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4 09:20:07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篇1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5-0127-02

护理健康教育是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改变 ,人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愈来愈迫切。规范化的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内容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这已成为建设品质化医院,创建品牌护理的护理管理者们的共识。我院在2007 年对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方法与评价进行改进,用量化评分及满意度调查来衡量其效果,发现该方法大大提高了我院的住院病人与出院病人满意度,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方法

2006 年使用内容单一,各科统一的健康教育表进行考核,与2007 年自行设计内容细化、具有专科特点,有宣教时限、评价时限的健康教育考核表考核进行对比。2006年健康教育检查686 人、满意度调查1572 人,2007 年健康教育检查698 人、满意度调查1602 人,在检查与调查人数上无较大差异。

2006 年、2007 年均采取每个月由护理部健康教育考核组对各护理单元进行考核并量化评分。对科室的宣教内容、宣教效果、护理人员对科室标准宣教内容掌握情况、健康教育覆盖率、健康教育知晓率等进行评价。

每季度进行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一次、每个月进行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作为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的工具之一。

2 具体改进内容

2.1 健康教育表的管理

健康教育表存档进入病历作为客观资料保存。各住院科室在对每位病人宣教后,病人在健康教育表上签字表示接受认可,宣教后护士签字对宣教内容负责。

2.2 细化和统一全院存在共性的健康教育内容

根据患者住院治疗的共同特点,将具有共性的健康教育内容规范化,全院统一,制定统一标准,如:入院教育中环境、设施、病区工作流程、主治医师、介绍主任及护士长、作息时间等作为全院统一的宣教考核内容,细化到配餐时间、地点,如何使用电话、呼叫设施、病区安全防范等等,各科室制作成有照片彩图的手册指导护士宣教,病人也能够直观地看到实物,易于接受。

2.3 制定专科健康教育内容

根据各个科室的专业特点,由科室制定专科内容作为考核项目,如糖尿病科低血糖的发生与防治、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等,骨科的关节肌肉的锻炼、肢体活动与锻炼等,妇产科的母乳喂养等。

2.4 规范健康教育时限

根据各科室的专业特点、护理岗位、班次等不同,规定了宣教时限,如入院宣教在入院当天完成宣教;疾病教育由于各专业科室平均住院日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内科系统平均住院日较长,在入院3天后开始进行疾病宣教,妇产科、儿科平均住院日短在入院后即开始选择时机进行宣教。

2.5 评价时限

评价是科室内部检查并补充巩固宣教的手段,根据宣教时限由科室宣教组长进行评价并评分,护士长抽查以检查宣教的执行情况,保证宣教质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7 年各项分值明显优于2006 年。通过改进健康教育实施方法和评价,使临床护士明确宣教内容,保证每位病人得到全面的健康教育服务,使满意度不断提高。

4 讨论

在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成为客观资料的健康教育表与病历归档,延伸了健康教育表格的法律保护作用,避免由于告知引起的法律纠纷,有效的起到保护了医务人员的作用。

规范统一全院具有共性的健康教育内容,使健康教育考核量化性能提高,有利于达到目标管理。同时将细化和统一的健康教育内容制作成册,避免了因护士的能力水平不一、掌握程度不同而对宣教质量的影响。同时将宣教的阶段性融入到患者住院的全过程中,把握好宣教的时机 ,如外科病人的健康教育有明显的阶段性 ,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易于使病人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篇2

1健康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内涵

长时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十分狭隘的,认为身体没有生病、没有损缺便是健康,更多地把健康与身体、生理健康完全等同起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现代健康观对健康衡量的标准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目前多数学者同意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安宁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个定义明确地告诉我们,健康包含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健全)、心理健康(心理没有问题与疾病)、社会健康(个体具有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只有具备这三种健康者,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中学时期,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同时又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身心两个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和支配他的社会行为。针对中学生的特点,结合健康的内涵,从教育的因素来理解,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它包含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与健康习惯的教育。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理解,健康教育是指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水平的教育。它以人的健康的整体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使体格和人格相统一,促进人的身体、精神、情感充分和谐的发展。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体育为生活方式的调节手段,注重体育对人的内在影响,在运动过程中追求精神升华和人格的完善,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中达到挑战生活、驾御生活的目的。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的科学性教育和体育的文化性教育,注重对体育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创新。

2目前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形式化倾向严重。在我国大部分中学里,尽管也在进行健康体育的改革和实践,但是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其实很多的中学体育锻炼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过是形式的东西,走走过场罢了,从前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案、备课方法却还在原版套用。对中学体育健康教学的检查考核工作没有科学规范的体系和标准是主要的问题。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评价也仅仅从一些中学体育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作为评价的依据,没有到基层和教学第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缺乏真正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工作依据。同时,中学体育健康观念的对象过于单一化,缺乏全面性,没有真正全方位地转变中学体育健康教学思想。

(2)传统的中学体育的教学观念与认识没有真正转变。由于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仍然还在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负面影响较大,教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学生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怪圈内,“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普遍存在。同时受“重竞技成绩,轻学生体质”的误导,“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尖子轻全体学生体育”的现象严重,一条竞技运动技术结构的组成贯穿于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导致了中学体育教学总是片面强调以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大部分学生体质的增加、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养、健身文化的陶冶、健身习惯的养成往往被忽略,更影响了中学生个性、人格、尊严、价值及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

(3)教学方法陈旧。当前,制约中学体育健康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仅仅只是从形式上进行了简单的改革,没有将体育健康教学落到实处。体育教学过程变化不大,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没有活力,课堂气氛较差;同时由于过分地强调“统一”,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体育课缺乏生机3中学体育健康教学的对策

3.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全面的健康,他们才会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地去接受各种教育;反之,如果忽视健康教育,学生的身心问题与疾病很多,那我们的教育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达到既定的目的。我们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教育家们一直倡导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压力,现实中许多中学的教育仍然以高考作为指挥棒,考试成功与否逐渐成了评价教师、学生、学校的主要标准,致使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基础教育,在现实中变成了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以考试成功为教育目标、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中学体育教学只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与任务,必然要受到社会整个教育观念的影响与冲击。由于智育培养一直处于优先侧重发展的地位,中学体育工作被置于整个学校工作的次要位置,致使人们思想上对体育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更有些人把体力劳动等同于体育。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只会成为一句空话,流于形式。

3.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1)对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置,并用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实验和论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学的一线去解决问题,使中学体育健康的教学有自己规范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和设置,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建立不同的内容体系,以便进行不同的考核,避免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的“吃不饱,不够吃,吃不消”的现象。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篇3

1.1 国外学校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随着社会对公共健康问题认识的深入,世界各国对健康教育非常重视,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学校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是学校健康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其学校健康教育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的。学校健康模式依次经历了体育卫生模式、健康教育模式和健康促进模式三种形态。健康教育开始从体育、医学、公共卫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外,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并非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唯一途径,不少国家都在不断采用多种途径使学校健康教育融入学校的各种生活中,积极探索与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以及社区生活的紧密结合,以进一步发挥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

1.2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学校健康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健康教育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校健康教育三个阶段。学校健康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延续传统的体育――卫生的学校健康教育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对健康教育需求日益提高与我国目前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日益萎缩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原有的学校健康教育模式已经成为限制学校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中外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比较研究

2.1学科地位不同

虽然我国早已提出“健康第一”的思想,但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在模式上主要体现出“体育卫生模式”。发达国家虽然也将体育与健康教育共同发展,但健康教育课程有其自己的独立地位。

2.2课程目标不尽相同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与国外发达国家不尽相同,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过多的强调了对学生体能和运动机能的提高,而健康教育则显得笼统、空洞。国外发达国家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制订具体明确,强调健康教育的整体思想,强调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卫生习惯与技能以及意志品质的培养,其核心内容是在学生观念中明确健康的主要目的。

2.3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比较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国外一些国家有比较完善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框架,且注重建康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和连贯性,内容涉及广泛,不仅涉及生理、营养、饮食和保健等知识,也重视心理、情感、精神、社会层面的内容,且体现了内容的多样性、连贯性和务实性的特点。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学习领域与学习内容过多的出现体育、体能的学习,而真正涉及卫生方面的内容却很少,对青少年普遍面对的健康问题:如常见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教育及以外事故的防治等不能全面地教授。而对于目前社会新出现的健康问题:如心理和情感健康;青少年酗酒、烟草、酒精和性教育等等更显贫乏。

2.4教材使用情况不同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健康教育教材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全面性和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对健康教育问题要求。相对于中国,其他发达国家的教材则显示出务实性、创新性的特点。

2.5 课程评价系统性程度不同

我国新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然而,从内容上可看出,关于健康教育的内容极少,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意义。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更是没有任何相关评价手段。而美国,建立在国家健康教育标准之上的课程要求教师紧紧依据评价策略,学生通过这种评价策略来参与一个过程或参加一个行动、创造一个成果。此外,《国家健康教育标准》本身含有评价的标准,对学生应该具有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2.6师资队伍质量不同

师资问题目前是我国健康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瓶颈。也是我国学校健康教育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一点。国外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师资编制合理、专业性很强,并有完善的培训和评价体系。而我国从事健康教育的教师基本为兼职教师,而且各校健康课任课教师情况多样,不统一、不规范。

3.启示

3.1我国体育与健康结合的课程开课模式,没有给健康教育以独立的地位,也不享有与其它学科等同的权限,长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在课程设置、开课课时、教材、师资和授课质量上都得不到保障。因此,应将学校健康教育从体育教育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课程设置,摆脱“体育―卫生”的旧有模式,才能实现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和飞跃。

3.2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过多的强调了对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提高,而健康教育则显得笼统。建议借鉴国外课程目标的理念,强化健康观念,充实健康知识,增进健康态度,培养健康习惯,学习健康技能,以有效运用日常生活中。

3.3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真正涉及卫生方面的内容很少,而且缺乏实效性。建议增加有关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健康教育内容。如情感健康、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防治、性教育和终身健康等。并且根据时代的不同和社会的变迁及青少年健康兴趣作相应的调整。

3.4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缺乏系统性。建议知识评价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并且要求学校领导定期听课、评课,并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评价体系,保证健康教育课程效果,促进健康教育课程发展。

3.5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健康教育教材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全面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因此健康教材应要多样化、系统化和具有开放性,内容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6国外对健康教育专任教师的资格要求很高,而我国大部分是体育教师或医护人员,师资问题目前是我国健康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一方面增设相关的健康教育课程专业。另一方面,加大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师资培训力度。

参考文献:

[1]曹智荣.国外青少年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及其借鉴意义[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9(02)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篇4

【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495-01

对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出院后健康教育是促进其康复的重要干预手段,通过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及时、专业、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以及健康相关知识健康知识要点的掌握和落实,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自我护理的方法,这对控制和减少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的需求,以便采取更合理的教育方式,我们对我院35例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我科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出院患者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在16-65之间平均年龄38岁;白血病 23例,淋巴瘤7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其中非血缘关系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3例,同胞异基因同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2例。HLA全相合29例,半相合 6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2例,高中或中专16例,初中以下7例。

1.2 调查方法

在出院前对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调查人员详细讲解问卷中的各项内容和要求,使患者理解后逐项填写完成。无文化、视力不佳者者可由调查人员或家属代为填写,不署名,现场收回。发放问卷35份,回收35份,回收率100%.采用百分比构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1.3 调查内容:问卷内容包括:(1)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等);(2)健康教育需求;并发症的观察及防治、饮食指导、生活起居、用药的知识、复查时间及内容、健康教育方式。

2 结果

从本次调查中可看出,绝大部分患者对出院后的健康教育的需求强烈,不同文化程度、年龄阶段的患者对出院后健康教育的需求具有多样性。

3 讨论

3.1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患者出院后仍然对健康教育需求强烈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出院后对移植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防治知识、饮食忌宜、生活起居、复查时间及内容等知识极其关注。因此应充分运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在出院前一周,就对出院后饮食、活动、服药、复查、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等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出院时再次评估宣教效果及健康教育需求,作为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的依据。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3.2 根据不同患者,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

出院责任护士时应充分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患者,由于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强,可采取网络在线咨询、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的方式进行教育;对于文化程度较低、中老年、偏远地区的患者,由于理解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宜采取电话回访个别指导、短信提醒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于市区的患者由于地域的优势,可以通过定期召开移植病员座谈会、听专家讲座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或掌握移植后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完善自我保健措施。

3.3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不同个体的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患者由于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期间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不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及程度存在差异。而且由于基础疾病、移植方式的差异,所用抗排异药物、复查内容也存在差异。因此责任护士应充分评估患者患者后,确定教育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以便在电话回访时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篇5

1 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①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②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③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④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⑤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

2 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3 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篇6

[作者简介]郑培萍,徐州工程学院体育部,江苏徐州221008

[中图分类号]C,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0-0231―03

新课程的实施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得到了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课程改革实验区体育教师的充分肯定。由教育部组织的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新体育课程正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前进和发展。在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对学习内容按学习领域进行划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形式上与体育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五个学习领域的划分体现了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利于体育课目标的实现。然而,由于一些体育教师受落后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加之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使得体育课程在改革中碰到了一些新问题、遇到了一些新困难。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程的阐释,为新课程进一步实施提供借鉴。

一、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与目标的制订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新课程的内涵,使体育教师更新观念,积极投入到教育改革中去,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第一,新课程的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新课程相对于原有体育课程来说,突出的一点在于其提升了课程的健康目标。第二,新课程进一步阐述了课程的具体方面的价值。指出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水平。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新课程在保持原有体育课程中体现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的特点外,尤其重视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第三,要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第四,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目标变得更具体化、明确化,注重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同时,新课程将其每一个学习领域的目标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至于如何实现教师可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灵活掌握,即对如何达到某一水平目标只提出若干活动建议或内容建议,这给学校、教师、学生留有很大选择余地和空间,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选择什么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只要有助于达到学习目标就可以了。

总之,改革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一门以体育实践活动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基础课程,它已不再是拘泥于原来只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体育课,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拘泥于课内教学。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深入认识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功能的拓宽,由原来每周二节体育课变成由体育学科课程教学活动和非学科课程教学活动以及健康教育活动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实行课内外教学一体化。体育与健康教育综合行为一体化,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使“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结构体系的变革。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是以课程目标为宗旨,以适应培养2l世纪人才的要求为依据来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坚定不移地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标。体育与健康学科则遵照它的教学特点和一般规律,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切实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二是掌握2~3个体育项目和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强身健体、卫生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参与体育活动、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三是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要实现上述课程目标,就必须对现有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革。当然课程结构体系改革不是对以往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的否定,而是在继承以往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的创新与超越。体育课程由原来的体育课改成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两部分,将单一的学科类课程体系变为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这种改革,使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娱乐有了时间、空间和课程的保证;使健康健身理论知识的传授、体育运动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学生体能,的发展得到很好的结合;使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体育课知识传递形式,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加深对健身、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动的体验,发展个性、活跃身心、增进健康,培养学生自律、自强、自信和自我发展。两类课程相结合体系吸收了国外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又切中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结构的弊端。笔者认为,两类课程相结合的理论到现在仍然是我们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应重在学会体育技能、增强体质上,在此基础上再来实现其他更高的目标,不能为追求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而忽视健身这一体育课的基本功能。如当前一些体育公开课场面轰轰烈烈,无运动量、无技术可言,脱离了原有体育课的三基,这是不可取的,也是对新课程的错误理解。

三、新课程中健康教育教材的定位

新课程从体育扩展到体育与健康,内涵扩大了,增加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健康教育内容,把有关身体发育、增进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都纳入教材中。这里就有一个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孰重孰轻的问题。课程虽然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但健康教育教材并不是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的简单合并。如何对健康教育进行定位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它重视的是如何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而且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教育内容强调的是将课程的教学与人的培养紧密地联系起来,基础是学好体育基本技能,增强体质,然后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我们说体育教育(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目标服务,但对学生进行的健康教育不能单纯地用体育训练方法来进行,必须采用体育与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多种创新的手段结合来完成,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最后,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我们知道健康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在现有每周2~3课时必修课教学时间的条件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教材内容只能是精选其中与体育密切相关的一部分内容。因为影响人的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体育锻炼只是增进健康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就可以代替如营养、医疗、睡眠等条件,转而成为影响健康的首要因素。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材料内容,决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与体育有关的医学知识,而应扩展到使学生能理解健康是取得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特别要注重学生健康观念、健康意识的培养,积极地保持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能力与状态。最后,对于不同健康状况的学生,教材中的健康教育内容要采用区别对待原则,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合理定位。

四、对新课程中体育教材的理解

传统体育教材选编是“依据社会的需要,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的”。其实仅以这三个方面为依据选编教材是不全面的。影响教材编选的因素很多,有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的历史的文化传统影响等等。传统的体育教材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首先,教材选编者往往考虑较多的是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所选内容是否符合科学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是否严密、是否为下一阶段学习打好基础。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是基础的、必要的、恰当的,缺乏从学生身心需要出发的考虑,脱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其次,选编教材对学生群体共性心理特征和学生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考虑较少,更多的是从学生生理和体育项目着眼,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明显存在不足。

最后,教材体系的封闭性与教材内容的绝对权威性。由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对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同时各地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经济、文化内容的不同,也使学校实施教材条件的不同。因此没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强制性的统一要求。

新课程的体育教材选编恰好弥补了以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教材内容的灵活性。教材的灵活性主要指内容灵活、对象灵活、层次灵活,让所有学生都进退自由,各得其所。重视对学生的研究,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出发,加大教材的选择余地,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其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从而让程度、爱好、个性不同的学生发挥最大的潜能。(2)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材内容强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具有时代要求的体育新知识、新技能纳入教材内容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现代素质。(3)教材内容的实用性。教材内容增加了身体锻炼知识、锻炼方法、健身运动处方知识,切实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达到培养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技能素质,对学生情感、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具体化、显性化。(4)教材内容的标准不同。根据我国各区域经济文体差异的特点,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这便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教材内容的人文性。1998年有学者在《体育科学》杂志上撰文认为,学校体育不能光把目光盯住跑步、跳、投、打球、踢球上,光这样就不是教育,体育教育的根本基础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就形成不了教育。新教材注重增加体育运动文化知识、体育人文知识内容。强调体育人文精神的渗透,提高了材料的文化性和可读性,把教材变成为学生与体育心灵沟通的读物。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体育素质,也将大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6)教材内容的多样性。以往体育教材单一化,不管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个性有什么不同,一律用同一种教材、同样的教学法、同样的技术要求、同样的考核标准,造成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因此,我们认为教材的内容应更多考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弹性设计,体育项目、锻炼手段要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篇7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总的来说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与全面构建系统完整的心理教育的体系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还难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其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在思想观念上存在认识不到位、不准确的问题;二是在组织领导上存在机制不顺畅、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三是在理论研究上存在创新突破不够、实践指导性差的问题;四是在上级规定上存在规定过于笼统、实践操作性差的问题;五是在教育管理上存在要素不健全、整体质量比较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 采取多种措施,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环境。

提高认识、理顺机制、细化规定,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环境,是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1.1 提高认识。要组织各级主官和广大官兵认真学习各级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规定,使之认识到心理教育是联合作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部队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条令的基本教育工作来“抓”和“练”;要向官兵分析和讲解部队现实作战准备特别是心理准备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使之认清作战对手所制造的心理压力甚至会打心理战的需求,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作战能力、满足军事准备需要、赢得作战胜利的基本途径之一,充分激发指战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动力;要组织官兵学习现代心理作战基本理论,使之在对通过组织实施心理战达成作战胜利的内在机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开展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达到理性自觉的高度。

1.2 理顺机制。关于部队心理健康教育,规定都是原则性的,许多机制上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为保证平时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和向战时作战指挥体制顺利转换,应建立由相关部队军事首长牵头、政治机关、卫生部门为主体负责实施、包括司、政、后、装等相关部门领导在内的、具有权威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专门机构,明确各部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负职责、相互关系、施训程序及相互协调配合机制。

1.3 细化规定。要借鉴我军其他军事训练条令条例、外军特别是美军心理战及其教育训练条令条例的设置与制定,及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熟经验总结升华为军事法规。

2 加强组织领导,建设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建设素质过硬的组教队伍,是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条件,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施训者两类。

2.1 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主要是各级部队主官、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司、政、后、装机关及相关人员。作为军队、上级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其应具备深刻领会国家和军队心理战大战略、准确把握上级心理战准备方案和心理教育预案、明确本级在整个作战任务中所担负的心理教育任务、制定本级心理教育及其准备预案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本级以下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者,其应具备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确定所属各级各类单位和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本级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保障者,其应具备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组织执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建设、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条件配套建设、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综合保障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本级以下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监测者,其应具备理解、细化和执行总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考核评估标准、动态监督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执行情况、制定和执行心理健康教育考核评估计划和方案、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考核评估结果、不断改革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2.2 心理健康教育的施训者,是指部队具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教育训练主体。由于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层次、对象、内容、方式、方法复杂,心理健康教育的施训单位和人员也很复杂,包括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教练员、指挥员和机构。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执行者,其应具备深刻领会上级及本级心理教育企图、准确把握本级心理教育需求、分析和把握本级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和把握教育训练对象的素质和能力培训需求、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及其要求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具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其应具备分析教育训练对象现时素质和能力水平、整体设计相应的教育训练活动、研究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选定恰当的教育训练内容、选择相应的教育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具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其应具备筹划和准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激发和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手段、高效传授心理知识、技能;作为具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评估者,其应具备评估教育训练对象素质和能力发展、适时转换教育训练内容、不断提高教育训练水平的素质和能力。

2.3 心理健康教育组训队伍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总部机关组织专门的集训;二是院校、基地培养;三是自我培养;四是其他途径,如引进人才、依托地方培养等等。

3 着眼实战需要,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

以作战任务为牵引,坚持科学合理、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的原则,全面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是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条件,包括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所教所训的内容,解决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教什么、训什么”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关键、最本质、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对其未来心理教育的适应程度。对起步时间不长的我军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是最大的难点。该体系的构建包括构建怎样的教育训练内容体系和如何构建这一教育训练内容体系两个方面。就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本身而言,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3.1 从定位来讲,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准确定位在“作战”层面,而不是战略层面,包括进攻和防御两个方面。

3.2 从横向构成来讲,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心理理论知识、心理技能、心理训法、组训指挥四个方面。

3.3 从纵向层次来讲,其设置重点要突出、针对性要强。

3.4 从作战牵引来讲,各部队应根据其所遂行作战任务的不同,紧密结合作战能力的需求,对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单位和人员针对性地设置不同内容。

3.5 从心理教育机制来讲,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设置相应的知识、技能、指挥等教育训练内容。

3.6 从实战要求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艰巨浩繁的系统工程。就我军构建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而言,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起步阶段的实际,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部机关牵头,集中院校、基地、部队多方力量,对我军战略心理战准备、部队心理战准备、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进行顶层设计。二是以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的顶层设计为指导,发挥各方之所长,分工协作,整体推动教育训练内容的建设。三是应积极借鉴外军成功经验,以《纲要》规定的内容为重点,以实战化心理教育理论研究为先导,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理论研究,不断推动教育训练内容体系的完善。

4 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区分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科学选择、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训练方法,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条件,包括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解决的是“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4.1 针对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训练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之间的桥梁,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都有不同的要求。

4.2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训练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训练方法。一方面,部队建制上军、师、旅、团至基层的层级区分,因各级教育训练侧重点不同,应采用相应的教育训练方法。另一方面,对各层级内部不同层面的教育训练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单人(兵、官)基础知识技能教育训练、建制分队教育、指挥机关教育、部队整体教育。

4.3 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应采用由要素教育到作战单元教育再到整体综合集成教育的方式,即由作战基本要素的单人(兵、官)教育,心理教育战术单元的整合教育,最后过渡到一体化联合教育训练组成部分的联合心理教育。

4.4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和效益。

5 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综合保障水平。

在理顺保障机制的前提下,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条件建设,是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条件,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场地、设施、装备、器材等各种保障内容,解决的是“以什么物质条件支撑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要提高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保障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篇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常见和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根据其症状将COPD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主要病变特点是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和肺气肿,最后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美国成年男性患病率4%~6%,女性1%~3%,在我国1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大约3%。近期在我国7个地区20245成年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COPD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5大经济负担的疾病。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如果在稳定期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可以减缓COPD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但目前患者忽视稳定期治疗,因此有必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识,重视稳定期的治疗。我科自2009年1月开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患者中施行雾化吸入健康教育需求调查,旨在进一步了解我科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患者雾化吸入健康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对实现整体护理,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在上海仁济医院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上海仁济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患者意识清楚,能充分配合,自愿参加。其中男56例,女20例;年龄56~87岁;初中以下程度49例,高中中专21例,大专以上6例。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1)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诊断、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与否、易感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2)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程度及需求调查表。

1.2.2 调查方法 由专业护理人员向研究对象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的疑惑,调动患者参与的兴趣,用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记录。所有问卷由受测试患者独立完成答卷。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发放问卷80份,实际发放80份,回收80份,其中废卷4份,回收有效率达到95%。问卷收回时,进行筛选,对于数据不全等不合格问卷予以删除,作好问卷的质量把关。在数据输入时,做到两人核对,确保资料输入的准确性。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在计算机上用SPSS11.0软件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百分比,频数来进行描述。

2 结果

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一般资料 见表1。表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一般资料 (N=76)

研究结果显示:本次研究对象男性居多,占73.7%;文化在初中以下程度的为64.5%;年龄在56~87岁之间,以77岁以上年龄段居多,占51.3%;已婚者占63.2%;既往吸烟者居多,占81.6%;存在易感职业者(如接触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等),有57.9%;付费方式以医保居多,占55.3%。

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雾化吸入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程度资料 见表2。表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雾化吸入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程度 例(%)

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雾化吸入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程度 见表3。表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雾化吸入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 例(%)

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雾化吸入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程度 见表4。表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雾化吸入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 例(%)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是一种因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气流受限呈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的疾病。患者疾病病程相对较长、康复训练难度大、卧床时间长、易产生并发症。雾化吸入[2]是临床上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是改善通气的有效疗法。其原理是将支气管扩张剂、 抗生素、 激素、 抗过敏药物等制成气溶胶,以雾的形式经口腔、鼻腔或气管(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吸入气道和肺脏,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者缓解症状的目的。临床主要用来起到稀释痰液、消除炎性反应、解除支气管痉挛、平喘等作用。

健康教育是卫生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指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是一种治疗因素[3],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作出行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4]。因此有效地雾化吸入健康教育对病人的功能恢复及预防并发症有重要的作用。

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雾化吸入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程度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雾化吸入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了解甚微,通过表2可以看出,患者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雾化吸入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程度调查中,“非常了解”的人次占总人次的6.58%。其中以病人对体位的最为了解,其次是心理准备,不难发现有关这两方面的健康教育内容是临床工作中相对比较详细具体的。由于患者在雾化吸入时,因体位放置不恰当最容易发生排痰困难,致使气道阻塞、胸闷等,同时合理的体位放置,可直接影响患者的舒适度。故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这些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比较详细具体和有效。然而,有不到10%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是“部分了解”,说明在平常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方法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在患者不了解的例数中,以雾化吸入的技巧、方法和呼吸方式例数最多,这些知识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及疾病的预后,临床护理人员有必要加强开展这些方面的工作,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3.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程度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雾化吸入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较为强烈,“非常需要”的人次占总人次的90%以上,“不需要”的患者仅有6例。其中,最需要的内容是雾化吸入的技巧和方法,所有患者选择了“非常需要”。排列在健康需要第2位的是雾化吸入的呼吸方式的重要性,由于个体的差异,大部分的患者为年老体弱,卧床时间相对较长,易产生肺部、皮肤等并发症,如果吸入速度过快且吸入量过大,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发生支气管痉挛、呃逆、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排列在第3位的是雾化吸入心理准备,首次喷射雾化吸入时,患者易产生不安情绪或对抗情绪,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教给患者相应的知识和有效的方法,需要护理人员应守护在病人床旁,应及时给予安慰、耐心解释,尽快消除影响继续雾化吸入的不良因素,指导、鼓励病人完成全程雾化吸入。

本次调查发现,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与年龄、文化程度无显著相关。这说明,不管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患者对健康教育均有需要,因为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患者有权获得这种服务。作为护士,要树立现代护理观,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把健康教育作为一种自觉行为。

3.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程度 本次调查发现,患者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有所不同,患者最多选择的是“医生经常与患者交谈”,其次是“护士经常与患者交谈”,再次是“针对疾病各时期讲解与指导”,在这三种方式中,患者希望医护人员能及时地、有效地传授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雾化吸入前后的健康知识,使之能够面对面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且可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与需要有效地宣教。对于文化层次低、适应能力差的老人,护士应多次讲解,不厌其烦地耐心说教,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患者易于掌握和接受;对于文化层次高、接受能力强的患者,可根据需要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自我心理调适方法等,使他们对自己的病情心中有数,积极配合[4]。而对于“医院编写科普手册”,“听同病患者经验介绍”的选择则次之,在“多媒体”的选项上,由于患者认为疾病造成卧床时间较长,观看多媒体存在困难,况且患者希望与医护人员更多地直接交流,获得更多有关疾病的信息,所以患者对此项的选择最低。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临床情况采用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合理的健康教育形式,使患者了解、掌握及运用相关医学知识,重视健康价值,是促进患者机体康复的重要措施[5]。

护理人员在落实教育计划的过程中未考虑病人的身心状况,使教育时机与方式不当,都可能使教育达不到目的,甚至产生负性作用[6]。应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和健康信念,量身定做,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合理,有效地实施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的重要工作[7]。

世界卫生组织确认,21世纪护理人员将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将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平等的合作者[8]。因此护士应该有能力有义务作好健康教育宣教工作。

4 小结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雾化吸入健康教育内容不甚了解,对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需求都相当高。所以,加强雾化吸入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患者雾化吸入健康教育知晓度,可以有效提高和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在临床护理中实现整体护理。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问卷的调查分析,发现雾化吸入健康教育知识的不足及重点问题,从而改进临床健康教育工作,减少各种不良因素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增加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满足其需求。

参考文献

1 彭敏,蔡柏蔷.美国胸科协会和欧洲呼吸协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修订.中华内科杂志,2005,44(5):394-397.

2 陈文彬,程德云.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2.

3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9.

4 孙玉英. 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8):172.

5 陈红梅.浅谈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6):760.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篇9

健康教育是高中化学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高中化学的教材中,专门设置了一个主题就是“化学与健康”。健康教育已不仅是化学学科的发展要求,更是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健康教育,让学生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认识化学处处与自己的健康有关,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一、化学健康教育的内容目标体系

健康教育是涉及众多领域的教育主题,每个科目都不同程度的承载着健康教育的职责,但是,因为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化学学科承载了较多的健康教育的责任,因为它化学与人类有着极为特殊的关系。化学关注环境,化学关注能源和材料等,这些也都是在关注人类生存,这些自然将化学与健康联系在了一起。

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化学学科课程结构中逐步形成体系,也不断得到了强化。下表就概括了化学学科健康教育的内容标准:

1.内容: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习方式:讨论:合成氨、药物合成、合成材料、环境保护等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

所属模块和主题:化学1,认识化学学科

2.内容: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习方式:无

所属模块和主题:化学1,主题: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3.内容:认识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

学习方式:讨论:食用油脂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所属模块和主题:选修,主题1化学与健康

4.内容:说明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能列举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学习方式:

所属模块和主题:选修,主题1化学与健康

5.内容:通过实例了解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学习方式:调查:矿泉水中的微量元素及其作用。

所属模块和主题:选修,主题1化学与健康

6.内容: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学习方式:查阅资料并讨论:铅、碘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所属模块和主题:选修,主题1化学与健康

7.内容: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习方式:

所属模块和主题:选修,主题1化学与健康

8.内容: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

学习方式:

所属模块和主题:选修,主题1化学与健康

9.内容:知道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学习方式:查阅某些食品的标签,了解其中的营养成分和所含的添加剂。

所属模块和主题:选修,主题1化学与健康

10.内容: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学习方式:查阅资料:常用药物的成分、结构与疗效。

所属模块和主题:选修,主题1化学与健康

11.内容:举例说明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学习方式:查阅资料并讨论: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所属模块和主题:选修,主题2生活中的材料

12.内容:知道主要的居室空气污染物;了解其对人体的危害。

学习方式:讨论:如何减少或避免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氡等对居室空气的 污染

所属模块和主题:选修,主题3化学与环境保护

13.内容:能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习方式:阅读与讨论:蛋白质结构的复杂性。实验:蛋白质的性质。

所属模块和主题:5.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化学健康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既包含了健康意识,也有健康知识,甚至还教会学生一些健康技能,这些都体系了化学学科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凸显了化学学科对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二、化学健康教育的模式。

在上面内容可以看到,化学健康教育的内容,基本是通过讨论,阅读,查阅资料,实验等方式进行学习,这些学习方式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探究和体验”,还有一些内容需要教师自己决定和安排,我们也可以从“探究和体验”的方式进行设计。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形成健康习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化学健康教育适合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之,健康教育关系到整个民族的身心健康,它不仅仅是化学学科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整个国民的健康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化学学科凭借着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这就是构建化学健康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建平,张汉卿,卢志强,张甜,康海霞.健康与化学是一门受欢迎的素质教育课[J].大学化学.2007(03)

[2]于英.浅谈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3]武晓丽.从化学与健康的角度谈改变偏食习惯的重要性[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1(03)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138-03

1946年拉斯韦尔在由莱曼・布莱森主持的犹太神学研讨班上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堪称为“一部传播学的独立宣言”[1]。

“谁?说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产生什么效果?”是文章开头部分的基本要素,其中的“对谁”中的“谁”就是受众,“效果”即传播效果。

通常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所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通常受众并不是被动接受传播信息的个体,受众是传播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活跃的因素,是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任何传播活动只有被受众所接受,并在受众中产生一定的效果,传播过程才算完整。

一、国防生受众主体的接受心理分析

作为受众主体的国防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时,其教育效果取决于受众主体对教育信息的反映与择取、理解与解释、整合与内化及外化践行等,是源于接受主体本人自觉自愿的意识和行动,单纯的外在强制难以奏效[2]。

无论何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被受众主体真正认同、接受、内化,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对其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因此,优化国防生自身的接受心理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通过对383名毕业国防生的问卷调查分析[3],我们发现他们在接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时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即一般性和特殊性。一般性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基本的心理矛盾,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国防生接受心理的特殊性。

1.基本的心理矛盾

(1)与教育者的心理矛盾 如果受众主体在认知、情感上认同、喜欢教育者的个人素质及其施教的内容、方法、创设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等,则可能选择、接受教育者所传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否则,将会对教育者传导的心理健康知识产生厌恶、排斥心理。

(2)与教育内容的心理矛盾 如果受众主体现有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教育内容存在差距,就会使其在心理上不认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直到受众主体真正认同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才能自觉地完成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化过程,并将所认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3)与接受环境的心理矛盾 如果受众主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自然、社会及心理环境与受众主体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符合,彼此适应,受众主体将产生积极、主动认同的接受心理。否则,则会使其产生困惑、怀疑甚至抵制、逆反等心理。

2.国防生接受心理的特殊性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外在的心理健康知识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认知,再进一步将认知转化为外在健康的行为方式。这一过程中,在考虑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时,我们必须看到施教系统与接受主体的接受心理之间的矛盾,即基本的心理矛盾的同时,更应关注国防生因其特殊性而表现出的接受心理的特殊性,他们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时的各种心理矛盾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1)能动性与受动性 在对国防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国防生作为受众主体既有其主观能动性,又受外界环境的制约。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把团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在团体教育环境中,国防生因其有极强的纪律性和服从性而使得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外界人为环境的制约,国防生所处的特殊环境影响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受动性。另一方面,在个体教育中,国防生展现了更多的能动性。他们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并能主动调节自己的接受活动,因而表现出主观能动性。

(2)递进发展性 国防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使新健康教育信息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中,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不同阶段有机组合而成,国防生健康心理发展每个阶段的某些特征是在上一阶段已经萌芽,而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在下一阶段开始时仍保留痕迹,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

(3)实践活动性 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产生于国防生作为受众主体的接受过程中。国防生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是积极的活动者,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反映以及认识的加深、提高与丰富是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日益深化而实现的。

二、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传播效果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效果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向受众传播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引起他们在心理健康知识的获得、心理健康意识的转变、心理健康自我维护能力的提高以及心理健康行为等方面的变化。简言之,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传播效果就是他们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内容而产生的效果,它具有内隐性、恒常性、层次性等特征。

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传播效果集中反映在受众身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心理健康知识的增长,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看国防生能否对这些内容进行识记、保持、回忆、理解和运用。第二,心理健康意识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传播活动能够改变他们对心理健康的看法和态度,强化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机。这种意识的转变一方面表现为对固有意识的增强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对固有意识的改变和抛弃。第三,心理健康自我维护能力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自我维护能力其实质是一种技能,主要表现在国防生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和问题时能熟练和迅速的处理,使其对国防生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小化。同时,这种自我维护能力和心理健康知识是紧密联系的,“知不知”与“会不会”是两个有机联系的层次。第四,行为的变化。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传播,运用一定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技巧,在国防生心理健康意识转变及自我维护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其行为习惯、行为方式有所改变,使其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三、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策略

通过对383名毕业国防生入营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约有25.8%的国防生存在心理适应问题,有近13.5%的国防生主动提出心理咨询要求。可见,目前国防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四弱”:一是心理认知能力较弱;二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三是心理适应能力较弱;四是心理应急能力较弱。

进一步而言,国防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挑战,我们在承认国防生入学后一直接受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教育而心理压力较大这一事实的同时,更需要深入思考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换言之,应更多关注国防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效果。而当前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授课教育的层面,紧贴实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的路还没有走开,同时也没有真正以人为本、遵循信息传播规律,更加切实有效地开展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即从受众心理和传播效果的视角出发,使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最大化。笔者认为,必须在客观分析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基础上,以国防生的接受心理为依据,以科学的传播方式为桥梁,使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最大化。

1.以国防生的接受心理为依据

国防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接收者,是构成心理健康教育传播过程的两极中的一极,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优化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时,应考虑国防生这一受众主体的客观接受心理,并以此为依据。笔者认为国防生的接受心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接受动机不一 国防生接受心理教育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入学动机的影响。国防生的入学动机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个人理想型、强化自身素质型、解决就业型、迷茫型。如果国防生入学动机不端正,他们在入学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机也会受到影响。

国防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动机,决定了他们接收信息的成效不同,因而会产生教育效果的差异。而目前,国防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时多数是以课程任务的形式进行,因而会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制约性,其接受动机不强,由此会弱化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而,在对国防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依据不同的入学动机而产生的接受动机展开相应的教育活动。

首先,对于个人理想型和强化自身素质型的国防生,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动机较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主要以课程的形式,并辅之以其他形式,就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其次,对于解决就业型、迷茫型的国防生,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动机较弱,如果简单地以课程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传播效果很难保证,因此,在对这两种类型的国防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以形式活泼的体验活动为主,着重增强其军人核心价值观,打牢从军报国的思想基础,强化爱国观念、激发爱国热情。

(2)接受能力不一 由于个体差异性,国防生的接受能力不尽相同,会制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国防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过程实质是信息传播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信息传播是否能通畅完成主要取决于接受主体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国防生接受技巧存在差异。若国防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而对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反应不灵敏,不会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灵活运用,很难高效地获取信息,这表明国防生缺乏相应技巧,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受阻或中断。其次,国防生转换能力出现两极。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信息的变换过程。国防生在接收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经信息转换,以各种方式对其反应进行信息反馈。有的国防生对信息的反馈是积极的、正面的,有的则是消极、负面的,这两种反馈方式对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何引导国防生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进行正面、积极的反馈是发挥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点。

2.以科学的传播方式为桥梁

在强调受众心理过程的同时,我们同样要考虑到传播的能动性。信息能不能为受众所接受,固然和受众的心理及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有关,但还和信息的表现形式与传播手段紧密相连。信息表达形式优劣高下的不同,对受众选择和取舍的概率有很大影响。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心理上有着极大的随意性,他乐意接受就接受,乐意接受什么就接受什么,反之亦然。一般而言,受众易于有选择地感知与他们原有的观点、兴趣、动机、态度相同或相似的传播内容,并有选择地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传播者的能动性在于他可以用巧妙的方法使受众接受信息并且相信它,使他们克服对信息的消极看法和逆反心理。科学的传播方式是实现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优化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以下三种传播方式:

第一,信息。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是教育信息的传播活动。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信息的可靠性与传播效果有直接的关系。教育信息的内容、呈现方式以及信息量都会影响教育传播的效果。如在国防生心理压力管理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和情景剧的方式促使国防生了解其压力源及压力应对方式,使有关心理压力的信息量及信息呈现贴近国防生的接受心理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传播效果。

在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选择方面,应根据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以国防生容易理解的方式选择和收集适当的信息内容。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呈现,如果信息呈现的组块过小,国防生会感到太浅显而认为是浪费时间;组块过大,有些国防生会感到过于深奥而不胜负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呈现应尽可能适合国防生学习接受的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量方面,由于一定时间里,国防生的接受水平的限制,应保持适量的教育信息。

第二,媒体。不同的传播媒体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各种媒体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不可克服的局限,因而,在对国防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选择适宜有效的媒体,才能取得最优的教育传播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教育,其媒体运用更加多样化,主要以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和交互媒体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传播。

第三,环境。一般来讲,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包含校园文化、区队管理、人际关系、教室环境等,尤其就教室环境而言,多以活动桌椅、温馨开放的活动场地为主。教育传播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国防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着强有力的影响。因此,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传播环境,如精心设计传播场所可促成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篇11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0-0010-03

课程整合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设计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趋势。课程整合的设计思想在我国产生的现实背景之一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2001年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被赋予更多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自,各类地方和校本课程层出不穷,课程门类细、课时压力大、课程整体效益不高的问题开始凸显,而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现象也非常严重。

近十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全国各省市、区县、学校竞相以地方或校本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方兴未艾之际谈论课程整合的问题是否为时尚早?毋庸置疑,心理健康课程普遍存在着与国家以及部分地方校本课程内容(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重合的问题。以课程整合的设计思想进行心理健康课程构建,有利于课程内部的有效整合,建立与相邻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提升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质量,也有利于学校整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一、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模式构建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整合

(一)整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一定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体构建视野下开展的,而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教育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构建视每一位学校教育者为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积极促进者。整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意味着协调和挖掘学校的各种资源,多维度、多层面、多角度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1],包括: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学校、社会、家庭与自我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心理教育与班级管理,团队工作及其他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和心育的有机结合。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一种课程设计的思维方式

黄甫全教授(1997)指出,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挖掘学校教育教学中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关联的因素并进行有机联系,整体构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包括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整合,心理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与学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整合等,进行合理衔接、连续过渡、互补互促,促进人的心理素质可持续发展。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价值所在

(一)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核心价值:有效组织学生的学习经验

心理健康课程提供关于个体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积极认知、态度和行为技能的获得,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健康等课程相关领域的学习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组织自己的学习经验,从完整的角度去统整自己关于自我、他人、社会的学习经验,把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学校教育对人性化教育的回归

儿童心理发展是学校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也是课程设计的目标之一。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学校教育对人性化教育的回归,使学校教育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及其生命质量,促进人内在和谐发展。

(三)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目标的整合,三维目标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目标整合的结果,有利于在不同学科中促进儿童积极自我体验、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道德的发展。

(四)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有利于促进教师对儿童的理解,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建设视每一位教师为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教师了解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在教育教学中有机渗透、融合,能够促进教师对儿童的理解,根据儿童心理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三、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设计原则

课程整合的设计关注的是不同课程间相关内容的有机联系,不能为了减少学校课时压力,进行简单的几门课程的内容和课时调整,其必然以学校教育经验的有机融合为核心价值观,关注有机联系,整体构建。

(一)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要作好自身课程规划,明确自身价值

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要遵循课程设计的科学要求,作好课程规划,深刻思考与研究心理健康课程的价值、定位、性质、原则等基本问题,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纲要要求,确定本地区或者本校课程开发的基本目标。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建立在相邻学科各自价值独立的基础上,加强有机联系

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旨在通过了解各个学科中与心理健康课程相关联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有机联系。课程整合的过程要保持各自学科的独立价值。例如,心理健康课程的根本旨趣在于发展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品德学科则是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尽管在内容上有重叠的部分,但是其课程存在的根本价值有很大不同。

(三)学校是课程整合最有力的管理者、组织者、实践者

三级课程体制的实施使学校成为真正的课程管理者、设计者与实施者。基于办学目标,很多学校通过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梳理与系统构建,对学校课程进行大胆重构,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四、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多种模式

(一)心理健康课程内的自我整合

1. 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内部整合

进行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时,要关注心理健康课程目标、内容、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如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整合[1],从人格现代化和个性社会化的要求出发,引导青少年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生存,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和谐发展。

2. 以心理健康教材建设为主导的课程内容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制要研究其与相邻学科之间交叉、重复、割裂等课程设计问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依据新基础教育改革所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要求,通过大量篇幅,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2]。涉及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几个大的方面。在心理健康教材编写中避免与这些教材中心理教育内容的简单重复,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心理教材相关联内容的设计。

(1)分立式。即保持同主题内容的各自存在,因教育内容设计的侧重点不同,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教材的完整性与主题的逻辑性,对相同主题进行设计,体现心理健康课程的体验性、开发性、助人自等课程设计原则。

(2)联立式。即同主题内容,心理健康教材要基于品德教材中已有内容进行拓展、深入的设计,在设计时要考虑相同主题在品德教材中的年级段、单元位置,尽可能将其设置于同年级的同月份开展教学,这样便于学生对同主题内容进行内在统整。

(3)关联式。在不同主题间可建立某种有机关联,如品德教材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以主题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调查、实践等活动,在心理教材设计时可考虑相关联的同时段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把心理辅导中所学内容整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学科整合模式

1. “心理―道德”心理健康课程模式的构建

在心里健康教育中是否保持价值中立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3],心理健康课程要关注学生心理、道德的发展。“心理-道德教育”有机融合心育与德育,有助于优化学生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4],是中国教育文化和教育实践形成的一种新的本土教育形态。构建“心理―道德教育”的课程模式在心理健康课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包括:间接性原则――采取渗透、濡染、陶冶的方式;尊重原则――为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创造平等、融合的氛围;主体性原则――运用价值澄清法,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作出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最终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 科际整合课程――综合课

综合课程是课程整合的一种形式。综合课程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统整成一门新的学科[5]。组织以心理健康为主题来连接不同学科,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从多重视角了解、处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信息和观点,更全面、客观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

3. 学科间有机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入不同学科中

(1)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现课程整合

学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点。如语文教学中诗歌、故事、散文等都表达了人们的喜怒哀乐,体现了人们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方式,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态度、价值与技巧。艺术课程、艺术鉴赏与艺术实践能够治疗人们的心灵创伤,是很好的促进儿童成长的手段。挖掘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点,把心理健康有机融合到学科教学中,能够提升课堂品位,促进儿童发展。

(2)关注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隐性课程的实施

学科教学中除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点之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质量、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课堂教学氛围、课堂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等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给予关注。民主、开放、合作、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4. 多途径的整合――班会、团队活动与心理教育整合的体会

在班会、团队会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整合方式。教师应挖掘班级中学生共同关注的心理发展问题或主题,自主开展班队会活动,促进学生关注自身发展等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自我教育。

(三)学校教学层面实施教师协同工作整合

心理健康课程整合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整合――协同教学。教师针对学科教学或者教育难点开展教师教学小组、行动研究、教学计划共享等多种教学协作研究,有利于教师更加有效地理解学生心理特点、心理健康问题,加深教师间的协作与集体反思,在各学科、各主题学习中引导学生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课程整合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针对不同的整合模式,需要进行有成效的实践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整合作为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关注的是儿童学习经验的有效组织,提升学校课程对于学生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崔景贵.心理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4 ,1:54.

[2]曾红梅.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体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9):116.

[3]张忠,陈家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新认识[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2.

[4]班华.再论“心理――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6:29.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篇12

自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对大学生“开展深人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定各高校都要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配备足额专职人员”以来,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无相对统一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大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一直延续着专家路线,即教育心理学专家站在“教”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经验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设置。很少有人对学生的内在需要进行调查,立足于“学”,来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需求。因此,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课程取向、教材安排、教材内容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对112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2009年8~10月对重庆市在校本科生进行正式调查,发放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15份,其中男生172人,女生243人:文科193人,理科198人,专业不详24人。调查问卷是在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对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分析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而成。问卷包括十个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设置相关的问题,十九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体系的问题。其目的是了解在读大学生对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意见。

二、调查结果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向

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是关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的诸多信仰的集中反映,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调查结果表明,54.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比位居第二的公共选修课(27.5%)高出了27.2个百分点;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首先应该是优化心理素质(81.4%)和提高未来生活质量(74.7%),其次是掌握心理健康知识(67.5%)、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 66.3%)和预防心理疾病(65.3%)。可见,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是综合性的,既有发展性要求也有预防性要求。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属性

教材是人们按照一定教育目标,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通过精心设计而编写起来的整体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系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必须符合其独特的功能定位和要求,为实现其价值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作为非学科性教学用书,有其独特的教材属性及教材呈现方式,本研究就此作了细致调查。

调查结果(见下表)表明,67%的大学生认为应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专门教材,体现了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教材属性上,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该教材应该是综合型(38.6%)、体验型(30.1%)和操作型(29.4%)的结合,这表明大学生群体认为心理的发展与优化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而非孤立的;认为必须将心理学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和素质,而非停留在表面;认为应将心理学知识用于实践,而非停留于书本。

关于教材呈现方式,8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其次分别是心理学理论知识(69.90/0)和学生故事(66.5%),另外,40%以上的大学生还认为应该以自我剖析和心理测验的方式来呈现教材内容。这表明大学生偏向于认同生动活泼的教材形式、并且认为应以其日常学习生活的趣味性故事等方式呈现教材内容。同时,也表明大学生倾向于该教材在呈现方式上能加入可以提高自我认识的测试和剖析。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

为了从微观层面调查大学生对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的看法,本研究在系统分析130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的基础上,提炼出十九个板块及其具体内容(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结构)(板块内容见附录),请学生对各个板块以及其具体内容,是否应该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进行选择。结果如下:

从大的内容结构来看,在问卷涉及到的19个内容板块中,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包括的内容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人格基础、自我意识、危机觉察与干预、心理咨询和治疗。而平时备受研究者和教育者重视的新生适应问题、情绪情感调节问题以及网络心理问题的被选择率却都在十五位及之后。调查结果还表明,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大学生健康欣赏心理的培养(46.5%),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41.9%),大学生创新心理及其培养(32.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30.6%)以及心理效应及其应用(30.4%)。

从具体内容来看,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挫折的心理调适及应对(79.5%);恋爱动机、道德与行为(79%);常见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及调试,如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75.2%);常见神经疾病的症状表现及调试,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等(74.9%);发展自我,如增强自知、自信、自控等(74.7%);优良意志品质、行为的培养(72.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70.6%);人格的特征、形成与发展、气质与性格(70.1%);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69.4%)和成功心态的培养(69.4%);大学生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69.2%)。

三、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设置为以发展性教育为目标的必修课

随着大学生的增多,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重要时期,健康的心理不仅仅是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重要前提,更是其更好、更快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基础。但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已占20%左右。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被迫休学、退学、自杀、伤害动物甚至杀人的案例不断出现。所以,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而言迫在眉睫。本调查也表明,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类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英语能力一样的公共必修课,并明确表示希望有专门的教材。

同时,以发展为特点的教学目标被学生摆在了前几位,如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未来适应力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群体对自身心理健康日益重视,对心理素质在未来适应中的重要作用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从课程取向角度而言,高校应逐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必修课,并从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向促进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和开发潜能转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应坚持可读性、应用性和生活化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是一种体验性、以学生为本位生成性、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sl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编写时应注重其可读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是可读的。案例和名人轶事呈现教材内容方式的需求、表明教材编写应注重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生动有趣的故事来组织内容,而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堆砌。

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重生活化,使内容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大学生心理问题来源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教材内容能与其生活密切相关,这与柳友荣(2010)、徐丹慧(2009)的调查结果是一样的。本结果表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新兴心理问题不断凸显,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提出了要求,比如在近年的教材中应该加入与父母沟通、时间管理、经济攀比、娱乐消费等带来的心理问题等内容。教材提供与大学生经历类似的故事,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重应用性。结果分析发现,各部分内容体系中理论知识被选择的比例明显小于技巧、方法等应用性选项的选择比例。如人际交往部分,大学生人际形成、影响因素、基本特点等一般理论问题的被选择率仅为51.6%,排在该题下11个题目选项的第8位,远远低于排在前几位内容,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70.6%).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调试(67%)。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情绪情感部分、学习部分,等等。这说明大学生希望能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倾向于知识的应用。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不应等同于科普类教材,而应在强调科学性的同时,注重内容的生活化和应用性。

3.教材内容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性、恋爱等主题,且轻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