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工程管控合集12篇

时间:2023-08-16 09:20:57

配电网工程管控

配电网工程管控篇1

利用配电网施工工程过程管控研究与分析来解决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业务流程多样化和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实现了对电力工程项目集约化管理。经过电力建设工程管理经验的积累以及管理制度、管理标准的不断完善,公司逐渐形成了标准化的工程过程管理流程,该项目的研发提高工程本体的总体建设水平,从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1 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1.1 工程项目管理难点

1.1.1 沟通

目前电力配电网施工工程建设所需的部门和单位较多,传统利用会议、文件等方式进行信息的沟通传递,效率低,流转节点不明确,管控困难。

1.1.2 数据

电力施工工程建设项目所需的的数据量大,有关项目进度、投资、质量、合同等信息会根据实际变化,业主也难以准确把握,那么精准掌握动态数据汇总,难度大。

1.1.3 文档

施工工程所需图纸、文件、资料、收据等文档,目前多以纸质版形式保存,数量大,各项信息查找和保存难度大。

1.2 工程过程管控国内外研究概况

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电网建设具有区域和技术性特点,相应技术标准差异非常大,在国家电网没有与国外机构开展电力建设工程管理合作开发的前提下,国外开发的电力工程管理要适用于国网公司现状是根本不可能的。正是由于国网公司自身独有的技术、管理特点,造成目前国外软件开发商如果涉足国内电力行业软件系统开发,必须与国网公司密切合作,将其软件技术优势和国网公司的实践优势紧密结合,才能开发出技术先进、适用性强的管理平台。

2 工程过程管理平台设计

2.1 技术要点

图1:平台设计框图

如图1所示,采用SSH框架:SSH为一个集成框架,从职责上分为四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域模块层,以帮助开发人员在短期内搭建结构清晰、可复用性好、维护方便的Web应用程序。

2.2 平台介绍

工程过程管理系统是专为企业量身定制,与公司组织机构及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紧密结合的软件。工程过程管理系统涵盖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帮助企业提高流程管理效率、加强工作监控,实现企业价值链信息全联通,让员工、管理者和决策者在工程管理系统中高效协作。甬城配电网建设有限公司的工程过程管理系统建设流程图详见附件1。

3 工程过管理新模式要点分析

3.1 通过对项目进度查询、收款明细查询、分类查询

将一系列复杂的统计工作简单化,实现对工程实时掌控,加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控。

分类统计显示区域,统计工程数量、工程金额、小区变工程数量、小区变工程金额,将数据直观展现出来。

3.2 文件统计查询

将各个部门资料进行归档分类整理,完整、准确、系统的反映工程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实现了管理规范化、电子化、信息化。

3.3 项目收支出查询

合同金额减去结算金额、材料金额及分包金额,实现了对资金的全面掌控,深化财务管理,全面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3.4 消息提醒管理

消息提醒是根据RTX软件读取工程过程管理系统的相关程序,分析后对工程管理系统的用户做的提醒功能。提醒页面在电脑右下方显示,上一步操作人的信息提交流转操作完成则下一步操作处理人就可以收到系统提示消息,实时及时沟通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4 电力配网运行中工程过程管控改进措施

通过对平台的设计、使用研究,需要对目前电力配网运行中工程过程管控改进。提出以下措施。

4.1 强化项目立项管理,减少项目变更

从工程立项,到初期设计,到施工中的招标管理、工程材料管理、施工质量监督,再到最后的工程竣工验收结算,电力配网管理系统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2 强化项目设计管理,保证物资供应

电力配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其中涉及的电力设备材料也是复杂繁多,一旦项目设计管理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设备材料管理混乱。电力配网工程设计者在实际进行设计工作时会按照自己的操作习惯选择工程方案和对应的工程物资,不同的设计者有不同的习惯,这就造成了工程设计方案种类变多,工程物资种类增加。这不仅增大了工程预算的难度也对物资统计带来困难。

4.3 强化工程物资管理,控制领、退料环节

通过工程设计的标准化管理有效降低了物资管理的难度,物资管理工作本身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以达到的更好的管理效益。通过优化系统资源达到资源效益最大化,在电力配网系统中引用ERP管理系y可以有效提高物资管理效率。

5 总结与展望

工程过程管理平台涵盖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帮助企业提高流程管理效率、加强工作监控,实现企业价值链信息全联通,让员工、管理者和决策者在工程管理系统中高效协作。

将配网建设过程中的管理系统以及各类管控平台有机结合,制定施工、设计等一系列标准,实现信息、数据、人力、财力、物力的集约化、精细化。

参考文献

[1]周大雁.基于三维GIS的电力配网设施管理研究[D].广东:广东财经大学,2015.

[2]陈汝棠.东莞供电局电力配网缺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云南大学,2015.

配电网工程管控篇2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社会用电需求量的增长,电力配网作为电力企业电能输送的最后环节,其重要性也日益显著.当前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立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电网建设项目增多,上网客户也迅速增多,使电网硬件资源短缺,而造成因电网项目立项积累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1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战略失误。战略失误主要是项目立项前未对项目进行充分必要的调查,未进行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分析论证,特别是在重大项目上,未制定相应的策略就盲目立项。而究其原因往往是未根据项目重要性去选取运作策略,制定项目应对机制,项目实施前看不到立项的动作,听不到立项的风声,内、外部组织重视不够,条件欠佳;或对市场和技术前景判断失误,项目做了一半,发现环境已发生变化,该项目已没有价值,或有了更好的替代方案。

1.2审批不严、缺乏规范管理。立项方案未经相关职能部门(业主、技术部、设计等)的会审或审批制度缺乏规范的管理,就急于求成、组织实施。而造成审批不严、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是相关部门或个别领导,在立项前未弄清楚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我们可以利用哪些现有的东西,费用的极限是多少,项目持续时间是多少,存在的风险是什么等问题,就同意立项、投资,这样的盲目性导致日后问题颇多。

1.3无立项预算或预算编制较粗泛。项目立项预算编制较粗泛或者未编制立项预算,造成工程立项申请没有统一的书面资料,项目工作在初步估算或放大的预算过程中进行。而造成无预算或预算粗泛的原因,往往是在取得项目意向后,没有及时跟进配套的项目管理制度、立项要求、要约条款,以及调查分析理由,立项依据等的科学预测和测算数据,遇到项目上马时无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就仓促上阵、手忙脚乱,临阵时乱“模仿”造成的。

1.4立项操作不统一,错失良机。由于电力工程项目本身相对复杂,立项计划没有归口部门管理,随意性大,该抢抓机遇的找不到负责部门,而不重要或不急于立项的,却又是多部门进行操作,缺少统一规划。我们注意到现实工作中的两种倾向:一种是盲目乐观;另一种就是相互之间、利益之争矛盾太大,无能为力,产生懈怠消极心理,甚至是在关键时候“掉链子”。这些都将导致电力工程项目立项错失良机。

2加强项目立项管理的若干技术措施当前,不利于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立项的消极因素仍然在继续增加,必须要尽快完善管理措施,解决项目立项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2.1做好项目立项方案的策划

(1)做好项目立项前的调研工作。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前期一项很重要的调查研究工作,也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主要评估手段,是项目立项决策阶段最重要的环节。面对电力配网工程项目投资大、风险大,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者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拿出切合实际的立项依据和方案。

(2)编制好项目立项的规划。做好电力配网工程的立项工作,需要根据电力企业配网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和电力企业近期下达的有关指导性计划指标编制项目立项规划。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包含:项目立项前的调研、立项的目的、任务及工程项目的资源总体评价、工程内容、投资估算、工作部署与措施、经济效益分析等重要内容。

(3)确保项目工作方案的可行性。项目工作方案应当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和客户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能力,充分反映其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方案至少包括:项目目标、质量标准、工作进度、成本利润预算、工作人员及其分工、实施地点、完成期限、交付方式等内容。

2.2加强重点项目的审批和规范管理

(1)审批时要抓住重要环节。项目任务和目标自然是立项单位阐述的重点所在,技术路线、软硬件方案、项目进程、预算也是审查关注的焦点。对此,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要结合本行业、本单位电力配网的实际情况,对重点项目拟采取的技术路线、软硬件方案,提出的设计思路,要进行冷静、客观地考核、会审和审批,同时财务必须参与立项审批,及时掌握投资动向、严格把关。

(2)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立项申请与投资计划管理。工程立项申请应按统一的书面资料,明确项目业主单位、项目投资额、工程建设内容、工程关键点的控制时间等进行管理;项目计划应统一编制工程编号,投资计划必须归口部门管理,统一规划,按计划实施管理。

2.3做好项目配套的预算工作

(1)项目管理人员要及时做好跟预算相关的工作。项目立项前,项目管理人员要在大量复杂的协议、合同文件、工程资料、核算资料中,分析研究立项管理机会、立项管理理由和证据,不能放过任何机会,不遗漏任何线索,积极主动提出有利可行的变更方案。

(2)项目预算,既是立项单位需要过的一关,也是立项单位多视角评估、反思项目的绝好机会。立项单位要以积极的心态,科学看待项目预算,项目管理员要在规划好项目预算管理中,与财务管理人员一起抓好项目配套的预算工作,切实让预算管理落到实处。

2.4以项目管理员为抓手,整合各部门资源

(1)立项前,按照电力系统管理要求,就项目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并分析各环节利弊后再进行抉择。同时,项目管理员要树立积极的态度,以一种勇于进取的姿态,必胜必成的信心,举全力去争取工程项目的立项运作,针对每个项目的特点,严格按项目管理要求进行各部门的征求和各环节的甄别和筛选,最后将项目赋予创新,赢得客户的心、赢得项目,千万要避免把新项目抄旧,反复回到“原点”,原地踏步,裹足不前的境地。

(2)及早动手准备。表面看来,在项目审查环节,立项单位是被动一方。从审查时间安排,到审查方式方法,都是审查方说了算,立项单位只能被动接招。实际上,立项单位还是可以寻求一些主动的,因为有些项目,立项单位不仅想上马,而且希望尽快成行,这时候,立项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番禺供电局在2005年广州供电局的城网工程项目的争取中,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主动跟踪项目审查进展情况,商请项目审查单位提前开展或并行审查,以加快进度,结果为番禺供电局争取了大量的资金解决重载配电线路,为2006年电力负荷顺利迎峰度夏打下夯实的基础。否则,如果因为立项单位工作拖拉,浪费了时间,那就划不来。

(3)提高工程项目立项管理水平。立项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工程技术、质量、经营、财务管理、文档管理、公共关系等各个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要取得立项管理的成功,必须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一个项目立项管理的成败不仅在于项目管理员或立项管理小组的努力,而且需要依靠工程项目管理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工程项目的立项管理能力反映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它要求在整个合同期内,在合同实施的各个环节上,各职能人员都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工作。

3项目立项审查监督的应用实例

3.1做好项目立项的形式审查。项目管理员接到《项目立项登记表》后,应进行形式审查,内容包括:封面内容是否正确填写;“项目基本情况”栏的项目名称、项目类别、项目主管部门、项目经理、预计收入总额、预计项目毛利、计划起止期限是否正确填写;预计收入总额、预计项目毛利要与后面的预(概)算一致;“项目摘要(项目意义和主要内容)”栏是否写清了项目的目的意义、主要做法、工作流程等主要内容;“项目组成员基本情况”栏是否都填写清楚;“项目进度计划及检查要点”栏是否已清晰填写了项目各环节工作内容和节点时间以及该环节工作应该达到的工作标准;“审核、审批”栏中的“部门经理/主管领导审核意见”是否已有部门经理/主管领导签署的同意立项意见。上述条款如均符合要求,则通过,否则不能通过审查。

3.2项目立项的预(概)算审核。形式审查完成后,项目管理员交由预(概)算审核人进行预(概)算审核。预(概)算审核应当注意:填写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重要的漏项、重复计算项;项目预计总收入、项目计划总支出、预计项目毛利是否计划准确。毛利明显偏低甚至为负值的,除非是为了扩大影响的推广宣传性非盈利项目,否则不予审核通过。

配电网工程管控篇3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快速,各种新型电气设备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各个领域对电力的需求,必须不断提高配网工程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高度重视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消除配电系统质量隐患,提高配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配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配网工程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系统扩建改造的关键。配网工程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人为、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线损过大、电气设备故障、线路断路、短路等质量问题,直接影响配网工程的连续、可靠供电。配网工程施工时,一些管理人员不重视很多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在不了解施工工艺技术、电气设备、施工材料等内容的基础上,盲目地进行施工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水平较低,使得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为了提高供电质量,有效发挥配网工程的使用功能,必须高度重视配网工程的质量控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强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和组织管理。这就需要管理人员从配网工程项目自身特点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全方位、全过程地对配网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施工效率。对于配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不能仅集中在施工建设阶段,还需要贯彻在配网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从而提升配网工程质量,实现最大化的工程效益。

2配网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2.1明确质量控制职责

在建设配网工程时,为了实现良好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效果,首先应明确配网工程施工单位各部门的职责,特别是管理机构,应结合配网工程的特点,明确质量管理责任。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配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质量管理和责任意识,明确各个工作人员和各个岗位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责任。配网工程施工单位管理部门需要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由专业管理人员加强施工现场的日常巡检,定期维护和检修施工设备,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配网工程项目经理应提高工作积极性,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承担配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职责;对于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落实奖惩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另外,施工单位应注重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深入学习配网工程的应用特性,充分了解配网系统结构组成,全面掌握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而在实际的配网工程施工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控制,保障配网工程的顺利施工。

2.2施工准备

为了确保配网工程的顺利、正常、安全施工,必须重视施工准备工作。一方面,严格把关配网工程质量控制点,结合配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可靠性和针对性的质量控制点,特别是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和质量问题部位,要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便于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从而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保障配网工程施工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完善配网工程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规范具体的施工操作,特别是配网工程施工中引入各种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时,更应该加强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学习各种新工艺,增强施工单位的团队精神,创新配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另外,还要做好配网工程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并且在重点环节和关键工序施工时,应使施工人员明确质量控制目标,熟练掌握各项施工技术,及时消除配网工程的质量隐患。

2.3设计阶段

在配网工程设计阶段,应广泛搜集各种经济文件、技术文件和设计说明,详细标记配网工程的各个设计环节,根据配网工程的应用特点、规模和性质,提高配网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一方面,基于公开招标形式,选择最佳设计单位,提高配网工程设计水平;另一方面,跟踪配网工程设计质量,及时完善和修整配网工程设计中不合理的内容,科学论证配网工程施工设计的可行性。

2.4施工阶段

2.4.1事前控制

配网工程施工之前,应全面梳理各种质量影响因素,预估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根据配网工程的施工设计要求,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经验丰富和良好资质的施工单位,运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保障配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优化配置人员、设备和材料,提高各种资源利用率,仔细检查各种安全防护设施,保障配网工程的安全施工。

2.4.2事中控制

在配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做好配网工程施工的实时控制,跟踪各个施工环节,严格审核已经完工的工序,对于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及时处理,从而保障配网工程施工质量。

2.4.3事后控制

结合配网工程的应用特点和施工流程,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结合配网工程的建设规模,仔细分析各种质量问题,积极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配网工程施工质量。

3结束语

配网工程的运行状态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供电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结合配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明确施工单位质量控制责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障配网工程质量。

作者:詹上宙 单位:阳江城区供电局

参考文献:

配电网工程管控篇4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推进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至2017年,铜陵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54%,相关城镇化功能的基础管线设施建设,必将造成地区配网不断扩大、更加复杂的局面,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城乡居民用电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惯性思维、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电网发展需求。

围绕“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创新配网管理模式。首先是建立、健全配网运行管理各项工作机制,优化配网管理相关业务流程,如通过重新划分配网调度管辖范围,统一配网设备规范命名,实现全地区配网分支线调控管理全覆盖;其次是在公司范围内建立配网管理相关业务流程和规范,细化配网运行过程管控,实现地区配网管理全过程管控。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建立专业管理流程图

为规范地区配网全覆盖、全过程管理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借鉴其他兄弟先进管理方法,梳理相关部门、专业管理流程。本次共梳理配网运行管理流程9个。具体如下:

1.1 铜陵供电公司输变配电设备停电计划管理流程

铜陵供电公司输变配电设备停电计划管理流程,是铜陵公司贯彻落实省公司“地县调控一体化”管理要求,在原只负责市区配网停电计划管理的基础上,将县域农配网统筹纳入地区配网一体化管理,通过综合停电计划安排,明显减少了地区配网重复性停电,使得配网运行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1.2 铜陵供电公司配网设备异动管理流程

铜陵供电公司配网设备异动管理流程,公司通过对《国网公司配网运维管理类――检修类设备异动管理》流程的认真学习、贯彻,以规范地区配网设备异动管理职责,优化异动管理业务流程为出发点,实现配网设备异动管理的集约化、专业化管理,确保公司调控、运检、营销、可靠性等系统共享数据的异动同步。

1.3 铜陵供电公司配调倒闸操作流程

铜陵供电公司配调倒闸操作流程,要求配调、监控人员在执行配网倒闸操作全过程中,须严格执行相关规程和规定,杜绝无票操作、跳项操作等违章情况发生,避免人为操作风险。

1.4 铜陵供电公司配调事故处理流程

铜陵供电公司配调事故处理流程,是在地区配网日常运行中发生异常或故障,配网调控员进行事故处置的作业规范,有利于提升事故处置正确率,避免事故扩大。

1.5 铜陵供电公司配网检修申请管理流程

铜陵供电公司配网检修申请管理流程,是对地区配网“停电计划刚性执行”和“配网设备非计划临停”实施全过程管理,杜绝随意停电,减轻非计划停电给公司安全管控工作带来的压力。

1.6 铜陵供电公司配网营配调数据贯通监控流程。

铜陵供电公司配网营配调数据贯通监控流程,是调控中心围绕如何提高配网营配调数据贯通率而制定的工作流程,通过编制软件自动比对配网营配调数据贯通正确率,生成不匹配数据报表,使得提升数据贯通效率大大提升。

1.7 铜陵供电公司配网抢修和指挥协同工作流程。

是为适应“三集五大”建设需要和调控专业管理要求,对调控中心承接新的配网故障处理与指挥业务相应工作环节进行梳理和规范,积极提升客户对供电服务的满意度。

1.8 铜陵供电公司断路器远方操作管理流程

远方操作断路器是事故快速处理的重要方法,并且在工作量较大、站区之间负荷切换等任务中起到核心作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

2.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配置

为构建市县配网全覆盖、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体系,公司成立了以张汐总经理为组长的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以方存保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全面落实地、县配网分支线直调管理全覆盖和强化配网业务全过程管理。管理组织结构图,如图1所示。

调控中心细化专业管理流程,落实相关管理责任,根据配网全覆盖、全过程规范化管理需要,明确方式计划室配网专工1人、继电保护室专工1人、自动化室专工1人配网规范化管理相应管理职责。

三、管理特色及实施效果

1.地区配网调控管理全覆盖

为保证地区配网始终处于较高安全水平,公司实施地区配网全覆盖调控管理,以地区配网停电计划统一编制和调控统一操作管理为抓手,统一规范配网设备命名,统一设备运行监控,统一实施一二次设备远方操作,相序、相位一致的10kV手拉手线路采用不停电倒电模式操作等。

以“铜陵供电公司配网设备异动管理流程”为准则,明确设备台账维护更新、地理位置信息更新、电气接线图维护、资产管理等业务实施时限和标准,使得相关系统数据(如SG186、PMS、SCADA、ERP等)同步联动,极大地拓展配网设备数据共享,实现全地区配网全覆盖的异动管理模式。

2.地区SCADA系统营配调数据贯通全覆盖

营配调数据贯通牵涉到成千上万台配变数据的一一对应,一直是困扰众多公司的难点问题。中心组织人员力量,想方设法,以配网设备异动管理为基础,通过对SCADA系统配网电气接线图上所有配变进行一一编号,开发配变数据比对平台,通过对SCADA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反馈数据进行线台关系和设备台账比对,逐一查找数据异常原因,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整改,通过近1年的努力,完成全地区300余条10kV主干线、6000余台配变、5000余台开关(常规开关、联络开关)、2万多个虚遥信点号绘制填库、核对工作,实现图库数据与现场相符。完成5947台配变对应,未提交条图的配变如下,其中市公司公变4台,专变0台,县公司公变3台,专变0台,配网异动数据对应率达到99.92%,实现地区配网营配调数据贯通全覆盖。

3.地区配网调控、抢修指挥业务全过程管控

调控中心牵头制定铜陵供电公司输变配电设备停电计划管理流程,统筹安排配网停电计划,避免重复性停电发生。配网方式对停电计划实施刚性执行,非计划停电不予安排,特殊情况(市政工程等原因造成的临停)需经公司分管领导签批,方可加入停电计划。因停电造成的设备异动申请,由配网方式同步审批,配调班在执行停电申请时同时予以把控,杜绝电气接线图异动变更不到位、临停手续不完备等情况发生。每周、月统计停电计划执行率和临停率,向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通报,提出评价、建议,实现了配网停电计划全过程管控。

配网由于电压等级低,线路复杂,较易发生故障,调控中心制定配调事故处理流程和配网抢修与指挥业务流程,明确了配网用户故障报修、接收抢修工单、工单派发、协同配调进行抢修人员调配、故障抢修时间预估、客户停电通知、故障原因解释、故障消除后用户来电确认等相关工作要求,2015年,公司配网抢修指挥专业各项指标在省公司均名列前茅,实现配网抢修与指挥业务全过程管控。

实践证明,尽管市区配网规模不断扩大,县域配网线路状况较差,使得调控中心工作量成倍增加,但通过一系列专业化管理,已显现成效。目前,通过对地区配网实施全覆盖、全过程管理,不仅修正了以往县域配网方式安排不合理、保护配置不精确、配变台帐不完整等众多问题,还使得地区配网设备异动管理、调控专业管理、营配调数据贯通管理、配网一二次远方常态化操作管理、配网抢修与指挥管理等工作更加准确和规范,全覆盖、全过程的配网调控管理体系已经形成。

结语

配电网工程管控篇5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215-02

一、配网作业安全内生产现状

在电力网中重要起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称为配电网;配电网按电压等级来分类,可分为高压配电网(35~110KV),中压配电网(6~10KV),低压配电网(220~380V);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等在电力网中重要起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就称为配电网;配电网按电压等级来分类,可分为高压配电网(35~110KV),中压配电网(6~10KV),低压配电网(220~380V);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等。配网生产作业点多面广,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作业环境复杂,野外作业地形地势多变,公路、河流、山谷等跨越多。供电网络交错,电源点多,反送电多,邻近和交叉跨越各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多。配网作业区域大,施工点多面广,参与人员数量多、交叉作业多、大型机械使用多,安全管理的危险点多,控制点多,安全风险控制难度大,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发生人身事故风险较大,因此,对配网作业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风险点,制定一套预防和控制体系来减少不确定因素,降低风险,以确保配网安全生产就非常必要和非常紧迫。

二、配网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1.配网作业过程存在薄弱环节

目前从配网作业实际状况看,安全管控的各个关键点依然存在薄弱环节。一是现场查堪不到位。查堪资料与现场实际情况发生偏差,造成安全措施与实际要求不一致。二是危险点分析和预控不到位。作业人员甚至工作负责人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没有正确的辨识,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三是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规程和反事故措施在现场没有得到落实和执行,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2.配网作业的人员行为风险依然存在

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作业行为不规范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作业人员不熟悉标准和规定,安全意识淡薄,靠经验作业。作业现场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情况时有发生。作业人员行为不规范,发生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人员伤害事故风险依然存在。

3.配网作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现场作业安全管理体系薄弱。现场作业风险管理体系还比较薄弱。还没有对计划编制、作业组织、现场实施等关键环节,形成超前分析和流程化控制的风险防范机制。因作业计划编制考虑不周导致发生计划遗漏、重复停电,作业组织过程中因管理不到位发生任务分配不合理、人员安排不合适、组织协调不力、方案措施不全面,以及管理人员的现场检查、监督、指导和协调不力等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2)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缺乏有效整合。多年来,电力安全生产已经具备了相当完善的规章制度。但这些规程、标准、文件分散在各个层面,各个时段,各个领域,在执行过程中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缺乏有效的整合。在推进安全生产内控机制中要对现有制度进行整合,将安全生产制度各项要求,整合到生产作业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形成从作业计划、现场查勘、危险点分析预控、施工方案制定、工作票签发、标准卡编制、作业组织、现场作业实施、安全措施执行等各个环节的控制体系,保证安全生产作业全过程处于有效的控制中。

三、安全生产内控机制是防范事故风险的有效措施

分析典型配网安全事故不难发现,配网作业人身事故的发生从事故原因的根源上说,就是在生产作业活动过程中,组织不完善、管理不到位、行为不规范、措施不落实等可能引起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造成的。在日常的配网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配网作业点多面广,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往往在各个环节中顾此失彼,没有形成有效的防范体系,管理风险和作业行为风险不能一直处于受控状态,从而就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甚至人身事故。因此,要有效防范人身事故风险,就必须建立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内控机制,针对生产作业活动全过程,落实关键环节管控措施,真正做到“安全生产的可控、能控、在控,关键在于预控”。

四、推行安全生产内控机制的主要措施和步骤

1.配电线路作业现场应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检查、补充或更换;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应合格并符合有关要求;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2.全面梳理生产作业全过程的关键点和关节环节

对配网生产作业全过程的关键点和关节环节进行梳理,列出关键点和关节环节的清单。明确了生产作业存在的需要管控的所有环节,才能使风险管理系统化。在梳理生产作业全过程的关键点和关节环节的基础上,对生产作业中各个关键点融入具体的事故风险控制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是现场作业过程的风险管控措施,而是从作业计划开始直到结束的全过程管理措施。

3.通过管理者的有效行为形成风险管控的规定动作

在制订计划、现场勘察、审核批准、工作组织、现场实施等环节,都必须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具体行为。如何对生产计划进行审核,针对具体的施工任务现场勘察由哪一级组织,工作票由哪一级签发,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由哪一级审核,危险点由谁组织分析评估,现场监督由哪一级到位,各承担什么责任等都要落实。执行安全生产现场作业规定动作,开展配网作业时要凭票工作、凭票操作工作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系安全带,正式施工前一定要停电、验电、接地、挂牌装遮栏,现场交底。即两票(凭票工作、凭票操作)、三宝(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系安全带)、四措(停电、验电、接地、挂牌装遮栏)、一交底(现场交底)。安全生产管控行为分解到作业环节,通过各级人员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具体的履责行为体现出来,形成风险管控的规定动作。具体来说,就是必须坚持以下安全管理:一是严格执行事故应急抢修单和工作票制度,做好现场一核对、查勘、检查工作,加强配网设备抢修组织管理,做好配网设备抢修准备工作;二是使用合格的安全工器具,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严格执行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规定;三是严格做好班前“三交待”,做到每个作业人员“四清楚”,确保“六不干”;四是严格配网设备抢修现场监督管理到位,做好外协抢修队伍和临时用工安全管理,做好配网设备抢修后勤保障;五是加强对10千伏设备的调度管辖,提升供电所配调事故处理能力;六是加强配网检修工作的刚性管理,规范事故应急抢修,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规范调度记录及录音的保存,规范客户设备操作管理,严格把关配网检修工作的停电范围,切实做好配网异动管理。加强配网抢修作业现场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纠察队检查力度、强度,有效降低安全生产风险,确保人身、设备、电网安全。

4.建立安全生产内控机制的三个体系

安全生产内控制机制主要分为生产作业前期计划,生产作业组织、生产作业实施全过程控制。

一是生产计划控制体系。通过年度工作计划平衡会,月度工作停电检修及生产协调会,周工作计划及安全风险分析会,施工作业安全交底会以及班组的班前会和班后会等一系工作,使生产作业从计划阶段就处于可控状态。其主要目标就是在生产作业前期计划中,形成生产作业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二是生产作业组织控制体系。形成现场分级查勘,危险点分级评估,工作票分级签发,作业指导书分级审核的分层分级防控体系。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管理的有效运作,使生产作业组织措施处于有效控制中,形成现场作业的预控措施。三是现场实施控制体系。对作业过程形成流程控制,从作业前检查,安全措施设置,工作许可,实施工序,施工过程中危险点控制到工作终结都要制定具体控制措施,形成现场各级人员的规定动作,规范现场作业行为。

5.建立安全风险控制的责任和考核机制

在安全内控机制的运转过程中,不仅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规定动作进行明确,同时要对各级管理人员在各个环节风险控制的责任进行明确,也就是在明确执行具体规定动作时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同时针对管理者执行规定动作的质量建立对应的考核机制。

6.推行安全生产内控机制的配套措施

在内控机制配套措施中还包括人员履责体系和现场到岗到位管理体系,检修计划信息管理体系,人员履责能力提升管理体系,安全监督考核体系等。通过这些配套措施,推进安全生产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转,确保其管理目标的实现。

五、结束语

由于电力生产的特点以及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的的原因,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着众多影响安全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导致事故的发生。推行安全生产内控机制,通过对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以及管理者的有效行为和规定动作,形成生产作业的全过程管控,保持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

参考文献:

[1]严彰颖,张辽,杨宝杰.浅谈安全生产全过程管控[J].电力安全技术,2011,(4).

[2]胡兴平,洪华,张琪.说说咱身边的安全生产[J].农电管理,

2006,(9).

[3]陈诗清.浅谈电力企业安全教育新思路[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41).

[4]吴子龙.实施班组动态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11).

[5]张伟,张景泉,王显国.创建无违章企业是超前控制事故的有效途径[J].电力安全技术,2006,(2).

[6]张峻泉.浅论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9,(16).

配电网工程管控篇6

前言

配网工程具有内容繁琐、环节较多的特点,而且,施工质量与后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就当今配网工程的质量管理来说,还存在一些问题对配网工程的施工建设造成极大的影响,对此要采取质量控制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在配网工程投入运行之后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配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配网工程是供电企业的重点工程,供电系统在实际的运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线路、设备的故障,例如,线路设备的损耗过大、空载运行、三相负荷不平衡、变压器发热、线损增加等,总的来说主要是配网工程的质量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经常由于管理人员对材料、设备以及技术等方面缺乏了解,尤其是在当今配网工程中不断的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等,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当今配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来说,很少对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好准备工作,也使得配网工程的质量管理上出现重大的问题[1]。

2.配网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2.1 做好配网工程施工准备

首先,要对配网工程设置相应的质量控制点,控制点的设置要有着一定的针对性,尤其是对一些关键的部位、薄弱的环节以及需要重点控制的对象,要有计划的对其进行控制,主要对配网工程质量控制点的位置、数量以及任务等详细的落实,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确保配网工程的质量管理。

其次,要不断的完善配网工程施工的程序以及施工技术,要做好配网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尤其是在引入新工艺、新技术的情况下,更要做好对配网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将企业内部员工作为配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体,同时要发挥出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做好企业内部人员能力的培养以及竞争,不仅要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要增加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实际上,继续秉承着传统的配网工程质量控制观念是很难适应当今配网工程施工要求的,因此,要不断的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对配网工程施工的管理以及技术的使用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配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效率。

第三,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是配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环节,因此,通过配网工程施工前的交底工作能够进一步保证配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还要做好对配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对施工中极易发生的一些事故、质量问题的环节要加强质量控制,有效的规避配网工程施工容易发生的问题[2]。

2.2 做好配网工程设计的质量控制

设计是配网工程的初期工作,也是重要工作环节之一,对配网工程的质量控制必须要做好初期设计的质量控制。配网工程的设计主要包括初步的设计、施工技术的设计、施工图纸的设计等,其中每个设计环节都要有设计说明、技术文件以及经济文件等,通过这些能够详细标明每个设计环节的内容,另外,根据配网工程的性质、特点、规模等特征,也使得对配网工程的设计存在一定的灵活性,而质量控制工作也应该根据实际的设计工作展开。对配网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对其进行设计审核、质量跟踪等,设计审核主要从配网工程的主设备选型、电气平面布置图、电气主接线图、输电线路路径图等几方面进行,而质量跟踪要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控制,一旦发现哪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的话,要及时对其制定修改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例如,某市针对局部地区的配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以及管理,从工程的整体对其划分为多个部门,再对各个部门实施质量管理,以此来提高配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下图为某市配网工程质量管理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某市配网工程质量管理结构图

2.3 做好配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前面的设计工作都是为配网工程施工做铺垫的,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才是配网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很多质量管理上的问题都会出现在施工这个重要环节,因此,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从事前、事中、事后等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①事前控制,主要是在配网工程施工未开始之前,对参与到工程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进行控制和编制,主要由业主、施工、勘察部门等相关的人员对配网工程项目的组织情况进行审核,加强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的力度,避免施工中的事故出现,进一步提高配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②事中的控制,主要是在配网工程施工中的控制,以实时控制的方式对工程施工正在进行的和已经完成的环节进行控制审核,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的安排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自检,提高配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平,而且,通过对现场施工的实施监督和控制记录,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档案资料。

③事后控制,对于配网工程质量管理的事后控制来说,主要根据配网工程的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同时,可根据工程的规模大小来进行合理的控制,如果工程是由多个层次组成的大型电力工程的话,那么可以对其工程进行分部分工程、分项目工程、单位工程等几方面进行控制,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配网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确保配网工程的安全施工。另外,针对配网工程来说,由于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工程施工要听取多个相关部门的意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再进行施工,及时的发现工程的质量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的完善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3]。

2.4 做好配网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

配网工程验收是工程最后的一个收尾环节,也是对工程质量控制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要按照规范要求严格做好配网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在配网工程验收的过程中,其质量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的话,也会影响到配网工程的后期使用,而且,是关乎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对配网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采用分段、分部分验收,严格审查各部分的工程质量,尤其是配网设备、输电线路的架设和安装的验收,要进行通电测试验收,因为这些单从表面是无法看到内在的问题,通电测试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维修、调整、更换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配网工程验收工作的质量控制要及时,确保配网工程能够早日投入使用,发挥其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人们用电提供更加便利、可靠、安全的服务[4]。

3.总结

配网的稳定性与用户用电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配网工程的施工中,必须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从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本文对配网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问题的分析,对配网工程施工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才能有效的规避工程施工的一些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进一步保证配网工程的安全运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武贵学.浅谈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促进发展,2012(12).

[2]李荣锋.浅谈农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1(11).

配电网工程管控篇7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加强工程量管理对配网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推行全生命周期工程量管理

配网工程项目建设进程中,工程量的控制与管理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在立项之初的设计阶段、施工作业阶段、以及项目竣工结算审核阶段,而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也可称为工程项目全程工程量管理。由于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作业工期相对较长,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制约其正常建设,所以在项目设计初始阶段必须合理控制其工程量,并确保工程量变更设计得以控制,以此才能随着工程建设作业的进行与不断深入,有效确保工程量能够科学控制。

l、由于配网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强度大,建设周期长,各项资源消耗程度大,以及所需管理技术具备针对性等特点,在项目动工设计阶段的科学决策部署至关重要。因此,电力配网工程设计阶段的决策部署,必须能够保障后期不同作业阶段的工程量能够多次计量,从而才能保障其作业流程的工程量精度在科学控制范畴内。

2、一直以来,我国不少电力配网工程一直存在忽略建设阶段前期的图纸变更问题,而相对重视后期项目结算审核阶段的控制等的问题。因此,导致项目工程量一旦必要出现变更,又会很难按照预先设计规定进行作业的事项发生。

3、但凡建筑工程实行有效的项目监制机制与工程量合理控制机制,都会保证后期项目投产乃至未来项目运作时期的投资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我国多数电力配网建设工程未能彻底推行该种机制。另外,由于电力系统工程建设管理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如作业中期阶段的电源规划、主网规划、以及配网规划等问题。所以,电力配网工程项目实行全程监理与工程量控制也是极为必要的。

(二)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控制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我国的普遍推行,为配网建设项目工程量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方便对工程量进行控制和管理,有必要研究设计统一的工程量计算与编制规范,在配网建设项目中统一各参与单位采用的分部分项工程的项目名称、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方法等,并采用通用格式。为区别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的工程量清单文件,在本文中我们将各参与单位使用统一规范编制的对工程量管理进行管理的依据称为工程量文件,它与工程量清单文件相比,主要减少了与费用相关的措施项目、规费、税金等,保留工程量控制和管理的核心内容即分部分项工程量列表。

二、电力配网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应的管理控制模式

除了在电力系统配电工程加强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后期竣工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量正规控制外,还要做好配网建设管理阶段的主要任务。具体来说,主要有配网规划与建设,配网运作管理阶段,以及配网设备管理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配网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阶段性对应的管理模式如下:

(一)配网规划与建设

电力系统规划建设一般可划分为为三个部分,电源规划、电网规划、以及配网规划三个部分。一直以来国家建设重点多半放在主网规划与电源规划等的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配网工程投资建设相对于电网规划与主网规划建设又却稍显不足。因此,国家配网工程建设自动化水准一直处于中等水准。目前,尤其是城市电力配网建设,仍然存在旧体制作用下的老城网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工作进程速度,从而不利于配网结构的优化与各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导致配网建设自动化水准一直处于中游状态,影响着城市建设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为此,针对于目前配网结构薄弱、线路符合超载严重、电压质量问题等方面的问题,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控制管理举措必须做到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满足电能质量可靠性,加强配网工程建设时期的工程量合理控制,并力求全面规划与改进电网建设举措,从而才能满足电网容量需求,控制电网能源损耗,降低施工成本的投入,保障各项资源能得以充分利用。

(二)配网运行阶段

国家电力系统配网的安全运行出了供电需求必须满足之外,还要在此基础上尽量控制运作成本。因此,为了保障配网供电需求,实现成本控制最大化,同时又不影响各项工作进程的质量,就必须能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机制,避免违规违章行为发生:不论在施工建设阶段还是在实际项目投产后,都必须能够严格按照机制规范需求去落实下去,并在实践管理进程工作中不断完善配网运行体系机制内容,落实基本的巡检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等,保证设备正常运作,以求把安全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下,从而才能使得配网运行成本中的线损率指标得以控制。

而对于配网运行阶段的管理建设而言,为了提高配网营运收益与社会效益,就必须制定合理的、满足电力市场需求的线损率指标分析机制,以此才能结合指标逐步掌握耗损构成与发展方向;同时,还要针对电力系统配网规划的调度问题、技术层面、以及供电需求、设备性能运作情况等因素去采取必要控制举措。

1、科学部署地方电厂的发电计划与投资输出曲线。

2、做好分区分层、有功与无功的功率平衡,避免潮流长距离与多电压等级变化输送。

3、合理安排运行方式,优化停电检修计划,减少重复停电。

4、适当提高输电线路的供电电压,实现无功就地补偿,减少无功潮流引起的输变电设备线损。

5、选择空载损耗较低的节能型变压器和合理调整变压器的负载率。

6、加强线损的分级、分区和分站线管理考核。

以上可行性的采取举措的提出是根据配网建设工程运行线损的变化规律而制定的。所以首先这些举措的必须结合配网线损率指标去科学控制并执行,即这些举措的执行能够对可变损耗与固定损耗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另外,我们要知道,由于管理执行力度不足所致的线损是没有规律可言的,所以也就不能采用表计与计算模型去取得,只能通过统计数据去定位这类损失的严重程度,所以强调重视配网线损及相关因素非常重要。

(三)配网的设备管理

配网设备管理往往涉及到主要变量因素以人力因素为主。也就是说,配网设备管理建设往往涉及面广,但是对于配网管理建设系统中的设备管理主要与人力因素有关。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配网建设的整体质量,尤其是配网设备管理。

自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作用的逐步深化后,地方各级配网设备建设管理也逐步倾向于完善态势发展。尤其是国家农网改造政策的贯彻,对设备管理与设备运行的技术数据指标准确程度上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如线路与设备图纸管理,设备台账机制的逐步健全,配网运作设备类别的固定资产管理等都逐步健全。但是由于地方经济体制作用深化程度不同,以及经济发展建设不平衡所致,地方配网建设投资力度与建设水平也有所差异。经济条件相对发达的地区已经普及了配网信息化管理,进而能够使得设备管理更加趋于规模化、系统化方向演进;经济条件薄弱的地区人力管理作业强度较大,或多或少对设备管理的运作情况分析不利。因此,电力配网设备管理应当结合当前各产业现金技术作出同步化管理,以此才能保证设备管理模式更加系统与规范。

三、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配网工程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涉及到每项因素都可能对配网系统安全、效率运作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加强电力工程建设与管理是重中之重。为此,各级地方电力系统配电建设工作人员,务必要把它看作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去对待。在配电工程建设阶段,能够科学控制项目运作成本,并保证工程与质量都不会受到影响;在配电建设工程投产时,要加大管理进程规划执行力度,做好各方面工作,以此才能使得各项安全运营管理机制得以贯彻,促进国家电力系统配电事业强劲发展。

参考文献:

配电网工程管控篇8

摘要:随着全球性智能电网的发展,广东省配电自动化建设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大运行”和“大检修”的发展策略。现主要根据实践经验,分析广东省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状况及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在建议中主要强调实施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调控一体化

1我省配网现有自动化系统现状分析

我省现有自动化系统已经历了4次更新换代,分别是主机双机热备用系统(SCADA)、RISC系统(此系统能够良好地接收指令,便于任务处理)、开放式系统(EMS)以及CORBA系统(主要用于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虽然经历了这4次革新,但我省目前的系统在自动化调控方面依然处于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主站系统相对薄弱

主站系统是进一步实现自动化调控的前提和基础,而我省目前面临着主站系统薄弱的问题,这就使得我省的自动化调控在短时间内很难有效突破,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县镇地区依然不支持IEC61970标准以及自动生成功能,甚至在权限控制以及信息分层方面也存在不足和缺陷。

1.2二次设备远方功能不完善

我省目前已经具备了初级的二次设备微机化,具备了基本的远方运行监控监视功能,另外,部分低压电网还配置了继电器保护装置。尽管如此,但由于大部分低压二次设备不支持实时上传功能,远方监控功能还不完善,不具备定值切换、远方投退压板、修改定值等功能。

1.3通信体系支撑有待加强

我省基本上实现了光纤覆盖,通信体系覆盖面较广,但由于网络配置相对薄弱,通信体系支撑能力还不强,再加上配网系统运行复杂,光纤网络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破坏。另外,通信电源配置薄弱,大部分地区往往没有设置备份电源。

2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新趋势

2.1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必要性

配网对于居民日常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配网在我省依然存在薄弱环节,不能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面对这种状况,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智能电网的发展,将输电和配电有效统一起来,并不断完善配网制度,出台了一系列配网规则,进一步提高了配网的建设力度和质量。

如图1所示,我省在调度方面实行了新的管理制度,以分层管理和多级管理为主,将调度分为国调、网调、省调、地调、县调5级调度系统,下面是广东省的调度模式,调度人员不再负责电网监控,但在二次设备和继电保护等遥控方面,依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这些工作人员依然面临着较大压力。

2.2配网调控一体化的优势

所谓配网调控一体化是指配网调度和监控的一体化控制,在确保配网安全的基础上,建设配网调控中心,发展配网调控技术,不断优化配网运行中的监控、检修、抢修技术,最终实现配网调控的自动化进程,优化配网的资源管理水平和配置技能。

配网智能化系统不同于传统配网系统,它实现了配网调度和监控的一体化,让配网的运行管理变得更加精简、快捷、全面、直观,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整体效率,优化了电网调度流程,与此同时,智能化调度也让配网调度资料变得更加精确,能够进一步实现配网的精细化管理。

2.3配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

配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总结为:调度和监控一体化设置、运行与检修集中管理,同时还可以进行运行维护操作站分散布点和城区客户集中抄表等相关尝试。

这种管理模式有效合并了电网监控智能,将原有生产部门并入调度部门,在资源合并后能够有效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当人员并入调控部门后,能够迅速成立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可有效监控变电站,处理紧急事故,从而提高调度运行效率。

2.4配网调控一体化支持技术

大部分地区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支持已经具体到间隔层,并具备了间隔建模、间隔显示、光字牌标识等功能,能够实时更新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事故和故障信号。

随着信息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日益更新,发展相关支持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数据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远方操控系统、无功电压优化功能、微机防误闭锁和操作预演等,并可支持事件事故追忆、顺序记录、反演和分析等。

如图2所示,南方电网调控一体化方案在运行管理过程中使用了统一的信息交换、分散管理维护以及标准的IEC61970功能,实现了中调共享和信息供总调,并通过EMS模型及图形转换方式实现了信息共享,进一步推动了智能电网的一体化发展。

3智能电网发展下的配电自动化建设

根据我省智能电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我省在电网调控一体化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进一步提高我省配网的自动化建设水平。

3.1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

我省现有的配网设备尚不完善,这就导致了大部分设备依然不具备远方监控功能,面对这种状况,我省应进一步加大智能电网的配网硬件投入,不断加大设备的更新换代力度,进一步推进光纤通讯和微机保护的应用,建设具有丰富接口、安全可靠、具备基础支撑的通信保护系统,提升配网调度监控的融合力度,建立行政、调度通信的独立网络,不断提高配电自动化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电源管理系统,建立独立的双路电源供电系统,推进接口标准化和系统模块化进程,进一步提升智能电网系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为实现高标准的配网一体化奠定基础。

3.2规范调度自动化管理

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调度自动化管理策略,明确各项工作要求和流程。要实现调度一体化的信息分流功能和责任体制,进一步满足调度监控的需求,还要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岗位分工,提高监管水平,另外,还可利用远程终端为技术操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完善调控一体化的组织机构设置和分工,将调度控制、运行维护、配网运行检修进行明确的职责、业务划分,针对配网的常见故障处理、分析和抢修建立一体化的管理制度。

3.3提升对生产管理相关功能的支持度

传统调度模式下,可以通过自动化调度实现设备的一、二次监控,如果没有自动化设备那么则需要人工监控。因此,一体化的监控需要具备对GIS平台图、模、库的导入能力,以电子地图为管理平台,实现配网监管的可视化管理,提升生产管理相关功能,包括运行值班管理和检修管理,实现对SG186的协同管理。

4结语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传统调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在电力的发展需要,但想要进一步发展智能电网一体化模式,提高配网运行效率,建立信息流、电力流、业务流等高度一体化的智能配电网络,还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杜贵和,王正风.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与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5).

配电网工程管控篇9

Abstract: the power of the improvement and construction to thedevelopment of each field of the society,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power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rational and efficient use of power resources to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Construction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scale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more stringent, the need for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is more strict and perfect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China's powerdevelopment situation, gives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andimprovement measures of power network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Keywords: network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project cos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电力配网建设工程的意义

电力配网是指通过配电设备将从输电网或者发电厂接受的电能按照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配电网按照电压级别分为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按照供电区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工厂配电网。电力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对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百姓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力配网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合理利用电力能源、优化资源配置。所以,加强与完善电力配网建设工程管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电力配网的建设包括事前电力配网准备工作的管理、施工进度控制管理、电力配网工程造价管理和电力配网工程安全操作管理。

电力配网建设中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提升,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电力配网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在电力配网建设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

1、电力配网缺乏有效规划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电力供需空间日益扩大。我国对于电力供应的要求也日益增加。这些新要求、新挑战必须依赖于有效的电力配网规划。只有合理的规划才能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规划分为电源规划、主网规划和配网规划。在电力研究方面,我国一直将研究重点放在电源规划和主网规划方面,长期忽略配网规划的重要性。致使我国配网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缺乏完善、详细、标准化的施工流程,电力设备较为落后,自动化水平低,从而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2、事前准备工作不到位

我国在电力配网建设中,一直存在着电力配网事前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在施工前没有对施工场地进行勘测,缺乏对安全隐患的排除。归于工作设备缺乏及时的维修、防护和更新,致使配电工程不达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差。

3、各部门之间缺乏合理有效的沟通

设计部门、施工部门、监理部门三方之间缺乏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致使对工程进度缺乏有效的跟进和管理。当工程出现问题时各部门互相推诿责任,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4、电力配网工程造价不合理。电力配网建设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施工结算时成本核算缺乏科学的核算方法。

5、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由于当前配网工程的基层工作人员多是农民工群体,他们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此外,电力部门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致使工作中不能“有法可依”。

三、加强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1、事前电力配网准备工作的管理

事前准备工作管理是电力配网工程的规划管理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电力配网工程的规划管理,是在事前进行方案的优化,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施工现场的勘测、工作设备及其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人员配备等工作。

电力配网工程的规划管理,是在施工前科学地确定管理流程,确保配电工程的合理运营,避免工作中因为不合理的设计导致工程作业的重复修改,提高工作效率。电力配网工程的规划流程包括工程项目立案、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工程施工监理、工程验收、工程结算等流程。在工程规划中,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以“优化电力结构,提高用电安全”为原则,优化规划流程,提高电力配网工作质量。

电力配网工程事前要做好及时到位的准备工作,首先,事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合理安排建设计划,对于配电网的危险处要进行及时到位的防范。其次,对工作设备和工作材料要进行及时的检验和严格的监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原材料的过硬质量,以此保证工程的安全。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合理配置工作人员,在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同时,时刻注意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心态,以此保证配电工程的工作质量。

2、电力配网工程进度管理

1、加强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部门的交流。定期召开例会,在例会上交流工程进度,对比实际工作和计划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合理分析。总结原因,制定措施。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部门还要加强工程现场的协调。当工程现场出现问题时,各部门一起到现场进行协调与沟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确保工程进度的跟进。

2、落实工程规划实施。将电力配网工程总体规划按照实际操作的需要,分解成阶段性的小目标,并将目标计划中的工作量和工作任务具体分配到各个班组,实行责任制。保证工作目标高效完成。

3、配网工程造价管理

配网工程造价管理是配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配网工程工作量较大,项目繁多,地方干扰性比较大,所以完善配网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更加合理地控制工程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有效地解决问题。结合电力配网工程的工作流程,本章节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进行探讨。

(1)事前电力设计控制

电力配网工程设计关系到整个电力配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作为一项事前技术纲领性的操作,要具备工程的适用性和预期前瞻性的特点,优化施工方案,提出多种方案,在成本、技术上进行对比,从而优化出一个成本低、技术强同时面对突发状况应变机制强的设计方案。

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管理

工程变更管理主要包括设计变更和施工进度的变化。工程变更影响着工程造价、关系到成本控制。控制设计变更次数,在工程设计时,全面考虑多种因素,结合实际状况,尽量减少因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而引起的设计变更。此外,禁止随意通过更改设计图增加工程内容,如果需要增加建设内容,应该提交设计变更申请,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共同协商,并有监理部门同意,并严格按照控制成本的原则决定设计变更方案。

(3)工程结算管理

财务结算是控制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务结算时,应该严格审核各种支出原始凭证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评价审核资金调度的合理性、分析成本分配的科学性。在进行结算时,根据各级部门提供的辅助记录结合审计部门提供的审计报告全方位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成本。

4、电力配网工程的安全管理

(1)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首先,制定施工过程中安全操作的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简历实现安全施工模式。其次,在施工前找出安全隐患,解决实际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履行规章制度,进行安全操作。

(2)提高安全意识

电力配网工程中的基层操作人员大都是缺乏安全意识的农民工,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安全施工规章制度也没有深入透彻的理解。所以,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对基层工作者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质量控制管理

施工质量控制是电力配网工程的主要任务之一,保证优质的配电工程更好地为输送电能服务。

电力配网工程的质量控制,首先是在施工前对各种工作因素,比如工作设备、工程原材料、工作人员等进行质量控制。其次,对施工过程中的安装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最后是当工程结束后,对完成的工程进行严格、及时的验收。

结语

电力配网工程工作量大,项目繁多,给具体工作的落实带来许多难度。所以需要电力配网工程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动态化的管理体系,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规划,各部门进行合理有效沟通,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工作质量;合理控制工程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当一项工程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浅谈电力配网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肖莉敏.中国电力教育[J].2011(10)

配电网工程管控篇10

引言

随着人们对于配网工程重视程度的提高,工程造价问题作为配网工程快速发展的关键,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配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问题对于配网工程来说尤为重要。但是近年来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配网工程造价的控制就变得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了解配网设计阶段中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

1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概述

电力工程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力配网工程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能源保障,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电力企业在进入市场经济后应当积极参与竞争,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争取达到利润最大化。因此我们要了解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工作,了解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企业效益。

1.1配网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工程建设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是反映建筑产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不同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重点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整个工程项目的过程一般分为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决算等几个阶段,在这之中,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尤为重要。因此,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提高设计质量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十分关键。在设计阶段应坚持产品性能好、安全可靠、成本低以及社会效益好的设计原则,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反之,配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不到位,就会影响后续工程的正常开展,造成资金的无故浪费,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2配网设计工程造价管理

在配网设计阶段,应该充分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工作。首先要熟悉各种与工程相关的资料,并做好详细的预算,从而科学合理地制定投资方案。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系列的细致的论证。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安排相关人员对设计环节进行监管,反复对比各个方案并且评选出最佳方案,确保项目实施后的收益达到预期目标。配网设计阶段是一个要求全面优化的过程,所以对于整个方案的设计优化、方案的对比以及经济技术要素的分析等,都必须将配网建设的过程资金应用在每一个环节上,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以实现整个控制管理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

2配网设计阶段中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目前工程项目中诸多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项目设计阶段技术和经济效益结合问题没有处理好,没有对项目的方案进行全面有效的论证,也缺乏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研究。由于我国目前在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理论和方法还不成熟,也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导致绝大多数建设工程的参与方都缺乏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的了解,不够重视造价工作。

2.1工程投资规模的可变性

配网工程中的投资规模是将基础的数据资料的收集和现有的配网运行情况以及用户报装、投诉情况和市政建设规划、电力企业建设情况相结合以做出配网工程建设的安排。因此对于建电站、更新重载设备、排除隐患、满足用电需求和优化电网结构这几个方面都是呈现出一个循环的状态,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形成适应市场的科学合理的配电网结构,我们必须加大对配网工程造价的管理,增加建设资金,从而应对整个配网建设工程中投资规模的不规则变动。

2.2设计阶段材料和设备选择的滞后

在工程项目投资中,设备、材料一般占总投资额的一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但是事实上,不少设计人员往往没有以投资概算作为造价控制依据,缺乏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对材料、设备的选择进行分析的过程。长此以往,不但助长了建设单位在材料、设备选型上的随意性,而且成为导致施工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的一个主要因素。

2.3配电网典型设计对造价的影响

配电网典型设计是我国电力系统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对于我国配电网设计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配电网具有建设规模大、设备种类多、形式多样化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增大了配电网设计的难度和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提出要对配电网进行集约化管理,给出配电网设计的统一标准。配电网典型设计具有一定的优点,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使得运行维修工作变得更加简便。但在进行配电网典型设计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配电网典型设计属于模块化设计,留给设计人员的发挥空间比较小,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由于设计框架不能改变,配电网设计的局限性会比较大,进而会影响工程造价。

2.4配网设备更新对造价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电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的用电需求,要确保配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必须根据配网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电设备更新。但在配电设备更新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价格问题,市场价格变动较大,和配电设备的定额基价不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设计人员不重视配电设备市场价格变化,则难以确保配网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此外,配网设备的种类比较多,不同地区使用的设备类型不同。设计人员如果无法准确判断配网设备更新的类型也会影响工程造价。

3加强对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对于建设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此同时,正是因为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对症下药,加强对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3.1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

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投资限额设计,从而严格控制不科学的变更,在概算、预算和估算等各个层面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控制工作。就经济角度而言,应该在保证使用效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使之控制在设计项目的投资限额内;就技术角度而言,必须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相应的采集和归类,形成完整的分析系统。通过各项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和材料设备、工艺技术和结构形式的合理选择来优化各项技术指标,从而能够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

3.2建立健全配网设计管理机制

为了严格控制配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问题,要建立一个较为健全的设计管理机制,针对配网设计工程造价控制问题进行管理。必须对配网设计阶段过程进行反复的核查,确保工程造价控制的科学合理性。所以必须建立健全设计管理机制,严格控制好工程造价。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充分认识到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合理控制的重要性,平衡好设计方案与造价问题之间的关系,做到科学合理地控制配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

3.3优化设计方案,运用工程价值

做好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还必须优化设计方案,对于整体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以及电网工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尽可能地优化,设计人员注重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当然,运用工程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现代化科学管理,设计师应该通过与业主和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交流,充分考虑成本的合理分配,综合各个功能分析,恰当控制成本,尽可能地做到项目功能的完善,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4结语

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阶段作为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因此,这就要求电力企业重视配网工程的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始终遵循造价成本控制的原则,加强电力设计人员配网设计和管理水平,合理规划在工程建设中的资金投入,从而在保证配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促进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贵叶.在配网设计阶段中工程造价的控制研究[J].通讯世界,2014(17):89-90.

[2]陈新平.配网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8):143.

[3]应莉洁.论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造价控制方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8):210-211+274.

配电网工程管控篇11

中图分类号:TM74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4-023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4.1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的发展步伐也随着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人们对用电需求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在配网电网运行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危险,这对供电企业在配网电网方面的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配网电网风险管理工作体系对配网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管理体系的构建

1.1 构建原则

1.1.1 横向集成。配网电网风险体系参照《南方电网系统运行安全风险管理规定》标准来构建基本模型。通过风险因素监测、危害辨识、风险评估、风险、风险控制、评价与回顾六个环节,建立一套风险管理流程,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制订风险应对方案,及时监控和风险,对风险体系进行持续回顾和改善。

1.1.2 纵向贯通。佛山供电局组织管理模式具有金字塔的特点,包括市供电局、区供电局、供电所,因此配网电网风险管理框架体系设计按照集约化、标准化的要求,结合组织架构进行纵向贯通设计,形成纵向包括市供电局、区供电局、供电所三个层级的动态风险管理体系。

1.1.3 信息系统支撑。佛山供电局配网生产管理系统是实施配网电网风险管理、落实风险管理手段的基础,管理流程、方法运用、控制手段也嵌入信息系统之中。

1.2 创新配网电网风险管理方法

1.2.1 各司其职,全方位风险因素监测。配网电网风险因素监测主要考虑4个方面:(1)变电站内配电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设备状态变化可能引发配网风险的事件;(2)配网线路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设备状态变化可能引发配网风险的事件;(3)用户设备运行情况,重要(或保供电)用户电力设备及自备电源运行状况变化、用户数量重大变化可能引发配网风险的事件;(4)配网关键、重要设备运行情况。各相关单位按职责密切监测可能引发电网风险的事件,评估事件发生概率。

1.2.2 风险评估与设备风险、作业风险联动。(1)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配网电网风险与设备风险、作业风险因素联动,进行风险评估。配网电网风险评估考虑危害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外力破坏、污秽等设备风险,同时也要考虑作业风险中现场施工作业因素、检修时间因素、天气因素的影响,其影响的概率值越高,风险越大;(2)配网电网风险等级划分如表1所示: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事故事件调查规程》事故等级划分按用户数划分的要求,将风险量化评估标准由失压配变数细化至以失压用户数为考量,这种情况下风险评估更加精准可靠。

1.2.3 风险联动分级管控。环节方面,鉴于设备运行部门对辖区设备状态更为熟悉,评估效果更准确,我局对风险评估、风险遵循层级管控原则。配网基于问题的风险由供电所开展评估,一级、二级风险由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分管副主任签发,由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三级、四级、五级风险由区局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签发,由区局配电部。

1.2.4 风险控制闭环管理。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包括调整运行方式、优化施工方案等,组织措施包括现场交底、过程监督等。各风险控制责任部门在风险发生前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反馈至风险部门。风险部门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审核把关,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确认风险控制措施已全部落实,才可批准进行检修作业。

2 管理体系的运作

2.1 配网电网基本问题风险平台

当需要基本问题风险时,风险责任部门在平台填写配网电网风险控制任务书并流转签发,各责任单位根据需完成的控制措施填写落实情况,当落实情况全部完成后,该项风险对应的停电申请单生效流转。当停电申请单开始执行时,调度员点击风险生效按钮,风险正式生效,停电线路送电后点击风险解除按钮,风险解除,最后相关责任单位在系统上填写风险控制评价。

2.2 配网电网基准风险平台

配网电网基准风险评估平台根据设备台账自动导入每1条10kV线路基本信息(包括用户数、设备类型、重要用户信息等),然后系统会按照预设的风险评估计算公式计算每条10kV线路对应的基准风险值,并显示风险等级,该平台可以高效、准确地揭示电网的基准风险,可以免去人工查询、录入、计算等繁琐的工作任务,减轻人员负担。

2.3 效果评价机制(每次回顾、每月评价)

每次工作完毕后,总结风险管控过程执行情况,每月由区局对供电所、调控中心对区局进行汇总评价,评定风险执行效果,梳理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逐一解决,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2.4 绩效考核机制(年度考核)

年度对各单位风险评估合理性、管控措施落实实时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考核,对执行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促进各单位对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视。

3 案例应用

以2014年12月7日9∶00~15∶00禅城局城区所城东站701市府甲线出线电缆震荡波试验停电为例。

3.1 风险辨识

701市府甲线基本情况,该线路属于用户专线,无同杆架设线路或交叉跨越线路,供佛山市政府(一级)、佛山市公安局(110)(二级)两个重要用户用电,两个重要用户均无自备电源。701市府甲线停电后,佛山市政府(一级)、佛山市公安局(110)(二级)两个重要用户将由110kV市委站10kV 701市府乙线单电源供电。

3.2 风险评估

配网电网风险评估应结合月度停电计划的编制开展。

3.2.1 城区所在配网危害辨识的基础上开展评估工作。(1)根据风险辨识结果,按《佛山局配网运行安全风险量化评估方法》开展701市府甲线停电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2)风险评估结果:基问风险值为100分,属于配电网一级风险;(3)经过分析,造成701市府甲线停电高风险的原因主要是佛山市政府(一级)、佛山市公安局(110)(二级)两个重要用户均无自备电源,停电期间10kV 701市府乙线跳闸将造成两个重要用户

失压。

3.2.2 11月17日,由供电所分管生产所领导组织召开检修停电协调会,审查701市府甲线停电基本问题的风险等级。

3.2.3 11月18日,区局配电部组织召开检修停电协调会,审定701市府甲线停电基本问题的风险。

3.2.4 11月25日,运行部根据配网电网风险及作业风险评级结果组织设备部、市场部、变电管理所、禅城局等相关人员召开月度停电协调会,审查701市府甲线停电基本问题的风险。

3.3 风险

禅城局配电部于11月27日编制701市府甲线停电《配网运行安全风险预控任务书》,经区局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签发后。

3.4 风险控制

3.4.1 各风险控制责任部门根据本部门风险控制措施制定本单位风险控制措施落实计划分解下发至下级部门,下级部门反馈后,在风险发生前2个工作日内将本部门落实情况反馈至禅城局配电部。

3.4.2 禅城局配电部对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审核把关,在确认风险控制措施全部得到落实后,运行部才批准701市府甲线停电申请。

3.4.3 2014年12月7日09∶00时701市府甲线停电开始后,配网调度当值发出风险生效通知,风险生效期间各风险控制责任部门按风险控制措施落实计划进行701市府甲线停电风险控制。

3.4.4 701市府甲线工作结束,复电后2014年12月7日15∶00时配网调度当值发出风险解除通知。如果701市府甲线停电工作需延时,则由配调当值发出风险延期通知,风险延期期间各风险控制责任部门继续按风险控制措施落实计划进行701市府甲线停电风险控制。

3.5 评价与回顾

3.5.1 2014年12月9日(风险解除后2日),各风险控制责任部门将相关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反馈至禅城局配电部,禅城局配电部对本次风险管控情况做出评价并归档。

3.5.2 禅城局配电部12月底对当月风险进行回顾,2015年1月前3个工作日内填写《配电网风险回顾》报送运行部。

3.5.3 运行部每月对上月全局基本问题的风险进行回顾。

3.5.4 运行部每年年底对风险评估的合理性、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效果及时评估和回顾,提出风险管理在技术、管理和运作程序上的改进意见。

4 结语

通过建立配网电网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极大地提升基层对配网电网风险的管控意识和能力,实现了配网电网风险管理的一大突破。根据风险评估内容,尽可能通过调整配网运行方式消除风险或降低风险等级以及根据配网设备重要程度制定相应的运维策略,提高经济性。

通过配网电网风险平台的搭建,实现风险管控系统化信息化,使电网风险管理更高效,减少员工负担,降低重要用户失压的风险,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确保配网电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配电网工程管控篇12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近年来10KV配电网络的建设也在加快步伐,新建、迁改工程项目也极速增加,管理上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建立一个较好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十分必要,本文在对配网工程建设管理业务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合适的开发模式,以此来实现配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一、10kV电力配网工程设计环节的管理概述

10KV电力配网工程实施阶段开始于设计工作,大致由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内容组成,其具体内容由工程设计要求和工程进度来决定。10KV电力配网工程具有一些异于普通工程的特点,施工地点一般固定不变,呈现条带状覆盖的特点决定了其施工地点的区域较为广阔,且施工条件多变。因此,本环节中需要利用有效的管理办法针对项目实施的自然气候条件、水温条件、地质条件和人文条件等做好事前的原始数据分析和施工组织纲要,为有效控制日后施工隐患这些内容均需考虑周全,并提前制定好常见施工问题的应用方案。部分电力企业对设计工作认识不足,很容易会造成降低成本和盲目赶工期等问题。由于10kV电力配网工程主要与居民生活生产用电息息相关,其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联系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应该做到,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大关,基于对工程项目充分的调研,得出经得起推敲且能够与实际施工协调一致的设计。同时,结合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制定并落实合理的施工监督制度,定期组织对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的会审工作,以高定位、高质量和高标准为基本出发点。

二、 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环节与验收环节的管理

2.1 准备阶段

10k电力配网工程在开工前要做好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照明系统、安全防护设施等多个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人在工程建设中起到的作用是主要生产力,素质过硬的施工技术人员和优质的施工劳务队伍可大大提升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严抓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攻坚环节,也就是要严格控制工程的薄弱部位和关键环节,这样才可以规避检控的盲点,有条理、有层次和有梯度的施工管理模式为工程成本节约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另外,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还应做好相关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这也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的精确度。最后,制定施工工序的预控措施,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或潜在的质量隐患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论证,从而可以及时应对突发状况和避免质量问题扩大。

2.2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从设计意想完成到实体转化的关键过程,其管理必然是整个10kV电力配网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此阶段,建立并完善优质工程管理体系,实施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减少施工质量隐患和应对突发问题是其最主要的内容。施工过程中每个单位工程都应该依照设计要求编制施工质量WHS关键点控制设置附表,依此表作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质量验收和质量监督的依据。首先,完成自检且合格,书面报送项目经理管理部进行复核监督,形成必要的WHS关键的质量控制记录表。已经完成的单项工程按照初次使用进行测试,记录实际测试的结果。要确保每一道施工工序施工质量控制的合理性,从而获得品质优良的整体工程。

2.3 竣工与验收阶段

首先,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整个项目的中间环节和最终成果进行一次全面的质量检验,做好各项竣工质量验收的准备管理工作,以确保配网工程竣工质量验收工作一次性通过,不疏不漏。鉴于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高危险性,竣工质量验收管理工作要合理分段进行验收,每个分段均合格,方可使得整个配电网系统贯通。10kV电力配网工程竣工与验收阶段的工作十分关键,它作为工程在投入运营之前最为重要的一项质检环节,也是最后一道关口。另外,竣工与验收通过以后,要递交日常工作竣工证书需注意建设单位为其责任的专业做好相关准备。

三、10kV电力配网工程运营环节的管理

3.1 采取目标式管理模式

达到目标管理是针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在可靠性管理方面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知道,我国电力企业每年初多会对其职能部门制定本年度或分期的可靠性目标,然后分到各个子级单位,保证各个子级单位明确自身的生产目标值。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管理措施和策略,并严格管控基于预前计划指标的事后统计与分析工作。利用目标管理,旗下子级单位强化了企业自身的自我约束能力,企业的管理意识大大增强,最终确保电力企业制定年度或分期可靠性目标的实现。

3.2 停电记录工作的明细化

为了有效减少供电系统的停电次数、停电持续时间和减少停电用户的数量,需要强化对电力设备的预防试验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消除电力设备的质量隐患,通过有效管理维持电力设备稳定而长久的健康状态。合理制定分期的检修计划,基于必要停电和迫切停电作为客观的基础,坚持以“先估算,后编定”的基本原则,严格管控停电的用户数量,确保供电网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不偏离规定范围。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检修维保、故障检修和临时停电等管理工作。城区电力配网要加强输电电缆的绝缘化,基于电缆输电的电容大、路径占比小和故障率低的特点,扩大电缆敷设面积,也会对10kV电力配网用户的供电稳定性起到良好的作用。

3.3 人员要求

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科学含量日益提高,这就为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出了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系统运行、检修维保、建设规划等,还需要掌握基于计算机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因此,为了提升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需要在日常的工作实践和培训学习中得到加强,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相关企业有责任对内部人员定期进行业务考核。

四、信息汇总

强化基础性资料归档与汇总整理的工作和建立与电力配网设备匹配的台账等工作可利于准确分析与统计10kV电力配网系统的供电可靠指标,相关工作人员可轻而易举地掌握电力配网系统的各项运行参数,做到了若指掌,从而系统发生故障即可及时分析原因并合理处置。

结束语

总之,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也突显出10kV电力配网工程于整个供电企业中的绝对地位。供配电的可考虑作为电力企业实施供电服务水平的一项关键指标,也是电力企业于国于民应该承诺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