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规划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4 09:25:17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规划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规划篇1

中图分类号:G642.3/F840.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204-02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以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并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每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如果不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势必影响个人事业的成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既要有较高的奋斗目标,又要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许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和自我的合理认识与定位,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难以找到理想工作。因此,应利用各种途径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不合理、内容简单

目前,大部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课程的设计并不十分合理。很多学校只是硬性执行国家的政策精神,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师的配备、课程的设计方面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教师的本身素质不高。学校过于重视专业培养目标,授课地点仅限于课堂之内,采用教与学、讲与听的形式,内容也只停留在政策宣传、形式分析、技巧传授上,理论性强,而忽略了职业生涯显著角色假定性训练,以及对职业、社会的适应性训练,实践性较差,专业性特色不突出,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得不到大学生的认同,学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意识淡薄,职业技能较弱,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不完整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是依靠几个教师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建立一整套辅导体系。目前,我国的各高校还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按比例投入资金和人力来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职业教育。人员配备极其缺乏,仅有几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每一个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辅导,并且专职的专业授课教师也很少,都是由辅导员以及一些其他专业教师兼任,自身的理论性差,对学生的专业情况并不十分了解。

(三)缺少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存在盲目性

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特长,是将要选择的职业是一个人的职业规划的基础。很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和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和自己将选择的职业的,这就最终导致了求职的盲目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职业测评与职业规划是近几年才在国内出现的测量个人职业兴趣、性格与职业发展潜力的科学方法。对于大多数高等院校而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大多是兼职的,而且主要的工作目标是尽可能地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工作岗位,大多数指导教师不具备职业指导师的资格,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其次,目前国外的一些测评软件中的常模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大学生,而国内的测评软件的常模做的还不很全面,所以,应该针对不同地区、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发更加细致和有针对性的测评软件。

(四)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健康教育不完善

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很多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出现了心理焦虑的情况,因此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潜在能力和专业优势,更不能设计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配备的教师较少,并且专业性也不强,还仅仅停留在解决上门咨询的学生层面,面对的学生面很窄,并且比较被动,更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涯心理的专业辅导。在当今这种就业压力下,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及学生生涯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建设

要树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育理念。大学生职业生涯是以引导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取得职业生涯及人生的成功为目标的科学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的开展必须以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职业生涯走向成功。其直接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潜力,充分发挥、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和素质中的有利因素,促成自我的最大化、全面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生涯教育应立足于学生自我、职业机会与职业世界的全面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潜力,并开发自我的潜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个性化、系统化、长期化的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特别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作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自觉、自愿、自主的参与。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连续、系统的活动,仅依靠学校教育,或是家庭教育、社会力量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施过程中,应树立系统观,以学校为核心,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才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地开展。

(二)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新近引入的理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这一理论比较陌生。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面的课程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的相关工作,它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职业生涯规划课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要从大一做起,分年级从不同侧重点实施,让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深入大一学生,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去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学生在新的高度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事业,清楚将来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以及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将教学、讲座、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职业网络;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与大学生共同交往,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职业,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

(三)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它会因为每一个个体的具体情况和所能依赖的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课程建设只能起到普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知识理论的作用,具体到个人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更需要有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因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成为必然。同时,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未来职业世界只有笼统的、模糊的感性认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难免有不足之处,只有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职业辅导咨询可以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设在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院,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从事这项工作。除了个别咨询外,也可以针对一些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进行团体咨询。

(四)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建设

“知己”是指对自我的认知,“知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只有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自我观念才能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然而,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个体在成长过程当中对自我的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都会有一些感性上、经验上的自我体察,但是,这种自我的认知很多时候是带有主观性的。因此,它还必须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的手段测评自我的能力、兴趣和个性,以建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观念。测评建设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涯诊断(包括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设定职业生涯的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路线,实施、评估和反馈五方面。既给予测评对象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评和解释,又给予测评对象完整、科学的自我认知,帮助学生澄清疑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协助其明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晓君.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J].高教论坛,2005,(3).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规划篇2

市直相关单位都要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职责。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顾全大局,服务大局,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市发改委、教育局要统筹规划,整合职教资源,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加大对远城区培训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搭建平台;市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在努力争取国家“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补助资金的前提下,按照年度培训目标任务,确保市级财政补助资金落实到位;市农业、劳动保障和教育部门,要根据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培训任务,通过“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计划”和扩大中专(技校)教育,推行“双证制”,各履其责,各记其功,团结协作,确保政府目标的实现。

二、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年度目标

年度转移培训工作的重点一是要确保完成2.5万人的转移培训任务,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二是积极推行“双证制”教育,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顺利转岗就业;三是加大资金扶持政策的实施力度,通过减免学费,努力扩大中专(技校)教育规模,采取“长、稳、高”的培训转移方式,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永久转移。围绕以上工作重点,市直相关部门都要做好计划安排,保证资金投入。按照培训资金渠道不变,年度目标任务打通,补助资金落实到人的办法,将20*年农业部门实施的“阳光工程”培训、劳动保障部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计划、教育部门实施的“双证制”教育、扶贫部门实施的“雨露计划”培训以及扩大中专(技校)教育全部纳入统一管理范围。实行部门安排资金组织培训,全市统一归口管理。根据市政府协调会议研究决定,由劳动保障部门安排资金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0.7万人;教育部门安排资金,完成农村“两后生”试行“双证制”教育0.5万人;扶贫部门安排资金,完成“雨露计划”培训0.2万人;农业部门安排资金,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1万人。对年度受训人员,劳动保障部门要对符合减免条件的人员办理职业资格证,收费予以减免。各部门执行结果,每季末报*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农转办)备案。

三、严格补助标准,实施规范管理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

*市农业户籍人员参加技能培训,要严格按武财社[20*]310号文件精神,规范管理,确定培训对象、申报程度、享受条件,培训时间不低于180个学时。补助标准:中心城区600元/人,远城区500元/人。

2.“两后生”试行“双证制”教育(市教育局组织实施)

*市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培训时间半年,补助标准400元/人。

3.“雨露计划”培训(市扶贫办组织实施)

*市老区贫困地区农业户籍23岁以下人员,培训时间1~3个月,补助标准500元/人。

4.“阳光工程”培训(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市农业户籍人员,普通工种培训时间1~3个月,补助标准300元/人;制造业培训时间半年以上,补助标准500元~800元/人。

以上各类培训,由主管部门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认真组织实施,实行规范管理。各类培训要重点面向农村新增劳动力,面向需求,合理引导,对“两后生”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职业技能培训。所有符合条件的参训农村劳动力只能享受一次政府培训补助。

四、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中职规模

为了适应农村劳动力“长、稳、高”转移和培养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农民需要,扩大中职(技校)规模势在必行。结合*市实际情况,提出措施如下: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规划篇3

20*年—2010年。

二、攻坚目标

(一)办学规模:至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89万人,向区内中等职业学校送生3.99万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56万人;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升学率达到45%,逐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

(二)办学条件: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按生均达到校园面积50平方米、建筑面积20平方米、设备价值3500元、图书册数30册。

(三)学生就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大于90%,毕业生“双证”(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率达80%以上。

(四)社会效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为我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所设置的专业明显增多,地方紧缺性人才的需求压力明显减弱。

三、攻坚任务

根据自治区下达给我市的攻坚任务,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确定我市的攻坚任务如下:

(一)增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能力。重点建设7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带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高水平发展;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城市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攻坚提高办学品质,并规划好*中等职业教育集中区;建设好市一职校五象校区、市四职校西校区、市六职校仙葫校区和广西*高级技工学校相思湖新校区;启动设置在市相思湖新区的市卫生学校新校区的建设。市辖六县要创造条件各建设好1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启动分别设置在中国—东盟经济园区、横县六景工业园区、宾阳县黎塘工业园区和隆安县华侨投资工业园区的四所技工学校的建设。全市建设8个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其中设置于学校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7个,设置于工业园区或企业内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

(二)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资助工作。建立健全以国家、自治区和市助学金为主,以中等职业学校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市、县两级财政按照我市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资助政策的要求,共同筹措学生学费资助费用,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资助工作。

(三)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比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基本上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四)初步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支撑体系,使市职业教育中心具有中等职业教育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及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综合功能,为我市中等职业教育长远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

四、攻坚责任

(一)市人民政府责任:实行“以市为主”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市人民政府负责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攻坚的全面实施。整合优化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依法规范审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设立职业教育财政专项资金,保证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攻坚投入;制定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制度和工学结合管理制度;指导和督查各县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实施。

(二)县(区)人民政府责任:负责落实本县职业教育攻坚任务。设立职业教育财政专项资金,保证本县中等职业教育攻坚投入;组织初中毕业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保证进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当年初中毕业生达到45%以上;重点建设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在校生规模、办学条件达到攻坚指标要求;做好新设置在辖区内工业园区的技工学校的建设工作;执行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健全县(区)、乡(镇)两级职业培训网络,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扶贫开发培训等任务。

(三)市级行业部门责任:

1.市属各行业办学主管部门要继续办好所属职业学校,承担落实职业教育攻坚任务,继续加大对所举办的职业学校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确保所办学校生均办学条件和经费投入达到攻坚标准。积极举办起骨干示范作用的重点学校。在校生规模年均增幅不低于10%。支持学校利用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通过集团化办学方式扩大办学空间。

2.市发改委:将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并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全市职业教育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协调解决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相关问题。会同教育、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编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做好教育基础设施年度投资计划资金安排。

3.市教育局:负责全市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总协调,分解目标任务,并指导各县开展职业教育攻坚工作;优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统筹管理招生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中等职业教育信息与就业服务公共平台。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制定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会同市编制、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部门督促落实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协助市人民政府督导团开展职业教育攻坚督导评估工作。

4.市国资委和市经委: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的现代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体系,指导和管理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指导和督促全市各类规模以上企业向职业学校开放,为职业学校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培训场所和设备,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

5.市编办:牵头并会同财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就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落实问题提出意见,按程序报批。

6.市人事局:加强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会同教育、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健全职业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完善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教师的政策法规。指导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做好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定工作。

7.市建委:建立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绿色通道”,加快办理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的报建手续并简化程序,协助项目业主做好校舍勘察、设计、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和竣工验收备案工作。

8.市规划局:依据政策规定要求,在城镇总体规划范围内保证中等职业学校和配套设施规划用地,把职业学校建设列入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规划。

9.市国土局: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结合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预留建设用地范围内优先安排职业学校建设用地,落实职业学校建设用地标准、规模。

10.市财政局:落实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会同市教育、发展改革、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制定全市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会同市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助学政策体系。会同市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根据全市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等制定我市职业学校学生人均经费标准。制定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督查各县按照市的要求,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并及时拨付资金。配合市物价、教育部门合理确定职业学校的学费标准,确保学费收入全额用于学校运转及发展。

11.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和开展劳动力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调查,制定全市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定期向中等职业学校技能人才供求信息和工资价位信息。负责组织实施技工学校攻坚计划和技工学校专业结构调整;负责组织实施广西*高级技工学校项目建设,负责指导督促县(区)技工学校建设,加强对县(区)技工学校的办学指导。负责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建设,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就业服务,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制度。推进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落实国家规定的职业学校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政策。负责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规划落实。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计划”,推进全市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的落实,督促各县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

12.市农业局:组织实施农业实用人才培训,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完成培训任务。指导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业类专业建设。

13.市卫生局:组织实施医疗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加快市卫生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指导和督促市卫生学校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攻坚任务。

14.市审计局:对职业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落实、职业教育收费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指导县级审计部门开展此项工作。

15.市地税局:贯彻落实新企业所得税法等有关税收政策。加强对企业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的审核,督促企业合理安排使用职工教育经费,促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16.市扶贫办:负责制定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建立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网络和选定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组织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17.*职业技术学院:做好学院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按时完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任务;做好学院骨干专业对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辐射、引领工作。

(四)职业学校责任:确立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办学思想;明确面向产业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习制度。依据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调整设置专业;增强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质量、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建立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制度。科学合理规划,积极筹措经费,统筹学校建设和发展。师生比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教师学历达标、结构合理;完成年度招生任务。

(五)企业责任:积极参与或举办职业教育;为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进修培训提供必要的岗位、场所、劳动保护,支付合理的劳动报酬;支持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专业教师。按规定组织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

五、攻坚步骤

(一)20*年10月,召开全市职业教育攻坚工作会,布置攻坚具体任务,签订攻坚工作责任书。出台《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

(二)20*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88万人,向区内(含本市)中等职业学校送生3.84万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77万人;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升学率达到40%。核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定岗定编到校。落实学生资助政策。

(三)2009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89万人,向区内(含本市)中等职业学校送生3.9万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7.72万人;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升学率达到43%。补充教职工缺额。全面落实、完善学生资助工作。

(四)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89万人,向区内(含本市)中等职业学校送生3.99万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56万人;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升学率达到45%。完成预定的投资建设任务。建设好市一职校五象校区、市四职校西校区和市六职校仙葫校区以及广西*高级技工学校新校区。启动设置在市相思湖新区的市卫生学校新校区的建设工作。启动新设置在县辖区内工业园区的技工学校的建设。建成7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8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全面落实教职工编制工作。全面落实学生资助工作。

(五)2011年,全面开展我市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督查评估,并接受自治区攻坚工作验收。

六、攻坚保障措施

(一)经费保障。市、县人民政府根据本地职业教育规划,将职业教育攻坚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落实职业教育攻坚财政专项经费。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用于教育部分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10%;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50%。完善多渠道筹措经费投入机制。将职业学校收取的部分学费纳入攻坚经费中。职业教育机构接受社会资助和捐赠,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信用担保融资平台,市、县人民政府采取财政贴息等措施,协调金融机构向职业学校贷款支持职业学校建设。吸纳非财政性资金、社会资金发展职业教育,壮大民办职业技术学校。

积极筹措学生资助经费。学生生活费资助、学费资助经费主要由财政承担,按财政分级管理的原则执行。

(二)加强领导。成立*市职业教育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市长担任组长,相关副市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发改委、教育局、国资委、经委、编委办、人事局、建委、规划局、国土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局、卫生局、审计局、地税局、扶贫办、*职业技术学院、武鸣县、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的有关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职业教育攻坚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市辖六县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规划篇4

【关键词】:良好校风 工作计划 注重实践 教书育人

良好的校风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校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校风建设是育人的重要一环。几年来,我校努力把育人这个着眼点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建立起了全方位育人的优良校风,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学校管理工作必须抓好计划、检查和总结三个重要环节。学期开始时要搞好学校和各个部门的工作计划,学期中间要进行阶段性的工作检查,学期末要总结学校工作,交流教育、教学经验,评选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提出下学期的工作任务。

一、学校工作计划是全校师生员工集体行动的纲领

在这方面,作为一名校长的我首先向全校提出鼓舞人心富有吸引力的共同奋斗目标,使全校人员目标一致,行动一致,确实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教育集体。我觉得这是办好学校的重要条件。在开学初,组织全校工作人员讨论和制定工作计划,使大家明确本学年(期)共同奋斗的目标以及每个人应负的责任和要完成的任务。在统一计划下,各组、室、班级之间协调一致地进行工作。工作计划中规定了办学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和工作步骤。

学校工作计划的种类分全校工作计划,各组、室的工作计划,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学校卫生、体育工作计划以及课外活动工作计划等。全校工作计划是制定各个部门工作计划的基础,各个部门的工作计划又是全校工作计划的具体体现。制定工作计划的要求:

(一)深入研究党和政府有关的方针、政策,上级机关下达的指示和具体要求,本校的实际情况。找出本校工作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把上级的指示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作为提出计划的主要依据。

(二)工作计划中任务要明确,方法、步骤和措施要具体。列出各个工作项目,规定质量标准,完成日期,主要负责人和物质设备条件等内容。

(三)制定工作计划要走群众路线,使学校的工作目标与个人思想中的目标融为一体,把领导的意图变成群众自觉的行动,以提高工作计划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二、严格制度,实行管理育人。

学校工作检查是实现工作计划的重要保证一种良好风气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为此,我校首先强化管理,制定“团结、文明、勤奋、创优”的总方向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学生的言行举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保证这些制度的实施,发挥管理在育人中的作用,我们主要采取两种措施:

一是互相督查,分层负责,学校建立教师值日和学生值日制度.值日教师对学生负责,值日学生对班级负责,形成从上到下的严密督查体系;二是扶植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结合各种制度的实施,学校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扶植正气,打击邪气。为此?我校开展了争当升旗手活动,让表现优秀的学生轮流担任升旗手,并设立“文明学生”“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多种荣誉称号,在期末、年终给予评选、表彰,并设光荣榜,把照片在橱窗中展出,以弘扬正气。

检查和监督是学校领导人的重要职责之一。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改善和加强对学校工作的管理和领导。实践证明:只有计划而无检查,计划就会落空。所以,学校工作的检查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三、注意身教,教书育人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担任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又决定着其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在育人过程中,不但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上渗透思想教育内容,还要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通过自己良好风范来影响感染学生。如学校清扫卫生时,校长、教师人人动手和学生们一起干,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另外,我校也特别注重养成教育,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通过教师的严格要求,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

三、美化校园,注重实践,劳动育人

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教育因素,有重要的育人意义。美化校园同样是校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几年努力,我校的绿化、美化取得显著成果,使学生一走进校园就有一种清爽怡人的美感,自然就更不会有乱丢垃圾的现象了。在搞好外部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对教室和活动室进行了美化,全体教师在业余时间用彩塑纸精心刻制室内张贴物,对每一种规格、花样都反复推敲,力求规范、大方,做到精益求精。

劳动教育是学校育人不可缺少的内容。要把劳动教育过程作为思想教育过程,有计划、有目的的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来增强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在这方面,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外劳动基地进行。学生学会主管公益劳动,主要通过集体活动进行。班主任结合家长主管自我服务性劳动,主要采用小组和个人活动进行。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校外劳动实践性强的优势,通过听花卉栽培技术、温室大棚菜技术、蘑茹栽培技术讲座等,结合实践,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参加了生产劳动,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规划篇5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认识,一是整个国民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的总体层面,二是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子系统层面,三是当前主要劳动人口接受职业教育状况的差距层面。

1.1 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纲要》的第二章第三条阐述了这个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接着,以“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两基一进”战略目标的具体要求。十年内要实现这个目标,其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尽管“教育现代化”、“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强国”,这三个重要概念,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有待深化讨论;但我相信其测评的指标系列,既不会很轻松也不会太含糊。例如在“普及教育”方面,就已经具体量化了测评指标;高中的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力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这些指标还是比较实在的,并非高不可攀;但是就当前人口受教育状况的起步基础来说,要实现这些指标,其任务又确是艰巨的。

1.2 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纲要》第六章第14条阐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个发展目标可概括为“一个形成,两个满足”。所要形成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内容宗旨上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性特征;在结构形式上,强调衔接和协调,衔接的理念是终身教育,以能不断“适应”,中、高等职教协调,也是旨在“适应”。“两个满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依归,一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学习需求,二是满足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这两极依归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可是要实现“一个形成,两个满足”的目标,做到“面向人人”(不分穷富),又是确实不容易的。尽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测评指标还没有权威性出笼,“两个满足”在程度上也未作权威界定;但以“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要求,从“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来掂量,任务之艰巨是不言自明。在“面向人人”的宗旨下,首先就挑战目前定位于创收的职业教育,意味着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向“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转型,首先就得履行“财力投入”的职责(虽不是全责也是主责)。“面向人人”也意味着“普及教育”中包含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普及,将是继“普九”之后,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又一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职业教育普及(即使先普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中等职业教育),其对教育资源配置的要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会亚于“普九”,从而也说明了实现职业教育目标任务的艰巨性。

1.3 当前劳动人口接受职业教育的状况。今年开展的人口“六普”还未到登记时间,有关资料也待明年才知晓。现就2000年开展的“五普”资料和近年百分之一抽查资料来作说明。“五普”资料反映,贵港市20~59岁的登记人口(包括户籍所在贵港登记时在异地的人口;不包括户籍不在贵港,登记时居住在贵港的人口)共1879735人,占登记总人口(3940054人)的47.71%;受过中等专业(含中等技校)及以上(含研究生)教育的人数是116022人,占总人口的2.94%(接近3%),占20~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6.17%;如果减去60岁以上受过中专(含中等技校)及以上职业教育的人口,那么,在20~59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职业教育的所占比重还会小一些,将在6%以下。也就是说,在贵港市94%的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是没有受过职业教育的(也许这其中,有少数人通过自学或私自拜师确也具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技艺,但毕竟是少数)。可见职业教育普及任务之艰巨。诚然应该看到自“五普”到现在10年间的进步,以“五普”资料与“四普”相比,受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人数翻了一番,受过大学专科学历的人数是“四普”时的4.61倍,受过中专(含中等技校)学历教育的人数是“四普”时的2.65倍。如果当前20~59岁的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将189735人加上“五普”时10~19岁人口,再减去“五普”时50~59岁人口)为2515235人,“五普”时受过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的人为7249人,因近十年大学扩招幅度大(尤其是所谓“三本”如雨后春笋),且设其增幅为3倍,则推算有21747人;受过大学专科((包括高等职院)教育的,设其增幅为6倍,则推算应有(36887×6)221322人,占目前20~59岁的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18.23%,那么,在这个主要劳动年龄人群中,还有82%左右需要职业教育普及,仅一个地级市就有200多万人口亟需职业教育,任务之艰巨是绝不能低估的。

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决策的四个指向

《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个体系的构成可分为主体和对象两大方面,在此着重讨论主体的建构。在主体建构的一系列决策中,笔者认为下列四个指向是很关要的;

2.1 毫不动摇地把职业教育定性为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产品。

其意义,在《纲要》的第14条已阐述得很明白:“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明确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不充分认识其社会效益,不清醒看到这是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应对科技日新月异、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战略措施,而继续把职业教育定位于“创收”,不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都会成为空话;而且对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都会大打折扣,甚至会陷南辕北辙。在客观重要条件上,已达到了7万个亿财政收入的今天,政府也完全有条件提供职业教育这个“公共物品”。

2.2 在职业教育的实施中,政府责任的重新定位。这里说的“政府责任定位”,就是在职业教育资源组织和配置中,各级政府之间和同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定位。哪些教育资源该由哪一级政府组织和配置,或者各级共同负责,合理按比例去组织和配置,还有同级政府间的府际合作和协调(如不同地市之间,不同省区之间在专业设置上的合作和协调),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都必须明晰和量化。责任定位明晰,既便于监督,避免政府间自利动机中出现的合作“偷懒”和“小九九”打算;又可避免因领导人的变动而出现政策晃动或实施行动上的“龙头鼠尾”。对政府的责任,《纲要》在总体上作了明确的规定:“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诚然,这里的“纳入”、“促使”、“统筹”、“健全”,尤其是“统筹”,都非政府莫属。在职业教育的实施中,政府责任的重新定位就应当围绕这四个关键词所指的内容。今年九月下旬,温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可归结为三大方面: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二要切实提高职业培训质量,三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这三大方面综合和体现了“纳入”、“促使(或促进)”、“统筹”、“健全”的相应内容。、

2.3 重构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全社会参与职业教育,以“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为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是重构全社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的工作主线。要大力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业培训。须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同类型中小企业,可通过行业的组织协调,建构职业教育的合作制度,共同落实校企合作制度化。

2.4 重构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实施问责机制。这个问责体系从对象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问责;二是行业企业和社区的问责;三是职业教育学校的问责。从主体来说,一是各级纪监要负责检查监督职业教育有关政策的落实;二是各级人大要监督检查职业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实施,有关法规的执行情形;三是教育行政主管和其他有关部门对职业教育质量的监督和教育资源投入使用的规范。在问责机制的重构中,三大监督主体的分工,协调和合作是关键,人大的监督是最高层面的监督,负宏观方面,纪监、财政、审计和教育行政负具体方面的问责和评鉴,负教育资源投入的合规性和绩效性(含均衡性)监督和评鉴。在格局上,要形成一个“大教监”的监督体系,充分反映社区,行业和公民的呼声。问责机制的活力在于奖惩预设和对“无赖”、“小算盘泛滥”、“寻租”的积极设防,要把这些设防体现在一系列相关制度的设计(安排)上,体现在职业教育工作体系运作的各个环节上。

3.实施职业教育的几项超前性工作

3.1 调研和信息网建设。要在人口“六普”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更详细的劳动人口教育状况和劳动技能状况的调查,并对相关调查进行设计和部署。以此项调研成果作为职业教育规划编制的基础依据,作为劳动人口状况网络档案的基础资料。此项调研的战略意义在于使我国的“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更为科学化和扎实化,要切实做好调研设计,配置充分的调研资源,努力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和应用价值。

3.2 编制好各级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里的一个专题规划(子规划)。依次的省(区、市)、地(市)、县(市、区、旗)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与同级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也是同样的关系。有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专题或专项规划,才能使职业教育的实施获得具体的依循,有利于提高实施的可操作性和绩效。规划还是社会公共管理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所以,要配置充分的相应社会资源,编制好各级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这是实施职业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前提。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编制中,要特别介意面向不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村,关注贫困家庭尤其是零就业家庭的劳动人口,特别要注意地区的均衡发展和与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为此,职业发展规划不仅要注重职教学校的高、中级搭配,还要注重专业设置的协调和搭配,注重“双师”的培育、动员和组织。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规划篇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为解决时展产生的经济问题和就业问题的大背景下,国家于1999年在全国范围内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提高大学生比例,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高等教育在扩招的政策的带动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由于高校学生规模逐年增加,原有的高校各类资源已不能满足快速学生需要,特别是高校的人力资源。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高校不可能无限膨胀,高校人员编制也不可能无限扩大,为了保证高校的持续科学发展,基于以上考虑,很多高校将编制主要用于教学岗位、必要的教学辅助岗位和高级管理岗位,对于一些临时性、辅工作岗位采用劳务派遣的办法聘用劳务派遣人员。

2008年《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为劳务派遣制度的确立和劳务派遣的规范化提供的法律依据,2013年《劳动合同法》进行修订,更加明确了劳务派遣的试用范围,并对劳务派遣机构提出新的要求,保障劳动者的权利。虽然从制度设计上考虑了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但劳务派遣人员毕竟是弱势群体,在实际工作中,他们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劳务派遣人员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在诸多行业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仅就高校中劳务派遣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劳务派遣人员的职业规划和薪酬体系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劳务派遣人员面临的共同问题

劳务派遣是用人单位与派遣单位签订协议,由派遣单位提供人力资源的用工形式,原则上用人单位不直接和劳务派遣人员产生劳动关系,但要协助派遣单位做好劳务派遣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劳务派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雇佣单位和使用单位是两个主体,雇佣单位不使用,使用单位不雇佣,这就导致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岗位人员的忽视,主要表现在:

1.同工不同酬现象较为普遍

一般说来,从事《岗位说明书》确定的相同岗位工作应该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报酬。然而,高校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目的就是节省一些非关键性岗位的支出,减低高校的运营成本,达到节省事业单位支出的目的。在实际中,虽然劳务派遣人员从事和“正式职工”相同的工作,但是由于正式职工一般职称和学历都高于劳务派遣人员,所以同工不同酬在高校看来也是合乎情理之中。

2.无劳务派遣人员职业发展规划设计

在劳务派遣模式下,按照管理流程规定,用工单位协助派遣单位做好劳务派遣人员管理。高校认为劳务派遣人员是和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理应由派遣单位做好其人员的职业规划。处于劳务派遣机构和高校夹缝中的劳务派遣人员,他们缺乏关爱和温暖,显得无奈与无助,感觉前途渺茫,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和努力的方向。

3.劳务派遣人员的部分权力受到限制

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人员未签到劳动合同,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从而导致劳务派遣人员不能在用人单位加入工会。为了避免和劳务派遣人员产生劳动关系的嫌疑,高校一般不会同意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其工会,即使个别可加入高校工会,也不能享受到高校的各种福利和权利,当然高校工会更不会在相关福利上和内部机构据理力争了。在正式职工和劳务派遣人员产生利益纠纷时,高校往往会站在正式职工一边,维护其正式职工的利益。

以上就是高校劳务派遣人员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由于劳务派遣身份还有可能在小范围内存在一定的歧视。为稳定劳务派遣人员队伍的稳定,最大限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确保高校各方面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应构建适合劳务派遣人员的职业规划和薪酬体系。

二、加强劳务派遣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职业规划管理

加强劳务派遣人员的教育培训是提升劳务派遣人员软实力的需要,开展职业规划可以让劳务派遣人员明确奋斗目标,将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相结合。

1.围绕岗位能力要求开展职业培训

劳务派遣人员的学历相对于高校正式职工较低,专业能力和业务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但高校劳务派遣人员原则上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对于教育培训有内在的需要。通过培训,可以让劳务派遣人员感受到高校的关心和关爱,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劳务派遣人员的社会竞争力,在原有工作岗位上更加得心应手。

2.结合高校需要和个人发展方向开展职业规划

如果缺乏对劳务派遣人员的职业规划的管理,将导致劳务派遣人员找不到目标,碌碌无为,不利于提高员工素质,也会降低高校的竞争力。同时,如果高校放弃对劳务派遣人员的职业规划,也是一种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还会引起劳务派遣人员的离职,影响队伍稳定。

高校的岗位设置主要以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为主,劳务派遣人员主要受聘在管理岗位上,但是个别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取得更高等级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当然,个人开展职业规划必须和集体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个人的发展和能力提升应满足单位不断发展的需要。高校应根据对劳务派遣人员的专业特点和专业素养的评价,有意识提供不同岗位锻炼劳务派遣人员,让劳务派遣人员找到自身发展的方向。

三、根据劳务派遣人员职业规划设计薪酬体系

高校实行聘用制以来,每个岗位都有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岗位的工作量相对来说都是科技量化和计算出来的。原则上,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作报酬和社会福利应参照在编人员执行,但考虑到高校发展成本控制,劳务派遣人员报酬至少应不低于当地其他事业单位相同岗位劳动报酬。

劳务派遣人员薪酬体系应按照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分别设计,可参照高校各类各等级岗位收入情况制订劳务派遣人员独立薪酬福利机制,做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让劳务派遣人员能看到自己的下一个奋斗目标和长远目标,调动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建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劳动关系。

劳务派遣作为高校用工方式的补充,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预留了剩余编制,使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得以实现。只有维护好劳务派遣人员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才能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增强人资资源综合管理的效能。

参考文献:

[1]李雪贞,任梅.事业单位高层次劳务派遣员工权益问题的反思与前瞻[J].北方观察,2011(05).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规划篇7

素质教育基地是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切实加强和改进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造福广大青少年、教育下一代的重要任务,各乡镇(区)、县直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开展行动,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规划

素质教育基地是以实践教育为主,并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活动平台。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纳入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校外活动场所。在县城区,规划以原夹堤农校为中心,原西竺山中学刘家坝渔场学农基地、原围堤联校校址(机耕队)为劳动实践场所,县烈士陵园、帅孟奇同志陈列馆、县湿地保护区挂牌为特色教育场所,建设成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素质教育基地。各乡镇中心学校原有的学农基地、校办农场要恢复。没有学农基地、校办农场的乡镇中心学校,要利用拆校并点后闲置校园作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

三、采取优惠政策和有力措施,大力支持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

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是事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大事。县教育局要统筹安排,建立精干的管理队伍,配备优质的师资力量。县财政部门要逐步加大对县素质教育基地的投入力度。县国土资源、建设、规划等部门要把县素质教育基地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并及时办理好教育部门使用原夹堤农校、原西竺山中学刘家坝渔场学农基地、原围堤联校校址(机耕队)等场所的各种手续。其他相关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县素质教育基地的筹建和管理工作。各乡镇要积极支持属地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主动做好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办理及各种协调工作。

要采用多渠道筹措的办法解决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资金问题。要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和企事业单位、个人出资参与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对引进社会资金建设的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方和投资方要依据教育引资的法规政策,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四、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规划篇8

始于2014年4月29日的“深圳市全民素质提升计划”龙岗试点,是一项全新的民生实事,深圳市和龙岗区正全力推进,广大劳务工只需600元便可在厂内接受中职教育。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这算得上是一个提升自我的免费午餐,然而这个免费午餐一开始并不怎么受劳务工“待见”。

“我们要破除单纯的任务观念,激发在职劳动者自己想学要学的内在动力,本着‘边招生边开学’‘成熟一个班,开课一个班’的原则来推进此项改革。”深圳市龙岗区职业训练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从6月底开始,各教学点及独立开班的企业已陆续开学开课。最新数据显示,龙岗已开学开课45个班,学员2250人,到课率普遍在80%以上。

推进“全民素质提升计划”

有粗略数据显示,龙岗一线员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占到一半。专家分析,这说明我们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企业人才构成是金字塔结构,我们处于底座50%的人口是初中生,而发达国家为中专生。”

如何大规模提升在职劳动者的素质?这是深圳和龙岗产业转型升级必须面对的人才支撑问题,也是必须紧迫实施的工作。

为此,2014年4月底一场涉及深圳全市的全民素质提升计划在龙岗率先启动,尽管只是试点,但还是颇受关注。

据介绍,龙岗试点工作全年目标任务有三项,一是招收15000名在职劳动者接受中职教育,二是招收4000名在职劳动者接受成人大专学历教育,三是完成4000名在职劳动者参加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鉴定。

经过半年时间的推进,“全民素质提升计划”龙岗试点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较好的成效:目前已报名注册入读和预报名等待成班开学的学员17851名,其中成校报名注册入读和预报名5800名,社会教育培训机构预报名12051名;大专成人学历教育已经完成备案2017人,还有2000余人的资料正在审核、整理资料中,预计报名人数在5000人左右;中级及以上技能鉴定已经完成4164人,预计2014年考证总人数将达到6000人以上,较往年2600人有大幅度提高。

起初企业和员工都不“买账”

据悉,对于几近免费的“全民素质提升计划”,不少企业员工并不“买账”,业界分析主要是认识偏差、工学矛盾难解决,加上“18—35岁”这一年龄段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大期望值较高,有的员工对参加中职教育拿中专文凭不太认可。

其次,企业老板对开展在职劳动者中职教育表面上支持,但相当一部分企业老板怕影响企业生产,担心员工学到了技能增长了本领反而流失更快,或不愿分担10%的学费,只是口头上或思想上支持,“只打雷不下雨”。

再次,许多报名学员零散不能成班导致集中面授难组织。据介绍,目前学员选择专业分散,许多专业达不到开班人数,不能成班开课的零散学员达40%。如果要跨企业跨教学点相互调剂,又受区域、交通不便、工学矛盾等因素制约,如果取消开班人数规定,按“小班化”开课,现有人财物难以承受,尤其是专业师资严重不足,传统教法无法奏效,创新势在必行。

更为关键的是,尽管试点设置了10多个专业,中途又增设了5个,一年后文化基础、公民素养课程结束时,随之而来的技术实操阶段如何应对,尤其像汽修、数控技术、珠宝加工、中西餐点烹饪等专业,实操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目前部分专业缺乏训练基地,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实操课正常教学要求。

“作为一项前所未有的尝试,要在全市数以百万的劳务工之中进行大规模素质提升,有困难也是正常的,但目前所取得的进展来之不易。”龙岗区职训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仅靠单一宣传在短时间内转变大家的观念难度较大,下一步必须大胆改革。

“双元”办学得到学员认可

“全民素质提升计划”作为一项全新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为此,龙岗区职业训练中心在教学点、办学形式、专业课程上大胆尝试。

据了解,深圳“全民素质提升计划”龙岗试点初期主要依托各街道成校,但各成校力量、教学设备、场地及师资存在不足,无法独自承担对在职劳动者的全部培训任务。为此,龙岗区职训中心在原有8个成校教学点的基础上,通过公开遴选的方式,吸收40家教学实力较强、教学设施较完善、办学经验较丰富的公、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为教学点,参与在职劳动者中职教育。这些新增教学点热情高涨、方法灵活,仅一个多月时间,就接受预报名学员12051名。

在办学形式上,龙岗借鉴德国中职教育“双元制”模式,注重在可以独立办班的企业,由其提供办学场所、教学设备及实训师资,由学校送教上门、组织考试,进行日常教学管理,从而充分调动了企业、学校两个办学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好解决了工学矛盾,得到企业和学员的广泛认可。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他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比较论证,首次确定十门比较紧缺和适应的专业;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根据部分企业和员工需求,及时增设了珠宝打磨技术、平板印刷技术、电工技术、安全生产管理等五个专业;对那些能独立办班的大中型企业,开设其最需要、最紧缺的专业。

若干年后老板将跟着工人走

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便纷纷加入劳动大军,对于他们而言,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学历、接受高职教育并没有直接的通道。此次龙岗首试由政府推进、对在职员工进行大规模的中职教育,将有效打通劳动者终身教育体制的通道,意义重大。

在职劳动者素质提升最难的在于课程,目前,所有的普通中专教材都不适用于在职劳动者的中职教育。因此,针对在职劳动者的中职教育开发一门课程,就意味着打通一条终身学习通道。而龙岗正计划依托智慧城区建设探索智慧教育,把现代职业培训体系纳入其中。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规划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3-0029-04

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对社会影响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关系变化及应对策略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关系的转型

英国经济学家布劳格(M.Blaug)曾经指出:“人们把有限的积蓄,甚至不惜举债筹款来支付教育费用,不过是为了能够在将来获得金钱和非金钱的回报。”显然,这种回报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能否顺利地实现就业。西方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首次将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分开、劳动力质量与数量分开,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教育在提高人的就业能力、促进职业变迁等方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部分学者也都赞同此观点,在这一时期,中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尚处于萌芽阶段,同时高等教育供给也严重不足,大中专毕业生仍然沿袭“统包统配”的就业模式,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之间的关系十分明确。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提高个人工作收入中的作用不断显现出来。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关系问题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我国学者进一步探讨了教育在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中的积极作用,认为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可以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可以改变劳动观念、促进就业问题解决。其次,我国学者还研究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如何通过改革发展来充分发挥上述作用,认为高校应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自觉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调整专业结构,增强学校办学、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对劳动力结构的需求,从而更有利于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最后,我国学者运用西方教育经济学关于教育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对高等教育的收益状况进行了估计和解释,为高等教育对人们就业收入的贡献提供了实证依据。

然而,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存在确定性的一面,也存在不确定性的一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与之伴随的各项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张调整,每年以大约40-50万人的扩招人数增长。截至201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已然从过去的高等教育精英教育阶段迈入了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无疑,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为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教育供给不足、社会劳动力质量水平低下的局面。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其对社会就业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然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高学历人群中失业人数日益增多,人们过去因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得的就业“优势”已大为减弱,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已悄然发生了改变,正在由以往的确定性向不确定性关系转型。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关系转型的原因分析

1.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非常规化

国际上衡量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对我国而言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然而,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带有明显的“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功利性,发展速度过快、过于仓促。自1999年我国政府做出高校扩招决定后,当年即扩招47%,发展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绝对数量上全球第一,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而这样的“成果”,美国却用了近3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堪称世界壮举。然而,在入学率增长的同时,我国就业市场的培育和结构调整并不同步,就业岗位的增长率远不及高校入学率的增长,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没有改观,反而进一步扩大,客观上引发了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上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斯潘斯(A.Michael Spence)提出的教育信号理论可以很好解释此现象。教育信号理论认为,学历的信号功能对劳动者获得就业岗位及报酬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扩招造成的高等教育人数剧增,大量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致使教育的信号功能弱化,雇主很难从就业市场中筛选出合适的雇员。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能力者为了把自己从相对低能力者中区分开来,以获得满意的就业,遂不得不继续进行教育投资,本科毕业后继续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与此同时,个人对高等教育的追加投资进一步为国家扩招提供了现实依据,而扩招又进一步造成高等教育信号功能的弱化,再次造成高等教育过度投资,并且形成一种非良性循环的影响因素。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皮奥里(M.Piore)、多灵戈(P.B.Doeringer)、卡诺依(M.Camoy)等人提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现实的劳动力市场被制度性地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等类型。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要求求职者应具备的教育水平不同,在工作报酬、稳定性、劳动者获得晋升机会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劳动者很难在不同的市场之间流动。一些研究者提出我国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市场即是一个多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影响分割的因素包括区域和制度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行业的限制、工作经验的限制、就业时间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我国城乡二元分割对立。东西部发展差距显著,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给毕业生就业选择带来困扰。城乡、地区间收入差异明显,社会保障城乡分割,个体求职成本存在巨大差异。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取决于他们的就业收益预期和机会成本。在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存在如此巨大差距的现实国情下,到乡村和西部求发展无疑不利于毕业生们就业预期的实现,同时也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成本。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广大毕业生仍不情愿到农村和西部就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造成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的根本原因。

3.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社会就业需求结构不一致

劳动力就业市场对劳动力与人才的需求,既表现为一种数量的需求。也表现为对劳动力层次与人才学科专业结构的需求。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比如:一些研究者基于1998-2007年数据,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我国高等教育各层次的招生人数的变化确实影响到就业结构的调整,尤其影响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在于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构变化,高校在面对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时,常常是被动的,反应滞后的,而恰恰是结构问题,已经凸显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第一位的大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突出。首先,我国高校扩招缺少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动力,也不受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制约,导致高校一味追求扩大规模,忽视市场需求,专业的设置及调整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人才培养结构严重失衡、毕业生数量激增与就业越来越困难并存的局面:其次,由于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特色定位没有相应的政府计划指令和促动,各高校片面追求学生数量最大化,于是专科学校效仿本科学校、本科学校效仿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则力求学科更齐全,致使专科学校到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和培养模式趋同,忽视质量和特色的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严重脱节,在这种情形下,毕业生就业难。结构性失业自然不可避免出现。

4.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然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毛入学率仍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因而不少研究者认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属于“伪问题”,表面的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和不良择业行为。在城市就业工作岗位增长逐步放缓的情况下,很多毕业生仍然以精英教育的就业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就业选择,就业预期过高,出现“东高西低”、“眼高手低”等现象。比如,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偏向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一线城市,有意向到西部及边远省区的毕业生甚少: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成了毕业生们的“宠儿”,而很多中小型企业急需人才的空缺岗位却无人问津,当前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报考热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工资收入预期上,毕业生的期望值与实际值也有较大差距,这些现象充分表明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存在很大误区,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不合理性,许多高素质人才找不到合适工作,人才浪费愈来愈严重。结果出现了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与自愿性失业并存的局面。

三、应对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不确定性关系的策略

1.转变观念,拓宽就业领域

首先,要教育引导毕业生积极转变观念。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组织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到村任职计划”、“农技特岗计划”等各类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其次,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全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基地建设,进~步加强创业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最后,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高校要建立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政府要根据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特点,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措施。将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就业援助体系等。

2.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性互动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规划篇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3-0029-04

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对社会影响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关系变化及应对策略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关系的转型

英国经济学家布劳格(m.blaug)曾经指出:“人们把有限的积蓄,甚至不惜举债筹款来支付教育费用,不过是为了能够在将来获得金钱和非金钱的回报。”显然,这种回报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能否顺利地实现就业。西方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首次将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分开、劳动力质量与数量分开,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教育在提高人的就业能力、促进职业变迁等方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部分学者也都赞同此观点,在这一时期,中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尚处于萌芽阶段,同时高等教育供给也严重不足,大中专毕业生仍然沿袭“统包统配”的就业模式,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之间的关系十分明确。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提高个人工作收入中的作用不断显现出来。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关系问题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我国学者进一步探讨了教育在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中的积极作用,认为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可以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可以改变劳动观念、促进就业问题解决。其次,我国学者还研究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如何通过改革发展来充分发挥上述作用,认为高校应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自觉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调整专业结构,增强学校办学、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对劳动力结构的需求,从而更有利于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最后,我国学者运用西方教育经济学关于教育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对高等教育的收益状况进行了估计和解释,为高等教育对人们就业收入的贡献提供了实证依据。

然而,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存在确定性的一面,也存在不确定性的一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与之伴随的各项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张调整,每年以大约40-50万人的扩招人数增长。截至201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 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已然从过去的高等教育精英教育阶段迈入了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无疑,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为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教育供给不足、社会劳动力质量水平低下的局面。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其对社会就业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然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高学历人群中失业人数日益增多,人们过去因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得的就业“优势”已大为减弱,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已悄然发生了改变,正在由以往的确定性向不确定性关系转型。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关系转型的原因分析

1.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非常规化

国际上衡量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对我国而言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然而,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带有明显的“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功利性,发

展速度过快、过于仓促。自1999年我国政府做出高校扩招决定后,当年即扩招47%,发展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绝对数量上全球第一,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而这样的“成果”,美国却用了近 3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堪称世界壮举。然而,在入学率增长的同时,我国就业市场的培育和结构调整并不同步,就业岗位的增长率远不及高校入学率的增长,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没有改观,反而进一步扩大,客观上引发了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上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斯潘斯(a.michael spence)提出的教育信号理论可以很好解释此现象。教育信号理论认为,学历的信号功能对劳动者获得就业岗位及报酬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扩招造成的高等教育人数剧增,大量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致使教育的信号功能弱化,雇主很难从就业市场中筛选出合适的雇员。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能力者为了把自己从相对低能力者中区分开来,以获得满意的就业,遂不得不继续进行教育投资,本科毕业后继续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与此同时,个人对高等教育的追加投资进一步为国家扩招提供了现实依据,而扩招又进一步造成高等教育信号功能的弱化,再次造成高等教育过度投资,并且形成一种非良性循环的影响因素。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皮奥里(m.piore)、多灵戈(p.b.doeringer)、卡诺依(m.camoy)等人提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现实的劳动力市场被制度性地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等类型。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要求求职者应具备的教育水平不同,在工作报酬、稳定性、劳动者获得晋升机会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劳动者很难在不同的市场之间流动。一些研究者提出我国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市场即是一个多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影响分割的因素包括区域和制度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行业的限制、工作经验的限制、就业时间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我国城乡二元分割对立。东西部发展差距显著,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给毕业生就业选择带来困扰。城乡、地区间收入差异明显,社会保障城乡分割,个体求职成本存在巨大差异。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取决于他们的就业收益预期和机会成本。在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存在如此巨大差距的现实国情下,到乡村和西部求发展无疑不利于毕业生们就业预期的实现,同时也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成本。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广大毕业生仍不情愿到农村和西部就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造成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的根本原因。  3.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社会就业需求结构不一致

劳动力就业市场对劳动力与人才的需求,既表现为一种数量的需求。也表现为对劳动力层次与人才学科专业结构的需求。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比如:一些研究者基于1998-2007年数据,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我国高等教育各层次的招生人数的变化确实影响到就业结构的调整,尤其影响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在于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构变化,高校在面对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时,常常是被动的,反应滞后的,而恰恰是结构问题,已经凸显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第一位的大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突出。首先,我国高校扩招缺少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动力,也不受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制约,导致高校一味追求扩大规模,忽视市场需求,专业的设置及调整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人才培养结构严重失衡、毕业生数量激增与就业越来越困难并存的局面:其次,由于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特色定位没有相应的政府计划指令和促动,各高校片面追求学生数量最大化,于是专科学校效仿本科学校、本科学校效仿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则力求学科更齐全,致使专科学校到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和培养模式趋同,忽视质量和特色的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严重脱节,在这种情形下,毕业生就业难。结构性失业自然不可避免出现。

4.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然进入大众化阶段,但

毛入学率仍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因而不少研究者认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属于“伪问题”,表面的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和不良择业行为。在城市就业工作岗位增长逐步放缓的情况下,很多毕业生仍然以精英教育的就业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就业选择,就业预期过高,出现“东高西低”、“眼高手低”等现象。比如,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偏向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一线城市,有意向到西部及边远省区的毕业生甚少: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成了毕业生们的“宠儿”,而很多中小型企业急需人才的空缺岗位却无人问津,当前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报考热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工资收入预期上,毕业生的期望值与实际值也有较大差距,这些现象充分表明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存在很大误区,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不合理性,许多高素质人才找不到合适工作,人才浪费愈来愈严重。结果出现了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与自愿性失业并存的局面。

三、应对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不确定性关系的策略

1.转变观念,拓宽就业领域

首先,要教育引导毕业生积极转变观念。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组织实施好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到村任职计划”、“农技特岗计划”等各类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其次,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全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基地建设,进~步加强创业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最后,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高校要建立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政府要根据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特点,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措施。将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就业援助体系等。

2.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性互动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规划篇11

关键词: 中职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教育;劳动意识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attitude to labor; labor education; labor awareness

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初中级劳动者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自然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学校过分注重对学生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方面的教育。中职学生在校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意识不强,顶岗实习期间不愿吃苦,怕累怕脏,由此可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劳动观念的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1 中职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的主要表现

1.1 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班内任务有大有小,有轻有重,安排值日表时不可能真正做到“人人平等”。那么那些承担繁重、扫尾任务的学生,自然要在最后才能忙活起来。而那些只要完成细琐任务的学生在做完自己份内的事情之后,就会站在一旁等组内其他学生,没有主动上来帮忙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集体荣誉感一点都得不到体现。

1.2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有些学生在值日时会将自己负责的区域范围打扫之后,就丢下劳动工具走了。至于自己负责的区域到底干不干净,干净程度如何,劳动委员有没有检查,需不需要重新打扫;即便打扫完了,劳动工具放在哪,要不要摆放整齐,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还有些学生虽然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自己又懒得动手,又不愿意去做;又找不到别人帮忙,就装作忘记了。等到班干部或者班主任问起的时候,他就装作一脸无辜的样子,表明自己不知道抑或忘记了。

1.3 以己度人,推己及物 有的学生在轮到自己值日的时候,将属于自己份内的事情不做,而强行摊派给其他的学生;更有甚者,竟然拿着父母的血汗钱,雇自己的同学帮自己打扫卫生。有的学生临时任务安排时,直接就是“我不愿意”。

以上种种表现只是中职学生平时劳动表现中的一个个缩影,由此可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劳动观念的教育势在必行。

2 加强中职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2.1 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几千年来就有的“学而优则仕”的封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使得社会各个层面对职业教育有着错误的认识: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一线操作工的,伴随着他们的只“苦、累、脏、差”,就是在厂里干活的。正是社会的普遍看法具有片面性,使得大部分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自卑心理,觉得来职业学校念书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在亲朋面前甚至都不敢或不愿谈及自己的学校,专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疏于管理自己,放纵自己,就会更不利于职业教育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2.2 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要适应未来的职业活动,固然需要足够的知识和较为完善的技能,但是一个人的主观意识直接决定着人的能力的发挥和行为的结果[1]。而且现代社会特别提倡劳动者的素质,没有高尚的劳动品质和极强的劳动能力,员工的技术优势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工作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在高的技术水平也无济于事。职业教育作为就业性教育,其培养学生毕业之后将直接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能否健康发展,能否成功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与自身的劳动素质紧密相关。

因此,中职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与未来职业的关系,才能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3 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表现为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2],而劳动教育总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和道德意义,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劳动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劳动美德,养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改变懒惰的劳动习惯,塑造自己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强健体魄,在劳动的过程中养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 中职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的主要原因

3.1 学生娇生惯养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是培养学生的天然学校。现在的中职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并且许多家庭都是合二为一,孩子作为两个家庭的独苗,自然是家里的宝贝,这些长辈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哪怕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让学生动手去做。正是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与纵容,使许多学生眼里看不到具体的“劳动”。再加上家长的片面教育,养成了学生不爱、不肯劳动的坏习惯。

3.2 学校教育缺失 学校在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工作计划时,劳动教育会被写入计划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即使是在劳动礼仪周,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打扫之后,保证校园的干净整洁,再利用中间的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的学校将学校的卫生工作外包给保洁公司,学生就更没有机会在学校参加劳动了,让劳动教育成了一句空话。

3.3 教育方式错误 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在教育学生时,经常采用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学生迟到,罚值日;损坏公物,罚扫地;打架斗殴,罚打扫厕所。这种惩罚性的劳动往往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对劳动产生一种厌恶。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对“劳动最光荣”的传统美德产生质疑。

4 转变和强化中职学生劳动意识的措施

职业教育其实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直接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因此,要转变和强化中职学生的劳动意识,校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多渠道展开劳动认识教育

4.1.1 学校层面 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除了在时间上要给以充分的保障外,还需要给学生积极营造一个具有劳动氛围的环境: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黑板报做专题宣传,班会课上做专题教育;另一方面利用职业院校的优势,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同时,还需要在实训车间张贴有关“劳动最光荣”的宣传标语,悬挂“劳动模范”的光辉画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些时候,无声的教育才是深入人心的教育。

4.1.2 学生层面 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擅长到擅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积累与运用的过程,是改造社会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活动。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手脑并举,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学生在自身层面应当树立正确的劳动认识:劳动是个人在社会上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体现,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未来。其次,应积极配合好学校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第三,要不定期展开评价,及时对自身的言行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帮助自己尽快全面清楚地认识自己和改正自己。 4.1.3 社会层面 首先,应该让学生正确了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而诞生的教育,是为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服务的,是为了将来顺利就业而服务的。其次,帮助学生搞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联系与区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都属于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经济。只不过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实践操作能力,普通教育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4.2 多载体深化劳动教育

4.2.1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从个人角度来讲,通过对个人所处的环境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是核心,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尤其是新生中有87%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可有可无[2]。学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还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作出调整,以适应个人的发展需要。

4.2.2 礼仪周活动塑造学生 劳动礼仪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定时间量的劳动,让学生明白劳动的目的和意义:劳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强身健体,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水平,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实施学生劳动礼仪周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人主人翁意识、自立意识、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和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现代职业素养。因此,深入开展劳动礼仪周活动,落实并做好劳动礼仪周活动,使得劳动观念深入学生内心。

4.2.3 榜样带动学生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对劳动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之后,老师必要的引导示范则起着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更强调:“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3]。”中国自古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所以,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积极参与其中并没有降低老师的身份,反而给学生以无言的鼓励与鞭策,同时,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4.2.4 竞赛提升学生 有竞争才有激情,才有动力。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学生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之后,需要逐步并迅速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开展竞赛活动是最直接最有效果的形式。通过多种劳动竞赛,不但强化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更深化了他们劳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道理情操。

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认真反省了自己的失误,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4],适时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自理和自立能力,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劳动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幸兴.当代中职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思考[N],2010-8-3.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规划篇12

关键词:中职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教育;劳动意识

Keywords: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students;attitudetolabor;laboreducation;laborawareness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初中级劳动者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自然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学校过分注重对学生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方面的教育。中职学生在校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意识不强,顶岗实习期间不愿吃苦,怕累怕脏,由此可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劳动观念的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1中职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的主要表现

1.1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班内任务有大有小,有轻有重,安排值日表时不可能真正做到“人人平等”。那么那些承担繁重、扫尾任务的学生,自然要在最后才能忙活起来。而那些只要完成细琐任务的学生在做完自己份内的事情之后,就会站在一旁等组内其他学生,没有主动上来帮忙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集体荣誉感一点都得不到体现。

1.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些学生在值日时会将自己负责的区域范围打扫之后,就丢下劳动工具走了。至于自己负责的区域到底干不干净,干净程度如何,劳动委员有没有检查,需不需要重新打扫;即便打扫完了,劳动工具放在哪,要不要摆放整齐,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还有些学生虽然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自己又懒得动手,又不愿意去做;又找不到别人帮忙,就装作忘记了。等到班干部或者班主任问起的时候,他就装作一脸无辜的样子,表明自己不知道抑或忘记了。

1.3以己度人,推己及物有的学生在轮到自己值日的时候,将属于自己份内的事情不做,而强行摊派给其他的学生;更有甚者,竟然拿着父母的血汗钱,雇自己的同学帮自己打扫卫生。有的学生临时任务安排时,直接就是“我不愿意”。

以上种种表现只是中职学生平时劳动表现中的一个个缩影,由此可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劳动观念的教育势在必行。

2加强中职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2.1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几千年来就有的“学而优则仕”的封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使得社会各个层面对职业教育有着错误的认识: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一线操作工的,伴随着他们的只“苦、累、脏、差”,就是在厂里干活的。正是社会的普遍看法具有片面性,使得大部分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自卑心理,觉得来职业学校念书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在亲朋面前甚至都不敢或不愿谈及自己的学校,专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疏于管理自己,放纵自己,就会更不利于职业教育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2.2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要适应未来的职业活动,固然需要足够的知识和较为完善的技能,但是一个人的主观意识直接决定着人的能力的发挥和行为的结果[1]。而且现代社会特别提倡劳动者的素质,没有高尚的劳动品质和极强的劳动能力,员工的技术优势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工作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在高的技术水平也无济于事。职业教育作为就业性教育,其培养学生毕业之后将直接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能否健康发展,能否成功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与自身的劳动素质紧密相关。

因此,中职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与未来职业的关系,才能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3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表现为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2],而劳动教育总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和道德意义,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劳动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劳动美德,养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改变懒惰的劳动习惯,塑造自己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强健体魄,在劳动的过程中养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中职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的主要原因

3.1学生娇生惯养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是培养学生的天然学校。现在的中职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并且许多家庭都是合二为一,孩子作为两个家庭的独苗,自然是家里的宝贝,这些长辈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哪怕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让学生动手去做。正是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与纵容,使许多学生眼里看不到具体的“劳动”。再加上家长的片面教育,养成了学生不爱、不肯劳动的坏习惯。

3.2学校教育缺失学校在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工作计划时,劳动教育会被写入计划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即使是在劳动礼仪周,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打扫之后,保证校园的干净整洁,再利用中间的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的学校将学校的卫生工作外包给保洁公司,学生就更没有机会在学校参加劳动了,让劳动教育成了一句空话。

3.3教育方式错误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在教育学生时,经常采用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学生迟到,罚值日;损坏公物,罚扫地;打架斗殴,罚打扫厕所。这种惩罚性的劳动往往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对劳动产生一种厌恶。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对“劳动最光荣”的传统美德产生质疑。

4转变和强化中职学生劳动意识的措施

职业教育其实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直接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因此,要转变和强化中职学生的劳动意识,校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多渠道展开劳动认识教育

4.1.1学校层面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除了在时间上要给以充分的保障外,还需要给学生积极营造一个具有劳动氛围的环境: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黑板报做专题宣传,班会课上做专题教育;另一方面利用职业院校的优势,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同时,还需要在实训车间张贴有关“劳动最光荣”的宣传标语,悬挂“劳动模范”的光辉画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些时候,无声的教育才是深入人心的教育。

4.1.2学生层面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擅长到擅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积累与运用的过程,是改造社会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活动。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手脑并举,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学生在自身层面应当树立正确的劳动认识:劳动是个人在社会上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体现,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未来。其次,应积极配合好学校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第三,要不定期展开评价,及时对自身的言行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帮助自己尽快全面清楚地认识自己和改正自己。4.1.3社会层面首先,应该让学生正确了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而诞生的教育,是为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服务的,是为了将来顺利就业而服务的。其次,帮助学生搞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联系与区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都属于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经济。只不过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实践操作能力,普通教育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4.2多载体深化劳动教育

4.2.1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个人角度来讲,通过对个人所处的环境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是核心,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尤其是新生中有87%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可有可无[2]。学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还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作出调整,以适应个人的发展需要。

4.2.2礼仪周活动塑造学生劳动礼仪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定时间量的劳动,让学生明白劳动的目的和意义:劳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强身健体,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水平,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实施学生劳动礼仪周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人主人翁意识、自立意识、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和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现代职业素养。因此,深入开展劳动礼仪周活动,落实并做好劳动礼仪周活动,使得劳动观念深入学生内心。

4.2.3榜样带动学生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对劳动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之后,老师必要的引导示范则起着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更强调:“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3]。”中国自古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所以,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积极参与其中并没有降低老师的身份,反而给学生以无言的鼓励与鞭策,同时,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4.2.4竞赛提升学生有竞争才有激情,才有动力。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学生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之后,需要逐步并迅速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开展竞赛活动是最直接最有效果的形式。通过多种劳动竞赛,不但强化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更深化了他们劳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道理情操。

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认真反省了自己的失误,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4],适时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自理和自立能力,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劳动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幸兴.当代中职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思考[N],2010-8-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