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发展趋势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9 10:05:09

制造业发展趋势

制造业发展趋势篇1

中国食品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食品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以及产品销售费用分别为4570.68亿元、3638.52亿元和405.66亿元,较上年同期都有较大增长,增幅分别达到25.46%、26.57%和15.09%,利润总额268.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8.35亿元,累计税金总额184.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1.66%。但食品制造业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食品价格上升。200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而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CPI的平均涨幅,上涨2.3%,其中粮食上涨2.7%。而且,价格上涨主要是出现在2006年后半年,上涨速度呈上升态势。此外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2007年食品制造业当务之急是消化和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而食品安全是一个需要长期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2006食品制造业的发展特点

2006年我国食品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关注。

(一)食品工业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2006年食品工业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1~12月,全国食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51.06亿元,同比增长25.74%。全行业实现利润268.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8.35亿元;亏损面为17.39%,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4个百分点;企业亏损总额累计31.8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4%。

(二)食品制造业成本上涨,食品价格上升

200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2.8%),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CPI的平均涨幅,上涨2.3%,其中粮食上涨2.7%,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而且,价格上涨主要是出现在2006年后半年,上涨速度呈上升态势。

(三)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调查得到的一系列数据显示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逾两成膨化食品近三成烘炒食品不合格。监督抽查显示,逾两成膨化食品不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6%。近三成烘炒食品产品质量不合格。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一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二是微生物指标超标,三是铝残留量超标。

近三成酱油产品质量不合格。12月的酱油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1.9%。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合格。

三成茉莉花茶、红茶产品质量不合格。2007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对茉莉花茶和红茶两类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显示,三成茉莉花茶、红茶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0%。

四成辣椒制品含有苏丹红。国家质检总局对辣椒粉、辣椒酱、油辣椒、豆瓣酱等预包装辣椒制品和散装辣椒粉进行了抽查,结果137种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仅为74.5%,不合格项目全部集中在苏丹红I~IV号。

近半干制水产品不合格。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对全国15个城市干制水产品进行质量监测的结果,合格率为55.5%。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海带、紫菜等藻类制品无机砷超标;虾皮、鱼干等动物类干制水产品水分、盐分超标;部分干制水产品检测出甲醛。

而且,食品制造成本的上升使得食品安全出现重大隐患。目前我国食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激烈的现状导致大部分厂家利润微薄。而以超市为主的终端不断压价,物流成本又在不断上升,迫使部分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铤而走险,以牺牲食品的安全品质为代价,牟取不法利益,从而构成对城市食品安全最现实的威胁。食品企业的毛利基本上都只有10%至20%,企业本身利润空间极其有限,要生存下去只有弄虚作假。超市对食品的质量不负直接责任,但由于同样受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动,造成大卖场和超市中依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二、食品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一)食品工业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利于日后发展

1.食品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合理,企业集群式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目前,食品行业初步形成了一批生产企业密集区和多个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呈现出集群式发展的特色和较为合理的区域布局,如黄淮海地区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产业带,东北及内蒙古东部玉米、大豆加工产业带,长江流域优质油菜加工产业带,华东、中南、西南、华北及东北地区畜禽肉加工产业带,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乳制品加工产业带,广西、云南糖料加工产业带,东南沿海、黄渤海出口水产品加工带等。

2.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骨干食品企业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资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迅速提高。同时,企业所有制结构呈多元发展态势,股份制和“三资”企业发展迅速,产品质量明显改善,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二)2007食品工业发展重点领域

2007年食品制造业当务之急是消化和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而食品安全是一个需要长期密切关注的问题。

1.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的消化。一方面是国家宏观调控,保证农产品等原材料价格的稳定。另一方面是食品行业和企业自身努力,发挥优势,降低成本,主要包括下面几方面:(1)优化组织结构,享受规模优势。目前食品制造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行业组织结构有待优化。我国稻谷加工达到日生产能力400吨及以上合理规模的企业不足1%;甘蔗糖厂的平均日榨能力仅为2000吨;规模以上软饮料企业的年均产量只有3万吨;罐头加工企业的平均规模仅为1000吨左右。企业规模小,严重制约了食品行业规模效益的发挥。(2)调整产业布局,发挥区域优势。食品工业布局尚不尽合理,区域优势有待发挥。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食品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由于食品工业发展滞后,丰富的原料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食品工业布局与农业生产布局衔接不够紧密。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脱节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农业生产与食品加工互为促进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造成原料供应与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增加了农产品长途运输的成本和物流过程的损失,导致资源浪费。(3)提高我国食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运用科技,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

2.保证食品安全任重道远。实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食品相关产品实行生产监管,给通过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产品市场准入审查的生产企业颁发了生产许可证证书,保证食品安全。 2007年质检总局对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监管将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重点产品,即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等对食品安全影响较大的产品。二是重点区域,即相关产品生产企业集中的区域。要与这些区域所在地政府密切配合,集中力量促进多数企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三是重点企业,主要是不具备质量保证能力的小企业和小作坊,以及那些专门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和窝点。四是重点问题,主要是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非法使用回收塑料加工食品包装容器和工具等问题。

三、食品制造业的行业政策动态

(一)《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办法》出台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2006年11月下旬,由于工业用粮需求旺盛和粮农存在惜售心理等因素影响,小麦、玉米、大豆和籽棉收购价格分别出现不同上涨;受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全国食用油平均零售价格较10月份上涨了6.04%。为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12月1日联合出台了《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办法》,提出充分发挥临时存储粮对市场的调节作用,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安排临时存储粮在粮食批发市场上常年常时公开竞价销售,保证市场供应,保持粮油市场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

(二)食品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1.《果冻》国家标准开始实施。2006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标准《果冻》开始实施。其中,新增加的规格要求为强制性条款,其中消费者最常食用的杯型果冻杯口内径必须大于等于3.5厘米。该标准为我国首个果冻国家标准,已进入流通领域的果冻可销售至2006年9月30日。

2.巧克力制品实行贸易标准。商务部的《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国内贸易行业标准》于2006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明确规定代可可脂添加量超过5%的产品不能直接标注巧克力,而产品包装上应标注为“巧克力(代可可脂)”, 在其标签上加上关于“代可可脂”的含量说明,其标注也将改为“代可可脂巧克力”或“代可可脂巧克力风味制品”。据此标准,目前市场上七成以上的巧克力产品将不能直接标注为巧克力。

3.第一个《油辣椒》国家标准正式实施。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油辣椒》(GB/T20293-2006)国家标准,12月1日起将在全国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辣椒类产品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标准规定了油辣椒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签要求,适用于油辣椒的生产、销售和监督检验。标准对辣椒、食用盐等油辣椒的主要原料和辅料都做出了规定。

4.首个鸡蛋国家标准草案制定完成。2006年11月底,中国肉类协会已完成首个鸡蛋国家标准草案的制定,并已上报国家标准委,鸡蛋行业将实行市场准入。标准对鸡蛋里的抗生素、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规定了最高限量标准,要求鸡蛋中不得检出氯霉素、沙门氏菌等物质。标准出台后,产地、生产日期这些“身份证明”今后都将被直接喷涂在鸡蛋上,以随时接受消费者的检验,同时还会配套出台一系列后续检测手段。

(三)一系列食品安全规范颁布实施

食品安全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并从生产流通各环节加以规范。

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正式施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2006年11月1日正式施行,有利于建立起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而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为农产品安全立法的国家。安全法确立了一系列监管制度,如质量安全信息制度、生产记录制度等,在遵循全程监管的基础上,重点对农产品生产源头、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生产过程加强管理,有效把好食物入口的第一关。明确规定伪造有机、绿色等食品最高将被处罚措施10万元,还规定要坚决杜绝5种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

2.《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试行)》颁布。2006年12月8日,商务部正式颁布了《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试行)》,旨在通过大型连锁超市执行《规范》的示范作用,逐步带动食品零售企业执行,并发挥对企业经营的指导作用,推动连锁超市的规范化运营,提高超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消费者购物信心,提升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规范》对超市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的操作程序和方法都作了详细说明和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有利于推动超市更好地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有利于改善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上市食品安全质量水平。

另外商务部近期还将出台《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将以部门规章形式,通过建立健全批发、零售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来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保障食品消费安全。

3.10类奥运食品安全标准确立,北京启用全新食品安全监控中心。2007年,北京市将深入落实《奥运食品安全行动纲要》,积极推进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北京市食品办已确定了10大类345个品种的奥运食品安全主体标准,对奥运食品和奥运餐饮供应企业进行备案。北京市工商局与北京奥组委已共同组建了由国内外15名专家组成的奥运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就建立奥运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监控体系、可追溯体系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在组织、技术、装备、机制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安全。

2007年1月底,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启用全新的具有国际水准的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国标”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在石景山地区全面投入使用。监控中心聘任了30多名食品安全专家和近20名专业技术人员,从国外购进先进检测仪器,能对所有食品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仅涉及食品安全的就有100多种。其中,一种可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定性分析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最短能在5分钟之内检测出兽药残留。同时,“搜集国内外各种食品安全信息,对本地市场进行分析、检测、预警”也是该中心的一个主要任务。

4.12种包装食品保质期制定了新规定。2006年11月,国家轻工业部对奶粉、甜炼乳、糖果、罐头、方便面等12大类包装食品的保质期制定了新规定。根据新规定:马口铁罐装奶粉保质期为12个月;梅雨季节生产的糖果保质期为1个月;果汁汽水、果味汽水、可乐汽水玻璃瓶装为3个月,罐装为6个月;酒类按品种不同保质期从50天至6个月不等;散装饼干的保质期为1个月;塑料袋装方便面为3个月;夹心巧克力为3个月;纯巧克力为6个月;油炸干果、番茄酱铁罐装、玻璃瓶装的保质期为12个月;酱油和食醋为6个月。

5.建立食品召回制度,并严禁使用回收食品作原料再加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农业部联合制定的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与消费者的期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提出“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严格的食品召回制度,支持流通企业建设完善的食品溯源制度。”基于近期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材料生产加工食品的问题受到消费者和食品行业的普遍关注,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12月《严禁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回收食品作为生产原料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今后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严禁使用回收食品作为生产加工的原材料,若发现有企业违反规定,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求企业建立回收食品登记销毁制度,记录应包括回收食品的产品名称、产品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退货日期、退货数量以及销毁地点、方式、数量、时间和负责人员等内容。

(四)进出口相关政策

1.出口食品、农产品免验管理规定(试行)。2006年10月9日,为鼓励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出口食品、农产品免验管理规定(试行)》,对优质出口食品、农产品实行免验制度。

企业申请出口免验条件包括:企业取得有效的出口食品卫生注册证书和HACCP等认证,具有完善的质量安全自控体系,并能对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有效控制;企业能常年保持正常的出口生产和经营活动,信誉良好,生产规模、出口数量、产品质量安全居行业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示范性;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除符合相关法规规定的条件外,须拥有符合要求、能满足出口需求的自属种植或养殖基地;企业申请出口免验的产品,质量长期稳定,连续三年检验检疫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出口产品未发生质量安全问题;企业须具有完善检验管理制度和较强的自检能力,其实验室按ISO/IEC17025运行和管理,能满足出口产品相关项目的检测要求等。

制造业发展趋势篇2

当今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在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很大比重。以机械制造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 ,对这个国家的技术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世界机械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中,我们一方面必须依靠信息科学、材料科学来改进制造水平;另一方面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也必须依靠制造技术来取得新的拓展。因此现代制造技术已经颇具规模,它的系统包括了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它也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管理学等为一体的产业集合体。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他的发展趋势。(1)自动化方面。自动化技术开发和应用有效地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还可以去代替人完成一些具有危险性和损伤性的操作。这种跨时代的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在自我完善和更新,早期的“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概念已经被取代,未来的自动化技术将会更加重视人在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同时自动化技术已经开始慢慢的普及,逐步走进中小型企业,以经济实用的优势不断满足发展的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需要。(2)精密度方面。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当今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精密工程、超精密工程、微细工程和纳米技术被称为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在民用工业中有广泛应用。(3)柔性化方面。柔性化是指机械制造业对各种外界因素的适应能力或是产品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多型化、高参数和高可靠性的产品应接不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快,柔性化的思想应运而生。此能力是建立在对市场需求认真调查和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产品的技术更新来达到人们的需求。针对柔性化的发展趋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提出的“灵捷制造”,它的主线就是高度柔性化生产。(4)最佳化方面。现代社会各方面都强点最优配置,制造业也不可避免,这里的最优配置不仅是指加工参数方面,而且是指影响制造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环境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组织管理等等,从而增强产品的其竞争力。具体表现为制造系统在不断适应市场环境过程中,不断的反馈有用信息,持续对系统结构进行适应性改良,对系统内部各模块进行重组,以达到模块的最佳组合,发挥制造系统最佳效益。(5)集成化方面。随着市场的全球化接轨,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整个市场处于一个持续变化而不可预测的状态。激烈的竞争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全所未有的机遇。为了抓住这一机遇,科学家开始重新考虑应用集成化的开发思路。他们用系统工程理论的方法将各种技术、物料、信息等实现集成。换句话来说,现代化的集成不仅仅是技术功能的集成更是技术经营和人力资源的集成。

二、我国机械制造新技术改革的浅见对策

我国的制造产业最先是通过技术改造和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但和先进国家的制造技术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技术改造投入不足、研究开发能力薄弱、制造业产品落后、信息含量低、更新换代慢等方面。以至于产品总体上缺乏国际竞争能力。(1)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和推广先进的制造技术、实施先进的制造模式人才是先决条件。科技人员不仅要精通制造技术而且要了解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和经济法。这要从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开始慢慢的推行与改进,尽力去培养一支了解和掌握机械工程科学的前沿技术人才,加速先进制造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为市场需求服务。(2)加强政策与法规建设。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机制,以法律的道德的手段预防市场上的不法分子。国家必须制订科学的制造产业规划和制造技术进步的总体规划,以及相应的法规政策规范市场竞争。避免浪费资源的事情发生,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市场盲目竞争造成的损失。(3)建立并发展我国自主的NC、MC、CAD、CAM、FMS、CAT、CIM、IMS等制造技术。结合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的引进先进制造技术。对于引进的科学制造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改良,目的在于开发创新出适合我国国情和生产模式的新技术。(4)提高制造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信息管理、物质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和市场信息管理,企业在加强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必须看准市场与国际接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制造业发展趋势篇3

前言

我国的酒精制造业已经发展多年,酒精产品能耗、污染物排放和水耗都相对较高,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全球气候,而且目前我国酒精制造业的发展规模不是很均衡,技术管理水平也相对落后,这些都是酒精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会影响我国酒精制造业的发展。

1 酒精制造业现状分析

经过对我国酒精制造业现状的了解并分析后发现,目前我国的酒精制造业在技术和管理水平方面有很大欠缺,而且酒精制造业的分布、规模和生产工艺等都存在一定问题,这已经严重影响酒精制造业的发展,因此要将酒精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我国酒精制造业的综合水平。

1.1 管理和技术水平较弱

从事于酒精制造业的工作人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对酒精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认知缺陷,而管理人员没有及时的引进最新科技和工艺也使酒精制造业的发展无法满足需求,就形成如今酒精制造业发展战略没有从全局进行考虑和规划,最终导致酒精行业技术水平低、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自然也受到很大打击。没有实现酒精生产工艺的科学规范控制和管理,资源利用率也就不是很理想,最终严重制约酒精制造业的发展。

1.2 非均衡的发展规模

我国有十几个城市都在发展酒精制造业,虽然酒精行业的分布范围比较宽广,但是这种分布范围却呈现不均衡的发展趋势,规模大小更是参差不齐。酒精制造业的不均衡发展规模严重影响酒精生产以及资源上的控制和整合,无法充分发挥酒精制造业最大的经济效力。另外,我国不断对酒精行业的相关制度进行改革,这导致酒精行业的发展格局在不断变化,例如白酒税收增高,导致利用粮食生产酒精的情况大范围扩展,而工业生产酒精就严重缩减。

2 酒精制造概述

酒精制造通常是使用糖蜜等具有糖类的原料或小麦、玉米和薯类的淀粉性质的原料,通过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后制作成酒精产品。酒精分为粮食发酵酒精和糖蜜发酵酒精,其工业制法一般为淀粉发酵法、乙烯水化。目前酒精产业的发展和农业发展比较紧密,以切合市场需求为核心,以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为重点,坚持生产优质产品、低消耗和多品种的路线来发展酒精产业,同时还要以最快的速度引进新技术,促进酒精产业更好的发展。经济效益是所有企业的共同目的,不断扩展酒精制造业的发展规模,有效治理污染问题并不断研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能源方面加强管理和控制,尽最大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促使酒精制造业走向新产品、多品种的多元化发展道路。酒精制造业企业还要不断对企业自身加强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快科技进步的速度,改善企业管理和经营水平,在酒精制造业中提升自身竞争力。

酒精发酵法是利用糖质或淀粉质原料通过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酒精,下面介绍一下淀粉质发酵法:将原料粗碎即将大块原料粉碎成小块原料,再利用粉碎机将小块原料粉碎成更细的原料;将粉碎好的原料加入适量水后预热,加温促使淀粉颗粒在高压蒸煮后不断破裂而达到溶解状态成为糊状;将上一步骤的糊状物通过曲霉菌淀粉酶进行糖化;发酵过程是无氧呼吸的过程,在发酵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生物变化,例如蛋白质生成氨基酸和肽;蒸馏,其目的是提纯,主要将杂质、水、固体物质等去除。

3 酒精制造业发展趋势探究

酒精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行业之一,其发展趋势也应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时对其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等方面也要不断提升水平,这样才能推动酒精制造业的不断发展。

3.1 加强现代化管理方式的使用

现代化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和利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将酒精制造的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改善以提高生产效率。传统酒精制造业的管理过程中,基本没有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导致员工工作消极怠慢,也使酒精制造过程中的浪费现象更加严重,对效率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与当代的企业管理理念严重不符,所以要加强现代化管理方式的运用,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规定管理,推动酒精制造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2 加强酒精制造工艺技术的提高

在酒精制造过程中要利用到很多工艺技术,而传统的工艺方式不仅效率比较低,而且浪费人力和物力,最终使企业经济效益也随之下滑。加强工艺新技术的引进对酒精制造业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不仅节省能源和人力资源,同时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捷径,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竞争优势。

3.3 重视循环经济思想

循环经济是人类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反思而形成的一种理念,可以称之为新型经济发展趋势。在过去的工业生产中,人们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都不够重视,导致如今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化问题,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各国家重视的问题之一。当然在酒精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总也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落实及贯彻,研究更多的新材料来生产酒精,提高酒精生产过程中的资源使用率,以及在酒精生产过程中废物、废料的循环使用,这样不仅能提高酒精制造业对社会环保的效益,同时也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

3.4 强化信息自动化,加强高效化生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自动化已经运用在各行各业中,酒精制造业的信息自动化也是其必然发展趋势,信息自动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地区甚至国家的经济水平,同时信息自动化水平也推动了生产过程中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改善,通过技术措施使生产流程更加简单,对生产工艺、管理方法和经营方法不断更新,只有将新兴技术、科技手段融入到酒精制造业的生产活动中去,推动酒精制造业信息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才能推动酒精制造业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3.5 重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酒精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目前很多绿色产业在蓬勃发展,各行各业都掀起了绿色发展的热潮,酒精制造业也面临生态环境问题也要进行适当的改进,在保证各方面如排污水、废弃物排放等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要尽最大可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迫害。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快的靠拢国际环境指标、提升环境竞争能力等问题已经成为酒精制造业高度关注的问题。

4 结束语

酒精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和医疗等领域,但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导致酒精制造业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酒精制造业企业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优化运营和制作工艺,重视其平衡发展从而保证酒精制造业能为国家经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制造业发展趋势篇4

CAD技术与许多先进制造技术都拥有密切的联系,同时,CAD技术也涵盖了许多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例如虚拟产品等技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CAD技术也具备着智能化、协同化等新的特性,这些全新的特性也使这项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下面,就让我们探讨一些CAD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机械制造企业的对策。

一、CAD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一)建模技术。现今社会,一项产品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创新、独特,而这两个特点主要就是通过以三维CAD为核心的创新系统实现的。由于创新系统的广泛应用,为了使它的性能更加符合人类需求,科研人员一直都在深度开发它,使它在市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价值。

变量化设计环境拥有先进的超变量几何技术,这项技术贯穿于草图设计、配件安装的整个过程当中。设计师可以运用这项技术直接对零件上的某个部位进行详细的调整,进而使设计的零件更加立体化、直观化。设计者可以在一个固定的主体模型中,捕捉一些动态的设计、制造的意图。以系统的建模为基础,可以运用参数化造型技术将设计的层面及系统进行提高。这项技术对设计的质量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在CAD以后发展的道路上,这项技术一定会必不可少,使CAD技术越来越实用。

(二)图形的交换技术。CAD这一软件,是一项全新的创新型产品,它对使用者来讲,易于学习,用起来还得心应手。这项技术中包括智能化菜单、动态导航等功能,它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方便,使他们的大脑不只是局限在软件操作的方式上,而是投入到实际的创造性工作当中。这种技术会使更多的设计被创作出来,同时它们的质量也会很高,有了这一功能,CAD技术的发展前景会非常广阔。

(三)智能CAD技术。CAD技术中的智能设计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同时它也为这项技术带来了新的前进方向。智能性具体表现为:为设计人员提供主动性较强的服务,系统能够通过对使用者的使用状况进行总结,从而捕捉到他们再使用时的意图,能够自动为他们提供建议;同时,这项技术的推理性能也较强,能够为使用的新手提供很好的参考设计。这项技术能够吸引大量的新手来学习CAD这门技术,这就为CAD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网络化。现今的CAD技术已经能够提供有效的通信工具,能够方便客户与生产商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就更便于同事与合作伙伴之间团结合作。例如创立一个包含实体模型的压缩包,从设计方下载工程图,在里面穿插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还会对图纸进行严格地检测与核对,这样就会为客户提供更优秀的资源。由此可见,CAD技术会在更多领域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网络的普及,这项技术更是会朝着多向化发展。

(五)全数字化制造与设计。将CAD、CAPP、CAM、ERP等技术进行结合再使用,能够实现全数字化的设计。全数字化设计可以保证产品数据的完整性、共享性。为了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模型,它会列举产品的所有信息,它能够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环节进行不同形式的转换,同时它会支持从设计到生产制作的每一个细微的过程。在制定设计方法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PDM来对产品进行合理的配置,正确的利用标准件、外购件,这样在保证不会重复利用部件的情况下,完成产品的设计。这项技术为设计提供了便捷,在今后的使用中,它能够大大节省设计者的脑力、财力,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创新方面。

二、机械制造企业对策

我国一直都有“制造大国”之称,在世界的发展大潮中,要接受前端的知识,而不是吸纳后端的技术。要掌握符合时展的核心技术。但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发达国家会对自己国家的先进技术有所保留,有些甚至还会封闭起来,防止其他国家作参考,在这种趋势下,我国要想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发展自己的技术,创造出更加优秀的设计,这样才能与发达国家相匹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中国要想有立足之地,就需要结合自己的现状,在机械制造企业方面采取一些措施。

(一)采用国内成熟的自主版权。我国二维技术的市场一直都处于平稳的状态,企业也对相关的知识有了充足的认识,由于国产的CAD软件已经很符合国内的设计需要了,同时在经济方面也非常符合使用者的接受范围,但是,为了使设计更加优秀,二维设计应该采用成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CAD软件。

(二)采用合理的软件类型。由于国内的公司种类很多,所以,对于大型的公司以及条件较好的国有企业公司可以采用立体感较强的三维CAD软件,这样能够使创造出的设计更加美观、清晰;而对于小型企业,就可以采用主流Windows软件,此项软件虽然较三维软件有些差距,但是已经足以满足中小型企业运用的范围。

(三)选用针对性较强的软件。由于设计的种类不同,导致设计的针对性有差别,对待不同的设计,要使用不同的软件,开发出特定功能的软件,能够对某项设计进行专业的改造,例如锅炉CAD软件的研发。

(四)适当使用CAD协作软件。对于CAPP、CAM 和CAE,要将这些技术相互结合来使用,并且逐渐实行全面化发展。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还要适当运用国外的一些软件进行解决。合理运用好协助软件,才会使制作出来的设计更加优秀,符合社会的需求与发展。

三、结束语

CAD技术一直都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着,随着专业人士不断的研究与开发,现在的CAD技术已经实现了智能化控制、虚拟环境、信息结合等多方面的发展。虽然我国的CAD技术发展趋势很好,但是与国外相比,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所以,我们要认清实际形势,再对设计方法进行更新,使我国的技术也能够在市场上立足。

参考文献:

制造业发展趋势篇5

1、面向未来的机械制造。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未来的机械制造技术。

2、注重实际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4、技术面向全球竞争。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5、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与产品质量相统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1、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敏捷制造、精益生产、并行工程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2、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这类的技术比例较低。

3、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4、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

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三、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2、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制造业发展趋势篇6

一、2006软饮料制造业发展特点

(一)拟定饮料行业标准,规范市场

2006年,饮料行业出台和修订了许多行业标准,市场准入制度在建立,这些为饮料行业的规范和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是出台了一些新标准,为这些新饮料市场的发展提供依据,如《浓缩橙汁》、《橙汁及橙汁饮料》国家标准的草案,《植物蛋白饮料杏仁露》和《椰子汁及复原椰子汁》行业标准草案,《茶饮料》标准的出台。二是修订了一些标准。针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对原来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标准进行更新。如,对《碳酸饮料》旧标准进行瘦身,放宽了碳酸饮料的“门槛”。

(二)饮料企业并购频起,市场集中度加大

饮料行业出现大量的并购重组,行业重新整合,市场格局将发生变化,集中度加大,行业将分享其规模效益。

达能参股汇源。2006年11月中国最大的果汁饮料企业汇源集团在京宣布,全球知名的跨国食品饮料航母法国达能集团、世界上最大的专业直接投资公司之一的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全球三大发展银行之一的荷兰发展银行以及香港惠理基金共同投资中国汇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两 亿多美元,与中国汇源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上述战略投资者共持有中国汇源35%的股份,其中法国达能将持有其中22.18%股权,成为了其最重要的战略投资者。达能目前在中国已名列包装水、饼干领域第一,这次之所以与汇源合作,很大一个原因是要进一步扩张中国市场,以汇源为跳板,进一步做大水市场。统一撤资汇源。中国台湾统一集团也正式消息称,因为受限于台湾地区对大陆的投资“政策”,正式撤资汇源。

可口可乐雀巢削减合作范围。11月可口可乐和雀巢双方全球饮料伙伴公司(BPW)的业务只保留红茶与绿茶饮料的联合发展业务,在即饮咖啡与非红、绿茶饮料产品上,雀巢与可口可乐将各走各路,二者分离的实质是非碳酸饮料市场的利益之争。雀巢和可口可乐的“单飞”,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市场又将增加一大强有力的竞争者,这将改变中国传统饮料市场“六分天下”的局面(以“两乐”为代表的国际巨头,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台湾饮料巨头,以娃哈哈、农夫山泉为代表的内地饮料巨头)。六大企业无论从资金、品牌影响力、市场布局,还是网络构建来说,无疑都明显占优。而与这六大家相比,身为国际知名品牌的雀巢显然也不逊色,它抛开可口可乐独立加入竞争,无疑将打破这种平衡。

蒙牛达能成合作伙伴。12月法国达能宣布和蒙牛合资,蒙牛和达能将在北京、马鞍山和呼和浩特组建三家以生产、销售酸牛奶为主业的合资公司,共涉及投资16亿元人民币,合资公司将生产和销售蒙牛、达能两个品牌的酸奶,蒙牛在其中皆持股51%。新合资公司7.48亿元的注册资本中,蒙牛主要以三地原有的厂房、生产线和物业作为出资,达能将拿出3.6亿元现金。合资项目运营后,达能还将向合资公司再投入共约1.36亿元的资本公积金。达能选择蒙牛是因为其广布中国的销售网络,而蒙牛看中的是对方在酸奶领域的技术和质量监控能力。

(三)运动能量型饮料发展迅速

2006年,西欧能量饮料的消费总量达到4.28亿公升,增长幅度为12%,相当于人均消费1.5公升。2005年3大能量饮料消费市场是英国、德国和西班牙,这三个国家占西欧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Zenith报告预测,今后5年,西欧能量饮料消费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到2010年,将达到5.65亿公升。在很多亚洲市场,运动饮料的消费增长也很快。

在能量饮料市场上,红牛仍然保持了最大的优势,红牛产品仍然占据着60%以上的西欧市场,只有芬兰Hartwall公司的ED和嘉士伯公司的Battery能够与之抗衡。但是部分市场份额也遭遇了“入侵”,各种其他品牌和超市的自有品牌都开拓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市场空间。在英国,2005年能量饮料和刺激性饮料的广告费用为1200万英镑,高于2004年的水平。其中,红牛和GSK(Lucozade)公司的投资占95%。

二、2007软饮料制造业发展趋势

(一)发展规划为饮料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饮料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主体内容可描述为“881885712”,前两个“8”是“十五”的成就、问题,“1”是“十一五”的指导思想,接着是“八以八为”原则,五项发展环境,七个发展目标,十二项导向措施。八个主要成就表现在:数字成果、品牌十五、外贸创汇、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质量标准、带动增收、协会成就。问题指的是:品种结构不理想,企业的综合实力偏弱,饮料合格率偏低,加工用水果量不足,生产装备过于依赖进口,缺少在线检测,制造能力不足,行业布局不合理,流通秩序未突破。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从行业的实际出发,促进行业的发展,节能降耗。“八以八为”原则是指以社会责任为目标,以健康安全为主线,以行业和谐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导向,以深化内涵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环保创新为理念,以培育人才为保障。五项发展环境是指国内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竞争环境和发展趋势。七个发展目标是:科技创新,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培育国产品牌,节能降耗,树立行业形象。十二项导向措施是指对以下几方面的导向:市场体系、产业结构、降低成本、品牌经营、标准体系、质量安全可追溯制、人才问题、自主创新、行业自律机制、社会责任感、环保问题和饮料标签。

(二)碳酸饮料独霸饮料市场的局面将被打破

制造业发展趋势篇7

摘要:对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并简要介绍了造纸工业领域所采用的最新技术。关键词:制浆造纸工业;生产规模;纤维原料;新技术1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日益大型化我国造纸工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预计20__年达到5500万吨,20__年将超过6000万吨,20__年将突破8000万吨。“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将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其增速将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发展的制浆造纸工业已一改过去年产数千吨或万吨左右的基本企业规模,急遽向大型和特大型规模发展。那些没有特色的小土群制浆造纸企业,将逐渐被淘汰出局。据统计,全国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上的大型制浆造纸企业,在20__年已达88家,20__年达120-130家。预计20__年将达到200-220家,其中3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企业约有50家,5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企业约有20家,100万吨以上的世界级企业约有10家。近年来不断涌现出新建和扩建的大型制浆造纸企业,另外还有许多则正在启动或建设中。金光集团在海南岛建设的金海木浆厂已于20__年5月正式投产,这是一家以桉木为原料生产硫酸盐化学漂白浆的全世界最大的特大型企业,生产能力为100万吨/年。在该厂基础上,20__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又已核准金光集团在金海再扩建160万吨造纸项目,总投资176.17亿元。该造纸项目投产后,年需木浆136万吨,其中,漂白化学阔叶木浆100万吨由企业现有浆厂供给,漂白化学针叶木浆19万吨和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木浆17万吨在国内外市场采购。另外,继年产25万吨世界上最大的竹浆厂-贵州赤天化浆厂批准建设并开始订货后,年产40万吨的湖南怀化木浆项目也已正式批准,并进入设备招、评标阶段。广东湛江70万吨木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国务院批准,现正交由晨鸣集团负责实施。生产设计能力为30万吨高强度低定量牛皮箱板纸(废纸为原料)的浙江景兴纸业项目,已于20__年11月底开工建设。泰格林纸集团的年产30万吨杨木化机浆项目已于20__年7月底签订设备进口合同。年产30万吨纸浆的山西宏德纸业项目已开始启动。以白杨为原料的山东晨鸣纸业和博汇纸业两条大型BCTMP(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生产线均已在20__年3月前后投产,其日产能力分别为735吨和660吨。江苏张家港华兴纸业项目第一期年产50万吨箱板纸项目于20__年6月投产,并同时已启动第二期年产15万吨A级高强瓦楞原纸项目。山东华泰集团的网宽10.2米,设计车速20__米/分的亚洲最先进新闻纸机即将于近期投产。我区在建设大型浆纸企业方面亦不遗余力。规划在钦州与金光集团合资建设一个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项目建设总规模为180万吨纸浆,310万吨纸。其中第1期工程为30万吨纸浆,60万吨纸。在北海与芬兰斯德拉-恩索集团合资建设大型林浆纸企业。,总规模为100万吨纸浆,100万吨纸。第1期建设规模为60万吨纸浆,60万吨纸。这两个项目均已开始启动。2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的原料发展趋势造纸工业原料的成本约占其总成本的50%,因此原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的盈亏,两者有极其密切的关系。造纸原料主要有木材纤维和非木材纤维两大类。针叶木由于其生长周期长,在制造书写印刷纸和白纸板所需的漂白纸浆领域,已逐渐为生长迅速、价格较低的阔叶木所取代。而由于南方木材的生长速度远高于北方,我国造纸工业重心南移的趋势已成定局。据了解,东北地区历来以针叶木(主要为鱼鳞松和沙松等)为原料,由于重伐轻种,资源已日趋枯竭。以针叶木为原料的大型纸厂经济效益滑坡,部分企业已严重亏损或濒临破产。南方地区的马尾松等松木亦属针叶木范畴,但生长速度远比东北松为快(一般15年左右即可成材,东北松则需50-100年),是一种很好的造纸原料。目前由于纸厂对桉木原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马尾松林地已逐渐让位于桉木,但从生态平衡观点出发,马尾松等针叶木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南方地区的化学木浆和化学机械木浆将逐渐以桉木(如巨桉、巨尾桉)为主要原料。北方地区则将以速生杨木(如三倍体毛白杨)为主要原料;杨木在制取化学机械浆上具有特殊优势。非木材纤维原料方面,北方(如河南、山东)地区历来以麦草为主,但目前麦草资源日益枯竭,价格上涨,纷纷改以进口或本地的废纸为原料。同时大量种植杨木以逐渐取代麦草。南方地区的非木材纤维原料以竹子和蔗渣为主,目前仍有发展空间。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由于地处大江大河的上游,国家对林业砍伐政策控制十分严格。因此,目前全力发展竹子原料,是这些省制定原料政策的首选。广西是全国第一大产糖区,目前年糖产量已达532万吨,发展蔗渣造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新建或扩建蔗渣制浆造纸项目(特别是制浆)的势头很猛,但预计待全区蔗渣利用率达80%左右时,发展竹子造纸将是进一步发展我区造纸工业的重要选择。3制浆造纸工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近年来新投产的和将要投产的大型制浆造纸厂,大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它们的相继投产,不仅大大增强我国造纸工业的生产实力,而且也将给我们带来国外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树立无污染(或极少污染)低能耗造纸企业的典范。下面简略介绍近几年来已在国内外行之有效的成熟的先进技术。3.1蒸煮大型竹木浆厂的蒸煮器将以立式连续蒸煮器为主,蔗渣等草类原料仍以横管式连续蒸煮为主。目前Kvaerner公司和Adritz公司均可生产立式连续蒸煮器。Kvaerner公司生产的紧凑型连续蒸煮器(金海与赤天化均采用此种设备),蒸煮温度可降至150℃(针叶木)和140℃(阔叶木),无加热药液循环和黑液闪蒸,系统全封闭,不产生臭气。据称,纸浆强度高,得率高,可漂性好,汽耗低。每吨浆汽耗500kg以下,比等温蒸煮型连续蒸煮器要减少50%。与传统连续蒸煮比较的优点如表Ⅰ所示:表Ⅰ桉木木片用传统法和紧凑法连续蒸煮结果的比较参数传统法蒸煮紧凑法蒸煮卡伯值1818黏度dm3/kg120__350卡伯值波动,β1.50.7浆渣总量%1.50.5用碱量EA%(NaOH计)17.517.0蒸煮温度℃160140相对浆强度100115未漂浆白度%ISO35403.2洗浆新引进的制浆生产线,其煮后洗浆机和漂后洗 浆机,均已由真空洗浆机改为双辊洗涤压榨机(Kvaerner公司称为紧凑式压榨机,原理大致相同)。紧凑压榨进浆浓度7-8%,经洗鼓吸水后浆浓为15%,两鼓相交,进行挤压后,浆浓可达32%,这就大大提高了洗涤效率。目前国内亦已试制成功双辊洗涤压榨机。3.3氧脱木素氧脱木素已成为漂白前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这有利于减少漂白负荷。而且氧脱木素因不使用氯或含氯化合物,其废水经浓缩后可直接送去碱回收炉烧掉,减少了废水处理负荷。目前一般均采用两段氧脱木素,木素脱除率为55-70%,漂白前卡伯值控制在6-10。与传统单段氧脱木素比较,可降低漂白污染负荷50%。氧脱木素工艺条件一般为第一段:时间15-30分,压力4-8Bar温度90℃;第二段:时间60分,,压力4-6Bar,温度100℃。3.4漂白因为漂白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它的废水排放量大,废水中又含有二恶英等有机氯化物的致癌因素,所以目前漂白技术是制浆系统中研究得最多、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技术。新的漂白系统大体可分为无元素氯(简称ECF)漂白和全无氯(简称TCF)漂白两大类,它们都可以大幅度降低废水中的有机氯化物含量。目前国外采用ECF漂白流程的厂家占漂白浆厂家的比例,北美为80%,北欧为75%。TCF漂白流程的废水中有机氯化物含量比ECF流程更低,但由于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采用的厂家较少,北美大概只有一家。目前典型的针叶木浆ECF漂白流程为Do-Eop-D1-PO或Q-OP-D-PO,即在原来的DEDD标准流程中引入氧和过氧化氢,以减少二氧化氯用量。其中OP为强化过氧化氢处理段,PO为高温过氧化氢处理段,Q为螯合剂处理段。新系统由于加强了滤液的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废水排放量,平均废水排放量只有10m3/t浆,清水用量只有6m3/t。针叶木浆的TCF流程一般采用Q-OP-Q-PO或Q-OP-Z/Q-PO流程。其中Z为臭氧段,由于臭氧生产成本高,且对纤维破坏较大,一般采用较少。阔叶木浆的漂白流程更为变化多端,具体见表Ⅱ所示。表Ⅱ全世界最近5年出售的5套大型硬木硫酸盐浆漂白工段的流程流程洗浆机台数(=段数)D*(OP)D3A(ZE)D(PO)4(AD)*(OP)(DD)3D(EOP)(DD)4Q(PO)DD43.5中浓技术为达到节水和节能的目的,已普遍采用中浓(10%-12%浓度)技术,即进行中浓筛选、中浓输送、中浓混合和中浓漂白等,可大幅度节水和节能。3.6黑液蒸发为提高碱回收炉的热效率,蒸发器出站的木浆黑液浓度已普遍达到75%。随着黑液结晶蒸发等新技术的应用,蒸发器出液浓度已可提高到76-84%,浓度为85-92%的超高黑液浓度的蒸发技术也正在研发中。3.7碱回收炉单汽包低臭碱回收炉在木浆厂已普遍应用。碱炉正向大型化、超高压、超高温的方向发展。新建的大型碱回收炉(如金海纸业)的蒸汽参数已经是8.4Mpa、480℃,目前正向9.3Mpa、492℃和10.3Mpa、515℃发展。据介绍,黑液浓度从72%提高到82%,可提高锅炉效率3个百分点,增加背压发电机发电量3%。一台新型的日燃烧固形物为2200t的碱回收炉,其过热蒸汽压力8.4Mpa、温度480℃,当回收炉热效率为72%时,过热蒸汽产量可达350t/h;烟气中SO2含量不超过100mg/Nm3,粉尘含量不超过33g/Nm3。3.8苛化为提高白液和绿液澄清度,先进的大型制浆厂大多已取消白液和绿液澄清池,改用压力过滤机。白液澄清池改为盘式压力过滤机后,可将白液澄清度从50mg/l降到20mg/l。绿液澄清池一般出口澄清度小于100mg/l,如采用X-过滤机可使澄清度达5-20mg/l。但X-过滤机价格昂贵,有的认为采用澄清器与一般过滤相结合的办法,仍比较可行。白泥脱水与洗涤均已采用盘式压力过滤机,可使白泥出口干度达80%,白泥残碱小于0.2%。3.9抄浆板机浆板机已普遍采用带稀释水的微湍流浆箱,双网成型或长网加顶网,真空予压加三辊复合压榨加靴式压榨,气垫干燥为29个干燥层加2个冷却层。干燥部能力在入口干度49%时为51692kg/h,入口干度46%时为47066kg/h。进抄浆机浆温60℃,上浆浓度1.2-1.7%。目前国内已能生产带双网成型和气垫式干燥的浆板机,其抄造定量500-1200克/平米,净纸宽度2400-4500毫米,工作车速50-200米/分。3.10废水排放目前欧盟漂白硫酸盐法浆厂规定的BAT(指采用最好的可用技术)废水排放负荷为:废水量:20-50m3/t(风干浆)COD:8-23kg/t(风干浆)BOD:0.3-1.5kg/t(风干浆)TSS:0.6-1.5kg/t(风干浆)AOX:<0.25kg/t(风干浆)以上所述的新技术在很大程度山都是为了减少废水量和废水污染负荷。生产系统采用了先进技术后,从制浆生产线排出的废水负荷将达到如下值:废水量:10m3/t(风干浆)COD:20-30kg/t(风干浆)AOX:0.2kg/t(风干浆)经活性污泥处理,COD和AOX至少可除去50%,这就意味着废水排放负荷已可达到欧盟所规定的严格要求。3.11化学机械制浆继CMP(化学机械浆)法、CTMP(化学热磨机械浆)法、BCTMP(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APMP(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法后,90年代又开发出了P-RCAPMP(即经化学预处理的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法。P-RCAPMP法的特点是在两段盘磨磨浆前,先经过两段予浸(第一段主要加入MgSO4和螯合剂,第二段才加入过氧化氢等所需化学品);且在一段磨浆后在漂白塔中加漂白化学品进行漂白,然后进入二段磨浆机,这样可提高漂白效率和降低磨浆电耗。我国近期引进的化学机械浆设备有不少为P-RCAPMP法。P-RCAPMP法与BCTMP、APMP法一样,适用于制取各种针叶木和阔叶木化学机械浆。由桉木与杨木原料制成的漂白化学机械浆,是生产低定量涂布纸、轻量纸和涂布白板纸的主要配料。杨木P-RCAPMP浆的主要质量指标为:游离度80-120mlCSF,抗张指数30-40Nm/g,撕裂指数4-4.5mN·m2/g,白度75-80%ISO,光散射系数大于55m2/kg,松厚度大于2.2cm3/g。但BCTMP的优点是磨浆压力(0.3-0.35Mpa)高于P-RCAPMP(0.2-0.25Mpa),可回收磨浆产生的废汽。即将废汽经再沸器(一种特殊结构的热交换器),利用冷凝所得热量生成新鲜蒸汽,再通过增压泵,生产出0.5Mpa的蒸汽;蒸汽产生量根据高浓磨的配套电机功率计算,每兆瓦(MW)可产生0.8吨蒸汽。P-RCAPMP和BCTMP各有优缺点,一般大型化学机械浆项目以采用BCTMP为宜。3.12造纸机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纸机继续向大幅宽与高车速发展,国外新闻纸机的幅宽与车速已分别达到11.3米和20__米/分。纸页从成形到干燥全封闭运行。生产每吨新闻纸的汽耗已降到1.1-1.2吨,水耗降到10立方米以下。纸机上的新技术有:紧凑型浆料流送系统;带稀释水的流浆箱横幅定量控制;立式夹网成形器(主要脱水元件有真空成形辊、配套脱水板靴的加压脱水板和高真空吸水箱);靴式压榨(单靴压与双靴压组成的直通式双压区压榨,没有开放引纸,使车速有可能突破1800米/分);单排烘缸布置(例如Metso公司新开发的某台纸机,有29个直径1830mm的单排烘缸,配以28个直径1500mm的真空辊,大大提高了干燥效率和运行效率);6辊在线软辊超级压光机等。预计再过10年,新闻纸车速将提高到3000米/分。

制造业发展趋势篇8

中图分类号:F4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3

Abstract: With the proposal of “Made in China 2015”, China began the transition from “made in China” to “made intelligently in China”. The chain of manufacturing began to reconstruct. Meanwhile, new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philosophy con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o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As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overall logistics on society,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 China has been introduced combined with Internet and community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some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about how to innovate the business mod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in the end of the paper.

Keyword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business model, Internet, community

一、前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就是使“中国制造”加速向“中国智造”转型,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过去的中国具有低成本竞争优势,而随着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攀升,经济发展放缓,中国经济“高成本时代”逐渐来临,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这种背景正是传统物流开始改变的动力[1]。

近年来,在智能化的压力下,国内物流装备技术行业已有企业在物流智能化领域进行了探索,或其智能化战略,或实施了智能物流项目。不久前,圆通速递获得阿里巴巴联手云峰基金的战略投资,此次战略投资完成后,菜鸟网络将与圆通开展更深层面合作,依托双方的地位和品牌,打造整个互联网和快递行业的升级版,以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因此,中国物流企业必须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来应对制造产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二、智能制造的背景

智能制造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集成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创新的先进制造系统,是集成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多种先进制造系统和模式的综合[2]。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3]。

物流是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因此制造业的变化也深深影响着物流领域。企业开始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以及网络众包、协同设计、精准供应链管理等商业理念也启发着管理者对物流产业商业模式的思考。新的技术与商业理念的结合使得物流产业商业模式有了多种的发展趋势。

三、商业模式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中期Konczal和Dottore[4]在讨论数据和流程的建模时,首先使用了商业模式这个术语。C.Zott,R.Amit(2007)[5]提出商业模式是超越单独企业和其参与要素的一个活动系统,商业模式使得企业专注于自己的伙伴,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Stewart&David&Zhao(2000)[6]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能够获得并且保持其收益流的逻辑陈述。我国学者李光斗[7]认为商业模式视为实现顾客的价值最大化,能使企业的内外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使系统持续达成盈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在互联网时代,罗珉和李亮宇[8]学者认为商业模式是在充满不确定性且边界模糊的互联网下,通过供需双方形成社群平台,以实现其隔离机制来维护组织稳定和实现连接红利的模式群。

从国内外学者对商业模式的研究来看,商业模式是在价值网络之后一个企业创造以及获得价值的核心逻辑。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商业模式不仅要将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而且需要企业与消费者连接,企业与消费者共创价值、分享价值,以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

四、智能制造如何对物流行业的商I模式产生影响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18%,该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就可降低物流成本1000亿元以上[9]。目前我国制造业物流总额在社会总物流总额中占到74.7%,可见,制造业在物流领域可以挖掘最大的潜力。

(2)大众物流

互联网时代下的社群不再受制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依靠网络平台,企业与外部人群能方便地进行交流沟通。比如,DHL将大众商业模式运用于物流,在瑞典推出了众包模式送货的移动应用MyWays,人们可以通过移动应用报名投递自己行动路线附近的包裹,并获取报酬。大众商业模式是大众物流和分享经济物流的概括。大众物流基于社交网络和人群,通过强调众包和众筹,物流供应商能够加快市场创新周期,提升物流服务。众包物流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所谓众包物流,是指把原由企业员工承担的配送工作转交给企业外的大众群体来完成。分享经济物流基于全球化带来的“分享文化”,即共赢,物流公司与其竞争对手共享物流的基础设施与服务。

四川创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人人快递”业务模式可以概括为此商业模式,其业务场景是,发件人通过APP寄件单,订单除了包括预约取件时间、货物名称、声明价值外,还包括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软件会根据上述信息自动核算出快递费用。在平台注册的自由快递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路线进行“抢单”并从中获得报酬。

(3)全渠道物流

随着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和传统的实体店已不再是互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电商开始筹划实体店,而实体企业开始筹划利用互联网平台,比如苏宁易购,小米开设实体店,各大品牌在天猫开设旗舰店等,这些企业的商业行为都意味着全渠道商业模式的兴起。

全渠道商业模式有两个核心[14],一是全渠道。消费者在其购买的整个过程中,与商家的“接触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受时空约束的媒介,而是在各种“接触点”大量使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互联网工具,从而可以利用全渠道获得交易信息,最终完成购物。二是O2O。这个概念的起源于团购,online(线上)交易、offline(线下)完成,形成一个完整的交易闭环。

由于全渠道商业模式的特性,若顾客要获得良好的购物体验,不管是孤立的线上和线下销售,还是融合打通的线上、线下销售,物流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将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实现全渠道物流,在仓储、配送各环节不同程度的融合打通,提高企业的全渠道服务能力,给顾客提供随时、随地、方便又快捷的购物体验。目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互联网企业主要是与线下商店合作,比如京东为了实现“最后一公里”跟达达物流、唐久便利店等合作,扩充京东的O2O生态圈,为京东建设全渠道商业模式的发展服务[15]。

4.对比分析六种商业模式优缺点

5.建议

物流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物流企业要在其中保证自身的存活于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势在必行,中国的物流行业可以从以上的6种商业模式介绍中获得启发。

(1)现有的物流企业应该选取符合自身条件与本身的商业定位的模式来设计创新商业模式。物流企业可以不局限于其中一个商业模式,在现实的商业运营中,针对自身的优势和弱势,物流企业可以将多种商业模式融合运用,创新设计最切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比如制造业的供应链环节可以应用实时物流与预测物流相结合的模式;大型的互联网企业,例如京东在构造自身的全渠道物流外,可以考虑构建自身的超级网络物流,同时利用本身的网络平台优势,也可采取一些大众物流的模式,从而构建符合京东自身的独特的物流商业模式。

(2)对于新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由于其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若要迅速的占领物流市场大众商业模式是很好的选择。“互联网+分享经济2.0”理念的出现,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得普通大众能够参与进物流环节,将闲置资源集中利用,一方面,调整了物流成本结构,有利于行业新进入者早期的市场扩张;另一方面,新进入者可以与电商进行合作,尝试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六、结语

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我国顺应趋势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智造”成为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物流领域开始成为制造业新的盈利点,在此背景下,物流行业商业模式创新至关重要。物流装备技术行业在智能物流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一些互联网公司也率先进行了物流产业商业模式的改革创新。本文在结合我国互联网技术和物流行业商业模式的发展现状,并联系我国大众群体特点,分析了未来中国物流产业商业模式将会向超级网络物流、实时物流、预测物流、城市物流、大众物流和全渠道物流6种商业模式。提出我国物流企业可以在结合自身优缺点的情况下,融合运用这6种商业模式,设计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物流商业模式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冰漪.“中国制造2025”与物流智能化[J].中国储运,2015(7):72.

[2]王晓明.从三个维度认识“智能制造”[N].经济日报,2015.

[3]中国制造2025.

[4]ST.HLER P. Business Models as an Unit of Analysis for Strategizing D r a f t 1 [E B]. D r a f t 1 e d . , 2 0 0 2 : 2 0 0 9 - 1 1 - 0 3 , h t t p : / / geschaeftsmodellinnovation. de/english/definitions. htm.

[5]C ZOTT, R AMIT. Business Model Design An Activity System Per- spective [Z]. Long Range Planning DOI: 10. 1016 / j. lrp. 2009 - 07- 04.

[6]STEWART D W, ZHAO Q. Internet marketing,business models,and public policy [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000,19 ( 2) : 287 - 296.

[7]王廉.商业模式是企业第一生产力,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成败[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8]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322):95-107.

[9]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8%[J].中国经营报,2015.

[10]王惠芬,赖旭辉,等.产业融合机制下商业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137-139.

[11]Dr. Nedialka Bubner ,Dr. Nikolaus Bubner .Logistics Trend Radar .2014:17.

[12]王付娇.阿里巴巴的“超级物流网”计划.新浪科技,2015.

[13]胡云超.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D].2013.

[14]刘向东.移动零售下的全渠道商业模式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4(5):13-17.

[15]陶娅洁.京东合并达达:打响物流O2O之战[J].中国产经新闻,2016(4).

作者简介:张文娟(1970-),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研究。

制造业发展趋势篇9

库存优化作为物流设备供应商,音飞对库存优化有怎样的理解?

金跃跃:目前,物流装备的应用市场分为制造业和流通业两大领域,库存优化的需求主要存在于制造业。其中,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的内部管理包括生产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两部分。相比之下,企业通常更注重生产中心的管理。因为该类企业的主业是研究产品研发和生产技术,对仓库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专业的仓库管理人员也较为匮乏。

近年来,围绕库存优化,学校、专业的研究机构和个别企业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其中,学校研究的很多理论无法应用于实际生产:研究机构更倾向于进行流通业等大物流的研究,提供一些整体的解决方案;而个别企业的库存优化大多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逐步进行的,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我们认为,在实现库存优化的过程中,物流自动化只是一个手段,更重要的是管理。即规范每个员工的做法,特别是改变原有的做法,实现账和物完全一致。为此,需要用到一些专业化的物流自动化设备和仓库管理软件。

库存优化在您看来,目前制造业企业在库存优化方面存在哪些需求?这些需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金跃跃:两方面原因导致了制造业企业产生库存优化的需求。首先,国内的制造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从其他环节挖掘利润。其次,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库存优化便成为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积极追寻的方向。

十多年来,音飞已承接了1 0000多项的仓库工程,为可口可乐、博世汽车、通用汽车、中国石油、联想、中国石化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货架产品及相关服务。在近两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客户中很多都出现了仓库更新换代、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而货架仅仅是帮助他们解决存放场地的问题。同时,仓库的精细管理还需要有专门的信息系统做支持,单纯依靠ERP是很难实现的。在选购货架的过程中,客户的关注点也开始发生变化,由货架本身转向如何利用物流设备实现更合理的空间利用,减少存货量和管理人员,提高作业效率等。

记者:针对新的市场需求特点,音飞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有何侧重?

金跃跃:正是因为看好仓库管理领域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音飞在产品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在原有的仓储货架产品系列基础上,推出了物流周转和自动化仓储系列产品。并与系统集成商合作,建设全自动立体仓库,同时,立体仓库的市场份额也日益增加,每年要承接数十座仓库的项目建设。

音飞的目标定位不是集成商,而是仓库设备供应商。从某些方面来看,制造业的仓库管理项目和货架销售有相似的特点。比如单体规模普遍不大、行业分布较为分散等。音飞对这类项目已经拥有成熟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对我们也是最合适的。目前,音飞正在逐步把仓库管理咨询作为销售工作的主导,在该领域已经实现了近2000万的订单规模。

在产品种类和类型的拓展上,货架是物流自动化的基础设备,也是音飞的优势领域,所以要坚持做强做大。同时,针对制造业企业的物流管理特点和现状,为其仓库管理提供一些易于操作和管理的自动化设备。比如。高度在10米以下、单元货物重量在300公斤以下的堆垛机,垂直升降柜、电动移动式密集库等。此外,音飞还开发了相应的仓库管理软件,对人员、岗位、作业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作为一种增值服务,提供给有需要的货架项目客户。

记者:音飞的仓库管理软件有何特点?其在库存优化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金跃跃:制造业企业的仓库管理是最末端、最原始、也是最统一的单元,对于这样的需求,通用的仓库管理系统(WMS)并不适合。音飞提供的仓库管理软件完全是基于对货架上所存放货物的管理,目的在于为硬件设备提供增值,从而帮助客户提高仓库管理水平,降低库存量,提高作业效率。

早从2006年开始,音飞就与南京当地一些高校的物流教研室开展了产学研合作,进行仓库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并通过自身的试用不断进行系统功能的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系统。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直观,界面简洁统一,可视化强,可配置性好,支持系统导向和现场导向两种操作模式,支持多点、多货主、多客户和供应商等特点,对仓库运营中的入库、出库、盘点、调整、调拨、保税管理、标签、包装和拆包装、补货等业务操作和增值服务均提供良好的支持。

记者:身为典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音飞在库存优化方面有何经验和体会可供分享?

金跃跃:一方面,货架属于典型的传统制造业。当市场竞争激烈到一定程度时,货架生产企业必然需要加强成本管理,向内部要效益。另~方面。作为仓储物流设备供应商,只有把自己的仓库管好,才有可能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进行库存优化也是音飞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仓库实际上是企业的利润中心。以音飞的原料库为例,库存1吨赁的成本是20~50元,加快库存周转率就意味着产生更多的利润。成品库也是同样的道理。对此,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存货超过一定期限要向相关部门收取费用,促使各部门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再有,节省库存场地、降低料损料耗也是库存优化的实现方式。据统计,以往仓库自己进行切割下料向生产线配送的成本是100元/吨,而现在则是将这一工序直接外包给供应商。避免增加切割设备的同时,更减少了不必要的料损料耗,成功将该环节的成本降低了20%。2008年,音飞提出了每年将原材料库存降低5%的目标,今年已经实现10%的降幅。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库存与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丰田的JIT(Just InTime,即时生产)就是最简单有力的证明。它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又是一种理念。JIT的实质就是管理过程,通过生产

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减少和降低各个环节上的浪费。相信这些道理很多企业都知道。近年来,我们把工作重点从以往的销售转移到公司的内部管理和生产流程规范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精益化生产的探索。比如,按照不同种类产品的生产工序,设计生产节拍,在中间环节使用物流输送小车、地面输送线、空中搬运等方式提高作业效率,实现紧密的流程衔接。同时,从原料到生产制造加工,再到成品,在仓储及生产线上应用信息化条码管理。事实证明,这些做法在降低库存量、提高仓库利用率、优化库存结构等方面起到了明显效果。

在人员管理方面,音飞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老员工的一些固有的管理思路,在坚持这些固有思路的基础上,适当进行现代管理技术的灌输和微调,是保证管理生命力的关键。

记者:音飞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场特点?作为制造业企业,音飞在自身管理方面有何发展计划?

制造业发展趋势篇10

制造业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服务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服务意识的增强、服务水平的提高、服务内容的丰富。服务增值的经营方式,成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促使制造业向服务领域延伸,其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过剩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行业特性的要求、世界各国制造业的竞争、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要求、差异化战略的实施。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企业竞争优势开始变迁,服务能力提升成为企业竞争优势转移的基础。

二、我国IT制造业发展困境

(一)制造业增长空间有限

从世界工业发展史看,特定产品制造产业在一国的发展都会因成本、资源、市场容量等因素的影响而遇到增长瓶颈。电子信息制造业是一种典型的“游牧”产业,成本因素将快速驱动产业转移。加上国际电子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必然将导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减慢。

(二)制造业面临众多挑战

1.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2008年下半年以后,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企业外迁继续加速的同时,内资企业的关闭数量逐步增加,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遭遇严峻挑战。导致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更加关注和重视民生,要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职工工资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这必将导致以低工资维系的加工型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更大的压力。

2.国家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发达国家对技术出口限制、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强化,发展中国家从技术模仿制造中获得的利益不断被压缩。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品出口面临更加严峻的非关税壁垒。不断提高技术标准是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方式,同时还有增加检验检疫项目、调整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变化等多种方式。而部分发展中国家以各种优惠政策与我国展开竞争。

3.内需拉动不足,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2006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内销比重不足40%,对外依存度较高。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电子信息产品需求萎缩,出口额下降,加之内需市场对产业发展拉动不足,产业自主调控能力弱的问题愈加凸显。此外,环境、资源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存在,将继续削弱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一举两得

(一)电子信息制造服务化发展前景看好

1.电子信息制造业最适于服务化。从一定程度上看,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品都是为实现某种“功能”而生产的“工具”。这种工具的特征,使得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最适合向提供相关“功能”的服务企业延伸。因此,国外一些先进的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销售产品,而是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提供与该产品配套的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即“产品―服务包”。

2.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走服务化发展道路将成为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产品。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很高,操作复杂,客户在使用之前必须获得企业的操作指导,这些产品具有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样性的特点,生产企业在货物出售以后必须对产品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产品服务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客户的购买选择;而客户的购买选择决定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因此,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走服务化发展道路已经日益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服务化经营可以有效提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成本领先、差异化经营、快速反应。而服务化经营,是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手段。通过差异化经营,提供更加贴心的专门服务,能够有效地吸引目标群体。

4.内需的扩大与升级为电子信息制造业服务化提供广阔的市场。国内市场是该国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扩大消费需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开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产品结构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5.政策有利于电子制造业服务化发展。2007年3月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特别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新18号文”)中出台了关于软件等相关企业营业税的优惠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这将对信息服务业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服务化是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来源和基础

1.信息服务业将大量源于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服务化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未来将有大量的服务业从制造业中衍生出来。基于电子信息产品的信息服务业很可能成为未来信息服务业的主流。无论是基于投资类产品的生产性信息服务业,还是基于消费类电子的生活性信息服务业,都将发展成为规模巨大的产业体。

2.电子信息制造大国为信息服务业提供重要的基础。电子制造业是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国,2010年,我国生产彩电1.18亿台,手机9.98亿部,微型计算机2.46亿台,数码相机9000万台,均名列全球第一。这在客观上,已经为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基础。

(三)电子信息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融合发展一举两得

“制造业服务化”是“产品+服务”的模式创新,是以价值链延伸为基础,对价值链上各种活动加以整合的流程创新,因而蕴含着巨大潜力。“制造业服务化”既顺应了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阶段性要求,也符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

四、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方向的初步思考与建议

(一)发展方向

1.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设备制造企业,如计算机、数控装备等生产企业,可向包括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服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服务、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呼叫中心、后台服务等方向延伸发展。

2.电子信息终端制造业与商务、生活服务业融合。通信终端、视听产品等制造业,可重点向电子商务、物流、办公服务、数字家庭、个人娱乐、车载信息等方向延伸发展。

(二)建议

制造业发展趋势篇11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221

1 我国机械制造业管理的特点

机械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一种,它的管理与其他制造业具有共同属性,也有其自身特点。而工业技术发达的国家相比,由于发展阶段、法律、制度和文化存在差异,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尤其特殊性。

1.1 离散型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属于典型的离散型制造行业。所以,对机械制造行业进行管理时需要从企业不同的生产类型、生产方式以及生产批量不同等方面考虑,建立不同的管理和决策方案。

1.2 ERP系统在我国应用的特殊性

在西方的管理模式中“法”是重心,而在东方的管理哲学中,更看重“情”,在管理中,侧重人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当从西方引进的ERP系统应用到我国管理工作中时,应结合权责的利用,充分发挥人的价值观,进行全面的管理。不仅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企业管理还受到国家法令制度、税收政策和市场环境的约束和影响,因此,ERP的应用应复合我国特殊的国情。

1.3 我国机械制造业管理的复杂性

由于生产过程复杂、生产不连续等因素,与其他制造业相比,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更加复杂。另外,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制造业分工不细,小型企业仍然运行全面的生产模式,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复杂化。

2 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技术。然而由于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起步较晚,底子薄弱,并且遇到其他国家进行技术封锁等难题,使得我国与其他技术发达的国家之间,在技术水平、企业管理方法、运行模式等诸多因素上仍然有较大距离。

2.1 管理工具落后

目前,工业技术发达国家已经广泛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建立了完善的互联网络管理体系。而在我国只有少数的大型企业使用计算机进行协助管理,并且应用也比较分散,只实现了局部的资源优化和信息共享。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手工分散的管理模式或计算机单项管理的阶段,未能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有效地进行辅助管理,这使得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的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2.2 现代化管理意识薄弱

工业技术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企业十分重视内部的组织管理工作,他们不断更新生产模式、推出新的思想和新的管理技术。诸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电子商务EC、商业智能BI、供应管理链SCM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想,在工业发达国家被广泛用于辅助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使企业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而在我国,由于企业的规模小而分散,企业对内部的组织管理不够重视,造成了“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系统难以完善,少数的大企业对于引进新思想和新技术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意识也较欠缺,使得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很难提高。

2.3 信息结合不紧密

制造业是一条集产、供、销、人、财和物于一体的有机链,这些因素之间需要交换大量的信息,并且做到信息及时共享,只有这样将产、供、销、人、财和物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良好的信息网络,才更加有利于机械制造业的运行管理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仍采用人工管理方式进行,常常导致信息的分散,不能及时、准确的进行信息共享,使产、供、销、人、财和物这条有机链之间脱节,极大地影响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2.4 业务流程不规范

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内部的运行管理趋于面向业务水平上的扁平化结构,而没有很好地将组织机构科层化,并且存在对业务流程安排不合理的现象,业务流程操作不规范,缺乏管控、随意性较大。

2.5 生产计划模式落后

我国大多数未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企业通常实施台套计划的方式,难以作出完善的生产计划,并且常常与采购计划脱节,过度夸大各种物料的采购和生产提前期,导致在制品和库存储量增加,占用大量流动资金,给企业运作和管理带来困难。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企业采用的生产计划模式与物料需求计划MRP和供应商管库房VMI等先进模式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存在巨大差距。

2.6 成本控制不当

在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大多成本数据仍然靠人工方式进行采集,存在数据误差过大的问题。并且,人工核算方式通常只能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而忽略了零部件的成本,导致成本计算不准确,也不利于对成本进行分析。因此,难以对成本进行准确的控制。

2.7 企业应变能力差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制造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人们需求的更加多元化,使市场随之千变万化。越来越的的产品规格,使得企业的生产管理更加复杂。企业要想能够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必须将客户需求、销售、设计、生产和成本预算等一系列复杂过程紧密联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供需管理关系,并且灵活运用。而在我国机械制造企业里,很多企业还达不到这样的管理水平,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8 国家宏观政策关注度不够

目前,我国对机械制造方面行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方针的关注度仍然不足。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科技方面的投入占有的比重较少。国家可以加大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宏观政策调控,帮助和督促中、小企业进行更好的生产管理,从而能尽快提高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管理和生产水平。

3 我国机械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不断涌现出来,全球互联网络也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逐渐覆盖到各个角落。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作为机械制造行业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工具,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并且引领着机械制造行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3.1 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1)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将来新型的ERP系统将使客户订购、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最终销售给客户这一系列过程在互联网络上实现。客户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产品信息并下单,随后采购和生产指令通过ERP系统直接下达,产品被生产完成后直接交给客户,并通过网

(下转第155页)(上接第251页)

络向商家付款。ERP系统将客户、分销商和生产厂家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做到“及销及产”,形成高效的供需链;

(2)在当下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应将“以客户为中心”作为营销模式,替代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将完善企业与客户的沟通能力,为企业提供全新的客户视角,同时,企业能够“一对一”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从而使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提高。

(3)通过企业绩效管理EPM将企业的经营和战略目标分配到每个员工,利用ERP系统对员工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将执行情况与分配到员工个人的目标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对员工的奖励或报酬,进而对公司整体、各个部门以及员工的绩效情况进行分析。建立更加完善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提高企业整体业绩,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3.2 系统性能的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对ERP管理系统的需求也可能出现变化,所以,ERP在系统性能方面应努力实现业务流程可重新组合、功能可重新剪裁,争取达到企业动态模型的建立。同时,ERP系统应将内外体系充分整合,对内将OA、立体仓库、数据挖掘和条形码等集成一体,对外将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紧密结合,以求最大程度地信息共享。ERP系统还应支持在多组织、多公司、甚至跨地域的多种商业类型模式下运行。

3.3 软件开发平台的发展趋势

软件的开发语言和工具、以及通讯协议和数据库应与相应的工业要求相符;并且能够满足包含多层次结构体系的浏览器或服务器;同时,大规模的管理软件系统应能够满足分配成中、小型软件系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闫希斌.机械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特点及发展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1):160.

制造业发展趋势篇12

0 引言

制造业转向服务化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和结果。随着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对“顾客满意”的重要性认识愈加明确,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开始对设计产品的生命周期越加重视,不仅只关注实物产品的生产[1]。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主要实现了制造业的转型和提升,因此巩固强化了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地位,对我省工业转型升级也有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1 国际制造业服务化经典案例分析

1.1 IBM:从硬件制造商向IT服务商的成功转型 IBM经过十几年的整合,把一家单纯的硬件制造商转变成解决实质问题的供应商。自2005年以后,IBM公司服务利润连年增长高达10%以上,而公司收入所占比例也超过50%以上。IBM早在十几年前,在别的IT厂商大造PC时,IBM已经转型IT服务了。当所有IT厂商意识到IT服务战略的重要性的时候,IBM又悄然转入服务产品化策略。在IBM全球的营收体系中,大约有55%的收入来自IT服务。根据IDC的研究报告,我们不难看出,自2006年中国IT服务市场整体增长19.7%以来,市场规模超过950亿元,到2010年已经超过2000亿元。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IT服务市场。面对如此巨大的空间,IBM提出了新的创新服务策略,即“服务产品化”的办法来把握市场,用全新的产品化的角度来对市场进行了解。这样市场的响应速度也会提高,当真正了解产品定义的时候,服务质量也就会提高了,这样真正意义上提高IT服务收益。

1.2 通用电气:资本服务为电气制造提供成长动力 通

用电气公司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全球24个国家共拥有113家制造厂,其产值中传统制造产值的比重高达85%,服务产值仅占12%。而目前,通用电气的“技术+管理+服务”所创造的产值占公司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达到70%。

这个转变的根源在于韦尔奇实施的新服务战略,大力发展通用电气的资本服务公司,为通用电气的工业部门提供了成长动力。通用电气的产品包罗万象,从电冰箱、照明灯,到飞机引擎等都在其生产范围内。而资本服务公司的经营范围很广,从信用卡服务、计算机程序设计,到卫星发射,样样俱全。曾经有人估算,如果让资本服务公司从通用电气独立出来,它将以327亿美元的营业额名列“财富500强”的第20位。资本服务公司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设备出租公司,拥有900架飞机(这比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要多),188000辆列车(数量超过任何一家铁路公司),759000辆小汽车,12000辆卡车和11颗卫星,它还拥有美国第三大保险公司。目前,资本服务公司的经营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已经开始涉足于计算机服务业和人寿保险行业。这些数据可能不是最新的,但这些数据已经充分说明了通用电气服务业发展的强大规模。

资本服务公司作为通用电气的子公司,它是如何回报通用电气的呢?那就是提供大批有价值的客户。资本服务公司为通用电气旗下其他子公司的客户(如航空公司、电力公司和自动化设备公司)提供大量贷款,以帮助这些子公司,为其与客户签订大宗合同铺平道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1993年,洲际航空公司濒临破产,资本服务公司为其提供贷款,使洲际航空公司恢复生机,重返蓝天。随之而来的便是雪花般的订单飞向通用电气的子公司飞机引擎公司――洲际航空公司购买通用电气的飞机引擎。分析家说:“这种养鸡取蛋的做法,使资本服务公司成为杰克・韦尔奇打败竞争对手最有力的一张王牌。

1.3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制造商不卖产品卖服务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作为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企业的供货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并不直接向他们出售发动机,而以“租用服务时间”的形式出售,并承诺在对方的租用时间段内,承担一切保养、维修和服务。

发动机一旦出现故障,不是由飞机制造商或航空公司来修理,而是发动机公司在每个大型机场都驻有专人修理。这样,发动机公司得以在发动机市场上精益求精,飞机制造商也“落得轻松”。也正因如此,廉价航空公司也才有发展的空间,因为它们不用专门养一批发动机维修队伍。

近年来,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通过改变运营模式,扩展发动机维护、发动机租赁和发动机数据分析管理等服务,通过服务合同绑定用户,增加了服务型收入。公司销售的现代喷气发动机中55%以上都签订了服务协议。公司在过去18个月中民用发动机订单有80%都含有服务协议;2007年服务收入达到公司总收入的53.7%。

世界性大公司大都在向全球化、经济化、协同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从“生产型”向“服务型”的转变,由“硬能力”建设向“软实力”提升的转变,由向客服提品和简单服务转变为提供系统来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价值。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经济活动由传统的产品制造中心转向服务体验中心。

经过对经典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发达国家促进制造服务业发展的经验:①政府建立或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制造服务业发展提供保障。②行业协会积极发挥作用,促进制造服务业发展。③政府建立完备的基础设施,制订相关技术标准,为制造服务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④政府建立多层次、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体系。⑤政府非常重视对企业的咨询与培训,对企业发展进行指导。

2 对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几点启示

山西省是我国资源产业比重较高的省份,第二产业由于发展较快也会受到节能减排指标的限制。对于第二产业而言,低消耗、少污染、就业量大都能直接促进消费和投资需求。因此加快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所以先进国家对制造业服务化的经验对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作用。

2.1 企业必须对“制造业服务化”给予高度重视 “制造业服务化”是突破制造业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目前我省制造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虽然已培育出一批特色明显的企业集团和拳头产品,但在全球制造产业链上,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开展制造业服务化将有利于我省的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增强国际市场掌控力和话语权,从而避免以往以牺牲资源环境换取微薄回报的尴尬境地。“制造业服务化”能够促进资源有效整合,使我省制造业不再单纯依靠产品取胜,而更多的是向生产链的上下游延伸,依靠产业链资源整体优势。“制造业服务化”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这种转变将有利于企业摆脱单纯的生产、加工和组装业务,转而向创造性更强、价值回报更高的方向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

2.2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需要政府支持和引导 各国高度重视“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纷纷将其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一些制造业发达国家也有推动发展的政策:如欧盟制定了全套产业转型规划;美国基于环境可持续,提出制造业绿色发展;日本强调“制造系统的创新”,关系如何因应全球化的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利用技术、企业内外流程改造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改造日本企业在本土的制造活动,并形成与海外工程或国际竞争对手的区分。

当前,我省尚存在一些制约“制造业服务化”的体制、政策障碍。对于其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制约,如重复征税、税率偏高、难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土地成本高、服务业供地较少,金融支持不足等,需要逐步破除障碍,扭转以往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重制造业、轻服务业”的倾向,加大对其支持与引导。调查显示,我省制造业的服务化进程相对落后,具备服务型制造能力的企业占所有企业的比例很少。虽然少部分企业在制造业上已经重点打造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向着产业链高端延伸步伐,但是由于企业服务化发展动力不足,就造成创新模式不同,这样制造业向服务转变的时候就会在市场基础上显得薄弱,这就需要政府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3 通过信息技术大力推动我省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产品设计、客户定制等过程中,这样也能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过程进一步融合并且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继国.服务制造业发展趋势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56-157.

[2]发达国家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的做法及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启示[N].中国工具科技报,2012-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