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9 09:21:12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篇1

仓储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仓储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客户满意度。仓储企业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建立高效智能化信息平台,并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把物联网技术同企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有效衔接起来。

一、仓储信息能力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关系

数字化技术应用手段的日臻完善给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把从事运输、保管、装载、仓储管理等不同类别的物流企业水平连接在一起。

从相关文献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仓储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如果想要保持市场占有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运营模式,引入一种新的技术,物联网技术作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推进的新型智能技术得到了政府大力扶持。宁波的物联网技术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并且那些竞争优势相对较高的物流企业正在导入物联网技术中的若干技术,如RFID技术、GPS技术、GIS技术、WSN技术、ITS技术等。宁波的物流企业仓储信息系统管理中也在采用物联网技术,效果良好。相比之下,宁波生产型企业的库存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相对较低。

目前,物联网技术还仅限于在独立的仓储配送中心内部联网应用,仍然是独立的、局限的智能仓储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将这些独立的智能仓储系统联网,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互通互联,组成真正的仓储物联网。在智能仓储基础上产生新的变革,带动仓储信息化的革命。

二、仓储信息能力与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模型建立与分析

根据上述有关仓储信息能力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国内外现状分析以及相关理论考察,我们知道仓储信息能力与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之间存在着重要关系。这里我们借鉴了学者们对信息能力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仓储信息能力下信息创造能力、传播能力、反应能力。

我们设立了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仓储信息创造能力将会影响仓储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

假设2:仓储信息传播能力将会影响仓储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

假设3:仓储信息反应能力将会影响仓储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

为验证上述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设,我们采用了因子分析法、相关关系分析法、方差分析法(ANOVA)、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模型验证及假设检验。

本文以宁波仓储企业为调研总体,总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了86份,其中经筛选有效问卷为67份。在调查中,我们对调研的企业进行了相关的分类。按照规模划分,主要分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按照企业的性质划分,具体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按照调研对象的身份,我们主要划分为高层管理、中层管理、一线人员。在被调研的企业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且企业性质以民营企业居多。被调查者中,一线人员居多,高层管理人员占的比例最少。

根据资料,我们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设计的理论变量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统计分析。首先,对所测量的项目进行因子分析,输出的KMO值为0.658,卡方值为538.476,Sig.有效性为0.000。

通过成分矩阵分析,我们发现原来问卷调查设计的模型变量组合与SPSS分析有出入,所以对变量进行了筛选。

为研究宁波仓储企业信息能力与物联网技术应用这两个定距变量之间是否相关以及相关程度如何,我们对研究中涉及到的4个变量进行相关关系分析。

我们以仓储信息创造能力、仓储信息传播能力、仓储信息反应能力这三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以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如表1所示:

在ANOVA分析中F值为23.054,显著性水平为0.000,所以以仓储信息创造能力、仓储信息传播能力、仓储信息反应能力为3个自变量,以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有效。在信度分析中,我们还得出对仓储信息能力影响最大的是仓储信息反应能力。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当显著值小于0.05时,该项假设成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上述三个假设中假设1,假设3成立,而假设2仓储信息创造能力将影响仓储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该假设不成立。

三、结论与对策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1)仓储信息创造能力、仓储信息反应能力将会影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其中影响最大的为仓储信息反应能力,其次是仓储信息创造能力。

(2)仓储信息的传播能力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没有影响,但是根据定性分析此项结果与我们实际有所出入,推断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所调查的企业太少,导致最后结果不具有代表性;二是仓储企业虽然对信息重视程度很高,但是缺乏对仓储信息的传播能力的理解;三是由于企业缺乏对物联网技术的认识。到底是哪种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根据研究结论我们提出了如下讨论问题:

1.仓储企业如何建立和完善物联网信息平台;

2.仓储企业如何结合市场响应,探索仓储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模式;

3.仓储企业如何强化仓储产品及服务的竞争优势。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和讨论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1)建立和完善物联网信息平台

在政府及相关主体的协助下,仓储企业应尽快构筑物联网信息平台。

(2)结合市场响应,探索仓储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模式

积极面对物联网时代崭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并提出市场知识导向和技术信息导向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提高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创造能力和传播能力,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3)为强化仓储产品及服务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对可共享市场信息的创造能力,并制定出企业产品竞争优势强化方案,设定具体计划和目标,提高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创造能力和传播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晓钊,王继祥.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53-59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篇2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发展物流金融业务,一些企业已取得较好的业绩。如中国外运集团2007年监管货值超过1000亿元。三方合同1000多份,协助银行提供授信超过250亿元;国内首家成立贸易融资部的深圳发展银行,其物流金融业务已占其资产业务的半壁江山。实践证明。物流金融产品对于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控制银行风险以及推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物流金融可视为这样一种有效的机制:将银行难以认可的企业动产转化为能被银行认可的动产质押物,为中小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这一机制实现的关键在于物流企业提供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所必须的动产保管、价值评估、去向监管和信用担保等服务。

物流金融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金融服务产品,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和适当的市场营销策略对物流金融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从目前我国物流金融业务的实践来看,其实质就是物流企业受银行的委托现场管理质押标的物,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向借方企业提供货权质押融资的一种业务。业务过程包括三个主体企业:借方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三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商业银行是资金的提供者,通过向借方企业收取利息作为收益;物流企业是质押监管服务和仓储管理服务的提供者,质押监管向银行负责,也可向借方企业收取仓储管理服务费用;借方企业是需求方,以货权质押的方式获取贷款,向物流企业支付监管费用,向银行支付贷款利息。

在目前我国的金融环境中。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物流金融市场是供方市场,银行处于主导地位,具有较强的谈判权和较高的市场地位,主要原因是:①银行所掌握的信贷资源多数情况下是紧缺性的,且开展物流金融的银行数量较小,行业竞争水平不高;②物流企业的质押监管服务要得到银行的认可才能作为借方企业的质押监管方,因此,在质押监管方(物流企业)的选择上,银行的意见起决定作用。

在银行为主导的情况下,银行是价值链的驱动者,但是对物流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不利因素,原因在于:①银行在业务开拓方面较为保守。不愿承担较高的风险;②银行的谈判地位、谈判成本较高,沟通效率较低;③银行有信贷额度限制,在客户开发方面存在局限性。

物流金融的市场营销

通过对三者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借方企业是物流企业的客户。由于银行具有对物流企业的选择权,实质上银行是物流企业的客户。可见,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物流企业将是物流金融市场营销的实际推动者,也是市场营销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除物流企业之外,银行也应进行相应的市场营销活动,其营销重点在于充分了解服务区域内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对企业融资需求进行合理定位,提出适合的物流金融产品组合,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配合物流企业,运用适当的营销手段。把银行产品有效地导向目标客户。目前,国内多家商业银行根据服务地区的企业特点,分别推出不同的产品组合,如华夏银行推出的物流金融产品组合包括核定货值质押融资、非核定货值质押融资、货权质押融资、未来提货权仓储监管融资、未来提货权保兑仓融资。

本文对广东南储仓储管理有限公司物流金融业务的市场营销战略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

广东南储仓储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上海期货交易所及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南储公司以仓储业务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衍生服务,其中包括期货交割、仓储管理输出、仓储融资等创新型业务,已成为华南地区有色金属物流中心、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及国内仓储融资、仓储管理输出业务的领先者,2007年货场吞吐量达250万吨以上,在国内有色金属仓储业名列前茅。在仓储融资业务方面,南储公司与深发行等10多家国内外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2006年底,累计合作企业600余家,现有监管的质押物价值近120亿元。

1、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南储公司进行物流金融市场营销,其目的是获得银行的认可并争取借方企业客户。目前,物流企业所提供的质押监管服务作为一种产品,其生命周期也可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时期。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已开始进入物流金融业务的成长期,而多数地区尚处在物流金融业务导入期。

南储公司要获得银行的认可,首先必须了解银行的需求。银行选择物流企业为监管服务提供者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物流企业的专业资格、信用水平、规模和实力、历史业绩、管理水平等。所以,银行一般会考察物流企业的品牌和规模优势、对行业的了解程度、对借方企业的了解程度、服务水平等。

借方企业是南储公司的客户,在考察南储公司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南储公司与银行的关系(银行的认可是关键因素)、价格水平、品牌和信誉、服务水平、监管方式的灵活程度等。南储公司应采用适当的方式与企业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

分析南储公司的竞争对手,要考虑企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能否获得独特的、难以替代的业务能力。南储公司具有三个线路的铁路货场,相对没有铁路线路的物流企业。具有难以替代的运输成本优势,因为有色金属大多采用铁路运输。同时,南储公司在长期经营中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保持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另外,以南储公司目前的经营规模、企业实力和良好的仓储条件,易于取得银行的认可。但由于目前物流企业从事物流金融业务的门槛并不高。质押监管业务的行业竞争强度迅速提高,因此,作好市场营销工作对南储公司的物流金融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SWOT分析

在此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详见表1。

SWOT分析法是分析市场营销关键问题常采用的方法。本文利用该分析法对南储公司市场营销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适当的营销策略,分为珠三角本地和全国范围两类策略:

(1)在珠三角地区,业务开展的难度较小,同时监管的难度也较低,但会受到银行业务开展状况的制约(国内银行通常比较保守),同时竞争对手也会大量跟进。采取的对策为:与更多的银行进行谈判,争取更多的银行开展此项业务;主动寻找有监管融资需求又能达到银行信贷要求的客户。以增强和银行的谈判能力。

(2)在国内其他地区,南储公司拥有开展业务和与银行合作的经验,并拥有大型客户(如志高

空调)需求;但需要和银行继续谈判,业务开展的成本提高。监管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主要对策为:先在某些有优势的地区和客户进行试点;调整监管方式,改驻仓监管为巡查和电脑对帐方式;与异地的公共仓谈判,进行业务合作。

3、一对一营销策略的应用

质押业务给借方企业提供的是服务产品。因此应重视顾客导向。采用一对一营销策略适用于南储公司的市场营销过程,可分为六个步骤:需求分析阶段、初步方案阶段、资料收集阶段、项目内部评审阶段、协议签订阶段、实施进驻阶段。

(1)需求分析阶段:所有的物流金融项目都进行独立的需求分析。一般由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到实地进行详细的访谈和调研。初步收集相关资料后对其作出系统评估。调研的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质押物的基本情况、仓库情况及质押物标签、企业申请融资的用途和还款能力、授信企业员工表现等。

(2)初步方案阶段:首先明确主要的监管条件,如收费的细节问题,落实合同条款并解决双方有争议的问题,向企业提出监管工作条件,落实业务衔接等细节问题,明确监管人员的办公条件等;然后作成书面的初步方案。

(3)资料收集阶段:收集企业(或公共仓)的基本资料、公共仓库租赁(仓储)合同复印件,以及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仓库所有权证明。如果企业的仓库是租赁的,需与仓库所有权人签订《同意转租函》;若监管物需要买保险的,应要求企业购买保险,并将被保险人更改为物流企业。

(4)项目内部评审阶段:在备齐项目所需资料后,编写《项目评估报告》;以评审会的形式向公司的项目评审委员会报告;经委员会同意后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篇3

仓储商务是仓储经营人利用其仓储保管能力向社会提供仓储保管产品并获取经济收益的商业行为。商务活动是企业对外的一种经济交换活动,因此,若企业自营仓储则不发生仓储商务活动。

仓储商务活动是企业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体现,其内容包括制定企业经营战略、打造企业形象、市场调研和市场开拓、商务磋商和签定商务合同等。

(1)制定企业经营战略。仓储企业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一支合理高效的商务队伍、一套完善的商务管理和作业规章制度、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因此,在全面了解企业资源的情况下制定企业经营战略,对仓储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制定企业经营战略时,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以及市场对仓储产品的需求和供给状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合理制定企业经营发展目标和经营发展方法。

仓储企业可以在总体经营战略的基础上选择租赁经营、公共仓储、物流中心或者配送中心,或者采用单项专业经营或者综合经营,实行独立经营或者联合经营的经营定位。

(2)市场调研和市场开拓。市场调研是企业进行有效经营决策不可缺少的一步,市场调研的资料和结论往往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仓储企业市场调研的目的在于寻找和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对市场进行分析并合理选择商业机会。仓储企业市场调查的重点应放在仓储市场的供求关系、仓储服务需求方的需求变化、同行业的竞争状况等方面。

市场开拓的目的在于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挖掘有潜在需求的客户,并与之建立业务关系。市场开拓可采用广告宜传、人员促销、关系营销、企业联系等方法。企业也可结合有效的市场开拓进行企业形象宜传。

(3)商务磋商和签定商务合同。合同是市场经济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综合体现。仓储企业经营人应本着诚实信用、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与客户进行商务沟通和商务谈判。由于物资仓储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且在保管的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到加工处理、分拆等作业,也有可能涉及到仓单持有人的第三方关系,为了避免产生争议,商务磋商的内容应该尽可能条款细致、内容充分。双方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应该订立较为完备的商务合同,以明确仓储合同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为仓储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保障的法律依据。

(4)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是双方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阶段,也是仓储企业实现其经济利益的阶段。对于一项仓储商务合同而言,其履行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关键环节:存货人交付仓储物、保管人接收仓储物并保管仓储物、存货人提货、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用。

2 仓储商务管理的目的

仓储商务管理是仓储经营人对仓储商务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过程,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仓储商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最充分地利用仓储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为:

(1)满足社会需要。仓储服务是社会生产和发展的结果,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仓储服务会提出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因此,仓储企业需要加强仓储商务管理,有效地开发市场、挖掘商业机会、跟随市场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服务水平,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自己的产品被社会接受。

(2)充分利用仓储资源。企业进行商务管理就是要获取更多的商务机会,并实现这些商务机会。机会能否变成企业利润,离不开企业的核心产品――即仓储服务。因此,仓储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包括仓储能力和作业能力、资金能力和人力资源等,获取最多的商业机会。

(3)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仓储企业通过商务管理采取先进的经济管理理论、现代化技术、有效的经营方法,能最大程度控制和减少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商务管理积极开拓市场、需求商务机会,能提高企业收益。因此,通过仓储商务管理,最终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4)减少风险。企业的经营风险绝大部分来自于商务风险,高水平的商务管理就在于避免发生商务风险。仓储企业通过严密的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严格的合同管理、规范的商务责任制度,可以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5)打造企业形象。仓储企业通过有效的市场宜传、人员管理、合同管理等商务管理手段,可以打造诚信、高效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任何仓储企业都应该将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目标。

3 通过加强仓储商务管理提升仓储企业竞争能力

仓储商务管理是仓储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包括对参与商务工作的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提升仓储企业竞争能力。

具体而言,仓储企业实施仓储商务管理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市场管理。仓储企业要广泛开展市场调查和研究,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广泛开展市场宣传,使仓储服务能切合市场需求。

(2)资源管理。仓储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仓储资源,为企业创造和实现更多的商业机会。

因此,要合理利用仓储资源,做到人尽其财、物尽其用。

(3)制度管理。高效的商务管理离不开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仓储企业应该在资源配置、市场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建立和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到权利、职责明确。

(4)成本管理。一方面,企业应该准确进行成本核算、合适确定价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降低交易成本。

(5)合同管理。仓储企业应该加强商务谈判和合同履行的管理,做到诚实守信、依约办事,创造良好的商业信誉。

(6)风险管理。仓储企业通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严格的合同管理,以及规范的的商务责任制度,可以妥善处理商务纠纷和冲突,防范和减少商务风险。

(7)人员管理。商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形象,因此,商务管理还应该包含对商务人员的管理。仓储企业应该以人为本,重视商务人员的培训和提高,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商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同时还要加强对商务人员的监督管理,创建一支高效、负责的商务队伍。

【参考文献】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篇4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110-02

本文以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以下简称华中分公司)为例进行研究。华中分公司成立于2008年,负责中国石化在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四省一市”区域市场的化工产品销售,肩负着中国石化在中部地区化工销售市场“开疆拓土”的重要职责,经过几年的运作,已初步建立起物流运营体系,物流运行的效果也令人满意。但是,随着产能的不断增加和区域内市场的逐步打开,2013年华中分公司区域内的产能和经营量基本都实现了翻番,现有的仓储网点和基础条件将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对未来的仓储网点进行布局规划,确定不同的仓储角色定位,以适应公司的不断发展。

1仓储网点角色定位

在物流系统设计中,如果能得到服务或成本优势的话,一个仓库应当被建立。但该仓库的角色如何定位,数量和地理位置如何确定是由客户、制造点与产品要求所决定的,因为仓库代表着一个公司赢得时间与地点效益的总体努力的一部分。根据TOC的管理思想,通过对产品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的分析,华中分公司物流运行的瓶颈在于企业与客户两端。其中,企业库存压力大,发运能力不强;客户资源不足,市场竞争激烈,客户对物流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本文从客户和企业两个角度出发,立足华中地区市场情况和物流资源特点,在未来仓储布局规划中将仓储做了四种角色定位,来促进华中分公司物流结构的优化,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企业品牌服务效益的双丰收。

(1)战略资源库:以抢占市场,延伸网点功能为主,缩短物流对市场的反应时间。该类仓库应以使用大面积库容,保证最低安全库存为主,保证市场低迷时有库容存货,市场好时有库存供货。

(2)市场调节库:在市场占有率较高地区,贴近市场建立中转仓库,发挥仓库的市场辐射功能。

(3)市场拓展库:在产品需求大,而中石化市场占有率低,且资源分布不在本地的地区,设立仓库,拓展市场。

(4)企业周边库:立足于生产企业周边,应对企业临时堵库情况的发生。该类仓库应以短期租赁方式为主,保证企业后路畅通,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物流成本。

2仓储网点布局区域性分析与选址

21市场占有率区域性分析

湖南地区。湖南地区固体产品市场占有率为30%,液体产品市场占有率为79%。该地区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主要市场集中于长株潭地区。湖南地区生产企业有巴陵石化和长岭炼化。应设置市场调节库和企业周边库满足企业出厂需求。

湖北地区。湖北地区固体产品市场占有率为49%,液体产品市场占有率为57%,为中石化传统优势市场地区。中石化的销售策略,能直接影响区域市场销售。湖北地区有武汉石化和荆门石化两家生产企业,同时武汉乙烯项目建设即将投产,短期内产品的供应链会出现一个剧增,为保证企业生产后路,同时提升客户服务,需建立有调节市场功能的仓库。

河南地区。河南地区固体产品市场占有率为32%,液体产品市场占有率为38%。受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投产的影响,河南地区产品流向增加,河南地区仓储入库量需求将增大。可以考虑从两个角度进行设库:一是产品主要集散地在郑州地区,需建立有一定市场调节能力与周边辐射能力的市场调节库。二是河南地区有洛阳及中原两大生产企业,为保证企业后路畅通,需在企业周边建立一定容量的企业周边库。

川渝地区。川、渝地区固体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和15%,液体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6%和5%,市场占有率较低,且与同行对手竞争激烈,此外川渝地区市场较远,无法进行有效的长距离配送,必须有仓库进行中转,因此,需在该地区建立相应功能的市场调节库和市场拓展库。

22产品主要集散地分布与运输条件对比

根据华中分公司《化工产品市场调研报告》,华中区域固体产品主要集散地为:武汉、洛阳、郑州、长沙、重庆、成都。液体主要集散地为:武汉、长沙、郑州。

为了进一步确定网点的位置,对华中地区各运输枢纽的运输条件进行了对比如表1所示。

通过比较可知,除郑州以外,其余城市都具备良好的公路、铁路、水路能力,是华中地区的运输枢纽,能够实现物流多式联运。郑州作为铁路大枢纽,运输上有重要的地位。

23网点选址

依据产品集散地的分布和各地区所具备的运输条件,可选取武汉、郑州、重庆、成都、长沙这五个城市,作为华中地区的重点网点库的所在地城市,实现网点库的整体布局。

3仓储网点总体布局方案确定

通过选址的确定,下面对华中仓储网点分近期和远期进行规划:

近期:以京广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重点发展郑州、武汉、成都、重庆、长沙5个物流运输城市,以武汉为枢纽和核心,以生产企业周边库为后盾,在市场集中的区域配备若干市场调节库,在战略位置显著、市场占有率低的重庆地区设立市场拓展库,逐步完善“一纵一横,两翼齐飞,全面发展”物流发展架构,实现物流网点全面覆盖。

根据仓储需求预测,结合仓储HSE要求,仓库按08吨/平方米的面积使用系数测算所需租赁仓库面积。近期(2014—2015年)仓储规划方案如表2所示。

远期:依托华中铁路、水路优势,在武汉设立战略资源库,待条件成熟后,完成重庆市场拓展库、郑州市场调节库向战略资源库的转变,并在贴近市场的地区配置若干个具备二级配送功能的市场调节库,逐步取消企业周边库,形成由武汉辐射湖北、湖南、江西,重庆辐射四川、云南、贵州,郑州辐射河南、河北、山东的多级物流网络,打造华中区域仓储布局“铁三角”,形成华中区域三个新的市场增长极。远期(2016—2020年)具体方案如表3所示。

4结论

通过布局的规划和设计,华中分公司可以考虑重点在武汉、郑州、重庆设置战略资源库,实现网点全覆盖。随着仓储与运输的运作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仓储网点还可以逐步实现向配送中心的转变。在市场集中、运作量大、产品品种多、客户稳定、运输资源丰富的区域设立管理精细化、功能完善化、操作机械化的现代的配送中心,实现网络的集约化。但建立配送中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柴继锋,王华对构建现代石化物流网络的思考[J].国际石油经济,2009,11(8):51-52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篇5

引言

随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增加基础物流活动中的高附加值成为许多企业所关心的问题。一般的基础物流活动包括仓储和运输,从目前的仓储物流企业看,大多数仓储业务依旧是提供简单的货物堆存服务。仓库功能单一,盈利模式单一,投资回报率低。当前实践表明,单一的仓储型物流企业是一种低端的、低利润的服务行业,发展前景堪忧。转型创新业务、寻求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是仓储型物流企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仓储型物流企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这就需要其突破传统功能的局限性,为客户提供多种多样的增值服务。基于此,本文结合金融物流的创新,探究仓储物流企业开展金融仓服务的切入点和运作模式。

金融仓储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对金融仓储的相关理论研究甚少,就目前可查询到的6篇研究文献看,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金融仓储的概念及业务种类”等方面。如孙颖、唐春宇认为金融仓储是指专业服务于金融业,为银行信贷提供第三方动产抵质押管理的专业仓储服务(孙颖、唐春宇,2010)。陶永诚(2010)认为金融仓储是指为金融机构相关业务提供第三方动产抵质押管理的专业仓储服务活动。对于金融仓储的具体业务种类,姚星恒(2010)、黄宁(2010)认为金融仓储的核心业务即动产监管和仓单质押。郭延安(2010)认为金融仓储业务模式可以归纳为:仓单质押监管模式、动产监管模式、授信融资监管模式和垫付货款模式四种。吴金旺(2010)认为金融仓储是创新的产物,它为银行提供动产抵质押品的仓储保管、监管、咨询等服务,银行行使抵质押物的占有权,使银行贷款更安全、企业融资更方便。陶永诚(2010)认为金融仓储的具体业务有:一是动产抵质押存放、保管与价值评估;二是动产抵质押价值标准设计;三是动产抵质押品价值动态监控与风险提示;四是受银行及借款企业委托,开展动产抵质押品变现操作,或辅助提供动产抵质押品变现信息和操作建议。学者们普遍认为金融仓储业务是指为金融机构提供仓储方面的技术支持,以保证相关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本文认为典型的金融仓储业务不仅有物流活动中的融资,还应包括动产质押中货物的评估与监管、仓单质押中仓单的开具等。本文旨在讨论金融仓建立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金融仓的的运营主体、切入点和运营模式。

金融仓理论基础与内涵

(一)金融的核心是等价物的融会贯通

随着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演变成了货币形式,货币作为商品价值的体现,其本质是替代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传统的金融机构,其最基本的业务是将社会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吸收公众存款),然后出借给急需资金的人(发放贷款),是货币资金供需双方的中介人,其宗旨是促进货币资金的融通。正如陈志武教授所说“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而由价值理论可知货币只是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形式,代表的是商品的价值。所以从本质上来说,金融意指商品价值的融会贯通,或者是可以代替商品价值的等价物的融会贯通。

随着市场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活动被纳入到金融范畴之中,而不再仅局限于货币交易。例如在国际贸易远洋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海运提单,虽然它不是货币,但同样具有金融属性。海运提单是代表在途货物价值的等价物,转让提单便转让了货物的所有权。正因如此,海运提单能够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流通,发生价值的交换。

(二)仓储是供应链物流整合的基础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本质是整合,在货物流通过程中,有效整合其移动、储存等物流作业以及叠加在其上的商流、资金流,可以使供应链物流的价值最大化。位于供应链中的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组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这其中仓储是功能网链的基础(亦或是载体)。通过供应链的整合,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使仓储产生新的金融属性。仓储型物流企业在金融机构的协助下,可以有效地组织和调剂供应链中货币资金的流动,为企业提供融资、结算、保险等服务,为供应链物流的运营提供有效的资金占用转移,实现新的价值交换和流通。这种商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机结合,使供应链中的不同企业获得了高附加值。

(三)金融仓的内涵

金融仓是具有金融功能的仓库,是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仓储型物流企业。这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仓储物流企业为金融机构提供相关的服务,成为某项金融活动的一部分,以保障融资、结算和监管业务的顺利开展;二是仓库自身开具的仓单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扭转。正如海运提单是在途货物的等价物一样,仓单也是仓库中货物的等价物,《合同法》规定仓单是提取仓储物的凭证,《物权法》则明确定义仓单为一种有价证券,从而在法律上认可了仓单的流通性。

金融仓运作模式分析

(一)仓储物流企业开展金融物流服务的条件

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环境日趋严峻,行业间竞争加剧,单一的仓储业务已经难以支撑仓储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物流服务形态由基础向整合、由粗放向精益的趋势已经成为必然。文章认为传统的仓储企业在开展金融仓服务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经金融机构认可的用于存放质押货物的仓库;对货物具有所有权或占有权;有采购执行或分销执行等形式贸易业务支持,或者有某种商品的权(该商品必须是便于流通,具备透明稳定的市场价格体系);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或强大的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可能面临资金链将断,或资金周转不济的企业,其对资金有需求的渴望;合适的质押物选择,质押物应合法,有较好的流通性和变现能力;仓储物流企业有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和有一定操作经验的业务人员,科学的业务实施流程体系以及严密的合同、业务等管理制度。

(二)仓单增值服务

仓单增值服务是指仓储物流企业接收到货物并检验合格后,为货物所有人开具代表货物价值的仓单,此仓单能够在特定的市场上进行流通或者作为银行进行仓单质押贷款发放的凭证。

1.期货交割库中的金融仓服务。期货交割库中的金融仓服务是利用仓库开具仓单并能够在期货市场上流通交易而获利的一种业务(见图1)。例如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铜的指定交割库有上海国储天威仓储有限公司、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这些仓储物流企业开具的仓单被称为标准仓单,不仅能够在交易所进行流转交易,还可以在交易所之外的市场上进行融资。交割仓库这一项增值业务可以为仓储物流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还是以铜交割仓库为例,来自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铜交割仓库除收取0.40元/吨*天的仓储租金外,还会收取进库费、出库费、过户费、分检费等一系列其他费用,如表1所示。

2.电子现货交收仓库的金融仓业务。电子现货交收仓库的金融仓业务是指仓库开具的仓单能够在电子现货市场上进行流通交易。电子现货市场是以现货仓单为交易对象,通过计算机网络在相应的电子平台上进行集中竞价买卖,统一撮合成交,统一结算付款。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该交易所上市品种包括原油、PTA、聚酯切片等20多种,每种商品都有若干个交收仓库。如PTA指定交收仓库包括国家物资储备局浙江八三七处、杭州临港物流有限公司等五家交收仓库或交收点。由交收仓库开具并经交易所确认过的仓单——《存货凭证》便可在交易所进行流通转让,实现货物价值的转移。另外,《存货凭证》还可作为凭证向交易所合作的银行申请质押贷款,如“民生银行—渤海商品交易所存货凭证质押融资”产品、“渤海商品中间仓交易商融资”产品等。电子现货交收仓库金融仓业务流程与期货交割仓库金融仓业务流程类似。

(三)动产质押监管服务

动产质押监管服务是指银行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之时,需要仓储物流企业对债务人提供的质押物进行监管,以保证货物的安全。在这种模式下,金融仓主要为银行的物流金融业务提供技术支持,以保障物流金融整个业务的完成。仓储物流企业需要保证货物不出现物理上的损失以及丢失被盗情况的发生,否则将会担负起质押物的赔偿责任。按照是否允许质押物中途替换的不同,又可分为静态质押监管和动态质押监管。前者是指在质押期限内,不允许债务人对货物进行替换,直到债务人归还借款。后者是指允许债务人在质押期限内对质押的动产进行替换,只需保证质押物的总价值维持在额定水平之上。对于动态质押监管业务来说,仓储物流企业不仅需要完善的监督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还需要一定的动产评估能力,以保证对动产价值进行准确的核定,保障债权人的利益。此类金融仓的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动产质押监管费已成为一种新的盈利模式,目前监管方主要实行定额费用收取办法,如与工行合作的监管费每笔最低不少于5万元,与中行合作的中远物流每年则不低于20万元。

除上述金融仓服务模式外,还有统一授信模式下的金融仓服务、采购、分销执行的金融仓服务等。仓储物流企业应选择合适的服务种类,增强风险意识,加强信用管理,由内而外,由小及大地做好仓储金融服务转型,以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颖,唐春宇.金融仓储:中小企业发展的“输血器”[J].浙江金融,2010(7)

2.陶永诚.金融仓储的经济效应及其发展的思考[J].浙江金融,2010(3)

3.姚星恒.国外金融仓储的理论与实践[J].浙江金融,2010(3)

4.黄宁.基于金融仓储理论与实践在各国的表现初探[J].金融经济,2010(22)

5.郭延安.金融仓储业务模式及其风险防范探析[J].浙江金融, 2010(3)

6.吴金旺.我国金融仓储业发展的环境分析与对策建议[J].浙江金融,2010(3)

7.王耀球,施先亮等.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周凌云,赵钢等.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9.谢元态,池泽新.货币金融学原理[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0.陈秋明.论担保机构的金融属性[J].改革与战略,2007(4)

11.刘迪.从运输和贸易的角度谈提单的属性[J].商业研究,2009

12.白钦先,.国债金融属性的理论分析[J].武汉金融,2008

13.华嘉机构课题研究小组.金融的本质是什么[J].科技智慧,2010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篇6

项目化教学是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课程项目化改造按照企业(行业)调研——调研分析——确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形成学习情境(项目)——教学实施——对比分析的路径推进。在学习领域的整体设计上,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运输业务为载体,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通过任务驱动构建课程项目体系。

二、《仓储与配送》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明确课程的地位和培养目标

仓储与配送是物流的两大主要功能,《仓储与配送》课程是研究物资流通领域物资储存保管与配送规律的一门科学,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也是重要的专业技能课,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讲授本课程,并参加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物资储存、保管和配送规律,并将其运用到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实践中去,以保证物资在仓储保管与配送过程中质量完整、数量无损。

《仓储与配送》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较系统的仓储管理和配送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具有为仓储管理与配送的整个生产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的初步能力。了解有关仓储管理的规章制度,掌握仓储业务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学会合理布局和进行仓库的规划、建设;掌握各种物资的保管技能;牢固掌握仓储安全管理知识;并了解保税仓库情况。了解配送的概念、分类、环节;了解配送中心运作管理。掌握配送组织方法、配送运输技术和配送商务管理要求等。

(二)《仓储与配送》课程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路

《仓储与配送》课程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商品入库管理;商品储存规划及商品养护管理等项目主题,每一个项目为完整的一个工作过程。通过模拟仓储与配送活动的工作情境,把工作过程采用项目化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认识到每一项仓储与配送活动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仓储与配送》课程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要点

将职业能力标准充分结合到教学内容中,把职业能力标准细分为知识目标(应知)和能力目标(应会),并以之作为我们物流教学的培养目标,将能力目标细分为具有商品出入库管理能力、商品储存规划及养护管理能力等能力。同时把这些能力目标融合到基于物流工作过程而划分的任务中去,然后通过这些任务的驱动,真正让学生掌握真实物流行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掌握相应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样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就有了很实在的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增添了砝码,工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

(四)《仓储与配送》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施

对《仓储与配送》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标准出发,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商品出入库管理、商品储存规划及养护管理等项目主题,每一个项目为完整的一个工作过程。从职业情境中的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每个学习情境包含多个不同的工作任务,通过多个不同工作任务的训练,把该学习领域的所有知识点都涵盖进去。秉承我院“工程教育、职业取向”办学理念,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仓储与配送》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课程坚持项目化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以仓储与配送管理工作过程为主线,形成教学内容的逻辑框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各项目注重知识和技能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注重技能训练,注重体现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的相互结合。在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注重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实施过程。

1.将职业能力标准细分:①具有仓储与配送市场调研能力;②仓库机械设备的识别与应用能力;③商品出入库管理能力;④商品储存规划及养护管理能力;⑤库存管理与订货技术方法;⑥配送中心系统设计能力;⑦配送中心作业管理能力;⑧配送运输路线优化能力;使学生具备一线业务操作与管理的基本职业能力。

2.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如下项目

①项目一:仓储与配送市场调研

仓储与配送市场是仓储与配送生产者和仓储与配送需求者之间进行仓储与配送服务产品交易的场所和机制,是仓储与配送活动的客观反映。在完成仓储与配送任务前,首先要对仓储、配送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市场情况,为企业的仓储与配送生产做出合理安排。市场部组织工作人员对仓储、配送市场进行调查,调查货主的仓储与配送需求、仓储与配送供给情况,对仓储与配送市场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做出本期的仓储与配送生产计划。

通过课堂上讲授仓库的分类、不同类型仓库的特点、不同行业对仓储管理的要求、中国仓储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组织学生对不同仓储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仓储市场的特征,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行改进。讲授配送的类型、配送的模式、中国配送业的发展趋势、配送中心的分类及不同配送中心的功能,组织学生对不同配送市场进行调研,分析配送市场的特征,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行改进。

通过本项目的训教,使学生掌握了仓储与配送市场调研的方法和调研的内容,具备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制定仓储与配送计划的能力。

②项目二:仓库与配送机械设备的识别与应用

仓储与配送机械设备对于仓库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设备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仓库内部的作业效率。

在本项目中,要使学生掌握容器及负载单元化设备、物料搬运设备、储存设备、自动辨识及通讯设备的识别与应用。能够了解这些机械设备的原理,使用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③项目三:商品出入库管理

商品仓储保管是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货物流动过程和信息流动过程。货物在仓库的流动过程是货物从库外流向库内,经过必要的保管再流向库外的作业过程。商品的出入库管理就是对商品进行从库外流向库内、再流向库外的作业过程的管理。

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仓储保管各环节的主要作业内容和基本要求,熟悉仓储业务,达到具有管理仓库的能力或实际作业的能力。具体来说,要能够了解商品接运的主要方式、掌握商品验收的作业流程、熟悉商品入库作业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掌握商品出库的方式和方法、熟悉各种商品的出库方式、掌握出库程序和商品出库业务的后续工作。

④项目四:商品储存规划及养护管理

由于储存商品的类型繁多、特性各异以及储存的条件千差万别等原因,在商品的储存过程中必须进行储存的规划。商品养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库存货物的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的自然损耗,杜绝因保管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害,防止货物损失。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商品储存规划中的选址及其分区分类储存的方法;掌握商品养护中堆垛、苫垫的要求和形式;运用温度、湿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养护措施的选择和控制。

⑤项目五:库存管理与订货技术方法

库存是仓储的最基本功能,除了进行商品储存保管外,它还具有整合需求和供给,保持物流系统中各项活动顺畅进行的功能。企业存货不足,会造成供货不及时、供应链断裂,丧失市场占有率或交易机会;整体社会库存不足,会造成物资贫乏、供不应求。而商品库存需要一定的维持费用,同时还存在着商品积压和损坏而产生的库存风险。因此,在库存管理中既要保持合理的库存数量,防止缺货和库存不足,又要避免库存过量,发生不必要的库存费用。

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库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经济订货批量、定期订货批量和定量订货批量以及安全库存的确定等基本的库存控制方法。

⑥项目六:配送中心系统设计

配送系统的规划设计主要是针对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配送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系统规划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应从物流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运营系统规划等三个方面进行规划。通过系统规划,实现配送中心的高效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本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配送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程序、总体设计的基本要点;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物流网点的合理布局;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

⑦项目七:配送中心作业管理

现代物流利用配送中心的集约化和高效率运作,充分发挥调配社会资源的作用,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从而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其中分拣配货作业和流通加工作业是配送中心内部作业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它们直接影响配送中心的集约化和高效率运作。本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环节和流程;配送中心分拣配货作业内容和系统规划;流通加工作业的作用和分类。

⑧项目八:配送运输路线优化

配送运输由于配送方法的不同,其运输过程也不尽相同。影响配送运输的因素很多,如车流量的变化、道路状况、客户的分布状况和配送中心的选址、道路交通网、车辆额定载重量以及车辆运行限制等。配送路线设计就是整合影响配送运输的各种因素,适时适量地利用现有的运输工具和道路状况,及时、安全、方便经济的将客户所需的不同物质准确送达客户手中,以便提供优良的物流配送服务。在本项目中,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客户群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运输线路设计,最终达到节省时间、缩短运行距离和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每一个项目为完整的一个工作过程。

3.教学考核与评价

教学考核与评价以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试为辅的考核方式。课程的学业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70%+期末考试×30%两部分组成。在每一个项目训教过程中,围绕项目的训教目标,从学习态度、职业素养、任务完成质量、团队精神进行综合性考核。过程考核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每一个项目结束后,都有一个完成该项目的成绩,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定出每一项目的权重,所有项目完成后,得到过程考核成绩;期末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仓储与配送》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总结

《仓储与配送》项目化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从被动听讲的从属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地位。实践证明,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操作的可行性,为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篇7

国内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粮食流通体制、粮食物流组织和对策、粮食物流技术等粮食物流的某个方面或环节。但是在把握粮食物流现状、优化物流系统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索。

2 仓储型粮企物流管理的要素及特征

对于仓储型粮食企业,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粮食仓储企业物流系统管理由粮食的仓储管理、装卸搬运、加工、物流装备管理以及系统信息化管理等多种要素构成(孙淑生,2006)。粮食企业物流系统管理具有一般系统管理所共有的特点,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由于粮食自身的特性,使得粮食企业物流系统还具有结构复杂、目标众多、实时监控性高等独有的特征。

3 仓储型粮企物流系统优化的目标

粮食企业物流系统化管理与优化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粮食物流的合理化配置,以最低的费用支出完成粮食实体从供应地向消费地的运动。系统的管理与优化对规模适当化、运送及时化、库存合理化、费用最小化等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

4 国内仓储型粮企物流系统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粮食仓储企业保持了稳定的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物流系统建设和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全国粮食物流设施建设项目调查表明,截至2007年5月底,全国2006年以来开工建设和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单个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共有342个,计划总投资468亿元。从已开工部分项目投资构成分析,以企业自筹为主(约占90%以上)。按主要建设内容为粮食储存库、码头、物流中心和综合园区、其他(批发市场、加工仓储设施等)分类:以粮库建设为主的项目共114个,计划总投资57.5亿元,已完成投资14.5亿元,投资所占比例分别为12%(何黎明,2008)。粮食集装箱运输在国内已经广泛开展起来,向着先进的模式发展。

但是在迅速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仓储型粮食企业还处在机械化和自动化仓储阶段,智能化设备实施应用相对缺乏,与国外先进企业逐渐产生运作效率上的差距。同时企业在储粮管理水平上与国外先进企业仍存在着差距,尤其体现在仓库的合理布局上。配送过程中,出现了配送费用高、配送时间长、货损严重等问题,而且缺少安全性高的集装箱汽车配送。详见图1:

图1 粮食集装箱运输比例

5 仓储型粮企物流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剖析

在综合把握我国仓储型粮食企业物流系统发展现状,同时与国外先进企业进行比较研究后,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仓储型粮食企业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5.1 物流设施缺乏有效规划

在粮食储存仓库建设中,基层粮食收储企业的现有仓房多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基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近半数仓房出现了屋面漏水、屋檐垮塌、墙体裂缝、地坪返潮、晒场破损、仓房四周水道堵塞严重等隐患,长期下去既影响粮食安全储存,又容易发生仓房倒塌事故。仓储机械数量虽多,但老化失修严重。基层国有粮食企业过去配备的一些仓储机械设备已显得陈旧,功能欠缺,严重制约了国有基层粮食企业的收购保管工作。在运输方面,一方面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限制,国内粮食运输与配送缺乏有效统筹规划,运载工具不一,严重影响了粮食仓储企业的发展。

5.2 物流技术缺乏有效改进

国内粮食仓储企业在物流技术上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相比,一直处于落后地位,尤其缺乏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等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使用。由于技术欠缺,国内仓库建设类型稍显单一,容量不大(见表1);基础研究薄弱,一些新的粮食储藏技术缺乏科学支撑。目前国家粮食储备库推广的一些较为先进的实用技术仍缺乏过硬的数据支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不同类型的粮食仓储企业,引进具有代表性的新仓型、新设备、新技术,带动和指导我国粮食仓储工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1 主要粮食大国仓容系数比

5.3 物流管理缺乏有效控制

在库存控制和管理上,国内企业普遍储粮数量过大、成本费用偏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每年国家仅多余粮食的保管费用就要多支出100多亿人民币,巨额的开支无形中使我国仓储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缺乏价格的竞争优势。见图2:

在储藏过程中,粮食储存时间长,品质陈化问题突出。在管理层次上,粮食储运与流通脱节,一体化建设的系统设计不够完善,不能使各个环节的效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仓型选择、储运作业、配套装备等方面的系统设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国内大多企业虽然都运用了计算机进行管理,但大多停留在数据整理这个单一环节,不能将整个物流系统有效的组织起来,缺乏作业环节间的紧密联系。

5.4 专业人才缺乏有效培养

我国粮食仓储行业现有近200万人,绝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20%,不能满足粮食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新建的粮库多数配备了仓储机械设备、检化验仪器、现代储粮装备和与之配合应用的新技术,这些装备和新技术的科技含量高,需要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如何安全、经济、有效、科学地用好这些新设备、新技术,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业务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已成为粮食仓储企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仓储企业缺乏大量的物流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得理论又精于操作的专业物流人才。

5.5 政府政策缺乏有效完善

发达国家依法管理粮食,并根据时展不断修改和完善法律,进行强化监督。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但粮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建立或亟待完善,建立和完善有关粮食法律法规不但是提高我国粮食管理水平、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粮食物流效率的需要,也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适应WTO规则和融入国际市场的需要。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篇8

仓储,不仅是物流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而且,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服务能力的高低和自身盈利能力的大小。仓储增值服务不但能够增加企业本身的业务宽度,提高自身的营业收入,还会提高客户满意度。

一、仓储的概念及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一)仓储的概念

仓储,即商品储存,是指商品在从生产地向消费地的转移过程中,在一定地点,一定场所,一定时间的停滞。仓储处在生产和消费两大活动之间,在物流中起“蓄水池”的作用。仓储的地点是仓库,在这里对商品进行检验、保管、加工、集散、转换运输等多种作业方式。

(二)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仓储活动是商品流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说运输创造了物流的“空间价值”,那么,仓储则创造了物流的“时间价值”,实现了物品在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环节的衔接,并且调节了上下环节中流量的差异,从而保证了生产与流通的正常,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起到了“蓄水池”和“调节阀”的作用。

二、增值服务的内涵

物流增值服务是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而引起理论界关注的,目前,理论界对于增值服务的定义,大多是围绕着第三方物流展开讨论的,物流增值服务没有具体的组成要素,对于物流增值服务功能的界定还是比较模糊。

所谓增值,是指在常规物流服务的核心价值上为客户再增加一些附加价值或新的价值。物流增值服务与其他行业的增值服务具有相同的特点,例如满足的客户个性化需求、增加客户价值、创新、非常规等等。对于增值性物流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是这样定义的:增值物流服务是指在完成物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的各种延伸业务活动。开展增值服务对企业来说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三、增值服务的模式分析

当今市场,作为物流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值服务,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延伸服务,也包括更加深层次的延伸服务。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是指在现有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即满足客户较高层次的物流需求模式。

对仓储企业而言,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通过以下几种模式来提供增值服务:一是为客户提供货物检验、安装、简单加工服务;配合客户营销计划进行产品的重新包装和产品组合服务;提供便利服务(如为商品打价格标签或条形码)和商品追踪服务;为特殊客户提供低温冷藏等特殊需求的服务等。二是为顾客提供存货查询功能。以客户为引导,按区位排列顺序列出各种规格型号货物的详细信息,确认有效库存能否满足顾客需求。三是建立缓冲仓库。使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大量突发性订货准备“缓冲库存”,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这些模式对于从单一功能的物流服务的传统仓储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拓展物流服务的范围,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而且可以达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效果。

所谓更深层次的增值服务,其主要包括客户增值体验、物流解决方案和IT类的增值服务。这三类增值服务能使物流企业形成区别于其它竞争对手的特色业务,并能使企业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具体的问题提供适合的物流解决方案以及相关的IT管理服务系统。一般大多数传统的运输或者仓储企业,对于运输、仓储等范畴的服务内容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对于每个单项的服务内容都有一定的服务经验。因此要提供增值服务能力,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单项或者传统的服务内容和项目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针对客户的服务套餐,即量体裁衣的物流解决方案。

四、仓储企业开展增值服务的要因及优势分析

(一)开展增值服务的要因

1.时展的需要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物流服务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运输、仓储和寄存等常规性的服务,由常规延伸出来的增值服务正在成为物流服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对于仓储企业而言,仓储本身就是为客户提供的一项增值服务,它为客户提供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商品及效用。但在竞争激烈的物流市场中,单一的物流服务已经无法构成企业牢固的基础,企业一方面必须提供新的附加服务,扩大业务范围,另一方面还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为客户提供独家的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增值服务,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中国仓储协会秘书长孙杰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数仓储企业主要还是收取租金,增值服务形不成规模;一些老的国有仓储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是“商品保管员”,现在有些成了以出租仓库为主的“仓库的管理者”,我国的许多物流企业还没有大规模开展增值服务。国内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处在直接压缩基础物流服务成本获得收益的阶段,还未能以开展创新性增值服务的方式来提高利润。

国内传统的仓储企业应该摒弃传统的简单租赁仓库的业务模式,努力拓展新的业务范围,充分利用其联系广泛的有利条件,向多功能的物流服务中心方向发展,开展包括加工、包装、配送、贴标签等多项附加服务,从而提高仓储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增加仓储利润来源,提高自身的收益。为了能最经济的接收市场的挑战、满足市场和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仓储企业应通过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项目,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的优势。

2.不断增加的客户需求

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物流企业的立足、发展和壮大都需要迎合客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客户,或是同一客户的不同要求,企业都应该帮助客户分析其市场形势,通过提供量体裁衣式的物流增值服务,提升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度,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

3.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物流市场对外资企业的全面开放,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和境外企业进入了中国内地,例如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荷兰TNT快递公司等,这些公司不仅拥有巨大的优势资本、先进的物流技术以及丰富的业务经验,而且,他们在服务领域和服务质量上都迎合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使之在仓储物流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在这种市场竞争的背景下,会给我国本土的物流企业,尤其是传统仓储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超越单一的基础服务,转向为客户提供各种仓储增值服务,是其突破竞争重围的新思路。

(二)开展增值服务优势分析

1.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目前,仓储增值服务市场尚未饱和,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表明,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物流服务,诸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的收益只占了15%。增值服务是企业不断开发新客户以及同同行业企业竞争的手段之一。尤其对于仓储企业而言,通过提高多元化的增值服务手段,可以使仓储企业在激烈的物流竞争市场中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2.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篇9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010

1 前言

在现代工业企业物流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仓储,通过仓储能够对产品进行整合,对供应与需求进行调节,降低成本。从物流整个链接来看,属于一个增值服务手段,在整个物流链中仓储位于各环节结合部。比如采购和生产间、初加工和精加工间等等,仓储管理是整个供应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环节。

2 工业企业仓储管理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工业企业仓储管理即对仓库与仓库中各种储存物资的有效管理,为仓储机构利用仓储资源采用的高效仓储服务所采用的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过程。仓储管理包含了验收物资入库,保管以及发放全过程。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整个物流过程即为一些列的供给与需求共同组成,一旦供给与需求之间节奏存在不一致现象,就不能给较好的衔接这两个过程,所产生产品就不能给及时进行消费或存在相应需求而不能得到产品满足,就必须要构建储备产品的仓库,才能够有效进行管理,从而把无法及时消费产品储存起来便于满足今后的需求。

3 现代化工业企业仓储管理现状

从前面分析来看,在物流系统中仓储管理至关重要。但是从仓储管理现状来看,实践中还存在各种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仓储行业的竞争日渐激烈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个行业的竞争均在不断加剧,自然仓储行业也不例外,其竞争度是日渐加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内仓储设施不可能满足物流运转所需,而原有仓储企业要改造基础设施必须要花费巨额资金,在这种形势下外国各种物流公司必然会投资建库,同时我国各大企业也投资修建现代化的仓库,用来发展物流平台,即为在这种趋势下必然增大仓储企业之间竞争力度,自然仓储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2 仓储技术的发展不均衡,信息化欠妥

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信息化技术,但是许多中小型的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并不乐观。许多企业并没有真正了解到了信息化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投资上自然就少,导致建设物流信息化进程比较慢,物流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在建设信息化上也极少从供应链整体目标上实施规划。而大型企业刚好相反,自然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差距不断增大,乃至出现物流信息化之间代沟。

3.3 利用自动化仓储资源相对较低

许多仓库也在不断引进自动化,但是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为效果不明显、利用率不高、优势不突出、规模不确定,导致很多仓库资源无法合理利用,资源闲置,尤其是一些产品批量不大且较为单一的企业。必然存在仓库设施设备的资源闲置和重复配置二者矛盾突出。

3.4 仓库布局缺乏合理性

从显示情况来看,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为满足自己所需均不断建立自己仓库,因此仓库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在修建之时均选择经济几种地区与交通便利地方,导致这些地方到处都是仓库,致使仓储的布局不合理,一些地方出现大量剩余仓储,而一些地方的仓储能力不足,出现了这种两极分化现在非常严重。

3.5 缺乏仓储管理人才

事实上,仓储管理好坏都是由人来实施和完成的,要发展物流行业,必须要有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现在许多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是培养人才上比较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而且压缩经费投资,对实践的教学上投入经费不足,虽然有一些学校在提倡校企合作,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并不多。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学生动手能力不高,和企业实际所需不相符。

4 现代化仓储管理的发展方向

从现代化的仓储管理现状来看,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需要结合实况采取合理改进措施。总体来看,仓储管理发展方向如下所示:

(1)对仓储布局进行优化,发挥其本土优势;经济合作上应该采取合理规划、科学安排等各种形式,采取多种模式解决仓储建设中资金不足问题,对仓库区布局进行调整,更新库房,设施必要技改,满足物流供应所需,打破条块分割,面向市场参与竞争。

(2)强化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现代化物流发展就必须要采用现代化仓储管理为支撑,采用信息化与以信息化作为指导的技术来实现现代化仓储的有效途径。采用电子化、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的计算机管理来代替手工记录及人工操作管理。

(3)强化仓储人才培训;培养仓储人才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仓储管理能否提升,因此重点在于培养相关人才的实践能力,相关学校就要加大实践设施设备建设,要多培养人才的实践,同时还要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落到实处。

(4)选择合理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当然合理存在的选择上必须要依据企业自身实况,要选用灵活的、先进的供应链仓储管理策略,比如选择JIT 零库存的管理策略,并行和平行的工艺策略等,通过这些方式来降低库存的水平,降低库存占用资金额度,从而实现降低总库存的成本,提升利用仓储的目的。

(5)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现代化仓储管理的信息化;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自然仓储管理中也必须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来提升仓库的利用率,实现仓库的控制,构建合理的物流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积极促进企业仓储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的公共信息平台,就能够将公共信息网络和仓储的信息网络二者有效结合,从而增强企业的仓储信息化水平。

5 结束语

工业企业仓储管理是世界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但能够促进物流发展,还能够增强工业企业物流业水平,同时也是社会再生产中能够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因此就要从其现状中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确定发展方向,才能够确保工业企业的仓储行业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篇10

7月20日,商业地产服务与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发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回顾》指出,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向内需驱动转型,零售、电商、第三方物流、汽车及零配件等以满足国内消费为主的行业对优质物流设施的需求一直在稳步释放。具体市场表现为:嘉民与迪卡侬、顺丰分别签署了15.7万平方米和2.2万平方米的新定制项目租赁合约,H&M在易商滨海物流园设立北大区分拨中心,聚美优品租下安博天津京滨物流园2万平方米的仓库等。同时,当季内全国优质仓储物流市场整体租金环比上升0.9%。其中,由于主要物流地产开发商对旗下物业进行年度租金上调,使得上海优质仓储租金获得4%的季度涨幅;而由于部分仓储被业主改为商用,致使深圳优质仓储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带动深圳市场平均租金按季上涨2.7%。世邦魏理仕指出,除沿海城市外,国内外开发商正在逐步加强武汉及重庆等长江沿线枢纽节点的战略布局。而根据5月份颁布的《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东线沿海和长江沿线这两条流通大道被纳入“三纵五横”共八条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之内。利好政策将进一步促进这些节点城市的物流仓储市场的发展。此外,对于物流枢纽地位的渴望使得地方政府对仓储物流行业的看法正在发生转变,在资质和渠道等方面有优势的开发商逐渐受到政府青睐。

对于国内物流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业界专家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容促进了该领域的发展。一方面,在我国经济由出口主导向内需拉动转变的大背景下,更多的货物被分拨到全国各地,推动了对物流地产的需求,特别是在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国内的产业链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比如互联网的应用正在迅速地重塑流通渠道,‘电商物流的快速响应、小批量、多频次的需求特性,使其对现代化的仓储设施有着巨大的需求等;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不断扩大的城市需要有相应的物流配套设施,也极大地促进了物流地产的发展,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这样的需求更为明显。

“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物流地产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市场目前正处在稳步上升的发展阶段。”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姜超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高端仓储的供应有了明显的增加,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接近饱和,但是二、三线城市的供应依旧相对缺乏,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态势。

需求旺盛

“电商及第三方物流企业需求持续旺盛,全市整体非保税仓库空置率保持低位。在电商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电商对非保税仓库的需求持续增加,尤其是对大面积仓库的需求。与此同时,第三方物流公司对非保税仓库的租赁需求也持续旺盛。”近日,仲量联行在2015年第二季度深圳房地产市场回顾中指出,深圳的保税仓与非保税仓的需求旺盛,空置率持续下降。仲量联行工业地产部副董事古振鹏预期,深圳保税仓的租赁需求将持续上升,业主叫价能力将获得提升,预测全市保税仓库升幅在年末能获得同比增长9%~l1%。非保税仓库市场方面,今年下半年将无新增供应,预计第三方物流公司及电商对非保税仓库的租赁需求依然旺盛。由于目前空置率已在历史低位,加上未来供应量不多,今年年末非保税仓库空置率将降至1%N3%水平。另一方面,因为市场表现活跃,加上供应短缺,业主对租金升幅的信心保持乐观态度,预计年末同类同比增幅高达9%~11%。

实际上,深圳仓储业需求旺盛只是全国仓储市场持续升温的一个缩影。一段时期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物流仓储设施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尤其高端物流仓储设施更是供不应求。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现代物流仓库设施的供应在全国仓库面积的占比不足10%,大部分仓储设施均属中端或低端的物流物业。业界分析指出,尽管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依然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高端仓储领域。原因在于,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的产品主要是纺织、玩具等一些低附加值产品,对储存条件的要求不高,这也导致对物流地产的开发多是“四柱一顶”的低端物流物业。不过,现在这一情况正在改变,随着我国流转商品的档次和附加值相应提高,手机、电脑、化妆品、高级时装等高附加值产品成为主流,货主及保险公司对仓库条件也提出更高要求,对于高端物流仓储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

盖世理中国区总裁林磊就曾指出,整个中国物流地产市场正在稳步发展,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甲级仓库更是供不应求。林磊表示,由于现代物流业在中国的起步相对较晚,尽管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高端物流物业领域,无论是中国本土的开发商,还是国际开发商都非常踊跃的进入了这个市场,供应量有所增长,但与目前市场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市场专业化

6月29日,中国仓储协会发布了《中国仓储业蓝皮书(2015)》 (下文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2014年我国仓储业固定投资额为5158.7亿元,同比增长22.8%。横向比较而言,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幅高于物流行业的整体增幅,也高于全社会的投资增幅,这反映了仓储业的历史欠账与现实市场需求;但纵向比较,2008年之前仓储业投资增幅平均在30%以上、最高达50%,2008年之后,增幅普遍下降。而2014年的增幅不仅低于2013年,也低于2010~2011年,这说明仓储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我国经济总体形势的影响。2014年仓储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则表现为:各类仓储企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下纷纷加大投资,仓库设施建设呈现大型化、网络化趋势,电商仓库成为建设热点;公共仓储企业积极参与托盘循环共用试点、城市共同配送试点,仓配一体化服务形成一定规模;在相关政策驱动下,低温仓储业发展持续向好,冷库租赁正在向低温配送中心发展;电商仓储网络正在形成,电商自营仓储与电商公共仓储同步发展,双十一的“爆仓”现象大为缓解;医药物流网络化建设,打通医药供应链各环节,实现医药仓储物流透明化和可追溯;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破题,中药材的集中、规范仓储将与药品物流体系对接;各方共同推进绿色仓储与配送,取得初步成效;危险品企业退城入园工作进入高潮,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等。

对此,业界专家指出,从《蓝皮书》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物流地产市场发展的逐步成熟,尤其是电商、食品医药冷链的兴起,促使这一市场需求更为细分和专业化。

“专业化、定制化的仓储是物流地产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姜超峰表示,由于市场需求不同,专业化、定制化仓储的作业方式、作业机械、流程等方面与标准库是有所区别的。 “从冷链来看,冷库的设计与要求自不必说,特别是医药冷链仓库,储存的同时还要有不同的制冷温度空间,更重要的是需要专业的分拣分拨系统,一个建筑里实际上是一套完成的物流配送体系。”姜超峰指出,不仅食品医药冷链,电商、快递也是如此。“电商仓储由于备货较多,占地面积广,因此在仓库的面积要足够大,储存足够数量的货便于分拣。而对快递来说,则是集中到货,迅速分拨,尽量不库存的,所以快递的仓库比较窄,两边都有站台,便于装卸,而且运行距离不能太长。”

面对当前物流地产市场需求的细分化与专业化,物流地产企业和相关各方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在开发和运营策略上都有了相应的调整。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篇11

SWOT-PEST分析模型是SWOT改进和扩展化后的分析方法,使用更易操作也更全面,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将此方法的利用投入于各个领域的问题发展战略的研究,但是用此方法涉及对贵州省物流业发展现状的研究还尚显不足。因此,本文在总结借鉴各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对贵州省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过程利用SWOT分析的各个方面按照PEST分析法进行了合理的分类。

1.贵州省物流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物流产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由于近年来贵州省社会物流需求总额的持续上升,带动了物流业的持续扩张,物流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现代物流发展的动力与内在需求已初步形成。全省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围绕产地和销地的矿产、农副特色产品、烟草、白酒、无公害果蔬、野生菌类等一批规模化和产销组织体系。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改善销售产品的质量,提高市场份额,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一些外来的投资商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这就带动了贵州省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成长。全省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实力的明显提高,逐年增长的内外贸易以及比重越来越高的消费品流通市场,开阔了物流业的开发空间,形成了贵州省物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需求。总体上,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物流总量不断增长,物流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

(2)物流基础设施不断提升

贵州省已具有较为完备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较为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机场及内河港口等货运枢纽,作业设施和运输线路都有很大的改善,已经形成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为一体的物流运输设施体系,交通运输、信息通讯、仓储设施、货物装卸与包装等物流设施和装备方面已经有了一定水平和规模,为贵州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3)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步伐加快

近年来,省政府通过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以及改制、改造国有仓储运输企业,大力发展一些规范的民营物流企业,使得专业化物流企业得到了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不同经营模式、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企业格局。物流产业运营体制进一步完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2.贵州省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全省仓储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目前,贵州省仓储企业达466家,比上年增加了26家;仓储业通用仓库面积为185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年末货物吞吐量为39503万吨,比上年增长10%。仓储设施陈旧,效率低下,配套物流装备与仓储容量不匹配;由于翻仓率低、仓储面积利用率低,这就进一步导致仓储业盈利水平低;且近年来土地的价格持续升值,这也造成了仓储业的发展潜力受限;市区仓储布局分散,规模化运作难以实现,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

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传统商贸环境决定了商流与物流的物理距离,产业的效率需求不突出,人工成本仍占优势。目前由于仓储业投资回报周期长,仓储企业难以将大量资金投入机械及自动化设备的购买,因此在仓储操作及管理的多个环节中,多数企业仍以人工操作为主。

(2)全省运输业及场站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截止2014年底,全省货运车辆224537辆,总吨位769632吨,其中栏板货车178547辆,吨位605239吨,厢式货车40561辆,吨位105572吨,罐车3473辆,吨位43618吨;专业载货汽车的比例不足5%。车辆空驶率和闲置率较高;运输方式身份单一,难以支撑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场站方面,严重缺乏专业场站,且没有较好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环境;零担物流现状还未形成体系;物流企业运营成本高,利润普遍偏低;车辆年检度高。

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运输企业的小散弱特点与地区经济相符合,场站属于物流基础设施,没有扶持资金、配套管理和固定服务环境,运力存在冗余,供大于求,规模化运营虽能提升服务水平及效率,但是成本不具备竞争力,产业发展还属于培育期。

(3)全省物流园区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据调查统计,贵州省九个市州已规划及在建的物流园区已达到86个,平均每个市州9.6个;总投资金额1072.95亿元,平均每个物流园区投资金额12.48亿元;总占地面积178498.02亩,平均每个物流园区占地面积2075.56亩。各地功能物流园区建设数量多,规模大,有的园区投资金额甚至超过当地的GDP承载能力;缺乏统筹规划,园区建设资源浪费严重,预期物流资源闲置率较高;园区有规划,无计划,项目落地很艰难;建设周期长,用地审批程序复杂,不能及时满足现阶段贵州省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注重经济与产业支撑,产业与物流不匹配,运营风险较大;园区中物流地产和商贸市场比重偏大,园区发展无较好的盈利模式,真正物流用地比重偏低。

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物流园区定位不确定,盈利模式不清晰,支撑产业政策难以落实,园区人才严重缺乏,没有专业人员和体系支撑,导致产业与物流脱节,具体体现在很多物流园区又大方向的规划,但没有具体的设计,各方都在观望,园区建设找不到落地的基础。

3.基于SWOT-PEST模型的贵州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资料收集和整合,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层面分析出目前贵州省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建立如下表3.1所示的SWOT-PEST矩阵:

表3.1贵州省物流业SWOT-PEST分析

4.小结

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贵州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总体呈良好趋势,但是距离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物流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着很多问题,分析贵州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对于贵州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基金编号:管研人文2014003

仓储物流行业市场分析篇12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加速了中国港口国际化进程。而进出口业务的大发展,则带动了港口仓储企业的发展。以国际港口为中心,仓储企业迅速发展起来。2008年经济危机的到来,导致进出口贸易下降,而原来的建设的仓储企业,由于进出口货物的减少,很多仓库面临空置,发展后劲不足,面临艰难选择。以青岛港口为例:周遍的仓库在2009-2010年上半年,随经济复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空置仓库依然存在。

根据港口周遍仓储企业的特点,下面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港口周遍仓储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得出结论。

1.港口仓储企业的优势(STRENGTH)。地理位置优越,对于进出口业务的操作成本比较低,与其他的仓储企业相比,这是得天独后的优势;港口附近的很多仓库都是依托于港务部门和航运公司,与集装箱堆场相结合,物流设备比较先进,叉车、吊车等比较完备,装卸能力强。

2.港口仓储企业的劣势(WEAKNESS)。由于进入的门槛比较低,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职工多为当地的一些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转化而来;管理基础工作水一般,服务水平也比较低,无法提供信息化服务;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资金也不够充足。

3.港口仓储企业的机会(OPPORTUNITY):世界各地的港口都是海运货物的集散地,将为仓储企业带来大量的货源。中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11万公里内河航道,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沿海沿江有1460多个商港。 2003年,大陆沿海港口与内河港口分别完成货物吞吐量19.8亿吨与6.5亿吨,比2002年增长18.6%和14.7%,上海、大连、秦皇岛、天津、宁波、青岛、广州、深圳等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加上香港、高雄,我国亿吨大港口已占世界亿吨大港半壁江山,其中上海港超过3亿吨,成为世界第三大港,而青岛港在国内仅仅排在上海和深圳以后,国内第三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对具备客观条件的港口进行港区一体化工作,制定自由贸易区政策,开展我国自由贸易区的规划,正在争取像新加坡、鹿特丹等城市一样实现港口与国际贸易高度开放,不断以自由贸易区政策促进港口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青岛港口也已经开展保税经营、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区等,也将给港口仓储的保税经营带来巨大的机会。

4.港口仓储企业的威胁(THREATS)。港口仓储企业的业务数量受港口吞吐量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进出口业务数量的减少,使得港口的仓库闲置很厉害(青岛港口仓库闲置率在08年底,大概在63%)。另外,港口仓库增加的数量很多,面积很大,以青岛港口为例:周遍第三方仓储面积就达50万平方米之多,竞争非常激烈,多数是经营大宗货物为主,技术含量不高,价格竞争导致仓储经营面临危机。

根据以上分析和上面的图表显示:基于港口的仓储企业地理位置优越,但管理水品和信息化水平不足;同时又面临巨大的机会和激烈的竞争,因此港口周边的仓储企业的发展,应加强内功的锻炼,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断的提高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开展多种经营,建立物流战略服务联盟、发展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取得长远的发展:

一、加强自己的核心业务能力。提供增值服务、开展多种经营

1.提供并发展仓储增值服务。(1)托盘化。即将产品转化为一个独立托盘的作业过程。(2)包装。产品的包装环节由仓储企业或和企业的仓储部门共同完成,并且把仓储的规划与相关的包装业务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有利于整个物流效益的提高。(3)贴标签。在仓储过程中完成在商品上或商品包装上贴标签的工序。 (4)产品配套、组装。当某产品需要由一些组件或配件组装配套而成时,就有可能通过仓储部门的配套组装增值服务来提高整个供应链过程的效率。在仓储过程中,这些配件不出仓库就直接由装配工人完成配装,提高了物流的效率,节约了供应链成本,不但使得存储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效率提高,同时也使得生产企业的压力减轻。 (5)简单的加工生产。一些简单的加工生产业务本来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一道单独的工序来完成的。把这些简单加工过程放到仓储环节来进行,可以从整体上节约物流流程,降低加工成本,并使生产企业能够专心于主要的生产经营业务活动。 (6)订货决策支持。由于仓储过程中掌握了每种货物的消耗过程和库存变化情况,这就有可能对每种货物的需求情况做出统计分析,从而为客户提供订货及库存控制的决策支持,甚至帮助客户做出相关的决策。(7)开展保税物流业务。充分利用国家的相关保税政策和保税港区的发展,积极开展保税物流服务:保税仓储、转口贸易、 寄售贸易等。(8)建立高端专业仓库。例如:建设卫生条件较高的食品仓库、恒温库房、专用药品库房等。

2.运输服务。(1)运输中介,即运输服务中间商。运输中介通常不拥有运输设备,但向其他厂商提供间接服务。其职能类似营销渠道中的批发商,即从各种托运人手中汇集一定数量的货源,然后购买运输。 (2)配送服务 ,是运输代办,他以收取服务费为目的。根据托运人的要求,合理安排运输方式,节约费用。(3) 拼装小批量运输服务。把来自各种客户手中的小批量装运整合成大批量装载,然后利用专业承运人进行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再把大批量装载的货物拆成原来的装运量。(4)根据客户特定要求开展定制式运输服务,例如:专用药品车辆运输等。

二、发展相关业务战略联盟

1.纵向物流联盟。出于物流活动不同作业环节的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协调形成的合作性,共同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主要指不同作业环节具有比较优势的物流企业的合作。例如:与核心竞争力为陆运、海运,空运等方面有优势的企业结盟。这样,彼此之间可以实现运输方式的紧密合作,达到多式联运的无缝联结。同时,考虑到信息化,网络化的需求,可以和配送企业,软件企业结盟,给客户提供更深更广的一体化服务。这样不仅仓库揽来了货源,而且还延伸了物流服务。

2.横向物流联盟。与相同地区或不同地区的服务范围相同的物流企业之间达成的协调,统一运营的物流管理系统。仓储企业可以与码头周遍的仓库结成联盟,避免内部恶性竞争,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基于港口中小仓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加强向战略联盟伙伴学习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联盟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联盟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而战略联盟为合作伙伴提供了了解对方的机会。通过中小物流企业的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可以学到对方的物流管理方法,技能以及独特的优势。所以,联盟内企业应该把通过联盟向合作伙伴学习作为重要任务之一,不断强化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最终达到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强大的目的。

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组织人员素质的提高。(1)以4RS营销理论为指导,积极发展与客户的业务战略联盟关系。关联(Relevancy ,企业与顾客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建立并发展与顾客之间的长期关系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和最重要的内容;反映(Respond),经济的发展导致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要保留住客户,企业要更加灵活,决策要更加及时,产品和服务要随需应变在相互影响的市场中。对我们来说最现实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如何控制、制定和实施计划,而在于如何站在顾客的角度及时地倾听和从推测性商业模式转移成为高度回应需求的商业模式;关系(Relation),在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市场的关键已转变为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稳固的关系。回报(Return),任何交易与合作关系的巩固和发展,都是经济利益问题。因此,一定的合理回报既是正确处理营销活动中各种矛盾的出发点,也是营销的落脚点-价值交换。因此港口仓储企业应转变经营思路,与客户建立起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2)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伴随着未来组织的网络化、灵活化、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在管理目标、管理职能、管理技术以及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方面将会发生新的变化。在管理目标方面,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即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开始进入企业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和策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相契合,不仅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更给企业的整个管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1)股份激励。 以仓库的整体全部投入做总体股份数量。允许仓库员工持有公司股股份。(2)业务奖励。配货信息费:配货运输低于市场价格的部分(价格竞争),以一定比例做为单票业务奖励(例:配货信息费奖励10%:100元*10%=10元);装卸费:每次装卸的叉车工人提成奖励,例如:0.15元/托(100托以内/天);0.2元/托(200托以内/天);0.25元/托(200托以上/天)。提高装卸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3)仓储业务运行实施和控制。建设仓储软件:可以实现仓库数量统计,仓储费计算,装卸费计算,库存货物查询,在线应答等。办公OA系统考核:通过该软件考核仓库相关人员的上下班情况。业务周报制:根据仓库软件的合计,实现库存管理的统计报告。

3.建立科学的协调管理体制。联盟内部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规范,这样才能有利于组织内部的协调发展。例如:规定加盟企业可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建立奖励惩罚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解决突发问题的协调机制,信息共享和保密机制等。联盟内部也可以统一使用同套办公OA系统。

4.构建统一的电子信息平台。电子信息平台可为战略联盟中的各个企业之间信息共享提供支持。例如:一个联盟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查询其他公司的仓储,保管,运输等情况,可以进行货物的跟踪,对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作出快速反应等。

目前,在国内仓储物流行业中,多数行业都存在行业集中度不高的现状。以公路货运为例,排名前5位的企业,占到总市场份额的2%左右。由此,为整合带来巨大空间。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战略联盟和整合必将成为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未来的物流发展中,重点领域的服务创新也将极其重要,物流与环境协调发展将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兰洪杰:《物流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P17-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