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7 09:33:08

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

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篇1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美丽乡村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到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 从此后,“中国美丽乡村”的概念开始在国内普遍推广,除了浙江安吉外,江西婺源、苏州周庄、安徽西递、福建培田古村等二十余个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也相继加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列。

从这些已经较为成功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可以大致总结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理念支撑,即在“美丽乡村”的方针指导下,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这些成功实践“美丽乡村”的地方,都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大多数本来就是传统旅游景点,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地理优势。上述这两个条件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同时具备,因此要推广“美丽乡村”的建设理念,除了以这一理念为指引外,还需要充分挖掘自身现有的优势,并加以合理利用,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最重要的支撑。

“美丽乡村”这一概念的背景其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都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的今天,回过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乡村,在理念上和可行性上都具有具备的较好的条件。

中国的有句老话叫做“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国在古代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历史存留和新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大多处在城乡结合部或是农村地区,在建设“美丽乡村”的理念下,这类水利工程是可以加以利用的有利条件。本文将就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利用水利工程及其开发模式展开探讨。

2、水利工程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位分析

尽管不同的乡村可供依托的自然、人文、地理千差万别,除了水利工程之外可供依托的还有名山大川等,但如果有水利工程可供依托,则水利工程在乡村开发建设中可处于基础性的地位。

首先而言,水利工程大多具有较大的建筑规模,大多具有较为直接的观赏价值,如宏伟的渡槽,大坝所形成的大型水库等,往往都具有进行旅游开发的潜力。因此水利工程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直接提供了进行旅游开发的选择的可能性。利用附近的水利工程展开旅游开发这方面的例子是比较多的,例如浙江淳安千岛湖就是依托于下游新安江大坝这一水利工程所形成的大型水库,以水库为中心展开旅游开发,使之成为了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而千岛湖附近的乡村也随这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得到了良好发展,成为符合“美丽乡村”理念的建设典型。由此可见,充分利用水利工程所形成的旅游景点优势将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其次,水利工程为“美丽乡村”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能够修建水利工程的地点,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这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后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水资源支撑,可以较为便利的提供市政供水、景观供水、建筑施工供水等。因此水利工程对于“美丽乡村”的具体建设事务可以提供物质支撑,因此也处于基础性的地位。

3、水利工程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开发模式探讨

在“美丽乡村”的诸多定义中,“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是四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其目的是打造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鲜明、社区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的新型农村。因此“美丽乡村”建设也属于一个区域现代化建设的范畴,应当从全局统筹的角度去考虑。就依托于水利工程展开“美丽乡村”建设来看,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规划。

3.1明确规划目的

围绕水利工程来展开“美丽乡村”建设,就应当在进行总体规划布局时突出水利工程的中心地位,以其为中心来展开规划。以水利工程为中心展开“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其他的以湿地、风景区来展开“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既是为了突出鲜明地方特色,也是处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失去了优美自然环境的支撑,污染的环境自然也就谈不上“美丽”。因此要围绕水利工程展开“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环境保护列为首要目标,尽量不对原有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以保持原生态为最佳方案。在做规划时就应明确所要建设的“美丽乡村”是何种类型,以水利工程为中心展开的“美丽乡村”建设,应突出“水”的特色,不论是水利工程本身,还是以水利工程所带来的其他地方特色,都应予以重点突出。

3.2因地制宜

水利工程的类型很多,可以从灌渠、渡槽、大坝、灌溉工程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给当地所带来的地貌改变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例如,都江堰水利工程既是防洪工程也是灌溉工程,新安江大坝所形成的千岛湖景区是大坝蓄水所带来的附属效益,而两个例子都属于水利工程,但在周围所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却完全不同。因此,依托水利工程来展开“美丽乡村”的建设,因地制宜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只有因地制宜的利用水利工程所带来的附属社会效益,才能做到突出地方特色,而且让“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的具有可行性,而不是盲目的照搬其他地区的规划经验。

3.3明确“美丽乡村”的建设风格

“美丽乡村”的建设风格也是区别于其他“美丽乡村”的主要特征,不应该也不可能做到建设出完全一样风格的新农村。从建设风格上讲,要突出“水”的特色,并以“水”为中心来突出“美丽乡村”的美。就像已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的苏州周庄、浙江乌镇、浙江西塘等,都是围绕“水”这一最重要的元素来展开的,而这一特色也成为了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美丽乡村”的最重要的特点。当以水利工程为依托建设“美丽乡村”时,也应当突出“水利工程”的特色,把水利工程的相关特性作为主要的乡村建设风格。

在选择建设风格时,如果要强调水利工程的宏伟外观所形成的旅游效应,把乡村建设成一个以旅游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农村,在建设模式上可参照黄山脚下的一些新型乡村的建设模式,依托旅游经济所带来的收入来作为乡村进一步现代化发展和环境美化的重要动力。这也是进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一种比较具有可持续性的建设模式。

如果水利工程属于不便于开发为旅游景点的工程类型,则最好借助于水利工程本身所带来的水资源方面的便利,以水文化为中心,注重对当地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扬。不论以何种名义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发和建设,把农村建设成风景秀丽、适合于居住的环境才是最终目的,而不应当被“美丽”这一词所误导而走入歧途。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文化传承,本身就是一种美,不用另外再建设。如果达到了这一目的,就已经满足了“美丽乡村”的概念。

4结语

“美丽乡村”是近年来才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理念,也是比较热门的社会发展口号。这一建设理念已经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成为了“三农”工作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议题。要将这一建设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就应本着因地制宜的思想并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不拘一格的形式来实现,本文以依托水利工程为例展开探讨可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

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篇2

1研究背景

1.1 生态文明对农村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完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土壤、水源和食品等均受到严重的污染,甚至还发生了重大环境公害事件。在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影响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生态环境问题倍受关注。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把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乡村”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先后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寻求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村的繁荣稳定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着国家的繁荣稳定;农民全面小康才能真正带动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主席曾指出农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他表示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 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3 建设和谐社会、美丽安康的需要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长行村位于安康恒口示范区南部,处于十天高速与包茂高速交叉处东南方,自然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结合现有条件,具备建成休闲旅游型特色村的条件。

综上,“美丽乡村”的建设迫在眉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和重要载体。高度重视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将有助于促进农业的良好可持续发展,为农民提供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加快生态文明进程,进而维护农村的稳定与和谐。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概论源于生态学,后随着新的内涵不断引入,该概论逐渐成为一个综合动态概念。农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日益凸显的如:农产品过剩、经济增长缓慢、自然环境的破坏的问题,随之出现了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相关理论,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三生农业”等农业相关模式,可持续发展观念已被社会所接纳。而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的布局、农民素质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制约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2.2 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研究

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始终是贯穿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的主线,具体体现在人口、资源、资金和信息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城乡关系与农村发展成为二战以后兴起的“发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ies)的重要领域之一。“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作为城乡融合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国外专家学者分别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领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

2.3 新农村建设相关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各国对“农村”、“乡村”等含义的理解不同,美国学者 R.比勒尔认为:“‘乡村’是指人口稀少、绝对面积不大、比较隔绝、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人民生活基本相似而与社会其他部分尤其是城市不同的地方”。社会学家费孝通使用“乡土”一词,称之为“乡土社会”。乡村社会学家杨懋春认为:“一个完整的农村社会需包括一群农民家庭、数个至十余个的村、一个集镇及集镇与其周围各村所形成的集镇区。这样一个农村社会就是乡村社区”。

3 研究区概况

规划区域位于恒口示范区南部,处于十天高速与包茂高速交叉处东南方,与恒口镇镇区隔月河相望,其余三面为山地。处于十天高速恒口出口西面,受十天高速交通辐射影响明显;同时因基地紧邻恒口镇区,可受到镇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配套设施的辐射覆盖,基地区位优势明显。基地呈不规则多边形,最长边约371米,最窄边约82米,总面积约87144平方米 。

3.1 现状概况

长行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恒口镇月河以南,村落坐落于凤凰山山脉东段。基地北临包茂高速和十天高速。正北面向月河及恒口镇总体规划核心区域“恒口之心”,“恒口之心”由文化中心、商业核心及休闲中心构成。基地南侧毗邻千亩生态林及玉皇庙。东有规划的石家营特产产业园,西临凤凰山森林公园和李家沟水库。基地能有一条现状路,由南向北贯穿其中。

3.2资源条件分析

规划区处于十天高速恒口出口西面,紧邻恒口镇区,区位优势明显。同时规划区位于十天高速与包茂高速交叉口,内有一条现状盘山道路,道路状况良好。区域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森林植被茂盛,民风淳朴。

3.3 主要制约因素

(1)村庄面积小,人口少。村域总面积为0.72平方公里。其中农林地面积680.8亩,仅是山区村面积的三十分之一;村庄总人口973人,为普通村庄人口总量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2)耕地面积小,人均少全村耕地总面积345.3亩,绝对量少,人均耕地面积0.36亩,户均耕地面积1.34亩。耕地难以成片整改,农业“五新”难以连片推广,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程度低。

(3)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缓慢长行村以种植为主,主导产业是一产,无加工业,结构单一,大部分村民就近到镇区打工,人均年收入约2000元,其中农业收入占30%、打工收入占70%,增收缓慢。村财年收入不足5万,增收后劲不足。

4 长行新农村建设现状

4.1 形象定位

古村坐田园、清水绕长行。

4.2 功能布局定位

确定长行村建设的结构布局为“一心、三区、一带”

一心:综合服务中心(长行乡村旅游服务区);

三区:历史文化展示区、亲子农耕体验区、生态景观区;

一带:滨水景观休闲带。

5 长行美丽乡村规划提升策略

5.1 总体目标

主题形象:安康古村、美丽长行

围绕“安康古村、美丽长行”这一主题形象,打造文化浓郁、田园优美的“安康乡村桃源”。

5.2 结构布局

根据安康特色村建设培育的指导思想和性质、结合长行村的资源特色及市场开发目标,确定美丽乡村建设的结构布局为“一带、四区”。一带:渠畔垂钓休闲带。四区:历史文化展示区、亲子农耕体验区、生态景观区;滨水景观休闲区。

5.3 结构布局的规划设想

1 渠畔垂钓休闲带

渠畔垂钓休闲带范围: 从长行村入口大门水渠起,沿渠两侧及月河。

规划设想: 以“水景观”为链条,在沿渠两侧及小湖畔营造渠畔垂钓休闲带。

2 农耕采摘体验区

农耕采摘体验区范围:长行村与漏头村相邻的300农田。

功能设想:泥土芬、稻花香、蛙声鸣、瓜果俏的采摘体验。

3 乡村旅游生活区

乡村旅游生活区范围:长行村入口至村部居住群落。

功能设置:方便村民及游客出入及停车,小吃品尝、旅游购物。

5.4 保障机制

1 自我管理机制

成立长行村“美丽乡村”建设管委会,以群众自主管理为主,村委会监督管理为辅,开展村庄日常事务管理活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实现长行村的美丽农村目标。

2 基础建设机制

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长行村与周边城区的基础设施对接。主要包括对接城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广电通讯、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构建区域快速交通网络,增强道路的日常流通能力和非常情况下的应急能力,保证用水、用电达到要求,保证排污工程达标,完善医疗卫生、商业金融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3 生态保障机制

各种开发建设项目必须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旅游项目,要加强保护,避免盲目开发或无序开发;制定安全防火措施,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禁止违章乱占土地,禁止滥建旅游服务设施;对村内生态环境脆弱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实现环境保护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 资金保障机制

创新资金机制,形成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社会投资等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筹措渠道。制定出台农村宅基地及其建筑物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实施方案,拓展项目融资方式,创新金融机构涉农信贷产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市场化运作试验,探索引进资源整合能力强、具有专业开发运营经验、能为地方导入特色产业的“城镇运营商”。争取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农业、旅游等)的专项资金和财政支持。

6 研究结论

第一,本文研究过程中经过大量文献的查阅、归纳与总结,研究了国内外乡村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现状以及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国际上有英国、美国、日本等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而国内有苏南、珠江、温州等较为成功的发展模式,为安康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奠定理论基础与成功经验借鉴。

第二,主要运用实地调研法,对长行村的农村建设发展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以及现有基础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长行村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根据长行村的实际情况、区位以及资源条件,对长行村进行休闲旅游的规划提升设计,包含总体目标与形象设计、结构布局与角色定位、村庄系统的功能构成及提升设想、建设序时、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篇3

首先,我们从字面来理解社会科学的含义:社,示旁加土,示为象形字,原初意义为摆在神前的供桌或者祭坛,右边加土,即摆放在大地上的祭坛;所谓社稷、社庙、鲁迅文章《社戏》,日本的靖国神社,其中“社”字都是这意义,即人与神沟通的地方,或者活着的人与逝去的人沟通的地方,是比较庄重的人类活动场所。会,原初意为诸侯会盟之意,会盟议事就是会议,会盟聚首就是聚会。因而,社会两字联系起来,指的就是人类的活动;社会科学自然是指以人文本的学科,是研究社会成因、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学科。村庄和社区是中国社会的最基本单位,中廖是三亚著名的乡村,三亚市社科联将中廖作为第一个且是极重要的一个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可谓用心良苦。

大家知道,儒家传统有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的概念,其中包含有国和家,以及代表个体的身,可见我国最早的国家概念,就是以人为本建立的国家和天下。其实,国在当时指的是诸侯国,天下才是指周王朝的天下;我写长篇历史小说《南唐悲风》,看到的五代史中很多地方提到中国,这中国只是都城设在中原的方国,如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但它们多少代表着王朝的正统,因而“中国”在那时又有王道之国的含义。

后来诸侯僭越,“国”上升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天下概念推及到更宽范围;但百变不离其宗,我们的社会结构依旧是以个体为单位,聚成家,而后国,而后天下。这种组合结构,就是儒家哲学里面的内核,而这种组合在很多时候就是通过道德和情感有机地联系起来。

中国是农业社会,我们上三代95%以上的人都来自乡村;修身齐家,一个个家聚落成村庄。我们的记忆大多是从乡村开始,随着我们的成长、成熟,走向五湖四海,那块记快中的原初土壤就成为我们的故乡,故乡承载着大多数人的基础情感,渐渐就升华到精神层面;所谓心灵故乡、精神故乡,都是人的思想情感形而上的延伸。乡村是文艺创作的无尽源泉,就是说文学与乡村存在着极大的依承关系。

传统的中国是个农业社会,乡村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个体依托乡村,自然形成了一套安身立命的道德体系。我记得小时候所在村庄的古院落墙壁上,写着“礼义廉耻”类字样,这其实就是春秋时管子言语的总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儒家中修身的途径,就是正心和诚意,中国乡村在儒家思想浸润下,承载了更多的道义和文化内涵。如今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国的乡村慢慢衰落,那种鸡鸣狗叫阡陌人稠的盛况已经不太多见,很多传统和民俗也随着乡村的没落而消失,这是自然规律,人们无力挽回。但是,我们的故乡都会盘踞在记忆深处;前几年我有个七十来岁的姑奶奶到三亚,她年轻时出去,五十余年过去,夜深的梦还时不时回到了幼时所在的村庄。每个人的原初记忆就是你出生的地方,无论你走到哪里,这份印象都会跟你到哪里,故乡就像握住风筝线的那只手,永远攥着你柔弱的情感。

当然,若是你的故乡是一个美丽乡村,这份记忆肯定就是美好的。所以现在风行美丽乡村建设,我觉得这也是一件好事,乡村就该精品化,以便留给国民的是一份共有的美好印象,但乡村的建设其实也忌讳有太多的行政参与。今天我们来到中廖,领略到了中廖村风貌;中廖村最近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集中关注,不论电视网络还是纸质传媒,都在集中宣传,这当然是好事,我们更希望所宣传出来的美丽不是表面、浮华和做作的美丽,而是由内迸发、骨子里透出来的美丽,我们更期待着这份美丽。所以,中廖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也应该冷静地直面存在的缺陷,思考健康的发展之路,中廖也更应该听得进不同的声音,譬如这样的论坛,就有可能带来不同的声音。

今天在坐的基本都是文化圈中人士,大家都有自己的故乡,承载着原初的情感。乡村本身就给文学提供了无穷的空间,美丽乡村更容易点燃创作的灵感,有时让人才情喷涌、诗兴大发。如今,中国经历了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乡村也开始自觉地走精品化发展之路,海南正在走全域景区发展策略,中国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也进展得如火如荼。我们设立文学与美丽乡村这个论题,其实也是在探讨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之路,关注乡村如何更好地牵系人们的情感。

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篇4

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民俗学者、社会学者等关注的热点。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日益加剧,愈来愈多的古村落日渐成为空巢村、老人村,也有村落因开发旅游业需要,将原住民从古村落中迁出,出现古民居博物馆化、商业化的状况。从遵循活态保护的视角看,这些无疑是对古建筑的毁坏。作为农村社区,古村落如何依靠自身文化资源融入现代社会、和谐发展,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文化的合理传承,是当下古村落社区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又急需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

一、新叶村概况

新叶古村位于杭州建德市南部大慈岩镇,为叶氏聚居村。新叶村山清水秀,马头墙,粉墙黛瓦,是典型的皖南建筑风格和江南风韵。新叶村现在还保存了180余栋古民居,街巷整洁,古色古香,被誉为“中国露天建筑博物馆”、“中国东南农耕文化活化石”。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评为“杭州十大美丽样本”。

新叶村建有抟云塔、文昌阁、土地祠。抟云塔始建于明代,是村子的风水宝塔,因为有祈求文运之功能,也被村民称为文风塔,后同治年间又在塔脚下修建文昌阁,同为祈求文运之所。后来,在文昌阁北面修有土地祠,为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的场所。这三个文化空间的组合,反映出农业社会时期民众“耕读传家”的朴素生活理念。

新叶村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新叶三月三”、“新叶昆曲”被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同时,有三项列入杭州市级名录,八项列入建德县级非遗名录。邻近的李村、上吴方等古村落,因地缘相近、文化习俗相近,共同组成以新叶村为主的古村聚落,拓展了古村落的文化空间和保护区域。

当地政府采取走市场化的古村落保护策略:立足村落文化资源,打造旅游开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带动市场,以消费促进保护,走开发与保护并举之路,并于2010年开放旅游。但新叶古村由于旅游景点少,宣传不到位,且自身缺乏特色,旅游开发并不成功。直至某电视台在村子里取景做了一档亲子类娱乐节目后,新叶古村旅游才有所改观。节目带来了旅游标签,让新叶村声名鹊起,但对游客而言,古村有没有内容可看?值不值得一游?能不能引起游客的共鸣感?都是摆在新叶开发旅游面前需要深思的问题。

二、农村社区与古村落的发展模式

社区(community),社会学家对其解释众多,但在其构成要素的认识上,还是保持一致:即要有一定数量的人、一定的地理空间(包括地域,设施等)、拥有共同的文化或组织,就是生活在共同地域的人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与现代城市社区区分而言,指生活在农村,具有村落认同感、归属感的人群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有明显的乡土情结和乡土意识。

新叶村,既是传统的农村社区,又是古村落。它拥有冯骥才先生所说的大量遗存,也符合刘沛林先生对古村落的界定:“古代保存下来村落地域基本未变,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等均保存较好。”

农村社区的发展,离不开大的社会背景,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化的发展。而城镇化之路,就要谈到近几年该领域的新概念―“美丽乡村”建设,更要结合村落实际状况、文化环境,避免千村一面,拆旧建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2013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制定的美丽乡村创建总体目标指出,要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1]2014年2月,农业部了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主要有新城建设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休闲旅游型模式和现代农业型模式等。[2]给现代农村社区创建美丽乡村,提供了可借鉴的指导范式。

在浙江的村落保护过程中,形成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3]:一是安吉模式(生态+文化),即立足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打造美丽乡村和靠山吃山的旅游产业,利用并做强当地的民俗文化反哺美丽乡村建设;二是永嘉模式(古村落保护+生态旅游),因永嘉境内层峦叠嶂分布了众多的古村落,利用当地先天的自然条件,保护好这些古建筑村落,发展旅游;三是龙溪模式(公共艺术+创意农业),用公共艺术的方式,通过栽花田、创意农业、生态农业等方式,让乡村更美丽,让农业有创意,让农民更富裕。四是萧山模式(乡村节庆+民宿产业),通过打造当地的各种节日,带动节日经济发展。

而在古村落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上,也总结发展了多种保护模式。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博物馆式,就地供人参观。其二,化散为整的保护,把优秀的建筑集中起来保护,如山西王家大院。其三,划为历史街区,对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保护,如苏州平江府路。其四,建立新村,原有的古村不拆,就近建一个新村,以供村民现代化的居住和生活,温州永嘉苍坡村就是采取这种方法。其五,原生态式保护,强调保护原有的生活样态。其六,搞旅游开发,综合运用村落文化资源吸引游客。

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篇5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060-02

继2016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全域旅游作为今后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后,在2017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而2017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则指明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其思路与全域旅游异曲同工。可以说,发展全域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载体,以全域旅游带动三产的升级和融合,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种模式和路径。

一、全域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对接

1.全域旅游与美丽乡村的概念

伴随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原有的景区景点旅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在当前我国的旅游结构中,非景点旅游占比达到80%,住宾馆饭店的游客比重也越来越小,全域旅游的概念由此而产生。

全域旅游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是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它是指将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通过对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包括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铡⒄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将区域内的资源有机整合,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及社会的共建共享,用旅游业来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和模式[1]。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是要从原来孤立的点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让旅游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美丽乡村,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2]。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即以多功能产业为支撑的农村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农村重现宜居的乡村生活,以耕读文化传家的农村实现文明的更新,融入现代化的进程。

2.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全域旅游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火爆,农家乐和乡村民宿发展迅猛,成为旅游扶贫的主阵地。全域旅游的综合发展理念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是强有力的推动,每一个村庄都可以在本村内整合资源,将三产融合,带动本村集体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建设美丽乡村,也是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可以说,乡村旅游是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域旅游二者形成良性互动的最佳途径。

二、芜湖市乡村旅游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芜湖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显著,采取多项举措,积极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旅游产品,美丽乡村游成为旅游新热点。

1.规划引领、财政支持,统筹乡村旅游的发展全局

芜湖市政府通过统筹协调,在全市范围内布局各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为突出地域特色,加强基础性建设,建立了旅游休闲重大工程项目清单和项目库,入库项目为在建及新建旅游休闲重大工程项目。目前入库项目27个,项目估算总投资81亿元。内容涵盖旅游公共服务保障、重点景区建设、旅游扶贫、红色旅游发展、贫困户乡村旅游“三改一整”、新兴旅游业态培育、旅游创业创新和绿色旅游引导等8大工程领域。项目建设资金的来源也有多种途径,既有社会资本独立或参与建设的项目,也有中央预算内资金、旅游发展基金等中央财政性资金支持的项目,还包括地方政府独立建设项目。同时,芜湖市还着力建立旅游休闲重大工程推进机制,加强服务指导,及时督促检查项目落实,促进旅游休闲重大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2.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塑造乡村旅游的个性特色

芜湖市各乡镇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敢于创新,打造“一村一品”的美丽乡村,取得实效。

2.1凸显特色,打造精品乡村旅游路线。目前,芜湖市3村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以小格里森林公园为主打,建设生态之乡;芜湖县六郎镇北陶村水系发达,打造“水上慢城”的名片;繁昌县孙村镇中分村将村俗与革命旧址相结合,突出红色文化旅游。芜湖市也设计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主推一日游,分别突出生态采摘、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主题,各有特色,满足不同群体的旅游需求。

2.2以点带面,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芜湖市通过集中优势发展特色景区来带动周边的美丽乡村建设,以点带面,扩大乡村旅游的覆盖面,同时,着力挖掘各村落的村居文化或宗族文化,扶持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深加工产业,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升级为文化旅游,从单一的景点扩大为旅游区。南陵县的丫山是省级地质公园,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国家牡丹园”,南陵县通过丫山举办的中国(南陵)江南牡丹文化旅游节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目前在国标委下达的《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中,全国共立项33个县(市、区),南陵县顺利获得部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立项。芜湖市繁昌县以有“皖南张家界”之称的马仁奇峰为核心,将周边的繁昌窑遗址、谭震林将军故居等景点串起来,再加上特色农产品和多个各有特点的民宿,由点到线到面,形成了慢谷旅游度假区,并获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成为芜湖市首个省级旅游度假区。芜湖县则发挥水道纵横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农庄,湾址镇绿荣山庄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以全域旅游的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考

芜湖市虽然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美丽乡村的建设上成绩亮眼,但也存在不少隐忧。如何趁着全域旅游和1号文件的东风补齐短板,以全域乡村旅游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政府统筹,建立适合全域旅游时代特点的现代旅游治理机制

旅游繁荣的背后也存在诸多乱象,且旅游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目的地建设、财力投入、多方协调等,乡村旅游也不例外。2016年,乡村旅游人次达13.6亿,是增长最快的领域,乡村旅游收入达4000亿以上,乡村旅游事业体超过200万家,但火热的背后市场问题逐渐出现。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很多难题需要多部门合作,联合出台相关政策,集中各类资源,才能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有鉴于此,近年来,旅游行业不断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1+3”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应运而生,其中“1”是指旅游发展委员会,“3”分别是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和工商旅游分局,一些地方在“1+3”基础上,积极摸索和创新,形成“1+3+N”多种模式。进入全域旅游时代,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全域旅游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就要求政府的管理应从过去部门单一管理过渡到综合管理,因而要更好的推动全域乡村旅游的发展,首先政府须统筹协调,进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能够进行综合协调管理的旅游委,有效缓解综合产业和综合监管与原有体制之间的矛盾。同时,要完善行业标准,建立监管规范,促进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2.支持与合理引导乡村旅游的投资,注重社会资本与地方资本的联合

乡村旅游越来越成为投资的热点与焦点,2016年我国乡村旅游投资为3000亿。但旅游投资要理性发展,中央1号文件中也明确了从原来的直接引入外来社会资本,到注重社会资本与地方资本的联合,关注地方适应性,避免出现投资浪费现象。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乡村旅游的布局规划,协调投资资金的流向,要保证各乡村发展的均衡性,还要保证发展全域旅游的各环节都有资金投入,不能出现短板。政府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不但更切合地方的实际,也是对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的推进。

3.继续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村旅游的生态特色

乡村旅游以绿色、生态取胜,但其基础设施的薄弱也是有目共睹的。政府应通过整体规划与合理布局,在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管网宽带覆盖、停车场、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同时,要继续强化乡村旅游的生态特色,建设不能破坏原有的生态,切忌一味求大。医院、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考虑当地的实际需求。建设的规模要控制,建设的质量则要高标准,提升乡村旅游质量的同时也提高当地的生活质量。

4.优化布局,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串联盘活全域乡村旅游

首先,充分挖掘乡村独特内涵。根据各村镇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民俗等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去粗取精,找到特质。其次,特色要鲜明。各村镇要聚焦自身优势产业、独特文化内涵和环境特色等因素,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突出特色。再次,政府要合理布局,避免相邻村镇发展方向撞车,对条件相似的村镇要再次细化。最后,由点到线到面,盘活乡村旅游。从原来单个景点或单一旅游方式向特色村镇和田园综合体转变,趋向旅游目的地建设和精品旅游路线的开发,串联成片,激发全域乡村旅游的活力。

5.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产融合,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

5.1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强化品牌意识,形成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农业片区化布局,统筹调整种植结构,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按照分区布局、集中投入、连片推进、规模经营的要求,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生态化。鼓励各产业主体注册商标、创建品牌、申请相关资质审核、进行质检及QS认证、对带有地域性色彩的农产品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将品牌做大做强,以品牌促销售,放大乡村绿色生态的吸引力。

5.2壮大新业态,释放产业链的旅游价值。我国乡村旅游的产品目前主要为农家乐、度假村、休闲农庄等形式,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可从民宿、市民农园、乡村旅游农庄、乡村旅游度假村四种产品形态着手,在基础观光、采摘基础上加大旅游产品的深加工力度,向着农产品牌化、规模化、精细化发展,同时,要延伸产品业态,打造休闲、康养、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更好地满足不同旅游群体的需求。

6.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推进“旅游+”、“互联网+”等行动

6.1搭建平台,力促农村电商发展。以“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人才支撑、精准服务”的思路,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宽带和无线wifi的覆盖率,其次要制定政策促进电商和乡村产业的深度合作,再次要引进或创建电商品牌,引进电商人才,最后是完善集聚、孵化、培训、公共服务、物流等配套设施,基本实现买卖网络化。

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篇6

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有人评价,青年返乡建设“美丽乡村”,是青年再造的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北上广”是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的梦想之地。城市,意味这机遇,也意味着成功;乡村,则意味着贫穷与落后。一位湖南扶贫青年曾惭愧地回应起自己回到农村老家后放出的狂言:“这里简直比上海落后一百年。”的确,现在的乡村景象是今非昔比,再也不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景,再也不见“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之景。但正因如此,乡村所蕴藏的无穷潜力吸引着现代青年返乡造梦,大展鸿图。“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的不仅仅是城乡和谐,更是青年价值观念的进步,在乡村发展自己,在乡村创造价

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篇7

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有人评价,青年返乡建设“美丽乡村”,是青年再造的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北上广”是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的梦想之地。城市,意味这机遇,也意味着成功;乡村,则意味着贫穷与落后。一位湖南扶贫青年曾惭愧地回应起自己回到农村老家后放出的狂言:“这里简直比上海落后一百年。”的确,现在的乡村景象是今非昔比,再也不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景,再也不见“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之景。但正因如此,乡村所蕴藏的无穷潜力吸引着现代青年返乡造梦,大展鸿图。“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的不仅仅是城乡和谐,更是青年价值观念的进步,在乡村发展自己,在乡村创造价

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篇8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规划;曲靖市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urban and city planning;Qujing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4-0049-02

0 引言

美丽乡村是由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会议指出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美丽乡村”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概念。它不仅强调乡村外部环境美,更重视农村社会的内在美[1]。而现阶段的美丽乡村建设,却更多的注重于物质形态的建设,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田园城市”、广亩城市、生态城市等城市建设理论,虽然在中国的国情下我们不能认同所有的部分,但是其中一些想法和理念我们可以参考借鉴,或许对我们建设美丽乡村会有启示和帮助。

1 城市建设理论与美丽乡村建设

田园城市认为“可以把城市和乡村当做两块磁铁[2]”。这一理论在文中被定义为田园城市,也可以理解为“美丽乡村”的雏形。“田园城市”理论对于用地规模和人口的控制,也提示我们在村庄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居住用地和生产用地的比例,规划合理的土地规模和人口数量,避免村庄发展过密或者过于分散。

广亩城市理论反对现代城市的集中式发展,认为每个家庭的周围都应该保留生产的土地,这正适用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我们往往忽略“农民”这一族群对于生产用地的需求。狭义的生态城市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也不仅仅是解决绿化率达到多少,有没有垃圾收集点等问题,而是要抛开单纯的追求村庄的形象工程建设,追求内在的持续发展。这正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与标准一致。

2 曲靖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曲靖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仅仅从村庄建设、规划和住宅设计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以期能够凸显问题,抓住重点,使得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2.1 村庄建设忽略科学规划的环节

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规划部门缺少策划,有些是图纸的照搬照用。在建设活动中,我们缺少的是制定科学规划的工作,缺少合理的工作计划,不能一味求快,一心求成(见图1)。

村庄建设缺少产业规划,导致许多农村的住宅建筑非常豪华,但是却成为“空心别墅”。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必须进城或者外出务工才能养得起家庭。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曲靖郊区的的某个新农村,统一建成两层半的小洋楼,但是内部却是毛坯房,一家人舍不得用电照明,更舍不得用电器或者天然气煮饭,在别墅内部烧柴。

2.2 住宅建筑设计不合理

现阶段的民居设计功能存在诸多不合理,多数的设计缺少储藏间,或者储藏间位于二楼,不方便使用;缺少适老设计,也没有针对老年人的辅助设计。没有院子,或者院子面积过小,导致农民使用不方便。另外,设计中没有考虑村庄本身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经济产业特点等重要因素,导致设计风格过于单一。而一些图纸没有经过科学有效的设计,仅仅由外出务工的建筑工人完成。导致整个村庄的设计风格过于一致。

3 解决的对策及措施

3.1 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

编制美丽乡村规划,要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规划理念,要综合考虑农村山水肌理、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旅游开发等因素,结合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4]。借鉴田园城市理论,让城市和乡村相互吸引,互相补充完善,最终消除城市和乡村的二元格局,达到和谐永续发展。

3.2 盘活农村经济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让农民住进新楼房,而是在生活水平和质量上有所提高。我们要充分考虑村庄原有的产业类型,以及村民的技术特长,在住宅设计时预留生产空间(见图2)。“庭院经济”也是一种高效集约的发展方式,它充分利用庭院的空间。这一想法可以和住宅建筑设计相结合,例如将住宅设计为联排型,每家的产业可以集聚,形成集约型的产业经济。

曲靖市沿江乡大龙村2002年以前,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3306元。自2002年村委会开始发展花卉产业,全村花卉大棚共40亩,经过短短五个月的培育,每亩花卉收入达到6000元。2012年,大龙村共建立花卉大棚715亩。2013年底大龙村种植业的总收入达476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0861元。而2014年底大龙村开始引进企业和花卉公司,并且发展水产养殖业,总收入达5340万元,农民人均11431元。村庄的发展和产业发展紧密联系,正是因为大龙村的农民认识到村庄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制定出适合村庄发展的道路,大龙村才能够为曲靖市甚至云南省内提供新鲜花卉,成为崭新面貌的新农村。

3.3 住宅设计充分考虑农民要求

经过对曲靖市几个县区村庄的调研,在住宅设计方面,我们得到以下结论:首先针对不同产业类型的村庄,要考虑农民的生产空间。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村庄可以不设计庭院,但以第一产业为主的村庄一定要留有前院或者后院。其次客厅和卧室的面积可以适当扩大,卧室间数应该比正常的居住使用的更多。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只提供支撑体系的设计,甚至建立起功能模块,其他空间可以由住户自由选择和设计。如图3的户型,三室两厅,集中设置一个院落,一层作为大空间,住户可以选择做客栈或者餐饮。在院子中设置直通二楼的楼梯,屋顶选择平屋顶,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加盖三层,也可以结合屋顶做晒台。

3.4 制订合理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

为了更好地落实和执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还必须研究制订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通过标准体系的配套实施,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保障。目前浙江省首先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这一规范突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特征,共设置了36个量化指标。而国内的黄磊等人也从五个方面、选出30个定性指标、5个量化指标来反映美丽乡村的评价指标[5]。目前的文献和资料中缺乏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应该制定更加完备的、合理的、可操作的、甚至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4 小结

曲靖市是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的城市,在云南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结合曲靖地区的地理、经济、人文等因素,制定出适合曲靖发展的村庄建设模式,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2]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商务印书馆,2000.

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篇9

十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理念,给城乡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各项建设的投资力度增长迅速。但同时由于自身经济、管理、意识等方面落后,资源的缺乏,影响到农村建设的综合效应。因此针对农村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美丽乡村”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提出乡村建设应跳出原有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从单一的追求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通过乡村面貌的维护和提升,完善村庄的文化基础和生活设施,挖掘乡村本土优势,促进乡村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一、“美丽乡村”的内涵

“美丽乡村”的理念,不仅是针对于乡村景观建设层面,更重要的是乡村社会层面的建设。其一,景观层面.可以实现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提升,完善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分析当地地理优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创造出突显乡村特色的景观环境,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自然环境的整合,除了改善景观效果外,同时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1]。其二,社会层面。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规模,丰富各类物资,营造富裕的生活条件。同时,在生产生活中,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村民建立友好互助关系,形成文明友善风气,完善农村和谐发展。

二、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综合原则

“美丽乡村”不是单一的方面,而是多元素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在规划时,要着眼于整体进行各景观要素的优化和组合,使其与自然乡村环境相融合。“美丽乡村”的建设既关乎于外在的美丽,更需关注内在的宜居。规划时应尊重当地文化特色、生产生活习惯,坚持以点带面,精心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且兼具乡土文化特色的乡村人文环境。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要统筹规划,充分展现乡村的生态之美、人文历史之美、文明现代之美,综合产业、文化、生态、旅游,使美丽与宜居并存,宜居与宜业相融。

(二)生态保护原则

一般而言,景观规划需要在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满足景观建设的要求。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乡村的一系列生产生活活动,在无形当中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景观的营建过程中,要协调景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相处关系,遵循生态保护和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原则,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形成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环境。

(三)地域特色原则

乡村作为中国文化的发祥地和农耕文明的起源,保留了完整的农耕文化特征,承载着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且因为地理特征及民族间的差异,形成特色各异的文化,因此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时,从地域特色的原则出发,通过合理的规划分析,从当地的文化中提炼精华,创造出独特的乡村文化。通过此手段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地域乡村文化,同时更能获取当地居民的认同。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尊重乡村原有肌理,营建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的景观形态,根据合理的区域划分,形成不同的景致,既保持了原有的生态特点,又可以代表乡村文化,充分体现乡村文化素养。

(四)可持续性原则

在我国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乡村受到人口、经济、文化、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侧重粗放型的资源开发利用,出现诸如森林乱砍乱伐、土地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等现象,给乡村环境和现有资源造成了极大伤害,生物和景观多样性也不可避免地被破坏[2]。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应善待自然,规范人类发展行为,实现乡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三、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的方法

(一)以乡村肌理为依托,构建聚落景观格局

村落作为人类聚居的主要形式,经过历史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其特有的聚落形态,该形态成为了自然肌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美丽乡村”的景观营建中,应合理规划,尊重乡村肌理,构建聚落式景观格局。在实施过程中,需保证景观和居住群落之间的紧密联系不被打破,保证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并且为情感沟通和交流提供便利条件。而且还要合理分配景观和休息、劳动和娱乐区域,促进各区域之间的联系。最后,进一步挖掘当地景观材料,有效放大其功能和作用,建立温馨的聚落景观格局。

(二)发扬乡村地域特色,创造魅力特色

景观乡村的传统历史、风俗人文、乡情乡风等,都是当地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乡村地域特色的体现。因此,在“美丽乡村”的营建过程中,要突出地域文化,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元素,例如当地的建筑形式、乡土植物、乡土材料及别具当地特色的小品形式等[3]。对地域特色的提炼和发扬,促使生活环境和自然相融合,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突显出区域景观的特殊性,体现了该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增强了乡村景观独特魅力,也能够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板庙村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一)区域概况

板庙村位于陕西商洛市山阳县境内,山阳县属陕西东南部、秦岭南麓,商洛市南部。东邻丹凤、商南,西交镇安、柞水,南接湖北郧西,北与商州毗邻,有“三山夹两川”之称。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以农业、药材和矿产为经济支柱。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2.9%,植物种类丰富,既有许多南方植物,也间杂生长许多北方植物,山大沟深,耕地与河流较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板庙村处山阳县石佛寺镇,毗连毛沟村、台上村、吕沟村,周边大山环绕,风景怡人。该村现有村落生活环境较差,经济水平一般,土地大多为集体所有制下的自营形式,主要类型有农用耕地和自住民房。房屋建筑以1-2层为主,满足基本居住要求,但建筑样式参差不齐,与乡村风貌特色不统一,村子零散为数不多的土胚建筑和牛棚等,但缺乏保护,处于危房状态。

(二)板庙村景观规划设计

1.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

板庙村的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在满足村民群居式生活习惯的要求基础之上,提升村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美观度。在板庙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村民活动空间较为局限,在农忙之余不能发展其他业余爱好;二,村中基础设施不完善,出现垃圾随处乱堆造成环境污染、厕所不合理设置影响乡村整体风貌及造成环境污染、道路系统不完善并且陈旧破损严重、公共照明系统不完备影响村民夜间活动等诸多问题;三,村容村貌杂乱无序,出现乱搭乱盖现象,破败的简易棚影响整体村容风貌,建筑样式和色彩参差不一,有红砖墙亦有瓷砖墙,有坡屋顶亦有平顶房。针对以上问题,在板庙村规划设计中提出的策略为:一,村中设置可供村民聚集、交流、休闲、运动的场所。在场所的设计上,协调村民的人口数量和场地的尺度进行容量配比,不夸大建设造成浪费,也避免造成场地紧缺,同时通过对各年龄段村民活动需求进行调研,尽可能在有限的空间中设计出满足各年龄段村民的活动需求的场所;二,加强板庙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级垃圾回收点、规范厕所设置及统一其建造样式、整修及合理规划道路系统、设立规范的公共照明系统并在重点区域进行着重照明;三,根据地域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建筑外观整改。板庙村位于陕西南部,其建筑形式融合了陕西关色和陕南民居特点,在设计中借鉴传统的建筑式样,进行进一步提炼,利用原有的白墙为基调色,辅以灰色和木色,统一建筑外观,使整体村容风貌和谐统一。

2.生态性景观规划设计

在传统的新农村改造过程中,更多的是希望将农村建设的更贴近城镇,所以在建设材料及树种的选择上,更愿选择与当地环境不相适应的城镇建设材料和娇贵的观赏性植物,不仅使得村庄失去了原有的朴素风味,同时忽略了生态平衡的保护。在“美丽乡村”的营建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生态性原则,因此在对板庙村的规划设计中,提出了以下策略:一,种植当地乡土植物。乡村非常宝贵的财富就是它所蕴含的朴素之美、地域之美,植物作为提升乡村风貌的重要元素,在其选择上以当地本土物种为先,进行合理配植,达到烘托乡村氛围、改善乡村环境的目的;二,使用本土生态材料。在对板庙村场地规划和设计中,采用该村随处可得的毛石、青砖、灰瓦、枯木、竹篾等材料进行组合搭配,不仅可以节约成本降低生态影响,而且该材料的自然肌理和周围自然环境更加协调,加强了乡村的质朴之感。

3.生产性景观规划设计

板庙村以传统农业和经济林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在对生产性景观进行规划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土地,规划经济林种植区域,将成熟季节相同的农作物交叉种植,形成颜色各异的板块,在经济林中合理布局交通,使到访游客能够更好地通达其中,增加农民收益。

五、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不仅仅是景观美化,其本质是乡村景观建设应以构建适宜的乡村生活空间为重,尊重乡村原有肌理风貌、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注重乡村生态建设,发挥乡土资源优势,综合利用景观要素,营造优质乡村景观。

参考文献:

[1]陈青红.浙江省“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初探[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2]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篇10

[Abstract]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an important strategy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o achieve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city. How to carry out the beautiful villag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work in the new situation? The beautiful village planning in Conghua suburban street light village as an opportunity, trying to make a reflection on the current village construction from the planning point of view.

[keyword] urban and rural; the beautiful village; planning; bright village;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笔者前不久负责编制完成了从化城郊街光辉村美丽乡村规划。广东全省各地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试点已经起步,开局良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沉淀,其示范性效应开始逐步显现,也形成了一些基于实践的初步经验。作为一名规划设计者,村庄规划建设的可实施性是衡量一个规划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为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不在于我们是否提供了一张完美的规划设计图纸,更多的是在于是否提供了一份可供实施的规划方案。笔者试图结合本项目,以及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从规划设计环节对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进行思考,也希望借此对当前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做出些许参考。

1 城乡统筹背景

1.1城乡统筹发展内涵

所谓“城乡统筹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对城乡空间资源的整合,对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空间发展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进行统筹,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和空间的资源配置,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格局。

就现阶段的中国国情而言,城乡社会发展的统筹,核心是要将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扩展至农村地区,使农村的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全面覆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乡空间发展的统筹是对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一个挑战。如何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实施“农用地整理”,提高农村的土地利用效率是关键;城乡产业发展的统筹,其核心是根据现状产业的分布特征,在城乡空间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进而提高农村的综合生产力。

1.2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对美丽乡村规划的建设影响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重点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高速发展的城市带动周边乡村的共同发展,以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对于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而言,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现有的城乡空间资源,构筑适合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在农业现代化、产业综合化、服务均等化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创建均质共享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将城市的前沿文化与技术优势与农村的生态资源共享,是当今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

2 从化城郊街光辉村美丽乡村规划概况

2.1光辉村概况

光辉村位于从化市北郊城郊街镇北部,距从化市区20公里,距广州市区60公里。村域总面积为4.49平方公里,含广州市国营横江公司的高田分场0.63平方公里。村域范围内辖12个经济合作社,其中10个属于光辉村,2个属于横江公司。全村总人口2190人,其中光辉村1770人,横江公司420人。光辉村地势平坦、水网纵横,村内龙潭河、西灌渠等河渠交织,水塘遍布。降水丰富,适宜农业种植,全村共有农林种植地300多公顷,主要种植荔枝、稻谷等农作物。林木资源丰富,以竹林、荔枝林等为主。

美中不足的是,光辉村村落建设缺乏规划与管制,村民对建筑风格、风貌、层高、局部装饰没有形成统一共识,致使部分村居略显突兀,破坏了村落的整体性;另外,村居空置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使得村庄缺乏活力,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建筑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2.2项目背景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提出 “美丽乡村”这一建设理念。在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就如何“规划建设有序、村容村貌整洁、配套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良、乡风文明和睦、突出岭南特色、管理机制完善、经济持续发展的标准将我市创建点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引下,结合当前从化美丽乡村规划的全面推进,我们从“美丽乡村群规划”着手,通过与上层次的其他规划相协调统筹,在用地空间布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进行整体引导的前提下,通过多层面的外部区域分析,对光辉村进行了合理的定位——岭南“果园式”美丽乡村。使其在今后的城乡统筹过程中以更灵活的姿态进行区域层面的对接与自身层面的发展协调。

2.3规划构思

(1)“美丽乡村群”的规划构思

美丽乡村群作为一个整体,其内涵并不仅仅是各美丽乡村的拼合,而是在区域层面上所形成的一个特色的功能区。因此,美丽乡村群的协调规划也不仅仅是各美丽乡村规划的简单拼合,而是侧重于村庄空间的衔接,产业、功能、设施的统筹,品牌、形象的提升。基于现实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从构建“示范村——一般聚落村——零散村落居民点”这一三级体系出发,将乡村聚落的体系营建与乡野环境相结合,塑造一个与周围环境有机互通的乡村群特色空间体系。

(2)光辉村美丽乡村规划构思

光辉村村落景观格局富有特色,主要道路形似一片“绿叶”的叶脉纹路,而山林、田园、河塘、村落风光则沿叶脉徐徐展开、相互交融,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形成一幅宁静安详的岭南水墨画。村落内部组织井然有序,建筑肌理围绕中心“祠堂”和风水塘布局,体现了对客家文化的良好传承。有鉴于此,规划从村庄景观的“叶”型着手,结合本村的“Y”型水系,因地制宜利用零散或闲置的旧村建设用地营造宜人的公共活动空间。并且从乡土文化的弘扬、旧村改造工程、村容村貌整治等宜居方面结合特色资源发掘、品牌花卉产品塑造等宜游、宜业方面对光辉村的总体发展策略进行把控。

3 当前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的工作思考

3.1转变规划理念,注重公众参与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应积极引导多方主体的参与,突出规划编制的地方特色。基层政府在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宏观调控、领导协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丽乡村的规划编制,主体是当地村民,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村庄面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为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因此,美丽乡村规划应该在当地政府组织的前提下,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从立项、现场调研到方案的编制、实施监督都应确保做到“尊民意、顺民心”,以确保规划实施切实利于农村的发展。在光辉村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当地政府的主动配合与渠道疏通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而在反复倾听民意、召开座谈会的过程中,规划人员与村民的互动也为编制及实施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3.2因地制宜、凸显特色

当前,组织编制美丽乡村规划的村庄都是村镇布局总体规划中确定保留的村庄,并且其自身也算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这些村庄的空间和人口虽然远小于城市,但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或环境资源的特点。这就在客观上要求美丽乡村的规划编制应该充分结合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寻求可以体现地方特色、当地文化特征的规划设计,从而有效引导村庄的建设与发展。

光辉村村域涉及部分万亩鲜切花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有部分用地靠近从化明珠工业园区。在广州新型城镇化及“双转移”战略带动下,村庄经济会随着“北优”战略的转变而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村内农业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及现代化的运营转变,并结合万花园的建设,以“农游合一”为导向发展具有水乡风情的乡村旅游业,充分发挥从化市政府重点项目万亩鲜切花生产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3.3统筹规划内容,引导空间的综合利用

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是大部分村庄规划都需要面临的问题。本项目由对大的村域空间和村庄内部空间分两个层面进行整合,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规划将沿街的一些职能衰退、质量低下的公建予以拆除,并统一建新村,配以适宜的环境整治,引导附近尤其是闲置用地内乱建房屋的村民向规划的新村集中居住。在村庄内部空间利用方面,通过环境整治和空间梳理等手段,构建“街巷——院落——宅院”三级布局,形成层次丰富的多级空间,在完整了村庄空间系统的同时也丰富的居住空间的层次。

[参考文献]

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篇11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现状与问题

1.1背景现状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的“六大原则、九大要点”,“以人为本,生态低碳、节能环保,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等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未来乡村文明建设的核心。而“科技兴民、科技强国”()的战略变革将对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的同步发展,尤其对加强乡村风貌保护,注重文化传承,提升城镇建设质量,具有积极引导、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东、南部地区已步入大都市圈的区域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时期,过去的快速城镇化所造成的千城一面、乡村风貌破坏、文化传承断裂等文化与文明冲突问题,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社会转型、产业升级、资源统筹、城乡一体、特色发展”中必须面对和综合解决的大问题[1]。

1.2概念观点

乡村概念在优美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中,需要从以往的建设思路中规避各类“城市问题”,总结、萃取并创新本土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模式,推进“民生为本”、“化城入乡”、“坐地入城”、“多核聚居”、“绿野分隔”[2]等新型城镇化风貌建设与文化传承的理念与模式。同时,把“天人合一居,聚落耕读画”与“霍华德田园城市”生态意象的合理内核相融合,探索“城市文明下乡、乡土文化入城”的交互城镇化路径。

1.3范畴途径

根据各地“十二五”乡村总体规划建设纲要 [3],从城镇化视角切入空间形态,研究“乡村肌理、建筑风貌、民俗文化”的要素与特色,探讨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新途径:(1)注重对欧美、日韩等城镇化发达国家的城乡考察、调研资料作“历史演进、现状问题、模式途径、文化传承”的系统分类解析,形成对乡村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正确认识与全局观念。(2)基于本土乡村环境条件,把生态低碳、人性化发展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消化、凝练成为乡村风貌建设与文化传承的规划理念、设计模式和建设途径。(3)围绕乡村现状问题,梳理乡村系统结构关系,在对本土乡村进行不同形式的实地调研,分析汇总问题后,推进模式创新并以点带面地解决乡村辖区中人与建筑空间、自然生态环境的本质问题。

1.4问题研究

通过国内外调查的对比研究,汇集的主要问题为:现代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与传统乡村空间依然存在文化错层(传统国学尚未现代化)、文明错位(西学东渐并成为我国城市文明的主导)、审美异化(城乡审美价值取向的巨大反差――技术与消费美学取代传统自然美学),从而导致现代许多村镇“历史肌理无文,建筑风貌无脉,民俗尚美“崇洋”、城镇形象雷同”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整体规划、系统控制、重点突破”的建设模式,对“乡村空间、建筑风貌、环境氛围、民生意象” 做综合考量,用前文提到的“概念、观点”去统领“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

2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

2.1国内外乡村风貌建设动态

2.1.1发达国家城乡村风貌演化

2012年8月,通过对 “英、法、瑞、德、意、美”等欧美国家的城镇化演化历史、现状、问题进行的实地考察、对比研究看到:世界现代城镇快速发展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约1775 年)、经历工艺美术运动,形成德国“包豪斯”现代设计思潮、模式、方法,迅速演变成为国际化城镇体系并不断拓展。可以说,现代城镇化是以现代工业化为动力,以现代设计为推手,从早期英国的“圈地运动”,到后期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世界性的工业化浪潮推动快速城镇化,以多维的特性助产业激聚并伴随着大规模农村人口流动,促使城镇化以相近的模式“撤村并镇、小城变大市,大市变都市并向都市圈的巨型城市”蔓延。

这其中,需要关注的一个现实是,在推进城镇化中,各个国家均把城镇化率作为富民强国的目标放在国家之间社会快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竞争、博弈中去。而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借鉴,大多采取的是“先破后立、先污染再治理”――速度至上的策略,其建设过程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掠夺浪费、对本国历史遗迹损毁以及对乡村风貌、地方民俗文化的破坏程度几乎是灭绝性的。

2.1.2国内快速城镇化发展状态

由于借鉴了英美国家城镇化的经验,又有毗邻日韩等国家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这使得中国现代城镇化起点高、速度快并呈跳跃性发展。有学者称其为“用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建设,走完了西方国家近两百年的城镇化进程”。可以说,中国的城镇化模式走的是“拿来、照搬、借鉴、改革”的创新建设路径,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快速跨越,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9.4 %,提高至2013年的52.57%(2012统计年鉴);目前已形成以“京津塘、沪杭宁、广深珠”三大都市圈为辐射的区域城镇经济发展模式。

但是,这个“速度至上”的发展过程也同时为我国在世界的城市建筑业界创下若干个城镇问题的世界第一:城镇建设规模世界第一;建筑用钢,装饰耗材,建筑垃圾,建筑耗能,碳排总量等均创下世界第一(2011统计数字);同时城市风貌趋同、民族文化式微、传统文明消隐等问题已经成为伤及本根,到了乡村聚落――本土风貌与文化“细胞”存亡抉择的危急时刻。

2.1.3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村建设

从2013年随机抽取的国内“四省、一市”的城乡建设动态来看:(1)黑龙江省提出“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一批生态宜居、聚商宜业、魅力宜游、统筹发展和具有龙江生态人文特色的美丽乡村和城镇[4]。(2)浙江省在总结十年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与不足的基础上,围绕“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身心美”的目标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质量,着力推进“四大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5]。(3)广州市站在“城乡一体、共同富裕”的高度,采取规划先行、全面普查的模式与途径,拉开广州全市1142个行政村“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序幕。围绕建设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乡村目标,开展“改造、复垦、置换”等盘活存量土地试点工作,达到集约节约、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互动互补,保持农村风貌元素和乡村文化特色,全力打造特色美丽乡村的目的[6]。(4)江苏省出台《关于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提出七个方面20条举措。强调形成聚焦“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便于转移人口入城、入籍的市民化、“同步协调”的城镇化、“生态优先的城镇化”、“空间文化特色突出的城镇化”。实现江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7]。(5)苏州市在乡村风貌“保留、保护”原则和城镇总体规划引导下,充分考虑丘陵、平原、水网等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因地制宜选址进行村庄布点优化,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需求。提出村庄原则上不得新布置工业,现有工业逐步向镇以上工业区集中,重点从产业发展方面考虑分为农业村庄和工业村庄[8]。体现“保护、利用、改造、发展”,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职能明确、特色鲜明的乡村体系和城乡空间格局[9]。

各省、市优美乡村建设、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策略规划,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内涵、提升质量”的原则、目标和方法,根据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的“原则与要点”,为今后新型城镇化在传承国学传统文化、保护乡村风貌,特色美丽乡村建设的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提高乡村现代城镇生活质量、注重本土民俗文化传承做好“提升、修复、再造”的准备。

通过调查、对比、分析后得出,苏州下辖的某些中小城镇和乡村除了出现现代城镇建设中的通病之外,尚存发展的共性误区:(1)“土地城镇化”、“规模城镇化”观念依然残存;(2)追求时尚的“民宅西洋化”依然盛行;(3)乡村空心化、老龄化逐渐加剧;(4)在治安、教育、户籍、医疗、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上没有及时跟进城镇化的步伐;(5)进城入职的农民未市民化,外来务工人员无身份、无归属感;(6)城乡土地与人际关系复杂化等等。

这些看似与风貌、文化无直接关系的因素,却是风貌和文化的载体,它们以各种有形、无形的态势呈现在乡村与民俗生活中,同样会深刻影响乡村风貌,阻碍甚至割裂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2.2城乡一体的文化传承思路

优美乡村建设的思路是:用更新的观念来创建属于本土地方的“田园、生态”城乡风貌,达成“天人合一居、聚落耕读画”幸福生活的人居意象[10]。要求站在城乡总体规划的高度,通过保护三风:“保持自然风采、延续乡村风情、维育人文风尚”,重视传承三态:“创新建筑形态、丰富建筑情态、健全建筑生态”,强调营造三新:“竖立新民风、打造新民俗、创建新民生” ,对传统文化做系统化的传承。

本土文化传承的理念是:(1)拓宽基础。“关注农民生存的权益保障、关心农民生计的优化便利、关怀农民生活的文化娱乐”,完善乡村社区文化生活与公共设施条件、治理村镇环境的“脏乱差”,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创建自然和谐的优美环境。(2)更新模式。把现代城镇文明建设的条件、机制引入乡野农村,坚持“保护、传承、包容、和谐”四项原则;综合“空间规模、空间层次、空间形式、空间内涵、空间组织”的内容,做好城乡一体统筹建设,使苏州市下辖的城乡村落能够在各自的中心辐射下,形成“布局均衡化、层级合理化,空间人性化、风貌差别化”的内涵建设特色。(3)创新路径。梳理乡村的自然、人工与人文历史资源,在保护和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明晰城、镇、村历史街区、地段的肌理保护。控制大、中等城市,拓展小城镇、中心村、大聚落等城镇体系的级差。控制乡村规模、延续乡村文化。

2.3乡村风貌系统化传承模式与途径

2.3.1人田合一的有机增长

(1)“民生为本”的人性城镇化

围绕 “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发展的目标,重点关注民众生活质量和健康发展问题,降低具有历史风貌传承的原始聚落建筑细胞被替代分离,消除家族、宗族以及邻里关系被拆分、重组的同质化倾向。

(2)“坐地入城”的有机城镇化

“坐地入城”是构筑“资源统筹、农非互助、就近择业、居无迁徙、以业入籍、社保健全”的村镇聚落空间结构体系,与产业互补互促的就地城镇化,形成生态为先、表里如一的城镇化发展状态。由于采取“化城入乡”的新型城镇建设,激发了村镇经济活力,促使社会转型,在产业集聚、从业分流、社会保障、户籍管理、乡村社区运作机制建立健全之下,形成的生态有机城镇。农民可以在产业集聚与分工中因需入企,随机转型,“坐地入城,就地城镇化”。

2.3.2城乡一体的文明落地

(1)“化城入乡”的交互城镇化

“化城入乡”是自上而下地围绕乡村聚落与小城镇展开的交互城镇化。是经济转型后,“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11],“化城市功能为乡村职能,化科技手段为农业技艺、化城市达人为乡镇能手,化城市文明为乡村传统”。城乡成为能量、功能的双向交流体。乡村建设形成具有包容农田、农村社区和农产聚落的新型城镇、村落。而新建城镇的机体也被绿地农田系统限定和联接,成为田园、产业、聚落协同的生态城镇。

(2)“多核集聚”的生态城镇化

村镇聚落的有机增长与现代文明交互促进,构成新型城镇空间的“多核集聚”模式,是 “一城多核,核中有核、核外有核、核核分离、绿环联接”的生态城镇化形态。人城关系中透射出“大聚落、小庭园、微住宅”的原住聚落与保持相对完整的邻里乡情社区概念。以往的城市化 “多核集聚”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大城市模式套用城镇化,必然会导致城镇多核在争夺自然资源的扩展中“绿带消亡”而“核核粘连”。 “乡邻社区”的民俗风貌建设取决于“多核聚居”的生态化。围绕乡村聚落的“民生、民俗、民风”而展开的产业集聚空间规划,是一种坚持走中国地域、本土特色的生态规划。这种多核集聚因城镇聚落“核的属性”不同而特色发展。

2.3.3绿色优先的生态圈层

“绿野分隔”的自然城镇化

而以绿色边界限定的乡镇“绿带联接”,构成了“多核聚居”的有机疏散城镇发展形态,变身为“无边之城、无城之镇”,农民足不出乡,邻里不散、乡情不减。将因产业和重构的空间关系,化“农民为农工、化农民为工人、化农民为市民”,形成自下而上、自然转型入籍的城镇化。“绿野限定”的城镇建筑空间、形态生态化是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维持自然、拓展绿色,引导城镇自上而下的“文明”开发,呵护自下而上的“文化”传承。

3苏州美丽乡村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策略

3.1注重内涵建设的风貌保护

做好苏州城乡一体的文化建设与传承规划,把握乡村的历史演化脉络,通过区域整合、系统分类,对空间形态、村落文脉、建筑风貌进行整体调查研究,建立分类资源库,梳理乡村坊区、街巷肌理特色,有序保护、谨慎推进,突出重点、持续创新。

建立以政令、法规、民间团体的风貌保护与文脉延续的管理机制,保护建筑遗址和遗产,以便在乡村发展中保持建筑文脉的上接下引,使古旧、新型建筑在形态与风貌的对立统一中做到交互对比、形神统一的无缝衔接。

城镇化中的人口聚集、城镇扩容,使得人、建筑与环境构成很强的“瞬时”流动性变动,时事文明尚未沉积、融会成历史传统而化育民众,新的文明成果犹如“碎玉落花”般袭来,令当今的缤纷文化如“雾里看花”。文化传承需要时事跟进,提高对文化价值的识辨能力。这其中的关键是对乡村民众的义务教育、职业培训,提高民众对继承传统、社会责任的信念责任和价值观念认同,促使综合素质提升。

3.2突出地域特色的文化传承

风貌保护需要从乡野环境、乡村建筑环境、坊区邻里环境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控制、重点保护和特色保持的方法,以彰显真实的本土自然、灵动的人工形态以及人文环境风貌与文化传承的关系。运行“补偿、转换、再造、创新” 的管理机制,还原乡土特色风貌的本来面目。

削弱甚至结束“啃资源、收门票、卖手艺”的传统旅游时代,“务实、创新”旅游产业,集“赏游、玩乐”和“体验、收获”于一体的“声闻、情景”旅游互动交流。把乡村农户聚居、乡村地方农产、特色种植养殖、民族手工技艺进行“遗产保护、遗迹追踪、遗物收藏”;推出“时点包租、入住落户、文创投资”等乡村旅游产品新途径,变“走马观花为坐享农乐”,变城市公寓“DIY”为偷得农宅“半日闲”。在蓝天白云下沐浴日光,在野花芬芳中放下思绪,享用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体、清纯的乡情、清洁的农产、清正的手工旅游副业等别具一格的乡土风貌与特色民俗文化大餐。

3.3苏州美丽乡村的特色建设

转变观念,总结以往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做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 “五位一体”的社会资源统筹规划,避免快速城镇化过程带来小城仿照大城市的尺度规模,村镇兴建大广场、景观大道等不切实际的城镇化,以及“追风、攀比、炫富”等各类弊端。处理好城镇建设中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关系,在生态维育中预测乡村空间、形态变化对地方民俗风貌带来的潜在影响,做好保护与传承[12]。

首先,杜绝城镇化发展中对土地、水体等资源利用造成“无序开发”,避免功能设置的重复建设[13]。在总体规划与综合管理上,确立形态统筹的理念,做到分类保护和创新建设并行发展。其次,村镇聚落必须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条件、区位经济特点,与区域乡村形成市辖之下的“城、镇、村”层级-位差,并做好包含乡村风貌保护与民俗文化传承的上位总体规划。依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沿原有的村落肌理轴向做拓展延伸,空间扩容在规划的绿带限定中止步,形成一定规模的“核心”、特色各具的“核核”。其三,多核聚集的新型城镇空间形态由绿野、绿带、绿廊、绿点或绿色界面限定、分隔、联接、沟通和点缀,与水网密布的苏州水乡城镇空间形成层次丰富、功能多样、形态各异的乡村物质形态与空间,对连接大自然、沟通城乡空间关系起到良好的生态调节与装饰作用[14]。其四,采取自上而下、化城入乡的苏州乡村建设模式,更需要自下而上、“坐地入城”的绿野田园层级城镇化途径,变“摊大饼”为“多中心、核集聚”,变人为拓展城镇规模为绿野分隔、因势利导,以期造就具有苏州本土特色的乡村形象。

要做到民俗文化的传承,还必须健全“认同、保护聚落宗族关系,开发邻里乡情,创新建设社区文化风貌”机制,在保护、传承中发展[15]。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形象与风貌特征是因地制宜、因借随机、因势利导的精心规划与设计。这种设计因为具有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同化现代城市文明的特性,根源具足、传承有度且与时俱进,因此是一种“吐纳有序、兼容并蓄”的城镇化开放发展体系。

4结语

“文明向前看,文化向后看”。“文明重创新,文化重积淀”。风貌承载的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却是各种风貌综合动态的人文积累,并以传承的方式反哺、化育民众,让民众通过传统文化,再创新文明、展现新辉煌。因此,文化、文明必须通过物质的、非物质的载体和方式来彰显、弘扬,这样文明才可持续,文化才可传承并发扬光大。

苏州优美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策略正是基于中国传统 “天人合一”的“聚落耕读”文化精髓,与西方“田园城市”意象的适用部分相向交汇、融合,使之在中国新型城镇化 “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导下,促使传统乡村在建设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充实内涵,保护、保持水乡风貌,并不断传承创新姑苏文化。

参考文献

[1] ,,. 走低碳新型城镇化道路[R].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华社,北京.2012(12)

[2] 文剑钢,文瀚梓.新型城镇化的基本问题探讨――以苏南城镇化与乡村风貌保护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南京2013(06):9-20

[3] 顾杰,宁春生,季瑞昌等.苏州“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A] . 2010-2012苏州市委农优秀调查报告文集.2013-05

[4] 黑龙江启动实施“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农民日报.2013-07-04-

[5]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为农村现代化探路.第一旅游网:.2013-01-18

[6] 毕征. 广州1142个行政村村庄规划一年完成 . 广州日报. 2013-04-10

[7] 江苏省下发文件推进城镇化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3-02-03.来源:新华日报

[8]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苏州市政府网站 /.2012-06

[9] 苏州启动新一轮乡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修编 .新华日报.2013-6-24

[10] 孙施文.田园城市思想及其传承.[J]. 时代建筑 .上海,同济大学.2011 (5):62-67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R].中国广播网.北京2013-11-12

[12] 邓东.当前我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形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北京.2004,09

[13]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苏州市政府网站 /.2012-06

[14] 苏州启动新一轮乡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修编 .新华日报.2013-6-24

[15] 文剑钢,吕席金等.苏南新农村社区形象特色缺失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南京2012,11:37-43.

Research on R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the

Context of New Urbanization

Keywords

New Urbanization; Beautiful countryside; Eco-concept; Local Landscape; Inheritance Strategy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New Type Urbanization, how to resolve the emerging urban issues (resource reduction, environment contamination, landscape devastation, image loss, culture incoherency and aesthetic dissimilation) and maintain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wns and villages in Suzhou would be the focus study of Suzhou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By providing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urban and rural space in and abroad as the evidence, this research starts with “welfare as the prerequisite” and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troducing urban civilization to rural area, green division, multicore inhabit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issues of rural area in Suzhou, the systematic con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strategy of rural landscape is proposed.

[作者简介]:

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篇12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6日

一、引言

2014年底,特色小镇的概念最早由浙江省提出,其概念的出现迅速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2016年7月,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决定在全国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同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国开行联合的《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指出,建设特色小镇有利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尤其推进特色小镇在贫困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将特色小镇建设和特色产业协同推进,实现致富和脱贫的同时推进。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无特色产业支撑。现有特色小镇的建设基于一定的地方产业,有时简单地为营造特色,直接吸纳当地传统产业,并嫁接互联网平台等一系列“互联网+”的概念进行改造,这些产业并没有融合具有现代意义的概念,即便一时打造成特色小镇,也很难永葆生机。没有深层次的、突出的、差异化的小镇特色产业内涵,小镇的建设也就失去了其灵魂,同时没有特色产业的支撑,也就缺失了小镇扶贫开发持续发展的动力载体,而只能是“昙花一现”,贫困户无法长效脱贫。

(二)建设资金短缺。目前,建设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特色小镇快速建设发展的“瓶颈”,分析原因:一是城镇经济自身发展较弱,从江浙沪实际发展经验可看出,经济发展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特色小镇的建设,也就是说小镇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整体经济的水平;二是融资渠道的单一,据实地调查数据得出,现阶段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投资,缺乏一个稳定的融资渠道,政府方较少地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资金筹集,也势必会造成建设资金方面的短缺。

(三)文化传承欠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历史文化特色、民族传统特色。虽然有一些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也强调了对历史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在实际建设当中,有些还是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发展经验和内容,鲜有结合自己当地城市文化的塑造。因此,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要与传统产业平台有区别,深度挖掘特色产业的历史内涵,做好文化传承与自我特色的深度融合和对接。

(四)农村基层政权的错位与失衡。近年来,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明显增多,其直接原因是基层政权组织功能弱化、权力的错位与失衡问题。在扶贫开发中,农村基层政权的有力治理也关乎着脱贫攻坚的实现。因此,在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中,强化基层政权的建设,实现权力的监督与制衡,同时注重加强村民理想信仰教育,激发群众建设特色小镇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馆陶的实践与发展经验

(一)馆陶实践。馆陶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华北平原的南部。馆陶是河北省省级贫困县,总人口36万,4乡4镇共277个行政村。截至2015年底贫困人口15,828人,贫困发生率5.69%。

自2014年以来,馆陶县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的新途径,以产业兴镇、文化提升、生态改善为高度融合的农村就地城镇化新路径,走出了一条特色小镇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的成功之路。馆陶县按照“尊重民意、留住乡愁、做强产业、改造提升”的基本思路,打造了粮画小镇、黄瓜小镇、羊洋花木小镇等一批具有乡村风情、城市品质的特色小镇,每一个美丽乡村都有一个特色鲜明的产业支撑,使大批贫困户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受益,实现脱贫致富,成功打造了河北省贫困村脱贫出列的“升级版”。

(二)馆陶发展经验

1、因村制宜,培育富民特色产业。馆陶县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每个小镇都有一个清晰的产业支撑。在产业的培育上,馆陶县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培育全县富民大产业。依托特色小镇,馆陶在全县培育了蛋鸡、黄瓜、黑小麦等富民产业,使更多的贫困村依托全县大产业布局“搭便车”,实现“一产带多村”;二是扶持“一村一品”。羊洋花木小镇着力打造花木种植业。依托冀南花木集团,着力打造占地5,000亩的中国农民花博园,通过土地流转挣租金、到企业务工挣薪金,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以太阳湖、月亮湖为中心,建设了饮食、客栈、商业等旅游配套设施,形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儿童拓展、采摘等功能一体的生态景观园区,使30余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6,600元。在培育特色产业的过程中,馆陶县努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以集体土地参股企业;二是合理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废弃大坑,种植经济苗木或者合作搞旅游开发;三是设立发展基金。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吸引当地社会资本投入资金。

2、财政资金撬由缁嶙时荆拓宽融资渠道。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增加对扶贫开发的投入是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相配合的反映,也是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相融合的体现,对帮助农村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为破解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难题。馆陶县在创新投融资模式上分别采取:一是财政资金撬动。政府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主体方,用现有的财政资金去撬动、引导一部分社会资本加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道路、水利、电力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完善让村庄具有市场运作的条件和可能。截至目前,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共投入资金2.8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5,000万元(不到20%),撬动社会各类资金2.3亿元(超过80%);二是村级自筹促动。村集体经济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活力资金来源,可以率先行动,扩修村内道路、建设文化广场,从而为村整体的脱贫攻坚打下良好基础。如“黄瓜小镇”翟庄村2015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00余万元,利用这部分资金小镇建设了具有特色的村史馆、黄瓜大学等,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乡村旅游也得到了发展,使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三是民资涌入牵动。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单单的财政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也是缺乏长久持续发展动力的,因此馆陶县在融资方面,注重社会资本的引入,让更多“聪明”的民资加入到其中,有力补充了财政资金的不足,在这其中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社会责任的舞台,使更多的企业愿意加入到其中。

3、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实现贫困村面貌改造提升。馆陶特色小镇的做法是依托美丽乡村,把美丽乡村作为小镇的灵魂,构筑了一批留得住乡愁、听得见乡音、闻得到乡味、感受得到乡情的魅力小镇,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但又不失现代气息,针对此,馆陶制定了“万人小镇”规划纲要,利用3~5年建成9个万人小镇,如粮画小镇是“一镇四社区”,包括寿东社区、寿南社区、寿北社区和法寺社区,其中寿东社区是省级贫困村,四社区共享基础设施,都以粮画产业为主导,其他各类手工画为辅助,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体验融合发展。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馆陶县不搞大拆大建、千村一面,而是秉承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理念,打造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特点的小镇特色。真正将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平台,使两者有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小镇同步推进。

4、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脱贫攻坚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党的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和保障。在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中,馆陶县探索小区自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逐步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为了让群众得到实惠、尝到甜头,馆陶县积极学习借鉴浙江、江苏等先进地区的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筛选试点贫困村,开办村民学校,让群众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建设特色小镇与脱贫致富之间的关系,激发建设热情。同时,在小镇还开展了情景式党校教育,将党的理想信念传递到村民的自觉行动中去,使之自发地、情愿地参与到小镇建设和发展中去。

主要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