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发展建议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7 09:25:00

数字农业发展建议

数字农业发展建议篇1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就“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更多信息安全问题与挑战,马化腾在关于全面构建移动互联网生态安全体系的建议中提出,面对新型网络犯罪不断转化升级,传统打击手段明显滞后,应全面构建我国移动互联网生态安全体系,建议“大力推进,重点打击,多位一体,共同治理”。

而保护知识产权是马化腾提交的两会议案中的又一个亮点。在“加强数字内容产业建设”的建议中,他认为,现如今,网络盗版仍是产业挥之不去的“阴霾”,极大制约了数字内容产业生态良性发展。他在关于促进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建议中提到,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带动了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数字内容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这将是我国文化产业振兴的重大机遇。政府的监管与审批政策尚有优化空间,相关立法工作需要提速。

数字农业发展建议篇2

1引言

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同时,《建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须通过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增强农产品抵御风险能力,以形成稳定农村产业链。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区块链自出现后广受人们关注,通俗地讲,它可以作为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还具有数据库的功能,自身带有一些很好的性质,比如,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这些性质确保了区块链内容记载真实可信,使人们更加相信区块链上记载的数据。当区块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相结合,有效改善了整条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各节点的优化,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的防伪溯源,分配利润公平,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大数据农业”。本文立足于数字乡村背景下区块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这一主题,指出当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区块链技术与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模式描述,指明这一模式对建设数字乡村的帮助。

2农产品供应链现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在当下被提到显著重要的地位,保障粮食供给,减少粮食浪费是我们当前迫切的任务。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生猪产业平稳发展,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由于耕地的原因,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只有91%,剩余不足的部分就要依靠进口来解决。受外部现实因素影响,粮食进口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应将视角转到国内供给上来。目前国内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不匹配的问题。就农产品需求角度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更倾向于挑选绿色、安全、健康、多样的农产品。但就农产品供给角度讲,由于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不足等情况,农户为了农产品能够进行远距离运输以及具备更长的新鲜保质期,会采取农药或者其他添加剂对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这些手段均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自身风险因素。另外,传统的国内农产品供给模式很难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由于农产品种植需要成长期以及种植方法差异化调整,市场上的农产品供给不能够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变化。随着建设数字乡村之势,运用农产品供应链与区块链结合的方法解决农产品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实现农业大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3区块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的结合

3.1双链整合模式描述。将区块链应用到农产品供应链上,能够使农产品来源可追溯,人们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查找购买的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到销售的全过程,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区块链技术不仅只是提供全程可追溯的采购、生产、物流、销售数据,而且还可以把这些数据转化为被社会普遍认可的信用信息,这些信用信息可以为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信用支持。由于区块链具有电子账本和信息共享的特点,它既可以监督交易的实施,又能够有效避免信息的不对称。只要加以运用,便能够在各个环节上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从农产品供应链的节点和路径选择上做到优化。3.2双链整合的应用设想。将供应链与区块链进行整合,设计出一个针对农产品的区块链应用软件,以提高信息流的传递速度,使农产品市场更透明即时,促进不同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的良性竞争。此应用程序包括以下两个系统。3.2.1多点实时上传系统。根据区块链“共享账本”的特点,交易记账可多点上传,由不同主体共同完成。农产品供应链节点繁多,从生产至销售,链条长且分散,不易于统一沟通管理,因此农产品区块链平台将设计不同主体的上传界面,包括农户、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大型商超等,从而使获取的信息更有针对性与区分性,在同一个系统中,可以查询到产品在不同生产经营环节的流通轨迹。3.2.2即时信息共享系统。根据区块链“信息共享”的特点,区块链各个节点的信息完全一致,且系统内数据能够自动更新,能够即时反映出当下的农产品信息、相关企业信息、流通运输状态等。因此农产品区块链平台将设计使用者的功能界面,包括产品溯源、流通状态、供需信息共享、政策信息分布、资质认证等面向普通消费者,从而使区块链发挥最大效用,惠及更多群众。此外,供应端即生产者也可以通过信息的及时共享,获取市场运营反馈,调整生产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跨部门、跨系统的协调运作,也使得传统农业发挥规模经济,提高合作效率,焕发新的生机。

4双链整合与数字乡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数字经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随着历史大变革,技术大发展与大融合,数字乡村的发展产生了新的重大机遇,催生新的农业产业形态与经济格局,助力实现振兴乡村。4.1数字乡村。数字乡村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将网络以及新型数字技术应用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当中,提高农民的现代信息知识水平,让科学技术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在农业生产当中,让科技更好地惠及各方。数字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当下数字农村发展主要形势是: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要将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4.2双链整合对建设数字乡村的帮助。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不够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农村的发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实体市场。数字乡村的建设能够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网络虚拟市场,扩充农产品销售渠道。但单一互联网销售的背景下,会存在农产品以次充好等现象,降低消费者信心,让消费者不敢买,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去。区块链凭借其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特征,与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结合,让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能够实现农产品溯源有效;区块链所储存的大量数据,可以为农户或经销商进行分析决策提供基础,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根据区块链各个节点运行状况,合理分配各环节利益,剔除中间商的交易平台,直接面向销售者,让农户利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通过双链整合这一模式,结合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的优势,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直接反馈给生产主体,拉动内需,实现定制农业,解放农村数字化生产力,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4.3双链整合在建设数字乡村中所面临的挑战。区块链与供应链的整合,是信息化前沿领域的新应用,是可以让农业大发展迈向新台阶的重要一步,对于数字乡村也意义重大。经调查研究发现,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一些落地应用,但农业区块链应用普及之路尚远。区块链技术和农业的融合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农业数字化程度较低,区块链发展“土壤”不充分。数字化是区块链发展的前提,区块链提供了新的数据记录方式,但只有拥有数据才能让数据记录方式发挥作用。目前,农业数字化发展总体滞后,发展过程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此外,区块链技术发展尚未成熟,许多技术层面的难题还尚未解决,相关投入成本较大,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区块链+数字农业”领域复合型人才缺失。当前农村很重要的一个现状就是人才外流,青壮劳动力以及高科技人才外出务工,农业的经营主体大部分是年龄偏大、知识水平有限的群体,他们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尚处于较低水平,对区块链等新型数字技术更是了解有限。因此,要实现区块链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发展,专业的人才储备是关键。区块链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虽有所欠缺,但区块链与农业结合的这一新领域正逐渐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未来,随着农业数字化程度的加深,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规模、应用场景等将逐步扩大,发展模式也将进一步改变。

5政策意义

2020年5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支持先进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与融合,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建立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农业方面加快开发,有助于促进和深化农产品价值链与供应链,提升农产品供应链价值,对于国家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5.1构建区块链农业应用平台。组织科技人才,搭建适宜的区块链平台,帮助农户、经销商以及消费者使用该区块链平台,发挥该平台最大的效益。农户方面,及时准确上传农产品信息,使得农产品能够直接追溯到源头,提高农产品安全性;经销商方面,正确上传农产品销售情况,以及销售价格,及时给农户以反馈,增强农产品供应链活力;消费者方面,可以根据该平台上传的信息,确定农产品质量以及价格等情况,使消费者更加放心,减少购买到以次充好的农产品的情况,有助于扩大内需。5.2应用推广。将储存的数据加以应用,给农户以反馈,引导农户及时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调节供求不匹配,减少资源浪费;该平台不仅可以应用在农产品供应链上,而且还可以与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应用在物流方面,减少物流等因素对农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合理配置物流资源,优化各方利益;该平台与互联网直播带货相结合,凭借平台优势,减少消费者心中顾虑,同时扩大农产品销量,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区块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的结合,将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并成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领域。实质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自治溯源的封闭体系,实行“区块链+农业”的战略组合,打开“大数据农业”的新大门,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深度优化改造,促进农业向信息化、科技化转型,不仅优化农业供给侧,而且也提升了农业运营效率和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景娥.区块链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模式演化动力机制与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20(23):125-128.

[2]干梓悦,林欣瑶,周东.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溯源机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1):118-122.

[3]陈炳才.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建议[D].开放导报,2020-12-08.

[4]何宛昱.陈翰笙与托尼的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20(01):24-38+158.

[5]刘建平.后疫情时代提升农村贫困治理能力的路径探索[J].西部学刊,2020(11):13-16.

数字农业发展建议篇3

国家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实在会上做了题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总局党组确定2005年为“农村服务年”和“电影发展年”,目的就是通过实施这两个年的服务,有重点地促进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和整个电影业的发展。实施“农村服务年”,总的是要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结合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的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广播影视人口有效覆盖率,大力提高农村广播影视覆盖率的质量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享受好基本的广播影视服务,让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快、更好地传入千家万户。实施“电影发展年”,就是要全面深化电影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电影产业化理论、体制机制、产品、科技和管理创新,在稳定数量的同时大力提高电影质量和效益,努力扩大电影在城乡的放映规模,建立保障农村老少边穷地区群众看电影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扩大电影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会议前一天,王太华和赵实、张海涛、胡占凡还专门抽出时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的陪同下,视察了中央台海南记者站。

“朱光亚星”正式命名仪式在京举行

2004年12月26日,“朱光亚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出席了命名仪式。据悉,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此前已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向朱光亚颁发了“朱光亚星”命名证书。

关于朱光亚

朱光亚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历次原子弹、氢弹的试验,为原子弹、氢弹技术突破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参与组织领导了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为中国科学事业和工程技术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4年度北京电视台技术工作会议圆满结束

2004年度北京电视台技术工作会议于2004年12月22-25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北京市广电局副局长臧增祥、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总工程师何桂芝、北京电视台总编辑张晓爱以及国内外广播电视设备厂商同行等16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在对2004年技术工作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了北京电视台2005年技术工作计划,并结合新大楼的建设和2008年的奥运转播,围绕媒体资产管理、高清晰度电视、硬盘网络播出系统、电视台相关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当今最前沿的电视高新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对加快北京台采、编、播、存、管系统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数码视讯亮相福建省广电技术年会

福建省广播电视学会技术研究会年会于2004年11月24日召开。此次年会的主题是探讨新一轮农村山区广播电视覆盖(村村通)技术,福建省广电各级领导及技术专家参加了会议,北京数码视讯公司作为业内著名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厂商,也应邀出席了此次年会。

会上,广电专家介绍了采用数码视讯产品搭建的前端系统做MUDS数字化试验情况,数码视讯还就MUDS运用于农村数字电视的问题所提供的高性价比的一站式数字电视前端解决方案,包括数码视讯Streamguard有条件接收系统做了介绍,获得了与会专家的肯定。

据悉,数码视讯公司针对MUDS农村覆盖网数字化改造前端系统方案已经在三明广电系统中规模覆盖,并即将应用于湖南省无线数字电视系统,做全省的农村覆盖。

航天科技与中国卫通签署

《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于2004年12月23日举行了《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签约仪式。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和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海南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直播卫星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直播系统。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是按照国家"十五"规划中对我国直播星系统的建设要求、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组建我国直播星系统空间段公司的相关原则进行筹建的,该公司将成为我国卫星直播系统空间段的运营主体,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经营直播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互联网业务、与卫星技术相关的应用技术开发业务以及增值服务业务等。

资源一号03/04星通过集团公司级转初样评审

资源1号03/04星转初样阶段评审会于2004年12月30日在北京召开,国防科工委系统一司,测控、发射和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的专家出席了会议。经专家评议,资源1号03/04星在继承01/02星和其它型号星的成熟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为满足用户要求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改进设计工作,已完成了方案研制阶段规定的各项工作,并针对01/02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巴双方联合的初步设计也通过了评审。

王太华出席全国电影工作会议

2004年12月27-28日,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召开,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数字农业发展建议篇4

一、充分认识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推动力和突破口。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对推动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一项战略举措

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新时期“三农”工作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省信息化、数字化、电子政务和“数字云南”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针对新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的一项战略举措。我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信息设施落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实际应用水平低、涉农信息资源分散、信息队伍建设不适应发展需要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对此,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决定以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为契机,将“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和标志性工程,列入当前的工作重点加以推动实施。

(二)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

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农业农村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社会中的运用日趋重要,对它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县的农业还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阶段,在总体上还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力带动科、教、文、卫等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最终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近年来,国家在信息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推动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但是,从实际的应用效果来看,受益人群主要是城市居民。由于缺乏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支撑,农村居民很难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与高效。特别是我县的那些边远、贫困、偏僻、分散的乡村,更是难上加难。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必将促进沟通,加强联系,有效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居民也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与高效。必将有力促进城乡信息传播和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促进我县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体现,是关心“三农”、关注民生的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四)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实现科学决策的客观需要

“数字乡村”工程是一项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文字、数据、图片、视频音像四种表现形式,全面、真实、直观地展现乡村风貌、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农村经济、特色产业、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政务公开、存在问题和发展重点等内容,有利于各级各部门及时了解掌握农村基层最基本的情况,为实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全面实施好“数字乡村”工程,对于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和规范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围绕目标任务,着力构建“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完善农业和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全面提高我县农村社会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根据省、市要求,我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目标是:紧紧围绕我县“五村三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8月下旬全面开展建设,到今年10月底前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县,连接县、乡、村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为各级人民政府决策和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图文并茂的网络信息服务。

(三)工作重点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涵盖的工作内容多,包括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综合数据库建设,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信息化等,不可一蹴而就。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抓好信息采集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1.抓紧建立和完善综合信息数据库。抓好信息采集是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各乡镇要严格按照要求,抓紧组织开展好自然村包括文字、报表、图片、声像等基础信息的采编工作,建立和完善以自然村为基础的数据库。对基础信息的采编,各乡镇要实行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制,做到每个行政村、每个自然村都有乡镇领导、机关干部、村委会干部和技术人员负责,做到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到人。技术力量不足的,各乡镇和挂钩部门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要搞好协调、整合。设备不够的,要通过租借、调节等方式解决。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统计资料和农业普查成果,确保采集资料的完整和准确。

2.抓好“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我县“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以全省统一的“数字乡村”工程信息网为依托,项目建设与“金农工程”等项目有机结合,利用电脑、电视、电话、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构建“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重点对乡镇、村委会、自然村三级子网进行建设,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信息网络体系。结合实际,我县目前的村级网络终端建设首期安排在白鹤滩镇的莲塘、库着、黎明、七里、北门、可福、迤博7个村委会和其它15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的15个村委会,其余村委会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建设。网络建成后,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和整合信息资源,推动涉农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共享,防止各自为政,避免重复建设。

3.搞好信息。建立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其目的在于通过信息的有效运用,快捷、高效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各乡镇必须在10月底前,完成包括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等三级网页的制作,全面实现自然村基础信息上网。各项数据的收集、整理、报送和,既要符合实际、真实有用,又要体现创新、突出特色,做到图、文、声、像、表等综合并用、形式多样、一目了然,全面、真实地展示和反映全县以自然村为起点和建设重点的农村基本情况。在网页栏目的设计上,原则上要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要有可读性、可看性,既要符合上级要求,又要简便易行,方便各级干部和基层群众使用。在信息上,要适应各级各部门领导及时了解掌握农村基层最基本的情况,实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需要,更要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在生产发展、增收致富上对信息的需求,要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增加服务“三农”的新栏目,增强网站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要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实用性、实效性,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要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建立健全信息服务规章,搞好网页的更新和维护。

(四)实施步骤

按照省、市“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会议精神和市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实际,我县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成立县级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开展县级试点,制定县级方案,召开动员培训会,为“数字乡村”工程的开展奠定基础。本阶段的工作任务,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成。

第二阶段:信息采集阶段。本阶段从8月21日开始,用40天的时间,分四个步骤完成信息采集工作。第一,制定乡级方案。各乡镇从8月21日到25日结束,完成本乡镇方案的制定,并召开动员培训会;第二,试点村信息采集,从8月26日开始到31日结束,各乡镇要完成试点村的信息采集工作,并报县领导组办公室审核;第三,信息采集,从9月1日开始到20日结束,各乡镇要完成所有村的信息采集工作;第四,审核工作,从9月21日开始到30日结束,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完成对所有信息的审核工作。

第三阶段:信息平台建设阶段。从10月1日开始到31日结束,用1个月的时间,完成所需文字、数据、图片、视频图像的整理、编录、处理及基本网页的制作并上网运行。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从11月1日开始到15日结束,由县领导组办公室采取网上检查验收或组成检查组分赴各乡镇进行实地检查验收的方式,对各乡镇“数字乡村”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并写出书面检查验收报告报县领导组,同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完善相关材料,迎接省、市检查验收。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中心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已成立了“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抓好全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行了县“四家班子”领导和领导组成员单位挂钩联系制度。各乡镇也要成立“数字乡村”工作领导组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做到领导、措施、责任“三到位”,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确保建设任务按时完成。县直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紧密配合,认真组织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二)拟定方案,细化工作措施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从现在开始,只有2个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既要按时完成,又要保证质量。会议结束后,各乡镇要及时以自然村为单元,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学习借鉴金塘乡的经验和办法,结合乡镇实际,精心组织编制实施方案,于8月25日前报县领导组审核并备案。在方案的制定上,既要统一标准,注重实效,又要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建设内容、建设时间,细化工作措施,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有计划、按步骤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三)严格把关,确保建设质量

1.坚持部门负责制,严把数据质量关。数据质量是“数字乡村”工程的生命。“数字乡村”工程的采集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事业等方方面面,要把好众多领域、众多数据的质量关是任何一家部门都难以做到的。因此,为确保采集数据的质量,县直各有关部门都要从自身职能出发,对乡镇采集的数据进行严格把关。未经把关的数据不能输入信息网络平台;已经把关但把关不严致使“数字乡村”工程在接受省、市验收中出现问题的,要按照谁把关、谁签字的原则,追究谁的责任。各乡镇在数据采集中要坚持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的原则,提供的数据绝对不能想当然和凭空捏造,一定要据实填报和客观采集。若弄虚作假,一经发现,要按照《统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肃处理。

2.严把信息整理录入关。各乡镇要根据所建网站栏目设置对文字、数据、图片的要求,在收集、处理、编辑、录入数据资料和图片资料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三统一、一集中”(统一“数字乡村”建设情况调查表、统一照片收集标准、统一文字处理模板;文字、图片编辑录入集中)的要求开展信息整理录入工作。县直挂钩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及时解决,确保信息整理录入工作按质按时完成。

3.坚持转段验收制,严把阶段质量关。为把好各阶段的工作质量,确保“数字乡村”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各阶段的工作必须实行转段验收制。即,本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各乡镇必须向县领导组办公室写出自查报告和验收申请,经县领导组办公室审核验收后,方能转入下一阶段的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在审核中必须尽职尽责,坚持即到即审,绝不允许推诿扯皮和拖沓延误,在接到乡镇的验收申请后,务必在3天内做出答复。

(四)明确职责,强化职能作用

我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行“政府领导、部门指导、乡镇实施”的工作机制。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和乡镇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数字乡村”工程的实施。农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并处理领导组的日常事务工作,将“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搞好工作指导,提供技术支撑;通信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各通信企业,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改部门负责将“数字乡村”工程纳入重大投资计划,并审定相关投资项目;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统计局、交通局、公安局、城管局、规划局、水利局、林业局、民政局、民宗局、扶贫办、教育局、卫生局、经贸局、气象局、人力办、文体局、供电公司、合管办、党史办、交警大队等部门要负责相关信息的核实、整理、交换,以及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服务;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农村地理、农村地籍等信息系统的建设、推广和服务;宣传、通信、广电等部门负责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平台等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宣传工作。各乡镇负责数据采集、照片拍摄、图片收集处理、文字编辑录入等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逐级细化工作目标,层层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按时完成“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任务。

(五)强化培训,加快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业务骨干人员的培训。要从相关部门抽调熟悉农业农村工作、懂信息技术的人员,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重点进行信息统计、信息采集、文字编辑、图片处理、数据录入等技术知识培训。县农业局必须对县直部门抽调参加“数字乡村”工程的业务人员和各乡镇的业务骨干进行培训,通过测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乡镇的业务骨干接受培训合格后,要对本乡镇所有参加“数字乡村”工程的业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农村信息员队伍。二是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要注意从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以及村组干部中选拔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掌握一定农业技术、乐于为民办事的同志作为农民信息员。通过这些农民信息员,上传民情民意,下播致富信息,进一步活跃农村市场,促进商品流通,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六)拓宽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为切实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县政府根据各乡镇的工作量,决定下拨给各乡镇一定数额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专项经费,并配备一台电脑和一台数码相机。所配设备必须用于“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绝不能挪作它用,并落实专人管理,如发生人为损坏,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涉及到的文本材料、图表等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印制后下发各乡镇。各乡镇也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形式充实设备,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同时,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大投入,不断拓宽建设筹资渠道。

(七)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化、集约化工程,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就能做起来的,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按照目标任务,共同努力完成。县四家班子领导要实行联系责任制度,负责指导、检查、督促所联系乡镇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县领导组成员单位要建立挂钩负责制度,尽全力帮助挂钩乡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与乡镇共同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全面实施;各乡镇也要实行乡镇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制,把责任落实到人、任务分解到人,从而形成上下左右互联互动的运行机制和工作合力。

(八)先行试点,稳步扎实推进

前一段时间,县政府已在金塘乡进行了试点,县农业局要认真总结金塘乡的试点经验,供各乡镇学习借鉴。各乡镇也要选择具有一定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就信息采集先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后全面推开,达到少走弯路、稳步推进的目的,确保整个“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九)加强宣传,营造工作氛围

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对“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宣传,要采取标语、专刊,广播和召开专题培训会、机关干部职工会、村民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建设内容和目标,积极展示建设成果,推广成功经验,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增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者的信息意识,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关心和支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数字农业发展建议篇5

目前,全市有1个市级电影公司和10个县级电影公司,有农村电影队165个(其中公司直属队50个),参与农村电影放映人员250余人,购买引进16毫米拷贝1000多个、科教影片200多个,90%的电影队采取新光源氙灯设备放映,年度放映电影36000余场,惠及农民群众近百万人,基本实现了国家2007年提出的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目标,即到21世纪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我市农村电影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领导小组,专门出台了有关加快农村电影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均加强了对农村电影工作的领导,并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周密安排部署。各级电影行政管理部门和电影公司均按照“队伍一流、节目优秀、优质放映、注重实效、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总体原则组织实施。

二是整合电影资源。加大了对电影人才物资源、电影市场资源、电影放映广告增值服务资源的整合力度。市、县两级电影公司按照有关要求和准入规定,对参与农村电影放映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登记造册,对影片按照技术等级、题材类型、发行时间进行登记造表,构建了全市放映人员、放映设备、影片资源库。同时,成立农村电影拷贝供应调剂中心,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影片租赁、交换、收购、委托发行等,确保了市场新片供应。

三是构建放映网络。鼓励支持有条件愿意服务农村的单位,乡、村两级以及农民等组建放映单位,按照每个放映单位年度放映250-300场或服务1-2个乡镇的原则,优化配置放映队伍,构建了覆盖全市、布局基本合理的农村放映网络。

四是创新工作机制。结合电影放映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放映工作,提高放映质量和服务质量。创新管理机制,对全市农村电影放映的单位和放映队伍实行统一管理,并签订放映合作协议书;出台设备更新扶持办法,对进行设备更新的放映单位给予补贴,鼓励淘汰落后陈旧的放映设备;健全技术培训和设备影片拷贝技术年检年审制度,不定期开办技术培训班或轮训班,每年定期对放映单位人员、设备影片拷贝进行年检年审;健全监督机制,制定放映服务承诺,发放电影监督联系卡,建立放映工作日志,放映单位在放映电影后填写的报帐凭证由村委会、观众、乡镇财政所签证,并每月按时录入网上专项统计系统。

五是拓展电影效益。发挥电影网络点多面广、放映场次多、群众喜闻乐见、观众聚集等优势,结合当地农村种养殖业和科技知识安排放映,帮助农民掌握技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影企联姻力度,联合厂家商家开展电影广告宣传专场放映,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和形象,实现双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放映设备落后于时代,落后于观众。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目前全市使用的电影放映机大多是16毫米胶片放映机,少部分属老式放映机,放映效果与农民的需求差距较大。

2、放映人员年龄偏大,电影放映质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我市农村电影放映人员大多是计划经济时代招聘到各乡镇的电影放映员,工资待遇特别是养老保障问题多年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部分老放映员产生思想波动,放映队伍不够稳定。目前,全市农村放映员180人,平均年龄50岁,最大的61岁,农村电影放映员年龄老化,部分放映员不能或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和提高放映技术,制约着农村电影放映质量的提高。

3、适合农村的电影节目不够丰富,科教影片科技含量不高。我国每年电影节目产量大,但真正受农民群众和中小学生欢迎的影片不多,特别是在当前电影胶片向数字过渡阶段,有场无市,影片难求的情形经常发生。

4、农村电影放映的场所条件过于简陋,亟待改善。计划经济时代的集镇影院和村组礼堂等目前大多挪作它用,有的年久失修成为危房,农村电影放映大都是露天放映,在寒冬酷暑、雨水季节难以开展。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做好农村电影工作的思想认识。各地各级要增强发展意识、改革意识、公益意识、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农村电影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肩负起事关400万农民文化利益责任,努力构建公益性农村电影服务体系,切实把实施农村电影工程作为民心工程、文化工程、德政工程抓紧抓实,全力推动我市农村电影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数字农业发展建议篇6

4月20日,省信息产业厅、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王金山省长的重要批示和省政府的部署,组织成立数字安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在省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

4月21日,第二届中国安徽国际技术博览会暨第六届安徽省计算机文化周活动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9月5日,安徽省电子商务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合肥召开。安徽省电子商务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安徽省电子商务事业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对电子商务在安徽省的推广应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安徽省组团参加了博览会,充分展示了安徽省软件产业的技术、人才优势,受到信息产业部和软博会组委会的好评。

11月19日,安徽省政府以皖政[2003]89号文件印发了《“数字安徽”建设五年规划纲要(2003-2007年)》,作为数字安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12月20日,2003安徽省首届物流信息化高峰论坛在合肥举行。

2004

4月5日,王金山省长主持召开安徽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加快数字安徽建设的有关问题,同意成立省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同意成立省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小组,设立综合性的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决定召开全省数字安徽建设工作会议。

4月16日,文海英副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安徽省在进出口领域开展企业基础信息交换试点工作。

4月29日,黄海嵩副省长受王金山省长委托主持召开数字安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2004年数字安徽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安排,讨论通过表彰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并原则通过《“数字安徽”建设管理办法》。

5月9日,安徽省数字安徽建设工作会议隆重召开,王金山省长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此次大会的召开对推进 数字安徽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5月25日,安徽省政府发文正式提出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将数字安徽建设列入6大工程之一――信息工程。要求围绕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形成数字安徽的基本框架。

6月9日,安徽省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常务副省长任海深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6月18日,2004年安徽省出口商品网上交易会隆重开幕。这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首家以出口商品为主的网上交易会,是安徽省电子商务应用的又一个成功案例。

7月18日,安徽有线数字电视正式开播,安徽省委副书记张平出席开播仪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数字电视的顺利开通,标志着数字安徽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标志着安徽省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8月3日,由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信息产业厅、合肥工业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电子商务大赛安徽赛区竞赛在合肥正式启动。此次大赛对推动安徽省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8月24日,省政府办公厅以皖政办[2004]64号文件印发了《“数字安徽”建设管理办法》。这将进一步加强数字安徽建设的规范和管理,对推动数字安徽建设健康发展,促进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稳步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月4日,安徽移动公司在安徽省最后一个不通电话的乡镇――休宁县白际乡举行基站开通仪式。这标志着安徽省已完成“乡乡通电话”攻坚工程,实现了乡乡通电话。

9月22 日,安徽省政府内部门户网站正式开通。这极大地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

9月24日,安徽省政府召开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小组会议。会议研究了安徽省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有关问题,同意成立安徽省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徽省信息产业厅。

10月18日,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基础设施建设指导组副组长王京和率检查评估组赴安徽金寨县检查评估。检查评估组对安徽省金寨县站点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安徽省建立的“建管学用”机制得到了检查评估组的一致好评。

11月18日,2004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暨信息化应用案例展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安徽展团展示的信息化应用受到国信办、信息产业部和大会组委会的一致好评。

12月17日,由安徽省国资委、信息产业厅、科技厅共同主办的全省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效论坛在黄山太平隆重开幕。

12月31日,安徽省信息产业厅机关内部刊物《安徽信息化》期刊创刊两周年。数字安徽网站自2003年7月1日正式开通以来,经过一年半时间的运行,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已逐步成为安徽省知名的门户网站。

2005

4月18日,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安徽省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正式挂牌运行。这标志着安徽省信息化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8月1日,安徽省电子认证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8月10日,安徽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大

会对2004年度全省优秀政府网站进行了表彰。

9月20日,全国公安信息化应用芜湖现场会在安徽省隆重召开。

11月9日,安徽电信杯数字安徽知识大赛在安徽电视台演播厅落下帷幕。

11月29日,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明方率省信息产业厅厅长贺凌、副厅长吴晓明等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部委汇报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试点省申报工作。

12月10日,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安徽省信息产业厅共同主办的“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隆重开幕。

12月16日,安徽省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会议暨第二届企业信息化论坛胜利召开。

2006

1月7日,马鞍山市信息产业办公室揭牌仪式在市政府六楼会议室举行。这是安徽省继滁州、芜湖之后成立的第三个市级信息产业办公室(局)。

1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召开第四届(2005)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和经验交流会。安徽省政府网站在省级政府(含直辖市)网站绩效评估排名中取得全国第六位的好成绩。

2月1日,由安徽省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安徽人民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具体承办的 《数字安徽》专著正式出版发行。

4月21日,2006第三届中国安徽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暨信息化建设五年成果展取得圆满成功。同期举办的“数字安徽与和谐社会”专题高层论坛受到了社会的关注。

6月19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批复同意安徽省舒城县和宁国市作为部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

7月19日,受王金山省长委托,黄海嵩副省长主持召开了安徽省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安徽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安徽省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和《全省新农村千村百镇信息化建设方案》。

8月29日至9月1日,安徽省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在黄山市黄山区举办了学习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专题研讨班。安徽省17个地市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和各市信息中心主任参加了专题研讨班。

9月5日,省政府英文网站正式开通。这标志着安徽省电子政务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9月18日,国家档案局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展档案信息化试点工作。安徽省档案局承担的 “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建设”项目被列为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试点。

9月21日,由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举办的安徽省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知识技能大赛正式开赛。

10月18日,安徽省参加全国第二届计算机(微机)调试员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全国第五名的好成绩。

10月28日,安徽省行政村“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这标志着安徽省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0月31日,安徽省电子认证证书首发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电子认证证书的应用在安徽省正式启动。

12月12日,安徽省政府在合肥隆重召开全省信息化工作会议。省政府印发了《安徽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了《安徽省“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和《全省新农村千村百镇信息化建设方案》等信息化规划。这些规划的颁布实施,将对安徽省“十一五”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月29日,信息产业部批复同意安徽省阜阳、芜湖两市列为首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

2007

1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在北京召开第五届(2006)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和经验交流会。安徽省政府网站以总分67.07分的成绩列全国省级政府网站第四位,较2005年上升了2位。合肥市政府网站以总分60.78分名列全国333个地市级政府网站的第17位,较2005年上升9个名次。休宁县、颍上县政府网站分别位列全国402个县级政府网站的第10位和第11位。在安徽省地市级政府网站中,合肥、铜陵、六安、黄山和芜湖等市政府网站分列省内地市级政府网站绩效前5名,合肥、铜陵政府网站进入全国前50名。

3月10日,安徽省千村百镇信息化试点工作全面启动。省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会同省农委等有关部门在全省选择了125个乡镇和1132个行政村开展千村百镇信息化示范点项目建设。当年计划投入650万元,选择61个乡镇和211个行政村,先期开展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信息服务站(点)试点。

4月2日,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全省电子政务检查工作全面展开。

4月27日,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国家档案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在合肥召开全国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安徽省档案局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与会代表现场考察了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情况。中心采用的“标准先行、分步实施”策略得到了国家档案局的高度评价。

数字农业发展建议篇7

一位贸易观察家指出,中国作为一个非常有效的工业产品生产国,将会从低系数、高灵活性的情形中获益,因为这可以极大地降低其他国家的关税,同时又能够让中国对其敏感行业维持高关税。

成员方对第24款有不同理解

在随后于3月1-2日举行的非正式会议中,成员方讨论了《香港宣言》第24条的使命到底提出了什么要求。该条指出,“要确保在农业及NAMA市场准入方面树立相当大的信心……并采用和谐、成比例的方式,而且应当符合特殊及差别待遇的原则”。

不同代表团对该使命有不同解释。加拿大、挪威及瑞士认为,该条仅仅是重申了多哈会议在农业和NAMA方面雄心勃勃自由化宣言。但另一方面,被称为“NAMA-11”的十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集团将该条视为“来自部长们的激励”,它要求成员方“保证为发展中国家创造切实的[出口]机会”,同时还要考虑它们较低的发展水平以及对自由化较低的适应能力。南非在代表该集团(该集团还包括阿根廷、埃及、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纳米尼亚、菲律宾、突尼斯以及委内瑞拉)发言时指出,第24条就是针对特殊及差别待遇的,并称“该公式中为发展中国家设定的减让百分比只应当是为发达国家规定的百分比的一小部分”。

“NAMA-11”在香港部长级会议前曾经聚会,他们重申其观点,即发展中国家除关税减让幅度低于发展中国家之外,他们还必须能够依赖“第8条灵活性”。

阿根廷提出比较农业及NAMA恤方案的方法

虽然包括台湾、美国、哥伦比亚、日本及新加坡在内的多个代表团认为很难在农业及NAMA谈判之间进行数字比较,但阿根廷概述了几种对幅度水平进行比较的方法。

具体而言,阿根廷建议比较不同的NAMA及农业提议所要求的关税减让深度。例如,欧盟的NAMA方法(一种简单的“瑞士公式”,为发达国家以及“先进的发展中”国家规定系数10)可以把35%的关税削减至7.78%,而它关于削减农业关税的提议只能把相同的税赋降低至19.25%。阿根廷的计算表明,欧盟的农业建议大约相当于以42.78的系数执行瑞士的公式,而且美国和日本也强烈要求工业晶的削减幅度大于农产品。

阿根廷还称,受减让承诺影响的贸易比例以及豁免的税目比例可以用于比较各个谈判领域的削减水平。它认为,欧盟在其农业建议中所要求的各种豁免以及市场准入灵活,陛将使欧盟较高的农业税目份额及进口价值不会遭受过多削减,而相比之下,在NAMA谈判中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份额相对减少。阿根廷还建议把农业及NAMA中提议的未来最高关税水平作为另一个潜在比较基础。

对此,欧盟称,如果其他国家认为以第24款为借口而不改变NAMA中的谈判立场是合理的,那么,它也有理由不改变其农业市场准入立场,因为关于NAMA没有新的提议。

数字农业发展建议篇8

“无线数字”是指在行政区域内以TD-SCAMA网络作为建设“无线数字城市”的主体网络,以WLAN网络覆盖及有线接入等方式进行辅助补充,在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无线农村”为主体的四维应用体系,借助“无线数字”建设带动效应,积极推进信息化和产业化融合,引导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信息化在政府、企业、农村以及服务民生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建设以TD-SCDMA为主承载网络的“无线数字城市”,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举措,是支持我国自主创新TD-SCDMA技术的重要体现。要通过“无线数字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形象,增强在皖江城市带中竞争优势,提升的综合竞争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无线数字”建设工作,力争我县“无线数字城市”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落实责任,全力支持“无线数字”建设工作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将“无线数字”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在网络使用、建设用地、基站选址、管道建设、电力引入、工程施工、环保审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无线数字”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和解决,加速推进“无线数字”的建设和运营。在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争取率先建成“无线数字乡(镇)”。

根据市政府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发挥优势、相互促进、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由县工信委负责“无线数字”建设规划的牵头组织和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县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作为“无线数字城市”的主承建单位,负责“无线数字城市”建设方案的具体推进与实施工作。

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无线数字”建设工作

“无线数字”将根据项目、资金安排和应用需求等因素,按照成熟业务规模推广,新型业务先试点的原则,分阶段、分区域从“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无线农村”等四个方面全力推进实施,尽快取得成效。

无线政务:满足政府在城市管理、市政交通、治安管理等方面对无线通讯的需求,推广警务通、税信通、城管通等移动办公系统;满足政府应急管理、水情监控、危险品监控以及超级基站等应急防灾救灾系统的需求。

无线产业:将人、数据、平台、工作部门等要素有机融为一体,大力推动以企业建站和企业办公为主的中小企业信息化,逐步推广物联网应用,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通过信息服务推动“无线数字”建设。

无线生活:将无线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个人随时随地高速上网、可视电话、手机搜索、家庭监控、物管通、家政通、居家信息服务。

无线农村: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以“金农”综合信息平台、“新农合”移动查询平台、农民资金补贴查询平台、测土配方施肥短信平台等应用的建设和推广为手段,以村通工程建设为基础,大力开展信息化示范村镇的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第一阶段重点工作(2011年3月-2011年5月):分公司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按照战略合作协议确定的内容,做好项目规划、技术方案、接入点布局等工作,积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的支持,加快“无线数字”的建设进程。

数字农业发展建议篇9

1. 社会管理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全面推行“四权四制”村治新模式

社会管理创新,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从加强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到推行“四权四制”村级自治新机制和“一统三化”党建新模式,鄂尔多斯市不断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让管理触角延伸到最基层。

加强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建设,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

2009年7月27日,鄂尔多斯市出台加强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实施意见。其目的就是要在基层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切实把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到2010年底,全市64个苏木乡镇(街道)运行规范的政法综治工作中心,133个社区、596个嘎查村和185个规模以上企业规范化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站全部建起。

政法综治工作中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站集中办公用房平均在20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以上。政法综治工作中心有接待服务群众一站式工作平台,配备电脑、通信设备、交通工具、办公设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站也配齐了电脑、通信设备、办公桌、资料柜等办公设施。各旗区每年单列基层政法综治经费100万~200万元,保证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此同时,还配备了5604名综治协管员、综治联络员和维稳信息员,全市133个社区共配备专门从事社区综治工作人员266人,组建专业治安巡逻队211支3558人、季节性联防队465支2766人、保安企业9家5058人,建立平安协会140个,平安志愿者达1300余人,建立起职责清晰、责任明确、协调联动和高效运作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在此基础上,又整合公安、司法行政、民政、社会保障、、人民法院等资源实行集中办公,形成中心整体效能,使综治网络向农村、牧区、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延伸。软硬件齐备,效果如何?回答是:基层管理有人抓,有人管。具体表现为: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调解,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

“四权四制”村治新模式让农牧民当家作主

2010年7月,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农村牧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座谈会上,鄂尔多斯市“四权四制”村级治理模式得到中纪委充分肯定。2006年以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大力创新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行以村民代表常设制和村民代表会议参与重大决策为核心的“四权四制”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使村级事务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的自治作用,有力深化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农村牧区的和谐稳定。2010年,鄂尔多斯在全市743个嘎查村普遍推开了“四权四制”运行机制。

以“四权”体制框架依法科学配置村级组织权力。将所有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权都按照党支部履行决策组织权、村民(代表)会议履行决策表决权、村委会履行决策实施权、村民监督委员会履行决策监督权的体制框架进行依法科学配置,充分体现农牧民群众当家作主。在“四权”体制下,村党组织掌握决策组织权,谋全局、把方向、管宏观,负责对整个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组织领导,以保证村民自治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村民会议实施决策表决权,集中反映全体村民意志,对村内重大事务进行“拍板”。村委会履行决策实施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管理日常性村务,同时,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村民监督委员会履行决策监督权,负责对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决策结果和执行环节、执行结果进行监督。

以“四制”运行机制保障基层民主管理。将所有村级重大事项决策都按照决策启动机制、民主表决机制、组织实施机制、监督评议机制的运行模式进行民主管理,切实维护农牧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实行集体决策,会议议题由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或1/3以上村民代表提出,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的执行主席主持召开,2/3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或通过表决后方可形成决议,并向村民定点公布。村委会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决议事项,在实施过程中,村委会要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布决议事项的实施进度,实施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公布结果,接受群众监督。村民监督委员会要对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决策结果和执行环节、执行结果进行监督,定期不定期地将开展工作情况和监督情况向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反馈,及时向全体村民进行通报。年度工作结束后,还要及时开展对两委班子述职述廉工作的质询和评议。

“四权四制”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常设制确保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常态化、制度化,以依法合理的授权、分权、制权形成权力制衡,以严密的运行程序确保村级组织的权力在民主、公开、透明、监督的轨道上规范运行,从而做到农牧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内蒙古自治区纪检委副书记李杰对伊金霍洛旗“四权四制”村治新模式考察后认为,这一做法真正突出了村民的主体地位,使群众的民利得到充分行使,不仅规范了村务工作,使村务决策更为民主科学,保证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还化解了基层潜在的矛盾,促进了农牧区的和谐稳定。

【图表说明】始于2008年的深度融入民主理念的“四权四制”村务自治模式,将错综复杂的纠纷与矛盾付诸村民代表会议,让村民充分享受当家作主的权利,复杂的问题开始走向简单化。也就在2008年这个看似寻常的年份,鄂尔多斯市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管理创新探索。

“一统三化”党建新模式实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

2009年,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针对新时期农牧民党员集中教育管理难度大、农牧民意愿表达渠道不够畅通、农村牧区各类社会矛盾逐渐增多、农村牧区基层民主建设体系还不完善等问题,探索推行了“一统三化”党建工作新模式,即在村民小组、产业链、示范园区、行业协会、重大工程项目一线,按照党员数量或分布情况以及个人特长等下设若干党小组,实现在苏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支部管理区域化、党小组活动常态化、党员联系农牧民普遍化,形成了党在农村牧区自上而下、科学严密的组织领导架构和自下而上、合理有效的党群监督体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丰富和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推进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区域化。打破地域界限、跨越所有制类型,以区域为纽带,固定空间为依托,灵活设置党小组,形成了形态稳定、机制开放的区域性组织网络。一是在村民小组中设置党小组。根据各村人口分布、党员数量,在一个村民小组或几个村民小组建立党小组。目前全旗设置了以村民小组为主体的党小组680个。二是依托优势产业设置党小组。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实现了党组织形式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衔接,放大了管理优势。目前全旗已在符合条件的专业协会分别建立了38个党小组。三是在重大项目上设置党小组。将农村牧区重大项目按环节分段,在段上设置党小组,这些党小组在当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协助相关部门全力为项目服务,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四是按照功能作用分类设置党小组。根据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需要,结合党员个人能力特长、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类型的功能型党小组,党员全员参与,同时吸收一部分群众参加。目前,全旗功能型党小组已成立8个,主要有文艺宣传、道路维护、民事调解、产业化示范等7个类型。

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实现党组织活动常态化。一是突出可操作性,在活动形式上采取分片组织开展。打破过去以党支部为单位的组织党员开展活动的固有模式,实行“小班化”(党小组)教育管理。党组织活动以党小组活动为主体,每个月党小组要进行一次政策学习、组织一次党日活动、开展一次问题梳理。每季度党小组组长要找每个党员谈一次心,组织一次党员评议和点评,并将情况反馈到苏木镇党委。二是突出实效性,在活动内容上实行“群众点菜、党员开单”。具体做法是,首先由各党小组成员收集群众意愿,选定课题编制成“选学菜单”,再由群众依据菜单“点题”,最后由各党小组根据群众的“点题”以及党员实际和形势发展,合理安排活动内容。白泥井镇党委根据党小组活动中群众的意见,在农牧民聚集的户子、农村小商店、候车点建立50个农牧民读报点,深受群众欢迎。三是突出针对性,在活动载体设置上不断创新。在部分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中先行开展了党员身份认知活动,为党员农牧民家庭挂统一印制的牌匾,有1名党员的家庭挂“家有党员”牌匾,有2名以上的挂“党员之家”牌匾,既激发了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又便于接受群众监督。

积极搭建党员联系服务农牧民的桥梁,推进党员帮扶联系农牧民普遍化。开展党员帮扶联系农牧民承诺活动,实现党员帮扶联系农牧民普遍化、制度化、经常化。一是合理划分责任区域。以嘎查村为单位,一个党小组划分一个责任区,一名党员联系1名致富能手、1名科技示范户、1名政策明白人。二是科学界定活动任务。每个党小组对责任区内农牧户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对富裕户重点是加压鼓劲、增强带动力,对中间户重点是引导激励、图谋大发展,对贫困户重点是支持帮扶、在经济上打翻身仗,经党小组会议讨论同意后,向全体村民公开承诺。三是建立健全党员帮扶联系农牧民的运行机制。建立挂牌联系制度、承诺制度、情况登记制度、工作例会制度等工作推进机制,对农牧民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

推行“一统三化”党建工作新模式,让党员做主角,帮助群众解决发展项目难选择、资金难筹集、技术难掌握、产品难销售等突出问题,实现了一名党员带富一批群众;一个基地带动一项产业发展;一个党小组凝聚一方力量的目标。

2. 集成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打造智能和谐城市

集成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相结合,鄂尔多斯实现社会管理手段创新。从建立现代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到构建“数字鄂尔多斯”,社会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确敏捷型转变,从而在精确定位、快速反应、公开监督、多方联动的城市管理模式上进行了深度探索。

“数字城市”建设就是城市的信息化建设。通俗的讲,就是应用信息技术来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城市、服务城市。就趋势而言,这是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的不二选择。“数字鄂尔多斯”建设,是从“数字东胜”开始起步。2008年,“数字东胜”筹划实施。2009年,东胜区开展了以“鄂尔多斯市民卡”项目为依托的“科技惠民工程”,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打造阳光政府为目标的“阳光政务工程”,以信息化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实现“数字城管”的“管理创新工程”,以新建城市级信息中心、完善光纤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可视化管理系统、实现全东胜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信息畅通工程”四大工程建设。至目前,“数字城管”运作相对成熟,在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社会管理上显示出巨大效能。

2010年,“数字城管”在东胜区正式运行。“数字城管”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万米单元网格为单位,将城市划分成若干个责任区域。东胜区“数字城管”管辖建成区22平方公里,共划分成为42个责任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一名城市管理监督员负责巡查、上报城市管理问题,每个责任网格面积约为0.52平方公里。同时,“数字城管”还将城区内所有城市管理对象分事件、部件两大块录入城市管理系统,部件共分为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建、其他设施和扩展部件7大类95小类105099件;事件共分为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扩展事件6大类55小类。“数字城管”系统运转一年来,累计受理各类城市管理类案卷15万余件,结案率从79%上升到94.9%,处置率从78.6%上升到96%。2010年11月,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北京召开的中国第五届数字城市大会上,东胜区“数字城管”项目荣获全国建设领域信息化2010年度优秀工程奖和全国建设领域信息化2010年度突出贡献奖。“数字东胜”凸显的巨大魅力,吸引着“数字准格尔”、“数字伊金霍洛”、“数字康巴什”等蜂拥而起。按照鄂尔多斯市的安排,2011年力争在旗所在地初步建立起数字化管理平台。

其实,早在数字化城市建设之前,鄂尔多斯已经开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打造“全时空、高密度”防控网,以“大技防”换得“大平安”。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举,着力打造技防镇、技防单位、技防街、技防市场和技防社区“品牌”工程,精心编制主要街道、特种行业、单位内部、居民社区、农村牧区治安防控“五张网”,从而构建起“打、防、控”一体化,“点、线、面”相结合的现代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这个由道路视频监控系统、电子警察系统、GPS/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十几个系统组成的信息指挥平台,全面推进了旗区公安局、派出所、社区和各单位的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实现了技防网点与派出所、派出所与旗区公安局、旗区公安局与市公安局三级联网,全面提高了指挥高效和预防、打击犯罪的快速反应能力。现代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立以来,从2005年至2010年每年的社会公共安全感测评显示,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图表说明】数字化服务,在鄂尔多斯建立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中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别是“数字城管”新概念的提出和推广,让鄂尔多斯进入了管理精细化时代。对于难度较大的人口管理,数字化可谓是轻松应对。

3. 重视源头治理,构筑三色民生管理防线

以人为本,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鄂尔多斯从构建和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到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实现从重事后救急、轻源头治理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使社会管理关口前移,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化解在萌芽状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始于东胜区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在2008年实施的鄂尔多斯市平安建设“推典型、创品牌”工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构建起由政法综治牵头,司法行政部门主办,调处中心具体受理,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将、公安、司法、纪检、监察、法院等有关部门分散的调解资源有机整合,充分发挥调解资源的整体效能,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结合起来,形成了“公调对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和“纪调对接”等协调对接机制,积极稳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与此同时,又建立起以旗(区)局为龙头,苏木乡镇办为纽带,嘎查村(居委)、企业工作站为基础的三级工作网络,使有访必接、接后必处、处后必果真正落到实处。“大调解”机制的运行,推动鄂尔多斯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驶入系统化、规范化轨道,使96%的社会纠纷、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如今,大调解工作机制更趋完善。尤其各旗区更是花样翻新,各具特色。

大调解调出了大和谐。而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又使老百姓真正当了家作了主。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在决策前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既看要不要干、又看能不能干,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为此,鄂尔多斯市正在建立”红、黄、绿“三级管理体系。对群众欢迎、条件成熟,稳定风险低的项目,列入“绿色”等级管理,加快推进;对群众欢迎但是对政策有异议,有一定稳定风险的项目,列入“黄色”等级管理,待政策重新研究修订,条件成熟后再行启动;对政策分歧较大,矛盾隐患集中,稳定风险高的项目,列入“红色”等级管理,暂缓推进。2010年,乌审旗先后对13项涉及老百姓利益的重大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估,对其中2项有纠纷隐患的项目予以停建。

数字农业发展建议篇10

(一)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农业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布署,结合农经站工作实际,组织全站干部职工认真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农经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3月底开始,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3月底至4月底已结束。通过深入动员,组织学习培训,各股室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农经工作调研活动。第二阶段从5月上旬至6月底,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等一系列活动,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紧扣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剖析思想根源,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在活动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提高对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端正态度,增强信心,进一步明确了农经工作的目标,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精神和农业局党组部署上来。

(二) 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

1、加强对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农民负担“四项制度”,继续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2、贯彻落实“一事一议”管理办法,做好筹资酬劳监督管理,今年4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省一事一议筹资酬劳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村民筹资上限标准和以资代劳工价标准,报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实施。

3、为更好地做好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宣传,让广大农民全面准确地了解直补政策,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三)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执行力度,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

1、继续贯彻落实《省政府转发农业厅关于做好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意见的通知》,全面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步伐,力争近期能够全面完成补换发工作。

(四)进一步加大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1、配合市财政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全面推行村级财务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会议,并负责起草《**市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市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实施细则》,报**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经市政府申批后下发各县(区),推动各县(区)工作的开展。

2、组织申报2009年省级财政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根据《**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09年**省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市及时布置,认真组织收集审核汇总上报19个项目。

况写成文字材料上报省站。

4、完成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绩效评价工作。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自评。并将绩效评价情况写成文字材料上报省农业厅计财处。

7、组织开展2008年省级示范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对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资金到位、管理使用以及实施进展情况等进行检查验收总结,涉及检查项目项目7个,通过市县两级的检查,没有发现项目资金被挪用、截留等违纪情况。资金到位及时,管理规范。目前,除宁洱县民安村仔猪养殖协会项目还在实施当中,其他项目已按计划实施结束,通过项目实施,部分已初见成效。

8、认真做好项目挂牌工作。截至2008年**市得到省级财政扶持项目35个,为了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根据省财政厅、农业厅项目相关管理要求,市农经站组织各县(区)农经站对2004—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单位全部进行挂牌,设立示范项目标识牌,并指导帮助项目单位开展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五) 加强农经统计工作

2、按时完成上报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计监测分析工作。

(六) 加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信息网络体系

1、开展业务培训情况。2009年5月31日前,全市共举办“数字乡村”工作培训29期,475人次,其中县(区)级11期,69人次,乡(镇)级18期,406人次。

3、网站维护及信息情况。我

4、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工程进度。市农业局分管领导及业务负责人通过网络、电话、报送进度统计表、到实地督查等方式检查促进我市“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使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1、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严格按照农业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认真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

2、加强对村级财务委托工作的督促检查工作及2009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组织实施。

3、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步伐,加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力度,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年初制定的50个的发展目标。

4、认真抓好农业部、省农业厅各项统计报表的培训、布置工作,做好2009年各项统计数据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分析上报工作,做到及时、全面、准确。认真开展下半年农村入户调查工作。重点做好农民收入、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查、资料整理、预测和分析。

5、认真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服务“三农”的信息通道工作。完善和稳定工作机构,加强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下半年市级计划开展技术人员培训一期。

数字农业发展建议篇11

我们一起来看看齐聚“两会”的代表们带来了哪些提案和观点。凤凰网科技为您整理:

马化腾:数字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公园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带来了八份提案。内容涉及数字中国、工业互联网、数字文化、金融安全、医疗健康、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议题之下,马化腾从五个方面切入,提出了具体建议。实体经济领域,数字技术着眼于“工业互联网”,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领域,马化腾建议,通过“科技+文化”融合创新,打造中国特色文化IP;在金融领域,数字技术不仅支持业务创新,也要支持防控风险;医疗卫生领域,用数字技术促进医疗资源和服务能力的平衡发展;马化腾还呼吁,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网络素养,培养面向数字时代的创新人才。

在区域融合发展方面,马化腾建议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区域的决策、产业、文化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此外马化腾还提出了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的建议,建议制定《国家公园法》,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在推动国家公园社区发展和自然环境教育方面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

李彦宏:人工智能、减免税收、公共场所禁烟

在李彦宏此次的提案中,两条与人工智能有关。为实现我国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他提议建议国家出台更大力度的项目、资金、税收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开放人工智能平台,加强新技术落地应用。

在自动驾驶方面,他建议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政府部门出台相关运营政策,加快部署自动驾驶车辆运营,让我国有机会在自动驾驶汽车新赛场上成为汽车产业强国。

在雄安新区的建设上,李彦宏建议政府部门共同讨论,积极探索通过更多特殊政策,如企业优惠政策、人才吸引政策,提升雄安新区的吸引力。此外,李彦宏还提出积极倡导控烟的提案。中国的烟民有3亿多,我国仅有少数城市实施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性法规或者政府规章,李彦宏认为,我国应出台更强有力的政策,把控烟推广到全国。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

雷军:提升“中国制造”品牌全球影响力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长、CEO雷军在今年“两会”上有两个议案。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民营企业已然崛起并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何使民营企业“走得好”、“走得稳”、“走得远”的问题上,雷军建议一方面建立“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护航民营企业“出海”;另一方面,设立“中国制造品牌大使”,助力民营企业实现品牌国际化。

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自主创新能力还需提高。在大力发展中国设计产业、全面提升中国设计水平方面上,雷军建议:一、成立部级设计促进机构,优先发展工业设计;二、在制造业发达城市成立专业设计园区,创造设计业与制造业良好交流大环境;三、大力加强设计人才引进与培养,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四、为对设计投入巨大、带动效果明显、成绩优秀的企业提供政策优惠和奖励;五、升级现有部级设计奖,抢占设计业话语权的制高点。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长、CEO雷军(2017年两会资料图)

刘强东:电商富农、“消费扶贫”

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刘强东带来了三份提案,其中一项是《关于发挥电商富农作用,打造扶贫“新通路”的提案》。刘强东认为,农产品“小”“散”“非标”,农产品品牌发展不足,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都是推进电商扶贫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畅通扶贫富农的电商“新通路”,针对以上问题,刘强东给出了4条建议,促进农产品规模化生产;调动各方资源,实施“扶贫品牌”培育行动;出台支持鼓励政策,加快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宣传,推进“消费扶贫”。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董明珠:制造业、个税起征点、教育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她在今年的两会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制造业、个税起征点和教育。在去年的两会上,董明珠曾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到5000元,而今年再次提议一万。她表示,现在的80后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但孩子的教育费、生活费再加上不少家庭需要还房贷,生活压力较大,她认为起征点提高后,个税应由富人承担。

在制造业方面,董明珠认为,中国制造并不是说高端制造和低端制造,而是制造过程中如何能够自己掌握核心技术,让企业为百姓制造精品。实体经济最重要的就是有工匠精神,要有诚信。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杨元庆:加快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结合

对于人工智能,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人工智能一定要与行业结合,形成真正有效的行业智能,才能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快速融合。

而推进行业智能需要多方发力,一要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二要大力培育行业智能的领军企业,在重点行业推动应用示范;三要建立国家行业智能化应用服务平台,支持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既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层面的突破,也需要加快行业应用的落地;既要“树标杆”,也要“搭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

丁磊:青少年教育、养老、医疗健康

丁磊为今年的两会准备了三个提案,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教育,养老和医疗健康等问题。

其中青少年是他最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目前国内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十分匮乏。丁磊建议,希望用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把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全国的各个角落。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丁磊

王小川:5-10年内建设数字家庭医生

首次参加两会的搜狗CEO王小川认为,医疗改革是民生的头等大事,新医改九年来,国家投入巨大,但“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

他认为,医疗改革可以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互联网触达用户的优势,将优质资源与患者连接,提供“核心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数字家庭医生”三级供给模式,提升医疗效率和准确率。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新型医联体。王小川希望,在5-10年间,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个数字的家庭医生。

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CEO王小川

姚劲波:“三农”信息化、优化产业环境

规范租房市场、残疾人就业

58集团姚劲波此次围绕民生及社会发展带来了4个提案。针对当前农村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姚劲波希望政府部门进一步鼓励科技创新,完善网络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服务业服务标准化制度缺失、创新人才引流难等问题上,姚劲波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放开新服务业市场准入,营造公平发展环境。

此外,在租房市场上,姚劲波建议政府从住房租赁制度建设上,推动“租售并举”等制度的落实,逐步使租房居民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获得与买房居民同等的待遇,也希望在法治手段上,遏制各种租房乱象,加快补齐租房市场立法领域的短板。在关于利用互联网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建议案中,姚劲波认为相关部门可以开展网上技能培训,以线上线下协同模式,助残疾人就业创业。

全国人大代表、58集团CEO姚劲波

周鸿祎:建设网络强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巨大

数字农业发展建议篇12

7月19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出席并作主旨发言。孙寿山的主旨发言中,对2011年以来我国在数字出版产业的进展给予了总结,对当前数字出版亟待解决的难题给予了深度的解析,并对未来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提出了切实的建议及措施。

同时孙寿山还指出,2011年是实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数字出版自诞生以来,迎来最好发展机遇的一年。在党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内容、平台、渠道、技术、终端五大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已步入了稳步发展的轨道,向“十二五”期末数字出版总产出达到新闻出版业总产出25%的目标,迈出了更为坚实的步伐。

孙寿山的此次发言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他们纷纷表示对我国数字出版蓬勃发展信心备增。

产值再创新高,人心大振

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本届年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了《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规模达到1377.88亿元,比2010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2011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28.34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冽为2.06%。报告认为,单纯地将纸质出版物数字化,难以在市场中立足,应在原创内容上发力,开发出更多适合数字出版的内容,才能在市场中保持立足之地。

报告中还指出:在过去一年里,我国数字出版呈现以下特点:数字出版内容开发更有针对性;数字出版应用技术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数字出版平台竞争加剧、服务升级;数字出版渠道有了新的拓展;数字终端产品日趋丰富;数字版权保护体系逐步完善;数字企业进入壁垒开始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日益增多,而未来需要在加强深度阅读内容开发、提高数字创新能力、建立产业链协商机制、加强市场整合力度、规范数字版权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

齐心协力,共创繁荣

本届年会,各部门领导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也一直坚守在年会现场,主论坛、分论坛、圆桌会议全程参与。

本次年会共召开了主论坛二十余场,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李朋义和中国科学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柳建尧发表的主题演讲,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刘程勇的《以工程带动产业升级,科技推进文化创新》、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的《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中的定位》等一个个精彩的报告,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报告内容无论从深度上还是从高度上都有了显著提升,演讲者对于自身的商业模式,对于整个行业的未来走势,都有了更加清醒理智的分析和判断。可以看到,近两年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平台运营,抑或是技术研发;无论是教育领域,还是少儿图书,抑或是数字期刊;无论是模式创新,还是阅读体验,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产业链各环节对数字出版的发展思路更加开阔,产业链各环节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数字出版阵营不断壮大。

20日上午的圆桌会议上,与会代表提出各自对于发展数字出版的见解。能够可喜地看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形成差异化发展特色,2011年,9家基地共实现营业收入419.71亿元,占数字出版营业收入的30.5%,产业集聚效益明显,其中,上海张江数字出版产值达到150亿元。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可以看到相比以往,传统出版业参与数字出版的热隋和参与程度都有了进—步提高,积极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并已取得了初步进展。虽然现阶段仍面临一些困惑和问题有待解决,但无论是数字出版集团还是出版传媒集团都表达了对数字出版的强烈期许。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