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就业前景合集12篇

时间:2023-08-16 09:21:05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篇1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顾名思义,就是设计先进的飞行器,主要面向航空飞行器设计。本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行业特色,航空航天工程是基本的服务方向;同时,在民用工程领域有广阔的市场。轰动世界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神舟”飞船等,都是本专业的杰作。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器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航空航天飞行器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后,具有参与飞行器总体和部件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学。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力学、力学性能与结构强度、试验技术、自动控制理论、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复合材料设计与分析、空间制导控制、传热学与热防护等。

3.发展前景

在轰炸机、运输机、民航飞机等其他机型上面,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各航空公司使用的大型民航飞机都是进口的,目前国内没有能力生产。本专业极具发展空间。

二、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对数学、物理等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常查询航天飞机的资料,对航天飞机感兴趣,对飞机导航系统感兴趣。喜欢飞机模型,常看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实况转播。渴望当一名宇航员。注意了解宇宙飞船的材料,常收集宇宙飞船的模型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具备较好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和飞行器工程基本理论,同时有较强的飞行器总体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试验的能力。

3.职场纵横

本专业毕业生能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与研究、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等多方面的工作。

一、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主要以航空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就是生产出高效、实用、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由于航空发动机为载人飞行器提供动力,其在高速飞行、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等方面要求都极为严格,因此飞行器动力装置在动力工程领域一直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并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机械工程设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飞行器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验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主要课程: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力学、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含气体)力学、动力装置原理及结构、动力装置制造工艺学、动力装置测试技术等。

3.发展前景

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展示了本专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外语、计算机等必备工具。对飞行器的燃料装置感兴趣,了解飞行原理。常研究宇宙飞船的燃料,关注飞机的新燃料。常搜集飞行器动力资料,对飞机动力系统感兴趣,了解导弹动力装置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备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知识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他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一、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是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主要研究探索更方便、更快捷、更可靠的飞行器制造工艺、方法。本专业属于机械制造范畴,需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不仅要学习机械制造的各种工艺、整套方法和流程,而且要对飞行器的设计有一定了解。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制造工程基本理论和飞行器制造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飞行器制造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航空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模具设计与制造、飞机零件加工与成形工艺、飞机装配工艺、飞机构造、计算机辅助飞机制造等。

3.发展前景

国内不仅在飞行器设计上与国外差距很大,在制造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加强航空建设、国防建设,需要大批专门人才的不断努力,这预示着本专业前景十分广阔。

二、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关注新型飞机,对飞机机械原理感兴趣,了解宇宙飞船的构造,收集过飞机图片资料,常观察各种飞机模型,希望做一名飞机设计师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从事飞行器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就业范围广,在广大科研院所、高科技产业和航空、机械、电子、计算机公司等单位都有用武之地。

一、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是以空间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化工等学科为基础,研究飞行器救生系统为主,将人、机器、环境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专业。目前,国内有三所高校开设了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航空航天生理、空间环境工程、热控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人机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掌握从事航空航天环境模拟、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设计与研究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空间环境工程、航空航天生理学、控制理论、人机工效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空调制冷技术、航空航天环境控制系统、航空航天安全工程、空间环境试验技术等。

3.发展前景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预示着航空航天技术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喜欢关注宇航新闻,关注空间站的建设,对宇宙探索节目或介绍宇宙的文章感兴趣。对宇航员训练条件感兴趣,对宇航生物实验感兴趣。了解空间生理学,渴望了解外层空间等等。

2.学成之后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篇2

(一)国外航空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航空制造业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其现代化的厂房、尖端的产品、便利的交通和周边服务设施的完善更有利于工业旅游的开展。国际上航空制造业发达的地区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航空工业旅游,比如图卢兹、西雅图。世界著名航空城图卢兹市依托空客的生产基地,开发特色的航空工业旅游。空客A380的问世奠定了图卢兹航空之都的地位。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工业制造提供了新颖的参观主题,参观空客A380生产线成为旅游产品中的亮点。据统计,首批参观A380试飞的游客达到了12万之多。航空发展博物馆包括7000平方米的飞机陈列馆,1300平方米的办公、接待场所和旧飞机还原陈列楼。其中旧飞机还原陈列楼收集陈列大约50架飞机。此外,占地3.5公顷的主题为游人提供数不胜数的交互式娱乐项目,让旅客了解地球科学和宇宙科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旅游产品的参与度和趣味性。西雅图是全球最大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的飞机总装基地。每年总装厂可以接待近14万游客,旅游收入达20万美元。善于经营的当地旅行公司将总装厂打造成西雅图最重要的景点之一,全年向公众开放,只需15美金,就可从工厂的二楼近距离看飞机制造的全过程。厂区占地365公顷,足有36个足球场那么大。游览厂区途中可以看到巨大无比的机棚、试验跑道以及停机坪上各种类型的飞机。波音公司设立专门的游客中心,包括一个航空展览馆、放映厅及餐饮、商业售卖等设施。

(二)国内航空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工业旅游起步较晚,90年代末,大型企业自发开始工业旅游尝试,例如四川长虹、长春一汽。2004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工业旅游示范点103家,其中只有一家航天航空类旅游景点———沈飞航空博览园。从此,我国航空工业旅游在政府统一管理下在各航空城中蓬勃发展起来。沈飞航空博览园是第一批航天航空类工业旅游示范点。博览园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是由政府支持、企业主办,以航空科普为主体的专业性展馆。除了参观展馆照片,了解我国歼击机历史和国防知识,博览园广场还展示了沈飞公司生产的各型歼击机可供参观者观赏、拍照。2009年,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启动“蓝天旅游”项目,推出2条航空旅游精品路线,其中一条便是航空工业博览游。游客可以参观西部最大的航空科技馆、全国最大的大中型军民机制造企业、全国最大的大中型军民机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和院所。游客不仅可以亲眼看到各类经典型号的飞机,还可以到航空科技馆内,在各类飞机飞行模拟器上亲身体验感受飞行的乐趣。2010年,上海飞机制造厂开放工业旅游,旅客可参观飞机制造车间,看中国自发研制的飞机的制造、组装过程。近日,航空工业成为滨海新区工业旅游新亮点。空客天津总装基地成立以来,每年接待大量参观者。天津滨海新区商务委从旅游专项资金中拿出100万元,规划2011年年底完成游客接待中心的建设并向公众开放。该中心位于空客总装厂厂区,将进行空客组装的相关展演展示等,并展陈空客系列飞机的模型。

二、工业旅游开发模式

依据旅游产品及其旅游活动的实现形式,可划分为八种较为成熟的工业旅游开发模式(见表)。我国工业旅游发展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末大型企业自发开始工业旅游尝试,如今已形成分布全国的工业旅游示范点,主要采取企业参观、博物馆、传统文化开发和工业遗产开发模式。而国外已从传统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阶段进入综合型开发的现代工业旅游阶段。航空工业旅游属于高科技旅游,即以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工业旅游。因其行业特点、旅游资源特征和开发主体意图等综合因素应当采取的相应的开发模式。比如上海飞机制造厂可以采取企业参观与历史回顾模式,以企业相关生产活动以及企业发展历史为旅游产品进行营销。上海飞机制造厂是我国大飞机自主生产的先驱,其辉煌的企业历史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国产大飞机的研制生产能激起游客的民族自豪感和游览兴趣。而空客天津总装厂适合采取现代企业参观模式,以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为旅游产品进行营销。空客作为世界一流的航空制造企业,其现代化的厂房、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尖端的生产工艺是我国旅游者期待参观学习的重点。无论是哪种开发模式都要以体现航空工业的特色为宗旨设计旅游产品,营造高科技旅游的综合旅游体验,其中便利的交通、完善的服务设施、综合的旅游产品都是发展的必要条件。鉴于航空产业的集群式发展特征,知名企业的聚集也是建立航空工业旅游园区的关键要素。

三、航空工业旅游发展关键要素

(一)基础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基础设施是发展工业旅游的基础条件,企业所在城市自身应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交通便利,可达性强。工业旅游发展较好的城市自身往往已经成为旅游城市或大中型城市。沈阳是我国首个旅游局正式批准开展航空工业旅游的城市,不仅是中国航空工业飞机设计和制造的主要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工业旅游开发要与工业企业、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各部门密切配合。旅游产品是游客购买的在旅游过程中的综合体验,航空城内应配有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生活设施,满足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的基本需求。此外,厂区的绿化、企业内部的通道设计、安全标示、观景台、摄影区、休息区、卫生间等设施的设计也同等重要。

(二)知名航空制造企业

航空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是航空工业旅游的主要旅游资源。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产业,具有垄断性质,通常以航空产业集群形式存在,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往往是飞机制造企业。游客对专业的部件生产或机载电子设备不感兴趣也觉得晦涩难懂,大部分游览型游客喜欢看飞机总装过程,加之航空工业技术的高度保密性,所以航空制造企业的总装厂就成了航空工业旅游的首选参观之地。比如波音在西雅图的总装车间就成了当地一大特色旅游资源。旅游产品讲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里航空企业的“优”指的是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航空制造企业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其市场号召力在于企业的先进工艺和管理文化。空客公司是全球两大航空垄断制造商之一,拥有最为先进的生产技术,空客品牌就是无形的旅游吸引物。

(三)综合旅游产品

所谓综合旅游产品是要提供一系列体验,注重旅游产品的“全程化”设计。以生产车间为依托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为游客精心设计出合理的旅游线路,集合知识性与参与性于一体,在整个旅游过程中体现高端科技特色。由机制造生产工艺极其精密复杂,一般游客只能远距离的参观。在设计旅游产品时,尽量拉近游客与生产的距离,比如让游客坐进模拟机亲自感受驾驶飞机的乐趣,提高旅游过程的趣味性。结合区域内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项目开发旅游系列产品,激发潜在游客的旅游需求。航空城图卢兹融合多彩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加上航空产业的品牌效应给工业旅游带来了生机。

四、天津航空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一)采用园区式开发模式,打造航空城系列旅游产品

空客工业游目前采取政府资金支持,企业自办的形式,在厂区内建立游客接待中心,作为空客工业旅游的启动项目。天津是我国新兴的航空产业基地,航空工业旅游作为航空产业链上的一部分应当融入到整体产业规划布局当中。航空工业旅游不能只简单的等同于接待游客参观工厂,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旅游设施的完善和旅游产品的前期开发和营销都需要专业团队来运作。大型企业权衡自身经济效益和品牌宣传效益,往往不能兼顾整体旅游产业的开发。借鉴西安航空工业博览游的成功开发案例,天津政府应该以航空产业园区作为航空工业旅游的开发对象,整体布局航空科技展览馆、开放式的生产车间、航空娱乐项目(比如模拟飞行、滑翔机、城市航空游览等)、航空纪念品销售,形成系列化旅游产品。统一安排园区内的旅游服务设施,比如餐厅、卫生间、指示标示系统等。此外,航空城内标志性企业除了空客大飞机,还有中航直升机、彩虹无人机、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直播通信卫星等项目,为航空工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应该作为航空城整体旅游产品包装推向市场。

(二)联合天津其他知名企业开发跨行业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2011年,滨海新区旅游产业在传统观光游、休闲游之外,以保税区、天津港、开发区三大区域为核心的工业游项目已初具规模。新区目前已形成东有“海港”、西有“空港”,中有“泰达”的工业游路线,今年,新区再投入55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助推工业游。将面向市场重点推出工业游组团和线路,东线天津港定位为“游世界大港,感工业雄浑”,中线开发区定位为“走进世界500强,瞩目全球名企风采”,西线空港经济区定位为“游天津空港,看中国之最”,将根据空港丰富的工业游资源,按照不同游客年龄层次及需求,组合成商务之旅(空客320—纺织博物馆—海鸥手表)。按照计划,年底前,新区将扶持和培育成熟工业游景点达15个。

(三)推进工业游与会展旅游交融互补发展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篇3

民用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现代服务业,是西安航天基地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产业新城的三大主导产业!

谈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这个话题,就绕不开陕北的煤老板们,在航天科技的吸引下,煤老板们也投入其中。

以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因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优势近几年备受关注,发展势头迅猛。在西安航天基地,每到夜晚,白亮的路灯把马路照得格外清楚,这些路灯就率先用上了含有高科技的LED、太阳能等新能源灯具。“航天基地的这1833盏节能路灯,按照中国火电煤耗标准,可年减少燃煤240吨。”一位知情者这样告诉记者。

太阳能光伏产业要用到单晶硅,但因价格剧减等原因,全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大多不景气,南方有些工厂已经出现停产、停工。但西安航天基地里的众多新能源公司却没有将发展的脚步局限在遭受打击的大型照明设备上,而是更深入到一盏路灯、一块电视显示屏上等等老百姓日常能接触到的物品上,让新能源的低碳环保走进“寻常百姓家”。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新能源产业逆势发展成航天基地的支柱产业。

在陕西神光安瑞公司新能源集团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要求记者必须换上头套、无菌服和鞋套。“因为LED产品对于洁净度要求特别高。如果芯片上附着了灰尘,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断电现象。”神光公司工程师王翔解释。

据介绍,该企业是国内LED产业链上游产品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蓝宝石衬底与芯片,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的显示屏,而LED显示屏比常见的液晶显示屏更省电、更高亮。

与LED新能源的“洁癖”相比,这些产品的生产者——神光集团,正是陕北的煤老板们联合组建而成的。

据航天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引进LED产业之初,就考虑到高科技的新能源产业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撑,而陕北能源行业正是民间资本雄集之地,所以就积极牵线搭桥,引导陕北的民营企业家将资金投入到新能源产业中来。事实证明,这一做法已经实现了“多赢”。

目前神光集团在航天基地投资约30亿元,已建设LED产业园、光伏产业园、蓝宝石生产基地及服务外包产业园4个园区,主要发展LED产业、氟化工产业等,旨在打造国内最具影响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技术产业集团,形成国际级绿色服务外包产业基地。预计到十二五期末,集团资产规模将达到200亿元以上。

和这个扑面而来的春天一样,有人说,西安航天基地的太阳能产业正在“春天里”,而中电投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正是这春天里的一朵亮丽的奇葩。

“这就是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池板),一共由60片太阳能电池片组成,主要成分是硅。太阳能路灯用的就是这个。”中电投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电池车间主任张锐指着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告诉记者,电池板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光能通过电缆输送到地下埋置的蓄电池,再由蓄电池将电输送至LED灯,最终产生光亮。

中电投西安太阳能电力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电池、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的开发、制造、销售。“由于掌握核心技术,而且国产化程度非常高,中电投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很有竞争优势。”西安航天基地一位负责人说。

据了解,中电司1000兆瓦电池和组件项目总投资50亿元,2011年一期200兆瓦电池生产项目已于去年10月份进行生产,可生产太阳能电池150MW,组件50MW,根据目前市场价格估算,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实现利润5000万元,实现税金5000万元。2015年前将建成1000兆瓦电池和250兆瓦组件的产能,达产后销售收入力争超过100亿元。

西安航天基地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长春介绍说,航天基地目前已吸引包括中电投、隆基硅材料、阳光新能源、神光安瑞、西安南亚科技等在内的14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了从“单晶硅切片到电池组件加工”的产业链构建,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总投资255亿元,其中已经投产10家,在建4家,预计到2015年,西安航天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可实现产值240亿元。

孵化器创新管理模式

百家中小企业破壳而出

小鸡的成长,离不开母鸡的呵护,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西安航天基地,就有这样的一只“母鸡”,引领着它的一群“小鸡”或沐浴阳光,或历经风雨,直到它们羽翼丰满,可以独立高歌。西安肮天基地国际孵化器有限公司就是这只小有成就的“母鸡”,每年经它孵化的中小企业都有几十家。

“企业工商税务关系必须在航天基地,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大方向。最关键的是,项目要具有可塑性,市场前景好,也就是所谓的‘好蛋’与‘坏蛋’。”西安航天基地国际孵化器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晓军介绍说,对于“好蛋”,孵化器公司会提供办公空间、资金等硬件服务,以及申办程序、国家政策等信息服务,避免企业走弯路。一般而言孵化期为2至3年。

“孵化器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培养有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经验,把处于初创期、有前景的企业,像小鸡一样孵化成成熟的生产力,迅速成长为新型企业,形成优势产业,对企业和园区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对孵化器作出了这样的阐释。

据了解,西安航天基地还与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合作共建了“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孵化基地的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可免费享受两年办公场所、优先享用创业孵化资金、免费享受档案托管、人事、户口代办等业务,还可在工商税务、小额贷款、培训、创业等多方面得到扶持。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篇4

鹰击长空 试飞记录写丰碑

2012年11月13日,第九届中国珠海航展将正式开幕,一批国产新一代精锐战机将集体亮相。这次珠海航展也被称为最强“中国空中力量”的集结。其中,歼-10战机将以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表演机的形式亮相,更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而作为歼-10战机的试飞英雄、十代表、空军某试飞团团长张景亭走进了记者的视线。试飞是一种用生命去挑战飞行极限的事业,试飞对飞行员的挑战很高,试飞员与飞行员的最大区别是——他们所驾驶的飞机从未有人飞过。德国科学家奥托·李林塔尔曾经说:“发明一架飞机算不了什么,制造一架飞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而试验它才艰难无比。”正是怀着这样无比崇敬的心情记者走访了十代表空军某试飞团团长张景亭。在张景亭代表的军装右前胸,佩戴着一枚只有空军飞行员才能拥有的徽章。一对金光闪闪的翅膀飞舞着张开,中间的T字符号,显示他是空军特级飞行员,它代表着无上的光荣!

2003年年底,我国首次研制的全新理念数字电传式战机——歼10飞机圆满完成定型,这架飞机的成功研制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它凝结了几代航空人不懈努力的心血,也是张景亭20多年试飞生涯中一道里程碑。

张景亭对歼10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早在1990年,歼10还处于设计阶段的时候,他就开始介入这一工程。为了参与这一项目,他甚至还主动放弃了航天载人工程的航天员教练员选拔。为此,他笑说:“我就认定了歼10,我就想干成这件事!”与多数试飞员不同,张景亭平时除了试飞以外,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参与飞机的各项设计评定中,以一名“实战派”的角色跟工程师一起讨论问题,给他们提建议,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年的打磨使他对歼10各项特性的掌握犹如自身发肤,完成试飞任务来更是游刃有余。众所周知,每个战机从样机到成熟定型,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些不为人知的日子里曾发生过什么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只有试飞员能告诉我们这个答案:“战机不只是设计出来的,战机更重要的是飞出来的。”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歼10飞机工程”期间,张景亭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试飞:歼10试飞要求战机在空中关车90秒再启动,这种试验在国内三代战机试飞中尚属首次,面对特情处置时间短、余地小等安全问题,都对担负任务的张景亭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飞机操作稍有不慎,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机毁人亡的后果。其中包含了诸多不确定因素:飞机失去动力后如何操纵飞机?发动机空中启动不成功,怎样驾驶飞机安全折回地面?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张景亭身先士卒,经过认真准备,和技术人员多次讨论、研究,预想到了能够想象到的所有情况,准备了十多套特情处置预案……

那天,在万米高空,张景亭关掉电源的那一刹那,飞机开始像一支利剑一样向地面斜插而去!

“1秒、2秒、3秒……”地面的麦田和电线杆变得清晰可见。

“……88秒、89秒、90秒!”他果断按下重新启动按钮,“轰”的一声,飞机在空中启动成功,战鹰重新跃上蓝天,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他一次性试飞成功,一举拿下了这块“硬骨头”。

强压加载9个G——歼10加载9个G的试飞,曾多次发生过飞机空中解体的惨剧。歼10战机的此项试飞任务,也是由张景亭担任的。

飞行操作时,他驾驶战机从万米高空呼啸而下。飞机剧烈抖动,发出刺耳的怪叫。他咬紧牙关,身体顶着强大的压力,向极限挑战。9个G!巨大的过载使血液下流,他出现了黑视,眼前什么也看不见。凭借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他最终突破了极限,战胜了风险。

试飞歼10,张景亭还完成了高温环境试飞、大侧风试飞、最重构型品质试飞等高难科目,为歼10战机早日列装部队、形成作战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歼-10战机作为我国第三代战机研制的重点型号,凝聚了全国航空科研战线的心血。国外的包括F-16,俄罗斯的苏-27,欧洲的鹰狮39,在试飞期间都摔过飞机,而且不止一架。但是我们的歼-10飞机从首飞开始一直到定型,完全保证它安全。这个得益于什么?得益于我们前期的准备工作相当到位。”张景亭说,“除了各种技术手段准备充分外,歼-10战机的研制采取了一种以前没有过的创新模式。”

可以说,如果没有张景亭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歼10飞机工程”的成功。2007年,在国家举办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歼10飞机工程”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而张景亭也作为贡献者之一到人民大会堂领奖。也许,我们无从知道当时站在人民大会堂上领奖的张景亭是什么心情,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就是在他复杂的心情里必定会掺杂着自豪,自豪祖国自主研制的战机的成功,也自豪自己当初执着的选择……这次奖励是对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战斗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术技术要求的肯定,也是对参与这个工程关键步骤的试飞员的付出的一种肯定。

航天之梦 那一抹少年之志

说起张景亭和这片蓝天事业的渊源,还要从他的学生时代说起。张景亭1962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户县。自幼生长于人杰地灵的秦岭北麓,太平河畔,张景亭天资聪颖,体格健壮。1979年,时念高二的他巧遇全国“招飞”,从小就对蓝天充满遐想的张景亭参与了应征,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眼看着形势大好的时候,家人朋友都出来劝说,称干飞行是很苦很危险的行当,经不住家人阻拦的他最后选择了放弃,继续应试转向复习高考,但心中已经悄然萌生的“航天之梦”在蠢蠢欲动。高考过后,张景亭选择“曲线”飞向蓝天,进入西北工业大学专攻航空火力控制专业,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筑梦航空的工程师。

也许他生来就是一个航天人!或者说他就是为这片蓝天而生。1983年,大学毕业后的他再一次遇到了部队“招飞”,与之前遭到阻拦的情况不同,这次,张景亭在老师的极力鼓励下从军入伍,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教练员首先要熟悉运动员的情况”,亲自体验飞行,掌握飞行技能能够更好地帮助设计师制造飞机,抱着这一想法的张景亭打算从军历练几年,转而退伍再重筑航空工程师梦,没想到,这一从戎,便再也没脱下这身军装。“在深邃的蓝天里驾着飞机自由翱翔让我体会到了飞行的,极大地满足了我的挑战欲望,且充满了乐趣”,飞行训练两年后,他放弃了最初转回设计单位的设想,选择到作战部队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他想好了,与其投笔从戎或者从戎为笔,不如两者兼备,携笔从戎!从此披肝沥胆,千锤百炼,练出了一身飞行武艺,与此同时,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也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

试飞是勇敢者的事业,驾机飞上蓝天的试飞员是独具威胆、叩问天门的英雄!年轻的张景亭已选择让自己在这片蓝天遨游徜徉。

飞行事业 钢铁品质铸就

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以后,张景亭并不忘给自己充电:1993年至1997年期间,他三赴俄罗斯国家试飞院学习,是我国3名获得国际试飞员等级证书的试飞员之一、我国少数几个能飞苏二七“眼镜蛇动作”的飞行员之一;2008年5月,他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成为中国首批15名双学士试飞员之一。航空理论、飞行技术、试飞经验和任职资格上的高起点,让张景亭在科研试飞中始终站在探索航空未知领域的最前沿,成为我国第一个驾驶米格-23和第一个驾驶米格-29的中国试飞员,是目前国内试飞机型最多的战机试飞员。

扎实的专业基础、出色的工作。从2003年起,张景亭开始担任空军某部试飞团团长。自担任团长以后,众多新型航空装备型号的试飞任务接踵而来,歼10系列、歼11系列、歼轰7系列、空警2000、空警200……任务如此繁重,张景亭开始考虑改革试飞体制机制。为提高科研试飞效率,他牵头成立攻关小组,协调航空工业部门引入新的设备,培养提高指挥员的指挥调度能力,重新明确了航管人员职责。但是,很多人在当时并不理解他的用意,他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在最大程度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降低试飞能见度”,把歼击机试飞能见度标准降至3公里,大大增加了全年可飞天气数目;采取“型号负责人制”和“自主准备、灵活进场”等方法,提高了试飞效率,缓解了试飞压力。

在20年的科研试飞中,张景亭创造了我国飞行、试飞史上的20多项纪录。从历任飞行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副参谋长、副团长等职务,到现在的试飞团团长,张景亭与所有试飞员一样惊心动魄地一路走过来。越是艰辛、越是难忘。这片蓝天延展了他的试飞奇景,和煦而刚毅的品质铸就了一个真实的试飞英雄。

“飞机也有两个特点:能力和品质。就像人一样,能力强,但品质不好的不行;品质好,但能力差的不可重用,最好能做到两者兼具。然而飞机性能的好坏因受到国家经济、相关技术的限制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而它的品质则是后天可以‘培养’出来的。试飞员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调教’好飞机的品质,在设计过程中就介入,通过不断试验,给工程师提出建议,能够不断提高飞机的飞行品质。”张景亭通过这种深入浅出的比喻一下子让记者一行人走进了这个陌生而又神奇的试飞领域。

通过自己长期地总结,张景亭对一名优秀的试飞员给出了新的定义:一名优秀的试飞员=试飞员+工程师。张景亭认为,好的试飞员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航空理论基础,而不只是泛泛的飞行知识;其次是要有特别强的心理素质;再有就是要热爱试飞这一事业,“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驯服蓝天。”他如是说。

张景亭又笑着以比喻作了简单地归纳:“作为一名优秀试飞员,你不但要会飞行,还要懂技术,就像开车,你不但要会开车,而且还要会修车,要懂得驱动装置、汽缸涡轮在哪里,懂得它的原理。不同的是车行驶在地面上,而飞机是在空中。试飞人员懂得更深层的技术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我们所驾驭的,都是普通飞行员从来没有飞过的最先进、最前沿的机型,有很多未知的因素,若有一失就成千古恨。”作为试飞团团长,近年来张景亭根据新的形势任务,提出了“前伸后延”的工作思路,试飞团既要干好“本职工作”,担负新机的定型试飞,还要做好“额外工作”,更要为作战部队培训飞行员,促进部队战斗力的迅速形成,这三部分构成了张景亭这个试飞团特有的“三部曲”。

2004年,歼10飞机刚完成设计定型任务,歼10双座飞机刚开始进行设计定型试飞,还不能承担带飞任务,但面临紧张的环境局势,张景亭临危受命,在飞机状态还不稳定的情况下,就接受了空军首个歼10飞机飞行团飞行员的改装带飞任务。张景亭立即组织骨干力量,认真准备改装带飞内容,从任务紧张的科研试飞计划中挤出时间安排带飞,在气象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依然坚定信心,精心组织,仅用不到10天时间,就完成了首批歼10飞机15名飞行员的带飞体验飞行,他一人就带飞了4名飞行员。在空军首装歼轰七A部队的飞行员改装带飞中,他立足实际情况,不但创新完善了改装大纲,带飞出多名飞行员,而且为部队培养出了4名教员。6年来为空海军、军民航和国内外共带飞培养了269名飞行员。同时在导弹、红外激光制导炸弹等武器发射中也为部队培养了多名飞行员。另外还多次派人到新机部队当顾问,帮助部队更快地掌握新装备。

2005年6月,张景亭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2009年9月被空军授予“空军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次,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航空工业总公司、中航一集团各项奖励多次,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名能同时进行歼击机和运输机试飞的试飞员。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张景亭成功完成了各型新机的多个关键试飞科目。他不断吸收世界先进的航空科技理论,跳出传统模式,摸索出一条高效率的试飞新路……

天道酬勤,有付出就会有回报,通过自我的严格要求和积极进取的作风,这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他往昔工作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他对今后学习和工作提出的更高勉励。

壮志如虹 延展试飞品牌

2010年底,中航工业试飞员培训与飞行服务中心(下简称:试飞员中心)乘着试飞中心成立的东风,顺利启航。张景亭凭借过硬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当选为试飞员中心主任,成为这支队伍的带头人。

“仰望星空,对标国际,打造试飞教学与飞行服务世界品牌;脚踩大地,夯实根基,提升基础管理与科研飞行核心能力。”这成为张景亭肩上又一重责任。

新的岗位带着新的挑战和期待。他没有犹豫,迅速调整思路,提出了试飞员中心的工作思路,为新生单位明确发展方向:试飞员中心的发展必须以抓执行、上台阶、谋发展、求实效为工作思路,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他一面带领着试飞员中心紧紧抓住2010年底成立的有利契机,按照试飞中心“两会”提出的“明道、优术、聚势、合众”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办好学校、完成好科研试飞、做好外贸飞行服务”三大核心任务,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一面亲力亲为,带领试飞员团队从辽阔大海到茫茫戈壁,从大江南北到海内外,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实现试飞员中心新的飞跃,并取得教学培训、型号科研试飞、外贸飞行服务和综合管理上的新突破。试飞员中心创造了安全飞行新纪录,圆满完成多项型号定型试飞、适航试飞和风险科目,国内外飞行服务保障再创佳绩。如何“办好学校”,张景亭有着自己的谋划。

在多年的试飞员培训中,试飞中心一直坚持“发展自主教学水平、开拓国际教学平台,建立科学培养体系,培育一流试飞人才”的发展战略。面对新的起点,张景亭带着试飞员中心领导班子研讨后共同提出“建设国际一流试飞员学校”的宗旨。

张景亭用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和严谨细致越来越多地影响和带动着试飞员中心的工作氛围。试飞员中心教务人员面对繁重的任务勇挑重担,各部门密切配合。年度教学培训任务均累计完成近1000学时,有序地推进着各项培训工作。试飞员就是为试飞而存在!在思索优质办学之时,张景亭始终将科研试飞放在首位,积极承担试飞员带头人的责任,合理调配、积极组织。2011年试飞员中心共组织实施242个飞行日,按照试飞中心的科研试飞计划节点,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并创造了连续17年安全飞行新纪录。收获喜悦的背后是试飞员中心全体人员共同的努力拼搏。

2011年11月,试飞中心应中国民航局邀请,选派试飞员进行AC313大型民用运输型直升机适航试飞工作。这是国家对试飞中心的高度认可。外贸飞行服务是试飞员中心诸多工作中的一支特殊组成部分,“力争通过2~3年时间,打造一支专业化、正规化团队,达到一流服务、国际水准”是张景亭和试飞员中心领导班子提出的共同的目标。

“既是航空人,就知责任重”、“做一行,爱一行”是张景亭的信念,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今,试飞员中心正在张景亭的带领下稳步前进、不断发展,他自己也在新的起点上进步提高,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篇5

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王勇表示,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我们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推进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突破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是中国人征服太空又一伟大壮举,大长中央企业广大职工的志气,大长中国人民的志气,大长全世界华人的志气。同时也再次说明中央企业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央企业干部职工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激发改革发展的豪情和信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张庆伟说,载人航天任重道远,作为一名航天工作者要始终牢记重托,励精图治,奋发进取,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前赴后继,进一步开辟中国和世界航天事业的广阔前景,为不断促进人类科技进步,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篇6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三号即将起飞。这件事,让每个同学心血膨湃。我们都在课桌前坐好,伸长着勃子,瞅着那讲台前大大的投影机,希望看到令人振奋的那一刻!

XX时XX分,“滴答,滴答”秒针在钟上划动着;“10、9、8……3,2,1,发射!”随着火箭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火箭笔直地射向天空,瞬间就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哪,太好了!成功了!”我的眼睛仍然没有离开投影机,嘴里却不禁欢呼起来。“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我的内心涌起一股来自祖国的自豪。

愿神舟十三号成功飞回祖国,愿航天员平安归来!

回顾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2021

XX月XX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准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一激动的人心的时刻,也牵动着千千万万学子的心。XX中心校小学部利用大课间,组织学生全程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

直播过程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此次师生观看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现场直播,共同感受伟大祖国在航天事业发展上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更加激发师生爱国爱党、崇尚科学和树立宏伟的理想信念。学校将经常会引入时事大事件,让学生时刻了解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动态,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回顾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2021

不仅是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北斗导航等无不捷报频传。中国航天起步晚,起点低,为何还发展快、本领高?

坚持党的领导是“法宝”。每一次关键技术的突破、飞行试验的成功、艰巨任务的完成,无不凝聚着党中央的决策和关怀,凝聚着党组织和广大航天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背后,是党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决策部署,指引着航天事业前进的方向。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在北京隆重开幕。“建设航天强国”写入报告,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离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40多公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开辟揽天征途。

条件或许没那么苦了,航天精神却是一脉相承。有人曾问两度飞天的聂海胜和三度圆梦的景海鹏:“你们已经实现飞天夙愿,未来还打算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作为党的代表,景海鹏面对中外记者给了这样一个“答案”:

“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次先锋、再打一次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无限忠诚!”

“航天飞行是我们的事业,更是我们的生命,为了飞天梦想,只要祖国需要,我们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回顾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2021

不仅是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北斗导航等无不捷报频传。中国航天起步晚,起点低,为何还发展快、本领高?

坚持党的领导是“法宝”。每一次关键技术的突破、飞行试验的成功、艰巨任务的完成,无不凝聚着党中央的决策和关怀,凝聚着党组织和广大航天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背后,是党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决策部署,指引着航天事业前进的方向。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在北京隆重开幕。“建设航天强国”写入报告,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离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40多公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开辟揽天征途。

条件或许没那么苦了,航天精神却是一脉相承。有人曾问两度飞天的聂海胜和三度圆梦的景海鹏:“你们已经实现飞天夙愿,未来还打算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篇7

新华社消息,23日韩国西部海域延坪岛当天下午遭受来自朝鲜的200发左右炮弹袭击,致4名韩军人受伤、3名平民受伤;24日韩国YTN电视台报道,韩国与美国将从28日起在西部海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另据报道称,美国“乔冶・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将参加。

受朝韩冲突的推动,军工航天板块上周四午后大幅上涨,领涨两市,带动沪指收复2900点。其中,航天晨光涨停、成发科技上涨7.70%、贵航股份上涨7.19%、航天长峰上涨6.37%。有专业人士认为朝韩冲突将成为军工行业上涨的催化剂。

光大证券认为,朝韩交火目前还是小范围的冲突摩擦,冲突层级还在可控范围之内,还没有发展成战争的迹象。但如果未来冲突加剧,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特别是23日“强烈谴责朝鲜”的美国一旦介入,中国也将有所反应,预计将会提高国内军队的战备层级,以外松内紧的形式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这对军工股有正面影响。

未来看点仍在资产注入

在资本市场“题材是第一生产力”,而重组题材最具魅力。抓住重组股,乌鸡变凤凰的暴富神话比比皆是。一直以来,资产重组在军工板块的投资逻辑中最为突出。随着年末重组高峰期的到来以及20%以上的杀跌幅度都将成为本次军工股上涨的主要动力。

航天军工上市公司资产整合逐渐深入。到目前为止,中航工业的资产证券化的进程最快,如考虑正在实施的项目,中航工业的资产证券化率将达到35%~40%。兵器工业集团尽管上市公司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为21%,但营业收入占比仅为9%。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上市公司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比力也只有11%、13%。各军工集团大部分核心军品制造任务仍然不在上市公司中,大量未注入上市公司的后续资产,为A股航天军工上市公司通过后续资产注入实现外延发展提供了机会。

国防工业资产证券化是国防工业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2007年以来,原国防科工委、国资委、发改委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政策,启动了新一轮的国防科技工作投资体制改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大军工集团开始将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并希望通过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充分发挥资本平台的融资功能,提高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投资者应该认识到A股市场上的军工资产证券化是整个国防工业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军工资产证券化的大方向不会变化。

高预期支撑高估值

军工板块的高估值一直是影响投资者选择军工股的重要原因。但是通过历史的观测,我们也注意到哪怕在2008年熊市最低点的时候,航天军工板块的估值水平也在35~40倍左右,远远高于一般制造业的估值水平。A股市场上,主机制造并有资产注入预期的公司动态PE可以到80~100倍左右,例如洪都航空、哈飞股份。

广阔的市场、不可替代性和资产注入是军工股高估值的三大重要因素。在《航天军工2010年中期投资策略――航天军工成长明确、资产整合主题机会多》等一系列的报告中,我们已经论述过,资产整合预期是航天军工板块估值高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我们认为军工产品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不可替代性同样也是支持A股军工板块高估值的重要因素。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篇8

系列航天报告会

2009年2月28日至3月7日,由新时代公司所组织的“中国骄傲――传承航天精神、铸就民族伟业”系列航天报告会在新疆乌鲁木齐、湖北武汉、山东济南等数家新时代分公司所在地相继举行。

近几年来,随着新时代公司与航天事业的紧密结合,企业在公司理念、发展战略等各方面也越来越刻意追求“航天事业”的全新理念与高科技化。因此举办航天巡讲,让公司经销商对航天有所了解自然也是新时代公司战略推广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报告会上,著名航天专家虞晓明上校应邀出席,现场为与会人员做了精彩的航天报告。虞晓明上校首先对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做了讲解,同时还对现场人员所关心的中国航天现状、中国航天在世界的地位等多方面做了分析。此外,虞晓明上校还就航天精神与新时代精神的历史渊源做了回顾,并坦言新时代健康产业在航天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让到场的新时代人除了了解到航天相关信息外,还倍感鼓舞和自豪。

新时代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到,举办航天报告巡讲这一活动,主要原因是希望到场的员工与经销商能通过活动首先了解到目前中国航天的辉煌现状,从内心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其次,可以从巡讲报告中了解到新时代公司与航天事业的紧密关系,进而对公司的发展产生更大的信心。

牵手航天员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篇9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或将结束,未来中国经济的出路只有实施经济转型。历史证明,军工产业是新技术和产业升级的先锋。我国航天军工产业承担大飞机项目、高清晰对地观测系统等多项重大专项,北斗导航系统的建立更是发展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先锋。

世界上第一个应用机床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大型工厂是英国普利茅斯的海军工厂。1810年,专业机床工业的奠基人莫德斯利制造的机器已经能帮助普利茅斯海军工厂生产10万个滑轮。无线电、飞机、计算机、雷达、互联网、GPS导航系统等等,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要么是诞生后很快就被用于军事用途,并通过军事应用发展壮大,要么就是一开始就是为军事用途发明出来,然后拓展到民用领域,例如美国互联网和GPs导航系统。历史已经证明,新科学技术最先得到广泛应用的领域就是国防工业,经过国防工业的实践检验,新技术和新生产模式会迅速扩散到其他国民经济领域。

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报告强调,重点推动八个方面科技发展,争取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航天军工行业在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技术、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领域承担了多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未来10年航空工业将不断推出新产品。ARJ21涡扇支线客机和L-15“猎鹰”高级教练机有望成为最先投入市场的产品。目前,AR J21涡扇支线客机试飞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将在2010年底交付客户投入商业运营。L-15“猎鹰”高级教练机作为我国下一代的高级教练机市场前景良好,估计2010年可以完成试飞任务。我国北斗系统即将进入产业化的成长阶段。经过近10年发展,北斗产业初步形成了用户终端、信息服务系统、集团系统等20余款应用产品,40余家研制生产厂家,7家分理服务专业公司和部级卫星导航定位信息服务中心,数万名科技人员的建设应用队伍,数万台年设备生产能力,数十亿元市场占有量的产业化规模。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将成为继移动通信、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新兴高科技产业。

国防开支持续增长

天军工产业作为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的先锋需要经费和市场的支持。众所周知,航天军工目前的最大客户和需求方就是政府。国防开发的持续稳定增长将决定航天军工行业的长期景气度。

在目前国际政治形势下,中国国防开支将保稳定增长。4大理由支持中国国防开支持续增长:(1)我国周边的安全态势并没有明显好转,国家和领土完整面临、、的威胁,朝鲜地区、东海问题,南海问题等热点地区的局势依然复杂,(2)面对全球新军事变革的要求,我国国家安全概念维护国家领土变为保证国家发展安全; (3)军队使命不仅要应对传统安全威胁,还要应对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4)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物价水平的提高,补偿前期国防开支的不足均要求我国国防开发保持长时期的稳定增长。预计未来5-10年,中国国防支出的增长幅度将保持在8-12%左右。

国防开支重心的变化使得航天军工企业受军费开支增速下降的影响较小。2010年中国国防费预算为5321.15亿元,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加371.16亿元,增长7.5%。尽管2010年国防预算的增幅出现明显下降,但是我们注意到在阐述国防经费的用途上,与以前的说法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以前我国在解释中国军费开支增长的原因时,经常说是提高军人的生活待遇,但2010年则强调中国增加的国防预算主要用于支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保证军队各项改革需要,即我国国防开支重心向提高军队能力和装备水平提升倾斜。我们估计国防开发重心的变化使得航天军工企业受军费开支增速下降的影响较小。

航天军工产业将在经济结构调整、科技产业升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来自政府的订单能够保证航天军工企业有稳定的收入增长预期。我国航天军工行业有明确的成长预期。

资产整合空间大

2007年以来,原国防科工委、国资委、发改委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政策,启动了新一轮的国防科技工作投资体制改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大军工集团开始将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并希望通过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充分发挥资本平台的融资功能,提高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航空工业在此轮资产整合浪潮中率先启动。中航工业明确提出了“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的思路,并提出“三年子公司层面上市,五年整体上市”的目标。目前,中航工业旗下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约1,219亿元,流通市值约624亿元。上市公司总资产约710亿元,营业收入约357亿元,约占集团总资产和营业收入的20%。

后续资产整合为航天军工上市公司的外延式发展成为可能。到目前为止,中航工业也仅完成了约20%的资产注入工作。兵器工业集团尽管上市公司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为21%,但营业收入占比仅为9%。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上市公司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比力也只有11%、13%。各军工集团大部分核心军品制造任务仍然不在上市公司中,太量未注入上市公司的后续资产,为A股航天军工上市公司通过后续资产注入实现外延发展提供了机会。

中航工业集团资产整合进入攻坚阶段。中航工业已经通过西飞国际基本实现了中航飞机公司的整合。原来中航系统公司被分为中航航电和中航机电两家公司,中航航电旗下有中航电子和中航光电,中航机电旗下有中航精机和东安黑豹。中航精机有成为中航机电平台的可能。中航航电正在实施中航电子的资增发项目,中航电子注入6家航电企业后,中航航电公司的资产也基本整合完毕。随着部分子公司资产整合后,剩下的上市公司对集团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可以说,2010年中航工业的资产整合进入攻坚阶段。

兵器工业集团资产整合思路逐步清晰,计划用3年多时间把110个左右的子公司按照“专业化、地域化、产研结合”的思路整合为28个子集团,并从中打造十几个在国家层面有重要地位、在市场上有重要话语权和影响力的行业领先者。基于此,2009年兵器工业集团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撤销了第三、第四事业部,成立了若干个专业化子集团,例如:以中兵光电为平台的惯导公司,以新华光为平台的光电公司。我们预计下半年,兵器工业集团仍将推进银河动力重组,与徐工科技的资本运作也是集团重点任务。

航天工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进程慢于航空工业和兵器工业,目前,航天科技集团在上市公司里的资产约168亿元,仅占航天科技集团总资产的ll%。上市公司2009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占集团的10%、9%。航天科工集团在上市公司里的资产约l 51亿元,占航天科工集团总资产的13%。航天工业资产证券化程度最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航天工业以研究所为主,研究所作为事业单位进入上市公司有一系列的制度约束。随着时间推移,航天工业资产证券化趋势不可逆转。换句话说,航天企业的资产注入预期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强,导致公司的估值水平是一个上升趋势。

主题投资机会多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篇10

使命说明一个组织存在的目的和理由,或其存在的独特价值。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回答“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有时也称为企业宗旨。例如,中航工业的使命是“航空报国,强军富民”;中航工业机电系统公司的使命是“为防务和民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中航工业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的使命是“为强军富民、为世界发展贡献动力”。

企业使命是企业的基因。德鲁克认为,使企业遭受挫折的唯一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人们很少充分地思考企业的使命是什么。德鲁克对管理这样定义:“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认知企业使命,发展企业的独特性,就是从根本上构建企业竞争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使命是企业一种根本的、最有价值的、崇高的责任和任务。

确定企业使命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是企业战略方案制定和选择的依据。

愿景

使命决定愿景。愿景是一个组织将其使命付诸实践、并为之奋斗,希望达到或创造的理想前景或目标。企业愿景是企业对未来的设想,是对“企业希望成为怎样”的回答。一个企业的愿景可以是“在该业界或某产品的技术水平、市场份额、服务质量等方面达到某种地位”。例如,中航工业沈飞公司的愿景是“把沈飞建成先进的飞机制造企业和世界级民机机体结构一级供应商”;中航工业自控所的愿景是“引领国内GNC技术发展,跻身世界一流航空企业”。

愿景是组织的最大驱动力。如果一个组织没有愿景,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组织就不会产生持续良好的绩效。好的愿景会让组织成员充满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同心协力追随着组织去跋千山涉万水,跨越艰难险阻,实现共同目标。

愿景建立在确认使命的基础上,又是将使命付诸实践的动力源泉。同时,企业愿景还是企业制订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一种预测、一种定位。

愿景影响着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经营理念的培育和企业精神的提炼。

发展战略

组织的发展战略是关于这个组织为履行其使命、实现其愿景而采取的谋略。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的谋略就是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的设定,是对企业使命的进一步阐明和界定,是企业愿景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是回答“企业怎样实现其愿景”的问题。

企业发展战略是多元化的。对于发展战略,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提出了八个关键领域的战略目标,包括市场地位、创新、生产力、实物和财力资源、获利能力、管理者绩效和培养管理者、员工绩效和工作态度、社会责任等等,大致可概括为四大内容,即市场目标、创新目标、盈利目标和社会目标。如中航工业到2020年的发展战略是“两融、三新、五化、万亿”;中航工业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战略是:“产研结合、军民融合、转型升级”。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灵魂与纲领。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落实企业发展战略。前者是纲,后者是目,纲举目张。

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好坏、是非、应该不应该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价值观决定、调节、制约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同一件客观事物,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履行使命、践行战略、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所奉行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价值取向所做出的选择,回答的是“企业遵循什么原则去发展”的问题。企业究竟是政治导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客户导向、质量导向还是成本导向,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取向,即价值观问题。例如,国防科技工业确定军工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利益至上”;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是“向国家负责,为用户服务”;中航工业天津机电公司确定自己的价值观为“诚行天下,感恩客户”。

价值观同企业的愿景息息相关。如果愿景是目的地的话,战略就是路径,价值观就是规则。有了路径和规则,才有登顶的可能;没有路径和规则,就无法实现愿景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就是把组织核心价值观外化到组织运行的方方面面,最终形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

企业价值观源自于企业领导人的价值观,通过制度建设外化为行为和人际间的互动被注入组织。因此,企业价值观是对企业领导人价值观的“组织化改写”。

经营理念与经营哲学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涉及方方面面。在价值观的指引下,企业对某一方面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就形成了某一方面的经营理念。这一系列经营理念的总和就是企业的经营哲学,或称经营思想。这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无论是否认识到、自觉或不自觉,客观上都存在着自己的经营理念。例如,企业在处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时,会有自己的效益理念;企业在处理自身与竞争对手关系时,会有自己的竞争理念。如中航工业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提出的“价值引领、任务刚性、效益优先、以快制胜”。中航工业西飞公司在人才、管理、科技、质量、营销等诸方面都确定了相应的理念。

经营哲学是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最高层次的思考模式,是处理企业矛盾的价值观及方法论。而价值观是处理企业种种矛盾的指导原则,是企业哲学思想最集中的体现。

企业精神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篇11

杨利伟是我国乘坐“神五”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是怎么在14选1中脱颖而出的呢?航天局的领导说了三个原因,其中之一是他的心理素质好,口头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分寸。杨利伟认为航天无小事。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学技术、学政治是如此,训练后的总结会、训练小结也是如此。在总结会上,杨利伟准备充分发言积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再加上不慌不忙,故而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最终确定三人为首飞候选人之时,三人各方面都十分优秀,难分高下,只是考虑到作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要面对全世界的瞩目、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还要进行巡回演讲时,才最后定下口才好的杨利伟首飞。口才也能决定命运!所以说不仅航天事业无小事,职场也是无小事的。笔者建议职场的你经常阅读口才方面的报刊书籍,努力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汇报、演讲、发言的多个场合着力表现自己,这样也能引起老板的注意,引来成功的机会。

向费俊龙聂海胜学合作

“神六”飞行前,就被确定为两人飞行。因此,航天局在选拔航天员时,除了成绩优异外,配合默契、善于合作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条件。经过一系列艰苦的训练和选拔,综合成绩前六名的航天员最终确定。由于此次“神六”飞行任务必须由两人配合完成,从成绩排名和个人意愿两方面考虑,六名航天员两两配对,形成三个飞行乘组。在“个人意愿选择”这个环节中,费俊龙选择了聂海胜,聂海胜同样选择了费俊龙!两人互相欣赏。费俊龙对聂海胜的评价是“首先海胜的性格比较稳;第二比较善于待人、善于合作,和他在一起工作觉得很愉快;第三就是“实”他不管是训练也好,学理论也好,都比较扎实……研究得比较透,基础打得牢。”聂海胜对费俊龙的评价是“俊龙首先比较严谨,特别是工作作风比较严谨,无论做事还是做工作,事先都想得比较细,比较周到;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预先的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经过两人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飞行任务。

费俊龙聂海胜的成功又一次向人们诠释了合作的重要性。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的职场,大多数职场人更善于单枪匹马、我行我素,而对合作、协作、团体作业感到头痛,认为会束缚自己的个性,影响个人水平的发挥。殊不知,公司是一个整体,集体作业的时候更多。如果不善于与人共事,就会阻碍公司的发展,自己被炒鱿鱼就是最终的结果。

向翟志刚学坚持

稍微细心一点的人都会发现,我国三次发射载人航天,翟志刚三次进入梯队!2003年“神五”共有三名候选太空人,分别是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2005年“神六”共有三组共六名候选太空人,分别为第一组费俊龙、聂海胜,第二组刘伯明、景海鹏,第三组翟志刚、吴杰。其中翟志刚三次入围,却也两度落选,此前不少媒体都为训练成绩优秀却无缘升空的他感到惋惜。翟志刚两次入选“神五”“神六”梯队,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而两次落选的经历,也让他更成熟:“我三次进入梯队,非常自豪。前两次虽然都没有上天,但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去执行任务,与我自己执行任务是一样的。从主观上来讲,谁都想飞,但客观条件只允许上几个人,人的主观愿望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翟志刚坦然面对落选的结果,表示14位航天员人人都很优秀,他们之间不存在谁失败、谁获胜,只是谁先飞一步而已。中国的航天事业任重道远,他说“神六”之后还有“神七”“神八”,还有空间站。他和战友们将一如既往,刻苦训练,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作为国家培养了多年的航天员,谁都想早一步进入太空,实现遨游太空的理想:但理想与现实就是这样的矛盾。翟志刚三次入选梯队,两次落选,却丝毫没有动摇他坚定的信念。这次神七飞行,领导委以他重任:担任“神七”飞行指令长。执行太空行走,就是对翟志刚坚持的最好肯定。

我们的一些职场人士,刚进公司的时候也会努力一阵子,一年半载没有升职,就会泄气抱怨怀才不遇,故而选择跳槽,最终陷入“进入公司……努力一阵……垂头丧气炒鱿鱼跳槽”的怪圈。职场的人士要警惕之。

向刘伯明学动手

在父亲的眼里,刘伯明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于表现自己的人,但他爱钻研,脑子灵。上中学的时候,刘伯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拆东西,经常把家里贵的收音机拆了再装上,有时自己还能琢磨安个小风扇什么的。而在同事们眼里,刘伯明被称作“小诸葛”,除了学习好,凡是动脑筋的事他都爱掺和。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每回智力竞赛他都不落。曾有一名以出刁钻问题著称的教官在连续“考问”刘伯明十多个“犄角旮旯”的问题后,也被他的对答如流所“震慑”,从此对他实行“免提”政策。刘伯明的钻研好学是出了名的,落选“神五”飞行梯队之后,他基本上每天都在看书,写笔记,而且包括每天安排两小时学习英语。他的心得是,学知识不能只学表面,一般都得往“根”上追。他在飞船上,一般不记什么开关,而是记管线,通过分析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就能很快找到原因加以排除。这次“神七”飞行,技术跨度大、任务风险高、航天员自主工作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刘伯明顺利入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刘伯明勤于动手也能比其他航天员早一步进太空,说明在现实生活中的职场,会干活、比别人干得好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光说不练是职场之大忌。

航天工程就业前景篇12

从我国航海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现代航海类人才培养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从学校教育角度看,我国中等航海教育起源于1867年清政府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求是堂艺局)内设的驾驶学堂和管轮学堂。高等航海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设立的船政科。之后航海教育机构不断增加、改制,但总体分布于沿海地区。受学校所在空间位置影响,航海类人才培养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有些学校在招生时特别重视招收渔业界和航业界子弟,因为具备上述背景的学生往往有从事水产航海事业的坚定志向,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能够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内陆地区航海类人才培养的意义凸显,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航海类人才

经济全球化增加了生产要素空间转移的需求,频繁的物资转移使得交通运输,特别是海上运输,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航海事业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航海人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航海人才,为我国成为海运强国和实施海洋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是我国航海教育事业面临的紧迫任务。我国的船员供给一直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尤其高级海员供给不足。中国2008年已有注册海员155万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员供给国家,但是只有不到1/3的海员(31.7%)持有相关的适任(资格)证书。此外,在取得适任证书的海员中,只有40%(200,000)的海员具有远洋航运资格,而其他则只能在沿海或内河工作。我国的外派海员只有 4万人左右,约占世界海员劳务市场的 4.9%(SIRC-2008年国际海员研究中心数据),不到中国人口的 1/30000,占中国海船船员资源总量的 8%,这与我国船员总数世界第一大国的身份不相称。内陆地区人力资源丰富,在内陆地区加强航海教育培训,是满足航运界对于高级航海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沿海地区人力资源有限

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需要大批劳动力。沿海地区本身的劳动力供应潜力不大:一方面,沿海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另一方面,老龄化趋势明显,决定了沿海地区劳动力市场供应主要依赖内陆地区的流动人口来补充。当前,沿海经济产业升级,所需劳动力的技术含量加大,技术人才需求很难由内陆地区的转移劳动力来直接补充,更多要依靠沿海地区基础较好的劳动力进一步培养来满足。由于航海事业比较辛苦,沿海地区一些个人综合素质较高的航海从业者放弃了航海事业,转而到陆地工作,海员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航运业的迅速发展对航海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航海人员不足的现象比较突出。当一部分沿海地区海员随着产业升级向上一级产业链条转移后,所空余出来的岗位,需要由内陆地区的劳动力转移来补充。航海事业虽然不是高新技术产业,但新型船舶的不断投入使用,航海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在不断提高,未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的人员没有能力从事这项工作。现实发展客观上要求航海类人才培养要放宽视野,拓展航海人才的来源,不仅要重视沿海地区航海教育,更要从重视推进内陆地区的航海教育发展。

(三)促进内陆地区人力资源转换

内陆地区面临经济转型,经济转型带来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从经济空间发展的角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一直领先于内陆地区,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差距又被进一步拉大。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结构已经转型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大批劳动力到现代产业部门就业。中西部内陆地区则正在承接东部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从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型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过程中。这一过程使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解放出来的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就业途径。但如果没有经过现代培训,往往不能满足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内陆地区开展航海类人才培训,为内陆劳动力走向海洋从事生产铺就道路,为内陆地区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提供了一个新渠道。如果能够建立起航海类人才培训的长效机制,可以提高内陆地区劳动力的转岗转产能力,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对于增加内陆地区劳动力的就业收入,促进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陆地区开展航海教育的不利因素

与沿海地区开展航海教育相比,内陆地区开展航海教育存在一定不利条件,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 缺乏航海文化背景

文化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理想,最主要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人类所向往并为之奋斗的东西。航海文化是航海者在航海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精神财富。良好的航海文化氛围会使年轻人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中感到的都是航海事业的美感,随处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受到熏陶。人类早年在心灵深处形成感受和追求,在成年之后往往比较坚定。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对海洋充满感情,对航海事业充满追求,可以摆脱功利主义等外界因素的束缚,在未来的从业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敬业、更为投入、更具有专业学习热情、也更容易发挥出潜能。沿海地区航海文化相对发达,来自沿海地区的航海从业者往往具有较好的航海文化影响,这是部分航海类院校早期招生中偏爱有航海、渔业背景学生的原因。内陆地区培养航海类人才遇到的首要不利因素就是缺乏航海文化背景。内陆地区在地理上相对封闭,许多人从来没有见过海,更谈不上具有良好航海文化背景。内陆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相对比较保守,在开放性、兼容性和冒险性精神等方面存在不足,尤其与海洋文化中崇尚力量,崇尚个体自觉意识,具有竞争意识和开创意识等文化特质存在差异。航海文化缺失,要求内陆地区开展航海教育不仅需要在航海技能培训方面付出更多努力,还需要在航海文化素质培训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二)航海教育基础条件差

从目前航海教育机构的空间布局来看,基本都分布在沿海地区。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航海教育与培训机构81个,其中设置航海类本科专业的院校15所,设置航海类专业的高专/高职院校有13所,设置航海类专业的中专/中职院校3所,其他教育与培训机构50所。从航海类院校的空间分布来看,15所本科院校中只有重庆交通大学、13所专科学校中只有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分布在内陆,其他培训机构基本都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缺乏航海教育培训机构,不利于内陆劳动力大范围、就近接受航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陆地区的航海类人才培养活动的展开。

再者,航海教育最主要是培训船舶操作人员,在航海技术现代化背景下,现代船舶驾驶、维修、管理的技术复杂,需要专门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与其他工程教育专业相比,航海教育对于实践环节的要求较高,所有受训者必须经过实践环节才能走上工作岗位。这要求航海类院校不仅具备高质量、高标准的教学人员,还要具备足够的教育训练设备和设施,以满足学生的教育培训和专业实习的特殊需要。较高的实践要求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同时如上船实习等特殊实践活动必须在海上进行,在客观上增加了内陆地区开展航海教育的困难。

三、内陆地区开展航海教育的可行模式

针对内陆地区的现实条件,在考虑内陆地区对海洋比较陌生,缺乏航海教育基础条件的背景下,在内陆地区开展航海类人才培养,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一)航海类院校扩大在内陆地区的招生数量

已有航海类院校扩大在内陆地区的招生规模是增加内陆地区航海类人才培养最简单、有效的方式。通过招生将内陆地区学生直接引领进航海文化深厚的航海院校,接受系统的航海教育,有助于增加来自内陆地区的航海人才数量。从当前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三所航海类本科院校的招生计划来看,三所院校的航海类生源空间分布大同小异。大连海事大学的生源地覆盖新疆、以外全国所有省市,其中校址所在省份辽宁招生计划超过100人,紧随其后的河北、河南、吉林、山东四省为50人左右,其他各省分布比较均匀,招生人数均在5—20人范围内波动。上海海事大学与武汉理工大学的生源空间分布也是学校校址所在省份招生数量最多,河北、河南、山东等人口大省的招生数量次之,其余各省中上海海事大学生源相对集中在华东地区,武汉理工大学航海学院的招生重点集中于中南地区。上述三所学校本科招生计划基本代表了我国航海高等教育的生源空间分布情况,并且近5年招生计划中各省名额分配都相对稳定,反映出生源空间分布变化不大。

加强内陆地区的航海教育,可直接扩大内陆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的招生名额。招生名额在地域之间的重新分配,要求航海教育管理部门和航海类人才培养机构在指导思想上发生转变,要从主观上重视发挥内陆地区劳动力资源对于航海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在招生总规模扩大时,可将新增名额全部分配到内陆地区。在招生规模不变时,则可考虑将部分招生分数较低的沿海地区招生名额适当转移至内陆地区。当然,招生名额的分布决策需要以充分把握内陆地区劳动力资源分布基础情况为条件。

(二)用人单位在内陆地区建立培训基地

航运管理服务部门、航运企业是航海类人才的最终使用单位,航海类人才培养必须围绕着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而进行,内陆地区开展航海类人才培养不能偏离这一宗旨。当航运部门存在某些类型的航海人才时,可以在内陆地区寻找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作为航海教育基地,通过促进当地教育机构与沿海地区教育机构合作,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开展订单式培养。现实中,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航运工程系成立,就是秉承这样的思路建立起来的。

2007年8月,经中央、陕西省、天津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多方协调,在国家海事局、天津海事局的大力支持下,天津海事局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建设“西部海员培养基地”协议,西部内陆地区首家海员培养基地正式落成。之后延安技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航运工程系,设有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两个专业。在航运工程系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连海事大学、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等海事院校提供了专业建设、实训设备、师资等方面的具体帮助,而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中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等海运企业则在人才培养和就业等方面给予了积极支持。2011年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首批航海类毕业生已经全部实现就业,标志着内陆地区航海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这一模式是内陆地区开展航海教育的成功案例,一方面满足了航运公司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将基础教育部分交给内陆院校,实践部分借助专业航海教育院校完成,扩大了航海类人才的总体培养能力。内陆地区航海教育未来发展可以借鉴这种模式,通过寻求沿海地区航运企业、航海院校和内陆地区的政府、教育机构共同合作的方式,推动内陆地区航海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

(三) 加强内陆地区“非航海专业毕业生”的海员培训工作

相关范文