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预防策略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3 09:42:11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篇1

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和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肺结核疫情在我国的情况十分严重,我国肺结核患病人数据世界第二位。根据现代的医疗水平,若是肺结核疾病能够及时发病并给予规律合理的理化治疗,有望治疗痊愈,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失败病历较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慢性传染源的存在。因此,对慢性传统源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寻找相应的预防策略十分重要,下文将对这两方面内容做出具体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选取50名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其中27名男性,23名女性,年龄为8-82岁,平均年龄为(44.2±1.2)岁;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实施预防管理后的50例肺结核患者,称为观察组,其中25名男性,25名女性,年龄为6-80岁。两组年龄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对比方法

采用回顾对比的分析方法,根据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统计方法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出传染源的特点和传染规律,找出预防治疗对策。

1.3判断标准

根据两组康复率的统计,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地判定2014年1月-2014年6月患者的预防治疗对策的有效性。或者采用问卷调查表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方式为SPSS21.0,P

2、结果

2.1肺结核治愈率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显著(P

2.2肺结核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差异显著(均P

3讨论

3.1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特点

(1)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传播率高。我国约有5.5亿人口已经受到肺结核感染,其感染率为44.5%,其中受感染人群中老年人居多, 0 岁~14 岁儿童的受感染率仅为9%,之后随年龄的增长其感染率也在增长。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城市人口的受感染率高于农村人口。

(2)耐药性强并在这年上升。肺结核的慢性传染源为结核菌,此菌体的耐药率达到27.8%,该病菌的初始耐药率为18.6%,而其继发耐药率则达到46.5%。并且此病菌趋向于耐多种药物,针对肺结核的主要治疗药物的耐药率更高。

3.2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预防策略

(1)加强肺结核疾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和健康知识教育。为了提高大众对于肺结核疾病的认识,医务人员以及相关的公益组织应承担起肺结核疾病防治宣传和健康知识教育的任务。国家政府部门应通过电视媒体、报纸、宣传册等途径宣传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和肺结核病产生的原因、传播的途径以及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防治等预防知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肺结核并的重视,促使民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

(2)接种免疫预防疫苗。目前,我国已有的卡介菌免疫疫苗针对新生儿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是此免疫疫苗用于成年人其预防作用相对差些,因为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随年龄的增长期传染率也越高,成年人患结核病的概率也就越高,因此需要相关的疾病预防部门不断研发新的结合预防疫苗。

(3)加强医防合作。各非机构机构诊疗医务人员对于结核病的诊疗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结核病的早期治疗和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控制有着直接影响[2]。因为非机构的诊疗医务人员对于国家流行病学知识的了解和防治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针对此类病症患者可能会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期或是误诊而导致其传染源逐渐扩大,进而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加强非机构义务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

(4)采用化学药物进行预防。化学药物预防措施是肺结核疾病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药物防治能够有效控制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传播。通过体检对感染由结核杆菌且其试验成阳性的群体根据具体情况,给其服用预防药物。以遏制结核杆菌的进一步传播和结核病的形成。

总之,对于肺结核疾病来讲,首先需要对医院慢性传染源特点分析,针对性制定预防策略,确保肺结核患者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篇2

报告显示,在未来20年里,40岁以上人群中,慢病患者人数将增长2~3倍,慢病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未来10年,糖尿病患者将成为上述4种疾病中患者人数最多的群体,而肺癌患者将增加5倍。此外,约有一半慢病负担发生在<65岁人群。

无独有偶,8月12日,在中国心脏大会上公布的2010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目前估计我国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病患者已达2.3亿。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而且,我国城乡居民的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率仍呈增长趋势。

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指出,根据世界银行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模式转换已经完成,从传染病和母婴疾病为主转换成慢性病和伤害为主。1973~1975年间,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所有死亡的58.2%,1991年上升至73.8%,到2000年则达到82.9%,导致近70%的伤残调整生命年的损失。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介绍到,目前我国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表现在体力活动明显不足,健康膳食问题明显,烟草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等因素,使居民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均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则推高了我国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医疗费用急剧升高。

对此,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其实,慢病给国家和个人造成的沉重的经济负担是可以避免的。如2010~2040年间,如果每年能将心血管类疾病死亡率降低1%,其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2010年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68%,或多达10.7万亿美元。近几十年来,中国在传染病控制方面成绩斐然,这也为尽早及时地着手应对慢病营造机遇。同时世界银行也警告到,若不迅速采取行动,将导致医疗费用上升、经济发展减速和社会不稳定的风险。

【原因】

社会因素导致慢病成为“传染病”

正如卫生部部长陈竺在第6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指出的,慢病是“社会传染病”,应高度重视导致慢病的社会决定因素。无论是癌症、糖尿病,还是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的致病因素,都离不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吸烟等危险因素。

最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指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是导致慢病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

体力活动明显不足。2006年我国九省进行的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中发现,18~55岁的居民体力活动中,男性总体力活动量在10年间减少了27.8%,女性减少了36.9%。而且,体力活动与肥胖有明确的关系,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也随着体力活动的减少而升高。

健康膳食问题明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变革,近30年来,我国居民整体膳食有了明显改善。但某些合理的食物摄入量在减少,原有一些不合理的膳食特点依然存在。其中包括:食盐的摄入量超过了指南推荐标准;水果蔬菜的摄入量较低;谷类食物摄入明显下降,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

烟草防控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总计烟民3.5亿,被动吸烟5.4亿。男性吸烟率正处于平台期,年轻女性略增加。另外,男性医生和教师的高吸烟率令人担忧;我国目前还存在吸烟低龄化的倾向;15岁以上非吸烟人群的被动吸烟率高达72.4%;吸烟导致的总经济损失近3000亿人民币,占GDP的1.5%。

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据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陈伟伟教授分析,由于期望寿命的增长,使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急剧转变,伴随而来的是,与老年人有关疾病的死亡率上升。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引发出生率的下降,也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而老龄化又使我国居民的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均呈上升趋势。而针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刘力生指出,中国虽然面临高血压防控工作的繁重任务,但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尤其没有必要面对患病人数的增加而忧心忡忡。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实际上是高血压防控见效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高血压防控预防心血管病死亡减少的结果。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高血压防控工作是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全社会对癌症预防的关注不够

而在癌症方面,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呈持续上升的态势。据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管忠震教授介绍,近期,《CA:临床医师癌症杂志》公布了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数据表明,2008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为1 270万,癌症致死例数为760万。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由于生育习惯改变、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及早诊意识不足等因素,乳腺癌发病率仍在上升;由于控烟不利,中国的肺癌发病率仍在升高;全球肝癌新发病例数为74.83万,其中一半发生在中国。

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主任刘宝瑞教授认为,目前,对肿瘤发生原因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虽然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但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多基因疾病。

他表示,肿瘤的发病率上升有内因和外因组成。外因是国家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经济上很大的成就,但付出了非常明显的环境为代价,如饮水、空气的恶化,在很多疾病方面都有所体现。内因就是肿瘤是一个多基因发生的疾病。

管忠震指出,目前,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地区的医学界也已意识到肿瘤医疗费用的迅猛提升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并通过有效干预或改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活动习惯,控制体重,减少烟酒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采取必要的癌症筛查或疫苗接种,确实可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今年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强调预防癌症的重要性,提醒如能及早发现和充分治疗,有1/3的癌症完全可以治愈,并警告说,如不进行干预,全球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将继续显著增加。人类目前已经掌握关于癌症病因及预防干预措施的大量知识。研究显示,不使用烟草、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和避免可造成癌症的感染等措施,可以预防40%的癌症。管忠震说,“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例数有200万人左右。如果能切实加强防癌工作,即便降低5%的发病率,也有可能挽救10万人的生命,这已经是功德无量了。”然而,管忠震认为,回顾过去,不论是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专业学会或我们的癌症专业人员,对癌症预防方面的关注和实际落实的工作都仍然十分不足。“强化预防理念不仅是肿瘤科医生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立足社区,使肿瘤防治工作前移。”

【观点】

医务人员决不能在这个紧要关头退缩,应该根据我国慢病患者的患病情况,尽快找出最佳的应对策略,决不能像非洲那样,本国的技术不行,就求救他国,然后由他们的人员帮助管理。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慢病管理还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决不能让他国越俎代庖,我们应该建立适合中国人的慢病管理体系,将慢病患者系统地管理起来,尽快攻克慢病的蔓延,决不能等到“谈慢色变”的来临。

――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 刘力生

在中国,患者到了康复期往往在家中进行康复治疗,而目前的现状,给以家庭为基础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护理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阶段,不断增加的老龄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妇女承担外出工作和家务的双重重担,大规模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造成的年轻人流入城市而老年人留守农村地区等,这些因素严重地冲击着以家庭为基础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护理系统,使这个系统变得更加脆弱。

――中国高血压联盟执行主席 吴兆苏

【对策一】

延缓发生高危行为年龄

近年来,多组流行病学调研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群年龄呈现前移趋势,已由10年前的62岁移至45岁,这也是造成我国慢性病患者近年来急剧攀升的主要原因。而农村居民心血管死亡率在20多年来发生了明显的增加(见图2)。刘力生指出,“人口老龄化固然不可避免地导致老年人群中常见慢性病比例增加,但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肺癌、肝癌和乳腺癌标化死亡率的升高表明,行为危险因素的上升(高盐饮食、脂肪摄入增加、谷类摄入减少和身体活动减少)更是导致这些疾病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降低人群中这些高危行为的比例,延缓开始发生这些高危行为的年龄,是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

就拿中晚期肿瘤患者来说,刘宝瑞表示,医生即便为其选用最前沿的诊疗方案,也仅仅能延长患者几个月的寿命。但如果医生主动做到早防控、早发现、早治疗,就会大大降低肿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也许多数医生认为,预防肿瘤最好的方式是保护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医生个人能做的不多。但在国家经济政策问题很难短期内改变的情况下,医生只要做好健康查体和肿瘤科普知识宣传,就能帮助患者延缓发生肿瘤恶化的高危行为年龄。”刘宝瑞说。

而对于慢性病的另一杀手――心血管疾病,陈伟伟表示,有效的防控更是可以有效延缓患者发生高危行为的年龄,医生只要能将管理人群的血压控制达标,几年内就可以将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降低一半,而高血压的控制方式非常简单而有效。例如,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医生可以推测其患高血压的风险指数,并提前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就可以有效延缓发生高血压的年龄或使其终身不患高血压。

【对策二】

用政策推促医生转变传统的诊疗理念

“以往多数心血管医生的诊疗理念都是以治病为主,很少涉及防病的理念。但这个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医生,毕竟我国多数患者的就诊习惯是不生病不找医生,这便使得多数来心内科就诊的患者已经达到需要行PCI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的程度,错过了最佳防治阶段。”吴兆苏告诉记者。

吴兆苏对我国慢病过快增加的态势非常担忧。他说,“分析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研数据非常可怕,慢病的发展态势已经临近井喷,如果我们不挤出时间将没有恶化到需要行PCI治疗或者是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提早管理起来,那么,以后来就诊的患者会越来越多。”

如果诊疗模式和就诊模式不改变,5年后我国慢病患者的增幅将难以想象。刘力生说,“为了避免这种恶果出现,我们要将临床医生治疗为主的理念转变为防治结合,将坐等患者的理念转变为主动服务。”

“可能多数临床医生会说,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我们都看不过来,更别说主动去寻找慢病患者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王文教授认为,不可否认开展临床诊疗是大医院医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并且这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提升的机会。但随着慢病预防观念的不断加强,很多医师现在都认识到了预防的重要性,很多知名专家都开始热衷于慢病预防工作,从控制高血压入手到控制慢性病,从导管室走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尽管现阶段,这部分医师还是少数。

王文进一步指出,虽然政府已经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纳入社会公共卫生服务范畴,并提高了公共卫生经费补贴,但现在多数医务人员对慢病患者的管理仍然缺乏积极性。例如,医务人员参与了慢性病预防工作,如何体现他们的工作价值?再如,如何动员更多专家投入到预防工作中?都需要更多激励政策作为保障。

【对策三】

初级卫生服务是慢病防治的主战场

2003年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和癌症住院患者的人均年住院费用是 4 000 ~10 000元人民币。比较而言,中国城市家庭年收入平均为9 422元人民币,农村为2 936元人民币。据此推断,患普通慢性病的年住院费用将花费城市居民年收入的一半,花费农村居民年收入的3倍。

吴兆苏指出,当前针对慢性病的卫生服务需求往往导致三级医院高端设备的大量使用,而这些设备又都是高成本运作。从兼顾公众需求和健康公平性的角度,建立卫生服务风险共担资金,以减轻群众掏钱治疗慢性病所带来的负担,应作为改革的优先重点。吴兆苏建议,应该密切地整合一、二和三级卫生服务机构资源并放到优先地位,以使卫生服务系统对慢性病的治疗达到最佳成本-效益水平。卫生服务改革中切忌医疗服务资源在层次布局上的不合理,即绕过初级卫生服务而追求昂贵的高端服务。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胡盛寿同样表示,当前应对心血管病流行的最佳措施是预防,并且把心血管防治的主战场移到社区,进行以社区为基础的人群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防控心血管病。

他指出,近年来,我们花费了大量资金,培养较多高素质的医疗人才,但他们更热衷于驻守在大医院,防控工作是杯水车薪。所以需要从几方面下功夫:①从政府到社区自上而下就如何应对慢病发展的趋势等问题达成共识;②中国医疗资源水平参差不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因此大医院要承担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任务,而不只是坐在手术室;③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防控工作的指导力度,斟酌当前的诊疗方案是否适合我国人群,形成适合基层医师运用的科学、合理防控慢病的指南和共识。

慢病预防: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不仅仅是中国,慢病的快速蔓延已经受到WHO的高度重视。2010年WHO报告的主题就是慢病防控,而我国慢病的蔓延态势更加肆虐。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孔灵芝说,“为了切实开展慢性病预防工作,首先应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建设。疾病预防系统的机构改革,需要调整现有布局,以便有效控制传染病和导致高死亡的慢性病。其次,慢性病患者到医疗机构得到有效治疗,是有效防治慢性病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医疗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具有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因此,长期、有效的慢性病预防工作还需要更为广泛的多部门协作。”

“社会参与是降低慢性病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同时降低慢性病也是减少贫困,减少社会不公平和健康不公平的一项关键策略。”陈伟伟表示,社会参与需要动员各个相关的网络组织和部门,例如与交通部门合作,解决因不断增加的机动车使用所带来的自行车行驶和步行者不安全的环境问题;与教育部门合作,在学校课程中增加综合的健康教育和促进内容;与财政部门合作,增加烟草税;出台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各项规章制度;修建公园、绿地、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加强城市建设。

“慢性病控制中,对主要危险因素的控制应放在首要位置。针对危险因素的控制策略,应在家庭和社区层面,采用综合策略控制危险因素,以解决社会文化因素的负面影响。卫生部不仅从生物医学的角度,还必须在更广泛的领域发展干预的技能和能力。”刘力生举例说,对高血压和烟草的控制应作为行为健康的优先重点目标;减少食盐摄入应发展为一项全国性运动,包括低盐膳食的烹调指导和在营养标签中标示盐的含量;针对高血压控制,首先需要成年人了解自己的血压,因此应扩大血压测量的场所,除了所有的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血压的测量外,还可在购物、休闲等其他场所开展血压测量。

《健康促进渥太华》已经指出,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这是政府的职责。例如,中国已经加入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要有效执行,需要发展国家相关的公共政策或修订已有的国内政策,包括增加烟草税和烟草价格、保护非吸烟者免遭二手烟的危害、禁止烟草制品广告、规定烟草制品成分、在烟草制品包装上印制有效的健康警语等。

“预防为主在中国是最佳、最重要、最合适的方针和策略,行为危险因素的适度降低就能带来实质性的健康效益。”孔灵芝说,“如果要逆转由慢性病引起的不断上升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各种危险因素的预防策略(如降低烟草使用和二手烟暴露、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促进身体活动水平)应作为优先领域。所有这些策略需要得到国家公共政策的支持,并且与其他部门的政策结合,如就业、收入保障、社会福利、住房、教育,以及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媒体等,以保证这些策略有效执行。”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篇3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c)-238-01

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对我国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慢性病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我国的慢性病流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标。

1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997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为城镇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2.11%[1]。我国慢性病造成的早死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 63.00%。可见,我国正面临着慢性病的严重挑战。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进一步控制和死亡率的下降,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等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生活水平行为方式的变化,提示我国慢性病在今后一段时间将继续呈上升的趋势。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带来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增加,成为卫生费用过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及控制慢性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2 慢性病防治策略

2.1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手段

2.1.1慢性病的流行特点决定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最佳的控制手段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既与人口年龄等生物因素有关,同时也与生活方式等外在环境因素有关。研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与外环境因素对慢性病患病率影响分别为19.24%和80.76%。可见,环境因素是影响慢性病患病率的决定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进行干预的。

2.1.2国内外成功的个案为我们提供了实践依据1965~1975年,美国行为干预试验使冠心病患病率下降35%,脑血管病患病率下降48%;首钢1974~1988年行为干预使脑中性发病率从155/10万降至58/10万,死亡率从84/10万降至18/10万[2]。

2.1.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具有最佳成本效益比 预防与治疗费用相比,前者只为后者的数1/10到数1/100,正如美国疾控中心总结多年慢病防治经验后说:只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美国男子平均寿命可延长10年左右,而如果单靠加大高精尖医疗技术的投入,延长寿命1年则需花费几百或上千亿美元。

2.2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慢性病防治的最佳途径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使社区医生与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健康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可充分利用与病人及家属接触的每一次机会进行健康教育,使居民认识慢性病的危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同时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及时发现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康复,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存质量。这样使三级预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2.3协调各有关部门,为慢性病防治工作营造支持环境

慢性病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仅靠卫生部门难以完成如此重任。要以“大卫生”的观念,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慢性病防治的重视和支持,在政府领导下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密切协同作战,建立起内外协调协作机制,形成慢性病防治的合力,推动慢性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2.4充足的经费是慢性病防治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

经费短缺是制约慢性病工作深入开展的受限因素,政府要加大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给予专项经费,同时争取社会各界对慢性病工作的支援,各方面共同努力筹措资金,将其用于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健康教育等活动中,使居民得到更好的保健服务,从而使医疗费用的开支也能减到最低的限度。

2.5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慢性病防治专业队伍

由于我国慢性病工作起步晚,所以专业人才缺乏,为适应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增强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各级疾控部门要定期组织对业务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慢性病发展的趋势、慢性病防治知识及我国慢性病防治策略等相关知识,同时各社区要配备有丰富临床经验及预防保健常识的全科医生,这样才能提供社区居民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全科医疗服务,使全科医生成为社区服务的主体[3]。

综上所述,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争取公共政策的支持,以卫生部门为主协调各部门共同努力,加大经费的投入,注重人才的培养,加大防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达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顾秀英,胡一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M].北京:中国协和大学出版社,2003.56.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篇4

孔灵芝:与很多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慢病的高负担期,慢性病发病率快速上升。并出现年轻化趋势,目前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人。慢性病占我国人群死因构成的85%,疾病负担的69%。对家庭生活、卫生服务系统和公共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尤为严重。

目前我国18岁以上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情况令人担忧,吸烟率居高不下,80%以上的人食盐、食油摄入超过推荐标准,50%的人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体育锻炼比例较低,超重者超过3亿,肥胖者超过1亿,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糖尿病患者超过9000万,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超过3000万。

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已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人口供给、居民生活质量及社会和谐。未来10年是我国防控慢性病的关键时期,避免慢性病发病呈现“井喷”,需加大力度,实施最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

《健康管理》;面对这一挑战,我国采取了哪些慢病防控策略?

孔灵芝:为积极应对慢性病的严峻挑战,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并立足国情的基础上,我国已采取了积极的防控策略和行动。明确提出了慢性病防控策略的“六个转变”、“1.2.3”目标、“3.3.3”策略和“4.4.4”重点,同时积极调整组织结构,形成CDC系统、医疗系统、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以及众多学术团体和群众组织优势互补的慢性病防治网络,从公共卫生的大视野,促进人群慢性病防治的开展。在深化医改的过程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全民建立健康档案,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规范管理和老年健康保健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城乡基层广泛开展。同时从创建健康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着手,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分工负责、专业机构技术支持、社区有效管理以及积极的同伴教育的慢病防控工作格局,我们的防治理念和技术与国际同步。

早在1998年卫生部就明确提出要更新观念,调整措施,积极促进慢性病防治工作实现“六个转变”:即从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从以科研临床治疗为主向以预防为主转变,从高层向基层转变,从以城市为主向城乡并举转变,从专业行动向群众运动转变,从卫生部门向全社会转变。这“六个转变”完全符合当今全球的趋势,这是一个大的原则性的策略。

2001年,卫生部提出了慢性病防治”十个转移”,即以疾病为主导转为以健康为主导,以患者为中心转为以人群为中心,以医疗为重点转为以预防保健为重点,以医院为基础转为以社区为基础,从重疾病防治转为身心健康和环境协调统一,从卫生部门转为多部门和社会参与,从专科医生转为专科与全科医生互动,从医生管理转为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共同参与的团队管理,从治疗为主转为管理为主,从强调治愈转为强调医疗照顾。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为“3・3・3”策略,即面向3个人群(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关注3个环节(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洽、规范性治疗)和运用3种手段(健康促进、健康管理、疾病管理)。针对每一人群分别采用最适宜的手段,实施不同内容的预防干预和管理。以“3・3・3”策略为核心,又提出了慢性病防治“1・2・3”目标和“4・4・4”重点。

“1・2・3”目标,即“1升、2早、3降目标”――提升居民健康行为水平,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发病、降低病死、降低病残。

“4・4・4”重点,即防治重点瞄准4种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种主要生物指标――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4种主要危险行为――烟草使用、不合理膳食、身体活动不足、过量饮酒。慢病是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的,但是需要完整的健康系统和政策的支持,同时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健康管理》:我国慢病防控策略实施过程中,已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行动?未来将有哪些新举措,尤其是(《莫斯科宣言》之后?

孔灵芝:在慢性病防控上,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比如重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慢性病防控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在CDC系统建立慢性病科(所)以加强群体性预防,在医疗机构内建立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和心血管研究中心以扩展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等。未来十年,我认为应该努力建立支持性环境。

《全球慢性病防控进展》报告指出了影响慢病发生发展的各种社会经济决定因素,其中就包括贫困、农业和交通政策、城市规划、资本流动、贸易等。目前慢性病防控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不能只从卫生系统解决,而是应该融入所有政策,转化为政府行为。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造支持性政策环境,建立多部门合作和协调机制,还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今年5月在莫斯科举行的首届全球健康生活方式和非传染性疾病防控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莫斯科宣言》,强调有效地预防控制和管理慢性病,需要政府采取协调一致的整体行动,如卫生、教育、能源、农业、体育、环境、交通和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协调参与;需要政府加强和重新调整政策及方案;也需要政府开发可以创造个人、家庭和社区环境公平的公共政策,以利于人们采取,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管理》: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无论在职与退休人员,慢性病防控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尴尬,如何面对?

孔灵芝:目前,城市社区针对高危人群实施的危险因素行为干预与健康管理,还主要是覆盖退休人群,职业人群很少纳入。大量调研数据表明,近年我国慢性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已经严重威胁到劳动力人口。心血管病死亡年龄构成中,45~64岁年龄段人口已占到21%,而心血管患病年龄构成中,该年龄段比例达到了55%。同时,具有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年轻人又远多于老年人。如规律性锻炼的群体为退休人群。针对职业人群中体检多,慢病干预管理弱的问题,要加强对劳动力人口中慢性病危险行为的干预,需要医保等国家宏观政策支持,也需要各用人单位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员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摒弃慢性病危险行为。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篇5

主管单位: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天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6194

国内刊号:12-1196/R

邮发代号:6-7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篇6

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对我国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慢性病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我国的慢性病流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标。

1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997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为城镇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2.11%[1]。我国慢性病造成的早死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63.00%。可见,我国正面临着慢性病的严重挑战。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进一步控制和死亡率的下降,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等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生活水平行为方式的变化,提示我国慢性病在今后一段时间将继续呈上升的趋势。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带来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增加,成为卫生费用过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及控制慢性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2慢性病防治策略

2.1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手段

2.1.1慢性病的流行特点决定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最佳的控制手段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既与人口年龄等生物因素有关,同时也与生活方式等外在环境因素有关。研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与外环境因素对慢性病患病率影响分别为19.24%和80.76%。可见,环境因素是影响慢性病患病率的决定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进行干预的。

2.1.2国内外成功的个案为我们提供了实践依据1965~1975年,美国行为干预试验使冠心病患病率下降35%,脑血管病患病率下降48%;首钢1974~1988年行为干预使脑中性发病率从155/10万降至58/10万,死亡率从84/10万降至18/10万[2]。

2.1.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具有最佳成本效益比预防与治疗费用相比,前者只为后者的数1/10到数1/100,正如美国疾控中心总结多年慢病防治经验后说:只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美国男子平均寿命可延长10年左右,而如果单靠加大高精尖医疗技术的投入,延长寿命1年则需花费几百或上千亿美元。

2.2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慢性病防治的最佳途径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使社区医生与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健康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可充分利用与病人及家属接触的每一次机会进行健康教育,使居民认识慢性病的危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同时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及时发现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康复,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存质量。这样使三级预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2.3协调各有关部门,为慢性病防治工作营造支持环境

慢性病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仅靠卫生部门难以完成如此重任。要以“大卫生”的观念,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慢性病防治的重视和支持,在政府领导下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密切协同作战,建立起内外协调协作机制,形成慢性病防治的合力,推动慢性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2.4充足的经费是慢性病防治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

经费短缺是制约慢性病工作深入开展的受限因素,政府要加大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给予专项经费,同时争取社会各界对慢性病工作的支援,各方面共同努力筹措资金,将其用于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健康教育等活动中,使居民得到更好的保健服务,从而使医疗费用的开支也能减到最低的限度。

2.5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慢性病防治专业队伍

由于我国慢性病工作起步晚,所以专业人才缺乏,为适应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增强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各级疾控部门要定期组织对业务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慢性病发展的趋势、慢性病防治知识及我国慢性病防治策略等相关知识,同时各社区要配备有丰富临床经验及预防保健常识的全科医生,这样才能提供社区居民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全科医疗服务,使全科医生成为社区服务的主体[3]。

综上所述,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争取公共政策的支持,以卫生部门为主协调各部门共同努力,加大经费的投入,注重人才的培养,加大防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达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篇7

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对我国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慢性病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我国的慢性病流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标。

1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997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为城镇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2.11%[1]。我国慢性病造成的早死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63.00%。可见,我国正面临着慢性病的严重挑战。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进一步控制和死亡率的下降,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等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生活水平行为方式的变化,提示我国慢性病在今后一段时间将继续呈上升的趋势。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带来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增加,成为卫生费用过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及控制慢性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2慢性病防治策略

2.1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手段

2.1.1慢性病的流行特点决定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最佳的控制手段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既与人口年龄等生物因素有关,同时也与生活方式等外在环境因素有关。研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与外环境因素对慢性病患病率影响分别为19.24%和80.76%。可见,环境因素是影响慢性病患病率的决定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进行干预的。

2.1.2国内外成功的个案为我们提供了实践依据1965~1975年,美国行为干预试验使冠心病患病率下降35%,脑血管病患病率下降48%;首钢1974~1988年行为干预使脑中性发病率从155/10万降至58/10万,死亡率从84/10万降至18/10万[2]。

2.1.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具有最佳成本效益比预防与治疗费用相比,前者只为后者的数1/10到数1/100,正如美国疾控中心总结多年慢病防治经验后说:只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美国男子平均寿命可延长10年左右,而如果单靠加大高精尖医疗技术的投入,延长寿命1年则需花费几百或上千亿美元。

2.2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慢性病防治的最佳途径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使社区医生与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健康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可充分利用与病人及家属接触的每一次机会进行健康教育,使居民认识慢性病的危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同时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及时发现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康复,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存质量。这样使三级预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2.3协调各有关部门,为慢性病防治工作营造支持环境

慢性病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仅靠卫生部门难以完成如此重任。要以“大卫生”的观念,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慢性病防治的重视和支持,在政府领导下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密切协同作战,建立起内外协调协作机制,形成慢性病防治的合力,推动慢性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2.4充足的经费是慢性病防治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

经费短缺是制约慢性病工作深入开展的受限因素,政府要加大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给予专项经费,同时争取社会各界对慢性病工作的支援,各方面共同努力筹措资金,将其用于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健康教育等活动中,使居民得到更好的保健服务,从而使医疗费用的开支也能减到最低的限度。

2.5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慢性病防治专业队伍

由于我国慢性病工作起步晚,所以专业人才缺乏,为适应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增强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各级疾控部门要定期组织对业务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慢性病发展的趋势、慢性病防治知识及我国慢性病防治策略等相关知识,同时各社区要配备有丰富临床经验及预防保健常识的全科医生,这样才能提供社区居民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全科医疗服务,使全科医生成为社区服务的主体[3]。

综上所述,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争取公共政策的支持,以卫生部门为主协调各部门共同努力,加大经费的投入,注重人才的培养,加大防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达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篇8

预防与控制慢病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支持、全社会参与,实施综合治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3号)、《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委[]9号)和《市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长期规划(-年)》(府办[]40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原则:

(一)政府主导、综合防治。预防、控制慢病发生,减少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提高居民生命质量,切实加强政府领导,形成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治格局。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认真落实党和政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方针,完善慢病防治策略,改善环境,控制或减少行为危险因素,从源头上降低慢病的发生。

(三)社区组织、健康促进。以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以社区组织为依托,通过分工负责,分级管理。营造有利于预防控制慢病的环境,减少慢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二、总目标:

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框架下,建立和健全适应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的慢病防治体系,减少早期脑卒中,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健康期望寿命。到年,我区慢病防治要力争达到全市中上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三、工作目标和指标:

(一)全区形成慢病综合防治管理体系,并将慢病防治目标纳入社会发展规划

1、2003年,建立区防病领导小组领导、各有关部门参加、社会各界参与的慢病综合防治管理体系,并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分工。

2、年,在区、街道(镇)形成覆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协调运作机制,并逐年完善。

3、年,街道(镇)将慢病防治目标、工作指标列入辖区社会发展规划,将慢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

(二)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筹资模式

1、在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础上,调整卫生支出结构,逐步增加对慢病防治的经费投入。

2、多渠道募集慢病防治经费,设立慢病防治基金,用于社区基本预防保健服务,提高对特困和脆弱人群慢病医疗预防的保障水平。

3、按照有利于慢病防治的财税支持政策和物价政策,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慢病预防和控制。

(三)贯彻实施有利于健康的相关政策和标准

1、2005年前,按照有利于健康的农业发展政策,逐步推行养殖业、种植业的系列标准;年前,推广合理营养标准和食品成分标识规定、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平衡膳食的居民比例。

2、严格执行公共场所控烟规定和控制烟草的有关政策。2003年起,实行烟草有限销售。

3、加强优化环境措施,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到2005年,空气、土壤和水质质量全面达到功能区标准,力争达到优良水平,到年,全面达到优良水平。

4、到2005年,绿化面积达到人均12.5平方米;到年,达到人均15平方米以上。

5、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到2005年,人均占有体育用地面积达到1平方米以上。到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年达到55%以上。

6、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覆盖率。把慢病防治的基本预防服务项目逐步纳入农村合作医疗范畴。

7、落实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的法规、政策和标准,保护职业人群的健康和安全。

(四)建立健全慢病防治工作网络

1、2003年,完成区府实事项目卫生室(16个中心村卫生室、96个标准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

2、年完成街道地段医院、镇卫生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翻牌,完成镇村一体化建设,健全慢病防治网络。

3、充实健全我区现有的一个社区疾病综合防治点(江川街道),2003年,将慢病防治工作纳入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或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内容。

4、建立健全我区慢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五)建设健康促进基地

1、到2005年,建成一个健康促进社区;到年,30%的街道(镇)建成健康促进社区。

2、在全区学校全面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在学生中普及慢病防治知识(包括牙病、眼病预防);到2005年,10%的中小学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30%的各类学校成为无烟学校;到年,20%的中小学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全区60%的学校成为无烟学校;到年,30%的中小学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全区80%的学校成为无烟学校。

3、到2005年,全区50%的医疗机构达到健康促进医院标准;到年全区所有医疗机构达到健康促进医院标准。

4、到2005年,建成20家健康促进企业;到年,建成50家健康促进企业;年起,全面倡导建立健康促进工作场所。

(六)主要慢病和不良习惯控制指标

1、到2005年前,高血压管理率达到15%,控制率达到40%;到年,高血压管理率达到25%,控制率达到50%,高血压病人脑卒中发病率在年的基础上降低10%;到年,全区高血压管理率达到50%,控制率达到60%,高血压病人脑卒中发病率在年的基础上再降低5%。

2、到2005年,糖尿病病人发现率达到40%,管理率达到60%;到年,糖尿病病人发现率达到50%,管理率达到70%;到年,糖尿病病人发现率达到60%,管理率达到80%,降低糖尿病致残的比例。

3、到2005年,晚期癌症病人医护照顾率达到95%,“三阶梯止痛”规范治疗率达到90%;到年,“四癌(胃、肝、乳腺、大肠)”合计早期发现率达到15%;到年,“四癌”合计早期发现率达到25%。

4、到年,青少年和医生、教师吸烟率控制为零增长;到年,其他人群吸烟率呈零增长。

四、主要措施

(一)明确各部门慢病防治的目标责任

在区政府领导下,把慢病防治工作列入区卫生防病领导小组职责内容,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统筹落实和安排慢病防治经费,领导、协调各部门开展慢病防治工作,组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镇(街道)政府负责本地区的慢病防治工作,在制定本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应将慢病防治工作列为必要内容。

教育、卫生、体育、环保、水务、绿化、农业、工商、宣传等主管部门要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制定相应的规划目标,明确年度实施计划,作到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全面推行慢病综合防治的各项措施。

各级政府要充分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学校、家庭参与慢病防治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单位、团体、个人以各种形式提供资助和志愿服务。

(二)建立有利于慢病防治的政策体系

政府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制订有利于健康的政策,促进有利于慢病防治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市场环境的形成。

完善环境改善政策。规划、建设、环保、环卫、绿化、水务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优化环境的相关政策,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控制城市工业、交通等环境污染源。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有害物安全处置,增加城市绿化,加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不断改善居民工作和居住条件。

制定烟草控制政策,根据我区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烟草有限销售政策,不在医院、学校、政府机关及其他公共场所销售香烟,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工商部门要严格执行禁止烟草广告的有关规定,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监督管理。

逐步建立公共营养政策体系。农业、商业、技监、卫生等部门要结合国家的农业发展政策,引导发展有利于优化人群营养结构的高科技种植和养殖业;教育、卫生、商业等部门通过健康教育,普及营养知识,引导市民健康消费,同时发展符合健康的学生餐、职工午餐、工作餐和老年日常三餐,帮助市民平衡膳食。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根据国家全民健身运动计划纲要和市实施方案,我区规划、建设、体育等部门要将群众体育运动场所和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制定居民健身指南,促进和指导市民参与体育锻炼。

提供慢病防治资源保障。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应分别承担慢病防治的责任,政府保证基本预防保健投入,同时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和资助慢病防治工作,多渠道筹措慢病防治资金;引导预防保健服务性消费。

(三)加强慢病防治机构及网络建设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部门,承担区慢病防治的技术决策、业务指导和培训、干预实施、信息综合和质量控制与评价职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把慢病防治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内容,通过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掌握主要慢病的发病、现患、和死亡情况,开展人群分类健康管理,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为一体的综合防治服务。形成三级预防网络。

在区中心医院、市五医院、吴泾医院建立临床预防的诊疗模式(包括四癌早发现、应症就诊、线索查病、心脑血管疾病早发及致残预防治疗等),把预防贯穿临床诊疗的全过程,开展规范化诊治。

各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岗位培训、引进等方式,培养一批开展慢病防治工作的全科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和预防医学专业人员,形成专业全面、结构合理的慢病防治梯队。

完善慢病综合信息系统。加强慢病及其危险因素和人文环境监测,预测慢病发生、发展趋势。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了解居民基本健康状况,为慢病防治决策和实施干预水平提供依据。

(四)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将慢病防治宣传内容纳入公益宣传的计划,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坚持经常性宣传和集中性宣传相结合,保证一定的宣传频度和深度,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区健康教育所要制定健康教育指南,指导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针对重点人群,利用健康处方、健康咨询、讲座、影视等各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

教育部门要将慢病防治防治知识纳入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针对学生出现的肥胖、吸烟和不合理饮食等慢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价。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要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对相应人群的宣传教育。其他部门要结合行业特点,开展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并加强对工作环境管理,减少职业危害。

(五)落实以社区为基础的慢病综合干预措施

慢病防治工作必须以人群健康为中心、以社区组织为载体。镇(街道)负责社区慢病防治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转变服务职能、改变服务机制,调整服务方式,开展慢病社区预防保健,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要和需求。

开展社区动员,调动社区组织、单位、家庭、个人参与慢病防治的积极性。做好社区诊断,社区诊断是指在开展疾病防治工作之前,先摸清本社区慢病的基本情况,找出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各类人群分类指导,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制定并全面实施慢病防治优先项目,开展疾病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分类健康管理。

对疾病人群要开展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病人诊治和疾病管理。

对高危人群,选用适宜的筛选方法,提高早期发现水平。针对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不合理饮食和静坐习惯等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减少疾病发生或延缓疾病进程。

对普通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掌握形成健康行为的技能,帮助形成并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考核和评估

根据实施方案的总目标、工作目标和指标,对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评估、中期评估及终末评估。

年度考核主要评价在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机构落实慢病防治工作计划的情况。包括组织领导、资源保障以及各项干预措施贯彻执行情况。

中期评估每五年进行一次,主要评价各种工作指标和疾病控制指标的完成情况,并对防治策略和措施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

根据年度考核和中期评估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对有关目标和策略进行调整。

终末评估在规划实施完成后进行,主要评价总目标的实现情况,为制定下一阶段慢病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区卫生局

二00三年十一月

区各单位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职责

为了推动我区慢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经区卫生防病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及区有关部门关于慢病防治工作的职责分工具体如下:

一、区农委

按照有利于健康的农业发展政策,引导发展有利于优化人群营养结构的高科技种植和养殖业。

二、区财政局

在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础上,调整卫生支出结构,逐步增加对慢病防治的经费投入。

三、区教育局

将慢病防治防治知识纳入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中普及慢病防治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针对学生出现的肥胖、吸烟和不合理饮食等慢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价。

四、区卫生局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覆盖率,把慢病防治的基本预防服务项目逐步纳入农村合作医疗范畴。建立健全慢病防治工作网络。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建立临床预防的诊疗模式,开展规范化诊治。制定健康教育指南,指导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针对重点人群,利用健康处方、健康咨询、讲座、影视等各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

五、区文广局

将慢病防治宣传内容纳入公益宣传的计划,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坚持经常性宣传和集中性宣传相结合,保证一定的宣传频度和深度,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区体育局

根据国家全民健身运动计划纲要和市实施方案,制定居民健身指南,促进和指导市民参与体育锻炼,推动全民健身运动。

七、区城管局

增加城市绿化,加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八、区环保局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控制城市工业、交通等环境污染源,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九、区规划局

规划审批时考虑城市工业、交通等环境污染源控制等优化环境因素。将群众体育运动场所和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

十、区水务局

保护饮用水水源、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

十一、区工商分局

严格执行禁止烟草广告的有关规定,实行烟草有限销售。

十二、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篇9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防治不仅仅是对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在社区进行管理,还包括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有效地在社区管理好慢性病。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与管理首先通过筛查,查清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和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干预,达到减少或避免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除了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外,还要给予更进一步的指导,包括食品的选择、运动的安排等,慢病管理流程见图1。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政府领导,明确部门责任 由于公共卫生工作往往是政府的职责之一,故各级政府要把慢性病防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成立慢性病防治和协调组织,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制定相关政策,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政府(比如街道)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

坚持分类指导,开展综合干预针对吸烟、高血压、肥胖、不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防治对象包括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3个环节与3个人群是互相对应的,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层干预和管理策略,开展人群防治,是解决目前慢病问题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

对一般人群通过发放宣传品、办板报、讲座、专业技能培训、社区新闻、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提高慢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率和知晓率,加强对健康教育措施的考核及效果的评估,发现高危人群,并对其采取强化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的宣传和督导工作。以点带面,分别在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通过监测和筛查中发现)中开展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和随访。在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为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提供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完成个体化管理。

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平台开展慢病防治随着疾病流行趋势和类别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卫生服务需要在社区内进行,公共卫生工作尤其如此。可以说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既是健康策略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健康策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所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慢病防治网络是十分必要的。社区医师是卫生服务提供者、转诊引导者和健康管理者。

开展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作为一种服务,其具体做法是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为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维护措施,使他们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

疾病管理是有组织、主动地,多途径和方法为人群中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所有患者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如糖尿病,是整个疾病及并发症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包括并发症的预防和卫生服务提供的相关方面为重点的一体化的保健服务。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防治中的公共卫生工作与医疗工作的主要区别总结如下,见表1。

高血压的社区防治

高血压病的定义与社区常见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篇10

预防医学观念上的发展,同时体现在三级预防原则和策略的实施,从而使个体和群体在疾病发生前后的各个阶段的全方位预防成为实现人人健康的最高医学目标的核心内容。

预防医学面临的问题[1]

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威胁仍然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危害人群健康最严重的48种疾病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40种,占病人总数的85%。全世界每年死于传染病1700万人(其中大量是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儿童)。传染病在我国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大因素,发病总人数多,影响出勤率高。

近年来,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呈死灰复燃之势。1991~1994年,O1型霍乱在南美流行,病人在100万以上;新出现的O139型霍乱在南亚流行,病人超过10万。1994年肺鼠疫又在印度出现。这些疾病都有可能传入我国。1993年WHO发出警告,结核病在世界已处于紧急状态,1995年全球死于结核病的人数达300万;我国每年新增结核病人60万,死亡20万,这些病人主要是青壮年,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严重。

抗生素的发现,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功不可没,但在广泛应用之后,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耐药性细菌的出现。

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年来,新增加了30多种新传染病,如艾滋病、军团菌病、莱姆病(Lyme)、埃博拉出血热(Ebola)、拉沙热(Lassa)、O139型霍乱、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疯牛病(克-雅氏病)、病毒性肝炎的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等等。新病毒的出现将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Lerdberg(莱尔德堡格)所说“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因此,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将是艰难、长期的斗争,认为传染病在下一世纪将可以轻易解决的观点是错误的,艾滋病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2.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死亡原因的1/4以上,是各种残废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据统计,我国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目前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估计目前高血压患者有8000多万人,预计2010年将达1.1亿人。癌症已成为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其中肺癌占第一位,脑血管病、心脏病的死亡率均高达100/10万左右,我国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危害将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据WHO199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全球720万人死于冠心病,460万人死于中风,在发展中国家死于中风的人数为发达国家的一倍多。慢性病的原因虽然不完全清楚,但基本危险因素已明确,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和缺少体力劳动等是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大部分慢性病是可以预防的,一些国家采取深入的健康教育和严格的干预措施,明显地降低了慢性病的发病率,如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吸烟和饮酒,提倡合理饮食和全民健康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地方病和职业病将长期存在,危害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病病种最多、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有5.1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占全世界缺碘人口的50%,占西太平洋地区的80%。缺碘不仅引起地甲病和克汀病,而且缺碘还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我国现有智力残疾人约1017万人,其中80%由缺碘所致。由于水、煤含氟量过高所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全国约有3000万氟斑牙患者和260万氟骨症病人。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硒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心脑血管病,我国有5个省区的部分地区属贫硒地带,全国仍有200多万大骨节病患者。

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职业病迅速上升。我国尘肺病人已达50万例,比70年代增加了65%。全国接触有害物料的工人有1900万人,但接触者中受检率仅20%,乡镇企业工人受检率更低。慢性职业中毒以铅、苯、二硝基甲苯、汞、锰等为主;急性职业中毒以有机磷、氯气、硫化氢等为主。此外,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农药中毒达10万例。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职业病也必将随之增加,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还将会产生一些新的职业病。

4.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家庭、社会结构的变化,精神疾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美国资料表明,门诊病人中半数属于心身病,我国大城市约占1/3。心身病是指由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等原因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我国12个地区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1982年),城乡重型精神病患病率为10.45‰;以神经官能症为主的,轻型精神病患病率达22‰;北京调查,大学生因病休学、退学者中,精神性疾病占第一位(占40%)。此外,酒精和其他药物依赖也在急剧上升。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

5.意外伤害发生率不断提高意外伤害常被认为是偶发事件,无法预防,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损失也较大。我国因意外伤害而致死的前三位是:自杀、交通事故和溺毙。

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2000年我国将进入标准型老年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的10%,绝对数达1.3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多,而且解决难度也大。据抽样调查,全国近30%的老人健康状态较差或很差;上海市对5000名老人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老年痴呆症在65岁组发病率为4.86%,75岁组为12%;老年人70%患有多种慢性病。如何预防老年病?如何提高我国老年人群的无残疾预期寿命,将是预防医学面临的新课题。

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1]

1.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认识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必须是医学更加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全社会都把健康作为社会目标和人的基本权利,把对健康的投资作为基本建设投资,把卫生建设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事实说明,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和个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公平合理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才能达到减少发病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确保人人健康的目的。

我国提出的“大卫生”观,是对预防医学社会化的具体表述。要达到WHO提出的“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目标,除需要卫生部门的努力外,还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参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到2000年我国大部分居民的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如何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赖于广泛、深入地进行健康教育。是否把健康教育放到战略高度去考虑,也是预防医学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2.防治结合,向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方向发展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本是同一医学群体,但当前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都处于分裂和脱节的状态。随着国民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群众不仅要求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而且要求懂得防病和保健的知识,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群众需要防治结合的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因此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环境与健康问题将成为预防医学的热点21世纪人类面临四大问题:人炸、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疾病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关心,但治理和保护环境却是十分艰巨、长期的工作,既需要高新技术,也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预防医学应积极参与对环境与健康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允许量和消除方法,以及环境中微量有害因素长期危害性的研究尤为迫切。

4.将更加重视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心理应激对健康影响很大,美国资料对大学医学院调查观察,发现48名癌症患者都具有共同的心理特点:内向、抑郁、隐蔽着愤怒和失望。

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节奏快,竞争激烈,经济和生活压力加重,精神压力大,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心理、情绪问题增多。家庭破裂造成儿童心理障碍;社会变革下的就业环境、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力;家庭、婚姻、性观念和现实的应付能力;还有吸毒、酒瘾、等社会恶习带来的心理、精神问题。都需要心理卫生教育,社会的关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是世界上自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群体的需求。

当前,医学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从治疗扩展到预防,另一方面从生理扩展到心理。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学有可能继分子生物学之后,成为医学中的带头学科。

5.预防保健政策和策略的发展建国初我国即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1953年起在全国各省市(地)县(区)和大型企业建立了卫生防疫站,成为党和国家实施预防医学政策和策略的组织体系。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把预防保健与农村卫生、中医药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三大重点任务,并对预防保健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作了充分的表述。

1977年,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人人健康”的全球战略,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1978年,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召开的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指出,发展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1979年,WHO组织制订了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的指导原则。197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34/58号决议》,指明卫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表示支持。实现2000年的具体目标有10项,包括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所有的人积极参加社区卫生行动,安全饮水和环境卫生设备,足够营养,计划免疫,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及促进精神卫生等。我国政府对初级卫生保健策略作出了承诺,并正在大力实施。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篇11

从慢性病的定义和特点、慢性病防治策略、慢性病控制现状、中医药的临床效应特征、慢性病防治对中医药的需求及慢性病的防治途径等六方面展开论述,试图阐明重大慢性疾病防治与中医药整合调节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重大慢性疾病 中医药 整合调节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10 颁布了《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全球报告。该报告指出,慢性病不仅危害高收入国家,在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慢性病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大。如果现在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治疗各种慢性病,那么到2015 年将可能拯救3 600 万人。采取行动以减慢和遏制慢性病的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当务之急[1]。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病发病率快速增长,发病年龄明显提前,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70%以上,并呈持续上升趋势,约25%的城市居民患各种慢性病。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医药长于治疗慢性疾病,慢性病防治给中医药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病防治中的优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以下6个方面加以阐述。

1 慢性病的定义和特点

慢性病指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不由细菌、病毒和其它致病微生物引起发病,而由于人体中微小损伤长期积累形成的一大类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牙病(龋齿、牙周病)、骨质疏松症、神经精神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骨关节病、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先天异常等。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转变,人类的慢性疾病由30 年前的十五种左右上升到七十余种。

慢性病被专家称为“隐蔽的流行病”,其病情发展具有隐蔽性,人们往往在查体时发现患病;同时慢性病具有阶段性特点,一般来讲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症状缓解阶段,出现症状后服药,用药来控制症状,症状缓解后放松治疗,结果疾病并未从根本得到控制,还在发展,只是更加隐蔽;第二阶段是合并症阶段,由于没有有效治疗,长期服药会引发许多合并症,许多人自作主张,大量吃药,结果药越吃越多,病也越治越多,出现多个系统损害;第三阶段是恶性循环阶段,由于前阶段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慢性病,最终使病情加重,只有住院治疗。

慢性疾病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复杂性。它不是一因一果简单的病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因果网络系统[2]。以糖尿病为例,从诱发因素来看有遗传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所致;从结果来讲,除血糖超过正常外,还会有白内障、糖尿病足、冠心病等并发症。现实中可能出现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的复杂病理特征,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甚至会出现各要素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病理现象。

2 医学发展决定慢性病防治策略为“重预防、治未病”[3]

18 ~19 世纪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到20 世纪50 年代以后,各种慢性病成了人们健康的最大威胁。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除生物学因素外,还与人的生活习惯、心理活动、行为方式、环境污染有着紧密联系。许多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认识和防治复杂性疾病。

现阶段,常规的药物和手术对抗治疗不能根治糖尿病、肿瘤等慢性复杂疾病,但可以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入手,强调健康维护,控制疾病发展。更重要的是,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树立预防战略观念和新的诊疗观念,要求医学服务形式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医学服务模式从医疗为导向朝向预防为导向转变。

医生从单纯的诊治疾病发展到对人群健康和疾病进行管理,强调对疾病到健康过程中机体整体生理病理状态的动态把握度,调节诊断、治疗和保健的实施策略,融治病于自然生活。单纯对抗性的治疗方法已明显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对慢性疾病的防治生活化、常规化将会极大改善病人的机体状态,最终保证人类健康。

3 国内慢性疾病控制现状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一些慢性疾病虽不能逆转其病理状态,但可以通过替代方法进行有效治疗,如肾脏疾病的透析治疗,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移植,冠状动脉等血管介入及搭桥手术等。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拯救了大批病人的生命,成为现代医学的亮点。

但是这种疾病终末期的救治与干预是一种高成本创造技术的治疗干预模式。重视疾病终末期的干预,忽视预防,对国家、社会及人民有百害而无一利。医学需要更新理念、转变模式、做好疾病的预防与管理。

与现在世界上十分重视预防和治疗各种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相比,许多专家学者对慢性疾病还是不够重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2005 年有280 万人死于艾滋病,1750 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如果10 年后我们再来关注慢性疾病,去研究预防和治疗方法,那么问题将可能变得更加严重,到那时我们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将会更多。

4 中医药的临床效应特征

中医药临床的精髓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和“治病必求于本”,是几千年来使其能够服务于人民的重要因素。中医独特的“欲救其死,勿伤其生”理念,调节机体的各个方面,恢复机体的和谐有序,更合理地治疗慢性综合性疾病的思维方式已经被国内学者认识并认可[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方剂》项目也证实中药方剂具有多组分、多靶点效应,具有多因微效、增效减毒、整合调节的临床效应特征。如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永炎院士所述:方剂的潜能蕴藏于整合之中,不同组分配伍产生不同的效应,重新整合朝向多模式组方。针对全息病证,解读多组分与多靶位的相关性。组分配伍配比优化设计可融整合调节、对抗补充于一体,启动自组织、自稳态的整体功能,求得方剂和谐自然的整合效应[5]。此种效应特征使得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占据优势。

5 慢性病防治需要中医药

中西医学体系的差异表现在对疾病认识的理论、思维、诊治过程与所关注的结局方面,两者各有所长。既往西医学重在“以病论治,针对病因”,强调“标准、统一”,长于诊断。近来其治疗疾病的理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治疗单一疾病向一体化管理转变,认为对病人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在一级预防、二级预防的过程中,应该由病人、医生、护士及其病人家属组成团队并肩作战,缺一不可。在这一点上,中西医学逐渐趋同。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糖尿病这四种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来说,它们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迄今为止,仍然无法阐明它们的病因机制,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可能把所有疾病病因都搞清楚,或者弄明白如何避免所有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负担。但既然是多因素作用,就意味着干预不同的危险因素有可能实现相同的目标[6]。

因此,将重点集中在这些疾病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控制,可以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中医药的介入可望为慢性病防治带来益处。

前已述及,中药具备了解决慢性病多因素致病难题的临床效应特征,但能否真正起到慢病防治作用,目前还缺乏令世人信服的证据。

6 慢性病防治途径—循证为先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维特点以及在此思维下的治疗方法对日益增加的慢性疾病预防保健有着独特优势。尽管如此,因其理论体系和治病原理难以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解释,故未能得到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另一方面,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治疗,使中医药缺乏标准、规范化和普遍适用性,限制了其进入国际市场。循证医学和实践的理念将为中医药带来巨大变化,在慢病防治领域也不例外。

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塞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研究”就是一项中医药的循证实践[7]。采用大规模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的实验设计,在全国设立东、西、南、北、中15 个临床试验分中心,共计75 家医院同时进行实验。利用中心随机化系统,阿司匹林肠溶片为对照,主要以非致死性再梗塞、非致死性脑卒中及心血管病死亡等终点事件发生率为评价指标,计划在两年内完成4 000 例样本,进行上市中成药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疗效评价。研究中注意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注重群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的链接,强调标准化和个体化的结合,研究者报告结局和患者报告结局互为补充,有望用现代科学方法证明中医药防治慢性病(冠心病)的疗效和优势所在。

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融入中医药学,在其指导下建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并处理慢性疾病的防治问题,才可能充分发扬中医药学优势,弥补不足,并有望成为一条防治慢性病的新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若使更多的人免于死亡或免于过早死亡,应该及早开始预防各种慢性疾病,预防胜于治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药临床中的原则和先验,努力认清中医药学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慢性病防治中积极实践,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 璐,孔灵芝.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1):1.

[2] 严广乐,苏式兵.系统科学视角下中医药干预慢性疾病的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1):90.

[3] 苏式兵,王汝宽,李 梢,等.医学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1):112.

[4] 孙利华,莫卓华.中医药对我国疾病谱的应用前景广阔[J].中国药业,2005, 14 (9):4.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篇12

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对我国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慢性病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我国的慢性病流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标。

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介绍

1、定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NCDs)的定义是长期不能自愈的、也不能被治愈的疾病,主要是指那些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和医疗费用昂贵,并有明确预防措施的疾病。其中,大多数属于生活方式疾病,也就是可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能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指从发现之日起算超过3个月的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主要由职业和环境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等暴露引起,如肿瘤、心脏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精神疾病等等,一般无传染性。

这些疾病主要由职业和环境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等暴露引起,如肿瘤、心脏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精神疾病等等,一般无传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有关。

由于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0%,80%慢性病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中,约1/2慢性病死亡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世界上慢性病的发生男女机会相同,约1700万慢性病患者不到期望年龄就过早死亡,如能控制主要危险因素,80%心脏病、中风和II型糖尿病能够预防,40%癌症亦可以防治。

2、特点

(1)病因复杂,发病与多个行为因素有关;

(2)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得病时间;

(3)病程长,随着疾病的发展,表现为功能进行性受损或失能,对健康损伤严重;

(4)很难彻底治愈,表现为不可逆性。

3、种类

(1)心脑血管疾病。常见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

(2)营养代谢性疾病。常见有肥胖,糖尿病,痛风,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等。

(3)恶性肿瘤(癌)。主要为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等。

(4)精神类疾病。精神、心理障碍,过劳症;强迫、焦虑;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

(5)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病等。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调查,全国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为城镇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2.11%。我国慢性病造成的早死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63.00%。可见,我国正面临着慢性病的严重挑战。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进一步控制和死亡率的下降,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等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生活水平行为方式的变化,提示我国慢性病在今后一段时间将继续呈上升的趋势。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带来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增加,成为卫生费用过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及控制慢性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显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死亡原因。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对策

1、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手段

(1)慢性病的流行特点决定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最佳的控制手段。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既与人口年龄等生物因素有关,同时也与生活方式等外在环境因素有关。研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与外环境因素对慢性病患病率影响分别为19.24%和80.76%。可见,环境因素是影响慢性病患病率的决定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进行干预的。

(2)国内外成功的个案为我们提供了实践依据1965~1975年,美国行为干预试验使冠心病患病率下降35%,脑血管病患病率下降48%;首钢1974~1988年行为干预使脑中性发病率从155/10万降至58/10万,死亡率从84/10万降至18/10万。

(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具有最佳成本效益比。预防与治疗费用相比,前者只为后者的数1/10到数1/100,正如美国疾控中心总结多年慢病防治经验后说:只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美国男子平均寿命可延长10年左右,而如果单靠加大高精尖医疗技术的投入,延长寿命1年则需花费几百或上千亿美元。

2、改变和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从而达到预防慢性病,增进健康的目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主要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的膳食、钠摄入过多、钾摄入过低、精神紧张、坐着的生活方式、体力活动少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吸烟和不合理的膳食。

3、以健康教育为主导措施、以降低危险因素为目标的干预策略。这是国内外公认的一条低投入、高效益的战略决策。

4、依靠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在我国,医疗预防保健网已遍布城乡,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在防治疾病、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慢性病防治中,无论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还是三级预防都必须紧紧依靠三级网,发挥它们在健康教育、基线调查、干预措施的实施、信息管理、治疗、康复等多方面的作用。

5、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慢性病防治的最佳途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使社区医生与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健康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可充分利用与病人及家属接触的每一次机会进行健康教育,使居民认识慢性病的危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同时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及时发现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康复,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存质量。这样使三级预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从流行病学观点,社区模式的优势在于它在减少患病率方面要比强化的高危人群干预更为有效。从行为和社会学观点,社区模式的优势在于,危险因素是常常植根于人们生存的环境中。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要形成永久性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在社区范围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改变的社会进程才能形成。

6、协调各有关部门,为慢性病防治工作营造支持环境。慢性病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仅靠卫生部门难以完成如此重任。要以“大卫生”的观念,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慢性病防治的重视和支持,在政府领导下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密切协同作战,建立起内外协调协作机制,形成慢性病防治的合力,推动慢性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7、充足的经费是慢性病防治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经费短缺是制约慢性病工作深入开展的受限因素,政府要加大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给予专项经费,同时争取社会各界对慢性病工作的支援,各方面共同努力筹措资金,将其用于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健康教育等活动中,使居民得到更好的保健服务,从而使医疗费用的开支也能减到最低的限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