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6 10:19:33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篇1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生毕业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国家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对未来高质量医疗保障的期待发生深刻变化,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面临的教学资源更加有限,毕业选择更加复杂。顺应新医改形势和医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医学综合素质,完成临床实践教学保障任务,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是社会和研究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1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医院方面。1.1.1医改冲击下的管理机制滞后。在国家大力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的当下,面对适应健康中国要求的医药卫生机构统筹运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科技创新机制等尚待建立,及医学实践人才培养类别的多样性,临床实践教学与其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要求亟待规范、完善,而医院实践教学管理仍延续既往的管理机制,缺乏针对性。1.1.2医患紧张下的医师人文缺失。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少数医师素质不高、医德缺失,以及态度恶劣,缺乏医者仁心的人文理念,不愿与患者耐心沟通,成为压垮医患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医患关系互不理解,患者对临床医师人文素质的认同度普遍较低,诱使医患矛盾不断升级[2]。医患纠纷发生的一项主要原因,即医务人员医德约束力不够[3]。医院作为医疗市场竞争的主体,在追求适当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视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的再教育,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冷漠、“大处方”、“回扣”等现象时有发生。1.1.3绩效文化下的教学指标欠缺。有效的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模式是医院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医院的绩效文化又是影响医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直接因素之一。面临大量的临床、科研和教学任务,医疗门诊、手术量、护理、感控和科研等方面均建立较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临床教学绩效内容仍存在诸多缺失,如绩效量化欠缺、可信度不足等。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以签到率或考试成绩等考评实习生临床表现过于片面,尚不能有效地反映实习学习质量;二是实习生临床学习期间提升的是其综合素质,无法做到精确全面的量化;三是实习生的实习目标定位各不相同,还有待提出更具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和奖惩体制。1.2教师方面。1.2.1政策层面。市场化的公立医院价值取向往往使医院认为只有拥有高新技术、高精尖设备和高效的医疗团队,在满足其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履行其他责任[4]。在这种认识的驱使下,身份的多角色、工作的主次要、现实的认同感使得临床医师这个实践教学主体不得不面对现行医疗体制下职业难寻、岗位竞争和晋职晋级等现状。临床教师大多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的最大化,在医、教、研并驾齐驱的专业要求下只能疏于教学,被动地在教学大纲框架范围简单应付,无系无序。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需求难以保障已是不争的事实。1.2.2个体层面。临床教师在历经包括职前、入职、在职乃至退休在内的整个专业生涯,其发展进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发展表现,除专业理论和技能外,与其成长背景、性格素养、接受教育、社会阅历、人际交往、处事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相关。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受医疗保障需求的增加、卫生教学资源的有限、人文关怀要求的提高、医疗职业风险的防范等影响,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精力分散,教学投入存在不足。1.2.3督教层面。教师,教书育人解惑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传教做人做事的品质和作风。由于存在临床教师资质标准不一致,考核体系不全面,评价指标不完善,督导督学不认真,以至于教师资格准入制的多样化和管理机制的形式化。有的注重单一的技能操作能力,而忽视教师应有的素质、教学态度、教学潜质等综合能力,不会管、不想管、不敢管的教师仍为数不少;有的缺乏教学系统培训,仅凭经验按照个人的认知进行单一带教,带教能力参差不齐、形式多样,教学督导形同虚设,无督教的情况下无形中降低教学质量。有的对学生重使用轻管理,重理论和技能的传授,轻学生思想建设、品质作风、服务意识的培养,教与管脱节。1.3学生方面。1.3.1自身学习。学生学习侧重知识记忆,对知识来源及发展兴趣不足,缺乏客观逻辑分析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科研能力是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5]。首先,就专业特性而言,学生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对实践性教学内容难以产生共鸣[6]。其次,就业、考研升学压力,及技能操作机会因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而减少,使得学生更加关注学习后期的发展,从而影响着学生实践学习的兴趣、能动性及临床思维的构建。1.3.2教学形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专业学习知识的超前性和知识使用价值的延迟性等固有特性,很大程度上既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学习的自主性,也易诱发学习浮躁、学习功利性的倾向,导致学生急功近利、巧立名目学习投机的行为。当然,学生个性特征、成长背景、价值取向、认知态度及行为方式等,与学习认知、临床能力,以及职业培养、塑造等都具有相关性。

2管理对策

2.1医院方面。2.1.1创新教学理念。加强管理机构建设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医院能够灵活地运用创新理论,对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创新教学理念首先要求医院确立“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建立“一把手”的教学管理体系,探索医、教、研的联动管理机制,依托临床教师发展的主体,规划医院全面建设发展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教学的组织实施,确保医院各系统高效运行。实践证明,临床带教教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是做好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8]。2.1.2遵循教学规律。完善保障监控体系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是保障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主要手段[9]。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包括组织管理体系、设计实施体系、制度监督体系、支持保障体系和考评奖罚体系等内容,这无疑对实习生具有重要的约束和引导作用。作为临床教学医院,教的内涵建设、学的积极调动以及教学体系的完善是有效统筹和有力监督的有机统一,而“教”、“学”、“管”的规范考评体系,又可促进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和人格魅力的提升。2.1.3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师生互动本能师生互动的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其成效取决于师生双方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因此,师生学习交流平台的搭建,不同授课对象讲学方式的调整,或者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情景化的设计等,均有利于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思考和提出质疑。如在教学机制上,可展开“一对一导师制”,将学生专业学习、工作态度及综合表现的评价与教师带教质量、绩效考评挂钩;也可试行“教、学绩点考评制”,将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按类分成若干绩点,实行教学质量背对背互评,其总绩点作为最终评分。鼓励学生直接参与临床教师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或学术交流会议等实践活动,体验“教”与“学”的真实内涵。2.2教师方面。2.2.1教师生涯的发展规划。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是以一套完善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体系等作为专业人员从业依据的[10]。正如费斯勒(RalphFessler)等所指出,教师生涯阶段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和组织的[11],还会受制于特定的在职教育环境、教育制度环境乃至文化环境等的影响。作为教师发展的主体,包括职前教师在内的教师都须以特定的生涯阶段规律为参考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身生涯发展的规划设计[12]。另外,实践教学特质要求及患者的健康需求也不容忽视。2.2.2层次分明的带教计划。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类别的学生,依据教学要求、培养目标和时间安排制定出由高级职称、主治医师、高学历住院医师等不同级别人员共同参与并完成带教,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实行教学全程的负责制和考核制。将出科考试或阶段考核的成绩纳入临床带教质量分析体系指标,以便更新或完善带教计划。2.2.3奖惩分明的考核机制。临床教学的考核机制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的考核体系、合理的评价指标及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是临床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制定教师或科室的考核细则,把临床教学工作作为教师晋升晋职和岗位聘任的考核标准或是在年度评优评先时的优先考虑,将其教学成绩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评中,每年专门奖励在临床教学中有突出成绩的教师,做到责、权、利相一致[8]。2.3学生方面。2.3.1个性化的实习指导。大学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而学习知识,实践教学也不是为了传承而死板承接。就专业学习特性而言,学生缺乏实践体验,又面临着考研、就业、规培等热点问题的困扰。教师帮助学生将社会要求的共性和个体自由充分的发展有机统一,是学生制定适应其自身需求的实习计划和就业规划的前提。教师可根据新医改、新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各自学习发展背景、需求相结合进行引导,在满足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同时又能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2.3.2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考核既是检验一段时间的学习状况,又是对已学知识点的巩固及对未知内容的补习。医学生的临床实践不但要复习巩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要锻炼学习临床上的基础技能;不但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更要培养其模仿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这些均需要多样的综合评价体系一一支持。尤其是基层卫生人员专业能力化的培养趋势,与医疗卫生改革的形势和社会需求相适应。2.3.3素质化的注重培养。医学人文是医学的灵魂,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师需要医学人文的熏陶,医师是医学人文的载体[13]。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现代医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具有较高医学技能的专业人才,更注重的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并具有较高岗位胜任力的医学人才。临床实习不仅是医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也是职业素养和人文情怀塑造的过程。作为一个小社会的医院,社会的各类不良风气、医务人员个体的不良现象、患者的某些不良行为等,都对实习生产生影响,甚至在精神上或心理上形成一定的冲击。因此,医院文化的传承建设、医务人员的形象塑造、医疗秩序的良性构建及伦理道德的教育意义,在学生临床实践中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高雪翔,胡成琦,陈治宇.临床实习对医学毕业生择业影响的分析及建议[J].重庆医学,2015,44(22):3452-3455.

[2]任天波,张.临床医师医学人文认知缺失与教育重构[J].医学与哲学,2016,37(12A):76-78.

[3]饶大庞.实习医学生开展医德教育干预模式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5(32):35-36.

[4]易学明.从医院管理几个热点问题谈医疗服务质量[J].医院管理杂志,2011,18(8):704.

[5]苏琼,赖国伟.大学新生认知方式的特点及在教学中的意义[J].中国高等教育,2003(19):41-42.

[6]江震.卫生管理专业教学现状的理性思考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12-14.

[7]尹璐,黄晓娟.新医疗模式下谈医院管理创新[J].中国保健营养,2015(8):341.

[8]刘枚.浅谈医学生临床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求医问药,2012,10(10):440-441.

[9]王小飞.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策略探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4):38-40.

[10]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1.

[11]Fessler,R.&Christense,J.教师职业生涯周期[M].董丽敏,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5.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篇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87-01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通过实习阶段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巩固、提升和运用所学医学知识的过程,是医学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院作为鄂东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每年接收多所医学院校不同层次医学实习生300余人,这些医学实习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有三年制中专生,五年制高职高专学生,也有全日制大学本专、科生。笔者通过近五年的实习教学工作管理,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和研究临床实习教学工作的管理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1 做法

1.1 强化岗前思想道德教育

实习生到院后,随即进行岗前思想道德教育,学习医院实习生管理制度等有关规章制度,强调实习阶段的纪律,通过以往的案例分析教育学生,重点抓好实习前期教育,强化实习阶段实习生既是学生又是“准医务人员”双重身份的教育,教育学生培养严谨认真的工作学习态度,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临床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 分级管理,加大对实习生的督导管理力度

近年来,我院对实习生的管理逐步形成了三级管理模式:实习院校指派教师与我院主管实习工作的同志总体安排实习计划和协调管理;医院临床带教工作小组根据实纲的具体要求制定临床教学实习目标和考核项目,组织和督导带教老师具体落实实习计划;各科室护士长以及带教老师具体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

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实现科室对实习生月考评、医院临床带教工作小组对实习生季考评。科教科根据这些考评结果在实习中期及末期教学工作总结会议上,征求对带教老师、带教方法等带教管理方面的意见,从而不断改进和创新临床实习教学工作。

1.3 注重沟通,重在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近五年,临床实习生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性格鲜明,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欠缺。在实习过程中,容易造成医患双方因沟通不到位产生的不必要的误解。为此,一方面,我院临床带教工作小组的老师们定期召开实习生座谈会,通过集中听取意见和个别谈心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实习生的工作情况及思想动态,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和疑虑。另一方面,科教科、护理部经常召开护士长、带教老师带教工作联席会,了解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针对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和调整工作安排,护理部教学督导组每月对实习生进行全面督查,科教科也不定期到临床科室督导,检查学生的工作、言行,加强与病患及家属的沟通,通过信息反馈,发现不足并及时改进,已达到“教”与“学”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通过树立好的榜样激励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利用院内各种专题学术讲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4 建立医院、学院、学生家长三方联动机制

近年来,我院为加强与校方、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对来院实习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个人信息电子档案。学生来院实习须与医院签订实习承诺书,科教科将学生本人承诺事项作为管理和考核指标之一,对于有违反承诺事项的学生及时将情况反馈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部门,使家长和学校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思想动态。

同时,科教科根据督导考核情况定期向学校通报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将实习过程中的突出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与实习生所在学院汇报,做好学院老师来院联络工作,让学生体会到学校、医院、带教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及爱护。[2]引入激励评比优秀实习生并把实习表现良好的学生纳入优秀毕业生的评比范畴。[3]

2 探索与思考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临床带教师资队伍,是对临床实习学生正确带教,实现临床实习宗旨和教学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性医疗人才的关键。

为使临床实习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主管实习工作部门和医院临床带教工作小组应当根据各个专业实纲要求,制定“实习带教双向评价表”,开展背靠背的“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活动。[4]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及医疗与教学工作报酬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势必会使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的喜人局面出现倒退,与此同时,管理概念、管理措施、管理研究不断更新、跟进的同时,教学投入成为教学管理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一定要适应飞速发展的医学与医院建设的需要,不断拓宽思路,建立发展机制,让每个医师的双重角色在医院发展的大舞台上尽情展现。[5]

参考文献:

[1] 李淑香.医学生临床实习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中国医院管理,2000,20(11):50

[2] 谢凤鸣.护理实习生带教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09,6(10):120-121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篇3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40-01临床实习作为医学生后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并将之运用于实践、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的十分重要的学习阶段,是培养实用型医学专业人才的必要途径和手段,是由医学生转变为合格的临床医生的关键过程。[1-2]总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全军各军医大学临床教学工作。2001年我院与大连医科大学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成为大连医科大学非直属临床教学基地。在几年的教学合作中,我院积极制造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层次和规模,通过相互学习,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临床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带动了我院医、教、研工作,使我院的临床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领导重视、医教并重,确保临床教学工作的实施

我院承接地方医科大学的临床教学工作后,由于教学规模的扩大,加上部队医院受编制所限,给临床医疗教学工作增加了一定的负担和压力。在师资的配备上,科室工作的安排上,出现了带教人员不足,科室轮转学生过于集中,教学计划难以实施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院党委高度重视,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作好临床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科室要医教并重,克服困难,认真安排教学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医院还采取了责任分工、分级管理的办法。由院一名副院长主抓临床教学工作,训练科由一名专职助理具体负责。科室由科主任宏观抓,教学秘书统筹抓,带教老师具体抓的办法,把实习工作确实落实到实处。同时教育医务人员克服“重医疗轻教学”及带实习学生是“累赘”是“负担”的思想,认识到承担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一种荣誉,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把带教任务与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联系起来,认识到通过带教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的,还能实现教学相长。由于组织思想工作准备充分,各科室都能以大局为重,克服困难,积极合理安排教学工作,保证了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2.作好岗前培训工作,确保临床教学工作的开展

岗前培训工作是实施好临床教学计划的第一步,在岗前教育计划的实施上,一是通过向学生们介绍总院的历史、现状及学科建设情况,使学生对总院有个概括的了解和认识,使其尽快熟悉和适应环境。二是根据地方学员多,思想活跃,难于管理的特点加强了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如:《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学员管理细则》《请销假制度》《一日生活制度》等。通过学习强化学生的制度意识,规范学员的行为举止,使他们能从行为规范上有一个良好的养成。三是组织学生学习《实习医生职责》,进行《计算机操作知识》的培训,听《病例书写常见错误》《医院感染监控和预防》《医疗保险知识》等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法规意识,规范学生的诊疗操作程序,使学员下科后能尽快熟悉工作环境,胜任日常医疗工作。四是强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展需要而提出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作为一名优秀医学专业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广博的社会内涵。不仅要追踪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要关心人类的价值。做一个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人际关系和谐的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合格的医学人才。我们从职业道德入手,强调加强医德医风的重要性,对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师生关系、举止言谈、行为衣着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通过教育,强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人格素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学员下科后,以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的工作态度、遵纪守时的工作作风,受到科室老师的好评,科室对学生的满意率达95%。3.严抓教学质量,以创新精神搞好临床教学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走上医疗岗位的必经之路。[3]临床教学在培养医学人才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是培养其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关键时期。学员下科后,在师资的配备上,我院各科室坚持选拔德才兼备、优秀的主治医师以上的老师担任带教工作。训练科的把学校的实纲、实习计划、考核评测表下发到各科室,要求科室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在抓好三级医疗查房,小讲座,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出科考试等环节的同时,我们还请院内资深专家作专题讲座并鼓励学生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面,使学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学到的东西,并且了解了专业的最新动向和一些前沿理论,同学们普遍反映这种学习受益匪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能力为主”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临床操作和手术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还通过定期反馈信息,监控临床教学工作质量。一是通过学生的平时考试成绩、技能考试、出科考试成绩监控老师的带教情况。二是定期组织学生开会,让学生对带教工作提出意见作出评价,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及时与科室沟通,弥补一些漏洞和不足。三是把教学质量的好坏作为年终评优的一项考核指标并与学分挂钩,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其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以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如: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它有以下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自我指导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有效的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添鸭式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的工作技能,与人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收到了预想的效果。4.严格管理,抓好规章制度落实

临床教学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管理是否到位,规章制度的落实是关键。如果这些问题抓不好,试必影响临床教学工作。为了作好这项工作,我们重点抓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①点名制:定期开点名会,奖优惩劣,表扬好人好事,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②查岗制:对不按时上下班,迟到早退,晚上不按时归队的现象,除了批评教育外,我采取了相应的监督措施。一是不定时到科室查学生的在位情况;二是白天上班查宿舍;三是晚上查归队的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堵住学生违纪的漏洞。同时用制度去制约他们,使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习惯,四是在管理上作到放手不放眼,发挥各实的作用,形成一个监督网,这样有效遏制了各类违纪事件的发生。特别是去年防“非典”期间,在院党委和医务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的配合下,由于严格管理,严格教育,在学生脱离临床工作二个多月即不能回家,又不能回学校的情况下,保证了学生安全无事故发生,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学校交给我们的任务,受到校方的表彰。

几年来,在临床教学工作上,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校方的肯定。同时我们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通过我们的相互磋商,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使临床教学工作在探索、改进、实践、完善中,有一个质的飞跃。通过不断规范教学活动,使临床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参考文献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篇4

医学院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医学院办公室、教育科、学生工作办公室、临床科室主任、教学秘书组成实习管理机构。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位。临床实习由专科主任负责,指定教学秘书负责日常实习安排和管理,根据各类临床教学计划,制定专科实习工作细则,对实习生的德、智、勤、能进行全面的管理。从2002年起,实施本科生临床导师制,聘任临床一线带教经验丰富的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导师,负责包干指导3-5名实习生,对实习生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操作训练进行直接的指导工作。

    2实习要求和时间安排

临床实习是对前期理论学习的再巩固,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儿科的特点,临床实习的内容和要求如下:①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础理论及儿科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②熟练掌握病史采集及运用中医四诊、辨证论治方法对儿科疾病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和治疗。熟悉儿科常用方药和临床技能,书写完整的中医病历;③熟悉儿科常见危急重症的中西医结合抢救措施;④了解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⑤了解中医儿科病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儿科实习时间为6周,其中门诊2周、病房4周。在病房实习时应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分管6-8张病床,工作时间按住院医师对待,要求跟随带教老师值班,门诊实习固定诊室跟诊学习。

3临床带教的主要形式

(1)临床教学查房。主持临床教学查房的老师要求是已经取得主治医师资格以上的临床带教老师,每周进行1次教学查房,每次时间约45分钟左右。教学查房有别于医疗査房,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目的是规范临床带教过程。通过临床教学查房工作,要求学生掌握病史的询问和报告病情,熟练掌握儿科的体格检查规范,老师对实习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进行指导和示范,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结合病例展开讨论,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临床思维,培养学生中西医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以及中西医诊疗技能。

(2)临床小课。临床小课每周1次,应根据学生临床上遇到的不同病种,及时讲授相应的内容。对于初进入临床的实习生,他们对临床不熟悉,不了解专科的情况,授课的内容主要是介绍科室的全貌,让他们了解专科的特色,认识专科的病种及常用药物。其后,可以结合中医儿科学的教学特点,介绍中医儿科病历书写及常见问题,儿科常用药物、专科药物以及药物剂量计算,儿童生长发育特点。随着实习的深入,针对临床上遇到的病种,重点介绍儿科常见疾病的发病特点,传变规律、辨证辨病方法,临床用药思路,最新诊疗进展和专题研究成果。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床边讲解、专题讲座、播放影像等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学习的重新认识和诊治进展的全面了解。

(3)教学病例讨论。教学病例讨论每2周1次,包括中医证型讨论以及病例分析两种形式。其中前者着重对中医证型的辨别与分析;后者则包括疾病中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讨论。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病例讨论的对象主要围绕专科疑难重症、死亡病案以及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古籍、教材、专著、文献,以及对有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生理、病理、诊断和儿科学的有关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对教学病例进行分析,拟出需要进行的一些辅助检查,作出初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对病情进行分析、归纳,使同学们对病例的诊治有全面的认识,学会根据临床实际,结合专科进展,完善病例的诊治过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路。在讨论中,注意围绕实习大纲的内容,兼顾大纲以外的常见病证;把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为教学讨论的重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导,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教学方法上老师着重于引导、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掌握对病例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推导的思维方式。

(4)实习考核。实习考核分为出科考核和毕业考试。出科考核时间安排在学生出科前一周内,毕业考试在毕业实习结束后集中进行。出科成绩分为专科实习成绩和出科考核成绩,实习成绩占60%,出科考核占40%。实习成绩的评定包括:①组织纪律(含医德医风、考勤、服务态度);②学习、工作态度(含交接班、查房情况,病程记录书写,晨间护理,参加学术活动等);③病历书写;④中医四诊操作能力;⑤专科体格检查操作能力。出科考试根据实习大纲专科要求内容考核,采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方法进行,考试实行教考分离,理论成绩占60%,临床操作占40%。出科成绩不合格者,须于完成毕业实习后重新补该科的实习,取得学分后才能毕业。毕业考试实行综合笔试和实践技能考试相结合方法,实施多站点的考核模式。综合笔试成绩占60%,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占40%,得分超过60分为合格,毕业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获得毕业证书。

4中医儿科学临床带教工作的思考

(1)临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的矛盾:中医儿科学临床教学存在着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毕业实习轮科时间相对不足,造成了儿科临床学习内容多、时间少的矛盾,使学生难以达到在毕业轮科时间内系统、全面地复习课堂所学内容。

②教师与学生比例的矛盾:由于临床医学院的教师是医教研三位一体,同时承担着医疗、教学和科研等繁重的任务,带教老师不能专职带教,同时扩招以后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导致了临床带教老师人数和投人精力相对不足,学生相对较多的情况,如果带教老师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将会严重影响临床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应对措施

①强化管理,明确责任:实习生在儿科实习期间由科主任指定教学秘书负责实习生的实习安排,落实组织带教、转科考试和鉴定工作。教学秘书可以采取固定或定期轮换的方式,由责任心强的高年资(主治以上)医生负责。教学秘书要与带教老师一起经常检查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科室和医学院汇报。医学院通过制定科室目标责任制强化科室对带教的责任意识,发挥酬金方案的杠杆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施本科生临床导师制,由本科生导师负责包干指导若干名实习生的培养,对实习生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操作训练进行直接的指导工作。

②发挥学生积极性,提高临床动手能力:实习生要明确职责,重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主动参与临床训练和实践,按临床一线医师要求,分管6—8张病床,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从病人入院开始后的每一项工作包括量体温、称体重、量血压、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开医嘱和静脉穿剌等。要创造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多看多做,避免学生成为旁观者或变成老师的劳动力,带教老师对学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忘教。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确保病人的安全。

③抓好儿科三基培训,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带教质量:要重视儿科三基训练,通过岗前培训,让学生重温课堂学习的有关内容。由于儿科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因此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遇到的病种相对有限。针对儿科病人的特点,我们尽量利用临床模拟实验室的条件,引入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技术,通过影像等形式进行教学,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与记忆,使之熟练掌握儿科三基能力,为进入临床打好基础。临床上让学生多想、多做、多说,严格执行临床教学查房、临床小课、教学病例讨论三种临床主要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规范临床操作技能。

病历书写也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临床医生对诊疗工作的一份全面记录和总结。带教老师要强调病历书写的重要性,详细介绍病历书写方法、注意事项及医院对病历书写的要求,突出儿科病历的特点。通过讲解具体病例,展示优秀病历,使学生对儿科病历书写有全面的理解。对学生的病历书写要及时修改,指出存在问题并给予纠正。

注重医德医风和法律知识的教育,临床教师在带教中不但要传知识,带技术,而且要传医德,带作风,学习执业医师法等有关法律,让学生学法、守法,学会自我保护本领。

④健全儿科临床实习的评价体系:实习质量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密切相关,建立一套同时兼顾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体系有助于客观评价临床教学质量。针对学生的评估,我们建立起了一套具体的管理体系,明确规定了学生在专科日常学习的要求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出科标准的最低要求和考核模式。建立了学生的实习鉴定评定与学生分离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纠正实习好坏与毕业无关的错误想法。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篇5

临床护理教学是目前护理教育的必经之路,是护理人员专业学习后的一种继续教育,同时是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实践的一种能力。但是目前存在了很多问题,在某些程度上给护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提高护理教学管理的工作,必须要整体上培养带教教师的授课模式和思维创新方式,这样才可带动护理人员主动学习护理知识的能力和技能,护理科室根据医院中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并完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文件,要求带教教师必须执行临床护理教师的培训制度,从而减少问题的发生,该院护理科从2005年开始建立了临床护理教学小组,实施初期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现做如下总结。

1 建立运行机制.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

I.1 突出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

临床护理教学在实施中存在许多普遍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带教护士要求护理学生帮助他们自己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通常是以完成工作的前提来给护理人员打分或者来判断其能力,这样就评价护理学员技术能力的强弱,是缺少对护理教学真正的目的了解。如果长时间的用这种方式来教育护理人员,真是很难让护理人员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也谈不上进步和真正的了解护理教育的专业知识。

为此,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实在的实践机会,用所学的知识充分的和实践相结合;还有就是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知道如何去学习今后护理的经验和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最后就是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心态。这样不仅仅使带教教师的教学目标得到明确,也使护理学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1.2 建立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组织,健全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制度

临床护理小组的组建,应该是由护理部的主管进行组织协调,首先要做好前期的组织架构,在由组织架构进行组建团队,由护理主管的助理与各科室中的人员组建成一个18人的护理教学管理团队,每名人员负责一个科室的教学管理工作。还要与科室中的前辈沟通制定出护理教学的计划,每天学习的内容和定期的考核一系列问题[2],帮助带教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等。

2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其体做法

2.1 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

2.1.1 加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小组成员的自身管理和教学水平 要加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小组成员的自身管理和教学水平必须首先从护理部抓起,临床护理教学管理首先是自身的管理和教学水平要高于护理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教学之前多参加各类的培训班和辅导班,多学习老师的经验和多为自己充电,然后学习掌握后回去充分的利用,方便日后的管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方面的改进与提高。

2.1.2 加强临床护理观察的培训 临床护理观察也是学习中的重要一项,它在护理质量中占有重要的分量。因此,该院对这项工作采取了教学,对这项工作补充教育,对护理学生进行岗位前培训,把近些年的事实案例举例讲解,把临床护理观察学基础作为授课教材,把书中的一些概念和规律方法一一讲解,依据书中的内容,结合院中事实的案例,让护理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的能力,也可独自的解决,独自的制定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2 注重临床护理教学的训练,从骨干抓起

该院要定期举办临床护理教师的培训工作,要求临床护士必须接受培训,还要在培训中进行考核,考核优秀者作为下一季度的带教教师[3]。在培训中不仅是为了要完成最终的考核,在培训期间要总结培训中的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案,最终综合大家的想法,制定完善的临床护理教育工作。通过制定的方案,使得参加培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具备和带教教师一样的能力和水平,防止带教教师突然发生问题无法授课,可以有其他人员对护理学生进行仔细的讲解授课。

3 效果

3.1 对临床护理教师培训的情况

临床护理教师培训之后,护理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培训的满意度是在逐步提高,院里评选出的优秀带教教师的名额越来越多,就是表明了培训制度的制定对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占有很大比重,同样也是重中之重。

3.2 对护生进行临床护理的观察培训情况

培养护理学生护理观察是临床护理教学中的重点,所以对护生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也要进行培训,而培训前和培训后通过分析案例的成绩比较来看:培训前护理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有限,有些问题分析的不全面,但是培训之后,护理学生的临床观察能力及分析思考力成绩都优于之前的成绩,这就说明了对护理学生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的培训是有着不容小视的作用。

4 讨论

4.1 将临床护理教学纳入日程

该院护理部是临床护理教学的主导,同样护理部在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中起到监督的作用,临床护理教学的工作要结合医院中的实际问题,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和调控,发现问题及时找出办法进行解决,如果在监督中发现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与院里领导各科室进行沟通协调,把院中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最好、最规范。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篇6

论文摘要:临床教学基地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本院建立了“院长一分管教学副院长一科教科一教研室一临床”分级管理的临床教学管理系统,并健全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各部门各司其责,层层落实、步步紧抓。同时,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加强临床科室对实习生的具体管理,注重信息沟通和反馈,对促进和不断改善临床教学工作,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方面,也具有显著意义。

临床教学基地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专业大学生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且相当重要的环节。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医学生作为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如何规范临床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事业观,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竞争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等方面,我院不断实践与探索,总结如下:

1建立教学管理系统、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教学管理机构。建立了由一名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科教科、教研室、临床教师组成的分级管理体制。同时,在医院成立由院长、书记负责的临床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对全院教学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对涉及教学建设和改革的重大问题提出决策意见。最终形成“院长一分管教学副院长一科教科一教研室一临床”分级管理的临床教学管理系统,层层落实。同时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规范、有序地进行,如《临床科室实习带教管理规定》、《临床教学查房规范》、《临床教学秘书管理规定》等。

科教科作为专门的教学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医学生进人临床前后的课程、见习、实习及其相关事务,管理和协调全院教学工作;同时作为学校教务处和临床教研室之间教学工作沟通、协调的桥梁,保证了临床教学顺利有序的实施。

设立内科、外科、妇儿专科、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教研室,并配备相应的教研室主任和秘书。教研室作为集教学、实习、培训、技术支持于一体的教学实体,全面实施教学目标管理,负责落实和承担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任务。教研室根据各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制订详细的临床教学培训计划,并落实到临床科室和带教教师。同时定期组织师资培训,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学术讨论、集中备课、试讲准人等教学活动,促进教师更新知识,以提高其业务素养和水平,充分保证临床教学质量。

2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教”与“学”是教学工作中两个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无疑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为此,一方面定期组织院内学术讲座,邀请院内、外专家就前沿知识和技术作专题报告,更新带教教师的知识系统,开拓视野;另一方面重点培训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重视岗前培训。教师应熟悉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了解教育心理学,掌握学生的心理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课方面,先邀请一些名师在课前准备、教案书写、多媒体动画课件的制作、讲课技巧等方面做指导,然后集中组织试讲,并邀请一些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现场讲评,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试讲通过方有资格参加大班讲课。每学年组织教学竞赛,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赛促教,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掘授课新秀,不断壮大教师队伍。

3监控临床教学质,加强临床实习生的管理

各临床科室成立由主管教学工作的主任或副主任为领导的教学小组,小组成员多为临床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医务人员,并设立教学秘书具体协调和安排本科室的教学工作,包括实习生的考勤和考核。临床科室需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临床教学,重视“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正规训练。

科室接纳实习生后,要安排专门的带教教师,并根据实习生的专业、层次特点以及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实习目标和要求,包括实习生应当掌握和熟悉的病种、操作及其数量。科室每周需组织一次规范的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或科内讲座,教学查房要求由管床的实习生先汇报病例和查体,带教教师补充,然后上级医生讲评;科内学习讲座、病例讨论也积极组织实习生参与发言,有些科室采取让实习生先讲,带教教师展开阐述的形式,实习生通过查资料、浏览文献,不仅巩固了知识,更培养了他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习生出科前要做好考核工作,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理论考核一般采取闭卷形式,操作考核项目一般采取随机抽签的形式,科室教学小组成员担任考核小组。同时,临床科室做好实习生资料的存档,包括教学查房记录本、病例讨论记录本、学习讲座记录本、考核记录本、考勤登记本等,教研室定期组织检查。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篇7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发展,以教育和人才为核心的全球化行业竞争与合作日趋激烈和频繁。就高等教育而言,海外的渗入与引进,国内的输出与交流,这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变化,着眼于提高国内高等教育的国际知名度、竞争力和拓宽我国对外友好交流的各个领域,国内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积极发展对外留学生教育。如何开展好高等医学类专业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由于目前没有现成的标准或模板,各医学院校均在探索之中。苏州大学医学部(以下简称“我校”)在实践中不断研究这类问题,及时优化和规范医学留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尽快熟悉学生情况

我校自2004年起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海外留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是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应届高中生。他们的基本情况是:(1)具备一定的数理化知识、生物学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但其医学知识相对匮乏,且学生间知识水平差异较大。(2)受英联邦国家语言环境的熏陶,他们的英语水平普遍较高,特别是阅读和写作水平,但英语毕竟不是他们的母语,其英语发音和表达与标准的“美式英语”或“英式英语”之间存在差距,而且不少学生受当地方言的影响,其语音相对不够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问的交流。(3)这些学生大多信仰印度教或伊斯兰教,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深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4)他们思维活跃,自学能力较强,课堂气氛热烈,但组织纪律性差,上课迟到、早退时有发生。(5)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回国参加本土医师执业资格申请或执照考试。

尽快熟悉这些情况,使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在开课前教师应该熟悉来华留学生所在国家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历史等,并将其融人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减少师生间的陌生感,为教学的Jib~,利展开营造一个亲切和谐的氛围。

二、精心选编英文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和依据。好的英文教材是开展医学留学生教育的重要保证,然而国内还没有现成的、适合留学生医学教学的英语教材。教师是使用国外原版医学教材还是改写教材或自编英文教材是授课前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教材建设方面,教学管理人员应及时为教师服务,提供各种相关参考资料、教材和后勤保障,并与授课教师一起协商,提前研究其内容,结合授课对象的特征,科学选择适用教材。目前,引进国外的医学原版教材是一条捷径,它有以下优点:(1)概念准确,内容精练,要点清晰,句子优美、简洁。(2)注意知识的拓展和更新。(3)强调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融会贯通。(4)重视循证医学。(5)图文并茂。(6)列出一定数量的参考读物,鼓励自学,注意开阔学生的视野。

遵照教材内容应为授课提供思维空间、教学内容应与教材内容基本相一致的原则,我校教师组织、白编出版了双语《机能实验学》教材,既可用于医学留学生英文实验教学,又可用于国内医学本科生双语实验教学。教材建设的实践在广大留学生应用中深受欢迎,也为其他医学相关学科用英语顺利开展教学提供了依据、规范等一系列有力保障。

三、组织精干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教师的素质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来华留学生通常只学习过汉语日常生活的简单用语,对于医学专业知识则无法用汉语交流,这就要求教学全过程需用英语完成,因此医学留学生的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而且应具备高水准的英语听说表达能力。

1.深化教师认识留学生医学教育的重要性。组织教师学习国外医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模式,使他们认识到实施留学生医学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组织海外留学人员介绍国外医学教育的现状,以及他们在国外考察、学习的经历,让教师认识到开展留学生教学是锻炼、提高自身能力的好机会;同时出台一系列针对留学生专业教学的激励、扶持政策,以此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2.强化教师的医学外语素质。成功的医学专业课全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拥有扎实的、丰富的英语医学专业知识。我校进行强化教师医学英语水平的尝试包括:(1)从日常工作人手,鼓励教师经常读、说、听、写英语,特别是医学专业词汇和术语的拼写和发音。(2)增加教师用英语交流专业的机会,如开展英语形式的医学讲座、科研项目交流、学位论文答辩等。(3)建立医学英语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措施。“请进来”即定期邀请国外医学专家、海外医学精英、国内其他学校以及我校的优秀教师在我校进行英语授课示范和进行专业英语的“传、帮、带”,感染一片,强化一方。“走出去”即大力选派本校年轻教师到国内外开展留学生教学较好的医学院校或研究所进修、学习英语口语。(4)开展教师医学专业课全英语教学的授课演讲竞赛等。通过上述措施,培养和打造过硬的医学留学生教学师资队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教师应研究留学生医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教与学的信息反馈与师生交流,经常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针对医学留学生教学工作的研究与讨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求优化教学各个环节,流畅衔接于教学全过程。

四、从容驾驭课堂教学

教师能用英语自如地进行课堂教学,是对医学留学生授课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包括课前准备、课中讲解、课后交流、信息反馈和经验总结等。

1.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鼓励留学生预习所讲的内容,包括专业词汇和术语;二是要求教师查阅、收集大量与教学相关的英文资料,精心备课,力求课堂上可以用英语熟练地讲解。备课不单单是对教学内容的常规准备,不是一个仅仅完成讲授“量”的作业,而是要对课堂内容有一个“质”的细化工程。

2.认真讲课。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师讲课时应做到发音标准,深入浅出,条理分明,突出重点,联系实际等要求。切实让留学生感到用英语讲授课程高效而不单调,讲授丰富而又不失主题。(2)医学留学生课堂教学还应始终重视贯彻“三基、五性”原则。“三基”即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五性”即教学要体现科学性、思想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坚持上述原则,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3)留学生医学教学密切联系生活体验和临床工作经验。有些医学专业的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和复杂。因此,教师在用英语授课时,还应积极主动联系生活体验和临床工作经验,教学过程中,要多举例,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挑选一些留学生讲授简单易懂的内容,从而调动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任务的能力,而且营造了热烈、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5)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改善授课效果。教师可辅以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诸如在课堂上努力营造数字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并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

3.抓好课后交流。(1)要求留学生及时复习,“趁热打铁”,归纳总结。(2)教师结合已讲内容,引导留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并能触类旁通地灵活掌握所学知识。(3)鼓励并推荐留学生选择性地阅读相关外文资料(英文原版书籍和学术杂志)和查看专业网站,以满足其快速和大量阅读的需要,扩大其专业知识面。(4)重视医学教学实验操作技术及相关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交流,培养留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5)不定期地进行课堂-’J,N验以及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安排留学生课后自学,巩固所学内容。

4.重视信息反馈和经验总结。课后教师应及时听取留学生对授课内容、方法的反映,根据反馈意见随时改进教学方法和修订教学内容,不断促进担任医学留学生教学的教师再学习和再提高,积累经验,精益求精,优化对留学生授课的教学效果。

五、严正考试制度

我校对医学留学生专业课程考试的出题、组卷、审查、备份、保密、监考以及试后阅卷、成绩录入、装订保存、试卷分析等各个过程严格把关,建立了和国内学生相同的一系列围绕考试前后的准则、规章。尤其针对留学生考试纪律松懈而制定了严格的考场纪律守则,对于违纪的学生不论情节轻重均要严肃处理,以此真实检验留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六、重视教书育人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篇8

职业院校是我国应用型护理人才的主要输送阵地,而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职业院校护理教师只有定期进行临床实践,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的联系,更新、优化临床新技能、新理论,才能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

一、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必要性

(一)满足临床发展需求

在诊疗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医学分科也在持续细化,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课题是在护理实践中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并让这些人才在专业领域充分发挥领头人作用。在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护理学也在持续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观点和新知识逐渐涌现。因此,护理专业教师应具备全新的发展理念,重视临床实践,满足临床护理发展的需求。

(二)技术更新需求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临床护理技术也在持续更新。大部分医院开展的吸氧疗法使床边供氧朝着中心供氧转变,大部分操作用物朝着一次性操作材料转变,如一次性腰穿包、导尿包等,这些操作用物简化了传统的操作程序,有效节约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学校实训中心还没有这些操作用物,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都是使用传统操作方法教学,导致教学跟不上临床的实际发展。护理专业教师应通过实践,掌握临床新技术的使用情况,以便于在授课过程中更好地教授学生,避免教学和临床脱节。

(三)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文明社会的构建对护士的职业要求越来越严格,因为医护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或者失误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护理教师通过临床实习,能够更好地了解护士所需的职业素养,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使学生严格根据临床要求进行操作,培养出合格的临床护理人才。

二、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现状

(一)专任教师的临床实践方式

我国各地区的护理教育发展水平不均匀,不同学校护理教师的授课任务、工作经历和师生比例各有不同,参与临床实践方式也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大部分院校的护理教师会通过部级培训或者省级培训机会,脱产一年,到临床实践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实践时间比较长,系统性比较强。还有部分院校的护理教师会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短期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比较灵活,不会影响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但是不太贴合实际,大部分护理教师希望能够在假期休息。另外,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护理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临床学习,这种方式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资料,相互沟通交流、探讨分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在保证正常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教师临床实践内容

第一,参与临床护理。大部分护理专业教师在临床实践中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不同院校的护理系根据不同的专业与医疗实践年限提出针对性的需求,包括参与护理工作、掌握工作环境特点、熟悉护理工作常规等。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专业教师要02ZHISHICHUANG76论文展台掌握健康教育、护理程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收集典型的临床病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能力。第二,参与医疗实践和临床学习。在临床实践中,护理教师要积极参与医生查房、业务学习、病案讨论,提高护理教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认知。此外,护理教师通过医疗实践,对护理发展与临床医疗有了全面、深刻的认知,拓展了知识领域,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开展PBL教学、CBL教学等,教授给学生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护理专业人才,满足时展的需求。第三,在临床护理中渗透人文科学。在临床实践中,护理教师要重视对护理心理、法规、利益、伦理等实践,还要参与常规管理工作,这种护理教育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能够保证护理的安全性。同时,护理教师通过全方位地参加临床护理工作,可以反省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中的偏差,以科学的依据开展护理教学。

三、护理教师临床进修的建议

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进行临床进修,对实现“双师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部分职业学校在护理专业教师临床实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策划,存在部分问题。如医院实习方式和内容比较单一,无法使护理教师深入了解临床实习的精髓,从而无法有效衔接护理岗位任务和人才培养任务,影响了护理专业教师参与临床进修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临床实习的效率,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考察参观

护理教师应该参观医院运营与机构设置的情况,掌握主要岗位职责与临床操作流程,考察医院人才的继续教育模式,方便合理开设课程。护理教师还应学习医院对复杂群体的管理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这些经验。

(二)联合协作

顶岗实习护理教师要积极参与临床课程设计和科研开发,利用联合协作分析临床岗位的实际需求,并从实际需求出发,提出未来医学职业学校发展的方向,使毕业生能够尽快上岗,满足临床需求。

(三)接受专业培训

职业院校应邀请医院主要岗位负责人和临床骨干讲解医院组织结构、操作流程、岗位设置等,提高院校管理的有效性。另外,职业院校还应邀请临床和护理专家开展系统、专业的医学知识培训、临床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培训,分享成功经验和观点,以供护理教师参考。

(四)创建专职教师管理制度

大部分护理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担任班主任等岗位,他们只能利用假期在医院参加临床实践。另外,职业院校缺少对护理教师临床实践效果和质量的量化考核,部分教师只是为了晋升而参与临床实践,这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意义不大。因此,职业院校要重视这些问题,创建完善的临床实践监督管理制度和补助赞助制度,调动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积极性。

(五)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护理教师应结合临床实践的经验反思教学,深刻认知课堂教学和临床实际的差距,还要定期开展临床实践,完善知识体系,掌握新技能、新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临床需求和实际需求。

(六)完善相应制度

要想提高实践效率,职业学校要完善相应的制度。第一,培训制度。教师在进入临床前要经过培训,熟悉实践内容。第二,带教制度。护理教师临床都是护士带教,而不是医生带教,无法满足实践教师的需求。临床医疗诊断和相关知识是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比较薄弱的地方,最好是由医生带教,护理教师参与医生查房、业务、门诊等。第三,评价制度。职业院校应明确对教师实践考核评价的制度和方法,对考核进行量化。

(七)观摩各种护理操作

在临床进修过程中,护理教师完成床位医师工作后,还要跟随床位护士观察临床专科操作。如在妇科病房进修时,护理教师要掌握妇科护理的常规操作,包括测量血压、血糖、输液、静脉输血等,还要掌握颈静脉置管、PICC置管的使用和护理方法。此外,护理教师要学会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记录护理病案,掌握各种风险评估方法,如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自理能力评估、坠床跌倒评估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估等,而观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出院健康教育、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宣教和新患者入院宣教等。学习这些内容,能够提高护理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四、护理教师临床进修实践的体会

笔者把临床实践和自己教学工作实际相结合,能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重视理论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与知识使用能力。教师只有练就过硬的操作技术,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利用临床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医院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教学过程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是非常有利的,也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通过临床实践,可以全面了解医院护理人才的实际需求,以此改革课堂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和法律意识。笔者认为,教师不是每年都有机会参与临床实践的,所以在医院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前瞻性,避免学习落后的临床知识。另外,教师要选择临床护理比较先进的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和养老院等,开阔自己的眼界,使今后的科研、教学更加顺畅。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经验、年资、学科的教师面对的临床要求也不同,如经验少、年资浅的教师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临床护理流程、基础护理操作、临床知识、护理教育等;年资长、经验丰富的教师要重视护理科研、专科护理、医疗业务学习、临床操作实践等。临床实践机会难得,不同学科、年资的教师也难得长时间协作学习,所以这些教师可以在实践开始时组成科研小组,带着自己的课题参与临床实践,这不仅能够在临床实践中验证科研成果,还能够帮扶年轻教师。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得到了一些启示。第一,学生做事情比较机械化,带教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思考为什么这样做,缺乏对学习、工作的信心和热情。为此,教师要给学生灌输主动学习求知的理念,不能等到出现问题再解决。第二,学生缺乏对患者的关爱,局限于机械式的操作,缺少人文关怀,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渗透人文素养。

五、结语

职业学校护理教师不仅是理论的教授者,还是临床实践的指导者,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护理专职教师应定期参加临床实践,缩短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差距,提高自身素养,改革护理职业教育,促进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锦云,刘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大陆桥视野,2020(11).

[2]丛日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室实践与反思[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6).

[3]李家福,李文龙.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3).

[4]李鸿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德行重要性浅析[J].文存阅刊,2019(6).

[5]王善讨.从情况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以衢州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2).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篇9

1.建设目标和定位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由南京医科大学和江苏省人民医院联合建立,实行共建共管和开放共享的机制,功能定位是医学教育培训基地、执业人员考核基地、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平台。中心模拟真实医院的环境,借助医学模拟系统进行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及综合临床思维培养,积极推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初步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创新学习能力为目标,以科学设置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充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先进可行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合理匹配的教学组织形式为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为进行优质的临床医疗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充分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和权益。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中心良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提高教育服务社会能力,为本地区的医学继续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2.建设内容

(1)中心组织机构。组织机构见图1,训练平台见图2。

(2)管理模式。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开放型实验管理模式,创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人员和课程教师由中心统一聘用,所有设备仪器由中心统一安置,所有实践教学由中心统一安排,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中心充分利用资源实行开放运行,不仅对高校、医院开放,也对社会各界开放,进行相关培训、考核、相关参观学习等5。

(3)教学理念。秉承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与人文融通,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与应用结合”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基础实验课程为基础、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传授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科学素养,增设医学人文技能教学5,并贯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4)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临床技能课程体系,根据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环节、临床见习、实习等实训教学环节、计算机模拟临床思维训练教学等各环节的特点和要求,建立多样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教学模式7,设置不同的教学层次与目标,以满足临床医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与临床医生不同结构、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教学、培训和考核需求。①基本技能训练体系。注重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内容涵盖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无菌术等基本技能;②临床技能训练体系。利用先进的教学模拟设备和装置,与临床实际结合,在模拟环境下,为学生提供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各种穿刺与插管、动物手术、影像读片、化验单判读、康复治疗等临床基本诊断技能和操作的训练[8];③临床思维训练体系。应用标准化病人,加强医学生临床综合技能与诊疗思维的培训,以培养具备良好医患沟通能力、扎实临床综合技能与诊疗思维的实用型医学人才;④临床综合能力体系。医院的实践教育基地承担着临床见习、实习等实训教学环节,通过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借助临床综合模拟人或急症处理软件等计算机设备9],开发或利用现有的教学病例,并虚拟出临床场景,组织讨论式教学,以提高临床综合素质能力;⑤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秉承全面考核、客观评价的理念,使用标准化病人(SP),设置多个考核站点,采用客观评价,全面评估受训者的临床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效果。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增设医学人文素质教学,并贯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教学阶段强化学生职业道德、伦理、态度;实践阶段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学生医患沟通技巧;临床阶段提高风险意识防范医疗纠纷,确保医疗服务安全,通过人文技能教学完善临床技能人文教学内容,培养德术并重的医学应用型人才。

(5)信息平台。加强数字化中心建设,推进资源开放与共享,建立实践教学和中心管理网络信息平台[14],进一步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购置新的教学监控设施,实现师生间人机对话、实时指导、监控和图像的远程传送;通过局域网与医院手术室建立手术同步转播系统,学生可实时观察手术过程;建立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包括教学、物资、实验室开放管理和网上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等;外科学总论、诊断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康复医学等实验室已建成精品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包括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课堂录像、教学视频、手术视频、自测题库等,学生可以进行网上实验预习、医学图片考试、教学质量测评、师生互动[15],在教学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本满足学生全方位、全天候的学习需求,得到学生好评。

3.教学成果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积累,经过系统培训的学生在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提高,增强了毕业竞争力。在教育部、卫生部举办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我校连续4年都取得佳绩,毕业生就业率和临床医学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成绩良好,2012年我校临床医学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88.89%,全国通过率为62.84%,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在省级实践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带动下,建设期间教学成果显着,近3年取得41项全国、省级和校级教改课题,获得4项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主编或参编出版专着及教材10本。临床医学学科总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据美国ESI数据库检索结果,2011年我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全球研究机构排名的前1%,2014年2月的排名为736名,与2012年5月数据(排名893)相比,提高了157名,在大陆地区排名13。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本学科在全国50所参评的医学院校中,整体水平位列并列第18,与第二轮评估相比“位次百分位”从58.3%提升至36.0%。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c)-079-02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的学科。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开放式管理,为广大医学生、非医学专业学生、各阶段医师、社会人士提供学习的机会,才能使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有所领悟,理解实践教学的精髓,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才能承担起救死扶伤、为人类生命健康服务的光荣使命。因此,建设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能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法规,特别是1993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8年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改革方向做出了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善和加强临床教学条件的建设是高等医学院校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适应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迅速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的客观要求。同时,卫生体制改革也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2年卫生部颁布《卫生部关于加强部属院校临床教学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基本功的训练。卫生部教育司制定了具体的《临床教学质量检查标准》,要求加强临床基本功训练,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活动,努力提高临床工作能力。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卫生部的相关配套法规,特别注重对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的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必须顺应新的形势,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注重学生临床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以适应新时期高等医学教育的需要。因此,加强临床技能教学过程中的管理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2将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建设临床技能教学中心,购置先进的、贴近临床实际的模拟设备,将大幅度地改善临床医学技能的训练教学条件,有利于开展符合临床实际的技能训练及考核,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另外,临床技能教学中心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大教学平台,其建设管理将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要求来规划。通过对各临床学科实践教学内容的梳理、整合及兼顾各学科特点,可达到设计多学科交融的实验项目的目的。模拟教学是当前医学改革的热点之一,通过创设模拟临床情境,促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同时各种模型、模拟教学设备为医学生创造了实践操作机会,其直观、清晰,可多次重复,显示了教学上的优越性。临床技能教学中心的建立还将有助于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全面实施利用标准化病人进行的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多站考试(OSCE)。以上教学改革将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临床诊断和临床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临床见习的实际困难

在本科教学桥梁课的任务中,存在着因医疗纠纷的不断激化而无法较好地安排学生临床见习的实际困难。再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民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加之近年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学生像过去那样直接在病人身上进行技能操作与训练的机会越来越少,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等有创性操作难以在病人身上进行反复多次的操作;检查、妇科检查、前列腺检查等一些操作会涉及道德伦理问题;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急救技术如在危重病人身上操作,有可能对病人造成危害等,使临床技能培养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在临床技能教学中心进行一系列的管理模式的实践,充分开展模拟教学,利用一切模拟手段创设出模拟病人、模拟场景、各学科技能训练考核模拟室、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乃至临床技能软硬件条件,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进行医学教学。其作为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有效辅助手段,能有效缓解我校长期存在的临床见习的实际困难及临床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并有利于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4可实现临床各实验室资源共享,节约教育成本

我们原有的临床医学各个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场所分布较散,设施落后,只能为学生提供简单的技能培训,无法满足临床高层次技能培训的需求。再者,临床医学临床技能训练项目虽有区别,但均是要求在模拟人设备上进行训练学习,所以,新的管理模式将突破以往实验室归某教研室所有的“所有制”观念,通过整合临床医学各个专业实验室,避免资源分散、重复投资与重复建设,使学校能从宏观角度上进行调控,做到“化零为整”,少花钱多办事,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5将建立起临床教学客观评价体系

在临床技能中心的日常运作管理中,我们按照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设计标准,规划将来应用临床考试中心评估我校学生和湖北地区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

根据全球教学最低标准的精神,临床综合能力评价的构成包括:(1)综合理论笔试。主要是认知领域的评价,主要测试学生各种能力。试题以临床9个方面的能力为目标,以临床中门诊、住院、急诊不同的情境为基点,以学生毕业实习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内容,以测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经过专家的充分研讨,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注重疾病谱变化,确定综合理论笔试的学科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科、传染科、精神科等,测试包括200道标准化试题,时间为3个小时。(2)临床实践考试。考核内容遍及认知、情感和精神运动三个领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要求学生在模拟的真实临床场景中完成内、外、妇、儿、精神科6个病人,对每个病人用时20分钟,包括15分钟完成问诊和查体(妇、儿、精神科不要求查体),5分钟完成与该病人相关的5个问题,形式为多项选择题。其中,内科2个病人,其他科各1个病人,病人全部采用经过培训的标准化病人,避免了传统考试的偶然性和变异性,减少了主观性;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占临床实践考试的75%;另一部分,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10个问题,主要测试一些临床操作技能和各种常规检查结果的分析及应用,考试时间为40分钟,占临床实践考试的25%。(3)综合成绩的构成。综合理论笔试和临床实践考试各占总评价的50%。通过这种考试的实施,对学生临床能力的评价更客观全面,达到了评价的要求。

这种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的方法已得到国内医学教育界公认的。因此我们为OSCE的实施配套符合我们实际的管理模式,即考虑相关的配套建设,使得我们临床技能中心的建设符合国际评估考核要求,符合政府部门的准入机制,从而得到政府的全面支持,在庞大的资金支持下,我们在建设多站考试中心的同时,更是可以利用我们中心的优势,在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的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上进行深入研究,并希望成为我校建设的亮点工程。

6为创建重点实验室做好准备

我们在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同时,希望在实验室管理、教学、科研、师资、配套等方面不断加强,为申报重点实验室做好准备,因此,在中心的运营管理的过程中进行新型管理模式的探讨,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条例,使中心使用达到最大化的利用,可以为我校今后申办更高办学要求提前做好软硬件的准备。我们拟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能够开展相关的教学、培训、科研等工作,能够与国外的大学同行间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学术合作。

在武汉科技大学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制定一系列实验室管理的有关文件,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实验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我们进行临床技能教学中心管理模式研究的思路是:根据学校发展战略,以国际化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为目标,按医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需要,突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按照医学一级学科功能统一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国内一流的符合我们实际情况的开放型实验室管理运营模式,科学合理制定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力求跻身国内同行先进行列,做到五年领先,十年不落后。该平台具有多学科、多功能、综合性、开放性、网络化、资源共享等特点。

创设“专管共用,对外开放”的管理原则。在临床学院教务办的统一管理下,接受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预防医学等医学课程本科生的临床教学任务,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除教学任务外,向学生自习开放,方便学生进行课后练习操作,及时巩固课堂内容,促进学生临床技能的锻炼和提高。与学院信息中心合作,将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通过计算机进行开放型管理,学生、医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实验室自习训练,实行24小时开放。实验室将积极参加国家、湖北省以及本校的继续教育项目和短期培训项目,积极对省内高校和社会开放。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39-02

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医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而构建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坚实保障。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在医学精英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矛盾下,为保证达到医学生高素质、强能力、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目标,各医科院校都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医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学院也做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探索和实践,取得初步成效。

1 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并完善的背景和依据

(1)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推进,医科院校的发展迅猛,在校生人数剧增,而能提供学生作为教学需要的临床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使得医科院校不得不考虑构建完善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在校学习尤其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弥补在临床阶段学生学习机会的不足。

(2)随着大众化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患者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等,医学实践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1],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对病人的诊断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受到制约。

(3)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制定、颁布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对医学本科毕业生今后从事医生职业所达到的各基本(核心)要求,予以了详尽规定。提示目前我国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必需按GMER充实和完善。

(4)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生物―― 心理―― 社会”的转变,医学的发展进步及医学技术的提高,要求我们培养的医学生除了学好医学知识外,还应加强对人的心理需要以及社会发展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各方面知识的扩充[2]。

2 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几个阶段

(1)2002年以后,随着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在原有的临床教学资源前提下,为保障医学人才的培养发展,开始注重校内临床技能实验室的建设。同时,对基础医学实验开设并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创建多学科整合的综合性实验[3]。由此,出现了按学科组建的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如,机能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病原学综合实验室、临床综合技能培训中心等。

(2)2005年以后,跟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医科院校承担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及构建。在注重内涵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医院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保证医学生的培养素质。并以附属医院为龙头,带动各级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临床教学基地的作用。

(3)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真正达到让学生在校内训练基地得到仿真的培养,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和改革[4]。开展如,PBL,CBL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模型及实验条件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举行临床技能大赛,制作优质的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效果;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探索标准化病人(SB)在临床教学及学生考核中的作用。

3 昆医海源学院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思考

3.1 构建基础医学综合实验中心

3.1.1 机能学实验中心

机能学实验中心开设的医学机能学实验,作为一门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实验内容的基础医学课程,将此三门学科的实验内容有机融合、优化重组,进行学科间内容的有机衔接,形成了一门综合的实验学科。学院机能学实验中心已制定《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并使用学院自编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教材。

3.1.2 病原学实验中心

病原学实验中心是基于独立学院的新型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新思路,以及医学教育前、后续课程的相关性和相近学科的关联性、交叉和渗透性,实现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师资的一专多能而构建的综合实验室。该实验中心由细胞生物学、病原学、免疫学、检验诊断学综合实验室,共同组成,并共同承担细胞生物学、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学、免疫学、检验诊断学等五门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

3.1.3 形态学实验室

形态学实验室与组胚教研室、病理教研室共同承担学院各专业的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两门实验课程的教学。实验室已自制病理实验大体标本150个,组胚教研室制作胚胎标本120个。完成了学院2001级至2010级10个年级14个专业的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

3.1.4 临床综合技能培训中心

临床综合技能培训中心由原有的临床技能综合实训室、检体诊断实验室以及外科总论及手术学实验室整合而成。目前,中心除承担全院各专业的《诊断学》《外科学总论》《临床医学概论》的实验课程教学外,还负责完成各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前的操作技能强化培训,并且每年定期举办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大赛,以此检验和促进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水平。通过开展实习前的强化培训,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实习学生较快适应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2 开展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3.2.1 发展临床教学基地

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是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临床教学基地是在单位申报、学院考察及确认、双方签订协议的前提下,双方本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合作。一方面临床教学基地按照学院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纲,负责组织实习生的实习带教,同时,根据学院的相关文件及管理规定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并为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学院通过加强临床教学基地的师资培养、教学和医疗巡回指导及专项经费的投入,为临床教学基地顺利完成教学工作提供必要支持。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教高[1992]8号)等文件精神,学院制定了《昆医海源学院实践教学基地考察申报管理程序(试行)》,对临床教学基地的筛选、考察、审批等一系列程序作了明确。

3.2.2 制定管理制度

为保证临床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有效监控教学质量,学院完善了临床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及临床实践教学各环节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昆医海源学院毕业实习规程》《昆医海源学院毕业实习补充规定》《昆医海源学院毕业实习工作及各部门责任细则修订》《昆医海源学院关于加强毕业实习生院外住宿管理的补充规定》和《昆医海源学院毕业实习学生请假管理规定》等。

3.2.3 对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培训

为增强教学和管理水平,学院定期举办临床实践基地骨干教师讲习研讨班,通过专题讲座、专家授课、到省级附属医院实地参观、学习,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教学基地教学人员的带教水平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从培训班举办以来,为各临床教学基地培养了200余名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经过培训的教师在各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3.3 教学方法改革

3.3.1 医科类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独立学院的本科招生一般按第三批录取批次进行,基于对“三本”生源以及医科教育特点的分析,医科类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应该定位在依托母体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采取灵活有效的特色办学机制,培养接受过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和相关能力训练、人文社科素养充实、实际动手能力强、社会适应良好、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5]。基于该理念,学院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整形美容以及肿瘤学的专业方向课程,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辅修方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临床医师的基本要求外,具备临床整形美容以及肿瘤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毕业后进入实践与专科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对于非医学专业开设基础医学导论、临床医学导论、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使其具备医学背景,突出医科院校特色。

3.3.2 调整教学计划

对于教学计划的调整是学院推行教学改革,完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一次探索。为了达到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实习时间从原来的第8~期调整为第8.5~10学期。在加强内、外、妇、儿各科实习的同时,在临床综合实习结束后增加了两个月的选科实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及方向,以及自学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专科医生打下基础。

3.4 实践与思考

3.4.1 加强内涵建设

独立院校在经历了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应逐步转入内涵发展阶段,在保持一定发展规模的同时,将重点转向如何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只有狠抓教学质量、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医科类独立院校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需要通过健全管理制度、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建立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等手段,既要保证校内临床教研室、临床技能实验室的教学效果,又要对校外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

3.4.2 加快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对于医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至关重要。学院在共用母体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正大力发展学院自己的临床教学基地,目前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临床教学基地的级别、数量、师资与母体院校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打造独立学院的附属医院,培养学院自己的临床教师队伍是学院长期努力奋斗的目标。

3.4.3 突出人才培养特点

人才培养目标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医科类独立院校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激发“三本”生源的潜力,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突出人才培养特点,即培养拥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让实践教学体系为该目标服务。

医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各医科院校发展的重点环节,对于医科类独立院校来说更是重点和难点。为保证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学院做了相应的努力和尝试,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构建符合独立学院发展的医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明霞.构建以培养医学生“三有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16):125-127.

[2] 王立杰,刘英利,敖宝寅.从医学模式的转变看新世纪医学人才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4):46-47.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篇12

作者简介:苏丽环(1972年9月-) 女,本科,副主任医师,讲师,主要从事医学教育与临床。

摘要:目的 根据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一行之有效、可供参考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方法 对初步建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进行阐述,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保障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结果 初步建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主要特点是:建立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及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要求相对接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校院合作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教学及利用校外实践基地优化教学资源。构建图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校院合作”。结论 构建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具有鲜明的高职高专特色,可行性较强,可为同类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 临床医学 实践教学 体系 构建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 (B)-0000-00

临床医学具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具有特殊作用[1]。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临床实践教学面临越来越困难的局面[2]。如何加强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技能型人才?根据教育部[2002]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的“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要积极探讨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 [3],构建一套适应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促进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发展和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关键。

我校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思想, 进行了高职高专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初步取得效果。经调查,在过去两年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我校毕业生的通过率达40%以上,高于全国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在各实习医院对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本文对我校建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进行剖析,阐述如下。

1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图

2 构建图的阐述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质量保障等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它是一个系统,该系统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四个子体系 [4]。

2.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专业技能、素质能力的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是农村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第一线从事疾病预防、诊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工作。

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集“三位一体(知识-能力-素质)”的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是具备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专业知识。二是具有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等专业技能。三是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的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强,具有在艰苦环境下独立开展临床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等专业素质。

2.2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构建以临床医学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2.2.1 实践教学模块

根据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实践教学由四大模块组成:一是医学人文学习领域;二是基础医学学习领域;三是临床医学学习领域;四是能力拓展学习领域。

2.2.2 实践教学环节的布局及各环节课时

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和临床医学专业行业的特点,制定实践教学环节一览表,项目有:①入学教育:新生早期医院临床工作岗位体验;②军事教育:军事训练;③社会实践:寒、暑假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体验;④三大学习领域的实践教学:公共人文学习领域、基础医学学习领域、临床医学学习领域的实践教学;⑤毕业实习:临床毕业实习;⑥毕业教育:毕业职业教育。

具体实施:

(1)新生入学后第一、二周进行军事训练加强军事教育。第三周到教学医院各临床科室体验,初步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

(2)第一、二学期开设的公共人文及基础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在校内实验室及学校的模拟医院完成,约342学时。

(3)寒、暑假安排学生到当地医院见习两周,体验临床的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第二年的寒、暑假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到医院集中见习三周。

(4)从第二学期开始进入临床专业课程的教学,临床医学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由校内实训操作、模拟医院见习和教学医院见习(其中一周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见习)交替进行。第四学期开设一门临床诊疗综合技能课程,在实习前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综合实训。临床医学学习领域的实践教学约545学时。

(5)第三学年到医院临床实习,约98时。

(6)实习结束毕业前进行一周的毕业职业教育。

2.2.3 实践教学与基础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

确定四大学习领域各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课时分配比例。医学人文学习领域理论课298学时,实践课206学时,总课时504学时;基础医学学习领域理论课31时,实践课136学时,总课时455学时;临床医学学习领域理论课417学时,实践课1534学时,总课时1951。能力拓展学习领域最低要求理论课时180学时。这样,临床医学专业总课时309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214学时,实践教学1876学时,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62%。

2.2.4 临床医学专业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比例

重组实践教学内容,增设综合性实践项目。结合职业岗位要求及执业助理医

师技能考试要求,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与筛选整合[5],删除重复的内容,增加新的实践项目,避免前后续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并确定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的比例。

2.2.5 实践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的技能培养,不仅要求在课堂、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实训场等模拟现场进行反复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训练;更要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现场进行实习和实训。因此,实践教学有校内实验和校外(医院)的实训,科学进行校内、外的实践教学的交替,把学校搬到医院,把课室搬到实验室。

2.2.6 教学方法和手段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做法如下:⑴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采用情景模拟、病例讨论、医院见习和实习训练,并强化沟通技巧、人文关怀技巧、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⑵体格检查采用学生相互检查、计算机模拟病人、临床见习和实习训练。⑶临床诊疗操作技术和急救技术采用技能操作训练、医护同场情景教学和计算机虚拟教学。⑷外科基本技术在模拟手术室使用模型、离体组织、动物手术进行训练。⑸辅助检查操作和判读采用技能操作训练和TBL教学等。

2.2.7 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指导校内教材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及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要求,各门

课程制定系统的、可靠的实践教学大纲,编写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指导教材。

2.3 管理体系

2.3.1 校院共同管理的长效管理体制

校内实践教学实行校系二级管理,学校教务处统筹安排课程上课时间、地点和课时,系部主任为主要责任人和项目管理协调者,专业负责人为项目具体实施组织者,实验中心负责各实验平台建设、监管和保障,实践教学的具体开展由相关教研室的专业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实施,分工明确,责任具体落实到人。校外实践教学实行校院共同管理,由学校教务处统筹安排实践教学项目,医院协调管理及组织实施项目,各临床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实践教学的具体开展。这样,依靠学校和教学医院的力量,检查、督导实践教学过程和考核环节,达到有效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有力地促进了临床医学专业建设与发展。

2.3.2 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医学基础课实验考核侧重动手能力、知识的综合与应用能力,以项目完成为主。医学专业技能实训考核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考核制度。实践教学考核不能单纯地从掌握书本知识的程度来衡量学生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检验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6]。按照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核的要求和形式,在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影像诊断等课程开展多站式考试。毕业综合考核采用国家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的多站式考试形式,按照国家执业助理医师(临床类)考试大纲进行,内容有病例分析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与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等。同时把人文关怀、职业态度列入评价内容中。

2.4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2.4.1 “工学结合,校院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

遵循“校院合作、共建共赢”的原则,在有行业专家参与的“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校院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按照“真实设备、真实情境、真实工作过程”(三真)情境建设,基本实现了实践教学项目与实际工作岗位技能“零距离”对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既可以满足学校的专业实践教学,又可作为基层医院临床医师技能培训基地,达到了校院共赢。校外实训基地(医院)是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评审的“教学医院”,能较好地满足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

2.4.2 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和兼职兼课教师均纳入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规划建设中,进行统一规范管理。要求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不论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均应有较为扎实的本专业知识和较为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7];建立对从事实践教学教师的考核制度;并对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制定出培训计划。通过加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聘请行业专家,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2.4.3 各项实践技能的考核标准

参照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标准和职业岗位要求,由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各项实践技能的考核标准。

3 构建图的意义

本构建图的特点是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及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要求相对接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校院合作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教学及利用校外实践基地优化教学资源,可行性较强,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校院合作”。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打破了三年制高职高专是五年制本科压缩版的传统观念,具有鲜明的高职高专特色。同时,也为同类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4 构建中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高职高专教育体系由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三部分组成,它们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实践教学体系要有相对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相配套。因此,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让三者有机融合,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熊大胜,罗玉双,王文龙等.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8):98-100

[2]魏继文,杨建宏,邓雪松.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16:78-79

[3]肖吉文.相对独立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159-161

[4]莫琳,梁保恩.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5:174-17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