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德育的特点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9 09:29:49

古代德育的特点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1

我国古代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只是统治者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的成员,进而形成了最初的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纵观我国五千年封建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硕果累累,方法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进行理论教育灌输。统治者为给大众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大力普及《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并自己也会编写一些喜闻乐见的读物,使其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教化百姓,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

(三)树立理想榜样,身教示范。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者应该是完美的体现者,要以对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识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树立好典范。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伦理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已经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此相适应,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伦理道德,各种政治制度、礼仪规范、社会习俗无不渗透着强烈的伦理道德要求。

(一)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强制性。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和政治上的专制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其方法必然带有强制性。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就只能以儒家为正统,不允许其他的内容与方法与之相抗衡。

(二)强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孔孟等儒家先贤都高度赞扬那些虽不善言辞、却能遵循道德规范身体力行、亲身实践的君子,而耻于那些言过其实、知行不一的小人。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三)重视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儒家思想主张。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对象的性格、能力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儒家思想还认为,思想道德教育要“循序渐进”,这符合教育的认识规律,有利于教育对象的接受。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其中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某些共同的生活规则,体现了人类的基本智慧和情感,对于加强和改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引导当代人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历来把树立远大志向当作塑造完美人格的前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以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理想、道德情操、道德品质,激励人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为目的的思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我们要高度重视自我教育,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在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自我教育法居于核心地位,针对如何实施自我教育,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它对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于:达到了自我教育方法为中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调动教育对象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教育对象自己反省的勇气、自律的精神和能力。

(三)要学会运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运用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重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综合教育机制,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紧密协作的情况下,才能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青年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立足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审时度势、联系实际,既要继承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因素,又要开创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方法,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在新形势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悦悦,张正霞.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3]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2

在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花园中,无数智慧的奇葩竞相开放,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不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还在东亚文化圈里成为中流砥柱。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也是其中一朵艳丽的鲜花。何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 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古代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也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以其学说宗旨来教化人听命于“天子”或“天意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早已先于这个学科而诞生了。

我国古代虽然还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 ,但有不少思想家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其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内容的论述最为丰富,其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虽然其中大多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蕴藏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谓硕果累累,内容丰富。

1.奴隶社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夏商周时代,就已有了伦理与军事方面的教育。整个夏朝,道德教育也主要局限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产的行为规范教育。殷商时期 ,虽然仍迷信自然 ,但开始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周朝时期强调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明人伦”,把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 ,确立上下尊卑的等级差别 ,教导人们安于本分 ,切勿犯上作乱 ,以维护社会秩序并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当时国学的德、行、艺、仪四教 ,就是以明人伦为主要目的的。可见 ,这时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

2.封建社会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及没落。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就儒家而言 ,孔子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是最为丰富的 ,其影响也是最大的。根据孔子的论述 ,“仁”和“礼”的教育 ,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孔子之后的历代儒家 ,虽然结合其各自所处的时代、社会的特殊要求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不同的强调、补充和发展 ,但大多未离开孔子规定的基本思想。例如 ,汉儒董仲舒注重 “三纲五常” 的伦理教育。实际上 “三纲五常” 是孔子所谓 “忠恕”、“孝悌” 等规范的精致化;后来 ,宋明理学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纲常礼教思想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赋王权”,“君权神授”等理论 ,系统论证了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绝对性。

自明代中叶以后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时期 ,这一时期 ,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日益激烈,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面对这种局面 ,再也拿不出像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来了 ,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它的没落。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沿革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里我不可能把所有的方法都列举出来,只选取一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方法列举如下:

1.灌输式教育。统治者为了传播儒家思想使儒家的经典《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得以普及。历代统治者采取了编写和普及蒙书的手段来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如《三字经》、《女儿经》、《千字文》、《神童诗》、《增广贤文》等等。这些读物均为当时学童的启蒙教材,不管其是否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只要求其奉读铭记,无条件接受。当然,统治者编写的这些读物容易背诵,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使其在民间大量推广流传,从而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目的。

2.化民成俗。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 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本地区的为民法式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就会奏报朝廷,以门庭悬挂荣誉匾额大事宣扬以示表彰,树立典范加官晋爵,树立牌坊,修建祠堂,建立家谱家规等。通过这些方式营造出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随着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累,形成了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的社会民俗。

3.言传身教。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他们认为“言教为后,身教为先”。孔子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教育者应该是伦常的完美体现者,是学生的道德楷模,要以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知来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为学生树立好典范,以此实现道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点

在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点的研究中,其角度是多元的,涉及原则、内容、途径、方法等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和德育至上;在教育内容上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教育途径上重视教书育人和训教合一;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传承性和内在性的统一。强调道德教育及其方法的运用 ,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把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强调对人仁爱,对父母孝道;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培养人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知行结合。

表面上看,中国传统道德注重人的价值和现实利益,实际上道德已沦为统治的工具,道德被做作知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道德中的人饱受封建道德的压抑与束缚。但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都十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从德育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史上,这个思想却是应该加以研究的。

四、结语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在其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有其参考借鉴的价值。 立足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大胆借鉴利用其精华部分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继承历史优良传统,开拓创新,不断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

版社,1985年.

[2]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3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6―0107―03

约翰・克里斯托夫・弗里德里希・古兹姆茨(JohannChristoph Friedrich GutsMuths)是德国十八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博爱教育家。2009年在古兹姆茨诞辰250周年期间,德国举行系列纪念活动,缅怀这位德国近代体育之父。

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几乎忘记古兹姆茨,尽管历史熟知他对德国乃至世界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贡献。因而250周年的纪念活动,让德国重温起古兹姆茨的体育教育理念,寻找体育的真谛。

古兹姆茨,他不仅在继承和总结古希腊体育的基础上发现体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教育功能,而且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恢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建议的人。

他发展了学校体育的课程形式,使体育运动方法系统化,并使许多方法留传至今。1793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学校体育的教科书《青少年体操》(Gymnastik fur die Jugend),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1796年他收集游戏方法写下了《游戏能修心健身》(Splele zktr Ubung und Erholung des KSrpers und Geistes),由此开创学校体育和体育教育的先河。本文以他生长背景,教育思想渊源和价值,论述古兹姆茨对学校体育的贡献。

1 古兹姆茨生长的社会背景

古兹姆茨生于1759年,他出生的年代正是德国渐渐崛起的时期,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使德国进入了古典与浪漫主义时期,启蒙运动思想所蕴含的古希腊文化复兴,影响了整个时代人们思想观念的理性转变。

18世纪中,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腓特烈二世(KonigFriedrich II von Preuen)统治普鲁士。在他即位之前,他的父亲腓特烈一威廉一世在1717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规定》,此文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威廉一世是德国第一个实行义务教育的君主。腓特烈二世继位后,坚决贯彻义务教育的基本国策,于1763年亲自签署了世界上第一部《普通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是人人平等的体现,它是博爱主义产生的基本条件。也使德国日后崛起的重要原因。

得益于义务教育规定,古兹姆茨作为皮革匠的儿子完成义务教育。1779年古兹姆茨在哈雷(Halle)大学学习,哈雷大学是德国现代大学的先驱,它成立于1694。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德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从大学开始的,德国的文艺复兴运动除了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还采纳古典主义教育方式,以更自由和个性化的方式传授知识。特别是在大学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这对德国乃至欧洲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兹姆茨在哈雷大学主修了教育学,历史,现代语言,数学和物理,这为他今后的教育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785年古兹姆茨来到了由神学教育家萨尔茨曼(ChristianGotthilf Salzmann)在Schnepfenthal创办的博爱学校当教师。萨尔茨曼曾在德国博爱教育家巴塞多(Johann Bernhard Base―dow)1774年在德绍(Dessau)创办的博爱学校里工作。巴塞多是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第一个实践者,他的博爱学校,为发展自然教育提供场所。并首次把体育列为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受到巴塞多思想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萨尔茨曼曾写过类似卢梭爱弥儿式教育小说,因而被称为德国的卢梭,在他创办的博爱学校里体操2课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萨尔茨曼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掌握实际知识、培养健康、乐观有利益社会的人,因此德育和体育教育一样重要。古兹姆茨起先在这所学校教生物、地理、法语,1786年古兹姆茨开始教授体操课,在与萨尔茨曼共同工作的日子里,古兹姆茨感到他找到了真正的属于自己的职业,这是他理想和现实的结合点,虽然他没有体操实习经历,但他亲身参与和孩子们的一起运动,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正是亲身的实践,他才能总结出了一系列体操运动教学理论和方法,1793年出版了第一本学校体育的教科书《青少年体操》,这本书一出版就在世界各地广泛被应用。他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完善了学校课程,使学校体育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他的教育理念影响了他的学生德国著名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李特尔(Carl Ritter)和德国体操之父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杨(Friedrich Ludwig Jahn)。古兹姆茨在体操教学岗位上工作54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学校体育教育中。

2 古兹姆茨体育教育思想的渊源

古兹姆茨体育教育的思想渊源于古希腊的体育思想。古希腊文化是德国文化的源头,古希腊人在各个领域的成就对西方和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查理曼时代,德国历史上著名的“加洛林文艺复兴”集成了希腊罗马的文明成果,把一个蛮族建立的野蛮国家变成了一个有文化气息的国家。

17世纪流行欧洲的古典主义,是崇尚和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化而得名。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所创造的文明构成了整个西方世界文明的范本。从艺术历史学家温克尔曼开始,到德国诗人文豪莱辛、歌德、席勒,全都醉心于希腊的文化和艺术,“在希腊人身上才重新找到永恒的自然”。而古希腊人重视体育和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启迪着几代德国人,使德国创造一个强大的德意志民族的体魄。

古兹姆茨是在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中成长,他推崇古希腊人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形式所达到培养身心和谐发展人才的教育目标。他在从事体操教学过程中,主要搜集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运动项目,古希腊把体育锻炼和智力活动相结合,促进人的精神和肉体协调发展,造就古代奥运会。

古兹姆茨在收集运动项目发现体育的教育特性。他说:人的精神和智力发展取决于身体的健康发展,身体健康能促使心灵健康。只有健壮的身体才能提供敏锐思维,身体越锻炼,人体的器官发育的越正常,身体越锻炼,人体就越拥有精神力量。因而他认为古代奥运会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最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实现人全面发展不可替代的教育手段。古希腊通过道德、艺术与精神发展,赋予体育无限的价值,丰富人类身体与灵魂谐调统一的内涵。古兹姆茨在《青少年体操》中写道“我们国家的一些节日里,缺少一种教育的手段,如果能像古代奥运会那样就有意义了”。

古兹姆茨在《青少年体操》中所归纳的运动项目,不仅来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体操项目,而且其中的大部分是古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他在收集运动项目中感悟到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对教育的意义。1804年他在《青少年体操》第二版中首次提出恢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想法。奥运会是体育教育的最好体现和最高形式。主张教育为培养精神健全、道德完善和体魄强健主要手段的古代奥运会正是展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实现自我、求得精神和肉体统一的赛场。人们聚集在一起,以共同的标准,欢庆的形式,检验教育的成果,这正是以古兹姆茨为始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导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古希腊人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给予古兹姆茨灵感,古兹姆茨认为体育:一是满足身体的需要,二是使身体完美;人们通过锻炼练习可以获得身心的和谐和护身的技能。古兹姆茨所拥有的博爱主义情怀以及体育与教育紧密结合的理念也奠定了德意志民族勇敢顽强的品质,点燃了在长期分裂的生存环境下,国民渴望国家统一强大的愿望。

3 古兹姆茨和《青少年体操》

古兹姆茨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写下了一系列著作,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青少年体操》和《游戏能修心健身》。《青少年体操》是世界上第一本体育教科书,它成功的把体育教育带进了学校的教学领域,成为体育教育一个完整的部分。所以《青少年体操》出版后很快被翻译成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荷兰语等,并迅速在欧洲流传和被欧美国家普遍采用。

《青少年体操》是古兹姆茨在从事体操教学过程中,收集古希腊、古罗马、古代德意志的运动项目和民间的现行游戏项目的集锦,是一本具有实践意义的体操教科书。书中提到的跑、跳、投、角力(摔跤)、攀岩、协调性、举物、负重以及舞蹈、行走、军事运动,这大部分项目是古代奥运会比赛项目和古代已存在的运动项目。当然《青少年体操》价值不在于他收集和归纳,而是在继承古代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发展并依据了一定的规律重新整理和分类。

古兹姆茨在《青少年体操》中,把各种练习根据不同的类型以及对肌肉、关节产生不同的作用,归纳成了8种运动项目。这8种项目分类是他依据了一定的理论,使之成为了被人们所接受的运动项目。如他把所有的“跑”划分速度跑(der Schnel―lauf)、耐力跑(der Deuerlauf)、越野跑(der Gelandelauf)。200多年来,“跑”作为田径径赛项目,除增加了跨栏(障碍)外,至今没有超出古兹姆茨所归纳的速度跑、耐力跑和越野跑的范畴。同样,他还把所有的“跳”归纳为单纯跳和借助工具跳两种,而“跳”得结果,他又分出了“跳”的高度、远度和深度。综观现代体育中所有“跳”的运动项目,无论是田径运动中的跳高、跳远、撑竿跳高,还是跳水、跳伞项目,也没有人比他分得更合适。这些项目分类的形成,使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部分。

《青少年体操》传承了古希腊的体育项目,把德国的学校教育注入强身健体的成分,把自然教育和锻炼身体、培养勇敢的年轻一代相结合,教育如果没有强身健体的内容,一个国家就不能强大。古兹姆茨在《青少年体操》强烈警示政府:“你们教信仰,教公民义务,对身体的教育却视而不见”。拿破仑占领德国后,体育得到普鲁士政府的重视,他们把《青少年体操》中的运动项目也作为部队训练的一部分。1825年普鲁士采取了强制教育,把教育作为公民的义务。1870年德国赢得了普法战争的胜利,德国由此进入一个强盛时期。

《青少年体操》不仅为体育教育打下基础,而且成为一本基础的传统教育学的著作。它所归纳整理的方法至今任能被人们运用,古兹姆茨和他的同事们、和他的孩子们一起为体育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他的体育理论和实践为德国、瑞典、丹麦等国家的不同体操体系奠定了基础,并对世界体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也以“近代体育之父”的地位载入了世界体育史册。

4 古兹姆茨体育教育思想的价值

古兹姆茨一生写了53本关于体育的书,并在实践中发现体育的教育功能。他在《青少年体操》中,不仅对体育运动项目进行较完整的归纳和整理,而且更重要的是阐述体育教育学的作用。

古兹姆茨在《青少年体操》中指明体育的目的和意义:“体育是一种快乐的工作(运动)(Gymnastik ist Arbeit im Gewandejugendlicher Freude),是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体操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形式上充满快乐的活动,但快乐不是体操目的,寓教于乐,通过快乐的手段实现教育的目的。

古兹姆茨认为体育教育有几大功能:一是通过身体练习,增长对机体的认识,二是通过身体练习,学习一种技能,三是通过身体练习,增加青少年社会性的娱乐活动。四是通过身体练习,让孩子们不仅学会运动中的相互协作,更重要是懂得社会发展中的相互依靠性。

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古兹姆茨更多的思考孩子们的未来。他强调:“体操不仅能使机体强健,四肢发达,关节灵活,精神焕发,心灵健全,而且要使孩子们学会一种生存的能力”。古兹姆茨把体操看作是身心并完、协调发展,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不可替代的文化教育手段。“游戏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它铸造孩子的理想希望,给以人生快乐,它既教会人们生存,也教会人们应对人生的挑战;做一个自立、自强、自由、正义和善良的社会人”。孩子们通过训练,学会遵纪守法,时刻准备着为将来做个合格的公民而努力。德国社会一直创导“年轻一代从一开始就学会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了整个民族。”懂得义务和贡献,“让年轻一代以人生更高境界去理解生活”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古兹姆茨赋予体操教育理念不是为了优胜劣汰的竞争,而是提升每个能力,发挥各自的特长,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培养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以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古兹姆茨提出恢复古代奥运会的目的,是把奥运会作为鼓励教育、检验教育的成果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十九世纪德国迅速崛起,它一亮相就令世界大为震惊。德国的崛起是建立在教育和体育的基础上。

古兹姆茨体育思想最终成就了“德国体操”,使“德国体操”经历几代人不断努力和完善,成为世界体育历史的“名牌”。“德国体操”曾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着“救国”的重要角色,也是西方体育传人中国的先驱。今天重提古兹姆茨和“德国体操”时,同样要注重其“强国”思想的价值和核心理念。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4

【基金项目】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JNSK15B34);山东交通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07-03

清朝时期,赤峰大部分地区隶属昭乌达盟,少部分地区隶属卓索图盟。赤峰市地处河北、辽宁、内蒙古3省(自治区)交界,是连接东北、华北的重要通道,地处“京津北部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自蒙元时期开始,蒙古人开始在这里游牧和生活,到了当代,形成了带有明显的儒家文化特点的“五德”道德观,我们可以借用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将这种道德观的主要形成过程划分为3个时期,即投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投入期为蒙元时期,成长期为清朝时期,成熟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北元和民国时期赤峰地区社会比较动荡,战争频繁,当时人们的道德观念比较混乱,对“五德”道德观的形成影响甚微,故在此对这两个阶段的道德观的发展情况不再赘述。由于当代赤峰地区蒙古人“五德”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清朝时期,所以要想真正的理解当代蒙古人的“五德”道德观的思想内涵,就必须对清朝蒙古人道德观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

1.赤峰地区蒙古人道德观特点

目前生活在赤峰地区的蒙古人道德观表现为具有明显的儒家特点的“五德”道德观,“五德”是指“仁、义、礼、智、信”等五个方面的美德。赤峰地区的蒙古族由于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表现出很强的民族性。下面我们就按照“仁、义、礼、智、信”等“五德”对蒙古族道德观的特点逐一进行论述。

1.1“仁”德

蒙古族的“仁”德主要表现在对待客人和孝敬长辈等方面。

1)款待路人

蒙古人自古就有热情好客的习俗。“成吉思汗规定的大扎萨克里说:‘行路时经过用餐人的旁边,要下马与之共席用餐,以表敬意,用餐人也不能拒绝行路人共餐。这是蒙古族传统的礼俗之一。”[1]“款待行路的人,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沿袭至今。行路人在与用餐人共席用餐时,也必须对主人特别敬重,如不是特别饥饿,略作共餐的表示即可。[2]

2)孝敬长辈

蒙古族素有敬老佳风。路遇长者,须垂手立于路边,待长者允许,方可走开。父母在,晚辈不得对面而坐,异辈食不同席。长辈讲话,晚辈不得随便插嘴。晚辈外出归来,必先到长辈面前请安。[3]巴林右旗老人祝寿从60岁开始。以后逢十庆祝。但如父母在,儿孙辈即使到了七、八十岁也不为自己庆寿。[4]

1.2 “义”德

蒙古人的“义”德主要体现在为国事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等方面。清朝,哲理木和昭乌达等两盟的蒙古人就曾为保卫国家而血洒疆场,其奋不顾身的场面已铭记于史册。“当晚,英法联军涉海上岸,猛攻海口炮台和营垒,僧王即令蒙古骑兵出击。据直隶总督恒福奏称,哲理木和昭乌达‘两盟马队于枪炮如雨之中,往来驰突,连环枪炮,轰毙极多’。恒福称誉该军‘实属奋勇图功,不避锋镝,洵为勇敢得力之军’。”[5]“据当时参战敌军忆述,‘从四面八方正对着我们就出现了无数用长矛和弓箭武装起来的骑兵,又整齐又迅速地向前冲来,鞑靼骑兵的人数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增加,很快我们整个战线都遭到迂回和包抄’。尽管如此,蒙古骑兵的满腔热血和血肉之躯,还是没有抵挡住英法军队的强势炮火的轰击。英法军队强大的炮火轰击,造成了蒙古骑兵的大量伤亡。”[6]

两次鸦片战争给内蒙古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蒙古族兵员的巨大伤亡以及沉重的军费负担,对所在盟旗社会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伤害。但即使是这样,蒙古族在遇到外敌侵略的时候,依然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舍生取义;在国家和民族遇到危难之际,敢于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在所不惜。

1.3 “礼”德

蒙古人的“礼”德主要体现在日常与人相处方面,一事一物,接人待物无不循礼而为,礼数细致周全。“蒙古族人民尊重礼仪,习惯成自然。解放后的今日,仍然如是,一事一物,无不依据其礼为之,敬长慈幼,同胞相视,长幼有序,宾朋有礼,客至如归。”[7]

1.4 “智”德

蒙古族的“智”主要体现在蒙古人的创新精神、变通能力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蒙古人在蒙元时期灭掉了40多个国家,创建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巨大国家。观其战法,其先进的战法是其不断取胜的重要因素。蒙古人独特的教育方式是其“智”的另一个展现方面。蒙古人的很多生活知识都来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各家都根据自己的家族习惯,由母亲对儿女从小就进行教育,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好坏。平民家族的家庭教育是,要对子女进行这样的说教:要很好地打扫家庭内外,女儿在来客人时记住客人的长相、穿戴、马的颜色和鞍具的样式,不许朝别人唾吐沫和甩鼻涕,说话要和蔼干净。如果来了外地不认识的人打听人名时应回答:‘我年龄小,不知道。’或者让他问大人。不要动人家的器具,不能随便骑人家的马。因为马有不同的性格。见到长者应先下马,见到官员应早些让路,打猎时不要从官员前边骑马通过,遇到争吵之事不要骂人家的父母。孩子找到了十三岁,要为他准备马鞍子和布鲁,教育他对牛马的毛色和形状要记住。女儿长到了十三岁,要教会她烧茶、做饭和针线活儿。不可面对客人笑,行止或坐都要讲究,时刻注意不能出错误的行为。如果女儿出了错,就同昨天不会返回一样。女孩儿像花一样,成长、开花、成熟都有规律,不像男孩那样可以时时活动的特点,所以有不少应当忌戒的地方。”[8]

3.2 寺庙教育

寺庙教育曾是清朝时期赤峰地区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蒙古族的很多文化知识都是从寺庙里学来的。寺庙里传播文化的老师就是一些学识渊博的喇嘛。源于藏传佛教的喇嘛教是清朝赤峰地区蒙古人所信奉的主要宗教,其教义有许多劝人向善的宗教思想与儒家思想中的“仁”德思想有很多一致的地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先进性所在,这两种思想在这一点上的交汇也为蒙古人接受儒家思想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蒙藏佛教史》:“数传至第三十世松赞干普,为观世音菩萨化身。弱冠嗣位,时在唐贞观八年。英略有大志,深信佛教。初法律,尚无明文规定,故各地官府滥用苛刑,民不聊生。至是松赞干普欲以佛化国人,即依据释迦牟尼佛之十条善行制定法章,先颁定十条善行如下。关于身者:不杀生,不偷盗,不奸淫;关于口者:不欺诈,不挑唆,不咒骂,不造谣;关于意者:不嫉妒,不起恶念,不反教。又定十六要:一要虔信佛教,二要孝顺父母,三要尊敬齿德俱尊者,四要敦睦亲族,五要帮助邻里,六要出言忠信,七要作事谨慎,八要行为笃厚,九要钱财知足,十要报德酬恩,十一要如约还债,十二要斗称公平,十三要不生嫉妒,十四要不听谗言,十五要审慎言语,十六要处世宽厚。以上十六条,即交法院制定法律,公布施行。经法院明令颁定国法以后,通行全藏。”[19]通过以上喇嘛教的教义我们不难发现喇嘛教的一些劝人向善的思想是与儒家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3.3供奉偶像教育

蒙古人道德观的形成跟供奉偶像活动有着密切关系,蒙古人在崇拜偶像的同时,对偶像所拥有的思想和精神也是坚信不疑、无比崇拜的,其中有的偶像本身就是儒家精神的代表人物。例如,三国时期的关羽就是赤峰地区蒙古人供奉的偶像之一。“蒙古地方自古有的信奉天神、龙王为大神,有些地方还把地神、水神奉为神灵,还信奉地区之神。(中略)到了清朝时,还把关老爷供起来了。除了寺庙外,各户也根据信奉的内容供着不少佛,有画像的也有雕塑的。”[20]

3.4家庭教育

上辈人行为方式的影响、蒙古人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道德观教育,蒙古人之所以能够从小就表现出豪爽敦厚的性格,与其从小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还要教育孩子报答父母之恩的道理。儿女长到了十八岁,身体成熟了,开始告诉他们报答父母养育之重恩,虽然生儿育女乃天意,但养育之恩重如山。这种骨肉关系代代都要存在,所以父母对儿女进行这样重点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男儿长到了十八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之恩,乃是人生之正理,无论如何不能疏忽和怠慢。如果父子关系好,君臣之间必有忠义;如果各家各户的教育好,国家的君主必然开明,知父母恩者也知君主之恩。家庭教育是国家的根基。”[21]

3.5私塾教育

私塾教育也是赤峰地区蒙古人接受儒家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渠道。“昭乌达盟各蒙旗和辽北蒙边也曾办起几所学校。1910年(宣统二年),巴林右旗合并原王府所办的两处私塾,创办了晋励学校,校舍十余间,校门前影壁上写‘智义’,聘请教师2人,学生约60余人,学习蒙汉对照《三字经》、《朱子家训》等。”[22]

3.6蒙古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

蒙古族下层民众对于儒家文化的了解很多是来自于文学艺术作品,许多蒙古族艺术工作者把大量的含有儒家思想的汉族书籍翻译成蒙文或改编成蒙古人喜闻乐见说唱艺术,利用这些艺术形式在蒙古人中宣传儒家思想。“许多蒙古族文人还把大量汉族古典文学作品翻译成蒙文,为蒙古族文学领域的繁荣输入了新的血液。其中有的汉文作品是由满文转译成蒙文的。这些名著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今古奇观》、《金瓶梅》、《封神演义》等百余种。”[23]“随着汉族移民的大批进入内蒙古地区,蒙汉各族下层民众的语言文化艺术交流,也逐渐展开。蒙古族民间的说唱艺术‘好来宝’,经常演唱《三国演义》等汉族故事内容。”[24]

4.蒙古人道德观传承特点

4.1多层次传播

从蒙古族这种带有儒家特点道德观形成过程看,政府、宗教、学校、家庭都是重要的传播渠道。

4.2宗教化传播

分析蒙古族道德观之所以能代代相传,其中重要原因是其跟蒙古人所信奉的神灵和宗教有密切关系。例如,清代蒙古人笃信喇嘛教,对其中的教义总是笃信不移、坚决执行,认为这样来世才会有好报。蒙古人对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都是奉若神明的,对他们说过的话自然也是坚信不疑、身体力行的。因此宗教教育是蒙古人道德观教育的一个特色渠道。

4.3艺术化传播

艺术化传播也是蒙古人道德观能够恒久传承的重要原因,同时它又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是普通民众最喜欢的教育方式。人们在享受艺术带个他们快乐的同时也领悟到了“仁、义、礼、智、信”等美德的重要意义。

4.4树立榜样人物

树立榜样人物,也是蒙古人传承道德观的重要形式。在蒙古人的说唱故事中,有很多的英雄人物,例如关羽、诸葛亮等儒家“五德”精神的代表人为他们树立了栩栩如生的榜样人物,大家在崇拜这些英雄的同时,也会模仿他们去思考和行动的,这就是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所在。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5

在分析德育形态时,可将历史、现实两个角度作为切入点。德育历史形态包括现代学校德育、古代学校德育、习俗性德育[1]。德育现实形态包括隐性课程、间接德育、直接德育。通过进一步分析德育形态,有利于更好把握德育概念,明确德育发展方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德育历史形态演进

德育历史形态可分为习俗性德育、古代学校德育、现代学校德育三种形态。

1.1习俗性德育:

存在于学校教育之前的德育形态,具备两个特征,第一,德育教育有利于对社会各个成员的关系进行协调,对社会具有维护作用,教育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人人都要参与;第二,原始社会人们的教育、生活、劳动均为一体,通过给予道德教育,可使年轻人对年长者更加尊重,进一步理解部落、氏族的责任,掌握宗教礼仪。习俗性德育具备生活化的特征,其优势在于有趣、有效,缺点在于系统性、自觉性差[2]。

1.2古代学校德育:

古代学校德育主要指封建社会时期的学校德育,德育主要以师徒授受的形式进行,教育内容为圣贤经典思想或宗教思想,因教育缺乏系统性,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导致德育教育中存在猜想成分。古代学校德育的专制色彩非常明显,教育特征表现为强调记诵、注重理解。

1.3现代学校德育:

现代学校德育具备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主要特征,世俗化表现为学校德育、宗教教育两者分离,在古代教育中,宗教势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德育,道德教育在方法、内容、目标上均体现了宗教特点。除此之外,现代学校德育还具有民主化的特征,德育民主化与政治民主化存在很大关联,不仅包括教育过程中的民主化,还包括德育目标、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内容的民主化[3]。随着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德育已经演变成科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效率明显提升。但在德育过程中,也存在学生的个性被忽视,过度理性化的现象。

2分析德育历史形态的作用

2.1为深入分析德育形态提供条件:

与学校德育相比较,生活德育、民间德育的范围更加广泛,且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德育历史形态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人们增强对德育形态的了解,追溯德育发展的现实与理论源头,全面解释德育的内涵,为进一步分析德育形态提供理论依据。如习俗性德育既有有趣、有效等特征,也有美感、生活化特征,通过深入研究德育形态,获取更多教学灵感,提升德育实际效能[4]。

2.2为比较现代德育与古代德育形态提供帮助:

古代德育形态的经验性、等级性、神秘性特征表现非常明显,而现代德育处于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发展过程中。现代社会主要呈现为社会主义形态和资本主义形态;不同形态社会中的德育形态虽有差异,但都朝着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方向发展[5]。我国在德育上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德育已经从以往的神秘性、等级性、经验性走向世俗化、民主化、科学化。

3德育现实形态

3.1间接德育:

间接德育指的是教育人员并无明显、直接的德育意图,受教育者从间接途径接受德育。常见间接德育有校园生活、校园活动、非德育教学课程等,实际上,很多科目中都含有德育因素。就间接德育意图标准而言,隐性课程的德育也属于一种间接德育的形式。

3.2直接德育:

直接德育是指教育者具备德育意图,受教育者也了解自己接受德育形态的一种以直接方式呈现的德育教育,包括师生间德育性对话、主题德育活动、直接德育课程、校园文化、各科科学等内容。我国尤为重视直接德育,这种德育形式有利于更清楚的向受教者解释行为规范、道德价值,使受教者直接受益。直接德育是学生最主要的教育形式。

3.3隐性课程德育:

隐性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德育形式一般以潜移默化、非计划、隐含性、非学术等形式展现出来,隐性课程有三个因素;第一为群体,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群体,班级中有各项规定、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第二为表扬,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第三为权利,可将班级视为一个小社会,班级中权利的差距、权利的结构都是该小社会中的一部分,学生要想更好的适应社会,就必须先适应班级这个小社会[6]。虽然隐性课程的德育范围比较广泛,但因其隐蔽性而被人们忽略。

4分析德育现实形态的价值

4.1增强教师的使命感:

通过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分析,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具备高度责任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还需对德育形态进行全面把控,增强德育使命感与德育认同感。

4.2拓展教师的教育思路:

全面深入地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分析,使教师全面了解德育内涵与德育概念,拓宽教学思路。教师明确了德育的重要性,会为学生安排更多德育活动、德育课程,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育形式与教学方法。

4.3提高德育成效:

通过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有效分析,有利于教师对德育教育加深了解。直接德育、间接德育、隐性课程德育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例如直接德育可以向学生明确解释德育的概念,便于学生及时吸收所学内容,不过直接德育需花费一定时间,如果说教过度,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合理选择德育形式,预防和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德育工作收到成效。德育是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一种教育形式。探讨德育的形态演进与现实价值,有利于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进一步了解,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

[2]张洪春.生态德育:一种生态伦理学的实践形态[J].社会科学家,2012,(10):28-31.

[3]顾洁.知性德育物本主义范式的批判———浅谈当代德育模式的合理形态[J].经营管理者,2012,(24):6-7.

[4]刘巍.德育形态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4.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6

汉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语又是汉语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成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辉煌,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传统中华美德等众多方面。

一、成语中展示出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1.成语与农业生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黄河、长江哺育了我们肥沃的家园,农业生产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农业成为国家赋税的基本承担者。有许多成语对古代先民农业生产生活进行了描写。“田连阡陌”,谓田地广袤,接连不断。“精耕细作”谓精心细致的耕作。“寒耕热耘”寒冷时耕种,炎热时除草。形容农事艰辛。《管子·臣乘马》:“彼善为国者,使农夫寒耕热耘,力归于上。”这些成语都体现了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历代封建帝王都提倡“重农抑末”,把农业看作是国固邦宁的根底,成就霸业的基础。

农业生产者也逐渐养成一种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起居有定,耕作有时。例如,“躬耕乐道”是指亲自耕种,乐守圣贤之道。《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胡]昭乃转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警世恒言》卷一七:“隐于田里,躬耕乐道,教育二子。”

还有一些成语字面上描写农业生活,现在经常使用它们的比喻义。例如,“蹊田夺牛”(牵牛的让牛踩了田地,因此,被人把牛夺走。比喻惩罚过重),“解甲归田”(军人退伍回乡务农,现泛指离职回家),“拔苗助长”等等。

2.成语与建筑

中国的古代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四大类型中,成语表现了它们的某些艺术特点。例如,“堂皇富丽”(宏伟美丽,气势盛大),多形容建筑物,特别是宫殿的宏伟华丽。又如,“雕梁画栋”亦作“画梁雕栋”,谓彩画装饰的梁栋。形容建筑物的美丽华贵。元·郑廷玉《看钱奴》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栊,郁巍巍画梁雕栋。”《西游记》第十七回:“入门里,往前又进,到于三层门里,都是些画栋雕梁,明窗彩户。”《醒世恒言》卷二九:“中间显出一座八角亭子,朱甍碧瓦,画栋雕梁。”

中国古代的建筑强调群体的宏伟,如果是“独门独院”,则显出一家独住,而与四邻不相通,和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相违背。另外,建筑物形成群体结构时,屋与屋之间有很多“空”,亭池草木点缀其中,显出主次之分,虚实相间的效果,特别是楼台亭阁,总是以其“空”面向外界,达到和自然的交流,身在“琼台玉宇”(指华丽精美的建筑物。常用以形容仙家楼台或月中宫殿),使人如置仙境。

建筑结构中的一些各称也经常用在成语中比喻人或事情。例如,“栋梁之才”(比喻能担负重任的人才。)“栋折榱崩”(栋,房屋的正梁,榱:椽子。正梁断裂,椽子倒塌。比喻倾覆。)“抚梁易柱”,传说中商纣王能手托屋梁,抽换房柱。形容力大无穷。)还有“添砖加瓦”,“偷梁换柱”,“铜墙铁壁”等等。

3.成语与服饰

从与服饰有关的成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衣着主要的是体现个人的身份或地位,这里主要介绍几个。例如,“高冠博带”,亦作“峨冠博带”。指带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或指穿着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元·关汉卿《谢天香》一折:“恰才耆卿说道好觑谢氏,必定是峨冠博带一个名师大夫,你与老夫说咱。”《三国演义》三七回:“忽人报:‘门外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形容帝王官僚阶层的有“黄袍加身”(以天子黄袍加载身上,即用为天子之意。)“凤冠霞帔”,“衣紫腰金”(衣紫,穿紫袍,紫袍为古代官服。腰金,腰间佩戴金印。指做大官。元·关汉卿《蝴蝶梦》二折:“陈母教子,衣紫腰金”。明·无名氏《精忠记·说偈》:“感吾皇,博得个衣紫腰金,朝野为卿相,方显男儿自强。”)

二、成语折射出的中国古代精神文化

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包含了教育制度,宗教文化,政治制度,古代哲学,传统伦理道德等等方面,本文主要分析成语体现出来的古代教育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

1.成语与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数著名的教育家,流传下来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成为优秀的教育遗产,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中国古代教育家意识到教育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视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教育。古代的教育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在教授知识技能之外,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提升,比如从以下这几个成语中,我们可以感受中华民族对气节、操守、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立身行道”(谓修养自身,奉行道义。南朝梁·萧统《与晋安王纲令》:“明公儒学稽古,醇厚笃诚,立身行道,始终如一。”)“克己奉公”(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改过迁善”(认识并改正过错,诚心向善。)……这些成语在漫长的中国历代教育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教育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出现了一系列独特的、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这些优秀的教育理论,好多都浓缩为成语,脍炙人口:

公认的最优秀的传统教育方法之一就是“因材施教”(依照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2.成语与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以“善”为核心,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道德,有自我的约束和完善。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至今为人们继承和发扬,在成语中我们能充分体会这一点。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核心,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者爱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家族内部把这种爱延伸到社会,就成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对国家也要有担当,甚至危机时刻可以“为民请命”,“杀身成仁”。

现代社会人们交往的诚信原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待人做事都要“诚心诚意”,“言而有信”,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的美德。如果是“背信弃义”必然会到严厉的道德谴责。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7

汉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语又是汉语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成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辉煌,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传统中华美德等众多方面。

一、成语中展示出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1.成语与农业生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黄河、长江哺育了我们肥沃的家园,农业生产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农业成为国家赋税的基本承担者。有许多成语对古代先民农业生产生活进行了描写。“田连阡陌”,谓田地广袤,接连不断。“精耕细作”谓精心细致的耕作。“寒耕热耘”寒冷时耕种,炎热时除草。形容农事艰辛。《管子·臣乘马》:“彼善为国者,使农夫寒耕热耘,力归于上。”这些成语都体现了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历代封建帝王都提倡“重农抑末”,把农业看作是国固邦宁的根底,成就霸业的基础。

农业生产者也逐渐养成一种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起居有定,耕作有时。例如,“躬耕乐道”是指亲自耕种,乐守圣贤之道。《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胡]昭乃转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警世恒言》卷一七:“隐于田里,躬耕乐道,教育二子。”

还有一些成语字面上描写农业生活,现在经常使用它们的比喻义。例如,“蹊田夺牛”(牵牛的让牛踩了田地,因此,被人把牛夺走。比喻惩罚过重),“解甲归田”(军人退伍回乡务农,现泛指离职回家),“拔苗助长”等等。

2.成语与建筑

中国的古代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四大类型中,成语表现了它们的某些艺术特点。例如,“堂皇富丽”(宏伟美丽,气势盛大),多形容建筑物,特别是宫殿的宏伟华丽。又如,“雕梁画栋”亦作“画梁雕栋”,谓彩画装饰的梁栋。形容建筑物的美丽华贵。元·郑廷玉《看钱奴》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栊,郁巍巍画梁雕栋。”《西游记》第十七回:“入门里,往前又进,到于三层门里,都是些画栋雕梁,明窗彩户。”《醒世恒言》卷二九:“中间显出一座八角亭子,朱甍碧瓦,画栋雕梁。”

中国古代的建筑强调群体的宏伟,如果是“独门独院”,则显出一家独住,而与四邻不相通,和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相违背。另外,建筑物形成群体结构时,屋与屋之间有很多“空”,亭池草木点缀其中,显出主次之分,虚实相间的效果,特别是楼台亭阁,总是以其“空”面向外界,达到和自然的交流,身在“琼台玉宇”(指华丽精美的建筑物。常用以形容仙家楼台或月中宫殿),使人如置仙境。

建筑结构中的一些各称也经常用在成语中比喻人或事情。例如,“栋梁之才”(比喻能担负重任的人才。)“栋折榱崩”(栋,房屋的正梁,榱:椽子。正梁断裂,椽子倒塌。比喻倾覆。)“抚梁易柱”,传说中商纣王能手托屋梁,抽换房柱。形容力大无穷。)还有“添砖加瓦”,“偷梁换柱”,“铜墙铁壁”等等。

3.成语与服饰

从与服饰有关的成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衣着主要的是体现个人的身份或地位,这里主要介绍几个。例如,“高冠博带”,亦作“峨冠博带”。指带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或指穿着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元·关汉卿《谢天香》一折:“恰才耆卿说道好觑谢氏,必定是峨冠博带一个名师大夫,你与老夫说咱。”《三国演义》三七回:“忽人报:‘门外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形容帝王官僚阶层的有“黄袍加身”(以天子黄袍加载身上,即用为天子之意。)“凤冠霞帔”,“衣紫腰金”(衣紫,穿紫袍,紫袍为古代官服。腰金,腰间佩戴金印。指做大官。元·关汉卿《蝴蝶梦》二折:“陈母教子,衣紫腰金”。明·无名氏《精忠记·说偈》:“感吾皇,博得个衣紫腰金,朝野为卿相,方显男儿自强。”)

二、成语折射出的中国古代精神文化

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包含了教育制度,宗教文化,政治制度,古代哲学,传统伦理道德等等方面,本文主要分析成语体现出来的古代教育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

1.成语与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数著名的教育家,流传下来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成为优秀的教育遗产,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中国古代教育家意识到教育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视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教育。古代的教育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在教授知识技能之外,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提升,比如从以下这几个成语中,我们可以感受中华民族对气节、操守、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立身行道”(谓修养自身,奉行道义。南朝梁·萧统《与晋安王纲令》:“明公儒学稽古,醇厚笃诚,立身行道,始终如一。”)“克己奉公”(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改过迁善”(认识并改正过错,诚心向善。)……这些成语在漫长的中国历代教育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教育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出现了一系列独特的、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这些优秀的教育理论,好多都浓缩为成语,脍炙人口:

公认的最优秀的传统教育方法之一就是“因材施教”(依照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程遗书》卷一九:“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将中国诸经列传训诫女子之书,别类分门,因材施教。”)不仅“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循循善诱”的教学思想得到广泛认可,教育家孔子还总结出了一些教学规律,比如“温故知新”就指出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实践才能对所学知识牢固掌握,“循序渐渐”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而不能“一曝十寒”。这些先进的教育方法,蕴藏着深刻的教育辩证法,成为教育宝库中的珍品。.

2.成语与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以“善”为核心,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道德,有自我的约束和完善。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至今为人们继承和发扬,在成语中我们能充分体会这一点。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01-06

[作者简介]候海荣,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科研处处长(吉林四平 136000)

培育大学生“精神成人”,这是一个永恒的真命题。能否在教学实践中将人类历史进步的普世价值谱系内化为受教者的精神动力,乃衡量古代文学教学良窳的必要条件。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日趋颓势,“无用”成为其招致攻讦的靶点。在人文精神大讨论尚未谢幕的时代,究竟应该如何审视古代文学在古今对话场域中的文化方位,如何认同跨越千载韦编黄卷留下的精神资源?

一、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相悖归因

古代文学课堂出勤率超低与其他技能培训班的热情高涨形成强烈反差。大学生一边以淘金的眼神汲汲于名目繁多的等级证书,一边与故纸堆里的“诗云子日”形成难以逾越的心理障壁与文化隔阂。此中揭橥出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个不争事实:古老的传统学科已然边缘化甚至“鸡肋化”了。按照西方的“文化记忆”理论,当前大学生对待古代文学的态度可归纳为四种“记忆模式”:冷记忆、零度记忆、反讽记忆、热记忆。

冷记忆即批判视角下的负面记忆,蕴含某种程度的心理阻抗,表现为记忆主体对古代文学呈现一副不悦、不满、不屑的冷峻面孔与反思姿态。零度记忆即秉持一种文化折中与价值中立的立场,表现为缺乏对古代文学的稔熟与尊崇,摒除其中的价值关切与精神诉求,试图在“冷”、“热”两极之间划出一条不甚明晰的归属地带。反讽记忆是思想复杂的一种表征,表现为对古代文学的调侃、嘲弄、揶揄。譬如,2012年,关于杜甫的涂鸦图片在微博疯传,且一改历史上忧国忧民的“诗圣”形象,杜甫手握钢枪,坐骑素马、脚踏摩托,甚至还变身为火影忍者、妖娆靓女、暧昧情人……因此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不啻如此,在杜甫“日理万机”的年度,诸多商家瞄准这一契机,京东商城将杜甫的头像用于三星笔记本的宣传代言,广告语堪称点睛:这是“杜甫的选择”。继“杜甫很忙”之后,网友继续创作“李白不服气了”、“孑L子不走了”、“孟母不迁了”等系列。缘于网络低成本、零门槛的亲民性以及网民的广阔性,传播效应快速扩大,引发点击率的一路狂飙与有识之士、无聊看客的群体聒噪。尽管其“恶搞”的创意本身及背后的文化警示不容小觑,对文化名人崇高内核的亵渎,本质上它是原创者在现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对母体意义的一种颠覆性解构,折射的是精神贫血、人文缺氧的社会怪状。热记忆即深怀对古典作品的温情与敬意,体现为向传统靠拢的一种文化自觉。譬如,超星学术视频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多门专业,云集了海内外一流大家的学术精华,这样一个天下名师皆我师的“永不下课的课堂”,满足了部分受众重温经典的心理渴求,使得曲高和寡的人文国粹借助高端平台恢复了阳春白雪的品位。还有央视以独特炼金术打造的品牌节目《百家讲坛》,主讲者将诘屈聱牙、晦涩深奥的文史内容就熟说生、就近说远。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的成功联姻,同时催生了后续的产业链条:以电视讲稿为蓝本的书籍成为出版市场炙手可热的新宠。鉴于各家观点人言言殊,也招致了学术对垒、集团鏖战甚或恶性围剿,亦有人产生“国学热到底热多久”的隐忧,但瑕不掩瑜,由精英们领衔的文化复苏运动,带动了新时代囊括古代文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勃兴。若仅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视角观之,整体式微亦是毋庸否认。省思这一困局的成因约略有二:

(一)历史归因

按照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论”,我们跨过了漫长的“人的依赖关系”时期,目前正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期待朝着“自由个性”的辉煌终点迈进。因此,教育异化现象是无法规避的历史所然。加之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科学霸权主义统辖主宰一切,所有对象均成为科学视域里所谓的“客体”,人文情怀被科学习惯地驱逐和遮蔽也是全球现象。印度影片《三个傻瓜》评价印度理工学院是批量生产蠢驴的工厂,日本大学培养冷漠的奥姆真理教教徒,德国大学制造出嗜血成性的纳粹分子等等,大学教育出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割裂,呈现出对经济价值的青睐与对精神向度的冷漠,人片面地发展成为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高级动物,被西方学者称作“单面人”。

(二)现实归因

首先,学科本身的困。古代文学的历史间距最长,通常被划分为“三古七段”,90后的大学生需要拥有史学的强劲储备,方能斩断缠绕它的历史藤蔓,对其进行艰难的变焦。当他们步履蹒跚穿越历史的雾霭,在现实参照中又很难桴鼓相应,遂对古代文学萌生悖谬感、虚无感。其次,评价体系的窒碍。古代文学大多为考试课,以学生是否挂科为底线,这样学科本身内蕴的人文属性渐次淡退,教师在受教者中不易找到激发群体关注的节点,人文活性在教育的“紊流”状态下日益消泯。同时,“就业至上”带来社会取向与个体取向的冲突、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错位,大学生备战于国考、司考、会考等等,对于古代文学近乎不痛不痒的学科无心、无暇、无力也无计顾及。再次,客观现实的羁縻。转型期、多元化成为当下社会大背景的关键词,消费主义、娱乐生存、市场、拜金等不同符码充斥于斑驳陆离的社会侧面,精神文明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带来日嚣尘上的物化倾向。急管繁弦之中,一切都在被一种摧枯拉朽之力破解。青年学生突破了原有的知识边界,在物欲的蛊惑下定力丧失,文学作品中的纯粹、理想、美好等被指为乌托邦式的存在而遭致祛魅与质疑。最后,新锐网络的冲蚀。魔幻、仙侠、修真等新生代文学创作膨胀着人性中的不确定成分,并以文化或文学的冠名成为传播的噱头。山寨版、火星文、咆哮体……以自身的平民地位对精英文学进行反拨,运用崭新的文化逻辑构建属于自己的草根狂欢。电子书籍以其巨大的裹挟力异军突起,哪怕是昙花一现的众声喧哗。对古代文学的大话、戏说、乱弹、麻辣、水煮,粉墨登场的系列快餐,赚取着青年学生的眼球,原有的文学领地被瓜分、蚕食、鲸吞。所有这些悄然改变着传统文学的公共空间,青年学子以其稚嫩的文化想象趋之若鹜追逐最酷最炫的文化时髦。

(二)以人文情怀感发人文情怀

人文精神作为文化的“形而上”部分,是精神成人教育的根本。人文精神不仅是人文学科的内在情志外显,亦是所有文化产品的思想映照。能否把人文情怀与教学实际紧密配合,取决于主讲者的教育理念、专业造诣、精神高度。只有用生命体验来奠基的教学,才是有活力的乃至有原创性的真教学。古典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作家人文情怀的艺术外化,对于大学生的信念教育、励志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等等,存有不可轻忽的潜在功用。然而,具体的课堂教学往往把知识静态地传授给学生,主讲者与内容似无发生精神上的深刻关联,导致人文意蕴被化简,学生丧失主体性应有的精神庇护。若仅从知识的角度照本宣科,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意义甚微。教育者只有在对文本不落言筌的理解与高屋建瓴的把握中,才能在教育对象中感怀,孵化个性。任何人文精神,都只能是一定民族文化传统之下积淀的人文精神。文化元典因其思考的深邃性成为一个民族垂范久远的指针和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每一部文学作品皆是一种接引、一种敞开、一种反观。细者,洞幽烛微;大者,观水观澜。晋初的傅玄将人性譬如水性:“置之圆则圆,置之方则方,澄之则淳而清,动之则流而浊”。耗散理论亦启示我们,只有开放的系统方能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流。这就要求古代文学教育者一方面要以严慈相济的博爱使学生亲师信道,让受教者既与古圣先贤远距离感应,又与教师近距离对话;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廓然于胸,烂熟于心,让可以意会的,都可以言传。譬如,对于一首律诗,既要分平仄以辨格律、谙作法以识匠心、知校雠以定是非,还要广学识以明诗义,富历练以察兴会。

(三)以高尚道德导航高尚道德

道德是心灵的契约。在中国古代,文人作为士大夫一种衍生身份,其“文人身份”确立的标志是“文人趣味”的生成,“雅”与“清”共同构成了主导的评价性概念。“雅”超越于“俗”,“清”远离于“浊”,其中蕴涵道德内质的审美取向,成为作家文学观念与做人理想的高标。不同历史形态的文学道德价值在接受中形成不同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转化。统而言之,社会转型期是活跃的道德构建期,道德失准、失序成为此类时期的道德症候,全新的道德尺度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脱胎,这一时期也是文学道德价值格外凸显与充分实现的时期。缘于情感教育具有隐性与非实体特征,欲盘活古代文学遗产中厚重的道德资源,古代文学教育者在实践中有两点必须清醒。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义之邦,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与道德传统,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需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和道德传统,以抵御一切腐朽反动思潮的侵蚀,从而净化人们的思想和灵魂。除德育教育的其他形式外,中国古代文学也肩负着批判地继承传统道德,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任。 一、德育及其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 什么是德育呢?“德育,是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便培养起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品德的活动”。①中国古代文学含有爱国爱民,“整体为上”、“和谐仁爱”、“人伦纲常”、“崇德修身”、“修养践履”等丰富的德育内容,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完全可以凭借其学科特点,努力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文道结合,在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同时,生动地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教育,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目标。 二、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德育因素 (一)发掘爱国爱民因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使中华民族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精神力量,是使我国繁荣富强的伟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的道德原则使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篇章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屈原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上下而求索”、“奔走以先后”②,不顾个人的福祸荣辱,始终为祖国的生存和富强而斗争,虽死而不悔。白居易“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③,关心民生疾苦,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他振奋民族精神,痛击英国侵略者,即使遭受打击流放也无怨无悔。他们爱国、爱民,坚持远大的理想,面对黑暗势力的迫害打击,始终坚持坚贞的节操和正直的品德,这无疑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二)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动乱,有过分裂,有过不义之战,但也有悠久的整体为上的道德传统,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勇于承认错误,“肉袒负荆”⑤,登门谢罪,都能抛开私利和嫌隙,以大局为重。苏武“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在羁留匈奴十九年的艰苦环境中,坚贞不屈地保持民族气节。商人弦高发觉秦军欲偷袭郑国,一方面派人连夜赶回郑国报信,一方面机智地以郑国使者的身份,前往稿劳秦军,迫使秦军放弃了此次行动,他的行为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光荣传统。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中以小我成全大我,牺牲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而维护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的德育因素,对于开展集体主义教育仍有现实的意义。 (三)发掘崇德修身因素,加强道德情操教育崇德重义,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中华民族高尚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强调“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⑦,强调“君子谋道不谋食’,⑧,毅然宣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⑨,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达到了自我完善。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我所欲也,义亦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了不为外物所诱惑,所屈服,在利与义、生与死冲突的情况下,作为与禽兽有别的万物灵长,该做出怎样正确的选择。司马迁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以超人的毅力,最终完成了《史记》这部匡世之作,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学遗产。文天祥“为严将军头,为秸侍中血;为张唯阳血,为颜常山舌’,。,英勇不屈,凛然赴义。他们崇德重义,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唱出一首首人间正气歌,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 (四)发掘仁爱和谐因素,加强团结互助教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弥漫着仁爱和谐之光,显示了人类的美好关系。孔子说“仁者,爱人,,O,孟子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对于和平共处,和谐互爱的向往。北宗张载在《西铭》中要求,用仁爱精神看待普天下的百姓和万事万物,那么,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都是我的友好伙伴,每个人都应视全国的同胞为手足,泛爱万物,与天地同体,以实现和谐的社会秩序,创造温情脉脉的仁爱世界。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仁爱和谐、凝聚人心、集合力量、维护统一等积极因素,对于培养学生树立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共产主义风格,具有重要作用。 (五)发掘人伦纲常因素,加强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与与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强调在家庭中不同关系的人应该遵守的义务,应该扮演的角色。《尚书》提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气从《颜氏家训》、《袁氏示范》、《曾文正公家书》到散见于古代文学史中的各种文体,为后人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的“家教”遗产。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刘小官雌雄兄弟》等作品歌颂了人民群众拾金不昧、扶弱济危等高贵品德;《羊角哀舍命全交》、《范巨卿鸡黍生死交》等作品颂扬了一诺千金、肝胆相照的精神和生死不渝的友谊。 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中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对于培养学生的国民公德、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习惯,是大有裨益的。 (六)努力发掘情爱婚恋因素,加强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爱情是一个极为久远而又动人的主题。从《诗经》中最古老的恋歌“关关唯鸿,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的爱慕和追求。,到《古诗十九首》中“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苦闷哀怨。,再到“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心相印。,表现了具有理想和志趣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p#分页标题#e# 《陌上桑》中的罗敷不为富贵和权势所诱,是那样的机智和高尚。《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又是那样的缠绵和感人。《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坚持正义,爱憎分明,使须眉男子自愧不如。《霍小玉传》中的李益背叛爱情,忘恩负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李甲屈服于封建礼教,寡薄忘情,都应遭到谴责和批判。 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中情爱婚恋因素,使学生认识到缺乏理想、志向和生活基础的爱情,是贫乏、庸俗的爱情,也是不能获得幸福的爱情,使学生努力追求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平等的地位,具有共同的理想和事业的真正的爱情。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文学充满了道德风范、行为准则的恢宏篇章,这既是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思想宝库中的财富,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努力发掘其博大精深的德育因素,必将在文道两方面获得丰厚的成果。 三、融德育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之中 (一)注意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克服单纯政治性或单纯文学性的倾向中国古代文学毕竟不同于政治课。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而发掘德育因素,决不能越姐代厄,取代政治课,而扼杀了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也不能为教学而教学,为文学而文学,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必须克服单纯政治性或单纯文学性倾向,按照自身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正确处理好政治性与文学性的关系,将政治、文学融为一体,使教育教学的成效得以提高和深化。 (二)注意教学方法,克服满堂灌倾向只管给学生灌输知识,灌输思想,不管学生是否接受,或接受多少,这是高校教育教学方法的一大弊端。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一定要克服上述弊端,较好地掌握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深人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理清文学线索,分析作家作品时,循循善诱,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通过古代文学中丰富的德育因素,通过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精神情操,来陶冶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正确的思辨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注意针对性,克服无的放矢倾向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发掘德育因素,不能无的放矢,胡乱发挥一通,而应加强针对性,把握时代的脉博,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情况,了解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思想、道德的基本情况,了解所教学生的思想状况,准确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注意古为今用,克服全盘接受的倾向中国古代文学,确有很多精华,但也有不少糟粕,例如,忠君思想,维护封建的秩序和纲常,及时行乐,消极颓废等,不一而足。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既要破除封建传统观念,又要继承民族的传统美德,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德育资源,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10

一、蒙古族家庭简介

家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是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结成的最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而这种生活共同体的组成形式,就是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组织。最早记载的蒙古族家庭是父系家庭,由一定范围的亲属,即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所组成。小家庭由婚姻关系的缔结形成了最初的家庭成员――夫妻,后来又生儿育女。儿子成家后,在父母的蒙古包旁另建新包,共同游牧。

蒙古族的家务,男子和妇女分别承担。放牧,蒙古包的拆迁及搭建,制造工具等都由男子负担。他们除了从事牧业生产外,也从事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手工业,如鞣制皮革,照管羊,挤羊奶等。牧区的妇女负担的家务则比男人繁重,有人说蒙古族女子:“女子所在,则朝夕榨乳,制造奶酪,汲水,拾兽粪而干之,制衣制靴,无不任之。乘马疾驰于原野,不亚于男子。其业务之勤奋,性格之活泼,有独立生活之资格。此为蒙古女子之特色,较甚于汉女子百倍也。”以上就是对蒙古族家庭构成及男女分工的简介,下面我们来谈谈蒙古族在家庭教育这方面的观念。

二、蒙古族家庭教育观念

(一)胎儿的发育

蒙古人注重让孕妇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让孕妇焦虑或生气,认为这样对于孕妇腹中的孩子的发育是不利的。蒙古人非常注意为孕妇创造良好、舒心的环境,不让孕妇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现代科学证明,孕妇的心理状态与所处环境会影响腹中孩子的遗传素质。因此可得出结论,孕妇的心态与所处环境对腹中孩子的发育有重要影响。

(二)教育从出生开始

蒙古族主张,应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对其进行教育。“蒙古族为了让孩子掌握生产知识、技能、技巧,注重从小对其进行教育”。蒙古语中有“成人从童年开始,良驹从小马开始”的谚语,可见他们对教育孩子的重视程度。

(三)重视儿童的交往

蒙古族非常注重正确选择儿童长期来往的人,比如儿童的伙伴等。他们认为,孩子长期与品德优良的人来往,就会形成好的品德;如果与品德不好的人来往就会形成不好的品德。蒙古语有“近金者变黄,近墨者变黑”的谚语。儿童长期来往的人会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影响,以伙伴为例,儿童会模仿自己的伙伴,和伙伴产生最初的社会合作关系。蒙古谚语中的“变黄,变黑”都是儿童社会化的结果。因此慎重选择和儿童长期来往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四)游戏的重要性

蒙古族注重通过游戏锻炼儿童。“蒙古人的传统游戏是在蒙古族长期的朴素生活环境中产生的,它通过自己的独特之处,为发展儿童的身心发挥着其特殊作用”。蒙古族的传统儿童游戏有赛马、搏克、沙拉哈等。依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游戏能给予儿童模仿成人实践情境的机会。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五)禁忌教育法

蒙古族家长注重利用禁忌教育儿童。禁忌是指“绝对禁止人们接触的事或人以及与此相应的禁忌观念”。禁忌是每个民族都有的,“对于儿童来说决不能忽视其教育性”,蒙古族家长非常注意这一点。例如,孩子玩火,家长就会说“不要玩火,晚上会尿床”,这就是一种禁忌教育。

(六)通过讲史诗培养孩子品德

蒙古族通过给孩子讲史诗与传说故事来培养孩子的品德。“蒙古人的传说非常的丰富,“化铁F山”的故事脍炙人口,可以启迪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勇敢、顽强、拼搏和进取的精神;阿阑豁阿五子折箭的故事反映了“团结一致就是力量”的哲理,他们广泛的利用历史传说来教育下一代。“蒙古人世代传唱的蒙古英雄史诗竟达300余部(除去变体也有80余部)一个民族中流传如此多的史诗,这是世界各个民族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蒙古英雄史诗与传说故事会影响儿童,让儿童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家长在给孩子讲述史诗传故事时,通过赞美正面角色的勇敢、机智、拼搏的精神,无时无刻的传递给儿童自己的期望,促进孩子形成勇敢、机智、善良、蔑视邪恶的品德特征。另一方面,英雄史诗与传说中的正面角色很容易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学生喜欢模仿能把事情做好的人,儿童和青少年喜欢模仿那些有名望、有权势的人”。蒙古族史诗与传说故事中的正面角色,在其故事情景中,是那些能把事情做好的、代表正义的人物。因此儿童很容易将其视为自己的榜样,将他们的行为准则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榜样的力量能够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品德。

三、蒙古族家庭教育内容

蒙古族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如蒙古谚语讲“冬季的余寒直到春,老人的嘱咐给子孙”,父亲的教育是黄金,母亲的教育是智慧,哥哥的教育是利益,姐姐的教育是慈爱。家教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形式多样,有道德品质的教育,有劳动技能和知识的传授,有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环境道德教育和生产知识教育。蒙古人在家庭传统教育方面,比较注重教育者也就是父母自身的形象。对于这一点,蒙古人常说的一句谚语就是“六畜的前两只脚踩过的地方,其后两脚一定能够踩到”。同时,他们也十分重视对孩子们进行爱父母、爱家乡、爱民族的教育。蒙古人懂得,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是很难做到爱他人、爱社会的,爱父母是培养孩子爱心的根本。

(一)道德教育

蒙古族历来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在蒙古族的传统观念中,道德规范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成吉思汗颁布的札撒中就有不少关于这方面格言。例如:“凡子不率父教、弟不率兄教;夫疑其妻、妻忤其夫,男虐待具已聘之女,女慢视已字之男;长者不约束幼者,幼者不受长者约束;高位达官,信用亲近,遗弃琉逖;富贵之家,不急公而吝财;若是之人,必至流为匪类,变为叛贼。家则丧,国则亡,临敌则遭殃。我严加告诫,以防此弊”。蒙古族把家庭的道德教育提高到了关系到国家稳定安危的程度。

首先,道德教育中比较注意的礼仪教育,如让孩子尊重长者,尊敬父母和老师。蒙古族的谚语说:“金银可以获得、父母不能再得。”“别看是鬓发蓬乱,也还是慈爱的母亲,别看是草檐茅舍,也还是可爱的家庭。”“对喂乳汁的母亲,要敬爱;对教字母的老师,要尊重。”不尊重父母和教师,要受到公众的指责和惩罚。

其次,在家中说话要和气,注意卫生,孩子们要学会团结人,养成纯朴的协作精神。尤其是要培养诚信,勇敢的品德。

再次,蒙古族强调的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此,蒙古人一般都不善于张扬。蒙古人在培养孩子勤奋务实精神方面,最经常的一句话就是:“念珠子(喇嘛用的宝贝念珠)、不如饮牛”;“只要劳动,就能啃上骨头”。其实这些训言用蒙古语讲起来,十分生动,而且都是合仄押韵的。在蒙古人看来,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是比较实在的事情,他们认为培养青少年勤奋务实精神的有效途径,就是从小事做起,逐级深入。这样,他们尽最大努力不让孩子们成为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的眼高手低者。

(二)劳动技能和知识传授

在技能教育方面,蒙古族的家庭教育有着利用游戏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方式。如让小孩从小就用弓箭木枪做狩猎游戏,模仿成年人打猎。七八岁开始就要练习骑马驯马,十岁左右就开始摆弄枪支去射击飞禽走兽,十一岁时,就可以跟着大人学习打猎,操练射击技术。女孩在母亲的指导下,十一二岁开始学习刺绣和各种针线活儿,个个都成为心灵手巧的人。这培养了女子操持家务的能力也学习了各种社交礼仪。

(三)生产知识教育

蒙古族家庭会教育后代识别牲畜,诸如牲畜的毛色、性别、年龄以及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于生产生活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四)传统文化教育

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民间口头文学起很大作用。自古对英雄信赖的蒙古族认为,男人如果是聪明的英雄,可以盖世。这些教育内容,一般都是借古代历史上的人和事进行教导的。历史上对成吉思汗的评述,更使其成为了蒙古民族崇拜的偶像。儿童、青年们都以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而感到自豪。传统文化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教育着青少年一代。

(五)环境道德教育

蒙古人在家庭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其子孙后代进行着环境道德教育。众所周知,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蒙古人在对其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时,遵循了自然法则,他们有意无意强化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

总结: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民族教育也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教育要植根于生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家庭是人一出生就投入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儿童对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生活、家长的言行举止和周围的环境开始的。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家庭作为一个参照群体来认同,从而把家庭规范变成自己的生活准则。

蒙古族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种言传身教式,重视培养后代忠诚、信义、矢志不渝的品德,同时,也不放松对身体机能的强化。正所谓,既有伟大的人格,又有强健的体魄。总之,蒙古族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挖掘它、研究它、认识它对于家庭教育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赛音塔娜主编.中国民俗大系―内蒙古民俗[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01.

[2]文精主编.蒙古族大辞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12-01.

[3]王琳.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10-06.

[4]王莲花.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及其传承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04.

[5]王风雷.蒙古文化研究丛书教育卷[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803.824.

[6]吴金宝、苏德毕力格编.蒙古儿童的传统游戏[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1.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11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12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