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合集12篇

时间:2023-07-25 09:25:12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篇1

现代农业企业是以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科技型产业,面向全球经济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现代企业,就是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水平、现代工业及装备水平、现代管理技术及管理水平、现代农产品加工及加工水平、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水平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企业,核心是现代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二、现代农业企业的特征

现代农业企业与传统农业企业相比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企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宽和延伸,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农业的领域通过拓宽,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企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企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企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企业特征是经营企业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和效益最大化。农产品加工率超过90%,加工环节的劳动力远远超过农业生产环节的劳动力。

三、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的经济学标准

党的“十”明确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的经济标准是:即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每个农业劳动力来自农业的收入至少能养活10人。

我国离现代农业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谷物25吨、肉类3至4吨,而我国仅是人家的1/20和1/14。据2004年底的统计,中国乡村人口仍占58.24%,人均耕地也只有1.5亩。2003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0.5%。2005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农民收入仅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31%。

四、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粮食短缺、水土资源紧缺的形式不可逆转,而且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相对落后,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问题。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几代人的追求和理想。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应对国际竞争,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企业。

我国农业至今还没有走出旺季“卖难”的传统农业怪圈。再次说明,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产业(群),发展商品型的现代农业企业是我国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

五、现代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

现代农业企业要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笔者认为企业应采取以下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商品的标志化,效益的最大化

1.加强企业种植基地的建设,实行土地集约管理、机械化耕种,提高劳动效率,实现企业的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企业应打破传统的土地分散管理,将农民部分土地流转到企业来,实现农场化,机械化、科学化的耕种模式,实现“一村一品”,让农民成为企业的产业工人,享受收益和各种福利待遇,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企业劳动效率,农民收入有保障,同时可以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实现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保证企业原料供应,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篇2

我国物流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技术水平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从表面上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流企业缺乏对现代物流深层次的研宄,缺乏成熟的、适合客户需要的经营模式。

 

2先进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分析

 

借鉴国外先进物流理论和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结合我国物流业的现状以及物流发展过程中实际情况,推出我国物流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模式,以期能够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

 

2.1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所谓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是指在现有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高层次物流需求的经营模式。如仓储企业利用掌握的货源,通过购买部分车辆或者整合社会车辆从事配送服务;运输企业在完成货物的线路运输之后,根据客户的要求从事货物的临时保管和配送。这种模式对于从事单一功能物流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拓展物流服务的范围,而且达到提高物流服务层次的目的。

 

2.2行业物流服务模式。行业物流服务模式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拥有丰富目标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将物流服务的对象分为几个特定的行业领域,然后对这个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宄,掌握该行业的物流运作特性,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行业物流服务模式集企业的经营理念、业务、管理、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于一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在国内,行业物流服务是近年来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服装、家电、医药、书籍、日用品、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或领域纷纷释放物流需求,极大的丰富了物流市场。

 

2.3项目物流服务模式。项目物流是指为具体的项目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类需求主要集中在我国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综合性的展会、运动会中,如三峡水电站、秦山核电站、国家体育馆等基建项目以及奥运会、展览会等大宗商品的运输物流服务,实施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和强大的企业实力。“中外运物流”在项目物流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长期以来,中外运在国内外建设了完善的业务经营网络,在为国内各大外贸公司提供全面运输管理服务的同时,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生产物资实行国际多式联运,同时为我国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和运动会承担物品运输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2.4定制式物流服务模式。定制物流服务是指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某个客户,为该客户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涉及到储存、运输、加工、包装、配送、咨询等全部业务,甚至还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等在内的其他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强调与客户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采用定制式服务模式不仅能保证物流企业有稳定的业务,而且能节省企业的运作成本。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确定最合适的物流运作方案,以最低的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务。

 

2.5物流管理输出模式。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拓展国内企业市场时,强调自己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技术指导,由物流企业接管客户企业的物流设施或者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物流具体运作任务的服务模式。采用管理输出方式时,可有效减少客户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与管理人员的抵制,使双方更好的开展合作。采用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时,可以利用客户企业原有设备、网络和人员,大幅减少投资,并迅速获取运作能力,加快相应市场需求的速度。

 

3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思考

 

3.1经营模式是物流模式成功的关键。在物流市场被普遍看作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场以后,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开始走向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竞争。今后的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将重新洗牌。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创新而被淘汰出局;那些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则会打牢市场根基,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通过企业整合、重组,将会在各个地区产生若干家大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其中,有的将会成为具有全国性物流网络,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前面所述的几种经营模式,便是那些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这说明,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经营模式是企业获得盈利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目标就是寻求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只有找到了适合于企业的经营模式,传统储运企业才真正完成了转变。

 

3.2经营模式是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体现。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企业对于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及时性、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针对客户的经营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提供服务时,要仔细分析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经营规律,以便提供精确的物流服务。经营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企业在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物流合理化问题。

 

3.3经营模式的选择要结合物流企业的实际。能适用于多个企业,关键是经营模式必须与企业实际相适应。因此,企业在选择经营模式时要注意结合自身优势,对物流市场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同时,依托原有资源,利用现代物流理念来改善企业的经营,使选择的经营模式能够给企业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篇3

企业经营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并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精髓,借鉴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再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可以让该企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久不衰。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所示,不少企业还是盲目抄袭别人的经营模式,或是固守陈规,不敢轻易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以致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下面主要从企业发展现存的问题出发,简要探究一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企业发展现存的问题简述

1.整体战略不一致,团结力度不足。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大部分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鲜少进行在职学习和深造,在日常工作和产品生产中仅仅注重数量而忽视了质量,注重财务收益而忽视了整体效益,注重短期目标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这些问题表明了许多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时缺乏一定整体性、灵活性和长远性,没有长远的发展目光和科学的管理制度,难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2.没有重视人力资源的运用,未能满足员工的需求。

人们常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带很多人走进了误区,认为科学技术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就能够提升。其实不然,还有个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源。许多企业都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就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不能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1.树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整体战略思想。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世纪,在全球一体化这把“双刃剑”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与发展并存。企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就要重视战略管理创新,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使企业愈加壮大。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企业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必要时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优化重组,跨过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而做到这一点这要求管理者多丰富自己的学识,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从整体、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带领优质团队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研究出比别人更好的管理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超越别人。同时,企业要注意在借鉴先进企业或国外优秀经营管理经验的时候,不能够盲目效仿,而是有创新的模仿,灵活运用,推陈出新。另外,企业是由上上下下全体员工组成的,是一个工作上的大团体,管理者应当在谋求企业发展的同时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促使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共同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营造出平等、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

2.注重管理方法的创新。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除了要从战略思想上创新以外,还需要把目光放到管理方法的创新上面。管理方法是企业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手段和途径,创新管理方法的目的就是对企业的资源优化重组,获取更大的利润,攀上更高的发展台阶。企业经营管理的对象有很多,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略管理、发展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等等。无论是管理把一个部门,都要注重管理方法的创新,都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注重管理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要秉承平等、和谐的思想,尊重每一位员工,以人性化的管理促进全体员工的团结协作,以提高管理效率,增加企业效益。其次,要转变企业的经营方式。当企业的经营产品或服务质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禁锢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时,企业就需要研发新品种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的主动权。接着,信息时代的标志性产物就是互联网平台,企业要广泛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企业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整理、相关的企业信息,搜集、获取其他有利的信息,从多角度实现管理方法的创新。

3.坚持人本主义观念,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一位员工的需要。

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得以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武器。全球500强企业的总裁波拉德认为,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并且帮助他们不断增值,不断追求卓越,这是企业获取成功的秘诀。可以看出,人本主义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处于突出的地位。因此,企业采用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按劳分配制度、计件制度、计时制度等,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诱导人们的工作行为,发挥人们的内在潜力,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还可以投入一笔资金,举办各种趣味活动,如运动会、有奖问答比赛、节日联欢晚会等等,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组织员工集体出游。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提升企业的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结语

改革创新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是企业焕发生命活力的源动力,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让企业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改革创新之路并不是平坦的,企业要把各种创新思想和方法落到实处,坚持贯彻,企业的未来才能插上腾飞的翅膀,到达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篇4

1.管理者个人方面。企业要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提高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控制质量、以及计划方面的有效性,消除盲目和随意性,减轻企业员工负担,提劳动效率,降低公司的成本费用;其次,管理者可以从大量繁琐的事物中解脱出来,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新的变革和创造中,避免出现守旧、呆板、迟钝以及僵化;第三,在进行规范化管理时,有利于为管理者提供自身发展的空间,在提高自己素质的同时也可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2.对于企业组织者方面。企业的规范化管理,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要尽量避免失控状态和组织存在的无政府主义,减少各个岗位部门间的摩擦和矛盾;其次,可以对有关组织的知识进行组织学习,嘉庆对管理知识的积累;第三,为组织使用CRM、ERP等相关信息系统奠定基础。现在我国企业在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是管理者的管理不规范,从而使得工作混乱无秩序,浪费精力又没有得到该有的效果。由此可见,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在于企业管理者自身,同样在企业组织中其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所以管理者要在在自己与企业组织件寻求平衡,找到各自问题所在。企业管理者迫切要求改变目前的管理状况,因此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1.企业经营的战略和决策的规范化。在我国很多企业中,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途,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或者说只要拿到自己该有的报酬,企业的发展与自己无关。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所以为了企业的发展,一个规范、务实、科学的关于企业的战略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有了这样一个分析系统,可以对未来企业的威胁、优势、弱势及发展机会进行分析,对企业的理念和文化进行确定,对企业的行业、经营、市场及产品进行定位,从各方面明确企业经营战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各个部门的战略。决策的程序化要求内容完整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同时在既定程序里约束好决策活动,防止企业经营决策受到决策人的情绪波动、价值偏好、知识结构和感情冲动的影响,保证企业的决策都是有利于企业经营的。

2.企业经营的规范化。对于企业来说,对于内部各个部门的管理都有一定的管理体系,但在部门衔接方面就没有较好的管控办法,所以在越界部门的权责问题上就有更多的问题。因此企业就需要明确经营流程,纳入到整个流程中,作为企业流程的一个结点;企业的流程一般包括:岗位工作、企业组织、系统业务等。在明确了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后,对各个流程进行确定,是企业运营达到最优效果。

3.企业的组织结构要规范化。组织结构是企业经营涉及的任务、权力、操作、目标和互相关系。具体表现在:企业部门间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描述等。其目的就是协调好各部门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各部门工作的一个良好衔接,使员工对自己在公司的权利和职责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目的的去工作,保证组织活动有效展开,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从而使企业战略有效的执行。因此必须以企业实际状况为依据,设计出与企业实际相符合的组织,有利于企业的顺畅发展。根据各单位各部门的发展要求,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以确保企业良好有序的发展。

4.经营的规章制度要规范化。有效的管理制度是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工具,可以很好地对部门、员工和岗位的运行进行很好地界定,规范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使每个员工的行为更加规范化,同时也受到激励与约束。保证他们的行为符合公司的规章制度,做到奖惩都按照有关规定来,有制度的进行。

三、怎样进经营的规章制度行规范化管理

1.实行技术创新。通过实践证明,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都是依靠科技推动的。分析可知,企业要实现进步,要从自身着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于现在来说,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所以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早高新技术等方面,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切的发明创造都要归功于人才。所以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1.2科技的进步同时也需要资金作保障。作为一个企业,追求利润是其最终目的,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公积金的累积,保证企业在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坚实的资金做基础。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结合实际,增加公司在人力与物力方面的投入,制定合理的经营战略,确保企业的技术研发有物质保障。

1.3鼓励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在企业内部设立奖励制度,对那些在科学方面有创新发明的人才给予奖励,他们对科学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传统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改造,引进先进技术,转变企业的生产模式,使之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相适应,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2.确定公司资本的流动性。企业资金只有处于流动才能实现其价值,从而在资本经营中保证资金的增值。所谓资本的流动也就是将企业资本进行整合,其原则就是存量资产、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增量资产等被企业看作是可流动的经济资源,企业对这些经济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保证资本的增值。企业的经营实质就是通过技术改进、对企业生产方式进行改善、降低企业成本,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利润。这些价值和利润,将是企业进行下一步改革和发展、扩大企业规模的资金来源,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28-01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为了完成党的十提出的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建设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这也是中国走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之路的成功经验。

基于上述认识,北大荒现代化农业职教集团近年在企业经营体制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现总结汇报于此,旨在为各方提供参与与借鉴。

1 北大荒现代化农业职教集团企业经营体制状况

2011年9月27日,黑龙江省与哈尔滨市八个职教集团揭牌仪式在哈尔滨市少年宫隆重举行,由20所高中职院校、科研院所和65个现代农业企业联合组建的北大荒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我职业教育集团主要是以服务农垦行业为主,为农恳场所服务为副的企业集团。其为农学、森林资源、动物科学、机电工程等专业的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的产、教、研联合体。本职业教育集团是新形势下实现垦区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不足共担互补的职教发展新模式,是提升办学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集团的成立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企业对接的良好态势,从而更好地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供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按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要发展,必先发展教育”的理念,我集团优先发展了基础教育和抓科学技术的建设。为了完成我党在十上确定的发展任务,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为实现好这一伟大目标,我集团充分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为此我集团早在1983年就建立了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经沉浮目前仍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完全掌握发展规律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时代的发展要求各类职业教育要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突出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为繁荣市场经济,培养更多且有职业技术的人才,这才是适应新形势的特色需要,具有时代特色、职业特色的职业学校。为此职业学校的建设要认真研究如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研究如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贡献,这才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3 关于北大荒现代化农业职教集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

3.1 职业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也曾大力兴办过职业教育,但那时是全国上下统一领导,办学统一指挥、教学一个模式、学习也是一个标准。特别僵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简单化,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办学模式,学制固定,培养周期长,文化课与职业课程并进,学生是在初中毕业后进行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一般来说要受国家计划的影响。从专业到学生数额都是相对固定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导致社会生活,特别是职业变更速度加快。而职业教育或职业培养,也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一切按计划办事的缺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首先是表现在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其次是与工矿企业结合并常沟通,,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如我职教集团就组建了市场职业分析室,根据市场用"工"的变化、需求、发展,研究总结其变化规律和需用工种的变化情况、变化规律,总结其需用工种情况、周期等。来指导集团教育的办学周期和办学方向。使集团职业教育走向良好的发展方向并已有一定的教育基础。

3.2 职业教育要以职业发展为导向适应市场需要。我职教集团注重集团内部发展导向和用工发展的需要,提前培养科学技术工种和人员。也就是用工提前培训和培养,使职教发展有方向、有目标。走上良好的发展道路。

3.3 职业教育要以科学发展方向为办学方向。我职业教育始终以我国或世界科学发展方向为办学方向,组建了强大的教育研究队伍,以科学发展方向为基础,分析科学发展方向将要产生的用工工种,来指导办学队伍与办学方向。

3.4 建立健全制度,实行规范管理。我职业集团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教育、引导、强化学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有利于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和具体详细督促办法,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和工作有章可循。

4 职业教育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从我国国情看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职教的状况是职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职校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培养也是多样化,没有或缺乏专业化方向。

综合几个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我职业集团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应该首先确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新观念,一切以社会需要和企业需要为准则,致力于发挥学校的优势和潜力去解决企业用人需求的问题,从而使职校成为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其次职校应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主动营造环境和提供条件,为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紧缺提供帮助。再次职校应建立校企联合的科研队伍,为职校的办学提供方向。

总之,无论哪种集团中的职业教育都是近几十年来建立的,是新世纪、新要求下的产物,要办好、做好这类事物就必须研究其生长环境、研究其发展方向和其成长条件。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篇6

一、引言

现代物流企业是指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采用现代物流的组织方式和现代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合理化水平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内容、信息化程度、物流技术、企业制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以反应快速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的显著特征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而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正确的经营模式,所以各个公司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和完善更加适合自己公司的经营模式。

二、物流企业经营模式概述

物流企业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根据企业的经营宗旨,为实现企业所确认的价值定位所采取某一类方式方法的总称。其中包括企业为实现价值定位所规定的业务范围,企业在产业链的位置,以及在这样的定位下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方法。由此看出,经营模式是企业对市场作出反应的一种范式,这种范式在特定的环境下是有效的。

一般来说各个行业企业的经营模式有很多种如:

根据企业在产业链的位置来分类:生产代工型(纺锤型)经营模式、设计+销售型(哑铃型)经营模式、生产+销售型经营模式、设计+生产+销售型经营模式和信息服务类型。

根据企业的业务范围来分类:单一化经营模式和多元化经营模式,多元化经营模式又分为集中化多元经营、横向多元化经营和混合多元化经营。

从上可看出企业的经营模式根据企业的定位和角度不同有很多不同的选择,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正确经营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三、我国物流企业经营现状

我国物流业随着近几年经济的迅速发展,前进的步伐也相当快速,在物流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开始向物流领域拓展,新兴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国外物流企业也看好中国物流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拓展速度。物流业形成了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与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物流企业发展还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物流理念的淡薄,经营理念的落后,缺乏现代物流服务模式的开拓创新。

在近些年我国企业物流发展壮大和迅速,但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的,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仍是寥寥无几。而根据调查显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物流企业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缺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物流需求能力。现代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企业的目标是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随着工商企业物流管理理念的成熟,他们在要求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外,还希望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订单管理、流通加工、订单处理、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然而,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收益的百分之八十五来自基础,诸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等的收益只占百分之十五。

从表象上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流企业缺乏对

四、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思考

(1)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物流市场被普遍看作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场以后,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开始走向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竞争。此外,我国加入WT0以后,已经陆续开放了部分物流市场,一些跨国物流企业,如马士基、UPS等相继进入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跨国物流公司和国外物流资本的挑战。

(2)经营模式是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企业对于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及时性、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针对客户的经营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提供服务时,要仔细分析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经营规律,以便提供精确的物流服务。

(3)经营模式的选择要结合物流企业实际

能适用于多个企业,关键是经营模式必须与企业实际相适应。因此,企业在选择经营模式时要注意结合自身优势,对物流市场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同时,依托原有资源,利用现代物流理念来改善企业的经营,使选择的经营模式能够给企业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

物流企业经营模式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活动。特别是在现在环境下选择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应当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在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并且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发现,时刻寻找能让企业更好更快速发展的经营模式。这样才能让企业的物流经营模式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企业迅速发展,也能促使物流行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戢守峰,李雪欣,刘伟文.现代物流企业经营战略[M].科学出版社,2006.7.

[2]甘卫华,吴正广.物流企业经营管理基础[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4.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篇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商品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物资空间移动的广度和深度也随之扩展,因而对于物流活动的效率、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信息化程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物流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和高度化,要求物流服务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和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型物流服务,以适应物流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现代物流企业是指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采用现代物流的组织方式和现代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合理化水平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内容、信息化程度、物流技术、企业制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以反应快速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的显著特征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

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用物流功能要素进行生产经营并获得收益的业务运作方式。经营模式是企业盈利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个成功的经营模式,企业才可能获得盈利。物流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研究,对于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寻找新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物流企业经营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开始向物流领域拓展,新兴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国外物流企业也看好中国的物流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拓展速度。物流业形成了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与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物流企业发展还很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现代物流理念淡薄,经营观念落后,缺乏现代物流服务模式的开拓创新。 从表面上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流企业缺乏对现代物流深层次的研究,缺乏成熟的、适合客户需要的经营模式。

二、先进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析

以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招商局物流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先进物流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应对国外企业的冲击,结合自身优势,在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经营模式。笔者走访调研了数十家先进的物流企业,掌握大量企业经营运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八种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

1.物流服务延伸模式

所谓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是指在现有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高层次物流需求的经营模式。如,仓储企业利用掌握的货源,通过购买部分车辆或者整合社会车辆从事配送服务;运输企业在完成货物的线路运输之后,根据客户的要求从事货物的临时保管和配送。这种模式对于从事单一功能物流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拓展物流服务的范围,而且达到提高物流服务层次的目的。

2.行业物流服务模式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拥有丰富目标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将物流服务的对象分为几个特定的行业领域,然后对这个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掌握该行业的物流运作特性,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行业物流服务模式集企业的经营理念、业务、管理、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于一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

商业运作方式决定着物流服务方式,只有深入掌握了目标行业或项目的具体特征,才能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实际上,行业物流服务模式体现了细分物流市场的特征。物流企业必须不断研究目标市场行业的物流特点和发展趋势,成为这些行业的物流服务专家。在全球,也只有极少数企业能进行所有种类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绝大多数物流企业都可采用目标集聚战略,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各有侧重地展开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

在国内,行业物流服务是近年来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服装、家电、医药、书籍、日用品、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或领域纷纷释放物流需求,极大的丰富了物流市场。

3.项目物流服务模式

项目物流是指为具体的项目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类需求主要集中在我国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综合性的展会、运动会中,如三峡水电站、秦山核电站、国家体育馆等基建项目以及奥运会、展览会等大宗商品的运输物流服务,实施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和强大的企业实力。“中外运物流”在项目物流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长期以来,中外运在国内外建设起完善的业务经营网络,在为国内各大外贸公司提供全面运输管理服务的同时,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生产物资实行国际多式联运,同时为我国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和运动会承担物品运输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4.定制式物流服务模式

定制物流服务是指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某个客户,为该客户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涉及到储存、运输、加工、包装、配送、咨询等全部业务,甚至还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等在内的其他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强调与客户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采用定制式服务模式不仅能保证物流企业有稳定的业务,而且能节省企业的运作成本。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确定最合适的物流运作方案,以最低的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务。

北京星网物流中心是由“金鹰公司”(MSAS和Sinotrans在1996年成立的合资公司)专门为诺基亚公司兴建的物流设施,它坐落在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内,将园区内诺基亚的区域供应商和制造厂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通过“金鹰公司”提供的无缝隙供应链解决方案,降低整个园区内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实现低成本运营目标。

5.物流咨询服务模式

物流咨询服务模式是指利用专业人才优势,深入到企业内部,为其提供市场调查分析,物流系统规划、成本控制、企业流程再造等相关服务的经营模式。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物流咨询服务的同时,帮助企业整合业务流程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进而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企业通过物流咨询带动其他物流服务的销售,区别于一般仓储、运输企业的简单化服务,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具体的业务运作中,可以采用大客户经理负责制来实施物流咨询服务。大客户经理要针对每个客户的不同特点,成立独立的项目组,组织行业专家、大客户代表、作业管理部门、项目经理等人员,从始至终负责整个项目的销售、方案设计与服务实施,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提高客户满意度。实践证明,这种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与客户结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业务运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6.物流管理输出模式

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拓展国内企业市场时,强调自己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技术指导,由物流企业接管客户企业的物流设施或者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物流具体运作任务的服务模式。采用管理输出方式时,可有效减少客户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与管理人员的抵制,使双方更好的开展合作。采用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时,可以利用客户企业原有设备、网络和人员,大幅减少投资,并迅速获取运作能力,加快相应市场需求的速度。在运作时,可以有两种方式

(1)系统接管客户物流资产:如果客户在某地区已有车辆、设施、员工等物流资产,而物流企业在该地区又需要建立物流系统,则可以全盘买进客户的物流资产,接管并拥有客户的物流系统甚至接受客户的员工。接管后,物流系统可以在为该客户服务的同时为其它客户服务,通过资源共享以改进利用率并分担管理成本。

(2)与客户合资成立物流公司:物流企业与客户共建合资物流公司的方式,既使客户保留物流设施的部分产权,并在物流作业中保持参与,以加强对物流过程的有效控制;又注入了专业物流公司的资本和技能,使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招商局物流集团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便是物流管理输出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招商局物流集团通过对青啤发展现状和其他多方信息的分析,结合青啤自身拥有大量物流设施、设备与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与青啤成立合资物流公司,购买或租赁青啤原有物流设施、设备,并接收青啤原有运作和管理人员。这种模式确保了招商局物流能够将其较为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员工分配制度、操作流程的再造方法,渐进地、完整地灌输到合资公司的物流管理中。合资公司开始运作的三周时间内,青啤原有车辆利用率就提高了60%,每年仅公路运输就将为青啤节省物流成本近700万元。

7.物流连锁经营模式

物流连锁经营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方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的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物流经营形式。物流连锁经营借鉴了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迅速的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汇集资金、人才、客户资源的目标,同时在连锁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更大程度的整合物流资源,用以支持管理和业务操作,为客户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务。

锦程国际物流集团从2000年开始物流连锁经营的尝试,将商业中加盟连锁的经营理念引入到物流业,创造出了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持,以加盟连锁的形式进行物理网络扩张的经营模式,使公司迅速汇集了资金、人才和客户资源,扩大了企业规模。

8.物流战略联盟模式

物流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服务更好的效果,相互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国内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力量薄弱,难以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竞争,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相互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盟。这种自发的资源整合方式,经过有效的重组联合,依靠各自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合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形成规模优势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企业在物流服务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形成一个高层次、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在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虚拟经营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实现企业的精简高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广州海元物流公司就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典范,它是由31家优秀的专线运输公司资产重组后建立的现代化物流企业,在全国拥有376个分公司,并且建立了海元物流信息系统,推出了京广物流带、广沪物流带、广渝物流带等服务区域。“海元模式”是中小型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新模式,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借鉴。

三、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几点思考

1.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物流市场被普遍看作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场以后,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开始走向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竞争。此外,我国加入WTO以后,已经陆续开放了部分物流市场,一些跨国物流企业,如马士基、UPS等相继进入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跨国物流公司和国外物流资本的挑战。今后的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将重新洗牌。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创新而被淘汰出局;那些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则会打牢市场根基,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通过企业整合、重组,将会在各个地区产生若干家大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其中,有的将会成为具有全国性物流网络,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前面所述的几种经营模式,便是那些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这说明,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经营模式是企业获得盈利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目标就是寻求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只有找到了适合于企业的经营模式,传统储运企业才真正完成了转变。

2.经营模式是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企业对于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及时性、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针对客户的经营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提供服务时,要仔细分析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经营规律,以便提供精确的物流服务。经营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企业在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物流合理化问题。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篇8

内部扩张是一种企业主要利用内部资源发展物流的经营形式,运输企业的内部扩张主要有三种模式:纵向一体化模式、物流中心模式和集团化经营模式。

1、纵向一体化模式。纵向一体化是指具有投入产出关系的相邻两个生产阶段或企业合为一体的过程,也称为垂直一体化。作为供应链核心的生产企业,其纵向一体化发展是有待斟酌的,因为纵向一体化迫使生产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从而增加企业投资负担,增大市场风险,弱化内部激励,不利于发挥供应链整体效应。因此,运输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实际上是运输主业的相关功能扩展,也是一种相关多角化经营。

2、物流中心模式。运输企业发展物流中心模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运输企业具有发展物流中心的硬件条件,传统的大型港口、站场本身具有装卸、存储、包装和集疏运等功能,物流中心模式是运输企业物流设施的有效利用和功能扩充;其次,部分运输企业也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基础,而物流中心模式要求这种信息处理更及时、更准确、更系统。

3、集团化经营模式。由于企业集团具有规模经济、多角化经营、多元产权关系和多层次组织结构,所以集团化经营模式是运输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后,内部整合或继续扩张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集团化经营模式要求运输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除了有一个实力强大的核心企业外,还应有一定数量的完成主要物流业务的紧密层企业,更益有一些完成物流相关业务的半紧密层企业和完成物流辅助业务或物流领域内同业竞争与合作的松散层企业,而各企业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通过资本联而成金字塔式垂直持股方式。

二、以外向联盟为主的物流经营模式

运输企业除了利用自身内部资源发展物流外,还可以利用企业外部一切可控的、可利用的,有协作关系的以及有竞争关系的所有资源来发展物流,外向联盟为运输企业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了一条理想的途径。运输企业的外向联盟发展可主要遵循五种模式:供应链合作模式、供应商/分销商合作模式、虚拟经营模式、特许连锁经营模式和“班轮公会”模式。

1、供应链合作模式。广义的供应链合作是指处于同一条供应链中的各企业,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的效率和各企业自身的效益为目的,在一定时间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在物流服务中,运输企业与其直接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表现在三个层次上:微观层次表现为运输企业提供的物流作业同步、后勤保障和服务协作上;中观层次表现为与生产企业的信息共享、提供物流技术支持和联合开发上,宏观层次则表现为同生产企业一起共同配置资源、实现委托机制和合作对策研究。

2、供应商/分销商合作模式。供应商/分销商合作类似于供应链合作,是在针对运输企业在供应链合作中取代供应商、分销商操作中的非普遍适用的环境下产生的。供应商/分销商合作模式是指运输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之间为实现共同的物流目标,提升整体物流竞争力而形成的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方式。当运输企业向其上下游扩张物流业务时,供应商/分销商合作模式有效地避免了相关经营权限问题的限制,改相互竞争为通力合作。

3、虚拟经营模式。虚拟经营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新型企业经营模式。所谓虚拟经营是指一个完整的经济运作活动不是在一个企业内进行,而是由不同功能,多地点,作为战略联盟一部分的伙伴企业共同完成[27l。运输企业的虚拟经营则是由完成不同物梳功能的各种企业联合起来的一种联盟模式。当运输企业不能独立担负整个物流服务过程时,虚拟经营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较为灵活的解决方法。

4、特许连锁经营模式。特许连锁经营是一种在世界各国流通企业中较普遍采用的合作经营方式特许连锁经营又称特许经营是特许者把本身开发的商品营销和服务系统,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权,而被特许者必须向特许者交纳一定的特许使用费、加盟费和保证金,并承担独立法律责任和义务,保留其所有权不变的连锁经营形式。目前,特许经营在餐饮、零售类企业中应用得较为广泛,运输企业作为服务流通领域中的一支生力军,尝试特许连锁的物流经营模式也具有相当的发展前景。

三、不同类型运输企业物流经营模式的选取

1、车船运输企业物流经营模式。车船运输企业是指拥有或直接控制车辆船舶飞机等运载工具主要从事货物运送的一类运输企业。车船运输企业经营的重点应放在扩充物流服务功能,创造更广的增值空间上,从而实现货物门到门服务的物流发展目标。实现该目标,车船运输企业较适合选取以纵向一体化为主的物流配送模式和供应商/分销商合作模式。

2、运输企业物流经营模式。从事运输的企业一般有货运和船舶两大主要部分,但不论是货代还是船代,运输,顾名思义,就是为委托人办理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运输企业物流特征分析运输企业因其广泛的业务范围、遍布各地的经营网络和良好的客户关系而在发展物流方面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为客户提供柔性化的物流服务是其最大的优势。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篇9

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经过三十余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近年,我国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尤其自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得到了国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外部环境的改善是外因,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探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最佳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体制创新的方向,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

传统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企业的所有者同时就是企业的经营者,具有深厚的家族式管理氛围。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从而使国内当前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这一传统管理模式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这种所有者和经营者同一的家族式传统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已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必须要进行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体制创新。相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企业,传统中小企业模式确实存在缺陷:一是这种模式下的民营中小企业所聘用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在自己的家人或亲朋好友中挑选,使得家族管理的成分十分浓厚,影响了家族外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上升空间,从而导致对人才吸引力不大;二是企业管理缺乏明确分工,没有完善的管理组织及规范的规章制度等,日常工作基本上都是在企业所有者直接指示下进行,其他管理人员权限十分有限,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因而企业缺乏明确的中长期战略规划。

但是,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同一有利于:一是能够使所有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全过程直接控制,没有大企业复杂的等级结构,便于发挥企业的最佳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产生竞争优势;二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安全。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且多数中小企业产品结构单一,销售渠道有限,生产多依赖为数不多的几个固定客户,一旦这部分客户流失,企业就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因而所有者直接参与并具体负责企业的重要事物,可确保如销售、生产等企业商业秘密不外泄。

2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体制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入世”大门的打开,中小企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廉价劳动力的挑战。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这意味着在企业管理模式中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标准模式。管理模式的选择,要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只要能提高企业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就是一个好的模式,没有必要要求企业采用所谓的先进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组织结构。管理创新既可以是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可以指具体管理方式的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随着情况的变化,企业由一种管理模式转变成另一种管理模式,如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低压电器之都温州的天正公司,在经历了快速积累原始资本的家族式管理之后,随着企业的成长实行多次改制推行了现代企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公司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另一种是维持原有管理模式,但通过对各种具体管理方式的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时代的进步。针对国内目前一刀切的主张“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为我国中小企业体制创新方向的提法,我认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确实存在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不等于传统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而是在某些具体的管理方式和所使用的手段方面落后于时代。

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不是简单地采用聘请一些的高级管理人员、设立一些组织机构等方式,也可以是给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管理补充、完善新的内容。如:我们国有中小企业与民营中小企业相比,组织机构可谓全面,各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都较高,但市场实际竞争结果,却是国有中小企业不断败北,民营中小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冒出,且发展势头迅猛快速。

所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这种两权合一的传统管理模式将会保持一种长期存在的状态,只要企业的发展没有上升到一定的规模,企业的管理模式没有束缚企业自身前进的脚步,就没有必要要求企业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但是,模式不变,企业具体的管理方式却要随着市场的变化、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补充、完善新的内容。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重点不应只关注在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完善企业组织机构上,而是要放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上和技术创新能力上,使企业更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要求。我国目前民营中小企业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所有者为代表的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文化程度、管理水平低下;二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理念落后。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持续性。

为此,现时期加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体制创新的关键,一是要提高以企业所有者为代表的管理人员文化、管理等综合素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积极引进、大胆启用高科技人员,在用人上要不拘一格;二是要积极引导、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创新管理机制。与大型企业等级结构复杂以及低效率相比,我国大多民营中小企业,它的创新驱动机制更为简单有效,创新要求也更为迫切,创新成本也更低。因而,政府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引导、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做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占领技术制高点,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优势。总之,可以在传统管理模式的框架内,不断补充、完善新的管理内容,,从而使民营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全球一体化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篇10

一、企业管理模式概述

随着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社会经济繁荣发展,蒸蒸日上,在大企业众强屹立,严阵以待的同时,许多中小型企业看到商机,为了在市场中分一杯羹,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加剧了市场竞争,而企业管理,作为整个企业的战略方向标和约束机制,在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企业要谋求在市场中占有更多的份额,必须结合当前的大形势和自身的资源状况,适时适度地调整企业管理模式。所谓良好的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经济运行的合理把控,其可维持企业正常运行并不断向前发展,当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时,其可以为企业提供方向,逐渐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以全面推动企业扩大发展,因此企业管理模式的确定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管理通过利用企业的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生产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制定一系列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进行整合,以期全面地加速企业发展。从宏观角度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管理模式主要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着手确定,硬件组织包括企业的固定资产和设施建设。设施建设包括组织机构建设、企业财务建设、企业生产运营等方面。软件组织包括企业文化建设与整体环境建设。从狭义角度分析可知,企业管理模式就是企业在建立一定理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方式,将其文化逐渐内化转变成企业的一种发展精神与信念。

二、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现状

企业管理模式的确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一是历史发展下逐渐累积形成的众多经验,这些经验将会引导企业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其二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显然,不同的企业文化会引导领导者的管理思维,进而影响其管理模式。其三是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不同的行业,其产品研发,组织生产、产品营销模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与其他行业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例如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与第一产业中的生产行业之间经营模式是有显著差异的。其四,企业管理模式与领导者领导行为有关,这种因素通常是不确定因素,更是影响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要素。结合以上几方面观测当前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现状,我们很明显地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经营方式皆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加快企业的经营效率,部分企业正积极地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但这种先进方式往往未能与企业实际发展相互结合,导致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另外,经营中管理模式受到领导者的主观因素影响相当大,例如有些领导者缺乏领导才华和应变能力,仅仅凭借主观推测和过往经验,导致很多企业管理模式不适合当前企业发展现状,这样一来,会大大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发展。还有,企业规模的差异也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相对于大企业,其目标是如何推陈出新,如何在保持市场固有地位的同时根据时代的发展探索转变和创新,如何增强应变能力;而对于小企业,目标是如何从大企业的依附者甚至是寄生者转变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都要求企业根据目标来制定管理模式,这些问题是值得企业管理模式制定者深入思考的。而目前的很多不同规模的企业,没有建立在系统调查研究上的明确的理论指导,并安于现状,不着力研究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的系统理论,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者存在严重的观望或模仿的心态,缺乏创新意识,这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三、对企业管理模式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

1.企业管理模式的文化影响因素

企业管理模式中体现着企业的经营理念与价值观,其直接影响到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与企业经营的方法策略。企业的经营理念将会深深地印刻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流程之中,因此文化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选择。实际上,文化是管理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结合社会市场发展而逐渐演变形成的方向形式,也可以说社会发展形势如何,企业的文化发展模式也将如何,两者之间是不可分离、相互交融,而互相作用的。

2.企业管理模式的生命周期影响因素

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要求企业的管理模式做出相应调整。例如,在成长期,正是企业管理模式扩张的重要时期,若忽视了管理模式的把控,将会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最终导致企业扩张失败,甚至会导致出现破产等问题。又如,在衰退期,企业应该采取收缩的管理模式,着力撤离耗费人力物力的产品的组织生产,谋求时机,组织人力物力转向更有利可图的商业目标。

3.企业管理模式现实情况影响因素

纵观当前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许多企业不注意联系实际,在引入管理模式后未能与本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相结合,导致经营管理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因此若想保证企业的经营发展科学有效,顺应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应在关注科学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制定企业的相关应对策略,确保减少企业运行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创新管理理念,将企业的管理模式转化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机制,使得企业发展与先进方式相互接轨。

四、企业管理模式时代转变的理念思考

企业管理理念必须随着时代的转变而进行调整,才会影响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向更适应时代的方向进行。现阐述建立在企业管理模式基础上的几种理念。首先,企业应重视知识的重要作用,不断地对企业理念的进行更新,并结合企业发展阶段进行变革探究;其次建立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第三,做好跨文化管理,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与文化经营之间的关系。结合企业管理模式的新理念深入探究,企业的发展必将经历重大变革。详细如下。

1.企业组织的扁平化发展带来的理念转变

不论企业经营规模如何,领导者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面面俱到,致力于企业各方面业务的具体工作。加之企业经营管理事件众多,而使得领导者不得不从整个大局着手,将不同的权力下放,使企业组织向扁平化方向发展,然而若任由组织扁平化发展而不去管理,势必将使得治理难度加大,例如可能出现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冲突加深等问题。因此,领导者首先应该对企业的扁平化程度进行科学的研究,究竟每一个层次设置多少管理者合适,分权到何种程度才能既使得企业运转有条不紊正常进行又使得每一个员工工作量适宜,当然,在研究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数据支持。其次,领导者应放眼于全局,必须掌握好企业发展方向,培养下属各个部门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让每个部门协调一致。最后,加快加深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促使信息可以较快的层次传递,相互了解现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虚拟化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虚拟化就是存在于互联网时代的虚拟的营销方式。在此种经营手段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可实现相互沟通信息,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界动荡格局,企业也可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的特征,借助此发展机遇,全面地进行经济比对,从而增加企业市场占有率。例如企业结合电子商务,开展互联网经营或微商经营模式,扩大企业的经营方式,以此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效率。

3.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企业的发展依靠人才的管理,这包括人才的招聘管理、人才的培训管理以及人才的任用管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全世界进入了人才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果用人得当,知人善任,并且注重培养、激励和评估员工,最终会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因此企业应建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将人力资源与科技创新相互结合,为员工探索出更高的发展空间,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深刻贯彻人本思想,使员工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

4.竞争模式合作化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发展中企业独立生存的环境越来越狭窄,企业很难不与其他企业建立贸易往来,或是依附于其他企业带来的商业机会。企业要谋求在商业大战中屹立不倒,就要积极与其他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搭建合作平台,建立伙伴关系。企业经营管理应将竞争与合作融合起来,积极发现与自己发展相契合的企业,谋求共同发展,预防恶性竞争,增强对动荡的外部环境的抗击能力。此外,在寻求合作伙伴前,企业也应积极地树立诚信经营形象,坚持诚信为本,才能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影响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需要及时调整企业管理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找准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培养应变能力,合理地调整组织机构的层次,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探索管理新模式。同时,也要注意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模式中的重要导向性作用,建立大时代背景下互利互惠的生存理念。

作者:董玮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尹文专.企业管理模式的时代转变因素与理念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3,01:85-86.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篇11

二、网络经济时代市场下企业营销变化内容分析

(一)营销模式的转变

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网络经济时代市场下的营销模式发生了转变,传统的产品流通模式是生产者向批发商供应产品,批发商再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但是,产品的流通时间较长,而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环境下的营销模式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并开展多元化的产销活动,在在线市场下实现产品的营销。

(二)营销环境的转变

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向全新的营销模式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营销模式加以完善,在策划营销过程中,将产品、价值和渠道等都作为营销的主要依据[2]。同时,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健全营销手段,从而实现减少库存,缩短市场周期,从而为企业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营销范围的扩大

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营销范围扩大,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区域,而是利用网络的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为广大用户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在网络环境下可以了解到更全面的产品信息,而且了解的产品信息来自于不同的区域。因此,网络经济时代市场下的营销范围更大。

三、网络经济时代市场下推动企业营销模式转型的措施

(一)拓宽网络营销渠道

某企业为了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环境,意识到对营销模式进行转型的重要性,通过拓宽网络营销渠道,继而实现提高营销能力,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首先,企业搭建网络平台。企业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全面的了解产品,通过利用网络平台,进而使得消费者掌握不同地区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产品信息,企业可以将产品信息以图案、文档等形式发送到网络平台上,并与消费者深入的交流,消费者对产品加以定位,然后选择最佳的产品;其次,打造扁平化的营销渠道。扁平化的营销渠道是对多层结构进行压平,以电子化和直销模式实现企业有更好的发展,消费者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拓宽网络营销渠道,能够确保企业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环境,并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二)采用多种营销手段

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环境下,为了提升营销能力,必须创新营销手段,进而实现营销模式的转型[3]。首先,企业企业大力加大市场信息的搜集,从而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生产出合适的产品,提高销量,需要深入到市场中,掌握消费者的需求,然后与消费者需求与产品设计有机联系在一起,制定完善的营销计划,从而使得大众消费群体能够接受产品;其次,对产品进行定价测试。企业在开展营销过程中,必须将价格作为营销中考虑的重要因素。企业对产品的定价直接关系到营销质量,所以为了拓宽销路,需要利用互联网,在营销过程中对产品价格进行测试,进而明确库存与购买力的关系,进而为企业营销和获取利润提供有利依据。

(三)建立合作型的竞争关系

网络经济时代市场区别于以往的经济市场,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是与其他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而是建立合作型的竞争关系,进而为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最大的保障。在消费者的对产品需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实现营销模式的转型,并拓宽销售渠道,需要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高质量,从而满足更多客户资源的需求[4]。那么,较高的生产技术已经成为促进企业实现营销模式转型的重要措施,通过与其他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建立合作型的竞争关系,提升产品质量,从而为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环境下的营销模式转型提供有利保障,最终实现企业提高利润。

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篇12

二、网络经济时代市场下企业营销变化内容分析

(一)营销模式的转变

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网络经济时代市场下的营销模式发生了转变,传统的产品流通模式是生产者向批发商供应产品,批发商再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但是,产品的流通时间较长,而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环境下的营销模式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并开展多元化的产销活动,在在线市场下实现产品的营销。

(二)营销环境的转变

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向全新的营销模式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营销模式加以完善,在策划营销过程中,将产品、价值和渠道等都作为营销的主要依据。同时,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健全营销手段,从而实现减少库存,缩短市场周期,从而为企业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营销范围的扩大

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营销范围扩大,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区域,而是利用网络的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为广大用户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在网络环境下可以了解到更全面的产品信息,而且了解的产品信息来自于不同的区域。因此,网络经济时代市场下的营销范围更大。

三、网络经济时代市场下推动企业营销模式转型的措施

(一)拓宽网络营销渠道

某企业为了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环境,意识到对营销模式进行转型的重要性,通过拓宽网络营销渠道,继而实现提高营销能力,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首先,企业搭建网络平台。企业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全面的了解产品,通过利用网络平台,进而使得消费者掌握不同地区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产品信息,企业可以将产品信息以图案、文档等形式发送到网络平台上,并与消费者深入的交流,消费者对产品加以定位,然后选择最佳的产品;其次,打造扁平化的营销渠道。扁平化的营销渠道是对多层结构进行压平,以电子化和直销模式实现企业有更好的发展,消费者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拓宽网络营销渠道,能够确保企业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环境,并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二)采用多种营销手段

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环境下,为了提升营销能力,必须创新营销手段,进而实现营销模式的转型。首先,企业企业大力加大市场信息的搜集,从而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生产出合适的产品,提高销量,需要深入到市场中,掌握消费者的需求,然后与消费者需求与产品设计有机联系在一起,制定完善的营销计划,从而使得大众消费群体能够接受产品;其次,对产品进行定价测试。企业在开展营销过程中,必须将价格作为营销中考虑的重要因素。企业对产品的定价直接关系到营销质量,所以为了拓宽销路,需要利用互联网,在营销过程中对产品价格进行测试,进而明确库存与购买力的关系,进而为企业营销和获取利润提供有利依据。

(三)建立合作型的竞争关系

网络经济时代市场区别于以往的经济市场,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是与其他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而是建立合作型的竞争关系,进而为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最大的保障。在消费者的对产品需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实现营销模式的转型,并拓宽销售渠道,需要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高质量,从而满足更多客户资源的需求。那么,较高的生产技术已经成为促进企业实现营销模式转型的重要措施,通过与其他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建立合作型的竞争关系,提升产品质量,从而为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环境下的营销模式转型提供有利保障,最终实现企业提高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