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源的特点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9 09:21:18

社会资源的特点

社会资源的特点篇1

基金项目: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意识形态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研究”(项目编号:15ZDA002);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理想社会的原则与实现中国梦研究”(项目编号:14AKS004)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2-0027-06

2011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后他又不断强调这个问题。当前,实现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前进的重要战略构想,成为党执政的重要理念之一,同时它也成为学术理论研究聚焦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拟就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历史资源和社会资源展开研究,并论述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理想社会设想的历史资源和社会资源相比所具有的特点

一、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历史资源及其特点

所谓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历史资源,指这个战略构想形成的历史基础和条件,即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哪些有利于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形成的思想材料。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就告诉人们,应该沿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轨迹去发现形成这个战略构想的历史资源。

笔者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发现这种历史资源:一是中国近代以来那些敢于斗争、奋发图强的政治家、思想家的思想;二是中国近代以来人民群众反对侵略和压迫的斗争所凝聚成的主张和口号。

关于近代以来敢于斗争、奋发图强的政治家、思想家的思想,首先要提到林则徐。19世纪30年代,英国商人将鸦片输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清王朝的财政危机;中国的贵族、官僚、地主吸食鸦片以后更加堕落,加剧了统治集团的腐朽性;清军的将领和士兵中不少人吸食鸦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中国的一些城镇烟馆林立,吸食鸦片者成千上万,民众的身体健康遭受严重的摧残。林则徐受命到广东禁烟。他怀着惩邪恶、兴中华的志向,同英国不法商人和国内不法官僚展开了较量。当禁烟行动遇到阻力时,林则徐便公开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亲自指挥了虎门销烟,从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共销毁2376254斤鸦片。其后,英国凭借船坚炮利,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由于清王朝的腐败,战争连连失利。林则徐遭到诬陷,被革职并流放新疆伊犁。1841年7月他在赴戍途中写下不朽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对兴中华、驱敌寇而舍生忘死的爱国情怀的抒发。2013年3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援引了这一诗句,赞扬它体现了林则徐的“报国情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表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① 林则徐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他的精神和思想自然是实现中国梦伟大战略构想的历史资源。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思想无疑是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重要历史资源。1894年11月,日本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正在进行中,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名为“兴中会”的救国团体。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该团体的名称即表达了“振兴中华”的志向和思想。孙中山亲自起草了《兴中会宣言》。该宣言揭示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民族危机,斥责了清朝统治集团的卖国行径,呼吁爱国志士行动起来,为挽救民族危亡、建设强盛的祖国而战斗。《兴中会宣言》郑重申明:创立兴中会,“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这是孙中山最早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此后,孙中山在革命的实践中形成和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性主张即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的实质是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国家的政治昌明和实力增强,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上述孙中山的思想成为实现中国梦伟大战略构想的重要历史资源。2013年10月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从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目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付出了巨大努力,作出了巨大奚。”②

从近代以来人民群众反对侵略和压迫的斗争所凝聚成的主张和口号看,首先应提到的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及其口号。1841年5月,广州北郊三元里村民得知英国侵略军马上来此抢劫和杀戮,紧急集会,决定进行武装抗击。村里古庙内有一面三星黑旗,村民们约定以这面旗作为令旗,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同时,他们联络了附近103个乡的群众,一起杀敌。这场战斗打死打伤英军几十人。几天后,英军上船撤离广州。三元里村民大张檄文,写道:“我们义民……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自发的武装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第一场战斗。这场战斗中,人民喊出的口号和表达的心声,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敢于战斗、敢于牺牲的英勇精神。19世纪末中国兴起的义和团运动及其口号,也大有值得肯定的现实价值。1898年,山东省冠县民众竖起“灭洋”大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他们同侵略者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他们在运动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反帝口号,如“扶保中华,逐去外洋”。对于义和团运动,孙中山后来有一个中肯的评价:“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不可消灭的。”③ 1919年的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提出的许多口号具有不朽的价值。为了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和工人群众举行了游行示威运动。他们呼喊的口号是:“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等等。运动所显示的核心精神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展开的无数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的斗争以及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以血与火的方式昭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不畏强敌,英勇斗争,奋发图强,振兴中华。这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财富,是当今人们奋勇前进的力量源泉,也必然成为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历史资源。

上述关于从两个方面去发现和认识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历史资源的方法,可以从的一系列讲话里得到启示或印证。2012年11月,他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说:“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那时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d,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④ 2013年3月,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答问中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真正是苦难深重、命运多舛。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因为中国梦首先是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⑤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面对民族危难时的抗争以及他们的精神和思想正是今天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源头或基础。

将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历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想社会设想的历史资源作对比,可以发现其具有民族性的特点。

历史资源的民族性决定了战略构想的价值目标同主体联系的直接性以及可达成性。马克思、恩格斯对理想社会有一番设想,即无产阶级通过斗争建立无产阶级,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全社会占有财产的公有制,消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进行有计划的生产,消灭商品和货币,先后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他们的这些设想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资源的基础上的。如,法国大革命后期巴贝夫的思想;19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关于理想社会的设想,特别是欧文关于“新和谐公社”的设想;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的思想。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社会的设想还以当时无产阶级的斗争及其经验为历史资源,如19世纪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毋庸讳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理想社会设想的历史资源具有国际性的特点。如,上述政治家和思想家,或者是法国人,或者是英国人,或者是德国人。他们的思想或学说是以本国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和出发点的,是依本国的情况而形成价值目标的。上述三大工人运动,也分别是法国、英国和德国所发生的工人运动。这些运动也是在本国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发生并从本国的条件出发而确定其运动目标的。在当时,上述各国的客观条件是不完全一致的。也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理想社会设想的历史资源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不完全一致的。更确切些说,这个历史资源是各国情况的综合,它具有国际性质。

与此不同的是,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历史资源不具有国际性质。上文所述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家、思想家自然是中国人,中国近代以来人民所进行的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自然是中国人民的斗争。也就是说,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这些历史资源具有民族性,而不具有国际性。历史资源的民族性使得战略构想的价值目标也具有民族性。也就是说,它的价值目标只是向着它的主体即中华民族而产生的,只是或者说主要是对其主体即中华民族发生作用的。

由于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历史资源和价值目标的民族性,它同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具有直接的联系,具有可达成性。上述马克思、恩格斯对理想社会的设想,由于其历史资源具有国际性,所以它的价值目标也具有国际性。如建立无产阶级、实现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消灭商品和货币、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等,是向着英国、法国、德国以及其他各国无产阶级提出的奋斗目标。从理论上说,由于它是针对所有国家的无产阶级提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奋斗目标,所以就某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而言,就会感到不那么具体、不那么直接。这是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有所不同,不同国情下的人们对于一个相同的奋斗目标,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距离感。而且从实践上看,各个国家无产阶级运动的水平是极不平衡的,由此导致实现这个目标的难度也比较大。也许可以说,真正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与此相比较,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价值目标具有民族性,同中华民族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有着直接的联系。如同所指出的:“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⑥ 在肯定这种直接联系的前提下,从党和国家几十年来的实践及其成就可以看到这个价值目标的可达成性。如同所指出的:“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⑦ 可以得出结论,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历史资源的民族性决定了它的价值目标的民族性,它的价值目标的民族性使得它与人民之间的联系具有直接性,使得它具有可达成性。

同时,历史资源的民族性决定了主体对战略构想的价值目标认同的一致性和实现目标的紧迫性。在民族性的历史资源的基础上,产生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这个价值目标,无论过去和现在,全体中国人都是认同的,这种认同是高度一致的。正是由此,近代以来中国人为达成这一价值目标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一百多年以来,不断地斗争、挫折、再斗争,在全体中国人心中形成了实现这个价值目标的紧迫性,即人们希望尽快地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因为只有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在世界上直起身来,挺起胸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上前进得更快一些。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取得辉煌的成就,意味着人们正一步步地接近这个价值目标。如同所说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⑧ 可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挑战,仍有许多困难。在此背景下,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更是充满了对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紧迫感。相比较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由于其国际性的历史资源和国际性的价值目标,又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别和各国运动发展水平的差别,人们对它的认识就不那么一致了。特别是在20世纪以来的历史进程中,东西方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它的认识差别很大。毋庸讳言,在当今世界各国,尚未出现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理想社会设想的价值目标的紧迫性。

二、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社会资源及其特点

所谓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社会资源,是指形成这一战略构想的当前社会条件,包括当今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展现出来的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点。

中国工人阶级在生产建设中表现出淼闹魅宋套颂和拼搏精神,是形成这一战略构想的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者和代表者。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以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热情和积极性,努力工作,为中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他们心系国家和民族,任劳任怨,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工人群体中,涌现出了无数的先进模范人物。在抗美援朝时期,当侵略者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出动飞机狂轰滥炸时,作为鞍钢工人的孟泰,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守护在高炉旁,誓与高炉共存亡。“一五”计划开始后,孟泰以主人翁的姿态带领工友们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自制高炉风口,巧制“桥型抓”。1960年3月,王进喜带领他的钻井队赴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人拉肩扛安装钻机,盆端桶提运水开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生产新纪录。孟泰和王进喜身上展现出来的姿态和精神,成为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重要的社会资源。说:“新中国成立后,‘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蒋筑英、‘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等一大批先进模范,响应党的号召,带动广大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⑨ 他特别强调:“王进喜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气概,带领石油工人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顽强拼搏,‘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成为激励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⑩

中国青年一代的志向和理想,也是形成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重要社会资源。青年人的性格特点是有理想、有志向、有朝气、有热情、有干劲。在各行各业、各个单位,青年人都是干事业的主力军。在青年人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1997年以来,每年五四青年节,和全国青联都向几十位优秀青年颁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3年5月4日,出席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他面向青年强调指出:“在你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年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也充分体现了广大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11 由此看,当代青年的志向、精神、品格、思想境界等必然地成为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社会资源的内容之一。

形成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另一方面的重要社会资源,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建立初期,许多在国外学有所成的科学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国内,为祖国和人民服务。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研制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并推动了中国工农业的技术改造。改革开放以来,老一代和新一代科学家携手共进,创造了中国科学研究和科技进步辉煌的成就,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6年5月30日,出席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一时期,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还说:“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广大科技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12 中国科技人员的高尚情怀和奉献精神,也是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社会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

形成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再一方面的重要社会资源,即作为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的各派、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所秉持的民族复兴的理想和愿望。中国的若干个派,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同中国共产党结成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它们视中国共产党的任务为它们的任务,视中国共产党的困难为它们的困难,同中国共产党一起克服困难,推进革命与建设事业。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复兴中华民族的事业取得的成绩,有它们的一份功劳。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它们的理想和愿望。如民革贵州省委员会2006年发文指出:“振兴中华”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孙中山一生追求的目标。今天的中国正在朝着“振兴中华”目标一步步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孙中山先生的愿望正在实现之中。我们今天就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13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各个民族之间形成了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关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各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愿望。如新疆维吾尔族小伙子库尔班江・赛买提通过电视片《我从新疆来》,表达了维吾尔族儿女对中华民族复兴的热切愿望。赛买提介绍说,这部纪录片里,新疆只是一个背景,片子里只有和你我一样,为生活努力、为家人奋斗、为自己的梦想拼搏的最普通的中国人。他还说,片子以“新疆人的中国梦”为主题,讲述的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新疆人的中国梦。如同新疆儿女一样,在当今中国,各个民族的儿女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自己的中国梦。宗教界人士也有自己的中国梦,也期盼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3年3月25日,上海嘉定云翔寺组织寺内人员集中学习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昌明法师说,佛教向来有慈悲济世、利国利民的优良传统,因此全体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应积极参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行列中,发挥佛教的正能量,为国家昌盛、社会和谐、民生幸福不懈努力,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应有的力量。综上所述,中国各派、各民族儿女以及宗教界人士均胸怀民族复兴的志向,发出了团结奋斗、争取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声音。他们的志向和声音,必定成为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社会资源中的重要内容。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具有社会资源无比广泛的特点。对此,有深刻的论述。他2013年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十三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14

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所具有的社会资源的广泛性,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关于理想社会的理论时不可比拟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社会的设想,是以无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要求为社会资源的。或者说当时西欧国家的无产阶级持这样的愿望和理想,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形成和提出了他们关于理想社会的设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无产阶级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15 这就是说,废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消灭私有制和保障私有制的上层建筑,是无产阶级的愿望和追求。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指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运动和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但是这个运动同当前实现中国梦的实践比较,远不如当前实践的阶级基础广泛。与此相关联,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社会设想的社会资源远不如当前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社会资源那样广泛。

社会资源的广泛性使得战略构想可激起社会上各个阶级、阶层和群体的共鸣,从而形成无比宏大的行动阵营。如上所述,社会上各个阶级、阶层和群体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点是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的社会资源,或者说这一战略构想是在吸收这些社会资源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它可激起社会上各个阶级、阶层和群体思想上的共鸣,得到他们的热烈拥护和响应。他们将聚集于这一战略构想的旗帜下,形成无比宏大的行动阵营,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而奋进。相比较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社会的设想以无产阶级的愿望和主张为社会资源,它只能得到无产阶级的拥护和响应。尽管无产阶级在当时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但一个阶级组成的行动阵营在气势上、力量上一定会弱于各个进步阶级、阶层和群体组成的阵营。从历史情况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的革命阶级”。中间等级包括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16 他们的这一估计在1848年法国革命过程中得到了证实。当巴黎工人举行六月起义时,法国农民未支持无产A级的斗争。这次革命以后,马克思意识到无产阶级团结农民的重要性,提出了工农联盟的理论。他说:“在革命进程把站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国民大众即农民和小资产者发动起来反对资产阶级制度,反对资本统治以前,在革命进程迫使他们承认无产阶级是自己的先锋队而靠拢它以前,法国的工人们是不能前进一步,不能丝毫触动资产阶级制度的。”17 巴黎公社革命时,法国农民又未支持无产阶级的斗争。马克思再次提出实现工农联盟的重要意义。恩格斯晚年还写作《法德农民问题》一文,继续指导法国、德国无产阶级政党努力解决工农联盟问题。可是从19世纪西欧的历史看,无产阶级政党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工农联盟问题。即使是实现了工农联盟,那也只是实现了社会上两个阶级的联盟或联合,尽管它们是社会上两个主要的劳动阶级。19世纪西欧的无产阶级政党未能解决好工农联盟问题,更不谈无产阶级同非劳动者阶级组成牢固的革命联合阵营,原因之一是农民阶级和非劳动者阶级未认同革命的价值目标。相比较而言,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是在广泛的社会资源的基础上产生的,能够激起社会上各个进步阶级、阶层和群体的共鸣,得到它们的拥护,从而能够形成宏大的行动阵营,共同进军,达成目标。

社会资源的广泛性使得战略构想可催生出无比强大的正能量,从而有利于化社会上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由于社会资源的广泛性,使得社会上各个进步阶级、阶层和群体都认同它和支持它。如果从执政党到普遍的人民群众、从工人到企业主、从体力劳动者到脑力劳动者、从派到宗教界人士、从汉族群众到各少数民族群众,都认同它和支持它,那就势必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意识形态力量和社会主义文化力量,一言以蔽之,形成无比强大的社会正能量。关于这个问题,是这样论述的:“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18 显然,这种社会正能量,可以起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作用。如,少部分群众因为生活中的困难一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对政府机关和政策有不满情绪,一部分人因为个人发展的目标没有实现也容易产生这样的情绪。这些人的情绪和行为就是社会的消极因素。有了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正能量,就可以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比如说,正能量将引导人们展望中国梦的实现,展望那时社会条件和每个人的条件将有根本的改变,那时每个人都会有更大和更好的发展空间,这样消极因素就渐渐地消失了。相比较而言,在19世纪西欧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工人群众中不正确的观点和主张难以得到克服,以至长期流行而演变成非科学的社会思潮如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群众中不正确的观点之所以不能得到克服,甚至形成非科学的思潮,原因之一就在于社会上缺少充足的正能量。

注释:

①②④⑤⑥⑦⑧⑨⑩12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4、10、3、5、3、4、3、36、36、39―40、48页。

③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6页。

11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

13 民革贵州省委员会:《论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革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6年11月。

社会资源的特点篇2

自20世纪20年代“社会资本”的概念出现在学者们的视野中,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关于“社会资本”的讨论从未停息,各位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社会资本做了论述和界定,以求探索社会资本的起源和发展脉络。而学者们的核心争论多与其选择的分析层次有关,基于此,本文希望对社会资本的分析层次进行梳理,比较不同分析层次的理论优势,以促进社会资本的系统化研究。

一、社会资本分析层次的争辩

20世90年代,伴随着社会资本现代意义的开启,社会资本的研究呈现出以个人为中心的研究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研究两条路径。而除了这种以研究取向的不同划分之外,不同学者又从社会资本的系统化理论架构出发,将其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

(一)个人为中心和社会为中心的分析层次

1、个人层次的社会资本理论

个人层次的关注点包括:(1)个人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投资;(2)个人通过何种方式获取嵌入在网络关系中的资源,并用这种资源产生回报。坚持这种分析战略的社会学家主要包括林南、伯特和波茨等。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又被称为社会资源理论,他把社会资本界定为“个体为了从嵌入性资源获取回报而在社会网络中进行的投资”。①而伯特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网络结构给网络中的行动者提供信息和资源控制的程度,他称之为“朋友、同事以及更一般的熟人,通过它们获得使用金融和人力资本的机会”,亦即“结构洞的社会资本”。②波茨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身份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③

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资本理论具有三点特征:其一,社会关系网络孕育了社会资本,离开了网络,社会资本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其二,社会资本更多的包含了信任、规范等文化资本,是一种具有生产性的资源;其三,社会资本更是一种获取效益的投资活动。

2、社会层面的社会资本理论

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资本理论主要研究的是群体、社团或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关注各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网络中的群体参与,并把社会资本看做社会共有的公共物品,可以增加每一个成员的福祉。其中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和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D. Putnam)的理论都是这种分析的典范。

在布迪厄看来,社会资本是可以转化的并具有高度生产性的,凭借社会资本,行为者能够直接获得经济资源,并提高自己的文化资本。④詹姆斯·科尔曼作为社会资本研究的集大成者,把社会资本看作是“具有两个共同特征的各种实体,它们都包括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它们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不管其是个人还是集体行动者”。⑤普特南把政治参与和民主的议题加入到社会资本中,把社会资本看作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规范、网络和信任”。⑥

然而不论是个人为中心,还是社会为中心,学者们在一个观点上达成了共识:社会关系网络中成员的互动维持和再生产了社会资本。其中,布迪厄和科尔曼的理论奠定了社会资本作为集体资产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普特南又提出了公民参与,把社会资本看作社会组织的特征,使社会资本与公民福祉、制度绩效、民主制度联系在一起,把社会资本理论放入了更具现实意义的研究框架之中。⑦

(二)微观、中观和宏观的分析层次

与个人和社会的分析层次不同,这一分析层次主要从理论的系统化角度出发,学者托马斯·福特·布朗和乔纳森·H. 特纳都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过这种分析。本文希望通过对社会资本理论这三个层次进行研究,区别出微观社会资本、中观社会资本以及宏观社会资本的不同界定以及适合的研究领域。⑧

1、微观社会资本

微观社会资本强调在特定网络中的个人调动资源的能力,关注嵌入在网络中的个人,布朗又把这一层面的社会资本称为“嵌入自我”的观点。这一阵营下的理论学家包括了科尔曼、波茨和林南。微观社会资本和以个人为中心的层次在关注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在上文所论述的个人为中心分析层次中,已经简单介绍了波茨和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波茨在理论中引入价值和规范,认为它们有助于推动个人建立社会联系他跳出了于理性选择范式,把社会资本的研究带入了更广阔的空间。

林南坚持在行动和社会结构的互动中开展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其理论体系中包含了资源、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三个核心概念,分别对应投资对象、投资场所和投资者及其活动。于是,社会资本变成一种运动着的投资过程,是面对资源争取回报的行动。社会资本不再是一种静态的客观对象,更是一种实践。⑨

科尔曼承认社会背景的理性选择理论,通过思考人们之间的关系类型进而探讨理,并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核心是信任,认为社会网络的差异会影响个体之间的信任水平。科尔曼的理论为过渡性理论,为中观社会资本做了铺垫。

2、中观社会资本

布朗把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称为“结构”的观点。主要讨论了社会资本特定网络中的结构化,以及资源在不同结构中的流动方式。在这个理论阵营的理论家包括罗纳德·伯特以及所有以组织为基本分析单位的研究。可以说,这个研究层次包含了一部分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资本研究。

伯特的“结构洞社会资本理论”试图隐喻“社会资本”是一种竞争优势,告诉企业家和组织必须扩大自己的网络关系,加强不可替代性关系的建设,致使竞争对手被孤立,而自己获得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回报。⑩伯特否定了网络背后多样化动力对竞争性结果的重要性,比如信任,他认为信任是人特有的。

中观层次对网络的关注把群体组织纳入了视野中,其中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是研究的典范,强调社会资本的集体性,使社会资本超越了个体的意义,上升到“公共物品”的社会层面。普特南把社会资本等同于市镇甚至整个国家这样的社区中的“公民精神”的水平。在他看来,像信任、规范以及网络这样的社会资本存量有自我强化和积累的倾向,就像拥有常规资本的人一样,拥有社会资本的人也希望尽量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但是社会资本是一种“公共品”,是从中获益者的私有财产,不能由私人部门提供。

3、宏观社会资本

布朗把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称为“嵌入结构”的观点,主要讨论了社会资本包含在政治、经济体系以及更大的文化或规范体系中的方式。关注社会联系受到“外在”文化、政治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宏观分析避开了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考察了社会制度和与其建立联系的人以及这些联系的表现方式。这种宏观分析的观点不多,相关的理论主要出现在文化社会学的经济研究中,而并不直接关注社会资本。世界银行试图通过研究社会资本,建立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之间关系;武考克希望构建一种理论综合作为分析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框架;福山把社会资本看作一种文化和价值规范,并且考察了普遍信任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这些都属于宏观社会资本的分析层次。

二、两种分析层次的比较

个人为中心和社会为中心的分析层次主要是从个人和群体为单位划分了社会组织的研究对象,前者属于个人,为个人利益服务,后者属于群体、社区或者社会每一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是为所有成员的公共利益服务。微观、中观和宏观的分析层次主要强调个人、结构和嵌入的结构,分别关注了自我为中心的力量、网络的结构化和嵌入在较大系统中的网络(见表2-1)。

社会资本不同层次的界定要求研究者在运用社会资本分析具体问题时必须采用相应的理论表述。如果将适用于集体的理论套在了个体身上,就会出现林南曾论述的“生态谬误”,即从某个层次上得出的结论被运用在了其他层次上。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个人为中心和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其研究对象都是个体,关注点都是个人在特定网络中的资源动员能力,做具体问题的研究时,可以相互借鉴。

社会资源的特点篇3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64-01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是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外通常将这三者称之为LAM。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有了越来越多的电子资源,开始通过网络向用户传递文化服务。

一、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资源特点

(一)图书馆的资源特点

当前,图书馆发挥的主要功能是社会教育,它向社会公众传递文献信息,促进社会公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其资源具有社会记忆的特征。

第一,资源具有系统性特点。图书馆将海量化的信息分类整理,形成严密的系统,按照学科体系进行资源的分类,使读者能在其中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

第二,资源具有深加工的特点。图书馆的资源是围绕着学科、专题分门别类管理的,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图书馆的资源是直接提供给广大社会公众的,具有深加工的特点。

(二)档案馆的资源特点

档案馆的资源必须严格按照《档案法》的有关规定收集、整理、归类,而我国档案馆的资源一般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建国前的历史档案、建国后各级党和政府的档案、本行政区内各个时期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事件形成的档案。在这三类资源中,具有研究意义的是第一和第三类资源。第一类资源中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对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作用,且是中华文明的历史信息资料。而第三类资源则具有文化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可以运用到社会教育中,从以往的经验中寻找到正确的社会教育方式,提高公众的素质。

从具体的特点上来说,档案馆的资源具有原始性、唯一性特点,其资源是原始资料,是其他经过加工资料不可替代的,具有证据作用。运用档案馆的资料,可以让人们看见印记深厚的历史,具有历史真实感。

(三)博物馆的资源特点

博物馆资源具有广博性、直观性、实物性特点,它是非盈利性机构,永久向社会公众开放。在历史发展中,博物馆吸纳各个领域中的资源,并向社会公众展示,起到收藏、社会教育的作用。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四种:一、自然物质信息;二、功能信息;三、与其他事物联系中的信息;四、记录性信息。在这四种资源中,前三种是在实物的发展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实物,也是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而第四种资源则是实物发展历史的记录。博物馆不可能抓住每一实物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发展的信息,只可能是片面、孤立的信息。所以说,博物馆的资源具有片段性、实物性、隐藏性特点。人们在观看实物时很难联系到实物的整个发展历史,博物馆无法将实物的发展历史充分展现在每一个公众面前,只能用一些简短的文字将背景信息展示给公众。

二、三馆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的资源各有特点,也各有优势和缺陷,比如说:图书馆资源是以文字为主,没有实物辅助,不利于人们理解;而博物馆的信息是以实物为主,隐藏在实物中的历史发展却很难为所有公众发觉。而数字时代的到来又使得这三馆努力进行数字馆建设,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而各自为政的文化服务模式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造成了数字资源的再重复建设,且不利于用户利用和分享文化信息资源。因此,三馆资源整合迫在眉睫,如何建立起一个整合的LAM基础结构,在较为宽泛的框架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用户带来深层次、一体化的文化资源信息服务,成为我国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当代性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馆资源整合既是优势互补、弥补缺陷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服务公众的重要举措。三馆资源整合之后,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尤其是数字馆建设中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同时,还能为社会公众带来更便利的服务,使公众在一个平台上享用三馆的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带来深层次、一体化的文化资源信息服务。

三、三馆资源整合方式

(一)实物资源整合

在实物资源上,三馆的资源是相互互补的,博物馆以藏品为主的实物资源直观表达出了档案馆的原始资源和图书馆的系统化知识;档案馆资源又是图书馆资源和博物馆资源的原始性支撑;图书馆系统化知识则巩固了博物馆和档案馆的资源。所以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三馆资源之间的互补性,实现资源的整合。

对于博物馆和图书馆来说,博物馆的实物具有直观性特点,但是却无法直观表达出实物隐藏的信息,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为实物提供系统化、知识化资源,使实物中的隐性信息以显见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图书馆则以博物馆的藏品为主题,提炼出系统化知识,让公众能在海量化的信息中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对于博物馆和档案馆来说:博物馆的实物虽然很直观的表达出许多信息,但是却不具有原始性记录特点。这个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档案馆资源原始性记录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首先确定出一个主题,然后再将博物馆的实物和档案馆的原始性资源按照一定的顺序、因果等重现历史事件或文化。

对于图书馆与档案馆而言:档案馆的资源是原始性记录,具有证据的特点,但是却不利于人们阅读;而图书馆的资源经过了一定的加工,难免会出现一些资源的漏损现象。将图书馆和档案馆的资源整合起来,学者运用档案馆的原始记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知识,形成新知识,给读者呈现出更加客观、全面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功能。

(二)数字资源整合

数字资源整合可以节约一大笔数字馆建设的费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同时也便于公众利用资源。在三馆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体化的LAM数字馆,从公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入手,以历史、文化为线索进行资源整合,让公众可以沿着某件事或物的历史发展去获取其相关信息资源,满足公众利用资源的习惯。当然,在资源整合中,不可能只是以历史为线索,主要还是以内容为主,综合三馆的资源,建立起多维度、多角度的资源整合,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多元化需求。

数字馆建设中,三馆应在平等地位下积极探讨访问标识和联合目录的编制,协商出联合目录编制的规范,并建立起异构网络的统一检索平台,使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登陆,获取三馆的数字资源,实现跨库检索。建立异构网络统一检索平台是当前三馆数字资源整合的主要任务,它能实现较大范围的资源共享,方便公众,服务公众,提高社会教育效果。

三馆要共同培养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各馆人员在熟悉本馆公众的基础上与其他馆的人员进行信息交流,实现三馆人员工作内容、过程的相互了解,并在互助合作下完善各自工作,更好为社会公众服务。

四、结束语

早在2002年文化部就启动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该工程希望构建起一个网上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共享,这是我国LAM数字资源整合的标志。该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基于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资源的特点,该工程还需要不断研究,实现三馆资源的优势互补,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加便利、丰富的文化服务,提高社会教育效果,促进社会公众科学文化水平和社会道德素质的提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杨茜茜.档案、图书、博物馆三馆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浙江档案,2013(4).

社会资源的特点篇4

人类社会的水资源利用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系统。它包括水资源利用的制度安排(分配制度中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区分),人水关系,水资源的价值判断,水功能开发文化以及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外部联系,从历史经验看,这种外部联系,主要是作为一种增加财富的手段,进而与社会地位以及逐级上升的个人目标相关的心理学意义;对于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在使用和所有权方面所形成的权力竞争极其可能的社会或社区安全方面的后果的预期及防范措施;规范利用行为的制度文化等。在一定的阶段,人们把这种手段外化为某种目的,因而发展为实现目的的行动及其所产生的连锁反映。水资源功能开发中的社会问题如水库移民、安全,工业与农业、居民用水之间的矛盾,水资源的社会生态学意义等,都从不同层面反映了这种外部联系的系统性及其效应。不论是在历史的空间还是现实的视点上,水资源都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存在前提和基础性的生产力,而且,由于受到技术的推动,这种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和利用,但是,这些却挽救不了“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正在日益减少”的事实。也正是这种严峻的事实,唤醒了人类通过改善水资源利用体系来解放其作为生产力的意识。因此,对水资源进行社会学研究成了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因应这种挑战,拟通过理论论证、历史考证、现实分析和研究模式比较,寻求一种可用于理解水资源利用体系的社会学认识和研究框架。 一、对水资源利用体系进行社会学分析的逻辑起点 水资源利用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系统,是人类有组织地利用自然物质来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性生产劳动。这是对水资源利用体系进行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社会行动一直是社会学家关注的重点概念或领域。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马克思、韦伯和帕森斯。相比之下,韦伯对社会行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更加系统的范式和概念,但基本上局限于社会行动的内部结构;而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提供了一种辩证的、科学化的思考框架,透析出了社会行动与自然界,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结合点和分离点;帕森斯则在结构功能论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社会行动的结构或形式—社会组织的运作过程以及与其背景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观,在社会学中的伟大贡献在于:将人类的自然属性视为思考人类社会的逻辑起点,而将作为利益共同体之符号的阶级,作为其分析社会组织过程和方式的基本单位。这样一种社会分析的范式,构成了社会学历史上经久不衰的亮点。它不仅确立了人类社会分析的逻辑起点,而且因此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社会内部或文化的分析,引向了人类行为的外部分析。在社会哲学中摒弃了唯心主义的框架而建构了唯物主义的框架。为社会学的科学化努力创造了逻辑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虽然在其后的社会学思想中,不乏唯物主义的分析,但除了马克思,几乎没有社会学家将社会分析的起点放在人与自然的命定关系中。在这种认识框架中,马克思关于社会行动的理解,充分地体现在其关于社会劳动的界说当中。人类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社会行动就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劳动既是人与自然的结合点,也是人与自然的分离点。用马克思的社会原理来理解,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围绕满足这一基本需求的人类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因此,人类为了改变自然水资源存在的生产活动或劳动,创造了丰富的人类文化,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理性的重要方面。水资源利用体系,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一种生产活动或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过程。这便是对水资源问题进行社会分析的逻辑起点。按照这种社会分析范式,水资源利用体系在实质上是人类行为的一种特殊的组织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受到客观存在——水资源自然存在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与人类生存需要息息相关,水资源自然存在也必然受到来自人类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强有力的挑战。因此,水资源利用体系可以被视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而组织起来与自然水资源之间的、辩证的互动过程。 韦伯在下列层次的意义上解释社会行动:“只有在行动的主观意义能够说明其他人的行为并因而指向其原因的意义上,行动才是‘社会的’。”这一定义意味着,个人行动要想成为社会行动。必须具有至少两个条件:一是行动者的主观态度指向其他人的行为,二是受群体影响(不管这种影响是以何种形式出现如:制度或心理压力)的行为。而由于群体内个体之间的行为相互向,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关系。换一个角度讲,特定的社会

社会资源的特点篇5

目前,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研究已逐渐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并对其发展理论进行了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其中许多学者针对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不优越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有关经济欠发达且旅游资源不优越地区的研究很少。然而,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已经被认同,并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为了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对其旅游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先政策,因此,对此区域的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细致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驱动类型

许春晓最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旅游资源品质不理想,开发有困难的区域”,后又将此定义丰富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此后,刘玉、赵宁曦、李跃军、罗艳菊等也对其进行了定义,但这些定义都是在传统意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进行界定的,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研究。

因此,本文对此加以完善,即在一定时期内,缺乏现代意义的旅游资源,即不仅原生性旅游资源缺乏,而且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也一般,且丰度不足、组合欠佳,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WwW.133229.Com

这种界定充实了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研究,不仅使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而且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研究的状况。

旅游资源非优区按其发展的主导驱动力来源不同,分为经济驱动型、需求驱动型和社会驱动型三种类型。经济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驱动力源于发达的经济、与外界广泛的经济商贸联系;需求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动力源于毗邻的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居民频繁的近程旅游需求;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动力源于本地居民脱贫要求及当地旅游开发条件的改善。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研究已逐渐展开,但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多数只对旅游资源非优、但经济发达的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如对广州、上海、深圳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然而对旅游资源非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研究很少,这种特征的区域正属于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范畴,且此类型的地区

在我国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对其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特点及驱动机制

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主要特征是资源品位不高,数量不多,资源分散,组合状况欠佳,但往往有一至两项突出的特色或特殊性旅游资源,存在相对优越的资源“亮点”;区位条件较差,距离主要客源发生地较远;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环境差,即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条件差。

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驱动机制是贫困地区居民要求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与动机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内部推动力;潜在客源市场对本区预期开发的旅游产品的需求,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外部牵引力;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与区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催化因子;政府对本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保障力量。

三、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对策

根据客源市场需求及本区旅游资源情况,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须充分发挥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带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一)层次性适度旅游开发战略

层次性适度旅游开发既突出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性,同时又强调开发“适度”,即根据旅游资源特点有步骤、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发,而非盲目地一哄而上,全面开花。这是由于对社会驱动型非优区来说,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式开发理论对其发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增长极理论模式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点轴式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两者均要求区域经济应突出重点,分出先后,有层次、有步骤地发展,适用于经济不发达、经济功能差、开发程度低的区域开发。因而重点培育区域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聚集作用和极化效应带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旅游产业发展角度看,旅游业不再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而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产业。在经济不发达、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只有实行有步骤有层次的开发,培育优势产业,逐步扩大影响,才能在旅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资源及市场条件看,原赋资源吸引力有限,市场开拓受到限制,不宜大规模开发,只能择优适度开发。

(二)政府主导战略

由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资源品位不高、区位条件较差、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环境差(即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条件差),因此,要把旅游业培育为地区的支柱产业,发挥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仅凭市场的调节机制,很难较快达到这一目标,而且可能会走许多的弯路,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是必然的选择。

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在旅游发展中把握重大政策,在产业化过程中主动介入管理,把城市旅游作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主体;打破地方保护与行业保护,消除市场分割,为旅游企业集团化创造条件;通过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扶持重点的方式,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和难点问题,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三)目标市场以区域内客源市场为主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旅游地,吸引不同类型游客;不同等级旅游区,吸引不同范围内的游客。旅游资源非优区客观上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般较缺乏竞争力,游客吸引范围和层次不可能很大。但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者出游次数的不断增多,旅游者不可能重复多次地去那些优秀级旅游区,尤其对于高频游市场,也就是说,本地和周边地区的高频游市场应该是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最佳的目标市场。

因此,在制定其市场开拓方案时,应以区域内客源市场为主。由于我国实行双休日制度,二日游市场规模较大,且极有可能发展为高频游市场,应引起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重视。

参考文献:

社会资源的特点篇6

所谓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将档案信息资源中的各种使用价值予以揭示,并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使之直接服务于社会各项活动或工作,满足人们的各种利用需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内涵是十分广泛的,它应包括档案信息的整理、管理水平,提供利用的方式、方法、手段,主动服务的形式,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以及档案信息在现实中所创造的价值等诸方面。从档案信息资源的内涵可以看出,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做为主线带动档案工作的整体发展。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寓于比它更大的系统中,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首先要获取档案这一物质,并占有丰富的档案信息量,经过科学的加工和处理,才能完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一环节,而档案工作只有通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一主渠道,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和价值。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不仅是整个档案工作中最富有活力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形成该系统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研究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应单个进行研究,应从系统整体上出发进行研究。

二、 从档案信息资源的特点,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档案信息不仅具有信息的一般共性,而且还具有特殊的个性。它的主要特点是:本源性、回溯性、凭证性、积累性、内向性和社会性。信息按其性质可分为原始信息和经过处理的信息。档案信息属于原始信息,是各部门对某一活动的最初的数字、文字和图像等的直接记载,所以本源性是档案信息最主要的特点,本源性信息是加工信息的基础,任何信息资源都起源于原始信息,因而档案信息在社会信息系统中居于特有的地位和作用。信息按其时间特征可分为回溯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档案属于记录和反映已经发生的活动、事物及其过程,即用来追溯以往的信息。通过它可以利用前人的劳动进行创新,也能为现实的研究、决策和预测提供基础。凭证性是这种信息具有证据作用。档案是原始材料,是反映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能起到别的信息所起不到的凭证作用。档案一般是以文件的形式陆续形成的,而又以文件组合体的形式持久地存在和运动的,所以它的联系性较为突出。这种联系一是指同一类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档案全宗里发现,因为许多立档单位常常是从不同的职责出发办一件事情,因此反映同一问题,有的决策、有的执行;有的从某个侧面反映某项工作,这是表现在空间方面的。二是指同一事的在时间上有联系,这种联系有短有长,形成的文件有多有少,有时需要查找百年以上的记录,这是表现在时间方面的。此外,还有这一事物同那一事物的联系,既表现在内容方面的和表现在信息的形式方面的。与联系性特点相关,档案信息还具有积累性的特点,档案信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具有连续不断以至定向积累的特点。其表现是立档单位的档案整体,是在连续性的活动中长期积累形成的,而且只要某一档案形成单位存在,其拥有的档案成份总要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档案信息互相联系和积累的特点,要求信息提供的全面性,才能便于研究和利用。档案信息的内向性特点是指有些材料在一定时间里仅限于规定的控制范围内使用。但从总体来说,档案是社会性的信息记录,内容无所不包,是各行各业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产物,又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从上述特点来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是智力上改造档案中的事实,也不是机械地提供事实,而是在考虑来源联系与机构联系情况下获得映象。是要在广义上和多种意义上认识档案可能具有的无限用途。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应从广度和深度上开,突破案卷或文件标题所反映的内容,充分挖掘全部有使用价值的信息。

三、 如何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开发与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开发是利用的前提,为利用提供信息基础,开发也离不开利用,达到开发目的和提高开发水平都要通过利用才能得以实现。那么,档案部门如何适应社会利用规律,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呢?

1、 首先是加速思想观念的更新。必须树立以下二个基本观念:一是服务观

档案管理体制要牢固树立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观念。要克服"关起门来办档案"的倾向,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二是开放观念。过去,档案工作"保"的观念强,"开"的观念弱,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我们一定要充分开放档案,合理利用档案。只有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和开放观念,并付诸行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才能与社会利用规律相适应。

2、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计划部署和组织协调。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要适应社会利用规律,必须加强计划性,合理部署。档案的逐步开发,全社会性利用的出现,要根据各个时期社会利用的情况,研究制订出开发的计划,然后进行部署。开发工作自然就有条有理了。

社会利用有时要打破地域界限,这就要求进行越地域开发利用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化,把散布在各地、各部门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和终端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档案信息网络,使档案信息与信息化大流通接轨,这是综合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方式。

社会资源的特点篇7

目前,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研究已逐渐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并对其发展理论进行了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其中许多学者针对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不优越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有关经济欠发达且旅游资源不优越地区的研究很少。然而,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已经被认同,并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为了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对其旅游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先政策,因此,对此区域的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细致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驱动类型

许春晓最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旅游资源品质不理想,开发有困难的区域”,后又将此定义丰富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此后,刘玉、赵宁曦、李跃军、罗艳菊等也对其进行了定义,但这些定义都是在传统意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进行界定的,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研究。

因此,本文对此加以完善,即在一定时期内,缺乏现代意义的旅游资源,即不仅原生性旅游资源缺乏,而且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也一般,且丰度不足、组合欠佳,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

这种界定充实了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研究,不仅使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而且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研究的状况。

旅游资源非优区按其发展的主导驱动力来源不同,分为经济驱动型、需求驱动型和社会驱动型三种类型。经济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驱动力源于发达的经济、与外界广泛的经济商贸联系;需求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动力源于毗邻的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居民频繁的近程旅游需求;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动力源于本地居民脱贫要求及当地旅游开发条件的改善。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研究已逐渐展开,但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多数只对旅游资源非优、但经济发达的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如对广州、上海、深圳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然而对旅游资源非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研究很少,这种特征的区域正属于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范畴,且此类型的地区

在我国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对其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特点及驱动机制

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主要特征是资源品位不高,数量不多,资源分散,组合状况欠佳,但往往有一至两项突出的特色或特殊性旅游资源,存在相对优越的资源“亮点”;区位条件较差,距离主要客源发生地较远;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环境差,即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条件差。

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驱动机制是贫困地区居民要求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与动机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内部推动力;潜在客源市场对本区预期开发的旅游产品的需求,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外部牵引力;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与区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催化因子;政府对本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保障力量。

三、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对策

根据客源市场需求及本区旅游资源情况,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须充分发挥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带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一)层次性适度旅游开发战略

层次性适度旅游开发既突出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性,同时又强调开发“适度”,即根据旅游资源特点有步骤、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发,而非盲目地一哄而上,全面开花。这是由于对社会驱动型非优区来说,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式开发理论对其发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增长极理论模式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点轴式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两者均要求区域经济应突出重点,分出先后,有层次、有步骤地发展,适用于经济不发达、经济功能差、开发程度低的区域开发。因而重点培育区域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聚集作用和极化效应带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旅游产业发展角度看,旅游业不再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而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产业。在经济不发达、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只有实行有步骤有层次的开发,培育优势产业,逐步扩大影响,才能在旅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资源及市场条件看,原赋资源吸引力有限,市场开拓受到限制,不宜大规模开发,只能择优适度开发。

(二)政府主导战略

由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资源品位不高、区位条件较差、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环境差(即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条件差),因此,要把旅游业培育为地区的支柱产业,发挥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仅凭市场的调节机制,很难较快达到这一目标,而且可能会走许多的弯路,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是必然的选择。

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在旅游发展中把握重大政策,在产业化过程中主动介入管理,把城市旅游作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主体;打破地方保护与行业保护,消除市场分割,为旅游企业集团化创造条件;通过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扶持重点的方式,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和难点问题,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三)目标市场以区域内客源市场为主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旅游地,吸引不同类型游客;不同等级旅游区,吸引不同范围内的游客。旅游资源非优区客观上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般较缺乏竞争力,游客吸引范围和层次不可能很大。但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者出游次数的不断增多,旅游者不可能重复多次地去那些优秀级旅游区,尤其对于高频游市场,也就是说,本地和周边地区的高频游市场应该是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最佳的目标市场。

因此,在制定其市场开拓方案时,应以区域内客源市场为主。由于我国实行双休日制度,二日游市场规模较大,且极有可能发展为高频游市场,应引起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2).

社会资源的特点篇8

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不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使自然资源具有社会属性。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还属于历史范畴,表现为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历史阶段)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存在很大差异,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湘教版教材紧扣课标要求,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认识自然资源,涉及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二是以煤炭为例,探究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是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明确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二、重难疑点解读

1.教学重点分析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的知识是理解整节教材内容的基础,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将变成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也将越来越深化。理解自然资源的内涵,抓住自然资源的特征,明确自然资源的类型,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内涵可从以下方面理解: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自然物成为自然资源,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自然物是否被看作自然资源常常取决于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自然资源的分类则应注意掌握:从不同角度划分,自然资源有不同类型;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相对的,具体如图2所示。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也是本节重点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是为更好地对自然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教材改变了以往高中地理课程系统讲述每一种自然资源的状况,以煤炭资源为例,通过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下自然资源利用状况(表1),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该部分内容还应强调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未来能源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核心内容,是课标要求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作用不同;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历史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存在很大的差异。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等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深入理解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明确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2.教学难点剖析

*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及特点

对于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及特点,学生理解起来较为抽象,很容易成为学习的难点。教材首先从概念入手,揭示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和,即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属性),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又可以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社会属性)。从属性来看,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及特点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三、重要图表使用

社会资源的特点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25-02

1 地方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是整个课程设计、实施及教授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只要是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都可作为课程资源,它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1~2]。而这些地方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开发和利用,才能转化为有效的社会教育资源。目前,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正逐渐被提到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并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地方课程资源丰富,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具有多方面的指导力量,因此,可能的课程资源虽然呈现出多样性,多种多样的资源,就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广泛性、丰富性、综合性、差异性、多质性等特征,因此可从多层面、多角度,把它分为多种类型[3]。而在各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地方课程资源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2 各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地方课程资源利用情况

2.1 中小学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小学受到广泛的重视,中小学教育内容丰富知识浅显,因此,中小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较容易实现;中小学的课程资源开发着重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教育,在知识覆盖面上体现出多学科的交融。学生与社会方面、与自然科学方面、与自我方面的资源都可作为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如图书馆、展览馆、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音乐的节奏美、气候、地形等特殊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和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与内涵。

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发展较好,已经上升到生命化的层次。中小学课程资源经过日常生活化课程资源――学科知识化课程资源――生命化课程资源的探索,使得课程资源的利用具有生命。生命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做到师生双方的经验活、知识活、情感活、能力活、智力活、精神活、生命活,而且还要做到课堂的内容活、情境活、形式活[4],让课堂充满情意与生命需要[5]。

2.2 高等教育

高校在课程资源体开发和利用上要落后于中小学,高校教育是一种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素质教育,需要较全面、较系统和较深层次的知识,对于地方课程利用横向要广,纵向要深,因此,开发和利用难度较大。特色,成为了各高等院校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质量工程”意见》中指出:要“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区域性高校,应在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上下功夫,不仅要为地方创造知识,而且要传播和扩大已有的地域文化,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人才,赋予学生以“地方特性”。[6]

高等教育的地方特色课程资源重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司法、军事、外交活动、科技活动等社会资源方面的结合,地方特色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独有的资源,而且充分体现了各地区的特色文化,也使各地高校的科研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国各高校也正在加强地方特色课程建设,并已成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地方特色的课程开设和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重视与加强[7]。

2.3 高校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特点

高等教育阶段的地方课程资源建设要求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要求显现出专业与学科经济等深度结合的特征。

2.3.1 课程知识新兴交叉

创造是21世纪最具时代特征的特点,在原有知识体系上的创新是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世界许多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都是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才得以解决的。时代需要那些具有创造力的超越型人才。时代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强调文理渗透,基础与专业结合,体现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内在结构性和智能型的发展方向。

发达国家在交叉学科的培养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高等教育阶段都强调主修、副修的结合,文、理、应用学科的渗透。MIT的成功就在于它不仅有一流的专业教育,而且具备良好的交叉学科基础和文化底蕴;日本筑波大学不设科系,而以学科群、学科类来划分课程,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科交叉。同时大量选修课、定期举行的研讨班、外聘专家讲学以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大量学术活动的开展,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

2.3.2 人才培养社会急需

当大学生就业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个有趣却更无奈的现象。一方面,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岗位长期空缺。为什么会出现找不到工作、招不到人的尴尬局面?原因就是供需求不匹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人才的培养应融入社会的经济发展建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每一所大学都必然要有自己存在的优势和社会所需,因此,“独特和急需”是一所大学存在的可能。只有紧紧围绕产业和企业的紧迫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才能使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适合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

2.3.3 地方特色文化弘扬

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核心是地方文化。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各种各样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组成的,而民族文化是由独特的地域文化组成的。因此,有机地开发和运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地方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实践探索,无疑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好途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中,保持和发展传统优良的民族文化。

2.3.4 各校特色合理分工建设

我国目前有1000多所高等院校,地方高校约占70%,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地方高校面临大好的发展机会,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地方资源,办出特色,以特色取胜,以求快速地发展,就成为各方院校办学的目标。“地方特色”成为各地方高校致力的着力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如何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办出特色,脱颖而出,这是目前摆在上千所地方院校面前的严峻课题。

3 面向高校的广西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特点

广西高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应从社会要求、时代要求、人才培养要求以及自身的发展需要方面去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在内容上呈现出符合广有的课程资源特点。

3.1 社会要求―― 开发本土资源,服务东盟经济

教育的社会意义在于能对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服务于民。广西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对这些遍布于本地区各地的资源进行开发了利用,才能更好的为当地经济服务。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且与东盟各国接壤,具有民族性和与国际性的地域特征,与东盟各国相同的地缘和文化特色,国际性区域经济优势,成为广西地方课程开发的特色资源,包括本土地理资源、历史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与国际接轨的地缘文化资源、经济合作资源、贸易资源、语言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建立在广西不断发展的进程和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中,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从根本上推动广西区域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展。

3.2 时代要求――弘扬壮乡文化,发展广西特色

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实践的需要,是为贯彻国家课程政策而做的一件有益的事情,是为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从而使后一代更好地认识祖国、地区,建设国家和当地的实践的需要。此外,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受到社会广大人士的保护和发扬。

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独具特色的壮乡文化成为本土不可取代文化资源。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南疆境地,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广西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创作的崖壁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以及古朴曲雅、可避湿热、防蛇兽侵害的干栏建筑等,成为广西当时的文化代表;明代的真武阁及三江侗族程阳风雨桥均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三月三歌墟、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踩花山和芦笙节、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具风味的打油茶等等。这些民族文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广西地域文化。一个民族的发展和繁荣,是与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的,地方性高校对民族优秀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观念趋同的大背景下的坚守是对世界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贡献。

3.3 人才要求――培养学生特性,适应社会急需

高校的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建设从培养适应地方需求人才的需求出发,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是着眼于地方,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地方所需的应用性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地方特色课程的支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土经济。

广西与东盟各国接壤,具有国际性区域经济优势。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首府南宁,建立中国―东盟“10+1”合作关系,在农业、信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等领域展开合作,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6年,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关系,主要进行基础设施、港口物流、贸易投资、旅游和资源的合作开发,还有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关系的建立。这些经济贸易合作使得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衔接要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适合国际性的人才参与其中,为广西经济的发展做贡献。根据面向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实际需要,广西高校致力于培养了解东盟、熟练掌握当地语言、熟悉当地商业习惯的人才,这就需要更多地去开发相关的地方课程资源。

3.4 自身发展要求――创新办学特色,促进高校发展

对于高校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形成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水平;有助于提升高校专业发展意识和实践技能;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需要。地方特色课程如果经过精心培育发展,必能在某一方面重点突破而成为主导文化的一部分,从而走出地方,走向全国。

特色课程资源的建设可推动地方民办高校的特色发展,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国际性人才,以实现广西经济的腾飞发展。

4 结语

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应围绕着广西的民族特点、区位优势等方面进行开发研究,重点开发具有壮乡民族文化特点和面向东盟、着力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国际化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 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32-34.

[2]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5.

[3] 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4):1-6.

[4] 余文森.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64-168.

社会资源的特点篇10

关键词 :社区学院;教育资源建设;终身教育

作者简介:陈芳,女,江苏省金湖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01-03

社区学院是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使经济和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在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应运而生、因需而建的一种新型学府。它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不仅承系着学校教育与社会再学习的纽带,更是全民完善终身教育的平台,在实现我国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社区学院的内涵发展中,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看,教育资源建设是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社区学院教育资源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媒介,是社区学院教育的核心内容,其开发必须符合居民生活、学习、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社区学院教育资源的建设才会有生命力、有针对性,更容易得到全民的积极参与,才能提高居民对学习资源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对于县社区学院教育发展来讲,社区学院教育资源开发对社区学院教育特色发展和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起到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是县社区学院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当前金湖县社区学院教育资源建设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一)社区学院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学习资源开发的深入和市民需求的进一步扩大,社区学院教育资源开发也面临一些问题。通过调研和访谈,课题组发现,金湖县的社区学院教育课程与资源建设中普遍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1)学习资源规范性差。各乡镇社区学校根据需求开设课程,教师根据课程需求准备学习资源,发展水平不一,建设水平参差不齐;(2)学习资源个性模糊。社区学院教育现有学习资源普遍较为常规,普适性强而本土特色不够彰显,未能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学习特点、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开发相应的学习资源;(3)学习资源开发主体缺位。社区学院教育学习资源大多是建立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经过润色、修改而成,缺少创新;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社区学院和各乡镇社区学校专职人员较少,且缺乏整理编写学习资源的经验。由于课程开发主体缺位,因此无法提供丰富的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各类社区学院教育特色课程[1],学习资源总体数量有限,质量和专业性也很难得到保证;(4)学习资源表现形式单一。现有学习资源的呈现形式大多是文本形式,配套的电子资料和其他形式的助学材料较为稀缺,网站、动画等课件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全民学习需求。

(二)问题原因探究及分析

针对调研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对各乡镇进行了深入访谈,对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总结如下:(1)对教育资源开发与建设重视不够。金湖县社区学院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服务指导学习资源的开发,缺少教育资源开发的相关专业教师的团队。各乡镇社区学校也未成立相应的开发机构,资源建设开发一直流于形式;(2)乡镇社区学院缺乏统筹规划。各乡镇社区学院教育资源大多是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教育资源内容“杂”、“乱”、“散”,缺乏统筹规划;(3)资源建设开发与资金投入未形成合力。教育资源未得到充分的整合,社区学校投入的资金力量较为单薄,需要有关单位部门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

二、破解现有学习资源开发的难题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金湖县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破解现有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过程中的难题。

(一)师资队伍专业化

在社区学院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建立一支专业化开发社区学院教育资源的团队,可以使得社区学院教育资源开发更为顺利,更为有效。每个乡镇社区学校应当派出课程建设骨干教师,开展师资培训,通过专项辅导、课程推广、研讨观摩等多种形式,促进社区学院教育课程队伍的专业化。[2]经过有计划、分步骤、多形式的培训,提高社区学院专职教师教育资源的开发能力,促进课程与资源开发队伍的专业化。社区学院应设立课程开发相应的部门,组成课程建设教研小组,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适合金湖县的社区学院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形式多样化

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不同,课程的呈现过程也千差万别,课程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根据金湖县居民的从业状况、生存状态、生活习惯等差异,金湖县社区学院采取脱产与业余、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多种教育培训形式。与这些培训方式相配套,社区学院也设计出形式多样化,能够适应不同学习群体、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习方式的课程类型。

(三)课程评价具备群众性

从教学评价看,社区教育的主要部分属于非规范性教育范畴,教学主要是满足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需求。社区教育实际走的是“市场化”道路——教学水平高,学习有实效,社区教育就兴盛、发展;教学水平低,学习收获少,社区教育便萎缩、停滞。[3]因此,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一定要重视、尊重社区民众的质量评价,应以社区民众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满意度作为评价课程质量和成效的基本依据。

三、开发社区学院教育资源的实践探索

为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金湖县社区学院从以下方面开展实践探索,促进教育资源建设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

(一)建立社区学院教育资源开发管理机制

金湖县社区学院自2008年成立以来,立足建立终身教育的指导方针,积极开展教育资源建设工作的实践与研究,积极探索县、镇、村三级社区教育课程与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力求形成一批具有当地特色、满足居民多样化学习需求的社区学院教育资源。

经过实践与探索,金湖县逐步形成了各乡镇社区学校与县社区学院共同参与合作,统筹与自建结合、规范与特色并重的特色课程资源开发机制,实现了社区学院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学院依托县内老年大学、青少年活动中心、县体育馆、图书馆等教育资源,发挥其骨干龙头作用,坚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区”的理念和“依靠社区、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基本思路,统筹、规划、管理全县幼儿、青少年、中老年等人群的社区教育,努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社区成员学习需求的教育培训活动。[4]

(二)共同参与,开发社区学院多样化教育资源

社区学院教育教育资源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将本县各类人文资源、教育资源和物质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它更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参与、大力支持与通力合作。

基层的乡镇社区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课程资源,也拥有一批热心社区学院教育的师资队伍。社区学院积极探索乡镇两级课程建设机制,联合各乡镇社区学校启动校本课程建设工作,对能凸显金湖县地方特色、社区居民喜闻乐见、在全县范围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课程作为课程建设,有效促进了社区学院教育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和特色化。

与此同时,金湖县社区学院建成了“市民学习网”这一学习平台。作为一个学习平台,能全面、及时、有效地反映本县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情况。但目前网站的学习资源具有当地特色的学习资源还不多,不能满足广大市民自主学习。同时,县级层面整合、开发的课程与学习资源也需要一个更大的展示平台,为市民提供更方便、简捷、有效的学习平台。为此,我们通过引进、自建、共建、购买等不同层次的建设,不断为社区居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构建全民终身教育学习服务平台。

(三)资源应用,实现社区学院教育学习资源共建共享

社区学院教育课程与资源的整合、开发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要保证其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即在一定阶段内能受到量多面广人群的普遍欢迎和使用。因此,必须强化学习资源的应用与推广,发挥社区学院教育资源作用,真正实现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

1.校本课程应用,拓展市民学习培训项目。以应用和推广社区学院教育课程及金湖县市民读本为抓手,积极开展市民学习培训活动,丰富社区学院教育内容。(1)以应用开发课程教材为主,采用面授教学、网上学习、演练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社区学院教育系统公益项目培训;(2)以开展课程应用试点的方式,鼓励各校结合区域实际,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应用;(3)以赠送市民读本的形式,将读本发放至各乡镇社区学校及居村委学习点,并组织开展宣讲活动。重点探索如何增强培训活动的适切性,注重特色打造、教学方法的研究等。

2.信息化资源应用,推进社区数字化学习。金湖县大多数区域是农村,其人口较多,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限制,他们自行开展数字化学习的能力较差,面对这样的特点,我们以前期开展信息化资源应用试点经验为基础,依托“市民学习网”这一学习平台,充分应用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及其他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各乡镇全面铺开社区学院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不断丰富社区学校的办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逐步提升市民信息化理念,有效促进市民网上学习。

金湖县社区学院教育课程开发仍处在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在课程与资源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更新终身教育学习观念,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对社区学院教育课程与资源建设进行规划指引,为广大市民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服务;要完善管理运作机制,需要形成“政府统筹、学校主导、社会共建、全民参与”的长效建设机制。

总之,社区学院教育学习资源开发与建设是提高社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引导社区学院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是金湖县社区学院教育特色发展的重要手段。重视社区学院教育课程开发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把社区学院教育课程开发不断引向深入,是金湖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社区学院教育深入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陈乃林.社区学院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初步实践与思考[J].上海社区学院教育,2009(5).

[2]黄健.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社会资源的特点篇11

引言

地方高校,一般地处中小城市,办学历史较短,办学基础比较薄弱,缺少名家和大师、学科实力有限、科研水平较低,专业设置特色不够鲜明,缺乏核心竞争力。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意见中明确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显然,新的历史时期,地方高校只有走地方性、差异性的特色发展之路,必须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等进行准确的办学定位,科学地设置、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厘清科学研究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使学校得到可持续发展。地方高校图书馆必须面对馆藏资源文献规模小、内容不够丰富、缺乏特色、建设模式封闭以及资金紧缺等制约因素,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加强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服务学科和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1.特色文献资源与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概述

特色文献资源是图书馆针对其用户需求,以某一学科、专题、人物,某一历史时期、地域特点等为研究对象,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搜集)、整理、存储、分析、评价,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组织、管理,使其成为该馆独有或他馆少有的资源,是组建网络化图书馆的基石。由于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今天的特色,也许到明天就不成为特色。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里,要使“特色”得以保持,就必须不断创新改进。

地方文献是指以地域为中心特征的一切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是该地区发展轨迹的客观缩影与文化底蕴的智慧结晶,是了解和研究某一特定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历史和现状的主要情报来源。地方文献展现出了一个地域的历史、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而地方特色文献是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并具有馆藏价值的某种范围特征的文献集合,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它孕育和滋养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对地方高校的办学实践,特别是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2.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文献资源的必要性

如今,各重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都十分丰富,涵盖范围广,分类齐全,同时对应的网络图书馆文献也浩如烟海。在这一背景下,紧扣学校的办学定位,加强特色文献资源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建设,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特色文献的建设,能够促使广大师生、本校科研人员及社会用户能够更为方便的查看更全面、更丰富、更专业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了图书馆文献文献资源的建设效益,促进地方文献资源的社会共享。

2.1突出特色,促进资源共享

现代知识分类名目繁多,文献资源涵盖范围广,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论如何丰富,都无法囊括所有的文献资料,所以,在文献资源建设时,不能小而全,而是需要依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地域文化、学科和专业特点、人才培养和科研情况进行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如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体育资源库及休闲体育数据库,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基础教育资料中心中小学教材库[1]、海南大学图书馆以“热”为特色的热带特色馆藏资源库[2]等。特色文献资源库的建设能不仅能够服务培养人才、学科和专业建设,还能促进科学研究、文化创新和传播地域文化,有助于社会资源共享程度的提高,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创造了竞争力,建立这些文献信息资源的数据库,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节约经费,谋求更好的发展

随着文献规模的迅速增长,加之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相对紧张,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上经费投入不足。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等都主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图书馆资源建设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在现有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基础上,建设特色资源库,这是很多地方高校图书馆提高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可见,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料,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数据库,节约经费,谋求更好的发展[3]。

2.3图书馆自身发展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要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馆藏特色及地区或系统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分工,开展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和网络虚拟资源建设”[4],其色数字资源建设就是一项最根本的工作。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若要保持其自身的发展,真正体现其“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需要整个院校图书馆界和在校师生共同参与和推进的系统工程,尽管目前也有一些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了一些综合性的数据库,但特色数据库却很少。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需要开展有自己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读者提供既有针对性、特色性,又有完整全面的综合,这也是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趋势。

3.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现状

笔者所在的学校有近四十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在地方文化尤其是汉水文化(包括武当文化)研究方面,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图书馆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就针对特色文献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大力开展地方特色文献建设,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已有很多特色文献已经开始陆续投放到图书馆网站,网站上也有为读者提供的远程检索功能。然而,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同我校一样,在获得一定成果的同时,在特色资源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规模小

地域特色文献资源是指具有一定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的资源,就我国高校图书馆地域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来看,具体包括地方文献、文化、人物等各个方面。目前,各地方高校图书馆都有一定的特色文献资源,但建设规模小,投入共享平台使用的更少。

3.2缺乏学科专业特色

学科专业特色资源库是指体现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和专业特色的资源库。由于经费有限,地方高校文献资源建设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无法与重点院校和一线城市图书馆相比[5],很多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常常仅限于常规文献,针对学校重点特色学科方面文献的层次和角度不够深入,资源较少,涉及内容也不全面,没有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的办学定位及发展特色,缺乏学科专业特色,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没有直到应有的作用和支撑。

3.3数字化建设滞后,共享渠道不畅通

地方高校首先由于实行着封闭式的管理,与社会接触较少,进而形成自我封闭的内向型建设模式,资源的共享形式也是基于纸质文献和图书馆展开,导致观念落后,共享意识薄弱,对特色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其次是于由于经费和技术原因,致使许多特色地方文献资源如珍贵图片、照片、地方支柱产业技术资料等没有及时进行数字化,也缺乏对非文本对象的深入组织、描述、检索和可视化利用;第三,由于机制体制等制约,致使资源主要在校内使用,大多没有对外开放和共享。以上各种原因,导致地方高校特色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滞后,共享渠道不畅通,不能充分发挥特色文献信息的作用。

4.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的建设建议

在社会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针对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和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及科学研究领域,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地域特色,建设有学校和地域特色的文献资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重视图书馆传统领域特色的建设

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应将地方特色放在优先而重要的位置,从而将学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优势,以谋求地方经济和高校的共同发展。所以说,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中,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特色,加强地方行业产业、技术创新、地方文化等文献的收集,形成地方特色馆藏,展示自己的文献资源优势和特色,扩大社会影响力,拓展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生存空间。

4.2重视重点学科和专业特色文献建设

重点学科和专业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关键所在,地方高校必须要依据学校重点学科和专业,确立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重点,以学科发展和教学需要为文献建设的基点,确定重点学科及优势专业文献的收藏范围,文献的层次定位要适应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的要求,使得文献的基本部分在学术水平方面与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相适应,而重点学科文献的收藏力求做到全面系统,而对相关学科文献的收藏要有所选择,做到以点带面,重点学科内容突出,涉猎面宽且精炼,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文献体系和有突出特色的文献结构框架[6]。

4.3重视特色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

特色化和数字化是当代图书馆发展的两大主流,特色文献数字化能够把图书馆特色推上新的高度。在信息时代,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地方高校图书馆要转变观念、加大投入、改革管理机制体制、培养技术人员,重视特色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首先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多元化组配,实现从组织文献到组织知识与信息的转变,从而达到文献资源共享的目的。其次要使特色文献的信息传播方式实现数字化储存与传递,在建设中应注重文献载体结构的优化,逐渐向电子型、数字型等方向发展,逐步建成由多种载体组成的、结构合理、有重点、有层次、有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服务高校、服务社会。第三,要进行虚拟馆藏的资源建设与利用,即可在检索、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同时,采集、组织下载网上有关的最新专题信息,来丰富、补充、拓展特色文献,建立图书馆网上特色信息资源。特色文献建设与网络资源共享有利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开展,可以使读者全面快速地获取文献资源信息,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张国杰.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情况调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10):39-43.

[2]刘小香等.特色馆藏建设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1-62.

[3]范晓谚、陈枉.对加强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的思考―以昭通学院图书馆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247-248.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Z].2002,2

[5]钱春元.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构建[J].图书与情报,2007(06):72-74.

社会资源的特点篇12

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因特网的畅通为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社科院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结合新疆社科院图书馆的实际,就社科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社科数字资源建设的意义

数字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商业化的数据库、机构或个人建立的数据库、各种网络免费资源等都属于数字资源。

同印刷型文献相比,数字资源类型更为丰富。从资源提供者来看,有商业化的数字资源和非商业化的数字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数据库商、出版商和其它机构以商业化方式提供的各种电子资源,如:Elsevier公司的SDOS、EBSCO公司的AcademicSourcePremier、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图书馆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后再提供给一定的读者群,或者读者个人通过读书卡和其他方式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这些数字资源内容丰富、数据量大,是目前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后者主要指机构自建的特色资源库、开放获取资源、机构典藏和其它免费的网络资源,这些资源或者由图书馆自行建设,或者可以从网络上免费获取,当然,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在建成之后也可以以商业化方式进行运作,此时,对其它图书馆而言,也可以称之为商业化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有缴送(随书/刊附送的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数据库和音像制品)、购买(音像制品和光盘及网络数据库)、自建与转换(自建中文书目、全文影像及多媒体资源库;将音视频产品进行数字化转换与迁移)网络资源采集(分主题、有重点地采集政府网站、电子报刊)等。

社科信息广泛存在于图书馆和其他文献信息机构中,社科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工作是一项以社会信息需求为依据,对广义的社会科学范畴的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机集合,以推进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强有力的社会科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活动。其作用表现在为发展和繁荣社会科学提供信息保障,为领导决策及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信息支撑,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新疆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数字化现况及用户需求

了解新疆社会科学院的实际及图书馆用户需求是数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和依据。新疆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数字化工作可以简单归纳如下:2004年底开始进行局域网建设;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升级改造,基本满足院内所有用户的上网及网站正常运行的需要。2005年成立电子阅览室,提供上网服务和检索电子版的《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2006年我馆购置了图书馆管理软件(简称ECO);2007年挂牌成立“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维汉两版)网站;2008年引进电子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光盘版);2009年4月正式启动图书馆数字化工程――计算机编目工作。一个具备现代化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图书馆,才能够给信息需求者带来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并可以随时随地接受网上检索、浏览、咨询、馆际互借、专题研讨等服务。从上述归纳可以看出,本馆的数据资源建设只处于刚起步阶段。从近些年尤其是从笔者进入图书馆工作这两年来看,社会科学院各研究部门的社科信息需求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变化,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倾向。从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看,社科信息需求呈现出综合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特点。从社会科学研究需求的文献类型看,除了有对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内部刊物、政府文件、学位论文、档案文献、市场信息等文献类型的需求外,也有对全文检索的需求。并仍旧保持着对纸质文献的需求。因此社科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应充分考虑各种需求及开发利用资源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做好规划,逐步完善。

三、新疆社会科学院数字资源建设思路

改善硬件是数字资源建设的基础

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硬件要先行,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在完善已有的硬件设施外,要考虑到图书馆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用户的各种需求,在扩容时,技术和产品选择应具备一定的先进性,要考虑到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等因素。

人力资源是数字资源建设的关键

数字资源建设需要既具有扎实的图书馆学知识,又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通晓知识产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有选择地引进一批这类人才,同时要加大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为数字资源建设做好人力资源储备。

规划引领是数字资源建设的保证

社科信息数字资源是本地区、本部门的宝贵财富,应统筹规划,通过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政策鼓励社科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要加大对数字资源重点单位特别是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扶植和支持,包括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规划应立足本单位实际,逐步推进,以避免网络资源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