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大学毕业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6-08 14:35:12

舞蹈大学毕业论文

舞蹈大学毕业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88-01

在大多数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以论文形式出现,要求学生从理论上阐述学术观点及想法。由于大多数舞蹈学专业学生自幼学习舞蹈,有的甚是科班对文化知识的全方位掌握有一定欠缺,在论文撰写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在专业领域中,学生能够较全面的发挥优势及特长,只有深入探索和研究适合本专业学科特色发展创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找到正确的方针路线,才能真正的体现学以致用、科学合理、符合学科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研究内容

第一,对艺术专业领域的毕业论文改革与创新性研究。在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中,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一般规定为8周,通常以论文形式为主。但有部分高校已将艺术类毕业论文改为从“单一学术性论文”到“多样化毕业设计”,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环节将面临着改革和创新,也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新一轮的有效性研究。

第二,结合舞蹈学学科特色探索合理科学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在培养舞蹈人才过程中,不能够片面、单一,更不应急于求成。所制定的毕业设计要求既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又能对适应步入社会的第一阶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实战经验。

第三,制定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舞蹈学毕业设计方案。基于毕业设计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结合舞蹈学专业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可将毕业设计分为编创作品、汇报演出两种方式。编创作品即创作舞蹈作品,汇报演出即汇报表演舞蹈,均属于实践性质。两者目的都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使之系统化、综合化。使学生获得从事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目标及特色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具体的手把手的教与学,是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必须通过科学、系统、严格的训练,将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成为一名“文武双全”、名符其实的舞蹈教育人。因此在毕业设计中的教师指导环节,要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的想法,用正确的观点来引导他们。只授予学生高超的技艺,不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理论知识的培养,就不可能造就出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此项研究符合舞蹈学专业学科发展建设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真正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高等教育目标、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使学科建设得到有效的实行、发展和提高。

三、舞蹈学毕业设计改革研究与项目制定

舞蹈是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制定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首要任务是对此项目的定义,其次是对指导教师的职责要求。最后是对毕业设计内容和评分标准的制定。工作程序主要包括:1、毕业设计选题采取师生双向选择的办法进行,选题来源不限,由系(院)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落实。选题原则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充分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创造潜能。2、作品要求以反映培养目标为原则,内容应与选题紧密相关。学生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和检索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及研究,选出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表演。创作作品的学生要结合课堂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创编,在指导教师帮助下搜集题材,风格体裁不限,充分展开想象力,体现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3、评定方法可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评定成绩。评分细则应从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知识及技巧掌握程度、质量与水平评价(作品难度、完整性、表现力等)、学生组织纪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等几项内容着手。总成绩由指导教师和评阅组构成,比例为60%和40%。进行成绩评定时要求做到实事求是,不要从印象出发,更不要以指导教师的声望作为评定该学生成绩的依据。对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应予以充分的注意。

舞蹈学是舞蹈艺术门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用人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和真善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舞蹈学所涉及的研究面是很宽的。在此,笔者对舞蹈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索及研究还不够深远,所做出的改革方案还微不足道,希望借此引发更多同仁的支持和研讨,让今后高校舞蹈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之路越走越远。

舞蹈大学毕业论文篇2

据观察,我国舞蹈专业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因舞蹈专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舞蹈学习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开发智力等,从而倍受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据不完全统计,当今社会舞蹈学校就有近千所,业余舞蹈培训班更是数不胜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舞蹈,成了生活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舞蹈社会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和市场对舞蹈发展的需要,可以说舞蹈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方向还是有很多选择的。

经过不完全统计调查,我院舞蹈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考入专业舞蹈演出团,成为职业的舞蹈演员,前提是需要这些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外貌形象身体素质等都必须是出类拔萃的,大多数该类演员都是从小开始锻炼,大多为专业院校的附属中学,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经验,年纪稍大后便可直接从事相应的教学工作。

(2)还可继续学习,如报考研究生,或是出国学习深造。前提是需要这类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好,有很好的经济基础才可以,同时学生文化素养要求的也是比较严格的,我院舞蹈专业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人数并不是很多,只有一部分人在为之努力奋斗当中。

(3)从事舞蹈教育,加入院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从事舞蹈的教育工作,舞蹈专业的大学生从事这个行业,文化素养要求是相对比较高的,但外貌形象要求就不是很严格了,在校期间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考试过关得到教师资格证的学生从事这个行业会容易很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严格了大学生从事舞蹈老师的难度。

(4)开设舞蹈训练班,学生自主创业,舞蹈学习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开发智力。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所以社会上各个年龄阶段有很多人愿意学习舞蹈作为业余爱好,此行业的前景还是很好的,目前我校毕业生开设舞蹈训练班的仅有5人。

(5)转业,放弃舞蹈专业从事别的行业的工作,该类学生大多是半路学习舞蹈,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都不是很高,不适合从事舞蹈行业,从而转入其他行业寻找比较适合自己的行业,我院近几年也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这种情况。

2舞蹈专业大学生就业条件的影响

(1)我们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可分为两大专业,有舞蹈学专业,中国舞专业。舞蹈学专业还学习了舞蹈创编的课程,学习了编舞技法,中国舞专业大多从事了演员工作,舞蹈学专业的毕业生多做于舞蹈老师,也有少一部分人从事演员工作。

(2)学生的自身条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形象好的一些同学就业就相对来说容易一点,因为舞蹈专业大多是用于表演,演出等。所以形象好一些理所当然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3)男生和女生的区别,在现有的情况下看,男生要比女生的就业情况要好一些,这也是现在社会的普遍现象,学习舞蹈的男生相对来说要少于女生,使目前舞蹈圈的男演员比较少。对于社会的需求量是供不应求,而女生则大大相反,如果专业技能还比较好的话,无疑是舞蹈行业的抢手货。

(4)学校的就业指导也存在着很大的作用,在毕业生就业上要给予更多的帮助,近年来,我院每到毕业前夕,会请到各个地方的出名的演出团体来到我校招生,这样大大提升了舞蹈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所以说学生的就业领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舞蹈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思考

对于舞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规划、就业地区的选择等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前夕就对毕业做好了规划,据统计大部分学生都希望通过考研或其他方式可以继续学习深造,从而来提升自己的就业概率和专业素质。多半以上的毕业生有过比较正式的实习经验,且大部分毕业生都觉得实习的经历对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以往的学生通常是读大三以后才会考虑这些问题。因舞蹈专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倍受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舞蹈在增强体质、开发智力、丰富和满足了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舞蹈成了生活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面对舞蹈专业的大学生在社会上需求量的增加,学生们应要做到:

(1)市场量的增加,短时间内无疑是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的提高,也是所有舞蹈院校愿意看到的情况,但从长远的角度会看到,我们的演员大多数参加了娱乐场所的演出团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不断的大学生毕业,几年后会有大批的舞蹈演员会面临失业。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合理的分配,正确的看待自己的能力,在择业上要慎重要,深谋远虑。

(2)随着现代社会文化层次的提高,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也逐渐提升。所以我们的舞蹈专业大学生也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够应对市场上的优胜劣汰。

(3)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独立的创业能力。高校舞蹈专业的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只占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舞蹈专业的大学生更要服从社会需要,调整就业规划,要有“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我们在面对就业的同时,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摆正心态,正确地认识自己。

(4)在校期间,我们舞蹈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提高专业素质,更要努力提高文化素养,还要多多的参加社会实习增加实践经验,从而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应该做到:

舞蹈大学毕业论文篇3

我校1953年创办,是新中国首批设置的体育高等学府,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学校占地面积1400亩,在校生达11000多人,其中研究生1300余人,同时还举办了独立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在校生近6000人。

我校具有体育学正高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权,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和知名教练员,其中,400多人具有中高级职称。

我校现有8个学科门类11个一级学科,其中,体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音乐与舞蹈学为省级重点学科,体育学学科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我校现有24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武术表演、模特表演、健身健美方向)、舞蹈表演(体育舞蹈、健美操、大众艺术体操方向)、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英语、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运动康复、康复治疗学、特殊教育、应用心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技术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我校现有3个特色本科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门精品课程、3门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18门省级精品课程。拥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是国家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单位。

我校现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30多个各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我校建有各种现代化的运动场馆及教学楼、实验楼,建有数字化图书馆和千兆校园网,图书馆藏书达97万余册。

我校一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奥运攻关课题承担单位。我校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是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入选了教育部名栏工程。

我校竞技体育特色突出,先后培养出了张香花、杨威、程菲、李珊珊等一批在奥运会和世界重大比赛中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为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外与境外多所高校开展本科与研究生合作办学。

欢迎报考武汉体育学院!

二、招生专业、计划、学费标准及专业介绍

(一)招生专业、计划、学费标准

学科

门类

专业

代码

专业及专业方向

科类

学费

标准

预计

计划

音乐与舞蹈学类

130204

舞蹈表演(健美操、啦啦操)

艺术文理

10350

100

130204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

艺术文理

10350

160

130204

舞蹈表演(大众艺术体操)

艺术文理

10350

20

130205

舞蹈学

艺术文理

10350

40

我校将根据专业考试的合格生源分布情况制定分省分专业计划,具体专业计划以当地省级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2015年收费标准以湖北省物价局核定为准。

(二)专业介绍

1、舞蹈学

我校舞蹈学专业(专业代码130205)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2011年开始正式招生。我校舞蹈学专业以舞蹈教育为主要培养方向,培养舞蹈教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舞蹈专门人才。在接受舞蹈基本训练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舞蹈理论的学习,不断拓展舞蹈教学、艺术实践及艺术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舞蹈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初步对舞蹈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在文化馆、中小学、社会舞蹈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舞蹈理论、舞蹈教育理论的教学、研究、编辑等工作,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课程设置

音乐与舞蹈学、舞蹈概论、中外舞蹈史、舞蹈鉴赏、舞蹈教学论、舞蹈基本技能、舞蹈心理学、舞蹈创编基础、舞蹈教学剧目、音乐基础理论。

(3)修业年限、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舞蹈学专业(舞蹈教育方向)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条例,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须修满175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137学分(含实践教学环节30学分),选修38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2、舞蹈表演

我校舞蹈表演专业(专业代码130204)201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是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的二级学科专业。我校舞蹈表演专业以体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艺术体操、服装表演为主要培养方向,培养创作、表演、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专业舞蹈人才。在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不同舞种教学及编导知识、艺术管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体现专业舞蹈培养与普及教育的结合。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较系统地掌握舞蹈教育理论与基础技术、技法,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在知识、能力、素质上协调发展,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创新思维和适应能力,能在专业表演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及群文系统从事舞蹈表演及舞蹈教育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主干学科与主要课

音乐与舞蹈学、舞蹈基础理论、舞蹈教学论、舞蹈基本技能、动作分析与编排、教学组合、舞蹈教学剧目。

(3)修业年限、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艺术体操方向)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条例,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须修满176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138学分(含实践教学环节30学分),选修38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三、报考办法

(一)报考资格

报考武汉体育学院舞蹈表演、舞蹈学专业的考生,须取得当地艺术类考生的报考资格,文化考试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统一考试。

(二)统考要求

1.报考我校舞蹈学专业考生必须参加生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统考,我校不单独组织专业测试,统考合格者均可报考我校;

2.报考我校舞蹈表演专业的外省考生须根据生源地省级招办文件要求执行,若有统考要求,则考生必须参加省级统考,且统考合格后再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校考;若无统考要求,考生则直接参加我校专业校考。

3.报考我校舞蹈表演专业的湖北省考生可不参加省统考,直接参加我校专业校考。

四、专业考试

(一)考试安排及要求

1.考生报名时需提供的材料与费用:市(县、区)招办印发的《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登记表》或《2015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报考证》;网上报名登记表;考生二代身份证原件;报名、考务费200元/人。

2.我校同一专业在全国各考点的考试方式、考试题型与评分标准,完全一样。

3.凡我校设有校外考点的省份,其考生必须到生源所在地的指定考点报考。

4.2015年艺术类专业测试安排表

省份

考点名称

专业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甘肃

甘肃兰州

兰州文理学院

舞蹈表演(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大众艺术体操)

1月19日—20日

1月22日

湖南

湖南长沙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舞蹈表演(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大众艺术体操)

1月29日—30日

1月31日

山西

山西太原

山西省艺术学校

舞蹈表演(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大众艺术体操)

2月25日—26日

2月27日

山东

山东济南招办

舞蹈表演(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大众艺术体操)

2月2日-26日登陆山东省

艺术报名系统报名:

http://wsbm.sdzk.gov.cn/art

3月1日—2日

河北

河北石家庄

河北招考大厦

舞蹈表演(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大众艺术体操)

3月5日—6日

3月7日—8日

未设

置考

点的

其他

省份

武汉体育学院

舞蹈表演(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大众艺术体操)

2月1日—3月10日,

湖北考生登录湖北省教育考试

院网站报名,外省学生登录学

校网站报名

3月14—16日

备注:详细考试安排以考生准考证上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考试报名

1.省外考点考生均可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和相关证件,到指定考点现场报名(不接受函报)。

2.凡在武汉体育学院考点考试的湖北省内艺术类考生登录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报名、缴费、打印准考证。

凡在武汉体育学院考点考试的省外艺术考生登录武汉体育学院网站进行报名,正式考试前再到学校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缴纳报名考试费,领取准考证。网上报名时间:2015年2月1日—3月10日。

(三)考试内容

舞蹈表演专业(考生可在以下3个方向中选择一项考试)

健美操、啦啦操方向:

(1)身体形态、比例、气质及形象 20分

(2)个性舞蹈模仿 30分

(3)自编成套动作 50分

体育舞蹈方向:

(1)身体形态、比例、形象及气质 20分

(2)现代舞秀 30分

(3)自编成套动作(考生必须跳主项舞蹈两支与副项舞蹈一支)

50分

大众艺术体操方向:

(1)身体形态、比例、形象及气质 20分

(2)组合动作 30分

(3)成套动作展示 50分

五、录取办法

(一)学校原则上只录取第一志愿考生。

(二)舞蹈表演专业考生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份录取控制分数线后,首先按专业成绩排序,录取招生计划数的30%;其次按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各占50%(专业成绩+文化成绩/7.5),两者相加,从高到低排序的方式,录取招生计划数的70%。

(三)舞蹈学专业按照各省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

(四)体育舞蹈方向考生原则上按男女比例1:1录取。

(五)对于校考合格生源不足4人的省份,原则上不单独编制招生计划,考生可以填报,视该专业全国录取情况,择优录取。

六、特别声明

我校是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共建院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及各省份的招生政策进行招生考试和录取,未委托任何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和个人参与我校招生宣传及录取工作,也不向考生收取除国家规定的相关费用之外的任何费用,从未以学校及个人名义在校外开设“预科班”、“培训基地”,也从未招收任何形式的“跟班附读生”。希望广大考生及家长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我校将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以我校名义所进行的各种招生诈骗及违法活动。

请报考我校的考生直接打电话咨询或通过学校网站查询招生信息。

七、其他说明

第一,若教育部及生源所在地省份对2015年艺术类招生政策有新的规定,则按新规定执行。

第二,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按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学生进校后只能在本专业就读,不得转入其它专业学习。

第三,其它未尽事宜,按照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执行。

八、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461号 邮编:430079

舞蹈大学毕业论文篇4

(1.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2.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摘 要:前体育舞蹈专项毕业生在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下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角度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综述和分析了提高体育舞蹈专项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以及我校体育舞蹈专项同学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对我校体育舞蹈专项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对策进行了探讨,同时从就业方面和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自身方面提出了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体育舞蹈,学生,就业,竞争

一、本次论文分析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

1.本课题分析的理论意义

随着1999年第一次大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市场需求的暴露,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时代,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人才资源,每年有数万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工作。据反映,受传统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舞蹈专项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体育人才的需求变化反应迟钝,应变性差,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乏品牌竞争的优势,从而在社会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二、体育舞蹈的起源、传播、分类以及经济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将该舞蹈传播到全球各地,并形成一股跳舞热潮,至今不衰。标准交谊舞起源于古代士凤舞,经历了圈舞、对舞、行列舞、集体舞等演变过程,成为流传广泛的社交舞蹈。19世纪20年代后,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对原舞种、舞步、舞姿等进行规范整理,制定出比赛方法,开始形成第一届世界标准交谊舞锦标赛。现今已发展成艺术性高、技巧性强的竞技性项目。国标标准交谊舞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到20世纪80年展较快,曾先后与日、美、英等国家进行交流活动,1987年举办首届全国国际标准交谊舞比赛,1991年举行了首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

体育舞蹈按舞蹈的风格和技术结构,分为标准舞(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按竞赛项目可分为三类:标准舞、拉丁舞和团体舞(队形舞)。

体育舞蹈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健身价值、健心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价值,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流行的社交舞,它是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情感的一种世界“形体语言”,也是任何语言无法代替的艺术,它具有广泛的社交性。体育舞蹈大体上可分为自娱、表演、竞技等三个层次,自娱性的体育舞蹈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分东南西北,也不分男女老幼,都可在跳舞中互相交往,交流感情。

三、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体育舞蹈这项体育运动,便迅速得到普及,体育舞蹈在中国发展不过十几年,20世纪80年代只有少数的广州和上海人会跳体育舞蹈,而大多数人还是在跳八十年代的交际舞,和现在真正的体育舞蹈有很大的差距,知道1986年11月,日本业余舞蹈竞技协会会长山口紫雄先生与中国对外友协联系,举办中日国际标准舞友好赛事,当时中国对真正的体育舞蹈还没有接触过,随即中国对外友协与中国舞蹈家协会联系,把握此次机会促成中日文化交流,中国舞协积极参与此次舞蹈交流工作,从1986年11月至1987年3月,重点培养一批体育舞蹈人才。

为使中国体育舞蹈尽快发展,山口紫雄先生和小林韩寿枝女士亲自来北京授课,培养24对舞者,其中摩登舞12对,拉丁舞12对,这些舞者都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大部分来自北京专业舞蹈院团和舞蹈学院。

20世纪80年代末,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曾担当一、二届全国标准舞大赛评审的王镇同志建议,成立中国舞蹈家协会国际标准舞总会,并请贾作光同志任会长。该提议很快得到当时的中国舞协书记处的大力支持。中国舞蹈家协会国际标准舞总会于1989年初正式成立。

1990年5月,由中国舞协国际标准舞总会在南京市体育馆举办了第四届“压力龙虎杯”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

现在我国开始举办承办一些国际邀请赛或公开赛,使中国体育舞蹈的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四、本人见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舞蹈已经逐渐产业化,据统计,全国每个省市都有相关教授体育舞蹈课程的老师,健身房和学校还有自己开设的舞蹈班是体育舞蹈老师的主要收入来源,我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专项是体育舞蹈,那么我就该学好体育舞蹈,将来有机会教授给我的学生,我的学生再教给他们的学生,让体育舞蹈事业得以传承。

体育舞蹈专项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个核心,它的传播速度已经遍及世界,我很热爱舞蹈事业,不论是对舞蹈演员和教师都十分热衷。在校四年时间里我需要跟随老师从最基本的练习开始,具备好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好拉丁舞和摩登舞还有戏曲身段等知识;还需要具备一些简单的舞蹈编导能力。不过我仍然一直在努力的将自己的专业进一步的提高。对我来说四年的时间远远不够,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和同样的,从上述材料中的趋势分析可以总结出,体育舞蹈专项的学生有更好的就业竞争实力,社会正缺乏这样类似的人才,在好多中小学中,体育舞蹈这门科目还没有开展起来,就是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打破这种束缚,传承舞蹈的精华,作为一名老师,要敢想敢做,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不容小视,短短十几年时间的转变足以证明它的发展趋势是积极向上的,我认为我们自身就更加应该把自己的底子打牢,将自己所学的舞蹈传授给学生,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引发出一阵阵体育舞蹈的热潮。

五、分析的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

1.文献法。充分利用图书资料、电子文献检索系统和网络资源,搜集了国内外关于体育舞蹈专项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整理,详尽地了解关于高校体育舞蹈专项的核心竞争力,以作为本次统计的起点。

舞蹈大学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 滨州学院 舞蹈学(体育方向) 就业 现状

近几年,高校招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而社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的岗位远远低于毕业生的数量,毕业生与社会之间的供求关系失去平衡,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将会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本文结合滨州学院实际情况,对2008级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学生就业的形势和就业特点进行分析。舞蹈学(体育方向)这个专业包括健美操专项和体育舞蹈专项,由于专项的区分,在就业去向方面也有一定的不同。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历年毕业生仅有2008级。因此,本课题以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舞蹈学(体育方向)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寻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这对提高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及就业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分析

(一)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得知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而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不高。

(二)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择业标准仍然很高,仍然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选择发展空间大、工资待遇高、相对稳定的大城市工作,因而导致有些毕业生错过了最佳的就业时机。

(三)毕业生自身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过多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学习,缺乏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英语、计算机等综合能力,致使他们无法胜任所应聘的岗位。

(四)学校的课程结构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课程结构与市场脱离,造成培养出的毕业生应用性不强,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

(五)学校缺乏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尚需进一步完善,有些毕业生感到就业信息匮乏,对就业形势与政策不是很了解。

二、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学生就业建议

(一)帮助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

学校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召开毕业生座谈会或邀请一些刚刚毕业已参加工作的师哥、师姐来校进行经验交流,帮助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合理的定位,客观而又理性地评价自己,帮助学生看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就业观念。

(二)增强竞争意识,努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应理性的评价自己,了解社会职位需求,加强多方面知识能力的储备,不仅要加强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学习。

(三)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大学生做事果断,具有较强的挑战精神。所以,有条件、有能力的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创办体育舞蹈俱乐部以及健身俱乐部等,这样既可以为自己解决就业问题,又可以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为社会缓解就业压力。

(四)改革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知识结构

学校要适当调整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的课程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突出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的特色。学校可以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协调好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多渠道获取就业信息

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及时搜集、整理,并通过学校的就业网站、就业信息宣传栏等就业信息。此外,学校可以鼓励教职工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任课教师可以为毕业生推荐工作,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一个就业平台。

(六)健全就业指导体系

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如帮助一年级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活,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设想,如大学毕业后是考研还是工作。大学二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完善自我和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大学三年级学生应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确定自己所适合的职业。对于大学四年级学生应在求职面试环节给与必要的指导,并提供就业服务,以帮助毕业生更好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于刚,刘全红,石熹等.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辽宁经济.2013(2):15-21.

舞蹈大学毕业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J722.8-4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北京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并且北京市拥有巨大的舞蹈消费市场。于此同时舞蹈专业毕业的学生就有了更好的就业前景,目前应届毕业生普遍存在择业举棋不定的问题,选择兼职、全职还是自己创业成为了大多部分舞蹈应届毕业生的难题,我们通过了解22岁到30岁舞蹈教师的月收入、现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能够更好地给应届毕业生一些择业建议。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了北京市海淀区高、中、低3种档次的12家舞蹈培训俱乐部的舞蹈教师收入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其俱乐部舞蹈教师为调查对象。

3结果与分析

3.1 22岁至30岁舞蹈教师月收入现状及分析

3.1.1 22岁至30岁舞蹈教师收入现状

根据调查,我们将调查对象按照年龄大小大致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年龄在22岁―23岁,平均收入在2500至3500元之间;第二组是年龄在24岁―26岁,平均收入在5000元至7000元之间;第三组是年龄在27岁―30岁,第三组舞蹈教师月平均收入在3500元至5000元之间。

3.1.2 22岁至30岁舞蹈教师收入分析

第一组是22岁―23岁,属于应届毕业或已毕业一年的有27位,从事兼职工作的有21位,由此可见造成这一组人群收入较低的原因是收入不稳定。第二组为24岁―26岁属于已毕业1至3年的,此年龄段的教师有44位,其中全职工作并兼职的有38位,只有6位选择了兼职。这些大多部分教师选择有固定工作然后在兼职,所以收入较为稳定也较高。第三组为27岁―30岁,在社会上工作了3年以上的,这一组的教师有22位,他们全部选择全职的固定工作,收入浮动小,工资稳定。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择业趋于全职固定工作的越来越多,工资浮动越来越小。

3.2影响22岁至30岁舞蹈教师月收入主要因素

3.2.1舞蹈教师教授舞蹈的数量

由于消费者对舞蹈类型的喜爱及需要的变化,用人单位主要开设课程有民族舞、现代舞、芭蕾形体、肚皮舞、瑜伽、街舞、爵士舞、拉丁舞、交谊舞及salsa舞。由于开设舞蹈类型较多所以用人单位要求舞蹈教师最好一专多能,会的舞蹈类型越多越好。

调查结果表明:22岁-23岁舞蹈教师能够教授2-4种舞蹈,24岁-26岁舞蹈教师能够教授5-7种舞蹈,26岁-30岁舞蹈教师能够教授8种以上舞蹈。也就表明,如果想顺利地找到好的工作、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那么就需要一专多能。

3.2.2舞蹈教师的学历

应聘者的学历是用人单位筛选人才时必看的一项,不可否认,学历越高社会经历越多就越容易被用人单位及消费者选择。

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海淀区22岁―30岁舞蹈教师的文化程度基本在大专以上。随着用人单位对教师学历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也在逐年提高。

3.2.3舞蹈教师的形象及口才

舞蹈教师不仅仅需要好的专业能力、素养及好的学历,还学要好的专业形象和好的口才,形象好的教师更容易被用人单位及消费者接受;口才好的不仅仅能够帮助用人单位间接提高营业额,还可以加强教师和消费者间的交流,进一步促进消费。由此可见,收入的高低与教师个人的形象及口才息息相关,想有好的收入除了设计好自己的职业形象外,普通话及一些交流技巧也是需要锻炼的。

3.2.4舞蹈教师的教学质量

此项指标直接影响了用人单位的口碑及营业额,同时也直接影响着舞蹈教师的收入,教学质量是良好的工作态度、专业能力等都不可替代的一项重要指标,一个好的教师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在教学方面也要有自己的一套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并且可行有效。这样,学员才会认可教师,那么用人单位才能被消费者认可。

4结论

(1)北京市海淀区22岁至30岁舞蹈教师收入在2500元至5000元左右。并且已工作3年左右的舞蹈教师收入在此区间收入最高。(2)影响舞蹈教师收入的主要因素有舞蹈教师能够教授舞蹈的数量、舞蹈教师的学历、舞蹈教师的形象及口才及其教学质量。

5建议

舞蹈大学毕业论文篇7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了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我国的舞蹈职业教育,从建国初期的以培养专业团体舞蹈演员为主的单一培养目标,发展到今天面向全社会培养复合型舞蹈人才,其间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处在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大背景下的今天,如何认真把握市场对舞蹈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变化,如何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舞蹈人才,已经成为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舞蹈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从舞蹈专业学生毕业就业面分析

分析近年来我国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走向,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不平衡性显而易见。

以上个世纪80年代为界。80年代以前,各专业院校舞蹈专业毕业生85%以上分往专业团体。而8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国家大中专毕业分配政策改革后,舞蹈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从业行业发生很大变化。舞蹈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选择面更加广阔,除选择到专业团体任舞蹈演员外,社会各厂矿企业的专业相关岗位,如工会、团委、中小学、幼儿园等群众文化岗位成为舞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有的毕业生还自主创业办演出公司、舞蹈培训学校;有的毕业生成为艺术培训部、广告公司、公关公司、演艺公司的签约职员。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原有的职业能力的内涵也已被注入了新的内容。

(二)从舞蹈专业学生毕业就业职业能力分析

随着舞蹈艺术在社会的不断普及,市场对于舞蹈人才的需求已远远超出原有专业范畴。在一项针对舞蹈专业毕业生的追踪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表演技能是完全可以应对工作的,但是表演往往不是其毕业后工作的主要内容。更多的他们需要辅导、协调、编导等方面的技能。越来越多的相关岗位需要的不仅是舞蹈表演者,更需要舞蹈职业劳动者——从事舞蹈及与舞蹈相关的职业,要求舞蹈专业学生不仅自己掌握舞蹈的相关表演技术,还具有一定的编创能力、专业辅导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因此,培养集表演、辅导、编导、评论、管理等方面专业职业能力为一体的应用型舞蹈人才,是我们舞蹈教育工作者的最新培养目标。

(三)从现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分析

我国的舞蹈教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在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等方面有很多值得总结的长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中国的舞蹈教育很大程度受到苏联舞蹈教育体系的影响,注重学生自身技术、技能的训练、舞台表演训练,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显示出其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和不完整性。加之我国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原有的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原有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不匹配,导致毕业生在职业岗位预期上脱离实际、好高骛远。而当面对职业岗位的从业要求,知识结构缺失、力不从心则成为舞蹈专业毕业生就业初期普遍存在的问题。

舞蹈专业教学如何匹配人才市场需求?怎样培养出具有一定职业从业能力的、合格的劳动者?建立一个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二、舞蹈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内容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各种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技能。它是人们职业生涯的基本能力,是伴随从业者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一项对现代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中我们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生产领域。而生产力结构的变化,带来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单纯的体力劳动转向脑力、体力相结合的劳动;单一的技能劳动转向复杂的心智技能劳动;个体独立劳动转向群组合作劳动。

由此可见,职业能力的内容已不仅仅是指“劳动能力”,职业岗位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纯技术技能”的劳动者。它应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团队合作、继续学习等综合的能力。因此,从业者的独立制作工作计划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及决策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团队作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理所应当地被纳入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

笔者认为,舞蹈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内容应包括三大模块(图1):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相关的其他能力培养。

(一)职业素质培养内容

1.职业道德培养。2.质量意识培养:具有质量意识、产品竞争意识,视质量为企业发展的生命。3.工程意识:工作要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模块化。4.团队精神:要有团体工作精神、全局观点,明确总体目标,明确如何为总体最优而努力。

(二)职业能力培养内容

1.运用人文精神导入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辅导、排练的能力。(即:开始教学、辅导、排练前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案头工作、网络查询,通过各种方法为进入正式工作项目做思想、观念、概念导入)2.“扒碟”能力及排练舞蹈作品:能独立全面模仿影像资料作品并独立排练舞蹈剧目。3.能够独立表演舞蹈剧目,掌握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的分析方法与表演技术。4.教学能力的培养:能够了解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能独立担任舞蹈教学及指导、辅导工作,掌握进行舞蹈艺术教育的方法、技能。5.舞蹈音乐旋律模唱及表述能力。6.对国内外不同民族的主要民俗文化及艺术精神有所把握。7.舞蹈编导基本能力的培养。8.舞蹈评论的基本能力培养。9.民间素材收集整理能力的培养。10.综合晚会组织能力的培养。

(三)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

1.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操作能力。2.管理常识的培养。3.普通话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4.协调、沟通、公关能力的培养。

三、舞蹈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新模式关键指标的践行

一般说来,一个舞蹈从业者的作品表现能力、作品模仿能力、舞蹈音乐的驾驭能力、晚会节目的组织编排能力等被视为舞蹈专业职业能力的核心能力。根据核心能力的要求,必须对原有的课程设置做出修改和更新。在新的课程设置中,在原有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必须增加行业职业能力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技能训练课,如《舞蹈作品模仿技能》《舞蹈旋律模唱与舞蹈音乐分析》《晚会节目的组织和导演》等;此外,还应加大学生综合实践课的开出量,如《剧目》《民间舞》等。舞蹈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关键指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作品表现能力

作品表现能力的培养,是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传统核心内容,通过基本功、民间舞、毯技、剧目、身韵等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舞台综合表现能力,从学生的基本能力、软度、开度、技巧、弹跳、舞蹈感觉、民族风格、表演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训练,最终使其在身体表现力、刻画人物能力和舞台综合表现力等舞蹈职业必备的基本能力上,具备市场竞争能力,成为舞蹈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作品模仿技能

作品模仿技能训练,即扒碟能力训练。

随着声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传媒工具的大力普及,舞蹈的传播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较之口传身授的传统教学方法,业内从业者更多地从VCD、DVD、MP4、电视以及网络中学习舞蹈、传播舞蹈。如一首歌一夜之间能传遍大江南北,一个舞蹈作品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通过网络、电视很快出现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不同舞台上。而这样的传播速度,使舞蹈作品的模仿(即扒碟)成为从业者必不可少的技能。市场的这一变化,促使舞蹈行业不得不迎合和适应这一市场需求开始扒碟,或为了再现作品(即自己上台表演)、或为了辅导(即指导别人上台表演),于是扒碟能力训练便成为舞蹈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扒碟能力训练步骤为:1.解读舞蹈作品的能力。扒碟前的案头工作应该从解读作品开始。分析作品的背景、内容、情感、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握作品、理解作品,从而达到驾驭作品的目的。

2.动作模仿力训练。动作的模仿,是扒碟训练的关键内容和主要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训练计划。一般来说,可以以一个八拍为一个训练句子。先教会学生听音乐、数节拍,解决节拍问题后,可引导学生一拍一拍地模仿动作,直至将一个八拍完成。当第二个八拍完成后,教师必须注意前一个八拍动作的记忆,引导学生一边向前推进,一边不断地把前面学的动作与新学的动作,用和音乐的方法反复练习。这样不间断地“从头连”,在扒碟完成后,整个节目的框架立起来的同时,学生动作也达到熟练的程度,为学生自如驾驭作品打下良好基础。

3.学生的表现力训练。学生对作品的表现力,要以解读舞蹈作品为基础。当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中心思想、艺术风格有了一定的理解,动作的模仿已经完成,接下来的训练就应进入学生对作品的表现和驾驭能力的训练。以表演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面部表情、动作外化出来,从而达到表现作品、刻画人物的目的,使学生的舞台综合表现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作品音乐的理解力训练

对舞蹈作品音乐的理解,是完成舞蹈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分析作品音乐,包括节拍、旋律、乐感、主题等,使学生能够借助音乐的表现力演绎作品、刻画人物。为了达到提高学生音乐驾驭能力的目的,在开设舞蹈作品模仿技能课的同时,应配套开设《舞蹈旋律模唱与舞蹈音乐分析》。

(四)项目教学法在剧目课中的运用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国际职业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以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没有问题的教学是没有意义也是不需要的。教学应当是在“学中做”与“做中学”,实现学做一体,即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项目教学,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必要的基本功、民间舞、毯技等技能训练具备的同时,以剧目课为载体,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习和训练学生,使学生将所学技能综合运用,相互渗透,相互融通,最终达到扎实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当扒碟能力的培养达到一定程度,项目教学法应成为剧目课的重要训练内容。

剧目课中,学习节目的排练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获奖舞蹈节目、优秀舞蹈节目作为排练课的训练剧目。引导学生在扒碟之前就开始思考:我现有的技术技能,能否胜任这一节目?我现有的水平能否将这个节目学下来?这个节目反映的是什么内容?主题是什么?主题动作是什么?它在整个节目中如何发展?音乐的特点、节奏的处理、灯光、服装、舞美、道具问题的处理、排练时间的协调、节目演员的组织、教室、服装制作、演出场地的租借、协调等,都成为他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技能的积极建构者,面对认知领域复杂的真实职业环境,他们必须探索、发现、建构甚至重组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主动搜集、分析有关资料信息,对所学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把当前学习内容与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使其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责任,进而完成学习任务。

(五)晚会节目的组织和导演能力

晚会节目的组织和导演能力,是舞蹈职业能力的拓展和延伸。当作品表现能力、作品模仿能力、舞蹈音乐的驾驭能力、舞台综合表现力等基本具备后,晚会节目的组织和导演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舞蹈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最后环节。有别于舞蹈编舞课,晚会节目的编排和组织主要强调晚会总体的把握,观众欣赏情绪的高低、涨落的调节,节目与节目间的互补、互衬,整台节目欣赏的愉悦性、艺术性等。在完成了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的训练后,可开始晚会节目的组织和导演能力的辅导和训练。

结语

当前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正在全面进行,改革的方向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现代科技发展息息相关。体现以能力为培养核心的教育思路,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努力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我们将积极构建有效平台,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就业能力的增强,为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注:本文的项目名称:构建高职高专舞蹈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项目编号:2009B151)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舞蹈大学毕业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09-01

一、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舞蹈教育的认识需进一步提高。现在很多人对舞蹈的认识还仅是表面,一方面原因是很多人认为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组合在一起蹦蹦跳跳就是舞蹈,而舞蹈教育也就是简单地教些技术,做一些身体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教师为了使舞蹈能够被高校学生接受,从而使舞蹈课程的难度有所降低;还有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人们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忽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仅将舞蹈视为生活中的调味品,一个小爱好。因此,高校在开展舞蹈教育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加强学生对舞蹈教育的认识。

(二)高校舞蹈教育的教学方式需不断创新。最具表现力的身体开发是舞蹈教育不能缺少的,但是高校学生接受舞蹈教育的年龄早已过了“黄金期”,这时高校舞蹈教师就需要思考怎样对学生进行身体训练。很多学校的舞蹈赏析课内容都是由老师自行决定,教学的规范也不统一,课程比较随性,有部分教材也是照搬专业院校的样式。因此,高校舞蹈专业的教材需要具有规范性和针对性,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三)高校舞蹈教育师资素质需不断提高。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拥有高学历的舞蹈教师相对较少,这是因为我国对舞蹈研究生的培养起步比较晚。最开始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设有舞蹈专业,培养舞蹈硕士生,之后才逐渐有学校培养舞蹈硕士研究生。由此可以看得出来,高校舞蹈教育的师资素质还需要提高。

二、我国舞蹈教育改革与转型中的问题

(一)结构性“错位”。舞蹈的教育方式通常是最为传统的“口传身教”,在高校的舞蹈课堂上教师更偏重“技艺性”,更多的是一些身体上的训练。很多高校重“艺”轻“文”,学习艺术类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成绩弱的现象。高校内的课程设置也体现出重“艺”轻“文”,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艺术人才的发展并没有做到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严重的隐患。

(二)结构性矛盾。舞蹈教育为了适应新的时代格局逐渐逐渐向着多元化全面发展。一些专业的艺术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精尖的专业型人才,普通的综合大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在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材上两种类型的院校是一样的,普通高校与专业艺术院校并没有区别对待。现在的毕业生结构逐渐向着单一化发展,专业院校只有很少一部分专业极强的学生能够顺利毕业,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又少,导致供需结构存在矛盾。我国高校艺术专业仍然在扩招,供需结构的矛盾更加深化,使得艺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三、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思路

舞蹈教育不仅是对技能的教育,通过舞蹈教育可以使自身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和舞蹈欣赏的水平有所提升。目前我国对于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的定位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将舞蹈教育归为专业技能教育这一类,普通高校的学生通常没有舞蹈基础或是基础很差,但是给学生定的目标又过高,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要对我国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做出相应的改革。

一是舞蹈教育统一性的强化。根据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来看,舞蹈课程基本上是不可能成为主修课程,但是很多学校将舞蹈课程列为学校的选修课程,为了使舞蹈课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教育部门应对教学大纲统一制定,同时编写出统一的教材,避免出现学生无从选择的情况。

二是普通高校舞蹈教育普及性的加强,使舞蹈教育进入到更多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与舞蹈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各种活动促进舞蹈教育在各高校的推行。普通高校学生的舞蹈基础大多比较差,所以在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深度适中,注意因材施教,不同的活动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

三是对普通高校舞蹈教师专业性与复合性的强化,使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水平能够有所提升。普通高校里的舞蹈教师不仅要专业性强,更重要的是复合型能力,高校在引进专业舞蹈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原有教师的培训。现在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那么高校内的教师在强化舞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对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社科知识有所了解。

对于舞蹈教育的定位是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改革的重点,在正确定位的基础上逐渐转变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舞蹈大学毕业论文篇9

关键词:

舞蹈教育;改革;教学转型

一、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舞蹈教育的认识需进一步提高。现在很多人对舞蹈的认识还仅是表面,一方面原因是很多人认为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组合在一起蹦蹦跳跳就是舞蹈,而舞蹈教育也就是简单地教些技术,做一些身体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教师为了使舞蹈能够被高校学生接受,从而使舞蹈课程的难度有所降低;还有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人们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忽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仅将舞蹈视为生活中的调味品,一个小爱好。因此,高校在开展舞蹈教育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加强学生对舞蹈教育的认识。

(二)高校舞蹈教育的教学方式需不断创新。最具表现力的身体开发是舞蹈教育不能缺少的,但是高校学生接受舞蹈教育的年龄早已过了“黄金期”,这时高校舞蹈教师就需要思考怎样对学生进行身体训练。很多学校的舞蹈赏析课内容都是由老师自行决定,教学的规范也不统一,课程比较随性,有部分教材也是照搬专业院校的样式。因此,高校舞蹈专业的教材需要具有规范性和针对性,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三)高校舞蹈教育师资素质需不断提高。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拥有高学历的舞蹈教师相对较少,这是因为我国对舞蹈研究生的培养起步比较晚。最开始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设有舞蹈专业,培养舞蹈硕士生,之后才逐渐有学校培养舞蹈硕士研究生。由此可以看得出来,高校舞蹈教育的师资素质还需要提高。

二、我国舞蹈教育改革与转型中的问题

(一)结构性“错位”。舞蹈的教育方式通常是最为传统的“口传身教”,在高校的舞蹈课堂上教师更偏重“技艺性”,更多的是一些身体上的训练。很多高校重“艺”轻“文”,学习艺术类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成绩弱的现象。高校内的课程设置也体现出重“艺”轻“文”,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艺术人才的发展并没有做到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严重的隐患。

(二)结构性矛盾。舞蹈教育为了适应新的时代格局逐渐逐渐向着多元化全面发展。一些专业的艺术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精尖的专业型人才,普通的综合大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在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材上两种类型的院校是一样的,普通高校与专业艺术院校并没有区别对待。现在的毕业生结构逐渐向着单一化发展,专业院校只有很少一部分专业极强的学生能够顺利毕业,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又少,导致供需结构存在矛盾。我国高校艺术专业仍然在扩招,供需结构的矛盾更加深化,使得艺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三、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思路

舞蹈教育不仅是对技能的教育,通过舞蹈教育可以使自身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和舞蹈欣赏的水平有所提升。目前我国对于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的定位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将舞蹈教育归为专业技能教育这一类,普通高校的学生通常没有舞蹈基础或是基础很差,但是给学生定的目标又过高,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要对我国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做出相应的改革。一是舞蹈教育统一性的强化。根据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来看,舞蹈课程基本上是不可能成为主修课程,但是很多学校将舞蹈课程列为学校的选修课程,为了使舞蹈课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教育部门应对教学大纲统一制定,同时编写出统一的教材,避免出现学生无从选择的情况。二是普通高校舞蹈教育普及性的加强,使舞蹈教育进入到更多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与舞蹈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各种活动促进舞蹈教育在各高校的推行。普通高校学生的舞蹈基础大多比较差,所以在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深度适中,注意因材施教,不同的活动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三是对普通高校舞蹈教师专业性与复合性的强化,使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水平能够有所提升。普通高校里的舞蹈教师不仅要专业性强,更重要的是复合型能力,高校在引进专业舞蹈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原有教师的培训。现在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那么高校内的教师在强化舞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对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社科知识有所了解。对于舞蹈教育的定位是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改革的重点,在正确定位的基础上逐渐转变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向艳华.浅谈舞蹈教育中规范的重要性[J].新丝路(下旬),2015(10).

舞蹈大学毕业论文篇10

闻一多先生说过:“舞蹈是人的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简单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这种表现方式应该说是最美丽和最自然的方式。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对编导和舞者本身的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同时对于音乐、舞美、灯光、道具甚至观众的契合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这种非常专业而又有限的因素无疑提高了舞蹈专业学生就业的难度,如果再一味强调舞蹈专业的这种专业化就业性,这种做法将会严重影响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而保证就业率的根本因素就是就业去向。

一、就业去向分析

从舞蹈的专业特点来说,舞蹈专业学生越早接触专业方面的学习和训练越好。因此,在从附中到大学的七至八年甚至更长的可谓十年寒窗中成长起来的专业学生们,都舍不下这份专业,都会选择从事与舞蹈相关的工作。据调查,他们一般有以下几种就业渠道:

1、进入各级专业演出团体

这类学生多数是舞蹈表演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形象、身材和专业素质都很好,无论身材扮相都让人赏心悦目,因此他们不必担心找不到工作。而且一般情况下他们都能进入各省、市、县级歌舞团和较好的艺术团体当演员。

2、进入各级院校

这类学生多数是舞蹈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这类学生较前一类学生而言,只能说是形象、身材和专业素质较好,相对前一种学生而言,除专业外,学院侧重培养他们的文化等综合教育素质,毕业后他们一般都会选择教育行业, 进入各省、市、县级院校从事舞蹈教育教学工作。

3、进入各级群众艺术馆

这类学生较以上两种专业学生而言,身体条件和专业素质相对一般,因此他们选择进入各省、市、县级群艺馆从事群众文艺辅导工作,带动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普及文艺工作,相对前两类学生要求低些。

4、考研

这类学生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家庭条件较好,毕业后会选择考研或通过其它途径继续深造,另一种是专业技能一般,面对专业好的学生不具备竞争力,因此,他们想通过考研来提高自己,从事理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避开热门报冷门来保证自己的就业岗位。

5、临时兼职

这类学生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自身专业素质和各方面条件一般,通过跑场和带班来保证自己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谋生手段,它没有长久性和持续性。

6、改行

这类学生属于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都较差的一类,毕业后他们会选择改行,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改做一些其他行业的工作。

7、自主创业

由于舞蹈专业的局限性,剩余的这类学生无法找到工作,于是便选择自主创业,他们要么办培训班,要么开店等,以保证自己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8、待业闲赋

最后一种情况,这部分学生因形象、专业素质、文化素质都很差,又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只能待业在家无事可做。

二、影响就业去向的因素

就业去向是保证就业率的根本,根据以上就业去向的分析,舞蹈专业学生,大多数选择的职业是专业舞蹈演员和舞蹈教师,但受目前扩招和诸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不均衡因素影响,使得舞蹈专业岗位都处于饱和状态。这种局面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当然, 影响舞蹈专业学生就业率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 大致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内在因素

(1)不同专业的情况不同

比如舞蹈表演专业和舞蹈学专业,如今表演专业的要求不再是单一性的,提倡的是编表合一,即编导和表演合二为一,这种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编导基础和编导技法,同时还要有表演方面应有的素质,舞蹈学专业则主要是侧重于文化素质和舞蹈教育方面,两者的要求不同,培养的人才去向也就不同,在当今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前提下,表演专业的学生自然就比舞蹈学的学生就业率高。

(2)相同专业的情况不同

在相同专业内,外形条件好的学生就业率相对较高, 男生就业率又比女生相对较高。这既反映了目前我国就业情况的普遍性,又体现了舞蹈专业的特殊性。舞蹈专业学生最大的就业途径就是当演员,外形条件好是必备的首要条件,在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必定就会成为行业中抢手的人才。还有舞蹈专业在招生时,报考的男生就比较少,进校后人数自然就少,这就使得舞蹈这一行业内男演员紧缺,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男生比女生就业率高这一情况。

2、 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差

由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校期间只注重编导、舞蹈学、舞蹈表演方面的专业学习,而忽略了其它如文化素质、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学习,这就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在以上几种就业渠道饱和的情况下,学生们对其它专业的就业适应性就显得力不从心,因为目前的用人单位都存在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注重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高,不能适应当今其他就业岗位的需要,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3、外在因素

对于所有艺术类专业来说,影响学生就业的外在因素不外乎市场需求。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毕业生就要能够适应这样的要求,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一性很强的人才,无论是高校还是毕业生都应该适应当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岗位,因此我们在扩招的前提下应该考虑到就业的适应性,权衡好扩招与就业率的比重,谨慎行事,不要盲目。

三、提高就业率的措施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怎样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让更多的学生能找到工作,是我们学校和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以下几点措施仅供参考。

1、学校措施

(1)正确对待学生就业适应性问题

当前对舞蹈专业学生就业适应性问题,在一定的程度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其一:重招生而轻就业。尤其是在扩招的前提下, 学校的重点工作都围绕着招生来制定计划,安排工作, 而学生的就业问题常常是交给就业指导中心负责, 其它部门就很少介入。其二是对就业指导工作实施得不够具体,平时就很少安排一些有关工作,只是到了学生临毕业前才临时抓一抓。其三是把就业适应能力的培养问题看作只是学生个人的事情, 似乎围绕着就业指导所做的事情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并不是学校工作的重点。这些观念不转变, 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1]

(2)教学改革应以就业适应为依据

当前高校的教学改革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强调要尽量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 重视基础学科; 二是在教学方式上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特别是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三是十分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 强调教学效率的提高。但这样做却忽略了对就业适应性至关重要的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以及更为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学校应从育人目标上确认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在安排课程和开展教学质量评估时, 还应该注意通才与专才的结合,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结合, 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结合, 学习能力与社交能力的结合。此外, 在学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上也应该充分考虑今后毕业生就业的需要。[2]

(3)教学计划中应该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在校期间缺乏社会实践的机会, 几乎是众多学生的一致意见。为了加强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环节,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教学计划中应有适当的社会实践课, 并安排一定的学分, 列入对学生的考核指标。第二, 学生工作中应适当安排社会实践的内容, 利用假期组织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三, 加强对实习工作的组织与指导, 争取实习单位的支持, 提高实习的实效性。实习不仅是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实践与锻炼, 更是工作态度与人际交往能力的见习与锻炼。有些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可以考虑增加实习的次数和时间。[3]

2、自我措施

(1)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自身的优势,舞蹈专业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个人的不同条件、特点和目标,准确自我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为自己的艺术之路作好定位与规划。

目前舞蹈专业学生就业需求日益多样化,国内各艺术高校和院系打破以往舞蹈专业“精英”教育的模式,开始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舞蹈教育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学生个人的发展铺设了更多的可选道路。毕竟,“精英”或 “明星演员”只是凤毛麟角,因此,舞蹈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条件、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注重其他科目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修养,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尽早明确发展方向,并在教育、编导、理论、策划、管理、传播、文化交流等与舞蹈专业相关的领域做出多方面的选择,为日后的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挖掘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近些年艺术类专业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反馈的信息表明: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普遍参照的选择依据。许多用人单位反应,一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存在“心浮气躁、恃才傲物、眼高手低、夸夸其谈”等现象;有的受自身素质或就业方向的局限,产生改行和放弃的念头;有的因为受不了工作单位的严格管理、善意批评或难以适应理想与现状之间的巨大差距;有的沮丧之余,不能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审视,陷入了频繁“跳槽”却依然没有找到满意工作的尴尬处境,给用人单位与个人都造成了巨大损失。由此可见,舞蹈专业学生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更需要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提高文化素质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等。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舞蹈专业学生只有将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

(3)培养创造思维适应时代需求

当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思维,舞蹈专业学生更应顺应这样的时代潮流,充分挖掘个人潜能,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在现实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某些缺乏创造力的同学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我在一次编导课上发现,只有少数同学会在表达某一情感动作时联想到其他与此相关的动作,并举一反三,归类、总结,附以生动形象的动作描述。这些同学大都具有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和想象的特点。由此不难看出,创造思维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开发人的潜能中培养出来的。舞蹈专业学生只要注重平时生活的点滴积累,积极参加各种创造活动,勇于发现和敢于探索,善于联想和勤于创新,那么在经过多年系统的舞蹈专业化训练后,必然会让自身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而更有实力去面对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问题。

在当今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就业大环境下,舞蹈专业学生应该扎实走好大学阶段的每一步,为日后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用不断创新的精神去实现人生价值,成为德艺双馨的从业者。

参考文献:

舞蹈大学毕业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43-02

一、普通高师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源素质低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舞蹈学生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大多数高师学生入学前也没有接受过基本的舞蹈与形体训练,舞蹈基础比较差。甚至存在没有接触过舞蹈的学生。学生的骨骼发育基本定型,骨骼比较坚硬、软度较差。目前报考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普通中等学校,舞蹈技能相对欠缺。而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它们所招收的舞蹈专业的学生,往往是经过一些好的艺术院系的层层选拔和筛选,只能招收到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因此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特别是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舞蹈生源素质低下。

2.舞蹈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舞蹈教师,一般是从音乐或者是一些文艺团体转过来的,从专业舞蹈院校毕业的非常少。但是随着改革开发的发展,现在很多普通的高等师范院校都能很容易招聘到从专业的舞蹈院校毕业的学生到本院做专业舞蹈教师,但还是存在许多老的舞蹈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的情况,即使有一些人在实践中表现得不错,但理论普遍不足,因此师资力量整体还是比较薄弱的。

3.大多数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舞蹈课教材不统一,甚至没有教材。所用的舞蹈教材与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也不按教材上课,多是根据自身和学生实际情况,自己编写教材或者是从北京舞蹈学院出售的录像带“扒”教材、“扒”剧目教给学生,教材利用率并不高。教材使用随意,形成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师舞蹈教育教学不严谨。

4.我国高师舞蹈教育的理论普遍较弱,这与高等师范院校舞蹈理论课程的发展程度有关。

5.在作为培养和普及中小学舞蹈教师的高校的舞蹈教师,教师较少参与到社会实践,较少参与到中小学实习,较少带舞蹈实习生和参与到中小学实习的调研。

二、高师舞蹈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生源素质

高师院校舞蹈教育是要培养高层次的舞蹈教育人才,而不是培养一般的舞蹈演员。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学生的文化水平,要注意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切不可过分强调所谓艺术专业的特殊性,而轻视文化素质方面的培养。文化素质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底蕴,也是一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毕业生必备的条件。

(二)提高高师舞蹈教育师资水平

高等师范院校可以用“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提高高师舞蹈教育师资水平,“引进来”是引进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的舞蹈教师,“送出去”是把有发展前途的、好学上进的舞蹈教师送去进修、学习、交流。

(三)建立高等师范舞蹈教育自己的教材体系

高校的舞蹈教学主要是以培养中小学舞蹈教师为主,因此应该有自己的教材体系,应该尽快地建立起一种以适应中小学舞蹈教学实践中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作为基础的新型的高等师范舞蹈教材。

(四)加大舞蹈课时开设的比重

舞蹈课程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舞蹈教学需要大量的训练时间作为保证,否则无法获得较为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就无法将基本知识和技能向专业能力转化。因此,舞蹈课时开设的比重必须加大,必须保证舞蹈教学时间的足够充足。

(五)加大艺术实践和教学实习的力度

艺术实践在舞蹈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舞蹈基本知识,自己去编创、排练舞蹈节目。还要加大教育实习的力度,高师舞蹈教师要多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向校外的专家以及各个中小学校的舞蹈骨干教师学习,在社会中锻炼,在实践中学习。或聘请校外舞蹈专家以及舞蹈骨干教师来校指导,与学院的专任舞蹈教师共同承担育人任务,一起研究讨论教学改革。这样能够有效促进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

三、高师舞蹈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高师舞蹈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要注意“师范性”特点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舞蹈教育,主要是为各个中小学培养舞蹈教师。因此高等师范院校舞蹈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应该与舞蹈专业院校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完全不同。高师舞蹈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和知道我国一些较大的,人数较多的民族的民间舞蹈,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等民族的民间舞蹈。基本掌握其特点,提高自身鉴赏我国各民族民间舞蹈的能力,为将来做好舞蹈教育的基层普及工作做准备。

2.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加强肢体相互间的协调平衡能力,提高自身各个部位的软度、开度和力度,使肢体语言更加丰富,增强舞蹈表演能力。

3.要让学生了解、学习和掌握当现代舞蹈艺术。

4.要根据高师舞蹈专业学生的特点,舞蹈教师应选择大学生能够掌握、乐于学习的,毕业以后能适应中小学舞蹈教学的组合来进行教学。

5.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舞蹈教学法,知道舞蹈教学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合理安排舞蹈相关课程的比例

应该增设与高等师范舞蹈“师范性”相关的实用课程的比例,合理地安排舞蹈相关课程在专业课程结构中的比例。

(三)加大舞蹈社会实践与舞蹈教学实践和舞蹈“编创”课程的学习

舞蹈社会实践与舞蹈教学实践和舞蹈“编创”课程,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能力与“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增加社会实践能力,学习到更多更广的知识与内容,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早地适应舞蹈教学和舞蹈研究。所以,在培养有综合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富于创造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人才方面,舞蹈编创和社会实践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四)教材的建设应根据培养目标具有“师范性”特点,贴近中小学实际

对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地研究和建设,要从教材的构建入手,既要构建有“师范特色”的理论基础,又要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适应于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的知识体系。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材的内容还应该紧密结合现当代舞蹈教育的特点,舞蹈教材内容要贴近中小学实际,要加强舞蹈教育教学中的“文化素养”成分。高等师范院校需要培养出大批具有活跃的创造精神、丰富和多层次知识结构的,适应中小学舞蹈教育的人才。高师舞蹈教育要能够让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舞蹈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到毕业以后的舞蹈教学实践中去,一定要突出它的“师范性”,使学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做到既是个称职的舞蹈老师,又是个合格的舞蹈演员,在各项文艺活动中也是个出色的创作者和组织者,从而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舞蹈大学毕业论文篇12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舞蹈艺术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从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到各省市艺术院校、综合院校都开设不同规模的舞蹈学本科。而且办学方式逐渐走向市场化运作,招生人数有增无减。在此过程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凸显出重要意义,关系到教学怎样达标、人才能否合格的问题。

一、高师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总体内涵 论文 lwkoo.cn  毕业论文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敬业乐道、勇于开拓创新。

    2、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现代教育观和艺术观,掌握完整的舞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有所了解,有较宽的知识面,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达到“一专多能”。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规定的等级要求。

    4、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掌握健体强身的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

二、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重要内容

1、课程设置

    对于本科教学而言,学士学位课程是第一位的,它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方面起到瓶颈的作用。通过系统的学位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舞蹈学的基本原理、舞蹈教育理论,获得从事学校舞蹈教育所必备的演示能力以及初步的舞蹈研究能力。以下粗列几门学士学位课程。

    芭蕾基本功训练课主要进行地面练习、扶把练习、中间练习、跳跃练习、旋转练习、技术技巧练习,主要为学生学好民间、身韵、排练等专业课服务,适合全程开设。学生将从中获得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具备从事舞蹈教学和舞蹈演出的基本能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以藏族舞、傣族舞、蒙族、彝族舞、朝鲜族舞、维族舞、秧歌、花鼓灯、云南花灯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为主要授课内容。旨在掌握各类民族民间舞的表演风格和特点,毫不混淆地表演出各类民间舞的律动,获得较强的辨析能力、示范能力和舞蹈表现力。这门课程也应该全程开设。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以元素训练(提、沉、冲、靠、拧、倾、曲、圆)、步伐训练、技巧训练、短句训练、表演性组合训练为主。目的是掌握中国古典舞特有的手、眼、身、法、步、形、神、动、静、刚、柔、气息协调一致的运动审美规律,了解中国古典舞蹈的神韵所在,增强身体进一步的开放和表现能力。二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既可以服务于其它专业课程,也为学生以后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下完整的示范和表演能力。

    剧目排练课选取单、双、三人舞、群舞等优秀舞蹈剧目为教学内容,于二、三年级全年开设。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具有一定难度和不同角色的舞蹈艺术形象,增强舞蹈表现意识,提高艺术修养和舞蹈语汇的表达能力。

    舞蹈编导课主要是理论与实践交叉,于三年级全年开设。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编导理论知识,能大胆的进行创新,使其具有一定的编创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等舞蹈教学演出和一些群众辅导和编排工作。

    中外舞蹈史纲以中外古代舞蹈史、近现代舞蹈史为基本内容。在二年级全年开设,加强对中外各少数民族舞和文化的介绍,简介外国舞蹈的文化历史脉络,使学生了解中外舞蹈史,深刻理解舞蹈艺术的真谛,树立起正确的舞蹈历史观,并能学以致用。

    艺术概论是一门概要地、系统地阐述艺术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课程。学习这门课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积累,适宜在三年级开设。其宗旨是全面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能够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学会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和感受舞蹈、研究舞蹈;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各种不同风格的舞种、流派及舞蹈的基本创作原理;学以致用,分析和解决  舞蹈艺术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使学生艺术欣赏能力、表演创作能力进人更高的层次。

 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是一门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课程。 懂得基础乐理,才便于深入学习音乐。视唱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准和音乐感。练耳发展音乐听觉及记忆力,使学生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音色、节拍、节奏和调式、调性。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达到一个中等学校音乐教师所必备的视谱、听音能力。

    除此之外,还应该开设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学、舞台化妆艺术、自娱性舞蹈、地方特色代表性舞蹈组合等课程。各校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体现办学特色,又要与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保持一致。至于师范性问题,在当代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可以不断探讨。但是,至少要在第六个学期安排两周左右的教育见习,第七学期安排六周左右的教育实习,并且与艺术实践(采风或者舞台表演)相互交叉进行。

2、专业素质评价机制

    从微观上,每一门必修、选修、限修等课程,无论期中、学期末考核,都必须制定完善科学的评价标准。比如

科目 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备注

芭蕾基本功训练

一、基本完成动作元素,30分 。

二、准确把握节奏、规范地完成动作元素,30分。 三、在标准一、二的基础上,肢体具有较强的表现力,40分。 技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