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2 09:28:13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1

为了了解一年级新生入学前识字量,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识字教学工作,开展了此次“红山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前识字情况调查”。

二、调查方式

此次的调查对象为本校2010届一年级全体新生,共108人。调查时间为开学后的第二周(此时学生还未开始小学阶段识字学习)。调查内容采用国家语委会颁布的2500常用字和1000次常用字字表。

调查方式采用了请家长协助的方式。调查检测前,为了避免家长因为功利心理,造成数据失实,我们给每位家长发了《告家长书》,详细解释调查目的,并向家长承诺,调查数据不作为学生成绩,不排名次,不在班级公布,希望家长配合,保证数据真实有效。测试利用休息日,请家长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认识字检测,家长依次指出检测表上汉字,孩子读出所知汉字的读音,读对即被确定为认识该汉字。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字表的字数多的情况,可分时分段进行,最后统计出该生的识字总量。

三、数据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一年级新生共计108人,无一人不识字。入学前识字总量为67716个,人均识字627个。其中,识字量最大的为3000个字,识字量最少的为7个字。识字量具体分布如下表:

统计分析:入学前识字量在1~500字的有57名学生,占总人数53%;识字量在501~1000字的有24名学生,占总人数22%;识字量在1001~1500字的有12名学生,占总人数11%;识字量在1501~2000字的有7名学生,占总人数的6%;识字量在2001~2500字的有7名学生,占总人数的6%;识字量在2501~3000字的有1名学生,占总人数的1%,

四、跟踪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一年级新生入学前已经百分之百识字,但在识字量上有较大的差异。在我们这样城郊结合部的学校,这种情况的出现很自然。为了进一步具体地了解学前儿童识字的方法、途径,我们又开展了一次跟踪调查。我们分别采用个案追踪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识字量在20个以下和1500个以上的孩子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一)孩子识字量在20个以下,识字量较少主要有两个因素:

1 没有条件识字:有些孩子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以识字7个的孩子为例,他父母早年离异,他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又生了重病,卧床不起,孩子由不识字的奶奶照顾,虽然孩子的智力完全正常,但家长完全不具备引导孩子识字的条件。

2 识字意识淡薄:一个家长这样说:“我一直以为,教孩子认字识字完全是小学的事情,是老师的事情,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孩子识字。”调查发现孩子识字量少有不少是因为家长有能力引导孩子识字,但完全没有帮助孩子识字的意识,认为认字识字是学校老师该做的事情,家长根本不需要引导孩子识字。

(二)孩子识字量在1500个以上,主要是因为家长都很重视识字,并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这部分家长采用的识字方法主要有:

1 生活识字:接受调查的每个家长都提到了这种方法。“生活识字”是外出游玩、超市购物时,借助路牌、广告牌、超市商品、包装袋等帮助孩子识字。

2 阅读识字:家长购买一些儿童读物,每天读给孩子听,在反复朗读的同时帮助孩子识字,等到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就由孩子读给家长听。有的父母特别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一位爸爸已经开始跟一年级的儿子一起读《庄子》了。

3 字卡识字:借助识字卡片帮助孩子识字。

4 电视识字:收看电视节目时借助字幕引导孩子识字,同时鼓励孩子收看教育频道的识字节目,边看边学。

5 字典识字:部分家长已经教会孩子查字典,引导孩子用查字典的方式识字。

6 上课识字:给孩子报名参加一些识字培训班。

这次测试的结果也让部分家长大吃一惊。有一名新生的家长是双职工,经常加班,根本没有时间教孩子识字,通过这次调查,父母意外发现孩子已经认识近500个汉字,一问才知道,就是因为孩子经常和奶奶看戏曲节目,通过字幕识字的。

这些识字方法,我们认为对于学龄前儿童都是有效的,是家长在实际生活中顺其自然地进行的。只要不是过分苛求孩子,应该说也都是科学的。

五、初步做法

对于此次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反思。看到学生已有识字量差距这么大,有的教师顿时觉得无所适从,这下课堂教学到底该怎么办?其实,学生在学前识字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部分资源,提高一年级语文课堂的效率。

新生识字率悬殊给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与实践。

1 针对家庭困难没有识字条件的学生,我们发扬“刻苦奉献、团结实干”的红山精神,每天放学后低年级组老师轮流辅导这部分孩子识字,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水平,帮助他们缩小与其他同学在识字量方面的差距。

2 针对家长识字意识淡薄的问题,我们及时与这部分家长一对一沟通,帮助家长明确识字的重要性。家长会上,我们邀请识字量大的孩子家长作经验介绍,向其他家长介绍好的识字方法。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2

在幼儿园教学中,识字教学是主要内容。通过有效识字教学,既有助于孩子们学习语文,也可开发儿童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与记忆力等多种智力。但在识字教学中,幼儿园教师需考虑如何唤起识字热情与兴趣,让孩子快乐而自觉的进行识字学习。其中,游戏化教学是有效方法之一,符合幼儿特点,可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等活动中轻松学习汉字。比如看图识字游戏、情境表演游戏、竞赛游戏、猜字游戏、儿歌等都是不错的游戏活动,教师可结合具体内容与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游戏形式。

如教学一些蘑菇、白菜、青菜等蔬菜类名称时,为让学生把握相应汉字,教师可组织情境表演游戏,让学生在活跃氛围中快乐识字,培养认字兴趣,并渗透德育教育,让孩子们了解蔬菜营养,爱吃蔬菜。游戏准备:蘑菇、萝卜、白菜等蔬菜实物;盘子、玩具小兔货架等道具;若干张小字卡与含有图画的大字卡。具体游戏过程如下:(1)引入游戏情境:小朋友们,小兔子贝贝家中来客人了,想请你们帮帮忙,给它买些蔬菜回来。我们到菜市场看看有哪些蔬菜吧。然后呈现相关实物,指导孩子们逐一认识蘑菇、白菜、萝卜、青菜等蔬菜,并展示画有蔬菜的大字卡,指导认读。(2)买菜游戏。师:这些蔬菜有丰富的营养,你们爱吃吗?现在我们帮小兔子贝贝买些蔬菜回去吧。买菜规则:每位小朋友只可以买一种“蔬菜”小字卡,并讲清楚自己要买哪种蔬菜。然后让孩子们分组买菜,到货架前面购买自己喜欢的“蔬菜”(小字卡),同时指导孩子们正确发音。(3)炒菜游戏:师:小朋友们,真棒,都买到了菜。现在告诉老师谁买了蘑菇呢?拿着有蘑菇小字卡的孩子举起字卡,如此类推。而后引导孩子们当当小厨师,帮助贝贝“烧菜”。当教师说到哪种蔬菜放到锅里时,拿着这类“蔬菜”字卡的幼儿可以上去,和老师进行炒菜游戏,比如“炒蘑菇、炒蘑菇,蘑菇快到锅里来”。手拿蘑菇字片的学生一起上去,一边模仿,一边边说:“炒蘑菇,炒蘑菇,炒了一盘香蘑菇。”幼师需要检查孩子们手上的小字卡正确与否。(4)结束游戏。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将炒好的菜给贝贝送去吧!”引导他们将字卡放到对应的蔬菜盘中。这样,通过抓住儿童学习心理,运用拟人化的方法整合“买菜”、“炒菜”与“送菜”等趣味游戏,给孩子们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识字环境,可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的识字,并受到情感培养,知道蔬菜营养,应多吃蔬菜,并学会助人为乐。

二、幼儿数学游戏教学,趣味数学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3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点,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识字的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条件、生活条件、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识字方面与同龄的汉族小学生相比,要有很大的困难。为了使少数民族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汉字,轻松愉快的参与到识字中来,教师需要做很大努力。

在少数民族地区,有68%的学生认为识字课很枯燥,不喜欢识字。有90%的教师认为学生受母语的影响,学生生字声调混淆,不能区分二、三声;多数学生存在机械性识字的问题,不能运用于实际,搬个家就不会认了。70%的教师认为识字教学很枯燥,花了时间,不见实效。在以往的教学中多采用“满堂灌”、“一言堂”和机械、单一的识字教学模式,长此以往必将使学生的抵触情绪更为严重,极不适宜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我们觉得,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应针对民族地区孩子的特点,找到一条既能为少数民族儿童所接受,又能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识字的教学新路。文章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实际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谈一谈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

1 如何加强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

学习氛围的枯燥,缺乏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学生没有主动识字的积极性。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

1.1 情景识字;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与识字有关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他们的识字积极性和对识字的求知欲,能够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的识字。低年级的孩子基本是以形象记忆为主,我们的汉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课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鸟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来的,这些字都和实物有相似之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后再识记,就轻松多了。

1.2 利用媒体创设情景

利用丰富多彩的插图来进行识字教学,我们低年级的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能帮助孩子们识记。教师可以自制一些富有童趣的幻灯片,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孩子们,从而吸引孩子们的求知欲。在播放的同时恰倒好处的呈现生字,“图文并茂”进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感受语言,而且还提高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在平时,教师还可以让孩子多看动画片、动物世界、少儿节目,这些节目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喜闻乐见。通过汉字与实物的对照,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些汉字,这些图片对学生记忆识字起到桥梁的作用,使每个汉字都赋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了学生的记忆。

1.3 编字谜,谜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他们的观察、分析、想象等各种能力。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如学习“泪”字时,可以引导学生想到眼睛里留出了许多滴水,学习“告”字时,可以联想到一口咬掉牛尾巴。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并讲给家长听,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 识字方法的多样性

2.1 识字教学中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某种识字方法的适应性。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记忆更多的汉字,新教材内介绍了很多有趣的识字方法,很多教育者也总结出了很多识字方法。合理安排与之相适应的识字方法,如果采用单一的识字方法,就不能充分利用儿童的智力发展优势,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要从汉字本身规律着眼,改变以往枯燥单一、灌输式的识字教学方法,改变汉字教学理念,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教学中要注意按照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合理安排与之相适应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

2.2 汉字音形义有机结合。识字教学心理学认为:“所谓识字就是意味着汉字的音、形、义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统一联系的形成。只有把音形义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统一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儿童在建立音形义联系的过程中往往依赖于简单的直接联想和智慧性的间接联想。”每个字不是孤立地认读,而是把字放在通俗语言环境中有理解地记忆,使音形义有机结合,为儿童的直接联想和间接联想创造有利的条件。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4

一、引言

当计算涉及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是时,会使孩子们用数字对它们进行连接,再结合真实的生活情境,从而意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使用和理解的一种符号系统。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并应用这种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呢?发展的方法是强调要建立在儿童的自然学习的方式上,引导他们从感性为主的经验逻辑思考转移到思考数量之间的关系。孩子需要机会去调查、发现,并自己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用这种方法将会发现学习和整体发展的主要特征的新影响。

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的课程,特别是数学的发展,常常被认为是非常积极的。就数学课程发展的基础和一些调查结果,通过研究给出如下建议:

二、第一个研究:日常活动的策略

动力的研究(1998)来源于关注和一些困难适应数学教学大纲。孩子们很少被要求解释他们是如何来解决问题的,这是设想的结果和方法,可是,老师和家长都更清楚地了解,只是年幼的孩子认为有用的如何给予他们经验。

前段时间,艾尔金德(1988-1989)警告说,这是非常危险的,成年人的将他们的期望聚焦在孩子思考和学习上,而忽视观察他们如何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他提出,对待孩子们不仅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时给予机会谈论和思考这些,而不是不断接触到新的技能、知识、信息和经验本身。

为解决问题并将儿童自己成功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推广提供机会,博尔顿刘易斯和泰特强调(1994)建议孩子只使用自己的策略进行数字运算的意义。这些研究结果都支持卡拉赫,卡拉赫和谢里曼(1990)认为,仅仅告诉孩子们如何解决一个问题,是不是有效的除非他们确信该战略的价值在其成功的可能性。此外,他在研究综述为幼儿的发展数量,年幼的孩子面对困难考虑到几个因素中,成人的角色作尤为突出。他指出,尽管他们必然会进步,他们的学习的模式与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都会受到成人可以经常恐吓他们、尝试使用和理解数字解决问题的语境等各方面的影响。里姆(在德金1993引用)发现在问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和“多少……?“大人认为孩子的数字的题目,她必须知道自己的核心价值。布莱恩特(1995),在描述结合自己的理解,数学关系和数字序列,提出非正式的口头信息提供的号码可能导致儿童长大后有数字词的基本意义的困难,即使他们自然就掌握定量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然而问题,有观点认为,随着儿童掌握数学关系的经验的增加,经验就需要结构化,似乎有一个有序序列,儿童数的理解是需要成人干预的。同时还强调了成人的重要作用,由这个主题的延伸,由史密斯(1993)为孩子的教育工作者呼吁,延长学习发展的里程碑,查看更多的社会背景下,孩子的能力受到挑战和扩展,优先发展成人的支架作用。然而,在维果茨基的理论思想建筑,舒尔曼(1986-1987)认为,教师提供这种支架必须充分保证有一个健全的题材和组织简单的把握,教师知道他们将给孩子提供题材的种类。

在这方面,奥布里(1997)认为学龄前儿童的反应和结构合理的教师问题之间是不匹配的。数学教学情境将面对教师学科知识的缺乏的问题,教师在非正规学前设置确定学前儿童数学能力的机会是偶然的。“颜色”被认为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模式的建设。然而,彼得卡尔(1998)发现,一旦研究人员曾与教师有过提高学龄前教学数学活动的介绍后,幼儿的数学能力会取得明显成效。

回顾了上述研究后,以下部分提供了最初的调查细节探讨幼儿运用在幼儿园和新加坡小学日常管理工作簿中活动的策略的差异。第二个目的是确定帮助儿童理解任务,要求教师的参与程度并选择适当的策略,成功完成任务。结构的观察孩子的反应部分的计数,在幼儿园和小学遇到的典型的加法和减法的问题。

该任务涉及计数和加法和减法任务并设计完成八成幼儿园条件。在幼儿园前需要以下技能:计数(数组中的所有对象的计数),数(加上第一个加数与第二加数),统计(计数从数字的值要减去值的数字,也就是减法),和倒计时(开始与值的数字,减法就是孩子倒计数);使用匹配组与比较组,很少,绝对值少,大于,小于;用符号“+”,“-”,“=”;匹配数字,使用金钱价值观建实际问题。

任务呈现给小学的孩子们,所需数字在知识中;使用“小于”比较“大于”,数的分解,加法和减法的句子用数字和符号的表示。

个别访谈和观察,有八个孩子了。八个孩子都已经通过了幼儿园相同的任务。任务提出了分别访谈,和孩子们被要求证明和解释他们的解决方案,并逐字记录。小学的孩子们第一次书面任务然后单独询问关于这些相同的任务,但不同的结构的原因,目的是比较不同条件下的任务的理解,由此产生的结果如下:

1.两个K1的孩子

他们数了所有的设置而不是指望他们不能识别多个类似的对象安排在集。减法,他们能够覆盖一个给定的数量计数,但他们无法将掩盖策略当计数是必要的。当计数策略比较建立集有更多的所需要的物品,他们也把所有的项目。

当需要增加集作为一个数字和单词数的句子的一部分,他们数了所有,当它还不清楚从哪里开始计数,他们数错了。只有一个孩子能用计算解决一道题:“如果你有6块,你隐藏的3,留下多少啤酒?“

2.两个K2的孩子

一个孩子能完成任务的精神多数但有更复杂的任务描述图画和要求的添加剂组合物涉及金钱价值的困难:“香蕉的价格是17美分。我给卖水果的20美分・改变多少会给我吗?“在这里,孩子算在图片总硬币数而不是专注于他们的价值观来解决减法和。其他孩子使用的策略类似于K1的孩子。此外,他认为所有的而不是由设置在・他算为连续量比较的时候越来越少,但他能比较排列条形图“多”的数量,“少”和“少”。他算错了他当不清楚从哪里开始计数,他依靠计数所有与其比较,套在一对一的对应。他能够增加金额数字小于5的比赛,他用手指适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图片加法和其中数都是必需的。

减法,他用手指做最小的数和计算。但他不能将掩盖策略当计数是必需的。他不知道减法符号的意义;但当告诉他覆盖的最小量的含义和计算。他能够计算完成的问题。

3.四个小学孩子

所有的人都能在系列上下完整的号码,和一个孩子口头重复序列上升到最高值以确定计算下所需数量:“填写缺少的数字:10 13 15 18,19;”她数到18,然后下降到10。

然而,孩子们,不,是能够找到一系列的最小数量没有提醒:“把这些数字按顺序。从最大的数:11,19,6,8,14。最小的数是?”

但一个孩子不能使用“小于”,当比较的点,而无法识别数字“大于”,虽然他们能够运用“大于”。

但一个孩子无法完成的话问题比较集(有点)在一对一的对应。成功的孩子把她的手指在桌子下,依靠“大脑”,她说。只有一个孩子能够分解10和20之间的数字,和另一个成功的实验者的提醒。这两个孩子能够确定数十个单位时,想起了分解和依靠。

三孩子们能够比较大小的字母:

X、Y、Z “Y小于 ”

两个孩子都能写出配套完整的一些句子:

孩子将填空完成句子下面的号码:

对于这个任务,三分之一个孩子做了一个减法和加套在她检查。但一个孩子能够识别和等于一个给定的量,但不确定的时候,让他们给一个更大的数量。

这些孩子不能够解决单词问题涉及平等:

6 lskander买鱼,他把我的鱼每罐,他只有4瓶,他需要多少瓶?

(孩子将填空完成句子下面的号码:

最后,所有的孩子有困难完成试卷分析书面指示。它似乎很清楚,即使最初1个孩子经历了许多这些任务的要求而在幼儿园,他们基本上无法应用所需的策略,除非提醒。虽然幼儿园的孩子们发展的很好,他们需要被提醒他们以前成功的策略,他们显然有足够的移动在使用更复杂的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因此,这些意见建议提出一些应注意任务的复杂性是幼儿园儿童的能力,并支持种类,教师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在儿童的数学能力差异的主题和知识。

探讨教师对儿童数学能力的认识程度,问卷调查了60名幼儿园园长和43名幼儿教师。当被问及需要监测和识别困难的儿童可能面对的是不确定的,大多数孩子为什么有问题,尤其是与符号和数字。老师和校长提出,虽然得到了在学校的个人帮助,经常要求他们的父母在家里帮助他们的孩子。他们也说,作业一般不给予援助的家长也在帮助孩子的方法。即使所有的人在幼儿数学教学的训练中,他们不愿表明在数学中偶然出现比其他数学每日课程在学前的一天。识别形状,数字,和匹配,歌曲和计数能力,经常被提到的发生在块玩,工艺美术,音乐和运动,而其他的技能,如模式识别,计数,和时间可能意识到在日常例程,歌谣和故事,较少注意。然而,许多教师都能自发地提供数学技能的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如何使用的例子可能会“共享时出现的数学”。

虽然教师意识到监测儿童工作而不是个人的重要性,他们很少检查策略的儿童使用。孩子们完成他们的工作比别人早是看书或者完成拼图。似乎有人需要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孩子们没有真正的规定,或有困难。除了问卷调查,三的教师进行教学。有发现仅仅是死记硬背了孩子完成他们后来在他们的活动手册完成指令重复一个完全依赖。

儿童的数学能力的观察显示典型的策略在年幼的孩子和那些被教导自然出现(布莱恩特1995,努涅斯和布莱恩特1996)。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小学儿童的链接计数对应除非提醒失败,和幼儿园儿童未能采取“依靠”策略添加数字,因为他们没有被教导这一策略。此外,小学儿童以一个随机数字序列,找到最小的数不,可能表明语言概念的问题,或者不能掌握基本的价值观和数序关系的差异,除非提醒。

布莱恩特(1995)提出问题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儿童数的意识,或者说缺乏自话代表了不同的问题。此外,在早期的关系理解为一对一对应关系是广义的实践经验与歌曲,儿歌和游戏,真正理解作为添加剂组合物,包括符号,和要教・对此。努涅斯和布莱恩特(1996)表明,有可能导致儿童协调他们的策略和解决这样的问题。同样,麦克里兰(1995)认为,教师不应该等到孩子知道他们教算下来,除了是减法逆,即使他们成功与计数。她认为,教师需要知道的计数系统的儿童使用,劝阻他们依靠混凝土艾滋病时能够更复杂的策略。此外,要求教师教孩子问题的策略,不依赖于计算求解。灰色(1995)鼓励教师将学生学习的事实和任务要求的应用。

除了需要培训教师了解儿童如何发展成为数学和计算,这些研究结果还表明,重点是指导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Tor问题解决环使孩子自行协商的意义,发现关系,学习规则,提出问题,并选择与教师引导注意自己策略,提供适当的模型和问题,并进一步挑战的孩子。

三、第二研究:结构较大样本的儿童

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使用,知识的计数,加法和减法策略。一个大样本的儿童研究二(夏普1 999),开始研究更密切的孩子如何处理这些任务在幼儿园,任何困难坚持到小学是否。

一些研究进行到儿童使用的计数表明,在幼儿园,虽然他们往往很善于分享,能算有意义的,并且知道“多”与“少”,有这些特征在不同情况下应用的困难。例如,穆恩(1,994)发现,当孩子们被要求一组对象,他们抓了一把而不是用他们的统计计算出所需的知识。虽然大多数孩子都能算,知道最后的数字代表的设置数量,布莱恩特(1995)认为,这可能帮助他们理解差异的数量时,两套相比。

了解数字量的意义,布莱恩特解释了什么是需要的,是一种理解,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两套定策略需要学习。穆恩(1994)发现,当教以表示量例如,写四,1,2,3,4,孩子们能够链接数序列的计算在一对一的对应。他们能够与写数字系统的语言。他们能够理解序列中的词的顺序表示其大小,数字序列的基数和序数的性质。正如前面提到的,努涅斯和布莱恩特(1996)认为,有一个有序序列,在儿童发展的进步。

其他的研究表明,当数学概念产生的活动,而不是强加给孩子,他们转移技能和知识了解IRI一切换到另一个更成功。一些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表明他们的水平素养。灰色发现,一旦孩子可以推断或推断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回忆教程序,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的方法来应付新的问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们都能回忆和推断事实,他们取得更多的进步,因为每个策略支持等・同样,泛友(1983)表明,低成绩的孩子主要依赖于物体或陈述而高达到儿童使用召回数量依据事实和回忆演绎的计数策略。

显然,了解儿童如何使用计数,他们如何处理加法和减法任务,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策略为代表的问题,在现实的生活中,是老师的关键在引导孩子选择和应用适当的策略。鉴于这些研究结果,本研究中观察到的孩子什么?

观察了幼儿园课程之前的孩子进入小学,和,六个月后小学。旨在探讨C罗素Y儿童如何处理计数,在幼儿园和小学是否困难坚持到加法和减法任务。

从个人访谈的第一组数据是在4所幼儿园158 5岁和6岁之间在过去几周在幼儿园的孩子进行的。所有的孩子都在同一所幼儿园4花了2年时间,遵循相同的教学大纲,这个节目的时间是每天4小时,每周5天。所有的孩子都经历了一个数学课每天使用的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方法。

对于采访任务的第一组选择判断的程度,孩子们可以使用计数成功的对象是数。数任务保护还包括评估孩子是否已经掌握了比较集的一一对应的意义。

第一个任务涉及计数数组,以没有明显的出发点来判断他们是否可以知道最后一个名字代表的集合的基数值。接下来的任务涉及到生产指定数量的计算,并判断是否可以利用他们的知识计算的下一个任务。他们需要创建一个等效的设置时,问:“给我许多蓝色的红色的”。本试验应用他们的基本价值知识的能力。最后,数量守恒任务表明孩子们是否掌握了计数即了解基本的价值观和能够在精神上的意义。

任务的下一集选择的数学练习册,孩子们被要求的任务是读取响应的任务,需要以下技能:

计数(数组中的所有对象计数)。

数(加上第一个加数靠第二加数)。

统计(统计的数字的值要减去价值的数字,减法就是)。

倒计时(开始与价值的数字,减法是其子计数下降或后面的数字是被减去的值)。

指望从给定的一组,比较基数值设置使用“超过”、“不足”,购物任务涉及画硬币的价值,例如减法和,“香蕉的价格是17美分。我给卖水果的20美分。我会得到多少改变?”

词的问题如:“如果你有6块,你隐藏的3,有多少只?”

六个月后,再次采访了原来各自的小学。当时,在新加坡所有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相同的,具有相同的主题和作业和课程持续时间。选定任务是第一项研究中使用的相同,是由一评价论文的所有小学1年级儿童会作为他们的第一学期数学评价的一部分。

在两套在幼儿园和小学的任务孩子们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为比较的目的,对保护任务的性能进行分析。这是因为,在加法和减法成功的关系。三明显的浆液被发现。其中,40例非保护者,43个孩子谁需要保持,和43个孩子都能够初步完成计算任务,和预期的一样,他们的分组表演所有的任务,揭示了保护儿童的优势在幼儿园和小学我不保持,但有一些有趣的不同群体之间的一些任务。

在表1和表2中,发现孩子在幼儿园的保护较少依靠需要“数”,“数的集合”的集数时的照片。他们还用手指比非保护者,他们不确定哪种策略使用的装置。能够理解“大于”和“小于”。很少的孩子用“计数”的照片简单的减法任务,但更节约能“倒计时”。超过一半的真正保护者穿着能够完成涉及钱币、文字问题的任务。

关于现实生活中的购物任务需要孩子照片硬币演示部分/整体关系知识的任务。这些任务超出了大多数的孩子,他们中的许多人可以指望从一组添加任务,但无法在这些任务中看到的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反比关系。孩子们观察看看硬币的图片和计数每一分之间的价值差异,五美分,十美分硬币。此外,这个问题需要孩子用很小的数字计算加法或减法,鼓励他们使用计数。即便如此,少于一半孩子是成功的保。

显然,在幼儿园的,不到总数的一半(只有56%的解决问题和保持硬币53%字的问题)能够完成幼儿园年底预计他们的任务。那么,这些观察在小学的任务,孩子们的表演的影响?

在接受采访时,后来在儿童原学校可以安排在一系列数字和证明的理解“多”与“少”。甚至用“对”数分解任务策略数(见表2)。保护孩子,然而,通常是更精确的数分解复杂的任务,把价值观和创作数量的句子。虽然少于一半的孩子,但是更多的保持,能准确地完成涉及均衡用点计数问题一个大比例,比较真实的保护者,可以完成涉及什么数比较的问题

更复杂的小学任务:数的分解,数句创作,和均衡问题,需要一个工作知识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认识:分解(6 = 5 + 1;3+3;4+2)和交换(6 + 2 = 2 + 6)。比较问题需要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反向关系额外的意识(可逆性和传递性)。

通过对保护大多数孩子在这些更复杂的任务的成功与非保护者也许可以通过他们使用的策略解决日益复杂的解释。虽然被他们的老师这样做,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他们之前的可靠的工具,他们的手指,数集“计数”,“上”和“下”在幼儿园的孩子们。失败以及所采用的策略大混乱或不确定的。对于比较字的问题,许多孩子无法认识到需要减,或得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上。一些孩子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但提供了一个准确的数句。

总之,在幼儿园和小学的所有的孩子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孩子一样的性能比较,尤其是涉及“比”与“不比”的任务,和理解数的分解他们的小学教师教过他们。然而,表2显示,超过一半的孩子没有更复杂的任务,他们本来预计已经掌握了在小学四个月的任务。

当时,这些意见的提出需要一种干预方案对指导教师重点提供更多的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下,孩子会在心里预演和测试策略。实施这些建议是在下一节讨论。

四、研究三:干预计划

研究表明,当儿童有机会解释他们的思维过程的言语,这对学习成绩有积极的影响。此外,事实和概念知识的增加。导致改善的信心。奥布里(1997),特别是,发现小孩子与范围广泛的数学学习策略进入学校。她建议教师鼓励孩子用多种策略,为儿童提供解决他们已经同时延长他们的事实知识问题的技巧的机会。

为了衡量有效性的干预计划,概述在讨论后,这是基于上述的观点(夏普2001),采访任务是设计访谈与另一组的2名幼儿园儿童在干预结束时,六个月后干预方案的干预。年底正值幼儿园课程结束。干预方案是设计来引导孩子通过算术的发展序列和提供结构化的活动的基础上,有关方面计算的交谈和讨论的有序序列,这与日常活动和例程。

孩子们在这项研究中包括107个幼儿园2名儿童从一个共同体基础上幼儿园。他们都在为它的所有幼儿园的行动党社区基金会提供相同的数学教学大纲。教师都参加了“基本”培训计划由国家教育研究所提供。

采访任务的目的是挖掘孩子的一些知识:前、后的干预方案。进行了采访的作家,跟孩子们单独数数和加减任务以物计数:硬币,硬币卡,和一些小玩具。

第一组任务是为那些在以前的研究中使用的相同的。任务评估理解数的加减法运算下集。使用多重立方体,孩子们被要求简单的话这样的问题“你有3,我给你3,一共有多少个?“要减是一个类似的问题:“你有6,你给我2。还剩下多少?“为了判断他们的反应的成熟,孩子们观察它们是计算所有,或从设置,或是他们所给的答案不计数。

进一步的任务直接评估的程度,孩子们可以从一组。在这里,面试官告诉孩子娃娃得到5美分的钱包买巧克力。然后孩子们看着玉米被放置一个接一个的钱包。他们接着问:“如果我们给娃娃3更多的硬币,它会有多少?”

利用连接多重立方体棒,后面的任务设置所需的孩子比较三种不同的长度,显示有更多或更少的立方体,它比给孩子立方体棒。

后面的任务设置所需的孩子打造集。给他们一些多重立方体,然后问:“给我比你”。在孩子们的回应,他们问:“多少比你有吗?“同样的程序遵循“小于”。

未来的孩子们表现出不同数量的动物多达10张卡;然后他们显示卡点的当量数;最后他们用等效数字卡。然后他们被要求对三套卡片。这项任务的目的是评估其承认基数价值观以不同的方式表示的能力。下一个任务所需的孩子顺序号码。他们看一组数字,问哪个数变大或变小。然后他们被要求把数字从最小的为最大。

最后,孩子们问简单问题,立方体代表硬币。他们问:“你有8美分。这苹果2美分的费用,这橙花4美分。苹果和橘子的费用一共要多少?”他们又问:“你有多少你剩下8美分?“

在加减任务干预前的采访任务,因为他们的成功,干预后任务开始与娃娃的任务在访谈的方式,要求孩子们指望从一套。其次是要求孩子打造集的一组任务然后在数字顺序。接下来的任务是在用硬币卡代替立方体。

任务一组涉及识别硬币的价值,使用1美分,5美分硬币卡1,0美分,20美分,50美分,1美元,购买实物赠送给孩子们。这些花的目的是分解建立孩子的能力,一个先决条件成功的绩效问题。

面条的价格是73美分的硬币,你会使用吗?

让我再次与硬币最少?

这些玩具的标签上的价格,你可以买两个硬币?

你可以用30美分买2个玩具,是吗?

你可以买1美元的玩具?

这是1美元,如果你花70美分,你会计算吗?

为了最大限度的干预计划的有效性,孩子们根据他们如何回应的任务的难度水平分配到组。显而易见,活动和教学和教师/组的相互作用就必须要适应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层次风格的数量,这是意料之中的不同的群体。因此,一旦派干预完成任务和响应分析,共鉴定出三级两组分配给每个水平。孩子们分组干预计划的目的,根据以下标准,从弱势群体,“蓝橙”;见表3。

3级:蓝色和橙色组

这些孩子们能够成功完成一些任务。上限为硬币的任务涉及4mg购买水果需要更复杂的技能(任务16)或,任务涉及娃娃(任务1),在那里他们将依靠一套。他们不能完成任务需要他们说多少或多或少的立方体组相比(任务7和9)。此外,所有的孩子都在这个水平上用手指]或事物计数。在每个四类,两组儿童被分配到这个水平,共45儿童。

2级:粉红色和绿色组织

这些孩子们能够成功完成大多数任务。例外情况是任务要求他们说多少或多或少的立方体组相比(任务7和9),和任务要求为减法策略显示多少会从8美分左右(任务17)。所有这些孩子用手指或东西计数,而不是解决任务的精神。在四个班,两组儿童被分配到店铺的水平,共有35个孩子。

1级:白色和黄色组

这些孩子们能够成功完成大多数任务精神有几个例外使用手指或东西计数。

干预方案的设计使孩子处理数值问题更灵活和创造性地在小学的期望制备的目的。两研究表明基本的技巧和策略,单纯的机械训练是不够的。此外,现在人们认识到,在这个信息时代是真正算数,孩子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即,措施和金钱精神执行数运算的背景。后来上小学,他们需要做出数值信息等多种图表、表格,图表1和图表2方式呈现的意义,他们将需要作出独立决策和方法,以应对如何计算或估计。心里计算需要得到因此,越来越多的关注。

干预计划包括每周一次课,从四月到十一月进行(在休息期间六月学校假期)。每四个班接受公开的一系列连续的30分钟课程。目的是建立在孩子的知识计算意识,使加法和减法策略和策略涉及使用硬币这种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还有讨论策略强烈关注:

(1)告诉孩子你要问他们什么,他们认为在讨论你的问题如何回应

(2)提供“等待时间”,就是说给他们时间在个别孩子选择响应的思考。

(3)避免齐声响应,选择孩子的名字注意音高合适的难度水平相匹配,每个孩子的能力。

(4)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回答。

(5)鼓励孩子们在他们的反应仔细想。

(6)鼓励孩子用完整的句子回答清楚。

问题被认为是有用的作为讨论的出发点,包括以下内容:

(1)你怎么回答?

(2)没有任何人得到相同的答案吗?

(3)你怎么得到你的答案吗?

(4)有人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答案吗?

(5)有人得到不同的答案?

(6)我们可以有一个不同的答案?

(7)为什么(不)?

(8)是正确答案,为什么?

(9)是这个答案不正确?

认定总是采取的儿童,三个层次的不同需求的活动,问题,和强化,把他们不同的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了每周孩子的材料,后续活动还计划使每个会话的目的整理。这些活动包括以下:

(1)“课题或问题的一天”,和孩子们总是不断的提醒自己这整个会话。

(2)讨论频繁的事情是如何最好的怀念。

(3)错误进行了讨论,此外,建议可以在未来避免这些。

(4)其它讨论包括孩子如何能互相帮助。

(5)策略是设计来帮助记忆。

(6)儿童和他们的父母被鼓励去完成活动表伴随这些课周末。

(7)课程的每周系列的顺序和范围均改编自皮(1997)。

表3还表明程度表现在三个层次的儿童均对干预前后的采访。

虽然这是不被认为任何改进或发展仅仅是由于干预方案。显然在具体策略的使用产生影响。对口腔的工作和实践活动的重点和具体策略,影响儿童的任务处理过程中的面试口语教学。同时,他们在干预后采访任务问题的反应表明,他们更自信用加法和减法涉及主管清点和计数的任务,并为硬币任务所要求的心理策略。然而,比较在多于/少于任务集所需的心理策略(任务7和9)依然远离大多数的孩子。这也为硬币的任务涉及硬币值运算和添加剂的组合物(任务18到23)。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5

――编者

作者简介

徐德江先生是一位长期致力于婴幼儿汉字教育研究与开发的语言学者,他创造出"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体系,主编出版的0-3岁《婴幼儿生活游戏识字》被教育部推荐为优秀幼儿读物,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长年连载;3-6岁《幼儿听读游戏识字》荣获首届全国优生优育优教展览会优秀奖,研究成果通过了普通教育、学前教育、未来教育、文学、心理学和语言文字等专家的鉴定;现在,海内外已有7000多个托幼机构,60余万婴幼儿自愿参加了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教学体系受到孩子、家长和教师的欢迎。

婴幼儿全母语教育即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的识字方法,概括地说,即创设适合婴幼儿识字的汉字环境。

有了这样的汉字环境,孩子就可以像处于口说语言的环境那样,没有任何压力、负担和烦恼,自然习得认字、阅读和说普通话的能力。

这种科学的识字方法,具体分析,可归纳为十六个字:一个"适合",两个"环境",四条途径,无穷玩法。

一个"适合",是创设出的识字环境的科学标准。0-6岁,特别是0-3岁,孩子的生理、心理差别极大,而且,孩子们又有个体差异。为孩子创设的识字环境是否科学,就在于是否"适合"孩子。这是科学识字方法自始至终、随时随地都必须坚持的最根本的要求。

两个环境,是指书本环境和非书本环境。一般人都知道:先识字后读书,孩子识字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能阅读。这是一条腿走路。孩子还可以先读书后识字。这是一般人尚不了解的。婴幼儿学听话(接受信息),并不是一段时间先听单音节词,再过一段时间听双音节词,又经过一段时间再听三音节词......然后,再听单句,最后再听复句。正相反,孩子是单音节词,多音节词、单句、复句同时都听,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语义场,才不需大人专门讲授,孩子便自己感觉、知觉、领悟,自然习得了听话(接受信息)和说话(表达信息)的能力。同样,在识字(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像学听话一样,孩子既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地认,也可以两个字、三个字......一句话、一段话地认。有这样的语义场,不需大人专门讲授字义,孩子便可以自己感觉、知觉、领悟,自然习得。这就是先读书后识字。

这种先读书后识字的特殊效果,是先识字后读书所不具有的。

先识字后读书,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识;而先读书后识字,却是经过一定过程,很多字同时都认识。正像孩子学说话时,最初能一个词一个词地数出来,过了一段时间,大人会发现,孩子能同时说出很多词来。这就是孩子学听话时,是单音节词与多音节词、单句、复句同时都听的结果。

根据孩子具有的"学听话"、"学认字"的客观规律,我们为孩子学认字所创设的识字环境有两个:一个是非书本环境,这是先识字后读书的方法;另一个是书本环境,这是先读书后识字的方法。两种识字环境同时并举的效果,是只用先识字后读书,一种环境识字的效果所无法比拟的。

四条途径,是我们对各种有效的婴幼儿识字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归纳起来,它们创设出书本和非书本两种识字环境的主要途径有四种:视听、生活、游戏、听读。在生活、游戏、听读三条途径中,都已包括了"视听"。我们之所以将"视听"又单独列为一条途径,是对不会说话的孩子讲的。不会说话的孩子也可以通过"生活"与"游戏"两条途经识字,但不能运用"听读"途径,他们主要是用"视听"途径,越小的婴幼儿越是如此:看一看,听一听。

无穷玩法,是指具体识字的操作方法。古今中外一切有效的识字方法,都要运用,这还远远不够,还要发动专家、幼教老师、家长和孩子大力创造。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6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99-01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1―2年级《课程标准》规定在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会写”两种不同要求。识字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在低年段就差不多要完成50%,由此可见低年段识字的重要性和艰难性。识字是我们阅读、写作的基础,是一切语文实践的开始,识字教学就显得重之又重。因此,在语境中识字,能使孩子的学习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要认清识字的要求

什么是生字?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生字】――不认识的字。一般人都把首次接触,还不能读出字音,说出字义的字叫生字。在我们低年段的识字要求中,分为“会认”和“会写”两种不同的要求。识字既可以从字形开始,也可以从字音和字义开始。“会认”的字侧重于字音和字形,“会写”的字则在‘音、形、义’三方面侧重,明白了生字不同的要求,我们在认字的过程中就能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相关的识字方法,使识字在孩子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中进行,扫除我们在语文识字中的障碍,使得祖国的语言焕发新采。

二、从语言环境中找出生字

生字在“词、句、篇”里重复出现,对于会认的生字的学习、巩固、运用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按规律识字,会使生字达到“潜移默化”的渗透效果。如:“小”字,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第13 页(“小兔小兔轻轻跳”……)开始出现,之后“小”字在后面的课文语言环境中6处出现了14次,且不说这个字很多儿童上学前就已经认识,就是不认识,在课文中见了14次面也早就熟识了。这时“小”字还难学吗?就算到了后来要求“会写”时,字音和字形已经不存在任何的难题。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很注重让孩子预习课文,并要求在课文里把生字圈出来,标注拼音。这样让孩子懂得在语言环境中去发现生字,提高孩子的警觉性,这样在后来的课文环境中,他们就能很快重复发现生字。

三、在语言环境中出示、巩固生字

看图识字,一直是儿童识字的主要方法,各种学前识字材料和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都采用看图识字的方法教儿童识字。看图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图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语言环境,也利于学习生字。看图可以帮助儿童了解某些字的意义,有利于儿童认识没有亲眼见过的事物的认识,如, “浪花”,画出浪花,可以让它知道什么是“浪”。学习“獾”这个生字时,有了“獾”的图可以留下对“獾”的初步印象,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不仅扩展了知识面,也了解了“獾”的意义。

除了课文的图以外,我们可以设计相关的“图语言环境”来帮助孩子识字。例如我在上公开课《日月潭》时,“省、湾”是生字,我在上课时出示了台湾的地图,从地图上孩子知道台湾是我们的一个省,孩子在地图中学会了“省、湾”这两个生字的“音、形、义”三要求。

四、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侧重于生字的字义和词义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7

幼儿园开设识字班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这一做法明显偏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比如,大纲要求幼儿教育要全面促进幼儿五大领域即社会、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的发展,而不是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整天让孩子识字。而且现有的语言课已经附带教幼儿汉字,没必要再专门开设这样一门课程。

幼儿园园长:

幼儿园开设识字班有种种原因,有的幼儿园出于家长的要求和幼小衔接的考虑,或多或少地开展了识字教学,但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在游戏中和生活中学;有的幼儿园就将识字融入到语言课里教,也不另外收费;有的幼儿园认为开设识字班一方面可以迎合应试教育和家长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结果的心态,另一方面也能吸引生源,同时还可以为园里搞点创收,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园只能随大流,如果别的幼儿园都这样搞,那么我们岂不要失去一部分生源?

家长:

时下,社会上或幼儿园所办的幼儿识字班,大多给孩子们教一些佶屈聱牙、深熬难懂的字,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负担。有的“超级识字班“主要采用反复朗读和机械背诵的学习方法,有悖孩子活泼喜动的天性,不符合幼儿直观形象思维的认真特征。

幼儿园老师:

我国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然而,越来越难的小学入学测试打乱了幼儿园应有的教学方式,围绕升学指挥棒,幼儿园教育开始出现小学化倾向,因此出现了开设识字班热。比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1个苹果相当于2个桃子,1个桃子相当于6个香蕉,问:8个苹果相当于几个桃子、几个香蕉?”这其实是小学低年级奥赛的题目,如今却成了一些小学的入学测试题目。”

由于上述原因,近些年来每年中班升大班时,总会有一些孩子申请退园,选择去上某些名小学开设的学前班。我们也是没办法,所以只好跟风办一些兴趣班,如:英语班、识字班、数学班以及各种音乐、书法、绘画等特长班。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8

(1)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平时我们往往只注重孩子是否在阅读书籍,其实如果孩子的识字量达不到一定的数量,对他们来说阅读就成了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新课标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也作了具体要求:低年级学生应该认识1600~1800字,其中会写800~1000字。多数孩子在幼儿园都认识一些简单的字,但比起这个数字,还是少得太多。因此,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任务也非常繁重,如果我们的教师把握不好,就可能完不成任务,也就影响了孩子今后升入高年级后的阅读能力。对孩子的识字问题,教师必须有一个非常明确清晰的认识,因为任何一个孩子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数量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必须了解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针对不同学生作出不同的识字目标。

(2)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需循序渐进,首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比较简单的故事,或者读一些小诗,字数要少,内容要有趣。一旦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后,建议不要再经常给孩子提供图画书,因为过量使用图画书会影响到孩子的认字能力,这时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文字较多但非常有趣的书籍,由教师指导他们阅读,并随时给孩子提供帮助。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9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一到五岁的幼儿学习阶段,要尤其注重针对孩子的形象思维特点进行知识点的设置和安排。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运动游戏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幼儿教师要好好的利用这个特点将知识点和一些趣味游戏进行结合,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数学,与识字、阅读这类语言性和试图性较强的学科相比较,要显得十分的枯燥和乏味,孩子很难将自己的兴趣集中在这样的科目上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一些好的办法将没有意思的数学学习融合在趣味游戏当中,给孩子应在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消除掉幼儿学生心中对于数学的排斥心理。让孩子在充满欢乐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教学效率,让孩子喜欢数学。

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是这样将数学识数和运算知识融合在游戏当中,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这些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数学游戏手拉手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天使,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游戏和玩具,可以说孩子就是在游戏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特别是那些针对孩子智力发育特点设置的益智类游戏,在孩子最初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从家长到幼儿园,我们对于幼儿阶段的数学教育都给予了特别的重视,数学在幼儿逻辑思维能力、集中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因此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与数学相关的益智类游戏设施。作为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将这些游戏引入自己的教学课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比如积木,现在市面上的积木包括很多的形状,因此,我们在教给孩子辨认图形的过程中就充分的借助了积木的优势。教给孩子什么是圆柱体,什么是三角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长方形等等,然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平时都看到的一些实际物体联系这些图形,说明哪些图形出现在什么地方。随后在根据自己印象中的情况来利用积木重新“建造”脑海中的形象。

其次,我们还利用一些其他的手段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幼儿园的学习不同于小学的学习,主要是对于孩子的看护为主,家长也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不只是一些数字和识字的知识,而是能在孩子处理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也能得到一个提高。考虑到这样的特殊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注重日常生活方面的引入。

根据这样的 特点我们也设计了一些相关的小游戏。在一到五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因为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在吃东西的时候,常常会在中途被其他的东西所吸引,因此会造成浪费。也为了可以让小朋友们在吃东西的过程中也能将自己的头脑开动起来,我们经常会给孩子们发一些“数字”饼干。再吃的过程中。我们会偶尔的问小朋友,现在大家正在吃的是什么“数字”,这样孩子不仅可以将注意力重新集中,而且在“吃”的过程中发现新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长期坚持还可以培养小朋友动脑筋的好习惯。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思维发散的非常快,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其他的事情所吸引。特别是在数学知识教授的过程中,因为本身数字就比较枯燥,孩子非常容易被其他的事情所吸引,或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而将老师“视而不见”,为了将强孩子在学习中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失时机的穿插一些联想性小游戏。

2数学与运动结缘

缤纷的世界在通过什么方法才能让小朋友们有效的认识呢:摸、爬、滚、打,亲自动手实践无疑是最有效的认识方法了。运动可以充分的调动孩子们的手脚平衡能力,还可以让左右脑配合发展。将学习和运动结合起来还可以增强运动的目标性,也是小朋友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法。

对于游戏的利用,我通常都是借用一些已经有的游戏,孩子们玩的比较熟练的游戏,比如跳绳和拍皮球。这样的游戏我们都是让小朋友一边玩一边数数。或者让小朋友“排排坐”,就是让另一个小朋友将剩下的小朋友平均分成组。或者让小朋友先拍一下球再拍三下,然后问他们自己一共拍了几下,将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和运动结合在一起。

3数学与动手操作结合。

通过孩子的操作,促使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学习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除了运用这些常规的游戏之外,我们还会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自创”一些特殊的强调孩子动手的小游戏。现在根据对于幼儿园教学的相关规定,课程主要的是集中在室内进行,因此,很对的游戏需要小朋友们在桌面进行操作。针对这样的教学要求,我们自己设计了很多“桌面游戏”。比如“排排坐”,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一些小球的图形,在上面写上一些简单的加法或者减法运算,让小朋友们进行运算然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在培养孩子的快速识数方面我们设计了类似“跳格子”一样的游戏,让小朋友们站好,然后老师读出方格中的数字,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跳进相应的格子,比一比谁最快。这样的游戏,不仅锻炼孩子的数学学习,更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学习。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有一个很著名的认知理论,他认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这就是说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很探索能力,设法引起孩子们对于新知识的兴趣。就是根据这一点,我们将运动和游戏引入到教学当中,让孩子积极的开动脑筋,主动学习,培养一种很动脑,爱学习的好习惯。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10

一、多管齐下,激发兴趣

我曾教过几届一年级,发现学生识字水平相距太远,有的学生能把大多数课文完整地读下来,而有的学生识字很少,在语文练习中还有拼音可以参考,而在数学练习中离开教师读题,就什么也不能做了。为此,我常在班里举行识字比赛,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还经常为他们提供一些没有拼音的儿童读物,吸引他们主动识字。学习写字是耗时费力的事情,小学生往往是稳不住情绪,再加上儿童手部肌肉容易疲劳,手和眼的动作还不够协调,把字写好是不太容易的,教师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写字兴趣。如,给学生讲书法家的习字故事,讲解汉字的起源和作用;利用多媒体进行汉字的偏旁、结构、布局特点以及笔顺演示;学生的写字演示以及评价。做为语文教师,自己首先必须能写一手工整、规范的汉字,尤其是能写一手好粉笔字。一手认真、规范的板书,既给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也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写字欲望。

二、不拘一格,快乐识字

减轻学生写字的负担。许多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记住汉字,总让学生反反复复地练习写字,单一、机械地抄写也是导致学生书写不认真乃至产生厌倦的一个原因。教师应该尝试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快乐识字,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识字,记住字形,在一种快乐的心境中练习写字。如,采用图示法、演示法、表演法、绘画法、游戏法、故事法、猜谜法、编顺口溜法、比较法、联想法等。但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把握这样几点:(1)要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而不仅仅拘泥于某一种;(2)教材与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以及生活的改革与创新;(3)培养学生自主独立识字的

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总之,识字教学应在方法上不拘一格,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

1.让学生当小老师,把识字主动权交给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识字教学中也应充分利用这一学习方式,还学生自主课堂,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比如,在教学中出现了要学的生字,老师不是重讲解,而是让学生去说去谈、去讨论,鼓励学生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识字“妙招”,如:“大地开花”——由一个抓住象形字的特点或同音字的特点多方面进行拓展,通过合作交流的过程完成识字任务。与此同时,“变魔术”“猜字谜”“编童谣”等都是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最喜爱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浓厚的识字氛围萦绕学生的学校生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

2.创设情境,直观教学

实践证明,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识字,利用有效的手段,能点燃起孩子智慧的火花,改变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使用挂图、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表演、绘画、音乐等。在识字的同时,让学生看清写法,以便模仿着把字写好。

三、拓宽渠道,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中的生活”“生活中的语文”始终是语文教师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孩子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使学生跨入更大的汉字乐园,也

必将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有更多、更新奇的发现。

1.创设氛围,在校园中识字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校园这个识字的“活课本”,鼓励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墙刊、宣传栏、标语或书刊杂志,跟其中的熟字朋友“打打招呼”;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利用课前三分钟及课间时一起做“生字开花”“组词接龙”等游戏;师生一起动手在班级的墙报上设一个“汉字百花园”或“有趣的汉字”专栏等。让浓厚的识字氛围充满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巩固识字教学成果。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11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的一开始,如果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兴趣,是高效识字的前提。在教学中,我在课的开始就创设引入人境的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人学习状态。如,教学一年级《识字六》时,我创设了一个带学生去看海景的情境。上课一开始,我兴致勃勃地问学生:“孩子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风景,想去吗?”看着学生们兴致十足的样子,我就让他们先把眼睛闭上,并说:“我们乘坐的快乐小列车出发了,火车开过了一片田野,开过了一个树林,开过了一座大桥,终于到站了!快把眼睛睁开吧。”学生睁开眼睛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幅风景如画的大海图。就这样,通过老师的语言,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把学生带人了情境中。老师出示卡片识字就这样轻松地展开了。

2 适时激励,保持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强好胜,喜欢激励的心理,运用不同激励措施,相机诱导,使他们产生乐学的欲望。我在教学《识字四》时,以“小蝴蝶来找朋友”的激励手段,给上课认真、表现突出的小朋友发小蝴蝶的彩贴,来组织课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兴趣,从而来提高识字的效率。

3 穿插游戏,刺激兴趣

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界。我经常采用的“摘苹果”“找朋友”“送信”等,对于小朋友来说,都是非常喜欢的。

二、巩固拓展,在阅读中识字

让孩子认识更多的汉字,更加自主的识字,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行课外阅读。这样扩大孩子的视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想让孩子喜欢读书,必须为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氛围。首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率先垂范自己爱读书,相信孩子会在你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主动读书。另外,还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家长重要的是自己也读书给孩子以熏陶感染。我每天拿出一节自习课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果学生每天都能坚持读书,哪怕每天只读一个故事,每天只读半个小时,两年坚持下来就会超过课标第一学段5万字的阅读量。其次还要让学生养成遇到不认识字查字典的好习惯。

2 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

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展示台让学生把认到的字通过讲故事,朗诵会的形式得以展示。

三、日积月累,在生活中识字

低年级识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平时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与交流,把识字视野引向信息无限的课外。

新课程语文一年级教材在“语文园地”中,陆续出现了认班上同学的姓氏字,认广告、路牌上的字,认电视屏幕上的字,认书报杂志上的字的提示。教师可据此进行课外识字的引导与交流。

指导学生办《识字乐园小报》。如,以“我认识的商标”为主题。要求学生办一期《识字乐园小报》。让学生将平时搜集到的小商标裁剪好,贴在《识字乐园小报》中,通过展示、交流,不仅使学生体验到自主识字的成功感、自豪感,同时也使学生在欣赏、交流中感受到识字学习带来的极大乐趣。

总之,识字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利用和开发识字资源,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学生的识字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愿我们从事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老师们努力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识字不再枯燥乏味,

作者单位:河北省辛集市辛集镇第三小学。

谈谈小学数学“最大公约数”的教学pdf

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篇12

我家宝宝要不要去学呢?好像人家都在学啊?

现在不学,到了小学会不会吃亏啊?

提前学小学的知识,也许孩子以后负担会轻一些吧。

要不要为宝宝换一家有识字特色、英语特色的幼儿园呢?

…… ……

现实中,我们经常听到这些疑惑和担忧,反映了当前家长们普遍存在的有失偏颇的幼儿教育观念。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为什么幼儿教育不能“小学化”呢?

为何要去小学化

1.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小学生是不一样的

孩子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是由其思维发展水平决定的。1~3岁的宝宝还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依靠动作进行思考,而不能在动作之外思考。因此,1~3岁孩子的学习离不开对物体的感知和自己的动作。宝宝的吮吸、爬行、玩耍、游戏,都是他探索未知世界的方式。这些活动对婴幼儿大脑发育、智力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3~6岁时期,幼儿的发展水平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个年龄的儿童会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孩子在学习、思考时离不开具体事物的形象,也不可能深入事物的内在特征。当儿童在理解和掌握概念时,往往与具体实物、具体情景联系在一起。例如,当我们问孩子“门外汉”是什么意思时,一个孩子说:“就是流汗了。”还有的孩子解释道:“就是大力士在门外站着。”另一个则说:“门外站了一个男孩。”

正因为6岁前儿童的思维发展有上述特点,所以幼儿阶段的教育,不宜采用类似抽象的知识讲解、书面作业练习的小学化方法。研究发现,对学前幼儿来说,游戏活动比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效果更好。孩子们的学习不能脱离具体形象的实物、生动具体的活动场景。也正因如此,幼儿园区别于小学教育机构,采用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的方式去组织学习。实际上,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丰富具体的活动有助于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2.幼儿对文字的认识和书写有一个逐渐萌发展现过程

为了给孩子的小学学习做准备,很多爸爸妈妈会让宝宝学习识字与写字。其实,对宝宝而言,学习书面文字与学习口头语言一样,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研究发现,孩子一开始并不知晓文字的意义和功能。一两岁的宝宝甚至会拽着妈妈说:“妈妈,你穿的新衣服不要给‘字’看,给我看。”这个时候的孩子并不知道文字是什么。也就是说,儿童的“文字意识”尚未产生。当孩子渐渐明白我们嘴里说出的话可以变成某种符号后,他们就会主动在生活环境中猜测、辨认符号(包括图案、标志、文字)的含义。他们也许从经常接触的牛奶盒上习得了“牛奶”两个字,也可能从常看的动画片中熟悉了“神奇宝贝”的文字形状。因此,早在接受正式的小学语文教育之前,幼儿就已开始接受文字的概念,建立口语和书面语的对应关系,等等。

研究发现,儿童对文字的认识和书写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美国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这一过程被称为“读写萌发”。这种观点认为幼儿学习读和写并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突然发生的,而是有一个在生活中持续萌发展现的过程。也就是说,孩子们在上小学之前,就已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言文字了,并且这种读写能力是逐步发展提高的。

让我们用孩子自己的“作品”,来展示其书写能力逐步发展的过程(见图1~5):

在我们长期收集的幼儿书写案例中,不难发现儿童对汉字的形态、线条,如方块结构,线条组成的方式,象形图案的运用,线条、图形和笔画的结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书写规则,标题和正文的书写格式等书写能力,是逐渐萌发展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对文字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越来越精细、准确,对文字运用的敏感性也越来越强。台湾学者洪兰教授曾介绍这样一项研究:4岁前接受小学化的识字训练、会认很多字的孩子到小学二年级时,在学业成绩上跟其他小朋友差不多,但在学习态度上却有显著不同。他们比较被动,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也就是说,超前识字,特别是小学化的识字训练,会扼杀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他今后的学习态度。

3.幼儿学习数学并不等于练习计算

数学家陈省身曾说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很多人学了一辈子数学,学到的只是计算。”的确,在很多家长眼里,学习数学似乎主要就是加减乘除的运算而已。父母对幼儿数学教育的认识,基本上等于“认识数字、练习算术”。但是令一些家长疑惑的是,为什么已经教会孩子10以内,甚至20以内的加减了,让他用5元钱在超市买东西,却常常算不出该找多少零钱呢?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幼儿会进行抽象的加减运算,但实际上并不知道数学符号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换言之,孩子并不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符号换算有什么用。因此,学会加减运算并不等于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而数学知识的本质在于抽象性,它是人类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就是将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转化为模式化的数学问题并寻求解决。数学思维方式的抽象性、精确性、逻辑性的特点,帮助我们准确、概括地认识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由于学龄前阶段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及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数学概念在他们脑海中,还不能成为一个抽象的逻辑体系,必须借助具体的动作、生动形象的实物和场景。家长们可能都会观察到,孩子们最初学习数数时,就是借助手的点数动作进行的。直到幼儿阶段后期,孩子的计数能力较为熟练时,动作才会慢慢内化,变为在心中默数。

虽然我们说数学知识是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抽象,然而年幼的孩子对抽象意义的理解,却需要从具体的事物开始,并需要丰富多样的经验。如果缺乏这些丰富的经验,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有的孩子不承认6颗葡萄比3个苹果的数量多,理由是葡萄看上去占的空间小。还有的孩子认为锐角三角形不是三角形,因为他说没见过这种形状。这往往是因为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用实物进行动手操作的经验。

由此看来,幼儿阶段的数学学习,是离不开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的。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引发的数学问题,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探索中发展数学的概念。所以,高度抽象的小学化数学教育不适合幼儿阶段的孩子。

爸妈可以怎么做

1.和孩子一起发现、讨论生活环境中文字符号的含义

如前所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开始语言文字的学习了。爸爸妈妈们可以利用孩子生活环境中经常出现的文字符号,和幼儿一起讨论它们的含义,并运用这些符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公交站台等车时,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寻找站牌上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和孩子一起阅读图书时,去发现目录的用法、讨论题目的意义、欣赏语言的美感;去超市购物时,可以领着孩子观察商品包装上的商标、价格,等等。

2.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涂写文字符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