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思维合集12篇

时间:2023-06-18 10:25:31

技术创新思维

技术创新思维篇1

【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56-02

一、引 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使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与发展,就需要人不断地创新;在现代,创新成为了社会的典型的必须性的活动。一种创新活动要取得成功,就离不开人的思维的突破。技术创新作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脱离不了人的思维。从本质上看,技术创新是思维创新活动过程,它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产生过程与物质产品生产过程的内在统一,是创新观念具体物化的过程。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思维特征,没有思维的创新突破就不会有创新演进,可以讲技术创新过程就是人类思维的整合和创造过程。[1]所以,只有把技术创新与创造性思维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才能产生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创新成果。事实上,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去研究技术创新,无论对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还是进行技术创新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创造性思维理论的论述开始入手,引出技术创新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用具体的案例说明创造性思维方法如何在技术创新中得以运用。

二、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概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作为生产力的内涵性因素已经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了。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有的现象,与人的思维发展密切相关,它以知识、经验技巧等形式存在发展着,其中人类的思维对它起了重要的作用,是思维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创新观念的具体物化的过程,更离不开思维对其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思维的角度去探究。我们人类大脑产生出来的思维可以认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作为人脑的机能,是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新颖的思维形式,它重新组织已有的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2]同时,它在认识新事物和解决新问题时,自己独立地创造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概念,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创造性思维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典型特征,[3]创新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创新主体运用自身的创造性的思维必须独自开辟出一条道路,创造出新概念、新方法;创造性思维必须去开拓人类尚未认识和开发的领域才算是真正的进行创造。创造性思维方法以想象、直觉和灵感为主要形式,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方法,也是特殊的思维方法,以特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思考。想像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加工原有意象创造出新意象的思维活动,具有很大的幻想成分,常常成为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先驱。[4]而直觉不受固定习惯和规则所限制,直接领悟到事物的本质,人的一种奇妙的心理活动。灵感作为更特殊的思维方式,是人的大脑对问题长期思考的集中突破,达到豁然开朗的状态。它们作为创造性思维,在技术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技术创新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技术创新成功与否跟人的思维密切相关。人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否产生成果。技术创新活动,实质上就是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应用。有人认为技术创新过程不仅包含了物化的成果创新,它更是人类智力和创造性思维成果的体现过程,是不同阶段主要创新主体对客观世界思考的结果。[1]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思路正确和方法得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和令人满意的效果,否则可能得出较坏的结果,可见思维在技术创新实践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往往根据不同的创新对象,运用针对性很强的思维方法去探索和研究。同时,创新主体还根据创新客体的特点,运用不同的创新思维方法,使创新的成功概率大大提高。

技术创新作为人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外在体现,必然也会推动人的思维的变革与进步。技术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工具或手段,改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式,大大开阔了人的视野,使创新主体的思维形式发生了变化。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也受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促进了主体的创造力的开发,最终产生人的创造性思维并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由于技术创新创造了不同的工具和手段,扩大了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区域。在思维变革与对象区域扩大的共同作用下,创新主体的思维模式发生了变化,推动了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技术创新与创造性思维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技术创新推动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发挥,从而促进了技术创新自身不断取得成功,使技术不断的进步,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创造性思维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技术创新从经济管理学角度来看,是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5]在这里,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起点在于技术的新构想,没有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技术创新也难以实现。而新思维与新观念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创造性思维在技术创新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非传统的思考模式,追求独创性、新颖性。技术创新来源于人的新构想,而由创造性思维所产生的独创性与新颖性的思想观念,正是技术创新新构想的来源,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创造性思维超越了普通的思维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那么就有可能产生新思想、新方法,而正是创造性思维所产生的

新思想和新方法,才有了进行技术创新的需要。同时,创造性思维为技术创新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和实现途径。[6]首先,技术创新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需要创新主体对事物的敏锐意识和长期的眼光,而创造性思维从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突破惯例,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刻。其次,创造性思维为技术创新开创了广阔的空间。[6]创造性思维是非逻辑思维,思路不固定在某一点、某一区域范围内,没有一条逻辑主线,多因素的考虑问题,使技术创新的涉及面扩大,从而实现途径保证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

五、结束语

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相应的应用性研究。用创造性思维方法研究技术创新不仅是研究科学思维方法的理论问题,而且还是研究技术创新的实践问题。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人们对它的关注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从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领域进行了研究。但人类技术发展到现在表明,技术从它产生开始,就和人的思维相互联系,所以需要我们从思维的层面去研究技术创新,发掘未开发的领域,拓展技术的创新空间。本文最后认为,技术创新的本质是思维创新,创新主体的思维没有取得突破,技术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认为是技术创新。从“技术创新链”整体上来看,在技术创新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思维存在互动的关系,思维内含于技术创新之中。认识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希望通过此文浅显的研究能够给予企业、大学、政府等社会组织机构一定的指导与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柏永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探究[D].东北大学,2005

2 麦培立.浅谈自动控制系统中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运用[J].科技传播(理论研究),2010(23):117~118

3 韩文延、韩迎光.浅论创造性思维的特征[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理论研究),2004(3):61~62

技术创新思维篇2

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给人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它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如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探索课题。以下谈谈我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大量的事实证明,如果学生对事物没有好奇心,那么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实际的价值的创新行为。因此,在学科教学中,首先应激发学生的旺盛求知欲。例如,我在四年级Word的教学中,我先示范在Word中如何编辑一个表格,再进行页面边框修饰,用上艺术型时,全班同学发出惊讶的声音,在这个浓烈的学习气氛中,再让学生编辑一份课程表,让他们对程课表进行边框和底纹的修饰,给文字加上颜色等,然后让全班同学进行比赛,看谁的速度最快和版面最美观,通过多媒体网络的功能,播放给全班同学观看。在这个过程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同时产生大量观念、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我国《学记》中早就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的思想,强调注重对学生的开导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性的重要意义,这对我们培养创新人才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除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外,还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我们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学当中后,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如我在给学生介绍了Word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后,让学生自己去采集资料,制作一份A4纸张大小的彩报,版面设计不拘一格,文字优美流畅,色彩搭配美观大方,但要用到在文字底下配上图画,艺术字或图画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放置等等。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综合使用Word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努力去实现这些要求。结果首先取得成功的是在文字底下配上图画的效果。一位同学利用图片的环绕效果,使用“无环绕”方式,使得图片和文字能够重叠摞放,但是图片挡住了文字,于是使用图片的叠放次序使它置于最底层。但效果还是有些不好,他于是再想出最后一招,将图片设置为“水印”,最后的效果十分满意。另外还有其他诸如对所插入的Word艺术汉字不满意时,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整。如将艺术字的线条颜色、字体颜色和填充颜色进行改变。他们把线条颜色和字体颜色四十种调好颜色和自己调颜色以及“带图案颜色”等都应用上了,而填充颜色,花样就更多,除了四十种现成颜色,还利用了自己调色,在填充效果中又运用过渡、纹理、图案和图片填充等等,种类多极了,简直目不暇接。学生们将这些技巧都流畅地、变通地和独特地表现在自己的作业中了。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可组合性、可扩充性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扩散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扩散性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创新思维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限于只找到一种,它愿意找到多种多样的办法,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这就是思维的扩散性。有的学者认为,发散性思维就是创新思维,从而把创新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划上等号。甚至有的心理学者编制出发散性思维的测验来测试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扩散性的确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重要的成分。”而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广阔空间,尤其是它可组合性、可扩充性的特点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一拍即合,学生在计算机前操作,可自由地将各种媒体进行组合、扩充、整合,也正是在各种组合、扩充、整合的过程中,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创新教育的师生关系上,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其中起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作用,从而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协调、促进作用,为未来的高层次创造活动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夏俊生主编.《新课堂创新教法与经典案例评析》(中学卷).世界知识出版社

2.周学文,王世伦等编著.《计算机基础教学法》.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技术创新思维篇3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赞可夫认为,学生有了愉悦的情感,欢快的情绪,可以使大脑皮层区处于兴奋状态,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反之,厌烦的情绪能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点,而借助信息技术能使一些略显枯燥的知识变的形象生动。例如,教师在教授中小学阶段的立体几何部分和应用题部分时由于不能形象再现图形和题目场景,学生学习时就难于理解知识而产生乏味感。我们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对这两部分内容做到实验模拟,帮助学生掌握。对几何立体图形的理解我们选择3DS三维动画制作,该软件能在演示中把任何几何图形与立体几何图形以形象的三维形式再现,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

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知识与学科内容的紧密联系。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的特点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比如数学中的应用题,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课前我们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询资料,课上学生汇报,结合老师准备的课件,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的接受一次实践能力的锻炼。

2.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学习观念的寻求与研究。象数学课程,其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的突破难点,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难题。在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判断部分时,采用动画显示直线、射线和线段。可以使线段自左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射线是线段基础上一端的无限处长及把线段两端处长得到直线,这种在原有图形基础上的动画展示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线间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对“线”的特征的掌握。

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3.运用信息技术,启迪学生创造性的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启迪学生创造性想象,有了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无论是创造性想象还是再造性想象,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像在语文教学中的续写,课前通过个别了解把一个学生想象的故事结尾编制成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创造出逼真的立体情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后,可重新播放录象,然后定格,引导想象: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呀,它们会说什么呢?你听了想到了什么?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大开,很快就编出了好几种故事的结尾。此时可边播放课前通过了解制成的课件边解说:“这就是刚才孙阳同学编的故事,真生动!请同学们继续大胆想象,老师将会根据你讲的故事结尾,再制成课件,我们一起欣赏。”这时,同学们思维更积极,个个跃跃欲试,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脑子里诞生,有的说:“小蝌蚪第一次见妈妈,有说不完的话。”有的说:“小蝌蚪见了妈妈在撒娇呢。”有的说:“小蝌蚪们在向妈妈诉说找妈妈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一边讲,一边欣赏着各种结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技术创新思维篇4

我们生活在飞快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着学校教育逐步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这对传统教育方式既是严峻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活环境的挑战,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巧用信息技术,成为当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发展的结晶。它不但能够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至少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所以,创新思维是比一般思维更高级的形式,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它包括七个方面思维能力的综合过程,即:质疑思维、假设推断思维、探究思维、想象(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此外,还有直觉顿悟思维(也叫灵感思维)。

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例,认识创造性思维过程。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壶烧水沸腾了,壶盖会“噗噗”地跳动,于是产生了疑问――壶盖为什么会动呀(质疑思维)?当他学习了物理学热胀冷缩的知识后,就对这个疑问提出了假设――壶盖是因为水煮沸时变成水蒸气,水蒸气的体积肯定是膨胀得比水的体积要大得多,从而产生一股力量,推动了壶盖,使之往上“噗噗”地跳动的(假设、分析、推理思维)。好学深思的瓦特马上想到:水蒸气能产生这样大的力,能不能用来代替人力做工,即用蒸汽的力量推动机器为人类服务呢(这是想象与联想思维过程)?通过想象与联想,瓦特要利用蒸汽产生的巨大力量代替人力做工,就会想到做成什么样的工具?怎样用它代替人力做工?就要做出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发散思维,提出多种方案),如设计多种机器图纸或做成样品模型进行实用性试验。通过实验比较,最后从许多方案中选出一种最佳设计图(聚合思维),然后创造出真正实用的蒸汽机。当然,这种创造发明还要通过实践不断改进。

从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过程,我们形象认识到质疑、假设、探究验证、想象联想、发散与聚合这六个思维过程,形成了整个创新思维的过程。因此,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这一认识规律,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其创新潜力,提高其创新能力。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们发现,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以促进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情境化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都应该是情境化的,学习应该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环境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整体的一部分。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都强调教师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习者在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学习,引导他们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主动地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能向学生提供多重刺激,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呈现知识,为学生提供多姿多彩的形象化、真实化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有效培养学生想象、质疑、推理、思维的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以“教师为中心”的填灌式传统教育,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因此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学习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够得到根本体现。教师是权威,书本是权威,学生不能怀疑教师与书本知识,也就不可能、也不敢质疑。这样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开始的第一步就被挡住了,当然也就不可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习惯。

利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环境,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途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解放,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有利于他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也就有可能逐步发展他们的质疑、探究、想象、发散等多种思维能力,从而有益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为学生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领域。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开放性。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资源环境,突破书本为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料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从而极大地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量,开阔思路,接触“百家”思想。这样的教学环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大范围地给教和学提供了丰富资源。

网络环境下学习不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内容,它具有丰富、直观、人机交互、信息大、图文声像一体化等多种优点,因此可以大大拓展学习资源;同时,它不局限于课堂虚拟网教学,而是可以让学生上城域网或广域网学习(例如教育信息网)。网上资源更多,因此学生可以学到书本以外更广泛的知识信息。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想象、发散等多种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信息组织和呈现手段,创造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个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形象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再加上形象情境跟抽象文字相结合,可以同时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左右大脑功能协调发展。而且,形象化情境更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揭疑、质疑、想象、发散等多种思维能力,从而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所以经常性地运用信息情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及创新思维意识。

五、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发展创新思维。

技术创新思维篇5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0-189-01

一、依靠信息技术构建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有效的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自主主动地追求知识内容的教学过程的教学。小学数学教育的教育对象是个性极为强烈的小学生,现在孩子的各种行为主要是靠兴趣点支撑,兴趣能够引发其探究学习的动力,激发其求知欲望,进而提升学生依靠创新思维学习探究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构建合理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发掘其潜在的需求,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形成主动思考的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照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多媒体形式为学生构建适合的学习情境,要争取将每一节课都营造出吸引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接受知识,刺激学生创新思维形成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要锻炼学生的能力。新的教学环境主要关注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塑造,小学生正处在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时期,所形成的抽象思维还有很明显的具体形象特点。尤其是教材中的一些数学概念,法则和公式等内容,以及题干之间的隐含意思和关联关系,小学生都不能实际感受,所以要通过表象加强理解和想象,感受深刻的含义,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锻炼,可以结合一些教学工具和现代化信息教学方法,实现动静结合的知识传授,能够形象的传授知识内容,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帮助学生吸收,使其能够自主掌握学习内容,实现思维的创新。比如在学习求图形面积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依次分解图形,教师从最简单的正方形面积,到长方形面积公式教起,然后通过图形分解展示,进一步引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象具体的分析学习内容,能够举一反三的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开拓新的知识点。在引导学生掌握各个面积公式的同时,还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图形的关系,及计算过程的内在联系,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依靠信息技术实现知识延伸,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随时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向学生提问,引导并刺激学生思维的开拓和发展。尤其是在完成新的知识内容的学习之后,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筛选有关新知识内容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勇敢质疑,使其完成知识的提升和延伸。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知识内容容量大的优势,加强课堂知识涵盖量,及时接收反馈情况,吸引学生的关注,加强学生的知识吸收水平,转变之前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其能够主动探究知识内容,刺激创新思维的形成。

技术创新思维篇6

从培养创新思维的角度来看,网络教学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创新思维的出现在于发散思维的方向性指导,然后再通过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要素(时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某些循环过程,并由辨证思维提供宏观的指导策略及纵横思维提供微观的心理加工策略而实现。而一般的教学软件往往只重视时间逻辑思维的训练而忽视了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大大降低了创造力的培养机会,窒息了学生们创造性的发挥。然而,当我们将课堂搬到因特网上,把网络资源作为学生开拓思维的素材时,所有的这些弊端都迎刃而解。网络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的广阔的空间,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资源的直观性为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提供了更多的材料

形象思维以“属性表象”、直觉思维以“关系表象”作为思维加工材料,二者都是对感性资料情有独钟。网络资源图文并茂、声像具备,比一般课件所提供的多媒体环境更具直观性,教师可以轻而易举的调动网上的图片、视像、声音等表象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积累表象,并启发学生用相似或相反的方式对表象进行联想,用各种感官去认知和辩识事物的特征,进而发展想象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

(二)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发散思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一般的教学软件都是按照事先编制的程序以正向思维的方式将学生有效地引领到正确的答案上来,这种过早进行思维聚合的思考模式大大扼杀了学生们多途径多渠道寻找答案的能力,抑制了创造力的培养。而以网络为背景的教学则为学生预留了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空间,因为网络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观点和答案层出不穷,学生能够在不同思维方向的途径下殊途同归,经过自己的思考、比较来获得自己认同的结果,从而培养他们多向思维的能力。

(三)网络资源的动态性为形象思维何逻辑思维搭起了桥梁。

网络资源是可塑性很强的动态资源,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进行复制、加工、评论和操作,这就既为逻辑思维提供了素材,又为形象思维的具体化提供了前提。比如,学生了解了年、月、日的知识以后,以小组为单位上网去查各种历史资料,并要求将其中涉及到年、月、日的知识巧妙的设成问题,用Powerpoint制成电子演示文稿,有的组以祖国体育事业为主题,有的组以探索未来为主题,有的组以祖国的历史为主题等,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的完整和全面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想,这样就从形象思维的观察训练转变成了逻辑思维的训练,使两种思维都得到有机地整合。

二、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最大限度地弘扬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多媒体网络环境在教学中的运用为我们引入了一种理想的教育状态:个别化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且基本保持不变的,数学教学不是为了消灭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而应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应试教育的标准化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挫伤了他们学习思考的积极性。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个别化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知识、思维水平、个性特点、在内容的深度、广度、训练的难易程度上因人而异地确定分层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也只有在网络多媒体教育的环境下,才能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思维表象和现实素材,为学生创设一种适合于思维发展的理想环境,并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所营造的氛围进行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精神。

(二)网络环境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环境支持

何克抗教授指出: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要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指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动画、影像、音乐、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它直观形象为学生增加表象积累,为发展学生的观察、联想、想象力提供了素材和着眼点,这样学生的形象思维就会得到了合理开发与训练。

网络进入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可以主动地探索未知空间,丰富自己的知识。有效的客观资源更为丰富,学生自身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逐渐形成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从而形成并具备信息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网络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也是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我们要发挥优势,利用网络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技术创新思维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47-02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生学科,以其强大的功能、动态的画面及良好的视听效果,在许多行业得到较好的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作为一门新学科进入课程设置中,为学生信息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养成奠定基础。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与思维水平,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创新思维培养提供了条件,也让强化创新思维培养成为关注的话题。如何高效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信息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养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创设情境,促进创新思维养成

兴趣是调动人内心主动性的重要推动力,只有从内心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中从而取得好的效果;也只有在专心的研究活动中才会有新的发现,从而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教材、学生等实际情况,积极为学生创造恰当情境,促进学生兴趣的形成,也为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奠定基石。

如在学习“视频、图像信息的处理”一节中,老师结合学生对图片与视频比较感兴趣的实际,积极创设特定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是播放教师制作的学生感兴趣的视频片段《阿凡达》,片段经过编辑处理并里面加上了文字,有班级、教师姓名信息等,让学生感到非常新鲜有趣。接着再投放一个自制的 PPT 幻灯片,将一些学生图片等编辑处理,富有动感的图片及配置的音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乐趣。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刚才内容都是运用课本知识完成的,如果学生想学习也可制作视频与图像编辑。特定的情境设计与语言引导,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本节“视频、图像信息的处理”知识比较关注。

教师及时进行知识的学习,先简要介绍相关知识再让学生自主探究视频、图像信息的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展示成果。有的学生说视频处理要先准备好视频文件,格式设置为主流的 MPG、AVI 等格式,打开视频处理软件如 Premiere、会声会影等,利用菜单中的工具将视频导入放在视频轨道,再利用域内工具进行剪辑,完成后要进行保存。也可通过分离音频工具,将视频中的声音分离出来,对音频轨道文件进行编辑或保存,以供随时欣赏。有的学生谈了处理图片的技巧:先将准备好的图片保存于电脑中,再打开安装好的图片处理软件,如 Cool Edit、Photoshop 等,将图片导入其中再用其中工具,进行剪辑、添加文字等编辑处理后,并将图片保存为电脑桌面,非常漂亮!

本节学习中教师结合学生对视频、图片感兴趣的实际,通过播放制作的电影与幻灯片,吸引学生注意力,适时引导学生探究与实践,将自己感兴趣的视频与图片进行编辑,在处理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也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教师及时总结鼓励,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立足实际,促进自主思维培养

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时代,信息的交流沟通变得非常重要,成槿嗣巧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近年来网络的发展,为人们的交流与信息获取提供了条件。高中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成熟与半成熟阶段,可以说是思维发展的重要分路口,他们对刚接触的网络知识比较感兴趣,尤其是 QQ、微信等交友软件更具有吸引力,教师结合实际适时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运用中加强自我把握,促进自身良好习惯的形成,也促进自主思维的培养。

如在学习“信息的获取”一节中,教师围绕现代网络中的聊天工具、网络论坛、网络日记等内容,加强指导学生自主思维的培养。首先让学生展示自身对现代网络工具特点的认识。有的学生说现代网络聊天 QQ 软件功能非常强大,可以申请多个 QQ 号,也能建立多个聊天群,与周围的网络朋友进行直接的交流沟通,可以发送文本信息,也能传送附件,能直接传送也能进行离线发送,非常方便实用。也有的学生说他用 QQ 软件建立了班级学习交流群,与同学们及时进行学习沟通,解决学习中的许多问题,效果非常好。还有的学生说他利用云空间优势,将好的学习资源如优秀课堂视频、优秀课件、训练试题、考点分类等资源上传到空间,供自己随时使用,也方便大家共享,非常方便实用。有的学生谈了网络日记使用,将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的感悟与体会放在里面,有学习中进步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思考,还有生活中酸甜苦辣,她给了我释放内心情感的平台,也是我成长的导师。一次遇到家庭中不顺心事,心中很苦恼,产生了辍学打工的想法,于是将内心想法写成日记放在网络日志中,过了没几天,一位网友给我发了一个长长的帖子,鼓励我树立信心,好好学习,我从中受到启发教育,真心感谢这位不知名的好朋友,让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航向。

本节学习中利用学生运用较多的 QQ 网络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挖掘蕴含其中的有效资源,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通过 QQ 交友、QQ 群沟通、网络日志等,从中共享资源,获取信息,感悟人生与体验,促进自身知识掌握及能力培养,及时总结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明辨是非,为学生个性能力及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好的空间。

三、联系生活,加强发散思维应用

学生所学的知识最终要在实践中验证,既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一方面能运用知识完成相应工作,还能有所创新发现,在新发现的基础上加强探究,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学习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生在具体实践中促进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发展。

如在学习了“文本编辑与数据库运用”后,教师结合这些知识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灵活地在生活中加以运用,促进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首先指导学生利用文本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一封电子信,进行相应编辑以显示重视,鼓励学生积极展示。有的学生给小学班主任写了一封信,表达对教师的感激之情,正文用了标准小四号宋体,颜色主要为黑色,祝福语用了红颜色。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总结。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数据库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有的学生谈用所学的 Excel 知识进行班级学生成绩分析,从中有许多的收获,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提供好的参考。也有的学生谈到运用数据库知识与父母一起进行家庭收支绘图,详细的将家庭近段时间收支情况作了掌握,非常明晰方便。还有一个学生谈了通过网络知识学习,将数据库知识与文本编辑的 Word 知识合并运用,再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邮件合并功能,也就是在文本软件中打开数据库文件,二者自动将关联的信息通过设置好的程序,生成合并成新的信息,如学生成绩单和学生奖状,处理速度快也很准确,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技术创新思维篇8

在这个科学技术与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人才的质量与数量,是高校所肩负的重大责任,所以高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否先进,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合理完善,都决定了人才综合素质的水平,也决定了国家的发展程度。

1国外现代创新教育技术现状

西方国家的现代教育技术启用较早,发展较快,相较于我国,西方的教育学更早的意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于是,他们提倡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主要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训练。国外的高校教师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课本中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动画形式生动的体现在课件中,并结合相关前沿信息,丰富学生的视野,以视觉听觉上的感官刺激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更值得学习的是,国外的高校教师大多提倡让学生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并请学生担当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上进行短时间的讲授,以教师的身份讲解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以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收集相关信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则起到辅助作用,给学生提供支持与引导,并补充其不足。在成绩的评定中,不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和基本概念,而是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个过程可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与教师的这种角色互换的过程,能让学生深刻体会教师对于每次教学的准备过程,在之后的学习中更懂得如何尊重教师的教学成果。这对我国想要改革重理论、重分数的教学模式有着极大的启发。

2我国高校应如何实施现代创新教育

2.1合理科学设置专业课程

①课程设置遵循坚实基础,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无论如何改革教学模式,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扎实,才能更深层次的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整合基础课与专业课,结合国内外前沿知识,找出重复内容,进行删减,开设专业精品课程,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②按照感性认知、模拟深化、综合提升三个阶段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教学所必须具备的硬件设施,教师可将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和不同难易程度的习题库在网络平台上展示给学生,并建立网上互动答疑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这样可以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随时获取学习资料的机会,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为学生提供模拟真实操作的平台,通过学生在每个业务环节的亲身体验,理解各个环节的原理和其逻辑关系,加深学生对系统理论知识和业务模式的理解,完成以专业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以向社会输送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要注意避免缺乏实用性,浪费教学资源。③以综合考核方式改革评分系统。对于在校学生而言,考试成绩无疑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最有力的标准之一,而针对现代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构建体现其培养特质的综合评价机制,建立以知识掌握、操作能力、专业素质等多方面结合的综合评价系统,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分数比重,可将学生的期末成绩构成设置为:20%的平时成绩、30%的实践成绩、50%的卷面成绩、其中笔试卷子题型可分为70%的基础理论知识和30%的案例分析题。学生必须取得60分以上的成绩方可结课,形成多元化动态化的评分机制,全面综合的给出学生应取得的最后成绩。

2.2更新和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决定了教育水平的高低,所以,若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前提要保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改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如在课件的制作中,如何引入案例,哪里使用图片,何处插入视频,视频的时间控制,重点难点的模式表达等等。这都要求教师对图片、视频,甚至设计文本字体颜色都要经过精心琢磨,如何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并且简明扼要的说明问题,在恰当的时机运用相关视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学生的需要详细讲解某处重点难点,对整个课件的时间控制要求很高,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另一方面,校方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的培训课程,让教师及时掌握前沿现代化教育技术,并定期举办课件制作大赛,激励教师的学习热情,鼓励教师继续深造,不断提高和完善学术研究水平,与时俱进的学习和吸收前沿知识,与国际接轨,培养专业的科研团队,实施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大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2.3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我国固有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刺激和控制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是将教学中心由老师转移到学生,更多的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发散思维,不再束缚于思维定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扩展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4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

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要注意扬长避短,因为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用于多媒体技术,不能为了用而用,而要适合用才用。一个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往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宁缺毋滥,坚决避免使用粗制滥造的课件对学生进行疲劳轰炸。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于课件上的内容,要给教学过程中的即兴发挥留有余地,给学生留有提问互动的时间。对于一些重中之重,教师应结合板书进行讲解,变换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注意,以免学生对课件产生视觉疲劳。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不仅在形式上颠覆了传统教学,更在师生角色转换上赋予了教学新的意义。学校和老师不再只关注卷面成绩,苛求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对学生知识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了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去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能力,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创造发挥自己想法的空间,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互动交流能力。除了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角度培养人才,还应注意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方面全方位的关注,从单纯追求扩大规模、数量,转变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继承式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从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化教育,转变为整体化的知识教育;从看重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结合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邵士权,别敦荣.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变革与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技术创新思维篇9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107-03

1 前言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各个地区的课堂教学改革都在努力地顺应创新。教育的质量决定人才的质量,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实实在在的课堂。而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在实践和效果,而不在于口号。本文首先从信息技术和创新思维之间的联系出发,主要从创设开放课堂活动、创新知识结构、创新评价机制等角度来探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2 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的技术的总称。当前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提高了,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是适应社会要求的基本能力。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就在于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够利用计算机发现信息、利用信息,并且创造信息。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推进,信息技术几乎渗透到所有的课堂学习当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思维培养将直接影响到学科学习的效果。因此,从信息技术课堂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愈加重要。

创新来源于生活,而信息技术几乎渗透到了所有的生活领域。信息技术和创新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将创新思维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思维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都是采用“示范―演练”“讲练结合”的模式,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入手。现在,主流的课堂教学改革都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协作学习”“生成性课堂”等教学模式,都在努力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过程。本文认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从创设开放课堂活动、创新知识结构、创新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设开放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氛围过于紧张,不利于学生的自由想象与发挥,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自由学习、自由发挥的基础。要保证活跃的课堂氛围,就要去创设开放的课堂活动。课堂活动不能过于拘泥,课堂任务不能过于限制,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充满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因为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大多数学生在课外就掌握了电脑基础知识。在课堂中,学生要么对电脑基本操作失去热情,要么转向网络及网络游戏,要么按部就班地跟着教师转,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叛逆性较强,教师强制性的教学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反而会让课堂显得毫无生气。因此,要从创设吸引学生的课堂活动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的Photoshop教学,通过创设开放的学习情境,巧妙地设计活动任务,使得活动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能够有自主发挥的余地。如第七课“画龙点睛――Photoshop中的文本编辑”,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在Photoshop中添加文字,并能够对文字的属性和特效进行修改。在设计课堂活动时,笔者没有限定学生必须给图片添加的具体文字,只是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情境:面对图1,同学们想要表达什么?那么请大家给这幅图添加一个文字主题,要富有创新与思想,字数不限,文字格式特效不限。

这种形式的课堂很开放,让学生有足够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让学生学习起来很放松。这节课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在Photoshop中添加文字和对文字的样式进行设置,而且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自己的思维模式。

再如八年级下册的Flash教学,按照常规课堂的“教师示范――学生操作”的模式很容易让学生按部就班。笔者认为应该跳出课本的局限,在达到基本操作技能目标时,放手让学生创作作品,课堂中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由发挥,而不仅仅是完成课堂活动任务。并且,从目前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来看,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已经不再局限于传授基本操作技能,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创造创新信息。因此,Flas教学应该将课堂的重点放在学生作品的自由创作中,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动画作品。

思维导图,创新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可视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挂钩,每一个挂钩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挂钩。它模拟人脑神经元分布的结构,易于促使人们产生新的想法[1]。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学科教学中,不仅能促进教师的教学,而且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促进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导图使用简单,只要给学生一个主题,就可以给学生无限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如七年级上册的“认识计算机”这一教学内容,一般的课堂是开门见山,直接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学生的思维完全跟着教师的思维在走,毫无悬念之感,也无创新之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在教学时大胆创新,直接给出“计算机”作为思维导图的联想主题,将班级分成八个小组,小组将思维导图的结果呈现在A4纸上,最后比较哪组作品内容最具条理、最全面、最具知识性,以体现并考查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经过小组合作,学生呈现思维导图作品,其中一张作品经过整理成图2所示。

上述这种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方式不仅达到原本课堂的教学目标,而且学生的知识框架愈加丰富和完整,创新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经过思维导图整理出的思维显得更形象、更具有条理性,思维更加发散,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在竞赛中得到了拓宽。此外,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完全地体现了出来,合作往往能碰撞出微妙的创新火花。

创新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评价环节是整堂课中重要的环节。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评价指标中应该加大“创新性”这一指标的比重,这样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很有意义。

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只是针对个别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中评价,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是不利于大多数学生发展的。每一位学生的作品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评价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要建立专门的评价平台,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评价,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能得到评价。只有当学生开始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重要性时,他才会更加努力地去做得更好。因此,有必要开设信息技术评价课,可以每周拿出一节课作为评价课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评价可以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个角度出发,并且评价要注重多个维度,将评价重点放在作品的“创新性”上。

比如,在七上“Word文档的编排”这课中为了鼓励学生自由编排文档,改善文档编排的效果,有效提高文档编排的技能,开设了一堂评价课来评价学生作品。笔者设计了一些简单的评价表,重点突出“创新性”这一项评价指标的分值,最后统计学生作品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中的分值和,并特别统计“创新性”这一项的分值和,以分值和来衡量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创新性。

有了专门的评价机制,学生才会更好地朝着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发展。当然,专门性的评价机制还需要更多的精力放在平台的构建上,评价不能只靠一些评价表。本文只是提出一些构想,抛砖引玉,最终的效果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努力和反思。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首先要从思维上解放人。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自我修养,摒弃惯性思维,不以传统思维压制学生,给学生良好的引导,彻底地解放学生的思维。信息技术教师更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巴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张学厅.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职工教育,2013(20).

[3]汤沫.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J].江苏科技信息,2013(19).

技术创新思维篇10

同志告诫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渴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时代,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们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将创新教育融于教学的全过程,认真有趣的语言,不断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开拓人类认识领域的思维活动。在思维领域中,追求创造和超越在前人和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创新思维通过有创见的思维活动,不仅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能提供新的、具有新社价值的产物,它是智力高度的发展、高度活跃的创新思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转变教师的四个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基础素质。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权威”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仿佛老师因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他就是知识的象征,就是知识的权威不容质疑,现在老师一般都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自认为是知识的先行者,认为我的话在学生面前句句是真理,我做的事件件都正确。再加上学生盲目崇拜老师,从不怀疑老师的权威性。比如在订正试卷时,能够对老师的答案提出质疑的学生不多,这是因为许多学生不敢越老师所思、所言。因此,也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念、学生记,出现诸多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被动局面。所以,教师的“权威”观念要清除,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建立平等的、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要转变教师是“讲师”不是“导师”的观念,即变“讲师”为“导师”。在传统教学中,一堂课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每堂课45分钟,老师一般要讲40分钟,学生5分种的作业,个别老师还嫌45分种不够,下课后还要讲几分钟!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是老师一讲到底。创新教育就是要转变教师的“讲师”观念,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师的讲不超过20分钟,课堂上重在导趣、导疑、导思、导创。真正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创新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

三要转变唯分数评价学生的观念,全面评价学生。“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以成败论英雄的旧观念也被不少老师用于评价学生的唯一方法,只要某个学生学习成绩好,就是人才。至于其它道德品质方面差一点,认为是瑜不掩瑕。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即学生个个成才,考上重点大学的是人才,考一上般大学的也是人才,没有考上大学的只要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也同样是人才,我们要发现并培养他们的特长。

四是由传统教学转向信息技术教学,即用信息技术教学改变传统教学。面对新世纪,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将改变人们和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对创新教育也不例外。国家明确提出:要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广计算机及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国家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殷切希望,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信息技术,学会电脑,是时展的要求。过去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套老经验,已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要走“科技兴教”之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上海某中学,学生普遍使用信息技术,原来老师一堂课讲一首文言文七律古诗,现在老师一堂课可以导读五首文言七律,至于每首诗的时代背景、作者、诗词解释,学生早已从互联网上查得一清二楚,老师只是比较一下几首诗的异同,让学生谈一下读某首诗的感想而已。如今各级各类的讲课比赛,没有CAI课件,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很难登上领奖台。特别是创新教育,没有一支具有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师队伍,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好奇心,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常言道:“兴教必先不师”,教师能做到转变以上的四种观念,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指日可待。

二、营造创新氛围 保障创新环境

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上指出:“每一所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学心理和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急诊,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同时,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有计划、有步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电子排版、电脑绘画、动画制作、程序设计等竞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三、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思维是在事物的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的认识过程。而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在社会需要的推动下,将获得的新信息和已有的旧知识为基础,科学地运用各种思维活动,创新的理论、方法、技术、形象,从而使认识和实践有所发明,有所突破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决定人的创新活动,创新活动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多元分层教学”,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方法,分层次引导学习,通过班级知识竞赛,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如网页制作、电脑绘画、奥林匹克竞赛等,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在课堂上采取“提出任务,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归纳问题,集中讲授”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通过简单演示分析,学生自己就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多方寻求答案。比如在学习《艺术字》时,老师首先出示几幅艺术字条幅,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风格做出自己的作品来,于是,学生对老师出示的艺术字不满意的地方,就根据自己的喜好想办法进行调整,对颜色、线条、大小、位置、形状选择、修改,填充颜色的花样更多,简直目不暇接。学生们将艺术字的技巧都科学地表现自己的作业中,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美术设计能力和展开各种丰富的想象。在课外采取“自由作业法”,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形式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如我给学生上五笔字型的时候,不是纯粹的要求学生在五笔练习软件中练习,而是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制作一页8区的板报,要求自己确定板报主题,到时在全班交流,大家评比,并设奖励,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间的竞争性。同学们积极收集素材,找文章或写文章,找图片、音乐、视频或版面设计等等,使学生在学五笔输入的同时也进一步学习了Word软件的操作,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达到一举多得。在程序设计中也经常可以用这种方法,给学生一个大概的题目范围,让学生自由作业。这种方法既可以避免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又使学生思维得到更好的自由发挥。

在进行课程综合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提出恰当的信息技术综合设计课题,这些课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难度;二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综合设计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如在学习动画网页制作Fiash5.0后,教师可提出设计要求,大胆地让学生在校园网上自己的网页、更新自己的网页、使他们在实施创新行为过程中发展能力。

总而言之,充分把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变异性、实践性、创造性特点,正确运用好信息技术的创新性、量力性、任务驱动等教学原则,大胆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程结构模块化特点,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培养,从而让信息技术教育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

技术创新思维篇11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2―0014―04

思维方式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文化最深层的精神结构和表现形式,它决定着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和方法,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实践与思维活动。自2500年前以来,人类的文化存在着至今仍具有巨大影响的两大流派。一个是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化,一个是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文化,两者凝集而成的、具有深刻差异的、居于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被人们称为西方思维和东方思维。教育教学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必然受思维方式的影响,比如同样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用的是“逻辑辩论,揭示矛盾”,而孔子则是“叩其两端,举一反三”,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必然会有不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然而,就教育技术理论来说,从20世纪初,基于西方思维的教育技术理论在我国广为传播以来,虽然对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应用和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正如2003年5期《现代教育技术》卷首语中强调的那样:“中国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有着如何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问题。原始创新是发展中国教育技术理论的关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民族性与国际性会呈现融合的趋势,但是全球化不等于“全球西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西化。开展基于中国传统思维、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实现本土化创新,不仅是我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为世界贡献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理论并与国外理论平等交流的应有之举。

一 中国传统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美国科学院第一位社会科学家院士尼斯贝特指导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学实验揭示出东、西方思维方式或思维过程在本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总体来看,西方思维是一种概念思维,其基本方法是“概念逻辑、理性还原”,而东方思维主体的中国传统思维是一种“象思维”[2],也有的学者称“意象思维”,其基本方法是“观物取象、比类推衍”。“象思维”本身有一套不同于逻辑分析思维的特定范畴体系,它所要把握的对象,不是从逻辑上下定义的各种概念,而是靠整体认知把握的各种层次的“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包含外在感知之象、内在感知之象,把握某种小宇宙整体内涵的气象或意象,乃至本原之象或大宇宙整体之象等等无限丰富的层次。刘长林先生认为:“象”是自然状态下运动的呈现,是天地万物的自然整体层面,同样具有本体存在的意义,有自身的规律。“象思维”的显著特点表现为“象的流动和转化”和“象以尽意”,即“象”在同一层次和不同层次的运动,借助“象的流动与转化”,以达到与大宇宙整体之象或“道”一体相通的“把握”。[2]

中国传统思维具有整体和谐、有机生成、相反相成、求善执中的基本特征。“天人合一”和天地生相联系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鲜明特点。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是一个和谐整体,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之中,而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二者具有同构性,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人和自然不仅是一个整体,而且是一个互相对应、不断生成的有机整体,它以“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日生”的有机论为其轴心,形成了一个有机生成的思维模式。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是事物的本原,又是事物的法则,且处于自发的不断演化运动之中。并通过“和”产生出比原来内容更丰富、更优良、更富于生命力的、为整体所具有的新属性和新功能。与系统论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观相比,它主要着眼于质的差异并力主系统内外的和谐与协同,且突出生成,着重把整体看作是时间的流动,是生生不息愈益丰富多样的历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事物最基本、最本质的结构是“阴阳结构”,是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代替、相互转换,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即“一阴一阳谓之道”,把阴阳相摩看作是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在真实存在的可能会向其对立面转化,全面理解事件的一种状态要善于从该事件的对立面来把握,通过矛盾来了解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来超越和同化对立面,或者相冲突但却有启发性的观点。传统思维主要是从主体自身出发,在经验直观的基础上直接返回到主体自身。这种自我体验反思,把知、情、意融合在一起,其中的主观情感使传统思维带有浓厚的主体意向。它强调学问在个人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目标是得“道”而非发现真理,即所谓“察天地以观人事”。它首先关注的是整体的价值,强调整体的和谐有序,追求的不是自由而是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承认双方矛盾的前提下,着重探索矛盾双方的平衡与适度,以调和对立,实现中道,达到“中和”的境界。

综合起来看,中国传统思维运用“观物取象、比类推衍”基本方法,把天地人生放在一个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而非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加以逐一分析研究;注重整体结构、功能,而非实体、元素;注重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多样性的和谐和对立面的统一;并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求得整体的动态平衡,以和谐、统一为最终目标。一些西方著名的科学家与思想家发现,中国传统思维这种的整体和谐观、有机生成观、相反相成观和求善执中的价值观与现代科学的新精神、新思想、新方法十分吻合,他们呼吁现代科学要积极从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中获得营养和启迪。而量子力学、相对论和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对于长期沉醉于分析还原论西方思维的大多数西方人来说,更是思维方式上极大的挑战,并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思维转型,在近几十年来,西方开始关注、借鉴东方思维特别是中国传统思维,并有向东方思维融合的趋势。[3][4][5]

二 基于传统思维的教育技术研究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当今中国也已经开始面临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教育技术、传统文化都不例外。近几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虽然规范宏大,教学实验也遍地开花,但国际影响却很小,其理论研究在国际体系中处于“依附性”的层次,在国际学术交往中,我们存在着巨大“逆差”。其重要原因便是我们的研究在理论上一味模仿国外,实验上缺乏本土思维与创新,如不及时纠正,不仅会影响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更会进一步扭曲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方式、结构与价值。西方思维的转型与中国传统思维的重新认识,为中国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本土化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因此,探讨中国传统思维自身独特的内涵,开展基于中国传统思维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发现和剖析西方思维在教育思想、方法层次上的局限性,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解答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创新能力及其影响与发展规模严重不符的困惑,从而促进东西方思维互补与融合,为解析目前全球教育技术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甚至为全球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发展与研究提供新的思想与途径。

当前,基于系统思维的教育技术理论尤其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与教学实践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6][7][8]。并开始引入复杂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9][10],并逐步形成复杂性系统思维,它虽然与中国传统思维有许多相通之处[11],但其核心仍然是基于“概念逻辑”的还原主义的思维方法。虽然强调重视整体,但其基本看法仍然是“系统的性质和行为归根到底是由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来决定的”,所以,它本质上依旧是从系统内部的实体上寻找原因,认为整体的原因在内部各组成部分,与机械还原论所不同的只是一个强调各组成部分及其非线性相互作用,但仍然是“部分决定整体”。而中国传统思维在观察对象时,并不是把观察对象抽象为一种静态对象或模型,而是把整体看成是一个处于无穷变化中的和发展着的整体,认为任何事物与周围的事物都有多种走向的动态关系,例如,生我、克我、我生、我克、同类等,而且彼此之间组成一个天然的链条,谁也离不开谁,并且还与时空方位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如中医的“辨证施治”强调人是一个同季节、地方、心情、历史等因素有密切联系的这么一个“天人合一”的整体,同一病症,要因人因时因地因势而异诊断结论与治病处方,而非力求有一“万应灵丹”,来包治同一病症。它既从人体内部找原因,又通过对与某一部分的病变密切相关的其他部分和环境因素等来调节、医治。它既从部分和外部寻找原因和根据,同时强调“整体决定部分”,而“部分只是体现整体的场所”。因此,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观既是有机生成、又是辩证的。

在对待矛盾的问题上,中国传统思维比西方思维站得更高。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正题后面的是反题,这矛盾由合题来解决,其推理的最终目标是解决矛盾,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仍有些“攻击性”。中国的辩证法是通过矛盾来了解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来超越和同化对立面,或者相冲突但却有启发性的观点。尼斯贝特认为:中国的知识传统中根本不存在A与非A的之间的对抗。以道家的精神或阴阳学说来看,A实际上也暗含了非A的情况,或者很快就会向非A转化。[1]

美国物理学家F.卡普拉认为:“越深入到亚微观世界,越会认识到近代物理学家是如何像东方神秘主义者一样,终于把世界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的、其组成部分是永远运动着的一个体系,而观察者本身也是这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4]除近代物理学外,像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它们的许多基本原则和理念都与中国传统思维与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生成性的;不应把人看作是一种完全独立的与他物无涉的实体存在,而应看作是一种关系的存在,与传统思维的整体生成观是一致的。桑新民教授认为:建构主义不同于近代西方文化传统中注重分析的思维方式,强调知识建构时的综合性,主张打破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这些思想和理念对于中国人不仅不陌生,而且非常熟悉和亲切,因为他们始终保留和贯穿在中华文明的传统之中。[12]

因此,当西方教育技术工作者不断从复杂性思维、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寻求理论支持与指导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思维中寻找本土化创新的动力与源泉呢?正如桑新民教授指出的那样:只有深入挖掘这种深藏在中国文化之根中的教育传统,才能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心态,吸取和借鉴当代西方建构主义的精神财富,实现东西方文化与教育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在21世纪全球文化与教育的创新中,发挥中华民族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12]

三 教育技术本土化创新的主要内容

1 “由技至道”的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

“由技至道”这一理念,源自《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典故中“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具体的操作途径或方法被称为“技”或“术”,而“道”则比较抽象,既作为万物本原和规律,又蕴含着各种技术活动应恪守的目的、方向、步骤和过程。从庄子的描述来看,庖丁由“技”至“道”后,解起牛来,“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而游刃有余;且“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无论是欣赏者还是体验者都是一种艺术和美的享受,所以庖丁解完牛后“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沉醉在自己的劳动之中,获得巨大的身心愉悦。可见,“道”虽源于“技”,但又超越了“技”,是“技”与“艺”、“技”与“美”、“技”与“理”的完美融合,它既要合乎技术操作者主观目的,又要合乎技术工具、技术对象和技术操作者自然与社会本性,因而是实践智慧的最高境界,这种智慧看似无形,却始终隐含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要由“技”至“道”,既要掌握实践各要素的自然与社会本性,又要掌握技术操作使用方法和行动规则,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直觉体悟,逐步趋近,将技术与人的身体、心智协调起来,逐渐同化为人体活动的一部分,达到技术操作者、技术工具和技术对象关系的和谐,以及技术操作者身体与心理活动的和谐,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使技术活动成为一种生命运动。

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的“技”主要是各种工具技术和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各种程序、规则和方法。受西方主流“技术至上”或“技术中心主义”的影响,当前的教育技术领域研究与实践存在过度依赖现代技术而忽略个人教育技能提高、强调技术的科学性与工具性,忽略技术的人文性、甚至出现人的技术化、甚至“人为物役”的错误倾向。要改变这一倾向,教育技术必须由“技”走向“道”、归于“道”。而要至“道”,不仅要掌握“技”,即各种具体的工具技术、设计程序与规则的操作途径或运用方法,还需要发挥人的主动性、直觉与创造性,不断地去尝试、体验、积累,也包括对错误与问题的体验,更需要顺应教师与学生的自然与社会本性,让“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教与学成为教师与学生“乐生”的要素,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由技至道”的教学设计必须秉持“道法自然”的有机生成观,技术、程序、规则的运用都必须顺应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并随着实际教学活动的展开而灵活运用,以技与艺、技与美、技与理的完美融合为教育技术的最高追求,它强调的是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的创造性教学过程,而非预设的既定过程,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上,而不是各种人为设定目标的管理,教学过程与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顺其自然的“无为”而治。

2 隐性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新机制

隐性知识对知识创新及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本源性的作用。然而,对隐性知识的传承,人们似乎还没有找到像显性知识传承那样有效的途径与机制。由于隐性知识具有整体性、形象性、综合性、创造性,而且具有知情意相互贯通的特点,概念逻辑思维的作用远不及其对显性知识那样有效,一般都是认为必须通过直观体验才能获得。然而,中国传统思维擅长于运用意象性语言,用形象的方法来表达抽象的事物,如多用诗性的语言描述、寓意深长的寓言、故事等;它注重“意在言外”、“意出言表”和注重语言背后的“象”和“意”的表现方式,同时也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考,因而借助直觉体悟,即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等特点,实际上蕴含着解读隐性知识获得和传播机制的重要线索。

正如前面所述,我国传统“象思维”采取的是“观物取象、类比推衍”的思维方法,它使用了不同于逻辑分析思维的范畴体系,它所要把握的对象也不是从逻辑上严格定义的各种概念,而是靠整体认知把握的各种层次的“象”,包括比较具体的天象、气象、脏象、脉象、以及比较抽象的意象、道象等等。它采用以“象”说“象”的方式,即通过某个“象”与其相关的“象”之间的恰当比喻,表达人们对这个“象”的本质特征的体验和理解。如老子所谓“上善若水”,《孙子兵法》中所谓“兵形象水”,《黄帝内经》中所谓“春脉如弦”之类,都是典型的“取象比类”,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澄清思考者个人的认识,而且能将个人获得的隐性知识传递给他人。如讲“兵形象水”,其意在于表达“兵形”与水的某种共性(如善变、避高而趋下即避实而击虚等),孙武通过取象比类,使孙武内心的体验转化为人们的共同体验。王前认为运用象思维获得隐性知识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体验积累、立象尽意、取象比类、得意忘象、由道至理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蕴涵着不同形态的隐性知识,而且由具体到抽象、由表象到本质由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13]。王树人先生认为:“象思维”作为人类把握对象世界的一种方式,有开拓新思路,扩展新视角,提出新问题的作用。不仅如此,象思维还是包括科学、艺术乃至所有创造或创新的根源。[14]因此,具有很重要的认识论价值和科学价值。

通过取象比类,可以调动与启迪人的形象思维,帮助人们打开想象的翅膀,提高人们的直觉与顿悟能力,由此物推及彼物,触类旁通,去认识和发现新的事物。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活动,还是在近现代的自然科学领域,许多的技术发明创造、科学假说的提出以及重要的科学发现,很多是受到了这种思维的启迪和帮助。因此,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对于隐性知识的教学,应主要诉诸“象思维”,培养其“象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在婴幼儿教育与人文教育领域,要大量运用诗性的形象语言描述、寓意深长的寓言、故事等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学生通过情景体验、隐喻比类、移情想象、冥思顿悟等思维形式,实现“象”的流动和转化,直接而快速地获得整体感觉和总体把握,以达到对隐性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再通过把不同的对象加以比较,抓住其中的相似之处,通过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沟通异类,由已知到未知,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意义,借类达情,以义起情,使情物交融,生动形象,易于感悟,达到协同效,实现隐性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此外,受西方思维的影响,当前的教学系统设计过于强调评价的客观性,尤其是短期目标的评价与反馈来调节教学过程,这种方法对简单性、客观性思维没问题,但对复杂性、间接性思维而言,则过于简单武断。而中国传统思维认为评价不在一时一事一理,要注重大时间尺度的整体考量,注重动态的发展与有意志的演化,注重评价及价值的权衡,强调评价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结合,崇尚反思,尤其是在行为中反思;又如“以教为中心还是以学为中心”,传统思维认为要“叩其两端用其中”,其关系应是教学并重,教导结合,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异,否则过度强调任何一端都会导致“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又如“竞争与合作”,由于竞争容易导致矛盾,所以,与西方思维的“害怕矛盾,总试图消除矛盾,易走极端”不同,中国传统思维从来不害怕矛盾,能接受并且超越矛盾,或者用矛盾来更好地了解事态的发展,它相信矛盾是不仅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更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所在。

结束语

当前,东西方思维正出现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趋势,东方思维尤其是中国传统思维越来越受到西方的重视,因此,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创新,既要借鉴与引进国外理论,更要继承与发扬光大自己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方法的精华,开展有民族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只有这样,中国的教育技术才能真正与世界平等交流、对话。

参考文献

[1] 尼斯贝特著,李秀霞译.思维的版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5.

[2] 王树人,喻柏林.论“象”与“象思维”[J].中国社会科学,1998,(4):38-48.

[3] 普里高津.从存在到演化[M],曾庆宏,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6.

[4] F•卡普拉,朱润生译.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53.

[5] 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8.

[6] 李芒.从系统论到关系论――论信息社会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1,(2):19-22.

[7] 杨开城.教学设计理论的新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1,(6):5-8.

[8] 张文兰.F.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思索与浅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3,(5):13-16.

[9] You, 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aos theory?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instructional systems design[J].ETR& D, 1993,41(3):17-32.

[10] Jonassen D.H.Thinking Technology: Chao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J].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0,30(2):32-34.

[11] 陈红兵.试论中国传统科学范式与复杂性科学的相应[J].学术论坛,2006,(7):18-21.

技术创新思维篇12

复习练习是对学生学过知识的重复,学习易产生厌恶情绪,所以教师不能简单重复平时学过的内容,应在练习上多下功夫。应用信息技术在复习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生不感到枯燥无味,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积极地练习,从而提高练习的复杂性和主动性。如何进行新颖,多样化的练习?从面提高练习的复杂性和主动性。

一、为什么要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操作的简便性、信息刺激的丰富性、信息要求的适应性、信息传递的交互性、信息查询的快捷性、科学性、实效性,多快好省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怎样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一)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对比练习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对比练习,其目的是使学生注意区分题意之间不同的解题要领,流利审题和解题规律,在比较中深化认识,掌握规律。为此通过计算机在屏幕上出现以下应用题进行思维训练。

例(1)AB两长180千米,甲车从A到B用6小时,乙车从B到Q用5小时,甲乙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几小时两车相遇?

(2)甲车从A到B用6小时,乙车从B到A用5小时,甲乙二车同时相对而行,几小时两车相遇?

通过两题的练习,依托工程问题的解题特点,由相遇问题导入工程问题,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一种形式,使问题更清楚,更明白,寻求简明的解法,从而沟通“相遇问题”和“工程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工程问题中把全工种看作“单位1”这一解题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又如(1)学校三月份用煤4吨,四月份节约25%,四月份用煤多少吨?

(2)学校三月份用煤4吨,比四份节约25%,四月份用煤多少吨?

将这两题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比较,认真区别异同,正确判断单位“1”和克认对应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良好解题思路。

(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一题多变练习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一题多变练习,其目的是为了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概念和术语,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计算机在屏幕上出现以下应用题进行思维训练。

如:某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1)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几?(2)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3)男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4)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5)女生比男生少成分之几?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术语,掌握数量关系,提高灵活的解题能力,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一题多解练习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其目的是全面地运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训练学生选择解题方法的灵活性,提高解题技巧,开拓解题思路,培养解题能力。通过计算机在屏幕上出现以下应用题进行思维训练。

如修一长240米的水渠,修了5天,共修了100米,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还需修几天?

解法一:(240-100)÷(100÷5)

解法二:240÷(100÷5)-5

解法三:5÷100×(240-100)

解法四:5÷100×240-5

解法五:5×[(240-100)÷100]

解法六:5×(240÷100)-5

解法七:x÷(240-100)=100÷5(等)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容易理解,计算简便的最佳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综合与提高的练习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综合与提高的练习,使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题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在屏幕上出现以下应用题进行思维训练。

如: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第一小时行60千米,第二小时行全长的25%,这时距中点有10千米,甲乙全长共多少千米?

通过练习学生头脑中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从不同层次去分析去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条理性和广阔性,使所学知识深化提高。

(五)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发散思维练习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发散思维的练习,让学生在发展和变化中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解题灵活性。通过计算机在屏幕上出现以下应用题进行思维训练。

如:(1)甲乙二袋大米共若干千克,甲占总数的40%,从乙取12千克放入甲,这是甲、乙的比是3:2,求甲乙原来各多少千克?

(2)甲乙二袋大米共84千克,其中甲占总数的40%,后又买30千克放入甲,这时甲、乙的比是3:2,甲乙原来各多少千克?

一题抓着总数不变。二题抓着乙袋不变,把甲乙之比转化为甲乙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统一标准量,从而沟通分数与比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弄清其脉络,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和规律,培养学生灵活性、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三、效果与反思

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区分了题意之间不同的解题要领,掌握了流利审题和解题的规律,在比较中深化认识,解题方法灵活,提高了解题技巧,开拓了解题思路,培养了解题能力。体现了三个特点:

1.“实”,即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实际,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不好高骛远,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2.“新”,即新在设计上,教师能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作指导;新在师生活动上,体现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新在练习上,教师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练习,通过练习,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3.“活”,即课堂充满快活,体现灵活,实现鲜活。通过师生互动,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总之,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由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把改革课堂结构提高到一个新层面,并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孕育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