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安全管理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6 08:51:06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篇1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建立起来,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办学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高校后勤管理也朝着独立的公司制发展,提高了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水平和管理效率,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方便舒适的服务。如各高校食堂的基础设施和卫生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也给各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压力。近年来我们也可以在一些大众媒体上看到高校食品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为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加强和规范高校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相应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刻不容缓。

一、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消费观念的多元化的矛盾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层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体现在了高校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消费需求呈现了多元化,对食品的质量、食堂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我国高校的普遍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特别是市级高校和一些民办院校的基础设施还较滞后,食堂的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建设的资金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食堂的服务质量,再加上高校的扩招,更让高校的食堂管理捉襟见肘。例如2010年江南大学学生食堂发生了令人哗然的“老鼠门”事件,暴露了高校食堂食品加工场所卫生不合规格,脏乱差等问题。而2011年卫生部通报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学生食物中毒事件高达30起,有1901名学生中毒,还导致了1人死亡,其中就有25起发生于学校的集体食堂,凸显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令人堪忧[1]。

2.食堂的内部管理不到位

(1)食品生产操作不规范

由于高校的就餐人员较多,就餐时间集中,而高校食堂工作人员的数量有限,因此会出现在食品生产加工操作中,工作人员为了满足就餐学生对速度的要求,不顾安全生产的操作流程;在原材料和餐具清洗时,因数量较多而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以及食品的消毒、环境的消毒等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2)工作人员缺乏食品安全意识

高校食堂从业人员的结构普遍是文化水平偏低、年龄结构偏大、临时员工较多,这使得学校食堂管理及工作队伍的素质不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服务意识也较低,从卫生部报告的关于学校食堂中毒事件来看,食品储存、加工不当导致食品变质或受到污染,以及微生物性中毒是最主要的中毒原因,其中食堂餐具的清洗、食物污染等是重要的发生因素。

3.“双轨”经济体制带来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高校后勤管理建立了公司化管理体制,在食品的采购、加工、员工聘用方面都是靠市场规则运作,但是由于高校属于事业单位以及其本身的一些特殊性,高校食品的价格涨幅是严格受到政府和学校的限制的,同时高校食堂还兼有办学的一些政治任务,市场的运作与政府的限制双重作用也是造成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加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1.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组织

高校的食品安全工作关系到高校师生的生命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千家万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为了有效地防治学校食物中毒以及学生各种肠道疾病感染的发生,首先我们对于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

(1)建立统一的食品及材料采购供应部门

学校的食品及材料的采购量极大,同时采购的时间以及数量也比较稳定,因此各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可针对学校的集体食堂主、副食品及原料的采购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配送。而为了符合高校后勤的市场化改革,则可采用集中招标的方式,从而严格根据食品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以及价格、质量等因素对供货商的资格进行筛选,并对供货商的供货渠道以及食品的加工流程进行实地考察,对于合格的供货商,要按照相关的规定与其签订食品卫生安全保证责任书,才赋予其相关的供货资格[2]。

(2)加强对仓库的管理

食材采购进入仓库后,需要对仓库中食品的保质期、数量、生产日期进行记录,同时要及时地清理变质、霉烂、蛀虫等食品,严格地按照规范进行食品安全保管,同时让食堂保有对不合格的食材向其供货单位进行拒绝和退货的权力,在食品装仓过程中对于掺假以及“三无产品”要及时地停止使用并退货,对于有不诚信行为的供货商要取消其供货资格。

2.建全高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食品安全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未来的建设,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高食品生产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食品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责任到人,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度。

(2)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堂食品采购、加工、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以及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素质和卫生状况进行监督管理。对员工实行上岗培训制度,持证上岗,定期对员工的食品安全技能及知识进行培训,包括餐具的清洁及消毒处理工作都要高度重视起来[3],对违反食品安全生产规定的部门和相关人员要进行处罚和通报。

三、结语

高校的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规范高校的食品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篇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体系也在逐步改进完善。食堂是学生一日三餐的主要来源,食堂食品的营养和安全关系到学生的健康、生活和学习。如何更好的发挥食堂服务功效,优化安全管理,保证师生的饮食健康和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新课题。

1高职院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食堂与一般的餐饮行业相比较,有服务对象特殊、用餐规模大、社会影响广等特点。同时又和一般餐饮企业一样,具有劳动密集、工作时间长、加工流程复杂等特点。

1.1对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高职院校食堂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需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后勤社会化进程全面推进,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食堂都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这种生产经营方式易滋生出以追逐利益、降低经营成本为主的经营动机,导致出现了在食材的进口把控、加工环节缺乏监督管理及储存不规范等食品安全问题[1]。

1.2食堂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需提高

高职院校后勤服务虽正在逐步社会化和市场化,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很多高职院校的食堂硬件设施配置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很多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不高,食品原料的进货渠道和贮藏方式不够规范。

2应对措施

2.1构建并完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师生的饮食健康与安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必须严格制定规章制度,构建并完善高职院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对学院主管领导及广大教职员工、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树立“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食品营养及安全,从而维持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2.2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教育,提升职业素养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食堂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一现象在西北地区尤为突出。为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需加强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常识的普及和培训,严格各项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后的上岗制度,将食品卫生和安全条款作为食堂承包经营的重要条件,并根据学校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操作机制进行严格监督与管理,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2]。同时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专业培训和专业讲座,提高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升职业素养。

2.3严格把控食品原材料进口关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食堂承包经营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缺少监管机制的情况下,往往在原材料的采购、储存等环节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因此,高职院校食堂应该从源头上抓起,严格把控食品原材料的进货渠道,建立并完善台账制度,对于食堂采购、贮存、加工、销售中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环节要加强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原材料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2.4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普及

杜绝高职院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也需要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多方面的宣传普及,以此来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宣传普及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校园广播、网络、专题讲座等。通过宣传有效提高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保证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篇3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0-0066-0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高校食堂提供给师生们的食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关系到师生们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稳定,必要的管理措施可以保证师生的饮食安全。因此,把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来抓。建立相应的食品安全预防机制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符合食品质量的安全要求。食品安全管理涉及卫生管理和食品管理两个方面。

1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003年9月,海门某中学因交叉污染导致47人食物中毒;2004年7月,如东某中学食物中毒37人;2004年9月,启东某外国语学校食物中毒49人。这些血的教训说明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我们高校食堂同样不能放松对食品的安全检查。所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食堂经营准则。针对学校食堂的承包商也要公开、公正、严格招聘,针对相关的供货商也要谨慎筛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校食堂的安全性,避免学生食物中毒。

2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食品的安全管理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具备专门的食品经营种类,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处理以及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处的场地都必须保证清洁,坚决不允许跟有毒或是有害的物质、场地等接触。(2)生产食品所需的设施设备齐全,并且保证安全性。如生产食品所需的消毒用品、照明设施、通风设备等,还应该做好相应的防腐、防鼠、防虫等相应的措施。生产后的垃圾、废弃物处理措施和设备应该完善,保证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整个食品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业的生产人员、管理人员、监督人员等,保证整个过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4)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水也应该保证是符合标准的饮用水。(5)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标准进行生产。

3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高校必须在每学期开学初,由分管校长牵头负责,组织学生处、卫生处、伙管会等各部门有关工作人员对学校食堂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检查。尤其是食堂的整体卫生情况,各个工作环节是否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是否持证上岗,食品留样和食品留样记录是否完善,食品的安全预防对策是否齐全等。另外,相关的负责人必须每天对食堂食品做如下检查:

3.1 食品操作时间的卫生标准要求

食品生熟分开,切配生熟食品必须双刀,双砧板,双抹布,地面无积水,无油腻,无杂物,墙壁无污渍、吊灰,操作间必须无苍蝇,无蟑螂,无老鼠,成品和半成品的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定位存放,保持清洁。

3.2 对加工人员的检查要求

参与食品加工的相关人员需要参加每年的体检,体检合格(取得《健康证》)后才能开展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并定期对他们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培训,以及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进行培训。要求每个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3 食品制作或备制方面的要求

冷菜、熟菜间必须做到专人、专室、专工具、专消毒、生熟工具严禁混用,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送入凉菜间。冷菜、熟食间必须安装紫外消毒灯进行消毒杀菌,从而有效地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3.4 高校食堂必须对所售食品进行留样,并严格做好记录工作;同时保留的时间要保证两天,留样率也要达到百分之百。

3.5 对食品所需添加剂的相关要求

对食品使用添加剂主要是为了让食品看起来更美味,有的时候也是为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需要。添加剂可以是天然的物质,也可以是化合物质。目前,我国已有的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相关条款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实现5策,即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严禁滥用,超标使用。

3.6 食品餐具的相关要求

如果是一次性餐具用过一次后就不可以再用,如果不是一次性餐具在使用前或是使用后都需要进行消除处理,用化学消毒法难以冲洗表面残留的消毒剂,所以我们现在一般使用物理消毒法,即沸水煮或蒸气蒸,保持100℃,10分钟以上。红外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10分钟以上。洗碗机消毒控制水温85℃,冲洗40秒以上即可。消毒后的餐具必须存储在专用保洁柜内,食堂对餐具和卫生洗消人员实现统一管理。

3.7 食品采购和储存的要求

食品采购必须符合《餐饮服务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款,向销售方进行索证索票,对于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物品一律不能采购,必须完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要求。

3.8 食堂食品加工区域的安全保卫要求

在进入食堂的加工间和食品存储间的人员必须是食堂的相关人员,避免他人进入食堂对食品的安全造成影响,为学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篇4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79-02

安徽财经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共有4个食堂,向全校17 000余名师生供餐,在保证师生吃好、吃饱的前提下,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自身监查管理办法,既合理配置了有限的人力资源,又提高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受到了师生员工和社会的认可。2005年蚌埠市卫生局在全市第一批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评定中,授予该校食堂“A级单位”称号,2006年5月被中国高校后勤协会安徽分会授予高校“十佳”食堂,2006年10月中国高校后勤协会授予全国高校“百佳”食堂。

1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

为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保护师生身体健康,安徽财经大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进行逐级明确分工,并签署《食品安全保障责任书》,对各层组织的人员配置采取公布岗位标准、自愿报名、群众推荐、组织批准、竞聘上岗。采购供应部、质量监控部、各食堂的经理必须具备20 a以上饮食工作经验、丰富的食品安全知识和商品流通基本常识,有较强的食品安全意识。由于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有了组织保障。

1.1 采购供应部 “中心”实行安徽财经大学食品供应商准入制度,并建立电子档案,主、副食品原料全部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统一向各食堂配送。参与投标的供应商要提交完整的食品索证材料(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检验合格化验报告、QS认证等及供货内容、名称、价格),采购供应部对供货商提供的样品价格、质量、感官性状进行比对筛选,必要时到供货企业生产现场,对生产工艺流程和可信度进行调查。符合准入条件的供应商方可进入“中心”准入档案,并签订食品卫生安全保证责任书,才能从事许可范围内的商品销售。采购供应部人员参与商品入库全过程的监管活动,负责验货、验证,保证了食品原料入库前的安全。

1.2 “中心”仓库 在商品入库时核对商品的名称、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并对商品的变质、霉烂、异味、虫蛀等感观性状进行现场抽查,发现问题立即停止入库,“中心”仓库严格按规范保管商品,不准提供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原料,不准拒绝各食堂退回的不符合质量要求已领用的食品原料。“中心”制定了将仓库、配送、食堂班组串联起来货随单走的物流管理程序,促使发、领、收环节认真验收,各负其责。领用、加工单位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物品有拒收权、退货权。商品入库后或在出库使用时发现商品质量与采购订单不相符合,或有掺杂掺假等伪劣商品,立即停止使用并退货。同时对该供应商建立不信任记录,撤消其向“中心”仓库供货的信用资格。

1.3 质量监控部 对各食堂食品加工、生产、经营全过程以及全体从业人员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查管理。要求全体从业人员一律佩证上岗,要领取上岗证必须先交验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这就解决了目前一线服务人员流动性大、健康体检难管理的问题。为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中心”每年2次组织全体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凡未参加培训或培训测评不及格的不准上岗。为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每学期组织1次业务技能比赛,分别设烹调技术、餐具清洗消毒保洁、冰箱冷库的使用及食品留样、餐厅卫生保洁等4组,对比赛获得先进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参照餐饮业卫生量化评分内容,每周开展不少于1次的对各食堂加工场所和餐厅卫生、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规范着装的卫生监查,发现问题,现场记录,现场解决,由当事人签名,并和当月奖金挂钩。质量监控部参与入库商品的全过程质量监查。

良好的食品卫生管理组织与机构是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

2 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1 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管理制度建设 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需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消费者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尤其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自律至关重要[1]。“中心”为提高全体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以食品卫生监督量化评分为样本,制定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工作预案,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做到所有部门有制度,所有工序有规范,所有岗位有规定。同时把这些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张贴在相应的区域,让员工树立安全规范操作意识。坚持管理人员每周一例会、班组每天一小会的学习制度,反复宣讲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为了认真实行自我监管,在餐厅设置值班经理和食品安全投诉电话,接待举报,使每个从业人员把食品安全放在心上、落实在工作中。

2.2 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素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食品生产人员除应健康状况合格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2]。为使食品从业人员自觉达到食品卫生的良好水平,每年安排全体员工培训2次,“中心”邀请食品卫生专家和卫生监督人员为从业人员讲授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安全基本常识,从思想上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

2.3 全方位开展食品安全自身监查管理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尤其在高校更为敏感,在制度上着重对各个工序间关连点的控制,突出各个工序间关连点的制约关系。“中心”以《食品安全保障责任书》的形式,分别与供应商、监控部、中心仓库、各伙食单位建立食品安全保障责任关联体系。对食品保管、领料、加工、销售各环节,明确责任和处理权限,列出高额的奖罚措施和责任追究程序,使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认真履行验收程序,把制约机制落在实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执行措施,为安徽财经大学食堂食品安全构筑了牢固的第2道防线。

3 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

学校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食品安全涉及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学校食品安全水平提高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者的积极配合[3],其中食品从业人员的自律至关重要。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是以现行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对食品加工、经营的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量化评价、动态监督、公开透明、卫生安全的科学管理办法[4]。“中心”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作为自我监管的办法,进行经常性的自我监管;同时,积极主动配合卫生执法部门的监督,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卫生监督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是高校食堂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动力。该校食堂在实施量化分级管理过程中,卫生局卫生监督人员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食堂建立分级管理细则和档案资料。

此外,“中心”还请消费者参与开展全方位的监查管理工作,选聘学生代表担任食品监管员,建立学生监管员和专职食堂监管员餐厅联席值班制度,共同负责副食品留样登记、食品安全投诉处理等工作;经常组织学生代表进入食堂后堂,参观食品加工和餐具清洗消毒的全部流程;在烹调技术比赛时,请学生代表做评委,对饭菜色、香、味、营养、价格等进行评分,并向他们阐述食堂执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原则。提高了学生代表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信任度,并通过他们把信息扩大反馈给全校学生,取得了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

4 讨论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到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关系到高校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高校食堂自我约束管理中可以借鉴的切实可行的办法。由于市场食品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高校食堂食品供应价格也相应提高,给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校食堂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必须得到高校学生的主动配合和支持,也必须在师生的监管中进行。

5 参考文献

[1] 孙献忠.内黄县1998年-2006年餐具消毒监测分析.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18(5):385-386.

[2] 顾聪,闫建民,李雨,等.浅谈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5):444-445.

[3] 陈卫东,张永慧,蔡雪毅,等.广东省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19(5):403-407.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篇5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作为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功能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日常的餐饮服务,因此,加强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较为重要。做好高校食堂的管理工作,必须要认识到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影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才能更好地对高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

1、食品安全管理在高校中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某些高校学生食物中毒事件,这些事件深深地在告诉我们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当然,作为当代的高校学生,我们也知道,许多卫生部门也对其当地的高校进行食堂食品安全状况明察暗访,也相应地发现许多高校食堂存在着食品安全隐患。有部分高校食堂条件差,对食堂的管理不重视,还有些食品不卫生;还有些高校餐厅没有规范的操作流程,或者食堂的严格管理制度如同虚设;当然对于学校承包给私人经营的食堂来说,这些私人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拿学生的安全问题开玩笑,在食材上做不当的手脚等。这些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在无形中侵蚀着师生的身体,威胁着他们的健康。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师生对食堂食品的满意程度,都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工作能否有效进行和高校自身的稳定发展。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问题是我们生活的重大问题,因此,做好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是食品健康,还是一个深刻影响到高校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大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安全问题。我们一定要重视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2、影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的因素分析

近些年来,高校食堂都有着一个很大的共性,那就是将学校食堂承包给私人经营者,由于这些高校食堂的大部分私营者为了追求自己的更大利益,当自身利益和食堂食品安全产生矛盾时,这些私人经营者一般都会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除此之外,高校食堂食品安全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隐患,那就是在高校食堂承包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竞价承包的现象,一些承包经营者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通常会采购一些价钱较为便宜、质量比较低劣的食材,这样就导致了食品安全隐患的产生。此外,有些食堂私营承包者为了降低自身的用人成本,会选择直接从学校外面招聘一些临时工来参与食堂的工作,由于有些临时工厨艺不够高、不具备专业的烹饪知识以及食品安全营养知识,甚至有少数临时工素质不够高,年龄结构稍微偏大,这种种的原因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导致食品安全隐患问题。

3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解决对策

为了建立健全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高校不仅仅要保证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健康问题,还要积极预防各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各大高校高度重视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对于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学校领导不仅要全面了解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要性,还要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带领学校食品安全负责人对食堂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

3、1明确安全监管职责

为了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无人负责的情况,各大高校必须将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分到每一个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身上,明确指出每个负责人的具体职责,尽量做到责任到人,出现问题有人承担、负责,与此同时,各大高校应当和当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签订相关的《食堂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规定食堂负责人的安全监管职责以及责任追究处理办法等,从而避免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后推脱责任的情况。

3、2实施集中采购制度

第一,高校食堂应该将主要的食材,例如大米、肉类、油、蔬菜、调味料等,统一由独立的高校食堂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集中采购。第二,高校食堂采购负责人员应积极地寻找食材采购的新市场和不同的采购渠道,保障食品质量,谨慎的选择质量好、价格适当的食材,有必要的话可以与一些好的大商家签一些合同,进行生意上的良好买卖。

3、3食材的贮存和加工管理

为了提高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应加强食堂内食材的贮存以及加工质量管理。第一,对于食材的存放必须分类、堆放整齐、保证储存室的清洁、温度适宜等条件,应定期进行检查,保证食材新鲜,对于过期的食材要进行及时处置。第二,在食材的加工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规范并严格确保操作用具的清洁和分类使用,对于一些直接人口的食材在加工之前要对加工设备进行消毒与清洁,对于需要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材,必须经过评估并确定其安全之后才能进行使用。第三,食堂应该为食材贮存和加工房间配备进行必要的消毒设施。综上可知,高校食品的安全与师生的健康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影响着学校发展的稳定。因此,必须要正确认识高校食品安全管理问题,不断完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建立健康的高校食品管制度。

3、4高校食堂的日行检查工作

3、41食品操作时间的卫生标准要求

关于食品的存放问题需要注意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并且在切配的时候要使用不同的菜刀、抹布、砧板以及其它厨具,对于食堂内部的卫生要做到:食堂大厅内地面无杂物、无积水、不油腻、 墙壁无污渍; 食堂操作间必须无苍蝇、无蟑螂、无老鼠及其它微生物;对于盛放食品的容器要保持清洁卫生。

3、42对食品所需添加剂的相关要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需要,也是为了让食品看起来更加的美味。食品中的各种添加剂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以是化合物质。食堂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里的明确规定: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

用、专人登记以及专柜保存,切勿滥用和超标使用。

3、43食品餐具的相关要求

高校食堂里的餐具如果是一次性餐具,用过一次之后就不能就再次使用,如果不是一次性餐具在使用之前或者是使用之后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目前一般都采用物理消毒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沸水煮或者蒸气蒸,保持100℃的高温,沸水煮和蒸汽蒸的时间至少要超过十分钟。对于消毒之后的餐具必须存放在专用的保洁柜里。

结语:高校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师生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工作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件需高度重视的工作。对于当代的高校,应对各校食品安全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管理,严格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共同建造稳定和谐的校园。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篇6

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整体上存在着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食源性疾病不断出现,危害日益增大;环境、生态的破坏以及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使食品安全的防控更加困难。在高校中亦然,本文就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展开探讨。

1、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背景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食堂就餐压力急剧增大,食品安全问题随之增多,而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健康和高校稳定,故各级政府和卫生、教育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推出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后勤饮食部门也在不断进行管理体制和经营观念的创新。然而,高校食堂具有原料品种多、即食性强、工艺流程复杂、烹饪方法多样、可控性不强等特点,食品安全隐患众多,所以,规范食堂日常管理,保证食堂饮食安全,防止集体性不良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是学校领导和食堂管理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1]。

2、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高校伙食工作是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重心,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2],高校后勤人员致力于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其中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食堂管理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高校食堂经营出现三种模式:高校自主经营,委托社会企业管理,高校与企业联合管理。第一种经营模式类似于计划经济,员工积极性不高,师生满意度较差;第二种经营模式类似于市场经济,企业过分追求利润,失去高校食堂之公益性;第三种经营模式最为可取,目前在高校中应用最广,但也存在小问题:高校食堂管理人员多为行政干部,在食堂的经营管理中参与度不高,而食堂工作人员一般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培训,责任心不强,以致存在潜在安全隐患[1,3]。

(2)高校食堂建筑布局缺乏规范:高校对食堂经费投入不足,食堂建筑与卫生设施不达标,加工条件简陋,所需设备陈旧,设备不齐全,直接导致了食物安全风险的增加[4]。

(3)高校食堂原材料存在安全隐患: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不合格、采购人员采购“三无”产品、验收人员验收把关不严、食品加工过程中未做到严格执行卫生标准,餐具消毒不规范等都是安全隐患[1]。

(4)高校食堂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食堂原材料加工流程、餐具清洗流程均需符合标准要求,否则会引起食品、餐具的污染,带来安全隐患。另外,食品添加剂亦是重大的安全隐患,在使用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用量标准、加工时间、温度等[4,5]。

(5)高校食堂卫生管理标准建设滞后:由于相关标准缺乏,高校食堂管理标准建设滞后,食堂管理工作受到局限,缺乏科学的控制手段,缺乏规范的日常操作,检查流于形式[1]。

3、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完善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目前比较适合我国高校食堂的制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五常法(5S)》、《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22000)》等。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引入相关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大胆创新,在创新中落实管理,使高校食堂逐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6]。

(2)建立健全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高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高校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食堂管理的规章制度,如采购制度、索证制度、验收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出现[7]。

(3)建立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组织

高校食堂需落实学校主要领导为食品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以提高学校对食堂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设立食品安全各级管理组织,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做到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给食堂食品安全予以组织保障

[6,8]。

(4)高校食堂原材料实行集中采购和索证制度

高校食堂要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实行集中采购,落实索证采购验收制度,规范进货渠道,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坚决杜绝“三无”产品。同时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杜绝过期、变质的原材料进入食堂,从而保证师生身体健康[9,10]。

(5)规范高校食堂食品加工、销售流程

食堂管理人员要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食品加工规范,将其贯彻到食品的加工、成品、销售的全过程,加工后的食品必须烧熟熟透,成品、半成品、食品原料分开存放,以防止交叉污染[7,9]。

(6)重视队伍建设,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升人员素养

高校食堂要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使其了解食品法律、法规,掌握食品专业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明确高校餐饮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6-8]。

(7)建立科学的营养膳食管理模式

高校食堂配备营养师,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出合理的膳食营养标准,使师生形成一个观念正确、膳食平衡、身体健康的科学营养膳食管理模式,服务好高校的全体师生[10]。

4、结论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关系到高校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学校领导要创新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加强食堂制度建设,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高校食堂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琰.高校食堂推行ISO22000管理体系可行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2] 钟敏,王振环.加快高校标准化食堂建设 消除食品安全隐患[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z1:320~321.

[3] 魏霞.强化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体系[J].中国校医,2010, 24(3):230~231.

[4] 金玲,轩诗涛.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学理论,2013,12 : 340~341.

[5] 裴双成.影响高校食堂饮食安全主要因素及其改进对策[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6] 饶燕平.加强与完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2,20:467~468.

[7] 王富刚.浅议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4):53~54.

[8] 张国海,甄梁.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79~280.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篇7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食堂就餐压力急剧增大,食品安全问题随之增多,而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健康和高校稳定,故各级政府和卫生、教育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推出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后勤饮食部门也在不断进行管理体制和经营观念的创新。然而,高校食堂具有原料品种多、即食性强、工艺流程复杂、烹饪方法多样、可控性不强等特点,食品安全隐患众多,所以,规范食堂日常管理,保证食堂饮食安全,防止集体性不良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是学校领导和食堂管理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1]。

2、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高校伙食工作是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重心,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2],高校后勤人员致力于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其中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食堂管理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高校食堂经营出现三种模式:高校自主经营,委托社会企业管理,高校与企业联合管理。第一种经营模式类似于计划经济,员工积极性不高,师生满意度较差;第二种经营模式类似于市场经济,企业过分追求利润,失去高校食堂之公益性;第三种经营模式最为可取,目前在高校中应用最广,但也存在小问题:高校食堂管理人员多为行政干部,在食堂的经营管理中参与度不高,而食堂工作人员一般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培训,责任心不强,以致存在潜在安全隐患[1,3]。

(2)高校食堂建筑布局缺乏规范:高校对食堂经费投入不足,食堂建筑与卫生设施不达标,加工条件简陋,所需设备陈旧,设备不齐全,直接导致了食物安全风险的增加[4]。

(3)高校食堂原材料存在安全隐患: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不合格、采购人员采购“三无”产品、验收人员验收把关不严、食品加工过程中未做到严格执行卫生标准,餐具消毒不规范等都是安全隐患[1]。

(4)高校食堂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食堂原材料加工流程、餐具清洗流程均需符合标准要求,否则会引起食品、餐具的污染,带来安全隐患。另外,食品添加剂亦是重大的安全隐患,在使用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用量标准、加工时间、温度等[4,5]。

(5)高校食堂卫生管理标准建设滞后:由于相关标准缺乏,高校食堂管理标准建设滞后,食堂管理工作受到局限,缺乏科学的控制手段,缺乏规范的日常操作,检查流于形式[1]。

3、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完善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目前比较适合我国高校食堂的制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五常法(5S)》、《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22000)》等。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引入相关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大胆创新,在创新中落实管理,使高校食堂逐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6]。

(2)建立健全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高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高校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食堂管理的规章制度,如采购制度、索证制度、验收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出现[7]。

(3)建立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组织

高校食堂需落实学校主要领导为食品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以提高学校对食堂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设立食品安全各级管理组织,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做到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给食堂食品安全予以组织保障

[6,8]。

(4)高校食堂原材料实行集中采购和索证制度

高校食堂要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实行集中采购,落实索证采购验收制度,规范进货渠道,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坚决杜绝“三无”产品。同时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杜绝过期、变质的原材料进入食堂,从而保证师生身体健康[9,10]。

(5)规范高校食堂食品加工、销售流程

食堂管理人员要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食品加工规范,将其贯彻到食品的加工、成品、销售的全过程,加工后的食品必须烧熟熟透,成品、半成品、食品原料分开存放,以防止交叉污染[7,9]。

(6)重视队伍建设,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升人员素养

高校食堂要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使其了解食品法律、法规,掌握食品专业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明确高校餐饮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6-8]。

(7)建立科学的营养膳食管理模式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篇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89

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门”事件层出不穷,农夫山泉陷“质量门”,老酸奶“明胶门”,可口可乐“含氯门”等等,这些事件不断考验着消费者的承受力。伴随着一扇扇“门”的打开,食品安全令人担忧。

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地方,其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所有师生的人身健康和高校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家的稳定。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已日益受到广大学生及家长、学校领导以及全社会的关注。

1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各地餐饮服务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密切配合,坚持预防为主,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隐患。随着学生生源的不断增加和学校的优化整合,学校办学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样就使得学校食堂就餐人数急剧增加,压力也在不断增大。虽然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不断的增加,学校办学基础设施条件也在不断得到改善,但就目前许多学校而言,国家投入到基层学校的经费主要用在了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上面,而用在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经费和后勤食堂基础的设施建设却相当的少,学校食堂的基本的设备设施差、人员不匹配、管理不规范。而且大多数院校都会采取承包或后勤社会化等形式完全依靠社会力量办食堂的情况普遍存在,客观上给学校餐厅的食品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使得学校食品安全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形势。

1.1 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第一,硬件设施不齐全,功能配备不足。不少食堂做不到专锅、专灶消毒,更不用说配置电子消毒设备。洗锅、洗碗、洗菜共用一个池子的现象极为普遍。

第二,食堂员工卫生操作习惯不良。高校食堂从业人员大多是文化层次较低,年龄较大的临时工作人员,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多数人员是先进食堂后体检,或者根本不体检。此外,绝大部分人员没有工作服,其卫生操作的习惯也令人担忧。因此,加强食品从业员工的卫生意识和管理技能培训,给员工灌输安全卫生的理念刻不容缓。

第三,食物卫生问题。高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是一种全员活动。蔬菜应付性清洗或者根本不洗的现象几乎每个食堂都曾发生过。不少食堂为节约成本,售卖隔夜食品,特别是在夏暑蚊虫滋生的时节,由此带来的高校餐饮食物中毒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师生健康,更扰乱高校正常的运转秩序,影响校园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后果极其严重。

1.2 后勤管理社会化

由于学校的扩招,后勤服务社会化已成为一项必然的选择。学校食堂外包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个人承包的食堂只追求经济利益,为降低成本采购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由此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1.3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力度不够

部分高校对食堂的卫生安全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检查,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实施办法。此外,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由于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对学校食堂的卫生安全作业监督不够,把关不严,对尚未达到安全卫生标准的学校食堂也发放相应的卫生许可证,致使食堂卫生风险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消除[1]。

2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2.1 制定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并做好员工培训工作

后勤餐饮部门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如食品存放制度,隔夜菜处理制度,餐具清洗消毒制度,留样制度等等。从采购验收到加工再到出售,层层把关,规范操作,确保食堂餐饮工作健康开展。在此基础上,要经常对员工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如定期举办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例会,邀请卫生防疫部门专业人士开展知识讲座,或邀请兄弟单位交流工作经验等[2]。从而提高员工的警觉心理,增强员工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2.2 改善食堂硬件

各高校要在经费上下功夫,适当加大对学校食堂硬件设施的经费投入,为学校食品安全提供物质保障。储存食物的场所和设备等应该保持清洁,避免霉斑、苍蝇、蟑螂的出现,保证储存仓库的通风良好,仓库内不能存放有害物质。食品要分门别类摆放,及时清除仓库内过期食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添置配备全新的现代化炊具、餐具的同时,应加强食堂设施设备的定期维修维护,确保正常运行,从而改善高校的餐饮环境。

2.3 建立食堂满意度调查

可以通过强化意见箱或电子邮箱的信息收集,架起与师生沟通的桥梁,及时了解师生的心声。也可以通过组织学校各个年级生活委员召开生活会议,了解师生对学校食堂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食堂工作。

2.4 加强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力度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又重于天,确保高校的饮食安全,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模式,对食堂卫生安全进行全面监控,制定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措施。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对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的,如加工制作和消毒等设施设备不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健康条件无保证,贮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等,一律不发许可证。

参考文献:

[1]金玲,轩诗涛.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学校管理研究,2013,(12):340-341.

[2]张国海,甄梁.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79-280.

[3]关德军.高校食堂卫生安全隐患及其消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刘思强,黄念先,徐秀云,巫卓英.梅县学校食堂卫生现状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4).

[5]李云.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重点细节与应对措施[J].中国学校卫生,2009,(2).

[6]倪修寿,高茗,王德刚.合肥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现状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8,(8).

[7]孙玉昕.学校食物中毒原因分析与管理[J].职业与健康,2005,(6).

[8]张卫兵,蒋志群,顾帮朝,金峰.中国食品安全的立法思考[J].食品科技,2005,(3).

[9]臧立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篇9

二、工作目标

持续抓好新建、改建食堂的规划设计审核把关,今年计划新建、改(扩)建食堂10个,建关爱食堂1个;积极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积极指导学校运用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严格落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自主经营,严查擅自对外承包经营行为;食品安全量化分级全面“灭C”,B级及以上食堂达100%;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民办幼儿园不断提升食堂硬件条件;加强培训教育,召开全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会,召开全区首席食品安全官、从业人员全员培训会;抓好重点节日、重点时段、春秋两季开学及各项整治等专项督查工作;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月活动和“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宣传教育活动;全面落实学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和不引发稳定事件。

三、工作重点

(一)强化责任担当,做好食堂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1.落实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和校(园)长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食堂管理,督促食堂工作人员和就餐师生自觉遵守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等有关规定,严防肺炎疫情在食堂制售过程和就餐过程中传播。

2.落实从业人员管理。一是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园)做好后勤相关人员健康监测工作。二是及时签订(续签)劳务合同(协议),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要建立责、权、利明确的弹性工资条款,将从业人员的从业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三是所有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培训合格证方能上岗,宿舍(公寓)管理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四是各单位要定期对食堂管理及从业人员进行防控病毒感染肺炎知识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食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食堂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及规范操作能力。

3.落实食堂卫生管理。要每天对学校食堂加工区域、就餐区域、人员通道、配送电梯间、洗手间、更衣间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加强对冷冻冷藏和保鲜设备检查、维护,食堂餐用具在每次使用后要及时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确保清洁卫生;食堂后厨实行封闭管理,非本食堂人员不得进入后厨;定时开窗通风或保持新风系统正常运行,保证就餐场所和加工场所空气流通;要严格废弃口罩、餐厨废弃物等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及时清运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并每天对垃圾桶和清运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4.规范食堂餐食制售。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教育部等三部门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加强食材采购货物交接和食材配送车辆管控,严把进货查验、索票索证、食品加工、存放、售卖、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各道关口,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严禁采购、制作高风险食材食品;严禁食堂承接非必要性的团体性餐饮服务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制度执行落实工作。

1.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学校食品安全教育部门和学校党政同责责任制,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食品安全工作例会制,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评议(评价)考核,定期研究部署职责范围食品安全工作,年度内研究食品安全工作4次以上;落实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职责分工,层层压实食品安全责任。

2.严格执行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并认真贯彻执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意见》、《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意见》等中央、省、市、区关于食品安全的决策部署,及时传达中央、省、市、区领导同志关于食品安全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学习《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对29个食品安全制度、15个食品安全岗位职责和操作要诀的培训,注重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不断提升食堂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业务能力;贯彻落实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行动方案》、《区教体系统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行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爱粮节粮主题宣传活动,培养全区师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三)加大资金投入,做好食堂硬件改善工作。

1.大力开展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大投入,加强标准化食堂建设和改造指导,建设流程布局合理、功能区间齐全,设施设备完善、生均面积达标的学校食堂。今年计划新建、改(扩)建食堂10个,建关爱食堂1个;着力改善民办幼儿园食堂硬件条件,推进民办幼儿园食堂设备设施提档升级。

2.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全区镇所在地初级中学、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及以上学校在2021年底前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先向家长委员会成员、民主监督机构成员、教师、部分家长、日常监管执法人员开放,公开食品加工过程。加强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推广运用,各学校全面运用省智能化管理系统对食堂食品安全进行日常管理。

(四)提高人员素质,做好食品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1.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一是各单位要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各中、小学食品安全知识课每年不少于10课时,要做到教师、教材、教案、课时、考核“五落实”。二是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班会”、课处实践、新《食安法》宣传等形式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三是各校要充分利用班会、朝会、国旗下讲话、板报、橱窗,结合季节性安全特点和专项安全工作要求,在不同时段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四是开展“光盘行动”、感恩教育等活动,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爱粮节粮、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

2.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工作。一是落实法律法规培训。要将《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知识,纳入本单位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干部、师生、从业人员培训内容;二是不断完善培训机制和培训内容。认真组织召开8月全区首席食品安全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会议,务求实效性;组织参加国、省提高培训,实现培训对象、培训层次全覆盖;增强培训的规范性、系统性、针对性,督促镇乡、各级各类学校(园)搞好二级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40学时,努力提高食堂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从业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服务意识,提升我区学校食品安全抗风险能力,使我区学校食堂管理科学化、操作规范化,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五)落实民主管理,做好学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

严格落实食堂开放日制度、陪餐制度和食堂信息公开公示制度;设立诉求电话、投诉举报箱等沟通平台,组织开展食堂民主测评,畅通诉求渠道;建立由学校负责人、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参与的食品安全民主监督机制(学校膳食委员会),并定期开展工作,有计划的组织家长代表陪餐,同时在学校食堂就餐的教职工和陪餐人员应当与学生同食堂同窗口购餐。

(六)加强部门联动,做好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1.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加强与区市场监管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公安分局等部门联动协作,强化校园食品安全联合整治,合力加强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协调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执法,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做好春秋季开学、重点节假日时段等对学校食堂、校园周边、饮用水采购的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及专项整治行动。

2.开展专项治理。《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明确了校外食品摊贩禁止经营活动区域,学校校门外50米范围内不得确定为食品摊贩经营活动区域,学校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排查,发现违规摊贩及时与市场监管部门联系进行整治;着力整治学校食堂无照供餐、超范围经营和无证上岗;违规采用添加剂和非法添加、假冒伪劣和腐败变质食材、加工售卖高危食品,以及食品安全领域侵害群众利益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行为。

(七)狠抓重要节点,做好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一是抓好春、秋两季开校食品安全督查整治工作;二是深入开展4月在全区学校(园)开展为期一月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及检查;三是抓好高、中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督查;四是抓好元旦、春节等重点节假日的食品安全检查;五是开展学校食堂无证供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对外承包问题专项整治及检查;六是抓好每季度的食品安全暗访督查;七是加强对高中阶段食堂管理和指导,落实对承包经营购买服务招投标等活动的监督管理,严格按《市高中阶段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组织开展学年度风险识别工作;八是抓好区视频远程监控监管督查;所有监督检查做到有通报、有处罚、强整改、重落实、有推动、有提高、保平安。

(八)开展应急演练,做好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各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应急预案,每年最少开展一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且要做到演练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效果落实,有方案、有总结、有简报。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演练实效,强化多部门协调配合能力,提高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和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九)畅通报送渠道,做好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报送工作。

一是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资雁教发〔2015〕70号)要求,严格食品安全信息报送时限、方式、内容及程序,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事故处理中的、推委扯皮等影响应急方案顺利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二是善于提炼工作中的亮点、成绩,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调,注重正面宣传,树立维护教育的良好形象;加强信息报送,每年镇乡管理组、直属学校上报信息简报不少于10篇。

(十)完善经营机制,做好食堂、小卖部经营管理工作。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篇10

(一)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现状

高校原来的后勤管理制度,是一种集权和行政模式的结合,主要的特点是包、统、管,学校与后勤,后勤和社会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关系局面。1999年11月,国务院在上海召开了第一届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后勤工作的工作会议,同样也开始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时代。2000年,国务院又发表了关于进一步进行高校后勤改革的意见书,有力的推进了高等院校的后勤改革。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实践,高校后勤改革有了一定的成绩,渐渐的达到了企业化和半企业化的管理,但是由于存在的很多原因,一直到现在,高校后勤改革还没有成功,除了一些基础实力较好的学校之外,很多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二)新形势下校食堂经营管理模式

1.模拟法人型。模拟法人型就是高等院校把食堂转包给企业或者是个人,但是仍然没有改变学校自己管理食堂和改善后勤的局面,食堂的规模不是很大,实力也较小。这种管理模式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校内的市场,那些不依托于高等学校的食堂,很多都没有资格注册法人。

2.自己管理为自己服务。很多的高等院校的食堂虽然开始向社会化经营迈步,但是因为很多的原因导致了改革失败或者是食物中毒等事情之后,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用餐的安全性,把承包出去的食堂都收了回来,自己自主经营管理。

3.对食堂进行招标,进行个体经营。进行社会招标是食堂改革的一种模式,使用这种改革的方法,学校不但可以减少财力物力的消费,而且还可以获取一定的收入。一般情况下是出的金额高的中标,很多学校也会关注中标者的信誉,经营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二、高校食堂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食堂经营的产权制度改革步履艰难

现在我国还没有出台明确的规定来管理高校的后勤工作,也没用任何规定来明细后勤与学校的产权关系。由于后勤部门有法人的资质也可以进行自己融资,这几年高等院校的后勤部门开始大力斥资来建设学校食堂,这在市场和法律上的所有风险都是和学校共同承担的。因为后勤部门的权利并不是很大,所以在进行食堂建设时出现的所以问题都会由学校来承担,这对学校的稳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食堂采取自主经营,盲目追求经济利益

自主经营的有利之处在于食堂进行无偿的福利化服务,师生的饮食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学生也可以得到不少的优惠。但是食堂的服务质量停留在一个水准难以提高,食堂的饭菜质量没有保障,员工的工作效率低,因此学校的后勤改革发展之后,对学校的整体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很多食堂的中标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减弱了食堂的公益性和服务质量,很多食堂的工作人员素质低,聘请的很多工作人员没有一定的食品安全意识,没有服务意识,也没有法律意识,这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漏洞,很多的食堂不但服务质量差、卫生安全工作没有做好而且收费高。

(三)经营管理模式混乱,学校的监管困难

很多的个体经营者只关心眼前的利益,很少或者甚至不会增加新的设备来改善卫生环境,食堂的管理工作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很多承包食堂的人也只是看到了利益,违背道德和法律购买不健康的肉类,很多的工作人员也没有经过培训和卫生许可就来工作,这为师生的就餐安全带来了威胁。为了保障学校的稳定发展,食堂可以及时地供应三餐,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相关部门是不会让食堂关门整顿的。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食堂管理的建议策略

(一)加强食堂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高等院校的食堂不是商业模式的,盈利不是食堂的主要目的,高等院校的食堂不用进行国家纳税义务。高等院校的食堂建设,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食堂的经营管理要和市场的发展规律相结合,而且要考虑到食堂发展的公益性。为了食堂可以安全稳定的发展下去,高等院校要参照自己的实际状况,修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以此来推进食堂的发展。所以不断的完善食堂的管理制度就成了现在食堂管理的重点工作。统一员工的思想,加强管理,通过实质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让食堂内部自觉进行管理,端正员工的服务态度,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

(二)严格食堂经营准入制度,选好承包人

伴随后勤改革的不断强化,很多高等院校的食堂都在采用对外承包的经营模式。高等院校的食堂是公益性的,和师生的健康安全也是紧密相联的。所以食堂的对外承包会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学校在进行食堂招标的时候必须要公开透明化。招标的经营者要懂行情,会一定的技术,还要有信誉,诚信盈利,学校要对竞标方的管理、技术、信誉等方面,还包括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身体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审核,把食堂承包给那些信誉好的有实力的个体经营者。中标的经营这要和校方签订明确的合同,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责任。

(三)加强宣传学习教育,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现在的发展局面,人们更加关心食品的安全问题,为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也非常的重要。

1.学校的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2.学校要不定期的邀请卫生监督部门不定期的到食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对食堂的员工进行培训,食堂的工作人员不但要身体健康,还要有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经过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食堂的管理水平。

(四)大学生参与食堂管理,加强高校食堂管理

现在很多的高校让大学生也参与到食堂管理中去,他们所参与的也就是食堂秩序的维护和参加一些相关的座谈会。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实质的管理。我们要让大学生真正的实质性的参与到高校食堂的管理中去,一方面,允许他们随时对食堂的工作进行检查,包括饭菜的质量和卫生状况,对不好的地方给他们提出建议,让他们以后更加改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深入到食堂内部管理中,自身投入到食堂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和学校食堂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和学校食堂互相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四、总结

根据以上的描述,高等院校的食堂管理不管进行怎样的创新,关键还是要以有安全优质,物美价廉的餐饮服务为目的。完善兼顾学生承受能力,确保学生食堂饭菜价格明显低于社会餐饮价格。建立完善学生食堂原料供需机制,合理浮动的价格机制,促进高校食堂不断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篇11

>> 浅谈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督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 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食品安全监督中所见问题的探讨 浅析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食堂食品安全及管理问题 我国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的卫士 媒体对食品安全的监督 略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浅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试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聊城市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城市超市的食品安全之道 落实食品安全决策 重点查处涉及食品安全的行业 中小学食堂及周边商店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媒体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监督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食[2012]5号[N/OL]. (2012-01-06)[2012-03-20] .

3 张静,陈伟, 李溪源.沈阳市和平区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1, 28(1) : 112

4 韩明. 九台市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0, 9 (Supp): 13 - 14.

5 阮文俊,李磊,刘远.镇江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调查[J].江苏卫生保健, 2012,14 (5): 21-22.

6 杨定登,蒋亚平,杨雄.吴江市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现状[J].职业与健康,2012, 28 (9): 1096-1098.

7 马军.开封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21-122.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篇12

在中职学校食堂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加大食堂管理工作力度,引进新的管理理念,改革原有的经营机制,推动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能减轻学校财政负担,还能避免出现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确保全校师生的食品安全卫生。食堂工作者需要提高责任意识,学校在食堂管理工作中需严格要求员工,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工作兢兢业业的后勤职工队伍。

一、中职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目标

1.精益求精,争取零缺陷的工作目标

食堂经营管理力求零缺陷、科学管理,努力创建绿色食堂,在卫生安全、操作服务方面力求做到最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不能有失误,高标准、高要求。

2.树立一流食堂品牌,提供人性化服务

食堂管理应实行岗位责任制,在食堂工作各个环节明确职责范围,责任到人,强化职工责任意识,严格原材料出入库管理,严格设备管理,让食堂运作井然有序。在食堂管理过程中应倡导微笑服务,员工提供人性化优质服务,鼓励员工爱岗敬业,用认真的态度服务顾客,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用心服务全校师生,促使食堂员工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3.从细节着手提升食堂服务质量,让学校放心

食堂服务要从细节抓起,食堂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用细节优化带动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降低成本从细节抓起,从小事着眼,培养师生用餐勤俭节约的习惯,坚持不懈,切实做好食堂管理工作,倡导奉献精神,鼓励食堂全体职工通过日常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确保食堂食品卫生安全。

二、当前中职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1.学校自己经营

学校自己经营食堂,所有食堂工作人员安排、食材采购、加工、销售食堂管理都是学校一手承包,这种食堂经营管理模式有利于食堂福利化,保障服务无偿化,降低师生的饮食开销,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但是缺乏竞争机制不利于食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容易导致食堂菜色品种减少,饭菜质量较低,食堂难以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2.学校食堂实行微利承包

中职学校的不同食堂实行微利承包,不同食堂之间单独核算成本,学校控制毛利率,鼓励不同食堂之间展开竞争,食堂员工工资福利根据营业额情况来发放,激励机制的引进可以调动食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

3.学校经营与私人承包相结合

中职学校部分食堂由学校经营,部分食堂交于私人全额承包,是探索食堂私人全额承包是否可行的过渡阶段。私人经营承包食堂的服务主动性和服务质量都高于学校经营的食堂,私人经营的食堂会花精力去迎合师生的口味喜好,提高服务质量,增加饭菜的花色品种,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4.引进饮食公司托管经营食堂

中职学校可以引进规模大、信誉好的饮食服务公司,采取托管的形式让饮食服务公司经营食堂,这种经营模式相对科学,饮食服务公司自身拥有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不需要学校再投入过多精力进行管理,经营程序较规范,员工整体综合素质较高,卫生意识、食品安全意识较强,对学校管理工作配合度较高。

三、强化中职学校食堂经营管理的相应措施

1.优化食堂经营管理模式

学校食堂管理需要坚持社会化经营的宗旨,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实行新的经营机制,社会化经营有利于减轻学校经济负担,通过社会提供服务提高食堂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确保食品安全卫生。在高校食堂社会化改革的趋势下,可以提倡自主经营,在食堂管理中引进企业化管理等新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要坚持保障食品安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和服务质量,努力提高饭菜质量,保障学生的营养需求和身体健康。

2.提高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水平

中职学校制订食堂招标方案时,投标商不仅需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还应该落实学校在招标前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让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整个流程都有章可循,学校也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让学校食堂管理趋于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规范承包者的日常经营活动。食堂应严格把好卫生预防关,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具有良好的卫生意识和习惯才能上岗,严格把好饭菜价格及品种关,组织食堂管理员定期对饭菜成本进行检查核算,防止饭菜价格虚高,增加饭菜品种,还应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切实提高食堂经营管理水平。

中职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零缺陷绿色食堂,精益求精,树立一流食堂品牌,提供人性化服务,满足师生需求,让家长安心,让学校放心。学校食堂为强化经营管理,必须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学校公开招标,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择,自主经营创新管理,以服务学生为主,把好食品安全关,规范食堂经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