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体制机制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6 09:01:50

电力体制机制

电力体制机制篇1

电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有一个好的电力体系,不但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更加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最近几年以来,电价成为了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 、电力工业体制的政策转变

(一)政企实现了分开,公司制改组也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1998年的4月,电力部被撤销,并且政府的相关职能移交非常的快速、顺利。国家电网公司建立资本纽带的相关方案也已经取得了国家的批准,并且资金是由国家相关电网公司进行统一持有和管理的,那个时候,层层出资性质的企业实体制度基本上也已经建立。公司的实体化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并且电网的建设公司也逐渐实现了本部化。国家的相关电网公司作为国家国务院授权的投资方面的主体,以及投资经营方面的主体,也已经进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并且开始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了。

(二)“两改一同阶”关于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依照“县是实体”“政企分开”的原则,以及“两改一同价”的相关要求,逐步地推进农村的电力体制进行实际性的改革,逐步把县级的相关电力企业进行改组,改组成为由省电力的公司独资或者是其控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把乡镇的管电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实现对农村低压的电网统一进行管理。然后上划到由省电网公司直接管理的系统中,并且可以在产权关系没有变化前提下由省电网公司来进行代管,或逐渐改组为省电网公司进行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工作在国家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实现了全面的开展。

(三)电力市场的相关供需矛盾初步得到了缓解

1998年的1—10月,国家的电网公司系统其售电量已经完成了8093亿kWh,与去年的同期相比较已经增长了0.16%。大多数的电网电力中供需的矛盾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化解。电网的停备容量也逐渐的增多。全国的主要的电网最高的负荷量备有达到1.6亿kW,停备的机组容量已经达到了1500—2000万kW之间。

(四)电力经营企业的外部环境紧迫

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慢,并且国有企业也出现了普遍困难的状态,电力的用户承受力相对也下降了,政府对电价的调控也由之前几年的对控制通货膨胀考虑转变为对用户的承受能力进行考虑。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大了电力进行调整的难度。

(五)电力的财务上的状况有待实现改善

1998年的前3个季度,国家的电网公司其财务的状况基本上实现了平稳的态势,但是依旧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进一步对经营的状况进行改善,提高相关财务方面的工作质量,是电网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 、对于当前电价问题的最基本的认识

(一)关于电价的问题

《电力法》还有《价格法》在先后出台之后,我们国家对于电力的管理也逐步的走上了正轨,但是距离规范化的管理还有一定的距离。《电力法》在开始实施之前,我国对于电价的管理是非常模糊的,一般情况下就是中央投资的电力项目就为中央管理,地方上投资的相关项目就属于地方上管理,地方上什么级别的政府都可以对当地的建设项目进行定价,这也使得我市的电价机制不明确,对于基层电价管理的意识薄弱,并未实施统一的电价管理原则。在《价格法》出台之后,我市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指示,明确了垄断的产品需要国家统一进行管理,对全市的电价统一进行管理。

(二)关于电价水平的问题

我市电价的水平几乎是每年都有小幅的调整,发生这种调整的原因中,有上游涨价推动的原因,还有本息推动的原因,还有在成本上控制不合理的相关原因。但是不管是怎样的原因,电费年年的上调,已经让很多用电量比较大的用户感觉到了用电带来的压力了。再换一个角度来讲这个问题,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市的电价格普遍意义上还有上升的趋势。这是目前的原料价格与燃料水平所决定的。

三、在搞好整顿的基础上确立新的电价机制

混乱的电价机制也阻碍了电价进行改革的进程,所以说一定要加大对电价秩序进行整改的力度。最重要的是做好电价的整顿工作,抓好电价整顿也是电价进行改革以及电价机制形成的基础条件。在对改革进行深化的基础上理顺电价管理之间的关系。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改革分为四步走的总体思路,至今我们已经走了第一步,在国家的层面上我国已经实现了政企分开了,并且国家电网公司的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的主体也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就位。且第二步的改革正在稳步的推进,在新形式和新要求下,怎样在电价管理方面对政企管理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对目前电价机制的改革提出两条建议:

一是改变电价管理方式。普通居民用电与特殊用户用电都采用统一定价的方式,但居民用电可以根据实际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定价环节,相关部门应当在理清成本的基础上,制定许可成本和许可收益办法,科学核定输、配电价。若需要对电价进行大幅度调整,可以采取社会听证的方式。

二是理顺管理职责分工。合理界定宏观管理、行业管理和专业监管的职责范围项目投资在一定时期内,仍纳入国家调控范围。其他包括发电量、市场准入等,均由专业监管机构按市场方式管理。

四、结语

要想把相关的电力工作做好,就要全方位地进行管理,其最基础的就是要提高电价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的队伍素质。电价的理论学问是非常深的,并且工作的相关设计面也非常的广,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搞好电价管理的队伍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需要早就出大批的优秀的电价管理人才。

电力体制机制篇2

一、引言

伴随着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潮流,中国电力企业目前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倡导发展清洁能源的今天,清洁的电力能源企业势必将不断并购小型的火力电厂,且并购活动也将会随着中国融入WT0的过程而越来越活跃。如果并购实施成功,并购活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这些新型的电力企业获得丰厚的成果。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在并购整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践表明人力资源整合对企业兼并成败的影响巨大.

本论文主要对电力企业实施并购之后,如何实现对被并购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管理进行探讨以期从中找到有效的人力资源体系的整合方案及方法策略,并和广大同行分享。

二、人力资源体系整合概述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目前学术界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是人力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目前还投有一个一致的定义。笔者认为人力资源整合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措施引导组织成员的个体目标向组织总体目标靠近,从而改善组织成员行为规范,达到实现成员和组织目标的双赢结果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和。人力资源整合着重于对人力资源队伍整体的改善与开发,从而提高总体的作战能力。可见,人力资源整合注重人力资源总体的搭配,强调人力资源团队精神的构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并购电力企业对其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就是要减少并购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的影响,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取舍和重新配置.并对其实行有组织的教育培训,引导企业人力资源各自目标尽量与组织目标一致,形成具有高凝聚力的团队,形成人力资源的良性循环.提高企业绩效,最终实现企业并购的战略目标。与以往的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相比,“人力资源整合与其差别主要在于: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比较侧重提高个人单项比赛的成绩,人力资源整合则侧重于提高小组或团队比赛的成绩。

很明显,人力资源整合强调的是组织内全体成员的目标、价值观、愿景等基本达成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因为每个组织有许多成员组成,不仅组织与成员各自有不同的目标.成员之间的目标也各异。人力资源整合的目的就是设法将各个方向的目标进行重组.朝一个方向延伸,这不仅需要各成员问形成一个整体.成员和组织间也要形成一个整体而且在一个持续的、个体与整体间互相影响过程整合过程中,达成组织内全体成员的目标、价值观、愿景等基本达成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从而减少替换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而影响增加组织内部员工的信任感,提高所有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调动员工积极性,乃至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电力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体系整合的建议分析

3.1人力资源整合目标指向分析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并购都可以算得上是一场大的变故,并购事件本身以及其他由此带来的变化,将给组织的成员带来心理上的焦虑、不安和紧张,这种心理上的冲击和影响将导致员工之间和对组织的不信任、自我保护、抵制变化的行为,并且可能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率下降,经营业绩受损。而且,心理上的压力及并购后权力与利益的重新分配,会导致大量员工特别是高级经营、专业人才等关键人员的主动离职,从而进一步造成人力资本和电力企业经营业绩的损失。另外,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问题不只是一种内部事务,还会影响到企业同供应商、销售商和顾客的关系.电力企业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整合的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防止和尽量减少人力资源的流失:

(2)消除或缓解并购给双方人员带来的心理冲击和压力及由此产生的消极行为:

(3)避免或尽量减少并购双方的冲突,增加双方的了解、信任和协作:

(4)平衡双方组织中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政策.充分释放人力资源的潜力。

3.2人力资源整合中的操作建议

(1)人才体制的整合建议

①解雇员工的策略

如果说企业的管理层级像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在并购裁员时就应该保证裁减后的管理层级仍然保持金字塔状的结构.这就要求裁剪员工采用“斜刀切”的方式进行裁员。

这种裁减方法的好处是保证管理层级的稳定和不变.层级越高的管理者裁减比例会越大,基层员工反而裁减数量有限,这样有力地保证了基层员工的稳定和管理成本的压缩。裁员通常是伴随着企业组织结构、人员配置的调整。留任人员必须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这常常通过对留用人员进行再培训而实现。而且,有条件的企业还需要安排几名心理医生,在一段时间内提供心理咨询,以减轻“裁员幸存者焦虑症”。

②挽留核心人才的策略

企业为了留住被并购电力企业的核心员工,应当与核心员工建立一种契约型的关系,以达到员工努力工作,实现公司与员工共同目标的局面。具体挽留策略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切人实施:

>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开发

有了职业发展规划的同时,还要配合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往往表现在对他们的培训投入上,目前,越来越多的员工把可持续发展看得非常重要.公司能提供多少培训是他们选择公司的重要衡量标准。并购后的电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为这些核心员工预算一定比例的培训预算.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通过签订培训协议约定违约金等办法来制约核心员工培训后离职。

>提供优良的软环境

对核心员工来说,并购发生以后将面临着新的环境,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这些人才的去留,所以建立良好的软环境是急需解决的。

(2)薪酬体系的整合建议

薪酬体系整合的目的是改变双方员工的价值观和形成对薪酬的统一认识,能够接受各自的薪酬水平,进而愿意为实现组织目标奋斗。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给出薪酬整合的几条建议和策略:

①保持整合措施与并购战略的一致性。在制定薪酬福利过渡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推进那些对企业战略和员工利益都有促进作用的变革,尽量避免不利改革,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支持企业战略将有助于整合的顺利实现,符合员工利益有助于鼓励员工继续留下来工作。

②坚持一定的底线。要搞清楚哪些东西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必须既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还要兼顾企业的利益。对公司不能容忍或不愿意改变的坚决不能妥协,对员工不愿意或不可接受的改变也要尽量避免。同时,也要考虑一些法律规定不可突破的底线。

③适用性原则。对于不同的企业并购来说,存在不同的整合策略,人力资源整合小组必须找到适用于本企业的独特的整合措施。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和员工的反映.进而对其进行改进。

④设计公平合理的方案。在设计具体的整合方案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方案本身的公平合理性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很容易激化并购双方的矛盾。影响整个并购整合的顺利进行。

电力体制机制篇3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对于电量的需求越发增大,因而国家对电力系统的生产与运行问题的重视程度日渐增高,加大了资源的投入力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合理设计,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转,又要与国际接轨,推动自动化发展,同时要契合节能环保理念,做好安全措施并提升能源利用率。经过长久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在电力能效和市场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唯有认真研究现状,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电力能效统筹工作的水平,使市场秩序更加规范。

1电力能效统筹的概念

所谓能效,与机械效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能源方面指的是能够使人类获取利益的能源与总消耗量,而从电力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它指的就是电力系统能够为终端用户提供的电能服务与消耗的能源总量之比。如今我国发电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最常用的火力发电所消耗的煤和石油等燃料也逐渐下降,能够赶得上发达国家的水平,然而,我国的能耗依然较低,能源利用率有待提升。要知道,火力发电所使用的都是一次性能源,近年来我国开采力度逐渐增大,它们含量逐渐减少且无法得到补充,势必在不久的将来影响我国电力事业,因此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电力能效。而所谓统筹工作,顾名思义,便是进行统一的、基于全局的筹划,具体来说便是以全部工序所需时间和资源为参数,明确各道工序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从而得出反映各部分关系的图像,并从关系图中得到对全局有着较大影响的路线,从而对整个事务进行合理安排。电力能效统筹指的便是统一对影响电力系统能效的因素进行规划和管理以及监督,它需要整个电力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进行通力合作,在我国这个庞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工作才能够顺利进行。中国节能协会常务理事莫志禄曾经提出:在2016年我国能耗水平比起20世纪80年代已经降低了七成左右,比起2000年也有三成以上的下降,然而我国消耗的能源绝大多数仍然是传统的煤炭资源,燃烧热较低,并且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如氮硫氧化物,还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普遍进入的油气时代水平,并且在我国仍然以煤炭为主要发电能源时,许多发达国家已经逐渐采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一次性能源,此外,我国对于提升能效问题的重要性依然缺乏认识。目前,非化石能源消费在全世界的能源结构中占比不到1/5,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再生能源都绝不可能代替化石能源,若是没能做好能效统筹工作,就无法缓解温室效应。而在电力系统中,唯有依靠提高能效和控制能源使用量,才能够应对将来资源紧张问题,并实现国家制定的既定发展目标,因此电力能效统筹工作有着非凡的意义。

2电力能效统筹的市场交易体系分析与改进措施

(1)建立信息化市场管理平台。电力能效统筹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运行机制的助力,为此,我国必须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一套运行机制,使电力系统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做到透明运行和实现自我调节。完善的市场机构,需要将价格信号和资金流通进行透明化,并实现市场信息共享,便于不同地区的市场之间进行协调,将物价和电价进行统一。此外,还能使市场主体根据共享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调整运行方向和决策。为此,电力系统各部门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该平台需要具备的功能有:①资金管理。该系统需要具备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如燃料价格和场地费用等,并结合使用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资金预算和给出最优方案的功能,电力系统相关的各个部门和企业等的资金管理都有不同的方法,该系统应当能够根据对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运算;它还需兼有上报和审批功能,使得整个大市场中的成员都能够在其中联系上级或者下级部门,减少资金审批工序,提升效率,节约时间,从而降低管理成本。还要严格记录资金去向和申请人、审批人,并妥善保管申请资金的凭据,将责任明确到人,方便在出现问题后进行追责。②设备和能源管理功能。设备和能源的管理功能主要针对发电企业和送电部门,记录和管理能效需要依据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如能源的购进情况和消耗速度,以及各种设备的品牌和效率等,该系统必须收录以下信息:首先,发电和送电等企业单位中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的详细信息,如发票和使用说明,还有各种发电器械的工作效率和能效数据,并具备智能对比功能,能够分出设备的优劣;当设备出现老化和报废等问题时,它需要自主更新统计信息,不可出现纰漏。其次,市场各类能源价格与品质等信息,还需综合考虑各项消耗,并记录企业购进的各类资源数目,实时监测发电时所消耗的能源并据此计算出能效,比较不同企业单位的电力能效,每隔一段时间都做出排名,呼吁名次靠后的企业和单位向先进者学习。最后,能源损耗信息,在发电厂、输电线路等处都会存在能源损耗,会降低电力能源消费者角度的能效,也就是使得终端用户所获得的电能服务质量降低。提高能效的两大方法便是减少能源损耗和增加单位数量能源的发电量,因此该系统应当据实记录消耗的能源总量与终端获得的电能,从而计算出能源损耗,便于人们发现浪费能源最多的环节并作出改进,以提升能效。③市场考核评价功能。该系统要录入市场中各个企业和单位的信息,并对其行为和能效作出准确记录,形成单独的档案,以供市场管理部门参考和进行宏观调控。对于能效较高、成本较低、能源损耗较少的企业和单位,应当予以表扬,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请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让其采取的有效方法迅速扩散和普及,从而大范围地提升电力能效。④信息共享功能。电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相比更为庞大,它包括三个部分,即负责利用能源进行发电、为终端用户输送电能、使用电能,也就是发电、输电与用电三个体系,它们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系统需要具备信息共享功能,除了方便企业单位之间分享经验,还能够使不同地区的电力市场之间能够方便地进行交流,管理者可通过对比总结进行宏观调控,提升整个市场的能效。最后,它要公开资金来源与去向,让企业相关信息能够被广大同行看到,使各个企业单位之间形成内部监督体系,提升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减少在电力市场管理方面投入的人力资源。(2)改善旧有的计算方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指的是在给定电力系统原件参数、符合参量等一定的相关条件下,计算电力系统中各个部分相关数据的一种计算方法,通常用来研究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工作的前提,同样也是故障分析中的基础。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选择潮流计算可以发现电网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以供调度员参考,并且据此对相关规划部门提出有效的见解,为提高基建进度做出贡献。在正常检修与特殊运行方式下,进行潮流计算可帮助编制日运行方式,指导发电厂开机方式,调整方案,使之更加契合要求。在出现预想中的事故时,潮流计算可给出最优解决方案,并计算出设备退出运行时对于电力系统静态安全的影响。

另外潮流计算还可为继电保护装置等提供数据。除此之外,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能够发现电网系统中的薄弱环节,还能通过二次计算得出各部分消耗的功率,从而得出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电力系统产生和消耗的电能,再通过对所用资源的计算,便可得出能效,为市场交易提供依据。潮流计算始于20世纪中期,迄今已逾60年,经过不断发展与完善,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临近多根与电压在重负荷状态下运行时的不稳定情况、牛顿潮流算法中的某些病态条件不收敛问题和得到的计算结果不精确的问题。因此,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应运而生。顾名思义,它指的是应用MATLAB软件对给定的电力系统进行计算。该软件功能强大、数据处理和计算的效率极高,但操作却十分容易,使用起来很是方便。只要事先编辑好相应的程序,再将从系统参数计算的结果推算出的矩阵带入其中,就能够得到最终结果,完成潮流计算。该方法具有快捷简便、节省内存和可靠收敛等优点,若是能够深入推广,必将大大减少迭代次数,使得计算过程的步骤变少,并且更为简单,从而提升潮流计算速度和结果的可靠性,如此一来,就能够减少市场交易中频繁出现的数据不准确问题,为资金管理和运算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从而提高市场管理效率。

3电力能效统筹交易市场保障机制分析

电力体制机制篇4

建立完善公司人才吸引、培养、选拔、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绩效优先的人才评价机制,平等竞争的人才选用机制,多元化的薪酬激励机制。通过2―3年的努力,公司员工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配套,逐步将公司员工队伍建设成为一支职业素养好、业务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熟悉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具有较强执行力的管理队伍。

二、人才素质提升实施步骤

人才素质提升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时间跨度长、情况复杂。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企业就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推进原则开展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一)完成公司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优化

学习借鉴五大发电集团省级分公司机构设置的做法,根据母公司的职能定位,结合某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管理特点和公司资本运营工作需要,对公司部室职能进行了优化,设立9个部室,分别是:总经理工作部、发展计划部、资本运营部、安全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党群部、监察审计部,员工在55人左右。

结合公司专业化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公司在高管以下岗位设置上,突出管理职能,把岗位分为关键岗位(中层及高级业务经理)、一般岗位(业务经理)和辅助岗位。

(二)明确部门职能划分和岗位工作标准

公司各部门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关系到员工能力素质提升的标准和参照。结合专业化管理要求,公司组织各部门梳理确定职责范围和管理深度,列出各部门管理职责清单,同时,根据部门职责,研究确定各管理层级能力素质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明确各岗位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使员工对照标准查找不足,明确素质提升方向,制订提升计划和措施。

公司从四个层次和四个维度制定岗位素质标准。四个层次包括高管、中层、高级业务经理、业务经理;四个维度包括知识要求、能力素质、工作标准、学历职称经历。

(三)分析现有员工素质现状

通过从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经历五个方面,对公司现有员工素质现状分析,摸清现状,为下一步制定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奠定基础。公司高管以下员工现有35人。从年龄结构看,平均年龄41岁。35岁以下4人,占总数11%;35-40岁(含)12人,占总数34%;40-45岁(含)11人,占总数32%;45岁以上8人,占总数23%。总体来看,大多数员工处于年富力强阶段。从学历素质看,博士1人,硕士9人,本科22人,大专及以下学历3人,本科及以上人数占92%,表明员工文化素质较高,学习能力强,可塑性强。从专业结构看,电力相关专业13人(37%),经济管理相关专业10人,财务专业5人,其他专业7人,专业结构基本满足公司管理需要,目前还缺少金融管理、投资管理等专业人员。从职称素质看,具有高级职称16人,占总数46%;具有中级职称17人,占总数的49%;一半员工在职称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从工作经历看,有电力企业工作经历的20人(58%),其中9人有电力企业中层经历,没有电力企业工作经历的15人。

从分析结果来看,公司员工队伍学历素质相对较高,年龄结构相对合理,但离公司专业化管理更高更深更细的工作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专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作为电力板块专业化管理平台,必须有一批掌握电力相关专业知识并具有发电企业生产管理经验的管理队伍,下一步,可通过员工后续学历教育、人才引进等措施进一步优化。二是职称素质需进一步提高。职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员工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目前有一半员工没有取得高级职称,这离高标准专业化管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工作经历需进一步丰富。部分员工缺乏电力企业基层工作的经验,部分从企业竞聘到公司的员工综合管理能力需要提升,个别员工的敬业态度、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需要继续提高。

(四)制定人才素质提升计划

结合员工素质分析存在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对一制定提升计划。提升计划要经过部门主任和分管领导审阅,并将员工素质提升学习情况纳入个人绩效考核指标。针对学历达不到本科,职称达不到高级职称的员工,在2―3年过渡期,通过学习和申报,提高学历和职称素质;到期仍然达不到本科和高级职称的员工将不能留在高级业务经理及以上岗位。针对业务能力达不到工作标准的员工,结合工作需求,制定个人业务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到发电企业学习、承担专项课题等方式锻炼提高业务技能;针对缺乏电力企业工作经验的员工,通过到企业学习锻炼的方式丰富员工工作经历;针对缺乏岗位相关管理知识的员工,公司将通过专题培训、座谈讨论、轮岗学习等方式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三、人才素质提升保障措施

人才素质提升目标的实现,需要配套的管理机制予以支撑和保障。公司将通过五个方面的措施,确保人才素质提升顺利推进。

(一)以观念更新带动人才素质提升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组织员工开展素质提升大讨论活动。通过大讨论活动,使员工深入了解电力体制改革、集团发展转型以及电力板块专业化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通过更新观念,使全体员工深刻认识提升素质能力的重要意义,增强素质提升的紧迫感,进一步增强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参与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去,主动提升自身素质,在公司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以全面培养带动人才素质提升

公司通过建立立体化、全方位培养机制,针对不同层级人才能力标准,研究制定人才成长培养计划。对于公司高管,重点加强战略思维能力、领导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提升。对于中层管理人员,重点加强研判能力、把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执行能力的培养提升。对于高级业务经理,重点加强业务技能、分析判断、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的培养提升。对于业务经理,重点加强专业知识、分析判断和执行能力的培养提升。

公司将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丰富提升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助推人才素质提升。一是建立岗位准入制度。中层及高级业务经理岗位要具有本科学历和高级职称,业务经理岗位要具有本科和中级职称。对于学历和职称未达到要求的员工,给予2-3年过渡期,逾期达不到要求者,将不能继续在原岗位,公司予以岗位降级调整。对于逾期达不到岗位能力素质要求者,公司安排到辅助岗位工作,实行市场化薪酬。二是建立轮岗锻炼制度。中层管理人员原则上要有电力企业工作经历,对于没有电力生产企业工作经历的员工,公司可派到企业进行学习、锻炼,丰富岗位经历。同时,从电力企业中层中选调优秀人员到公司工作,锻炼提升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培养后备人才。公司还将通过与同行业先进企业交流学习方式,安排公司员工参加交流;通过选派员工参加专业协会组织的培训交流活动,掌握行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员工业务综合能力。三是建立“传帮带”工作制度。通过自由组合、公司推荐等途径,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对子,通过师带徒、干中学等形式,由管理经验丰富员工,结合具体工作,采取工作指导、面谈等方式,向帮扶对象分享工作经验、指导业务工作和解决问题方法,以干代培,用工作质量的提升促进员工素质提升。四是丰富培训形式。公司通过加强对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学习,提升对公司战略发展的认知;通过定期组织对最新的政策法规、行业信息的学习,增强员工对新政策的把握和贯彻力度;通过专题讲座、研修班、网络学校等方式,完善员工知识结构,提升员工素质能力;通过开展内部读书学习活动,分享个人学习成果,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以绩效考核带动人才素质提升

按照系统策划,整体设计,分步推进的设想,从基础抓起,制定工作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使员工明确工作要求和努力方向,更好地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以逐步加压的方式,将能力、业绩、贡献与岗位晋升联系起来,将考评结果与薪酬、培训、晋升相结合,加大奖惩力度,真正使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形成较为完善的压力和动力机制。

(四)以薪酬激励带动人才素质提升

充分发挥薪酬激励与约束的双重功能,按照“对内公平、行业接轨、激励有效”的原则创新薪酬体系建设。薪酬体系建设以岗位重要性评价为基础,以业绩为导向,坚持薪随岗定、岗变薪变、一岗多薪的原则,使员工的工资收入既能反映岗位要求差别,又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直接挂钩,构建鼓励创新、创造、创效的分配制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成岗位重要性评价工作。岗位重要性评价工作是薪酬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评价客观反映岗位工作难度、复杂程度和工作量,合理确定岗位工资。二是合理确定岗级薪级差距。按照岗位重要性评价的结果,合理确定各岗位岗级,同时合理制定各岗级之间薪级重合度,即体现岗级差别,又为员工建立上升通道。三是强化薪酬激励功能。探索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奖金二次分配制度和总经理专项奖励制度,适当拉大关键岗位和一般岗位收入差距。同时,提高薪酬激励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薪酬激励功能。四是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将晋升、培训、荣誉等非经济激励纳入分配体系,创新奖励制度和荣誉激励机制,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提升荣誉称号的精神价值。

(五)以用人导向带动人才素质提升

在员工素质和工作业绩提升的基础上,如何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是广大员工关心关切的问题,也是人才素质持续提升的动力。“选好一批人、竖起一面旗,选错一个人、挫伤一大批”。

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用提拔那些政治坚定、品德优良、本事过硬、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重用那些忠诚敬业、善于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务实肯干的人。培养那些富有激情、干事创业、有发展潜力的人。把优秀年轻人才放到重要岗位,使他们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二是坚持公平择优,注重实绩的原则。规范完善岗位竞争制度,逐步将岗位竞争作为岗位调整的主渠道,从制度上进行规范,通过竞争、择优录取,提高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做到公平公正、任人唯贤,选人用人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重实绩、看表现、听公论,能者上,平者下。

三是建立员工业绩评价机制。公司将开展员工业绩评价工作,结合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管理中关键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研究情况、建议内容、采纳结果、实施成效等情况建立台账,列明员工在这些工作中担任的角色、作用和成效,业绩记录作为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

四是建立市场化人才选聘制度。对于个别专业性强的岗位,以及关键岗位急需人才,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选拔,通过制定与市场接轨的考核和薪酬配套机制,发挥出市场化选聘人才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人才素质提升。

五是推行辅助岗位社会化用工。辅助岗位是指替代率高,工作难度低,员工经过简单培训能够胜任的事务性管理岗位(后勤管理、文书档案管理等岗位)。该类岗位作为辅助岗位,工资水平参照社会化水平确定。在过渡期结束后,能力素质仍不达标的员工可进入辅助岗位。

[参考文献]

[1]余顺坤.《电力企业如何建立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社会科学及教育研究专集,150-153。

[2]王庆燕.杨东涛;中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生产力研究》;2010.10期。

电力体制机制篇5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都认识到了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已具有局限性,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影响。如何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科技研究与发展的趋势。我国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如果进行科学的开发与应用,可以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已经开展了风电的建设工作,随着世界风能市场开发速度的加快,我国风力发电总量也得到了明显的进步。我国应用风电机组进行风能发电已经涉及到二十多个省、市及自治区,2009年,全国风电并网的运行已达到1767万KW的容量,排名列世界第三名。风能是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很多优势,充分的开发与利用风能,已成为现代新能源开发的重点目标。

一、风力发电机的基础设计

风力发电机组基础一般设置在岩石类的地基处,适合设置在混凝土的垫层之上,通过滑动层进行控制。而在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的设计中,很多时候会忽视大体积混凝土和地基的关系,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约束力,如果忽略地基的约束作用,会产生很多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初步的硬化期,会随水化热的变化,浇筑体产生膨胀,而在大体积混凝土发展的后期又会随浇筑体的温度降低,使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变小[1]。浇筑体和地基之间,受不同膨胀力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温度应力,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发生裂缝。可见,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计算好岩石地基的约束力,适当的解决办法是,混凝土垫层之上要设计滑动层,而滑动层的构造要按照一毡二油或者一毡一油的布置,一毡一油一般在夏季使用效果较好,只有通过这样的设计,才能使地基岩层有效减少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约束力。风图1

图1:风力发电机的基础示意图

二、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1、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

风力发电机基础大多设置于海边或者丘陵的地区,都远离内陆和中心城镇。现在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多为商品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距离过长,为了有效防止,由于商用混凝土不能及时供应而产生的问题,例如: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冷缝。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就要进行严格的要求。要求大体积混凝土一定要有足够的供应力,能够满足施工过程中的需要,并且,一定要保证连续施工需要,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运输时间不能少于单位时间限定的1.2倍[2]。

施工部门与监理部门也要控制好运输过程发生的混凝土塌浇与损失,对入模塌落的程度与温度等技术问题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和检查。运输前,为了有效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问题,一定要在装料以前,在搅拌运输车内将罐内积水排净,而且,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将混凝土拌合物内添加水。运输中,一旦发生离析,可以使用外加剂调整,而且搅拌运输车一定要保持快速的搅拌,且搅拌时间不能低于120s。

2、混凝土的浇筑

风力发电机组基础不能只依靠后期的保温措施,这是不能实现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内外温差,例如: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这是一种可行的温度控制方法。可以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使用掺合料,使水泥在单方面的用量减少,应用冰心进行混凝土的配制,一般混凝土厂都备有深水井,所以,可以使用凉井水进行混凝土的配置,而对于粗细的骨料要使用遮阳棚,做好防晒工作,搅拌站的后台要使用冷却的拌合水对罐车的车身进行混凝土入模前的喷洒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厚度要按照振捣器作用和混凝土和易性进行确定,使整体的浇筑时控制在300~500mm[3]。

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整体、分层、连续的浇筑时,要注意间歇的时间,在混凝土初凝以前,完成混凝土次层的浇筑。层与层之间间歇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层与层之间发生冷缝。

混凝土可以使用二次振捣的工艺,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提高混凝土强度,节约水泥用量,使混凝土保证密实度的前提下,还能有效提高防渗性能。

3、风机基础的混凝土施工

风机基础是高耸结构物支撑的基础,一般风机塔筒要高80M,风机塔顶部会安装机舱与轮毂、叶片,所以风机的基础一定要具备很高的承载力和抗变形的能力、抗颠覆的能力。可以说,风机基础的质量是实现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保证正常供电的基础[4]。

风机基础施工的顺序为:施工准前、测量后放线、清理地表、开挖基坑、预埋件、混凝土施工、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基坑回填等。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风机基础与地基间完整和稳固。只有保证了风机基础的强度,才能实现风机设计的承载力[5]。工程组织结构图见图2、图3

图2:风机机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结构图

图3: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机械配备

为了防止砼的保护层出现裂缝,可以在顶部铺设Φ10@200 钢筋网,在周围进行基础钢筋500mm的保护,将测温管和排水管做好固定的处理,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发生变形。

三、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

1、控制混凝土原材料

应用水化热低矿渣水泥,可以添加掺合物,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选择一些粒径大的粗细骨料,少量用水,使水泥与水用量减少,通过水泥水化热,使混凝土温升降低。

2、应用二次振捣

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大,所以要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水分流失,一定要对混凝土表面处理好收水的裂缝,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开始二次振捣,振动棒抽出无振动眼,使混凝实现自然的闭合[6]。

3、测温工作

大体积混凝体的测温工作十分重要,一定要时刻了解近期气象的变化情况,在风机基础内埋设好测温管,专人负责混凝土测温的工作,通过建筑电子测温的仪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测量。

4、基础环的水平度

做好基础环水平度的安装与检测工作,使用两台水准仪同时开始检测,可以防止仪器误差造成的基础水平度误差。一般混凝土浇筑在基础环下部500mm,可以进行第二次基础环水平度的检测,合格后可以继续施工。当基础浇筑完成后,基础环水平度要求在六点以上的检测水平差值≤2.5 mm为合格。风机基础施工一定要控制好基础环水平度,基础环水平度是基础施工重点内容,会影响到风机塔筒安装的质量。

结束语:

风机机组作为系统工程,对风机基础施工及塔筒制造、控制系统各环节都要做好质量的把握,这些环节中,风机基础质量是最重要的部分,有效控制风机基础的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质量问题,才能控制风机基础的质量。虽然影响风机基础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只有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提高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才能将风机机组基础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风机基础真正平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桂林.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J].工程质量,2005(1).

[2]江正荣.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宫靖远.风电场工程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电力体制机制篇6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锅炉本体概述

本工程锅炉由东方锅炉集团有限公司(DBC)进行设计、制造、供货。锅炉为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对冲燃烧方式,锅炉采用半露天、П型布置。

锅炉容量及主要参数:过热蒸汽流量(B-MCR)为3033t/h,额定蒸汽压力为26.25MPa,额定蒸汽温度为605℃;再热蒸汽流量(B-MCR)为2469.7t/h,出口蒸汽压力(B-MCR)为4.783MPa,出口蒸汽温度(B-MCR)为603℃;给水温度(B-MCR)为302.4℃。

锅炉主要结构尺寸/标高:锅炉深度为74800mm,锅炉宽度为70000mm,大板梁顶部标高为88200mm,炉膛断面尺寸(宽×高)为33973×15558mm。

本工程质量总体目标:建精品、夺金奖。

二、质量控制要点

鉴于本工程锅炉本体机组大、单体重、标准高等特点,其主要质量控制要点可总结为:

1.锅炉钢架安装

主要为地脚螺栓安装及基础划线,钢架安装,平台格栅、栏杆扶梯、踢脚板安装、顶板梁安装等。

2.锅炉汽水系统安装

主要为系统内部清洁度控制、受热面组合吊装、中低压管道安装、吊挂装置安装、四大管道安装等。

三、质量控制措施

1.锅炉钢架安装

1.1地脚螺栓安装

本工程锅炉钢架主要采用8排7列式全钢结构,共分六层,立柱采用H型钢,柱底板与立柱焊接在一起,通过预埋地脚螺栓与基础相连,各构件的结合点均集中在立柱上,并通过立柱传递至地脚螺栓承重。地脚螺栓作为锅炉本体的主要承重及传重构件,质量控制尤为关键。

由于工程初期进展较慢,地脚螺栓到货较早,且考虑到工程地处海滨、空气湿度及含盐量较大的特点,地脚螺栓安装前后的成品保护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要求施工方在地脚螺栓丝扣处涂刷黄油,并在外部绑扎麻布及套筒,有效的防止了地脚螺栓的锈蚀及机械碰损。

1.2 锅炉钢架安装

在锅炉钢架开箱验收过程中,发现到场的钢架存在严重的油漆脱落现象,究其原因为钢架厂家涂刷底漆不均匀,导致钢架面漆大面积脱落,要求厂家尽快到场处理缺陷,保证了锅炉钢架的顺利吊装。

在高强螺栓的检查方面,要求施工方加强高强螺栓保护,并设专职管理人员,对高强螺栓分类标识,做好领用、安装记录,使高强螺栓的安装具备可追溯性;对合金钢的高强螺栓全部进行光谱分析;清理高强螺栓连接板的摩擦面,并按照规范中的规定前往淄博市国家耐火材料检测中心对高强螺栓进行螺栓连接副的抽检和磨擦面抗滑移系数复检试验,保证本工程所使用的高强螺栓摩擦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在高强螺栓安装方面,针对安装后的高强螺栓颜色标识不明、梅花头未打掉等现象,明确了初拧、终拧、梅花头未打掉等情况下的不同颜色标识标准,从细节方面对施工工艺进行了管控。

在钢架吊装过程中,为防止施工中误差积累造成无法纠正的错误,要求施工方在钢架吊装过程中由锅炉对称中心线向锅炉两侧扩展,由炉前向炉后扩展,由主柱向辅柱扩展,自下而上逐步形成网络结构。针对本工程在钢架高、层数多的特点,逐层验收过程中,按照误差值自下而上由大变小的原则进行,防止了误差的逐层累积。由于提前进行了预控,逐层验收结果均满足误差值自下而上由大变小的原则,总计六次验收全部一次性通过。

1.3 顶板梁吊装

顶板梁共计5部分10件,最重单件达160t,组合成叠梁后重量约为314t。由于单件重量大,且考虑到现场吊装设备的情况,最终通过了用80t塔吊和500t履带吊双机抬吊的方案,要求施工方按照DL/T 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第10.1.1条规定办理了施工作业票,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对全部10件大板梁进行了全过程旁站监理。

2. 受热面安装

2.1汽水系统内部清洁度

汽水系统内部清洁度控制为业主要求的本工程重点控制项目之一,要求施工方对汽水管道进行100%通球试验,对联箱进行100%内窥镜检查,发现不清洁现象重新清理,发现设备问题及时联系设备生产厂家处理,做好登记记录,未检查通过的不允许安装。并对已经检查的汽水管道管口进行贴封条封堵,对汽水管道的二次开口进行过程监督、台账登记、再次封堵。总计发现管道内部清洁度问题40余项、设备缺陷26处,并全部进行了闭环整改、重新检查,有效地预防了锅炉爆管、泄露等重大问题的发生。

2.2受热面安装

在受热面地面组合过程中,发现包墙过热器前墙管排在对口时,包墙管口与集箱管座间存在强力对口现象,同时造成前包墙管子留有深约1mm的凹痕,要求施工单位严禁强力对口,并将已损坏的管排打磨修补,并指导其在存在对口困难时,应对受热面鳍片进行抽缝,待对口无困难后再行对口。

在受热面上部安装过程中,发现冷灰斗水冷壁管排与中部螺旋水冷壁管排安装焊口组对施工时,部分管子因过长或过短而采用气割对管子进行处理,致使部分气割熔渣落入管道内,此问题对后续机组运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要求施工方严禁气割管子,将已落入管道的熔渣吹扫干净,并对其它螺旋段管子进行吹扫清理,以排除其它螺旋段管子也存在气割管子从而导致熔渣落入的隐患。

电力体制机制篇7

在电力工程土建施工中,经常遇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例如:汽轮发电机基座及上部结构、锅炉基础、循环水泵房基础等等,按照我国原来的标准规定:混凝土实体最小尺寸大于lm的部位称为大体积混凝土(日本的规定为0.8m)。国内研究混凝土裂缝的专家最近又给大体积混凝土以新的含义:任意体积的混凝土,其尺寸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由于体积变形(温度及收缩作用)引起的裂缝者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大,聚集的水化热大,在混凝土内外散热不均匀以及受到内外约束的情况时,混凝土内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导致裂缝产生,避免裂缝问题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结合近几年负责施工的韶关电厂11#机(1*300MW)、福建可门电厂一期二期(4*600MW)、荷树园电厂3#、4#机(2*300MW),阳西电厂一期首两台(2*600MW)、印尼穆印电厂一期(2*135MW)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试验原始数据、现场施工情况和工程施工日志,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并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了分析说明。

1 配合比不佳、原材料选择时水泥品种不佳使内外温差应力较大、骨料级配不佳使收缩应力较大导致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水泥的水化热很大,内部热量不易散发,表面散热较快,内外温差产生的应力极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所选择水泥品种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影响很大,在对近几年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进行统计时发现,设计和规范允许条件下,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比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产生的水化热明显降低,产生的裂缝明显较少。具体数据如下: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的用量也直接影响着水化热的多少,同时添加一定的高效减水剂可以降低水灰比,水灰比的降低,不仅可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也可有效的减少收缩,提高混凝土长期体积稳定性,同时使混凝土的结构得到改善,使密实度及早期抗拉强度明显提高,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统计数据如下:

同时在选择细骨料和粗骨料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控制含泥量和针片状含量,因为如果含泥量过大、针片状含量超标都将极大的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也必然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抵抗自身收缩应力的能力,从而导致了裂缝的产生。砂子的细度模数和碎石颗粒级配及颗粒形状的差异都会对混凝土的和易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集料级配曲线是否连续平滑圆顺,砂、石料的综合空隙率是否最小都影响着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必然影响着混凝土的抗

裂能力。

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灰比)”的设计原则,同时在设计和规范允许下水泥选择比设计标号高且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添加一定量的高效减水剂,粗集料应选择级配合理、颗粒良好、线膨胀系数小的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和卵石,骨料宜采用多级配,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

2 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程度和责任心较低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措施及能够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执行极大的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在以往的施工经验中发现:现场制定施工工艺的正确性及合理性、浇筑顺序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薄层连续浇筑、是否出现冷施工缝、接缝操作是否正确(一般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浇筑过程中振捣是否密实、振捣过程中的泌水是否排除、混凝土拆模时间的掌握、现场管理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决定着最终的混凝土质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质量事故。

3 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长宽尺寸较大,因此受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也十分大,有可能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断裂。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地基承载力需要严格的控制,对于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地基必须进行强化或换填处理,并且根据地基承载力试验数据和相关规范要求合理的设置沉降缝。

4 缺乏有效的温度监测措施致使内表温差过大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较大并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发,而表面散热较快,形成了较大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果混凝土表面附近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就会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此时混凝土龄期较短,抗拉强度低,很容易产生裂缝。

通过对以往施工的数据统计发现,如果内外温差大于2O度,裂缝产生的几率将被大大的提高,具体数据如下:

根据以往工程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中的气温气候情况及各种养护方案,结合施工经验和实际温差应力计算,得出混凝土在施工期间的温差不宜大于2O度,否则将有极大的几率出现裂缝。

温度控制的主要方针是“延缓温差梯度的产生,降低温差梯度”,在浇筑过程中详细计算并设计了分层浇筑的先后顺序、流向、浇筑厚度、宽度、长度、前后工序的搭接时间等工序,混凝土入模温度夏季不宜低于15摄氏度,冬季不宜低于5摄氏度,并加强振捣,严格控制好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并设抓人进行现场指挥协调,要准备好充足的人、料、

机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浇筑完成后应将表面较厚的水泥浆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浇筑后3h~4h内采用木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2遍,再用木抹子搓平压实,以控制表面龟裂。混凝土浇筑完后立即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并覆盖养护。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内部、外部设置温度测点,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作为施工温差控制指导依据。

电力体制机制篇8

电力行业主要生产、传输及销售电力,是公共事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经济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基础性地位。因为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多重因素,世界范围内以往的电力行业大推行的模式都是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同时接受政府的严格管理。事实上,该经营模式也产生了一种结果,即“投资高度政治化;技术、建设具有较低的维护效率;不便于监管,定价”难等。所以,为提升效率、促进技术发展,及优化消费者福利,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智利等便将竞争机制引入到电力行业,并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这种改革尚未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国内电力行业要紧随时代变革潮流。2002年初,电力行业竞争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也引入到我国。课题研究便是在上述背景下,针对电力行业把竞争机制与竞争机制引入后,分析运行出现的重大与特殊法律问题。

一、由垄断经营至引入竞争机制

因为电力行业对国民经济而言,要求技术性与重要性,市场经济国家广泛采用了国有化经营+政府监管的形式[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行业取得了一定发展。在传统电力行业中,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模式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来自经济方面的因素,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有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因素等,事实上,此种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模式产生的效率并不高,妨碍了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福利造成极大损失。为解决上述问题弊端,世界范围内的电力行业开始转变了传统电力行业的经营模式,将竞争机制引了进来。此外,我国在实证考察电力行业的典型国家,如美国、日本和英国等的基础上。最终在次基础之上,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电力行业,同时分析了竞争机制的理论与现实背景,其中的理论背景有可竞争市场理论与规制失败理论等;现实背景的构成部分包括有关区域的示范效应、政府的政治需求和电力技术发展。

二、由竞争机制至竞争法律机制

竞争机制与竞争法律机制二者存有一定关系,其中,竞争机制的功能包括淘汰、引导与创新,此外,竞争机制本身存有缺陷,包括不可克服的盲目性、容易产生垄断与诱导不公平的竞争。借助发挥创制与抑制功能,法律确保竞争机制体现自身效能。再者,法律论述了竞争法律机制追求的四类价值目标,有对效率、秩序、公平和安全的追求,为逐步建立具体化的竞争法律机制发挥了价值引导作用。最终,初次建构了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内部存在的逻辑体系。笔者认为,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塑造了市场主体,法律控制市场主体行为及追究竞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

三、电力行业市场主体塑造

面对传统电力行业中的国家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企业,企业向市场转型的问题引起了关注。针对这种问题,找到切入点,以此构建合适的竞争机制,在电力市场中,成为新的主体。具体说来,对电力行业主体结果塑造时,首先按照有效竞争理论与贝尔理论,指出,国内电力行业的主体结构应当要在发电与售电过程中产生各种类型的竞争性主体,于输配电网过程中变成垄断性主体。再者,基于产权理论,重新塑造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的产权,先要分析国内原有电力企业国有产权主导模式产生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产权塑造途径与手段。最终,以电力行业市场主体权责配置为视角,探究电力行业市场主体塑造中的特殊法律制度,其中内容有交叉经营限制制度与普遍服务主体制度等。

四、电力行业多元竞争性主体公平交易法律机制

电力行业进入市场后,随着竞争主体的增多,电力行业主体开始呈现多元化,这就迫切需要一套公平交易法律机制,因此来市场交易行为。限制电力公平交易包含两种主要因素,有价格与信息,电力行业存在多元竞争性主体,其中像电力交易信息法律控制与价格歧视法律控制等都是需要研究的对象,我国现行相关立法存有一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不断完善。

五、输配电网垄断性主体公平开放法律机制

随着输配电网竞争主体规模的变大,垄断性主体开始出现,公平开放法律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基础设施理论与核心设施理论构成了输配电网垄断性主体公平开放的理论,在这种理论基础上,世界各国及区域范围内输配电网公平开放需要按照两种法律途径,其一是反垄断法路径,其二是电力法路径,于此同时,我国在选择时,还要以电力法为主,辅采用反垄断法[2]。此外,对输配电网垄断性主体公平开放行为控制,其有两个基本法律制度:一个是强制缔约制度,另一个是电价制度,要重新建构二者。

六、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竞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其追究

结合竞争性主体和垄断性主体的各自不同的特点,从正面出发,控制二类主体的竞争与交易行为,然而本文重点从侧面入手论述,当两类主体的竞争出现违法行为,要进行问题的控制。针对两类主体的竞争违法行为,先要详尽描述违法行为;再者,上述竞争违法行为要担负一定的民事、行政与刑事等责任,健全国内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竞争违法行为要建立相应的立法予以完善;最终,针对世界各国范围内电力行业出现的竞争违法行为,要担负相应的法律责任,普遍存在着两种追究的模式,其一是司法主导模式,其二是行政主导模式。考虑到我国的国情现状,所以我国要选用行政主导模式,并以这种模式为主导,深入研讨行政权力配置。

结束语

电力行业是国家基础性产业之一,行业之间存有竞争是非常普遍的。国外有关的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相对较为成熟,然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刚刚引入这一机制。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的不断健全和发展,相关机制会更加完善。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的研究内容远远不止上述一些内容,其中涵盖的内容较多,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这就需要有关研究者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所做研究多有不足,其中观点仅从自身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出发,以期研究内容更为健全。

参考文献

[1]刘利.论电力行业垄断的法律规制[D].贵州大学,2007.

电力体制机制篇9

中图分类号:TU1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32-01

引言

计算机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使得机械生产过程中微型计算机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多,比如计算机与机电的融合,催生了机电一体化,这种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各个行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机械行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机械行业的生产效率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各种机械产品的质量。比如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就积极加强对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从而使得汽车内部的制动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

一、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机电工程系统,在一体化背景下,对各种先进的技术进行了综合应用,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多个功能的融合,机电一体化系统工程是机械与电子工程的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机电一体化可以将机械看成是一个整体,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安全性很高,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的功能十分全面,比如自动监控、警报、自动诊断、自动保护等,一旦在工作中出现了特殊情况,则一般都会采用自动保护方法对装置进行保护,因此安全性能较高。第二,生产效率较高。在机电一体化背景下,各种产品的设计与生产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来完成,而且可以借助各种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测量,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工作可以保证工作获得最好的质量和产品的合格效率。第三,机电一体化技术提升了使用功能。机电一体化技术一般都会利用各种计算机程序以及数字技术来实现功能,操作过程很简单,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从技术层面来讲,是提升了使用功能的。

二、机电一体化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最初的应用阶段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段时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借助电子技术对汽车的机械功能进行改善的过程,电子控制喷射燃油就是这段时期取得的一个显著成果。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段时间内的研究重点是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很多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对于各种机械设备的问题的解决有很好的帮助,可以使得汽车各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实现协调发展,确保汽车运行的可靠性。第三个阶段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这段时间对机电一体化的研究日渐成熟,这个阶段中十分重视整体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设计,再结合网络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变得更加自动智能。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

在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制动系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当汽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刹车的时候,就是制动系统在发挥作用,使得汽车在行使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汽车的制动系统有了很多次改进,最先是在汽车后轮上安装制动设备,随着人们对汽车速度以及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后轮发生抱死更加容易出现汽车失去控制方向的能力,后轮制度不能提高足够的制动能力,很容易导致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因此人们开始在前轮上安装制动设备,随着现代智能化社会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见图1)

汽车制动系统传递的信号主要是电流,整个系统中都没有液压管道,机械连接也十分少,整个系统中都是通过电线来传递能量,通过数据线来传递信号的,因此可以使得系统中的管道以及传感器减少,缩短汽车制动反应的时间。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参照下图2,

由此可见,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将整个系统分成几个模块。第一是车轮制动模块,第二是中央电子控制单元,第三是电子踏板。

第一,车轮控制模块。车轮控制模块包括制动执行器、制动执行器中央电子控制单元等部分,这一个制动模块采用的是电力制动,因此在控制的是有两个输入,一个是电信号输入,一个是功能电流输入。根据电流或者电子转子的转角,可以估算制动夹紧力的大小,但是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以及磨损情况,也会对制动力产生影响。所以在计算制动夹紧力的时候,应该要集成力以及力矩传感器的情况,对制动力以及制动力力矩进行计算,使得整个制动系统变得更加可靠、安全。

第二,中央电子控制单元。这部分主要是接受各种信号并且发出指令的,比如接受自动踏板发出的信号,可以实现对制动器进行制动,接受驻车制动信号,则可以控制驻车制动,接受车轮传感器的信号,则可以对车轮是否处于抱死或者打滑状态进行识别,对车轮的制动力进行控制,实现防抱死制动或者防滑制动。

第三,电子踏板模块。机电一体化背景下的汽车制动系统取消了传统液压制动系统中机械式传力机构以及真空助力器,采用的是踏板模拟器,这个模拟器可以将人作用在汽车踏板上的力以及速度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中央电子控制单元,从而对踏板上的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踏板设计过程中,踏板模拟器应该要综合大多数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根据人体工程学进行设计,从而使得踏板操作更加舒适、安全,可以提高踏板制动速度。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多,汽车系统的设计变得越来越严谨。当前的汽车更多的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生是很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结果,对于汽车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造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得汽车的各种功能变得更加完善,比如在制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加入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汽车的制动更及时、制动功能更完善,确保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陶文坚,孙华,崔宣.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2(13)

电力体制机制篇10

引言

在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在飞快发展,它是集信息技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接口技术、软件编程技术、传感器测试技术等先进技术为一体的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机电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1汽车制动系统机电一体化简介

汽车制动最初采用了机械制动,后来发展为液压制动,并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制动模式。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人员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汽车制动系统上,研发出一种完全靠电路控制、不需要油液的汽车制动系统,称为BBW系统。BBW系统完全舍弃了传统的液压制动,无压缩空气和液压油,整个系统连接机械很少,无液压运输管道,全程采用电路电流进行能量传递,借助数据线传送制动信号,有效节约了传感器和运输管道材料,大大降低了制动反应时间。

2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优点

(1)安全性高。通过设定报警、检测、保护等程序,遇突发状况可以快速启动保护模式,防止事故发生。(2)数字化特性明显。机电一体化的高数字化特性使得其具有很高的生产性能,可以高效提升机械加工的精准度。(3)实用性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通过快速编辑程序,利用数字化加工技术快速实现机械加工,方法简单有效。(4)应用范围广泛。机电一体化技术具备多样,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技术适应能力非常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BBW系统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案例

3.1BBW系统工作原理汽车发出驻车制动信号时,借助踩踏制动脚踏板,将制动信号传输至中央电控单元,通过电控机械制动控制单元进行电机开启操作。电机通过皮带驱动丝杆和斜盘齿轮,使得旋转丝杆的螺母沿着丝杆螺纹方向转动,和制动器活塞紧密触碰,加速制动摩擦片发生挤压,并挤压至制动盘上。待完成上述流程后,挤压作用造成密封圈发生变形,进而使得电机电流快速升高,故整个制动过程需及时借助制动控制单元对电机电流开展动态监测,一旦电路电流超过固定额度,制动控制单元将及时自动断开电机的供给电流。当制动操作完成后,旋转螺母将顺着丝杆方向旋转到原来的位置,迅速释放活塞压力,降低制动盘的失衡度,进而促进活塞回到原来状态,使得摩擦片和制动盘分开.3.2BBW系统结构汽车全电路制动BBW系统分为三部分:车轮制动单元、中央电子控制模块、电子踏板单元。BBW系统的详细结构如图1(1)车轮制动单元。车轮制动部分主要由制动执行器和制动执行器ECU两部分构成。该制动单元通过电路的电力能量进行电子控制和制动,因此系统输入电信号和功能电流信号。借助电流或电子转子的转角进行系统制动夹紧力的预估,因外界环境因素及器件破损原因,在预算系统制动夹紧力时,除了该估算指标外,还需配合力矩传感器和集成力对系统的制动力或制动力矩进行实时估算,以提升系统制动的准确性。(2)中央电子控制模块。这是BBW系统的主要控制部分,通过对自制动踏板传达的汽车制动信号进行反应,借助制动器调节进行汽车制动;通过对驻车制动信号进行反应,及时完成驻车制动;通过对车轮传感器信号进行分辨,来判定车轮状况,确认是否出现抱死、打滑问题,进而及时做出处理,采用制动控制车轮制动力,进而对汽车的抱死和驱动打滑进行预防。(3)电子踏板单元。全电路制动控制的BBW系统摒弃了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的机械式传力结构、液压油及真空助力器,借助踏板模拟器对踏板上力和速度进行转变,并以电信号方式传输到中央处理器(ECU)。通过对踏板模拟器输入、输出等特性曲线的认真分析研究,可以很好地了解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借助人体工程学的技术应用,最大程度提升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高效提升汽车制动速度和距离。3.3BBW系统技术要点(1)系统执行器能量需求。通常鼓式制动执行器所需功率为100W,盘式制动执行器所需功率达1kW;常用的12V车辆电气系统通常无法满足电气制动的高功率要求,可选择搭建42V电压系统,电压升高会造成安全隐患,故设计时需考虑高电压带来的安全问题。(2)容错需求。BBW系统因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液压元件系统,故没有独立后备执行系统。虽然容错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可以通过很多种技术进行缓解,但最根本方法还是配置后备执行系统。若节点、电子控制单元等出现问题,在保持现有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启动装置的后备执行系统进行汽车运行的调整。(3)抗干扰问题。汽车在实际运行时可能会遇到各类故障信号,故汽车需设置抗干扰控制系统。目前,常见抗干扰控制系统包括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其中对称式抗干扰控制系统是借助两个相同CPU、相同运算程序进行制动信号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非对称式抗干扰控制系统则是借助两个不同CPU、不同运算程序进行制动信号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两种方法各有侧重点。(4)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BBW系统的汽车,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汽车实时的精准定位,并可及时补偿能耗,同时能自动调节汽车运行状态,提升汽车运行的安全效率。(5)驱动技术要求。汽车的BBW系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系统执行元件来完成汽车制动需求,当脚踏板传送制动信号后,通过电信号的传递,控制系统可实时接收制动信号并发出制动指令,通过执行元件将制动指令及时传递给执行单元,开展制动执行,同时将制动执行效果实时返送回控制中心。3.4BBW系统制动实效通过四个阶段的运行比较,相较于传统制动系统,全电路制动控制的BBW系统在第二阶段的反应速度方面有显著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本阶段使用了更先进的电能制动器,有效降低了制动力产生的时间。实践监测发现,全电路制动的BBW系统制动力增加周期不超过0.05s。第三阶段全电路制动系统因其和汽车防抱死系统具有较高的协调配合度,使得汽车制动距离更短。第四阶段全电路制动系统因使用了电能制动器,制动力消失时间更短。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汽车制动系统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比传动的制动技术有更多优势,由于智能化程度比较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制动灵敏度和制动效果显著提升。此外,全电路制动系统可以和其他控制系统更好地协调,从而显著提升汽车制动安全性。

[参考文献]

电力体制机制篇11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7-0032-06

收稿日期: 2008-05-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73087)

作者简介:王俊豪(1956-),男,浙江嵊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理论、价格理论等方面的研究。E-mai:l wjunh@ zufe.省略

一、垄断性产业现行管制机构的基本类型

对垄断性产业现行管制机构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而且这些分类标准必须是各垄断性产业具有共性的、本质性的、可以比较和衡量的。为此,本文以通常所说的政府与企业(政企)、政府(宏观政策部门)与管制机构(政监)、政府与国有资产(政资)这三个维度来考察特定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类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政监分离是指政府部门的宏观经济政策职能与管制机构的微观监管(管制)职能的分离,而微观监管(管制)职能不仅包括管制机构执行管制政策,而且包括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定具体的管制政策。考虑到目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垄断性产业主要业务领域的主导企业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的混合制企业,而国有资产明确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实施监管职能,这对所有垄断性产业是无差异的。因此,为提高对管制机构分类问题讨论的集中度,我们主要选择政府与企业(政企)、政府与管制机构(政监)这二个维度来讨论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类型。

特定垄断性产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管制机构合一或分离的程度,决定了该垄断性产业管制体制的基本特征,从而决定了在这种管制体制下管制机构的基本类型。据此,我们可以把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1)双合一型,即实行政企合一、政监合一的管制机构。(2)一分一合型,即实现政企分离,但还是实行政监合一的管制机构。(3)一合一分型,即实行政企合一,但政监分离的管制机构。(4)双分离型,即同时实行政企分离、政监分离的管制机构。我们可以图1来总结这四种管制机构基本类型,并对照特定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现状,列出在各种管制机构类型下的代表性产业。

从上述分类中,我们不难得到以下两点基本结论:

第一,政企分离是垄断性产业实现政监分离的前提。在政企分离的体制下,有可能实行政监合一的体制;而在政企合一的体制下,不可能实现政监分离。这是因为,政企合一是传统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而政监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两者不可共存。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在政企分离的体制下,有可能实行政监合一的体制。如在图1中,目前“一分一合型”的代表性产业有电信产业、航空运输产业和多数城市公用事业;而“一合一分型”只是一个理论类型,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垄断性产业。因此,中国垄断性产业现行管制机构实际上只存在三种基本类型:以政企合一和政监合一为特征的“双合一型”;以政企分离和政监合一为特征的“一分一合型”;以政企分离和政监分离为特征的“双分离型”。

第二,特定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基本类型与该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高度相关。如何处理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这是垄断性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内容,也是衡量垄断性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程度的关键指标。事实上,中国垄断性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就是按照由“政企合一”改革为“政企分离”,最后改革为“政监分离”这样一种改革路径。中国主要垄断性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证资料基本印证了这一结论:中国电力产业为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生产电力的格局,从而促进了在电力产业实现政企分离的管制体制。2003年,以组建“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为标志,为电力产业实行政监分离的管制体制奠定了制度基础,从而在电力产业率先形成了“双分离型”管制机构。中国的电信产业、航空运输产业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但在实现政企分离的管理体制方面稍晚于电力产业,目前这两个垄断性产业还没有设立专业性的管制机构,因此,属于“一分一合型”管制机构。同样,许多城市公用事业虽然实现了政企分离,但还是实行政监合一,也属于“一分一合型”管制机构。而中国铁路运输产业和邮政产业的管理体制至今尚未实行实质性的改革,基本上还是实行以政企合一、政监合一为特征的管制体制,因此,这两个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还是“双合一型”的管制机构。

二、现行管制机构的问题分析

“双合一型”管制机构是以政企合一和政监合一为特征的,因此,这就是垄断性产业传统体制的基本特征,这种体制往往会产生效率低下、垄断经营使企业缺乏竞争活力、单一的投资渠道造成垄断性产业投资严重不足等问题。鉴于不少论著对此已做了专题讨论,因而,本文主要分析中国现行的“一分一合型”和“双分离型”这两种类型管制机构的基本特征及其问题。

1・“一分一合型”管制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分一合型”管制机构的基本特征是实现了政企分离,但还是实行政监合一的管理体制。由图1可见,其代表性产业是电信产业、航空运输产业和城市公用事业,在这三大类产业中,电信产业改革较早,影响面较大,受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最具典型意义,因此,我们这里选择电信产业来分析“一分一合型”管制机构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电信管制机构的重要改革历程看, 1998年,在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在原邮电部和原电子部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信息产业部,作为中国电信管制机构。按照改革目标,信息产业部不从事电信业务经营活动,实行管理职能与电信业务的分离。这是对中国电信管制体制的重大创新。信息产业部成立后,积极从事一系列管制活动,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如制定了多项重要的电信管理法规;实行不对称管制,支持中国联通的发展,支持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新企业进入电信市场,以培育新竞争企业,在电信产业引入并不断强化市场竞争机制;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对原中国电信先后两次实行重组,以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共同举行电信价格听证会,接受公众参与和监督。但从国务院为信息产业部规定的16项基本职责看,其中第一项职责就是“研究拟定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服务信息化。”第十一项职责是“研究制定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规划,协助业主推进国家重点信息化工程;指导、协调与组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指导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信息化普及教育。”信息产业部的其他多项职责也表现为制定产业宏观政策与实施监管(管制)职能合一的性质。可见,信息产业部是一个典型的政监合一的管制机构。

同时,从国际惯例看,信息产业部还是一个存在明显不足的电信管制机构[1]。主要表现在以下

四个方面: (1)信息产业部缺乏专业管制职能。符合国际惯例的电信管制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专门对电信产业(或通信产业)的市场进入、价格、服务质量、投资等实行综合性管制。而信息产业部则不仅管制具有自然垄断性的电信产业,而且管理电冰箱、洗衣机等完全是竞争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同时,信息产业部不仅是这些产业的“裁判员”,而且也是这些产业的“教练员”,承担着“指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指导国有企业重组、组建企业集团”等职能(信息产业部主要职责之九)。因此,信息产业部是一个缺乏专业管制职能的管制机构。(2)信息产业部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虽然在1998年信息产业部成立时,国务院对信息产业部规定了16项主要职责,国务院在2000年9月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全国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但是,由于中国至今还没有一部《电信法》,以国务院“三定方案”形式授权的信息产业部,在电信管制过程中就必然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也不可能得到法律的充分授权。信息产业部只是国务院的一个工作部门,而不是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授权明确而充分的管制机构。(3)信息产业部缺乏相对独立性。根据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电信管制机构应该具有相对独立性,以有利于公平、公正地开展管制活动。但信息产业部既受国务院的直接干预,电信产业的一些重要项目(如中国联通当年独家引进采用CDMA技术等)都由国务院拍板定音;也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横向政府部门的直接制约,如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电信价格调整等具有更大的决定权。这就使信息产业部难以相对独立地对电信产业的市场进入、价格、服务质量、重大投资等实行综合性管制。(4)信息产业部缺乏必要的权威性。管制机构必须具有权威性,这是保证管制效率的一个前提条件。可是,信息产业部缺乏必要的权威性,这固然与信息产业部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这和信息产业部与国有大型电信企业的干部任免制度具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现有的干部管理体制,不仅信息产业部的主要领导,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中央直属企业的主要领导都由中央组织部统一任命,随着一部分信息产业部的领导和这些大型国有电信企业的领导互换岗位,管制者与被管制者的关系也发生转变,这使信息产业部难以对实际上具有较高行政级别的国有大型电信企业采取有效的管制措施,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一对一的讨价还价”,很难维护管制者的权威性。特别是在省级层次,在政企分离的过程中,许多原有省级邮电通信管理局的主要领导成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大型电信公司省级分公司的负责人,这就使省级电信管理局更难在这些大型电信公司的省级分公司前面具有权威性。

2・“双分离型”管制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双分离型”管制机构的基本特征是实行政企分离、政监分离的管制体制。目前,中国“双分离型”管制机构只存在于电力产业。2003年7月组建了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后,作为一个新型的电力管制机构,在较短的时间内已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例如,制定与实施了《电力市场监管办法》(试行)、《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试行)、《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试行)、《关于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法规,为电力市场的运行与管制提供了政策依据。又如,开展东北电力市场、华东电力市场试点工作,在探索两部制电价模式、全电量竞争模式和区域电力市场模拟运行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全国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积累了经验。此外,为维护电力产业的安全生产,在全国范围内调节电力余缺,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是在中国垄断性产业设立的第一个专业管制机构,社会各界对它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在它成立后不久的将来,通过调整原有电力管制机构,使它成为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专业管制机构。可是,在它成立后,电力产业的原有管制体制并没有实质性变化,原来多家管制的格局依然存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电力管制机构缺乏明确的法律授权。目前,电力产业的主要法律是1996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电力法》,该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可见,《电力法》没有明确各电力管制机构的具体职责和权力,缺乏明确的法律授权。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后,还未及时制定或修改有关电力法规,这使新的电力管制机构更缺乏法律地位和法律授权。这是产生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二,电力管制职能分散。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后,许多电力管制职能仍然分散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等政府机构。例如,电力管制的一项核心内容是价格管制和进入管制,而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2003] 7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权力只是根据市场情况,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调整电价的建议,最终定价权属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而对于重要的电力投资项目及其新企业的进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也没有独立的进入管制权,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是主要的决策者。新企业进入电力产业后,企业的经营范围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定。而国有电力企业的成本规则和财务制度则由财政部制定与监督执行。可见,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后,电力管制职能分散的状况没有得到较大改变,只是把原来国家经贸委电力司的电力管制职能转移给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第三,管制职责不清。电力管制机构缺乏明确的法律授权,电力管制职能分散的必然结果是电力管制机构职责不清,管制效率低下。在多家管制时,由于管制边界模糊,而且存在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等复杂关系,造成各管制机构的职责不清、相互间协调成本高。由于一些管制机构有权无责,这容易导致权力膨胀。各个管制机构在管制的程度、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别,容易被管制对象各个击破,存在较大的寻租风险,影响整体管制水平。这些都是造成管制低效率或管制失灵的重要原因。

第四,对电力管制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由于现行电力管制体制还是实行多家管制,而且管制职责不清,这就很难对管制机构的行为实行有效监督,缺乏可问责性。事实上,目前中国还不存在对管制效率低下的管制机构实行有效监督的机制。在社会监督方面,由于电力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比较复杂,新闻舆论机构和消费者掌握的信息不多,而且,社会公众直接接触的是电力供应企业,对电力管制机构了解更少,因此,社会监督的力度很有限。这些都造成电力管制机构缺乏外在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现行管制机构的制度缺损

从制度层面看,现行管制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源于缺乏产生高效率管制机构的制度环境。本文将分析现行管制机构的制度缺损,从深层次探讨现行管制机构存在问题的制度原因,为设立与完善高效率的管制机构提供基本思路。

1・管制机构的设立缺乏法律支持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是垄断性产业改革的产物,由于这些国家基本上遵循以“立法为先导”的改革原则,管制机构从一成立就有明确的法律支持。但从中国垄断性产业改革实践看,似乎有一种“先改革后立法”的传统,在改革过程中设立的管制机构自然也缺乏法律支持。表1列出了中国主要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设立及其管制依据。

例如,中国电信产业的无线寻呼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改革,有线通信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酝酿和实施改革,可是至今尚未颁布一部《电信法》。作为电信产业现行管制机构的信息产业部,是在1998年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设立的。其设立的基本依据是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 5号),显然,这两个法律文件是根据当时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需要的,作用于国务院许多政府机构,对信息产业部没有特定的针对性。而在中国电力产业, 2003年设立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是中国垄断性产业中设立的第一个专业管制机构,其设立的基本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 5号),而电力产业现行的法律是1995年制定、1996年4月开始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但该法当时规定的主要执法机构是电力工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和国家邮政局也类似于信息产业部。而铁道部成立于建国之初,完全是按照行政部门设置,至今还是一个政企合一和政监合一的政府机构。

可见,中国垄断性产业现行管制机构还没有一个是按照全国人大颁布的法律而设置的。而且,一些法律(如《电力法》)与现有管制机构不对接,主要管制机构已发生变化,需要重新确认,并规定其权力、责任和组织结构形式等。为使现有的管制机构具有法律地位,在新的法律颁布或原有法律修订之前,国务院虽然也采取了一定的补救措施,如在200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全国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在2005年又颁布了《电力监管条例》,规定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依照本条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履行电力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但在这两个条例中,都没有明确特定的管制机构名称(如信息产业部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这使特定管制机构的设立与运行还是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持。

2・管制权力与职能的配置缺乏法律依据

由表1可见,这些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管制职能配置主要是其“三定方案”,即国务院为各政府部门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方案。从这些“三定方案”的产生过程看,一般由中央编办甚至各部门自己拟定,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办公厅以通知的形式。因此,这些“三定方案”不能算是行政法规,而只是国务院办公厅的内部文件。这是因为: (1)根据《立法法》和《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而这些“三定方案”基本上是在封闭的程序中产生的,事先不公开,自然不可能向公众征求意见。(2)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并在国务院公报和公共媒体上信息;而这些“三定方案”虽然由国务院批准,但是由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的形式,而且其对象不是公众,而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明显具有国务院内部文件的性质,不属于行政法规[2]。

管制机构的管制权力与职能配置应通过法律授权,具有法律效力,而中国垄断性产业现行管制机构的管制权力与职能主要通过“三定方案”配置,这就会影响管制权力与职能缺乏公信力与权威性。同时,由于“三定方案”缺乏法律的稳定性,也会影响管制权力与职能的持久性与稳定性。

3・政府部门权力之争导致管制职能分散与交叉重叠

为提高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管制效率,要求管制机构对特定产业实行统一管制,这需要管制机构具有充分的管制权力和职能。但目前中国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权和职能过于分散。例如,在电力产业,管制职能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管制权和管制职能很有限。在电信产业等垄断性产业也存在类似情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些法规将管制权和职能授予多个管制机构,且管制机构间的边界不清。如根据《电力监管条例》第四条规定: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依照本条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履行电力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履行相关的监管职能和行政执法职能。这为多家管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并为各部门间的管制权与管制职能之争提供了空间。

第二,政府部门利用参与有关法规和政策制定争取管制权与管制职能。由于垄断性产业技术经济特征复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国家法规和政策制定部门不仅人员少,而且缺乏专业知识,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先由有关政府部门草拟法规和政策,再通过一定立法或政策制定程度加以确定。这样,特定政府部门在参与甚至起草有关法规的过程中,难免要体现本部门的意志,以争取较多的管制权和管制职能,特别不愿放弃既得的管制权力。

第三,不同政府部门交叉管制特定产业或领域,造成管制权力与职能不合理分割。对此最为突出的是中国电信领域的“广电之争”。根据范围经济原理,对电信网、计算机网(即INTERNET网)和广播电视网实行三网合一(三网融合)的管制体制是一种国际性发展趋势,但在中国现有体制下,信息产业部承担着对电信部门的管理职能,而广播电视总局承担着对广电部门的管理职能。根据现有政策,广电部门不能经营电信业务,电信部门也不能经营广电业务。虽然广电网络可利用其现有的宽带接入提供计算机上网服务和电信服务,但因政策限制,难以取得ISP经营许可证。同样,电信网利用宽带接入,完全可以传输广电的视频节目,但因政策限制无法开展广电业务。其结果是广电部门不仅垄断着广电节目的制作与播放,而且垄断着广电节目的传输;而电信部门则基本垄断着电信业务。彼此割据市场的部门垄断,既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不利于相关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3]。

4・现行体制下管制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管制机构独立性的重要前提是不仅要实现政企分离,而且要实现政监分离。但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下,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在形式上实现了政企分离和政监分离外,中国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实际上就是国务院相关行政部或其下属的行政管理局,从这些国务院部委的职能看,它们既是产业规划、政策的制定者,又是这些产业的管制者(如信息产业部)。因此,在现有体制下,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不可能实现政监分离。此外,铁道部、国家邮政局除行业管理职能外,还是这些产业的垄断经营者,同时承担着政府职能与企业管理职能。因此,它们不仅是政监合一,而且是政企合一的政府机构。在这种政企合一和政监合一的体制下,显然不可能实现管制机构的人员、经费等方面的独立。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这些国务院行政部主要领导的产生由中央组织部审定、推荐,国务院总理提名,全国人大任免。这种组织人事制度决定了这些管制机构不可能避免较大的政治压力,从而影响管制机构独立履行其管制职能。因此,在现有体制下,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必然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从上面对现行管制机构的制度缺损分析可见,要从根本上解决现行管制机构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设立与完善规范的管制机构创造理想的制度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

[2] 马英娟・政府监管机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电力体制机制篇12

(一)对专业内涵的理解不够机电一体化的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中,计算机得到能够实现预期机械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若是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通过计算机指令和反馈来实现柔性化和智能控制。而不少专业教师却单一地认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就是学一点机械类课程,学一些电子类课程,如果加上一些控制类课程,简单拼凑就是机电一体化了。因为理解不够,所以对最后的综合实践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课时量及训练强度不够,大量精力花在了使学生获取装配钳工或维修电工高级工证书上。但社会现实却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到了新的高度,随着光学、通信技术等的进入,机电一体化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而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开启了机器人的新时代。这迫切需要我们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融入新技术、新技能。

(二)对关键核心课程的融合不够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开设机械类、电子类和控制类专业课程。技能实践课程也大致这样划分,在最后阶段,再开设综合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如果按专业方向划分,则制造技术方向开设CAD/CAM软件应用技术、机电设备机械安装与调试技术、机电设备装调工(装配钳工)训练与考级;控制技术方向开设电气制图及CAD技术、机电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技术、机电设备装调工(维修电工)训练与考级。以上所有课程基本上都是分机械和电子课程两条线展开的,对PLC和单片机的理解运用不到位,到最后真正能融合机电技术、体现机电一体化专业特点的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实践课只开3周,而装配钳工和维修电工课程分别开了11周。很明显,对前者这门综合性的核心实训课程重视不够,其带来的后果是学生虽然分别掌握了机械类、电子类、控制类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但没有融合三类课程和技能,没有达到真正的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要求。

(三)对技术技能应用能力的强化不够对于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专业能力是专业技术技能应用能力,而不是开发和设计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操作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力,具体分析、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能力,能处理生产车间现场工艺技术问题,具有维护、维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力。而现在大部分学校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就是制造技术和控制技术两个方向,就是取得装配钳工高级工或维修电工高级工证书。这些技术技能肯定不能让学生完全了解和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技能。学校应当通过校内机电设备装配调试相关课程设计、专项实训,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技术技能应用能力,最后通过综合实训课程,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并努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对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应用能力的探索

(一)多元整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目前,职业学校普遍开设三类课程:综合化课程(技术基础模块)、一体化课程(技术模块)、项目化课程(技术训练模块)。综合化课程模块是机电专业领域岗位群相关职业通用性的必备技术理论和基础技能;一体化课程是机电专业相关技术领域中某种技术知识和技术应用方法有机整合的课程,如PLC编程及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等;项目化课程是培养学生专项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该类课程与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要求融通,突出熟练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如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钳工技术训练、机加工技术训练、机电设备装配调试技术训练等。而对上述三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就形成了真正的机电一体化课程,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理论课程、机电设备装调技术课程设计、机电一体化设备装配调试实训课程等,这是最能体现专业特点和要求的课程,是机电技术的真正融合。

(二)开设综合化的核心实践课程目前,综合实训课程开设的情况是:制造技术方向开设装配钳工,控制技术方向开设维修电工。如果培养机电综合能力,就要把PLC编程及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加以强化,增加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开设光机电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实训课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较为前沿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