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2 09:33:31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篇1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诚信机制

一、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失信表现

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质量是衡量高校教育工作的指标,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高校的主要教学活动,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注重从课堂教学入手,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和参与者学生都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创建“双效课堂”(顾豪爽,2007),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然而,根据鲍威等(2011)的调研发现,在实际的高校课堂上,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达34%,教师的实践性、应用性知识能力薄弱达30%,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达20%。而学生迟到、旷课现象屡禁不止,出勤率在90%以上的学生比率仅为72.8%,即使没有缺勤,很多同学也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47%的学生从不或很少参与课堂讨论,65%的从不或很少在课堂上提问。总体来说,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失信行为,影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分为:

(一)教师对教学投入不足

教学是大学的本体性原初功能(张旸,2015),大学所培养出的人才的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最为关键的,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教师的投入为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受评价指标体系、职称晋升等影响,高校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科研,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明显不足。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存在备课不充分、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多媒体课件粗糙、不注重和学生交流。这就导致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质量比较差,失信于学生和本职工作。

(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加强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改进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的教师应当具有本课程领域内广博而深厚的专业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恰当地与学生沟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无止境的过程,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思考与钻研,才能得以提升。然而有些教师进取意识薄弱,学习上马马虎虎,工作上得过且过,专业知识老化后也不及时充电更新,导致知识跟不上时展,教学方法又陈旧,课堂上也懒得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学水平较差,对学生和教学工作不诚信。

(三)学生缺课现象普遍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学生存在学习诚信缺失现象,缺课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是为了兼职、上考研辅导班、考证辅导班、社团工作、找到实习单位要实习、求职应聘等,还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利用上课时间在宿舍睡觉、玩游戏,缺课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和课堂教学质量。

(四)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有些学生虽然没有缺课,但是在课堂上根本没有认真学习,有的睡觉、讲话、看课外书籍,更多地则是使用手机。谷大海(2013)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频率非常高,84.39%的同学有上课玩手机的习惯,很多学生将时间消耗在玩手机上。上课无聊了就会利用手机上网,譬如上人人网、QQ聊天、浏览新闻,玩游戏、微信,进行网络购物等严重干扰周围同学的听课,同时也影响授课教师的情绪,对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较大的影响。另外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借助于手机拍照功能,把需要记的地方就用手机拍下来,或者面对任课老师的提问用手机上网搜索答案。这些行为都不利于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

二、诚信教学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诚信,即诚实守信,包含诚实和守信两层意思,诚实强调言行一致,而守信则指的是坚守承诺。诚信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准则。诚信教学,指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和参与者学生都要做到言行一致并坚守承诺,除此之外还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教学质量差本质上就是一种不诚信。

(一)教师诚信教是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离开了教师的教,课堂教学活动就无法开展,而教师诚信教学则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高校教师必须是诚信的教师,诚信对待教学,拥有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及高超的业务水平。高校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业务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会接收什么样的教育,诚信对待教学的教师会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楼军江,2014);拥有高超的业务水平的教师,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延伸学生原有知识的广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

(二)学生诚信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课堂教学除了要靠教师诚信地教以外,还有赖于学生诚信地学,二者相辅相成,学生诚信地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要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必须是诚信的学生,诚信地学习,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认真求实的学习精神。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的学生首先不会无故旷课,在课堂上也会避免使用手机,否则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无论是感兴趣的课程内容还是不感兴趣的课程内容,都会认真学习。拥有认真求实的学习精神的学生会认真对待学习中碰到的每个问题,尤其是不理解、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更要认真努力学习,可以积极地查阅资料或者向同学及老师求助,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三、诚信视角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要提高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高校课堂必须是诚信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诚信地教、学生诚信地学,为此我们必须要构建高校诚信教学体系:

(一)从制度层面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

高校要从制度层面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让大学回归人才培养的育人本源。一要调动教师授课积极性,促进教学发展。对教学质量优质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及优先评职称,对于教学质量不达标的教师给予物质惩罚,在评职称等可以实行一票否决(谢念湘,2013),把教师的精力聚集到教学上来,以教学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并带动学生的创新发展,共同推动教学发展。二要强化学风建设,对于长期无故缺课的学生进行诫勉和预警,强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许使用手机,净化课堂教学风气,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建立教学诚信规范,创建诚信课堂,规范教学活动,引导师生坚守教学诚信,并加大宣传和奖惩力度。

(二)加强教师队伍诚信建设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诚信建设,引导教师认真教书育人,进一步端正教风。一要加大师德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师德修养,规范教师师德行为,提高教师的诚信水平。二要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诚信评价机制,为教师建立教学诚信档案,详细记录教师的施教行为。三要加大对教师教学中的不诚信行为的惩治力度,严肃查处施教行为不端,确保教师时刻保持诚信教学。

(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的业务水平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一要要求教师不间断地进行学习和知识更新,掌握学科前沿和动态,并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丰富教学内容。二要鼓励教师潜心研究教学,及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与理念,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技术,提高教学能力(李梅,2012)。三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强教学的实用性(魏晨明,2012),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四)建立健全大学生学习诚信档案

师生是课堂教学的一对矛盾体,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专业水平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以及参与程度,同样学生的状况也会干扰教师的教学状况,并影响到教学质量。一是要加强学生诚信道德教育,使学生都真正认识到诚信是高尚的人格魅力,从而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思想意识和良好氛围。二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学习诚信档案。为学生建立学习诚信档案,客观动态地记录学生上课和考试等方面的诚信状况,将诚信档案与大学生奖学金、评优、申请助学货款、保送研究生等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廖俊清,2014),有效约束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时刻注意自己的信用状况,有助于减少学生旷课的现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同样有促进作用。三要加大对学生学习上的不诚信行为的惩治力度,对经常缺课、逃课、迟到、睡觉或精神萎靡不振的同学,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同时跟班主任、辅导员沟通。

(五)加强学生学风建设

加强学生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严守课堂纪律。一要抓好出勤率,对缺课较多的学生进行纪律教育,保障良好学风建设。二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课认真听讲,不使用手机,与老师进行积极的教学互动,端正学风。

四、结论

诚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不仅经济活动需要诚信,大学校园也需要诚信,加强师生的诚信教学意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诚信教学可以使得高校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履行其职能,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高校要从制度上倡导诚信教学,增强师生的诚信意识,解决部分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只有提高教师诚信教课和学生诚信学习的意识,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教学质量。随着我国征信系统的逐步完善,高校开展诚信档案建设也是一个大趋势,目前已不少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教学诚信档案应该是高校诚信档案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立贯穿于教学始终的诚信教学档案,可以对教学行为起到监督与约束作用,有效避免高校课堂教学中的不诚信行为,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建立教学诚信档案,在校园内打造诚信课堂,可以协助师生自律,提高教师教课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到教师诚信教,学生诚信学,共同推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余敏丽 单位: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厅[N].中国教育报,2010-09-13.

〔2〕顾豪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个关键[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3〕鲍威,杨针,朱红,管蕾.强化教学切适性提升学生满意度—首都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11,(1).

〔4〕张旸.高等学校教学学术的价值意蕴及其制度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5,(2).

〔5〕楼军江.反思自觉: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立场的探索与建立[J].中国高等教育,2014,(2).

〔6〕李梅.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素养之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7〕谷大海,赵海洲,项勋,付朝书,刘华戎.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影响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3,(7).

〔8〕廖俊清.刍议大学生诚信档案的价值-功能及其建设原则[J].兰台世界,2014,(10).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篇2

[中图分类号] F274.2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最近,四川大学使用了一种新的互动教学用具——“课堂表决器”,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据该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四川大学学校购买的互动教学用具,该装置是个只有手掌大小的仪器,拥有选择、判断、排序、评教、分组、抢答等功能,可以实现点名、答题和评分一体化,仪器虽小但功能强大。首先,它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答题功能为例,老师出题后,学生可以用它现场做答,短短几秒钟内,老师就能知晓全班学生选择的正确率,很快就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控度。其次,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通过接收器和无线手持投票器,教师通过预先编制的PPT展示问题,学生通过投票器按键作答,互动及时,这样教师就可以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最后,可以增强教学管理效果。对于学生管理而言,这个课堂表决器可以用来考核出勤,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统一的编号,上课时输入自己对应的编号,就知道是否到场,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的出勤状况。对于教师的考核而言,学生可以用课堂表决器直接给教师的教学评价打分,便利而且效率高。据了解,目前,这款课堂表决器在四川大学的本科部分学院也才刚刚开始使用,但应用学院的学生表示该“神器”无法监督点名,因为同学可以帮助你用仪器输入学号,所以上课还是要靠自觉。还没有完全普及,问题就已经出现了,因此这个教学“神器”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类似甚至超越这种“课堂表决器”的教学用具,但不管科技含量多高,仍然改变不了其教辅工具的身份。依笔者看来,课堂表决器不仅仅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其点名、监督的功能多多少少折射出了目前高等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又一次引发我们对提高高等学校课程教学质量的思索。

二、高校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目前,高校课堂教学面临着以下主要的问题。

(一)学生缺课现象普遍存在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作为知识传授方和接受方的教师与学生缺一不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校学生缺课现象比较普遍,这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和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缺课都去做什么了呢?据笔者的观察和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各种辅导班、考各种证件所累。竞争激烈,学生的危机意识也比较强,为了将来进行投资,不断地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参加各种资格证的考试,当这些与正常的学业发生冲突时,学生就会选择缺课,这部分人数大约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比重。二是既不是参加辅导或者培训班,也不是要考什么资格证,而是纯粹地认为课堂教学无趣,还不如自学,尤以经管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居多。三是部分学生干部以“工作活动”为理由,理直气壮地缺课。四是还有极少高年级的学生,找到了实习单位,这样也会在专业课的课堂上出现比较频繁地缺课问题。最后除去病假和事假的,就是没有任何理由无故旷课的,这部分学生渐渐地形成了惯性,等到了高年级就演变成经常性的缺课,几乎每个专业都有类似的学生个案。了解学生缺课的原因,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动态,加强沟通和引导。

(二)教师科研考评压力大对教学投入精力渐少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出台了各种考评教师的相关规定,除了教学工作量以外,科研考评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而且往往与种种利益挂钩。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往往顾此失彼,这种现象必然导致教师对教学的投入较少,知识更新缓慢,教学内容陈旧,其已无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考评不能搞一刀切,应该更加人性化。

(三)信息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信息化的内涵会有不同,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信息化改变了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高校的课堂。

在信息化的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和教育信息资源,改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增强了表现力,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在相同的时间内比传统的教学手段能传递更多的知识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体和手段的改变,而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整体的教学体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正如我们不能否认上述信息化给高校课堂教学带来的正影响一样,信息化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首先,信息化虽然促进了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很多教师使用PPT授课,生动性确实是增强了,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却在色彩斑斓的幻灯片中迷失了。在加之不用记笔记,这也增加了学生溜号、开小差的几率。其次,智能手机使用使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和便利地接触到各种资源、信息和游戏,散发出来的魅力远远高于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用手指滑动触摸屏的姿势大概是课堂上最流行的“走你”动作了。学生过于依赖手机和网络,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马上上网寻找答案,完全略过思考的过程,而且可以借助手机随时随在地拍下老师的板书或者PPT,失去了学习的真正意义,智能手机正在渐渐地侵蚀着大学的课堂教学,思考功能的退化正严重地影响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另外,复印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也为学生获取相关学习资料和信息提供了便利,因此,学生忽略了课堂的讲授和学习。

正所谓凡事都有利有弊,怎样趋利避害是每一位从事高等教育的教育者都必须要思索的。

三、提高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快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与学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开发和培养。作为高校教师首先应该增强自律性,不间断地进行学习和知识更新,掌握学科前沿和动态,并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丰富教学内容。学校也要为教师创造更多的访问、交流和学习的机遇,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最有效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并能联系实际、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述商务谈判课程时,在实训练习环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作为谈判练习,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不错。

(二)采取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法,实施发现教学模式

发现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所谓的发现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多应用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题,独立实现认识过程,即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自觉和主动地进行学习。发现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的挑战,它以学习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日常的考核,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日常考核有助于减少学生旷课的现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教师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应将平时成绩分布在日常出勤、回答问题、作业、小组讨论等几项,在上课之初,就对学生讲明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并认真执行,这既能保证一定的出勤率,而且还能使学生参与到授课的学习过程中,也体现了公平性,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和支持。

(四)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的科学考评,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和教学标准,对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活动和效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是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提供决策服务的过程。科学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实现教学质量监控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各高等学校应本着自身的办学宗旨,合理地选择和设定指标,开展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

[参 考 文 献]

[1]哈斯巴根.教师评价视角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结构方程模型[J].高校教育管理,2013(3):1-5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篇3

二、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19-03

教育质量问题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始终被关注的问题,历史上的每一次教育改革都是为了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尽管不同的时代、不同时期教育质量的标准是不同的,但为了保证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必须保证质量。保证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质量的保证,高校大学生的教学质量关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保证教育质量的含义

保证教育质量是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担保做到教育教学活动和培养学生的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质量要求。这是国家对受教育者最低的要求。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教育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也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教育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定。

保证教育质量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保障所培养的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低要求,即教育质量必须有统一的保底要求,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和其学达到国家规定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育质量的具体要求,即教育规格,它是教育目的的综合反映。由于社会环境、学校条件和个人素质等的差异,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因此要在保证教育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统一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保证教育质量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发展。但是在目前,大学生教学质量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水平。

二、高校大学生课堂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中,既要关注教师的素质提高,又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高校中,进行教学质量改革,重心往往都是落在教师素质的提高方面,这样的确从源头上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是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平台,“教”与“学”同样重要,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双管齐下。教学质量的提高责任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老师,更在于教学对象的配合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本人也曾进行过多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例如,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讲授法、课堂讨论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学生“等、靠、要”的思想。学生的“等”主要表现在,上课老师提问时,他们消极应对、不思考、等老师给答案;学生的“靠”主要表现在,他们遇到问题时总是依赖学校、父母、老师或者其他同学,不愿意主动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学生的“要”主要表现在,很多学生在高校学习期末考试前向老师要重点内容,考完试向老师要分数。在这些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确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这些方法需要花费的课时都相对比较多,如果大量使用,对课程进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大部分学生在这些练习中都能认真对待,但是也存在小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聊天或者做其他无关的事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这些练习中也发现部分学生知识面较窄,信息量较少,分析问题缺乏深度和创新,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看待问题比较片面和偏激,这些问题都需要授课教师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缺乏弹性,不能真正的反映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目前本校学生课程考核方式为:10%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70%期末成绩=总评成绩。这个公式从表面上看是全面合理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能进行很好的考虑,从而科学的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践中,就会发现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的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和综合素质的高低。总评成绩中90%的成绩来源于两次考试,而平时成绩只占10%,导致很多学生只会关注考试结果,而忽略课堂教学中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培养,这其实还是一种应试教育,为了考试而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其实违背了当初设计考核的初衷,将培养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变成了应试教学的产物。我们下面来做一个假设,例如,有甲、乙两名学生,假设甲学生平时经常旷课,当然还没达到学校取消考试资格的底线,平时作业也很少做,假设他的平时成绩为60分;他参加了期中考试,一般期中考试多采取开卷的形式,这样期中成绩一般都能在70分以上;期末考试在考60分,那么最终他的总评成绩就能达到62分。乙同学如果是个好学生,平时成绩和期中成绩都能得95分,但是期末考试却因为身体不适或者其他原因考砸了,只考了40分,那么最终他的成绩就是56.5分。那么从最终成绩上看,甲同学成绩及格,从每种意义上讲就是达到了课程要求的标准,但是乙同学成绩不及格,意味着课程没有通过,没有达到课程要求的标准,还需要后续补考。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上看,乙同学有可能比甲同学收获更多。这种考核机制最大的弊端不仅不能很好的呈现出学生学习的效果,还会造成学生到课率的下降,使很多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导致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影响。这种考核方式本来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希望对高校学生的培养不仅关注结果(成绩),更关注学习的过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但是却在现实中又回到起点,大部分学生还是将焦点放在成绩上,忽略了学习过程的培养。这种现象在通识选修课中尤为突出,上通识选修课的学生人数较多,学生人数一般都有130人以上,授课教师很难做到周周点名。普遍来说,这些课程学生缺课率比较高,学习效果根本无法达到,对于平时用心学习和上课的学生来说,这也造成了间接的不公平。

三、解决思路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思路:笔者建议以后能多开展“双学”活动,即教师向学生学习,学生也要多向教师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教学质量,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对于今后的教学质量来说是一种有力的促进和提高。在学校中对“教学名师”以及优秀的教师要让他们走进学生的身边,通过这些优秀教师的工作演讲或者宣传,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教师的魅力,也能将这些典型真正的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给学生也树立一种学习的榜样。另外,通过对优秀教师的宣传,也能让学生知道学校中存在大量优秀的教师,并且这些教师不比名校教师的素质差。同样,对于优秀的学生也要进行大量的宣传,也可以采取向教师或者全校学生演讲的方式来影响大家,让老师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学生也是最优秀的,这对于教师的自我学习和爱岗敬业也能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总的来说,就是让学校中的奖励能够真正的发挥它的示范和激励作用,让学生和老师能够在这种互促互敬中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笔者建议今后在学生考核中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思想,注重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弱化以考试为主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真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现有的考核机制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造成学生出勤率较低的影响,因此实行一种新的考核制度变得至关重要。建议在今后的考核中增大平时成绩的比率,减少期末成绩的比率。平时考核多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分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教学必须向课外活动延伸,教材内容必须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实践计划,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只要条件具备,就要积极探索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实践活动,如继续坚持近几年开展的与课堂教学有着互补关系的大学生时事政策教育、法律教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使学生增加很多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实践经验,这才是综合性人才培养的目标,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兴海.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几个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1996(2).

[2]陈晓玲,瘳益.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实施与探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5):203-205.

[3]卢德鑫.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3(10).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篇5

高校课堂是指学习效率高的课堂,教师和学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打造高校课堂是每位教师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树立爱心,愉快教学

经过了二十五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深深懂得,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爱心工程。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博大无私的爱,它包含了教师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要用真爱,滋润每个孩子的心,教师的事业是良心事业,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们必须全身心的去爱他们。孩子是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祖国和人民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我们,我有什么理由不发自内心地爱他们呢?

有时我也感到很烦、很累,但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丽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用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孩子,去呵护每一个孩子。与他们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无怨无悔。当清晨走进美丽的校园,面对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跟孩子们在一起,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当夜深人静,欣赏孩子们那一份份充满童趣的手工,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从而增加了对孩子的爱。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心,就能带着愉快的心情去教学,就能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去正确处理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去克服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去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网络资源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学实现资源共享。网络资源以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内容的丰富性、表达方式的直观性等优点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为课堂引入一渠活水,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具体形象,通过音响、文字、色彩、动态画面等全方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多媒体网络教学,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白板,食物投影仪等多种教育技术,使学生真实地看到作者在文中所状之物,所写之景,如美丽的九寨沟、雄伟的黄山、笔陡的华山、我给献花的感人场面等等,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全方位的感受。这种情境式的学习,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形色共现,声情并茂,能取得比传统教学手段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四》,一上课,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一段从中央电视台剪录的有关孩子给妈妈洗脚的广告片。然后问:“看了片中的情景,你有什么体会?平时爸爸、妈妈是如何关心你的?”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的眼里闪烁出兴奋的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生病的时候……。”“他们为我……”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父母温暖的怀抱。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能很好沿着“感恩”这个主题进行交际、探讨。

网络资源不但能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还具有资源准确性强、资源方便快捷的特点,整节课不论是课题、内容、情境图、还是练习题,一切应有尽有。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利用合适的软件,都能下载到切实可行的教学课件,不但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还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备课时,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教学作业都备在了课件上,上课时,就能节省大量的手写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讨论交流,从而有效打造高效课堂,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认真备课,当堂训练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当堂训练的内容。备学生,要备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备教材,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内容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教材内容,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制作优质教学课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当堂训练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讨学习教学内容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让所有学生当堂完成一定量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当堂训练可以检测学生是否当堂达到教学目标;可以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及时的反馈;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素质,形成能力。当堂训练以教导学,以学促教,以练促提,只要教师导的“得当”,学生学的“得体”、练的“得法”,就一定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备好当堂训练的练习题。当堂训练的练习题可以分为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主要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题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如:《蝉和狐狸》的当堂训练我是这样设计的:

1、看拼音写词语:fèn biàn( ) jiè xīn( )

quān tào( ) zhū juàn()

2、( )的狐狸 ( )的蝉

3、“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一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歌喉吗?”这段话表面讲的是_____,实质是________。

4、《蝉和狐狸》中点明寓意的句子是:______ _____ 。

5、《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受骗是因为:______________;《蝉和狐狸》的蝉没有受骗是因为:______________。我从这两则寓言中懂得了______________。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篇6

课程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传授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方式。高等学校课程教学形式包括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和读书笔记等形式,其中,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本科课程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式。

根据现代控制理论的观点,我们把高校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工作分为课前控制、课中管理和课后评价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共同起作用。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应突出课堂教学的全面管理,强调课前控制、课中管理和课后评价的系统思想。

高等学校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占有十分特殊的重要地位。在大学生现代知识传授、技能教育中,课程课堂教学是一种主要的教学形式,因此,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应该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改革的必然要求。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大学生要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而大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得,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

二、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

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属于高等学校的微观管理范畴。教育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课程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传授知识、技能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形式。如果把高校管理按其工作性质、范畴来分,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应属于高等学校管理的微观管理范畴,它是课程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见下图)。

三、实施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应注意抓好三个重要环节

(一)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过程管理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要鼓励大批优秀教师走上教学工作第一线,创造条件引导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讲课,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水平包括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以及教学观念等。教学能力是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2.提高教师学术水平。高等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高等学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的,两者不可偏废。

3.合理安排师资结构。师资队伍结构包括教师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为了提高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应合理安排使用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使他们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达到师资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设施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实验及资料室建设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要根据科技进步的要求,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

学校的各类实验室、图书馆要加大投入,对本科生实行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

2.教材建设

教材质量直接关系着高校教育教学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高等学校应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的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

3.教学文件的建立和完善

教学管理文件的制定和完善是高等学校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制度保障。高校要通过制度建设,促进教师建立高尚师德、优良教风和敬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

4.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学校要重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教学效果及评价

1.教师备课及教案设计情况

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学校有关部门要检查教师的教案和备课情况,举行教师备课和教案设计交流竞赛,开展教师教学公开课讲演比赛等。

2.课堂讲课效果

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一是要看教师以何种方式,把何种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要看学生理解、掌握和评价的情况。建立领导、教师同行和学生评价三者相结合的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并与教师的劳动报酬、年度工作总结结合起来。

3.学生评价及考试成绩统计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42-02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出现,在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中,课堂教学网络评估已被普遍应用到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中。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管理的系统化与科学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等学校现在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学生数、教师数、班级数等较扩招前,规模已成倍增加,出现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也倍增,要快捷把握和掌控课堂教学质量已变得很困难,所以网络评估已成为高校课堂教学评估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几乎所有本科院校都开展了网络评教活动,就连国外名校也相继开展了网络评教。虽然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在各高校中得到全面迅速的开展,但其可信度和有效性一直受到质疑。信度和效度的质量分析一般是针对评估指标而言的,考虑到大家的质疑是针对评估的整体状况,所以本文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就不局限对指标内容的分析,而是综合考虑了网评指标、组织方式、评估过程和结果运用等因素。

一、分析对象与方法

如何科学分析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的信度和效度,我们以重庆交通大学为案例,为此作了长久深入的调研和探索。该校教务处专门组织网评调研工作小组,以发文征求意见、个别交流、走访座谈、网上搜索、数据分析、国内外对比、头脑风暴法等手段和方法,从2012年4月~9月,对学院和师生进行了历时大半年的深入调研。通过集成2008~2012年三次校内大型调研和五次校外高校(上海交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邮电大学、工商大学、理工大学)调研成果,年十八学期380多万个网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教改专项课题研究成果,二次系统功能优化。该校对运行近十年的网络评估系统从指标到系统功能等都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完善。在测量网评信度和效度的分析方法选取上,我们一是选10名网络评估与纸质评估对比测量来检验可信度;二是选取指标项、评价项,进行网络评估与纸质评估的对比测量。我们2012年下学期在该校随机抽取了10位教师、3100名学生作为“样本”,测量中,严格控制了影响测量的诸因素。此次分析的网络数据全部从重庆交通大学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中提取;采用的纸质评估数据全部由重庆交通大学学生教学信息中心采集得到。所有的数据均由spss软件统计分析得到,数据真实可靠。

二、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的质量分析

质量分析主要包括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所谓信度,是反映测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的一个指标,即对一个事物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效度是指是否测出了测量者想要测量的东西,所测结果是否正确、有效地说明所要测量的现象。我们以重庆交通大学为案例,采取网络评估与纸质评估对比测量的方法来对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进行质量分析,相对网络评估而言,纸质评估长久以来得到了普遍认可。因而,这两者的对比测量,可以检验出网络评估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本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一是通过使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均值与标准差比较),这10位教师的网络评估的平均分为92.8,比纸质评估的91.6高出1.2%;网络评估的标准差为3.2,与纸质评估的标准差4.2相差1%,可见二者的平均分与标准差的差异性都不大。二是使用spss软件对这10位教师网络评估与纸质评估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1,说明二者总体得分呈极相关。三是使用Matlab软件对这10位教师评估结果的总体分布走势进行趋势分析,发现网评和纸质评估的总体得分变化趋势非常一致,所测结果能够有效地说明所要测量课堂教学的现象。以上质量分析表明网评与纸质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网评结果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三、结论与思考

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属于社会调查范畴,社会调查问题往往纷繁复杂,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因素太多,这种人评估人的社会调查性评估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要达到完全客观、公正的评估效果是不可能的。所以,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这种复杂性社会问题期望完全用量化的办法来解决,是不太现实的,何况运用受控性差的网络评估手段,更增加了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的难度。评估也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状态描述,是对复杂的课堂教学现实的一种简化和抽象,应用统计方法描述课堂教学现象,在当前大规模办学条件下,无论它如何不完善,总比我们凭主观发表议论强。结合各高校近十年的网评实践,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网络评估是学校、学院和教师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现状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学意见交流、教学研讨和教学管理的便捷平台,评教结果长期的总趋势是相对稳定的,总趋势中也会在某学期某时段出现较大波动。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与管理水平、教师教学态度、课程性质、人事变动、人为干扰、学生情绪、学生群体不同等因素有关。网评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网络评估在人为干扰和偶发因素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应理性、辩证地看待网评,合理运用网评结果。总的来说,网络评教已成为教学意见交流、教学研讨和教学管理的便捷平台;能够及时反馈评估信息,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风建设。在人为因素干扰较少的情况下,评估结果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在教学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保障教学质量做出了贡献。如果我们能较好地控制人为的干扰因素,本着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确定评估指标、控制评估过程和运用评估结果,网络评教就具有了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同时也是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杜智敏.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31,148.

[2]刘霄.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新体系的探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

[3]黄芳.高等教育中的评估[J].现代大学教育,2012,(3).

[4]黄忠兵.网络评教利弊谈[Z].重庆交通大学:教学风(内部资料),2011,(33).

[5]胡高云,李乾斌,余嘉政.高等教育中的评估[J].现代大学教育,2012,(4).

[6]刘洁.清华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新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6,(2).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篇8

1.评价目标是解决课堂教学质量“为什么评”的问题。在“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下,传统以“知识本位”为基础的评价观,已满足不了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要求,实践课时在高职教学计划中比例加大,教法上启发式、互动式和现场操作教学比例增多,对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应更加复杂,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注重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理论传授和知识基础评价,忽视了对教师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以及能力评价,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高程度及在实践中参与程度等内容几乎是空白。

2.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解决是“谁来评”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大多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包括同行教师、教学管理者、督导评课的课堂教学评价系统,但这只是以校内为主,缺乏校外专家和企业实际工作者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3.评价方法是解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怎么评”问题。课堂评价标准既是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前提和基础,又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和建设规范和标准。目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大多是借鉴了普通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结合本校特点,经过综合类比后产生评价标准,反映高职“职业性”指标不多,往往采用描述性、易于量化单因素评价指标,并将它们简单相加,用程式化、固定化指标来衡量。本应充满差异和特色的教学活动,被这种方式抹杀了被评价课程的专业性,不利于不同教学风格形成和发展,也影响了教学质量评价准确性和实际效果。

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制定

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方法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目标由重知识的传授,向注重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方向转变,教学内容由注重理论转向了理论与实践并重,根据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择合适的综合型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转变为“教学做”一体化行动导向法,教学场地转向了生产性的实训基地以及以教学实训为一体的实训室进行授课。因此,在这种以学生动手能力为主体,以教师教为辅助的教学形势下,需要重新构建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如图:

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总表》可以看出,新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突出课堂教学评价以能力为主要理念;②教学内容选择上围绕能力目标的培养;③教学方法更加注重教学做一体化,注重实践操作训练与专业技能岗位有机联系;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⑤突出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学生态度,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等内容指标。

三、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分析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对教学评价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思考为基础,具体构建过程较为科学、合理,因此其测验效度、信度达到较高的水准。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评定,主要是分项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为弥补一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之不足,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总体印象评价”这一指标,将总体上的、模糊的、定性的评价和分项的、精确的、定量的评价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测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总体印象和其他指标得分进行相关分析,还可作为评判其测验信度、效度的依据。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篇9

1当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主要方式

1.1学生网上评教。一般在学期末,学生通过学号登录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的十项指标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在评教结束后,由负责人对评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每位教师的平均得分。

1.2学生座谈,反馈教学情况。一般在学期中,各系部从各个年级、各个班级抽取部分学生,召开学生教学座谈会。在会上学生就教师不同的授课方式、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以及授课老师的专业性等话题进行了座谈讨论,在肯定教师教学方式好的一面的同时,也指出教师的不足。最后,各系部对学生提出的看法和建议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反馈给任课教师,要求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保证教学质量。

1.3督导组听课。高职院校大多设立了教学督导组,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或高级职称教师组成,其职责主要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了解和反馈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导小组每学期不定时进入课堂听课,并填写《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表》,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分,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1.4开展各种教师教学竞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每学年都开展教学名师、教师说课大赛等教学竞赛。由各系部推荐教师参加,学院组织评委听课评分,确定竞赛获胜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存在的问题

2.1评估指标过于简单,不够全面

从现行的评估指标来看,一般都是针对一般课程,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方面。评估内容过于笼统,没有充分考虑专业和课程属性不同,忽略了文理科、各个学科之间的差异,对于所有教师采用一样的评估指标,对于所有课程的界定一致,对于所有学科使用统一的标准。从表面上看,体现了评估的统一性,但因为不同类型的课程目标、内容不同,要求也不一样,所以采用一刀切的指标很难对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判断,造成评估结果失实。

2.2评估主体单一

从评估主体来看,当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以学生评教为主要方式。由课堂参与者——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和判断,往往学生评教分数是教师的最终评价分数。但是由于学生知识、认识的局限性,对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的了解不足,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正确认识不够,在评教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学生对于教师授课情况的评估信度和效度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评价结果不能如实反映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对于督导组听课,一般局限在青年教师的课,不能涉及全体教师。另外教学竞赛对报名参加的教师才进行评估,而没有参加的教师则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2.3评估过于注重定量分析

评估指标确定的局限性使评估限于“指标定量化”的评估模式。因为当前的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采用学生网上评教的方式,评教分数是教师评估结果最直接、最直观的反映和体现,评估分数高的教师则被认为是教学水平高,反之,分数低的教师则被认为教学效果不好。但是教学工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具有极大的动态性和可变性,有些内容不宜用简单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所以,仅靠量化分析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作评价和判断是不合理的,也不能反映教学活动的真实情况。

2.4评估结果缺乏有效反馈

从评估结果的初衷来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要让任课教师从评估中了解到自己在教学工作的优点及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但在实际的评估中,结果往往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主要依据评教分数进行考核,但学校评教时间大都是在期末考试前进行,评教数据的整理、分析、结果核查需要时间,等教师知道评估结果的时候,课程已结束,评估结果就不能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另一方面,在评估之后,授课教师只知道评估的分数,并不了解具体问题和建议,造成教师在评估后不知从哪方面着手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议

3.1评估指标要多元化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评估指标是基础,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会影响评估质量的高低。评估指标应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反映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根据教学实际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不同学科类型,对学生的要求不同,教学特点也不同,所以我们在构建课堂教学评估指标的时候,要注意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不能单一化,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年级课程的性质和特征,设计多元化评估指标,实现不同课程、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使用不同评估指标,让评估结果真实反映课堂的实际情况。

3.2建立多主体共同评估体系

建立专家评估组。专家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非常了解教学的具体要求,能站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角度对教师课堂情况提出客观的要求和建议,能判断和评价教师的讲授内容是否突出重点、难点,是否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建立同行评估体系,学校教师互相听课,互相评议。通过听课,判断任课教师及自身上课是否符合大纲要求,突出重点;是否向学生介绍课程相关的最新知识和动态;课堂是否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在听课后,及时进行评议,相互学习和提高。

建立完善的学生评估体系。学生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最主要的主体,他们对教师的授课情况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在建立学生评估体系时要充分考虑评估指标的全面性,考虑评估指标中是否包含教师教学态度、课程设计特色、备课是否充分、能否理论联系实际、是否进行师生互动等方面。

3.3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有机结合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的复杂过程,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许多指标可以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进行直观的定量评价。但是教学本身也是一门艺术,很多方面无法用固定的标准来衡量,而需要容易描述的,分析比较全面的定性评价。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仅用定量的数据对教学质量作评价,会束缚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个性。仅用定性评价则会过于笼统,容易受人为因素干扰,影响评估效果。因此,为了能真实反映教师实际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应该是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有机结合,以增加评估的信度和效度。

3.4建立评估结果有效反馈机制

评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如果评估结果没有及时有效反馈,评估就会流于形式,所以建立有效的反馈体系十分重要,而且反馈不是简单地将评教分数告知任课教师。反馈的信息要尽可能全面、详细,要包括每一课程各个不同指标的得分、专家组、同行或学生的书面意见等方面,要及时向教师反馈,使教师及时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设计,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丽丽.浅议高校教学质量评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1).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篇10

网球课程是一项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项目。在网球击球中,学生的手、脚、眼、脑等各部分都要协调进行才能完成击球动作。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体育管理,即对体育事物的管理,是管理在体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它以管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以体育问题作为实践对象,追求的是体育实践的最佳管理效果。如果将此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管理,教师就能够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网球学习实践的管理,能够促进课堂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有序化进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从而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对于网球课堂教学来说,教师课堂管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目前有些老师认为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因而在教学中缺少或者放宽了必要的约束性。教学活动不同于日常的锻炼身体活动,应该保持必要的严肃性,教师通过认真备课,从而在课堂中认真执行,教给学生运动项目的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秩序和规范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例如,教师的讲课时,学生的拍球动作,一个同学拍球,周围几个学生听不清楚;学生的讲话,学生交谈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谈话内容中,也无法听清教师的讲课;学生上课不穿运动服穿牛仔裤上课,这样导致无处放置网球,只能拿在手里,从而影响了击球的效果。诸如此类,教师的课堂管理,也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只有这些细节都管好了,学生的网球学习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2.教学场地器材的局限性

我国最近一次的高校体育场地设施普查表明,全国高校网球教学场地同在校学生人数比例严重不足。一块网球场地一般同时可容纳4人训练,一般以同时承担6人的教学为宜,通常情况下,每位教师有3片教学场地。但是,根据笔者的走访和调查,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网球教学班人数在20~50人之间不等。按照这一数据计算,最少人数的班级仍然存在教学场地不足的情况。倘若进一步来看,教学人数在40人以上的班级,在3片教学场地中完成教学任务必然十分困难,学生学习和练习效果显然无法保证,网球课只能变成网球认识课了。而且,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学生的意外损伤。学生距离太紧密,动作不敢做得太开,缺乏完整性,这也影响了学生的练习质量。教师的讲解只有通过学生不断的练习才能转化为学生具有的技能,但是,练习场地的紧缺,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和学生的练习。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场地因素在当前情况下,对网球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各高校应解决的必要问题。器材也是影响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课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不提供网球拍和网球,上课时学生自备球拍,这就使得家庭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不愿选择这一“贵族运动”。教学中,有的学生自己购买球拍,有的学生借用同学的球拍,使用起来小心翼翼,打球的次数有限,无法完成动作的定型。

二、提高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1.加强学生课堂管理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指导和引导下的一个有序的过程,必须加强教学的管理。首先,应对学生的候课提出要求。教师要求至少提前5分钟到场做好上课的准备,学生也应有同样的要求。提前5分钟到场,学生不仅可以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同时,提前到场可以使学生有机会适应课堂的练习节奏。在教师教学完成后,学生要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才能不断巩固学习的成果,真正将网球运动技能学会,从学到会的过程,需要学生大量的练习,一堂课开始前到场可以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开端,从而心情愉快地开始课堂的学习。其次,努力提高学生听课的能力。许多大学生经过高中的书山题海考入大学,对听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体育课听课的重要性不以为然。实践证明,只有认真听课,听会听懂教师对每个分解动作的细节标准,才能在自己的运动实践中真正地运用这些标准。体育课教师讲课的时间相对其他课程较少,讲课的重点和关键点学生如果没有把握好,脑子里都是模糊的,自己打球时也就难免随心所欲,无法完成教学要求了。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对听课的要求。再次,要加强学生练习纪律的要求。每堂课教师根据备课认真开展各环节的教学工作,对练习的内容、练习方法和练习频率都有相应的要求。但是,有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偏离教师的要求,在场地有限、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不仅会影响其他同学的练习,而且会对学生上课的安全性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对练习纪律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师从全体学生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控制有秩序地练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后,要提高对运动积累水平高的学生的期望和要求。针对该层次水平学生的实际状况不断调高他们的目标,在引导和适度的压力感的双重作用下,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巩固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培养这部分学生积极转化为班内的骨干力量,在自身技能提高的基础上,还可以带动和帮助其他同学的练习,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行动力。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篇11

一、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之一,优质、高效的教学质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障。如何保证教学质量能够达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建立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督促教师在各个方面都能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课堂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学校办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课程实践和教学改革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组成结构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从评价范围上可分为微观评价和宏观评价;从评价的时间跨度可以分为时间上分为短期评价、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从评价方式可以分为体验式评价和第三者评价。这些评价各有特点,但在实际中大多数按照主客体划分。

1.体验式评价也称自主评价,是评价者结合自身的实践过程给与的评价,包括教师本人自评和受教育者学生的评价。教师自评的主要功能是系统收集教师本人的教学活动对教学质量状况的评价信息及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信息。由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学生评价最能直接的反映出教学质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信息,所以最应引起重视。

2.第三者评价也称客观评价,是评价者不掺杂个人主观因素和主观意愿因素的评价,包括同行、专家、督导、管理人员、用人单位和社会评价。他们从专业层面及管理角度对教学活动、教学材料、学习效果和学生工作实际能力、等等,不同层面的诸多方面做以规范客观评价,力求教学评价结果的信息真实反馈,全面地反映教学质量。

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由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为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评教质量、增强评教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建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有相应的理论依据,每个指标项目要据有相对独立、准确、完整的科学含义,力求科学、完整地内涵,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可靠性和合理。

2.客观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能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真实价值,避免评价人员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的倾向性的影响,对于全面、可靠、正确教学评价至关重要。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体系中的各项内容必须是可操作性的,也就是说,每个组成部分都可以进行实际观察、测定,或根据评价客体的表现可以得出定量或定性的数据结论。

4.开放性和多样性原则

教学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也不可能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众多复杂的教学行为也不可能用单一的标准涵盖,因此现代教学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为评价者创造宽松的环境,在评价过程中具体掌握标准留有一定的余地,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留有广阔地创造空间。

5.反馈性原则。通过建立多方面的信息反馈机制,帮助被评价者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发现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不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劳动、创造和创新,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自由,努力按规律办事,正确认识人的能力与知识、素质的关系;把人的能力与道德品质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尽其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评价中以人为本,能充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人性的价值追求,尊重人的内在发展需求,提高其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活力,既发展了人的个性特征,又体现了教育功能的根本要求,彰显了教育的本质特征。

(二)注重评价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教学评价的主要作用有鉴定、诊断、导向、激励四个的方面,评价的精髓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评价总体思想是“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学相长,提高质量”,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通常在实际操作时,一般都强调监督作用,侧重检查和考核,重视评价的结果和结论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评估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对评应该找出其优点所在,并总结经验,以利用座谈、讨论等形式,相互探讨、借鉴、查找不足之处的原因,“对症下药”,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三)创建开放完备的网络评价体系平台

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为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创造了良好的评价环境。将多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能够规避单一评价模式对评价结论的影响,提高教学评价的效度和信度。通过网络评价系统提供的综合分析功能,可以随时统计汇总分析测评数据、了解建议、查询评价结果等等各类综合信息。尤其是由社会各界的非官方群众组织与民间机构发起组织并实施的社会评价活动,更具有特殊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评价体系平台一方面能为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进行的科学决策提供坚实参考依据,保证学校的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学校办学方向;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动态地反馈给各级领导、管理部门和教师本人,使相关的单位和各任课教师可以随时查询评价者对自己的评价意见和建议,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主观努力与客观的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能为教师具体改进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挥潜力。

[参考文献]

[1]常河山,郅庭瑾.试论教学评价的科学化[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03)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篇12

【摘 要】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学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情况,直接关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生能否有效的从课堂获得知识,课堂教学质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在与时俱进,不同定位的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侧重点不同,评价的标准相应的不同。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0 介绍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扩招后,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经过多年的深思熟虑,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高校的就业情况直接决定高校的招生情况,这使得高等学校不得不进行专业的改革调整,高等学校的压力直接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质量上, 课堂教学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中心环节,前人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对目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理论和实践性进行综合研究,培养目标不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也随之变化,因此,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重新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成为目前迫切的任务[1]。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定位不同,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本文以应用型本科为研究目标开展研究。遵照科学性、可行性、可信性的原则[2],分析建立主体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建立主体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建立了以充分重视学生主体为根本特征,注重“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培养能力为主线”的教学相长、教学互动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3]。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1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概述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中,课堂教学质量应主要是教学过程的质量,即一节课如何展开及其展开的质量状况。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各要素、各要素发展变化和效果的价值判断[3]。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包括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效果两方面的评价。课堂教学过程评价,主要是指对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能力的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课堂气氛等方面作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是对教师课堂教学各项预定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两方面互为补充、互相渗透,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1.1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依据国家教育法规及方针政策中的有关规定,依据教育理论及教师教学工作的特点,依据实践经验及有关评价的特定要求[4]。等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本质上是为了向社会和接受教育的人提供更好的,更高质量的教育,其目的就是促进教师采取各种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但高校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时,还包括一些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具体地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大致包括诊断、导向、反馈、甄别四个方面[18]。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本着以客观为主,主客观结合的评价原则。

1.2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与方法

目前高校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学生评价),二是作为课堂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同行和教育学专家或课堂教学内容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同行评价),三是各级教学管理者(领导评价),四是教师本人的自我评价(教师自评)

1.3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

主观的评价方法有目前大部分高校进行同行专家评价与学生评价的方法差不多,也是编制大同小异的一些量表,给出相应的指标体系,每个指标体系赋予相应的等级如“优秀”、“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同时又给出相应的分值 8-10 分、6-8 分、4-6 分、4 分以下。

客观的评价方法有目前国内外建立的综合评价方法有数百种之多,由于各种方法的机理不同、方法的属性层次相异,在应用各方法之间评价结论存在差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术界提出了”组合评价”的研究思路,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郭显光提出了运用”平均值法”、“Borda法”、“Copeland法”和“模糊Borda法”等四种方法并对不同评价方法所的结论进行组合;彭勇行和刘喜华都提出对同一组评价对象在已获得多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情况下,假设存在一个组合评价值向量与上述多个向量的矢量差之平方和为最小,并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用数学规划方法求得上述组合评价值向量;曾宪报提出分别用KENDALL一致性系数检验法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法对组合评价进行事前事后检验,并以郭显光的“组合评价法” 的实例对此方法给予说明;徐泽水、林元庆和毛定祥则从评价对象多属性指标的组合赋权角度讨论多方法赋权的组合问题,并分别运用数学规划方法和最小二乘法给予求解。显然上述研究成果对解决综合评价过程中多方法评价结论的非一致性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2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影响因素

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影响、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评价标准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评价标准的影响三个方面。不同的教育目标理论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直接影响并体现在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维度中,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一定要以教育目标为标准,并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传统的教育目标是将知识放在第一位,实用技术第二位,态度和能力(即道德和实用能力)第三位。现代教育目标是将态度和能力放在第一位,实用技术第二位,知识第三位。

3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发展趋势

主观评价方面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研究设计,使其更加合理化,客观方面评价通过组合评价方法, 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它们的适用场合也并不完全相同. 通过将具有同种性质综合评价方法组合在一起, 就能够使各种方法的缺点得到弥补, 而同时兼有各方法的优点.通过各种方法的组合, 可以利用更多的信息. 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描述评价对象的属性,一种方法只是反映事物的一个侧面, 提供该事物的一部分信息. 要反映事物的全貌必须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研究, 这样得到的信息就更能体现事物的本质和原貌. 通过组合可以得到一些良好的性质. 组合中各元素并不一定都具有某些优良的性质, 但通过组合, 却能得到一些良好的性质。

参考文献

[1]丁兵,方晓敏.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前沿,2004(1):92-94.

[2]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395-3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