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创业发展方向合集12篇

时间:2023-07-24 09:24:33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1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困境

1.目标定位不清晰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目标定位不清晰。定位低,覆盖面小,发展型模糊。具体表现在:第一,没有突出高职院校的特点,课程的设置与本科院校培养教研型人才同质化严重,过分强调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将自身的薄弱环节放大了。第二,在注重理论的背景下,培养人才的目标也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转变为理论性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降低。第三,会计专业反而没有突出会计的特色,没有体现出其教学特点。

2.课程内容与实践脱离

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但“很多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仍然把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根本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实施的课程也只是中职或本科课程模式的改版” 。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仍在大量存在着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描述到概念描述的不良循环现象。这不仅与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方针相悖,并且与实际相脱离。当培养实用型、大众性人才为主的高职同社会实际和需求相脱离,那么后果是很严重的。

3.教学方法陈旧,方式僵化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仍然是教师为中心,现有教材为主要知识来源,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听。这种按部就班的讲述不顾及学生的需求,课堂气氛低沉,信息量太少,缺乏同实际联系的环节,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师资水平的限制

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于普通高校的人才,随着知识和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刚毕业的硕士、博士就开始在高职院校中任教。他们的理论知识过硬,实际具体工作经验比较少,和高职院校的特点——应用性相脱节。对于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定位不准确。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方向

1.根据社会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要明确几点目标:首先培养人才的发展方向是应用型的人才,并且主要针对当前社会中的中小企业。其次,会计理论要注重更新,要突出会计专业的特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强调会计专业的职业性。培养目标要突出目标岗位能力。

2.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实践教学中的困境,一方面要在会计专业教学上体现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模块。另一方面加大校内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会计实训基地硬件和软件设施,保证实训质量;并积极拓展社会实践规模,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加大高职院校与企业交流合作的力度,建立起校企无缝对接的合作关系。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要把握理论的与时俱进同时加强动手能力的提高。解放思想,面向岗位,面向市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新改革

1.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新的课程设置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网络电视、投影仪等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入了课堂常规教学中。这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多加贴近现实生活,涵盖更广、更新的资讯,而且授课方式更加丰富灵活,形象化的各种教学短片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地积极性,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传统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通常只设置单项实训课,进行会计单项仿真模拟训练,这种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包括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项专业技能的训练,缺乏全过程、全方位、综合职业能力的系统训练。新的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死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反复螺旋攀升的过程。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引入,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大、更广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时候枯燥的理论知识,更有对知识的现实应用,使学生更加地社会化,适合社会的发展方向。

2.多元化的考试模式

考试最主要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在一段期间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但现有的考试大部分采用期末考核的方式,考试形式多以客观题目为主,标准答案比较单一,这样很多学生可以通过考前突击等方式在期末考试中取得高分,而且某些老师也会为学生圈点考试复习内容,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及可以取得好成绩……这种模式考试并不能真正的衡量出学生对该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其弊端慢慢显现出来,所以现今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其目的就是培养出更综合的人才,更实用社会发展的人才,更能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人才。考试模式的改革必将带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发生变化,鼓励学生参加到课堂教学讨论中,积极地思考,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供。

那么,提倡素质教育是不是要取消考试呢?答案是否定的,改革现有的考试模式,但并不是取消考试。比如,为了更加客观的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平时表现加考试成绩综合评分的方式,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另外,考试内容也不能拘泥于原有的形式,更多地采用实际操作案例的方法,真正的考察中学生对知识的现实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方向要在认识清楚现有困境的基础上辨明,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教条,教学手段简单的做法,将会计理论知识提升到最前沿水准,并且要将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专业素养。同时,要注重现代化创新和改革,不仅要注重会计专业的发展需要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更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创新。真正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做出实质性有利有效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彦东.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与会计职业能力的探讨[J].硅谷,2008(12).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2

方向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与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创新2.0模式的发展和演变,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体验实验区)、FabLab(个人制造实验室、创客)、AIP(“三验”应用创新园区)、Wiki(维基模式)、Prosumer(产消者)、Crowdsourcing(众包)等典型创新2.0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思维是当前创新2.0研究与实践推进中的一个热点。其实,除了无所不在的网络,我们还看见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四个无所不在一起推进了无所不在的创新,以及数字向智能并进一步向智慧的演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包括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以及无人机、无人车、智能穿戴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群体系统集群及延伸终端,将进一步推动人们现有生活方式、社会经济、产业模式、合作形态的颠覆性发展。创新2.0推动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下的创新2.0模式演化趋势,及其互动机制研究值得高度关注。

方向二:开放开源与创新2.0。从开放源代码、到开放数据、开放知识管理正成为知识社会创新2.0时代的趋势。连电动汽车特斯拉都开源了,连政府这个最保守的组织都尝试开放数据了,连中科院也要开放科研、开放知识管理了。创新2.0时代的开放数据、开放源代码、开放知识如何发展演进并推动共享型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还有@崔之元提到的“点混合所有制”、“点共产主义”。

方向三:“新常态”下的创客浪潮与创新创业。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信息和知识的扩散推动了创新的民主化进程,新技术革命浪潮会同经济发展转型、结构调整,带来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新格局。“新常态”强调走创新2.0时代的群众路线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创新驱动、内涵发展道路。Fab Lab及其引发的全球创客浪潮是创新2.0模式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典型表现,引发了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设计、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的转变,推动了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的融合从创意、设计到制造的用户创新环境的构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放创新带来新机遇。创新2.0所蕴含的以人为本,注重用户创新、用户体验正越发凸显其价值。

方向四:下一代创新推动下的新工业革命发展与趋势。在工业发展领域,英美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提出工业4.0。德国期望在实施工业4.0时按创新2.0的模式实行颠覆性创新(工业1.0-3.0是工业社会创新1.0模式,工业4.0是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通过构建“虚拟-物理系统CPS”以建设全球一流制造强国。新工业革命汇同生态革命、创客浪潮,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绿色生态、智能制造、开源创造等趋势。

方向五:创新形态演变下的智慧城市研究。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不仅仅应注重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等智能基础设施的构建,还应借助创新2.0理念,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与生态,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塑造城市公共价值并为生活其间的每一位市民创造独特价值,实现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钱学森先生的大成智慧理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日益被智慧城市的研究领域所关注,如何推进大成智慧理论在智慧城市中的指导和应用也将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方向六: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2.0。在政府治理领域,创新2.0重新定义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政府应服务而非掌舵更非划桨,应把握这种政府服务模式及形态演化的趋势,同时注重政府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使能者的角色,通过政府数据开放、维基、微信、微博等web2.0的应用以及开放数据、云端应用推动开放创新、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

方向七:创新2.0时代的合作民主机遇与发展。创新2.0是科学2.0、技术2.0、管理与制度2.0共同塑造的。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重申依法治国、重提群众路线。如何走好创新2.0时代的群众路线、构建创新2.0时代的制度环境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通过云计算、维基、社交网络等技术和社会工具的应用,基于创新2.0让公众更自由和主动地进行交流和互动,更加深度地参与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协同,实现基于新技术的协作共治、群体智慧和公共价值塑造。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3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世界产业的发展格局正在经历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广泛参与的深刻调整。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现代产业体系提出的背景

现代产业体系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适应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结构演变、产业技术进步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关系一系列新变化所形成的产业演化的整体性产业经济结构(金碚,2010)。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向。一是以化石能源和重化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化进程进入巅峰时期,主要表现为:以化石能源开发、消耗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在全球居主导地位;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二是工业化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以发展中国家(地区)为主体的工业化进程。其典型特征是:工业化进程超速发展,产业结构急剧转变,过去,历经200多年的世界工业化只使占全球人口20%的国家进入工业社会;现在,其人口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国家正在进入加速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成为全球性现象,工业化的发展加剧了世界贸易摩擦,资源争夺,环境污染。三是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将人类社会推向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资源利用智力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开发产业化、高科技产业支柱化,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虚拟经济”时代。由此加剧了国际产业的梯次转移,其特点是产业转移的整体层次不断提高,产业转移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转移的周期大为缩短。越来越多的新兴工业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链中往往身兼产业承接方与产业转移方两种角色,成为现代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一个颇具特色的现象。

这些新情况对全球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如对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必须实现高效化、清洁化和寻求替代的要求,对经济结构演变提出了必须提升传统工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要求,对产业技术进步提出了必须寻求核心技术的突破并形成适应新形势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的要求,对产业发展的社会参与提出了利益分享、普惠民众的要求等。总之,以资源密集投入和消耗、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效率至上为唯一原则的传统产业体系必须向更节约、更高效、更清洁、更惠民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

可见,现代产业体系实际上是在传统工业化长足发展的基础上,适应新的世界经济形势所形成的更先进的产业演化的整体性结构,这种产业结构的演化是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顺应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现代产业体系理论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产业体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它是在特定区域空间上若干企业的集合,并形成一种均衡、相互关联的产业结构连接体。现代产业体系是指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由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现代产业构成差异比较大,所以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义也不同。在经济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就是现代服务业占GDP70%左右份额的产业体系,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充分方面。而在发展中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就是指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工业增加值占国家GDP50%左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稳定上升,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提升较快,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产业体系,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大方面。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

现代产业体系是在产业创新的推动下,由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产业网络系统(刘钊,2011)。其特点是:

1.产业技术创新性强。创新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特征。产业体系是通过不同的产业部门的关联而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在现代社会大生产中究竟由哪个产业部门提供生产资料,以及提供什么样质量的生产资料,却是由相关联的产业部门所应用的生产技术体系决定的。可以说,决定不同产业部门内在联系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联系(彭兴庭,2009)。因此,技术创新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而与之相关的产业组织和产业体系也必然要相应地发生变革。谁能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以现代产业体系为载体,真正控制住全球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流向(如重要的自然资源、资金和人才的流向),控制住全球经济产出的流向(如高科技产品的销售流向),并能掌握产品标准和世界商务规则的制定,便能够控制、整合全球的资源为己所用,成为全球化利益的最大获得者。因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技术创新是第一要素。

2.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现代产业体系标志性特征。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目标及方向。从产业结构的结构比例看,高度化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次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产业重点依次转移;产业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各种要素密集度依次转移;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产品形态依次转移。产业体系如此不断的变化、运动,逐渐升级,契合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动态性时代特征。

3.产业组织开放度高。产业组织开放度高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特征。产业开放性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只有开放才能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只有开放才能在竞争的环境下促进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求更深、更广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作用,逐步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平衡发展局面,充分利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才能不断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产业资源利用合理有效。产业资源利用合理有效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效能特征。产业结构作为产业资源转换器,其功能就是对输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按市场的需求转换为不同的产出。在此转换的过程中,转换效率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因此,对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也就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了。对资源的合理而有效利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此方面,技术进步是其关键。二是利用多种渠道,充分利用系统内外的各种资源。这里,系统内部的组织创新和对外部环境的利用是重要因素。

5.产业领域融合成为趋势。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趋势特征。伴随着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产业间对信息共享、知识协同和交互服务等方面的同质性大大增强, 而不同产业在实体产品、制造工艺和物耗等方面的异质性则相对缩小,产业边界在逐步淡化。产业领域融合化发展,可以突破产业间的条块分割,加强产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减少产业间的进入壁垒,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最终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代产业间的融合互动将会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层次更高。产业融合以不同的方式演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并构架出融合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张明哲,2010)。

6.产业国际化分工明显。产业国际化分工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特征。随着以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兴起,经济的发展已突破了地区和产业的界限,任何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都不再可能局限在一国一地来完成,国际产业格局呈现出以国家为中心紧密联系的金字塔型的国际分工结构。经济发达国家位于国际产业格局的顶端,他们在产业发展上坚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战略:其一是依靠技术创新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发展;其二是加快对低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推动产业调整与优化。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则通过吸收外来投资,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从而推动本国产业结构升级。

(三)现代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动因

1.需求变动推进现代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需求的变动拉动产业结构的转换是显而易见的。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来看,在工业化初期,由于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人们需求层次较低,主要解决温饱问题,对农产品和纺织品的需求最大,因此农业和轻纺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较大份额,第一产业成为该时期的主导产业。随着工业化的进行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人们解决温饱问题后,开始增加对耐用消费品等享受资料的需求,从而促进了以耐用消费品为中心的重化工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产业结构的重心由农业、轻纺工业到重化工业的转换。实现工业化以后,人均收入水平达到很高的阶段,人们在物质和生活上都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为了满足人们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需要不断提供服务含量高的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生产新产品的一些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步发展起来并取代重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又一次转换。由此可见,发达国家需求变化的三个阶段和产业演进的三个阶段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正是这种对应性的需求推动着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技术进步与创新推进现代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技术进步与创新不仅改变着生产的数量,同时也改变着生产结构,从而使整个社会的供给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只有技术进步与创新才能使得在给定资源投入下可以取得更多的产出,从而降低成本,更多地占有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同时,技术进步与创新又可以生产出改进产品、差异化产品、换代产品、替代产品和全新产品,而全新产品的出现,由于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使得现今社会中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找到相关的替代产品,从而使得生产者获得更高的超额利润,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与创新推进现代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技术进步与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大致可以归纳为:技术进步与创新使生产力提高,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分工;技术进步与创新使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力发生转移,使产业结构产生变化;技术进步与创新产生新兴产业,改造原有产业,淘汰夕阳产业,改变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创新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贸易,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所有这些作用和影响会导致产业结构向知识-技术密集化方向发展集约化趋势,使产业内部的生产要素构成不断高级化,从而使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阶段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阶段转换(李济琛,2007)。

(四)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规律

1.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后发效应”。国际经验表明,现代产业体系可以分为“先发型”和“后发型”;其中,现代产业体系的“先发型国家”具有“竞争优势”,因为它可以引导世界潮流、利用世界资源和制定世界规则;“后发型国家”具有“后发效应”,因为它可以借鉴和利用“先发型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减少失误。但在国际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后发效应”的作用不能被过高估计,因为引进技术是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影响因素很多;“后发型国家”需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身的国际产业竞争力和技术竞争力,谨防落入“比较优势陷阱”的误区内。

2.现代产业体系没有最佳模式,只有合理选择和路径依赖性。产业现代化的实质是相同的,但形式是多样的。产业现代化的方向是相同的,但路径是多样的。例如,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不同,资金及人才要素不同,产业基础、产业布局也不同。因此,产业现代化的具体模式和路径依赖也不同。

3.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相对可变的。现代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时间概念,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演进是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产业要素、产业结构和产业功能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现代产业体系要具有持续的发展能力,就要根据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形态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发展思路

现代产业体系是指现代元素比较显著的产业构成,是指具备较好的制度、技术和劳动力要素,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良性互动的产业体系。我们认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应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经济转型和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采取有利于产业组织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政策和措施,着力构筑人才高地,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扩大市场需求,着力增强经济发展能力。当前,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科技创新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的支撑作用

从20世纪中后期起,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科技革命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作用和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科技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科技创新引发的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新科技革命的突破常常立即带来新产业革命,科技创新几乎与产业创新同时进行。科技创新也不再是技术层面的单一创新,而是包含更多内容的产业创新、商业创新、制度创新的集合。

因此,我国现阶段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并以此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是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向产品技术高度化、产品附加值高度化、产业加工高度化以及产业集约高度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实现产业竞争优势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优势向技术密集型优势转移;另一方面,要依靠主导产业的科技创新带动其他关联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升级,进而依靠产业科技创新与升级的诱导机制和产业发展的关联机制的复合作用,促进整个产业结构体系向着高度化的方向发展。二是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创新,并基于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优化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配置及投入产出比例,其中,既要注重各类产业的规模和数量,也要注重各类产业的优化升级,并使其各自朝着产业链的高端方向迈进;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增强产业间的相互融合、衍生、辐射、带动效应,进而实现产业结构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的引领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高速增长,包括资本深化、技术引进等在内的诸多经济增长因素开始逐步进入“效应递减”期,潜在的增长率开始逐步下降。如何寻找到新的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是政府界、企业界高度关注的课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形成的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战略发展具有支柱性和带动性的产业,是具有全新社会形态、全新经济形态、全新技术形态、全新组织形态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又代表着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突破我国当前资源环境约束、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有效路径,是努力掌握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因此,我们要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是要依靠科技创新,通过产业主导技术或辅助技术的升级、产业既有技术的重新整合以及产业技术的全面升级等多种途径或方式,衍化、催生出一批新兴产业,以不断适应产业结构变化和市场消费需求。二是要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加大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支持力度,强化高新园区作为自主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作用和集聚、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若干特色鲜明、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强竞争力的技术创新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三是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制定各产业的技术路线图,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逐步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的制订权和主导权,实现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的内生模式。四是要健全和完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首先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的基础上,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次是完善税收激励政策。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研究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再次是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注重企业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的主体作用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能够把科技要素、工程要素、资金要素、市场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产业的最大化和最佳化。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更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扩大投入的主体、产业发展的主体。

因此,我们要积极推进企业发展战略创新,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态势,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基础,科学确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目标和路径。要积极推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强化制造业的产品的软件化、服务外包化功能,扩大市场辐射能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形成对市场信息的更快捕捉能力、对资源要素的更优配置能力、对技术人才和金融资本的更强吸附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政府应当扮演好“掌舵手”、“服务员”和“资助者”的角色。要破除体制性、机制,把激励和促进企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要积极探索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和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为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打造全方位的发展平台,通过构建产学研联盟,整合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工程中心等在内的创新团队和科研力量,以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广先进技术应用为重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注重生产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的驱动作用

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产业要素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尤其是服务业中的生产,包括金融、风险投资、物流、供应链、分销、售后服务、人力资源培训、研发、设计、设施配套等,已成为驱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发展生产业能够细化和深化专业化分工,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大而不强,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低端的位置,附加值很低,是典型的国际代工模式,究其原因是制造业、服务业“一手硬、一手软”,缺乏生产业的驱动。

因此,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攀升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就必须有现代生产业作为坚强后盾。我们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努力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和政策环境,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在此基础上,顺应生产业发展趋势,优化传统服务业,加大科技在服务行业中的应用和含量;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鼓励技术创新、商业创新和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促进各类服务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由生产制造经济业向服务经济业的有效转变。

(五)注重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的推动作用

信息化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以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不断升级,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并因此产生新的经济模式,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

因此,一定要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首先是研发设计的信息化引导。要加快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技术,将电子信息技术嵌入工业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其次是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控制。要在工业行业中推广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三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创新。要围绕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企业管理、物流市场、人力资源开发、新兴产业和技术改造等环节,以信息化促进研发设计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四是节能减排的信息化支撑。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加快信息技术与环境友好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资源节约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六)注重人才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的基础作用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推动者,在工业化后期以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人力资本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在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上,选择人力资本战略优先的国家,较之于选择物力资本战略优先的国家,不仅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可持续性强,基础牢靠,而且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的国家应该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国以人立,业以人兴。我们要积极有效地组织落实国家有关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要通过完善社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公众科学素养。要树立“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科学理念,要弘扬和宣传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勇于实践的精神,崇尚和倡导不畏艰难险阻、不断修正错误、实现自我完善的风气,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发挥人才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真正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动都得到鼓励,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创造成果都得到肯定,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论

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竞争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产业分工格局。首先是,由于发达国家通过在全球布局价值链,掌握了价值链的话语权、治理权,发展中国家并非如库兹涅茨的“需求结构适应”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所预言的那样,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实现自然的产业升级,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存在极大的阻力(刘明宇等,2009)。其次是,十九世纪那种由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国际分工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知识成为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驱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分工在国际分工中越来越突出。因此,通过技术创新牢牢地把握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通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效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已成为我国改变以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低端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模式,寻求新的产业竞争优势的客观要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必要条件。我们一定要以当代高新技术为依托,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服务业与工业相融合,按照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要求,科学地实现产业资源高效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引领我国经济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金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0-12-13

2.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N].广州日报,2009-6-8

3.刘钊.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J].山东社会科学,2011(5)

4.彭兴庭.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5)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4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047-03

一、创业型经济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

(一)创业型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创业型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现代管理学之父美国彼得·德鲁克提出。中外学者普遍认为,创业型经济是一种通过创业活动,以创业型中小企业为依托,以知识创新、创意和创造力为核心要素,以知识外溢和扩大竞争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兴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管理型经济相比,创业型经济具有以下特点。(1)更加注重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创新是创业型经济的本质和灵魂,它与创业的互动融合构成了创业型经济的基础力量。企业家的创新、创意和创业活动是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最核心的要素。(2)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物本”经济,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特征,具有极高的物质依赖性,经济增长建立在物质的大量投入和规模的持续扩大的基础之上。而创业型经济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作用,重点发展以技术产品、知识产品、创意产品和信息产品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解决传统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产品低质化的瓶颈问题,促进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3)更加依赖中小企业作用的发挥。创业型经济需要通过创业活动来实现,而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对创业、创新和就业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了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小企业是创业型经济的微观基础和重要途径。(4)高风险性。中小企业是初始创业的主要方式,而资金短缺、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配套政策不完善和市场竞争环境差等问题又恰恰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使其发展面临着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转向创业型经济

国外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但消费不足,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更加突出,绿色贸易壁垒增多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具有创新性、自主性和可持续性的创业型经济就成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创新型经济来带动。中国经济发展要解决国外市场需求缩减和国内消费不足的问题,关键是要弱化或者纠正原有的过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转向国内市场的培育、开发和扩大,实现向扩大内需的转变。实际上,扩大内需的实现必须创造更多新产品、培育新需求和促进尽可能多的人实现充分就业。创新型经济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佳方式。(2)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抢占世界经济发展主动权和推动国家创新的重要依托。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下,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经济发展重心转向了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以巩固和扩大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中国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掌握更多主动权,也必须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上实现新突破。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在这种背景下,只有依托创业型经济进行全面创新,才能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保障。(3)发展创业型经济有利于扩大就业。就业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对于当前就业渠道和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能力有限的中国而言,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实践也证明,创业型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具有巨大作用。据统计,仅5%的成长型创业型企业可以创造77%的新就业机会。

二、创业型经济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创业型经济要求中小企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创业型经济的核心特征,又是其推动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发达国家对科技创新核心技术的争夺,自主创新能力在经济竞争中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作为创新型经济微观经济形态主要载体的中小企业,虽然在技术创新中取得较大进展,但相对于成熟的大型企业而言,其在技术创新特别是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掌握上明显处于劣势。中小企业一般处于传统产业或者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新产品开发有限,主要依靠模仿大品牌产品或集中于成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通过“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这主要是其技术水平落后导致的结果。在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形成新的需求领域,是创业型经济赋予中小企业新的历史使命。

(二)中小企业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创业型经济是对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以牺牲资源、环境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纠偏,它通过开发出更多的知识产品、技术产品、信息产品、创意产品,形成低碳化、高技术化生产销售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短期效益增长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中小型企业应实现产业选择的新转向

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所处的一般加工制造、批发零售等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以及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往往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利润微薄、竞争力不强。而具有先导作用、高竞争力的知识型和高科技型企业则相对不足,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新型服务业发展缓慢。创业型经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应实现新的产业转向,由传统行业转向知识性、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既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

三、创业型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战略转型方向及路径选择

中小企业与创业型经济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创业型经济发展需要中小企业的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顺应创业型经济的发展环境,而且缺乏中小企业的支撑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难以实现。实现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其必须选准转型基点、把握转型核心、优化好转型路径。

(一)转型基点: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需同时兼顾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创业型经济的本质所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利用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关税、强制性绿色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反倾销、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市场准人等方式限制、阻止国外产品进口的趋势必定更为严厉。在此背景下,企业必须履行更大的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才能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掌握更多的竞争主动权。中小企业所处在的传统行业和产业链低端,是最容易产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环节。中小企业由于技术水平落后,过于追求效益的高速增长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往往对资源使用效率和环境保护重视不足,这就出现了企业效益短期增长与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的局面。企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管理资源不足等问题往往是由于企业过分追求增长的高速度、跨越性造成的,甚至还可能会带来倒闭的风险。0而现实中,中国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其不仅体现在资源环境的保护上,还体现在产品质量低下、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权益上。当前社会出现的毒奶粉、毒胶囊、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就是最有力的佐证。既损害了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权益,又给企业带来了罚款、停业整顿甚至倒闭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既要考虑企业的利益,更要履行社会责任,这是其转型的根本立足点。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增强消费者权益、商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意识,正确处理好企业高位增长与长远发展、企业短期利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关系。改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原材料和废弃物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企业由“高增长”的跨越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二)转型核心: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基石。技术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产品缺乏是导致中小企业在竞争处于劣势的关键所在,其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实现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企业内部而言,首先是要树立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创业型经济以企业家的创新和创意为基础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必须解放思想,彻底改变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并将创新思想和意识传送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贯穿到各项管理工作当中,不断培育和发展企业的创新文化。在政策制定上,要加大创新和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在创新方向上,既要改进和完善传统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又要加大对绿色、低碳、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力度,力争在新技术领域掌握更多主动权,以适应未来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创新方式上,坚持企业内部创新人才培养与外部引进、企业独立研发与产学研相结合,加强企业与技术优势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构建技术研发联盟,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实际生产力能力,开发出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企业外部来看,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创新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在直接资助、财政担保和贷款贴息等方式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构建强有力的创新扶持激励机制,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力度,解决中小企业核心技术瓶颈难题。持续推进产学研联盟、合作基地建设,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水平。完善知识产品保护制度,在发挥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作用的同时,要加快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咨询机构和无偿救援组织等,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业务咨询、纠纷调节和维权创造良好环境。

(三)转型路径:低成本化转向高质量化、单独分散竞争转向联盟竞合、多元化转向专业化

(1)由低成本化转向高质量化。依托低成本优势和资源的高度消耗是众多中小企业获取市场空间和利润的主要方式,但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低成本策略并不是创业型经济所倡导的,其或许可以为企业创造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建立持久的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无法与成熟的大型企业竞争,实现长远发展。在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下,依靠产品的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服务优势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中小企业必须向“专、精、特、新”的产品的高质量化和服务水平的高水准化发展。加强技术研发,依托和强化自身优势,促进产业链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移,开发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塑造产品品牌,通过提高产品和企业品牌形象及知名度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突出服务特色,以高效、优质、特色服务优势构建企业新的竞争点。(2)由单独分散竞争转向联盟竞合。技术水平有限、资金不足和产品附加值不高决定了中小企业难以与同行业成熟企业进行抗衡。而社会经济发展也逐步由“对抗”走向“对话”,由“竞争”转为“合作”。未来时期,中小企业如果继续沿用“单打独斗”的方式将难以奏效,实现联盟竞合才是明智之举。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分析企业资源、优势、能力和发展定位,通过企业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合作。一方面,接受大型企业收购、兼并、重组,实现优势互补,依托大企业的资源、资金、技术优势解决技术、品牌和营销渠道等瓶颈问题,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组建战略同盟。利用自身的技术、生产或者服务优势与其他企业参与合作,通过风险、成本分担,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成本和风险,提高产品和企业综合竞争力。(3)由多元化转向专业化。实践证明,受制于资金、技术、人力等因素,中小企业大规模扩展业务范围和市场空间并不足取,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企业必须专注于优势领域或价值链环节。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进一步根据市场细分和经济发展方向,结合自身优势,明确和调整市场定位,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机制创新等方式培育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以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对于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或者环节,应予以外包、出售、切割或关停,集中技术、资金和人力发展核心业务。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5

2广东建设创新型城镇的实践分析

创新型城镇建设在广东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但在近年广东大力实施“双提升”战略的政策推动下,不少经济强镇纷纷通过推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正在积极践行创新型城镇的建设,并在实践中形成如下的发展模式和主要做法:

2.1发展模式

在实践中,由于各城镇自身条件的差异,其创新型城镇的建设往往具有不同的创新元素,体现了不同的创新模式和道路。根据产业类型和发展思路的不同,在强调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有的偏重以技术创新提升改造特色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型、有的偏重发展知识、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现代“智”造型,有的偏重发展现代农业的现代农业型。

2.1.1现代制造型

坚持通过技术创新改造提升自身特色产业是广东众多制造强镇探索建设创新型城镇的主要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东莞的大朗镇。东莞市大朗镇是首批中国羊毛衫名镇,毛织业过去一直是大朗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近几年来,大朗镇政府通过出钱补贴购买数控机,掀起了一场以设备升级带动产品升级、产业链从生产向研发设计、品牌创造等上游新兴产业延伸的传统优势产业强镇创新发展之路。目前全镇企业使用数控织机数超过1万台,可节省劳动力近8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近20倍,从而促进毛纺业2010年实现跨越发展。更难为可贵的是,国家重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CSNS)落户大朗,对大朗建设创新型城镇将产生深远影响。依托散裂中子源项目,大朗将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科技新城,集聚一大批世界顶级科学家和高端产业的实验用户,催生医学、新材料、新能源、纳米等一大批新兴产业,成为真正的创新型城镇。

2.1.2现代“智”造型

顺德北滘镇作为全国知名的经济强镇,家电制造业优势显著,是国际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北滘镇坚持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之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改善服务,完善专业镇配套与服务体系,通过抓服务促创新,抓工业设计撬动产业升级来加快创新型区域的建设,特别是2009年9月,国内规划最大的工业设计产业基地———广东工业设计城启动建设,标志着北滘镇创新发展驶进了以“智造”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之路。目前,省区共建的广东工业设计城占地2.8平方公里、总投资22亿,2011年被评为“国家创新型工业产业化基地”,并成功入选省现代服务业500强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北滘镇正走上一条以现代服务业引领城市经济和创新能力提速发展、逐步从工业强镇向现代“智造”城镇转变的集约化发展的新路子。

2.1.3现代农业型

韶关的江尾镇从1998年开始试种兰花,2005年被认定为省级兰花专业镇,短短的五年时间,江尾镇通过不断完善公共创新和服务平台,增强江尾镇兰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兰花生产品种由400多个发展到目前的1000多个,产值从4000多万元提高到现在的3亿元,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强镇的创新发展之路。

2.2主要做法

纵观当前广东众多经济强镇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实践,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共同的做法。这些做法主要有:一是注重建立健全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从实践来看,建立健全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已成为广东城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做法。如中山东凤镇于2008年开始打造中山市家电创新中心,相继引入了中国电科院、中国家电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德国莱茵、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广州大业工业设计公司等国内外知名机构,为中山市家电产业提供从产品工业设计到检测、认证的一条龙技术服务,目前已初具规模。二是注重强化产学研结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随着近年来省部产学研合作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城镇通过与国内重点建设高校建立对接,引入全国创新资源服务城镇创新及研发。如东莞石龙镇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26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并在广东工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率先设立石龙镇科技发展基金,重点引导和支持高校科研人员帮助专业镇企业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和人才培训问题。三是注重通过区域品牌建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如东莞大朗镇创建了“大朗”区域国际品牌,完成了“大朗”图形商标及VI系统的设计制作,并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注册。花都狮岭镇制定《狮岭镇鼓励企业打造品牌奖励办法》,同时通过广交会、亚太皮革展、米兰皮革展、上海皮革展等平台加大推广“中国狮岭”、“狮岭皮具”等区域品牌,每年举办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2010年的“CCTV走进花都狮岭大型晚会”,更是通过央视平台对区域品牌进行深度推广。四是注重促进特色产业发展逐步走向服务化和高端化。如虎门镇通过举办国际服装交易会、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等,大力发展服装相关的现代服务业,推动服装加工业向品牌集群和创意集群转型。五是注重改善经营环境促进创新创业。如东莞北滘镇出台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另外,出台《北滘镇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扶持办法》,每年安排1500万元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安排500万元用于扶持工业设计企业发展。

3广东建设创新型城镇的理论探索

从广东一些城镇探索建设创新型区域的实践来看,在不同路径下,城镇创新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城镇创新的动力和方向也有所区别。但从总体来看,这些城镇在努力迈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过程中,产业发展主要依靠企业创新创业、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业向高端形态演进来实现;城镇自身的发展则依靠高新技术在城镇建设、城镇管理的应用和创新环境的改善来实现。根据上述实践以及发展特征,我们进一步对广东建设创新型城镇建设的理论进行了探索。

3.1创新型城镇建设的基本条件

不是所有的城镇都适合进行创新型城镇建设的。从实践来看,当前广东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比较成功的城镇大都具有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特征,这为我们借鉴世界经济论坛关于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去探讨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世界经济论坛根据经济增长动力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将经济发展划分为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三个阶段以及两个过渡阶段(如图1)。按照上述世界经济论坛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人均GDP处于9000~17000美元是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阶段,17000美元以上就进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创新型城镇的建设,其本质从根本上讲就是处于从要素驱动迈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换阶段,借鉴上述阶段划分的理论,我们将人均GDP处于或即将进入9000~17000美元的城镇作为判断城镇进行创新型城镇建设的基本条件。图1世界经济论坛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3.2创新型城镇的内涵与特征

3.2.1概念与基本内涵

创新型城镇与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市、创新型城市、国家创新体系等一样,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推导的概念,而是对现实中所出现的新兴事物的理性认识。因而,界定创新型城镇的概念,不能单纯从理性出发运用概念去框定实践,而应依据价值导向与社会发展实践引导出新的理论。从价值导向来看,创新型城镇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新型城镇,是城镇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高级阶段,是知识取代资本成为主导生产要素、知识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创新发展成为主导发展模式、知识社会逐步形成的全新发展阶段,体现了城镇发展方式向创新发展转变的价值导向,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城镇。从社会发展实践来看,创新型城镇发生的内外动因决定了创新型城镇的本质,是研究创新型城镇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从实践来看,创新型城镇的发生动因,包括三个方面主要内容:

第一,科技进步是创新型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因。上世纪以来,科技日新月异,知识产出迅猛增长,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愈发紧密,科技成果转化愈发迅速,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愈发明显,“科技兴镇”战略成为广东城镇发展的主要战略,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形态的演进,成为广东城镇发展形态转变、地区经济兴起的根本原因。

第二,可持续发展是创新型城镇发展的诱因。从城镇自身层面看,当前城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提升综合竞争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获取新的优势。实践表明,依靠资源驱动城镇发展的传统模式在区域竞争中已难以为继,唯有在现有特色发展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创建新优势,才能促使城镇在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推动城镇实现跨越发展。

第三,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是创新型城镇发展的直接诱因。自2006年国家确立自主创新战略以来,自主创新战略自上而下得到贯彻实施,从国家到省份,从省份再到城市,创新型区域建设浪潮正兴起,并最终扩散到城镇范围,在广东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城镇的响亮口号,迅速推动了广东城镇走向创新发展之路。上述对创新型城镇发生内外动因及创新型城镇建设的价值导向的分析,为创新型城镇的概念界定与特征的把握提供了重要基础。归纳其核心理念,我们认为,创新型城镇建设的核心是提升城镇创新能力,关键是城镇的知识经济化,本质是实现城镇创新发展。这既是创新型城镇兴起、演化的根本动因,也是创新型城镇建设、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创新型城镇的有关概念,给出如下定义:

定义一:创新发展模式是基于科技创新驱动的依托知识、人才、信息的知识经济新型模式。

定义二:创新发展城镇是指以创新发展模式为战略导向的新型城镇。

定义三:创新型城镇是指确立创新发展模式为主导生产方式的城镇,外延是创新发展城镇中达到成熟阶段的先进城镇,代表了现代城镇发展的基本方向。

定义四:创新型城镇建设是城镇从现实出发迈向创新型城镇的战略实施过程。其建设模式是对这个建设过程的发展形式、内容、方法及过程在形式上的归纳,它具有差异性、多样性的特点。显然,创新型城镇、创新发展城镇、创新型城镇建设的本质,都是城镇以创新发展方式取代传统发展方式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三者的差异只在于描述这一本质现象的角度、程度有所不同。从概念出发,创新型城镇的内涵应围绕转变城镇发展方式来展开。表面上看,创新型城镇是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但实际上,创新型城镇建设的核心在创新,关键在发展方式向创新发展模式的转变,方向是推动城镇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这一角度看,创新型城镇的内涵是依托创新发展方式推动城镇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发展的城镇。具体而言,我们认为,创新型城镇是城镇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1)城镇发展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创新成为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2)创新渗透到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社会管理等;(3)通过引入技术、人才、资本等外部创新资源与本土创新要素互动结合,有效开展创新活动,实现创新能力提升;(4)具有强大的创新活力,体现为创新主体活跃、创新网络开放、创新机制健全、创新环境优越、创新效益显著。

3.2.2主要特征

根据上述创新型城镇的内涵,从广东建设创新型城镇实践的发展方向来看,我们认为,城镇在从要素驱动进入创新驱动的转换阶段中,城镇的发展会呈现以下五个外部特征:一是创新能力内生化。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创新型城镇由于自身创新资源的贫乏,其创新是内部创新要素与外部创新资源互动的结果。从长期来看,创新型城镇必须将外部创新能力内生化,即通过开放型创新网络将外部技术能力与外部创新资源转化为内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获得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创新能力内生化是创新型城镇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在民营科技型企业在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科技产出大部分由本土研发机构或产学研合作组织完成。二是产业发展高端化。在创新型城镇中,作为驱动力的创新通过两方面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一是引起市场结构的变动,导致产业兴衰及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处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环节的企业将转移到周边地区,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环节则留在本土,从而促进产业有序转型或升级;二是推动技术结构的演进,导致产业不断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环节升级。因此,产业发展高端化是创新型城镇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竞争力强、产业布局合理。三是城镇发展现代化。创新型城镇建设要求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这必然对城镇建设与管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推动城镇建设与管理实现现代化。城镇发展现代化在创新型城镇的建设中主要表现为城镇规划科学、城镇功能布局合理、社会管理水平高、城镇环境优越,形成对创新的强大支撑。四是信息应用广泛化。信息化的构成要素,如信息技术、信息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本身就是重大的创新要素,因此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体现了创新的内涵,也是创新型城镇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效果明显。二是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高。五是人口素质高级化。在创新驱动阶段,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崛起,此时需要的是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与人才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创新型城镇的人口素质也不断向高级化发展,表现在高级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普通市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

3.3创新型城镇的运行机制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6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变革,创新已日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纵观国内外成功企业走过的历程,企业发展的历 史就是创新的历史、企业竞争力的不同就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不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从实质上而言取决于企业对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把握现代企业创新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理论的创新,对于指导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经典创新理论的系统回顾

创新理论研究始于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包括:创新的内涵、创新与企业家、创新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周期等内容。熊 彼特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并把创新概括为五种类型:产品创新、生产方法创新、市场创新、原材料创新和组织创新。

熊彼特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对创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过程分析。一般认为创新研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文化创新。而后创新理论的研究形成两大独立分支:一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二是以制度变革和制度形成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

1、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曼斯菲尔德、卡米恩和施瓦茨、门斯等,他们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了技术创新、将创新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进行综合,初步搭起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框架。

其中、曼斯菲尔德、在研究技术创新推广问题上,提出了模仿论。提出了技术创新与创新模仿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变动的速度。为了考察同一部门内技术扩散的速度和影响技术扩散的各种经济因素的作用,他提出了四个假定: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专利权的影响很小、在技术扩散过程中新技术本身不发生变化、企业规模的差异不影响新技术的采用。

卡米恩和施瓦茨在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市场结构论。他们主要从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状 态之间的“中等程度的竞争”的市场结构是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

门斯在研究创新群集理论上,提出了技术僵局论。他认为, 缺乏创新是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而与此同时,经济萧条构成了技术创新高涨的主要动力,因为只用此时“资本才能克服承担风险的厌恶,并依赖于可能会获得的基本创新”。

西方创新理论引入我国后,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者跟踪世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结合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实践,对技术创新的概念、机制、过程与管理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是傅家骥等所著《技术创新一中国企业发展之路》,许庆瑞所著《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等。

2、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代表人物是戴维斯和诺思。戴维斯和诺思在《制度变革和美国经济增长》中阐述了制度创新的含义、制度创新的推动因素、制度创新的过程分析。他们认为,制度创新是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

此外,在制度创新研究中还有舒尔茨的制度调整论、拉坦的诱导性制度变迁理论。舒尔茨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服务的提供者,必然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变迁以及经济的动态增长而做出反映和调整”。坦提出“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对制度变迁需求的有力来源”。

国内在制度创新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常修泽所著《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丁栋虹所著《制度变迁中企业家成长模式研究》等。常修泽结合我国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形式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实践,对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总体设计、运作方略以及创新协同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丁栋虹用组织模式、交易费用模式和代理模式对企业家的创新进行了系统的制度分析,将中国企业家与企业制度理论研究进行了有机融合。

二、现代创新理论研究的三大拓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变革,现代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呈现出动态非线性的变化特征,各种因素对企业创新综合产生各种影响如消费者需求的多变、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变革等,企业创新也普遍表现为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工程,经典的企业创新理论在新时期日益凸现了其局限性。因此,国内外学者从20世纪末逐步开始对经典创新理论进行持续拓展,这种拓展体系分为三大方向,即从局部研究向系统研究方向拓展、从点状研究向网状研究方向拓展、从一维研究向多维研究拓展。

1、 从局部研究向系统研究拓展。现代创新理论研究逐步从局部创新研究向系统创新研究进行拓展。美国学者纳尔逊和温特创立了“创新进化论”这一独特新颖的理论分支,它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融合 ,他们认为创新是一个系统总体的概念,创新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组织等多方面的内容。基于“创新进化论”的推动,创新理论逐步由对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创新等的局部研究走向综合性创新研究,即创新理论不断呈现系统化、整合化和集成化的特征。

20世纪70 年代中期以后,迪隆、厄特贝克等人则进一步指出提高技术创新效果的关键在于合理处理好各种要素的匹配关系,发挥协同作用。此后,许多学者如弗里曼、多西等在更广的 范围开展了技术、制度等的综合性创新研究、从而促使创新管理的集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集成的思想和原理逐渐在管理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颜西提教授在其代表作《科技整合》中提出了集成的概念。他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技术集成管理更加有能力应付不连续的技术创新”。

2、从点状研究向网状研究拓展。现代创新理论研究逐步从点状创新研究向网状创新研究进行拓展。国内外者在对创新的本质及特征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认为创新是多维的、非线性的、网络的、互动的过程。为更好地说明创新产生的过程,不同时期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创新模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相继推出了五代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模式,分别为技术推动模式、市场需求拉动模式、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一体化模式和系统集成网络模式。由此可知现代创新理论正由点状研究向网状研究拓展。

近年来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从不同的出发点开始、即不同的创新价值链中的所有环节都有可能创新。1996年,布烈松在其《经济互相依赖和创新活动》中指出不同类型的创新组织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影响着创新活动,并且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且这种相关性可以通过“创新簇”的概念进行描述。“创新簇”存在的基本原因就是因为存在创新网络。

弗里曼在《Research Policy》中发表论文提出,创新网络是为了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具有非正式和隐含特征的关系。他把创新网络的类型分为合资企业和研究公司、合作R&D协议、技术交流协议、直接投资、生产分土和供应商网络等类型。

瑞典网络学派关于网络的理论模型包括三种构成要素,即参与者、资源和活动(即参与者的行为)。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之间相互结网,行为主体的特征是通过其在网络中的活动来体现的。

3、从一维研究向多维研究拓展。现代创新理论研究逐步从一维研究向多维研究进行拓展。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创新理论研究逐步开始关注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统创新理论是以经济利益至上为价值取向的,这往往与社会发展的多维性产生矛盾,因此创新的主体与创新的对象和社会、环境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不断发展的统一体。与之相对应,对创新效果的评价也由一维向多维转化,即我们除了用经济效益外、还必须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来对创新进行评价,通过对创新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系统效应研究,建立起创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维评价模型对创新进行评价。

结合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呈现多维化,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要构建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R&D能力、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以及创新产出能力等外,还要包括创新社会效益和创新环境效益等,在这方面国内已经有部分学者做了深入研究,如向刚,汪应洛在《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要素构成与评价模型》中提出了评价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体系框架模型,这一模型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综合能力体系,包括创新能力,创新基本能力、机遇与环境三个层次,其中创新基本能力中包含经济效益实现能力,机遇与环境层中包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等因素。毕克新在其所 著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中建立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来评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其中产品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包含产品创新环境效益指标,工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包含工艺创新社会效益指标。

【参考文献】

[1] 程莉: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1999(6)。

[2] 黄群慧、张艳丽: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的关系 [J],改革,19970)。

[3] 毕克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6。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7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河南成功实现了从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过半,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带动作用;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加强,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0亿斤左右,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首位;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和水平不断提高;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实现较大提升,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水资源配置和防洪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初步形成,重点产业带和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总体上看,河南已经进入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形成了工业为主导,农业基础巩固,服务业加快发展,基础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的重型化产业体系,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河南省统计局日前(2015)数据显示,该省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1]河南正向现代农业大省、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的战略目标坚定迈进。

河南通过与中部地区和全国的对比,对河南的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进行研究,河南省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文化旅游和区位交通等四个方面。根据河南的产业资源优势,同时结合河南省的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战略规划要求,可以将河南省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体系构建框架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基于河南省物质资源优势的产业,其中包括农业及农副业产品生产现代化、原材料加工产业和采矿冶炼等方面的产业。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副产品生产体系也比较完善,且自然资源总量比较可观,因此河南省应当依托河南省的这些物质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农业、农副业、采矿冶炼业的产业结构转型,使其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和高科技化,以实现产业链的价值上移。

第二层是基于河南省人力资源优势的产业,如制造业、生产服务业等。河南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与外包服务型相结合的的新兴产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结合的高科技产业,以此加快河南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第三层是基层区位交通优势的产业。河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河南省可以利用地理区位上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加工组装等产业。第四层是基于旅游文化资源优势的产业。河南的历史、人文、旅游资产综合总量绝对可以排进全国前三。因此,河南省可以依托河南厚重的人文历史和旅游资源,提高文化、旅游创意等产业的层次。以上四个层次呈“金字塔型”排列,充分体现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延续性、开放性、集聚性、可持续性和创新型,同时又彰显出鲜明的河南特色。

二、河南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难点[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在于调整发展结构与构造现代产业体系,必须破解制约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目前,河南省正在经历由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转换的重要时期,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存在诸多的难点和制约因素。

(一)传统产业结构存在缺陷

近年,河南省产业结构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仍然没有摆脱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基本结构,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产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传统产业依赖特征。河南的多数产业拥挤困守在产业链的上游和价值链的低端,产业发展被长久固定在较狭窄的空间。随着资源、能源和环境对河南经济发展的现实性约束日益强化,当前这种传统产业结构体系是不可持续的。河南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惯性不断加剧经济增长中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与全国和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河南能耗指标相对偏高,污染排放治理任务更为艰巨。

(二)发展方式转变难度大

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可逾越性决定了河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一蹴而就。河南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重化工业还是河南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传统产业升级压力大,短期内大规模降低资源型、高耗能产业、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仍不现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通过转变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制定法规、创造环境、转换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进而推动市场主体――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实施清洁生产,推进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并提高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素质,实行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来增加产出,以此取得的经济发展。可以预见,河南省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将会遇到较大的障碍,而通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来实现突破将是一个主要路径。

(三)产业同构造成过度竞争

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河南省产业之间、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严重的地方利益导向,进而影响了地区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产品结构雷同,专业化水平低,相互争夺原料、能源、市场,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均有待提高。在产业选择上,虽然各地也有各自的发展重点,但在总体上呈现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没有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区域内竞争多于合作。在以外延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主导下,河南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特色不明显,趋同的产业结构,对河南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从客观上看,产业同构已经导致了区域之间的产业互补性弱,跨地区的产业分工合作难以展开,区域整体产业优势难以形成。因此,如何发掘自身产业优势,突出产业特色,也是当前河南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四)相关配套支撑系统不完善

河南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基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优秀创新人才少,基础学科的研究投入少,产学研合作不畅。2008年河南R&D经费内部支出用于试验发展、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比例为92.6:6.2:1.2,数据表明河南科技投入主要偏向于试验发展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战略高技术研究不够。这种重“术”轻“学”的倾向近十年来改观不大。同时,科研内容产业化导向不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导致科研成果转化难。除此之外,在信息共享平台、人力资源开发平台和物流平台等产业发展支撑平台建设上相对滞后,成为制约河南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短板。另外,在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诚信的环境、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和提高。

三、河南省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

全球经济已进入充满不确定性的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将转向促内需、调结构。在此宏观经济形势下,未来一个时期河南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突破“路径依赖”,规划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蓝图

所谓突破传统产业体系的“路径依赖”,就是要突破传统产业体系的观念束缚,就是要突破以往的产业发展习惯,向产业链的下游和价值链的高端挺进,扩张产业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就是一次大突围,而突出重围就要以产业规划和产业体系规划设计为突破口。首先要在《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基础上,按照创新的规划设计理念,统一规划设计出产业可持续发展、可不断扩大的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蓝图纲要,这个蓝图纲要应该是可根据产业发展新动向调整的动态蓝图。

(二)借助经济危机或全球经济不景气,加快瓦解传统产业体系

国际金融危机或全球经济低迷强烈冲击是对全球所有产业和河南现有产业的检验和遴选。未来一个时期,就是借助经济危机的影响,迅速展开产业结构调整,瓦解传统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一方面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关停或改造“三高一低”企业,另一方面按照河南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主体框架要求,引进“三高两低一自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低耗能、低污染、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新产业项目或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链完整、高附加值环节比重明显提高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打破第三产业发展的僵局

河南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经在30%上下徘徊了十几年,列全国倒数第一。今后要借助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破这个僵局,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以信息化为基础,以大型服务企业集团为载体,依托人力资源优势,集聚高端人才,全面提升服务业的规模与能级。金融业、物流业、旅游业、生产业、文化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要有明显的突破性发展。

(四)扶持先进制造业做强做大,带动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做强做大先进制造业就是做强做大现代产业体系。一要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努力促进和扶持一批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发展,抢占产业制高点。例如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生物制药、新型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二要带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变。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机械装备、纺织服装、食品、有色、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促使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制造业方向发展。

(五)培育“蜂王型”产业骨干企业,打造更多的“蜂群型”产业集群。

要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步伐,提升产业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就应该大力培育以“蜂王型”产业骨干企业为核心,以“蜜蜂型”企业为配套的“蜂群型”产业集群。一要培育更多在产业链中起领导和决定作用,并拥有较强核心技术或核心能力的“蜂王型”企业。二要培育大量“蜜蜂型”企业,在生产制造产业链中形成与“蜂王型”企业分工合作的配套企业群。三要培育“蜂王型”企业和大量“蜜蜂型”企业分工合作构成的“蜂群型”产业集群。

四、河南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模式

河南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需要围绕产业的结构、组织、业态三大元素,按照“蘑菇云模式”[3],从根基、顶盖、梗干、动力四个方面展开。

一是以本土的优势资源和传统支柱产业夯实现代产业体系的“根基”。以本土矿产、农产等资源为基础的冶金、建材、化工、轻纺、能源等工业构成了河南省的传统支柱产业。当前,河南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仍然离不开这些产业的支撑,但需要以承接转移、延伸链条、技术改造、垂直整合为重点,加快初级加工环节集约化、绿色化改造,增强产业链终高端产品带动能力,加快推动产业改造升级。

二是以高成长性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顶盖”。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等高成长性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旅游、文化等高成长业,以及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将产业做高、做新、做轻,全方位融入全球价值链并逐步提升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的“顶盖”。截至2015年,河南在近7年的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培育了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化工、有色金属、物流商贸、电子信息、钢铁等十五大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的产业集聚区达100多个。[4]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众创平台”等战略政策的逐步落地,河南的产业集聚区将会继续加快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主导产业的结合,成为未来构建河南现代产业新体系的重要引擎。

三是以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铸造河南现代产业体系的“梗干”。河南省应把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现代科技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作为做强现代产业体系“梗干”的关键。应围绕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成长性产业,围绕现代农业,转变经营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和都市生态农业;应通过推进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业态复合型产业,从而提升三次产业的综合竞争力,锁定相关产业价值链高端;应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依靠成本优势应对发达国家竞争,依靠产业体系和高素质劳动力优势应对发展中国家竞争,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由此,建立河南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综合平衡发展的新的产业体系。

四是以制度和技术创新为河南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动力。河南应立足内陆欠发达地区的特殊经济与区位条件,依托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践中,应以经济全球化为导向,在招商、土地、通关、税收、物流等方面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本土产业提供特殊的政策支持,并创新政府协调与管理机制,优化组织保障,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提供外源性动力支持。应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构建跨地理边界、组织边界和知识边界的战略联盟组合,加快形成产学研协同的自主创新体系,引领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功能创新,实现向“微笑曲线”左上端攀升;通过管理能力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优化业务组合和业务流程,提升品牌形象和渠道效率,实现向“微笑曲线”右上端攀升,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提供内源性动力支持。

总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河南省必须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时机,加快构建基于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争取用5~ 10年的时间,初步搭建起具有河南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框架,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型,推动河南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先清,王伟.产业集聚带来稳中向好,河南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N].经济日报,2015-8-16(1).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8

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标志着广西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站在时展的新起点,认真研究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十分重要。

本文以文献资料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发展优势以及发展措施等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广西新发展战略体系中,知识经济是实现发展总目标应选择的战略重点;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则是广西在知识经济时代占得发展先机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缩短乃至赶上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重要契机的观点。

一、对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的深入认识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向民族文化的延伸、向民族地区的拓展,也是创意产业追求文化异质性的必然结果。

从20世纪末创意产业的概念面世起,人们就将其视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但随着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研究者发现,它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产业概念、产业属性和产业分类。它既有为消费者生产休闲娱乐等精神产品的一面,也有与生产、管理和服务耦合导致产业升级、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的一面。不能简单地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作为等同概念加以理解,或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高端,是文化产业中的创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产业范围、产业运行状态和驱动力基础。它们之间的联系不是由产业链来决定的,而是由价值链定律来完成。在价值链的连接中,创意产业始终处于文化产业的上游,借助于新技术分配利润的特权参与利润分配,而不是通过生产来获取更多利润的特权。对文化创意产业业态及属性之认识的突破,有助于我们在广西新发展中,以新的理念去建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寻找着力点。

二、从时代背景的特点看广西新发展

当前,从世界范围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的后工业时代。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迈向全面小康社会。这些时代背景,对广西构建经济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后工业时代的广西新发展

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一个与传统的工业文明不同的后工业文明时代。在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成为主要经济成分。创意人力资本代替传统的劳动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投入要素。生产目标从无限制的开掘自然资源转向文化资源。文化的资本化和产业化成为后工业时代的崭新课题。在此大的时代背景下,广西新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将丰富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山地特色文化和海洋新文化资源变成巨大的文化资本。以此为竞争基础,高起点构建经济体系,在未来发展中占得先机。

(二)科学发展语境下的广西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广西新发展,必须处理好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以及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关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广西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要抓住新一轮发展的机遇,通过14+4产业的发展夯实经济基础,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应不失时机地抢占知识经济、创意经济发展的高地,未雨绸缪、捷足先登,不失为扭转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广西经济之战略举措。从另一角度看,目前广西工业结构中,很多企业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环境危害或潜在危害较大。而发展对自然资源依赖度低、对环境危害小、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理性选择。

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还是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提高的关键。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提高,有赖于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共同增强、平衡发展。文化创意作为文化发展的新兴驱动力,在提高区域软实力中发挥着重要的前锋作用。广西在发展硬实力的同时,发展文化软实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旋律中的广西新发展

现代经济理论证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人民生活水平越过温饱线走向小康后,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就会强烈凸显。2009年,我国人均GDP仍达到3600美元左右。人们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需求之后,有“钱”和有“闲”追求高质量生活。在消费中,体验式的文化消费比重肯定会逐步加大。而能够满足人们这种消费的,只能是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然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现在开始,距离2020年只有十年的时间。广西要实现发展新跨越,就应在构建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的同时,积极发展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知识经济。这样才能满足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

三、广西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广西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成功的产业范例和品牌,以及背靠大西南、面向东盟的市场拓展优势。

(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依山而居、临海而生,以壮族为首的12个民族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创造了颇具特色的传统山地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海洋新文化。可以说,广西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山江海三位一体、多根、多源、与时俱进、包容汇合的山与海结合的新型文化态式。这些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不可重复性、不可复制性以及异质性、植根性是广西文化创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基础。

(二)成功的产业范例及知名品牌

近年来,广西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一批有影响、有特色、有实力的文化品牌,有的品牌甚至成为我国创意产业的旗帜。

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旅游文化品牌,以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为代表的会展文化品牌、以南宁国际民歌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品牌,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演出文化品牌,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代表的出版文化品牌,以乐满地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品牌。特别是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不仅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以《印象·刘三姐》创意理念的相似演出已在全国形成了“印象系列”,并首度输出国外。

(三)市场拓展的优势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定位应是“立足华南、面向东盟、辐射大西南”。

广西是华南、西南与东盟交汇处,是中华文化圈和东 南亚文化圈的交汇点,文化的特点是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广西壮、侗语民族有与东南亚国家泰、岱族、侬族、老族、掸族等20多个“同源异族”的民族关系;主要分布在北部湾的京族与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越族)更是跨境而居的同源民族。东南亚地区有着对广西民族文化内在的认同性。同时,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作为中国的窗口与东盟的全方位交流合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期。对于民族文化而言,只有为区域之外的文化所认同和接受,并与其它地域文化竞争,才能降低“文化折扣”、凸显文化的软实力。发展面向东盟的创意产业,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及文化背景的优势,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广西分别与云南、贵州两省接壤,北部湾是大西南唯一的出海通道。随着北部湾港口经济的发展,以及西南地区对外经济交流的扩大,广西与西南地区的经贸合作将更加密切。经济合作必然带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大西南有着广袤的面积和众多的人口。培育大西南市场,是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广西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几个重要着力点

从创造性产业发展的方法论思想出发,广西应着力从以下诸方面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

(一)创建集群式与辐射式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

第一,打造创意产业园区,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集群式产业发展模式经实践证明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种成功模式,其代表形式创意基地或产业园区是创意企业发展的更高组织形式。目前,国内外已建立了许多文化创意园区,而广西仅有桂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与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俯拾即是的局面实不相称。所以,根据民族文化的区域根植性,广西应有规划、有重点地创办创意产业园区。比如,在北部湾地区建立以海洋文化为重点、面向东盟的产业园区;在桂西、桂西北建立以少数民族山地文化为重点,面向东盟、辐射西南的产业园区。

第二,创建辐射式发展模式,实现集聚效应向其他产业的辐射和渗透。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突破单一的文化产业领域,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影响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已经是一种趋势。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是在产业关联的基础上通过创意渗透于一、二、三产业或依托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生产方式发生转变而实现的。产业的“集群效应”也会带来很多的溢出效应。集群效应及由此带来的溢出效应,使得产业园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创意、知识、技术、信息及资金的集聚区。利用创意产业园区的优势,打破围墙界限,将创新意识、创意理念向整个社会辐射和扩散,实现民族文化创意与其它产业的耦合,其作用和意义不亚于创意园区本身。集聚发展模式与辐射式发展模式相结合,使创意向整个经济活动渗透,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创意经济,更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更加顺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具体来说,广西在发展创意产业园区的同时,利用园区的集聚优势,将注入民族文化因子的创意向全社会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辐射,通过产业耦合,打造民族品牌,提升社会经济的量与质。创意产业融入农业,使农业的产业属性发生转化,淡化农业的种植功能,增强观光、旅游、生态功能,形成复合型农业新业态、新型创意旅游农业;创意与旅游业耦合,形成民族旅游创意产业;创意向传统制造业渗透可形成衍生创意产品。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教育的高度发展基础上的,创造性的教育与开发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基础。

从学科专业的关联性来看,广西高等教育对发展创意类专业有一定基础,但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专业,更没有构建起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创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当前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成为科技强势与文化强势高度关联的领域,对专门人才特别是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有一种特殊的战略需求。因此,广西应鼓励各高校大胆整合各种学术资源,建构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的新兴学科专业。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大学,应创造条件率先设立培养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的学科专业,如“文化创意学”等,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

(三)建立引“人才”与引“创意”结合的企业运作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面的,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是综合的。但在所有这些人才中,能够在相应领域、相应题材中创造出巅峰文化产品的巅峰人才最为难能可贵。这种特殊人才固然在本土培养是上策,但运用利益原则将其引进,或引进其“创意”也不能视为下策。毕竟,这种人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广西要加速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只有跳出传统思维,大胆利用区内外人力、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才能大有作为。政府和企业应更新人才观念,对特殊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不来人才,可以引进“创意”;就像重视招商引资一样重视引进“创意”。

国内外几个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运作模式值得借鉴。

一是好莱坞的运作模式。美国的好莱坞是现代电影工业的典型。它并不拥有自己的编导演人员,但有一个核心团队负责管理和创意项目策划,再根据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资金和人员来拍摄,这样既避免了过重的负担,又能采用世界最优秀的创作人员。二是《印象·刘三姐》的运作模式。《印象·刘三姐》是公认的民族文化创意精品。然而,在项目的主创团队中,多数精英人才并不来自广西本土。引入这些国内乃至国际名家、大师以及他们的创意,就使得项目从一开始就在高水平、高层次上运作,为出名品、出精品奠定了基础。

五、结论

(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是实现广西新发展总目标的战略重点。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则是广西在知识经济时代占得发展先机的重要战略措施。

(二)广西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成功的产业范例和知名品牌,以及市场拓展优势。广西只有发展彰显“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文化创意产业,才能体现文化的异质性和不可替代性,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从而缩短乃至赶上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广西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应突出创新思维,着力创建集群式与辐射式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建构引“人才”与引“创意”结合、引“资”与引“智”结合的企业运作模式,探索一条符合时展要求、具有广西特点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奚建华,从文化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现实走向与逻辑路径[J],浙江学刊,2007,(6)

[2]荣跃明,超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本质与特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5)

[3]梅瓶,英国创意阶层形成和发展[D],中国美术学院,2009

[4]叶舒宪,迎接文化产业的新时代需要文化自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3-16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09-12-11],http://china.com.cn

[6]徐仲伟,周兴茂,谈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7]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科学发展在广西[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广西社会科学院,2008年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9

信息时代的发展和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在建立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之上,当前社会产业经济创新发展开始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力度,通过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生产知识密集型信息技术产品来博得市场消费者的青睐。无论哪一行业,要想在信息时代下博得头筹就必须遵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尽快取得产业创新,推动企业经济创新发展。

一、信息时代下经济创新发展的形势

(一)企业经济创新发展以技术创新为重任

1、企业技术创新向开放性发展

信息时代下,技术创新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故步自封下获得创新发展。当今时代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竞争时代,如果企业守在自身固定的范围内,不向外、向长远看就容易受到自身的限制,也就无法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十三五我国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理念,国家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投入到产业创新发展之中,因此企业经济创新要做到技术创新,以新技术为支撑促进企业对外开放,吸收更多创新感。

2、企业技术创新向协同性发展

信息时代下,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技术向着协同化发展,现今各个产业链在网络平台上打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能够互相交流,做到资源共享,更有区域间的发展融合了政府、企业、研究所等多个组织机构,不同性质的组织机构可以利用信息平台互通有无,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当前,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通过协同创新平台获取自身需要的技术和灵感,而且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创新平台将国内市场上的经济主体和组织机构连接为一体,极大的促进了各个组织机构以及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提升了经济创新发展的研发效率。

3、企业技术创新向跨界融合性发展

信息时代背景下已经延伸出一条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以一系列新技术为辅助的经济链条,当前经济发展越来越突出信息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特点,产品创新也多以能够渗透人们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二)企业经济创新要求广泛汲取创新型人才

信息时代背景下,产业经济创新发展依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因此需要重视汲取创新型人才,这是现阶段经济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具备创新型人才,才能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一切的发展都是以人为基础。

二、推进企业经济创新发展的策略

(一)加快技术创新,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想在信息时代下发展信息经济,提升经济创新发展速度,就需要大力支持技术创新,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以技术带到企业其他方面的发展,从强化核心竞争力开始,完善企业经济创新发展。

(二)加快产品创新,用产品打开市场大门

经济创新发展要重视发展产品创新,产品的投入能够带动消费,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内产业产品创新能够帮助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大门,争取到国外优质的市场资源,对推动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帮助。

(三)加快模式创新,焕发信息经济发展活力

企业经济创新发展要加快模式创新,其中经营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现阶段已有众多企业开始探索信息化的经营模式,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为传统产业部门和新型产业部门同时提供了经营模式的创新发展方式。自从互联网+被提出后,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迎来了繁荣的局面,为企业创建电子商务模式、在线定制模式、O2O模式等电商模式奠定了基础。

三、结束语

信息时代下的经济创新发展致力于打造出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协同化的产业圈,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经济创新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从政府、企业到社会人员都应积极投入到经济创新发展之中,形成创新自觉,激发全社会的经济创新热情,推动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10

1 现代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创业的推动作用

1.1 拓展人脉

在创业过程中,人脉的拓展尤为重要,它会对创业成功率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对于人脉拓展而言,社交媒体的合理使用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又极为明显。在创业者看来,要想获得人脉与关注,无论是使用微信还是微博,都是既困难又简单的。说其困难,原因在于微信与微博等现代社交媒体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们所面向的对象有所不同,因而在获取人脉之时亦面临相应的局限;说其简单,原因又在于微博能够采用制造热点话题、使用微博推广等方式加强宣传,以此获取更为广泛的关注,而对于微信而言,同样能够借助公众号等手段提升关注度。大学生在创业之时,可以对微博、微信等现代化的社交媒体进行巧妙地利用,以此积累人脉,这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证其创业活动的成功。

1.2 提供平台

大学生创业需要有平台作支撑,在当前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且广泛普及的背景之下,如果一味地以传统创业思路为指导,必然是不可取的。现代社交媒体能够提供一个选择平台的机会于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大学生而言,不管是在哪一个领域开展创业活动,都是可以以社交媒体为支撑来进行的。举例来说,如果大学生选择在美食餐饮领域进行创业,便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制造热点话题,以此引起广泛的讨论与关注,让消费者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可通过拉手、糯米等餐饮平台加强推广语宣传,此外,还可与金融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一些折扣减免活动,例如,使用微信支付特享周五半价优惠等。由此可知,社交媒体能够提供可选择的平台于创业大学生,有利于其创业道路的铺筑。

1.3 集成化创业

除了在人脉与平台两个方面向大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持,推动创业活动的开展以外,现代化的社交媒体还有利于实现创业的集成化,对某一单一环节创业尴尬现象的发生予以避免。现代社会正朝着集成化与统一化的方向发展,传统形势下的只强调生产链中某一环节的创业模式已失去先进性,逐渐被新时代社会与市场的发展所淘汰。此外,以消费者为视角来分析,一条龙的服务需求越来越明显,这同样要求大学生开展集成化的创业活动。利用现代社交媒体,大学生在创业之时能够更好地将不同环节集合起来,提供能够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的优质服务。

2 大学生利用现代社交媒体开展创业活动的制约因素

2.1 虽了解社交媒体但欠缺创业意识与实践经验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现代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均很高,但是,他们利用社交媒体开展创业活动的意识却相对欠缺。大部分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之时,仅将其视作一种娱乐与休闲的工具,很难充分把握其营销价值。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普遍不会以社交媒体为依托进行市场的拓展。虽然现阶段已有部分大学生具有了利用现代化的社交媒体开展创业活动的意向,但其必要的工作经验较为欠缺,在大学生寻找到正确且合适的创业途径之前,依靠现代社交媒体进行创业这一先进思想只能停留于起始的计划阶段。

2.2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创业的特征并不突出

目前,诸多现代社交媒体均以促进人际交流、拓展人脉关系为其主要功能,大学生在借助社交媒体开展创业活动之时,只能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优化各个媒体的效果。然而,就现有的实际运行结果分析可知,基于精力、能力以及实力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大学生不具备足够的知识与能力利用并驾驭全部的社交媒体。若委托专业公司对社交媒体进行运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使用效果,但是这又需要支出大量的资金,加之国家政策等因素的限制,现阶段大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现代社交媒体的营销外包或托管,因而又成为对创业活动产生制约的一项重要因素。

2.3 社交媒体网络信息对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很多新闻媒体曾报道过互联网信息对青少年影响的事例,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接触的信息亦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现代社交媒体功能亦愈发高端。作为走在潮流前端的人群,大学生对于很多新生事物都有着广泛的兴趣与积极的探索欲望,社交媒体中有很多不利于他们成长的信息,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创业的过程中,如若不能对微信、微博等媒体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分辨,便会很容易误入歧途。

3 高效发挥现代社交媒体作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

客观分析,正确使用现代社交媒体向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需要由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政府等多方面进行引导与监管。

3.1 学校方面

要通过举行网络论坛、开展与专业相结合或者提高专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对创业知识以及利用现代社交媒体进行创业的概念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增强其创业自觉性,培养务实心态,对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不断的锻炼与提升,向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此外,还要进行网上就业指导教育以及网上职业咨询辅导等活动的积极开展,将社会实践同学生专业实践以及就业创业密切地结合起来,使大学生随时随地地利用现代社交媒体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对其正确创业意识的树立进行积极且合理的引导。

此外,学校还要对现代社交媒体进行充分的利用,积极宣传优秀创业典型,以榜样的实际经历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业队伍中去,营造并优化创业氛围,对创业工作予以不断的推M。利用公众号、微博发文或者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现代社交媒体的正确使用方法,对社交媒体的不良危害予以强调,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进而使其养成良好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多注意提醒学生专心听讲,减少学生课上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预防大学课堂出现现代社交媒体污染,影响正常上课与人才培养质量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思想修养培养必不可少,教师要时刻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发展,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鉴别有害信息的能力,构筑思想堡垒。此外,学校还可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或讲座的开设,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避免出现由社交媒体中黄赌毒等有害信息侵害而自甘堕落的现象。

3.2 家庭方面

家长要寻找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分地溺爱子女,积极督促他们奋发向上。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从小养成,尤其是在子女上了大学以后,家长要对其用于社交媒体之上的开销进行合理的控制,通过交流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对其受不良信息影响的情况进行监控,以防子女过于依赖现代社交媒体现象的发生,使子女能够在学校正确地使用社交媒体,形成健全的人格,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对创业能力以及竞争力予以提高。

3.3 社会方面

首先,要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大学生利用现代社会媒体开展自主创业活动,并在鼓励成功的同时宽容失败,通过自主创业宣传教育的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持以积极的鼓励态度。其次,要对现代社交媒体进行严格的规范,现代化的社交媒体横跨各行各业,它不仅关系到技术培育问题,还与市场规范息息相关,社交媒体的运营必须以业务管理平台的建立为前提,对媒体信息进行严格管理,有效控制负面信息的传播,以此为前提向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对政府压力予以缓解。例如,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进行创业信息的免费,开辟创业新渠道等。而怎样控制、怎样征询、怎样选择是需要各方面密切合作的一件事,管理部门需要进行公共信息现代社交媒体发展机制的制定,在推动社交媒体发展的同时强化信息管理,尤其是加强对媒体内容的管理,真正实现社交媒体的更安全、更绿色且更创新。

3.4 政府层面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11

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首先要明确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时代,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把握现有的政策和机遇,将我国现代农业推向优质、健康发展的轨道。我们将从农产品供需情况、农村劳动力供给和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1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渡阶段

从农产品供需情况来看,农产品供给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73.43%下降到2005年67.07%。与此同时,水果蔬菜种植面积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7.08%上升到2005年的12.82%。这种农产品种植面积上的变化,是消费者对于农产品需求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年年上升。与国际市场相比粮食价格较低、储备粮充足,但进口量却逐年扩大,这种并存情况的存在有持续和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显然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这两个直接反映说明,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度阶段。

2农村劳动力正处于大量剩余并向城镇转移的阶段

从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供应大量过剩,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劳动力二元结构突显。现阶段农村流动人口年龄较轻,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劳动群体,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这种结构的流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疑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带来了积极影响。从短期来看,这种结构性的流动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农业劳动力质量下降,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方面。

3农业朝着有助于实现与非农产业的有效对接方向发展

从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来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9%逐年减少为2005年的12.6%。近几年,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开始关注农业与非农产业间形成的链条关系,农产品加工行业逐渐彰显出其发展壮大的趋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要求提出了挑战.致使农业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必须朝着优质、健康方向发展,以满足农产品深度加工的需要,更好的实现农业与非农业链条的高效率对接。

由上述特征可以看出,要使我国现代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据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况,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把握,明确其发展方向和定位,使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走向坦途。

(一)据我国的现实情况说明,我国走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的潜在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身具有发展的要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品质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对农作物品种质量要求有所提高。所以。这些变化致使我国的现代农业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发展道路。

1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我国单位亩产量的贡献

我国处于现代农业的起步阶段,生物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还不强,农业生物科技应用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上。我国的化肥施用量由1980年的1269.4万吨逐年提高上升到2005年的4766.2万吨。历年的增长幅度平均可达5.91%。在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增加的同时,我国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主要农作物单产量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平均增长了116%。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对于我们的环境带了严重的破坏。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单靠农药化肥的施用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已不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反映出的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喜好

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生产率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人们由只追求温饱发展为更追求品质的消费理念。

2006年,国家统计年鉴资料显示,粮食作物构成由1995年的73.43%持续下降到2005年的67.07%,而药材和蔬菜水果的构成则大幅度提高,种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逐渐减少而对更具营养的水果蔬菜需求量不断增长。由于人们不断追求高质量、安全指标都达标的农产品,必然驱使农业生产以生物科技为支撑,使之为现代农业的实现做好充分的硬件准备。

3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需要高质量的农作物

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发展好农业的后续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阶段。在农业领域,要通过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度加工,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但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除了对自身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外,最重要的就是对其加工原材料的品质要求,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道路.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保证。

(二)据国外的实践说明,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道路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经验来看,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以下将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说明。

1以色列——世界领先的以生物科技著称的现代农业。以色列是个资源贫国、人口小国。2005年,农业总产值为4亿美元,占经济总产值的6%,从事农业的人口占4%。其土地主要是沙漠,耕地面积少,水资源稀缺。以色列在农业资源及其匮乏的条件下,生产出世界一流的农产品,其主要依靠的就是世界领先的生物科技,如世界领先的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滴灌技术、高产种养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多倍体繁育技术及光热网膜技术,等等。

2美国——人少地多的大规模集约化兼世界领先生物科技并称的现代农业。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事农业的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农业的生产率极高,农业高生产率的坚实支柱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美国的经济实力使它有可能吸引世界上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以确保其农业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美国农业研究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在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省资源,提高农业产量和利润率.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保持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根据发达农业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地处沙漠荒原还是丘陵山地,无论是地少人多还是资源贫乏,其现代农业发展都离不开以生物科技为支撑。所以,借鉴上述两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共同经验,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道路是正确选择。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选择

在明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方向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我国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的机制选择问题上。我国在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政企和农业组织是处于研发和推广的主动地位,而广大农民则处于接受的被动地位。高效的创新、推广的农业科技队伍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对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是至关重要的。从政府、企业、农民组织与农民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及应用机制。

1政府与农民

要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支持、财政支持和教育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直接反映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上,有力的政策支持可以加速现代农业的实现;政府的财政支持也直接体现在农业科技发展的各个方面,现阶段我国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的创新是个积累的过程,成果出现的前期就需要大量的投人,政府对教育的支持程度直接反映在一国的科研成果上,同时,也反映在农科的推广程度及农民对新科技的接受能力上。

2企业与农民

企业可以分为农业科技的创新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农科的创新企业来说,通过独立自主的研发为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销售新产品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通过其对农产品的要求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市场信息。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上所发挥的作用可以看作是对政府在这方面发挥作用的有效补充,可以看出农民在接受应用新科技方面有了一定的选择权,但仍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12

一、安全管理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1)安全管理创新的内涵。创新安全管理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应主要体现“三个发展”:管理对象的发展,要从安全生产的事故管理逐渐向安全生产的隐患管理发展;管理阶段的发展,要从安全生产的事后管理逐步向事前管理发展;管理手段的发展,要从安全生产的结果管理逐渐向安全生产的预警管理发展。只有坚持安全管理创新,才能够真正实现从被动防范向基础管理转变,从事后查处向预警预防转变,从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从专项整治向规范管理转变,从控制伤亡向职业健康转变。(2)安全管理创新的特征。首先,安全管理创新具有时代性,安全管理的创新必然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手段与内容。其次,安全管理的创新就是要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所以其具有预防性。除此之外,安全管理创新具有主动性。安全管理的创新要促进企业将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转变为现代的内激型安全目标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安全管理创新还具有动态性,安全管理的创新就是要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努力实现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深入研究我国安全生产的规律与发展走势,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管理创新要利用社会各种资源,为安全生产服务,所以还具有社会性。

二、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与创新措施

(1)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企业安全管理的实践与创新首先应当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特别是在“十二五”时期,是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企业的安全管理同时面临着来自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和时代提出的新情况和新挑战。不论安全管理的方法进行何种创新,企业都应当将安全发展的理念放在首位。(2)推动安全生产预防机制。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不能体现“预防为主”的理念,基本上是事后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应当进行创新。通过创新安全管理,运用安全管理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要变事后处理型为问题发现型管理模式,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超前预防上,为生命安全与生产发展建立坚实的屏障。比如近些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北京市顺义区以及广东省珠海市等地区,及时排查治理隐患,实现安全生产由事故管理向隐患管理的重大转变,这些地区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预警,大力推动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对企业定期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分析,有力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的自主管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全投入、隐患治理等因素,建立模型,预测企业安全生产的趋势,使得这些企业都能做到超前防范风险,对安全生产心中有数。(3)开展标准化建设。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新成果,实现了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方法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措施、企业具体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自主管理和规范管理水平,使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去干,将安全生产责任从法定代表人开始,逐一落实到每个从业人员。目前对企业来说,既需要加强组织发动、广泛实施,也需要加快相关评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完善,更需要结合各行业实际,促进整改达标,抓好监督检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4)加强区域合作。管理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涉及面广、难度大,历来是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难以适应现阶段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需要。要通过建立危化品道路运输省际联运机制,运用现代物联网技术,提高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为创新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提供了手段。按照“源头严管、动态监控、区域联动、协同救援、信息共享”的工作思路,建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在国务院安委办的组织下,安全监管、公安、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相互支持配合,目的是提升区域内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可控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