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6 09:31:03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1

节目形态比较

《新闻1+1》的前身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央视论坛》栏目。作为一档纯粹的评论性栏目,《央视论坛》在后期选题范围狭窄,多是针对国家政策进行的阐释和解读,言论一边倒,主持人和嘉宾都是代表媒体的观点,论坛中缺乏百姓声音,对于观点的阐释也缺乏论辩色彩,是一档缺乏“个性”的节目,最终被观众远离。?q?在此之前,央视已有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话题类评论节目,有以《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为代表的调查类评论节目,有以《面对面》为代表的人物访谈式的评论节目。《央视论坛》的创办定位就是纯观点解析式的评论节目,后期因逐渐脱离初始宗旨而于2006年停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闻频道经过精心策划和筹备,为白岩松量身打造了这档直播新闻评论节目,弥补了新闻频道纯观点式新闻评论节目的空缺,也避免了多数新闻评论节目的弊病――述多于评。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尤其是节目采取现场直播形式,打破传统的新闻栏目播报旧制,向观众展现当天新闻话题的事件全貌,解读事件真相,不仅满足了观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也满足了他们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及意义的深层次需求。

在《时事开讲》创办之前,在国内以评论员身份去讲话的电视节目几乎没有,《时事开讲》的创办开创了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最重要的是,在凤凰卫视的高层看来,这个节目几乎没有成本,而且是在大家最不看好的晚上23点50之后,即使反响不好,影响也不会太大。就是在这种试试看的情况下,中国第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开播了,但是之后这个节目以其独特、犀利、大胆的言论吸引了大批政界、商界、教授、学生等观众群的追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引起其他电视台的效仿。

《新闻1+1》与《时事开讲》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纯观点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且都采用直播的方式(后者是准直播,录制与播出时间间隔很短,几乎没有剪辑,在此也算作是直播形式);二者都是每周周一至周五播出,但播出时间不同,《新闻1+1》现在的播出时间是每晚21:30,而《时事开讲》调整之后为每晚23:05左右播出。

节目选题比较

《新闻1+1》和《时事开讲》分别作为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的王牌时事新闻评论栏目,在选题上具有众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以当天或最近发生的、引起大家广泛关注和议论的新闻为选题进行评论,选题一般集中在时事新闻、社会民生、经济、军事之类。但因为二者的播出平台不同,在选题方面还是各有差异。与代表党和国家的中央电视台不同,凤凰卫视是一家商业电视台,其背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选题范围。但是以普通话为播放语言的凤凰卫视是一个有着强烈华人意识的中文媒体,华语媒体身份以及作为面向全球华人的媒体,决定了拥有共同的文化之根的凤凰评论员,用华人的思维和观点来解读新闻事件,从民族的立场发表言论。

凤凰卫视的很多节目是没有人审稿的,这就为节目的选题拓展了很大的空间。凤凰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不仅把视线放在国内大陆地区新闻事件的评论上,更是将眼光放在大陆电视台很少报道和评论的港澳台新闻事件上。台湾的政坛变化和每次选举的进展都是凤凰卫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热门话题。凤凰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另类选择”“多元化选择”的特点凸显出其选题上的独特个性。此外,凤凰卫视开拓的评论空间还在于国际问题方面,他们会针对当下发生的热门国际话题给予置评,积极争夺事件的“第一解释权”。

评论员特色及评论视角比较

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来讲,评论员在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节目的标志和品牌。他们通常具备相对独立和完全的话语姿态,而且有着深厚的知识积累及较强的判断力和影响力,对新闻事实进行解读性分析、价值判断或是形势预测。“在以评论员为中心的电视时评中,主持人成为配角,成为代表观众参与言论的符号,并且可以藉此补充新闻背景、分析新闻性质和走势、评价事件意义和影响等。但在具体操作中,主持人与评论员一起把握评论氛围和话题走向,其侧重点因栏目而各有差别。”?r?

《新闻1+1》较为固定的评论员是白岩松,但是当涉及一些较为专业的领域,节目会邀请一些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和高级官员作为节目评论员,因此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尽管《新闻1+1》的创办宗旨是“给您不一样的解析”,力求对事件进行深刻、公正的评论,但由于行政和体制的双重规范,它会不可避免地站在党和国家的角度去解读事件。值得称赞的是,《新闻1+1》的节目评论员并没有一味宣讲和图解党和政府的声音,尤其在涉及政府的一些负面新闻时,评论员会给予客观甚至严厉批评性的言论,这也是节目开播以来受到广大观众欢迎的主要原因。

与《新闻1+1》相比,《时事开讲》拥有自己固定的“自由评论员”,他们签约于凤凰卫视,有的还担任一些高层管理职务,但由于凤凰卫视的媒介性质和运行机制不同,所以他们的话题顾忌较少。同时,凤凰卫视“名记者、名主持人、名评论员”的“三名”战略也使节目评论员们的个性特征非常鲜明,言论风格和语言表现从来不拘泥于任何形式,观点独特、辛辣,尤其是站在世界华人的大角度去评析新闻事件,给内地观众不一样的解析和评论。由于争取到了“第一解释权”,因此在对外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节目谈话过程控制比较

《新闻1+1》与《时事开讲》在谈话过程管理方面也有所不同。《新闻1+1》开创了一种“双人舞蹈”的新范式,董倩的身份是主持人,对节目进行引导,对新闻意见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形成双人立体交互式评说模式。在《红包怎么包》这期节目中,当白岩松把东莞市政府的红包计划与港澳进行比较时,董倩提出质疑:“刚才你举的澳门和香港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例子,是一种无条件的社会分红方式,而我们今天说的东莞市尝试性的做法是有条件的,……有可比性吗?”采用这样的节目样态是非常科学的,它既能避免直播中出现偏私或者无意识消解核心价值体系的话语,又体现了“不一样的解析”这句栏目宣传语的能指。?s?

《时事开讲》的谈话过程管理主要由评论员控制。主持人的作用只是提出问题以引出评论的由头,在评论员展开评论之后,主持人就成了聆听者。评论员完全掌握节目话语的主导权,他可以等待主持人发问,也可以自己设置问题,自问自答。《时事开讲》节目主持人董嘉耀认为“我作为串场,只能提供新闻背景事实和外界的反应,但不能发表意见和评论。我的意见和取向,甚至对于这件事的看法隐含在我的发问与对于此事件的最后结论。最重要的是,我恪守这样一个原则,新闻和评论必须分开。我提供的是新闻,但绝对不是评论。”?t?这个认知也彻底改变了董嘉耀对节目形态的整体操控。

《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目前唯一的一档纯观点式新闻评论节目,开播时间虽短,但从它身上折射出了多年来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状况。它是扩大央视部级电视台影响力的核心举措,是其完善频道专业化、提升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在新闻频道系统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我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时事开讲》已有10余年的历史,依旧是凤凰卫视的品牌评论节目,尤其受高端受众的青睐,其“民族性、国际化”的节目定位,与凤凰卫视的办台方针与目标是一致的。二者都是当下比较成功且具有代表性的新闻评论节目,对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同时也必将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化、法制化建设做贡献。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栏目责编:胡江银

注释:①张禹:《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初探》,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2

一、概述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新闻评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方法是比较概括和抽象的,主要通过分析说理的方法,从理论、政治、政策和思想上去启发和引导读者,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评论已经成为包括通讯社、广播、电视在内各类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体裁,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新闻评论可以就全局性的市政发表宏观大论,也可以一事一议,深刻阐述某一观点或某一问题,而我们工作中接触得更多的则是配合热点新闻,就新闻报道无法充分阐述的内容,用言论的形式加以阐述,使热点宣传更具有可读性、指导性,作为一个广播中的新闻节目,评论是新闻的灵魂,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旗帜,一个新闻节目如果有没有评论,或者有没有好的评论,是品位高低的明显标志,比如某媒体在推出的《XX时评》专栏,时效性强,内容紧贴社会热点,观点鲜明集中,更为重要的是其形式新颖,新闻特性突出,获得了业界内外的广泛好评。

二、新闻评论的作用

1.引导舆论作用。新闻评论对舆论的引导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表现为对某一新闻事件性质、意义的价值判断,通过评价、解释、分析,提示人们应如何面对发生的事件,并做出怎样的反映,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缓解社会冲突,对主流意识形态起主导作用,尤其在危机环境下,帮助社会达成共识,新闻评论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为群众解疑释惑;使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指明方向。

2、监督舆论作用。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更注重观点的传播形式,同样起着监督社会舆论的作用,新闻评论以观点见长,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评论在舆论监督中处于一种显要的地位,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不良之风和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它以如下两种形态来实现监督舆论的作用,从而保证新闻信息有效传达,一是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新闻文体,在注重观点的同时,注重对新闻事实的呈现,产生了新闻评论与述评相结合的形式,并根据报纸、电视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组合方式;二是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媒体观点的阐释,更大的目的在于呈现主流民意,激发更深层次的舆论产生,从而产生最大的传播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新闻评论不仅实现了舆论监督,更能在传媒与司法中找到平衡点,将传媒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3、深化和表明舆论态度作用。通过新闻评论的方式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表明态度、指出症结、提出希望和看法,引导社会认识;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策、理论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局限于就事论事;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代表一定的机构、组织对当前重要问题和事件形成一定的态度、观点、看法;可以指导受众的意见走向、行为走向,形成社会性的舆论压力,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是引发体制性解决思路的最好手段,除了上述作用之外,新闻评论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帮助人们通过新闻媒体对于公共事务进行意见交流――这些意见交流往往由新闻报道而促发,在这个意义上,新闻评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们是一个属于“新闻的”文体,而且在于它是人们进行普遍的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

三、对新闻评论的要求

1.坚持“三贴近”原则,走群众路线。新闻评论是依附于新闻事实而展开的评论性文章,而新闻事实是来自于实际生活,来自于群众之中,脱离群众去评论,只是为了评论而评论,这样的评论没有什么社会价值,新闻评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说理来使人明理,所以必须明确的是,其受众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其语言必须通俗易懂,此外,群众生活在基层,对基层的情况最为熟悉,对社会问题,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经过编辑指导后也能成为佳作,而广大群众作者的时评经常在报纸上出现,将会更好地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丰富时评的内容,扩大影响范围。

2.注重时效,走新鲜路线。新闻评论必须及时就新闻加以评论,否则,时过境迁,评论的作用就将大打折扣,欲使新闻评论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应把握好评论的时效性和新鲜性,对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的热点及难点,及时加以剖析和评说是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担负起的责任,各大报纸也纷纷意识到了这点,评论版和新闻版时有互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报道体系,人们先明事,后明理,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但是,时评一定要有可评之事,如果硬要拼凑,只会降低作品的质量。

3.提倡个性化,走品牌路线。D・霍夫斯特曾说过,你想要理解任何一条消息,必须先有一种消息告诉你如何理解它,新闻评论是以朴实的语言告诉受众如何去理解新闻蕴涵的意义,对一个新闻事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谁能时常提出高质量、有个性的观点,谁就可以在众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从而抓住读者、吸引读者。

4.评论要有“据理力争” 。其实这个词主要的两个字“力”和“理”。就是既要充满激情,又要富于理性。写新闻评论不能温良恭俭,或者似是而非,要有不吐不快的气势,除了激情外,还需有理性,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理论的阐述,新闻评论说到底还是讲道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说理是评论的灵魂所在,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给人民时评提出的要求就是“言之成理,述之有情”。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3

在资讯类节目信息量已经非常丰富的情况下,电视媒体工作者必须认识到,一档电视节目要想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节目的制作就必须从受众出发,抓住受众的兴趣点,并努力做到超出受众的期待。央视《新闻1+1》节目从2008年3月24日创办以来,其新颖的节目形式和深入的内容解析,很快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同时在业界赚足了口碑。用接受美学研究法的观点来分析央视《新闻1+1》成功的原因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学教授尧斯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美学概念。这一概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紧紧抓住“作者-作品-读者”这一全面动态过程,认为读者能动的接受意识是文学作品的效果的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读者的地位超过了作者的地位,读者是使文本得以成为作品的不可或缺的关键①。

伊塞尔是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不是“赋予”与“接受”的简单关系。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文本所传达的信息是双向流动的。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来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发现,在节目传达观点和态度的整个过程中,受众不只是接受者,更是创造者,受众才是使电视节目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二、接受美学观点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启示

将接受美学的观点引入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其主要启示在于电视新闻节目要“说”什么、如何“说”,才能正确处理好传播者和受众间的关系,从而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1、“说”什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内容要满足受众的需求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的诸价值在读者身上的具体实现,是文学效果,是文学多元价值的实现,文学价值的实现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达到。”②事实上,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也是如此,节目不被观众认可和接受,就不会实现有效传播,其社会价值就不会实现。受众的喜好和需求是影响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要想获得受众的认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闻内容要以受众的需求为基础,充分考虑受众的喜好。

因此,观众的需求应该是电视媒体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节目的制作者要了解观众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希望听到什么。在确定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时,要选择社会热点、舆论焦点,选择关系百姓民生,选择观众欲知而未知的新鲜事,“说”的目的应该是帮助观众了解最新动态、开阔眼界、引起兴趣,同时对新闻事件背景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在此基础上生发出专业的评论和独特的解析观点。

2、如何“说”——充分利用“隐在的观众”,超出观众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将“读者”以及读者的“接受”看的非常重要。伊赛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隐在的读者”,他认为文学作品在创造过程中,一个隐在的读者始终存在作者的头脑里,这个隐在的读者会影响到作者内容的写作,也就是说,读者的作用已经蕴含在文章内容之中。他的这一观点与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相吻合,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的心目中也始终有这样“隐在的受众”,他们会影响到节目内容的制作。

另外,接受美学引用“期待视野”这个概念来解释阅读中的审美现象。由于每个时代的环境不同,所以不同时代的读者的期待水平也不同,一旦读者的阅读感受与自己的期待视野一致,就会觉得作品缺少新意,反之,读者会觉得新鲜振奋,获得强烈的美感。对于电视受众来说也是如此,“他们一般都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相符合的信息,而对于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不符合的信息,则往往会表示怀疑或者拒绝。”③

三、从接收美学角度分析《新闻1+1》节目成功的原因

央视《新闻1+1》节目的成功在于在新闻内容与节日形式两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下面就从这两大方面来探讨《新闻1+1》是如何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从而赢得观众的认可和业界的高度好评的。

(一)《新闻1+1》的内容

(1)新闻内容选题包含范围广、价值高

《新闻1+1》节目的选题以时事政策、公共事件、突发事件三大类为主,范围非常广,同时选题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显著的新闻性,这样才能很好地吸引观众。2011年,冻雨灾害、壹基金独立、中美关系、家乐福欺诈、房产调控、企业用工荒、丰田召回、日本大地震、药家鑫案件到问题馒头、酒驾入刑、大运会、香河圈地、奥巴马见达赖、新婚姻法、郭美美事件、欧债危机、国考热、2011民间慈善等新闻事件都成为了《新闻1+1》的解读对象。从选题的设置上可以发现,节目选题从国内到国际,从民生热点到政治事件,从网络话题道社会焦点,基本上涉及了2011年所有的热点新闻事件。丰富的节目选题内容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热点、焦点事件的欲知心理。

(2)对新闻事件评论观点独到、深入

敏感的社会问题在《新闻1+1》节目中常常受到关注,新闻事件发生后,及时通过各种方式掌握翔实、准确的材料,从而对事件评论做到独到、深入、异质的阐释。这样一来就会使节目的内容超出受众的期待视野。比如在2011年12月27日的节目《如何医治“医患之伤”》中对医患关系这一公共话题从一个不一样角度进行了解析。之前在媒体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中更多的把患者当成弱势群体,把医院当成所谓的强势群体。然而,在这期节目中,不再仅仅强调病人是弱势群体,医院同样是弱势群体,同样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关注,从侧面告诉我们之前对医患关系存在错误认识,引导观众理性看待医患关系问题。

(3)新闻报道内容少问责、多寻因

解析新闻事件是《新闻1+1》节目的立足点,把追问新闻事件背后的成因和潜在影响,从而让观众在理性的分析中获得启示作为节目的目标。这个特征,从《新闻1+1》每期的节目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新闻1+1》每期节目的标题字数不多,基本不超过十个字,多使用问句或者感叹句。以2011年《新闻1+1》官网可统计的216期的节目为例,统计发现节目标题以问句形式出现的有56个,以感叹句形式出现的有131个,分别占到了总数的25.93%和60.65%。具体到每期的节目内容的安排,也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以2011年9月18日的节目《“我爸是市长”谁在说?》为例,本期节目为我们解析了为什么“我爸是市长”这本没有说出的话语会出现,这样的话语出现后为什么产生那么大的效应等问题。让我们看到了整个事件给我们的反思。在节目寻因的过程中起到了帮助观众解疑的作用,从而也满足了观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节目赢得忠实的观众也就成为顺其自然的事了。

(二)《新闻1+1》的形式

1、主持人与新闻观察员双向互动,形成开放的话语平台

《新闻1+1》节目在言论发出者这个层面上做了大胆的创新,其开创了一种以主持人加新闻观察员为主要形式的新的演播方式。新闻观察员除了扮演内容的播出者这一角色之外,也成为了叙述内容的生产者,节目中主持人和新闻观察员分工明确,避免了因为主持人和评论员因分工不明确而出现对话散漫,节目话题方向难以把握等情况,从而使节目的叙事节奏得到很好的控制。《新闻1+1》这种开创性的节目形式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顺畅的播出节奏和资深主持人的电视话语经验在满足了观众信息获取的需求之外还提高了节目的美感。

2、节目内容形式多样化,提供全面的事实论据

《新闻1+1》在节目的形式上也有创新之处,主要采用现场直播评论和背景短片相结合的展现形式来对当天或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析。除此之外,充分使用视频、电话连线等形式,使得节目信息的展现形式十分丰富,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信息。有的时候为了结合新闻事件的发展做最新的解读,节目中经常一边做现场连线,一边对新闻事件进行解析。在2009年12月3日播出的《拆迁之死》这期节目中,主持人董倩在直播中说道:“本来按计划,今天晚上9点半,这个时候金牛区会召开一个新闻会,但是据我们的最新消息,这个会目前还是没有召开。”这样充分及时的信息在新闻评论节目中,不仅向观众彰显了信息的快捷和同步,也为现场评论员的评论提供了更确凿的材料。另外,《新闻1+1》为了发挥图像展示丰富信息的功能,同时运用字幕、现场连线、人物同期声等多种方式,为主持人和新闻观察员更好的解析新闻事件提供便利。

结语

接受美学的观点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很有帮助,要做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就要加大对电视受众的分析研究,充分考虑不同受众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利用好“隐在的受众”,选择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在反应受众态度的同时,努力超出受众的“期待视野”,从而让节目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央视《新闻1+1》节目可以算是运用接受美学观点而获得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①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9

②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68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4

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观众的求知欲逐渐增强,电视新闻不仅要及时传播国内外大事、反映舆论、传播舆论,还要以深度的报道、言论来影响、指导舆论。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以何种类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对于新闻的传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了解电视新闻节目的类型,先要对电视新闻的概念及个性、共性规律进行初步探讨。

一、电视新闻的个性特征

电视新闻具有声形并茂、音画结合的特点,它不同于报纸和广播,因此,如何认清与利用它的个性特点及优势,如何树立电视观念,完整准确认识电视形象化传播,指导新闻节目采摄制作,便成了电视新闻业务研究中的基本立足点。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电视与报纸、广播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促使业界更加深入地研究电视采摄编播等各项业务,更好的发挥电视新闻的特点与优势。

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一)类型

在“电视新闻分类和界定”的研讨中,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认真分析探讨,较集中的意见是把电视新闻节目分为三大类: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和评论类新闻节目。各类节目中有多种报道传播方式与节目形态。

(二)各类电视新闻节目特点与报道要求

1、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

(1)特点:它在电视新闻性节目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新闻性节目中的骨干。消息类新闻是电视台实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主渠道,是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窗口。一旦发生有价值的事,它就会捷足先登,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播。用客观事实,形象地、真实地,“短、频(广)、快、活”地传播,是它的基本特点。

(2)报道形式:电视新闻语言的多符号,传播技术的现代化为报道形式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主要有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影像新闻、字幕新闻、访谈新闻和现场报道等。

2.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

(1)特点:专题类电视新闻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如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以及某一战线、地区新面貌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2)报道形式及报道要求

①专题报道。专题报道是专题类新闻中承载深度报道内容的重要形式。从题材内容来分析,专题报道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典型报道。对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进行重点报道。要使典型报道真正为观众所感悟、所接受,就必须克服模式化、重视个性化;注重思想引路而不是经验领路;要拓宽报道题材。

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指突发事件、灾难性事件、具有重大意义的某项行动等。每逢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消息类新闻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同时以连续报道的方式,及时向观众作最新动态的连续报道。

重大新闻事件的总结性报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对同一天,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事件的总汇;二是把追踪重大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每天的最新报道在事件结束后,重新汇总精选材料编制而成;三是以事件为源头,或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既对事件进行总结和回顾,又对事件进行相关内容的链接或拓展。

②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思辨性报道。思辨性报道是专题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重要典型,它是现代新闻观念在专题报道中的体现,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典型报道一人一事不同,它是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分析、思辨。这种类型的专题报道,需要记者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增强对新闻事物的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的能力,对复杂事物的比较与鉴别,抽象与概括的能力,要加强哲学的思考。

③新闻调查报道。新闻调查报道是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类别。需要记者通过调查去挖掘,要掌握翔实的材料;在采访中展现调查过程;要客观地报道事实,融观点于调查过程中;要让观众参与思考;要层层展示,步步取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④电视新闻专题访谈。新闻性题材的电视专题访谈也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形式,通常叫电视专访。专访可以做为一个完整的节目播出,如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面对面》;也可以在新闻节目中作为一个小栏目播出,如《东方之子》。专题访问的成功关键在于采访对象的选择和记者、主持人的提问水平。《面对面》对采访对象的认识另有一番见解,原制片人王志曾说“下工夫就在一个‘人’字,如果新闻里没有核心的人物,《面对面》无法生存”。

⑤新闻性谈话节目。新闻性谈话节目,是在主持人主持下,邀请嘉宾和观众,就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观点和见解。谈话节目以语言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它是由主持人、嘉宾共同参与,直接对话完成的。选择好话题,现场参与谈话的对象——嘉宾和现场观众,以及主持人对节目成功与否都有重要作用。主持人作为驾驭整个节目的核心,它对话题的组织、理解的水平和机敏的现场控制能力对节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

(1)特点:评论类新闻节目是就新闻事实发表议论、见解的节目类型,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报道事实,还要通过对具体事实的分析提示,阐明对于事实的见解、态度,借以影响、引导社会舆论。评论类新闻节目是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它代表电视台的政治思想水平。

(2)报道形式及报道要求

①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直接作评论的节目。它有明显的立场、观点,直接反映评论者或电视台的观点、主张,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它可分为:

电视短评。是在消息报道后,对有评论价值的新闻配上编者按语等,由播音员播念。在新闻杂志节目中,则是以新闻主持人对消息新闻进行简短评说。

评论员评论。评论员评论是电视评论员或特约评论员,就当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或重大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直接面向观众表示的意见、看法、立场和态度。

电视评论。通过单个的事物,揭示其全局、整体的意义,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局部看整体。

②电视新闻述评。这是叙述新闻事件与发表议论相结合的议论形式。述评性评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电视评论节目一般是由主持人主持的,在新闻专栏中播出。在节目中,既报道了事实的真实情况,又对事实进行分析与评论;既可以夹叙夹议,又可先展示记者对问题的调查,让观众弄清事态的来龙去脉,最后集中议论,以事实作为评论的基础。

③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2003年央视开播新闻频道,推出了一档纯粹的新闻评论栏目——《央视论坛》。《央视论坛》不采集新闻事实,而是对新闻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此类节目的特点是从“用事实说话”到“借事实说观点”;从“以事实为中心”到“以观点为中心”;从“展现调查的过程”到“展现观点的过程”。

结语

我们看到,在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条件和人的心理需求的多方推动下,电视媒介继续追求能充分调动感官的更为人性化的信息结构,还在寻找更有创造力的新闻形态,使新闻的质地获得更大的发展。电视从来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一点尤为鲜明地体现在新闻节目上。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又与网络媒介以多种形式接轨,譬如互联网内容直接进入电视节目,很多电视新闻栏目都开辟了网络新闻的板块,将互联网数据、图像和交互过程等直接搬进电视新闻,增加信息源的宽泛和信息综合。譬如将互联网的点击引入电视屏幕,在新闻节目中利用互联网进行及时交互,拓宽观众参与的面,增强新闻的交互性、选择性等。这只是初步的变化,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电视自身的改变,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之间会形成更大的沟通,相信电视新闻会有更大的发展,有更多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出现,电视新闻也将会发生新的质变。

参考文献

①朱羽君:《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②杨伟光:《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③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④郑祖武:《电视新闻报道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⑤赵玉明:《广播电视词典》,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5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7-0097-02

一、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形成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一门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历来对话语分析的定义可谓是见仁见智,总体来说,认为话语分析不仅要了解话语的表达层,还要深入到意义的动作层,考察语言的功能以及语言使用者的编码和译码过程,注意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的作用。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许多学科都对话语进行研究,而各自学科的不同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侧重无疑会扩大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新闻话语分析这种对媒介的新闻报道的研究,已成为语言学最具影响的领域之一。

二、新闻话语

话语绝对不是中立的,新闻话语尤为如此。在对媒介话语进行分析的时候,人们关注新闻话语是如何借助于某种话语类型的特殊表达而得到建构的,又是如何借助于这些特殊的话语类型传播其话语和形成相应的话语权力的。在具体分析媒介话语时,除了要理解不同的媒介技术带来的不同媒介不同的话语要求外,还应理解不同的媒介话语类型给人们提供什么样的认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由于新闻客观性的要求,从而形成了新闻写作的特定模式:只有对事实的陈述,而不许有表现传者价值判断的词句。正是这些具体的要求,使得新闻话语具有了特殊的力量,使人们笃信它是真实的,新闻报道是客观的,被报道出来的事件正像它被描述的一样。但事实上,新闻是依托于一定框架的话语,而这种框架是被人为建构的,不同的框架足以建构出对同一事件不同的评价与态度。新闻写作的原型框架则来自它们的社会话语,记者在写作时会有意无意地用他们所熟知的话语为事件编码,运用他们所习以为常的框架,将事件‘框’入其中,成为这种事件的报道惯例,记者利用这种惯例来生产报道,这种惯例也是读者所接受并能与之产生共鸣的。“新闻并不是反映真实,而是框限真实。在某类框架的引导下新闻从业人员经意不经意地选择和组织真实片段,经排列而成一个具有连贯性的新闻报道。”

三、批评性话语分析

新闻是主观和客观的一种结合。作者可能在以大量事实进行客观的同时,也将他的主观意识形态以多种隐蔽方式渗透到话语之中,从而达到控制读者的目的。当今话语分析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荷兰学者梵・迪克认为,意识形态弥漫在文本的各个层次,从宏观结构到微观结构,无处不体现着文本作者的立场和观点。意识形态通过新闻话语表现出来,新闻话语同时也有助于建构现存的意识形态。新闻话语分析新闻话语分析可从内容分析、批评语篇分析、结构分析,以及传统的体裁分析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批评性话语分析就是主要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批评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批评语言学就是“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它们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并进而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关系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分析语篇的结构特征并将其与某些生成技巧或过程相联系,然后,分析者可以论证,这些技巧或过程在具体语境中或许表达了某种意识形态意义。”

四、以汶川地震为例分析新闻话语

在汶川地震中,我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同德、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中国人民被空前的团结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中国各种媒体每天公布官方统计的灾情信息最大的满足了公众的知,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以及相应的报道策略都对整个事件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从总体上来分析这次地震。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意识形态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中心话题。这里的“意识形态”是一中性概念,指人们安排和证明自己生活的方式。话语是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它为权力和意识形态所建构。新闻话语既是记者的意识形态,也是当权者、机构和社会为记者建构的意识形态,反映出不同社会实体为维护自身权力和宣扬其意识形态而对记者角色做出的定义和期待。建国后,党的新闻业控制了中国新闻传媒,记者被赋予的身份是,因此就有了相应的权力,他们应当是党的意识形态和政策的宣传员,应当忠于党性。80年代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新闻业的变革,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市场的介入和国家财政控制的日渐减弱。媒体和当权者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而复杂的变化,权力从媒体场域开始了某种程度上的撤离,中国的新闻话语在悄悄改变。受众对灾难性事件享有知情权,现在的媒体也深刻理解到这一点,尤其是在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指导下,媒体对汶川地震所采用的新闻话语,并不是我国历来对待灾难的态度,电视、广播、报纸以及网络都对其进行了及时、公开的。这使得国际上对中国媒体的进行重新审视,也使得那些外国媒体想从中挖出一些不利与中国的都不可能了。这与3.14事件所采取的态度截然相反,所以也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在事件中,主流媒体的对外“失语”是谣言、传言一度盛行的重要原因,致使一些境外媒体失实炒作所引发的传言和谣言在国际间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这也就是说我们说话的内容和方式都和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有关,话语依赖于世界但反过来又创造了作为现象的、我们所认识的那个世界。尽管如此,从我国对这次地震的新闻话语中仍然可以看出,媒介还是受国家意识形态的控制。但是话语不一定要说出来,话语是背景,沉默也是背景,换一种说法、方式、场景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途径越来越多元化,即使媒体保持沉默,受众也可以从中读出写东西。《作为话语的新闻》的作者梵・迪克,他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给我们揭示了新闻的构成。其一,报纸给我们建构了我们的认知世界。其二,新闻话语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背后隐藏着各种意思形态。“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当然,大众媒体对灾难性事件的也同样具有议题建构的效果。灾难事件会对大众关于某一项社会议题的想法产生急剧的再框架作用,平常被认为是边缘化或不重要的立场与价值观可能在一夕之间变成核心价值。地震发生之后,各种媒体及时、准确、全方位的、大量的使该事件成为了全国人民最关注的事件,使具有共同价值体系的不同立场的人或团体形成一个集体,凸显了合作机制。灾 情时,新闻话语有有意的将受众导向到政府是如何积极救助、官兵救援的英勇事迹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而不去过多的渲染地震的惨烈,以免给受众造成二次伤害,使被地震影响的所有人都感到“天灾无情人有情”。我国媒体的这种报道方式也是与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和传统价值观有很大关联的。这次灾难事件的新闻话语的使用者也并不局限于传统媒体,“因特网使每一个带有怨恨的人都变成专家;使每一个有上网能力的人都变成记者。”个人或小团体利用网络发贴、上传视频、更新博客,传播着最新的抗震救灾信息,成为大众媒体新闻话语的有力补充。网络时代话语媒介有增添了电子文本这种形式,灵活性和互动性较印刷文本就更强了。话语和话语使用者相互作用,扮演某种角色是要通过具体的话语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话人都要有一个立足点,而立足点的转变通常是由语言手段来标识的。从这个方面来说,媒体和网民们的角色不同,在对待灾难报道时,所采用的新闻话语也会有所差别。媒体的新闻话语虽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但立足点是报道必须有利于国家和政府;个人或小团体则会更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来组织新闻话语。例如在汶川地震报道中,大众媒体在及时、公开、全面、真实的报道信息的同时,新闻话语的切入点还是更加强调国家救助、政府指挥和人民团结一心等等。也可以说话语行为就是在很复杂的个人因素基础上进行选择的结果。所有的话语都具有目的性,所有说话者的意图会影响到话语结果。说话者要实现自己的意图就必须依靠语言手段。

五、结语

新闻报道是将现实中发生的事件本身置于一定的框架中,很难逃脱文化和话语的影响,我国在对待灾难性报道时则更是如此。新闻媒介是传递信息、舆论形成、舆论监督的中心,对受众有强大的影响力。新闻报道话语和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紧密相关,媒介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不能生产自己的社会话语。由此看来,新闻的客观是建立在各种权力话语之上的。

参考文献:

[1]李东晓.大众媒介对“女性犯罪”事件的话语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2]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实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杨希.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简述――以英国水兵事件的新闻为例[J].双语学习.2007(03).

[4]顾晓波.批评性话语分析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02).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6

新闻评论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一个是新闻性,另一个是政论性,这两点缺一不可。客观、真实是新闻报道的本质属性。新闻评论也来源于客观事实,但就其写作(或制作)目的而言,是以报道事实为铺垫、为依据,从而对事实进行分析、议论;而这种分析与议论,更多的是从政治方面、思想方面及伦理方面着眼,比一般的新闻报道更具政治性或思想性,因而也更具导向性,这一点,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最主要的分界线。电视新闻评论亦是如此,它必须以说理为主,通过分析论证,旗帜鲜明地亮观点,因此带有更多的记者、评论者的主观色彩。记者、主持人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剖析,揭示事物的本质,阐发正确的观点和立场,启迪和教育观众。

当然,电视媒体的特点又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不可能展开长篇大论的“说理”。那么,如何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的评论性或者政论性,把“理”说透,又让观众易于接受呢?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7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164-02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实意义

电视是目前观众最多、传播信息速度最快、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媒体,它具有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引领社会思想文化的重要作用。要想充分发挥电视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在电视节目中创办新闻评论节目,因为新闻评论节目永远与时俱进,具有旗帜鲜明的特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评论节目能够通过专家学者大众对社会新闻话题的分析、评述,来让社会大众更加清楚地了解某一新闻事件的真相,从而帮助人们做出理性判断。这有利于引导舆论导向,提高社会大众明辨是非的能力。第二,通过专家学者对新闻话题的评论,能够使事件发生过程更加清晰明了,有助于大众对该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使社会大众明白某一新闻事件或政策的现实意义。第三,社会大众通过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看待新闻事件时就不仅仅停留在其表面现象,而会深入到现象背后,了解该新闻事件的本质特征,这有利于帮助社会大众明辨是非,抵制假丑恶,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

二、目前地方电视台评论节目概述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指电视台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及普通大众,对当前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现象进行评价分析,以此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自己的态度立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和指导性这四个特征。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根据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所占的比例不同,主要分为主评型和述评结合型这两种类型。我国地方电视台在新闻评论节目创办发展过程中,在理论认知上一直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评论误认为是批评,在节目中对事件现象的批评较多而评论较少。在一些社会新闻价值较高的话题评论中,批评性的言论甚至占到了节目内容的一半以上。地方电视台以这种方式来提高收视率,但是这只能够维持较短的一段时间,且在观点立场上有失偏颇。地方电视台在评论节目举办过程中还容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这就容易使得评论节目虎头蛇尾、内容缺乏针对性,这就违背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另外,地方电视台在评论节目的选题选材过程中也过于大众化,没有体现出地方特色,节目缺乏深度,难以吸引当地社会大众的注意力。在新闻话题评论过程中,观点立场不明确,难以使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难以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使地方电视台办好评论节目难上加难。

三、提高地方电视台评论类节目综合水准的措施

1.注重百姓话题

地方电视台要想通过评论节目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就需要关注百姓关心的新闻话题,从百姓的立场出发,要说出百姓的心声。首先地方电视台新闻评价节目需要树立服务意识,要通过节目来为百姓提供服务,例如,将百姓的合理愿望期许通过节目传递给政府部门,例如,将政府颁发的惠民利民政策传达给百姓,评论节目将政策讲解得更加透彻,这有利于惠民利民政策的落实,有利于为社会提供服务。这就要求地方电视台在服务娱乐百姓的基础上,提高对评论节目的重视,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节目来对每天重点新闻进行详细阐述,还可以聚焦百姓的生活,将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第一时间拿出来讨论,为百姓排忧解难。第二,地方电视台在举办评论节目时要突出本地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百姓的兴趣,才能使评论节目与百姓的实际生活相贴近。目前许多地方电视台除了播放一些当地新闻之外,就基本没有提高收视率的时事评价节目,大部分电视台都将重点放在举办娱乐节目上,这只能短期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是随着百姓知识水平的提高,就会对节目内容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地方电视台要能够邀请专家学者,对本地区的一些新闻话题进行深入研究讨论,要时刻关心百姓的衣食住行及大小事件,要从百姓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样就能让百姓对节目予以关注。地方电视台在举办评论节目时,一定要注意话题的选择与百姓的实际生活相贴近,要通过评论节目来为百姓提供服务,这主要体现在评论节目的话题选择上。

电视评论节目是电视媒体加强舆论监督的一种方式,这就要求评论节目在话题选择时要注重影响效果、注重评论方式,从百姓的实际生活出发,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以促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为百姓排忧解难,才能加强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联系。对于一些实际存在的、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解决起来较为困难的话题,要慎重选择,等到条件成熟时再进行讨论。因为百姓对电视评论节目中的话题往往较为关心,都希望通过节目得到希望的结果。如果电视台做到了,那么就会对评论节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与信任,相反就极有可能丧失兴趣。地方电视台在评论节目选题的时候,除了要考虑贴近百姓的生活,还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要拓宽眼界,着眼国际,突破地域限制,可以适当地对一些国际性新闻进行研究评论,这样可以拓宽百姓的视野,引起观众的兴趣,才能提高收视率。

2.注重评论深度

新闻评论节目的社会舆论价值就在于其研究之深。这就需要地方电视台在举办新闻评论节目时注重节目话题评论的深度。要通过新闻事件的表面现象,深入研究,找到事件的根本问题所在,揭露新闻事件的本质,让百姓了解事情发生的真实过程,让百姓了解真相,提高百姓透过表象看清内在的能力。评论节目要立足于新闻事件的真实客观报道的基础上,它的价值不仅仅是对新闻进行客观报道,而且还要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首先,地方电视台需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评论活动,不能将评论活动做成批评活动。很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热衷于揭露与批评生活中一些丑陋的现象,这虽然能够达到警醒社会的目的,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观众审丑疲劳,难以为社会树立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积极进取的人物典型,难以达到引导社会舆论导向,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因此电视台在举办这些节目时不能仅仅将目光放在一些社会反面教材上,而要能够把握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实际生活接轨,要选择一些有积极意义的、群众广为关心的问题。电视台需要选择一些有深度意义的新闻事件作为评论的话题,在研究评论过程中达到一定的深度。例如电视台在揭露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时,要让记者深入调查,找到当事人进行深入采访,在采访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要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来让观众以正确的观念来武装思想,弘扬主流价值观。通过记者采访,深入进行调查取证,最终专家学者用科学的思想来思考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达到一定深度,才能充分发挥新闻评价节目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3.注重观点公正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要任务是说理,就是通过节目来摆事实、讲道理。电视评论节目需要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与评论来得出正确的结论,节目的重点不仅是报道新闻事件的发展动态,还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理性分析,以此来揭示事件背后的真相。有些没有职业道德的新闻采编人员将电视评论节目当作自己谋求私利的渠道,受到贿赂之后就说好话,扭曲事实;又或者通过评论节目来发泄私愤。这种行为往往会对社会舆论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电视评论节目的健康发展。因此,电视评论节目需要提高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促使评论观点的公正客观。新闻评论人员需要提高素质,明确自身的观点,立场坚定,要对新闻事件表述出自己鲜明的观点态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需要表述清楚,切忌含糊其辞、观点不明。新闻评论人员在评论节目中要能够针砭时弊,对社会上一些丑陋现象要加以批判,例如,、、伪科学等不良社会现象,要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批判能够为评论节目的发展提供活力。此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报道积极正面的新闻事件时也要能够考虑到社会影响,要能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在肯定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大众学习先进榜样,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总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能够对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综合分析,端正观念,保证评论观点的公正公平,不失偏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闻评论节目的健康发展,才能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才能使地方电视台发挥为社会大众服务的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吸引社会大众的注意力,才能提高地方电视台收视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评论节目的质量。

综上所述,地方电视台需要提高对新闻评论节目的重视,要能够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其新闻评论话题材料选择的能力,要能够在选题选材时贴近百姓的真实生活,要能够了解百姓关注的社会新闻热点问题是什么,要能够通过评论节目来为百姓排忧解难。评论节目还要凸显出当地特色,这样才能树立地方品牌。地方电视台评论节目要能拓宽节目内容的深度,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价值的作用,要能保证评论节目观点明确、立场鲜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的高质量,才能提高评论节目的收视率,才能促进地方电视台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非白,朱华清.县市级电视台如何办好访谈类节目[J].新闻爱好者,2010,(11).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8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57—02



一、《新闻周刊》在形态及编排方面的创新

(一)《新闻周刊》五个子栏目相互衔接,思维延续性强

“新闻回顾”、“人物回顾”、“视点”、“人物”、“特写”这五个子栏目以独特的慢间隔、快节奏、张弛有度地共同组成了《新闻周刊》。从板块的时间来看,“视点”、“人物”、“特写”分别大约占了15分钟,8分钟和7分钟,加起来约占总时长的三分之二。“新闻回顾”和“人物回顾”各占了4分钟,二者仅占了总时长的三分之一。从整体上看,栏目版块交替出现,内容也不同,风格更是从严肃逐渐转变为轻松,这一张弛有度的组合能够有效积聚受众的注意力经济,增强节目所带来的影响和效果。

在结构上,《新闻周刊》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根据栏目定位,利用电视传播的优势结评论的方式,把不同内容和样式的新闻栏目板块连接,从而塑造一个完整的节目。这样的编排形式有很强的针对性,节目从头到尾都用杂志的模式衔接各个环节,正是这种“杂志型”的结构,给予了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完整紧凑的优点,给观众带来很强的思维延续性和视觉冲击力。

(二)综合多种媒介特色,包容性强

《新闻周刊》在有限的时间内,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最大限度地运用视觉符号把观众在过去一周里所见过的新闻进行重新编排处理,以达到在众多节目中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为避免给观众造成重复的感觉,在画面解说方式上,注入一定的感情倾向性,较之传统新闻配音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在画面剪辑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将来自广播新闻节目,网络和报纸的新闻内容进行搭配编排,或重新编排整合,或搭配符合画面的特技和音乐,避免了单一解说带来的听觉疲劳。这些手段使《新闻周刊》在画面剪辑技术上独具风格,对观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印象。

(三)新闻加评论,节目风格独特

《新闻周刊》的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中有大量评论,他以记者兼主持人的身份,透过新闻事件的表面揭露背后的本质和真相,用他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去判断并分析,形成独具风格的表达方式。例如2012年2月25日的节目中,《新闻周刊》“本周视点”为“生病的诊所”,关注丙肝阴影下的基层医疗现状,通过三个短片和电话采访展现事件始末,白岩松也作出简单却深刻的评论:“十年前开始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普惠型的制度,但也只是低水平的普惠”。作为节目策划组和主持人综合意见的这些评论,也往往能留给观众足够的思考空间。长期下来,《新闻周刊》在央视塑造了一个权威的值得信赖的节目形象,白岩松的主导能力和辨析能力也在节目中得到充分体现。解读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时,《新闻周刊》以理性思考为基础,客观分析事件的全过程和动态发展,并深入剖析矛盾,用独到的视角给予观众最权威的观点。

二、《新闻周刊》的内容创新

(一)二次利用信息,提升信息的有效性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与普通新闻报道节目相比的最显著区别就是其报道内容的深刻性以及话题的针对性。这一类节目善于挖掘事物本质,揭露表层之下的实质性问题。《新闻周刊》正是如此,总是在表现事或人的情节中注意让更深层次的东西逐渐显现,有效地完成节目对受众的引导。如2012年5月12日的《打点氨基酸》。站在“视点”的角度,公共领域发生的新闻事件特别被重视,尤其是关系到群众利益和生产生活这些方面。《新闻周刊》主要由两部分的内容组成,一部分是对本周新闻的回顾,一部分是对焦点新闻的评说。其中节目主要分为“人物”、“视点”、“特写”三个大板块,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期节目的开场白,主持人都会口述一段特别的事件与评论,作为这一期节目的开端。而这个议论的话题在选择方面也会有一些独到用意。因此,对本周新闻回顾的部分也将包括开场白中所陈述的议题。

《新闻周刊》作为周播的新闻节目,它所面对的往往是别人已经报道过的题材,在这种情况下它选择借鉴杂志,对这些新闻信息进行再次利用,站在综合的角度筛选,择出最重要的最令人关注的部分。最大限度地获取其他媒体信息的精华,迎合了过剩的信息浪潮之下受众渴望获得优质有效信息的心理。

(二)选题上软硬搭配

在选题上,《新闻周刊》采取软硬搭配的措施。软新闻主要是反映基层人民生活及贴近百姓的,而硬新闻则反映国计民生。在五个子栏目中,都有各自不同的选题,“新闻回顾”“人物回顾”和“特写”主要侧重于贴近百姓的软新闻,例如2012年2月18日的《“超载”的公交》;作为最重的“视点”板块在选材上偏重以政治经济社会专题居多的硬新闻,例如2012年3月24日的《又见强拆》;重要板块之一的“人物”,它透过人物内心真实的情感来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类型的题材,例如2012年4月21日的《沈荣华:买房故事》,和“视点”板块在选材原则上十分接近。“软硬搭配”这一方法,很好的帮助了受众在国家宏观政策和个人微观心理方面获得较为真切的感受。

(三)关联性整合挖掘新闻内涵

任何事物都与客观世界存在着普遍的必然的联系,新闻事件也不例外。当一个事件发生后,通常会产生许多与之相关联的后续新闻事件,形成一个新闻网络。《新闻周刊》所做的就是利用已掌握的资料素材,将与新闻事件有关联的因素以恰当的方式联系起来,经过整合梳理,之后再综合性地进行评论和分析,使受众可以了解到新闻事件背后的各层信息和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在版块中,“人物回顾”是关联性最为突出的。主持人以一个掌控者的角度,将不同事件、不同个性、不同背景的各新闻人物,以社会大众共同认可的准则规范作为桥梁加以联系,寻找其中的共同点,使观众加深对本周新闻事件的理解,并对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影响产生共鸣。例如在《新闻周刊》2012年2月11日的节目中回顾了一周内的三个人物:平安回家的29名获救工人、贪腐“能人”汤成奇、“鹰”式育儿的何烈胜。主持人在其中找出了“坚持就是胜利”这一共性,通过这一关联性回顾了人物新闻事件,同时还以此引出下一个“人物”:谢幕的钱学森夫人蒋英。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节目播出后能够利用关联性帮助观众回忆起新闻事件。

三、《新闻周刊》在传播方式上的创新

(一)筛选焦点议题、提炼有效信息

作为盘点型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新闻周刊》采取对海量的新闻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坚持信息重组的强大力量。其中筛选焦点议题,提取关键有效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新闻周刊》在选题上具有十分鲜明的价值取向,即选取的同时也要能表现关系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但不只是简单地报道事实,而是连同新闻事件的内在与外界各方的联系影响一同表现出来。例如2012年4月28日的《中国“智”造》,“中国的GDP已经成了世界第二,世界500强当中也有不少中国的大国企,但一到了世界最有价值品牌的排行榜上,我们就很难再找到中国的品牌了,人不能自主就不能创新,而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真正的自主,就是这么个理儿”等等。

(二)串联衔接有关议题,挖掘后续报道

《新闻周刊》的深度报道不会局限于某一新闻事件,而是通常与周边多个相关新闻事件和线索交错连接,使其选择的议题具有代表性和分析解读的深刻意义。节目始终坚持挖掘新闻事件后续报道,我们经常能在其他的报道中看到以前报道过的相关事件,或者是看到前几期播出过的新闻的后续报道。例如:2012年4月14日播出《黄岩岛对峙南海纷争再起》,接着在2012年5月12日便播出了《黄岩岛,行动》注重新闻事件的后续报道。

四、《新闻周刊》的创新对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重构信息框架,观察视角和思考维度的“差异化”

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由于“周播”的时间限制,无法第一时间地报道重要新闻,也就是无法顾及新闻事件的及时性。但是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将众多新闻资源整合编排,加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力度,弥补了及时性不足的缺点。也正是因为这样,《新闻周刊》才有了每次在重大新闻事件中的深度报道和独具风格的解析。新闻节目在面临题材主题都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正确的报道角度就显得尤为关键。新闻内容的差异性正体现在观察新闻事件不同的方面和视点上。因此,除了做出深度,还应该重视如何创新视角的选择。力求在每一新闻报道中,准确定位事件独特的视角,将视角和节目整体的报道紧密联系。在这一方面,《新闻周刊》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做到了其他节目无法达到的新闻报道深度和力度,可见它筛选了最佳的材料,找对了最佳的切入点。当然,通过对新闻素材的巧妙构思和安排,在整体的表现角度方面也为节目的成功增添不少亮点。

(二)与其他媒体平台相结合,扩大节目的影响范围

网络为新时代信息传播提供了广阔便捷的良好平台,《新闻周刊》也充分利用这一服务,摆脱了传统电视节目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在央视网站设有自己的专区,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选择任何一期节目收看,也会有即将播出的节目预告。总之,在节目与网络融合的平台下,节目成为广泛共享的资源,有利于形成稳定良好的受众群体。

(三)提升节目主持人专业新闻素养,力求“主持与记者”兼备

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只是播报员,更是一名熟悉新闻报道的记者。《新闻周刊》的主持人白岩松,就具有极强的策划能力和策划意识,深度介入每期节目的制作,在直播主持时便可以做到真正的了然于心。白岩松在节目中对新闻事件的犀利评论,细致独到的分析,这就需要大量充分的专业素养积累,使观众对主持人提供的事实,以及对主持人的采访水平、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除了更容易接受之外,也有一种欣赏和佩服的成分。因此主持人只有亲身参与节目策划,操纵节目的议题设置,才能在更深层次上把握节目,真正贴近受众,进而拥有栏目主人意识,节目的成功才会有所保证。

参考文献:

[1]王伟.用传媒的责任记录时代的体温——以《新闻周刊》为个案分析[J].新闻传播,2010,(7).

[2]林秀梅.电视新闻人际传播的表现特色——以央视《新闻周刊》为例[J].新闻知识,2009,(6).

[3]陈汉辞.“白岩松:报道真实的新闻并不只会带来副作用”[N].第一财经日报,2009—12—31.

[4]李红军.固化对一周新闻的记忆——央视《新闻周刊》创作探析[J].新闻爱好者,2009,(5).

[5]周云倩.“一周新闻回顾”栏目的传播策略[J].新闻窗,2007—01—24.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9

案例分析:哈尔滨电视台《时事盘点》

从《时事盘点》栏目的定位上来看,这个节目立足都市,以剖析世界的眼光,对众多的国际新闻资讯进行整合、梳理、解读、点评,满足观众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国内外最重大最新大事的需求。

一、内容解析:版块化突出“编辑思想”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时事盘点》每周的二、四、六播出,时长为40分钟。在当下资讯极大丰富的大环境下,如何让观众喜欢看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如何能让观众对这类节目有认同感和忠诚度,最为重要的是要突出“编辑思想”。从下面《时事盘点》的版块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编辑思想在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时事盘点》分为五大板块:热点、扫描、现场、人物、视点。热点版块主要关注当天发生最吸引眼球的热点话题,由在现场的本台评论员和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共同评论新闻事件走势,突出时效特色;扫描版块是快速浏览当天重要新闻资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受众整理最多的新闻,突出快捷特色;现场版块是电话连线我台世界各地特约记者,让他们带来事件的最新进展,突出直击特色;人物版块是选出近期给世界带来震动的具有代表性的人,从新闻事件谈起,以人物的表现来突显事件的内涵,突出个性特色;视点版块选取经过了一段时间发酵的新闻事件,由我台评论员发出本台评论的声音,突出独家特色。按照这样的版块设置,使整个节目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另外《时事盘点》节目的导视力度很强大,热点、现场、人物、视点等版块都制作各自的导视,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同时在节目播出中大量使用双视窗、三视窗形成了空间感,整个节目突显大气与洋气的特点。

二、传播特点:信息整合梳理的强大力量

“要使信息被有效地传播,有效地获得,必须要对处于弥乱状态的众多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和整合。”《时事盘点》的一个重要的传播方式就是对海量国际时事新闻的有效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以下方面:

筛选热点议题、提炼有效信息。作为盘点型的新闻杂志节目,《时事盘点》在选题上具有十分鲜明的价值取向,即选取并展现关系足以影响全世界各国的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但不是简单地报道事实,而是把新闻事件由主持人与现场评论员及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对国际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探讨,抽丝剥茧,旁征博引,让观众深入了解事件带来的影响及未来走势,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力求以独特的方式来解读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用个性的点评语言来体现客观公正的媒体态度。

突出重点报道的连续性。常看《时事盘点》的观众会发现,经常能看到对一重大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例如有关利比亚的报导,《时事盘点》节目从3月3日到4月9日先后在热点版块播出了:《卡扎菲不惧怕与西方开战》、《联合国通过在利比亚设禁飞区》、《卡扎菲反攻 欧盟加大制裁力度》、《多国联军:肢解利比亚进行时》、《战火中的卡扎菲依然坚挺》、《利比亚陷入血腥沼泽》、《卡扎菲:你的出路在何方?》《卡扎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利比亚:反对派腹背受敌》。通过以上话题的探讨,从利比亚战事的酝酿开始一直到战事的展开,全方位、客观、立体的展现给观众整个利比亚事态的发展,使观众对利比亚战局的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而这样的连续报道也培养了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与期待。

三、节目编排:良好的节奏感引人入胜

《时事盘点》在节目的编排上突出的特点是用节奏来调整总体节目的风格。节目所设的五个子板块全部由主持人将其串联起来,贯穿始终。“扫描”板块节奏较快,能够很快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热点”、“视点”、“人物”则属深度报道,节奏自然放慢,给予观众思考的余地。在“热点”与“视点”版块还有评论员的点评,更能通过主持人与评论员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加深观众对节目的理解。“现场”版块由世界各地的特约记者发回电话报道,以现场报道的形势对新闻进行整理,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感,还原了新闻的本源。这种编排方式,使整个节目内容层次分明,节奏错落有致,增强了节目的立体感和受众的兴趣感。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10

案例分析:哈尔滨电视台《时事盘点》

从《时事盘点》栏目的定位上来看,这个节目立足都市,以剖析世界的眼光,对众多的国际新闻资讯进行整合、梳理、解读、点评,满足观众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国内外最重大最新大事的需求。

一、内容解析:版块化突出“编辑思想”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时事盘点》每周的二、四、六播出,时长为40分钟。在当下资讯极大丰富的大环境下,如何让观众喜欢看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如何能让观众对这类节目有认同感和忠诚度,最为重要的是要突出“编辑思想”。从下面《时事盘点》的版块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编辑思想在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时事盘点》分为五大板块:热点、扫描、现场、人物、视点。热点版块主要关注当天发生最吸引眼球的热点话题,由在现场的本台评论员和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共同评论新闻事件走势,突出时效特色;扫描版块是快速浏览当天重要新闻资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受众整理最多的新闻,突出快捷特色;现场版块是电话连线我台世界各地特约记者,让他们带来事件的最新进展,突出直击特色;人物版块是选出近期给世界带来震动的具有代表性的人,从新闻事件谈起,以人物的表现来突显事件的内涵,突出个性特色;视点版块选取经过了一段时间发酵的新闻事件,由我台评论员发出本台评论的声音,突出独家特色。按照这样的版块设置,使整个节目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另外《时事盘点》节目的导视力度很强大,热点、现场、人物、视点等版块都制作各自的导视,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同时在节目播出中大量使用双视窗、三视窗形成了空间感,整个节目突显大气与洋气的特点。

二、传播特点:信息整合梳理的强大力量

“要使信息被有效地传播,有效地获得,必须要对处于弥乱状态的众多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和整合。”《时事盘点》的一个重要的传播方式就是对海量国际时事新闻的有效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以下方面: 筛选热点议题、提炼有效信息。作为盘点型的新闻杂志节目,《时事盘点》在选题上具有十分鲜明的价值取向,即选取并展现关系足以影响全世界各国的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但不是简单地报道事实,而是把新闻事件由主持人与现场评论员及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对国际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探讨,抽丝剥茧,旁征博引,让观众深入了解事件带来的影响及未来走势,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力求以独特的方式来解读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用个性的点评语言来体现客观公正的媒体态度。

突出重点报道的连续性。常看《时事盘点》的观众会发现,经常能看到对一重大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例如有关利比亚的报导,《时事盘点》节目从3月3日到4月9日先后在热点版块播出了:《卡扎菲不惧怕与西方开战》、《联合国通过在利比亚设禁飞区》、《卡扎菲反攻 欧盟加大制裁力度》、《多国联军:肢解利比亚进行时》、《战火中的卡扎菲依然坚挺》、《利比亚陷入血腥沼泽》、《卡扎菲:你的出路在何方?》《卡扎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利比亚:反对派腹背受敌》。通过以上话题的探讨,从利比亚战事的酝酿开始一直到战事的展开,全方位、客观、立体的展现给观众整个利比亚事态的发展,使观众对利比亚战局的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而这样的连续报道也培养了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与期待。

三、节目编排:良好的节奏感引人入胜

《时事盘点》在节目的编排上突出的特点是用节奏来调整总体节目的风格。节目所设的五个子板块全部由主持人将其串联起来,贯穿始终。“扫描”板块节奏较快,能够很快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热点”、“视点”、“人物”则属深度报道,节奏自然放慢,给予观众思考的余地。在“热点”与“视点”版块还有评论员的点评,更能通过主持人与评论员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加深观众对节目的理解。“现场”版块由世界各地的特约记者发回电话报道,以现场报道的形势对新闻进行整理,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感,还原了新闻的本源。这种编排方式,使整个节目内容层次分明,节奏错落有致,增强了节目的立体感和受众的兴趣感。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11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把这些深度报道栏目的风格表述为“把编辑记者对事实本质的认识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因此,它提倡“多报道,少评论”。如对1996年6月26日至7月7日的《焦点访谈》作的统计分析表明,从内容上看,纪录事件和人物的11条,占总数的78.6%;从访谈形式上看,“访”多于“谈”的10条,占总数的71.4%,由此可见,《焦点访谈》“以叙代议”。在《新闻调查》中也存在“重报道轻言论”的倾向,为了显示节目的公平、公正,记者和主持人时常摆出一副绝对公允的面孔。

从电视形态的发展历程来看,对评论的排斥是由纪实热曝光热的误导造成的。热衷于纪实热和曝光热的电视编导或认为电视应该忠实生活的原型(以前《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栏目为代表);或认为电视还原生活是不够的,应该达到干预生活的目的(以《焦点访谈》为代表)。这两种看法都认为主题先行似的电视形态不可取,认为电视不能成为附属于思想的画面工具。有些编导甚至把电视评论与主题先行划上等号。主题先行是事先有一个结论,然后再到生活中找事实注脚(先有思想,后有事实),而电视评论是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评价(先有事实,后有思想),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电视形态。既然报纸有社论,有述评,为什么电视就不能有台论,不能有述评呢?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一种,不仅仅要传播事实,还应传播声音和观点。这也是当代受众的客观需要。

二、报道与评论相结合——当代受众的客观需要

在1999年北京地区电视观众收视情况和收视意愿的抽样调查中,显示观众期待度很高的节目类型首先是时事新闻类和热点话题访谈类节目,其次才是影视剧和现场直播。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重大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是当前受众之于电视传播的“重中之重”。这两类节目也正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头戏”。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一方面新闻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也同时培育、锻炼了受众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的独立评判意识、主观选择意识、不满足感和参与感都日渐增强。表现为受众在接受信息阅读新闻是,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知道新闻事件本身,还有着对这一事件背后的深层“探究”: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事件的背景情况如何?其中蕴含了什么意义?对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会波及到什么程度?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仅能满足受众的“知晓权”,在社会变动加剧、社会转型期的现阶段,还能有效地平衡受众心理,起到心理宣泄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受众的新闻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对新闻报道中主客观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表现为以下三点:

1)受众逐步认识到,要求新闻事件传播的纯粹客观是不现实的。新闻的客观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报道事件的过程本身就包括报道者对事件的发现和解释过程,主观介入不可避免。因此,受众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调动主观的能动性保证事实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要对客观发生的事件有主观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

2)受众需要新闻媒介对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工作。今天面对信息传播的几何级的增长,信息量的日益扩大,生活在信息洪水中的受众对信息的吸收已经从渴求转向疲惫。受众开始对媒介有了一种新的需求。他们不仅需要纯客观的信息,还需要媒介能够对纷繁芜杂的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后,再传授给他们。所谓媒介的梳理与整合,是指对无效信息的排除,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归纳、提炼,并包含自己的观点和声音,向受众提供更简便的选择,从而提高受众吸收信息的效率,提高信息转换的效益。

3)受众希望在了解新闻事实同时能听到社会各方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受众在声画一体的电视传播中已能体验到对新闻事件的亲历感,但是同时,他们需要倾听见解、分析、评论,需要了解报道者的主观内涵。因为他们对分析和见解已有不同的承受能力,他们不再认为媒介的意见是必然听从的“真理”,而是将它作为一种事件性的存在,也是一种客观事实。在认识了解了客观事件,又倾听了各方面的见解之后,自己作出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由信息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寻求和研究信息,进而要求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与对事件的评价和见解并行,当代受众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提出了近一步的要求:即在保证报道事实尽可能客观公正同时,将主观见解作为另一种客观存在体现在报道中,为受众提供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使受众在事实和见解的同步接收中,开拓自己判断的思路,增强判断的依据,提高信息的价值,同时获得一种交流和愉悦。简而言之,就是报道要与评论相结合。

那种强调客观报道事实,避免记者主观意见介入的观点已不和时宜;那种标榜客观、公正、而将事实与意见严格区分,报道就是报道,评论就是评论的做法也已不符合当代受众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报道和评论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上的结合,将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一种趋势:客观报道与主观见解相互补充,客观报道不排斥主观的见解,主观的见解也不妨碍客观的展示,将思想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融入报道中。

转贴于 三、如何顺应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新趋势?

1)首先,扭转采访报道的思维定势。

在深度报道中,分析评论的严重缺乏在思维方式上具体表现为:记者在挖掘事实、揭示事实本身逻辑时显示出的报道强势;而在提炼主题,把事实上升到理性层面,揭示事实的普遍意义时显示出的报道弱势。所谓报道强势不仅仅表现为记者迷恋纪实手段,迷恋对事物本身逻辑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它使深度报道成为一盘散沙,成为相关细节的堆砌。思维弱势也不仅仅表现为记者放弃理性思维,使报道思想贫乏,更重要的是,它导致整个节目游离主题,结构混乱,思路不清,甚至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

扭转采访报道时的思维定势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高采编人员的理性思辩力,要求采编人员在报道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与新闻五要素的展现,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多层次、立体化的透视,通过对事件横向和纵向的开拓、比较,展现记者对事实的深层次思考,并引导观众去思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过多迷恋形式和手段而忽视了由于节目形式变化带来的整个采访报道方式方法、思维方式的改变,也就是整个方法论的改变。

2)其次,以核心论点为中心。

任何一则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都有一个核心论点。否则,就不能算作一则完整和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报道。这一核心论点,是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或讲述一个道理,或吁请人们的重视,或反映一种现象,或预测某种趋势,是整篇报道的立意。打个比方,作深度报道如同作“论说文”,“论点”就是报道的核心。所谓“新闻背后的新闻”实际上就是核心论点的具体表现。

现在许多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强调由观众自己得出结论,淡化主持人、记者的主观意见,就容易由以论点为中心转向以事件为中心。由于过于关注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不必要的细节,记者在采访报道和谋篇布局中追求揭露事实的快感,使整个报道呈现多头绪、多论点的状况,相当程度上弱化了深度报道的理性力量。

以核心论点为中心要求记者在一切的采访拍摄和制作活动中,都要从纷繁芜杂的材料中理清思路,牢记报道的中心目的,不至于偏离主题,在各种情况下迷失报道的方向。

再次,要有个性化的主持人和记者。

新闻深度报道要想占领更多的领地,必须要办出特色和个性。个性化的深度报道栏目少不了个性化的主持人。主持人、记者个人的学识、风度、气质、亲和力及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成为深度报道节目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报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主持人和记者的素质来决定。

一方面,媒介自身要更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和造就独具风格的、有鲜明个性的主持人,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个人特色和个人魅力的舞台,用他们的人格魅力来塑造媒介形象;另一方面,社会对主持人和记者的个性化参与也应给予宽松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他们以自己的见解和语言来发表意见,只要不违反党的政策、法律和全社会的利益,要允许他们有展示自己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乎自己个性的语言的机会。

最后,要追求主客观结合的表现过程。

新闻深度报道要追求一种主客观形式有机结合的表现过程。一方面,整个节目以新闻事实的报道为基础和先导,是深度报道真正具有客观实证的效果;另一方面,主持人和记者的主观评述和新闻化的论证方式,来加强整个报道的主观性。两者互为补充,互为支撑。主观评述失去了客观事实只能是无本之木,空穴来风;客观事实失去了主观因素的加入只能是一盘散沙,很难体现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过分地强调“述”,导致肤浅;过分地偏重“评”,则导致空谈。

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由于追求新闻的客观性,盲目夸大纪实的作用,陷入就事论事之中难以自拔;也不能以偏该全,引申发挥,用主观意向来代替客观倾向。要将客观新闻事实和主观分析评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的辨证统一。

随着受众主体地位的增强,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发生变化。受众在阅读收看新闻时,越来越需要参考性评论,需要适应多元化文化价值取向的个性化评论,需要有多种不同意见的人际化评论。受众需求的变化预示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趋势,在报道新闻事件同时,辅以分析和评论,形成一种有利于受众作为自己个人判断的信息体系。这是值得每一位电视新闻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何勇:《由事物的逻辑到理性的逻辑——对电视新闻述评的思考》,《现代传播》1998年3月。

2.朱羽君:《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南方电视学刊》1999年4月。

3.王晴川、海贝、黄泓一:《论电视新闻报道的几个问题》,《新闻大学》2000年秋。

4.陈旭东:《论电视深度报道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新闻大学》1999年夏。

5.张静民、郑晓蕾:《〈新闻调查〉选题艺术论》,《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4月。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12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视频摄录设备的家电化,使得拍客博客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颠覆了传统新闻学上独家新闻、抢新闻的意义。海量的信息,各家媒体基本上是“你有我有全都有”,而如何“横看成岭侧成峰”地解读信息,各家媒体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相比较而言,“说什么”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关键是“怎么说”“谁来说”。一句话,评析事实,正成为媒体出奇制胜的独门法器。那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该着重抓住哪些关键点呢?

一、找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问题

美国《60分钟》栏目制片人唐・休伊特说:“如果把节目比做一盘好菜的话,主持人的魅力好比调料,节目内容是主料。”现在的新闻评论中常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1.电视新闻评论创作队伍年轻化偏向,缺乏职业历练。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创作人员存在稚嫩、偏激、不够成熟是一个普遍现象。央视优秀新闻评论主持人白岩松曾戏称喜欢十年以后的自己,也是意在追求丰富的职业历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60分钟》是由一群老人担纲的栏目。1986年迈克・华莱士采访邓小平时,他已70岁。在他84岁的时候,再次来到北京,那次是采访,这位以高端访问闻名的老人在《60分钟》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时年88岁的他于2006年从节目中退休。丹・拉瑟递交辞呈引起轩然大波,其实他也已经是个73岁的老人了,他在《60分钟》干了24年。而丹・休伊特则从《60分钟》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这里工作,他的目标是“死在办公桌上”。实际上,《60分钟》栏目的成员,根本没有那种二十几岁刚刚大学毕业、冲劲十足的毛头小伙,这几乎已经是《60分钟》的一种传统。

2.问题说不到“点子”上。评论是什么?评论是抓矛盾、摆事实、讲道理的艺术。现在有的新闻评论,老是绕着问题实质兜圈子,说得是云山雾罩,但总触及不到问题的本质,点评不到点子上,给人以“隔靴挠痒”的感觉,让观众干着急,甚至想替主持人把问题实质说出来,这样的主持人让人觉得水平低、不会说话或是认识问题不深刻,有损主持人及新闻媒体的形象。

3.缺乏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现在有些新闻评论容易走“套路”,说“套话、空话”泛泛而谈,看似真诚,其实大而空,人云亦云,对问题缺乏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作为一个部级的媒体,作为新闻的窗口,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切忌说“套话”,国内外大量的事实说明,独到的见解,精辟的点评,富有新意的观点、思想,最能显示节目主持人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形象之美。

4.评论的言论值得商榷。现在有的电视新闻评论,尤其是主持人在对一些新闻事件所做的三言两语式的短评中,言语存在偏颇,或是值得商榷,甚至是错误的地方。比方说,有辆酒后驾驶的车与正在执行检查公务的交通警车追尾,主持人评论说,肇事人“胆”真大,竟敢撞警车。那观众听的言外之意就是,不是警车就敢撞、就能撞吗?其实你可说,撞警车可不用打电话现找交警了,还是不要酒后驾车,害人害己等。现在类似于这样的评论还有不少,看似简单的随口三言两语的评论,其实不简单。在这里就显出主持人功底的深浅了。虽说这样的要求看似苛刻,但是俗话说得好,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现已有主持人由于说话不当,造成了相当不好的影响。

二、 抓住电视新闻评论的关键点

白岩松有句话说:“现在的时代不是故事的时代,而是讲述的时代,故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讲故事,用什么方法讲故事。”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新闻评论呢?

1.去伪存真抓核心是做好新闻评论的关键。主持人对节目所涉及的人物、事件、行动等及时地进行评价,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或是意见即评论,这要求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要深入探寻事件的本质,只有对问题本质认识深刻,才能做出好的评价。只有在对新闻事件的整体及实质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浅出又通俗易懂的评议,才会赢得观众的青睐。如果说主持人对问题或是事件的本质认识不到位,那何谈好的评论呢?那只能是驴头马尾言之失当。这样的评论也有不少,听了这样的评论让人感觉很不以为然。达不到观众的认同,有损节目及主持人的形象。因此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注重对事件的认真分析、研究和评价。自己不懂的可以事先找有关专家请教,一定力求对事件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有所评论。

2.透视事件背后灵魂是评论的实质。有些事情发生了,不能仅仅满足做跟随式纪实性报道,点评重点在“评”字上,不要仅是泛泛而谈,要说到点子上,主持人要在点评上下功夫,在点评中进一步剖析新闻信息或报道背后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力求能揭示事件中隐藏着的规律性、普遍性的本质,起到拨云见日、点石成金的效果。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警觉、兴趣和重视,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评论的目的。

3.精准、个性化的语言是评论的魅力。评论员(包含主持人)的语言不论是释疑解惑、明辨是非、扶正祛邪或针砭时弊、发出呼吁、提醒疏通等等,均要求语言准确深刻,言简意赅。凡是好的评论主持人都特别重视语言的运用,拒绝“官话、套话、空话”,不要里唆,别让没用的话占据观众宝贵的“新闻时间”。同时,用丰富多彩、具有个性的语言反映时代的主旋律,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目的。

4.新闻评论员的素质要求。(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新闻敏感力。评论员(包含主持人)要能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这样才能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大量实践证明,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主持人的点评水平。主持人只有站在理性高度,高屋建瓴看问题,方能感动人,启迪人。目前主持人就事论事、泛泛而谈、不着边际的通病,其根源在于缺乏理论修养。

(2)具有丰富的主持或记者经历。国外很多优秀的新闻主持人都是资深记者或编辑出身,而娱乐节目主持人很多由演艺明星担纲。像在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就都由优秀的记者担当。而我国的播音员主持人虽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但缺乏丰富的记者生涯的历练,对新闻评论主持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主持人的知识储备、文化涵养和丰富阅历远比声音和形象重要。

(3)较强的理解力、判断力和分析能力。这是对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能力的要求。在国外,电视节目主持人注重的首先是“怎么说”,其次才是“说什么”。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除了要有语言图像的表现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具备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判断及洞察力。

(4)“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而中规中矩、不温不火,时而神采飞扬、激情满怀,时而妙语连珠、生趣盎然,时而深沉含蓄,娓娓道来。无论是“有稿主持”还是“无稿主持”,均能够迅速及时地将书面语言变为广大受众易于接受的口头语言,把要说的事深入浅出地说清楚、说透彻,这需要主持人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修辞修养。

三、国外优秀新闻评论节目的几点启示

还是以美国《60分钟》作为剖析对象,或许我们将会从中提炼出这样几点启示。

情节化:《60分钟》片头设计就是一本杂志,这就意味着新闻报道的情节性特征。从主持人的一句话:“今晚请看《60分钟》的这些故事和安迪鲁尼的评论”,每一则报道中主持人的开篇介绍通常也是娓娓道来,仿佛这是一个故事的开端。至于每一组段落镜头基本上都是整个叙事过程中的一段情节,画面也是精心选取负载一定情节信息的画面,比如非常重视细节对于事件情节化的表现力。

新闻性:《60分钟》把选题定位于严肃的政治性新闻题材和当前最具新闻价值的热点事件新闻人物,提倡题材的新闻性、时效性、政治性和娱乐性。通常每则报道都有自己的新闻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