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教育方法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4 09:20:04

独特的教育方法

独特的教育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7-0010-03

中国的生命教育事业从20世纪末引入开始,经过一段时期的研究、探讨和推广,在2004至2006年期间达到一个高潮,辽宁、上海、湖南等省市相继颁布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大纲或方案。2008年以来,中国的生命教育事业明显升温,特别表现在云南省大力实施的“三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上。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可见,生命教育已上升到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至此生命教育在中国已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如果说在2008年前生命教育在中国还处于研究、宣传和初步推广阶段,那么在这之后,就应该是如何构筑课程体系、形成具体课程、进入中小学和大学课堂的阶段。

那么,如何根据对生命教育的宗旨、目标、内容的研究与理解,来精心设计生命教育课程,并具体化为课程的内容和模式,让教师们掌握教学方法呢?关键在于,生命教育课与教师所熟悉的知识性课程有完全不同的性质,要从不同的性质入手来设计生命教育课程,并采取不同的方法来上好生命教育课程。

例如,由笔者主持的在中小学推广的生命教育课的设计包括十三个专题二十六节课:

1.逆风飞扬――关于挫折

2.大爱,让生命美丽――关于感恩

3.快乐每一天――关于生活品质

4.生命因责任而精彩――关于责任

5.托起生命之舟――关于生命与安全

6.有志一同――关于团队精神

7.追求生命的神圣与崇高――关于信仰

8.幸福从“心”开始――关于幸福

9.生命之花亮丽在那里――关于生命价值

10.网络世界与现实天地――关于网瘾问题

11.友谊与情爱――关于青少年情感问题

12.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关于悦纳自我

13.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关于生死问题

我们为中小学设计生命教育课程的宗旨是:从学生的生命困顿出发,为青少年培育生命的优秀品质,为他们生命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笔者又主持设计了在大学中开展的生命教育课程,共分五个版块:1.“学会生活”;2.“学会做人”;3.“学会休闲”;4.“学会养生”;5.“学会生死”。每个版块又分若干主题,全课程需课时32个。我们为大学生设计生命教育课程的宗旨是:针对青年学生在生活、生命与人生方面出现的许多问题,通过讲授来帮助他们提高处理能力,呵护他们的人文生命,为其人生幸福与事业成功奠基引航。

生命教育课为何这样设计而不那样设计?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方法论的思考呢?

一、关注生命困顿

生命教育课的教材编写及讲授都应该由学生的生命困顿切入而非由既有的知识体系出发。例如,某市研究与开发的生命教育教材,其设计理念是“依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以让每一个儿童学会科学生活”为生命教育的课程目标,设计出版了“生命的呵护”为主题的生命教育教材。而“初中段是生命体验最丰富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生命教育以‘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课程目标”,因此设计并出版了《生命的成长》,围绕青春期的成长内容展开。依据高中生认知发展的特征和行动力取向,“高中阶段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最关键年龄,必须完成从‘心理弹性’走向‘生命弹性’的过渡。基于生命成熟共性内容与基于生理生物性成熟个性内容的统一呈现,以‘做最好的自己’为课程目标,形成以‘生命的经营’为主题的‘男儿课堂’和以‘生命的完善’为主题的‘少女沙龙’”。这样设计生命教育教材并安排课堂教学,就基本上没有跳出知识性课程设计的思维,仍然是从既有的理论体系构造出一套知识系统,并按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编写和讲授的。其误区在于没有区分生命教育与知识性教育的本质区别,也没有立于生命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来设计并讲授生命教育课程。

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也许永远没有定式,一切根据听课对象成长中的生命困顿的不同而变化。生命教育课的设计与知识性课程,如中小学的语文、数学,大学中的哲学、建筑学等,它们的区别在于出发点与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知识性的课程主要是解决学习对象在知识上的增长问题,所以其课程自身往往有一个知识体系,在课程设计中一般遵循两点:一是学习对象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的规律;二是贯彻知识性、逻辑性、由易入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来编写教材并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讲授该学科的主要概念、定理、方法、学科历史等,来传达系统的知识。

而生命教育课主要解决的是学习对象的生命成长问题。在生命的层面,人与人是不同的,在各个时期人的生命问题亦有不同的表现。生命教育课的设计主要的不是从既有的理论体系出发,也不刻意追求讲授内容的逻辑关系、难易程度,而是直指学习对象的生命困顿,他们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遭遇到什么问题?集中表现为什么样的状况?以此形成主题与内容来设计并讲授课程。所以,生命教育课没有固定的程序,没有固定的内容,甚至没有固定的知识点。比如,80后的青少年面对生活的感受主要是“郁闷”,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的生命困顿;90后的青少年面对生活的感受主要是“纠结”,也由此派生出一系列的生命困顿,这就是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的主题。相应的,教师如果面对的是80后的青少年,则应该以“郁闷”为中心来讲授;面对90后的青少年则应该以“纠结”为核心来讲授。

生命教育课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也没有固定的课程内容,一切都在变化当中,这就对生命教育课的教师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他们不应该是书斋型的教师,不应在既有理论与知识体系中寻找课堂设计的资源,而是必须面对学生,面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直接切入学生变化中的生命困顿,通过课堂教学来帮助学生解决生命成长中的复杂问题。

二、关注生命个体

应该从独特的“生命个体”而非一般的“类生命”出发来设计并讲授生命教育的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的对象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在知识性课程教学中,教师们是学士、硕士、博士毕业,在大学、研究院学了很多知识,面对学生时他们是知识权威的化身,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及讲授,把既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用复习及考试的手段让学生们接受。所以,不深入了解对象也无大碍,至多需要了解他们的年龄、年级、已有知识的程度等等,这实质上是对“一般生命”或“类生命”的了解。而生命教育课的教师不同,要从抽象的“人”深入到“个体的人”;从一般的“类生命”进入到独特的“个别生命”。人的生命成长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也不一样,其产生的生命困顿也不同。当然,人们在大致相同的年龄阶段,也会有一些共同的生命感受和生命困顿,所以,教师除了要深入了解学生们一般的生命困顿,也必须去了解个别学生具体的生命困顿,以此来设计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并进行灵活多样性的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所以,知识性的课程追求的是学习对象对知识掌握的“齐”“全”“深”;而生命教育课追求的是学习对象能够达到知与行的合一。在知识性课堂中,教师一般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们学习的效果,学生们如果考卷上得了高分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但在生命教育的课堂中,学生仅仅是知之“多”、知之“全”、知之“深”、考试得高分是远远不够的,生命教育课期望达到的效果是使学习对象在了解某种或某类优秀的生命品质之后,能够在当下及将来的生活中具体去实践,真正成为自我的生命品质。在生命教育的视野下,“知”而不“行”,实为不“知”。所以,生命教育课不仅仅是教师主讲与回答学生们的问题,而是要设计某种活动、让学生看某段视频、或者讲某一个故事,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去想、自己去讨论、自己去分析,教师往往只是倾听者、鼓动者、引领者、提升者。人的生命品质是一种天生的“萌芽”,后天的学习只是精心的培育,使其茁壮成长而已,只有这样,学习的对象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知晓了便会去行。

三、关注成长

生命教育课的成功与否,不取决于课后教师或督导的评价、理论上的分析判断、学生的考试成绩水平,而是取决于学习对象在生命上是否成长了,生命的困顿是否解决了,生活中能否做到知行合一。生命教育课成功与否的最终评判是学生的生命品质是否增长。因此,生命教育的课堂必须去“中心化”,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因为教师与学生都是生命旅程中的“行者”,都没有到达生命的终点站,生命也都在成长过程之中。所以,也许教师是知识上的权威,却非生命成长中的权威。在知识性的课程中,一般是教师知道什么便讲什么,以教师的知识背景、知识结构、知识掌握的内容为中心;而生命教育课程则是以学生的生命成长的需要为中心,以能够帮助学生认知和体验生命成长中的品质为讲授的主要内容。

所以,在生命教育课堂中,有三不讲的原则:不了解授课对象不讲;课堂条件不具备不讲;准备不充分不讲。因为上一堂不成功或者半成功的生命教育课,比不上这堂课更糟糕。生命教育课是关系到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如果上不好或者引导不得法,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可能让学生的生命受伤,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生命教育课的设计和讲授一定要避免两大误区:一是以为生命教育课就是用感人的课堂形式来赚取眼泪,课堂上越感人就越成功;二是以为生命教育课就是设计各种活动来热闹课堂气氛。生命教育课的任何场景设计、活动设计、内容设计,都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感动而感动,不是为了热闹而热闹,一切好的课堂场景、好的课程活动设计都必须围绕着一个中心:注入一种正向的生命观、生活观、人生价值观。生命教育课必须有价值注入,而非遵循心理咨询中的价值中立原则。但这种生命正向价值的注入又非生硬的、直截了当的、强势的,而是引导性注入,做到不露声色、入于无痕、自然而然。

总之,生命教育给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血液,可以纠正以往教育的偏差。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授人以知识和技能,其最本质的意义是使人成为人,引导每一个生命体走向更完整、更和谐、更幸福、更快乐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其提供的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能够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每一位教师,无论从事何科的教育工作,都应该具备生命教育的素养、学会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理解生命教育的真谛:我们不是“教书”,而是“教人”。应该透过“书”而见“人”、穿过“知识”而深入学生“生命”的层面。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们各类生命困顿的问题,为青少年建构一个生命意义的世界,而非仅仅只有一个生活的世界。所以,教师应该也必须是“经师”(知识传授的教师)与“人师”(学生生命的导师)的统一,以让莘莘学子受益,在知识增长的同时,生命也能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郑晓江主编.生命教育公民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

独特的教育方法篇2

一、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孤独症儿童重视程度不够

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视程度不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孤独症儿童重视程度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对这部分孩子进行康复教育和训练,二是家长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视程度不到位。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存在,最主要的是政府部门对孤独症的康复教育和训练投入不足,康复训练机构更少,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性。孤独症儿童和智障儿童有相似和相近的地方,很多教育训练机构很容易把两者混淆。

2、对孤独症儿童的鉴定水平有待提高

只有诊断明确,才能进行治疗。目前由于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诊断和筛选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国内鉴定机构数量不足,很多孤独症患者往往被误诊为智障患者,给孤独症患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

3、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机构太少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和训练机构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是影响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又一重要问题。由于机构少,师资不足,很多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只能自己带孩子,由于家长专业知识欠缺,训练方法不正确,起到的效果很有限。也有的孤独症孩子被送到了特殊教育学校,把这些孩子当智障孩子来进行康复教育训练,耽误了孤独症孩子的教育康复时机。

4、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生活的教育难度较大

就是指给孤独症儿童创造家庭生活中的交往环境,创设中小学和幼儿园全纳教育的交往环节,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训练活动,使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功能得到改善的康复教育训练模式,这种康复训练有助于孤独症儿童很快融入社会,但难度较大。

传统的思维认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应在特定的场所中,利用训练器材让孩子完成规定的康复教育训练课程。认为通过这种特定的训练,可以使孩子的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孩子就能走出孤独。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这种做法对孩子是没用的,在家中,他们不知道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活对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

5、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的支持不够

孤独症儿童相比正常儿童,他们在生活和社会适应中存在更多、更严重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建立一个支持服务系统显得很有必要。然而,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支持系统。一些发达国家建立起了自己完善的孤独症儿童支持系统,比如美国,不但建立了支持系统,而且还通过立法,明确对孤独症儿童提供教育支持系统。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方面会逐渐引起政府部门,尤其是残联的重视,可喜的是,有些省市已经将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费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

二、提高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训练实效的路径

1、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对孤独症儿童宣教力度

可以利用媒体宣传孤独症儿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了解孤独症儿童,为他们的康复奉献爱心,温暖他们的心。同时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让特殊教育的老师有专业的康复教育知识和丰富的康复训练技能,造福孤独症儿童。

2、依托全国各地市残联和精神卫生康复机构,共同建立孤独症诊断机构

我国大多数被误诊的孤独症儿童,都是父母辗转几个医院后,才明确诊断的,因为孤独症儿童出生时和正常儿童没有太大的差别,到了2岁以后才能确诊,专业性很强,因此早日成立诊断机构,对孤独症儿童的及早诊断,就为他们多了一份康复的希望。同时孤独症儿童要做好与弱智、精神分裂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语言发育障碍等的鉴别诊断。

3、鼓励民间社会组织参与早教康复机构

应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孤独症儿童早期教育康复训练机构。政府由各地残联牵头,成立由专家、家长和爱心人士组成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协会,给孤独症儿童和其家庭给予更多温暖。让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就读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给孤独症儿童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比如有些机构尝试让孤独症儿童去超市理货,去餐厅端盘子,让他们过和正常人一样的社会生活,帮助他??走出孤独。

独特的教育方法篇3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由普通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中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独立学院。根据教育部数据,截至2010年3月25日,全国独立学院有322所。

2005年1月,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独立学院的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又有比较鲜明的特点。因此,做好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考虑大学生共有的特性,也要充分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具有的个性特征,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扎实做好。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基本特征

(一)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但是又有犹豫感

独立学院学生大部分来自本省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地区,普遍家庭经济实条件良好,父母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相对较高。父母对子女从小就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进行熏陶,入校后,表现出政治热情高,积极要求进步的政治特点。但和二批本科学生相比,由于高考成绩不高,挫伤了自信心;同时,因为进入独立学院生活与学习,更对自己向党组织靠拢的能力发生怀疑,在向组织上靠拢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犹豫。

(二)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强,缺乏必要的组织纪律性

独立学院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都较强,对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有较为强烈的参与意识,但由于大多数同学来自城镇,大多是独生子女,缺少自我约束的锻炼,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在组织纪律性方面对自己要求不严,在团体活动中缺乏合作意识,对同学缺乏关心,行为散漫,班级和集体荣誉感意识较淡薄。

(三)综合素质比较高,文化素质相对欠缺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都注意自身各项素质全面发展,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两项特长,特别在文体、书画、社交等方面,可谓是人才济济,这正是其他普通高校所不可比的,在口才、沟通等方面,也表现出较高的能力。但在文化基础方面,毕竟独立学院的招生分数线为本科三批录取分数线,因此,相对于母体高校学生,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

(四)生活态度积极较,自理能力比较差

独立学院学生家长素养较高,父母对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在自理方面的教育却没有跟上,从小缺少锻炼,怕苦、怕难,情感方面相对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学习凭兴趣,自觉性不强,缺乏信心和恒心,不够踏实,特别是对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吃力,但又对任课老师很挑剔,养成了个性强、以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且好自我表现,以自我为中心。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一)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视

独立学院实行独立的财务,要求自收自支,因此独立学院一般对财务支出要求严格,可投可不投的尽量节省。而思想政治课在短期内对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实力效果不明显,所以很多独立学院不愿意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财力。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也得不到应有的地位。

(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由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强行灌输,缺乏灵活的方法,不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独立学院的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缺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

很多独立学院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不重要的地位,导致了对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因此在教师配备,教学材料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都做的不够。独立学院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师缺乏、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学方法落后的局面。

三、转变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独立学院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如果独立学院只关注办学的经济效益,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有所欠缺,难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独立学院自身的社会声誉、前途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基本素质, 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思想自由,观点多样,敢于表现和表达,但也存在着其观点和看法的不成熟。因此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和精心安排组织课堂,做到课堂形式和授课内容的结合是对任课老师的基本要求。此外,任课老师还应尽量结合学生专业实际,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实现德育的专业渗透。

(三)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

(1)贴近学生实际,正视学生的认知特点,摸清学生思想困惑的症结,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强项和长处,有计划的指导他们参加各类主题活动,引导他们分析、理解和应用所学思想政治理论。

(2)贴近社会生活,采取参观、实地调研、现场参与、共同研讨等社会实践的形式,将丰富的感性体验与知性的理论相结合,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3)加强思想教育和道德素质的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要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担负起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授课中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来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从他们的行为、思想分析起,最后改变他们的思想,落实到他们的行动中,做到思想教育和道德素质的结合。

(4)以网络教育为载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占领网络教育的平台,了解学生思想和心理的“观察室”、“晴雨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且及时地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引导,使他们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既要借助传统手段的优势,又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优点,网上网下相结合,多种形式并用或交叉使用,相互取长补短,从而不失时机地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 李迎春,高平。独立学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及运用初探[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

[2] 严学仕。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2008

[3] 刘静,陈向芳。浅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

独特的教育方法篇4

独立学院是国家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目前,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独立学院已经达到316所,在独立学院开展国防教育既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也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高素质高层次兵员的战略措施。

1 独立学院的基本情况

1.1 基本特征

按照新机制和模式运行的独立学院具有三大特征:

⑴ 采用民办机制,办学经费的投入以民办机制筹措,多数省份在本三招生,学费在每年一万以上;

⑵ 实行新的办学模式,重点突出一个“独”字,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的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⑶ 实施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申请者和合作者共同商定。

1.2 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实行的是本科层次的教学,从而也使其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同时,又有诸多的特殊性具体特点表现入下:

⑴ 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独立学院的招生大多安排在本三批次,学生的入学成绩较低,入学后,学习困难,导致其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加之社会对民办教育的认可度不高,有些学生又因为各方面的压力勉强就读,导致了他们产生了低人一等的感觉,更加缺乏自信心和恒心。

⑵ 学生热衷第二课堂活动,兴趣广泛且多才多艺。独立学院学生对学生会、科协和社团的竞选表现出浓厚的参与热情,并且有意愿在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文艺活动和社团表演中展现自己的才艺,表现出比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个性比较张扬。

⑶ 家庭经济状况差别较大,由于独立学院学费较高,入读的大都是家庭条件较优越的学生,但也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生”,这就形成了一条无形的经济鸿沟,造成学生之间差别化比较严重。

⑷ 自控能力较差,纪律观念淡薄。独立学院学生入学后,逐步认识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加之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可度和学业和就业的压力与迷茫,使他们丧失了信心,在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放松了自己,丧失了自控能力,陷入了生活方式的自由散漫,从此起居不定时,学习无规律,花钱无节制。

2 独立学院国防教育现状

近年来,独立学院的国防教育发展迅速,部分院校已经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展了相关课程的教学,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防教育模式,很多高校将军事理论课列为必修课,有些开设了军事理论的选修课,军事理论的教学逐渐呈现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特色,开展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为主的国防教育,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国防教育的理解不到位、重视不够

这个问题在公办院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独立学院更为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国民的国防意识逐渐淡化,学校的管理者、师生乃至社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国防教育认识的偏差,认为在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开设国防教育课可有可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教育功利化思想泛滥,学生及其家长认为国防教育是浪费时间,甚至有的认为国防教育是国家的事情,与学校无关,与学生无关。

2.2 国防教育的建设投入不足,发展严重滞后

独立学院作为民办为主体的院校,教育成本问题一直是学院关注的重点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国防教育建设的重视不够,人、财、物的投入不足,与自己的实际需求严重不足,比如师资不足,使国防教学难以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阶段。

2.3 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脱节,结合不好

目前,由于没有认识到国防教育在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各院校没有完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更多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理论化严重,内容空洞,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2.4 国防教育的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不足

许多独立学院在国防教育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严密规划,有的院校军事理论教研室挂靠在学工处,没有常设机构,大多国防教师是兼职人员,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与国防教育的规范化、经常化的要求有着极大的差距,严重制约着国防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发展和提高。

3 关于独立学院开展国防教育的几点对策思考

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去

首先,要正确认识国防教育的地位,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具有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地位,独立学院要从学院领导者、教师、学生和家长转变观念,认识到国防教育在学生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其次,要正确认识国防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国防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加强国防教育可以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提升独立学院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促进独立学院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3.2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创新机制,保证国防教育有效实施

构建适应新形势和独立学院需要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是国防教育顺利健康开展的前提,这就需要将其列入学校的工作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摆脱目前单一军事理论课、军训为主的课程体系,开设一些选修和辅修课,向学生介绍军事动态、军事形势的发展和军事科技发展动向等,从独立学院自身的实际出发建立起高效的国防教育实践体系。

3.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防教育质量的优劣,要想提高国防教育的水平必须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这就需要完善教研室的建设,依托教研室定期开展教学讨论,通过集中培训和示范课的形式为各位教师增加互相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而且,要有意识地建立案例素材库,时机成熟可以建立自己的国防教育网站,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教育。

总之,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一方面可以使独立学院提升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独立学院的国防建设,是发展独立需要教育的重要而有效途径,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因此,为迎合新时期国防建设的需要,提高对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水平势在必行。(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参考文献:

独特的教育方法篇5

一、独立学院的发展态势

独立学院起源于 20世纪90年代江浙一带产生的一些公立高校内部以民办机制运行的二级学院,形成规模于 1999年起的高校持续扩招,2003年教育部颁文统一称之为独立学院。它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在独立学院试办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和矛盾,2003年4月,教育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颁发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进行规范管理,对独立学院的合作者、学院产权责任、办学条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和申报程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独立学院的合作者负责提供办学所需的各项条件和设施,一律采用民办机制,要求独立学院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要独立颁发证书,有独立的校园,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等,必须确保办学条件和质量。教育部希望通过依法引导、监管和规范独立学院的办学行为,杜绝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出现严重影响教育公平与社会稳定等问题。在《意见》颁发以后,教育主管部门对独立学院有了明确的管理标准,对不符合《意见》规定的办学行为和办学机构也进行了清理整顿。2004年初正式确认了148所独立学院名单。据2007年教育事业统计,全国已有独立学院 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

2008年2月,教育部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要求和国务院把高等教育发展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的决策部署,依法明确独立学院的法律地位,切实规范独立学院办学活动,提高独立学院办学质量,引导和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到目前为止,规模的发展已经大体完成,发展的重心将转到规范办学、提高质量、凸显特色的新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逐步提高的宏观背景下,独立学院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独立学院发展与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和谐,将“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办学理念,坚持独立学院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与效益的统一,强化独立学院发展的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推进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真正确立独立学院发展在我国普通本科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二、对照科学发展观认清独立学院发展中的问题

(一)发展缺乏规范性

在教育部制定《意见》之前,短短的五六年时间,

独立学院在全国25个省市遍地开花,共有300多个。《意见》的颁发引起了社会各方面较为广泛的反响。

一所学院的开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求对独立学院进行规范管理,一步到位的做法不符合实际,理顺管理需要一个过程。教育部规范的举办独立学院的新机制和模式是将成熟的独立学院的发展模式套用在具有不同发展程度、不同规模和质量、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的全国的独立学院身上,难免让诸多独立学院削足适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举办独立学院的高校,为了使独立学院的办学状况符合《意见》规定的内容,以应对教育部组织的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的检查,各显神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意见》建议成立校董会进行管理,有一些独立学院由于投资主体是母体高校,往往由母体对其实行统一的管理,至今尚未建立董事会;建立董事会的学院,也只是虚设机构,并未履行责任,只是为了应对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应检查。有的母体高校在短期和眼前利益的驱使下,在办学条件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条件下,拼命降低独立学院必需的办学成本,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等。在统一的独立学院的名义下,存在这些不够规范的办学状况,必然会影响独立学院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办学缺乏规划性

有些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多为低成本的所谓“热门”或“短线”专业,专业设置不仅依托于母体,同时还要考虑专业建设的成本,因此独立学院与母体之间,与兄弟独立学院之间专业设置大多雷同,有些独立学院甚至不顾师资实力,什么热门招什么,文科成本低就多招,理工科成本高就少招,学院没有对人才市场近、中期需求进行预测与分析,这影响教学质量的同时,学生就业时易造成结构性失业。部分独立学院缺乏符合自身实际的强有力的质量保障体系,没有建设一支有本院专业特色、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师生比严重超标,各项教学基本设施的平均指标普遍不达标。有些合作办学者由于不懂高等教育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思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收回投资的短期化目的,投资行为的短期性,也导致办学行为缺乏规划性。

(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缺乏科学性

人才培养特色是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大多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母体学校的混同,在人才培养上没有针对自身特色进行定位。独立学院基本上没有组织编写符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教材,而是全盘照搬母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盲目追求与“二本”一致,或只是在母体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而没有根据独立学院师资状况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符合独立学院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容易束缚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逐渐失去自身优势与特色,最终培养出的也将是母体的克隆次品。这样,独立学院学生与母体学生相比,在未来就业时势必成弱势群体,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各地各校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全国现有的独立学院中,各地区各学院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办学条件及所有权归属等问题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独立学院发展的地区差异较大,南方省份发展超前,西北方、中部地区起步较晚。在同一省份内,不同层次的独立学院具体做法上也有显著的不同。政府对独立学院的各项决策又过于强求统一标准,没有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弹性政策。独立学院的发展没有更多的自,没有宽松的市场环境和富有弹性的政策发展空间。如不同办学质量的独立学院,由于教育教学的投入和成本的不同,应当允许不同质量、不同特色的独立学院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执行不同的收费标准,以激发各个层面的积极性。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独立学院健康协调发展

(一)发展是第一要义

发展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尝试,对进一步解决好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之间的供求矛盾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机制与模式改革方面的一项重大突破,是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与社会资金整合的有效形式;对于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解决穷国办大教育的投入瓶颈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充分认识发展独立学院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我们要明确目前独立学院存在着的问题只是暂时的,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独立学院存在着的问题必须依靠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来解决,不能因为存在问题而忽视独立学院存在的意义及独立学院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为了使独立学院的发展能够更科学、协调,教育部对普通高校试办独立学院的基本原则是“积极支持、规范管理”, 2003年4月作出了规范《意见》,又于2008年2月了《办法》。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逐步引导下,已经办起来的独立学院将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走向规范,“规范管理不是不发展,而是要在切实维护各方利益特别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健康地发展。”不少高校举办独立学院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管理日趋规范,独立学院的社会声誉也不断提高,各方面正朝着持续上升的方向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核心

独立学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将“以人为本”作为独立学院最重要的办学理念。独立学院要强调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它的意义在于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价值的最高目标,把“人”放在第一位,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的关心人的发展。

独立学院应认清所招收的绝大部分学生高考分数相对较低、相比一本、二本的学生更适合成为应用型人才的现实,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一切从学生的身心成长着眼;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教育管理资源,积极推行根据学生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和学制等弹性教学模式,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独立学院也要根据自己的师资队伍特点,确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的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大多由自有、母体分流和外聘教师组成,大多是教学型教师,研究力量非常薄弱。独立学院要针对学生、教师以上的特点,准确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本科应用型人才。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要使独立学院实现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独立学院的办学规模、教学质量、专业结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做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我们尤其要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独立学院办学规模观,正确处理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的关系,办学规模扩大应与教学设施、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同步发展,一定的办学资源量对应有一定的最佳效益规模值,因而独立学院要根据学校所处地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自己和同类教育资源的状况,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自己的办学规模;独立学院的规模扩展应以投资方的更多投入、办学条件的改善为保障,只有搞好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才能为规模扩展打造扎实的基础,也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协调发展。独立学院要扩大办学规模,更要追求质量的发展,坚持质量和效益第一的原则,从办学各个方面来衡量,实施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战略。我们要充分认识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想方设法寻求解决的途径,把握独立学院发展的速度和节奏,实现独立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四)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独立学院的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独立学院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1.正确处理独立学院与举办高校的关系

独立学院与举办高校都是学院办学的主体,两者之间既是复杂的依托关系,又是合作关系。过分强调母体的作用,会使独立学院的办学自受到损害,而过分强调独立学院的独立性,又会打击举办高校的办学热情。独立学院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承担社会责任与任务,对于母体的依托主要在品牌的依附和管理及师资力量的借助。因此,母体高校要淡化与独立学院的从属体制和利益关系,为独立学院提供更大的办学自;在独立学院办学之初要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以确立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品牌,形成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独立学院要做到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相兼顾,自身需求与母体需求相兼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母体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正确处理独立学院与合作方的关系

独立学院既要正确处理与母体学校的关系,又要取得投资方的支持,加强双方的沟通与理解。创办独立学院的初衷是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同时,社会力量办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合作方投资合办独立学院,要从办学中获得回报。《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要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投资合办独立学院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利润回报率低等特点,投资方应当尊重独立学院的办学规律,立足长远发展。在处理投资方的经营性与教育的公益性的矛盾时,必须坚持任何回报都不得妨碍学院的正常运转,不能牟取暴利,不能改变教育的公益性质。同时,要接受法律制约和理性自律,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内部制度,规范相关内容,实现友好合作,推动学院的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独立学院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

独立学院的发展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人才需求量及人民群众的个人教育需求和可支付能力同步,既要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要求,又要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关注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与自身的优势,努力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并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应用型人才,探索出一条符合独立学院特点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独立学院发展新途径,以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济.在教育部召开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网络视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3.

独特的教育方法篇6

独立学院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新鲜事物,与公办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办学特性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有效总结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实践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推动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独立学院辅导员的要求

1.充分认识独立学院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独立学院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独生子女偏多,有些学生有不良的爱好,如迷恋上网聊天、网络游戏等;还有的组织纪律性差,喜欢我行我素。面对独立学院学生盲目从众,缺乏对事物的甄别力、自卑感强,思想压力大,缺乏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等特殊问题,独立学院辅导员必须认清工作形势,紧密围绕“为学生服务、为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这一原则,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2.内外兼修,不断提升自身人格魅力。辅导员人格魅力的大小在外即体现为辅导员在学生中威信的高低,辅导员在内也应不断地强化正确的政治人格,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继承优秀的传统美德,提高业务知识素养;在外要锻炼自己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提高决策、判断、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内外兼修,不断分析新问题、研究新情况。

3.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辅导员高尚的道德情操主要体现在为广大学生服务方面,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以爱己之心、爱亲人之心去关爱广大学生。要敬岗爱业,把辅导员工作这一职业作为自己神圣的事业,甘做人梯。在生活和工作中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独立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

1.仔细的观察研究,多与他们促膝谈心,勤于进行思想沟通,多对他们的学习、身心和生活全面了解、关爱,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才能深入他们内心世界,让心与心拉得更近。独立学院的辅导员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觉悟程度、个性心理特征及倾向性,找到学生进步和提高的起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独立学院的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值一般很高,因此,独立学院的辅导员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保证自己的言行正确,还要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要想当一个合格的辅导员,不但要有工作热情,更要有工作能力和恰当的工作方法,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3.坚持经常,谨小慎微。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因此要不怕麻烦,不怕困难,不错过任何一个时机,不落下任何一个细节,和学生“交心”、“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持之以恒,循循善诱。

4.讲求方法,注重艺术。讲究工作方法是做好独立学院辅导员的钥匙,一般而言,独立学院的学生对辅导员的要求较高,如果不注重工作方法,就很难在学生中间树立自己的威信,工作就会很被动,因此在工作中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肯定学生,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由师长型向良师益友型发展,由说教型向示范型发展,努力践行“关爱――赏识――引导”的工作模式。善于发现学生的美,坚守关爱是基础、赏识是方法、引导是目的这一原则,引导学生健康积极发展。

5.松弛有度,把握节奏。“论人之过勿太严,要思其堪受”,独立学院有些学生抗挫折能力比较差,从小到大很少受到激烈的批评,自尊心比较强,在与他们交流时,要掌握火候,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严厉责骂,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否则会适得其反;当然也不能过分的溺爱学生,放任自流,有些学生会钻空子,这样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独立学院就像新栽的小苗,不用架子扶正,则可能长得东倒西歪,夹得太紧,又会束缚它舒展的空间。对待新生事物,需要精心呵护,但呵护不是纵容。因此在学生工作中要用“爱”来工作,用“心”来与学生交流,用“情”来育人,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刚柔相济,情理融合才是管理之道。

6.拓展渠道,寓教于乐。独立学院的辅导员要充分调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及其蕴涵的正确思想传达给学生。积极探索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模式。要积极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完善机制,树立典型,多开展一些活动,给予学生人文关怀,抚慰学生的情感荒漠,进行更有效、更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找到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来承载,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参与的广泛性,让教育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例如:展开专题进行特色教育,针对不同年级的特征,分类引导,在素质教育中提升能力,借党团组织引领方向。

7.理顺关系,注重效果。在做学生工作的过程中,要理顺上下左右的关系、分工协作的关系,局部和全局的关系、点―线―面的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管齐下,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只有准确定位,工作到位,才能让思想教育实起来,新起来,活起来,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让思想教育与时代同步、与青年同步,才能入脑入心。

8.与时俱进,创新提高。思政工作应该顺应时代需求,因此要适时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探求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进寝室的新方法,多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听意见,办实事,交朋友,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我教育功能,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例如,可以在独立学院中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等一系列和学生比较贴近的好做法,来创新工作思路。让思想教育活动进寝室,选载体,重实效;党员先锋作用进寝室,争一流,作表率。

三、小结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思想政治教育是独立学院的生命线,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应该将学生工作当作一份事业、一门学问、一种享受,心有千千结,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高高在上,需要牵着学生的手,热情帮助他们完成先做人、后做学问的转变,我们必须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切实将我们的教育落到实处,为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王亚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学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独特的教育方法篇7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独立学院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收益与风险同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曾指出的:“现阶段中国的民办教育到了一个兴衰的关键时期。”[1](P.1)据统计,陕西省的民办学院无论是高校数量、办学规模,还是办学层次方面,均属于全国先进水平,但陕西省民办学院的平均寿命只有9.1年,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学校今天仍坚持办学的不足30%。[2]面对办学的政策法规、社会环境、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变化,面对各独立学院之间的激烈竞争,尤其是面对与公办高校之间不平等的竞争,独立学院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做出有力应对,不能及时调整、转型,必会被市场所淘汰。

一、独立学院已进入转型关键期

2002-2005年,教育部连续在湖南、浙江、河北、河南召开了四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探论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在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全方位的转变,以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2007年3月28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在教育部例行新闻会上说,稳定规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重点。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第七章(十八)讲到: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2012年6月,教育部颁布实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其中四(四)讲到: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及其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及其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这就意味着,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地位平等了,那么在包括教学质量在内的各项要求上将会一致。

这些都表明了,在稳定学校规模的前提下,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已成为目前独立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核心工作。而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独立学院总是极力追求在数量和规模方面的增长,却很少花工夫去调整和转变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结构、教育方法等主要方面。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是相当多独立学院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规模不是说越大越好。规模过度扩张,而师资力量、教学场地和设施等严重滞后,无法保证办学质量,助长学校的功利性倾向,从而制约独立学院的发展后劲和可持续能力。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来看,还是从独立学院自身持续发展的需求来看,独立学院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转型关键期:由“规模扩张型”向“内涵建设型”转变,独立学院的一切工作,要以质量为核心,使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

二、独立学院转型期应树立七种观念

由“规模扩张型”向“内涵建设型”转变,是一次重大转型,绝不是简单的调整。对此,独立学院要有清醒的认识。我国无数民办企业转型的经验表明,转型成功,则能突飞猛进,羽化成蝶,产生质的飞跃;转型失败,则会原地踏步或越做越小甚至破产关门。对于独立学院来说,转型无异于革命,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具体工作中要全方位积极应对。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

教育思想观念既是高等教育发展也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先导和动力,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学校的一切改革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思想是对教育宏观的、理性的认识,是对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教育的总的看法。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教育中一些事物的观点,如: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等。教育思想观念要具有时代特征,要随时代的前进不断转变与更新。在高等教育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总体思想是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稳步发展规模。因而要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质量观、人才观。学校要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这样的观念。

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要遵循教育规律,处理好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成人”与“成才”的关系、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二)树立教学中心地位的观念

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因此,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学中心地位的确定,体现在以下几点:1.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并能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2.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它工作的关系;3.对教学的经费投入保持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4.非教学部门都能围绕育人进行工作,并能主动为教学服务;5.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都能体现对教学的重视并对教学有利;6.在对教师的考核中,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7.育人工作已成为学校的舆论中心等等。

(三)树立有所不为的观念

创造差异、形成特色,就要善于舍弃,“舍弃是战略的精髓”,[3] (P.23)有舍才有得。独立学院在转型与发展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比“有所为”更为难得,也更为困难,因为在转型中规模扩张,贪大求全都是常态。但对于任何学校来说,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一切领域、所有学科都处于领先的位置。因此,要勇于舍弃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要勇于舍弃一些相对薄弱的领域和学科,集中发展自己的强项,构建自已的重点学科群,专注于自已的发展特色,有所不为,则一定能形成自已的核心竞争力。

(四)树立错位发展的观念

独立学院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找准自己的定位,与同类高校在专业设置、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等方面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打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要使局部特色发展成为学校整体的个性风格,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比较优势,以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取胜。实行错位发展,打造办学特色和品牌是独立学院塑造良好教育形象、赢得社会公众支持的有效手段。民办院校绝对不能无视自身的相对优势而亦步亦趋地模仿其它的院校,否则只会变成邯郸学步。

(五)树立服务竞争的观念

“服务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崭新的竞争形式,有别于技术竞争、管理竞争、产品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广告竞争、促销竞争等,它是企业为满足顾客需要、提高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而进行的市场竞争,实践证明,服务竞争是企业制胜的法宝,是企业在新世纪的战略选择。”[4]

随着高等教育买方市场的到来亟需服务竞争,特别是在独立学院服务市场,顾客的买方特征更为明显。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能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一是是否能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提供科研服务;二是是否能为受教育者提供所需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在独立学院转型阶段应谨记学校的一切改革与调整都是以服务为其归宿的,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转型的目的是要更有利于服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

(六)树立法人治理的观念

当前我国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中还存在许多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诸如产权制度不明晰、家族化管理等等,成为制约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内部体制。因此,独立学院在内部体制建设上需要着重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建立健全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独立学院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当前国际私立高校普遍采用的管理制度。[5] (P. 192)合理划分董事会与学院行政班子之间的权限与职责,董事会对学校工作实行宏观调控,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校长作为专家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全面主持和负责学校的工作,在人、财、物等方面拥有充分的自。二是建立健全校内监督机制。我国独立学院内部应成立评议会和监事会等相应的民主监督机构,这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维护有关组织和个人的权益、提高独立学院内部管理水平也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没有内部监督的责权运作,会产生腐败和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独立学院管理效益与效率,不利于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

(七)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

在独立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上,要积极呼吁加快对独立学院的立法。加强法制建设,让独立学院有法可依。长期的实践证明,法制环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今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非有立法而不能“化解”。如集资体制问题、资产和产权归属问题、政府资助问题、宏观管理问题、宽进严出开放办学问题等等。故要使独立学院得到健康的发展,必须认真抓好法制建设,加快独立学院国家立法的步伐。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独立学院的地位,建立公平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规范独立学院举办者的办学行为,同时也规范政府部门对独立学院的管理行为。[6] (P. 41)

独立学院的转型是其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其转型的实现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学校今后的发展态势和空间,这对于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格局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许嘉璐.中国民办教育,处于关键发展期[J].教育发 展研究,2006,(1).

[2]陕西省教育厅社会力量办学管理中心书记李维明. 民办学校的衰落问题[EB/OL].见维民教育博客,

http://.cn/s/blog_485cb36001000azy.

html.

[3]杰克・特劳特.什么是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2004.

独特的教育方法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73-03

独立学院是从所谓“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演化而来的。这种“二级学院”以“公办高校的教育资源+民营机制”的组合方式来满足政府、公办高校、社会投资者、考生家庭四个群体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利益诉求[1],是

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十几年的“井喷式”、“粗放式”高速扩张后,正步入自我规范、转型发展阶段。对于处在此阶段的独立学院来说,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资源,也是体现学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事关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以及自身转型发展,是新时期独立学院健康发展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背景分析

(一)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人才培养理念变革

据统计,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网),已步入马丁・特罗所划分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此宏观背景下,国家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引导高等教育价值实现理性回归,推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颁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鼓励和支持地方新建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鼓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学校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而且,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应“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促使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理念变革,同时对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独立学院教师必须具备培养应用融合型人才的教学、科研、创新等综合能力,既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才能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二)独立学院面临转型发展困境

2008年,教育部颁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要求各独立学院按照规定进行调整,充实办学条件,实现规范化管理和运作。这一政策出台,标志着独立学院将实现与母体的真正分离,也预示着独立学院进入到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独立学院转型发展应在功能定位、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等方面体现地方性、应用型、合作式、职业化的特点。即要立足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又要转变理念,重点加强内涵建设,打造特色专业品牌,尤其要加快充实办学条件,在师资、图书、实验设备、校舍等方面尽快达标。其中,独立学院师资队伍是学院发展的“软实力”,是其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律,优化“哑铃型”教师结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从而推动独立学院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整体规划

经过数年快速发展,独立学院师资队伍逐渐壮大,教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不少独立学院对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定位等根本性问题认识不清,缺少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度不高,没有把握与公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差异化特征,带有公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印记。为追求短期规模效益,独立学院借鉴套用公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经验和制度,在人才选拔、培育、管理、考核、晋升等方面与母体高校趋同,加之专业设置与母体高校同质化,导致其无法形成自我学科梯队建设和专业品牌建设。教师个体则缺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意识,在课堂活动设计、授课方式、教材选用、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人才与公办高校趋同,缺乏市场竞争力。鉴于以上问题,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审视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人才需求状况、自身办学特点、专业设置优势、差异化人才培养等综合因素,发挥民办机制的优势和特点,探索自身独特规律。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独立学院办学历史短,基础薄弱,师资队伍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尚未形成创新有序、制度健全、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理念陈旧。不少独立学院沿袭母体高校的管理模式,只注重对教师进行传统的人事管理,即人事档案、工资、福利、职称评审、年度考核等方面的管理,而不注重对引进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很少对引进教师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等动态性指标进行监测[2]。二是管理体制僵化。独立学院师资主要由自有教师、外聘教师、母体教师三部分构成,每一类都应有对应的管理制度。实际上,不少独立学院未区分不同类别管理对象,采用整齐划一的管理方式,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导致无法对母体和外聘教师形成有效制约,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三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独立学院还没有建立起教师培养、考核、职称评定、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行为规范、教学激励机制的管理制度[3]。而且,在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的薪酬管理、档案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考评管理、权益保障、培训晋升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和改进。

(三)培育环节薄弱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重引进、轻培育”,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培育机制,主要表现在:一是培育理念偏差。表现为培育的功利化、表面化和狭隘化,将培育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保障手段,忽视教师个体的主体性地位以及自我培育能力的生成;注重培育的形式和过程,缺少对培育结果的动态衡量指标体系。二是培育模式单一。采用岗前培训、校内培训为主封闭式、单一的培训模式,缺少整合母体高校资源,打通校企合作培育的开放式、系统化的培育思路和方法。三是内容设置不科学。大部分培育内容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缺少师德、师风道德建设方面内容,更缺乏对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育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四是保障政策不到位。独立学院要完善教师培育机制,就必须获得母体高校的支持,选择优秀的导师团队引导、帮扶、培育,还需要足够的经费、人员保障,更需要政策保障,缺一不可。但是独立学院办学经费有限,缺乏有效利用母体高校师资的机制,自身政策不完善,造成培育保障机制不健全。

(四)评价体系陈旧

由于受到母体学校管理制度影响,许多独立学院仍沿用、移植母体学校的教师评价体系,照搬照抄评价指标体系,忽视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特殊性及教师个体、群体的复杂性,致使教师评价体系与母体学校趋向雷同。这种评价体系非但不能成为教师成长的“指挥棒”,相反会误导教师发展方向,导致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教师评价体系作为复杂系统,其评价对象教师必定存在多类型、多层次结构。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包括独立学院的教师评价体系比较单一,一般只考虑理工科与文科类的区别,而在理工科的领域并没有按照不同的学科特色和本学科的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就造成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单一化。在当前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下,课题、论文、科研成果将成为教师唯一追求的对象。在这样的指标体系及价值取向下,独立学院所有的教师有可能会被引导走向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与独立学院的“应用型大学”之路背道而驰[4]。

三、加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找准定位,错位发展,加强顶层设计

独立学院必须在转型期找准自身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基本定位,实现特色错位发展。明确社会人才需求和自身的优势,重点培养具有较强职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把职业技术教育融于本科学历教育中,培养出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从而实现与传统教学型或教育研究型公办高校的精英型培养目标“错位”。在此基础上,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错位发展,加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一是确定师资队伍建设的理念和思路,明确符合独立学院特色发展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和任务,建设一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总要求和总目标,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准确定位。二是建章立制,科学制订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探索其独特建设规律,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快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步伐。三是创新完善师资队伍管理、培育、考核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以建设自有专任教师队伍为核心,实行分类管理,差异化培养,阶梯式培育,构建多方参与制定标准、分类评价的创新科学机制。四是立足于独立学院发展实际,妥善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构建合理有效的应对保障机制。如重视保障和提高教师待遇,探索实行年薪制或协议年薪制等灵活多元的薪酬制度,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竞争淘汰机制、评价约束机制,探索实行“非升即转”、“非升即走”、终身教职制度等多元化教师聘任制度,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等。

(二)分类管理,高效融合,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

按照独立学院现有师资队伍构成特点,构建“分类管理、高效融合、目标统一”的科学管理机制。分类管理是立足于现有师资队伍结构,针对三类师资队伍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但三者地位并非等量齐观,加强自有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是分类管理的重点和核心,而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和母体教师队伍的建设仅处于辅助地位。对于自有专任教师队伍,应采取“人性化+培育管理模式”,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重点在管理目标、方法、手段方面体现人性关怀,配合有效培育机制,实现个体和学院发展的有机结合;对于母体高校教师队伍采取“服务+参与管理模式”,重点加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在薪酬、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机制等方面提高独立学院服务能力,引导母体教师骨干和优秀教师积极参与独立学院培养计划修订、专业建设、课程改革、课堂实践等活动,重点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以此实现对他们的有效管理;对于外聘兼职教师实行“契约+刚性管理模式”,重点强调外聘兼职教师契约制度建设,加强遴选、监督和考核机制,建立刚性的制度性规范以约束他们履行教学职责。虽然三种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目标指向都是独立学院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高效协调好三种模式,探索实现管理合力的有效机制。

(三)阶梯培育,校企合作,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教师培育工作是保障教师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它既决定着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方向,又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在独立学院转型发展期,必须要严格遵循教师培育发展规律,实现“整体推进”、“差异培养”、“阶梯培育”。这是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培育成长的总要求。“整体推进”要求师资培育工作必须符合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作为一项系统化、整体性工程,具有统摄全局和引领发展的特点,它决定和制约着教师发展水平、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差异培养”就是要兼顾教师类型、年龄、专业、性别、能力等各种差异化要素,分类规划设计教师培养方案,保障培育教师个体特性与专业特性的充分融合,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潜能;“阶梯培育”要求在既设总体发展目标下,设立各专业教师阶段性成长和发展目标,实行阶梯化培育,实现阶梯性成长。为实现上述要求,就必须搭校内外功能定位不同的“两个平台”。一是充分利用母体高校优秀教师资源,实行“教师导师制”,打造校内教学研究水平提升平台。以教师导师制为依托,开展业务培训、教学观摩、专业竞赛、组建科研团队等活动,以实现母体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独立学院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实行“校企共聚教学资源”,搭建教师实践能力发展平台。同时,加强与地方高新区、科技园区、块状产业园区密切合作,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以此来加强应用型实践平台建设[5]。在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师资共同培育机制,选送教师到企业行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以增加教师的实践经历。另外,独立学院也可以引进企业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影响和带动教师教学模式、方法的改变。

(四)分类评价,多方参与,创新教师评价体系

首先,分类引导制定科学评价体系。依据独立学院教学型本科院校层次定位、办学类型、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可将教师分为教学型、应用研究型和本科双师型三个类型。依据上述类型分类构建不同评价体系,教学型教师评价应重点监测学生是否具备合理知识结构,应用研究型教师评价应重点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能力素质,双师型评价体系应重点考查学生专业岗位操作技能。其次,由母体高校、合作企业、行业协会、学院、教师等多方共同参与制定评价标准体系。为破除现有评价标准僵化、封闭、单一弊端,需依据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要求,考察教师的职业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无法由独立学院一方主导制定实施,须由多方共同制定开放、合理、公正的评价机制。保证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开放性,避免教师评价沦为乏味的管理工具和手段。再次,独立学院教师评价主体多元性。要实现教师评价的主体多元性,坚持自我评价、教师导师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合作企业评价、学院评价等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形成客观、全面、科学的教师评价结果。最后,还要注重教师评价指标科学化原则,以利于教师个体成长和专业化发展。要协调教师评价指标中定性和定量指标比例,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考核的特点,注重教师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特色等方面的考核,抛弃“以评价结果论成败”的观念,客观认识评价自身局限及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向东.独立学院“独立”之辨[J].复旦教育论坛,2006,(1).

[2]金国华,金鑫.独立学院转型期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

[J].高等教育研究,2012,(2).

[3]魏立强,韩大明.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J].黑

龙江高教研究,2010,(5).

[4]王延.试论复杂性视阈下的独立学院教师评价变革[J].

独特的教育方法篇9

社会文化视角中的“社会”维度,包括权利、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群体心理因素,“文化”维度指的是融入某种文化类型中共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想法、价值观、信念、行为),并将这种文化与其它文化模式区分开来。社会文化视角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呼吁体育健康教育重新通过社会化的方法建构新的知识。通过融入这些学科知识,人类体育健康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都具有了全新的理解。例如,过去体育健康教育中所说的“极端行为”指的是,个人由于不了解和未曾应用知识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导致了身体伤害,甚至过早死亡。社会学和文化研究则指出了个人选择“极端行为”的社会和文化原因。同样,很多体育健康教育政策如今也考虑到了社会的结构性因素,如对引起“极端行为”问题的社会要素、体育健康与生命意识教育以及紧急援助体系建设等,要求学生将个人和群体置于其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社会文化视角,要求对固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实质上是对固有的体育健康教育进行深刻的课程变革。西方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相关政策和教师教育从社会文化视角有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根据现有体育健康教育知识对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健康教育体系进行了调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校园里的体育健康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跳楼、跳河、猝死、滥用药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体育健康活动“极端行为”呈现增长态势,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将视野投向西方,从社会文化视角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存在本质。

2独立学院体育课程融入生命教育研究

2.1必要性和重要性独立学院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实践环境和独立建制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的体育课程,作为公共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一直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独立学院体育教学,很多原有的体育教学思想任务、手段方法等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因此,探索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对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理论,总结体育教学经验,完善体育教学方法,从而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和重要促进作用。首先,在国家探索高校教育改革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构建高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其次,独立学院面向社会的外部发展环境要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再次,独立学院基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有利于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区域体育资源优化整合,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另外,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独立学院在招生、就业等方面褪去了母体高校的名牌光环后,其体育课程建设资源有限,加剧了学院未来发展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合理发挥独立学院的比较优势,突围课程改革的困境,创造机会与条件,走一条不同于母校的高质量、特色化发展道路,使体育课程创新成为可能,应把握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2.2坚持大课程观因为体育概念极为丰富的扩延意义,决定了体育课程应该是相对独立或价值多元的概念群组,而不是完全独立的或价值单一的内容传授体系,也决定大课程观应为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方向。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前期研究、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几个部分组成,教学即是课程实施,是整个系统的一个环节,其基本理念是把课程的重心从外在的规范转移到以课业为主体的现实活动,即把课程链从正式的课程延伸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业从而形成活生生的课程系统。所谓体育大课程观就是把体育课程的内容扩大到学生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与体育健康有关的全部内容,统筹协调部署,把不同体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在日常体育生活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指导帮助,使体育课程特殊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实施体育课程的有效性,建构广义体育课程体系。运用差异理念的要求,立足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水平,发挥区域独特优势,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致力于课程资源开发,提升体育课程的竞争力。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改革,应该注重区别个体差异,树立个体差异理念,实现区域化、特色化、个性化的体育课程教育。在课程选择上,区别于中小学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课程设置,对不同身体素质、思想水平的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合理设置和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运动风格,开展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独特的教育方法篇10

1.价值导向:公益性和营利性冲突

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教育法》明文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但是为了鼓励我国社会资本向教育领域投资,《民办教育促进法》肯定了出资人可以获得合理回报的权利,教育部26号令也同样肯定了投资人的合理回报。有些独立学院的举办方每年要从学校提取20%左右的费用,这也是投资人举办独立学院的动力所在。作为独立的成本核算实体,独立学院缺乏公共财政支持,资金来源多数为个人出资、企业投资、银行贷款和学费收入,经常面临成本压力和投资风险。有研究表明,一个民办学校或者独立学院,单就办学基本经费一项,只有在校生人数达到1.1万以上的时候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低于6000人学校就会开始赔钱,在校生人数如果低于5000人,学校就会陷入财务危机,难以维系[3]。这些成本因素也决定了独立学院不可能像公立院校那样单纯追求公益性。经营成本过大与快速回收投资的压力,使独立学院举办各方难免可能会产生短期行为。高等教育是一项投资周期长的基础性工程,只有涌现出一批真正热心高等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实干家,以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开创百年伟业,才能保证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

2.办学理念:市场化与社会化并存

“民、独、优”是独立学院发展的根本特性。独立学院一般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面向市场、崇尚应用、服务地方。与公立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勇于走出“象牙塔”,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招生就业等都更加注重学生、家长与社会的需求,注重市场的变化,强化主动服务意识;第二,积极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探索;第三,积极进行市场调查,找准自身的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开设特色专业或特色专业方向,选择适宜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第四,积极适应国际化办学的趋势,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推行“3+1”或“2+2”等学分互认模式,与港澳台、国外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化办学。通过国际化的开放办学,独立学院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增强了办学的综合实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追求市场导向与经济效益的时候,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在招生方面,除了个别院校外,绝大部分独立学院在三本层次录取新生,从而充当了本科教育中拾遗补缺的角色。从短期看,有助于独立学院稳打稳扎、占领招生市场;但从长期看,如果缺乏优质的生源,势必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再比如,有一些独立学院为了追求利润,在招生方面不顾自身条件,尤其是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扩招,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从严把关,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还有的独立学院虽然提出特色办学,但由于发展基础与自身实力的制约,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特色发展进度十分缓慢。

3.组织要素:效率性与流动性对立

第一,机构精简。由于独立学院存在着较高的生存压力,与公办院校相比,独立学院机构设置普遍奉行精简、高效、灵活的原则,人员的聘任也采取精简化、兼职化倾向。第二,队伍建设。作为新兴高校,多数独立学院在发展初期没有自己独立的师资队伍,基本上靠母体学校教师兼职或外聘社会退休人员。目前,各个独立学院逐渐建立了自有的师资队伍,但是和老牌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在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以独立学院自身现状和所能提供的发展空间来看,吸引大批高水平教师仍然任重而道远,在短期内难以形成一些有分量的教学科研团队。第三,组织认同。从总体上看,独立学院组织要素流动性强、稳定性差,这一特点相对于公立院校要显著得多。有的独立学院过分强调合同管理,教职员工与学校之间是简单的雇员-雇主关系,缺乏人性化管理。有的独立学院教师已经成为纯粹的“教书机器”,学校没有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科研环境,教师的继续深造和培训教育则成为他们个人的私事,教师的事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独立学院教师待遇低、社会保障措施差、缺乏发展平台与空间,这些因素使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不稳定感,他们将独立学院作为求职的无奈之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求其他出路。总体上看,独立学院教师对组织的认同感不深,组织归属感不强。

4.制度建设:模仿与创新纠结

由于大多数独立学院尚处于创业之初,所以制度建设普遍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法规层面,国家对独立学院的政策尚未完全稳定,独立学院是个新生事物,有些宏观层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和创新;二是国家已有的一些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依法治校、民主治校进程迟缓,其中不乏因为利益因素导致的等待与观望;三是董事会制度建设方面,法人财产权还未全面落实,资产过户速度十分缓慢,独立学院的独立办学主体地位还未完全确立,校长负责制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内部制度方面,各项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无法适应独立学院的需要。一些独立学院简单移植和照搬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规章制度,甚至有些学校借鉴企业做法,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一夜之间颁布几百条规章制度,既不科学,也不适用;五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顺,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清,越位与缺位现象同在,有事无人干和有人无事干并存。

5.管理结构:行政权与学术权摩擦

行政权和学术权是存在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两大权力模式,行政权与学术权的分离,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特征。在各个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中,行政权大于学术权的现象司空见惯。一方面,由于现代大学的规模及复杂性、大学面临的一系列特殊问题以及作为最重要因素的变化速度加快,这些都使得集中管理以采取快速、决断的行动成为必要[4]。由于大多数独立学院法人财产权没有落实到位,因此校长治校也难以落实到位,校长往往面临两个甚至多个“婆婆”的约束,行动处处受到掣肘。行政权过大又表现为投资方权力过大。另一方面,由于独立学院是新兴院校,师资队伍由大批年轻教师组成,力量相对薄弱,年轻教师还处于学术的积累期,在管理上缺少发言权,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部分教师宁可三缄其口。

6.人才培养:规范化与个性化的矛盾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基本完成了规模扩张,进入规范发展时期,追求制度化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独立学院的一个共同特点。有的独立学院提出以质量求生存的口号,狠抓教育教学管理,有的独立学院由母体学校来协助监控办学质量。但也有的独立学院对大学管理缺乏经验,单纯追求统一性,忽视教育的内在规律,尤其是忽视学生成长成才的个性化特点。有的院校甚至用企业的标准来规定学生培养的目标,试图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培养出统一规格的学生。还有些独立学院片面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忽视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沦为单纯的技术“民工”培养。在校风建设方面,大多数独立学院在此狠下气力,也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仍有很多方面亟待加强。比如教风建设方面,有些教师主人翁责任感缺失,对学生要求不严,甚至包庇迁就学生,师德建设亟待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认为在独立学院求学低人一等;部分学生存在着混日子和混文凭心理,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风不正。

二、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促进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

独立学院近年来的蓬勃发展虽然是新生事物,但其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仍然是遵循现代教育规律,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营造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追求卓越的氛围。根据独立学院发展特点与组织文化建设现状,应该从营造制度环境、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凝聚力等方面下功夫。

1.破除障碍,营造独立学院成长的良好制度性环境

首先,国家要稳定政策,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视野出发,坚持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将独立学院的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对待,对独立学院的发展部署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其次,保持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平衡。要用制度进行约束,使投资人将独立学院真正作为一项终身的事业来做,保证独立学院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再次,国家要坚持机会平等、公平竞争的方针,在招生政策、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对独立学院予以适当的扶持,拓宽独立学院的生存空间。

2.提高认识,切实加大独立学院组织文化建设的力度

第一,培育崇尚学术的核心价值观。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而学术性是大学组织文化存在的根本所在。要从深层文化方面构建独立学院组织文化的内核,提炼核心价值观,并驱使所有的师生员工去追求大学的价值目标。第二,调整独立学院内部组织结构,不断推动去行政化,回归大学组织文化本质。大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学术共同体,要突出学术权力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大学的行政系统不仅不能干预学术发展,相反要为学术发展服务,促进学术自由环境的形成。要推行董事会体制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倡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科学管理。第三,创新制度文化。独立学院要注意借鉴、学习和传承其他高校,尤其是母体学校的制度,同时根据自身实际加以创新,形成适合自己发展的制度文化。

独特的教育方法篇1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3-0068-02

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洛克认为,人与人之间所以有千差万别,都是出于教育的不同。教育同社会进步、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所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也使得受教育权的内容多姿多彩。我国宪法第46条对受教育权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的是,在我国上大学的权利不是每个人必然享有的,公民要享受此类受教育权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条件,并支付一定的费用,此阶段的受教育权表现为一种相对的权利,实际上是一种平等受教育权,即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机会。

一、独立学院与大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界定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比较典型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办学模式,融办学者、举办者、管理者为一体。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的提高,我国高校办学主体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独立学院就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的性质如何界定?目前存在较大的争议,从全国318所独立学院来看,办学模式主要有几种形式:国办大学独立设置型;国办大学与国内民办大学合作设置型;还有比较特殊的政府出资型,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但共性是所有的独立学院办学经费不靠政府投入,基本靠学生学费,学费按教育成本收费使得独立学院具有民办高等教育的特征。独立学院在性质上具有民办高等教育的性质,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的招生模式又是同公立学校相一致的,采取的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分工合作的模式,由经过全国统一考试或地区统一考试完成本科生招生。有关独立学院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从国内各种文献来看,并没有专门研究阐述。我国教育法通过法律授权的方式,明确规定了高校对学生具有的管理权,很长时期内高校一直扮演着类似“行政管理者”的角色,高校与学生关系被认为是行政法律关系。近年来,随着教育成本分担问题的出现,学者们对于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争论颇多,包括民事法律关系说、行政法律关系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说等。高等教育由免费教育转为收费教育,大学生日益成为具有自主性、自觉性和自为性的利益主体,与高校的关系也有了质的变化,高校与学生之间单向性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已被打破,更具有平等和均衡的特质。多数学者认为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因学校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公立高校,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兼有合同关系和行政管理关系双重属性,并以行政管理关系为主。在私立高校中,有学者认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则是比较纯粹的合同关系,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权力和保护义务,要么本身就是教育合同的内容,要么是由教育合同派生出来的附随义务。也有学者认为,私立高校与学生两者关系包含两方面:一是平等的契约关系,二是不平等的管理关系。不平等的关系主要依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和日常管理。

笔者认为,独立学院按教育成本收费,分析独立学院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要立足于其兼有公办和民办性质的基础。它按教育成本收费,学生已从单一的受教育者变成了兼具受教育者、教育消费者等多种身份的主体,因此独立学院与学生的关系既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又有教育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平等的契约关系和不平等的管理关系,两者关系表现出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并存的态势。那么在独立学院与学生之间哪些方面存在管理关系,哪些方面存在平等的契约关系?独立学院是按分工合作模式进行招生的学校,这类学校的特点是教育行政部门直接介入招生工作,学校与学生的管理关系主要是学籍管理和日常管理关系。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籍管理事项包括:入学与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升级与留降级、转专业与转学、休学与复学、退学、考试与纪律、奖励与处分、毕业、停学及档案管理。学籍管理是以行政法为依据的行政执法行为,颁发毕业证书和授予学位的行为是基于国家行政授权的一种行政行为,学籍存废的决定权由教育行政部门行使或在教育行政机关的监督下由学校行施,因此独立学院学籍管理属于行政管理范畴。而学生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指不涉及学生重大权益的管理。笔者认为学校与学生之间应当通过合同形式予以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如果违反合同条款,学生完全可以以违约为由提起民事诉讼。学生与独立学院在食宿、学校设施利用及一般买卖交易等方面存在的关系属于平等主体关系,适用于民法,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侵害学生的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关系也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受教育权的特殊性

独立学院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其所享有的受教育权,就权利本身而言,与其他大学生是相同的。特殊之处在于,独立学院学生不仅可享有独立学院本身的教学服务,更享有母体高校的教学资源。这是因为,独立学院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其特殊性表面上在于学生支付的学费较普通高校昂贵,其本质在于在传统高校招生体系下不能享受优质高校教育的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院享受到优质高校教育服务。二是学生也必须考到一定的分数方可入学,这也是对学生的限制。因此独立学院学生的受教育权,特殊性在于学生不仅有权得到独立学院本身的教学服务,更有权享母体高校的教学资源。

三、保障独立学院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措施

1 完善独立学院内部运行机制,为保障受教育权提供匹配的资源

市场导向型的法人治理结构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市场导向型的独立学院具有灵活的选择机制、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具有弹性的学习和管理制度、多样化的服务及多层次的教育类型。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上,基于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性的需要,独立学院可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模块。要坚持推行应用型本科教育,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又拥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的毕业生。独立学院专业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尤其要关注长期性,要突显特色,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2 加强学生权利意识,实施权利与义务对等教育

美国法学家波斯纳认为:在竞争性的环境中生存,就要求具有某些最低限度的感觉,即某些根本性东西按照自己的意志来保存和处理,并随时准备为这种控制权而斗争,这种准备就绪状态就是权利感。增强权利意识,提高维权水平是独立学院大学生受教育权充分实现的必由之路。大学生是维权的主体,但增强大学生权益意识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的事情,大学生处于社会和校园的过度地带,强化学生受教育权等权利意识,大学生自身、高校和社会负有同样的责任。从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角度来讲,应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了解自身权益的维护范围。对属于自身的受教育权等权益要充分地了解,以便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其次,要认识到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在与校方的互动中敢于表达自身的需求和愿望,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共同的权益维护行动中去。再次,应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如加强法制教育、设立维权机构等去增强学生的权益意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要逐步健全和完善必要的大学生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发挥相关执法部门的监控作用,利用媒体等倡导一种全社会一起维护学生权益的良好氛围。

3 学校治理必须注入法治精神

独特的教育方法篇12

【作者简介】孙元涛,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杭州 310028)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09)04-0005-05

自赫尔巴特萌生创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自觉意识、并付诸学术实践至今,二百余年的时间里,关于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的质疑与辩护,构成了教育学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公案”。近年来,伴随着学科之间边界的松动,对话的增多,“跨学科”、“超学科”、“后学科”等诸多话语的崛起,学科独立性问题再次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身处这一学术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者有必要、且有可能对长久以来困扰中国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做出新的理解。

一、“建制”意义上的学科独立性已成事实

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因为它是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安身立命”的逻辑前提之外,还因为它维系着教育学者的学术自尊与学术自信。因此,为教育学之学科独立性进行论证与辩护,成为许多教育学者自赋的学术使命。但是,这一自赋的学术使命,在具体展开的过程中,面临的前提性问题是:如何理解学科?只有透过这一问题,才能进入到问题的第二层:教育学之学科独立性,是在什么意义上的独立性?指称的是什么意义上的学科?

在诸多关于“学科”的理解中,较为集中的几种理解是:(1)学科是一种教学科目;(2)学科即知识创新的社会活动;(3)学科是按照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4)学科即科学的分支或知识的分门别类;(5)学科具有“知识形态”和“组织形态”两重性,前者是关于知识或教学科目的分类,后者是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1]。当代美国学者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认为,所谓学科,同时涵盖三方面内容:首先,学科是学术范畴——即一种类型:这种类型有着明确的研究领域,且这个领域具有某种有争议的或模糊的界限以及某种工人的合理的研究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是社会建构,其源头存在于历史体系的发展中,而其存在实际上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其次,学科也是组织结构,它大致包括大学中以学科命名的“系”;特定学科的学位;与学科名相称的职称;作为学科内部学术交流平台的学术刊物;按学科分类的藏书、出版目录以及书店的专架;以学科名称冠名的奖金和专题讲座;冠以学科名称的学者协会等要素。最后,学科是文化。它包括共同的阅历和研究方向,“经典”著作,区别于相邻学科的学术论争,特定的学术风格,独特的陈述模式,等等[2]。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拟从“硬”、“软”两个维度上来理解学科①。学科的“硬”维度(以下简称“硬学科”)指的是建制意义上的学科,它主要指称学科的组织、制度形态;学科的“软”维度(简称“软学科”)指的是作为文化② 形态的学科。基于这一分类,笔者做出的第一个判断是:教育学作为“硬学科”,其独立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表现为:独立设置的学院、系科、相应的职称;专门的学术刊物;逐渐成熟的后续人才培养机制;个体规模日渐扩展、群体数量逐渐增多的学术组织……在这个意义上、当然,也仅仅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育学之学科独立性问题已无须论辩。如果还要继续探究,那么,我们更需关注的应当是其存在形态。进言之,在学科对话、沟通日趋频繁和深入的今天,学科的组织形态将有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哪些变化是应当努力促成的,哪些变化是学科的从业者需要警惕并加以提防的?等等。但这已并非单纯的学科独立性问题。因此,对于中国教育学者而言,关注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主要针对的应当是“软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学,如教育学是否确立起了独特的学科立场?是否形成了专属自己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架构?教育学者是否建构起了相对较强的学科认同,等等。

二、方法与对象不是确证学科独立性之内在根据

学科之诞生,或主要起于社会需要,或以研究者学科独立的自觉意识为最初动因,或随于学科制度发展的大势,或者是源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因此,它是一种社会建构、制度建构和心理建构协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对象作为界定学科的标志,仅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事实上,作为学科研究对象的教育、政治、经济等现象自古就有,但这些学科却直到晚近时期才真正确立并独立出来。这一事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而方法固然对于学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学科之诞生过程与方法之创造过程并不构成一一对应关系。毋宁说,以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来界定学科,其实往往是学科建立起来之后,为学科合理性进行辩护所采用的一种补充叙事。只不过,当这种补充叙事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学科独立性的标准时,人们反倒舍弃了学科建立、学科分界过程中诸多社会性因素与心理性因素,反而将对象与方法推到“前台”,充当了学科分界的依据。

在学科初创时期,“每一个学科都试图对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进行界定,尤其是要说明它与那些在社会现实研究方面内容最相近的学科之间究竟有何分别”[3]。但是,学科分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一些趋同性因素开始浮现出来,且力量不断累积增强。它们或激烈撼动、或悄然浸漫,对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作为学科独立性依据的观念产生了挑战与冲击。就研究对象而言,随着学科自身的发展,以及其他学科发展为本学科发展带来的挑战或提供的支持性条件,各个学科相继突破了原来为自己设定的研究领域。这里的突破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向自己研究领域的纵深发展;二是开发出新的研究领域;三是以所谓学科交叉的方式“侵入”到其他的学科领域中。沃勒斯坦注意到:目前在社会科学者协会的年会上提交的论文题目都惊人地相似,作者只是在标题中代名词性短语的后面加上“的人类学”、“的社会学”、“的历史学”而已[2]。对于力图以“对象”来标举学科独立性的学者而言,这一发现无疑具有重要的瓦解和颠覆作用。教育研究也不得不面临这一境况。例如,同样是学校教育,政治学在其中看到了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影子,社会学在其中发现了人际互动、社会关系的轨迹,而经济学则从中解读出了诸多的利益关系和资本增减的逻辑③……由此看来,不同的学科,完全可以针对同一种事实上存在的对象进行研究。但是,在不同的学科视野内,对于同一种对象,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并且学科立场、学科视野的过滤和思维加工,不同学科的学者在同一实际存在的对象中汲取到的信息和资源也可能存在差异,由此形成“属己”的研究对象。在这个意义上,有必要区分问题的两种情形:一方面,先于学科而存在的对象是实存的,但是这个意义上的对象往往并非某学科专有,而是可以共享的;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学科有属己的特殊研究对象,那是因为先有了学科立场、学科视野的支撑,在这个意义上,学科先于研究对象。看来,问题的症结倒不在于是否存在独特的研究对象,而在于作为一门学科,究竟怎样来把握它的研究对象[4]。倘若教育学没有一种区别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独特的把握对象的方式,则教育学的独立性问题受到责难也就并不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事情了。而如何把握对象的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研究对象本身的问题了。从高处讲,它涉及的是学科的研究方法论,具体而言,则与该学科的从业者在审视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时,是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科立场、学科视野等有关。与组织形态的学科中所蕴含的因素相比,这些显然属于“软”要素。它往往不具备实体的“形”,但却无时无刻不渗透在教育学者的学术研究中。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学界对于学科独立性问题的讨论,更多地是聚焦于这方面,只不过我们常常忽略了作为“软”性要素的学科立场、学科视野等在认识学科研究对象方面的特殊意义。

应当承认,研究方法在学科独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学科的开始。在这里,正是因为实验方法的引入,使得心理学逐渐走出了单纯思辨、臆测的框架,逐渐向实证化方向迈进。这表明,研究方法的确立与恰当使用,是一个学科之称之为学科的重要标识,也一度成为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识。但是,这里尚有两个值得澄清的问题:一是实验法并非心理学的原创研究方法,在心理学诞生之前,实验法已经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因此,断言实验法为心理学特有、且以此作为学科独立标志,尚待进一步辨析论证。二是受到心理学的启发,教育学者也曾尝试以实验法来研究教育,甚至寄望于实验法能够革命性地改变教育学之面貌。使得因实验法而建构起来的教育学能够成为唯一的、通用的“一般教育学”[5]。但是,迄今为止,此种尝试虽不能说失败,但至少是未能如愿。

事实上,在学科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一门学科固定使用一种方法既不可行,亦不可能;学科发展需要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因此各门学科开始致力于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或者尝试创生新的研究方法。同样,一种方法也未必只适用于一门特定的学科。不仅如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被不同学科竞相使用,而且许多富有学科特色的方法也失去了其专属性。例如,随着人类学自身发展壮大,以及与其他学科对话与沟通的深化,人类学家也逐渐放弃了他们赖以自守的人种学研究,不再以它作为界定自己身份的依据[2]。由此可见,以研究方法作为衡量学科独立地位的尺度也开始遭到怀疑。因此,以教育学缺乏富有自己特色的、垄断性使用的研究方法为据来质疑教育学之学科独立性未必精当。但是,这样说决不意味着研究方法对于教育学之学科独立性无足轻重。事实上,研究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使用是否准确等,不仅影响着教育研究成果的性质和呈现形态,而且直接关系到教育学的学科声誉,进而波及到对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的自我认同与外界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教育学如果希望以研究方法为突破口,改变“软学科”之独立性屡遭诟病的状况,首先必须对研究方法与特定对象的适切性及适切范围、程度做出明智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恰切、严格地使用该方法展开研究。只有将适切的研究方法转入具体的学术研究实践,才能逐渐完成对“软学科”意义上的学科独立性的心理建构与实践建构。在今天,当人们屡屡质疑教育学之独立性时,实际上倒并非真的会威胁学科建制意义上的教育学的独立存在。反而是众多的质疑和批评意见对教育学学科声誉的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教育学者的内在焦虑和学科认同危机才是更为关键的问题。因此,研究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切,使用是否得当,依然是影响中国教育学学科声誉、学科地位的大问题[4]。

基于以上所述,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都不足以作为学科独立性的判断标准。而教育学者把握其研究对象的方式、选择和使用研究方法的水平,却是真正影响中国教育学学科地位、进而影响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的重要因素。

三、学科对话并非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决定因素

赫尔巴特有意识创建独立的教育学时,声言以实践哲学(伦理学)与心理学为基础。“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6]。但是,赫尔巴特并未对为什么只选择这两门学科而不选择其他学科作为基础做出明确的说明。这或许与赫尔巴特个人的理论兴趣与学科背景相关,也有可能与当时学科门类相对匮乏,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尚未完成其学科建制有关。近代以来,学科制度化历程启动之后,催生、分化出了越来越多的学科。于是,教育学者逐渐发现,教育学不必仅仅将视野拘囿于实践哲学和心理学这两个学科内,许多新兴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有可能成为教育学发展中新的理论生长点。基于这一认识,教育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互动变得频繁起来。互动的形式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教育学者主动拓展教育学的学科基础。据考证,仅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学界,教育学者们所论及的教育学之学科基础,涵盖了包括美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生物学、优生学、胚胎学、细胞学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已知学科[7]。二是以“教育××学”命名的众多所谓“交叉学科”如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美学、教育伦理学等大量涌现。但是遗憾的是,教育学在如此众多学科的“滋养”下,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变得强大厚实起来,其学科独立性问题、沦为其他学科领地问题不仅没有消解,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于是,以下问题已经变得无处可避:教育学选择其学科基础的标准是什么?是否只要有关系都可以称为学科基础?学科基础范围的扩大、数量的增多与教育学之学科独立性是否有内在相关?交叉学科的出现,究竟是促进了教育学的独立,还是催生了新的依附?每当面对这样的问题,教育学者往往太急于给出确定性的答案,结果反倒落入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中:或者认为学科对话必然带来学科的繁荣,促进学科的独立;或者认为正是因为教育学对其他学科理论(知识)的借鉴吸收,才导致了学科独立性的丧失。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倒反而是教育学者选择对话的方式、心态与姿态,决定了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

第一,教育学与相关学科“联姻”的增多。未必带来教育学真正的繁荣,与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扩展并无内在相关。严格说来,在一个关系网络密布、层叠交织的学术世界或者生活世界中,要想找到一个与教育学完全不相关的学科或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因为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就径直走向所谓“联姻”,未免有些一厢情愿,甚至难免“拉郎配”的嫌疑。在笔者看来,教育学者真正需要关注的,不是又诞生了什么学科,“我”应当如何与它搭上关系,而是“我们”之间是否有“联姻”的可能,学科之间是否具有内在“基质”上的关联,通过联姻,教育学能否获得力量,获得怎样的力量,能否做出贡献,做出怎样的贡献等等。不思考这些问题,仅仅满足于名称上的“串联”,满足于“教育××学”数量上的增加,这样的“联姻”思路是存在问题的。事实上,假如我们进入到对目前存在的所谓教育学之“交叉学科”内部进行透析,不难发现,当前的所谓教育学“交叉学科”,存在着结构性缺失。这一缺失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当前以“教育××学”名称存在的交叉学科,还只是一种“外生交叉学科”,尚缺少由教育学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内生交叉学科”[8]。二是目前教育学的所谓“交叉学科”还只是“学科”与“领域”的交叉,而非“学科”与“学科”的交叉。绝大多数“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是相关学科向教育领域的渗透。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学其实绝少贡献出学科层面上的智慧。正是这样一种所谓的“交叉”形式,才有了霍斯金(Keith W. Hoskin)对教育学的如此嘲讽:“教育学界没有多少响当当的名字可以装模作样,难怪总得背着自卑的情意结。教育学和商科一样,都只是各种‘真正’学科的大杂烩。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教育系找到的,当时的教授把教育学定义为一种次等学科,说这个领域由各种真正的学科组合构成,当中涉及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可是组合的方式却从没有怎样确定(也显然永远做不到)。这各种学科都有适宜我们挪用之处,只要加上‘教育’这个前缀词便可(因此教育学必然是比各种学科次等)”[3]。这一论断无疑让教育学者感到刺耳,但比照教育学及其交叉学科的现状,教育学者实在应当从中汲取教训,而不仅是表达不满。

正是上述双重缺失的存在,使得教育学并没有在与相关学科的所谓“联姻”中走向强大,其学科独立性问题也并未因此获得解决,反而因为自身成为其他学科理论与思想的跑马场,导致了新的学科认同危机和学科独立性困境。因为,那些所谓教育学的“交叉学科”究竟是否属于“教育学”门类,尚可存疑。例如,在有的学者看来,作为交叉学科的教育经济学,在认定其学科归属时,将自身界定为“部门经济学”[9];而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家族”,一直以来几成定局;至于教育社会学,早在1928年,美国社会学家安吉尔(R. C. Angell)就认定,教育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为积累和发展社会学知识做出贡献,因此当属社会学分支学科。布鲁克弗(W. B. Brookover)则不仅做出明确的宣称,且致力于从语言上实现从“Educational Sociology”到“Sociology of Education”的转变[10]。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社会学门类中的教育社会学、教育学门类中的教育社会学分立并存的格局。如果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几年前我国学位办将教育管理学从“教育学”门类中划出,列入“公共管理学”门类中,可以说是给教育学研究人员开了一帖清醒剂[8]。这一举措是否会产生连锁效应,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却足以引起教育学者的清醒与反思。究竟什么才算教育学的分支性交叉学科?怎样的学科“交叉”才能促使教育学走向自我扩展与深化提升?这些问题并非无关紧要,而是日显迫切。

第二,教育学对其他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借鉴与转化,并不必然带来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丧失。如果因为要强调学科独立,就走向自我封闭,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关注其他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对于一个学科而言,无异于走向慢性自杀。因此,独立不等于封闭。如果因为教育学中夹杂着太多的其他学科的理论或知识,就意味着教育学的不独立。那么,是否剔除了这些其他学科的理论或知识,教育学就独立了呢?果真如此的话,这样一种可怜的孤立而又封闭、浅薄而又贫乏的“独立教育学”,又岂是我们所欲求的教育学?④ 更何况,当前独立存在着的诸学科,似乎很难找到完全不含有其他学科的理论或知识的。且不说边界已渐趋模糊的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即便是被作为科学典范的物理学,又何尝不夹杂着数学、化学、生物学甚至哲学等学科的理论或知识呢?但这些学科的从业者为什么并没有遭遇到因学科独立性问题而带来的焦虑和恐慌呢?看来,真正影响教育学之独立地位广受争议、导致教育学者内心不安和焦虑的深层原因,倒并非其他学科理论或知识的存在本身,而是这些理论或知识在教育学中存在的方式,准确说是教育学者选择与使用它们的方式。

以上认识,足以使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真正造成中国教育学学科独立性成为“问题”的,并非其他学科理论和知识的介入,倒是教育学者选择和使用这些理论和知识的方式;真正导致教育学之学术声誉屡遭诟病的,并非是教育学没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倒是教育学者理解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方式,以及选择和使用研究方法的水平;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屡屡被提及,并不是“硬学科”出了问题,而是“软学科”方面尚缺乏自识与自觉。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提炼生成的结论是:决定教育学之学科独立性的根据内在于“人”,即作为教育学研究当事人的教育学者。“学科”并不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而是人为建构的结果。一个学科成长为什么样子,表现出什么状态,固然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但“人”的因素却是更为根本、更为内在的影响因素。换言之,对于教育学之学科独立性问题的确证与建构,教育学者不是“局外人”,而是“当事人”与“创作者”。这意味着,教育学之学科独立性问题的解决,虽然不拒绝对外部条件的合理利用,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者必须秉持坚定而明确的“学科立场”,致力于对教育学之学科认同的心理建构与实践建构。这是解决教育学之学科独立性问题的“内源性”策略。

注释:

① 这里对学科的“硬”与“软”的划分,不是在诸多学科之间进行的类别划分,而是对同一学科内部不同侧面的把握。换言之,任何一个学科,都可以分为“硬”、“软”两个方面。

② 在这里,笔者所用“文化”概念,取其狭义,指蕴含在事物、行动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

③ 其实,即便是在一个学科内部,由于自我定位以及对自己研究对象的理解上的差异,在选择介入某一问题或事态时,其切入点以及把握到的“景象”也不尽相同。例如,同样是对学校教育的研究,仅社会学一个学科,就可能在其中解读出不同的“意象”:如社会结构、社会行动、社会事实等等。

④ 有学者批判教育学现状时提出,教育学如果剔除了来自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话语,将会成为一个空壳。且不说这一构想迄今无人尝试也无法尝试,即便果真如此,也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倘若将该构想置放于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头上,其状况未见得会比教育学好。早在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学者常道直就指出过:“世间实在没有一种自足而无待外求之学术,教育既以人类全体经验(全部文化资产)为其取材范围,故与其他学科之关系,自然倍觉亲切绝对不致损伤教育学术之独立性”。常道直:《关于教育学系课程的根本理论》,《高等教育季刊》1942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宣勇,凌健.“学科”考辨[J].高等教育研究,2006(4).

[2]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M].王昺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04.107.42.

[3]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32.44.

[4]陈桂生.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94.93-94.

[5]拉伊.实验教育学[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8.

[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07.

[7]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3(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