌淡胖,苔滑润,脉沉细弱。方用理中汤合四神丸[5]加减。

1.2.4肝旺脾虚型腹泻伴有心烦易怒,情绪不宁,抑郁不舒,多有嗳气频作,舌质红,脉稍弦。方用痛泻要方[6]加减。

1.2.5中气下陷型腹泻伴有脘腹坠胀,倦怠乏力,气短,食后饱胀,纳呆食少,舌苔薄白脉沉细。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1.2.6症状相兼错杂型联合以上汤剂合而治之,仍然处方后送服结肠止泻散,配合灌肠治疗。

对照组:根据辩证分型采用相应的汤剂单独治疗。疗程30 d。

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

1.3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讨论

当前,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明确,特发于结肠部位的自身免疫机制低下、黏膜和黏膜下血管、神经变性、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炎症性功能性并存或交替出现的症候群[7],治疗以激素及水杨酸制剂为主,尚能控制病情,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高。

该院以汤剂配服结肠止泻散结合灌肠合剂联合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统计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没有不良反应发生。

与近期临床研究成果比较,我们发现:该院研究中治疗组有效率98%高于单纯中药灌肠组朱乃宾等有效率95%;谷越涛用痛泻要方加减治慢性结肠炎有效率95%-;大于尹玲用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慢性结肠炎有效率97%;与崔世军参苓白术散合真人养脏汤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效率98%治愈率80%好转率18%),比较有效率同为98%,但我院治愈率88%,好转率10%,该院治愈率88%>崔等80%,具有明显优势。充分证明了以汤剂配服结肠止泻散结合灌肠合剂联合治疗慢性结肠炎明显优于西药,和单一方式给药,具有疗效高,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祖国医学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慢性结肠炎久泄则累及肝肾,病程缠绵,虚证居多。多以虚实夹杂,标本互见,寒热并作为其特点。治疗慢性结肠炎[8]:善抓各期特点,急性期清热燥湿为主,不忘调理肝气,善用风药,内服结合灌肠;恢复期,补脾益气,行气活血,注重温补肾阳,及生活调摄,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该院在用药方面既继承了祖国医学的经验,也借鉴了现代文献成果,其相同点,即疏肝利湿止泻治标,健脾温阳补肾固本;其不同之处,即多剂型给药,多方式给药,多脏腑调节,攻补结合,标本兼顾,善治疑难复杂症状,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

分析近代研究成果表明 :中药灌肠给药是有效可行的,祖国医学经验为内服汤药和结肠止泻散的组方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充分证明我院以汤剂配服结肠止泻散结合灌肠合剂联合特色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诚然,结肠止泻散和灌肠合剂应用也常有局限,如菌群紊乱需结合益生菌效果会更好;溃疡糜烂型需结合云南白药或粘膜保护剂应用,有的患者特殊体质,如对药物过敏或存在心脑疾病不能使用药物或灌肠,都影响治疗的疗效。中老年不明原因的腹泻应进行超声、CT、结肠镜等检查,排除胰腺,结肠肿瘤,必要时进行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辩证施治,注意饮食卫生调理,保持情绪舒畅等全面考虑。才能较少复发,提高治愈率。

该院采用中医辩证分型辩证的方法。特色治疗慢性结肠炎虚实夹杂,标本互见,寒热并作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纯艳,徐进,纪小亮,等.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近况[J].中医药学报2011(4):107-108.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0-133.

[3]路欣.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71-1672.

[4]崔世军,高世真.参苓白术散合真人养脏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2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1(22):200.

[5]尹玲.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慢性结肠炎87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9):71-72.

[6]谷越涛.治慢性结肠炎-痛泻要方加减[J].家庭医药,2009(12):124-125.

慢性结肠治疗方法篇6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a)-0149-02

慢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肠道疾病的一种,是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的肛肠疾病。症状为左下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粘液、便秘或泄泻交替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不断,反复发作,具有慢性、反复性、多发性的特点。西医多以抗菌消炎止泻调节菌群为手段,复发率高。西医称之为不治之症。祖国医学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确切[1]。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确定该院以汤剂配服结肠止泻散结合灌肠合剂联合特色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特对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0例确诊为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试验,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临床数据,评价我院特色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来源于该院治疗的200例典型患者,经电子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患者。

1.1.1 性别与年龄 其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者65岁,20~30岁30例,30~40岁84例,40~70岁86例;病程:3个月~1年44例,1~2年102例,2年以上54例。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 平均年龄(39.85±4.41)岁;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 平均年龄(38.85±4.75)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

1.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在3~5次/d,左下腹部或脐周部压痛,多数有黏液血便及有“腹痛-排便-缓解”的规律。疾病类型:其中脾胃虚弱型30例;湿热型35例;脾肾阳虚型36例;肝气郁滞型22例;中气下陷型15例;寒热虚实夹杂62例。

1.1.3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相关诊断标准。治愈:用药3个疗程后,症状、体征消失,6个月内无复发,结肠镜复查肠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肠镜复查肠黏膜病变显著减轻;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结肠镜复查无改善或加重。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医辩证分型辩证的方法。以中药汤剂送服结肠止泻散,配合中药灌肠[3]的方法,汤散合用,内服与灌肠同用。疗程为30 d。

结肠止泻散其组成:党参20 g,白术15 g,茯苓12 g,车前子10 g,乌梅30 g,苍术10 g,半夏10 g,陈皮10 g,防风10 g,白芍12 g,厚朴10 g,木香10 g,郁金10 g,当归10 g,山药30 g,秦皮10 g,五味子12 g,苦参5 g黄柏5 g,补骨脂10 g,肉豆蔻12 g,甘草10 g,吴茱萸5 g肉桂5 g,干姜5 g,研为细末,用药袋分装,9 g/袋,2次/d,1次/袋,10 d为一个疗程。

中药灌肠方:

肠炎合剂:黄连20 g马齿苋20 g白及20 g三七10 g海螵蛸30 g白头翁10 g苍术10 g苦参20 g乌梅20 g独活10,防风20 g香附10 g白芍30 g煎取200~300 mL保留灌肠。1剂/d。10剂一疗程。

注:上述药材饮片均来自该院中药房,从达标商业药材站进货的地道药材如山西党参,浙江白术、白芍,郁金;云南茯苓,三七,吉林五味子,车前子,四川乌梅,黄连;河南怀山药,富阳半夏,临安吴茱萸,内蒙甘草;宜宾干姜;甘肃当归,庆元厚朴,江苏薄荷,苍术等。

1.2.1 脾胃虚弱型 腹泻伴有纳差、乏力、消瘦、舌淡、脉细弱者,用参苓白术散加减[4]。

1.2.2 湿热下注型 腹泻伴有灼热,舌质红,苔薄黄根腻,脉滑者,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1.2.3 脾肾阳虚型 腹泻伴有脘腹冷痛,腹软喜按,得暖则舒,口淡无味,舌淡胖,苔滑润,脉沉细弱。方用理中汤合四神丸[5]加减。

1.2.4 肝旺脾虚型 腹泻伴有心烦易怒,情绪不宁,抑郁不舒,多有嗳气频作,舌质红,脉稍弦。方用痛泻要方[6]加减。

1.2.5 中气下陷型 腹泻伴有脘腹坠胀,倦怠乏力,气短,食后饱胀,纳呆食少,舌苔薄白脉沉细。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1.2.6 症状相兼错杂型 联合以上汤剂合而治之,仍然处方后送服结肠止泻散,配合灌肠治疗。

对照组:根据辩证分型采用相应的汤剂单独治疗。疗程30 d。

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当前,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明确,特发于结肠部位的自身免疫机制低下、黏膜和黏膜下血管、神经变性、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炎症性并存或交替出现的症候群[7],治疗以激素及水杨酸制剂为主,尚能控制病情,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高。

该院以汤剂配服结肠止泻散结合灌肠合剂联合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统计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与近期临床研究成果比较,我们发现:该院研究中治疗组有效率98%高于单纯中药灌肠组朱乃宾等有效率95%;谷越涛用痛泻要方加减治慢性结肠炎有效率95%-;大于尹玲用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慢性结肠炎有效率97%;与崔世军参苓白术散合真人养脏汤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效率98%治愈率80%好转率18%),比较有效率同为98%,但我院治愈率88%,好转率10%,该院治愈率88%>崔等80%,具有明显优势。充分证明了以汤剂配服结肠止泻散结合灌肠合剂联合治疗慢性结肠炎明显优于西药,和单一方式给药,具有疗效高,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祖国医学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慢性结肠炎久泄则累及肝肾,病程缠绵,虚证居多。多以虚实夹杂,标本互见,寒热并作为其特点。治疗慢性结肠炎[8]:善抓各期特点,急性期清热燥湿为主,不忘调理肝气,善用风药,内服结合灌肠;恢复期,补脾益气,行气活血,注重温补肾阳,及生活调摄,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该院在用药方面既继承了祖国医学的经验,也借鉴了现代文献成果,其相同点,即疏肝利湿止泻治标,健脾温阳补肾固本;其不同之处,即多剂型给药,多方式给药,多脏腑调节,攻补结合,标本兼顾,善治疑难复杂症状,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

分析近代研究成果表明 :中药灌肠给药是有效可行的,祖国医学经验为内服汤药和结肠止泻散的组方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充分证明我院以汤剂配服结肠止泻散结合灌肠合剂联合特色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诚然,结肠止泻散和灌肠合剂应用也常有局限,如菌群紊乱需结合益生菌效果会更好;溃疡糜烂型需结合云南白药或粘膜保护剂应用,有的患者特殊体质,如对药物过敏或存在心脑疾病不能使用药物或灌肠,都影响治疗的疗效。中老年不明原因的腹泻应进行超声、CT、结肠镜等检查,排除胰腺,结肠肿瘤,必要时进行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辩证施治,注意饮食卫生调理,保持情绪舒畅等全面考虑。才能较少复发,提高治愈率。

该院采用中医辩证分型辩证的方法。特色治疗慢性结肠炎虚实夹杂,标本互见,寒热并作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纯艳,徐进,纪小亮,等.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近况[J].中医药学报2011(4):107-108.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0-133.

[3] 路欣.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71-1672.

[4] 崔世军,高世真.参苓白术散合真人养脏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2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1(22):200.

[5] 尹玲.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慢性结肠炎87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9):71-72.

[6] 谷越涛.治慢性结肠炎-痛泻要方加减[J].家庭医药,2009(12):124-125.

慢性结肠治疗方法篇7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423-02

结肠途径治疗机是一种利用人体结肠粘膜功能的新型物理疗法,它通过结肠途径进行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向肠道灌注液体(药液)并停留一定时间,然后排出废液,利用结肠粘膜、肠腺的吸收和排泄功能,清除机体内的病原体及毒素、有毒物质,进而达到治疗目的。在治疗液体相同的前提下,治疗目的的达到与否,与液体进入深度(如低位结肠和高位结肠)、滤过面积、保留时间、灌注量、排出量、灌注的安全压力、速度、温度控制等因素有关。结肠途径治疗仪(又称:结肠途径治疗机、结肠透析机等)进入我国医疗市场时间不长,但其治疗效果已有一定口碑,它比一般灌肠仪器在提高上述因素方面有一定效果,已经在国内很多医院实际临床应用。本文对其近年治疗应用情况、范围及相应治疗机理进行一总结。

1 慢性肾脏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发展的最终结局,通常采用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甚则进行肾移植,但这些治疗费用昂贵,均不能适用于早中期CRF。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本病是通过在肠腔内建立透析系统,用大量的低渗透压水分子置换结肠黏膜,肠腺和毛细血管中的病原体及毒素,再将药液注入肠腔内,药物通过肠腺和毛细血管进入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目的。与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方法相比,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方式简单,作用面积小,临床应用疗效欠佳,而结肠途径治疗机采用现代电子技术辅以专门设计的探头,充分扩大了结肠黏膜的可透析面积,使体内有毒溶质及时地通过结肠黏膜排出体外,并较好地调节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另一方面,通过微机管理,使中药灌肠液在结肠内灌注与停贮的时间能够有序、有控地自动运作,药液与肠道黏膜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显著增加,使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一般临床治疗时,先进行清洁灌肠,再做结肠透析,这样成功率高,效果更好。该方法患者容易接受,而且费用低廉,能够长期坚持,无肠道疾患者都可行该法治疗。对慢性肾衰早中期,在目前尚无确实可行治疗方法的情况下,采用结肠透析治疗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冯继伟等[1]观察了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运用结肠途径治疗机,可深达肠腔50cm,使用自行研制的透析方,给予高位结肠透析,然后保留灌肠。对照组口服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明显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对照组治疗后,SCr、BUN、CCr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另外,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是高位结肠透析可显著延缓肾功能衰竭速度,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保守治疗的有效手段。

李芳等[2]观察了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并评价了其安全性。他们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和3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稳定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的面色晦暗和倦怠乏力优于对照组,P

黄雪霞等[3]应用本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00例,与常规的中药直肠点滴治疗80例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2个月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24h尿量变化及倦怠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水肿、夜尿增多等5项症状、体征积分等指标、症状。结果:经2个月治疗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65%,对照组总有效率31.25%。

2 结肠疾患

通过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结肠疾患,可排除肠腔和肠黏膜上的病原体及其毒素、有毒物质,同时将已软化、稀释的宿便排出体外,增大了肠腔容量,直肠压力相应减少,避免因直肠压力刺激而引起排便反射,对括约肌的刺激强度减少,液体在肠内保留时间相应延长。另一方面,可减少粪便对药液与肠黏膜的阻隔,使药液与肠黏膜充分接触,有利于药物的局部吸收,从而提高结肠疾患的药物保留灌肠疗效。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结肠疾患还有以下优点:(1)洗肠的药液为体内所需的电解质,避免电解质紊乱,药液恒温,病人舒适。(2)插管深度深(40cm-45cm),病人不用改变,适合行动不便、老年、危重病人。(3)可在药液中加入山莨菪碱能阻断乙酰胆碱、组织胺儿茶酚胺等活性物质的受体,解除痉挛,从而使药液保留在肠内的时间延长,增加疗效。(4)洗出的粪便通过肛管流入下水道,病人不用反复上洗手间,

陆美林[4]探讨了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结肠炎的可行性。方法:对80例结肠炎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

马秀珍等[5]探讨了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1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肠法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 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可减少粪便对药液与肠黏膜的阻隔。使药液与肠黏膜充分接触,有利于保留灌肠药物的吸收。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保留灌肠的疗效。

李积锦[6]观察了高位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结肠途径治疗仪对高位溃疡性结肠炎进行灌洗后注入中药作保留灌肠。结果:采用结肠途径治疗仪给药对高位溃疡结炎的治疗效果,比常规保留灌肠效果好,提高了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

王娟等[7]比较了使用结肠途径治疗机与传统保留灌肠给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结果:使用结肠途径治疗机组总有效率为93.5%,单纯保留灌肠组为73.3%。

吕黄勇等[8]进行了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3例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6.41% ,对照组总有效率52.75%。

3 肠道清洁

目前结肠镜广泛应用于疾病检查、辅助诊断和肠镜微创治疗,因此,术前肠道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肠道准备是否清洁、彻底,将直接影响肠镜的检查和治疗能否顺利完成。临床常用的肠道清洁方法较多,如番泻叶、大黄泡茶、甘露醇等口服给药,或者清洁灌肠,但这些方法,不能完全保证肠道准备的效果。使用结肠途径治疗机可以有效地进行肠道清洁,取得满意效果。

梁慕珍[9]探讨了结肠途径治疗机清洁肠道过程中,运用探头边灌洗边渐进结肠腔的灌洗方法,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胀、便意、情绪紧张、灌洗时间增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先清洁灌肠后用结肠机清洁肠道时,配合探头边灌洗边渐进结肠腔50cm以上的灌洗方法,既减少清洗过程中的不适症状,又缩短清洁肠道干净时间,节省护士工作时间,使患者及护士乐于接受,值得推广。

4 急性胰腺炎

结肠途径治疗机通过结肠灌注使肠腔内建立行之有效的透析系统,提高肠腔内毒素及有毒物质的清除率,使附着在肠粘膜上正在侵袭、繁殖的病原体及其毒素、毒物得以清除,有效控制了肠道细菌易位感染。及时解除了梗阻。减轻胰腺炎性反应,促进胰腺功能的恢复。并使肠腔内液体的离子、溶质、药物进行充分交换、吸收,避免了口服给药与禁食、胃肠减压的治疗矛盾。有效控制了胰腺炎的恶性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可对降低手术率、病死率和缩短住院天数起到作用。

进行这方面探讨的有张克明[10]、石莉[11]、罗永琼[12]等。

目前结肠途径治疗仪机器本身性价比可以为基础医院所接受,在肾脏内科、消化内科、肛肠科、急诊科和妇科等均有一定用武之地。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和设备本身工艺、性能的进一步完善,有理由相信结肠途径治疗仪的应用范围还会进一步有所拓展。

参考文献

[1]冯继伟,皮小陵.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0例[J].中医药学刊.2005;23(3): 558.

[2]李芳,庞嶷,杨霓芝,等.KYD-238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疗效分析[J].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6):868.

[3]黄雪霞,吴金玉,覃祚莲.中药结肠透析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393.

[4]陆美林.经结肠途径治疗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 海南医学.2004;15(9): 68.

[5]马秀珍,伊玲玲.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疗效观察[J].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3):227.

[6]李积锦.结肠治疗仪给药治疗高位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3):271.

[7]王娟,李晓慧,邵立春,等.使用结肠途径治疗机与传统保留灌肠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观察[J].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18):2748.

[8]吕黄勇,李政文,尧登华.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3例临床观察[J]. 西南军医.2004;6(2):19.

[9]梁慕珍.结肠机清洁肠道时采用不同方法灌洗的临床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57-58.

慢性结肠治疗方法篇8

[中图分类号] R57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118-02

Oral taken and retention enem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lcerative colitis

ZHAO Xin1, LIU Ling2

(1. 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Hepingli Hospital of Beijing City, Beijing 100013,China;2.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Chang'an area of Xi'an City,Shaanxi Province, Xi'an710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oral taken and retention enem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64 patients of chronic ulcerative col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and control group, each of 3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sulfasalazin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oral taken and retention enem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9% and 81.3%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Oral taken and retention enem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lcerative colitis has better efficacy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 it is worth spreading.

[Key words] Chronic ulcerative col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tention enema; Sulfasalazine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结肠炎症性疾病,其病变位于大肠,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多数在直肠乙状结肠,可扩展至降结肠、横结肠,也可累及全结肠,一般发病应该积极治疗。笔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均符合第6版《内科学》中该疾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21~65岁,平均(32.6±2.9)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10.8±0.7)个月;病变累及直肠19例,直肠乙状结肠31例,左半结肠8例,右半结肠6例。所有患者均以腹泻、腹痛、脓血黏液便为主要临床症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口服,1 g/次,4次/d,疗程为8周。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苦参30 g,黄柏30 g,血竭20 g,白芨30 g,三七粉15 g,白头翁30 g,地榆30 g水煎取浓汁450 ml,早晚餐后各服150 ml,余150 ml保留灌肠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5~7 d进行下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或X线)等各项检查肠黏膜正常,大便常规检查无红、白细胞视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肠黏膜轻度炎症,大便常规检查有少量红、白细胞视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及结肠镜等检查无改善视为无效。治愈+好转=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包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 0,P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头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观察组出现食欲不振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9 7,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直肠黏膜的弥漫性炎症,其临床特点为原因不明的、时好时坏的血性腹泻[2]。该疾病发病机制虽未完全明了,但一般认为与免疫、精神神经、过敏、遗传及非特异性感染等因素有关[3]。对于暴发型及病情严重的患者,不宜在家里治疗,应尽快送往附近医院就诊。轻型患者建议采取中医中药治疗,在有经验的医生辨证指导下进行调理。对照组中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其中柳氮磺胺吡啶为磺胺药,其特点是服用后,在远端小肠和结肠,通过抑制血栓素合成酶及脂氧酶通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溶蛋白酶活性以及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产生抗炎效果[4]。本研究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良好。临床灌肠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用于治疗,多采用保留灌肠,其主要适用于无严重肛周疾患、无严重直肠占位性病变及无直肠内出血倾向的便秘、慢性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及慢性肾衰竭;另一方面是用于检查,多采用清洁灌肠,主要用于纤维结肠镜检查前及胆道造影检查前作肠道清洁工作,以增强检查效果[5-6]。

综上所述,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7.

[2]张国权.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8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12):17.

[3]桑绍绪.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J].山西中医,2009,25(6):37.

[4]石湘波.柳氮磺胺吡啶联用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1例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9):20.

慢性结肠治疗方法篇9

[中图分类号] R57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a)-190-02

Analysis on clinical treatment of 110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

SHI Jinso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Center Hospital of Yi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Yiyang 41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best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 of 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 (CIP).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10 patients with serious CIP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1995 to January 2011 was analysed. 11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urgery group (62 cases) and non-surgery group (48 cases). Surgery group were given surgical treatment such as colostomy and cutting lesion intestines. The data on death, recurren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to compare the surgery and non-surgery methods. Results: The survival rate, disease recurren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surger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non-surgery group (RRdeath=0.49, P=0.02<0.05; RRrecurrence=0.46, P=0.000 1<0.01; RRquality of life=0.52, P=0.000 1<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urgery group and non-surgery group in terms of complicated infection (RRinfectious diseases=1.06, P=0.80>0.05). Conclusion: Surgical treatment may be a good choice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rious 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

[Key words]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 Surgery; Prognosis

慢性假性肠梗阻(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CIP)是一种没有机械性梗阻因素但具有肠梗阻症状,以胃肠道缺乏协调运输功能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慢性假性肠梗阻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是由肠道平滑肌异常或肠神经系统异常造成,而继发性病因主要有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紊乱、帕金森病及EB病毒感染等[1]。慢性假性肠梗复发频繁,而且病情轻重个体间差异很大。目前的临床药物治疗诊疗慢性假性肠梗阻效果有限,而且病情严重的患者药效很差,往往需行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盲肠造瘘、部分肠管切除等处理[2-3]。但目前对严重慢性假性肠梗阻患者是否采用早期手术探查治疗尚存在争议,需进一步研究分析。笔者总结1995年6月~2011年1月治疗的110例严重慢性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5年6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了127例严重慢性假性肠梗阻患者,其中,男68例,女59例;平均年龄(41.5±17.4)岁。在127例患者中,有110例随访成功,将其分为手术组(62例)和非手术组(48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有肠梗阻的表现;②有严重的肠道动力障碍;③无机械性梗阻的证据;④一年内复发多次或需入院接受手术或营养支持等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差的患者。排除标准:①轻症患者,不需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盲肠造瘘、手术切除肠管等处理;②手术证实为机械性梗阻的患者。

1.3 方法

手术组主要行盲肠造瘘、病变肠管切除等治疗。非手术组行保守治疗,主要行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出院后每6~12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为6~180个月,平均82个月。

1.4 随访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为死亡率、复发率;次要观察指标为生活质量情况、操作相关感染等。死亡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情况。生活质量情况评价主要依靠是否明显影响正常工作或户外活动进行评价,其中生活质量的下降定义为明显影响正常工作或户外活动,以致被迫中止相关活动。操作相关感染包括住院期间治疗操作引起的感染及后续的创口、造瘘口感染。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并计算危险比(Risk Ratio,RR)。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随访时间为2000年12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127例严重慢性假性肠梗阻患者中,有110例(86.6%)随访成功,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基本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间临床基本特征具有均衡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随访结果比较

手术组患者预后在生存率、复发率及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非手术组(表2),死亡率降低51%(RR=0.49,95%CI:0.26~0.91,P=0.02),复发率降低54%(RR=0.46,95%CI:0.36~0.68,P=0.000 1),生活质量也明显升高(RR=0.46,95%CI:0.38~0.71,P=0.000 1)。两组在并发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0.05)。

3 讨论

目前国内部分学者认为,慢性假性肠梗阻患者原则上尽可能避免手术治疗,当非手术治疗无效,病变又较局限的慢性假性肠梗阻或腹胀严重,有肠管缺血、坏死、穿孔可能者,可考虑手术治疗[3]。但Connor等[2]认为慢性假性肠梗阻晚期病情一般较重且肠道病变一般较明显,应手术切除病变严重或无功能的肠段。所以对慢性假性肠梗阻的治疗是否采用手术治疗目前存在争议,需进一步研究分析[3]。笔者总结1995年6月~201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严重慢性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在生存率、疾病复发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对比,发现经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在生存率、疾病复发及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非手术组,死亡率降低51%(RR=0.49,95%CI:0.26~0.91,P=0.02),复发率降低54%(RR=0.46,95%CI:0.36~0.68,P=0.000 1),生活质量也明显升高(RR=0.46,95%CI:0.38~0.71,P=0.000 1)。因此本研究认为对于严重慢性假性肠梗阻患者,早期行手术探查治疗效果较好。

目前国外学者也逐渐倾向于提倡对晚期假性肠梗阻患者应行早期手术探查治疗,因为慢性假性肠梗阻晚期患者病情一般较重,而且肠道多有明显组织病变,所以对严重慢性假性肠梗阻患者,应选择早期手术探查治疗[4-5]。笔者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认为,对本病晚期患者需积极行手术探查治疗,有助于较早明确诊断,祛除病灶,改善症状及患者预后。若进行保守治疗,不仅会错过手术最佳时机,而且还会导致病情不断加重,引发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预后较差[6]。

此外,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目前国内外对慢性假性肠梗阻的诊断缺乏有效诊断方法,目前仍主要依靠结合临床症状并排除机械性肠梗阻等疾病可能这一排除方法进行诊断。本研究非手术组可能存在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没有排除,对本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慢性假性肠梗阻的诊断技术方面需进一步研究,目前胶囊内镜在这一疾病诊断上的应用值得期待[7]。其次,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易受研究者选择偏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结果需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验证,以提供这方面的临床最佳治疗依据。

总之,本研究认为手术治疗严重慢性假性肠梗阻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对于严重慢性假性肠梗阻患者,宜行早期手术探查治疗。

[参考文献]

[1] Panganamamula KV, Parkman HP. 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 [J]. Curr Treat Options Gastroenterol,2005,8(1):3-11.

[2] Connor FL, Di Lorenzo C. 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J]. Gastroenterology,2006,130(2 Suppl 1):29-36.

[3] 穆标.慢性假性肠梗阻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10):1512-1514.

[4] Lapointe R. Chronic idiopath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 treated by near total small bowel resection: a 20-year experience [J]. J Gastrointest Surg,2010,14(12):1937-1942.

[5] Choe EK, Park SH, Park KJ. Colonic pseudo-obstruction with distinct transitional zone inconstipation patients: pathological analysis and 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J]. Am Surg,2011,77(6):736-742.

慢性结肠治疗方法篇10

放射性肠炎多为盆腔恶性肿瘤, 如直肠癌、子宫颈癌等在接受反射治疗后引起的小肠、结肠和直肠的放射性损伤。放射性肠炎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慢性放射性肠炎多发生在放疗结束后12~24个月, 甚至数年~数十年。随着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放射性肠炎分为放射性小肠炎和放射性结直肠炎, 其中放射性结直肠炎主要就诊于消化内科,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现将吉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42例慢性放射性结直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栓、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地塞米松、思密达、谷氨酰胺保留灌肠治疗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观察40例患者均为2007年~2013年吉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治疗组:24例, 其中男1例, 女23例;对照组:18例, 其中男2例, 女16。年龄35~68岁, 平均年龄(54±12岁)。其中前列腺癌2例, 膀胱癌1例, 宫颈癌26例, 卵巢癌13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了放射治疗。42例患者至少有血便、黏液便等主要症状, 也有里急后重和疼痛、坠胀感等表现。患者的肿瘤的临床分期相仿, 结肠镜检查后病变范围均在距肛缘45 cm以下, 均有明显的糜烂和溃疡, 并有新鲜渗血, 其中有肠腔狭窄7例。

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栓(莎尔福栓剂), 1.0g/次, 2次/d外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d静脉滴注;思密达6.0 g/次, 加地塞米松10 mg, 1次/d保留灌肠;复方谷氨酰胺颗粒(舍兰)2.01 g , 1次/d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思密达6.0 g/次, 加地塞米松10 mg, 1次/d保留灌肠;复方谷氨酰胺颗粒(舍兰)2.01 g, 1次/d保留灌肠。治疗过程中地塞米松的用量根据好转情况逐渐减量。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禁食奶制品、海鲜, 给予低纤维素饮食, 并保持排便通畅。疗程3周。

1. 3 疗效判定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 大便常规检查阴性, 结肠镜检查溃疡和糜烂明显减少, 甚至消失;有效:症状、体征消失, 大便常规检查为阴性, 结肠镜检查溃疡和糜烂较治疗前减轻;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结肠镜检查较治疗前未见明显改变。

1. 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两组方法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见表1。治疗组美沙拉嗪栓、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地塞米松、思密达、谷氨酰胺保留灌肠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67%, 显效率为66.67%;对照组思密达、地塞米松和复方谷氨酰胺颗粒保留灌肠治疗后的有效率为83.33%, 显效率为55.56%。两组有效率、显效率结果相比较 χ2值为0.65和0.21,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 放射治疗已经成为多种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 随之而来的放射性损伤的患者逐渐增多。放射性肠炎是因盆腔或腹部疾病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小肠和结肠损害, 常见的原发疾病是子宫、附件、膀胱、直肠的恶性疾病。放射性肠炎分为急性和慢性, 若持续3个月以上, 则为慢性放射性肠炎[1]。放射性肠炎主要病理特征为间质纤维化和进行性闭塞性血管炎。慢性炎症导致黏膜变薄, 黏膜下层致密纤维化, 黏膜溃疡甚至穿透黏膜下层, 进行性血管炎导致终末小动脉和小动脉闭塞, 微静脉和小静脉因宫腔被泡沫细胞和纤维斑块阻塞而发生闭锁, 弹性纤维和蛋白原性血栓将更加重小脉管阻塞, 这些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肠缺血、黏膜溃疡、肠壁坏死、出血、狭窄[2]。

美沙拉嗪可以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 对肠壁的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有炎症的肠壁的结缔组织效果更好, 美沙拉嗪栓剂由缓释微囊组成, 可直接到达作用部位, 缓慢释放, 局部浓度高, 栓剂形状与生理结构吻合, 特别适用左半结肠的炎症。

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治疗结肠血管闭塞性或非闭塞性疾病, 肠黏膜是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的组织之一, 有研究提示丹参的活血、化瘀、抗凝作用可以改善肠道微循环, 减轻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 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

地塞米松为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可减轻A介导的细胞毒性, 抑制环氧合酶的表达, 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 抑制细胞黏附表达因子基因的转录, 抑制中性粒细胞核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的趋化, 减轻炎症反应, 缓解毒性症状。

思密达增强黏膜表面的黏膜屏障, 利于受损黏膜的修复, 谷氨酰胺是肠道黏膜细胞特殊的营养物质, 可加速结肠黏膜辐射损伤后的修复作用[4]。

本研究结果表明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两组总有效率为91.67% 和83.33%, 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 0.5>P>0.25), 显效率分别为66.67%和55.56%, 两者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1 0.75>P>0.50)。说明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均较高, 但显效率仍不高, 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比较虽然无统计学差异, 但实验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较对照组高, 不失为治疗放射性肠炎的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同时认为慢性放射性肠炎是一个慢性长期的治疗过程, 本研究的治疗时间较短可能不能完全反应治疗的最终结果, 增加样本量和治疗的时间, 同时进行长期随访可能对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的探索更有利。同时在治疗前需要与原发肿瘤复发相鉴别, 积极治疗和预防原发肿瘤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亚历. 图解消化病学—临床经典诊断与治疗方法.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3:183-185.

慢性结肠治疗方法篇11

[中图分类号] R516.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a)-167-02

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有上升趋势,多数学者认为其可能由免疫、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病变主要限于直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病情轻重不等,以轻、中型为主,多为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情。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近几年,笔者以中西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15例,疗效好,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均符合慢性溃疡性直肠炎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型。临床症状以腹泻、黏液便和黏液脓血便为主,部分患者伴有腹痛、腹胀、里急后重、发热、消瘦、关节痛。将全部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16~55岁,平均31.1岁,轻度8例,中度7例。治疗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17~54岁,平均31.3岁,轻度8例,中度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是诊断本病和鉴别诊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可直接观察直肠黏膜变化,取活组织检查,并确定治疗。本病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临床类型。内镜下所见重要改变有: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并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病变明显处见弥漫性糜烂和多发性浅溃疡;慢性病变见假息肉及桥状黏膜。结肠镜下黏膜活检组织学见弥漫性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活动期表现为表面糜烂、溃疡、隐窝炎、隐窝脓肿;慢性期表现为隐窝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减少和潘氏细胞化生。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4次/d,1 g/次,症状稳定后减量给予维持治疗。治疗组给予0.5%甲硝唑注射液100 ml、云南白药1 g和地塞米松5 mg保留灌肠,每晚1次,灌肠后平卧1 h,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

每疗程结束后作结肠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判断疗效。有效:临床症状缓解或明显好转,肠镜下充血、水肿减轻或消失,糜烂、溃疡已愈合。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下无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统计学软件为SPSS12.0。

2 结果

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14/15);对照组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3.3%(11/1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讨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原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可能由免疫、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因病变主要局限于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所以结肠镜检查结合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提高了对本病的认识。本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国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为轻、中型,重型少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较多。轻、中型多以口服药物为主。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为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副作用大、多。口服常规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副作用也较多。近年来采取了药物保留灌肠的给药途径治疗,增加了肠道局部的药物浓度,提高了疗效,避免了对胃黏膜的损伤,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而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临床类型。保留灌肠治疗尤其适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患者。本治疗组选用甲硝唑注射液、云南白药和小剂量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甲硝唑为厌氧菌杀菌剂,可抑制肠内厌氧菌,而不引起菌群失调,不诱发二重感染,与常用抗生素之间无拮抗作用,有免疫抑制作用,影响白细胞趋化作用;云南白药具有活血、止血、止痛、祛瘀生新、消炎等作用;地塞米松为合成皮质类固醇药物,可抑制磷脂酶,阻止细胞膜磷脂结合花生四烯酸转化为游离花生四烯酸,使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生成减少,减轻炎症性肠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缓解毒性症状。该药局部应用,局部作用明显,并且应用剂量小,无不良的副作用。从理论上讲,三药配方是合理的,三药合用既抑制了炎症和免疫反应,缓解了毒性症状,又促进肠黏膜修复,同时局部用药副作用小,近期效果好,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由于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病程长、易复发,提高远期疗效仍是今后进一步探讨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409-415.

[2]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5:443-449.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7:836.

慢性结肠治疗方法篇12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的肛肠病,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该病治疗时间较长,西医对此病主要运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疗,效果不理想。我科自2013年1月~2014年5月,采用中药灌肠结合六合治疗仪治疗慢性结肠炎, 并加强护理, 与单用中药灌肠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 男20例,女30例; 年龄27~85岁,平均58岁。病程3~14年,平均5年。主要症状有:慢性腹泻或便秘,双侧腹部及双侧下腹部的纯痛或隐痛,或腹胀,大便带粘液有些伴肠鸣。专科情况: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下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等。纤维结肠镜检查显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易出血。此外,有些患者伴有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症状。根据治疗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中药组。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中药组: 以中药煎液灌肠。遵循中医学外用灌肠方以清热燥湿为主,常兼以收敛止血等法。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健脾和中和通补通用相结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症[1]。我们采用苦参30g,地榆15g,槐花15g,水煎浓缩至100~250ml,另将珍珠层粉6g溶于药液中,保留灌肠。其中苦参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主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地榆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槐花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作用;珍珠粉能促进溃疡的愈合。若腹痛明显可加没药、莪术以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若大便次数增多,结肠水肿明显者,可加生苡仁利水消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按常规保留灌肠方法灌肠, 每晚1次。实验组: 于中药煎液灌肠30min前, 将六合治疗仪( 湖南六合医疗用品公司生产的LK-D智能型) 输出电极贴于患者脐周,根据患者对振幅和热感的耐受力调节最佳输出强度, 治疗时间15~25min, 2次/d, 第一次于上午常规执行, 第二次于中药灌肠前30min, 持续治疗1w。 保留灌肠应选择在临睡前进行,预先嘱患者排空大小便,静卧15min左右后实施常规保留灌肠,患者取左侧卧位,操作者将肛管后,轻轻地插入15~30cm,灌入药液温度为38~40℃,湿热阻滞型患者,药温偏低,虚寒性患者药温偏高。100~150ml/次,对高位病灶患者,药量可酌情加至200ml左右;注意药量应由少渐多,根据患者的适应能力,逐渐加量。给药后保持膝胸卧位30min,再取左侧卧位,后右侧卧位,臂部垫高,在给药后静卧数小时,药液保留4h以上,以达到止泻消炎,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

1.3护理

1.3.1心理护理 慢性结肠炎病程长,迁延不愈,患者容易焦虑不安,所以我们在护理工作中要加强心理护理。向患者详细介绍慢性结肠炎的病因、发病因素,以及治疗和护理的有关知识; 有意向他们介绍成功治愈病例资料, 以缓和患者情绪, 同时, 帮助患者自我放松, 如听音乐或散散步,也可深呼吸,解除患者的心身紧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强烈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 饮食的护理 慢性结肠炎患者多是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肠道易并发感染,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可适量食用,同时还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注意个体差异。如吃一些本不应对肠道造成影响的食品后腹泻加重,就要找出原因,摸索规律,以后尽量不要食用。

1.3.3生活护理 患者平常应加强锻炼,如打太极拳,以强腰壮肾,增强体质,注意腹部保暖。

1.4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文献[2]:显效: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消失,腹部无压痛,纤维结肠检查显示肠黏膜水肿消失,大便常规正常。好转: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减轻,大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大便常规正常。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2结果

两组的疗效比较:实验组:显效16例, 好转7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7例,好转11例,无效7例。实验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72%。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慢性结肠炎是一个泛指的名词,泛指某些已知或者未知原因造成的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上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特异性结肠炎和非特异性结肠炎,好发于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等部位。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为特征。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肠道感染、神经精神因素、过敏因素、自体免疫等有关,临床疗效不佳。中医学认为是由外邪伤脾、湿热蕴结,脾失健运、湿浊内阻等所致气血凝滞,壅而为脓为瘀,致腹痛、痢下赤白粘冻等症状。六合治疗仪是将常规用电转化为人体可接受的中频电脉冲,综合了电子针灸、红外热疗、生物电疗、药物导入及按摩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 在本组慢性结肠炎病例治疗中,以安全的输出电极敷于脐周,一方面通过电子针灸刺激神阙,中脘,天枢,关元,大横等穴位调整肠道机能, 起制泄止痛消胀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红外热疗其温热作用治疗虚寒腹痛腹泄,调和肠胃。结合六合治疗仪, 其综合作用促进肠黏膜水肿消退, 舒张肠肌张力, 恢复肠机能。另外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使药物能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还能起到局部冲洗清洁的作用, 操作简单无痛苦, 安排时间合理, 患者易于接受。实验组的患者能 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积极地配合中药灌肠实验六合治疗仪治疗,并取得92%的有效率。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