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6 08:50:59

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

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篇1

一、实施“双创”战略的意义

从“双创”的提出到将其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双创”的要求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一个缺乏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没有创新,意味着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一个实业凋敝的国家是没有竞争力的,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的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民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已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实施“双创”的重要意义无须赘言。而在高校中,实施“双创”战略,对高校教育改革,增加高校毕业生创业机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高等学校扩招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矛盾

众所周知,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学生进入高校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大中专学生国家都包分配。二十一世纪,高校逐年扩招,人才供大于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此,有报道指责一部分未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眼高手低,理想的职位求不了,没面子的工作又不愿干。对此说法,笔者不敢苟同。每一个高校毕业生,都在学校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倘若让一个接受了十多年教育的高校毕业生去当一名保安、清洁工或售货员,且不说主观因素,客观地讲,这是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既浪费了十多年教育的时间,也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这是政府的责任。作为以人才培养为职能的高校也应该反省学校给了学生什么样的教育,开设了哪些课程,是否考虑了社会的需求。在就业问题上过多指责学生,对学生是不公平的。高校应该在扩招的同时,思考和缓解由扩招带来的就业问题,而“双创”战略的提出,给高校指明了道路。

三、新形势下对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思考

在“双创”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该通过教育改革来助推“双创”教育。高等学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目标应明确。笔者认为,既要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更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三者缺一不可。品牌大学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地方性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但无论是哪一层次的高校都要培养“双创”型的人才。这是国家的需要和时代赋予的责任。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有培养“双创”型人才的责任意识,有了这一意识并强化这一意识,“双创”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才会得到重视。这是思想认识问题。

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要解决怎样实施的问题。

首先,要坚持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引领创业,创新精神很重要,没有创新,社会就会停止不前。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要维和创新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就必须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决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胆对权威进行质疑。把大学课堂变成师生平等的讨论或辩论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还必须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以考试分数的高低和毕业论文的质量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发言、讨论、辩论的参与是否积极主动,观点是否新颖)。学生的课堂表现应作为学习成绩评定的重要指标,这才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是每一个授课教师的责任,民主活泼的课堂和公允的评价体系应成为大学教学的追求和常态。

其次,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适宜于创业,创业要有特质,能走上创业之路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百分之七八十的只能当职员。鼓励大学生创业,准确地说是引导那些有特质、有条件、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这是“双创”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点必须明确。目前,高校“双创”教育面临的困难是师资匮乏,没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教学生创业是难以进行的,所以必须加强校企合作。以此来解决师资不足,通过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到高校讲课、做报道,谈他们的创业经验和体会,让学生知道怎样寻找商机,怎样评估投资和回报,怎样生产和营销,怎样规避风险。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避免创业的盲目性,少交一些学费,少走一些弯路。学校还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帮助,如融资渠道、创业场地、智力支持。创业的风险极大,让学生在校期间有创业的实践机会,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成功了更好,失败了,损失也不至于倾家荡产。但如果毕业之后,经过一段时期的资本积累,再来创业,失败了,就可能会倾家荡产,甚至永远再难有创业的机会。

最后,谈谈“双创”战略实施中的课程建设。创业教育涉及的知识很多,与管理、投资、市场营销、经济、政策、法律法规都有关系,很难形成“双创”专业或创业专业。笔者认为,在现有专业和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双创”或创业教育的元素是可行的。比如,信息技术专业,在主要课程中,融入信息技术与创业、网络公司的经营、IP业的现状和前景等内容;法律专业,在原有课程中,融入律师事务所的申办、运作、管理这样的内容。这些“双创”的知识,可以成为原有专业课的章节,亦可单独成为一门新课程。

四、结论

实施“双创”的意义在于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强国富民的重要举措;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高等学校教育的改革现已刻不容缓,让我们跟随着创“双”的脚步,勇往直前,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与高等学校发展规划[J].何洪.理工高教研究.2007(01)

[2]高等学校发展新趋向与高校领导[J].明庆华,程斯辉.教育与现代化.2002(02)

[3]高校学生考试不及格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探析[J].廖慧萍,王艳琼.中国电力教育.2011(01)[4]创新人才培养视界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钱厚斌.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9)

[5]高校学生考试不及格原因分析及对策[J].刘溪.硅谷.2008(23)

[6]深化高校考试改革,培养创新人才[J].沈良斌,祁嘉义,冒小Z.江苏高教.2006(03)

[7]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刘建国.现代大学教育.2006(02)

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篇2

“双创”即“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简称创新创业。最早是由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最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着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被逐步引入到教学中,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自身的潜能发挥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而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审美情趣的人才,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促进人在生活与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它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来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境界的提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采用感化的方式逐步影响受教育者。艺术教育具体通过音乐、电影文学、美术等形式展开,同时立足于对人的素质培养,强调人的个体性。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追求,将科学与人文结合,启发个体对生命的思考,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及创新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现状分析

(一)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文件,结合地方实际,河南省教育厅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对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开展第五轮公共艺术教育检查评估。由此可见,从国家到地方,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1]。艺术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艺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创新对艺术来说是“活的灵魂”。在“双创”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越发重要。但是,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实践脱节,使得艺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及工作的需求。第二,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对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及相关能力培养不足。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市场热度的持续走高,艺术教育出现偏离。一些院校过于注重明星学员,急功近利,导致学生专业基础能力不够扎实。第三,学生的艺术创新意识和能力不高,对于艺术的理解存在欠缺,没有培养创新能力的土壤———良好的专业基础能力。

(二)“双创”研究现状

关于双创的基础理论研究,邓宝山在其文章《双创谈———一谈“什么是创业创新”》中对“双创”的定义进行了新的诠释,关于创新创业的定义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的指导性作用。曹冰雪、何昉及郑风田在其文章《试论“双创”的理论基础、国外实践及其启示》中对“双创”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对国外的实践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对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有价值的启示[2]。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也颇受重视,其中理论方面蒂蒙斯提出了“创业遗传代码”的概念,同时编著了《创业学》的教材,并在书中强调美国培养出来的一代企业家改变了美国乃至是世界的经济社会结构,并影响了美国和整个世界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奥地利学派认为创新驱动是社会对知识创造性的利用。而根据新增长理论,创新驱动经济是由创业者前仆后继的创业活动组织起来的。国外关于创新创业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多,国内的“双创”活动很多是借鉴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在其基础上展开。随着“双创”概念的持续讨论和推进,高校改革的发展也在与之进一步结合,虽在理论研究上有了一定发展,但高校在具体的落实中仍存在不足。一是具体实践落实不够,过于偏向理论探讨,或者在实际的执行中无法落实到位,主要是由于落实执行的理解不够与实际开展的力度不足;二是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缺乏方向和思路,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专业具体落实,发展推向“一刀切”,导致创新培养的发展难以为继,甚至不伦不类。

二、“双创”背景下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方面,艺术教育与“双创”时代的要求存在着极高的契合性,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思维之间具有关联性。通过艺术教育的培养深入挖掘艺术教育资源,科学安排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而言,综合性院校艺术教育在“双创”教育中的权重需进一步增加,将创新创业落实到具体的艺术学科领域上,对如何从艺术发展和创作角度出发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重要的理论思考路径,也为其他学科的“双创”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艺术教育的发展

一是有利于大学艺术教育实践课程的开展。大学在“双创”思路的指引下树立培养实践性人才的目标,进而设计出更系统化、科学化的艺术实践课程。在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艺术创新潜能。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的艺术教育理论在不断发展。二是有利于实现大学艺术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源更好地满足艺术教学需求,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涵养,突出学生的个体价值,进而驱动学生创新,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审美鉴赏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

(三)推动我国文化艺术等经济的发展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已将人才的培养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经济和时展的内在要求。创新型艺术人才将极大推动我国文化艺术等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结合时代背景的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提升艺术创作能力和自身的竞争力,加快融入社会,进行职业规划,促进其更好地就业和创业。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及措施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具体来说,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理论课上,教师加强艺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的讲述,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思维在艺术中的重要性。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紧密相关,研究认为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如果没有思维意识,创新创业将无法发挥其作用。而艺术的创造活动需要依靠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非逻辑思维而展开。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本身也就是一种创造。科学与艺术在创造性上所具有的共同语言,是二者能够联系的坚实基础,而创造性思维则是艺术与科学发生联系的纽带。因此,艺术教育对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二是在实践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现有的专业基础技术能力的实践中将创新思维运用于实践,进行艺术创新和创作。

(二)推广成熟的培训模式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通过借鉴“双创”发展思维,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3]。在“双创时代”,艺术教育要统筹个体的全方面发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将创新紧密与学科内容及特点进行结合。为了将双创教育与艺术专业有机结合,与职业岗位高度对接,与素质教育、就业教育有机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可推广成熟的SYB创业培训模式,并组织有SYB、KAB培训经验和实际创业经验的教师组成授课团队。通过以创业实践活动和创业项目为载体的方式,让学生汲取能量,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目的。

(三)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双创教育重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潜力。“双创”概念的提出,能够使高校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艺术创新,获得更多的创新发展空间[4]。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教育中要做到:一是在做好对艺术学生的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将创新性思维转变为创造性思维,将创新由意识变为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是双创教育和艺术教育实施的载体,学校需整合学院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并与创业园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落实扶持大学生创业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将艺术创作过程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后的体会转化为创新型理论。学生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展示了专业才华;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科知识,吸取了发展的学科理念,积累了实践经验,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方法,促使学生萌生出求异的创新思维,这些对于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极有利。

(四)促进教学内外环境的改革

首先,自身的教学教育理念要进行更新,召开专题研讨会,科学把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为核心,全体教师参与、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其次,教务处、学生处和科研处以及财务室各司其职,分别负责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顶层设计、双创实践、大赛及活动开展、双创技术支持以及资金支持等工作,由此保障双创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最后,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双创师资队伍。将双创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从必修课、选修课、第二课堂三层次构建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且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搭配要科学,实践课不能只流于形式。另外,分批遴选辅导员和相关教师参加双创培训进修,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重视专业教育

艺术教育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严格执行专业基础能力的考核要求,不能因明星学员或其他原因而差别对待;二是专业基础能力强的学生予以更多的激励,如设置专业能力比赛,鼓励学生加强专业能力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发展创新能力的平台。专业教育是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艺术学生尤其如此。艺术专业教育的加强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和启迪,是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坚实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综上所述,“双创”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是落实“双创”理念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和体现。通过艺术教育的学习,使得大学生创新思维能更加活跃,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这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也使得他们在创新能力上获得了更大的提升和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周世祥,李莉.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中的重要作用[J].学理论,2011(9):196-197.

[2]田中娟.高校艺术教育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15(22):221-222.

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篇3

铜川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为县级建制,事业编制4名。督导室主任由铜川市教育局领导兼任,督学3名,其中1名兼任督导室副主任,1名兼任督导室办公室主任。铜川市督导室现有副主任1名,正县级督学1名,副县级督学2名,办公室主任1名,均为行政编制。

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铜川市委、市政府和铜川市教育局不断加强市教育督导室建设,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等方面保障督导工作的正常需要,同时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在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目前铜川市已建立健全了市县两级教育督导网络,为实施“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教育强市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注重加强专兼职督学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培训、交流参观、实践锻炼、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熟悉业务、善于工作的督导队伍,使各级督学真正成为了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法者,成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工作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参谋者、推动者,成为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实践者。2012年全市共有专兼职督学82名,聘任市级教育督察员6名。

2011年铜川市启动实施省级标准化区县级政府教育督导室创建工作,铜川市教育督导室根据各区县督导室现状,制定了全市区县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标准化建设计划书,印台区教育督导室已于今年初首批通过省教育督导团的评估验收。2012年计划宜君县建成省级标准化督导室,耀州区自加压力,要求将创建时间由2014年提前至2012年,2013年区建成省级标准化督导机构,提前完成创建任务。各区县对照创建标准,落实人员编制和督导经费,积极改善办公条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督导队伍建设,为开展教育督导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强化督政工作 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教育督导工作坚持以督政为主,大力实施教育强市战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协调发展,义务教育进入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新阶段。继“两基”全面完成后,全市以创建教育强区县为抓手,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工作,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布局调整力度,中小学由2001年的1039所调整到现在的258所,办学规模、效益明显改善,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宜君县率先建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区、印台区“双高普九”工作通过了省政府评估验收,2011年12月区创建省级教育强区通过省政府验收,铜川市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2010年,耀州区启动实施了“双高双普”区的创建工作。一年多来,在铜川市教育督导室精心指导下,耀州区严格按照《陕西省“双高双普”区县评估验收标准》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已累计完成校建投入近2亿元,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11年12月底通过了铜川市政府初验。2012年5月份铜川市督导室又组织人员对照新颁布的《陕西省“双高双普”区县评估验收标准》,对耀州区“双高双普”创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督查,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督导意见并限期整改,确保按期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

宜君县继2008年在全省率先建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后,2011年又将“双高双普”县的创建工作作为实现县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将“双高双普”工作列入《宜君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安排意见》。该县教育督导室在深入基层认真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正视现实,立足自我,全力确保“双高双普”工作顺利启动实施》的调研报告,为宜君县委、县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012年,宜君县成立了由县教育督导室牵头的“双高双普”创建办公室,抽调2名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充实督导队伍,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同意“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并印发了《关于“双高双普”县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宜君县教体局对照《陕西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和当前现状,制定了“双高双普”资金投入计划,近期将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召开“双高双普”动员大会,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学前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已建成2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以4所省级标准化高中为主的高中骨干体系基本形成,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73%。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教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办学条件继续改善,省级示范专业数量逐年增加,职教内涵得到提升,以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铜川市职业中专为骨干、区县职业学校为支撑、民办职校为补充的职教格局基本建立。全市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学前、小学、初中、中等、高等五级教育体系,为科教强市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深化督学工作 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内涵提升

教育督导工作坚持以督学为本,推进全市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校内涵提升。2005年,启动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5年累计督导评估了380所中小学校,创建了5所省级,12所市级,35所县级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这些学校成为铜川市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学校和先进典型,在推动全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2009年,在完成第一轮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任务的基础上,同步启动实施了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三年来,全市以实施“316工程”为抓手,以激励、整改为出发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狠抓“三查三改”(即自查自评、自我整改,过程督查、督促整改,评估检查、整改提高),着力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育人水平。三年全市共督导评估272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共评出优秀格次78所,良好格次112所,合格格次82所。全市累计建成省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8所,市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19所。2012年计划督导评估省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2所、市级3所。

同时,铜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围绕全市教育改革的重点,开展专项督查,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几年来,先后开展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体卫艺工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控辍保学、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中小学减负等专项督查工作,推动了教育改革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突破。

健全督导机制 创新督导评估方法

近年来,铜川市教育督导室不断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双高双普”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县为中心,以督政、督学为主要内容,逐步建立了以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的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的督导评估体系。逐步完善了各项评估验收和复查、市县级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等工作程序,完善了督导结果通报、表彰奖励、公示公报以及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等制度,初步建立了与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督导体制,不断增强了督导工作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按照铜川市委组织部、铜川市教育局和铜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建立教育优先发展问责制和完善对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考核制度的通知》精神,从2005年起,扎实开展了区县政府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考核工作,把对县级政府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作为督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环节来抓,6年来,先后督导考核了辖区内4个区县,完成了首轮督导评估与考核任务。

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篇4

教育民生保障有力。十一五”期间,全县共拨付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910.6万元,受益学生1.58万人次;蛋奶工程”累计投入资金742万元,受益学生达4.2万名;发放助学贷款3315万元,一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受益学生达5634名,乡镇覆盖率达100%2010年助学贷款发放量居全省第一;职中学生享受生活贫困补助及免除学费5829人次,资金达874.4万元。

各类教育齐头并进。扎实开展乡镇中心幼儿园创建工作,二是扎实推进均衡发展。已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建成乡镇中心幼儿园15所,初步形成了以县幼儿园为示范、公办幼儿园为主体、民办幼儿园为辅助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学前一年、学前三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8%和77.9%全县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100%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0.52%教育质量稳居全市之首,二本以上绝对数连续五年位居全市前两位,高考万人比连续25年居全市第一。县高级中学2010年通过了省级示范高中的评估初验。投资1.8亿元,可容纳100个班5000名学生的鹿城中学现已基本竣工,秋季即可招生。多方筹资3000多万元,加大职教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职教基础能力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率达99.4%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十一五”期间,三是加大项目建设投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98亿元,实施了农村初中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危房改造等工程,新建教学楼、综合楼6.7万平方米,改造维修校舍1.8万平方米,排除危烂校舍3.37万平方米,全面消除了CD级危房。积极稳妥地开展了中小学校点调整工作,全县学校由2006年的184所调整到现在161所,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师资水平快速提升。十一五”期间,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县有2.3万人次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十一五”末全县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5%99.1%97.7%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占67.8%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77.6%中小学教师研究生学历人数增加了65名。先后共招聘新教师482名,为农村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先后选派233名优秀教师到边远山区学校任教,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教育公平。积极实施“一名三优”工程,健全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全县有6名和79名教师分别荣获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教育大局和谐稳定。十一五”期间,五是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各中小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安全管理网络,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格局基本形成。高度重视法制、安全教育,学生法律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护自救能力明显提高。2010年为各学校配备校园警用器械348套,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安装视频监控和报警装置147套,招聘专职保安122人,学校安全保卫能力显著增强。

全县上下克难攻坚,十一五”期间。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县先后被省市命名为陕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县、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普及县、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和优先发展教育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教育的结果,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教育的结果,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忠于职守、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奋力拼搏的结果。这里,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辛勤工作、默默奉献在基层一线的广大教职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县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教育发展不够均衡,肯定成绩的同时。学前教育发展滞后,义务教育城乡差距较大,职业教育竞争力不强;二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教师队伍总量超编与结构性缺编矛盾突出;三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鹿城中学等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四是教师队伍素质还要不断提高,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还时有发生等等。对以上问题,都需要我今后的工作中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但中省市在十二五”期间及今后一个时期,尽管我县教育事业面临诸多困难、矛盾和问题。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也会相继出台专门针对贫困地区的教育优惠政策,县教育事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将迈上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因此,各镇、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和教育“双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视问题,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确保我县教育事业在今后一个时期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二、统筹兼顾。着力解决好当前教育发展的几个突出问题

也是全面落实中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对未来五到十年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会上,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县贯彻<商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实施意见》县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和双高双普县实施方案》和《县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这些文件将全县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和保障措施进行了明确,必须认真领会,分解任务,强化措施,抓好落实,奋力推动我县教育体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全县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以扎实开展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和“双高双普”即高质量、高水平普及学前教育及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合格县创建工作为中心,十二五”期间。推动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其中,双创”工作“十二五”期间要顺利通过省上验收命名;学前教育方面,2015年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以上;义务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和“双高双普”即高质量、高水平普及学前教育及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合格县创建成功;普通高中教育方面,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县高级中学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高中”职业教育方面,打造3个以上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精品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继续教育方面,大力开展建设学习型政府、机关、学校活动,形成完整的教育链。实现上述目标,要全力以赴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学前教育是县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一要解决好学前教育瓶颈制约问题。目前。今后一个时期,要抢抓省上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有利机遇,加强学前教育建设步伐,2015年,全县要完成45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任务,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为此,各镇、各部门要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省财政将设立幼儿园建设专项资金,每年安排2亿元支持城乡幼儿园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一方面要争取用好省上资金,另一方面要加大县财政投入力度,同时要大力扶持民间资本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落实好建设用地。要对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富余出来的校舍进行改造,建设幼儿园或学前班,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三是配备优质的师资力量。要加强幼儿教师的培养、配备和培训工作,规范学前教育教学活动,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基础在教育,二要解决好素质教育水平提升问题。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是核心。办人民满意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要抓好德育。突出抓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荣辱观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和改进。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对学生实行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发展相结合的激励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要充分发挥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县职教中心实训基地等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艺术素养提升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会动手、会用脑、会做事、会生存。第三,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校时间过长和课业负担过重是家长普遍反映的问题。要建立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严格控制作业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考试频率和难度,清理整顿校外各类补课行为,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第四,要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讨论时、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要抓好学校硬件建设。要强化组织实施,三要解决好校园建设问题。改善办学条件是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着力抓好鹿城中学、县第二幼儿园、县中心体育场、教师周转房等重点教育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要继续深入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加固、新建等校安工程,把学校建成居住最安全、环境最优美的场所;根据校点布局调整,加快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满足寄宿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其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着力打造各具特色、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校园文化,营造生动活泼、求实奋进的教书育人环境。第三,要加快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启动建设县基础教育专网,推进学校局域网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初中、高中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水平,逐步为镇中心小学建起多媒体教室、标准电子备课室和计算机教室,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尽早实现教育现代化。

要重视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要关注特殊群体教育。要切实关心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上学问题,四要解决好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子女上学的政策,保证所有特殊群体子女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省上将对孤儿和残疾儿童实行基本生活费和生活补贴制度,要坚决把这一惠民政策落实好、执行好。二是要高度重视贫困学生就学。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规范实施“蛋奶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并逐步扩大到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的学前教育。要认真落实国家助学制度,尽可能为更多在校学生提供助学担保贷款和贴息,确保考上大学的孩子都能顺利完成学业。三是要切实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将优质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以及薄弱学校倾斜,建立和完善全县教师和校长定期合理流动机制,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解决好“大班额”和“择校”问题,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责任重于泰山。要坚持“教书育人,五要解决好校园安全问题。校园安全事关重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创建“平安校园”依法治校示范校”为抓手,以安全教育为基础,以严密监控为中心,以严格管理、严格督查为保障,做到组织领导、安全制度、保卫措施、物资保障“四落实”要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长效机制,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协作机制,深入实施精细管理、过程管理、流程管理,坚持常规抓好、细节抓严、过程抓实,不断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抓好交通、食品和传染疾病等安全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应急培训和演练,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自救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三、强化培训。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主要是因为我有一支爱岗敬业、埋头苦干、作风优良、敢打硬仗的教师队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县的教育质量能始终走在全市的前列。要继续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加快培育一支素质更高、业务更精、能力更强、评价更好的教师队伍。

尊重教育管理的专业特性,一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一个好校长造就一所好学校。教育工作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让真正懂教育,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同志担任学校管理者。要建立健全校长重点培养、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和三年任期制度,鼓励校长们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努力造就一批乐于扎根基层、敢于开拓创新、淡泊名利得失的名校长,引领广大教师严谨治学、乐教善教。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二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有效模式。引导和促进广大教师加强学习、关爱学生、耐得寂寞、自尊自律,坚决不允许出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发生。要建立师德专项督查考核机制,广泛宣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典型,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的首要条件和重要依据。广大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境界高远、终生学习和守业创新的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三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要加快组建教师培训机构。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实施教师校本研修计划,力争五年内全面完成中省规定的周期性教师全员培训任务。要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平台。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计划”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管理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社会影响好、成绩居前茅的好校长、好教师。

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四要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健全教师准入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引导和规范教育人才合理有序流动。要重视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落实教师社会保障政策,消除他后顾之忧。要关心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的教师的生活,工资、住房、职称等方面予以倾斜,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愿意成为教师,更愿意成为农村教师。

四、加强领导。为加快教育发展实现教育“双创”目标提供强力保障

事关强县富民,教育事业事关发展。实现教育“双创”目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紧密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更快发展。

夯实政府责任。要始终坚持教育工作优先部署、项目优先安排、经费优先保障、难题优先解决的四优先”原则,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从实现“科教兴县”教育强县”政治高度,把优先发展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特别要把教育“双创”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精力抓好教育“双创”工作,确保创建目标顺利实现。各镇、县教体局和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经常听取教育工作及“双创”工作汇报;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经常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双创”工作中存在突出困难和问题,努力在全县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部门协作配合抓的齐抓共管教育“双创”工作新局面。要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确保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依法做好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等的征收和使用管理工作,做到应征尽征,专项用于教育。要落实《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规划纲要》等,切实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凝聚工作合力。教育“双创”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二要落实部门责任。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一是要优化教育环境。各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依法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教师的合法权益。公安、工商、税务、安监、卫生、药监、文广等部门要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学校权益、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形成强大合力。各镇、各部门都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双创”工作,都要把项目、资金、设备、力量都往“双创”上倾斜,共同推动创建工作高效开展。县发改局要将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双创”工作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规划;财政局要切实做好教育“双创”工作的经费预算,优先拨付教育“双创”工作经费。税务、物价、审计部门在加强对教育收费和教育经费使用监督的同时,要努力为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双创”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住建、国土部门对教育发展规划用地、费用减免应尽最大可能给予优惠。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社会团体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实践、扶贫助学、家庭教育等方面要发挥积极作用。教育部门要主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应对新挑战,不断提高教育管理能力。县各套班子包镇领导,要经常深入所包镇,及时协调解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双创”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形成抓好教育“双创”工作的强大合力。

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篇5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双创”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了“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和“爱国卫生”领导小组。

2、分工协作,明确职责。将各项工作分解到各处室、年级组,层层落实了责任,明确了工作任务,确保了创建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学校“双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研究部署具体工作,定期通报“双创”工作进展动态,协调解决“双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扎实做好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分工协作,明确职责。具体分工是:孟秀琴负责学校食堂、垃圾房、厕所,管理和卫生监督;谭方显负责“双创”工作制度的制定和检查落实;代亚琼负责“双创”宣传和师生卫生、安全、健康教育、工作总结、档案收集;做到责任到人、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3、强化保障、落实措施。把“双创”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今年的重要工作下大力气抓紧抓好。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依据“双创”标准,扎实开展工作,定期进行总结。一是制定了以教师岗位“一面旗”、学生“争当文明小公民活动”为抓手,以日评、周评、月评、学期评为检查措施,以少先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学校、家庭、社区为主要阵地全面开展双创工作。学校还与教师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确保学校“双创”工作与县上同步。二是学校行政领导干部建立了包组制度,实行年级负责制,督促和指导各班的“双创”工作,同时实行行政领导值周制度,轮流加强对全校师生检查力度,每天公布检查结果,每周进行总评、周结;班级实行正副班主任制,每周轮流对学生进行管理,加强对学生进行纪律、卫生、安全、行为习惯的检查;对学困生和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袋,与家长建立每天联系制度。目前已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上下齐抓的工作新局面。强势的宣传已在校园中形成了人人讲“双创”,人人谈“双创”的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加大宣传,营造“双创”氛围

(一)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营造“双创”氛围

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篇6

一、探索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能够符合社会要求,并能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责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也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同时,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情况令人担忧,就业率逐年下降。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变向就业的一种方式,而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有待加强,大学生创业潜力巨大,需要学校积极引导。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不适合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我国高校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历史比较短,经验不足。因此,对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十分必要。

二、“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989年,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大会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创业教育理念在我国开始被关注。而高等教育创业型教育理念在我国最早提出是在1999年,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很晚。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不利于“双创型”人才的培育。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距。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后,中国高校才逐渐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目前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做了许多努力。比如,积极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许多学校专门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等等。

尽管这些年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国外高校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一)没有真正意识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目前,许多高校忙于扩建扩招,学校自身资源有限,没有将足够的资金和精力用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上。许多老师习惯于原来的教学方式,没有意识到创新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停滞不前。此外,大学生只是忙于考试,而意识不到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只关心能否通过考试,能否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学校、教师、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忽视严重影响了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水平。

(二)适当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形成。近些年,创新创业教育慢慢受到重视,但人才培养现状仍未真正改变。首先,虽然社会、学校制定实施了许多利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度,但是这些政策、制度往往彼此孤立存在,没有形成一套利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合理体系。其次,虽然国家、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双创”能力举办了许多类似于“挑战杯”的创业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发挥出多大作用,学生们并未了解比赛的真正意义,只是盲目的搜集资料,并未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形成明确的目标导向。虽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创业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导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提高缓慢。首先,学校并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情况纳入对教师考核的体系中去,高校教师的薪酬增减以及职位的提升没有与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挂钩,所以现有的考核体系不能对教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激励作用。然后,学生方面,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往往是考查学生对老师教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没有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考评,极大减弱了学生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积极性。

(四)现有教师队伍水平与创新创业教育要求不匹配。在中国,高校教师往往具有很高的学历,但是他们却缺乏创业与公司经营的实际经验。中国高校教师队伍更加注重学术水平的提高,但缺乏创业经历和公司经营经验。而国外的许多高校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大有有过创业和投资的经历,对企业的各项工作非常熟悉。所以师资队伍水平制约了我国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发展。

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篇7

关键词:廉政文化;高校;校地共建

Key words: incorruptible culture;unversity;co-construction by university and local government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248-03

1 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内涵

1.1 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意义 廉洁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人们始终把大学视为科学研究、文化传播、精神培育和创造创新的“主阵地”,把校园文化视为社会价值观的内涵。廉洁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需要通过大学进行吸收、传承和创新,大学的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廉政廉洁文化建设的范例和标尺,能够对社会廉洁风气的形成和传播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对社会廉洁文化理念、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廉洁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思想道德建设的积奠。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师生。教师除了搞科研,还要授课育人,服务社会,因此校园的文化建设以及德育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因此,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中,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深化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能够让教师明确廉洁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立足于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不断深化廉洁从教的思想道德理念,从而在全体教师中兴起和倡导“廉洁从教为荣”的良好风尚。大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形的关键时期,廉洁文化作为优秀的校园文化,在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方面能够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有助于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理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使“清正廉洁”成为每个人安身立业之基,步入社会后,不论其就职于哪个行业,都不会忘记“清正廉洁”的人生信仰,从而促进全社会崇廉尚洁风尚的形成。因此,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公民和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健康的社会主流力量的需要。

1.2 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特点与基础 崇尚“礼乐”、提倡“忠恕”,主张“德治”“仁政”,既讲求道德教化,也重视法律制度等儒家廉政思想对于全面从严治校具有重要意义。全体师生应汲取儒家廉政思想精华,正心修身,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守住底线,向高标准努力。

廉政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学校教风建设、教师师德建设相结合,严格落实教师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教育贯穿和渗透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廉洁、清明、和谐、守法的校园文化对于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对于高校去极端化教育以及学生廉洁意识树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树立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的信念,推动大学生价值观的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等院校是人才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摇篮,是“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宝地,担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重要责任。在育人过程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建设廉洁校园文化,营造“崇尚廉洁、以廉为荣”的廉洁校园文化,推动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知敬畏、守规矩、顾大局的一代新人。

在校园廉洁文化建设中,首先要认清形式,通过活动为抓手,基地为载体,切实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把廉政、廉洁、反腐败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营造“敬廉崇洁、诚信守信”的校园,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并通过他们将这种风气传播开去。要精准发力,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强化“两个责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推进“示范基地”建设,要加强基层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全院参与”,构建反腐倡廉的良好态势。

2 “校地共建”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近年来,在探索实践中,“校地共建”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扩大。一般意义上,“校地共建”是指,“高校与其地理位置所处区域内的地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社区团体等部门开展互动合作,双方通过结对共建、志愿帮扶和实习实践等方式而形成的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方式,实现互惠双赢的一种创新模式,在推动地方经济产业支柱的发展以及培育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高校科研水平,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1]

“校地共建”是高校与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共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举措。高校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地方纪检检察机关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双方责任分担,目标一致。高校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相应的人才、人力资源和科学研究基础成为高校的一大优势。而地方的纪检监察机关具有实践经验、资金、设备、场地、环境方面的优势,可以为高校产学研提供资金和平台的支持,对师生来讲,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和研究的平台。双方能够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校地共建,学校可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加强和谐廉洁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纪检监察机关输入新鲜血液。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可以通过引进高校先进的管理模式、运营理念,吸收新鲜血液,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校地共建模式是高校与地方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各自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突破、新尝试。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方面,采用“校地共建”模式,是符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实现校地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最好方式。

3 “校地共建”模式下校园廉洁文化建设途径

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要积极探索“校地共建”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增强基地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受众的广度、精度上狠下功夫,在合作的深度、力度上进一步加强,加强宣传,总结成绩,提炼经验,面向未来。

3.1 规范运作,文化共建 要注重制度建设,规范运作。要以制度形式加以固定并坚持,形成双向共建的长效机制。在实践运作过程中,要通过签订共建协议,用制度的形式明确共建的内容和要求,并将共建任务具体化,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见成效。应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工作例会"工作记录"活动联络"情况通报等制度,促进共建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要注重双向互动,文化共建。校地双方坚持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着重研究解决好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要防止形式主义。双方本着适度原则,在不增加双方负担的前提上,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共同细化目标"设计载体"创新形式,找到结合点,做到载体同搭,同安排共参与,确保双方共同受益、共同进步,使共建双方始终做到同频共振。针对双方组织不同的文化因素和工作特点,通过协议书等形式共同制定双方的共享愿景,通过组织共同参与的活动,如联谊会、交流、总结活动拉近情感距离,增加互信,形成合作共享的情感氛围,进而营造一个有利于双方共有的合作文化和共享愿景。

3.2 创新模式,搭建平台 在共建过程中,双方要按照“示范带动”的原则,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办公室和高校的纪委、党委宣传部等部门要担当起组织联络、搭台唱戏、牵线搭桥等主要职责,同时应积极探索多种结对方式和共建模式,创新结对活动载体。例如,可以为二级学院、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等基层组织牵线搭桥,共同开展理论研讨,举行法律讲堂,开展廉政文化进课堂、进支部、进班级,举办演讲比赛、廉政文化艺术比赛等活动。这样既增强了各单位、组织的积极性,增强了共建活动的层次性,也减轻了主要相关单位的事务性负担,让广大师生真正参与其中,受到教育。

在平台建设上,要以高校“两课”教学为主渠道,利用地方纪检监察机关丰富的实践经验,“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大学生廉洁基本知识的教育。在课堂教育的同时注重实践,积极组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系统性。注重选择反腐案例教育和警示教育的方式,利用地方纪检监察机关丰富的案例资源和教育基地,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师生反腐倡廉教育。

充分利用高校法律、廉政文化理论研究的优势,组织双方人员学习研讨关于反腐倡廉的一系列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帮助大学生成立大学生廉政社团组织,自觉地组织各种廉政社团活动。例如,通过组织参观反腐倡廉展览,观看反腐倡廉影视片,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知识竞赛,组织学习典型的先进事迹,剖析典型案例等,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崇高的廉洁价值观。

充分利用地方纪检监察机关职能和技术优势,加强高校警示教育和风险防控。从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廉洁修身三个方面,借助地方职能优势,以案明理,开展警示教育,对中层干部、教师开展警示教育,提高教育针对性与威慑力。依托地方技术优势,指导高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为高校提供政策、法规的咨询服务。

3.3 凝练成果,融入校园 双方在信息交流、调查研讨、宣传教育、廉政风险防控、组织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在夯实共建的基础的同时,要及时凝练总结,通过对成果的固化,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开展全员德育培训,用先进的德育理念武装全校教师头脑。鼓励每个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渗透廉政文化教育,把廉洁文化教育融进师德教育和日常教学之中。此外,该校还借助教师节庆祝活动等时机,加大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力度,树立长期献身于教育领域的教师典范;将“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廉洁文化进校园”的主要抓手,利用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编制《廉洁小故事读本》和《主题教育教案集》等廉洁文化教育读本,作为学生廉洁教育深入开展的推进器;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从抓校风、教风、学风、考风和师生的文明行为入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使大学生真正学会辨别真、善、美,能够始终置身于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为师生打下廉洁、廉政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海兆.析校地共建模式的内涵及意义――基于高校―社区视阈[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篇8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年5月份以来,我们以河北省部分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调研,梳理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师资队伍不够强、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实践平台不够满足、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社会资源参与度不够高等方面。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常见问题

(一)师资队伍薄弱。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一是基础学科的教师。这部分人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由于专业限制改行,虽然基本素质较好、知识面广、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双创”教育对他们来讲是全新领域,在行业发展状况、专业背景、岗位需求方面十分欠缺,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较大的空白。二是从事就业创业服务人员。他们虽然与行业企业接触较多,在承办人才交流会、推荐学生就业、与企业合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教学能力和水平却不高。三是系书记或政治辅导员。他们熟悉学生,知道学生所思所想,但是由于管理事务繁忙,无暇对学生创新创业持续帮扶。师资队伍有待优化,教师水平亟待提高。

(二)与专业结合不紧。“双创”教育的关键在于接地气,即符合学生实际。通过实际的项目经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一门或若干门课程来实现的,与专业结合、持续跟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基于创新的高层次创业较少,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教育目标没有实现,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三)实践教学遭遇瓶颈。实践教学是“双创”教育落地的主要途径。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实践教学,认为“创业要走进社会,需要更多实打实的锻炼”;他们认为,“相比没有实战经验的大学老师讲授的创业课,自己通过实践摸索或向同行前辈学习经验意义更大”;然而,许多教师对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如何有效开展、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感到棘手”,认为“实践活动平台有限”,“资金投入有待提高”。

(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高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要兼具权威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与实践环节相衔接。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基本上都能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必修课或选修课,但是体现不同专业特点和不同学生需求、依托专业项目开发的完整的课程体系还不完善。

(五)社会资源利用率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面向全社会,在开放环境中打造可持续、多样化的平台。但是,由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高职院校除了能够向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外,能够为企业提供的技术服务和支持有限,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此外,尽管国家给予企业不少优惠政策,但具体实施过程需要许多工作要做,费时费力,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二、成因分析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双创”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尽管国家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大力支持,学校也采取了许许多多的激励措施,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s不高。主要原因是高职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家长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能就业就行,对于创业没有过多的“奢望”。学生由于不愿意吃苦,害怕失败等原因,不敢尝试。

(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中国创造学会副秘书长王灿明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可分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广义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每一个教师、部门都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狭义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一门或若干门专门课程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而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中,人们往往从狭义上理解创新创业教育,认为有专门教学机构抓这项工作,有专任教师教这门课程就可以了,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职责,全员、全过程的育人观念没有深入人心。以专业项目为依托,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以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核心,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项目为一体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形成。

(三)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是企业获得技术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卓有成效,企业参与必不可少。目前,高职院校普遍认识到了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期望与企业合作共赢,但河北适合学生创业的项目不够多,加上企业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和热情,出现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况。

(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一是因为许多高职院校专业较多,每个专业各成体系,真正与创新创业融合在操作层面比较困难;二是师资条件、实践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所限,在实施过程中不好达到预期目标;三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还十分缺乏;四是专业项目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较为突出。

尽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有这样或那样制约的因素,但只要我们目标清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解决问题入手补齐短板,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就能够有效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使更多的学生走向创新创业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

施意见》([2015]36号)。

[2]张运 “大学生“双创”教育期待企业护航” 《中国教育报》

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篇9

关键词:知识经济 "双创型"人才 教师素质

“双创型”人才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简称,“双创型”人才培养在本文指依据科学的培养模式,凭借完备的教学资源,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高等职业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创新意识、探索精神,掌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善于洞察事理、发现机会,肯于刻苦钻研、坚持不懈,敢于推陈出新、不断尝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5年就曾经在公开场合发表《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并在文中指出:“当新的时代到来,学历不再等同于工作的时候,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寄予了新的希望,希望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岗位的求职者, 而应当是一个工作岗位和成功企业的创造者。”到了1998年10月,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UNESCO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关于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世界宣言:设想与行动》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两份文件都明确的指出:“为了便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等院校的教育应该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自主精神,这些将来的毕业生将不仅仅是某种或者某个工作岗位的求职者,而首先应当是某种或者某个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挑战,高等院校积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大势所趋。

2013年11月8日,“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在中国举行,至贺信专门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 而且特殊强调:“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由此可见,全面培养“双创型”人才,同样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强国的重点目标之一。

二、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注重“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并将其纳入到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的范围中来。培养“双创型”人才,使得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走到企业去,了解企业、学习企业、创建企业,对于实现教育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社会共同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比较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进行对比而言,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以知识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以知识的运营管理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知识产业作为领头产业,以知识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的一个时代。就我国的现今情况而言,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也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唯有不断创新和不断学习,才有可能把握这历史机会,而把握机会的关键在于培养出大批的“双创型”人才。因此就会必然的要求高校继续不断深化改革,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二)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必须。近几年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增长,高校教学改革创新迫在眉睫。究竟如何创新改革,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最终培养出何种人才的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果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仍然原地徘徊止步不前的,高校的毕业生怎么可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教学必须改革创新,必须转化观念,主动培养“双创型”人才,促使高校毕业生从“高学历” 转变为“高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就业观念由原来的“等、要、靠” 向 “创新、创造、创业”的内涵转变,努力成为“双创型”人才。

(三)缓解高校就业难题的措施。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趋势的由精英型教育转变为大众化培养之后,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相应调整。2014年以来每年将近有七八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如果这样大规模数量级别的高校毕业生全部都是直接选择就业,就一定必然的引发就业危机,一定必然的“毕业就失业”。在相对艰难的历史条件下,如今的高校毕业生要改变原有的观念误区和思维方式,不能简简单单的为了找工作而去工作,而是应当积极正确对待自身价值,积极探索实现创新、创业、创造,唯有这样这才是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措施。

三、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从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情况来看,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相对很少,所占的比例从2013届的2.3%上升到了2015届的3.0%,而美国等国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高达15%-20%。由此可见,我国“双创型”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以下是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建议实施策略。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转变。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积极弘扬创新与创业教育精神,坚持实践教育“以成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点”的新型理念。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强化创业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建立创业教育基地,设置创业学院,将科研渗透到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来,逐步改革和完善已有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深入积极探索符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情绪,不断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辨识机会、 把握机会、 利用机会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具有现代精神的创新型、 创造型、 创业型人才。

(二)双创教育管理体制。“双创型”人才培养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艰巨的、系统的工程,并不是几个系部,几个专业、几个教师、几门课程就可以大功告成全面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高职院校应当成立由战略规划处、教学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校企合作处、财务资产处等相关职能机构组建的,横向联系政府、企业和社会相关部门和组织共同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共同创建一个适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一起打造一个易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政府和企业应当集合各自管理部门的资源在高校毕业生创业方面给予惠政策,携手打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环境,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的实践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保障。搭建一个集结各方面资源与信息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造机会让高职学生勇于实践不断尝试,敢于求异,敢于联想,敢于创新,敢于创业,用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去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从而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个创新创业平台建成之后,学生们的想法和点子就可以在这里生根发芽,不断吸取养分发展壮大,并最终开花结果。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平台来共享信息,分享资源,接受培训,寻求帮助,交流经验,通过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可以带动特色专业办学能力、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高职院校的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四)提升教师教育能力。在高职院校,一切教育和改革的关键都在于教师。高质量,强能力,有经验的师资队伍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和有力保障。教师关于创新创业的理念,经验,能力,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下的两个方面:首先是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方面见解独到;其次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实践创新,把创新创业的思路和方法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首先,可以选拔一批有潜质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或者直接参与创业实践,造就一批“创业型教师”或“教师企业家”;其次,可以邀请企业人员走进学校、走入课堂与高职教师共同研究、共同设计、共同授课;最后,还可以委派教师直接参与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举办的实践创新项目培训,并通过承接社会和企业横向课题的形式让教师自己或者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

四、教师素质提升对“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具有天然的示范作用。教育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创造创新的活动,教师创业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创造观念的改变,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业技能的增长。很难想象缺乏创新创业素质、技能和精神的教师却培养出了具有“双创型”人才特征的学生,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

教师素质,又称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教师能够顺利地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职业活动中,自身所意识或者具有的调节和处理的,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其他相关各方密切联系的,自动自发遵守的行为方式或者行为表现,以及在此过程中和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品质和观念意识。 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教师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尤为重要。

(一)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这种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来源于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言传身教。意识决定行为,理念引导行动,高职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得自己具有这种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才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将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化给每一个学生,并体现在他们的创新创业实践中。

(二)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创新创业光靠理念、精神、想法、意志是无法顺利的完成使命的,必须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既包括所学学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创新创业的知识技能,才能很好的将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贯彻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有准备、有知识、有技术、有方法,才能让学生们更有保障的去创新创业。

(三)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目前来看,高校毕业生比较普遍的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相应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双创型”人才的这种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来自于学生自身不断的练习积累,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从教师那里不断的模仿和汲取。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本身自己就已经具有和不断发展这种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比如自身就是在创业和做项目,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让学生跟随,才能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和积累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篇10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为新时期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让每个大学生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我们针对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相对不足,专业划分过窄、过细,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的个性发展平台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自觉性、针对性、实效性亟待加强,素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和倾向,开展了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建立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最终实现其全面素质提高。

一、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涵义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是在以往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素质教育新模式。“双服务”素质教育理念是2008年由河北北方学院率先提出的。多年来,学校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以下简称“两种精神”),积极探索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符合学校发展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之路,逐步形成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志愿“双服务”理念,探索出一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那么,何为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是指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课题,充分发挥大学生智力优势,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开展学党史、地方史、校史教育,把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有机统一,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首要内容,以服务经济社会为重要途径,促进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既要培养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又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素质教育。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既是一种素质教育观念,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实践。“双服务”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充分发挥大学职能为目的,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既是富有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模式的一个重要探索。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一是创新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有效方式,克服了理论说教教育模式带来的弊端,充分发挥了社会教育的作用,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自我感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型向参与体验型的转变;二是大学生在“双服务”素质教育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促使其思想道德认知内化为思想道德意识,然后外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粘合了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裂痕,发挥了服务他人、教育自我、优化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功能,培育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引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风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美国威斯康星州奥・克莱尔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Eau Claire)服务学习中心推行的服务学习模式,把服务和学习有机统一,不仅促进学生自身专长和创新的发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在实现学生个体成长需求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公民意识,使“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始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答《纲要》提出的“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参与“双服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角色由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自觉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者。通过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实践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与以往的素质教育模式相比较,从教育思想上,顺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同发展的趋势,顺应高等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解决了教育与经济、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个人成长成才与社会责任感、“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的问题;从培养目标与规格上,以整体素质为目标,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时代特色,实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变“单一专业文化型”为“基础、能力、责任感”相统一的素质型人才;从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上,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解决了专业基础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相统一的问题;从运行机制上,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为核心目标,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综合改革,架起了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

二、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是一项进一步增强素质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系统工程,在具有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有其多样性、区域性、互动性、互融性和协调性的特点。

(一)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多样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更加突出面向全体大学生,高校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特点。既有国家985高校、211高校、也有普通院校;既有本科院校,也有专科院校;既有综合类院校,也有理工、师范、职业技术等专门学校;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大学生由受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的群体组成,显示出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按照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11年教育统计数据分析,普通高校共2409所(本科院校1129所,高职(专科)院校数1280所),其中中央部门所属111所,地方部门所属1602所,民办本专科学校696所。中央部门中教育部所属73所,中央其他部门所属38所(本科院校35所,高职(专科)院校3所);地方部门中教育部门所属969所(本科院校574所,高职(专科)院校395所),地方其他部门583所(本科院校58所,高职(专科)院校525所),地方企业50所(本科院校1所,高职(专科)院校49所);民办教育696所,其中本科院校388所,高职(专科)院校308所。研究生总数1645845人(博士生271261人,硕士生137458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3623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59%,女生数797500人,占研究生总数的48.46%,男生数848345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1.54%。普通本专科学生总数23085078人(本科生13496577人,专科生958850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688365人,占本专科总数的7.31%。女生数11804988人,占本专科总数的51.12%;男生数11280090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8.88%;普通本科师范生1350393人,占在校本科生的10.01%;普通专科师范生524926人,占在校专科生的5.48%。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坚持服务大学生成长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包括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通过生产实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开展社区义诊、扶老助残、心理测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宣传、爱心支教、政策宣传、法律宣传、疾病预防、科技兴农、爱心捐助、企业调研等活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志愿者活动在“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指导下,始终坚持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线,“志愿者不是被教育者,在活动中不再是抽象的、简单的、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一种自觉行为条件的积极体验。”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内容具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动的实践性。在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的过程中,把服务与学习相结合,寓科学理论知识于情景实践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大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价值选择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成才的不同需求,以广泛参与、自愿选择、积极建设、客观评价、注重引导为原则,激发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成才潜能,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练就过硬的本领、发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锤炼高尚品德、勇于创新创造,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区域性

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由于地方所属高校和民办高校共2298所,占高校总数的95.39%,更多是为所在地区服务,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是经济社会、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高校与地方区域通过合作互动,实现共赢,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校充分利用自身学科和智力优势,根据所在区域的现实需要,直接或间接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活动,始终坚持立足校园、走向社会、提高素质、奉献社会的原则,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和特长,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需求,对接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

例如,河北北方学院立足学校所在地――张家口,结合张家口市坝上高寒地区的部分县乡和部级贫困县乡,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农业项目推广和科技扶贫,服务张家口经济社会发展。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成立“科技兴农志愿服务团”,而且部分师生经常在服务地蹲点指导,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农村,走向田间地头,把科学技术送进千家万户,开展各项科学研究和蔬菜节水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河北北方学院十分注重发挥科研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开展市校对接,促进校地共赢。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学校将原有成果、合作项目和在研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筛选,定位适合张家口资源条件的发展项目91项,启动‘市校农业合作项目推介会’。在学校和张家口市政府的紧密合作下,一大批项目已与应用或联办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部分技术找到了市场,项目推广应用后,百万农民从中受益。”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利用学科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如广东省五邑大学提出以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为主的科研定位,积极参与地方创新体系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办学模式被教育部称为初步走出了一条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办学的成功之路。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认真做好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了有较大影响的“永州模式”。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也学到了本领、提高了才干、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高校利用学科和人才优势,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开展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减少了活动的成本,增强了活动和社会需求的结合度和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因此,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三)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互动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二者是互动的,通过服务学生,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通过服务社会,提高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素质。在对学生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在社会服务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自身素质和服务社会的本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参与社会的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提高素质的平台。志愿者的学校与社区互动是指志愿者按照既定目标,以一定的形式、方法和途径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在组织化运作与管理下,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志愿行动,获得课本知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会,把所学文化知识运用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并得以检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获得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奉献社会的机会,通过与服务对象的语言交流,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间互相影响、互相信任、互相联系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而且也锻炼了志愿者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通过对服务对象的爱心服务和智力服务,不仅使大学生志愿者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高,而且带动和影响了周围的人们崇尚互助友爱的文明新风,积极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不仅自己获得了成就感、荣誉感,社会责任感,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签订服务协议、建立服务基地、构建共建单位,服务对象与被服务对象在商讨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中产生强烈互动,进而实现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表现出大学生志愿者之间、大学生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高校瞄准区域发展需求,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实现校地互动。

(四)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互融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需要在素质教育中把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相互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融为一体,并成为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行为。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的志愿者精神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两者在育人模式和价值取向上的相通互融,构成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服务学生与服务社会的内在基础。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是青年认知社会,实现完整社会化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志愿者活动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智商与情商协调发展的手段,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行动中提升组织协调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抗挫折的能力等,实现了大学培养合格人才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的目标。任何过程和环境一旦被赋予崇高的精神都具有教育的功能,志愿者行动模式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志愿者成为社会进步的一支生力军。所以,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志愿者行动和高等教育体系因为其教育的内在本质而互通,也由于其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外在形式而互融。因此,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互融性的特点。

(五)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协调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统一,在实践中需要构建协调一致、运转有效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保障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健康、有序、持续地实践和探索。比如,学校成立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学工部等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密切配合、整体布局,实现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组织实施的领导机构协调性;建立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学校―学院―团支部”三级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分会网络体系,实现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协调性;健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宣传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政策法规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实现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质量保障运行机制的协调性;通过第一课堂理论知识教育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互融,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育人氛围,构建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活动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面实施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育人模式的协调性。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作为第一课堂教育的延伸,越来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发挥的有效补充。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把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丰富的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巩固,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增长了见识,进一步培养了自身的创新精神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大学生通过志愿者活动把爱心进行传递,让知识在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得到检验和实践,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志愿者自己也获得被尊重感、成就感、交友的需要以及在非正式组织锻炼领导才能的需要。志愿者行动,作为一种超现实利益行为,在参与服务活动时的动机是复杂而多样的,既有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的自愿,也有充实自我、锻炼才能的自身需求,有效推动了大学生对人和社会的理解、对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对学好专业知识的紧迫感,志愿服务成了动员、凝聚进而教育引导青年的有效方式。从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向现代素质教育方式的转变是高等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践作为现代大学素质教育的整体,深入研究健全两大课堂的结构、内容、体系,激发两大课堂的活力,实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第一课堂理论教育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协调性的特点。

总之,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重点,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立足校园,面向社会,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做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12YJA880120);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特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研究》(HB13MK021)

参考文献:

[1].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上午)[N].光明日报,2013(2).

[2]宏火,张舒.创新“双服务”工程机制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河北北方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新探索[N].中国青年报,2011(2).

[3]沈东华.论大学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4]秦树文,孟悌清.河北北方学院推进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N].河北日报,2012(8).

[5]刘平娥等.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子主动为当地社会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2003(3).

[6]施蕾芬.浅析志愿者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3).

[7]刘晋芳.从志愿者行动看公民教育[J].中国德育,2009(4).

[8]王玉辉,殷学东等.“志愿服务”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J].镇江高专学报,2005(4).

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篇11

湖南省制定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高等学校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业型企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需要精准对接。湖南省制定的《关于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出要支持各类中小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从政策层面来看,激励高职学校与中小微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对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高职院校开展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自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全国各地的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有效地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职院校承载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任务,而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质量[1]。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基地、中小微企业等对象开展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在加强双创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双创实践基地建设重视不够。一是对双创实践教育重视不够。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仍以理论性课程教学为主,对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重视不够,实践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实践教育平台供给不足。由于对实践教育重视不够,导致忽视双创实践基地的建设。二是对双创人才培养质量重视不够。忽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长规律,多数创业学生未历经从学习者、到创业实践者、再到创业者的发展过程,创业成效和创业成功率不高。由于对双创人才培养质量重视不够,导致忽视双创实践基地的建设。三是对实践基地的功能重视不够。高职院校存在重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轻双创实践基地建设,重创业项目孵化轻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等情况。对双创实践基地的功能还存在定位不准,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双创实践基地建设发展不均衡。一是数量发展上不均衡。高职院校在建设双创实践基地的数量上不均衡,整体上仍存在基地数量不够、实践岗位偏少的情况,现有可提供的创业实践岗位数还不能完全满足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发展需求。二是服务能力上不均衡。部分创业实践基地是直接通过在有关实训室、实训基地、企业挂牌的方式创建的,没有建立双创实践基地运行管理的相关制度,这种挂牌的双创实践基地既不能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也不能服务于企业产业的发展需求。三是支持力度上不均衡。校级层面对双创实践基地的建设还缺乏系统性规划,部分实践基地由二级学院或系部自行建设或挂牌,学校支持和扶持的力度不均衡,双创实践基地的作用发挥有较大差异,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不均衡。

(三)高职院校忽视与中小微企业的协同发展。一是高职院校对接中小微企业发展意识不强。高职院校对接中大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较为积极,普遍认为与中大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更好地提升学校知名度、影响力,提升专业建设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对接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识还不强。二是教师学生参与中小微企业创新研究不够。目前在与中小微企业合作过程中企业主要为高职学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较少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岗位,师生主动根据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开展创新研究不足。三是创新成果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不足。从专利转化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师生目前研发的多数现有专利等技术服务成果呈现实用性不强、转化率低的特点,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创新,尤其是在创新过程中没有对接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开展协同创新。

二、高职院校加强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小微企业数量多、创新发展需求大、产业涵盖面广、可供的创业实践岗位多。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以协同创新为基础加强双创实践基地建设,对双创人才培养、对科技成果利用、对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与中小微企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共同设立双创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创业实践岗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真实创业环境,使学生在创业实践岗位中充分吸取创业经验,全面培育创新创业能力,为实现高质量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二)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职院校与中小微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措施激励师生主动对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开展协同创新,能增强师生开展创新研究的针对性,提高师生创新的积极性,使其创新成果紧贴中小微企业的产业发展,提高创新成果的实用性,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率,解决师生创新研究成果脱离产业发展需求的问题,能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三)能服务企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与中小微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利用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能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创新不足的问题。而双创实践基地为高职院校与中小微企业的协同创新搭建了新平台,能实现双向发力,促进高职院校、企业、教师、学生等主体融合,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实践情境,既满足师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也能解决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高职院校推进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的模式选择

美国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提出的区域创新理论,即三螺旋理论,主要强调大学、企业、政府的协同创新关系,强调三个组织靠功能互补来相互作用,形成创新动力。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地逐渐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官产学三螺旋协同创新模式,即大学主导型、产业(企业)推动型、政府引导型。借鉴以上三种模式,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的模式可分为以下情形:

(一)高校主导型双创实践基地。《湖南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法》中指出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在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相互提供支持,合作创建并共同管理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及学生创新创业等机构。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该文件指出的有关促进措施主动对接中小微企业,充分利用优势专业、核心专业,组建技术服务创新团队,依托校内机构,吸引中小微企业共建共管双创实践基地,鼓励师生利用专业优势开展技术和产品研发,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高职院校还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主动寻找和对接中小微企业需求,与中小微企业开展合作,在中小微企业中设立双创实践基地。

(二)企业推动型双创实践基地。中小微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将企业发展中的技术服务创新等问题主动对接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可通过采取项目委托、项目合作等方式实施,企业给予技术、资金、场地、服务、产品等方面的支持。中小微企业还可以在企业内部或者在高职院校设立创业实践岗,将企业运营中的服务、生产、销售等部分环节委托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并明确企业指导教师。中小微企业推动建立双创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或者拓展创业合伙人。

(三)政府引导型双创实践基地。政府应作为双创实践基地的积极推动者,依托省、市、县(区)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或者各类园区建设,利用场地、资金、财税、人事等积极的政策推动基地内或园区内中小微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为推动双方的协同创新提供各类支持[2]。政府可建立双创实践基地建设扶持机制,明确双创实践基地的建设标准、建设类型、建设要求,着力推动技术服务成果转移。

四、高职院校推进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

双创实践基地对推进校企在创新领域的产教融合具有重要作用,推动双创实践基地需要围绕创新创业领域开展。双创实践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基地建设要发挥各子系统各主体的作用,要解决主体能融合,创新能协同,扶持能到位等问题。

(一)主体融合是基础。中小微企业、高职院校、教师、学生是双创实践基地高效运行的主体,承担着实践创新创业的基本任务。推动双创实践基地建设,要以人才链与创新链,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基础,中小微企业与高职院校要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通过各类措施激励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到双创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师生开发的创新创业成果来推动校企双方融合。只有中小微企业、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四主体实现有效融合,才能给双创实践基地的运行不断增添活力。

(二)协同创新是关键。协同创新是建设双创实践基地的关键,缺乏协同创新的双创实践基地无法实现基地的功能。高职院校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要融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以高质量的创新服务成效服务企业发展。高职院校和中小微企业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明确协同创新的方式、创新成果的利用等内容,为师生开展协同创新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师生对接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政策支持是保障。大力推动双创实践基地建设是进一步发展双创教育的新路子,双创实践基地的运转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支持保障。政府部门要通过实施政策支持,在如何促进主体融合、如何推进协同创新、如何有效管理评价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激励中小微企业与高职院校创建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最终实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发展需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高校双创教育的意义篇12

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自此之后,国内各个高职院校便同步更新了内部教育目标,正式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为一线任务目标,力求为国家培育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进而匹配国家教育部宏观要求,持续为社会输送高质量、思想优的综合性人才。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与一般的专业教育不同,创新创业人才不但要拥有全面多元的创新创业能力,更要拥有高于常人的综合素养水平。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在高职院校环境中发展多年,拥有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实战经验,且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学生拥有稳定思想意识、良好道德规范为核心目标。这与创新创业教育所要求的“高素质”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找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并利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将二者的契合优势加以凸显和发挥,或可高质高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质量,为综合型人才培养贡献速率方面的实际效用。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分析

(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以素质教育为前身,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学生为己任。学生不但要具有行业和商业方面的前瞻能力,更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和坚忍、勇敢、诚信、极富创造力的人格素养,既要能够带领团队前进,又要具有充分的人文关怀,肯为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奋斗,更有责任心地对他人人生价值的实现负责。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国家意识要求学生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和完善的道德素养,包括对基本道德规范的遵守及对公民道德的理解和践行。从目标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要培养素质高尚、道德规范且具有人生理想的大学生。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不但说明二者具有绝对的关联性,更决定了二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然会“并肩前行”。

(二)教育内容的互融性创新创业教育的展开立足于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引导,且强调个人价值的建构和实现,必须借由社会价值的实现才能达成。创新创业教育提倡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来提升创业活动的成功率,并时刻强调集体主义对于成功和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创新创业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涉及财务融资和法律风险等问题,教育体系还会开展法制教育、品质教育以及文明教育等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思想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行为意识,重视对道德规范、法治规则的遵守。二者在教育内容上具有明显的互融性,如若开展融汇式教育,二者的融合并不会耗费过多的时间、精力。

(三)教学方式的相似性在教学方式的择定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立足于实际,教师会尽可能地利用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情境扮演、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实地实习、校内虚拟线上创业、社会实务调查等。目的在于用实际的见闻和仿真的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同样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以志愿服务、参与讲座、社会调查等内容来实现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积累。双方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拥有较高的相似性,都统一注重使用实践方式完成对教育信息的有效传达;且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这两种教育体系也都开始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方式,例如开展线上教学、开设翻转课堂教学等。总的来说,两者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都是充分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兴趣意向去选择,因此二者的融合极具便利性。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碍及归因

(一)缺乏充实的理论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高职院校领域内并不属于新课题,许多院校为了提升双创课程在素质培养方面的优势,都逐渐开展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纳。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却出现了内容不相容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双创教育进程中直接挪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例如核心价值观传递、道德规范讲演等。而实际上,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学是为了在课堂中吸收创业知识、建立创业意识,双创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并未直接体现在明面上。教师贸然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加入双创课堂中,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该现象发生的本质原因在于教师未能进行充实的理论研究。正常来讲,教师应该立足于二者相同的教学目标,对二者的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以自然的方式糅合到双创教育体系内。

(二)缺少专门的教学力量要同时实现对两个教学体系的糅合和有效传递,这对于教师本人的理论研究能力、教学改良能力有着一定要求。目前来看,国内开展双创和思政的融合教育时,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会要求思想政治讲师作为主讲人员参与双创课程。理论上思想政治讲师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功底,能有效传递思政知识,但在学生视角看来,两个教学体系内的教师分别讲演,与分别参与两门课程基本一致。尤其思想类的教育,需要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以隐性方式呈现,教学人员的组合过于刻意,反而会降低思想类教育的实际效果。而归根结底,这种问题的显现是因为高职院校缺少对专门教学力量的培养。

(三)缺少合力教育作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面的优势,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进阶提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以“融合”的方式进入双创教育体系,但其实际作用应是动态、活性的,应时时刻刻对大学生产生活泛的教育作用。但实际上,国内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这一方面都只是采集思政教育体系中的“教学内容”,并未重视对思政教育方法的使用。这使得糅合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受益最大的并不是大学生群体,而是参与教学的教师。归因可知,缺少合理教育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教学人员并未意识到“合力教育”的重要作用,导致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契合潜能未能被充分发挥[2]。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

(一)从本质更新观念,开展融合教育的理论研究校方需要从根本上更新创新创业优化的观念,首先要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内容需要在潜藏的状态下进行,需要教师在日常讲解案例、辅导学生参与实习实践的过程中进行隐性的信息传递,而并非是明面上的思想教育。因此,校方需要开展以发挥二者契合度为主的理论研究会议。会议由双创教育人员和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共同主持,二者要针对自身在思想、素养教育方面的特征和优势进行总结,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找出两个体系之间的理论共通点加以提炼。例如,二者都注重对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但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完善人格的实际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对人格内涵和人生价值的理论传递,将二者结合可以形成以真实案例吸引学生效仿、用生动理论讲解帮助学生明确“完善人格”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长效作用的教学模式。其优势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哲思价值,创新创业教育则令思政教育外显形势更加生动易懂[3]。

(二)建立“双师”教育体系,强化师资力量为了提升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糅合的实际效果,对教学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升级同样迫在眉睫。具体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校方要根据二者契合的程度和二者糅合的可操作程度,设定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预期效果,并根据该效果拟定教学人员应达到的理论认知水平和教学水平;其次,将拟定的教学人员专业需求作为标准,要求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分别派出几名成员作为学习者。创新创业教育团队成员需要进入思政教育内进行听课学习、理论交流,并参与社会志愿活动、思想教育宣传活动,充分理解思政教育的模式、目的和价值。思政教育团队成员需要参与企业实践、创业讲座、创业者采访等活动,充分体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目的;最后,教学人员需要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经验加以整合,彻底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成为可同时进行双向教学的“双师人才”[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